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形态与政权更替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的王朝更替与政权转移

中国古代的王朝更替与政权转移

中国古代的王朝更替与政权转移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与政权转移是一个频繁出现的现象,这对于中国的政治发展和社会变革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夏商周三代开始,到秦汉唐宋明清,每一个朝代的更替都意味着中国政治体制的重新构建和国家命运的改变。

本文将就中国古代的王朝更替以及政权转移进行探讨。

一、王朝更替的原因1. 政治动乱:政治动荡是导致王朝更替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时间推移,国家内部的政治环境往往因各种因素而失衡,导致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激化,最终导致王朝更迭。

2. 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也是引发王朝更替的重要因素。

经济的不稳定会导致社会阶级矛盾、民众不满情绪的积聚,从而引发政权的动荡与更迭。

3. 民族压力:在中国历史上,民族压力也是王朝更迭的原因之一。

外族的入侵和压迫往往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抵抗精神,推动了王朝的更迭,使中国历史发展出了独特的脉络。

二、王朝更替的演变中国古代的王朝更替经历了不同的演变过程。

例如,从夏朝到商朝,再到周朝,王朝更替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格局。

在封建制度下,王朝的更迭往往通过礼制进行。

新王朝上位后,会举行大规模的祭祀仪式,以显示自己的合法性,巩固统治地位。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政权的转移逐渐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例如,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着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与独立。

像南北朝时期,汉族的北魏和南方的南朝并存,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政治局面。

而隋唐时期,辽宁地区的契丹人建立了辽国,给中国政治带来了新的变化。

此外,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王朝之一,明朝的建立也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它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国家政权的重新整合,恢复了中原汉族的统治。

明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影响与启示中国古代的王朝更替与政权转移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王朝更替促使了政治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在王朝更替的过程中,各个朝代的统治者都在政治制度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尝试,形成了不同的政治体制,如封建制度、官僚制度、科举制度等。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
东周: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战国(公元前475— —公元前221)
四.封建社会(农耕文明) 1.秦朝:公元前221,嬴政,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
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西汉:公元前202,刘邦。汉武帝新的大一统。张骞出使西域、
丝绸之路。 3.东汉:25年,刘秀。蔡伦改进造纸术。 4.三国两晋南北朝:特点:分裂对峙,民族融合;西晋短期统一
十二、中国古代妇女地位普遍很低,但还是涌现了一批杰 出的人物。请列举两位人物并说出她们的主要成就。
①商朝的女将军妇好:是中国第一位出现在文字记载
中的女将领,她英勇善战,功绩卓著曾率领1万多人出征。
②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且惟一的女皇帝, 她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大开科举之门, 大量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她统治时期史 称“贞观遗风”。
(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秦开创,汉继承与巩固。
2、隋唐完善与发展,隋为加强中央集权,又开创 了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3、元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实行行省制。 4、明清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并走向衰落。
(明朝为强化皇权,废除丞相;清朝设立军机处, 标志着我国的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五.朝代更替的顺序: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魏 、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 宋—南宋—元—明—清。
六.统一和分裂: 统一的朝代:秦朝—西汉—东汉—西晋—隋朝—唐朝—元 朝—明朝—清朝
分裂的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 十国、辽宋夏金时期。
明代从美洲引进玉米、甘薯、马铃薯、 花生、向日葵。
十、列举中国古代几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政权:
①鲜卑族拓拔部建立的北魏; ②契丹族建立的辽; ③党项族(羌族的一支)建立的西夏; ④女真族建立的金(满族建立的清); ⑤蒙古族建立的元

中国古代王朝的更迭与社会变革

中国古代王朝的更迭与社会变革

中国古代王朝的更迭与社会变革中国古代历史上,王朝的更迭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每个王朝的兴衰都伴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王朝的更迭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影响。

一、王朝更迭与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王朝的更迭往往伴随着政治制度的演变。

从最早的夏、商、周三代开始,中国的政治制度逐渐从部落联盟向中央集权转变。

秦朝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封建时代,而随后的汉朝则开创了丞相制度,使得中央集权更加巩固。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的出现,使得社会上层逐渐与血统贵族脱钩,政治地位与社会地位开始有所区别。

宋朝的科举制度更加完善,使得社会上层的人才选拔更加公平,社会流动性增强。

二、王朝更迭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王朝更迭对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每个王朝的兴盛往往伴随着经济的繁荣,而衰落则意味着经济的衰退。

以唐朝为例,唐朝的繁荣与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唐朝的疆域辽阔,交通发达,使得商品流通更加便利,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而五代十国时期的动荡和战乱,导致经济停滞,社会秩序混乱。

