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政策解读与申报实务-2020
2019年度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深入解读20200112
12月31日取得的工资薪金、
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
用费等四项综合所得的收入
额。
02 减除费用和扣除
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 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 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03 计算年度应纳税额
适用综合所得个人所 得税税率并减去速算扣除 数计算本年度最终应纳税 额。
04 减去已预缴税额
减去2019年度已预缴税 额,得出本年度应退或者应 补税额,向税务机关申报并 办理退税或补税。
“汇” 1
收支 居民个人自行汇总一个纳税年度内取得的综合所得、支出等情况
2 “算”总账
依法计算本年度应纳税额,减除已预缴税额,确定该 纳税年度应补税额或者应退税额
3
4
2
3 “清”税款 自行办理纳税申报,结清税款
1
4 缴退税
多退少补
为什么要进行年度汇算
01 年度汇算可以更加精准、
全面落实各项税前扣除和税收 优惠政策,更好保障纳税人的 权益。
有的纳税人由于工作繁忙,可享受的税前 扣除项目在平时没来得及享受;
大病医疗支出等扣除,只有年度结束才知 道确切金额
02 年度汇算,能准确计算
纳税人综合所得全年应该实际 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如果多预 缴了税款,就要退还给纳税人。
实践中,很难让所有人平时已预缴税额与年度 应纳税额完全一致。比如:
年度中间,纳税人取得综合所得的收入波动过 大或时断时续,在收入较高或有收入的月份按规定预 缴了税款,但全年综合所得的收入总计还不到6万元, 减去基本减除费用6万元后,按年计算则无需缴纳个 人所得税。
入额?
➢ 豁免年收入12万元以下人群汇缴义务,我还能否申请退税? ➢豁免了汇缴义务,那税款还用不用补缴?
案例解析个税年度汇算
案例解析个税年度汇算《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已经发布。
虽然最终个税汇算文件还未出来,但是如何理解意见稿中的一些问题,其实并不需要等到最终确定文件的发布才能知晓,因为很多东西在个税法下早已明确。
笔者试图以案例的形式,对征求意见稿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如何理解无需办理年度汇算的纳税人?意见稿:经国务院批准,依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涉及有关政策问题的公告》(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94号)有关规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不需要办理年度汇算:(一)纳税人需要补税但综合所得年收入不超过12万元的;(二)纳税人年度汇算需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三)纳税人已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一致或不申请年度汇算退税的。
误区:只要年综合收入不超过12万,不论需补税金额多少,或不论年综合收入是多少,只要汇算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就不需要办理年度汇算。
正解: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94号:“一、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居民个人取得的综合所得,年度综合所得收入不超过12万元且需要汇算清缴补税的,或者年度汇算清缴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居民个人可免于办理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时存在扣缴义务人未依法预扣预缴税款的情形除外。
”也就是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存在扣缴义务人未依法预扣预缴税款的情形,即使符合相关条件,还是需要进行汇算。
案例:小王2019年任职受雇甲公司,公司未依法预扣预缴个税款,年终小王算了下,如果按照税法规定需要补税2000元,可是一看政策说,纳税人需要补税但综合所得年收入不超过12万元的不需要进行汇算。
小王心里美滋滋,心想:“要什么税务筹划,这不就是天大的税法漏洞吗?”。
很显然小王理解错了,年度综合所得收入不超过12万元且需要汇算清缴补税的,或者年度汇算清缴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居民个人可免于办理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
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典型案例解析
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典型案例解析随着新《个人所得税法》确立的综合与分类税制相结合的全面实施,2020年3月1日至6月30日,我国将迎来首次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以下简称“汇算清缴”),即符合税法规定的居民个人需要将2019年度内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在平时预扣预缴的基础上,合并全年收入、按年计算税款、汇缴多退少补。
笔者结合典型案例解析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可能涉及的各种情形。
一、不需要办理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典型案例《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44号,以下简称“44号公告”)第二条规定,如果纳税人在2019年已依法预缴个人所得税,无需办理年度汇算的情形包括:纳税人年度汇算需补税但年度综合所得收入不超过12万元的;纳税人年度汇算需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纳税人已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一致或者不申请年度汇算退税的。
(一)只有一处工资薪金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的余额不超过6万元,已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一致,不需要汇算清缴。
案例1:王某(居民个人,下同)在甲公司任职受雇,2019年1~12月取得工资薪金收入65635元(税前应发工资,下同),个人负担缴纳“三险一金”11875元,专项附加扣除39600元,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商业健康保险)2400元;甲公司按照累计预扣法已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0元,计算过程如下:2019年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所得额=65635-60000-11875-39600-2400=-48240(元),小于0,即不需要预缴税金。
假设王某未取得其他综合所得。
分析:王某2019年综合所得收入额为65635元,2019年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的余额=65635-11875=53760(元)小于6万元,不属于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情形,也不存在免除汇算清缴义务的问题。
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新政讲解
