师道尊严
新时代下的“师道尊严”
新时代下的“师道尊严”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教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师道尊严也成为了当今时代中一种备受关注的话题。
尊师重道早已被浓墨重彩地描绘出来,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师道尊严却常常被忽视或被侵蚀。
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师道尊严?这是我们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首先,师道尊严的实现需要建立在个体尊重和社会尊重的基础之上。
我们需要培养孩子们尊重老师的理念,从而避免出现践踏老师尊严的行为。
此外,我们还需要建立老师受到社会尊重的氛围。
教育本身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教师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职业,他们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因此,社会应该理解尊重教师,给予教师应有的待遇和地位。
其次,师道尊严还需要建立在教师自身的素质和道德基础之上。
教育是灌输和启迪,而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对于保持师道尊严也尤为重要。
教师需要具备坚定的信仰、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他们的为人处世、处理问题的方式和风范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此外,保持师道尊严还需要建立在社会治理的环境下。
校园内的安全、秩序和效率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得到保障,从而保护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加强合法权益保障和法律惩治也是维护师道尊严的重要措施。
最后,师道尊严的实现也需要家校合作和共同参与。
家长需要从家庭环境和教育方法方面共同配合,形成对孩子教育的共识和理念。
家长应该积极支持和配合老师的工作,同时也要及时反馈教育效果,增进家校合作的口径,从而协同保护师道尊严。
总之,师道尊严的实现需要个体尊重、社会尊重、教师素质、社会治理、家校合作等多个方面的配合和努力。
只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保护机制,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师道尊严,推进教育的健康发展。
师道尊严树立良好师生关系
师道尊严树立良好师生关系作为教育工作者,师道尊严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业发展,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首先,在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师者应该具备尊重学生的特质与需求的品质。
师者应该视学生为与自己平等的个体,理解并尊重他们的不同背景、兴趣爱好和方式。
师者应该与学生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且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
只有通过尊重学生,师者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并与其建立良好的互动。
其次,师道尊严意味着师者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
作为年轻一代的引路人,师者应该努力塑造自己的道德品质与学术能力,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师者应该在课堂上积极表现出对学术知识的追求和热忱,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渴望。
同时,师者应该坚持正直的价值观,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
只有通过以身作则,师者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
此外,师道尊严也要求师者对学生的学业和生活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支持。
师者应该尽量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生活环境,关心他们的困惑和需求。
师者应该积极与学生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并在有需要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师者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帮助他们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只有通过全面关注学生,师者才能建立起真挚而坚定的师生情感纽带。
最后,师者在与学生相处时应该更多地运用鼓励和赞美的方式,而非批评和指责。
师者应该在学生取得进步和成就时及时给予认可和肯定,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同时,师者也应该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积极面对挑战。
只有通过正向的沟通方式,师者才能与学生建立起高效的互动模式,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者应该追求的目标。
通过尊重学生的特质与需求、成为正确的榜样、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业和生活以及运用鼓励和赞美的方式,师者可以有效地树立师道尊严,并建立起与学生之间真挚而坚定的情感纽带。
师道尊严——精选推荐
师道尊严师道尊严读《韩诗外传》第三卷·⼗六(峻岫)(原⽂)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故太学之礼,虽诏于天⼦,⽆北⾯,尊师尚道也。
故不⾔⽽信,不怒⽽威,师之谓也。
《诗》⽈:“⽇就⽉将,学有缉熙于光明。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化传统。
中国⽂化提倡师道尊严。
何谓师道尊严?就是提倡维护⽼师的地位和尊严。
所谓“师道尊严”,不是对某个⽼师个⼈尊重不尊重的问题,⽽是如何发扬和继承尊师重教的⽂化传统的问题。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如果⼀个⼈这⼀辈⼦能遇到⼀个严厉的⽼师,那是你的荣幸。
为什么说“严师为难”?就是说你能够遇到⼀个负责任的⽼师,严格要求你的⽼师,不太容易了。
读书求学,主要在⾃⼰。
你遇到不严厉的⽼师,学不学由你。
如果年轻的时候没有⼈做你⼈⽣的指导和引领,那是你⼀⽣最⼤的缺憾。
你有幸遇到⼀位严厉的⽼师,严格督促,严谨学问,引导你⾛正道,引领你成长,你才能获得真才实学,才能产⽣上进⼼、进取⼼,你的学习才能有主动性积极性。
这就是严师出⾼徒的道理。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只有遇到严师,你才能知道学问,知道历史,知道现实,知道科学,懂得做⼈,懂得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和民族。
你懂得了这个道理,你才能爱学习,善学习,会学习,才能养成好的学风。
古⼈历来提倡师道尊严。
古⼈是怎样体现师道尊严的呢?“故太学之礼,虽诏于天⼦,⽆北⾯,尊师尚道也。
”“太学”是古代的最⾼学府。
“太学”中的礼节,其中有⼀条规定:天⼦下诏书,“太学”的⽼师,不必⾯向北⾯跪地听诏,这就是师道尊严的体现。
中国古代,宫殿都是背北⾯南建⽴的,皇上在⼤殿之上⾯南⽽⽴,群⾂⾯朝北,⾯对皇帝,跪地听诏,这是礼仪。
⼤⾂⾯北听诏在任何地⽅都适⽤,不管皇帝站不站在⾯前,⼤⾂听宣读诏书,总是⾯北⽽跪地,如同皇上站在⾯前⼀样,这就是礼仪。
太学“⽆⾯北”就是师道尊严的体现。
在中国师道尊严的风⽓产⽣由来已久。
“民⽣于三,事之如⼀。
师道尊严育人有方
师道尊严育人有方教育是一项神圣而辛勤的事业,教师是社会的引路人、灵魂工程师。
如何在实践中体现师道尊严,以有方的方法育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从激发学生兴趣、树立正面榜样、注重教育方式和方法等方面,探讨师道尊严与育人的思考。
