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

合集下载

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专项练习及答案

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专项练习及答案

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专项练习及答案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难以穷尽。

概括起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表达方式在古代诗歌中主要有描写、抒情两类。

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别。

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描写方式:(1)动静结合(2)虚实结合(3)点面结合(4)正面侧面(5)远近、高低各个角度的描写(6)明暗、冷暖等色调形态(7)各种感觉:视、听、触、嗅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1)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是直接呐喊出心中的不满,表明了自己与权贵们决绝的决心。

(2)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不直接出面,而是通过借景抒情、移情于物、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通等方式来抒发感情。

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无比的喜爱之情。

当读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时,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家人的思念跃然纸上。

2.运用表现手法的技巧要读懂诗歌就要掌握诗歌的各种表现手法。

在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比兴、象征、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用典等。

(1)比兴欲言此物,先言彼物。

比兴手法是古代诗歌中较常见的,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借孔雀失偶起兴,引起所要叙述的恩爱夫妻被迫分离的凄楚故事,为全诗定感情基调。

(《孔雀东南飞》)(2)对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将封建统治集团的穷奢极欲、醉生梦死,与劳动人民的被奴役、被掠夺、冻死路旁的悲惨状况,作了鲜明的对照。

(3)象征如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及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4)运用典故诗歌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现成的故事或词句,这叫“用典”。

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一、阅读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7 分)念奴娇黄庭坚①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

偶有名酒,因以金荷②酌众客。

客有孙彦立,善吹笛。

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ft染修眉新绿。

桂影③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落,为谁偏照醽醁④?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⑤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⑥。

[注释]①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ft谷道人。

诗与苏轼并称“苏黄”,词与秦观齐名。

但多次遭贬,最后死于西南贬所。

②金荷:以金制成的荷叶杯。

③桂影:相传月中有桂树,因称月中阴影为桂影。

④醽醁(línglù):酒名。

⑤老子:作者自指。

⑥霜竹:指笛子。

(1)本词上阙先描写断虹高挂,秋空明净,ft染新绿,后想象嫦娥驾月,这是采用了表现手法。

(2 分)(2)《宋史》记载“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这首词正是他豪迈乐观精神的生动写照。

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怀的。

(5 分)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对雪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①。

[注]①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1)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从全诗看,说说本诗的主旨。

(4 分)(2)读第二、三两联,任选一联,分析作者通过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 分)三、阅读下面的唐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5 分)贫交行杜甫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注】管鲍:管仲与鲍叔牙。

《杜诗镜铨》引用王嗣奭(shì)的话说,此诗“作‘行’,止此四句,语短而恨长,亦唐人所绝少者”。

请就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和抒发的情感写一段赏析文字。

(完整版)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

(完整版)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

诗歌表现手法鉴赏题型练习示例2012(浙江卷) 阅读下面两首诗未展芭蕉(唐)钱珝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金)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状态的植物,均以()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

还未展开芳心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5分)解析:答案示例: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

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

附两首诗词的简要赏析:第一首:首句从未展芭蕉的形状、色泽设喻。

第二句写卷成烛状的芭蕉,最里一层俗称蕉心,诗人把未展芭蕉比成芳心未展的少女。

三、四两句又另外设喻。

古代的书札卷成圆筒形,与未展芭蕉相似,所以这里把未展芭蕉比作未拆封的书札。

第二首:诗句运用了衬托、对比和比拟的手法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

诗人忠告它“爱惜芳心”,不要轻易地吐蕾。

作者以一首海棠诗暗示、告诫自己的儿女们要稳重行事,要像海棠一样不轻易显露自己的芳心,保持自己内心的纯洁。

“芳心”是一个双关词语,一层意思是海棠花的花心,另一层是儿女的爱慕之心。

巩固练习 1、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泊舟严滩真山民②天色微茫入暝钟,严陵滩上系孤蓬。

水禽与我共明月,芦叶同谁吟晚风。

隔浦人家渔火外,满江愁思笛声中。

云开休望飞鸿影,身即天涯一断鸿。

【注】①严滩:即严陵滩,相传东汉初年隐士严子陵在这里隐身钓鱼,故名。

②真山民:真名不详,宋末进士,宋亡归隐。

(1)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首联一个“孤”字领起全诗。

请具体分析诗人用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这一“孤”字。

答案(1)全诗表现了诗人因国家沦亡而漂泊无依、孤独凄苦(悲苦)的感情。

鉴赏古诗歌的表现手法例题及答案

鉴赏古诗歌的表现手法例题及答案

鉴赏古诗歌的表现手法例题及答案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衬托、对比、象征、比兴、渲染和烘托等。

1.衬托。

例:阅读下而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湘江①_________杜审言迟日②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绝句漫兴九首(一)_________杜_________甫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③,便教莺语太丁宁。

[注]①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诗写在这次流放途中。

②迟日:春日。

③造次:匆忙。

《渡湘江》中“今春花鸟作边愁”句和《绝句漫兴九首(一)》中的“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句在情与景的表现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诗都将“花鸟”人格化,并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中,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

春日花鸟本为娱人之物,《渡湘江》中鸟语花香在诗人心目中只倍增远去边疆的哀愁;《绝句漫兴九首(一)》中,诗人见花,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则嫌其过于丁宁。

《渡湘江》是一首很有艺术特色的诗,通篇运用反衬和对比的手法。

诗的前两句是今与昔的衬比,哀与乐的衬比,以昔日对照今春,以园游对照边愁;诗的后两句是人与物的衬比,南与北的衬比,以京国逐客对照湘江逝水,以诗人南窜对照江水北流。

诗人渡江南下,看到江水滔滔北流,不禁对照自己的遭遇,追思昔游,抒发了怀念京国的悲思愁绪。

《绝句漫兴九首(一)》围绕客愁来写诗人恼春的情绪。

第一句概括说明眼下诗人正沉浸在客居愁思之中而不能自拔。

第二句是说春色不晓人情,莽莽撞撞地来到江亭,闯入诗人的眼帘。

第三、四两句,是诗人的责怪之辞:花匆匆的开放,莺频频地啼叫,似乎故意来捉弄家国愁思绵绵中的他乡游子。

本诗用“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手法,符合生活中的实际,结果是哀感倍生。

题目要求从情与景的关系来比较它们的相同点。

从大的类型来看,情与景有一致和不一致的。

2023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表达技巧2-表现手法(典例引领+方法技巧+巩固训练+答案解析)

