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 真题分类汇编(学生版)

合集下载

2024年山东高考历史真题(解析版)

2024年山东高考历史真题(解析版)
11.13世纪以前,西欧的行会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学徒、帮工不论家庭出身,只要合乎资格就可以成为行会成员;13世纪以后,掌握着资本和生产的富人阶层控制了行会,出身贫寒的学徒、帮工面临着更高的入会门槛,行会成员逐渐成为世袭身份。这反映出()
A.技术革新速度加快B.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C.城市管理体制逐步完善D.王权对城市的控制加强
5.下表为1846—1905年英国建筑师在上海、汉口、天津、北京等四地的分布情况统计。这体现了()
城市
人次
年份
上海
汉口
天津
北京
1846—1860
14
3
0
0
1861—1875
120
19
0
0
1876—1890
193
10
2
0
18914
A.晚清外交的不断退让B.英国势力范围的扩展
C.列强侵略方式的转变D.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
山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
历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商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下列四处考古遗址所出土器物能表明商业已有较高程度发展的是()
A.陶釜、蚌器、骨角器等B.指环、牙器、臂玉环等
C.石斧、石磨棒、石磨盘等D.骨贝、青铜贝、包金贝等
4.宋元时期,畜牧兽医专著记述最多的是马,并以医马、相马的书为多;明清时期,最主要的记述对象是牛,各种相牛、养牛、医牛的书占畜牧兽医专著总数的50%以上。这是因为明清时期()
A.政府强化了军事资源控制B.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剧
C.政治相对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D.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加强
【答案】C
【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专题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和发展

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专题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和发展

2019年08月08日xx学校高中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A.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B.在否定传统中预知未来C.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D.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而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可得出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继承和创新中诞生的,C选项符合题意。

新旧理论杂糅相济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

马克思主义并不能预知未来,B选项排除。

材料强调的是批判中进行创新,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2.1895年,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写道:“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恩格斯的这一说法()A.指导了社会主义运动发展B.肯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C.是对巴黎公社的历史反思D.推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答案:C解析:恩格斯指出19世纪中叶的欧洲社会,资本主义经济仍处于上升时期,还未成熟到要铲除资本主义阶段,因此巴黎公社的失败有其必然原因,C选项正确。

而他所说的“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并非指科学社会主义错误,也不代表他肯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A选项与本题目无关。

3.巴黎公社曾发表《告农村劳动人民书》,宣告“把土地给农民,劳动工具给工人”这表明巴黎公社( )A.切实地维护了农民阶级的利益B.得到了农民的广泛拥护C.曾为建立工农联盟作出过努力D.是工农联合专政的政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巴黎公社主要是无产阶级孤军奋战,没有得到农民的广泛拥护,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排除ABD;根据信息“把土地给农民,劳动工具给工人”,说明巴黎公社曾尝试争取农民的支持以及建立工农联盟,因此选C。

4.马克思认为:“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

新高考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部分要点专练11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的发展与改革

新高考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部分要点专练11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的发展与改革

要点专练11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的发展与改革押题角度1 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建设1.[2023·河北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三模]1953~1957年,全国共新建了6座城市,其中5座城市位于京广线以西;大规模扩建了20座城市,其中位于京广线以西的有11座,东北地区有7座,中国城镇化达到了第一个高潮,城镇化率增长 2.93%。

这主要是由于当时( )A.国家工作重心实现了转移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C.工业布局实现了有序调整D.大规模工业化战略的实施2.[2023·北京房山区高三二模]如下表为1953~1957年新中国基本建设投资比例,结合所学,可判断这一时期我国( )A.国民经济结构合理发展迅速B.优先发展重工业及配套设施C.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3.[2023·广东汕头高三三模]“从经济上说,到1952年后期,70%~80%的重工业和40%的轻工业为国家所有,国营贸易机构和合作社的营业额占总营业额的50%以上。