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业务讲解协 作cooperation创 新innovation 专业profession 2020.2.27目 录CONTENTS1 什么是2019年度汇算?6 可通过什么渠道办理年度汇算?2 哪些人不需要办理年度汇算? 7 需要提交什么资料,保存多久?3 哪些人需要办理年度汇算? 8 向哪里的税务机关申报办理?4 应在什么时间办理年度汇算? 9 如何计算年度汇算退补税额?5 可自主选择哪些办理方式? 10 如何办理年度汇算退税、补税?Part 01什么是2019年度汇算?401 汇总收入额汇总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取得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综合所得额收入。
个人所得税改革综合税制2019年1月1日,新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全面实施。
这次个人所得税改革,除提高“起征点”和增加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外,还在我国历史上首次建立了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这样,有利于平衡不同所得税负,更好地体现量能负但原则,更好发挥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调节作用。
综合税制,通俗讲就是“合并全年收入,按年计算税款”,这与我国原先一直实行的分类税制相比,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发生了改变。
即将纳税人取得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合并为“综合所得”,以“年”为一个周期计算应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02 减除费用和扣除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 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03 计算年度应纳税额适用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并减去速算扣除数计算本年度最终应纳税额。
04 减去已预缴税额减去2019年度已预缴税额,得出本年度应退或者应补税额,向税务机关申报并办理退税或补税。
查遗补漏、汇总收支、按年算账、多退少补“汇”收支1居民个人自行汇总一个纳税年度内取得的综合所得、支出等情况依法计算本年度应纳税额,减除已预缴税额,确定该纳税年度应补税额或者应退税额2 “算”总账23 “清”税款自行办理纳税申报,结清税款多退少补缴退税402 年度汇算,能准确计算纳税人综合所得全年应该实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如果多预缴了税款,就要退还给纳税人。
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新政讲解2020.1.15
3.纳税人已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一致的。 4.不申请年度汇算退税的。
找扣缴单位查
纳税人可以向扣缴单位提出要求,按照税法规定,单 位有责任将已发放的收入和已预缴税款等情况告诉纳税人。
自己查
纳税人可以通过手机个人所得税APP、电脑登录电子税务 局网站,查询本人2019年度的收入和纳税申报记录。
有的纳税人由于工作繁忙,可享受的税前 扣除项目在平时没来得及享受;
大病医疗支出等扣除,只有年度结束才知 道确切金额。
02 年度汇算,能准确计算纳税人
综合所得全年应该实际缴纳的个人
所得税,如果多预缴了税款,就要
退还给纳税人。
实践中,很难让所有人平时已预缴税额与年度 应纳税额完全一致。比如:
年度中间,纳税人取得综合所得的收入波动过 大或时断时续,在收入较高或有收入的月份按规定 预缴了税款,但全年综合所得的收入总计还不到6 万元,减去基本减除费用6万元后,按年计算则无 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01 汇总收入额
汇总2019年1月1日至 12月31日取得的工资薪金、 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 费等四项综合所得额收入。
综合税制
02 减除费用和扣除
综合税制,通俗讲就是“合并
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 全年收入,按年计算税款”,这与 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 和依 我国原先一直实行的分类税制相比,
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二、2019年度综合所得收入超过12万元且需要补税金额在400元以上
取得两处及以上综合所得,合并后适用税率提高导致已预缴税款小于年度应纳税额等情形。如: 在两个以上单位任职受雇并领取工资薪金,预缴税款时重复扣除了基本减除费用(5000元/月)。
查遗补漏、汇总收支、按年算账、多退少补
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科普(超梦)
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那些事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安排部署,2020年3月1日至6月30日将会对居民个人2019年度综合所得进行汇算清缴,纳税人在平时已预缴税款的基础上“查遗补漏,汇总收支,按年算账,多退少补”,现在给大家科普一下。
一、居民个人2019年度综合所得
居民个人2019年度综合所得包括2019年度全年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有的已经预扣个税,有的并没有报税,现在按照新个税要求,居民2019年度各项收入合计清缴纳税,具体个人2019年综合所得收入可以通过个税软件app-服务-申报信息查询-收入纳税明细查询查看,2019年预扣的个税,将要进行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二、个税计算公式
2019年度汇算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019年已预缴税额。
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ppt
。
? 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是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人社部发 〔 2017 〕 68 号),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共 140 项,含专业技术人员资格 59 项(其中准入类 36 项,水平评价 类 23 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 81 项(其中准入类 5 项,水平评价类 76 项),这些职业资格涵盖了经济、教 育、卫生、司法、环保、建设、交通等国家重要的行业领域。
50% 扣除,具体扣
? 纳税人子女在中国境外接受教育的,纳税人应当留存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留学合所得与税前扣除 —— 专项附加扣除
? 继续教育: 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
400 元
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
? 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在 次年 3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 汇算清缴时扣除 ? 纳税人父母的大病医疗支出不能在税前扣除
二、综合所得与税前扣除 —— 专项附加扣除
