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Q1中国打车软件市场监测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打车软件行业分析

中国打车软件行业分析

三、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三、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 在打车类APP出现之前,电话叫车业务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 如果能比较容易打到车,也就没必要使用预约了。在北京,也不是 无论何时何地都难到打车。打车难往往出现在特殊时间和地点:上班 高峰的住宅区,下班高峰的商务区,凌晨和深夜的郊区或偏僻地点, 遇到雨雪天气…… • 一二线城市的交通问题,说到根源,很多是由于城市布局不合理造 成的。所谓的功能区、中心化,让CBD在一个地方,住宅区在一个地 方,商圈又是一个地方;人为造成上下班时住宅区和CBD间的潮汐效应, 周末逛街造成住宅区和商圈间的潮汐效应。再宽的路,再多的出租车, 也难解决这个问题。再加上各城市对出租车总量的管控,出租行业将 长期处在车少人多的境地,卖方市场会持续很长时间。
2、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
• 市场增长率 • 记者从近期热门的APP“快的打车”的开发者泛城科技了解到,这款 热门APP自去年8月初开始推广以来,发展态势一直保持持续加速状态。 目前,上海,杭州,广州,宁波,郑州及青岛等地用户已经超过10万, 单日订单量增速迅猛,周增长率为三位数。使用该软件的司机也接近 15000。
4、产品品种
• 已有不少文章写过出租车叫车类应用的商业模式、市场前景及瓶颈。 无论是摇摇还是嘀嘀,当下都还处于烧钱攒用户阶段。两家都曾尝试 过向用户收费,但迫于竞争也相继取消。未来可以想象的商业前景, 大抵是充分利用LBS和大数据,或把注册出租车变成一个物流网络等 等。但其中所可能遭遇的政策壁垒还未知,这货太新了。
2、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
• 需求增长率 • 国内各大城市交通问题日趋严重。数据显示,包括上海、杭州等众多 大城市,出租车非高峰期的空驶率始终在30%上下徘徊,而高峰期却 打不到车。这与众多市民所反映的打车难背后所隐藏的强烈需求看似 形成了一个矛盾。究其原因,最主要的莫过于司机与乘客需求信息不 对称,缺乏及时沟通交流的平台。

评“快的”和“滴滴”的战略合并

评“快的”和“滴滴”的战略合并

评“快的”和“滴滴”的战略合并不断减少内耗和不断挖掘潜力是管理学上永恒的主题。

在人们的商业生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不透明、不及时导致消费者和终端服务提供商围绕提供服务和购买服务付出很大的额外代价,这一现状正随着人类迈入移动通信和移动计算的时代得到改观。

消费者在网上(On-Line)寻找合适的服务或产品,在网下(Off-Line)购买产品或享受服务,这种新的商业模式被称为O2O模式。

O2O模式利用互联网拉近了消费者和商家的距离,减少甚至消除了横亘在二者之间的中间环节,为消费者和商家提供了双赢的局面。

“打车软件”就是O2O商业模式的典型应用。

一、打车软件的兴起打车软件为打车者和车主提供了O2O平台,即打车这通过软件(手机APP)呼叫用车,打车软件将呼叫请求发给就近的车主,车主响应请求后,直接与用车者沟通,双方就近快速接洽,完了双方回到线上完成支付。

打车软件极大地方便了顾客叫车、约车、拼车、甚至享受“专车”服务,而对于车主来说则减少了空置率,单位时间内的营运里程大大提高,这个双赢的结果导致使用打车软件的用户暴涨,截至2014年9月,中国打车软件累计账户规模达1.54亿。

庞大的用户群带来的巨额资金(谁拥有的客户多谁就在移动支付领域占据优势)和无限的附加商机(分析客户的打车信息可以了解客户的出行规律乃至生活习惯,从而可以提供更多服务)刺激了打车软件的发展和竞争。

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从其中脱颖而出,双方合起来占据市场份额的99%。

二、快的打车与滴滴打车从搏杀到合并根据易观国际发布的《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打车软件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数据,截至2014年9月,中国打车软件累计账户规模达1.54亿,其中,快的打车以54.4%的比例占据市场份额第一位,滴滴打车以44.9%的比例位居第二。

