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堂检测

合集下载

2018-2019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018-2019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现了高超的技艺C;op通y过ri宗gh教t题20材0展4-现2人01性1的A美sp。ose Pty Ltd.
5.传播:16 世纪以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K12教育课件
8
6.影响
(1)推动了文学、艺术和E科v学a的lu发at展io。n only. Creat(2e)d使w越i来th越A多s的po人se从.S封li建d愚es昧f中or解.N放E出T来3,.5开C始l更ie多nt地P关r注of人ile及5人.2生.0活.0.
豢养,对教会势C力op抱y和ri解gh的t态20度0。4-2011 Aspose Pty Ltd.
K12教育课件
10
二、宗教改革
1.背景
Evaluation only.
Creat(1e)d文w艺i复th兴A使s人po们s要e.S求l改id革es教f会or的.N愿E望T日趋3.强5 烈Cl。ient Profile 5.2.0.0.
(难点)
K12教育课件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文艺复兴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1.历史条件
(1)经济基础:十四五世E纪v,a意lu大at利io佛n罗o伦nl萨y.和威尼斯等城市纷纷采取鼓 C励re发at展ed工w商i业th的A政s策po,s出e.现Sl了id资es本f主or义.萌N芽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重点)
Evaluation only.
Creat2e.d理w解it文h艺A复sp兴o和se宗.S教li改de革s运fo动r兴.N起E的T背3景.5、C性l质ien和t影P响ro。fi(重le点5.)2.0.0.
3.认识文C艺o复py兴r和ig宗ht教2改0革04运-2动0所11体A现s的po人s文e 精Pt神y,L比td较. 二者的异同。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罗马教会神权 5.性质:是一场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 反对封建 统治和____________
统治的政治运动。 人文主义 得到 6.影响: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 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思维点拨 马丁· 路德的宗教主张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
马丁· 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每个基督徒都可
3.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 并作简要评价。(重点) 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3.分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实质。认识文艺 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重难点)
内容索引
基础认知 深化探究
学习思考 核心突破
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
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1.产生:十四五世纪时,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工商业城市采取鼓励发展 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影响 (1)阶级: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新兴的 资产阶级 。 (2)思想:新兴资产阶级追求 现世 的享乐胜过关心神学说教。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列举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艺术方面取 1.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得的成就,并分析这些文学艺术作品是如何体 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2.文艺复兴的实质。 现“人文主义”这一思想的。(重点) 2.简述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
史料一
在中世纪,①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
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睡眠状态。这层
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
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②……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题总结优质课件 人民版必修3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题总结优质课件 人民版必修3

【典型例题】 (2014·高考江苏卷)“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
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
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由
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D )
A.鄙视贫穷
B.认为财富即道德
C.揶揄上帝
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
[解题流程]
【技法点拨】 历史选择题的命题多通过新材料、新情境,设 置抽象思维强、具有较强干扰性的选项,以加强对学生迁移知 识、分析比较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往往带有求答项思维方向不 明显、选项混淆性较强的特点。一般需要借用转换法进行解答。 所谓转换法,也就是转换思维角度,以历史主干知识为依托, 把抽象的变成具体,特殊的(个性的)变成一般的(共性的),一般 的转化为特殊的。这种方法往往是在对材料和问题的再处理基 础上,从知识和思维的角度进行转换。恰当合理的转换常常会化 难为易,化繁为简,给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解题效果。
解析:从材料信息财主喝了美酒并说了不合适的话被判处火 刑,可知教会禁欲;从财主向神父行贿,神父接受贿赂,可知 教会腐败。可见,该故事意在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 的腐败,故选 C 项。
谢谢欣赏
THANK YOU FOR WATCHING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注意关键词“一致性”,也就是这三次运动的共同点。文艺
复兴和宗教改革没有抨击封建君主专制,故含③的选项可排除。
巧用转换法解答新情境、新材料、新观点类历史选择题 【题型特征】 近年高考、学考试题中,新情境、新材料、新 观点类的试题数量大增,此类型试题往往通过陈述、对话、引 言或故事等方式创设出新颖的历史选择题,而要找到解读新内 容的方法,巧用“转换法”不愧是其中的一把金匙钥。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3ppt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3ppt

