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伯和墓志铭》注释
欧阳文忠薛氏墓志铭
薛氏小时随金城夫人到皇宫朝见皇帝,当面被赐予凤冠霞帔。
夫人进对明辩。自是每入辄被顾问,遇事阴有所补。 明辩1.谓明显地区分开来。 2.明智辩给;明畅有条理 顾问:咨询,询问;供帝王咨询的侍从之臣; 顾问:存问,慰问;顾惜 ;
时上阴欲废立,得其言,是之。由此,每被顾问。 诛赏制断,无所顾问。 补:益处; 旧俗常以衣冠子孙,容止端严,学问通览,任顾问者,以为御史。 其夫人 贺拔氏 寝疾,中使顾问不绝。远劳顾问,喜泪交并。 然张耳 、陈馀 始居约时,相然信以死,岂顾问哉。
”文忠归老颍上,慈圣尝幸集禧,过其旧庐,使人访问夫人。其后姻家有 入禁中者,慈圣犹使传旨问劳。欧阳修辞官养老于颍上,光献太后曾到集
禧观,拜访欧阳公旧庐,派人寻访薛夫人。此后家族成员有到皇宫里去的, 光献太后还要派使者慰问。
访问:询问;寻访;劳来:慰劳抚慰;劳问:慰问; 劳绩:劳作的成绩;劳歌:送别的歌;吟咏劳动的歌;
欧阳修平生不治产业,凡事取决于夫人,夫人治业全都有一定的法度。夫 人跟随丈夫起于困苦,历任侍从、枢密院,欧阳修死后,完全经历了由盛 而衰的变化,而她平时的收支多少,都能做到有一定的标准。 以韩国治家之法戒其诸妇,以文忠行己大节厉其诸子,而不责以富贵。
用韩国夫人治家之法来戒勉家中妇女,用丈夫立身行事的高远宏大的志节 来激励、勉励几个儿子,而不以富贵来要求他们。
欧阳文忠公夫人薛氏墓志铭 苏辙
公刚毅守节,事不苟随。 苟:苟且,随便;
薛公刚正坚毅,守节不移,做事不肯随便。
文忠公以文章名当世,其风节尤峻。 峻:山高而陡;(峻峭)严苛,严厉;(严刑峻法) 峻节:高尚的节操;峻切:严厉;
2018年嘉应黄先生墓志铭文言文-优秀word范文 (2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嘉应黄先生墓志铭文言文篇一:欧阳伯和墓志铭——201X年江苏高考文言文题目201X年江苏高考文言文试题解析二、文言文阅读(18分)欧阳伯和墓志铭张耒原文: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
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
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译文:老人家姓欧阳,名发,字伯和,庐陵人,是太子少师欧阳修的大儿子。
他为人纯真朴实,不欺骗人,表里如一,清静寡欲,没有什么特别爱好,只是专心一意爱好礼义,在学习方面很刻苦。
胡瑗掌管太学,号称大儒,用法律制度来检点约束士人,他的学生很少能跟从他。
这时候他的父亲欧阳修已经显贵,他年龄已15岁,就拜胡瑗为老师,恭谨温顺,谨小慎微,又完全能够讲解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
原文: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
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
呜呼!其志亦大矣。
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译文:年长以后,学问大有长进,他不钻研科举方面的文词,只研究原始宇宙立“道”方面的原理,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君臣世系、制度文物以及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学问他没有不研习的。
他研究学问不致力于抄袭掠取他人的成果来应付眼前的需要,一定刨根究底,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论定编次,分门别类,对某一问题的考证一定要有所得,获得的结果一定能够得到运用。
唉!他的志向太宏大了。
【最新推荐】《欧阳伯和墓志铭》阅读附答案-word范文模板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欧阳伯和墓志铭》阅读附答案.(江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⑴—⑷题。
(18分)欧阳伯和墓志铭张耒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
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
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
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
呜乎!其志亦大矣。
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
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
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襄即奏用之。
是时,方下司天监讨论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方总监事,即荐君刊修。
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
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
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
男一人,曰宪,滑州韦城县主簿。
女七人。
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选自《张耒集》,有删节)⑴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为人纯实不欺欺:欺骗B 不治科举文词治:研究C 要必申其意申:施展D 召君问其制问:询问答案:C(陈述、说明)⑵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欧阳发学习刻苦,尊师重道。
十五岁时拜胡瑗为师,后来能够传授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
【精编范文】墓志铭文言文-推荐word版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墓志铭文言文篇一:201X年江苏高考文言文《欧阳伯和墓志铭》注释201X江苏高考文言文《欧阳伯和墓志铭》注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欧阳伯和墓志铭张耒君(对对方的尊称,用于男性)欧阳氏(氏本是古代姓的分支,在母系社会,子女随母姓,随时间发展到父系社会后,姓则随父亲。
随着同一祖先的子孙繁衍增多,这个家族往往会分成若干支而散居各处。
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为自己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
也就是说,姓是一个家族的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分支),讳(即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
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
避讳的对象有四类:一是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二是讳长官——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三是避圣贤——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四是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
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简称“三师”、“三少”,原是天子或太子左右最亲近的人。
“师”是传授其知识的,“傅”是监督其行动的,“保”是照管其身体的,即分别是负责君主智育、德育、体育的人。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