从组织上说,1953年底党员总数达到了650万。

”以上材料说明当时( )A.已经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B.统一战线工作取得重大突破C.社会主义改造条件已经成熟D.私营经济已转变为国有经济4.[2023·江苏南通高三模拟预测]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建立国营商业机构,发展对苏联和东欧国家贸易。

同时,鼓励私营进出口商通过联营等方式组织起来,增强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竞争力,至1951年,各口岸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额中,私营出口约占64.8%。

上述做法旨在( )A.加速推进公私合营 B.利用外资活跃市场C.突破计划经济体制 D.打破西方经济封锁5.[2023·山东潍坊高三三模]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全国粮食会议,决定在农村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国家严控粮食市场,由中央对粮食实行统一管理。

该举措旨在( )A.避免城乡差别的扩大B.满足工业化建设需要C.进一步密切城乡联系D.巩固土地改革的成果6.[2023·山东青岛高三三模]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私营企业中推广设立劳资协商会议,按照“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基本原则,以协商、调解、仲裁为主要方法来处理劳资纠纷。

高考历史-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历史-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历史专题练习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1.恩格斯称《宣言》是共产党人的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纲领,对那些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杂七杂八的思潮加以甄别和澄清,对于确立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无疑是完全必要的。

恩格斯在此强调的是《宣言》的发表()A.促进世界无产阶级真正走向联合B.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C.为工人斗争增添了科学性D.意味着空想社会主义实验的终结2.某西方学者提出“巴黎公社的重要性不在于它取得了什么成就,而在于它预示的信息;作为一个象征它十分可怕,但作为事实则不然”。

该学者认为巴黎公社()A.将引发欧洲无产阶级革命潮流B.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D.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3.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

”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4.有学者指出,十月革命是否具有成熟的经济、政治、文化前提?“从政治上看,十月革命确实是一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社会主义革命,但从经济和文化上看,十月革命又带有明显的民主革命的性质”。

其意在说明十月革命()A.是典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B.缺乏成熟的革命理论指导C.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D.并非完全的社会主义革命5.列宁曾说:“现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交战国,都没有俄国这样自由,都没有工兵农代表苏维埃这种革命的群众组织。

因此,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这样容易的和这样和平地把国家政权交给真正大多数的人民,即交给工人和贫农。

”此讲话的背景事件是()A.农奴制改革B.二月革命C.七月流血事件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6.1922年11月,列宁在谈话中强调:“如果有人把继经济力量之后必定出现政治力量这个简单化了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用在我国‘耐普曼’的身上,那么我担心他会大错而特错,甚至会成为许多荒谬町笑的误解的牺牲品。

专题11 两次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11 两次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11 两次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1.(2024·湖南·高考真题)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表示:“世界大乱要求毫不延缓地研究劳资关系中出现的困难,迫使我们把自己家里的事情整顿好。

坦白地说,在没有承认工人长期为之斗争的基本权利之前,是不可能经常地、稳定地调整好劳资关系的。

”这表明()A.十月革命产生了世界性影响B.美国国内革命形势渐趋成熟C.世界大战有利于各国改善工人待遇D.法西斯主义威胁到美国社会的稳定2.(2024·江苏·高考真题)1930年,苏联《共青团真理报》以“每个工人都需要强壮的肌肉和敏锐的眼睛”为题刊发文章,号召青年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在政府鼓励下,成千上万的苏联人学会了射击、游泳、滑雪、跳伞等运动技能。

此时,苏联重视体育旨在()A.弥补技术人才的不足B.冲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C.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D.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3.(2024·甘肃·高考真题)20世纪初的英国伦敦居民,可能身着英制衬衫,戴着瑞士手表,端着中国茶杯,喝着印度红茶,打电话订购美洲烟草,伦敦居民之所以能享有如此丰富的物质生活。

原因是()A.伦敦工业制造业高度发达B.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很完善C.英国流行奢靡的消费观念D.伦敦是全球重要贸易中心4.(2024·全国甲卷·高考真题)18世纪上半叶,英国纺织厂女工如果在劳作的时候停下来休息,并不会有人过多在意。