2.主要成就
时间
领域
14世纪
文学 三杰
15世纪
美术 三杰
16世纪 文学
15、16世 纪
其他
人物
代表作
但丁 薄伽丘
《神曲》 《十日谈》
彼特拉克
《歌集》
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米开朗琪罗 》
《大卫 拉伯雷等 《哈姆雷特》《巨人传》等
天文:哥白尼 开普勒
物理:伽利略
三大新教: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
主张: (1)信仰耶稣即可得救(因信称义) (2)《圣经》至上,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 解释《圣经》的权利 (3)简化宗教仪式 (4)坚持国家的权力高于教会
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政治运动
影响: (1)宗教改革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 精神独裁。 (2)打破了对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 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①精神上:人性解放,思想自由 ②物质上:现世享乐,创造财富 4.实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但他们为什么 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
天主教会势力强、影响大 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古典文化蕴涵着人文主义思想
文艺复兴的扩展
典文化的热潮,使大量古典作品重见天日。
——《世界史·古代史
》材料三 欧洲14世纪后,“以封建制度解体和城市兴起为基
础”发生了文艺复兴:它以人文主义和科学击破了教会的精
神独裁。
——恩格斯
1.背景
(1)经济基础: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根本) (2)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形成,要求摆脱教会和神学 束缚,维护自身利益; (3)文化环境:意大利保留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 (4)人才优势:意大利具有博学多才的学者; (5)社会背景:天主教会神学统治,压抑了人和人性,垄 断人们思想

高一人教版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件(共34张PPT)

高一人教版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件(共34张PPT)

听从上帝安排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拉斐尔自画像
米开朗基罗
莎士比亚
《神曲》
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薄伽丘
但丁
彼特拉克
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拉斐尔
米开朗琪罗
达芬奇
第三卷 感知文艺复兴(实质)
一位父亲丧妻后带着两岁的儿子远离城市, 住在偏僻的山上皈依天主教。父亲一直不让 儿子接触世俗的事物。儿子十八岁时,父亲 第一次带他去佛罗伦城,儿子见到了皇宫、 街道、车马等许多新鲜的事物。前面走来了 一群美丽的姑娘,儿子问:“这是什么?”父 亲怕儿子起邪念,骗到:“它们叫绿鹅,是祸 水,不可接近” 。儿子默然,走了很久冷不 丁的说:“父亲,如果你爱我的话,让我带一 只绿鹅回家吧,它们是多么美丽可爱啊!”
(二)听宗教改革之声:
时间:1517年 地点:德意志 主题:德意志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
3.马丁· 路德的主要思想
(1)信仰救赎(因信称义)。 (2)《圣经》是人们信仰的唯一神圣权威 (3)简化宗教仪式 (4)王权高于教权
文艺复兴是一个承“前” 启“后”的时代。
二、宗教改革(16C从德意志开始)
首发地:德意志 倡导者:马丁· 路德
马丁· 路德像(克拉纳 赫,油画,1472-1553)
马丁· 路德所译德文《旧 约》卷首插图
(一)析宗教改革之因:
材料一: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 越多人的质疑,人们对教会精神禁锢和腐败的 批评更加激烈,要求改革的愿望日趋强烈。 文艺复兴思想解放的作用。 材料二:16世纪时,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势力 很大。教会不仅在精神上统治者德意志,还从德意志掠 走大量的财富,德意志因此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压榨阻碍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3