一、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的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动力源泉,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培养兴趣。
首先,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给予个性化的关注和鼓励。
例如,对于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兴趣和优势,设置差异化的学习内容和任务,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潜能。
其次,教师要富有创造力,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和案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历史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古建筑的实物模型和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二、树立正面榜样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和启蒙者,他们的言行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人格发展。
因此,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树立正面榜样。
首先,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的品德修养,保持良好的道德操守。
例如,教师要遵守职业道德,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让学生看到一个真实、善良、有担当的教师形象。
其次,教师要勤学善问,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育理论,提高自身的素质。
只有树立起教师的良好品格和学术造诣,才能更好地育人。
三、注重教育方式和方法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长。
师道尊严的体现在于教育方式和方法的科学性和人性化。
首先,教师要注重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采取适当的教育手段和策略,帮助他们建立健全的人格和自信心。
例如,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平等的沟通,倾听他们的声音和需求,给予他们合理的指导和支持。
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科学实验课上,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亲自动手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培养他们的实验思维和动手能力。
四、实践中的师道尊严师道尊严需要教师在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和尝试。
幼儿园师道尊严: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大纲
幼儿园师道尊严: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大纲引言幼儿园教师是培养孩子品格和习惯的重要人物。
他们的师德师风对幼儿园教育质量和孩子成长至关重要。
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师德师风培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探讨幼儿园师道尊严的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大纲。
一、培训内容1.1 师道尊严的内涵师道尊严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品行端正、职业精神高尚,以及对待学生、同事和家长的态度严谨端正。
培训内容应包括对师道尊严概念的深入解释,让教师能够理解其内涵,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1.2 教师师德师风的要求在师德师风培训中,需要对教师的职业要求进行明确和具体的说明,如诚实守信、责任心强、以身作则等,让教师清晰了解自身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怎样行为。
1.3 师德师风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让教师深入了解师德师风在日常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并能够将其付诸实践。
1.4 课程设置和培训方法制定师德师风培训的详细课程设置,包括讲座、研讨会、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培训方法,以提高教师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和效果。
二、培训目标2.1 强化师德师风意识通过培训,使教师树立正确的师道尊严观念,增强师德师风意识,将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师德师风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2.2 提升专业素养师道尊严的要求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高度要求,培训的目标之一就是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增强他们在教育教学中的能力。
2.3 塑造良好形象教师是学生的楷模,也是幼儿园的形象代表。
通过师德师风培训,让教师能够成为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良师益友,为幼儿园树立良好形象。
三、课程设计3.1 师道尊严理念学习师道尊严的内涵,明确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责任和使命。
3.2 师德师风规范介绍各项师德师风规范,强调教师在职业行为上应该遵守的规范。
3.3 个案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分析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可能面临的师德师风问题,让教师深入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
3.4 角色扮演设置教师日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情境,让教师亲身体验并加以处理,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
师德师风发扬师道尊严
师德师风发扬师道尊严在教育领域,师德师风是衡量教师素质和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准。
作为教师,发扬师道尊严意味着要以良好的师德师风示范好学生,对学生负责,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尽心尽力。
本文将从角色模范、榜样示范和教育境界三个方面探讨师德师风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具体措施来促进师德师风的提升。
角色模范是教师师德师风的基础。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更是学生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塑造者。
只有通过自身言传身教的方式,教师才能有效地塑造和引导学生的发展。
因此,教师应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做到言行一致。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保持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避免使用不当的言辞或教育普遍的负面价值观。