少师、少傅、篇二:201X高考辽宁卷文言文阅读《王尧臣墓志铭》试题+答案+详细注释+译文201X年高考辽宁卷文言文阅读《王尧臣墓志铭》公讳尧臣,字伯庸。
天圣五年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湖州。
召试,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知光州。
岁大饥,群盗发民仓廪,吏法当死,公曰:“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
欧阳伯和墓志铭(原文注释对应上课版)
A.为人纯实不欺 欺:欺骗 B.不治科举文词 治:研究 C.要必申其意 申:施展 D.召君问其制 问:询问
C 申:申述;说明;表明。
•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欧阳发学习刻苦,尊师重道。 十五岁时拜胡瑗为师, 后来能够传授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 • B.欧阳发为人诚实,淡薄名利,爱好礼义。他性格刚 直,议论事情坚持原则,不随意迎合别人。 • C.曹太后去世后,欧阳发帮助陈襄解决了皇曾孙服制 的问题。后经陈襄推荐,欧阳发参与 修订完成天文 书。 • D.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不愧是名门之后。他去世后, 苏轼感到很悲伤,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
集》,有删节)
先生夫人吴氏,是原丞 相正宪公吴充的女儿, 封寿安县君。儿子一个, 名宪,做过滑州韦城县 主簿。女儿七个。先生 于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 葬于郑州新郑县旌贤乡 刘村文忠公(欧阳修) 的墓地,其子欧阳宪前 来,要我为先生写一篇 墓志铭。
•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 •
欧阳伯和墓志铭
张耒
•
欧阳伯和墓志铭
张耒
•先生姓欧阳氏,名发,字伯和, (江西)庐陵人,是太子少师文忠 伯和,庐陵人,太子少 公欧阳修的长子。先生为人纯朴诚 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 也。 为人纯实不欺,内 实,不会欺骗他人,对内对外能做 外如一,淡薄无嗜好, 到态度同一,淡薄名利,没有特别 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 的不良爱好,他志向坚定,爱好礼 胡瑗yuàn掌太学,号大儒, 义,学习刻苦。胡瑗掌管太学,人 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 称大儒,用制度来检点约束士人, 能从之。 是时文忠公已 他的学生很少能跟从他。这时欧阳 贵,君年十有五,师事 修禄位已高,先生已经十五岁,就 瑗,恂恂xún惟谨,又尽 拜胡瑗为师,恭谨温顺,又完全能 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够传授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 •①君欧阳氏,讳发,字
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2015年全国高考文言文选段与译文一、全国新课标卷Ⅰ【原文】孙傅,字伯野,海州人。
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
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建,不然必败。
翛不能用。
迁至中书舍人。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
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
”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
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
”时谓名言。
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
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
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
是日,金人遂登城。
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
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
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惟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
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
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
苟不已,则以死继之。
”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
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遂从太子出。
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
”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
明年二月,死于朔廷。
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译文】孙傅字伯野,海州人。
考中进士,任礼部员外郎。
当时蔡袺任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政事,劝他早点做些更改,否则一定失败。
蔡袺不听。
升至中书舍人。
宣和末期,高丽入贡,使者所过之处,调发民夫修船,引起骚动,用度又颇多。
孙傅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而对于中国没有丝毫好处。
”宰相认为他的言论与苏轼相同,上奏降贬他在蕲州安置。
《东坡先生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东坡先生墓志铭》原文及翻译苏辙原文:予兄子瞻,谪居海南。
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推恩海内,泽及鸟兽。
夏六月,公被命渡海北归。
明年,舟至淮、浙。
秋七月,被病,卒于毗陵。
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
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
呜呼!斯文坠矣,后生安所复仰?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
”辙执书哭曰:“小子忍铭吾兄!”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
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公亦奋厉有当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嘉佑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
梅圣俞时与其事,得公《论刑赏》,以示文忠。
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
通判杭州。
公干其间,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
高丽入贡使者凌蔑州郡,押伴使臣皆乘势骄横,至与钤辖亢礼。
公使人谓之曰:“远夷慕化而来,理必恭顺。
今乃尔暴恣,非汝导之,不至是也。
不悛,当奏之。
”押伴者惧,为之小戢。
吏民畏爱,及罢去,犹谓之学士,而不言姓。
自密徙徐。