彼特拉克
拉斐尔: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的画家、建筑师。他博采众长, 创造的人物形象,糅合了达· 芬 奇、米开朗其罗等人的特点以及 希腊古典美,形成了自己典雅、
秀美、明朗、和谐的艺术风格。
不仅使当时人倾倒,并且延续了
拉斐尔自自画像
四百年之久,成为后世古典主义 者认为不可企及的典范。
4.文艺复兴的评价 (1)积极方面: ①思想: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束缚,唤醒人的 自我意识,高扬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启蒙 运动打下基础,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
二. 宗教改革
1.宗教改革的背景:
(1)文复兴的影响。
(2)天主教会对欧洲特别是德意志的压榨。
(3)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 (4)导火线: 罗马教皇出售赎罪劵。
2、马丁·路德等人的宗教改革
(1)“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
——拉开宗教改革的序幕 ①只要虔诚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
本身是鄙贱的,应该消极处世,把一切寄托于来世。
注:中世纪是指从西罗马奴隶制帝国灭亡到1500年左 右的欧洲历史,是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消亡与近代资本主义 社会产生之间的一段历史,被西方史学家称为“中世纪”。
神学阴影笼罩下黑暗的中世纪 神学的各种传统观念占据统治地位 表 现
尘世服从天国
今生服从来世 君权服从教权 哲学服从神学 理性服从信仰
“欧洲短篇小说之父”——薄伽丘 《十日谈》通过故事,作者揭露
教会的黑暗和腐败,讽刺教士的
奸诈和伪善,赞赏手工业者、商 人的智慧和才干,歌颂真挚的爱 情和高尚的情操。它以对现实幸 福的大胆追求,给禁欲主义神学 以迎头痛击,受到市民的热烈欢 迎。 《十日谈》为欧洲近代短篇 小说开了先河 。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doc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doc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人从哪里来?自然界为什么有变幻莫测的无穷力量?古人无从知道,他们寄托于神,于是对神的敬畏和崇拜成为人类社会早期共有的现象。

在古代希腊,有些学者把对神的关注转向人间,试图从实际出发探究宇宙万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智者学派,还是苏格拉底或柏拉图,他们的思想都蕴涵着西方人文主义的萌芽。

在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的一千多年间,在基督教会的统治下,人文主义思想受到压抑。

14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不断成长,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人们以各种方式宣扬人性的力量,抨击教会的虚伪。

随后,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相继展开,形成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思想解放潮流,猛烈冲击着封建制度和基督教会。

科学和理性成为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理想社会的思想武器。

【学习建议】●联系必修一和必修二学过的相关内容,认识政治经济与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从古代希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启蒙运动的历史发展进程,理解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梳理人文主义发展线索。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难点:哲学观点比较抽象、难懂。

“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这是公元前6世纪希腊思想家泰勒斯提出来的命题。

而在此前,希腊人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认为世界是由神创造的,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动听的神话故事。

这些神话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神的敬畏与崇拜,也表达了人们借助神话解释疑惑的愿望。

泰勒斯的命题是错误的,但是,他用自然界的水来解释世上万物,表明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己周围的世界。

◎智者学派1、背景:公元前5世纪,在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

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于是,出现了所谓的智者学派。

2、代表主张: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2019春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件新人教版