2023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表达技巧2-表现手法(典例引领+方法技巧+巩固训练+答案解析)

2023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表达技巧2-表现手法(典例引领+方法技巧+巩固训练+答案解析)【典例引领】(2022·广东深圳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①苏轼枇杷已熟粲金珠,桑落初尝滟玉蛆②。

暂借垂莲十分盏,一浇空腹五车书。

青浮卵碗槐芽饼③,红点冰盘藿叶鱼。

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余④。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十月,苏轼被贬惠州。

詹使君,指惠州知州詹范。

②玉蛆,浮在酒面上的白色泡沫。

亦以代酒。

③槐芽饼,即槐叶冷淘,我国古代一种传统凉食。

④三余,典出三国董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意在强调这些被人们忽略的闲暇时间可以用来读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既点明时节,又描述美食美酒,引出了下文苏轼与詹使君宴饮情景的描写。

B.颔联写诗人用荷叶杯盏,斟满美酒,痛饮一番,来浇空有满腹经纶的胸中块垒。

C.末句用“三余”之典,不写读书,而叙闲暇享乐,说明诗人意志消沉,不思进取。

D.律诗中间两联讲究对仗,本诗前三联皆对仗,体现格律严谨、语言整饬的特点。

2.苏轼是著名的美食家,在本诗前三联中,他用了哪些手法来写美食美味?请简要赏析。

【答案】1.C2.(1)对比。

首联中金黄色的枇杷与白玉色的美酒,颈联中青绿色的槐芽饼与绯红的藿叶鱼,色彩对比鲜明,让人垂涎欲滴。

(2)衬托。

用垂莲盏、圆卵碗、大冰盘等器具盛放美酒佳肴,美器衬美食,更显美食色味俱佳,令人口齿生津。

(3)比喻。

首句把枇杷比作金珠,写出了枇杷的色泽诱人。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意志消沉,不思进取”分析错误,此句表现了诗人被贬之后的复杂心情,既有旷达洒脱,又有落寞失意。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

在本诗中,作者运用了多种手法来描写美食。

第一,本诗的首联“枇杷已熟粲金珠,桑落初尝滟玉蛆”,写枇杷已熟,金灿灿圆润如珠;启封一坛桑落酒,酒沫洁白盈盈。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练习题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练习题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诗人塑造形象、创建境界、表达感情、论述看法所采纳的特别的手法。

它主要包含四个层面的内容:构造特点、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别诗歌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想,剖析其自己的艺术成效,评论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1、常有的构造特点有:铺垫、伏笔、过渡、照顾,直截了当、逐层拓展、卒章显志、起承转合等。

2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述、描绘、谈论和抒怀。

此中抒怀和描绘是考察的要点。

抒怀手法有直接抒怀和间接抒怀,后者包含借景抒怀、情况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怀、借古讽今等。

描绘手法,主假如侧面描绘中的衬着、衬托、动静联合、虚实相生、白描、工笔、细节等。

3、常有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较、象征、起兴(使描绘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夸张、对照、设问、反问(突出作品的要旨);通感、借代、双关、叠字、对偶、频频(使作品中字句更加精良)。

4、常有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怀或情况交融、想象联想、衬托衬着、托物言志、化用典故、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抑扬、虚实相生、比兴寄望、衬托(动静相衬、以有声衬无声等)、对照、象征等。

答题步骤第一步:总说,正确指出运用何种表达技巧;第二步:分说,联合作品详细诗句,剖析其运用的这类方法;第三步:小结,该方法突出的成效和气处,表达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

一、阅读下边一首宋词,而后回答下列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急忙,云边孤雁,水上调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演奏《梅花落》。

“聚散急忙”一句在内容上重申什么?在上片的构造上起什么作用?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辰阑干格外明。

孤独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成效 ?三、阅读下边这首宋诗,达成后边的题目。

晚泊岳阳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诗词鉴赏艺术手法习题与答案

诗词鉴赏艺术手法习题与答案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 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 “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 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4、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歌刻画了梅花的什么特点?用什么方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样 的思想感情?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简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答案 ⑴衬托,以冰雪林衬托梅花的 坚毅耐寒;⑵对比,与混芳尘的桃花 对比,显示梅的高洁守志;⑶托物言 志(象征),借梅花的形象表达作者 的理想追求。
3、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注:答出两种手法以上,取其答得较好的一种给分。要点 完整,可得满分;但错别字较多,有明显语病的,扣1分。
1、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请分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1)这首诗使用了对比的手法。 (2)把过去“ 战士还家尽锦衣”、“宫 女如花满春殿” 的热闹、繁华景象与现在 “惟有鹧鸪飞” 的凄凉景象进行对比,形 成强烈反差。 (3)抒发了诗人昔盛今衰的历史感慨。
7、
台 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分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对比,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与 眼前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 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 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作者吊古伤 今的无限感慨。
8、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完整版)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

(完整版)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

诗歌表现手法鉴赏题型练习示例2012(浙江卷) 阅读下面两首诗未展芭蕉(唐)钱珝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金)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状态的植物,均以()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

还未展开芳心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5分)解析:答案示例: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

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

附两首诗词的简要赏析:第一首:首句从未展芭蕉的形状、色泽设喻。

第二句写卷成烛状的芭蕉,最里一层俗称蕉心,诗人把未展芭蕉比成芳心未展的少女。

三、四两句又另外设喻。

古代的书札卷成圆筒形,与未展芭蕉相似,所以这里把未展芭蕉比作未拆封的书札。

第二首:诗句运用了衬托、对比和比拟的手法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

诗人忠告它“爱惜芳心”,不要轻易地吐蕾。

作者以一首海棠诗暗示、告诫自己的儿女们要稳重行事,要像海棠一样不轻易显露自己的芳心,保持自己内心的纯洁。

“芳心”是一个双关词语,一层意思是海棠花的花心,另一层是儿女的爱慕之心。

巩固练习 1、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泊舟严滩真山民②天色微茫入暝钟,严陵滩上系孤蓬。

