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和谁合称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
签 名 :
注 会 四 班 第 二 组
生平简介
江南神童河南道青州才子 仕途艰难隐居兖州
再度遭谴从军边塞
十年不调诬赃下狱
扬州起事兵败逃亡
下落不明众说纷纭
咏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畴昔篇 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 既托寰中赏,方承膝下欢。 遨游灞陵曲,风月洛城端。 且知无玉馔,谁肯逐金丸!
途中有怀 睠然怀楚奏,怅矣背泰关。 涸鳞惊煦辙,坠羽怯虚弯。 素服三川化,乌裘十上还。 莫言无皓齿,时俗薄朱颜!
“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 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 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 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 王勃明确反对当时“上官体”, “思革其弊”,得到卢照邻等人的支持。 他们的诗歌,从宫廷走向人生,题材较 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 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 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 音调铿锵。骈文也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 活生动之气。 陆时雍《诗镜总论》说“王勃高华, 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 其最杰乎?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 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 物。
待来人追到王勃后,他的随从说道:“我家公 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阎大人海涵。” 来人返回将此话转告了阎伯舆,大人心里暗想: “此分明是在敲诈本官,可气!”又一转念:“怎 么说也不能让一个字空着,不如随他的愿,这样本 官也落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于是便命人备好纹 银千两,亲自率众文人学士,赶到王勃住处。王勃 接过银子故作惊讶:“何劳大人下问,晚生岂敢空 字?”大家听了只觉得不知其意,有人问道:“那 所空之处该当何解?”王勃笑道:“空者,空也。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大家听后 一致称妙,阎大人也意味深长地说:“一字千金, 不愧为当今奇才。”
初唐四杰是
初唐四杰是初唐四杰是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王勃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曾任虢州参军,他年幼时写的骈俪文《滕王阁序》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名篇,久为众口传诵。
据说他写文章之前,把笔墨纸砚准备好,饮酒后蒙被而睡,醒后一挥而就,不改一字,时人称为“腹稿”,他的诗清新自然,一篇之中常有警句,有如奇花异草杂缀在幽谷之中,使人百读不厌。
有名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他文章中的名句。
公元664年,时任右相刘祥道巡行关内。
当时年仅十五岁的王勃上书右相,抨击唐王朝的侵略政策,反对讨伐高句丽。
刘祥道看完王勃上书的资料之后,十分欣赏王勃的才华,于是向朝廷举荐王勃。
王勃在刘祥道的举荐之下,拥有了参加麟德三年制科考试的资格。
之后王勃对策高第,在年仅十七岁时,就成为了大唐的一名公务员。
他的仕途之路碾压唐朝大多数的诗人,众多诗人蹉跎半生才得以入仕。
王勃无疑是幸运地,然而他毕竟缺乏政治经验。
于是皇帝让他做沛王李贤征的侍读,这是王勃不幸的开始。
沛王平时喜欢与皇子李显相约斗鸡,王勃为了给沛王助阵,于是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
高宗得知此事后,认为王勃作为侍读,不辅佐皇子读书,却让他们不务正业,就将王勃逐出了长安城。
咸亨二年,王勃在朋友的帮忙之下,谋得了小小的参军之位。
同僚们大多贪污腐败,王勃自然看不惯,于是他受到了同僚们的排挤。
同僚们为了拔出王勃这枚眼中钉,于是让一名犯罪的官奴去寻求王勃的庇护。
王勃只要对其收容,他们就能够告王勃私藏嫌犯之罪。
王勃看穿其中的阴谋之后,没有冷静的应对此事,而是杀死了官奴。
因为此事,王勃被关入监狱,而他的父亲也被牵连,被贬为交趾县令。
之后皇帝大赦天下,王勃幸运地躲过一劫。
他担心自我父亲的身体,便赶去交趾探望自我的父亲。
在走过南昌之时,他登上滕王阁,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
最终他到达了交趾,见自我的父亲安好,于是又踏上了回到的道路。
在他返程的途中,他不细心落水,然后被人救了上来。
初唐四杰分别是谁
初唐四杰分别是谁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四杰齐名,原并非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
初唐四杰分别是谁1王勃简介王勃出生于世代官宦的诗书人家。
其祖父王通是隋秀才高弟,曾任蜀郡司户书左和蜀王侍读等官,后来退官居家,专门在龙门讲学著书。
其著作有《元经》和《中说》,为当时儒士所称道。
其父福峙,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六合二县令、齐州长史等官,晚年开始对玄学(即修炼)有了兴趣。
王勃天生聪颖,悟性过人,是个早熟的神童。