2019春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件新人教版
基督教会垄断控制一切阻碍了经济发展,与人们的需求发生矛盾;古代希腊、 罗马的文化成果保存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中国的四大发 明传播到欧洲,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兴起。
【深化拓展】14世纪的欧洲社会:旧制度的延续、新文明的开始
旧制度的延续 经济 庄园式自然经济, 教会地产最 多 国家分裂 政治 政教冲突 教权高于王权 思想文化 教会神学垄断精神生活 社会生活 教会神学一统生活奢侈腐化 (世俗化) 新文明的开始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 市民阶层发展 新兴资产阶级兴起 统一的中央集权 民族国家 城市(市民)自治 大学教育、文艺复兴 市民世俗生活(现世享乐)
『助学助记』 【思维点拨】 思想变革。 【易错提醒】 物也是信仰宗教的。 【素养透视】 通过对文艺复兴背景的学习,认识到文艺复兴兴起的经济 根源是意大利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体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 建筑的观点。(唯物史观) 文艺复兴的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反对教会扼杀人性,主张 资本主义萌芽引起阶级关系和思想观念的变化,而思想观 念的变化又与当时的教会精神统治产生了深刻的矛盾,进而引发了一场巨大的
统治地位。基督教会要求人们恪守基督教的教条。如果有谁违背这种教条,就
会遭到基督教的残酷迫害、严厉镇压。 ——毛建儒、王颖斌《论文艺复兴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隐路径”》 材料二 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积极投身到商品经济中,在市场上,所有人 都以私人交易者的身份出现,买主卖主都是独立的个人,他们的人身都是自由
的。商品交换通行的原则是自由买卖、等价交换。交换的目的是获取利润。因
探究主题2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材料一 作品 《歌集》
《论贪婪》
文艺复兴时期部分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作品 作者 内容简介 彼特拉克 以热情的笔调褒扬了人的纯真的爱情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6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6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1 2 3 4 5
1.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
典”。下列各项中,最先给这种认识带来冲击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答案:B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1 2 3 4 5
2.彼特拉克曾说:“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体现了( ) A.人文主义思想 B.禁欲主义思想 C.重商主义思想 D.专制主义思想 解析:“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体现出以人为中心,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属于 人文主义思想。 答案:A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材料二 路德在还没有得到罗马当局的这种决定之前,曾写信给朋友说:“我已 经痛下决心,无论罗马当局如何处理,我都满不在乎了。”这段时间内,他所发布的 著作和言论中,声明他的理论是:教友一律平等;人人可以当祭司;人人该以《圣经》 为独一无二的真理来源;皇帝和王侯比教宗更有召集大公会议的权力等。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比较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 1.相同点 都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都是成长中的资产阶级进行的反封建斗争,都波 及西欧的广大地区,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文化的发展,都体现了浓郁的 人文主义色彩。 2.不同点 (1)形式:文艺复兴是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批判封建神学与天主教会;宗教改革 则采取了宗教“异端”的形式。 (2)实质: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宗教改革不仅是一场思想 解放运动,而且是一场社会运动,更是一场政治运动。 (3)影响: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推动了新教的 形成,人们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人文主义进一步得到发展。
领到思想解放运动中来,故选A项。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学习目标]1.识记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

2.理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兴起的背景、性质和影响。

3.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比较二者的异同。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1.条件: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工商业城市各自独立,并实行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出现:十四五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工商业城市。

3.影响(1)阶级关系变化: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贵族和教会失去了昔日权威。

(2)意识形态变化: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的享乐,与教会祈求来世幸福相冲突。

二、文艺复兴1.原因(1)社会条件: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在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形成。

(2)历史条件: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得到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

(3)现实原因:先进知识分子通过欣赏古典文化中充满着的人性的美,表达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希望。

2.性质:是一场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人文主义。

(1)主张以人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

(3)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4.成就(1)文学领域美术领域:达·芬奇等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对人类世界的细致观察,自由发挥。

5.影响(1)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在文学、艺术等领域硕果累累。

(2)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三、宗教改革1.背景(1)文艺复兴使人们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2)16世纪,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势力很大。

(3)罗马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2.兴起(1)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在教堂门口贴出了“九十五条论纲”。

(2)主张①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获得拯救。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心都会出现一个声音(苏称之为“精灵”)叫
我不要做。 ——苏格拉底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文主义的推进—— 苏格拉底
苏:我有一个问题一直不明白,想请教一下大家。什么是道 德?盗窃、欺骗是道德还是不道德? 学生:不道德。 苏: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 是不道德吗? 学生:不是,是道德的。 苏: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说援军就要到 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不道德吗? 学生:不是。 苏:到底什么是道德? 学生:不知道。
观点二:
美德即知识
人文主义的推进—— 苏格拉底

观点三: 教育使人们认识内心的美德 我(苏格拉底)到处走动,没有做别的, 只是要求你们,不分老少,不要只顾你们 的肉体,而要保护你们的灵魂。
——苏格拉底
人文主义的推进—— 苏格拉底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主要观点 美德即知识 教育使人认识内心的美德 探索范围 人、人类社会 意义 人 神 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单元体系及重难点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 手工工场 时期 起源: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 的起源 发展:第6课 文艺复兴和 宗教改革 成熟:第7课 启蒙运动
人 文 主 义
重点:人文主义在不同时期内涵的变化及影响
难点: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不同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Ⅲ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 智者学派
进步性
主要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 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 探索范围:人、人类社会
的尺度 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强调自由
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
局限性
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 忽视人的道德,导致极端个 人主义泛滥。
人文主义的推进—— 苏格拉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薄伽丘的《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马夫冒充国王,国王察觉此事后,不动声色地把马夫侦查出来,趁他在睡梦中剪去他一把头发。