而到了18世纪下半叶,纺织原料由工厂统一供应和调配,整个生产过程处于工厂主的监督管理之下,纺织厂各生产环节协同劳作,这使得女织工不能够轻易休息。

这一现象表明工业革命()A.解放了女工人身的自由B.提高了工人生产自主性C.推动了生产组织的变革D.强化了工厂的管理能力5.(2024·安徽·高考真题)20世纪初,德意志制造同盟成立。

该同盟通过与艺术家、设计师及制造企业间的合作,探索出德国制造的独特工艺技巧,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提升德国工业品质量的目标,增强了德国工业在海外的扩张实力。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1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1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

专题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知识解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的来临。

1871年巴黎公社的建立,是工人阶级争取建立理想制度的一次尝试;俄国十月革命通过武装斗争,率先在资本主义世界的薄弱环节打开一个缺口。

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模式逐渐形成。

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在实践中探索,在调整中创新;线索一:社会主义发展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历程(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国际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2)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的学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上写下了光辉、伟大而悲壮的一页。

(3)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线索二: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发展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模式逐渐形成。

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苏联开始进行改革,但未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以失败告终。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的特点;同时它又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但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具有“共产主义”的特点。

(2)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

(3)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促进了苏联的工业化,但也存在不少弊端,影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4)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为重点;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开始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但未取得预期效果,后转向政治领域改革,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新高考历史3年(2020-2022)真题汇编专题10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教育(学生版)

新高考历史3年(2020-2022)真题汇编专题10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教育(学生版)

三年(2020-2022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新高考专用)专题10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教育一、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22年】1.(2022·浙江·高考真题)1865年,面对西方列强威胁,薛福成提出“防之之策,有体有用。

言其体,则必修政刑厚风俗、植贤才、变旧法、祛积弊、养民练兵、通商惠工,俾中兴之治业,蒸蒸日上,彼自俯首帖耳”;“言其用”,则购其利器、学其技艺,“彼之所长,我皆夺而用之矣”。

他旨在强调A.维新变法B.师夷长技C.实业救国D.中体西用2.(2022·浙江·高考真题)赫胥黎晚年出版的文集,其中第九卷是《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论文》。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节选自第九卷,在译文后面他添加了大量案语,表达自己的维新立场。

1898年,《天演论》出版,产生巨大影响。

该书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意义在于()A.睁眼看世界B.宣传民主共和C.思想启蒙D.托古改制3.(2022·广东·高考真题)1918年,挪威作家易卜生的名作《娜拉》在中国出版,主人公娜拉不甘心做“丈夫的傀儡”而离家出走的行为被称赞为体现了“女性的自觉”,后来鲁迅发表《娜拉走后怎样》,则作如下比喻:“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

”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小鸟”代表尚未觉醒的女性B.“笼子”是指落后的经济形态C.“无路”源于君主专制的压迫D.“鹰”等是指社会上的旧势力4.(2022·山东·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李超的“新生" 李超,广西梧州人、先求学于梧州,广州等地,后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李超的家庭不支持她求学,因而她生活困难,患肺炎后,无钱治疗,1919年8月病亡。

李超死后,其家庭置之不理,指责她“至死不悔,死有余辜"。

11月,北京教育界召开追悼大会,有1000多人参加,胡适、陈独秀、梁漱溟等现场作了演说。

解密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分层训练)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山东专版)

解密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分层训练)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山东专版)

解密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A组考点专练考向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巴黎公社1.(2021·宁夏银川市·银川一中高三开学考试)《道义的感召与理性的说服》一文中就19世纪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改良的原因的探讨,有这样--段话:“当然.如果就此认为,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后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进步与马克思主义毫无关系,那肯定是不对的。