? 住房贷款利息: 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 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 首套住房贷款利息 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 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 240 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 一次 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同时,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以纳税人一个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额; 一个纳税年度扣除不完的,不结转以后年度扣除。
二、综合所得与税前扣除 —— 专项附加扣除
? 子女教育 :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 ? 年满 3 岁至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子女,按每个子女每月
48 个月。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
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常见问题解答
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常见问题解答一、什么是年度汇算?2019年1月1日,新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全面实施。
这次个人所得税改革,除提高“起征点”和增加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外,还在于建立了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简言之,就是在平时已预缴税款的基础上“查遗补漏,汇总收支,按年算账,多退少补”。
第一,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分为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
只有居民个人,才需要办理年度汇算。
“居民个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
第二, 2020年纳税人办理年度汇算仅汇总2019年度取得的综合所得。
第三,年度汇算的范围和内容,仅指此次个人所得税改革纳入综合所得范围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四项所得。
纳税人若在2019年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时是单独计算纳税的,年度汇算时可通过对比两种方式纳税金额自愿选择是否并入综合所得计算纳税。
二、为什么要做年度汇算?一方面,年度汇算可以更加精准、全面落实各项税前扣除和税收优惠政策,更好保障纳税人的权益。
比如,可享受的税前扣除项目在平时没来得及申报享受;还有一些扣除项目,比如专项附加扣除中的大病医疗支出,只有年度结束,才能确切地知道支出金额是多少,这些扣除都可以通过年度汇算来补充办理享受税前扣除。
另一方面,通过年度汇算,准确计算纳税人综合所得全年应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如果预缴税额大于全年应纳税额,就要退还给纳税人。
如果预缴税额小于全年应纳税额,就要补缴税款。
三、哪些人不需要办理年度汇算?第一类是对部分本来应当办理年度汇算且需要补税的纳税人,免除其办理的义务。
包括:纳税人只要综合所得年收入不超过12万元,则不论补税金额多少,均不需办理年度汇算;纳税人只要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则不论综合所得年收入的高低,均不需办理年度汇算。
需要说明的是,依据94号财税公告,纳税人取得综合所得时存在扣缴义务人未依法预扣预缴税款的情形,不包括在免予办理情形范围内。
2020年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方法及指南(2019年度)
2020年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指南一、汇算清缴的纳税人(一)需要汇算清缴的纳税人。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2号规定“取得综合所得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应当依法办理汇算清缴及《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涉及有关政策问题的公告》(2019年第94号)有关规定:1.从两处以上取得综合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后的余额超过6万元;2.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中一项或者多项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的余额超过6万元;3.纳税年度内预缴税额低于应纳税额;4.纳税人申请退税。
5.2019年度综合所得收入超过12万元且需要补税金额超过400元的。
包括取得两处及以上综合所得,合并后适用税率提高导致已预缴税额小于年度应纳税额等情形。
(二)不需要进行汇算清缴的纳税人经国务院批准,依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涉及有关政策问题的公告》(2019年第94号)有关规定,纳税人在2019年度已依法预缴个人所得税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无须办理年度汇算:1.纳税人年度汇算需补税但年度综合所得收入不超过12万元的;2.纳税人年度汇算需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3.纳税人已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一致或者不申请年度汇算退税的。
(三)办理时间2020年3月31日-2020年6月30日。
二、汇算清缴具体方法(一)汇算清缴的收入类别依据税法规定,2019年度终了后,纳税人需要汇总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取得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的收入额。
其中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按照20%纳税。
(二)汇算清缴可减除及抵扣费用类别1.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每月5000元,全年累计6万元。
2.专项扣除。
是指可个人承担可扣除的三险一金。
3.专项附加扣除。
是指依据税法可扣除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
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政策讲解(2020适用)
财务会计部 2020年4月
2019年1月1日,新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全面实施。这次个人 所得税改革,除提高“起征点”和增加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外,还 在我国历史上首次建立了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2020年是新税制实施后首次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我行 总部及各机构将统一在4月份起开始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
1、可通过手机“个人所得税”APP办理年度汇算清缴; 2、“自然人电子税务局”客户端办理年度汇算清缴; 3、可到办税服务厅办理; 我行员工可优先通过手机“个人所得税”APP 或“自然人 电子税务局”客户端办理年度汇算清缴。
年度汇算需要提交什么资料?保存多久?