宋朝的兴起,带来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三、王朝更迭与文化变革的联系王朝更迭也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每个王朝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和传统,而这些特点和传统往往会在更迭中得到保留和发展。

例如,秦朝的统一带来了统一的文字和度量衡,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唐时期的繁荣和开放,使得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唐诗宋词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明朝的文化则更加注重实用主义,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四、王朝更迭与社会阶层的变化王朝更迭也会导致社会阶层的变化。

随着王朝的更迭,社会上层的人物也会有所变动。

例如,秦朝的统一使得原本的贵族阶层失去了特权地位,而由于汉朝政权的建立,新的官僚阶层逐渐崛起。

隋唐时期,由于科举制度的实施,社会上层的地位逐渐由出身决定转为功绩和才能决定。

第18课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权更替、政治改革、国家统一课件

第18课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权更替、政治改革、国家统一课件

• 2. 北魏孝文帝改革 • (1)内容 • 北魏孝文帝在位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废除鲜卑族的旧俗,主动学习汉族的先进 文化。主要措施包括:①禁止在朝廷上使 用鲜卑语及其他各族语言,统一使用汉语; ②官员和家属必须改穿汉族服饰;③将鲜 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④鼓励鲜卑贵 族与汉族贵族联姻;⑤采用汉族的官制、 律令;⑥学习汉族的礼法。 • (2)影响

蒙古对国家统一的贡献: ①为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在中央设中
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从中可知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 始于元朝;②元政府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
区;③元朝还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驿站系统,交通畅通,中外文化的交
流空前频繁。 • 元朝统一的意义: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的状态,是一次真正 意义上的统一。为国内各民族的联系和交往、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都 提供了有利条件。
B • 4. 下列关于明朝说法正确的有 ( ) • ①由于实行专制统治,存在时间很短 ② 曾有郑和下西洋的壮 • 举 ③他推翻了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 自己也被少数民族 • 建立的政权所推翻 ④修建万里长城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 C. ①②④ D. ②④ B
内容 北魏孝文帝改革 作用
行政措施 元朝对国家措施 交通措施 统一的贡献 对西藏的治理 元朝和清朝 作用 对国家统一 民族政策与事务处理 的贡献 清朝对国家措施 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统一的贡献 反击外来侵略 作用
基础自测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2分,
第18课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权 更替、政治改革、国家统一
基础盘点 考点自清
• 【考试要求】 • • • • 考点23:梳理秦统一后的王朝更替或并存时序﹝b﹞ 考点24: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理解其影响﹝b﹞ 考点25:说明元朝和清朝对国家统一的贡献﹝b﹞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社会从古到今的历史纪年理应每 个中国人都知道。考点23的要求包括:知道中国秦统一中国后先后有 哪些封建王朝,其存在的时间如何;知道哪些封建王朝处于统一状态、 哪些处于分裂状态、哪些结束了分裂状态实现了国家统一。 考点24要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包括了哪些内容,理解其所产 生的积极影响。 考点25不仅要知道元朝和清朝为实现国家统一采取了哪些措 施,而且要理解这些措施对实现国家统一的意义。

中国古代朝代的兴衰更替

中国古代朝代的兴衰更替

中国古代朝代的兴衰更替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历了许多朝代的兴衰更替。

每一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历史地位,伴随着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中国古代朝代的兴衰更替,分别是政治制度的演变、社会经济的变革、文化艺术的繁荣与退衰以及外族的入侵与统治。

一、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朝代的兴衰更替与政治制度的演变密切相关。

从最早的夏朝到最后的清朝,政治制度始终是朝代更替的核心原因。

夏、商、周三代的奴隶制度逐渐演变为封建制度,封建制度的兴起使得政权更易于传承,但也埋下了封建统治的弊端。

秦朝统一六国后,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统一的基础,但短命而权力过于集中的政权也引发了社会动荡。

随后的汉朝和唐朝则分别采取了君主专制和王朝官僚制度,使国家维持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

然而,这些制度的演变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矛盾和危机,导致了朝代的更替。

二、社会经济的变革中国古代朝代的兴衰更替也与社会经济的变革密切相关。

朝代更替常常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兴盛与衰退。

例如秦朝的长城修筑和统一货币制度的实施,方便了交通和交易,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唐朝的盛世则得益于繁荣的丝绸之路和开放的海上贸易,使得经济文化交流达到了巅峰。

然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内外群体的不满,社会不稳定因素的积累最终导致了朝代的衰落。

例如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割据和宋朝的垄断经济、财政的失控,都成为朝代覆亡的重要原因。