是时河决曹村,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公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公履屦杖策,亲入武卫营,呼其卒长,谓之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
”卒长呼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效命之秋也。
”执挺入火伍中,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
然雨日夜不止,河势益暴,城不沉者三板。
公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
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以虞水之再至。
朝廷从之。
讫事,诏褒之,徐人至今思焉。
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
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
孔子谓伯夷、叔齐古之贤人,日:“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公实有焉。
译文:家兄苏予瞻,贬官海南岛,四年春正月,当今天子登基.施恩天下,恩泽遍及鸟兽。
2015年语文高考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答案版)
2015年语文高考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答案版)2015年高考各省市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文言文阅读江苏卷欧阳伯和墓志铭张耒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
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
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
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
呜乎!其志亦大矣。
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
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
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裹即奏用之。
是时,方下司天监讨论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方总监事,即荐君刊修。
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
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
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
男一人,日宪,滑州韦城县主簿。
女七人。
元祜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选自《张耒集》,有删节)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人纯实不欺欺:欺骗B.不治科举文词治:研究C.要必申其意申:施展D.召君问其制问:询问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欧阳发学习刻苦,尊师重道。
十五岁时拜胡瑗为师,后来能够传授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
B.欧阳发为人诚实,淡薄名利,爱好礼义。
他性格刚直,议论事情坚持原则,不随意迎合别人。
C.曹太后去世后,欧阳发帮助陈襄解决了皇曾孙服制的问题。
【最新推荐】欧阳伯和墓志铭注释-范文模板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欧阳伯和墓志铭注释篇一:201X年江苏高考文言文《欧阳伯和墓志铭》注释201X江苏高考文言文《欧阳伯和墓志铭》注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欧阳伯和墓志铭张耒君(对对方的尊称,用于男性)欧阳氏(氏本是古代姓的分支,在母系社会,子女随母姓,随时间发展到父系社会后,姓则随父亲。
随着同一祖先的子孙繁衍增多,这个家族往往会分成若干支而散居各处。
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为自己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
也就是说,姓是一个家族的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分支),讳(即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
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
避讳的对象有四类:一是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二是讳长官——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三是避圣贤——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四是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
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简称“三师”、“三少”,原是天子或太子左右最亲近的人。
“师”是传授其知识的,“傅”是监督其行动的,“保”是照管其身体的,即分别是负责君主智育、德育、体育的人。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
少师、少傅、篇二:《欧阳伯和墓志铭》阅读及答案欧阳伯和墓志铭张耒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
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
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2019年江苏高考文言文《欧阳伯和墓志铭》注释
江苏高考文言文《欧阳伯和墓志铭》注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欧阳伯和墓志铭张耒君(对对方的尊称,用于男性)欧阳氏(氏本是古代姓的分支,在母系社会,子女随母姓,随时间发展到父系社会后,姓则随父亲。
随着同一祖先的子孙繁衍增多,这个家族往往会分成若干支而散居各处。
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为自己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
也就是说,姓是一个家族的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分支),讳(即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
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
避讳的对象有四类:一是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二是讳长官——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三是避圣贤——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四是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
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简称“三师”、“三少”,原是天子或太子左右最亲近的人。