他六岁就能写一手好文章;九岁时读颜师古注的《汉书》,便能指出书中的过失;十岁时以一个月的时间竟能通读六经而无一点障碍,连他的朋友、同样是神童出身的杨炯都认为他的知识是先天带来的(“悬然天得,自符昔训”)。
文学成就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认为“君子以立言见志。
遗雅背训,孟子不为;劝百讽一,扬雄所耻。
苟非可以甄明大义,矫正末流,俗化资以兴衰,家国由其轻重,古人未尝留心也”(《上吏部裴侍郎启》)。
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
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
王勃的古诗仅有10多首,其中《临高台》反映都市繁华生活,暗寓对贵族豪门的讽刺。
《采莲曲》、《秋夜长》写妇女在采莲和捣衣时思念征夫,则是直接继承了乐府民歌的传统,而又能开拓意境。
这些诗作虽仍带有六朝的华艳色彩,但风格清新明朗,显示了唐诗的新面貌。
王勃的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多为骈体,其中亦不乏佳作。
《滕王阁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被认为“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唐摭言》)。
名句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为历来论者所激赏。
《旧唐书·文苑传》引崔融语云:“王勃文章宏逸,固非常流所及。
”《四库全书总目》亦谓勃文为“四杰之冠”。
王勃初唐四杰
王勃初唐四杰本文是关于王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他们对中国的文学作出卓越的贡献。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初唐四杰中的王勃,欢迎阅读! 王勃(649~676年),汉族,唐代诗人。
字子安。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六合县令、齐州长史等职。
可知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
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
乾封初(666年)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
随即出游巴蜀。
咸亨三年(672年)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
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其诗力求摆脱齐梁的绮靡诗风,文也有名,著名的《滕王阁序》就出自他之手。
圣泉宴披襟乘石蹬,列籍俯春泉。
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
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寻道观其观即昌利观,张天师居也。
芝应光分野,蓬阙盛规模。
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芨三山记,金箱五岳图。
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散关晨度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
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重门临巨壑,连栋想崇隈。
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游梵宇三觉寺香阁披青磴,雕台控紫岑。
叶齐山径密,花积野坛深。
萝幌栖禅影,松门听梵音。
遽忻陪妙躅,延赏涤烦襟。
别薛华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律。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注】诗题一作“秋日别薛升华”重别薛华明月沉珠浦,凤飘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飘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初唐四杰分别是谁
初唐四杰分别是谁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王勃王勃(约650年唐高宗永徽元年-约676年唐高宗上元三年),字子安。
绛州龙门(今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人。
唐代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王勃出身儒学世家,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
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
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
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
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
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
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上乘之作,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滕王阁序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若水点评:此诗是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一文末尾的概括性七言古诗。
滕王阁为江南名楼,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婴所建,李元婴骄奢淫逸,品行不端,在政治上一无是处,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