三、文化艺术的繁荣与退衰中国古代朝代的兴衰更替也反映了文化艺术的繁荣与退衰。

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艺术成就,它们既是朝代兴盛的标志,也是衰落的伴随。

如唐朝的诗词、宋朝的绘画和元朝的戏曲等,都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藏的体现。

与此同时,文化艺术的繁荣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稳定的必然产物。

然而,随着朝代的更替,文化艺术往往逐渐退去。

如元朝的奸臣专横、明朝的禁书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都对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四、外族的入侵与统治中国古代朝代的兴衰更替还受到外族的入侵与统治的影响。

中国古代王朝兴衰与政权更迭

中国古代王朝兴衰与政权更迭

中国古代王朝兴衰与政权更迭中国古代历史悠久,经历了多个王朝的兴衰与政权更迭。

这些变迁不仅仅是统治者的更替,更是整个社会结构、文化乃至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古代王朝兴衰与政权更迭的原因和影响。

一、政治制度的变迁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历了封建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分权制度等不同形式。

这些制度的变迁直接影响了王朝的兴衰与政权更迭。

封建制度下,君主与诸侯共存,政权分散,导致国家统一力量不足,容易引发内乱和割据。

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国家实现了统一,但也出现了权臣专权和官僚腐败等问题,导致王朝逐渐衰落。

而分权制度的出现则是对中央集权制度的一种改革尝试,但也容易导致地方割据和分裂。

二、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经济发展是一个王朝兴衰的重要因素。

中国古代的王朝往往在经济繁荣时期兴盛,而在经济衰退时期衰落。

例如,唐朝是中国古代最繁荣的时期之一,国力强盛,文化繁荣,正是因为当时的经济发展。

而明朝后期由于经济衰退,加上外族入侵、农民起义等因素,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经济发展还带来了社会变革,例如商业的兴起、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等,这些变革也会对王朝兴衰产生深远影响。

三、外族入侵与战争动荡外族入侵是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常见原因之一。

历史上,中国面临过多次外族入侵,例如匈奴、蒙古等。

这些外族入侵往往导致王朝的灭亡或更迭,给中国古代的政权变迁带来了巨大冲击。

战争动荡也是王朝兴衰的重要因素,战争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富流失,还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和人民生活的困苦。

因此,外族入侵和战争动荡往往是王朝兴衰与政权更迭的重要标志。

四、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国古代王朝兴衰与政权更迭还与文化传承和创新密切相关。

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王朝的兴衰与政权更迭往往伴随着文化的变迁。

例如,隋唐时期的文化繁荣和科技进步为唐朝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而宋朝则以文化创新和科技发展为特点,使得宋朝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时期。

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不同,直接影响了王朝的命运。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权更替、政治改革、国家统一复习课件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权更替、政治改革、国家统一复习课件

提供了有利条件。
(2)清朝对国家统一的贡献 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称大汗,国号“后金”。1636年皇 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朝灭亡,清军入关,击败明末 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进占北京,不久以后对全中国进行统治。清朝, 是满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清朝对国家统一的贡献:①主要体现在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方面: 侧重于怀柔政策,以德服人。清朝皇帝经常接见蒙古王公、西藏政教首 领及其他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利用联姻、宴饮、围猎等手段,联络感情。 乾隆皇帝亲自在这里接见历尽艰险回归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②清初确 立了西藏历世达赖、班禅必须经中央册封的制度。1727,清政府设立驻 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1792年设立了转世 灵童金瓶挚签制,加强中央与西藏的联系;③粉碎了蒙古族准噶尔贵族 的分裂势力,平定了天山南路回族贵族的叛乱。④清朝初期,在西南少 数民族地区沿用明成祖改土归流的管理方法,到雍正时大规模推行这一 管理方法,从而加强了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促进了民族文 化的交流。⑤清朝统治者还在内外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加强了对这 些地区的管理;⑥反击沙俄入侵,取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签订了《尼 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为中国 领土。
即学即练
1. 清朝时,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D ) A. 西域都护 B. 伊犁将军 C. 军机处 D. 驻藏大臣
2. 生活在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的某位鲜卑贵族不可能经历的是 ( A ) A. 在都城长安严惩贪官污吏 B. 与汉族贵族通婚 C. 负责推行均田令 D. 努力学习汉话
3.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有关我 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 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议,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 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 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 是。”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唐朝中央行政机构

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及朝代简表

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及朝代简表

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及朝代简表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及朝代简述一、社会形态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三个主要阶段。

在奴隶社会中,以夏、商、周为代表的朝代相继兴起。

奴隶社会的特点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奴隶成为统治阶级的财产。

随着奴隶制的衰落,封建社会逐渐形成。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诸侯割据,中央政权弱化。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进入封建社会的新阶段。

封建社会的特点是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进行剥削,实行封建等级制度。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也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体现。