水禽与我共明月,芦叶同谁吟晚风。

隔浦人家渔火外,满江愁思笛声中。

云开休望飞鸿影,身即天涯一断鸿。

【注】①严滩:即严陵滩,相传东汉初年隐士严子陵在这里隐身钓鱼,故名。

②真山民:真名不详,宋末进士,宋亡归隐。

(1)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首联一个“孤”字领起全诗。

请具体分析诗人用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这一“孤”字。

答案(1)全诗表现了诗人因国家沦亡而漂泊无依、孤独凄苦(悲苦)的感情。

古诗鉴赏及表达训练题及答案

古诗鉴赏及表达训练题及答案

古诗鉴赏及表达训练题及答案一、基础题组1.判断下列诗句所用的表达技巧。

(1)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虚写(想象)、夸张(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设问、借代(3)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对偶、对比(4)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拟人(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象征(6)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反语(7)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虚写(想象)(8)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象征、比喻(9)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对写法(10)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侧面描写(1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对偶、反衬(1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衬托(1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对比、借代(14)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反问、用典(1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互文(16)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用典(17)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用典、虚实对比(1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动静结合、反衬(19)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借古讽今(2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反衬二、核心题组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城东早春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①诗家:诗人。

②上林:古代皇家园林。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②①答案(1)反衬。

用芳春(或晚春)的秾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或以“喧闹”来反衬“清景”),表达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

(2)对比(对照)。

“看花人”对“上林花似锦”的追求与“诗家”对“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欣赏形成强烈对比(对照),突出强调了二者不同的审美情趣。

(3)虚实结合(以虚写实、以虚衬实)。

(完整版)古诗表现手法练习及答案举例

(完整版)古诗表现手法练习及答案举例

古诗表现手法练习及答案举例一、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这些诗词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试做分析。

1、待储光羲不至[唐.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

了自:已经明了。

空复情。

自多情。

答:【明手法】细节描写【阐运用】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的屋门;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是自己弄错了。

【析效果】盼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

2、东栏梨花 [宋.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答:【明手法】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阐运用】柳树由浅绿变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开满城漾白,也暗伏盛极将衰,一、二两句写景中满蕴了伤春之情。

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如寄之慨。

【析效果】感伤春光易逝、慨叹人生短促。

3、台城 [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答:【明手法】怀古伤今,对比【阐运用】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析效果】表现出诗人怀古伤今的晚唐情结4、玉楼春 [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答:【明手法】拟人手法。

【阐运用】作者把斜阳当做朋友,举酒相劝,希望斜阳在杏花丛中多加逗留。

【析效果】表达了惜春(惜时)的感情。

5、乌衣巷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答:【明手法】对比【阐运用】唤起读者想象,暗写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

古诗词鉴赏表现手法训练试题及答案

古诗词鉴赏表现手法训练试题及答案

古诗词鉴赏表现手法训练试题及答案鉴赏表现手法8.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高蟾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1)解说本诗第一、二句所象征的内容。

(2)简析全诗的主要艺术手法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龙潭夜坐王守仁①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②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注】①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

②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

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生不逢时。

(1)诗中描摹了龙潭夜怎样的景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城东早春杨巨源诗家①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②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①诗家:诗人。

②上林:古代皇家园林。

(1)本诗中的“才”和“半”用得好。

请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好在哪里。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8.答案(1)得第者有所凭恃,特承恩宠,春风得意,前程似锦,平步青云。

(2)手法:诗全用比拟。

思想情感:诗中暗寓自己生不逢时的悲慨,又不卑不亢,毫无胁肩谄笑的媚态,同时也表现出了对自己才识的自信。

9.答案(1)诗中前三联着意描写夜里山中澄澈寂静的景象。

通过描写夜色中清幽淡雅的花香、潺潺的溪水声、鸟儿的鸣叫声以及草上露水、松林之风,渲染了月夜的静谧氛围,凸显了诗人月下独行的落寞心境。

结句诗人笔锋陡转,以“无限情”直接抒发了自己不因失意而消沉之情怀。

(2)诗中运用了衬托、拟人、用典、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等多种艺术手法。

①衬托手法。

首联以深夜在茅屋里听到溪声,反衬出山间的寂静。

(或:颔联以人往的动态、鸟鸣之声衬空山之静。

(完整版)诗词鉴赏艺术手法专项训练(含答案)

(完整版)诗词鉴赏艺术手法专项训练(含答案)

(完整版)诗词鉴赏艺术手法专项训练(含答案) 诗词鉴赏艺术手法专项训练:指出下列诗句的艺术手法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王昌龄)2、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王维)3、千岩万壑处深山,远看方知出高处。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瀑布联句》•李忱)4、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孔雀东南飞》)5、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台城》•韦庄)6、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都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雪》•韩愈)7、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虞世南)8、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论。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李商隐)9、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鹿柴》•王维10、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过香积寺》•王维)11、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时是归年。

(《绝句二首》•杜甫12、江上信美,终非吾土,何日是归年。

(《越调•平湖乐》1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崔护)14、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临安春雨初霁》•陆游)1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商山早行》温廷钧)16、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17、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文天祥18、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雁歌行》•高适19、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直抒胸臆情景交融20、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田家》)白描2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比喻22、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征人怨》柳中庸)借代23、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新晴》拟人24、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夸张25、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26、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完整版)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专项训练

(完整版)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专项训练

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专项训练题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

1.烘托和渲染。

(2分)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新竹宋陆游插棘编箩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诗的中间两联采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竹子?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

2.①虚实结合。

第二联上句通过风来描写竹子,下句通过日来描写竹子,这是虚写;第三联“解箨”“放梢”写竹子的成长情势,这是实写。

②动静结合。

第三联上句是动态描写,写新竹的成长的过程,下句是静态描写,描写新竹的影子。

③多种感觉结合。

“解箨”句是写人的听觉,“放梢”句是写人的视觉,“赤日”句是写人的感觉。

调动多种感觉来描写新竹的情状,使人如临其境。

3.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丰乐亭游春(一) 宋欧阳修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春兴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简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3.第一首诗“鸟歌花舞”用拟人手法描写鸟语花飞、充满生机的迷人春光;“明日酒醒春已归”用夸张手法阐发酒醒春已归,感叹春天的短暂,暗含着诗人对春光的留恋与惜别。