此外,教师还应追求自我完善,通过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榜样示范是师德师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通过自身的行为和言辞来影响学生。
这包括在学生面前保持良好的道德行为,积极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将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境界是师德师风的高级层次。
教师应该以发展学生成为终极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侧重于学术能力的培养,还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品德修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个性化教育,尊重学生的差异和发展潜力。
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学生温暖和支持。
为发扬师道尊严,教育部门可以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来提升师德师风。
首先,加强教师专业水平的培训和研讨,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师德修养。
其次,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为教师提供合理、公正的评价机制,激励教师积极发展。
此外,教育部门还应采取措施加强对教师师德师风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
总之,师德师风的发扬是教育领域发展的基础,也是塑造良好社会价值观的关键。
弘扬师道尊严 教育事业的使命与担当
弘扬师道尊严教育事业的使命与担当教育,作为一项神圣而崇高的事业,肩负着培养人才、传承文明的使命。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教师们应当怀揣着师道尊严,勇担教育事业的使命与担当。
本文将从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教师职业素养以及促进教育公平三个方面,阐述师道尊严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新一代优秀人才的基石。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师道尊严意味着教师应自律、守法,做道德的楷模。
同时,教师还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
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保持教育事业的热情和责任心。
同时,教师还应遵循教师职业道德准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心学生成长成才的全面发展,并且时刻保持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互动。
三、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教育事业的核心价值。
师道尊严要求教师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断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努力弥补教育差距。
教师应重视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
同时,教师还应通过个体化的教育方式,帮助每一个学生发挥潜能,实现个人价值。
结语:弘扬师道尊严,教育事业才能蓬勃发展。
教育工作者应当以师道尊严为准则,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为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的新一代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如此,才能够实现教育的伟大使命,助推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
师道尊严之根本
师道尊严之根本“师严”师道尊严出自《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指的是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
因此师道尊严之根本是师严,也就是为人师表必先受人尊敬。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有“师德”。
董仲舒有云“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
”教师的师德不仅体现于个人修养,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的表范,因此师严首要体现教师公正。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以自己的公正品质,培养和造就学生的公正品质。
教师公正是教育公正的核心,其实质上是一种教师个体的公正观,应当尊重个人的差异性、满足人的多层次的需要,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使得每个个体均可以向最合适自己的方向发展。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己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俗语又说“上梁不正下梁歪”。
为人师表如果不能做到严以律己,何来正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首先作为教师要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如果自己业务不精,教授学生知识时势必不能做到胸有成竹。
失职事小,误人子弟就不好了。
再者要加强自身修养,面对学生出现问题时,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能以暴易暴。
否则,一来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二来会导致事情变得更加严重,一发不可收拾。
最后要做到博学广闻,虽未必要做到学富五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最起码的要了解学生特别关注的事物,要有共同话题,能在一起交流谈心。
二、对人对人“公”,不是指面对所有学生时都可以采用统一的方法和措施,我们要承认不同学生因为社会背景、家庭环境和教育经历而导致的差异性。
在考虑差异性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对每一个学生都公平。
在《论语·为政》中,子游、子夏分别向孔子问孝,朱熹集注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师道尊严”漫谈
“师道尊严”漫谈据考,“师道尊严”一语出自《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 用大白话来解释就是:大凡研究学问的规律,最难能可贵的是有严格的老师,老师要求严格了,学问都会被尊重;学问被尊重了,老百姓才知道崇敬知识和做学问的人。
可见师道尊严原本强调老师的严格教育是引导人们崇尚学问的原因。
该词语历经演变后,在现代汉语中,师道尊严是着重强调教师应当讲师德,同时又在强调教师这个职业应该受到尊敬。
可惜,不知从何时起,师道尊严这个词不大听得到了。
网络上曾盛行过这么个顺口溜:校长贵族化,出入乘宝马;教师奴隶化,伏案苦挣扎;学生祖宗化,做错不惩罚;加班经常化,敬业别顾家;工作神圣化,待遇镜中花;工资民工化,拖欠又造假。
这段顺口溜可能来自某个有幽默天分的同行,诙谐之中有夸张,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教师对自己不理想的生存状态的一种写照。
联系到我自己,作为教师我觉得自己的生活比这段顺口溜所描述的情形幸福得多,但它的部分描述却让我感到时下教师尊严感的缺失。
数年前,当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我还在大学校园里读书时,对老师表现出足够的敬畏、爱戴。
现如今,自己做了教师,却发现你无论和学生处得亲近或疏远,却难以感到作为教师的尊严。
私下里,学生最常问的是:“老师,你的收入怎么样?” 回答之后学生的反映基本上有两种:一种认为高的,说:“老师我们交了这么多学费,你们收入当然高了。