清朝时期,中国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国家政权受到外国势力的控制。

二、朝代简表1.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奴隶社会时期的代表,商朝的王朝制度为后来的中国王朝奠定了基础。

3.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时期出现了封建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4.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分裂的春秋战国时期,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新纪元。

5.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统一了大部分中国领土,实行封建制度。

6.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中国进入分裂的时期,分为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等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7. 隋朝(581年-618年):统一了南北朝,恢复了中央集权,实行科举制度,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

8. 唐朝(618年-907年):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之一,统一了大部分亚洲地区,对外交往频繁,文化繁盛。

9. 宋朝(960年-1279年):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北方辽金与南方南宋并存,科技文化发达,出现了宋代文人的风貌。

10. 元朝(1271年-1368年):蒙古族建立的朝代,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外族统治者,实行蒙古人的官僚制度。

中国古代的制度和政权更迭

中国古代的制度和政权更迭

中国古代的制度和政权更迭中国古代历经数千年的演变,经历了多次制度和政权的更迭。

这些更迭深刻地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面貌,并对中国后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中国古代的制度和政权更迭。

一、封建制度的确立与演变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起源于夏、商、周时期,周天子颁布了分封制,将天下领土划分为众多的诸侯国。

诸侯国在天子的统治下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形成了一种分权与集权相结合的格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建制度逐渐演变为强化皇权的专制制度。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将封建制度推向了高峰。

后来的汉、唐、明等朝代也保持了这一制度,但在一些特殊时期,如两汉时期的郡县制度、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也出现了一些变革。

二、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的博弈中国古代政权更迭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之间的不断博弈。

封建制度中,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中央集权的代表是统一的君主制国家,地方自治的代表是各个封建诸侯国。

这两者之间既有紧张的对抗,也有相互合作的时刻。

例如,秦朝统一六国后,推行的郡县制度实际上增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相反地,到了唐朝,地方志士张九龄等人发起的“割据运动”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集权。

三、僧侣与政治的交织中国古代政权更迭的一个独特现象是僧侣与政治的交织。

佛教的传入使得僧侣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些佛教寺院成为政治的中心,僧侣在政治决策中发挥着影响力。

例如,南北朝时期的南朝萧梁,其朝廷与佛教僧团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对政治决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然而,僧侣介入政治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僧侣世俗化、僧俗冲突等,这对于政权的稳定性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四、外族政权的入侵与变迁中国古代政权更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外族政权的入侵与变迁。

历史上,中国多次发生了外族政权对中国政权的入侵,如西北胡、北方匈奴、南方越南等。

这些入侵者往往通过武力征服中国,并建立起自己的政权。

例如,北方鲜卑族首领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政权,最终演变为清朝。

中国古代史的帝王和政权更替

中国古代史的帝王和政权更替

中国古代史的帝王和政权更替中国古代史的帝王和政权更替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夏朝开始,历经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朝、汉朝、三国、晋朝、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等各个朝代的更迭,构成了中国古代史的基本框架。

1.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始于公元前2070年,终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

夏朝的建立者是大禹,他通过治水有功,被封为夏后氏,后来建立了夏朝。

夏朝的中心地区位于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

2.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始于公元前1600年,终于公元前1046年。

商朝的建立者是汤,他推翻了夏朝的统治,建立了商朝。

商朝的中心地区位于今天的河南安阳一带。

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是纣王,他因其暴政而导致了商朝的灭亡。

3.西周: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始于公元前1046年,终于公元前771年。

西周的建立者是周武王,他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

西周的中心地区位于今天的陕西西安一带。

西周时期,实行了封建制度,将土地封给诸侯,形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

4.东周:东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四个朝代,始于公元前770年,终于公元前256年。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形成了七雄并立的局面。

战国时期,七雄之间的争斗更加激烈,最终秦国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

5.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五个朝代,始于公元前221年,终于公元前206年。

秦朝的建立者是秦始皇,他通过征服六国,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

秦朝的中心地区位于今天的陕西咸阳一带。

秦朝实行了中央集权的制度,推行了统一的法律、货币、度量衡等。

6.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六个朝代,始于公元前206年,终于公元220年。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汉朝的建立者是汉高祖刘邦,他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建立了汉朝。

汉朝的中心地区位于今天的河南洛阳一带。

汉朝时期,实行了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正统思想,推行了科举制度,发展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世界史下政权、朝代更迭及社会形态的演变+知识清单--2025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世界史下政权、朝代更迭及社会形态的演变+知识清单--2025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专题1:世界史下政权、朝代更迭及社会形态的演变二.世界史⭐课本链接(纲要下第1、2、3、4、5课;选一第2课;选三第3、6、7课)1.东亚国家(1)日本--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①秦汉之际,中国移民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中外历史纲要下P25)②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开始改革,因其年号是“大化”,史称“大化改新”。