不料马夫在发觉后急中生智把别人的头发也同样都剪了,因此逃过了惩罚。

除此以外还有不少类似的故事,这些故事反映出( ) A.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努力B.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不满C.薄伽丘思想充满理性色彩D.人文主义者主张推翻君主专制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材料主要说的是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不满,而不是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努力,故A项错误、B项正确;理性主要是指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判断,材料中体现不出理性色彩,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还没有提出推翻君主专制的政治主张,故D项错误。

答案:B2.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核心是( )A.开始以人作为学术研究的核心B.反对宗教神权对人性的束缚C.主张以世俗政权取代神权统治D.以理性否定一切外在的权威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艺复兴运动的理解能力。

根据所学史实,在古希腊人文主义兴起是人开始作为学术研究的核心,所以选项A不正确;主张世俗权力取代神权统治,是在宗教改革时期,所以选项C不正确;以理性否定一切外在的权威,是在启蒙运动时期,所以选项D不正确。

故选B。

答案:B3.观察下列三幅艺术作品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最后的晚餐》《圣母与圣子》《西斯廷圣母》A.都是以宗教为题材的作品B.都对作品中的神进行了人格化的处理C.都通过色彩、构图、技艺融入人文主义精神D.都表达作者对至高无上神性的赞美解析: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这一思想贯穿在当时的大量文学艺术作品中。

A、B、C三项均是对作品的正确评论。

故选D项。

答案:D4.德意志宗教改革前夕,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是( )A.分裂局面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B.封建主不断加重对下层人民的剥削和压迫C.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掠夺解析:德意志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局面,使得罗马天主教会在德意志的神权影响力较其他已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国家更为突出。

罗马教会对德意志的控制和掠夺,不仅加剧了德意志封建统治者与教皇的矛盾,而且进一步加剧了下层人民特别是农民阶级的苦难,在16世纪的德意志,罗马教会成为众矢之的。

答案:D5.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列斯奇在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了一个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

该设计反映出( )A.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B.人类摆脱宗教思想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C.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D.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解析:布鲁内列斯奇生活的时代正值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大教堂的设计理念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反映了人类要求摆脱宗教思想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答案:B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人类的血肉之躯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同样的效用,同样的德性。

我们人类本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

——薄伽丘《十日谈》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薄伽丘提出的进步思想是什么?(2)薄伽丘和莎士比亚思想的共同点是什么?结合材料二,说明莎士比亚对人类的赞美与薄伽丘对人性的肯定相比有什么发展变化。

(3)薄伽丘和莎士比亚的作品对欧洲文学有什么影响?解析:本题考查获取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1)问注意从材料中概括归纳出平等思想。

第(2)问注意比较角度:两人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注意从时代思想主流和关注现实生活入手分析,尤其关注莎士比亚在思想上的层次性。

第(3)问对欧洲文学的影响侧重于对文学发展成果和流派的分析。

答案:(1)人生而平等。

(2)共同点:高举人文主义旗帜,歌颂现实生活。

发展变化:薄伽丘对人性的赞颂,大多集中在人性的本能方面,而莎士比亚则赋予人类更高的追求,讴歌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和尊严。

(3)薄伽丘和莎士比亚的作品代表了文艺复兴早期和晚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基础巩固1.文艺复兴运动之前,欧洲绘画、雕塑作品中的圣母神态安详、神圣,少有人间之情。

而在米开朗琪罗的《哀悼基督》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美是直观的,但她的悲哀却是深沉的。

圣母形象的变化反映了( )A.神性在艺术造型中的体现B.人体缺陷在艺术创作中的美化C.人性在艺术造型中的觉醒D.造型艺术开始从世俗走向神殿解析:文艺复兴之前的圣母大多是神情呆滞、不可亲近,而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表情丰富,反映了人性的美,这种变化正是人文主义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答案:C2.《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物的姿态和常人无异,这幅画主要体现了(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统B.人文主义思想C.成熟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D.主权在民的原则解析:文艺复兴前,欧洲盛行所谓的“圣像图”,把上帝、圣母等形象神圣化,画像泛着圣光。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盛行,提倡人性,重视人的作用,这种思想在绘画领域也得到了体现。