” 另一种认为低的,说:“怎么每年只有三四万啊,社会上不是说教师是高收入群体,随便拿拿每年都有十多万吗?” 尽管我如常人一般对工资薪金有关注,尽管学生可能无心而问,但我真的不愿意被问及这样的问题。
我怕,真的怕。
教育产业化思潮的影响之大已经在学生群体中有明显的体现,甚至一些学生明确表示自己就是老师的衣食父母。
你可以说我固执,也可以说我敏感,甚至也可以说我迂腐,但我真的害怕被学生当作拿了他的钱就要逗他开心的服务人员。
古代文学中的尊师重教与师道尊严
古代文学中的尊师重教与师道尊严在古代文学中,尊师重教与师道尊严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这种尊师重教的思想源远流长,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方方面面。
从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师道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师道尊严的追求。
在古代文学中,尊师重教的思想体现在对师傅的敬重和对师德的推崇上。
师傅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被描绘成聪明智慧、道德高尚的人物。
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是以身作则,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
例如《红楼梦》中的贾母,她不仅是贾宝玉的祖母,更是他的第一任师傅。
贾母以其聪明睿智、慈祥和睦的品质,成为贾宝玉心目中的楷模。
她不仅教导贾宝玉做人的道理,还引导他修身养性,使他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这种尊师重教的思想在古代文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古代文学中的师道尊严也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
师道尊严要求师傅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威严和尊严,同时也要求学生对师傅保持敬畏和尊重。
在古代文学中,师道尊严常常通过师傅的形象来表现。
师傅的形象往往是高大威严、庄重肃穆的。
例如《水浒传》中的林冲,他是梁山泊的副首领,也是梁山泊中的武功最高的人物之一。
林冲在梁山泊中被尊称为“林教头”,他的形象高大威严,严肃庄重。
他对待梁山泊中的弟兄们严厉而公正,严守师道尊严。
这种师道尊严的形象在古代文学中是非常常见的。
古代文学中的尊师重教与师道尊严不仅体现在师傅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上,也体现在师傅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上。
在古代文学中,师傅常常被描绘成对社会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人物。
他们不仅在教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威望。
例如《西游记》中的唐僧,他是一个高僧,也是一个有着极高声望的人物。
唐僧师傅的地位不仅来自于他的学识和智慧,更来自于他对佛法的坚持和对弟子的悉心教导。
唐僧师傅的形象体现了古代文学中对师傅尊严和师傅地位的追求。
尊师重教与师道尊严是古代文学中的重要主题,它们体现了古人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师道的崇敬。
这种思想在古代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师道 尊严
师道尊严今天,我阅读了《论语之美》的后记“亲爱的孔子老师——教学相长”一篇,感觉作者对其中的“师道尊严”一词的理解很有新意。
“师道尊严”是一个汉语成语,本指为师之道,在于尊重人性,严谨为学,即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后改变其意思,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学记》有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这就说明,我们古人很早就知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道理。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一般人不会反对,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很多人会拿“师道尊严”做挡箭牌。
其实“师道尊严”出自《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是说教师要严谨传道,不能误人子弟:学生要认真对待为师之道,不能马虎应付。
可见“师道尊严”本意是说教师所传之道要“尊严”,并非教师的面子要保持尊严。
孔子甚至强调过:“当仁,不让于师。
”这不就是“吾爱吾师,我更爱真理”东方版吗?因此,教学相长的前提就是要承认学生也有值得教师学习的地方,为师者要真心实意尊重学生,不仅仅是从人格平等的角度,而且要虚心学习他们的长处优点,认真吸取他们的真知灼见,以弥补自己的认知缺陷,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教学实践中,孔子就非常注意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鼓励弟子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及时点赞肯定。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只有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换回学生对老师的真心尊重和爱戴。
刚开始上班的时候,确实对“师道尊严”有误解,当自己某件事情做得不好或是上课的过程中出现失误的时候,总是想尽办法掩饰,不肯正面承认自己的错误或不足。
往往是老师费尽了心思掩饰,学生却在课下偷偷地说老师虚伪,表里不一,从而产生看不起老师的念头。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我渐渐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尚且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做,毛泽东还有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遗憾,先圣孔子还有去拜访南子的不妥,更别说自己既不是圣人,也不是伟人了?怎么可能不犯错呢?古人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有了错误就老老实实承认,认认真真改正,坦坦荡荡多好呀!读课文读错了音,虚心接受学生的建议,马上改正,并对听出自己错误的学生提出表扬;写错了字,马上改正,并提醒大家这个字在书写时一定要注意,你看老师还写错呢?越是如此,学生越是对你敬佩,敬佩你的诚恳、敬佩你的知错就改,敬佩你的为人,丝毫不影响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不是挺好吗?让我们正确理解“师道尊严”的意思,尊重学生,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从而真正获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师道尊严1
学习传统文化重塑师道尊严一、什么是师道尊严中国有四个字叫“师道尊严”,这四个字的含义很深。
中国传统上,“师”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古人天天要拜的“天地君亲师”,师是是仅次于长辈、祖宗的级别。
传统上师也叫师父,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只要你拜了这个老师,这辈子就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老师,恭恭敬敬的敬奉一生。
有出息的人衣锦还乡,大宴宾客,坐在最尊位的一定是以前教过自己的老师,本地的官员只能做次席。
这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师”的地位,这就是“尊”!可是我们现在已经丢弃了这种传统,现在宴席上最尊贵的席位,不是当官的,就是有钱的,现在大家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尊师”的精神,老师很没地位!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经济地位,老师都低人一头。