经过约半个世纪的改革,日本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背景:6—7 世纪,日本出现严重社会危机。

)(中外历史纲要下P25)③12世纪末,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建立幕府体制(背景:10 世纪,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

随着新土地的开垦,贵族、佛寺和神社广占土地,形成庄园。

贵族及庄园领主为保护财产豢养武士,武士集团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镇压叛乱、征收赋税等实权。

将军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武士成为将军的家臣。

将军赐予武士官职和俸禄;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并承担纳贡和兵役等义务。

(中外历史纲要下P25)▲日本武士(绘画作品):武士在日本最初被称为“侍”,意思是卫士或随从,主要从事与战争有关的活动。

③17 世纪建立的德川幕府面对世界变局,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御外来影响。

(2)朝鲜①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中外历史纲要下P25)②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仿效中国唐朝制度,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将地方划分为十道,推行土地国有,引入科举制,中国的儒家经典和辞章之学广为传播。

(中外历史纲要下P25)③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

(中外历史纲要下P25)④16世纪末17世纪初,中朝军民在朝鲜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明朝大将邓子龙和朝鲜大将李舜臣壮烈牺牲。

经过7年的艰苦战斗,中朝军民取得抗击日本侵略的胜利。

(中外历史纲要下P26)2.南亚和东南亚(1)印度①公元前4世纪,孔雀帝国崛起于印度北部,一度统一南亚大部分地区。

王朝更替与中国历史社会变革

王朝更替与中国历史社会变革

王朝更替与中国历史社会变革在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是一场大规模的社会变革。

从夏、商、周到隋、唐、宋、元、明、清等各个王朝的更替,每一次王朝的更迭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都给中国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一、夏、商、周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王朝,夏代开创了中华文明,商代开始了青铜时代,周代是农业文明的黄金时期。

夏商两代的更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社会革命,这一革命将母系氏族制度变为了父系氏族制度,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起点。

周代的统治者实行了“分封制”,使贵族向全国各地分封,这一政策加强了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二、隋唐隋唐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封建王朝,隋朝的建立结束了多年的南北分裂,恢复了中央政权的统一。

唐代以其繁荣、强盛而著名,唐朝时期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都发展了极为迅猛。

在经济上,唐代金银铜币的大面额流通,加上发行了纸币,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在文化上,唐代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批文学家和诗人,形成了脍炙人口的唐诗。

唐代科技和文化的繁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

三、宋辽金元宋辽金元统治时期,中国的民族融合度大大提高,尤其是元代的蒙古族统治加速了民族融合。

在经济上,南宋时期工业和商业开始逐渐发展,绸缎业、瓷器业、造纸业发达,有很高的水平。

在文化上,宋代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伟大时代,文人墨客、书画家、戏曲家等都是一流的艺术家,如苏轼、李清照、文天祥、黄庭坚等。

整个宋辽金元时期加强了中央政权的控制,实行了多项统一法制措施,是中国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阶段。

四、明清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这两个王朝的统治使中国的封建制度和思想极度僵化。

在经济上,明代末期,经济发生了严重的危机,清代初期也是如此。

在文化上,明代文化的发扬光大使中国文化史上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局面,清代则注重传统文化,强化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性。

从思想和制度的角度来看,明清时期的中国封建社会已经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候。

中国社会形态与政权更替

中国社会形态与政权更替

2、近代后期:1919~1949年
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的历史时期包括: ①中共诞生和国民大革命时期(1921年、1924~1927年) ②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6年) ③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④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三)中国现代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
1、近代前期:1840~1919年
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有: ①两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1856~1860年) ②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③洋务运动(19C60’~90’) ④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1883~1885年、1894~1895年) ⑤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1898年、1898~1900年) 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 ⑦辛亥革命(1911年) ⑧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 ⑨五四运动(1919年)
一、中国社会形态与政权更替
(一)中国古代史:约距今170万年前~1840年
1、原始社会:约距今170万年前~前2070年
三皇:伏羲氏、燧人唐尧、虞舜
2、奴隶社会:前2070~前476年
夏朝:夏禹——夏桀(前2070~前1600年)阳城(今河南登封)
商朝:商汤——商纣(前1600~前1046年)殷(今河南安阳)
即新中国的历史,主要的历史时期包括: ①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1956年) ②十年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年) ③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 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即改革开放时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西周:周武王——周幽王(前1046~前771年)镐(今陕西西安)
(统一时期) 青铜时代
(大分裂时期)