两家公司都起步于2012年,截至2015年1月双方都经过了4轮融资,其中快的打车融资超过9.3亿美元,滴滴打车融资超过8.1亿美元。

我国打车APP市场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我国打车APP市场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6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屡创新高,由此带来的出行难问题越来越困扰着我们。

Uber作为一款流行的打车APP,创立于2009年,几年中,打车APP在各国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经过了几年的优胜劣汰,我国的打车APP市场已经结束了群雄割据的时代,开始进入寡头时代。

本文通过分析打车APP的市场现状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打车APP市场的对策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打车APP;滴滴;Uber;盈利模式;不正当竞争1、打车APP概述打车APP是一种生活服务类的智能手机应用,乘客通过该应用可以实时发布用车需求,立即与抢单司机联系,免去了长时间的等待,大大提高了打车效率。

传统的出行方式中经常会遇到急需打车的情况,而传统的出租车运营模式中市民路边招手拦车、司机扫大街的现象,不仅造成了出租车的空载时间增加,成本上升,乘客也经常抱怨在上班高峰期打到车也很困难。

而打车APP 则是搭建了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平台,构建了一种乘客和司机之间“多对多”的运营模式,迅速处理供需信息并精确匹配。

2、打车APP的现状分析2.1 打车APP的盈利模式分析对于国内的打车APP来说,普遍的问题是盈利太难,价值链各环节无利润池,缺少造血功能,指望打车APP的内部生态实现盈利基本不可能。

打车APP要想盈利必须依靠外部。

先通过高额补贴的方式培养好用户习惯,随着用户规模不断增加,忠诚度较高的时候,盈利模式也会随之出现。

首先直接向乘客或者司机收费的模式可以排除,因为这与互联网经济所倡导的免费方式不符。

其次还可以肯定的是,打车APP会随着用户的不断反馈进行优化,用户体验会越来越出色。

对于互联网巨头而言,打车APP是一个获取用户信息和消费习惯的渠道,不会直接通过APP收取费用,收入来源可以通过发布广告、LBS的引流等方式。

而对于国外的打车APP——Uber,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盈利模式——收取每次租车费用的20%,而且面向的是高端车辆,费用比一般的出租车要高出50%左右。

2014年移动打车应用行业报告-TalkingData

2014年移动打车应用行业报告-TalkingData
青岛出台打车软件"限用"政策, 行车中禁用软件
2014.3
CopyrigChtop2y0r1ig4htT2a0l1k4inTgaDlkaintgaDLattda.L, tAd.l,l ARlligRhigtshtsRReesseerrvveedd 移动打车应用商业模式
l 移动打车应用免费提供服务,尚无明确盈利模式
2014年移动打车应用行业报告
TalkingData移动数据研究中心 2014年11月
CopyrigChtop2y0r1ig4htT2a0l1k4inTgaDlkaintgaDLattda.L, tAd.l,l ARlligRhigtshtsRReesseerrvveedd 主要研究结论
移动打车应用是连接乘客和司机的服务平台,由乘客发起乘车需求,需求经过智能叫车系统处理之后 生成订单,然后,智能叫车系统将订单推送到司机端,由司机进行抢单,抢到订单的司机可以根据乘 客信息联系并接送乘客。目前,移动打车应用对乘客和司机端的服务都是免费的,而加价模式在国内 被叫停,移动打车尚无明确的盈利模式。
统一电召平台体验差
出租车统一电召平台服 务内容不完善,乘客没 有出租车联系方式,只 能被动等待,时常出现 乘客空等半天、出租车 迟迟不来的情形,用户 体验较差。
CopyrigChtop2y0r1ig4htT2a0l1k4inTgaDlkaintgaDLattda.L, tAd.l,l ARlligRhigtshtsRReesseerrvveedd 移动打车应用发展历程
l 滴滴打车、快的打车两家独大,移动打车市场形成双寡头
2011年底,摇摇招车上线,基于LBS的移动打车应用开始发展,此后,快的打车、滴滴打车、打车小 秘、大黄蜂等数十款移动打车应用相继出现。2013年,移动打车行业先是受投资公司青睐,获得大量 资金注入,各移动打车应用之间掀起激烈的用户争夺战,随后,互联网巨头介入,移动打车变为巨头 之间的争夺战。2014年,滴滴打车、快的打车成为移动打车市场的双寡头。