李元婴曾被封于滕州(今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为滕王,他于滕州筑一阁楼名以“滕王阁”,后滕王李元婴调江南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任都督,又筑豪阁仍冠名“滕王阁”,此阁便是后来人所熟知的滕王阁(历史上滕王阁三处分别位于山东滕州、江西南昌和四川阆中)。
滕王阁在赣江边,俯视远望,视野均极开阔。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诗人王勃远道去探望在交趾(今越南)做县令的父亲,途经洪州,参与都督阎伯屿宴会,即席作《滕王阁序》,“序”是古代送别赠言的文体,又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文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成为千古不朽的词句。
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指唐代初期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文人。
他们对宫体诗在内容、风格等方面突破有较大作用,同时将五言律诗发展成熟,为唐诗带来新的风貌。
1、王勃(650--676)字子安。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隋末硕儒王通之孙。
14岁应举及第,授朝散郎。
沛王李贤闻其名,召为王府修撰,因戏作《檄英王鸡》文,被高宗逐出王府。
任虢州参军时,因擅杀官奴,犯死罪。
遇赦后,渡海省亲,溺水受惊而死。
少时即才华出众,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作诗能突破当时文坛的宫体诗束缚,风格较为清新明朗。
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扫前人送别伤离的低沉格调,历来为人们传诵。
亦长于骈文,代表作《滕王阁序》,在唐代就已家喻户晓。
学术著作亦丰,除《黄帝八十一难经序》、《平台秘略论赞》等篇被收入《文苑英华》外,余皆散佚。
2、杨炯(650--693?)华阴(今陕西华阴)人。
10岁举神童,27岁授校书郎。
武后时为婺州盈川令,世称杨盈川。
作诗擅长五律,叙写边塞生活的诗作尤为突出,如《战城南》、《从军行》等篇都气势轩昂、风格豪健。
其他题材的却未能尽脱绮艳文风。
散文多赋、序、表、志等,今存50篇。
在所作《王勃集序》中,对王勃改革当时淫风的理论和实践,给予了较高评价。
"四杰"中,他的诗数量最少,成就也略小些。
3、卢照邻(约636--695后)字升之,号幽忧子。
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
初任邓王府典签,后迁新都尉,染风疾辞官。
居太白山中,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徙居阳翟县茨山下,买园筑坟,终因政治上的失意和病痛折磨,身投颍水而死。
他一生不得志,只作过几任小官。
为自明遭遇,作有《五悲文》。
有诗名,其诗以七言歌行体为佳。
作品辞彩富艳,内容广阔,意境清迥,以韵胜。
代表作《长安古意》,揭露了上层社会的奢靡生活和内部斗争,在初唐长篇歌行中成就突出。
4、骆宾王(约626--684)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
初唐四杰诗歌鉴赏
初唐四杰是中国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为"王杨卢骆"。
四杰齐名,原并非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
后遂主要用以评其诗。
杜甫《戏为六绝句》有"王杨卢骆当时体"句,一般即认为指他们的诗歌而言;但也有认为指文,如清代宗廷辅《古今论诗绝句王勃简介王勃(650—676 ),初唐诗人。
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稷山、河津一带)人。
祖父王通是著名学者。
王勃少时即聪慧过人,据传六岁就会作文章,有“神童”之誉;十四岁时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沛王召署府修撰。
当时诸王中斗鸡之风盛行,王勃戏作《檄周王鸡》一文加以嘲讽。
周王就是唐高宗的儿子、后来的中宗李显。
唐高宗李治恼恨王勃“大不敬”,就将他逐出王府;王勃因此得以漫游蜀中,曾一度任虢州参军;后来又因为受牵连犯了死罪,遇大赦免死革职。
其父王福畴因受王勃牵连,也从雍州司功参军贬为交趾令。
不久王勃前往探亲,渡海溺水,受惊而死。
年仅二十七。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史称“初唐四杰”。
他们都力求革新当时“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的齐梁宫体诗风,拓宽诗歌题材,表现积极进取、健康昂扬的精神,抒发政治感慨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由于他们在革新齐梁诗风和促进五律渐趋成熟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因此杜甫有“王杨卢骆当时体”的赞誉。
王勃的诗主要描写个人生活,亦有少数抒发政治抱负、表达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
他的诗大都对仗工整,上下蝉联,但有些诗篇仍“浮躁炫露”,流于浮艳,没有彻底摆脱六朝辞藻华丽绮靡的诗风。
王勃的文章以《滕王阁序》著名。
滕王阁滕王高阁临江渚,珮玉鸣鸾罢歌摆。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鉴赏《滕王阁》诗,是《滕王阁序》的结尾。
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曾高度评价说:“初唐短歌,子安《滕王阁》为冠”,“婉丽和平,极可法师。
”这道工整精致的诗,一直被诗论家视作是王勃七言古诗的代表作。