“师”是传授其知识的,“傅”是监督其行动的,“保”是照管其身体的,即分别是负责君主智育、德育、体育的人。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
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
为人纯实(纯朴诚实)不欺,内外(指对内对外)如一,淡薄无嗜好(shìhào,特别爱好),而笃志(志向坚定。
笃:dǔ,专一)好礼,刻苦于学。
胡瑗掌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
太学之名始于西周。
夏、商、周,大学的称谓各有不同,五帝时期的大学名为成均,在夏为东序,在商为右学,周代的大学名为上庠。
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号(号称)大儒,以法度检束(检点约束)士,其徒(弟子)少能从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欧阳伯和墓志铭 答案详细解析
文言文阅读答案详细解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欧阳伯和墓志铭张耒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
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
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
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
呜乎!其志亦大矣。
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
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
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襄即奏用之。
是时,方下司天监讨论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方总监事,即荐君刊修。
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
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
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
男一人,曰宪,滑州韦城县主簿。
女七人。
元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选自《张耒集》,有删节) 1。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为人纯实不欺.欺:欺骗B。
不治.科举文词治:研究C。
要必申.其意申:施展D。
召君问.其制问:询问【答案】选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重点考查对语境中实词的准确理解。
C项“申”的解释望文生义,“申其意”是说明他的意图,应解释为“(反复)申述,(反复)说明”。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欧阳发学习刻苦,尊师重道。
十五岁时拜胡瑗为师,后来能够传授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
碑志类文言文阅读(一)-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12018年2月5日 碑志类文言文阅读(一)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2015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欧阳伯和墓志铭张 耒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
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
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
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
呜乎!其志亦大矣。
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
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
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襄即奏用之。
是时,方下司天监讨论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方总监事,即荐君刊修。
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
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
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
男一人,曰宪,滑州韦城县主簿。
女七人。
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选自《张耒集》,有删节)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人纯实不欺.欺:欺骗 B .不治.科举文词 治:研究 C .要必申.其意 申:施展 D .召君问.其制 问:询问。
2015年江苏卷文言文:张耒《欧阳伯和墓志铭》详注详解
2015年江苏卷文言文:张耒《欧阳伯和墓志铭》详注详解江苏省盐城中学顾向阳笺注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
为人纯实不欺【欺骗】,内外如一,淡薄【淡泊名利】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
胡瑗【yuàn】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胡瑗掌管太学,号称大儒,用法度来点检约束士人,他的门徒都很少能跟从他】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名作状】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既长,益学问,不治【研究】科举文词,独探古始【探寻古代的开始】立论议【形成自己的观点】,自书契【文字】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
其学不务【追求】为抄掠【抢劫掠夺。
此处引申为抄袭、剪抄】应目前,必刮剖【剖析】根本见终始,论次【论定编次】使族分【同族同类】部列【按部排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
呜乎!其志亦大矣。
然其与人不苟合【同流合污】,论事是是非非【是是:第一个“是”表示肯定,第二个“是”指正确的东西。
把对的认为是对的,把错的认为是错的。
比喻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遇权贵不少屈下【屈己下人】,要必【大体总是、总归】申其意,用是【因此】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
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东汉学者蔡邕】、晋茂先【西晋文学家张华】之徒也。
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根据亲属的远近关系以及尊卑确定丧服的礼仪制度】。
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襄即奏用之。
是时,方下【刚刚下诏】司天监讨论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方总监事,即荐君刊修【修正】。
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