第二首诗前两句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细雨初晴、柳色深深,残花落尽、流莺娇啼。

典型的暮春景色触动了作者羁旅在外的乡思之情,也引起作者对“光阴易逝”的感慨。

后两句用奇妙的想象,将强烈的乡思形象化,仿佛“乡梦”可以像柳絮一样,被春风吹送故乡去。

4、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用具体的事物象征某种抽 象的概念或思想,如《青 松》中的“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用青松的 坚韧不拔象征人的坚强不 屈。
将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放在 一起进行比较。突出作者 的思想感情和态度。如《 秋词》中的“自古逢秋悲 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 突出主体形象或情感的表 现,如《静夜思》中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通过描写明亮的月光 和寒冷的霜地,烘托出作 者思乡的孤独和凄凉。
03
02
夸张
拟人
将非人类的事物赋予人类的特性或 情感,以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 征、程度或数量等,来突出表现 事物的本质或加强表现效果。例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 河落九天”中,通过夸张手法, 描绘了瀑布的壮观和气势磅礴。
04 借代
用某一事物的名称或特点来代替另 一个事物,以突出表现事物的特征 或形象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练习 题》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修辞手法 • 表达技巧 • 语言风格 • 思想内容
01
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
01
比喻
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 ,以此来说明或描述某一事物。 例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 流”中,将明月比喻为明镜,形 象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明亮和清 澈。
增强表达效果。
象征
02
用具体的事物代表或表达抽象的概念或思想,增强表达的深刻
性和含蓄性。
寓言
03
通过讲述故事或虚构的人物来表达作者的观点或思想,使表达
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感染:语言质朴无华,贴近生活,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 含蓄蕴藉:诗人借助比喻、象征等手法,使诗歌含义深远,耐人寻味,表达出丰富的情感与思想。 • 雄浑豪放:诗人以开阔的胸襟、昂扬的气势,抒发出对时代、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语言刚健有力。 • 幽婉深邃:诗人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情感抒发,使诗歌意境深远,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 平实质朴:诗人以平实的语言,直接描绘生活,展现出真实的情感与思想,令人感到亲切自然。 • 绚丽华美:诗人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华丽的词藻,使诗歌语言富有艺术感染力。 • 幽默诙谐:诗人以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抒发对人生、社会的独特思考,引人入胜。 • 悖论反讽:诗人运用相反的词语或表达方式,构成矛盾的意象或语句,以达到讽刺、批评或揭示真相的效

[数学高考卷]高考第轮复习---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附答案(一)

[数学高考卷]高考第轮复习---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附答案(一)

[数学高考卷]高考第轮复习---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附答案(一)数学高考卷中有一部分是古典诗词鉴赏,这是考查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而作为一项文学功底的技能,诗词鉴赏需要多方面的掌握,其中表现手法的识别更是关键。

下面我们将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出发,给大家提供一些练习题附答案,以帮助大家进行复习。

一、寓情于景题目一:请举例说明《将进酒》中寓情于景的手法。

答案:《将进酒》是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充满了浓郁的酒文化色彩。

诗中借景寓情,可以引起读者对李白豪迈、豁达、乐观的性格品质的敬佩。

比如,“银鸭(自制鸭形银器)肯劝诗,劝我早上酒一杯。

”此句中,“银鸭”代表敬酒器,象征着友情和欢乐,表现出充满豪迈和奔放的诗人心境。

二、对比题目二:请举例说明《静夜思》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答案:《静夜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诗人在月色的映衬下,感叹人生苦短、美好事物不长久的情感。

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加深了读者对人生短暂、物极必反的深刻理解。

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此句通过明暗、高低、冷暖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思想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人生短暂和物极必反的深刻含义。

三、拟人题目三:请举例说明《登高》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答案: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五言绝句。

在诗中,杜甫通过生动的拟人手法,让抽象的山水情感化为具体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比如,诗中写道:“临别赠言黄鹤楼,烟柳画桥,年华虚度,谁说青春不再。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通过把山峰、波涛比拟为生物,诗人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

四、象征题目四:请举例说明《长恨歌》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答案:《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性古体诗。

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女主人公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连为一体,表现了作者对逝去的唐朝的悲痛和不舍。

比如,诗中写道:“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2012年高考古典诗词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二)

2012年高考古典诗词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二)

2012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二)教学参考0814 08512012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二)一、阅读下面的宋词,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7分)唐多令邓剡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

叶声寒,飞透窗纱。

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

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

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

(1)上片中“堪恨西风吹世换”一句语意双关,请简要分析。

(3分)(2)下片中“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一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5分)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西塞山,曾是东吴著名的军事要塞。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晋武帝命王濬率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和“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都是怀古诗中的名句,其感情及表现手法均有相似之处,请具体分析。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送李端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1)这首诗写离别之情,集中表现在“悲”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2)这首写送别,不同于一般的赠别诗,请结合颈联,简要赏析。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①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注:①老僧:当地僧人,名奉闲。