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初唐四杰”是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山水诗人王维、孟浩然。
唐代诗歌流派。
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边塞诗人的意思是古代以边疆地区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写作的诗人。
边塞诗人多以诗歌描写遍地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反映塞上战争和军旅生活。
古代四艺:琴、棋、书、画,
四艺,通常指中国文人所推崇和要掌握的四门艺术,即琴、棋、书、画,又称为“文人四艺”,或“秀才四艺”。
“琴”指的是弹琴(多指古琴)、“棋”指的是弈棋(多指围棋和象棋)、“书”指的是书法、“画”指的是绘画。
四大文学体裁: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诗歌:传统的诗是有韵律的文学作品。
它通过想像与抒情来表达某种强烈的情感。
诗是历史最悠久的文学形式。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最早的长篇抒情诗《离骚》
这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
“小说”一词最早记载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小说,是从先秦散文中的寓言滥觞,经过汉末六朝的笔记,到唐传奇宋话本拟话本而成熟,再传至明清以四大奇书(后《金瓶梅》被《红楼梦》取代,成“四大名著”)为代表的长篇小说和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短篇小说。
中国历史朝代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初唐四杰名词解释
初唐四杰名词解释
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初唐四杰简称为“王杨卢骆”。
扩展资料:
四杰齐名原并非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后遂主要用以评其诗。
初唐四杰的诗歌扭转了唐朝以前萎靡浮华的宫廷诗歌风气,使诗歌题材从亭台楼阁、风花雪月的狭小领域扩展到江河山川、边塞江漠的辽阔空间,赋予诗以新的生命力。
在唐诗史上,他们是勇于改革齐梁浮艳诗风的先驱。
唐太宗喜欢宫体诗,写的诗也多为风花雪月之作,有很明显的齐梁宫体诗的痕迹。
大臣上官仪也秉承陈隋的遗风,其作风靡一时,士大夫们争相效法,世号“上官体”。
在齐梁的形式主义诗风仍在诗坛占有统治地位的时候,“四杰”挺身而出,王勃首先起来反对初唐诗坛出现的这种不正之风,接着其余三人也都起来响应,一起投入了反对“上官体”的创作活动之中。
他们力图冲破齐梁遗风和“上官体”的牢笼,把诗歌从狭隘的宫廷转到了广大的市井,从狭窄的台阁移向了广阔的江山和边塞,开拓了诗歌的题材,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赋予了诗歌新的生命力,提高了当时诗歌的思想意义,展现了带有新气息诗风,推动初唐诗歌向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初唐时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以及骆宾王的合称。
他们之所以被合称为初唐四杰,原因在于他们四人的经历及个性皆非常相似,他们都想要实现自我价值,渴望匡时济世、建功立业,但都壮志难酬,沉沦下僚。
他们“以文章齐名天下”,他们的创作使得唐诗发展到了新的阶段。
初唐四杰生平1、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是王绩侄孙。
六岁即能属文,构思无滞。
其后官场沉浮。
道出钟陵(南昌)时,值都督大宴滕王阁,勃对客挥毫,一气呵成滕王阁序。
后渡海溺水而死,年仅十八岁。
有《王子安集》。
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山中》。
2.杨炯(650年-695年?),为高祖时右卫将军杨虔威孙。
幼聪敏、博学,善属文。
年十一举神童,授校书郎。
他自己曾说“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曾作《盂兰盆赋》,有《盈川集》,今存诗三十三首。
代表作《从军行》。
3.卢照邻(约生于太宗贞观九年即635年),字升之,范阳人。
十岁从学于曹宪、王义方,调邓王府典签,后调新都尉,因染风疾(风痹症,一说即麻风)辞官。
住太白山中,服丹中毒,手足残废。
后居阳翟县茨山(今河南禹县北),自号幽忧子。
终于不堪疾病折磨,自投颖水而死。
原有集,后散佚,后人辑《幽忧子集》,存诗九十余首。
代表作《长安古意》。
“”4.骆宾王(约生于638年),婺州义乌人。
少善属文,七岁即能赋诗,相传《咏鹅》就是他七岁时所作。
尝作《帝京篇》,当时以为绝唱。
后参与徐敬业叛乱,战败不知所踪。
代表作《在狱咏蝉》。
初唐四杰诗歌特点陆侃如、冯沅君在其《中国诗史》中总结了他们四人诗的特点有四:1.七古的成立。
2.五律的成立。
3.音调的婉媚。
4.字句的秀丽。
初唐四杰的成就1.诗歌不再是应制、歌颂帝王之作,而是转向抒发诗人匡时济世、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和热情2.诗歌内容的拓展和充实,走出宫廷,走向江山和塞漠。
3.在形式上继承齐梁诗体,同时又进行创新和完善。
(责任编辑:葭月)。
初唐四杰名词解释简答
初唐四杰名词解释简答
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这四位文学家。
初唐四杰是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活跃于唐高宗至武则天初年,以文学成就尤其是诗歌创作而闻名。
他们的文学创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反对宫廷诗风:初唐四杰反对当时流行的齐梁宫廷诗风,这种诗风过于注重形式美而忽视内容的深度和情感的真挚。
四杰在诗歌中追求刚健骨气,提倡抒情,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加感人的力量。