我国打车软件市场分析以嘀嘀打车为例毕业论文

我国打车软件市场分析以嘀嘀打车为例毕业论文

目录摘要 0引言 0一.嘀嘀打车 0(一)“嘀嘀打车”的产生背景 0(二)“嘀嘀打车”的运用原理 (1)二、问卷调研 (2)(一)调研方法 (2)(二)调研容 (2)三、“嘀嘀打车”与传统打车方式比较分析 (5)(一)优势体现 (5)(二)劣势体现 (7)四、小结与政策建议 (9)(一)小结 (9)(二)政策建议 (9)致 (10)参考文献 (10)我国打车软件市场分析-以嘀嘀打车为例摘要:中国的打车软件起源于2012年,由最开始的摇摇招车再到嘀嘀打车以与快的的出现,其中体现着我国出租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的出租车行业,向来存在着空载多,打车难的现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商关注打车软件的发展。

本文主要是以嘀嘀打车为例,分析我国的打车软件市场。

最开始介绍了嘀嘀打车的产生和运营,并对嘀嘀打车进行了一定的调查工作。

进而总结出打车软件的优劣状况,并对打车软件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本文希望通过分析我国的打车软件市场,帮助人们了解打车软件,帮助我国打车软件的推广。

关键字:嘀嘀打车打车软件市场分析引言根据国际惯例,出租车的数量以千人拥有量来表示。

例如新加坡的出租车千人拥有量为5.2辆,的千人拥有量为3.9辆。

我国对各大城市提出的要求为,千人人均拥有量为2辆。

而我国大部分的城市还没有达到这个要求。

这不仅要我们发展出租车的数量,同时也要求我们将有限的出租车资源,更加充分的应用起来,降低空载多,打车难的矛盾。

由此,我国的打车软件应运而生,缓解了出租车与乘客之间的矛盾,而我国的打车软件究竟有着怎样的市场,本文以嘀嘀打车软件为例,向大家介绍我国打车软件的产生与发展。

一.嘀嘀打车我国是一个出租车贫困的国家,出租车拥有量少,也存在着打车难,空载多等矛盾。

而打车软件就在矛盾最为激化的时候应运而生了。

打车软件由2012年在我国出现,第一款软件是摇摇招车,继而出现了嘀嘀打车,大黄蜂打车,快的打车等三十多款打车软件。

随着出租车与乘客之间的矛盾缓解,各个打车软件的矛盾开始激化,竞争持续升温,到2013年年底,众多打车软件被兼并,嘀嘀和快的两款软件占领了我国打车市场80%的市场。

滴滴打车

滴滴打车

滴滴打车滴滴打车是一款免费打车软件,时下最热的手机“打车软件”,是覆盖最广、用户最多、最受用户喜爱的“打车”应用,入选“App Store2013年度精选”,荣登日常助手类应用榜单冠军。

2012年,滴滴打车在北京中关村诞生,9月9日正式在北京上线,此后便与正在火热发展的移动互联网行业相互交融,激发创新灵感。

现在,滴滴打车每天为全国超过1亿的用户提供便捷的召车服务和更加本地化的生活服务,让正在高速发展的中国移动互联网真正渗透到用户心中。

目前,滴滴打车已经成为了全国最大的打车软件平台。

2014年5月20日,滴滴打车对媒体宣布,公司名称正式变更为“滴滴打车”。

2015年2月4日,滴滴公司CEO程维在其年会上宣布,公司首席运营官柳青正式出任滴滴公司总裁,将负责更多公司日常业务运营。

2015年2月14日,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进行战略合并。

一、产品特点“滴滴打车”改变了传统打车方式,建立培养出大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引领的用户现代化出行方式。