②坏壁:是残破的墙壁。

(1)这首诗的首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4分)(2)本诗颈联应和了子由所怀的“旧”,“旧”具体指什么?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五、阅读清代郑燮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练习题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练习题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阐述观点所采用的特殊的手法..它主要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结构特点、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1、常见的结构特点有:铺垫、伏笔、过渡、照应;开门见山、逐层拓展、卒章显志、起承转合等..2、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其中抒情和描写是考查的重点..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后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描写手法;主要是侧面描写中的渲染、烘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白描、工笔、细节等..3、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象征、起兴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夸张、对比、设问、反问突出作品的主旨;通感、借代、双关、叠字、对偶、反复使作品中字句更为精巧..4、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想象联想、烘托渲染、托物言志、化用典故、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抑扬、虚实相生、比兴寄托、衬托动静相衬、以有声衬无声等、对比、象征等..答题步骤第一步:总说;准确指出运用何种表达技巧;第二步:分说;结合作品具体诗句;分析其运用的这种方法;第三步:小结;该方法突出的效果和好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晚泊岳阳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达的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次潘别驾韵汪莘野店溪桥柳色新;千愁万恨为何人殷勤织就黄金缕;带雨笼烟过一春..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结合有关诗句进行具体分析..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注逐臣:是被放逐之臣;这里指贾谊因力主改革;被贬长沙..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黄庭坚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酒船渔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注1、当时诗人在平舆;其地属蔡州;汝河流过其境..友人李子先在并州任吏曹一类的小官..2、“青袍”是低级官吏的服装..3、九方皋:春秋时善相马的人..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析..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晓至湖①上清厉鹗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③..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参考答案一、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上片前半部分写两人相聚太短即又离别;无心喝酒;后半部分写两人离别之苦..“聚散匆匆”在写聚、散内容之间承上启下..二、主要用了反衬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景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景景关情..四、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殷勤织就黄金缕”一句说柳很“殷勤”;而且能织;赋予柳以人的行为、感情;是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柳条说成“黄金缕”是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柳长出千枝万条的不易;便于抒发柳枝容易衰老、凋残的愁恨..将“柳色新”这一美景同“野店溪桥”荒凉寂寥的背景相对比;突出了柳枝被冷落的情形;将“殷勤织就黄金缕”的不易与“带雨笼烟过一春”表现出的柳的容易衰老、凋残相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愁恨之情..以上手法答出一种即可五、本诗采用了“欲抑先扬”或“先扬后抑”的手法..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仿佛热烈颂扬汉文帝求贤若渴;调回贾谊;虔诚求教;而后笔锋一转;点出汉文帝垂询的内容;不是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问题.. 此为“抑”..诗由赞叹化为慨叹;由歌颂化为讽刺;通过欲扬先抑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汉文帝的讽刺;对贾生的同情..六、虚实结合..前句实写;汝水流动;诗人的心也随波起伏;思念着远方的友人;后句虚写;想象朋友在并州赏月;兴致与皓月争高或“想象朋友在并州赏月怀我”..这一联前实后虚;抒写对友人的怀念..七、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声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附鉴赏:一、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作为辛派词人;人们总喜欢将他与“金戈铁马”、“整顿乾坤”、“誓斩楼兰”联系在一起;豪放粗犷是其词的当行本色..但他有些词却写得蕴藉含蓄;委婉动人..这反而显得他是真豪杰;体现出他的真性情来..鲁迅先生有句话:“无情未必真豪杰”;这首柳梢青·送卢梅坡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卢梅坡;南宋诗人;刘过在京城杭州交结的朋友;这首词是刘过为他送别时写的..它描写了送别时的;尤其是送别后刘过对友人魂牵梦萦的思念之情;写得情真意切;饶有余味..上片写离别之苦..前三句写聚;写饯别时对旧日交游的回忆..写聚;作者从两人的交往中选取了两件具有典型意义的活动加以叙写..陶潜在饮酒诗中说:“秋菊有佳色;裘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泛菊杯深”化用陶诗;写在重阳佳节;他们共饮菊花酒;其乐陶陶的情景..深;言酌酒之满..一个“深”字;把他们畅怀酣饮的情形描写出来了..汉乐府横吹曲有梅花落曲;是唐宋文人很喜欢听的笛曲..李清照永遇乐词中有“染柳烟浓;吹梅笛怨”之句..“吹梅角远”化用李词;写在春天的时候他们携手踏青;欣赏那冰肌玉骨的梅花;聆听那余韵悠长的笛声..远;写笛声悠长..一个“远”字;展现了他们胜日寻芳的愉快心情..这两句词;不仅形象地再现了他们欢会的场面;还巧妙地暗示了他们欢会时间的短暂;不过是从秋到春;为下文“匆匆”二字埋下了伏线..如果说“泛菊”二句暗示了他们欢会的时间;那么;“同在京城”则明确地交代了他们聚会的地点..短短十二个字;就把他们聚会的节令、地点和情景交代清楚了;构思缜密;惜墨如金..后三句写“散”;写饯行时惜别心情..