1、一般只需报送年度汇算申报表。如果修改本人相关基础 信息、新增享受扣除或者税收优惠,才需一并报送修改或新增 的相关信息。
把全年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四项相加
减---没-关基系本减除费用6万 减----专项扣除 减----专项附加扣除 减----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全年应缴个人所得税 — 当年已经预缴税款 = 应退应补税款
什么是以“年”为一个周期?
年度汇算之所以称为“年度”,是指仅限于计算 并结清纳税年度的应退或者应补税款,不涉及以前年 度,也不涉及以后年度。因此,2020年纳税人办理年 度汇算时仅需要汇总2019年度取得的综合所得。
2、办理汇算的相关资料,自年度汇算期结束之日起留存5 年(比如2019年度办理汇算材料应保留至2025年6月30日)
纳税人向哪里的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年度汇算?
按照方便就近的原则主要分为两种情形: (1)有任职受雇单位的,向其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 机关申报;有两处及以上任职受雇单位的,选择向其中一处单 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2)居民个人没有任职受雇单位的,向其户籍所在地或者经 常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居民个人已在中国境内申领居住 证的,以居住证登载的居住地住址为经常居住地。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4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部分个人所得税申报表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4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部分个人所得税申报表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税务总局•【公布日期】2019.12.31•【文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46号•【施行日期】2020.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个人所得税正文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4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部分个人所得税申报表的公告为保障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顺利实施,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等相关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现将部分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申报表及其填表说明予以发布,并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为便于纳税人理解,省(区、市)税务局可以根据当地情况,补充、修改申报表提示、说明信息。
二、本公告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其中,纳税人在办理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填写免税收入时,暂不附报《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申报表的公告》(2013年第21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生产经营所得及减免税事项有关个人所得税申报表的公告》(2015年第28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个人所得税申报表的公告》(2019年第7号)附件4以及附件5中的《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同时废止。
特此公告。
附件:1.个人所得税年度自行纳税申报表(A表)(简易版)(问答版)2.个人所得税年度自行纳税申报表(B表)及境外所得个人所得税抵免明细表3.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4.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5.代扣代缴手续费申请表国家税务总局2019年12月31日。
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94号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涉及有关政策问题的公告
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94号
成文日期:2019-12-07 为贯彻落实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进一步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现就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涉及有关政策问题公告如下:
一、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居民个人取得的综合所得,年度综合所得收入不超过12万元且需要汇算清缴补税的,或者年度汇算清缴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居民个人可免于办理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时存在扣缴义务人未依法预扣预缴税款的情形除外。
二、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取得综合所得办理汇算清缴时,汇算清缴地与预扣预缴地规定不一致的,用预扣预缴地规定计算的减免税额与用汇算清缴地规定计算的减免税额相比较,按照孰高值确定减免税额。
三、居民个人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存在明显错误,经税务机关通知,居民个人拒不更正或者不说明情况的,税务机关可暂停纳税人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居民个人按规定更正相关信息或者说明情况后,经税务机关确认,居民个人可继续享受专项附加扣除,以前月份未享受扣除的,可按规定追补扣除。