《最后的晚餐》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答案:B3.有人说,莎士比亚是整个文艺复兴时代文学艺术家中站得最高、看得最远的人。

下列选项能作为他“站得最高、看得最远”的证据的是( )A.猛烈抨击了中世纪的宗教神学B.对人的认识和追求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C.肯定了人的欲望和自然的人性D.把人从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的藩篱中解放出来解析:莎士比亚的作品歌颂的不再是低级的本能方面,而是人间的仁爱和友谊,以及人性的高尚与尊严,其作品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这可证明他“站得最高、看得最远”,故B项正确。

答案:B4.16世纪的法国作家拉伯雷曾说过:“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

”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主张( )A.追求人的自由B.追求现世幸福C.反对禁欲主义D.反对等级观念解析:题干中“屋顶以上的事”即天主教神学的说教,那么,“屋顶以下的事”自然是人世间的现世幸福,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主张。

故选B。

答案:B5.运用结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图可以用来说明( )A.宗教改革发生的必然性B.灵魂自救途径的转变C.信徒地位的重大变化D.新教主张过世俗生活解析:根据题目可以看出,宗教改革之前是“因行称义”,宗教改革后是“因信称义”,信徒可以直接和上帝对话,即灵魂自救途径发生转变,故B项正确。

答案:B6.马丁·路德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其实质意义在于( )A.确立了“依靠信仰才能得救”的新教义B.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C.为德国和西欧宗教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解析:“信仰耶稣即可得救”,人们只要信仰上帝便可获救,不用通过天主教会这一中间环节,这就从本质上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

答案:B7.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并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而广为流传。

此后,各种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大量刊行。

这一现象( )A.弱化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宗教信仰B.打破了神学对科学技术的束缚C.直接推动了德意志地区的统一D.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兴起与发展解析:根据材料“并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而广为流传。

此后,各种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大量刊行”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兴起与发展,故D项正确。

答案:D8.宗教改革进一步发扬了人文主义精神,其表现为( )A.教会服从世俗君主的权力B.加强对“异端”思想的打击C.肯定人的努力和现世成功D.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解析: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先定论以人文主义的宗教观挑战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故选C项。

答案:C能力提升9.“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我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等言论出现的共同背景是( )A.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B.英国工业革命兴起C.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D.一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该思想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的产物。

故选A项。

答案:A10.《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在欧洲揭开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这一运动使德意志、英国等国( )A.以路德派新教为主B.以加尔文派新教为主C.仍以天主教为国教D.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解析:宗教改革后,德国盛行路德教,英国主要是英国国教,还有清教,故A、B、C三项的说法不正确。

但两国的改革都使本国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故选D项。

答案:D11.梁启超说,“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对梁启超的话理解准确的是( )A.自然哲学使人们具有了自主意识B.智者学派树立了人的尊严C.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的神学桎梏D.宗教改革挑战了教皇的权威解析:抓住关键信息“十四五世纪”“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结合所学当指文艺复兴,故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自然科学,故A错误;智者学派是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源头,根据时间可知B错误;宗教改革兴于十六世纪,故D错误。

答案:C12.在14—17世纪的欧洲和中国,都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

其中《十日谈》和《水浒传》的相同之处是( )A.歌颂农民起义的反抗精神B.揭露社会的黑暗C.推崇人文主义D.反对天主教会解析:根据这两部书的内容分析,歌颂反抗精神与《十日谈》不符;推崇人文主义,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与《水浒传》不符;揭露社会黑暗二者同时具备。

故选B项。

答案:B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只在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范围之内。

——[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材料二人的信仰就是人的一切,它正是我们的生命。

人只要有信仰,不需任何中介人或代表者,就可获得上帝救赎的恩典,信仰使得人与上帝面对面,“没有任何受造之物居于其间”,人只要有信仰,不需外在的律法和戒律的约束、不需善功和赎罪,就可得到基督的公义和永恒的生命,信仰使人摆脱了一切外在的束缚。

——李平晔《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的主要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