较比传统电话召车与路边扬招来说,滴滴打车的诞生更是改变了传统打车市场格局,颠覆了路边拦车概念,利用移动互联网特点,将线上与线下相融合,从打车初始阶段到下车使用线上支付车费,画出一个乘客与司机紧密相连的O2O完美闭环,最大限度优化乘客打车体验,改变传统出租司机等客方式,让司机师傅根据乘客目的地按意愿“接单”,节约司机与乘客沟通成本,降低空驶率,最大化节省司乘双方资源与时间。

截至2014年3月底,滴滴打车在全国已经突破1亿用户,日均订单量也突破了521.83万,覆盖了包括北、上、广、深等超过178家一二线城市,使用滴滴打车的司机也超过了90万。

二、使用方式滴滴打车原理非常简单,与电话叫车服务性质类似,与微信用法大同小异。

即乘客启动滴滴打车软件客户端,点击“现在用车”,按住说话,发送一段语音说明现在所在具体的位置和要去的地方,松开叫车按钮,叫车信息会以该乘客为原点,在90s内自动推送给直径3公里以内的出租车司机,司机可以在滴滴打车司机端一键抢应,并和乘客保持联系。

移动打车软件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移动打车软件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移动打车软件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作者:孟健刘阳来源:《现代情报》2016年第02期〔摘要〕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使各种创新移动应用的不断涌现,移动打车软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乘客“打车难”与出租车“空载率高”这一矛盾,为乘客和出租车司机双方提供便利。

因此,以使用移动打车软件的乘客为研究对象,在UTAUT模型和初始信任理论的基础上,依据打车软件的自身特点加入感知趣味性、感知风险、感知价格水平等因素,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影响用户初始使用意愿的关键因素。

通过问卷调查,利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为移动打车软件运营商提供相应的管理和营销建议。

〔关键词〕打车软件;初始使用意愿;UTAUT模型;初始信任理论;感知风险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02.005〔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6)02-0025-07〔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has prompted various innovative mobile applications,while the emergence of mobile taxi booking software,to a certain extent,provides much more benefits to passengers and taxi drivers.This paper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users initial usage intention of using mobile taxi booking software.Based on the UTAUT model and the initial trust theory,a theoretical model is built and improved by adding factors such as perceived playfulness,perceived risk and perceived price level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xi booking software.Then this paper carried out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collect sample data,and analyzed the data by using SPSS and AMOS software.Finally,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the paper provided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advice for taxi booking software operators.〔Key words〕taxi booking software;initial usage intention;UTAUT model;initial trust theory;perceived risk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手机智能化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智能手机上网。

2014年上半年中国在线订餐市场研究报告

2014年上半年中国在线订餐市场研究报告

本报告于2014-09由iiMedia Research提供
关于艾媒
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是全球移动互联网领域的著名研究机构,也是中国首家专注于移动 互联网、智能终端和可穿戴设备等产业研究的权威机构。2007年艾媒品牌正式启用,2012年艾媒咨询正 式成为CAMIR唯一专注于移动互联网行业市场信息调研的成员单位。
本报告中的调研数据均采用行业深度访谈、用户调研、桌面研究得到,部分数据未经相关运营商直接 认可;同时本报告中的调研数据均采用样本调研方法获得,其数据结果受到样本的影响,部分数据可 能未必能够完全反映真实市场情况。因此,本报告仅供个人或单位作为市场参考资料,本公司不承担 因使用本报告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在未接受本声明前,请不要阅读本报告。
本报告主要采用行业深度访谈、桌面研究等方法,并结合iiMedia Research自有的 用户数据监测系统。
•通过对线下餐饮商户、行业从业人员、消费者等进行深度访谈,了解相关行业主要情况,
获得相应需要的数据。 业规模的数据。
•对部分相关的公开信息进行筛选、对比,参照用户调研数据,最终通过桌面研究获得行
本报告于2014-09由iiMedia Research提供
核心观点
• 2013年中国在线订餐市场规模达502.6亿元,预计2014年中国在线订餐市场规模将达到850.4亿元。2014 年上半年,餐饮团购占在线订餐市场规模的比重超过40%,餐饮团购依然是在线订餐的最主要模式。
• 2013年中国在线订餐市场用户规模达到1.07亿,预计2014年中国在线订餐用户规模将达到1.58亿,
本报告于2014-09由iiMedia Research提供
2014上半年中国在线订餐用户关注因素调查