2.开拓新题材:他们在诗歌中探索了新的思想题材和格律形式,为唐代诗歌的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他们的诗歌内容广泛,涉及哲理、抒情、咏史等多个方面,丰富了唐代诗歌的内涵。
3.骈文和赋的成就:初唐四杰不仅在诗歌上有很高的成就,他们在骈文和赋的创作上也有很高的造诣。
四杰齐名,原本是指他们在骈文和赋方面的成就,后来也用来评价他们的诗歌。
综上所述,初唐四杰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对诗歌题材的开拓,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尊为文学典范。
他们的诗歌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初唐四杰”之首王勃
“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人物简介】王勃(约650~676年),字子安,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大意】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赏析】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
起句对仗严整,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
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拓展:王勃遇“鸡”挫前程?“初唐四杰”之首、千古雄文《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早慧,六岁就能写出文笔流畅的文章,被誉为“神童”;16岁科考及第,17岁就被任命为正县(处)级的“朝散郎”。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开局顺利的青年才俊,却被“鸡”毁掉美好前程。
王勃因何招惹“鸡”?新、旧《唐书》提及此事非常节约文字:“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
’斥出府。
”倒是唐人笔记小说等野史详细讲述了事件的程。
唐初,斗鸡游戏风靡一时,唐高宗的儿子都乐此不疲,沛王李贤、英王李哲等痴迷斗鸡。
乾封三年(公元668年)的一天,李贤邀请李哲斗鸡取乐,时任沛王府“修撰”(负责王府文字工作的官员)的'王勃,便倾其才华帮李贤写了一篇《檄英王鸡》的骈文(古代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初唐四杰
三一文库()〔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指我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旧唐书·杨炯传》说:“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他们力图冲破齐梁遗风和“上官体”的牢笼,把诗歌从狭隘的宫廷转到了广大的市井,从狭窄的台阁移向了广阔的江山和边塞,开拓了诗歌的题材,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赋予第1页共3页了诗歌新的生命力,提高了当时诗歌的思想意义,展现了带有新气息诗风,推动初唐诗歌向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首先,表现在作品题材与内容上,其中包括有咏史诗和咏物诗,还有山水诗,像王勃的《滕王阁》;或为抒发登临送别的感慨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以及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
有歌唱征人赴边远戍的,描写征夫思妇的,与表达对不幸妇女的同情的。
四人均才高而位卑,使他们比较接近社会现实,所以常用诗歌对某些社会现象加以揭露。
其次,初唐四杰为五言律诗奠定了基础,并且使七言古诗发展成熟。
五言律在“四杰”之前已有出现,唐初诗人王绩(王勃系王绩侄孙)曾作过一些努力,但作品不多。
到了“四杰”的时候,五律这一形式才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在他们的作品中被逐渐的固定下来。
“四杰”以多数量、高质量的诗篇为稍后于他们的沈佺期、宋之问的律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
王勃明确反对当时“上官体”,“思革其弊”,得到卢照邻等人的支持(杨炯《王勃集序》)。
他们的诗歌,从宫廷走向人生,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
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23。
初唐四杰
咏尘 [唐] 骆宾王 凌波起罗袜, 含风染素衣。 别有知音调, 闻歌应自飞。
从军行 杨炯
❖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战城南 唐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紫骝马 唐 杨炯
侠客重周游,金鞭控紫骝。 蛇弓白羽箭,鹤辔赤茸鞦. 发迹来南海,长鸣向北州。 匈奴今未灭,画地取封侯。
Hale Waihona Puke 初唐四杰秦皇岛市职业技术学校 杨巧宁
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 代初年,文学家王勃、 杨炯、卢照邻、骆宾 王的合称,简称“王 杨卢骆”。
他们的诗歌扭转了唐朝以前 萎靡浮华的宫廷诗歌风气,使 诗歌题材从亭台楼阁、风花 雪月的狭小领域扩展到江河 山川、边塞江漠的辽阔空间, 赋予诗以新的生命力。卢、 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 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 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 骈文也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 活生动之气。