四、本公告第一条适用于2019年度和2020年度的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
其他事项适用于2019年度及以后年度的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
特此公告。
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政策解读
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政策解读
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政策是指纳税人在一定年度内的应纳税所得
额和应纳税额与已缴纳的税款相比较,进行纳税结算和调整的一种政策。
从2019年开始,我国全面实施了新个人所得税法,其中包括了个
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政策。
根据规定,纳税人在每年3月1日到6月30日期间,可以根据上
一年实际取得的收入、开支等情况,向税务机关申报并进行个人所得
税汇算清缴。
在进行汇算清缴时,可以申报的扣除项目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租金、房贷利息、赡养老人等。
如果在汇算清缴后,发现纳税人应纳税额少于已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会及时退还差额。
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减轻纳税人的经济负担,鼓励劳动者增加收入和消费,有利于推进消费升级和经济转型升级,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因此,纳税人应当认真了解相关政策,按照规
定进行申报和汇算清缴,避免因不了解政策而影响到个人税务问题。
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相关事宜
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相关事宜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相关政策整理:一、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主体是居民个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分为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
非居民个人不需要进行汇算清缴。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个人取得综合所得的,应当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并且要办理汇算清缴。
二、综合所得的范围包括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四大类,并不是所有的个人所得都需要汇算清缴。
偶然所得、经营所得、租赁收入等不属于综合所得,不需要进行汇算清缴。
如买彩票的所得、开个个独或合伙、或者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所得,出租房屋的租赁收入。
三、汇算清缴的概念一个居民个人在一个年度内,要把他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这四项收入自行汇总,来计算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然后用这个年度的应纳税额减去他已经预扣预缴的税额,来确定它纳税年度应补税或者退税的金额,这个过程,就是汇算清缴。
汇算清缴需要在法定的期限内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且缴清税款。
这个汇算清缴,只针对居民个人,而且只针对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
四、收入所属年度收入所属年度就是居民个人取得收入的这个时间。
我们现在一般来说,判定个人的收入取得时间都是以实际取得收入为基准。
我们以实际取得综合所得的时间来确定综合所得的所属的纳税年度。
实际取得这个工资是在2019年的12月31日,那么它就属于2019年度;我实际取得收入是在2020年的1月4日,那么他就属于2020年度。
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第三款的规定,纳税年度应当自公历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这个跟日历的时间是一样的,我们在2020年要做2019纳税年度个人综合所得的汇算清缴,这个2019纳税年度涵盖的期间,就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19年的12月31日。
五、谁应该办理汇算清缴(一)两处以上综合所得收入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项规定,居民个人从两处以上取得综合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后的余额超过6万元,应当办理汇算清缴。
2019年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专题解读报告
-上述三项综合所得的收入来源分散, 收入不稳定,可能存在多个扣缴义务人, 难以做到预扣税款与汇算清缴税款一致, 需要汇算清缴。 -Eg:员工甲1-12月份在B平台兼职连续 取得劳务所得1万元/月,9-12月份取 得稿酬所得共计3万元。预扣预缴时未 减除6万元,且预扣率高。
NO.3 情形三
☆纳税人向扣缴义务人提出代 办要求的,扣缴义务人应当办 理。由扣缴义务人代办年度汇 算的,纳税人应及时向扣缴义 务人提供本人除本单位以外的 2019年度综合所得收入、扣除、 享受税收优惠等信息资料,并 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负责。
经办主体
税人自行办理; 2.通过取得工资薪金或连续性取得劳 务报酬所得的扣缴义务人代为办理; 3.委托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或其他单位 及个人代为办理,受托人需与纳税人 签订授权书并妥善留存。
6
典型的退税情形有哪些?
1
季节性生产企业员工 -上半年高收入,高税收; -下半年低收入,低税收或零税收; -纳税不均衡,退回已缴税款
2
取得单一劳务、稿酬、特许经营权所得 -劳务报酬预扣率20%-40%; -稿酬减按70%计算所得额,预扣率20%; -特许经营权预扣率20%; -综合所得预扣率3-45%,存在预扣差
9
综合所得汇算清缴计算案例