互联网专车开往何处

互联网专车开往何处

88互联网专车开往何处国家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徐成光回应专车和出租车之争时表示,出租汽车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

文 / 本刊记者 王芳SOCIETY 社会热点52岁的许波是滴滴打车的一名专车司机。

他的凯美瑞已经十多天没有上路,而这是源于1月8日交通运输部在其官网上的表态:专车服务对满足运输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具有积极作用,支持合法合规的租赁车辆作为专车服务,但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

倚靠移动互联网而生的专车服务方兴未艾,却百般受阻。

全国各地出租车司机的罢运以及交通部门对于专车服务的监管、查处,使得互联网专车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

这背后折射的是新旧格局的利益之争。

这一次,新技术能否颠覆旧制度,于专车而言,前路艰辛。

互联网专车热“可以说,随便一辆专车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乘坐体验和车辆状况都远远好于出租车。

”现在几乎每天都要乘坐专车的程琳对本刊记者说,专车已经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像是自己的私人专车一样,感觉非常好。

”程琳就职于北京国贸商圈的一家公关公司,加班对她来说是家常便饭,“以前加完班后很难打到出租车,尤其是冬天,经常在寒风中等半小时都等不到。

”专车的出现如同“救命稻草”,解救了像她一样的白领们,“我现在临出公司前叫一辆专车,经常还没下楼,车就已经在门口了。

司机不但会给我开车门,还和我聊天,让我觉得特别暖心。

”最早推出专车服务的是易到用车,而让专车市场火爆的则是滴滴和快的两家打车软件公司。

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于2014年7月进入专车市场,由于手握庞大的打车用户群,它们的加入使专车市场迎来了真正的热潮。

易观国际发布的《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打车软件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9月,中国打车软件累计账户规模达1.54亿元。

而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快的打车覆盖358个城市,滴滴打车覆盖300个城市。

就像之前给出租车的补贴一样,此次多个打车平台对专车司机和乘客的持续补贴也是专车市场迅速火热的重要原因。

崎岖之路:出行之路的磨难

崎岖之路:出行之路的磨难

崎岖之路:出行之路的磨难作者:刘颖来源:《金融理财》2015年第10期短短两年就做大的滴滴快的,一直游走在监管的灰色空间里,随时可能踩到监管红线,那么会何时在何地被摆一道这才他最纠结的地方。

巨头合并是否垄断市场?在情人节那天结合的滴滴和快的,并没有得到市场的祝福。

根据易观国际最新发布的《中国打车APP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4年第4季度》数据显示,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分别以56.5%、43.3%的比例占据中国打车APP市场累计账户份额领先位置。

如此算来,滴滴与快的合并后,新公司在中国打车APP市场份额中将占比超过90%。

根据我国的反垄断法规定,经营者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以上,即可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针对滴滴、快的宣布合并一事,易到用车表示已向中国商务部、国家发改委举报,滴滴和快的的合并行为未按要求向有关部门申报、严重违反中国《垄断法》,请求立案调查并禁止两家公司合并。

商务部则称,没有收到相关申报。

不管怎样,滴滴快的的垄断争议算是告一段落。

然而,打车软件本身就存在很多与现行法律相悖的地方,这也是他的先天缺陷。

私家车挂靠是否合法?今年初,交通运输部肯定了专车服务,但是也首次明确了“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即私家车通过挂靠、加盟约租车服务平台从事运营载客服务的就是“黑车”。

这显然是给滴滴快的一个明确的警告。

虽然滴滴快的3月16日发布了《互联网专车服务管理及乘客安全保障标准》,对事前准入,事中监控及事后追溯三方面进行厘定,以此解释交通部的说法,然而官方显然没有买账的意思。