但是我们也绝不能出于情感的需要,无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理路。

以下选项符合作者主旨的说法是A.工人运动倒逼着政府进行社会改良B.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关系C.马克思主义在某些地方可能过时了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2.(2021·湖北孝感市·孝感高中高二月考)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中有一部分人醉心于教条的实验……醉心于这样一些形式的运动,即放弃利用旧世界本身内的一切强大手段来变革旧世界的思想,却企图躲在社会背后,用私人的办法,在自身生存的有限条件的范围内实现自身的解放,因此必然是要失败的。

"马克思上述言论A.指出了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B.主张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C.揭示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D.鼓励工人阶级开展议会斗争3.(2020·江苏宿迁市·高三零模)马克思不但宣称他已经发现并解释了社会运动的规律,而且还确信这些规律表明了恰恰是那些没有权的人们一一工人阶级能够而且将改变社会。

他们将通过革命创造一个全新的社会。

马克思认为这一革命性的变化不仅是令人向往的,而且是不可免的。

据此可知A.科学社会主义是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B.指明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关键C.它系统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D.马克思主义成为俄国十月革命的指导思想4.(2021·重庆市永川中学校高三一模)《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

恩格斯称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具有国际性的著作。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试题君之大题精做2019年高考历史---- 精校解析Word版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试题君之大题精做2019年高考历史---- 精校解析Word版

1.(2017年北京卷•节选)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联合国规定每年的5月18日式国际博物馆日。

马克思诞生于德国历史文化名城特里尔。

1947年,他的故居被辟为博物馆,其中两个展室的主题分别为“转折点1848年”和“卡尔·马克思思想的世界影响”。

(2)在①和②两个问题中任选其一作答。

①为什么1848年是马克思思想的“转折点”?简要说明理由。

②简述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的情况。

【答案】(2)①转折点及理由: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指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

②传播的情况: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著作被译成中文;出现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和报刊;出现了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

2.(2013年福建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的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

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列宁全集》材料二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

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

——《斯大林选集》材料三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斯大林选集》材料四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 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上海市高三历史等级考(高考)复习经典重难点专题11 社会主义国家的调整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上海市高三历史等级考(高考)复习经典重难点专题11  社会主义国家的调整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专题十一社会主义国家的调整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虽然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对峙,但是,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历史的潮流,社会主义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不断发展,全球化、多极化、多样化、信息化的趋势不断增强。

(1)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对峙,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和平与发展;苏联解体后,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等仍然威胁着人类的和平与安全,国际社会并不太平。

(2)人类进步力量的不断进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民权运动不断发展,社会矛盾有所缓和;社会主义国家取得巨大成就;新兴民族国家逐渐登上历史舞台,这些因素都使人类维护和平与发展的力量不断增强。

(3)国际政治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是国际关系的基本特点,20世纪60年代以后,欧洲一体化不断发展,日本、中国、新兴民族国家不断发展,多极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4)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化共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市场向制度化、法制化方向发展,苏联解体后,世界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

同时,在全球化浪潮中,各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各国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根脉。

(5)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信息化的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深刻影响了人类的生产、生活,进入21世纪,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使人类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重难精粹内容41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机制的调整—苏联的改革42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新经济的形成精粹41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机制的调整—苏联的改革1.背景(1)取得成就: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2)面临问题: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3)改革契机:斯大林逝世后,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新领导人试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

2.赫鲁晓夫改革(1)主要内容①政治: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

精做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试题君之大题精做君2017-2018学年高考历史人教版(原卷版)

精做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试题君之大题精做君2017-2018学年高考历史人教版(原卷版)

1.(2017年北京卷•节选)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联合国规定每年的5月18日式国际博物馆日。

马克思诞生于德国历史文化名城特里尔。

1947年,他的故居被辟为博物馆,其中两个展室的主题分别为“转折点1848年”和“卡尔·马克思思想的世界影响”。

(2)在①和②两个问题中任选其一作答。

①为什么1848年是马克思思想的“转折点”?简要说明理由。

②简述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的情况。

2.(2013年福建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的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