黄先生在A企业任职,2019年1月-12月每月在甲企业取得工资薪金收入16000元,无免税收入;每月缴纳三险一金2500元,从
案 例
1月份开始享受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共计3000元,无其他扣除。另外,2019年4月取得劳务报酬收入3000元,稿
酬收入2000元,9月取得劳务报酬收入30000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2000元。
20,000
24,000
2020年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手册(2019年度)
2020年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手册(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手册(2019年度)2020年4月目录一、纳税人是否需要办理汇算 (10)(一)综合所得年度汇算的定义 (10)1、什么是综合所得? (10)2、什么是年度汇算? (10)3、什么是年度汇算的“年度”? (12)(二)年度汇算的对象 (13)4、什么是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13)5、什么是居民个人? (13)6、什么是非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需要年度汇算吗? (13)7、如何判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14)8、如何计算无住所个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累计居住天数? (14)9、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需要办理2019年度汇算? (15)(三)无需办理年度汇算的情形 (15)10、哪些纳税人不需要办理2019年度汇算? (15)(四)需要办理年度汇算的情形 (16)11、哪些纳税人需要办理2019年度汇算? (16)12、年度汇算可能需要退税的情形有哪些? (17)13、年度汇算可能需要补税的情形有哪些? (21)二、纳税人如何办理年度汇算 (26)(一)办理时间 (26)14、纳税人应何时办理年度汇算? (26)15、符合简易申报情形的,需要何时办理年度汇算? (27)16、因特殊原因无法在6月30日前办理申报,该如何处理? (27)17、未按期办理年度汇算,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27)(二)办理地点 (28)18、纳税人应去哪儿办理年度汇算? (28)19、什么是纳税人的主管税务机关? (28)20、什么是纳税人的汇算地? (29)21、什么是纳税人的经常居住地? (29)22、纳税人有任职受雇单位的,应该去哪儿办理年度汇算? (29)23、纳税人有多个任职受雇单位的,应该去哪儿办理年度汇算?(29)24、纳税人没有任职受雇单位的,应该去哪儿办理年度汇算?(29)(三)办理方式 (30)25、纳税人可选择哪几种年度汇算办理方式? (30)(四)办理渠道 (31)26、纳税人可通过什么渠道办理年度汇算? (31)(五)年度汇算退税 (32)27、纳税人如何办理年度汇算退税? (32)28、汇算退税款会退到哪里? (33)29、需提供怎样的银行账户接收退税? (33)30、纳税人是否可以放弃退税? (33)31、选择放弃退税后,是否可以再次申请? (34)32、纳税人如何查询退税进度? (34)33、纳税人退税成功后是否可以收到提示? (34)34、哪些原因可能导致退税不成功? (34)35、纳税人申请退税失败了,该怎么处理? (35)36、简易申报的纳税人,是否可以便捷退税? (35)37、纳税人有境外所得,但收入额低于6万元,是否可以简易申报? (35)38、收入额低于6万元的,只能简易申报吗?是否可以标准申报?(35)(六)年度汇算退补税 (36)39、纳税人如何办理年度汇算补税? (36)40、纳税人由扣缴义务人代为办理年度汇算,需要补税的,如何办理? (36)41、纳税人如何确定补税已经缴纳成功? (36)42、因特殊原因无法在6月30日前缴纳税款,该如何处理? (36)43、纳税人未在规定期限内缴纳税款,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37)三、如何进行申报操作 (37)(一)自己办 (37)44、纳税人如何自己办理年度汇算? (37)45、纳税人如何通过个人所得税APP办理年度汇算? (37)(1)如何下载安装个人所得税APP?如何注册登录? (37)(2)如何使用个人所得税APP办理年度汇算简易申报? (38)(3)如何使用个人所得税APP办理年度汇算标准申报? (39)(4)如何使用个人所得税APP办理补(退)税? (40)46、纳税人如何通过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网页端办理年度汇算?(40)(1)如何登录到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网页端年度汇算界面? (40) (2)如何使用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网页端办理年度汇算简易申报?(41)(3)如何使用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网页端办理年度汇算标准申报?(41)(4)如何使用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网页端办理补(退)税? (42)47、纳税人如何通过邮寄申报办理年度汇算? (43)48、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厅如何办理年度汇算? (43)49、纳税人采用哪种申报渠道办理最便捷? (44)50、纳税人如何填写申报表? (44)51、纳税人使用税务机关提供的预填服务时,有哪些注意事项?(45)(1)通过什么渠道可以体验税务机关提供的预填申报数据服务?(45)(2)税务机关预填了申报数据,纳税人是否可以不用再申报?(45)(3)是否可以直接确认税务机关预填的申报数据?有误也不用负责? (45)(4)选择预填服务申报时,为什么有劳务报酬收入,但相应栏次却显示为“0”?(46)(5)税务机关预填的申报数据中,是否包括全年一次性奖金?(46)(6)标准申报时,除了预填的收入以外,还有其他收入,可以使用预填功能吗?(46)52、纳税人如何获取本人的收入纳税信息? (46)(1)如何在个人所得税APP查询本人综合所得收入及已申报税额? (47)(2)如何在广东省电子税务局网页端查询收入纳税明细? (47) (3)自助办税终端可以打印个人所得税纳税记录吗? (47)(4)如何在网上税务局开具个人所得税纳税记录? (47)53、纳税人获取到的本人的收入纳税信息与实际不一致,该怎么办? (48)54、纳税人对获取到的收入纳税信息有异议,该怎么办? (48)55、纳税人“被收入”了怎么办? (48)56、纳税人“被任职”了怎么办? (49)57、纳税人被“冒用为财务负责人”了怎么办? (50)58、纳税人怎么查看异议申诉的办理进度? (50)59、纳税人申报后发现申报错误,该怎么办? (50)(二)单位办 (50)60、纳税人选择扣缴义务人代为办理年度汇算的,该怎么办?