我们现在就来盘点一下这张处罚地图。

1月16日,长沙市交通行政执法局在芙蓉区东屯渡查获一台从事非法营运的白色奔驰私家车,乘客通过“1号专车”打车软件叫的这台私家车。

根据相关规定,长沙市交通执法局对这台通过打车软件从事非法营运的奔驰车开出了罚单:罚款2万,车辆扣留15天。

而且长沙市交通执法局逐一约谈了进入长沙的主要打车软件企业相关负责人。

打车软件“明补变暗补”背后的小算盘

打车软件“明补变暗补”背后的小算盘

起瞭自個兒的“小算盤” ,雙方對市場 的爭奪或將進入更為持久的“暗戰” 。 滴滴借道微信紅包攬人氣 “哎呀, 遲到 一步! ”盯著自個兒的手機屏幕上搶到 “ 指 手的“0 元”紅包,丁蓉有些懊惱。 尖上的搶紅包” ,這一春節期間最紅火
的娛樂活動近日重新回歸, 不少人又開 始時刻關註自個兒的朋友圈、微信群。 不過這不再是春節時應景的過節紅包, 而是打車後就能化身土豪的“打車紅 包” 。在這背後,依靠微信這棵大樹的 滴滴打車成為這一輪發紅包的主角。 滴
到瞭實實在在的好處。 “遇到不好打車 的時候, 我和朋友一塊叫車, 先有司機 應單的一定是我! ”不僅如此,級別越 高的用戶還能獲得額外的積分。 在這份 針對部分用戶的獎勵機制之外, 快的近 日也通過 “積分換打車費” 活動討所有
用戶的歡心。 具體來說, 用戶在打車後 快的將在系統裡進行積分, 而攢足 300 積分就可以抵 3 元錢車費, 600 積分抵 5 元錢。 快的方面表示, 他們經過測算, 用戶平均打 2 至 3 次車, 就可以兌換到 打車費。 昨日, 快的甚至還直接做起瞭
变补贴模式” 时, 给出了异口同声的回 答。 就在 10 天前, 滴滴、 快的仍以 “烧 钱” 形象为众人所熟知。 尽管从最高峰 时每单近 20 元的补贴减至 3 元,两家 公布的数据显示, 自今年 1 月份起的这 场补贴大战, 已经让两家打车公司掏出
了一笔超过 24 亿元的巨额支出。为何 一向高调的打车软件突然“转了性 子”?两家打车软件给出了类似答案。 “我们通过对乘客、 司机两方面的用户 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大规模的 教 育用户 目的已经达到。 ” 快的相关负责
作人员薛帅说, 这是一次滴滴主动向微 信提起的合作, 而并非外界传言中 “金 主” 微信的一次授意之举。 薛帅回忆说, 在 5 月 17 日滴滴宣布停止对乘客端补 贴之前, “打车红包”项目组就早已在 公司内部成立, “此前因为微信支付的

打车软件未来仍具想象空间

打车软件未来仍具想象空间

20中国电信业CHINA TELECOMMUNICATIONS TRADE资本驱动下行业迅速发展在市场发展初期,厂商看中有着一定市场需求及市场体量的打车行业市场机会,纷纷进入打车软件市场,一时间迅速出现几十款打车软件。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行业竞争加剧、政府部门的强力监管以及打车软件厂商的持续“烧钱”,并且互联网巨头也向快的打车与滴滴打车注入巨资,促进打车软件行业快速发展,市场集中度迅速上升,而市场中的其他打车软件在多重压力下,逐渐退出市场。

互联网巨头看好打车软件的背后当前,摆在中国移动互联网厂商面前的一大课题就是流量变现的问题,互联网企业逐渐意识到降低成本、提高营销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性,而O2O(Online To Offline)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成本的降低、营销效率和网络推广效果的提高。

由于打车行业的服务标准化水平较高等,实现O2O 相对容易,打车软件成为互联网企业探索服务行业O2O 的先行领域。

作为O2O 中重要的一环,移动支付更是成为打车软件市场竞争背后的焦点。

易观智库研究发现,当前移动支付市场发展较快,但仍处于市场发展的初期,转账、还款还是当前移动支付用户的主要交易行为,市场主流支付厂商都在试图引导用户向消费导向的交易方式转移,开始积极通过构建支付场景的方式来培养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并试图摒弃单一的移动电商支付模式,将支付范围扩展到线下广大的本地生活服务领域。