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列宁全集》材料二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

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

——《斯大林选集》材料三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斯大林选集》材料四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 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要实施快速工业化战略。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训练13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含解析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训练13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含解析

13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1.(2020·山东卷)如表为1928年和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的情况。

这反映出苏联()A.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B.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C.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D.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答案】C【解析】1928年至1932年,苏联农业春播方式中,马拉播种机和拖拉机牵引播种机的播种方式占比上升,后者上升速度尤其明显,而手播方式虽然在下降,但是占比仍然较高,说明苏联农业集体化基础较为薄弱,C正确;新经济政策在1924年斯大林执政后逐渐被取消,排除A;通过播种方式无法判断工农业比例结构,排除B;说明1928年至1932年苏联的工业化水平提升较快,D排除。

2.(2019江苏卷,18,3分)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A.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B.在否定传统中预知未来C.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D.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可得出,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继承和创新中诞生的,C项符合题意。

新旧理论杂糅相济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项排除。

马克思主义并不能预知未来,B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批判中进行创新,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项排除.一、选择题1.1895年,恩格斯指出:“旧式的起义在1848年以前到处都起决定作用的筑垒的巷战,现在大都陈旧了.如果说在国家之间进行战争的条件已经起了变化,那么阶级斗争的条件也同样起了变化。

”这一观点()A.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C.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 D.反映了欧洲阶级斗争时代终结【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恩格斯认为以巷战起决定作用的国家之间的战争条件发生变化了,推断出阶级斗争的条件也一定发生变化,可知恩格斯在社会的发展进步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现出与时俱进,故选B项;从材料“如果说在国家之间进行战争的条件已经起了变化,那么阶级斗争的条件也同样起了变化",说明恩格斯在根据时代的变化来完善丰富自己的思想理论,并不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排除A项;从材料“那么阶级斗争的条件也同样起了变化”,说明马克思主义者已经认识到了时代变化,也能够顺应时代而进行理论的调整,不能体现已经过时,排除C项;从材料“那么阶级斗争的条件也同样起了变化”,可知恩格斯认为阶级斗争仍然存在,只不过它所具备的条件发生了改变,排除D项。

三年高考(2019-2021)历史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 (学生版)

三年高考(2019-2021)历史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 (学生版)

专题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考点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巴黎公社考点二:俄国十月革命考点三: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考点四:苏联三次社会主义改革考点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巴黎公社1.(2021年全国甲卷)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后,当时在巴黎的俄国革命者拉甫罗夫说:这次革命“与其他革命迥然不同”,革命领导者都是“无名的人”“法国最有名望的人物所不敢做和不能做成的事情”,这些普通人却轻而易举地做成了。

据此可知,巴黎公社A.建立了稳固的工农联盟B.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C.体现工人政权鲜明特征D.深受俄国革命的影响2.(2021年山东卷)巴黎公社革命后,欧洲各国政府“感到有必要采取行动来对付危及秩序和文明的国际威胁。

于是,警察进行国际性合作,剥夺逃亡的公社社员作为政治难民所应接受的保护地位”。

这是因为A.各国害怕与法国政府交恶B.各国工人同情和支持巴黎公社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D.巴黎公社倡导世界无产者的联合3.(2021年6月浙江选考)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马克思主义越来越显示出经久的生命力、强大的解释力和重大的影响力。

20世纪初,有学者撰文介绍《马克思学说》,其中提到:“观察人类社会,那最根本最原始的物件就是经济。

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只是共同出产,社会里一切变动的最终的原因,须在一时代的经济里寻找。

”上述文字重在介绍A.唯物史观B.空想社会主义C.进化史观D.阶级分析方法1.(2020年江苏卷,16,3分)马克思说:“资产阶级的统治不仅使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本身的斗争中得到崭新的武器,而且还给他们创造了一种和过去完全不同的地位——他们已成为一种公认的力量。