关于五服:在农村,适龄男女谈婚论嫁的时候,家中的老人总要查查家谱,看双方是否出了五服;缔结婚约,宴请宾朋,也要通知到五服之内的亲友。
“五服”是什么意思?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得从我国古代的丧礼制度讲起。
《东坡先生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东坡先生墓志铭》原文及翻译苏辙原文:予兄子瞻,谪居海南。
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推恩海内,泽及鸟兽。
夏六月,公被命渡海北归。
明年,舟至淮、浙。
秋七月,被病,卒于毗陵。
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
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
呜呼!斯文坠矣,后生安所复仰?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
”辙执书哭曰:“小子忍铭吾兄!”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
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公亦奋厉有当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嘉佑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
梅圣俞时与其事,得公《论刑赏》,以示文忠。
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
通判杭州。
公干其间,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
高丽入贡使者凌蔑州郡,押伴使臣皆乘势骄横,至与钤辖亢礼。
公使人谓之曰:“远夷慕化而来,理必恭顺。
今乃尔暴恣,非汝导之,不至是也。
不悛,当奏之。
”押伴者惧,为之小戢。
吏民畏爱,及罢去,犹谓之学士,而不言姓。
自密徙徐。
是时河决曹村,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公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公履屦杖策,亲入武卫营,呼其卒长,谓之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
”卒长呼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效命之秋也。
”执挺入火伍中,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
然雨日夜不止,河势益暴,城不沉者三板。
公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
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以虞水之再至。
朝廷从之。
讫事,诏褒之,徐人至今思焉。
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
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
孔子谓伯夷、叔齐古之贤人,日:“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公实有焉。
译文:家兄苏予瞻,贬官海南岛,四年春正月,当今天子登基.施恩天下,恩泽遍及鸟兽。
2019-欧阳伯和墓志铭课件-精选word文档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欧阳伯和墓志铭课件篇一:欧阳伯和墓志铭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
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
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
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
呜呼!其志亦大矣。
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
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襄即奏用之。
是时,方下司天监讨论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方总监事,即荐君刊修。
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
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
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
男一人,曰宪,滑州韦城县主簿。
女七人。
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欧阳伯和墓志铭》老人家姓欧阳,名发,字伯和,庐陵人,是太子少师欧阳修的大儿子。
他为人纯真朴实,不欺骗人,表里如一,清静寡欲,没有什么特别爱好,只是专心一意爱好礼义,在学习方面很刻苦。
胡瑗掌管太学,号称大儒,用法律制度来检点约束士人,他的学生很少能跟从他。
这时候他的父亲欧阳修已经显贵,他年龄已15岁,就拜胡瑗为老师,恭谨温顺,谨小慎微,又完全能够讲解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
《欧阳伯和墓志铭》阅读附答案
《欧阳伯和墓志铭》阅读附答案.(江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⑴—⑷题。
(18分)欧阳伯和墓志铭张耒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
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
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
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
呜乎!其志亦大矣。
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
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
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襄即奏用之。
是时,方下司天监讨论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方总监事,即荐君刊修。
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
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
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
男一人,曰宪,滑州韦城县主簿。
女七人。
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选自《张耒集》,有删节)⑴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为人纯实不欺欺:欺骗B 不治科举文词治:研究C 要必申其意申:施展D 召君问其制问:询问答案:C(陈述、说明)⑵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欧阳发学习刻苦,尊师重道。
十五岁时拜胡瑗为师,后来能够传授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
B 欧阳发为人诚实,淡薄名利,爱好礼义。
他性格刚直,议论事情坚持原则,不随意迎合别人。
C 曹太后去世后,欧阳发帮助陈襄解决了皇曾孙服制的问题。
【参考文档】欧阳伯和墓志铭张耒翻译-word范文模板 (1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欧阳伯和墓志铭张耒翻译篇一:欧阳伯和墓志铭阅读答案附翻译欧阳伯和墓志铭张耒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