齐 梁 风 格
初唐四杰——王勃
❖ 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曾任虢州参军
❖ ,他年幼时写的骈俪文《滕王阁序》是我国古典文 学中的名篇,久为众口传诵。据说他写文章之前, 把笔墨纸砚准备好,饮酒后蒙被而睡,醒后一挥而 就,不改一字,时人称为“腹稿”,他的诗清新自 然,一篇之中常有警句,有如奇花异草杂缀在幽谷 之中,使人百读不厌。有名的“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他文章中的名句。王勃的 作品,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
长江悲已滞,
❖
万里念将归。
❖
况属高风晚,
❖
山山黄叶飞。
杨炯
初唐四杰的观点
初唐四杰的观点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和卢纶,他们在初唐时期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独特的艺术观点而闻名。
以下是对初唐四杰的观点的介绍和解读:1. 王勃(650年-676年):王勃是初唐四杰中的第一位,被誉为“初唐之艳星”。
他的主要观点是“文章合道,归趣于真”。
他强调文学应当与道义相合,追求真理和真实性。
他的作品以《滕王阁序》最为著名,其中倡导了文学的社会责任和崇高追求,对后来的文学影响深远。
2. 杨炯(652年-706年):杨炯是初唐四杰中的第二位,被誉为“初唐之英雄”。
他的主要观点是“文章有道,辞章可交”。
他认为文学应当具有道德的准则和原则,同时也应该注重与人交流和沟通。
他的作品以《登幽州台歌》著称,其中所体现的豪情壮志和真挚感人的情感使他成为当时文坛的一颗新星。
3. 卢照邻(654年-684年):卢照邻是初唐四杰中的第三位,被誉为“初唐之奇才”。
他的主要观点是“文章以气质为主,辞章以明志为重”。
他强调文学作品应该具备独特的个性和气质,同时也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和志向。
他的作品以《秋风辞》最为著名,其中所表达的豪情壮志和对时事的关注使他成为当时文坛的佼佼者。
4. 卢纶(655年-730年):卢纶是初唐四杰中的最后一位,被誉为“初唐之异士”。
他的主要观点是“文章以意境为主,辞章以清新为要”。
他强调文学应该注重意境的营造和表现,追求清新、淡雅的情感和情景。
他的作品以《赋得古原草送别》著称,其中所表达的对时代变迁和人生短暂的思考使他成为当时文坛的瑰宝。
初唐四杰以其独特的艺术观点和才华横溢的作品,在初唐时期的文坛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他们共同强调文学应与道德相合、追求真理和真实性,注重个性和气质的表达,以及意境和清新的情感表现。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文坛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对后来的文学创作和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观点和作品依然被后人所推崇和研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初唐四杰分别是谁
初唐四杰分别是谁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王勃王勃(约650年唐高宗永徽元年-约676年唐高宗上元三年),字子安。
绛州龙门(今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人。
唐代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王勃出身儒学世家,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
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
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
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
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
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
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上乘之作,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滕王阁序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若水点评:此诗是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一文末尾的概括性七言古诗。
滕王阁为江南名楼,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婴所建,李元婴骄奢淫逸,品行不端,在政治上一无是处,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
李元婴曾被封于滕州(今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为滕王,他于滕州筑一阁楼名以“滕王阁”,后滕王李元婴调江南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任都督,又筑豪阁仍冠名“滕王阁”,此阁便是后来人所熟知的滕王阁(历史上滕王阁三处分别位于山东滕州、江西南昌和四川阆中)。
滕王阁在赣江边,俯视远望,视野均极开阔。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诗人王勃远道去探望在交趾(今越南)做县令的父亲,途经洪州,参与都督阎伯屿宴会,即席作《滕王阁序》,“序”是古代送别赠言的文体,又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文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成为千古不朽的词句。
初唐四杰
槛 外 长 江 空 自 流 !