”在马克思看来A.资产阶级统治具有其合法性B.无产阶级斗争缺乏科学理论指导C.无产阶级革命必然取得胜利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已成熟2.(2020年浙江7月选考,18,2分)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暴露的种种弊端,圣西门主张一切人都要劳动,废除一切特权,实现人的完全平等;傅立叶抨击商业是资本主义罪恶和灾难的集中表现,主张妇女解放;欧文提出建立公社劳动联合体,消除城乡对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
考点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巴黎公社
1.(2019年江苏卷,18,3分)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
A.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
B.在否定传统中预知未来
C.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
D.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
2.(2019年海南卷,17,2分)1889年7月14日是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纪念日,22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召开大会并通过决议:“只有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剥夺资本家阶级的生产资料并把它变为公有财产之后,劳动和人类才能获得解放。

”这反映出
A.法国大革命精神是大会指导思想
B.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C.无产阶级确立了夺取政权的目标
D.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3.(2019年天津卷,14,4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

《新莱茵报》适应当时德国爆发的人民革命的需要,成为欧洲各国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政党的坚强组织中心,组织和领导了几次大的群众斗争,在广大群众中的影响日益扩大。

尽管《新莱茵报》仅存在了354天,但却出版了301期,恩格斯说它不愧是“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

办报期间,马克思、恩格斯在国内外几十个城市设有固定的通讯员,形成通讯员网:发表的读者来信总数多达几千封。

这在无产阶级报刊史上是个奇迹。

——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新莱茵报》成为“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的原因。

(4分)
1.(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3,4分)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

”这一变化说明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2.(2018年天津卷,7,4分)下图所示纲领性文献最早发表于1848年,文中提到,“在危机期间……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

对这一论断,认识正确的是
A.它预见到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B.经济危机只能通过消灭生产力来缓解
C.当时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进步
3.(2018年4月浙江选考,29,2分)【加试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

……而且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

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

任何新的生产力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它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量的增加”。

该论著及其所阐述的思想
①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②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理论基础
③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初次合作的理论探索
④充分肯定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017年北京卷,40,8分)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联合国规定每年的5月18日式国际博物馆日。

马克思诞生于德国历史文化名城特里尔。

1947年,他的故居被辟为博物馆,其中两个展室的主题分别为“转折点1848年”和“卡尔•马克思思想的世界影响”。

(2)在①和②两个问题中任选其一作答。

(8分)
①为什么1848年是马克思思想的“转折点”?简要说明理由。

②简述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的情况。

考点二:俄国十月革命
1.(2019年天津卷,8,4分)1918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

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

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

这说明苏维埃政权
A.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
B.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
C.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
D.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2.(2019年海南卷,18,2分)从俄国沙皇政权被推翻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经过了8个月时间。

在此期间,苏维埃几经变动最终成为新型的国家政权机关,完成这一转变的决定因素是
A.布尔什维克党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强
B.工人武装控制了全国各大中心城市
C.广大农民迫切希望重新分配土地
D.前线士兵支持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1.(2018年海南卷,20,2分)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

这一调整
A.促成了苏维埃的成立
B.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
D.瓦解了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
1.(2017年江苏卷,17,3分)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

”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

以上论断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考点三: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
2019年高考未涉及。

1.(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Ⅲ,35,4分)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
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

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1.(2017年海南卷,18,2分)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间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

这一时期是
A.二月革命时期
B.国内战争时期
C.农业集体化时期
D.德军入侵时期
2.(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4,4分)
图4
图4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

该漫画表明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考点四:苏联三次社会主义改革
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35,4分)表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
类别1961年对1970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1970年实际产量
钢 1.45亿 1.15亿
煤 3.9亿 3.35亿
肉 2 500万 1 230万
蔬菜与瓜类 4 700万 1 300万上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
1.(2018年江苏卷,18,4分)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

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A.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1.(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Ⅲ,34,4分)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

这一措施旨在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