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
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
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
呜乎!其志亦大矣。
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
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
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裹即奏用之。
是时,方下司天监讨论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方总监事,即荐君刊修。
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
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
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
男一人,日宪,滑州韦城县主簿。
女七人。
元祜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选自《张耒集》,有删节)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人纯实不欺欺:欺骗 B.不治科举文词治:研究 C.要必申其意申:施展 D.召君问其制问:询问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发学习刻苦,尊师重道。
十五岁时拜胡瑗为师,后来能够传授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
《欧阳伯和墓志铭》阅读及答案
欧阳伯和墓志铭张耒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
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
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
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
呜乎!其志亦大矣。
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
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
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襄即奏用之。
是时,方下司天监讨论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方总监事,即荐君刊修。
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
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
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
男一人,曰宪,滑州韦城县主簿。
女七人。
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选自《张耒集》,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人纯实不欺欺:欺骗 B.不治科举文词治:研究 C.要必申其意申:施展 D.召君问其制问:询问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发学习刻苦,尊师重道。
十五岁时拜胡瑗为师,后来能够传授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
B.欧阳发为人诚实,淡薄名利,爱好礼义。
他性格刚直,议论事情坚持原则,不随意迎合别人。
C.曹太后去世后,欧阳发帮助陈襄解决了皇曾孙服制的问题。
后经陈襄推荐,欧阳发参与修订完成天文书。
D.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不愧是名门之后。
2015年江苏高考文言文《欧阳伯和墓志铭》注释答案解析译文
2015年江苏高考文言文《欧阳伯和墓志铭》注释答案解析译文【教师讲评、学生自学版】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欧阳伯和墓志铭张耒君(对对方的尊称,用于男性)欧阳氏(氏本是古代姓的分支,在母系社会,子女随母姓,随时间发展到父系社会后,姓则随父亲。
随着同一祖先的子孙繁衍增多,这个家族往往会分成若干支而散居各处。
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为自己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
也就是说,姓是一个家族的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分支),讳(即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
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
避讳的对象有四类:一是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二是讳长官——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三是避圣贤——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四是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
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简称“三师”、“三少”,原是天子或太子左右最亲近的人。
“师”是传授其知识的,“傅”是监督其行动的,“保”是照管其身体的,即分别是负责君主智育、德育、体育的人。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
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
为人纯实(纯朴诚实)不欺,内外(指对内对外)如一,淡薄无嗜好(shìhào,特别爱好),而笃志(志向坚定。
笃:dǔ,专一)好礼,刻苦于学。
胡瑗掌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
太学之名始于西周。
夏、商、周,大学的称谓各有不同,五帝时期的大学名为成均,在夏为东序,在商为右学,周代的大学名为上庠。
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号(号称)大儒,以法度检束(检点约束)士,其徒(弟子)少能从之。
欧阳伯和墓志铭详注
《欧阳伯和墓志铭》详注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
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
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是时文忠公已贵,检束:检点约束。
徒:(1)门徒,弟子;(2)步行;(3)步兵;(4)党徒,同类或同一派别之人。
如“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5)白白地,徒然,如“徒见欺”;(6)只,仅仅。
如“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古始:宇宙的原始或“道”的端始。
立论议:形成自己的观点。
书契:文字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
其学不务为抄掠应务:(1)致力,专力从事。
如“务农”;(2)追求,谋求。
如“务利而避害”;(3)事,事情。
如“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4)一定,务必。