“聚散匆匆”是关键句;是这首词的题眼;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聚”字结上;“散”字启下;“匆匆”二字;表示他们不论是对“聚”还是“散”;都感到时间短暂;一种友情难以畅叙的遗憾袭上心头..“云边”二句具体写“散”..在这里;作者使用了两个比喻;说明他们此别之后;如云边的孤雁;深以失侣为苦;又如水上浮萍;到处漂泊不定..这两句词情景交融;景中见情;情中生景;哀婉动人..比之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虽境界有所不及;但更令读者伤心动情..下片写别后之思..换头三句先用设问句式加以提顿;直抒胸臆;铿锵有力;说明卢梅坡走后;不能不使人“伤情”;然后用“魂飞梦惊”四字;说明他是如何“伤情”..“魂飞”;写他因友人离去而失魂丧魄;六神无主;“梦惊”;写他为不能再见到友人而辗转反侧;无法安睡..前边用“几度”二句加以总括;就把作者“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秦观菩萨蛮;希望梦见友人但又怕醒来只是一梦的复杂感情描写出来了;语句间情深意切..写到这里;作者感到还没把他的相思之情写足;于是又用“后夜相思”三句翻入一层;写他想象中追随友人旅程远去的情形..这三句词;化用苏味道“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上来”正月十五夜和贺铸“明月多情随舵尾”惜双双句意;说明在离别之后;他的心像飞尘一样时时紧跟在卢梅坡的马后;又像明月一样处处追随在卢梅坡的舟旁..这样的写法;层层深入;步步紧逼;生生把作者对友人的无限深情和刻骨相思“逼”将出来;深化了主题;扩大了词境;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二、陈与义早行第一句不诉诸视觉;写早行之景;却诉诸感觉;写寒意袭人;这是耐人寻味的..联系第三句;这“味”也不难寻..过“小桥”还在做梦;说明主人公起得太“早”;觉未睡醒;一上马就迷糊过去了..及至感到有点儿“寒”;才耸耸肩;醒了过来;原来身上湿漉漉的;一摸;露水已侵透了“驼褐”..睁眼一看;“星斗阑干分外明”;离天亮还远..于是又合上惺忪睡眼;进入梦乡..既进入梦乡;竟知道在过桥;那是因为他骑着马..马蹄踏在桥板上发出的响声惊动了他;意识到在过桥;于是略开睡跟;看见桥是个“小”桥;桥外是“稻”田;又朦朦胧胧;进入半睡眠状态..第一句写感觉;第二句写视觉;三四两句;则视觉、触觉、听觉并写..先听见蹄声响亮;才略开睡眼;“小”桥和“稻”田;当然是看见的..而“稻田深处草虫鸣”;则是“和梦”过“小桥”时听见的..正像从响亮的马蹄声意识到过“桥”一样;“草虫”的鸣声不在桥边、而在“稻田深处”;也是从听觉判断出来的..诗人在这里也用了反衬手法..“寂寞小桥和梦过”;静中有动;“稻田深处草虫鸣”;寂中有声..四野无人;一切都在沉睡;只有孤寂的旅人“和梦”过桥;这静中之动更反衬出深夜的沉静;只有梦魂伴随着自己孤零零地过桥;才会感到“寂寞”..“寂寞”所包含的一层意思;就是因身外“无人”而引起的孤独感..而“无人”;在这里又表现天色尚“早”..“寂寞”所包含的又一层意思;就是因四周“无声”而引起的寂寥感..而“无声”;在这里也表现天色尚“早”;比齐己江行晓发所写的“鸟乱村林迥;人喧水栅横”要“早”得多..这首诗的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就表现在诗人通过触觉、视觉和听觉的交替与综合;描绘了一幅独特的“早行”甚至可以说是“夜行”图..读者通过“通感”与想象;主人公在马上摇晃;时醒时睡;时而睁眼看地;时而仰首看天;以及凉露湿衣、虫声入梦等一系列微妙的神态变化;都宛然在目;天上地下或明或暗、或喧或寂、或动或静的一切景物特征;也一一展现眼前..三、欧阳修晚泊岳阳本诗是欧阳修的名作之一;是一首七言古诗..“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天色已晚;夷陵还远;只好系舟江边;独卧舟中;等待明日继续跋涉..此时钟声徐徐传来;促动了诗人的某根心弦..这句虽然化用了张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和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四个名句的意境;但那舒缓纡yū徐的语气;从容不迫的态度;却与张继和孟浩然的不同;诗人淡化了张继的寒寂;洗净了孟浩然的愁苦..这表现了欧阳修作为太守面对人生风雨时的从容淡定;却不是作为诗人的敏感..全篇以叙述起笔;“卧闻”二字;从容不迫;显得悠然自适;并点明是途经暂泊..“城里”、“城下”;为全诗紧要处..系舟城下;“城里”之事当然不知;所以首句仅仅以悠闲笔调轻轻带过;但那钟声却有无限韵味;耐人思索..日暮钟声;想此刻“城里”;大概正是炊烟袅袅;灯火煌煌..而诗人自己;却漂泊城下;闲卧舟中..心中不由泛起层层涟漪..“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空江”二字;固然指洞庭湖口空旷开阔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刚从遐想中醒来时的一片茫然之情;天地的空阔正显出了孤舟即诗人的渺小孤独无助..但月亮却是有情有义的;能及时而来;与诗人默然相对;为诗人排解贬谪夷陵的失意情怀..“空江明月”正是为写“失江路”做好了铺垫..诗人似乎想到了王勃的“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面对皎皎明月;面对“云水苍茫”的大江;诗人情不自禁要发出“路在何方”的疑问和叹惋..“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诗人的注意力重返现实时;已是夜深月上;眼前呈现一片“江月弄清辉"的美景;令人想起唐代张若虚的诗句;“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月似乎看出了诗人心中的迷茫;于是故弄清辉;照明诗人高洁澄清的本心;提示诗人要坚守超拔脱俗的人生志趣..忽然水上传来舟子的渔歌;声音嘹亮悠远;也许还有满载鱼虾而归的欢快;想象舟子回家与渔妇渔子其乐融融的场景;诗人不免也萌发的乡思..家中的慈母爱妻娇子;他们好么“一阙声长听不尽”;这阙渔歌里含着无穷的意蕴;仕途的失意人生的操守思乡抑或归隐复杂的思想;矛盾的心情;此后的人生之路该如何走“轻舟短楫去如飞”;一切尽在不言中..卸下思想的重负;让自己旷达的步伐响彻于天地之间..此诗写旅中思归;深藏不露;只是句句写景;然景中自有缕缕情思..以“城里钟”起;以月下歌止;拓前展后;留下足以使人驰骋想象的空间;同时以有意之“听”照应无意之“闻”;表现了感情的变化..全诗语句平易流畅;情意深婉曲折;所以方植之说:“欧公情韵幽折;往反咏唱;令人低徊欲绝;一唱三叹而有遗音;如啖橄榄;时有余味”昭昧詹言..这段话可谓此诗的评..此诗以情韵胜;实是欧之本色;其唱叹之致;与欧文相似;而与他学李白或韩愈的那一类诗歌不同..四、汪莘次潘别驾韵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诗中妙用拟人和借景生情..这首咏物寄情诗的抒情不滞不露;是一首文情并茂的佳作..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愁恨的情感..诗人用“柳色新”这一美景同“野店溪桥”这一荒凉寂寞的背景相对比;自然便从柳的被冷落想到人的不如意;因而就产生了愁与恨..从柳的生长过程看;长出“黄金缕”一般的千枝万条是极不容易的;是柳经过千般“殷勤”方始织就;但这番殷勤的结果不过是“带雨”“笼烟”过一春就衰老、凋残了事;这怎能不使人“愁恨”呢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殷勤织就黄金缕”一句说柳很“殷勤”;尚且能“织”;赋予柳以人的行为、感情;是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柳条说成“黄金缕”是用了比喻;形象地说明柳长出千枝万条的不易;便于抒发柳枝容易衰老、凋残的愁恨..将“柳色新”这一美景同“野店溪桥”荒凉寂寞的背景相对比;突出了柳被冷落的感情;将“殷勤织就黄金缕”的不易与“带雨笼烟过一春”容易衰老、凋残相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愁恨之情..自己与友人离去的浓重的愁恨和悲凉千愁万恨、雨、烟巧妙的借用绞缠无绪的柳丝表现出来..既没有分别的场景描写;也没有作者个人身影的出现;却把浓重的友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五、李商隐贾生贾谊贬长沙;久已成为诗人们抒写不遇之感的熟滥题材..作者独辟蹊径;特意选取贾谊自长沙召回;宣室夜对的情节作为诗材..