中国古代的王朝更迭与政权变动

中国古代的王朝更迭与政权变动

中国古代的王朝更迭与政权变动中国古代历史上涌现了众多王朝的更迭,每一次政权的变动都对中国这个古老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王朝的更迭频繁而激烈,既有一些战火纷飞的更迭,也有一些和平过渡的更迭。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国古代的王朝更迭与政权变动。

一、天下大乱与王朝更迭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天下大乱的时期,这些大乱常常导致王朝的更迭。

以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为例,起义军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了大规模的抗争,削弱了东汉政府的统治能力,最终导致了东汉王朝的灭亡和三国时期的开始。

类似的例子还有五胡乱中国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入侵导致多个王朝相继覆灭,最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到来。

这些天下大乱不仅给王朝的统治带来了挑战,也为新的政权崛起提供了机会。

二、外族入侵与王朝更迭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外族入侵也是导致王朝更迭的重要原因。

北方的匈奴、鲜卑、契丹等游牧民族经常入侵中原,给中央政权带来了严重的压力。

其中最知名的就是蒙古帝国的崛起。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后,先后灭亡了金朝、辽朝和西夏等北方王朝,建立了元朝。

蒙元政权的建立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还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类似的例子还有清朝的建立,满洲族人入侵中国,建立起了一个完全不同于汉族政权的王朝。

三、内部政治斗争与政权变动除了外族入侵和天下大乱外,中国古代王朝更迭还常常受到内部政治斗争的影响。

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大小诸侯国之间的争斗不断,这些争斗导致了多次王朝的更迭,最终结束了周朝的封建统治,开启了秦朝的崛起。

类似的例子还有明朝末年的杨、朱之争、清朝末年的辛亥革命等。

这些内部政治斗争无论是通过武力冲突还是政治手段,都对王朝的更迭产生了重大影响。

四、农民起义与政权变动在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往往也是导致政权变动的重要因素。

农民作为社会阶层中的弱势群体,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受到了压迫和剥削。

当农民生活变得极为困苦时,他们常常会组织起来反抗政府,甚至发动全国性的起义,从而动摇了现有政权的稳定。

中国历史朝代更替和阶段特征

中国历史朝代更替和阶段特征

东晋(317年—420年)
317年,晋朝皇族司马睿在逃亡到江南的北方大地主 和江南大地主的拥戴下,重建晋朝,定都建康, 史称东晋。 西晋灭亡以后,北方长期陷于分裂的局面。 先后出现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朝代, 总称为北朝。 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废掉东晋皇帝,自立为帝, 国号宋,东晋灭亡。 南方先后出现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总称南朝。 那时,南方和北方都没有力量统一全国,这就形成了 南北对峙的局面。南朝和北朝并存,合称南北朝。
公元8年,外戚王莽篡夺政权,改国号为 “新”。后被绿林起义军推翻。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公元25年,西汉的皇族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 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 在他统治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好转,国力蒸蒸 日上,史称这一时期为“光武中兴”。 184年,爆发黄巾大起义,东汉王朝从此一蹶不振, 迅速瓦解。 220年,曹操之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立为帝, 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灭亡。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历史上称作蜀。 222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隋(581年—618年)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
隋文帝。 589年,结束了长达四百多年的民族纷争、南 北朝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了南北统一。
隋朝末年,人民不堪忍受沉重的兵役和徭役, 爆发了全国性的起义,瓦解了隋朝的统治。 618年,隋朝贵族李渊反隋,隋朝灭亡。
唐(618年—907年)
商朝(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
约公元前1600年,商王汤灭夏朝,建立商朝。
商的活动领域和影响远远超过夏朝,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商朝末年,国王纣奢侈残暴,失去民心。 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

朝代更迭解析中国历史上的政权转变

朝代更迭解析中国历史上的政权转变

朝代更迭解析中国历史上的政权转变中国历史上的政权转变,即朝代更迭,是一个重要而且值得深入探究的话题。

从古代到现代,中国经历了数十次政权更迭,每一次更迭都对中国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长期的历史演变、社会因素、外部冲突等方面对中国历史上的政权转变进行解析。

一、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国的政权转变可以追溯到古代,从夏、商、周三代的更替开始。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开启了中国政权更替的序幕。

而后商朝和周朝的更迭,反映了社会制度及政治体制的发展和变革。

而从此后的秦、汉、三国、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更迭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政权更替的周期性,每一次更替都是政治、经济、军事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

二、社会因素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的政权转变往往与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社会矛盾的激化、统治阶级的衰落和崛起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权的稳定与转变。