(50)61、什么情况下可以选择扣缴义务人代为办理? (51)62、选择扣缴义务人代为办理的,何时进行书面确认? (52)63、扣缴单位如何为员工代为办理汇算申报? (52)(1)扣缴单位如何进行报表填报? (52)(2)扣缴单位如何办理补(退抵)税? (52)(三)请人办 (53)64、纳税人委托其他单位或个人办年度汇算的,该怎么办? (53)65、受委托的单位或个人如何办理汇算申报? (54)(1)受托机构如何进行委托管理? (54)(2)受托机构如何为纳税人办理汇算申报? (54)(3)受托机构如何为纳税人如何办理补(退抵)税? (55)四、年度汇算政策有哪些具体规定 (55)66、什么是收入? (55)67、什么是收入额? (56)68、工资薪金所得包含哪些? (57)(1)工资薪金所得 (57)(2)常见问题 (57)①所有误餐补贴都不征税吗? (57)②公务交通、通讯补贴收入要征税吗? (58)③所有福利费收入都免税吗? (58)④董事费是工资收入吗? (58)⑤特聘教授取得的岗位津贴是工资收入吗? (58)69、全年一次性奖金包含哪些项目? (59)70、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如何计税?扣缴单位在预扣预缴时选择单独计税方式,纳税人年度汇算时是否可以重新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税? (59)71、劳务报酬所得包含哪些? (60)(1)劳务报酬所得 (60)(2)常见问题 (60)①单位接受约稿再分配稿费如何征税? (60)②影视人员的收入如何征税? (60)③免费旅游等营销奖励如何征税? (61)④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取得佣金收入如何计税? (61)72、稿酬所得包含哪些? (62)(1)稿酬所得 (62)(2)常见问题 (62)①取得遗作稿酬要征税吗? (62)②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如何征税? (62)73、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包含哪些? (63)(1)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63)(2)常见问题 (63)①拍卖文稿所得如何征税? (63)②专利赔偿如何征税? (63)③剧本使用费如何征税? (63)④企业员工向本企业提供非专利技术如何征税? (63)74、基本减除费用如何规定? (64)75、专项扣除包含哪些项目? (64)76、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应如何扣除? (65)(1)按规定缴付:免征/扣除 (65)①为什么是扣除“三险”而不是“五险”? (65)②专项扣除是否必须在“工资薪金所得”项目中扣除? (65)(2)超标准缴付:计税 (66)(3)领(支)取:免征 (66)77、住房公积金如何扣除? (66)(1)按规定缴付:免征/扣除 (66)(2)超标准缴付:计税 (66)(3)领取:免征 (67)78、专项附加扣除包含哪几项?应填报哪些信息和留存备查哪些资料? (67)79、子女教育支出如何扣除? (68)80、继续教育如何扣除? (71)81、房贷款利息如何扣除? (74)82、住房租金如何扣除? (77)83、赡养老人如何扣除? (80)84、大病医疗如何扣除? (83)85、专项附加扣除可以在何时办理扣除?如何办理?在预扣预缴时未及时或足额享受,在汇算时如何处理? (85)86、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包含哪些项目? (86)87、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如何扣除? (86)(1)企业年金 (86)(2)缴费环节:免征/扣除 (87)(3)投资环节暂不缴纳 (88)(4)领取环节按照工资薪金征税 (88)88、商业健康保险如何扣除? (89)89、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如何扣除? (90)90、纳税人发生的公益捐赠支出,如何在综合所得中进行税前扣除? (91)91、纳税人发生了公益性捐赠支出,怎么确定捐赠金额? (94)92、对外捐赠准予全额扣除的有哪些? (95)93、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95)(1)哪些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95)(2)哪些所得减征个人所得税? (96)94、综合所得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是多少? (97)五、纳税人年度汇算申报后还需要关注什么 (98)95、纳税人申报后需要留存哪些资料备查? (98)96、纳税人申报后如何查询申报结果? (98)97、申报后,税务机关要核实年度汇算信息,纳税人该怎么办?(98)98、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该怎么办? (98)六、取得境外所得非居民个人转居民个人办理年度汇算需要关注什么 (99)99、纳税人取得境外所得,如何办理年度汇算? (99)(1)如何判断是否是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 (99)(2)如何计算境外所得应纳税额? (100)(3)如何计算境外所得抵免限額? (101)(4)境外所得不予抵免情形有哪些? (101)(5)来源于境外一国(地区)实际已缴税额低于或超过抵免限额,如何抵免?(102)(6)取得境外所得的纳税年度如何确定? (106)(7)如何申报境外所得税收抵免? (106)(8)境内单位向境外派员,应当何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外派人员情况? (107)100、无住所的个人预先判定为非居民个人办理扣缴,实际达到居民个人条件,要如何处理? (107)七、申报表填写示例 (116)情形一:综合所得年收入额6万元以下人群 (116)情形二:只有工资薪金所得且年收入额超过6万元的纳税人 (120) 情形三:有工资薪金,同时还有劳务报酬(或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超过6万元的纳税人 (127)情形四:有境外所得的纳税人 (13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R
20200116
目录
CONTENTS
1 2019年度综合所得汇算的内容 2 2019年度综合所得汇算的纳税人 3 2019年度综合所得汇算案例 4 2019年度如何办理年度汇算?