史记·屈贾列传载: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刚举行过祭祀;接受神的福佑;坐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这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盛事..但诗人却独具只眼;抓住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之事;翻出了一段新警透辟、发人深省的诗的议论..“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前幅纯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首句特标“求”、“访”咨询;仿佛热烈颂扬文帝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所谓求贤若渴;虚怀若谷..“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次句隐括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才调”;兼包才能风调;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令人宛见贾生少年才俊、议论风发、华采照人的精神风貌;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调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如果不看下文;几乎会误认为这是一篇圣主求贤颂..其实;这正是作者故弄狡狯之处..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承;即所谓“夜半前席”;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使历史陈迹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的画面..这种善于选取典型细节;善于“从小物寄慨”的艺术手段;正是李商隐咏史诗的绝招..通过这个生动的细节的渲染;才把由“求”而“访”而赞的那架“重贤”的云梯升到了最高处;而“转”;也就在这戏剧高潮中同时开始..不过;它并不露筋突骨;硬转逆折;而是用咏叹之笔轻轻拨转──在“夜半虚前席”前加上可怜两字..可怜;即可惜..不用感情色彩强烈的“可悲”、“可叹”一类词语;只说“可怜”;一方面是为末句──一篇之警策预留地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这里貌似轻描淡写的“可怜”;比剑拔弩张的“可悲”、“可叹”更为含蕴;更耐人寻味..仿佛给文帝留有余地;其实却隐含着冷隽的嘲讽;可谓似轻而实重..“虚”者;空自、徒然之谓..虽只轻轻一点;却使读者对文帝“夜半前席”的重贤姿态从根本上产生了怀疑;可谓举重而若轻..如此推重贤者;何以竟然成“虚”诗人引而不发;给读者留下了悬念;诗也就显出跌宕波折的情致;而不是一泻无余..这一句承转交错的艺术处理;精炼;自然;和谐;浑然无迹..末句方引满而发;紧承“可怜”与“虚”;射出直中鹄的的一箭──不问苍生问鬼神..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诗人仍只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辞锋极犀利;讽刺极辛辣;感概极深沉;却又极抑扬吞吐之妙..由于前几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第三句又盘马弯弓;引而不发;末句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便显得特别有力..这正是通常所谓“抬得高;摔得重”..整首诗在正反、扬抑、轻重、隐显、承转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上;都蕴含着艺术的辩证法;而其新警含蕴、唱叹有情的艺术风格也就通过这一系列成功的艺术处理;逐步显示出来..点破而不说尽;有论而无断;并非由于内容贫弱而故弄玄虚;而是由于含蕴丰富;片言不足以尽意..诗有讽有慨;寓慨于讽;旨意并不单纯..从讽的方面看;表面上似刺文帝;实际上诗人的主要用意并不在此..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诗人矛头所指;显然是当时现实中那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封建统治者..在寓讽时主的同时;诗中又寓有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诗人夙怀“欲回天地”的壮志;但偏遭衰世;沉沦下僚;诗中每发“贾生年少虚垂涕”、“贾生兼事鬼”之慨..这首诗中的贾谊;正有诗人自己的影子..概而言之;讽汉文实刺唐帝;怜贾生实亦自悯..六、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因为到官误期;受到上级官吏的谴责;县尉职位低;俸禄也少;不足以养家;心中总是闷闷不乐..这首诗是黄庭坚在1071年熙宁四年春天;辞去叶县尉职务时所作;表达的便是得不到赏识欲归湖山的心情..一二句主客并提;以彼此远居又各不得意为“怀”字提供丰富的内容..“幽人”指李子先;他在并州治所在今山西太原作小官..“青袍”是下级官员的服装..历代文人常用青草比青袍;如庾信哀江南赋:“青袍如草..”杜甫诗:“汀草乱青袍..”含有不被见用的意思..这里作者说“堤草”认出自己的青袍来;不光属思奇巧;而且以草为有情物来反衬人的情怀难禁;效果极好..三四句承首联中“各在异地”的含义;叙遥相思念之情这两句借景抒情;情景互生..作者时在平舆;地近汝水..前句写自己;后句写朋友;但同第一二句一样都用实写法..仿佛友人也在目前;诗人颇觉亲切..五六句承首联中“各不得志”的含义;写无人理解的愤懑..这两句诗措辞自然;对仗工稳而又意在言外;显示出诗人锤炼语言的深厚功力..末二句写出全诗的主旨;劝李子先也解官归故里;与诗人同游..其中“归来”二字明言作者用心;紧接着又下一个很有分量的“是”字;但诗人犹嫌不足;同时还用水涨花落、渔船载酒构成一幅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图画;劝归之意发挥得淋漓尽致..黄庭坚作诗;最讲章法..这首诗用“幽人佐吏”开篇;以“故溪篙深”作结;很像是无首无尾;然而横空出语;收束有力..各联之间;首联说官卑;颔联写春兴;颈联叹九方皋之罕见;尾联叙故溪之可游;每联下语也如同不知其所从来..但细味诗意;脉理仍然是清晰可辨的..因为从内容上讲;诗人和朋友之所以“心动”、“兴高”;并不仅仅是感觉到“春波”、“夜月”的缘故;更重要的是他感慨于自己“佐吏曹“、“青袍”这样的低下地位;因此也就极容易作千里马、九方皋之叹;慨叹之余;希望能退隐于酒船渔网之间;也就是顺理成章了..从结构上看;首联总提;中间两联分议;末联收拢;也分得巧妙;合得有力;既富变化;又做到了天衣无缝..七、厉鹗晓至湖上晓至湖上载于清诗选;是清代浙西词派的代表人物厉鹗的作品..这首诗情感丰富..从“人意静”、“寒雾生”等语可以看出作者喜爱幽静;“临水”、“稍见初日开”等词句则表达了作者亲近自然之意;而从“安得学野凫”、“逐清景”又可看出作者向往自由以及对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之情..“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是写景名句..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看;此联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听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同时采用了对偶的手法;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形象丰满;层次分明;构建了开阔、淡雅、幽静、清新的意境..此诗用清凉的晨雾;清淡的远山;清澈的湖水;清灵的野凫;构成一幅清新宜人的晓湖之景..表现了诗人平静闲适的心态;愿象野凫一样回归自然的情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一、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得题目、(7分)念奴娇黄庭坚①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