例如,隋唐之交,隋朝因内外因素的影响而衰落,而唐朝的崛起则得益于社会矛盾的得到解决、统治阶级的改革等因素。

而到了元代,蒙古统治者因民族政策和社会不公等问题而导致政权的崩溃,明朝得以成立。

三、外部冲突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的政权转变往往与外部冲突密切相关。

外部侵略和战乱往往会使得一个朝代的政权发生转折。

例如,秦朝的建立与六国的战争有着密切关系,而随后的汉朝的衰落与外族的入侵有关。

而隋唐之间的政权更替,正是由于安史之乱的爆发导致了唐朝的动荡以及来自外部的侵略。

再例如,明末清初的政权更替,正是由于明朝的内忧外患,以及由满族领导的后金入侵的结果。

四、历史教训与启示中国历史上的政权转变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历史教训与启示。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政权稳定与转变的规律,认识到社会因素和外部冲突对政权稳定的重要影响。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历史中学习,警惕着当今社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尽可能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总结一下,中国历史上的政权转变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议题。

从长期的历史演变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再到外部冲突的影响,这些方面都对中国政权更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更迭与社会变迁

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更迭与社会变迁

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更迭与社会变迁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混乱且动荡的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坎坷时刻。

在这个时期,中国政权迅速更迭,社会也发生重大变迁,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代十国时期,是指从公元907年到公元960年的时间段,持续了大约五十多年。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政权更迭频繁,将士割据,割据政权之间相互争斗不休。

所以被称为“五代”,而这个时期也恰好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所以被称为“十国”。

这十个割据政权包括: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南唐、南汉、吴越、吴、楚。

五代时期的政权更迭与社会变迁密不可分。

首先,政权更迭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局面。

由于政权更迭频繁,人们没有安全感,社会秩序混乱。

人们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干扰,农田荒废,商业停滞,社会经济遭到重创。

此外,五代十国时期人民遭受战乱和政治迫害的影响,社会道德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破坏。

其次,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更迭与文化变迁也密切相关。

在战乱的年代,文化的交流受到限制,学术研究停滞不前。

不过,与此同时,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地方特色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不同割据政权之间的互相较量,也促使了各地文化的差异。

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更迭与社会变迁也使得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

由于战乱的原因,大量人口逃离军阀割据的地区,转移到其他地区。

这导致了一些地方经济的繁荣。

人们发展了新的农业技术,提高了粮食产量。

手工业也出现了较大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此外,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更迭与社会变迁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体系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动摇,中央集权的力量削弱,各地的军阀得到了一定的权力。

这种局面对后来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

政权更迭频繁,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和混乱。

然而,正是这个时期的政权更迭与社会变迁,打破了封建社会的平衡,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

这段历史时期对后来的中国影响深远,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五胡乱华动荡时期的格局与社会变革

五胡乱华动荡时期的格局与社会变革

五胡乱华动荡时期的格局与社会变革五胡乱华,指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灭亡期间,中国境内出现了五个外族政权的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的动荡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政治格局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对社会结构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政治格局的变化1. 五胡入侵与政权更替:五胡分别是鲜卑族、羯族、氐族、羌族和狄族。

他们先后领导自己的部族进入中原地区,建立了一系列政权。

其中最著名的有鲜卑的后燕、羯族的前秦和后秦、氐族的前凉和后凉、羌族的前赵和前燕,以及狄族的后燕。

这些政权的建立不仅改变了中国政治的格局,也标志着中央政权的崩溃。

2. 势力割据与分裂:五胡政权的建立导致中国境内政治割据,各个区域形成了独立的政权。

这些政权之间不仅经常发生战争,还相互结盟与背叛。

中国的领土分裂成多个割据政权,形成了各自独立的政治实体。

3. 阶级冲突与社会动荡:五胡乱华时期,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加剧,尤其是土地兼并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如王莽后期的赤眉军起义和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

农民起义不仅对五胡政权造成了威胁,也进一步加速了中央政权的衰败。

二、社会变革的影响1. 农民起义与土地制度变革:五胡乱华时期农民起义的频繁发生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五胡政权采取了一系列土地改革政策,如减免租税、分田制度等,以争取农民的支持。

这些措施既削弱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权力,也满足了农民的利益,改变了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2. 文化融合与交流:五胡乱华时期,不同的族群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相互交流,逐渐产生了文化融合的现象。

外族政权的统治者也开始接纳汉族的文化和制度,形成了“中央汉室,四夷外制”的局面。

这种文化融合、交流和互补,对中国的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经济的发展与变革:尽管五胡政权时期的战乱给中国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革。

大量的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同时,由于战争的频繁发生,兴起了一些新的商业城市和贸易中心,推动了商业活动的繁荣。