01 2019 年度 综合所得汇算的内容
2019年度汇算的内容 简记:工劳特稿
工资薪金所得
请问:钱多多应该如何进行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
综合所得汇算案例
钱多多全年收入额为: =300000+103000x80%+70000x80%x70%+500000x80%=821600元
减除专项扣除65460元后的余额为756140元,超过60000元,且 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符合居民个人 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情形。
解析: (1)2019年综合所得收入额的计算: 工资、薪金所得收入额为180000元。 劳务报酬所得收入额=(20000+30000)x(1-20%)=40000元 稿酬所得收入额=(50000+100000)x(1-20%)x70%=84000元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收入额=300000x(1-20%)=240000元 综合所得收入额=180000+40000+84000+240000=544000元 (2)2019年公益慈善捐赠扣除额的计算: 扣除捐赠额之前的应纳税所得额=544000-60000-50000-12000-10000-
(二)2019年度综合所得收入超过12万元且需要补税 金额在400元以上的。包括取得两处及以上综合所得, 合并后适用税率提高导致已预缴税款小于年度应纳税 额等情形。
2019汇算补救措施
下列未扣除或未足额扣除的税前扣除项目, 纳税人可在年度汇算期间办理扣除或补充扣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纳税人及其配偶、未 成年子女在2019年度发生的, 符合条件的大病医疗支出;ly.
全年综合所得用纳税所得额=821600-60000-65460-6160011480=623060元
应交个人所得税=623060x30%-52920=133998元 应补缴个人所得税133998-7626-25440-7840-80000=13090元 (3)钱多多应于2020年3月1日~6月30日,向其任职、受雇单位 北京迪瑞事务所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纳税申报,并报送 《个人所得税年度自行纳税申报表》。
其2019年发生的支出如下: 按国家规定标准缴纳的三险一金共计50000元。 发生符合扣除标准的住房贷款利息12000元、子女教育支出 10000元。 发生符合扣除标准的企业年金6000元。 通过红十字会向教育事业捐赠150000元。 请问:金好好2019年度综合所得应交所得个人所得税?
综合所得汇算案例
(二)纳税人在2019年度未申请 享受或者未足额享受的子女教育、 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 金、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以及 专项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三)纳税人在2019年度发生的符合条 件的公益性捐赠支出。.
03
2019年度
综合所得汇算案例
综合所得汇算案例
例1:钱多多为北京迪瑞事务所员工,2019年发生以下个人所得税事项: (1)全年取得的工资收入为300000元;符合规定扣除条件的三险一金为 65460元;企业年金10080元,商业健康保险1400元,两项合计11480元; 专项附加扣除61600元。迪瑞事务所在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已预扣预缴 其个人所得税7626元。 (2)全年取得劳务报酬所得103000元,支付单位已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25440元。 (3)全年取得稿酬所得70000元,支付单位已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7840 元 (4)全年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500000元,支付单位已预扣预缴个人所 得税80000元
2019年度汇算的内容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2019年度汇算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 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 扣除数]-2019年已预缴税额
2019年度汇算的内容
依据税法规定,2019年度汇算仅计算并结 清本年度综合所得的应退或者应补税款, 不涉及以前或往后年度,也不涉及财产租 赁等分类所得,以及按规定可以不并入综 合所得计算纳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等所得。
2019年度汇算纳税人
(一)2019年度已预缴税额大于年度应纳税额且申请 退税的。包括2019年度综合所得收入额不足6万元但 已预缴个人所得税;年度中间劳务报酬、稿酬、特许 权使用费适用的预扣预缴率高于综合所得年适用税率; 预缴税款时,未扣除或未足额扣除减除费用、专项扣 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以及未享 受或未足额享受综合所得税收优惠等情形。
劳务报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稿酬所得
2019年度汇算的内容
依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2019年度终了后,居民个人 (以下称纳税人)需要汇总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取得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 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 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 扣除后,适用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并减去速算扣 除数(税率表见附件),计算本年度最终应纳税额, 再减去2019年度已预缴税额,得出本年度应退或者应 补税额,向税务机关申报并办理退税或补税。
综合所得汇算案例
例2:中国公民金灿灿为境内企业迪瑞公司的职员。其2019年的 收入情况如下:
全年取得公司发放的工资薪金180000元。无其他特殊性工资 薪金所得。3月给大华公司提供培训收入20000元;6月给联华公 司提供培训收入30000元。3月出版一本专著,9月获得稿酬 50000元,12月获得稿酬100000元。10月将其拥有的一项非专 利技术提供给迪瑞公司使用,一次性收取使用费300000元。
2019年度汇算的内容
注意事项
居民个人取得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 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个人取得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 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
02 2019 年度 综合所得汇算的纳税人
2019年度汇算纳税人
• 一、无需办理汇算的纳税人
(一)纳税人需要补税但综 合所得年收入不超过12万元 的;
(二)纳税人年度汇算需 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 ;
(三)纳税人已预缴税额 与年度应纳税额一致或不 申请年度汇算退税的。
2019年度汇算纳税人
二、需要办理汇算的纳税人
(一)2019年度已预缴税额大 于年度应纳税额且申请退税的。
(二)2019年度综合所得收入超 过12万元且需要补税金额在400 元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