偶有名酒,因以金荷②酌众客。

客有孙彦立,善吹笛。

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③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落,为谁偏照醽醁④?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⑤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⑥。

[注释]①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诗与苏轼并称“苏黄",词与秦观齐名。

但多次遭贬,最后死于西南贬所。

②金荷:以金制成得荷叶杯。

③桂影:相传月中有桂树,因称月中阴影为桂影。

④醽醁(línglù):酒名。

⑤老子:作者自指。

⑥霜竹:指笛子。

(1)本词上阙先描写断虹高挂,秋空明净,山染新绿,后想象嫦娥驾月,这就是采用了____表现手法。

(2分)(2)《宋史》记载“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这首词正就是她豪迈乐观精神得生动写照。

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就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怀得。

(5分)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对雪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①。

[注]①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1)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得作品,从全诗瞧,说说本诗得主旨、(4分)(2)读第二、三两联,任选一联,分析作者通过怎样得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得感情?(4分)三、阅读下面得唐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5分)贫交行杜甫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注】管鲍:管仲与鲍叔牙。

《杜诗镜铨》引用王嗣奭(shì)得话说,此诗“作‘行’,止此四句,语短而恨长,亦唐人所绝少者”。

请就本诗得主要表现手法与抒发得情感写一段赏析文字、四、阅读下面得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减字木兰花•竞渡黄裳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1)这首词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分析其中一种修辞方法得表达效果、(3分)(2)这首词就是怎样描写“竞渡”场面得?请简要分析。

(4分)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楚江怀古唐•马戴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注释:(1)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因直言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县尉,写下了《楚江怀古》三首,这就是其中得第一首、(2)云中君:云神、“云中君”为《楚辞?九歌》篇名,此处指代诗人屈原。

(1)“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就是晚唐诗中得名句,请从动、静角度分析这两句诗得表达效果。

(3分)(2)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得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六、阅读下面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泊舟严滩①真山民②天色微茫入暝钟,严陵滩上系孤蓬。

水禽与我共明月,芦叶同谁吟晚风。

隔浦人家渔火外,满江愁思笛声中。

云开休望飞鸿影,身即天涯一断鸿。

【注】①严滩:即严陵滩,相传东汉初年隐士严子陵在这里隐身钓鱼,故名。

②真山民:真名不详,宋末进士,宋亡归隐、(1)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得思想感情?(2分)(2)首联一个“孤”字领起全诗。

请具体分析诗人用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这一“孤”字、(5分)七、阅读下面得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得都就是___时刻得景色,均以荷与____为诗歌得主要意象。

(2分)(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得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得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5分)八、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1)(2)题。

(6分)送柴侍御丹阳送韦参军王昌龄严维流水通波接武冈,丹阳郭里送行舟,送君不觉有离伤。

一别心知两地秋、青山一道同云雨,日晚江南望江北,明月何曾就是两乡。

寒鸦飞尽水悠悠。

(1)从体裁角度瞧,这两首诗都就是____;从题材角度瞧,这两首诗都就是____、(2分)(2)请概括写出两首诗不同得感情色彩,并具体分析每首诗后两句得表现手法。

(4分)九、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乱后(金)辛愿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川原荒宿草,墟落①动新烟。

困鼠鸣虚壁,饥鸟啄废田。

似闻人语乱,县吏已催钱。

注:①墟落:村落一(1)诗得第三联描写了怎样得景象?请简述。

(3、分)(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现了作者怎样得思想感情?请简析(5分)十、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⑴两首送别诗都写了猿声,请简要说明二者在对猿声得写法上有什么不同?(4分)⑵第一首诗中得“江风引雨入舟凉”与第二首诗中得“青山万里一孤舟"都写得景中有情。

请对此分别作简要赏析。

(4分)十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西江月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瞧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1)《古今词语》云:“东坡”在黄州,对月独酌,作《西江月》词。

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得就是眼前实景,却有更深得内涵、请品读全词,谈谈您得理解、(4分)(2)这首词最突出得表现手法就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6分)十二。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菊(唐)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头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地岸,向来不羡瓦松高。

题菊花(唐)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她年我若为青帝①,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①青帝:分管春天得天神。

(1)郑谷得诗就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菊花得高尚品质得?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4分)(2)请简要概括两首诗歌所抒发得感情有何不同。

(2分)一、阅读下面得宋词,按照要求完成赏析、(7分)唐多令邓剡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

叶声寒,飞透窗纱。

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

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与明月,宿芦花、[注]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得同乡与朋友。

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1)上片中“堪恨西风吹世换"一句语意双关,请简要分析。

(3分)(2)下片中“惟有南来无数雁,与明月,宿芦花”一句营造了怎样得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得情感?(4分)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5分)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西塞山,曾就是东吴著名得军事要塞。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晋武帝命王濬率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都就是怀古诗中得名句,其感情及表现手法均有相似之处,请具体分析。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送李端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1)这首诗写离别之情,集中表现在“悲”字上,全诗就是怎样表现得?请简要赏析、(2)这首写送别,不同于一般得赠别诗,请结合颈联,简要赏析、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与子由渑池怀旧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①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注:①老僧:当地僧人,名奉闲、②坏壁:就是残破得墙壁。

(1)这首诗得首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得人生态度?(4分)(2)本诗颈联应与了子由所怀得“旧”,“旧”具体指什么?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得思想感情?(4分)五、阅读清代郑燮得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渔家卖得鲜鱼百二钱,籴粮炊饭放归船。

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注]衙斋卧听萧萧竹,疑就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注]这首诗就是郑燮任山东潍县知县时送给山东巡抚包括得一幅墨竹画上得题画诗。

1、从这两首诗中瞧,作者就是怎样一个人物?对“渔家”有着怎样得感情?(5分)2、第二首就是题画诗,诗中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就其中得一种加以赏析。

(6分)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诗人听筝最突出得感受就是什么?从诗歌得描写来瞧,筝声中包含了哪些情感?(2)诗人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描写筝声得?请作简要分析、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摸鱼儿①辛弃疾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②,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①这首词作于淳熙六年(1179)。

当时词人调到离抗金前线更远得湖南路任转运副使,一腔恢复中原得抱负不能尽情施展,于就是写下此词抒发胸中得郁闷与感慨。

②汉武帝时陈皇后因遭人妒忌而被打入冷宫。

(1)词得上片,以“春去”作为线索。

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词人得情感变化过程?(2)词得下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得思想情感?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①本诗上片写梦境,作者就是从哪些角度描述梦境得?这样得梦境与作者怎样得思想感情有关。

②本诗下片写梦醒,请从表现手法得角度赏析情与景得交融。

参考答案一、(1)答案:虚实结合(或虚实相生)(2)【参考答案】①融情于景(或情景交融,或以景衬情)。

(1分)本词上阙通过选用“断虹”、“秋空"、“万里青天”、明月等巨大而色彩鲜明得意象,描绘明净、壮阔得仲秋景象,衬托诗人豪迈快意得情怀。

(1分)②融情于事、(1分)在下阙,作者叙说自己“家万里”“平生”“江南江北”,自然流露怀才不遇,到处漂泊得身世之感;但仍然带领年轻人赏月喝酒,“最爱临风笛”,从而先抑后扬,(1分)更突出词人处逆境而不颓唐得豪迈乐观情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