中国政权的更替

中国政权的更替

2、经济重心南移 阶段:① 魏晋南北朝时期 ,南方得到开发 ② 唐末五代 以来,南方进一步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③ 两宋时期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原因: ①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②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③南方统治者采取了一些发展生产的措施 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⑤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 太湖流域 成为全国重要粮仓,出现新农具 秧马 ; 表现: 江西 景德镇 成为著名瓷都;有专门娱乐场所 瓦肆 北宋四川地区 出现世界最早纸币交子
秦朝灭亡 1、时间:BC206年 陈胜吴广起义 2、根本原因:秦朝暴政导致农民起义 ①时间: ---大泽乡 BC209年 ②地点: ③特点: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④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 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农 民起来反抗暴政 秦朝疆域 (西:临洮 东:辽东) 长城 陇西 东海
奴隶社会(BC2070年---BC476年)
阶段 朝代 时间 建立者 最后一个国王 禹 奴隶社会的建立: 夏 BC2070年 汤 BC1600年 奴隶社会的发展: 商 周武王 奴隶社会的繁荣: 西周 BC1046年 奴隶社会的瓦解:春秋时期BC770年 桀 纣 周幽王
春秋争霸
原因: 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支配他国 的权力而展开战争 战争特点:是争霸战争,规模小,往往一战定胜负 春秋五霸: 齐桓公 (第一个、尊王攘夷、葵丘会盟)、 晋文公 (退避三舍、城濮之战)、楚庄王 (问鼎中原)、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卧薪尝胆)
南海
西汉(BC202年;建立者:刘邦;都城:长安) 东汉(公元25年;建立者:刘秀;都城:洛阳) 汉武帝大一统 颁布推恩令,削夺列侯爵位 ①政治: (加强了中央集权) 2、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创办太学,大兴儒学教育 (确立了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 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郡 ③军事: 的威胁,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④民族关系: 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河西走廊 今新疆地区 长安 丝绸之路1、路线: 出发 大秦 (古代罗马) 到达中亚、南亚、西亚 2、特点: 我国与欧洲的最早联系通道

中国古代史政权更替

中国古代史政权更替

中国历代政权更替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220--589)(907--1368)母系父系夏商西周春秋秦西汉新东汉明清(BC2070-- (BC1600-- (BC1046-- (BC770-- (BC221-- (BC202 (9--25)(25--220)隋唐(1368 (1636∕1644 BC1600)BC1046)BC771)BC476)BC207)--9)(581∕589--618)(618--907)--1644)--1912.2.1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底——今)清末(晚清)中华民国中央人民政府(1840——1912.2.12)(1912.1.1——1949)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1912.1—1912.3)(1912.3——1927)(1927——1949)孙中山蒋介石袁世凯军阀割据(1912.3-1916.6.6)(1916—1927)附:①中国古代史政权更替口诀: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室至此完。

②东周指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社会转型期(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③三国两晋南北朝又称魏晋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属于该时期。

④宋代国家分裂,形成汉族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元代(1271—1368),蒙古族统一全国。

⑤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生产资料存在私有制,三大改造后,生产资料公有制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⑥公元纪年公元是“公历纪元”的简称,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

以传说中耶稣基督的生年为公历元年(相当于中国西汉平帝元年)。

公元常以 A.D.(拉丁文 Anno Domini 的缩写,意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则以 B.C.(英文 Before Christ 的缩写,意为“基督以前”)表示。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方法一(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⑦辛亥革命(1911年) ⑧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
⑨五四运动(1919年)
2、近代后期:1919~1949年
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的历史时期包括:
①中共诞生和国民大革命时期(1921年、1924~1927年)
②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6年)
③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④隋唐时期:581~907年(长安、洛阳) (第三次大统一时期) ⑤五代十国和两宋时期:907~1279年(开封、杭州 ) (第三次大分裂时期) ⑥元明清时期:1271~1840年(1912年 北京) 第四次大统一时期
(二)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
1、近代前期:1840~1919年
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有:
④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三)中国现代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
即新中国的历史,主要的历史时期包括: ①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1956年) ②十年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年) ③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 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即改革开放时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青铜时代
(大分裂时期)
东周:周平王—— 洛邑(今河南洛阳) 铁器时代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
3、封建社会:前475~1840年
①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 (大统一时期)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第二次大分20年(咸阳、长安、洛阳)
①两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1856~1860年)
②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③洋务运动(19C60’~90’) ④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1883~1885年、1894~1895年) ⑤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1898年、1898~1900年)
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
一、中国社会形态与政权更替
(一)中国古代史:约距今170万年前~1840年
1、原始社会:约距今170万年前~前2070年
三皇: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石器时代
2、奴隶社会:前2070~前476年
夏朝:夏禹——夏桀(前2070~前1600年)阳城(今河南登封) 商朝:商汤——商纣(前1600~前1046年)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周武王——周幽王(前1046~前771年)镐(今陕西西安) (统一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