阁 中 帝 子 今 何 在 ,
物 换 星 移 几 度 秋 ;
闲 云 潭 影 日 悠 悠 ,
珠 帘 暮 卷 西 山 雨 ;
画 栋 朝 飞 南 浦 云 ,
佩 玉 鸣 鸾 罢 歌 舞 ;
滕 王 高 阁 临 江 渚 ,
《 滕 王 阁 诗 》
姓名:杨炯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公元650年 职业:诗人、官员 代表作品:《杨盈川集》
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 邻、骆宾王的合称。《旧唐书· 杨 炯传》说:“杨炯与王勃、卢照 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 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中文名:王勃 别名:字子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西河津 所处时代:唐代 出生日期:公元649年 逝世日期:公元675年 职业:诗人 主要成就:“初唐四杰”之 冠 代表作品:《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 蜀州》
别名:杨盈川 所处时代:唐代 出生地:华阴县 逝世日期:公元692年 主要成就:初唐四杰之一
胜 作 一 书 生 。
宁 为 百 夫 长 ,
风 多 杂 鼓 声 。
雪 暗 凋 旗 画 ,
铁 骑 绕 龙 城 。
牙 璋 辞 凤 阙 ,
心 中 自 不 平 。
烽 火 照 西 京 ,
《 从 军 行 》
姓名:卢照邻 别名:字升之,号幽忧子 国籍:中国 所处时代:唐代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涿县 出生日期:公元636年 逝世日期:公元689年 职业:诗人、都尉 主要成就:初唐四杰之一 代表作品:《卢升之集》、《幽忧子集》等
红 掌 拨 清 波 。
白 毛 浮 绿 水 ,
曲 项 向 天 歌 。
王勃和谁合称初唐四杰
王勃和谁合称初唐四杰王勃和谁合称初唐四杰呢?初唐四杰的简介是怎样的呢?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指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
“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四杰齐名,原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
王勃简介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
汉族,字子安。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
杨炯简介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
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
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
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
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
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
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卢照邻简介卢照邻,初唐诗人。
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
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
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骆宾王简介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
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
有集。
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王勃与谁并称为初唐四杰
王勃与谁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与谁并称为初唐四杰导语:初唐文学家王勃与谁并称为初唐四杰呢?王勃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诗人。
今天,小编为大家解答王勃与谁并称为初唐四杰,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王勃与谁并称为初唐四杰呢?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
《旧唐书·杨炯传》说:“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四杰齐名,原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
《旧唐书·杨炯传》记张说与崔融对杨炯自说“愧在卢前,耻居王后”的评论,《旧唐书·裴行俭传》说他们“并以文章见称”等,所说皆指文。
《朝野佥载》卷六记“世称王杨卢骆”后,即论杨炯、骆宾王之“文”为“点鬼簿”、“算博士”,所引例证为一文一诗,则四杰齐名亦兼指诗文。
后遂主要用以评其诗。
杜甫《戏为六绝句》有“王杨卢骆当时体”句,一般即认为指他们的诗歌而言;但也有认为指文,如清代宗廷辅《古今论诗绝句》谓“此首论四六”;或认为兼指诗文,如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论此首时,举赋、檄、诗等为例。
四杰名次,亦记载不一。
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说,唐开国后“复有王杨卢骆”,并以此次序论列诸人,为现所知最早的材料。
张说《赠太尉裴公神道碑》称:“在选曹,见骆宾王、卢照邻、王勃、杨炯”,则以骆为首。
杜甫诗句“王杨卢骆当时体”,一本作“杨王卢骆”;《旧唐书·裴行俭传》亦以杨王卢骆为序。
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
王勃明确反对当时“上官体”,“思革其弊”,得到卢照邻等人的`支持(杨炯《王勃集序》)。
他们的诗歌,从宫廷走向人生,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
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
骈文也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活生动之气。
陆时雍《诗镜总论》说“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
”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
初唐四杰集是那几位
初唐四杰集是那几位
《初唐四杰集》录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初唐四子诗文集。
初唐四杰,是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
《初唐四杰集》录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初唐四子诗文集,共三十七卷,计《王子安集》十六卷、《杨盈川集》十卷、《卢异之集》七卷、《骆丞集》四卷。
其中王、卢二集以明张燮编《初唐四子集》本为基础,杨集以明童飘辑本为基础,骆集以《四库全书》本为基础,均参校各本,重加整理。
初唐四杰,是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
《旧唐书·杨炯传》说:“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
他们大都生于唐贞观年间,都属于一般文人中确有文才而自负很高的诗人,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
他们的作品,反映了社会中、下层一般士人的精神风貌和创作追求。
他们以才子齐名出现于文坛而崭露头角时,均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有一种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是针对上官体的流弊而言的。
“四杰”作诗,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因而诗中开始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勃和谁合称初唐四杰
本文是关于王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王勃和谁合称初唐四杰呢?初唐四杰的简介是怎样的呢? 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指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
“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四杰齐名,原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
王勃简介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
汉族,字子安。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
杨炯简介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
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
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
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
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
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
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卢照邻简介
卢照邻,初唐诗人。
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
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
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骆宾王简介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
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
有集。
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