家长和学生们跟老师的关系,只是表面上客气而已,给你面子,骨子里面是没地位的。
现在家长们为了孩子上学的事情,会与老师拉关系,请客,送礼,这并不是尊师,而是做交易。
一旦做完“生意”,转脸就可以不认人,好像不认识一样。
师道之尊,第一老师的地位要很高,别人看他的时候都觉得这人不错,值得尊重。
第二是说:别人尊重你,同时自己要尊重自己。
中国的这个师道之“尊”,自己品行上要有一种很傲岸的一面,有强烈的自尊,同时必须在行为上做到这一点。
不单在品行上,在知识上也要做到这一点,也就是一定要比一般人懂得更多,见识更广,这样才有“一览众山小”的“尊”,“严”是什么呢?严就是严格要求,这其实很不容易,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孩子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毛病,都要想办法改进,如果想这个小孩子今后好不好,有什么出息关我啥事啊,反正又不教他一辈子,将来也不靠他养活。
老师缺乏“严”的精神,混日子就害了孩子一辈子。
所以古人才说: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我们说师、尊、严,这三个方面要立起来,就要行在道上。
这是树立老师尊严的根本所在。
韩愈说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什么,是告诉你一种精神,传递你一种价值观,教导你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这叫传道,传习真理所在。
韩愈《师说》中的教育理念与师道尊严
韩愈《师说》中的教育理念与师道尊严《韩愈〈师说〉中的教育理念与师道尊严》“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这一句开篇之言,便奠定了韩愈《师说》对于师者重要性的强调。
千余年前,韩愈振臂高呼,阐述着他对于教育和师道的深刻见解,这些理念即便在今日,依然熠熠生辉,对我们的教育观念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师说》中,韩愈首先提出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一经典论断。
这里的“传道”,指的是传授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受业”则是教授学业知识,让学生具备扎实的学问基础;“解惑”则是解答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帮助他们成长。
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师者的职责。
韩愈强调,无论是谁,无论年龄大小,只要在某一方面比自己有专长,就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这种不以身份、年龄为限,唯以“道”为师的观点,打破了当时社会上“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不良风气,倡导了一种平等、开放的求学态度。
在韩愈看来,师道尊严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认为师道的尊严体现在师者自身的学识和品德上。
一个真正的师者,应该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学问和修养,做到“术业有专攻”,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敬仰。
同时,师道尊严也需要学生的维护。
学生应当尊重师者,虚心求教,不可“耻学于师”。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违背韩愈教育理念和师道尊严的现象。
有些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品德的培养和心灵的关怀;有些学生则对教师缺乏应有的尊重,甚至在课堂上公然顶撞老师。
这些现象都反映出我们在教育中对于韩愈教育理念的忽视和对于师道尊严的践踏。
我们应当如何在现代教育中践行韩愈的教育理念,维护师道尊严呢?对于教师来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新时代下的“师道尊严”
新时代下的“师道尊严”【摘要】在新时代下,师道尊严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教师作为社会的灯塔和引路人,肩负着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使命。
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更要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正面的形象。
为此,建设师德师风的机制和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促使教师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
培育学生对师道的敬仰意识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让学生明白师道的重要性,才能够建设和谐的教育环境。
在新时代,教育的希望与前景寄托在教师们的肩上,只有重视师道尊严,才能够实现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师道尊严、新时代、教师责任、专业素养、道德修养、学生形象、师德师风、机制与措施、学生敬仰意识、教育发展、希望、前景1. 引言1.1 当代师道尊严的重要性在当代社会,师道尊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教师的师德师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人格培养。
师道尊严不仅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更是塑造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保障。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学生们所接触到的信息与知识远比以往更加广泛和多样化。
教师的师道尊严更显重要。
只有拥有高尚的师德,才能引领学生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引导他们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在教书育人的更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素养提升。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情操修养,才能赢得学生和社会的尊重和信任。
认真对待师道尊严,是当代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做到言传身教,才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才能引领新时代教育事业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不断前行。
2. 正文2.1 新时代下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在新时代下,教师的责任与使命更加重要和复杂。
教师是国家的建设者和未来的引导者,承担着培养社会新生力量的使命。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要以身作则,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师道尊严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
师道尊严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师道尊严: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教师是社会中极为重要的一群人,他们肩负着培育人才的重任,对学生起着榜样和引导的作用。
作为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以维护师道尊严。