抄掠:抢劫,掠取财物。
这里引申为“抄袭”。
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刮剖:发掘剖析。
论次:评定编次。
族分部列:并列结构。
族、部,类别。
分门别类。
也。
呜乎!其志亦大矣。
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苟合:曲意迎合。
是是非非:前一个“是”、“非”都为意动用法。
把对的认为是对的,把错的认为是错的。
比喻将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
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
要:重要的(地方)。
申:(1)伸展,舒展。
如“进退无主,屈申无常”;(2)表达,说明。
如“三令五申”、“申之以孝悌之义”;【有的字典上将后句中的“申”理解为“重复,加上”】(3)明白。
如“罪无申证”;(4)申报;(5)重复,加上。
如“冬又申之以严霜”;(6)约束。
试:尝试。
本句中此字后加“说明,表达”。
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伯喈:东汉学者蔡伯喈;茂先:西晋文学家张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阳伯和墓志铭张耒
君(对对方的尊称,用于男性)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简称“三师”、“三少”,原是天子或太子左右最亲近的人。
“师”是传授其知识的,“傅”是监督其行动的,“保”是照管其身体的,即分别是负责君主智育、德育、体育的人。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
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
为人纯实(纯朴诚实)不欺,内外(指对内对外)如一,淡薄无嗜好(特别爱好),而笃志(志向坚定。
笃:专一)好礼,刻苦于学。
胡瑗掌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
太学之名始于西周。
夏、商、周,大学的称谓各有不同,五帝时期的大学名为成均,在夏为东序,在商为右学,周代的大学名为上庠。
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检点约束)士,其徒(学生)少能从之。
是时文忠公已贵(显贵,指禄位高),君年十有(通“又”,再加上,还有)五,师事(拜某人为师或以师礼相待)瑗,恂恂(恭谨温顺的样子)惟谨,又尽(完全)能传授古乐钟律(原指编钟十二律,后泛指音律。
)之说。
既长,益学问,不治(研究)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本指正面写字、侧面刻齿以便验对的竹木质券契,是一种有契约性质的文书;它亦指文字)以来至今,君臣世系(亦称“世次”、“世统”。
指一姓世代相承的系统,也是家族世代相传的系统),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
其学不务(致力于,追求)为抄掠应目前(应付眼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论定编次)使族分部列(指分门别类),考(考查研究)之必得(有心德),得之必可用也。
呜乎!其志亦大矣。
然其与人不苟合(随便、无原则地附合),论事是(以...为是)是(正确的东西)非(以...为非)非(错误的东西),遇权贵不少(稍微)屈下(屈居其下),要(重要,重大,这里指“重要时刻,关键时刻”)必申(表明,陈述,说明)其意,用是(因此。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敢用是为怨望。
”——你竟敢因此而怨恨在心)亦不肯轻试其所有(指所拥有的才能),而人亦罕(稀少)能知(了解)君者。
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欧阳修)之学,汉伯喈(东汉蔡邕,字伯喈。
喈:jiē)、晋茂先(西晋张华,字茂先)之
徒(类)也。
君为殿中丞(官名。
魏晋以后,在门下省设殿中监一官。
隋代始设立殿内省,唐改殿内省为殿中省,殿中丞为其属官。
殿中丞二人,从五品上。
)时,曹太后崩(驾崩),诏定皇曾孙服制(古代丧服制度。
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等。
按亲疏服之)。
礼官陈公(同“君”,对对方的尊称,用于男性)襄疑未决,方赴临(正要前往哭吊前),召君问(询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襄即奏用之。
是时,方下司天监(官名。
掌管观察天文,并推算历法,元初掌天文历象的中央机构。
后为天文学校。
金代设司天台,隶秘书监,掌天文历数风云气象,兼教授生员)讨论古占书(关于占卜的书)是否同异,折中(调节使适中)为(创制)天文书,久未就(完成),而襄方总监事(总管这件事),即荐君刊修(修正)。
君为推考(推究考证)是非,取舍比次(考校;比较),书成,诏藏太史局(即“司天台”,掌天文历数风云气象)。
君治官(担任官职)无大小,不苟简(草率简略),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
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
男一人,曰宪,滑州韦城县主簿(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
女七人。
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天干戊年和癸年,干支历十一月,大雪到小寒的期间,就是甲子月),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通“垗”,墓地),而宪来求铭。
氏:氏本是古代姓的分支,随着同一祖先的子孙繁衍增多,这个家族往往会分成若干支而散居各处。
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为自己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
也就是说,姓是一个家族的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分支
讳:即避讳。
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
避讳的对象有四类:一是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二是讳长官——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三是避圣贤——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四是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
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
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
崩:,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
通常情况下,最高规格是皇帝的死,称“崩”,诸侯和有爵位的大臣的死,还有皇后、太后、太子等人的死,俱称为“薨”。
《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
铭:墓志铭,是古代文体的一种,通常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序文,记叙死者世系、名字、爵位及生平事迹等称为“志”,多用散文撰写;后一部分是“铭”,多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
铭用韵文概括全篇,主要是对逝者一生的评价。
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
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也可以是别人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