一、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职业道德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它不仅关乎教师自身的形象和职业发展,也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发展。
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诚实守信教师应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言行一致,言出必行。
在教学中,教师要真实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告诉他们事实,不夸大事实或虚构信息。
同时,教师要言出必行,履行自己的承诺,以身作则。
1.2 专业素养教师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让他们受益终身。
1.3 爱岗敬业教师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重要表现,教师要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负责。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尽职尽责,不推卸责任。
1.4 尊重与关心学生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真倾听和关心他们的需求和心理状态。
同时,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提供帮助和引导。
二、行为规范的重要性行为规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是对教师职业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的指南。
遵循行为规范可以有效维护教师的职业荣誉和社会形象。
2.1 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和仪态,言行举止要符合职业要求。
在公共场合,教师要注意言谈举止,举止庄重合宜,不得做出不适当或有负面影响的行为。
2.2 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要遵守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教育法律法规,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
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不得违反教育法律法规进行教学活动。
2.3 尊重学生权益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益,不得对学生进行侮辱、歧视、体罚或变相惩罚。
教师要用理性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引导他们正确的行为。
2.4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情感变化。
师道尊严教育有方
师道尊严教育有方师道尊严教育有方教育是塑造一个人的品德与能力的过程,也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然而,如何使教育发挥最大作用,培养出真正有品德和才能的人才,是每个社会都面临的重要课题。
师道尊严与教育方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要素。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师道尊严来实现教育的有效引导与培养。
一、师者大魅力也师道尊严,首先离不开师者的影响力。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传承,作为教育的传递者,师者需要具备崇高的品德和卓越的能力。
作为充满魅力的人,师者不仅要具备优秀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更要具备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的能力。
师者的魅力来自于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坚持,来自于他们对学生的关爱和呵护。
只有师者自身具备师道尊严,才能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给予学生真正的教益。
二、尊重个体差异多元教育方略师道尊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多元教育。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不同的天赋和潜力。
作为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略。
有的学生适合听课,有的学生适合实践,有的学生适合探索。
师道尊严的教育者,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的劣势,实现全面发展。
三、严格要求爱的体现师道尊严不等于纵容学生错误和懒散。
相反,师道尊严意味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导向。
师者应该建立起严明的纪律和规矩,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进行引导。
只有在纪律和规范的框架下,学生才能获得清晰的方向,养成良好的习惯。
师道尊严的教育者在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要注重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用爱和耐心去理解他们,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四、注重实践体验教育的魅力师道尊严的教育需要注重实践,提供体验式的学习机会。
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师道尊严的教育者应该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到知识的巨大魅力。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培养创新和创造的精神。
何谓“师道尊严”
何谓“师道尊严”我们教师误读“师道尊严”久矣。
有些教师在受到学生或家长的“气”后,常常感叹,师道尊严何在啊?这里的“师道尊严”的意思显然是学生家长要给我们教师应有的尊严。
时下流行的解释:所谓师道尊严者,老师之尊严也,即老师要尊贵庄严;老师高高在上,张口金科玉律,学生正襟危坐,仰脸洗耳恭听,唯师是道,唯师是尊,是为“师道尊严”;甚至出现了“师道尊严”的另一番解读:可怕的教师权威。
这样的“师道尊严”往往会带来师生的隔膜,无形中增加了教育的难度。
我对“师道尊严”的理解是:为师之道,尊严相济。
我们既不能将“师道尊严”理解成单方面要求学生、家长、社会应该给我们教师“尊严”,也不能将“尊严”理解成一个现代词语――尊贵庄严,更不能将“尊严”分开来理解。
因为没有严格的尊重就形同儿戏,没有尊重的严格即扼杀生机。
辩证地理解了“尊严”,也要全面地理解“尊严”。
首先是自尊自严。
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意思是,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有资格褒扬人,批评人。
也就是正人先正己。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荀子说,每日要三省吾身。
凡能自觉节制和反省的人,一般来说都是懂得自尊自爱的人。
其次是道尊道严。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必须对他所传的“道术”要尊重而严肃。
人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这句话只是强调了教师的知识量要大。
与学生比较,教师的知识量之大是不容怀疑的。
于是有人进一步说,教师的这桶水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更新,随时调换的,强调了教师要活到老学到老。
但我们能否进一步深入地思考:学生是喜欢喝冰红茶水,还是纯净水,还是蜂蜜水?是教师灌给学生喝,还是让学生自己来打水喝?是喝一杯,还是半杯,还是一滴?换句话说,你的“传道”有没有考虑学情?是“满堂灌”还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目标的设置和达成有没有体现层次性?用以学生为本位的“尊道严道”态度对待每节课,何愁学生不“亲其师,信其道”呢?最后是他尊他严。
何谓师道尊严
何谓师道尊严
“师道尊严”语出《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
古有天地君亲师之说,可见教师地位之尊崇。
颜回就曾对孔子说过:“汝在,回何敢死?”这样的气概,怕是一些标榜尊师的人也做不到吧?这说明在古代,至少在春秋时代教师地位是崇高的。
这师道尊严原初的意义更多的带有褒义的色彩。
但是随着历史的演进,教师的地位起起伏伏,以地位的卑贱居多。
在我们的印象里,秀才在仕途路上受了挫折,才会无奈的在乡下设个馆,给孩子们发蒙,多半是不得已而为之,带有落魄潦倒的色彩。
如果教师地位尊崇,韩愈也不会写“师说”一文大声疾呼为教师正名了。
到了近代,十年浩劫教师被称为“臭老九”,任人践踏,不要说师道尊严,就是最起码的人格尊严也荡然无存。
现如今,师道尊严一词,早已丧失了原意,成为群起而攻之的对象,被批判的面目全非。
所谓师道尊严世人的理解多半是“铁面”、“黑脸”、“戒尺”。
师道尊严成为封建社会摧残人性教育的代名词。
一讲师道尊严就是对学生的“合法权益”的侵犯。
事实上并非如此。
师道是需要尊严的,尊严是神圣的,因为神圣我们才会敬畏、崇尚,才会去获取、追随。
如果神圣黯然,尊严扫地,我们还会需要神圣和尊严吗?“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师之所存,尊严之所存;“师道”是需要“尊严”的,否则,我们还能指望教师职业里有什么人类文化精神吗?剿灭“师道尊严”就等于剿灭了我们的文化精神;其实正是由于剿灭了文化精神,我们才不再需要“师道尊严”了,才任由对“师道尊严”放肆的糟蹋。
师道尊严教育底色 师德师风演讲稿
师道尊严教育底色师德师风演讲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教师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以《师道尊严教育底色——师德师风演讲稿》为主题,与大家分享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
初入教育岗位,我深刻地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师德师风是我们立足的基石、教育事业的底色。
师德师风体现了一个教师的品格和素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因如此,我们作为教师,必须时刻保持师道尊严,做一个合格的楷模。
首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坚守教育的底线。
教育是一项伟大而崇高的事业,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的职责,要有自己的原则,不能为了功利而妥协。
要真正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发展个人潜能,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我们也要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成为有用之才,享受幸福生活。
其次,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只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才能给他们带来更好的教育和指导。
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除了加强学科知识的深入研究,我们还应该关注学科之外的知识和信息,拓宽自己的视野。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此外,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师风,做到言传身教。
课堂是我们教师的舞台,我们要认真备课,讲好每一堂课,使学生能够理解、接受并掌握知识。
同时,我们要注重个人修养,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做到言行一致。
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言辞文雅,不说脏话,不传播谣言,不污染学生的思想。
只有自律、严谨和有良好的道德操守,我们才能真正影响到学生,成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
最后,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关注他们的特长和差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发展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导入二、视频三、根据视频提出观点和看法(组员回答),讲解者提出师道尊严建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虽然他们不太赞同传统的“师道尊严”,要破除教师的权威地位,让教师从高高的神坛上走下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不需要保持一定的威望。
权威不等于威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权威,但是教师需要在学生面前保持威望。
不确立老师在管理教育学生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素质教育只能是空谈。
一个连老师都不尊敬的学生,又怎么指望他会成为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一个连课堂纪律都不遵守的学生,又怎么指望他将来成为守法的公民?其实,师道尊严的丧失,不仅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也威胁到社会的健康发正是由于我国教育和教师的这些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对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不能一概否定。
在教育活动中,敬畏感对于学生内心价值秩序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可以合理借鉴西方“平等中的首席”思想,倡导和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
但这种平等主要应当是人格的平等、权利的平等,而不是指师生之间的完全对等。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领路人和辅导者,必然要保持一定的权威性。
基于这种权威性而产生的敬畏感甚至崇拜感,往往能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强大动力。
四、有关师道尊严的关键要素分析1.什么是师道尊严有三个层次.一,为老师之"道尊",即老师集信仰与知识于一体.二,是老师之"自尊",即老师通过其自身价格魅力和知识素养来赢得学生的敬重.三,是"他尊",即有种种礼仪规范来确保其他社会成员尊敬老师2“教师权威的来源“教师权威的来源,一是一定教育结构赋予教师的权力;一是教师基于个人素养与表现在学生中获得的威信。
前者是外在的权威,是每个教师都可能有的权威;后者是内在的权威,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得到的权威。
前者是社会赋予的,后者是学生认可的。
外在权威不以内在权威为支柱,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影响力量;内在权威若游离于外在权威之外,往往不能产生真正的教育效应。
”“内在的权威自然优于外在的权威,一个过分依赖外在强制力的教师,往往导致权威的丧失。
”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在当代社会受到了较大挑战。
特别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课堂听讲也不再是学习知识的唯一途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育模式受到一定的冲击。
与此同时,社会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日趋多样化,教师所倡导的理念和价值很难被所有学生认同和接受;教育体制和教育管理模式深刻变革,学生的地位日益提升,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那么,究竟应当如何对待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关键是要有辩证眼光。
3教师地位的变化近现代的师道尊严从文化大革命开始,师道尊严被视为不入流的封建残余.在这十年浩劫中,老师被列为第九等,称为"臭老九",由于"师道尊严"中的"他尊"的消失,大部分的老师被自己的学生批斗,下放到农村,甚至客死他乡.随着这一时期的结束,教师的地位渐渐得以恢复.师道尊严再一次在"他尊"得以恢复的情况下以一种"和缓""亦师亦友"的方式出现在师生关系中.然而可惜的是,近十年中,师道尊严又一次成了不入流的学说,是压迫学生人性,培养奴性的代名词.师生关系也因着各方面的原因而成为了一种"被雇佣与雇佣的关系",是"被挑战者和挑战者"之间的关系.虽然仍在提倡提高老师待遇,确认老师的地位,但实际上人们提到教师,对其置疑的多,对师德指责的多,对教学要求的多,但对于他们的尊严和地位则已经失去了本应该有的尊重.就其具体而言,从道尊上,王达山博士也提出"在传统社会,教学意味着学做人和学知识合二为一,学生常年跟随老师,老师对学生言传身教,师生关系亲密无间乃至情同父子,学生对'恩师'的感激自然发自内心.在现代社会,教育重点在于传授知识和技艺,大学基本采用分专业、分班级、分批次的集中授课方式,学生或会认识老师,但老师未必认识学生.师生间缺乏共同信仰,更缺乏情感沟通,很难传承'师道尊严'传统."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我们必须接受一个事实,就是教师早已不再是学生信息渠道的唯一来源.而且随着媒体,网络的大众化,西方的思想早已经影响了这一代人,自我意识的觉醒,维权意识的加强,崇尚个性,追求平等自由,新潮,厌恶程式化,教条的新兴人类们已经远远不再是从前从师于"圣人",而学"道"治国平天下,唯师命而从之的古人了.而他们的精神世界也是成长于不同时代的教师们一个巨大的课题.因此要求学生以"道"尊师就有些困难了.4.学生自身情况与社会环境的改变现状有许多不利于新型师生关系建设的因素。
----(1)独生子女的个性---缺乏合作(2)家庭条件---自我为中心(3)信息途径广.五、如何确立首先,就"道尊"而言,重塑师生关系。
在当今时代条件下,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但不对等的关系。
所谓平等,是指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教师都应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深入沟通,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而不能居高临下,片面强调自己的权威性。
所谓不对等,是指无论什么时候,教师都应正确把握自己的位置、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当好学生的引导者,而不能一味迎合学生,甚至放纵学生的错误思想和行为。
“‘师生关系平等’只适用于人格领域,指的是‘人格平等’。
教师和学生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角色或身份,彼此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关系。
在社会关系的意义上,师生天然是不平等的。
”“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中既重视这种有差别的角色关系,更重视这种无差别的人格关系……‘师道尊严’的思想主要是从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角度来说的,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把基于人格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简单地应用在日常的师生交往过程之中,强调无论在何种条件下师生都是平等的观念,是错误的。
”(首先,就"道尊"而言,我们必须接受这一代人也许知道的比我们都多.他们可以称为"信息的一代",所以,我们的道,不一定能成为他们的道.但是,这不代表我们什么都不做.我们更要知道的是,这些新兴人类虽然知道的多,追求新潮,但实际上却没有能力分辨,也没有能力消化他们所吸收来的信息.他们就像是一台电脑,拥有很庞大的信息输入,却没有杀毒软件,也没有配套的分类程序.他们更需要教师来帮助他们,学会怎样分辨,组织,管理这些知识及信息.也就是说,如果学生没有因为追求"道"来跟从"师",那么"师"就当尽"引导"之责帮助学生.教师"引导"学生使其通过所知能知"道"这个过程本身就是"道"了.而道尊也就并不是无稽之谈.但要实现这一点,做为教师,就不能高高在上,只是批评和感叹这一代人的疯狂.而是了解他们所看的,所玩的,所欣赏的,所憎恶的.这绝对不是降低教师的身份和格调,而是"知己知彼"的策略.教师只有真正走入学生的世界,才知道哪些东西是不可取的,又是为何不可取,到底他们为什么沉迷于那样的世界.只有了解了这些,才可以在理解尊重的前提下因势利导,在了解他们具体情况下,以"道"帮助他们正确处理所拥有的信息,建立分辨的能力,拥有健全的人格.当然,如何因势利导也非常重要,不能单调的禁止和说教,更重要的是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积极分辨知识.在学生学会分辨,管理,组织知识的同时,也会发现教师的作用,从而实现"道尊"建立互相信赖,敬重的师生关系.2002年,中国教育报开展了师生关系大调查,其中学生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应当是:老师、学生互相帮助,成为朋友,共同进步。
老师不仅在课堂上、学习上关心学生,在课堂外也能和学生友好相处,不要时时摆出一副老师的架子。
学生要尊重老师,有困难能向老师诉说,对老师不要有恐惧感。
老师能真正理解学生,上课是师生,下课是朋友。
学生能体谅老师的苦心,师生间关系融洽,无隔膜,能坦诚相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可以看到,学生需要的不再是讲台上居高临下的教师,而是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与他们融洽相处的朋友。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首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倾听学生的声音,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做他们坦诚相见的朋友。
其次,教师要提高个人素质,成为他们博学多才的朋友。
案例1浅谈师道尊严的树立延吉第四中学孙玉霞2012年9月22日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已有二十余年了,一直以来,作为师者除了传道、授业、解惑,还很注重师道尊严。
在古代,师道尊严是绝对不可侵犯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可现如今,在教育生涯中时刻感受到师道尊严面临严峻的挑战。
网络时代,学生的视野日渐开阔,不再把老师当圣人来崇拜,新的教学理念也要求教师角色发生改变,不能高高在上,要做学生知识殿堂的引领者、促进者、合作者,这一切让教师成为学生身边一个实实在在的平凡的人,少了畏惧,有时竟然敢挑战师者的尊严。
作为教育工作者,想要树立自己的威信,难乎其难,靠怒吼,训斥将会越来越远离学生,只有让学生因敬而畏,才能树立起在学生心目中的高大形象。
而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功底,还要有相当的爱心。
爱心对促进教育发展具有神奇的魔力,爱心的表现要讲究方式,这个道理是在那次顶撞事件后感悟的。
一年前,我从一个小镇调到市里较好的一所初中任教,重操旧业,开始了我最初的政治科目教学。
一天午后我在一班上课,发完学案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知识梳理”后,我便在教室内走动,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室里很安静。
蓦然,我发现窗边一男生,低头趴在桌子上,于是我走过去,轻轻敲了敲桌面把他唤醒,又小声告诉他别睡了,抓紧时间阅读教材,整理学案。
转了一圈当我转回来的时候,发现他再次趴在桌上,我温柔的提醒他,怎么没写哟,要加快速度哦。
谁知,语音刚落,这名学生就情绪激动,气势汹汹的冲我吼道:“我不想学就不学呗,老管我干啥,我不用你管。
”当时我很惊诧,他的回答太令我意外了,我用平和的声音说:“老师让你学习有错吗?你父母送你到学校不是让你来学习的吗?”闻听此言,他的情绪更加激动,脸因此而变得有些抽搐,:“你提我父母做什么?我不想学,我爸妈都不管我,你凭什么管我?”我真是一头雾水,困惑不解,恼怒。
教室里的空气异常紧张,似乎连呼吸声都变得清晰起来。
那一刻,我几乎被感情冲昏了头脑,真想蹦起来,厉声喝斥他的不敬,和他理论一番,甚至让他从教室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