将支付宝、微信支付与打车软件相结合,不仅可以提升打车软件的用户体验、方便用户付车费,更提供了典型的移动支付场景,有利于培养用户移动支付的使用习惯。

政策依然影响行业发展打车行业一直是城市交通及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发展一直备受政府重视。

随着打车软件应用的兴起,并且各打车软件厂商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出现了一些行业弊端,例如,老人打车更难以及司机使用手机抢单影响行驶安全等,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打车软件的质疑。

针对以上问题,不少城市在本地对打车应用作了相应的规范,例如要求打车软件接入统一电召平台、不允许加价等,以此来维持打车行业有序发展,这表明政策的干预依然是影响打车软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4年打车软件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打车软件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打车软件行业
分析报告
2014年1月
目录
一、商业模式 (3)
1、手机打车软件,是电话召车服务的替代品 (3)
2、手机打车软件的下游用户是乘客和出租车司机,而具有竞争关系的利益
方是出租车公司和政府电召平台 (5)
3、手机打车软件与出租车公司是先合作后竞争的关系 (5)
4、手机打车软件与政府电召平台更可能先竞争后合作的关系 (6)
二、出租车行业的国内政策背景 (6)
三、手机打车软件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8)
四、国内外主要打车软件介绍 (9)
五、盈利现状和未来趋势 (11)
六、主要风险 (14)
出租车服务是现代城市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必须要考虑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统筹乘客、司机、出租车公司和政府管理部门等参与者的利益诉求。

然而近几年来,“打车难”已成为全国一二线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

究其原因,长期以来国内出租车市场的供需失衡是“打车难”问题的主要原因,而乘客与司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现象。

手机打车软件,很好地缓解了“打车难”的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开始逐渐成为“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的重要环节。

一、商业模式
1、手机打车软件,是电话召车服务的替代品
手机打车软件有两个版本:司机版和乘客版。

乘客通过乘客版的手机应用发出用车需求,提供基于GPS 的地理位置信息,附近的司机通过司机版的手机应用以语音播报的形式获知乘客的用车需求,可以进一步选择接受或者无视来匹配或放弃交易。

打车软件经济与社会影响调研报告

打车软件经济与社会影响调研报告

打车软件经济与社会影响调研报告该报告由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2014年4月发布本文内容有删减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生活的多元化,打车难已成为普遍问题。

据2013年《公共服务蓝皮书》数据显示,2013年35%以上的乘客打车等候时间超过20分钟,70%左右的乘客打车等候时间超过10分钟。

而自2012年3月首款打车软件“摇摇招车”上线后,打车软件改变了乘客“路边招车”、司机“扫大街”的出租车运营方式,不仅为乘客出行带来了方便,也降低了出租车空车率,受到用户欢迎。

目前,我国打车软件已有30多种。

2014年1月,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两大打车软件启动的“烧钱”大战迅速让打车软件市场格局演变为双雄争霸,并促使打车软件市场延伸到三四线城市,迅速提升了打车软件的普及率。

据快的打车公司统计,截至2014年3月22日,快的打车全国乘客用户数量达1亿以上,司机用户数超100万。

据滴滴打车官方数据显示,自2014年1月10日至3月28日,软件覆盖城市从32个增长到178个,用户量从2200万增至1亿。

一、打车软件市场竞争格局1两大巨头引领打车软件市场自2012年首款打车软件问世,我国打车软件种类已达30多种,但在市场上拥有一定知名度的打车软件只有快的打车、滴滴打车、大黄蜂打车、打车小秘、摇摇打车等少数几款。

经过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的烧钱大战,迅速成为打车软件市场的两大巨头。

调查显示,50%以上的司机和乘客同时使用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两款软件。

在司机群体中,使用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的司机占比分别为71.5%和63.9%。

在乘客群体中,使用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的比例分别为62.4%和56.0%。

图1-1打车软件司机与乘客使用普及情况分析图1-2不同打车软件品牌最吸引司机的因素分析图1-3 2014年1-3月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对司机的补贴额度对比图1-4不同打车软件品牌最吸引乘客的因素分析图1-5 2014年1-3月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对乘客的优惠额度对比2人际传播为打车软件主要传播渠道图1-6司机与乘客打车软件信息渠道分析3返现额度为选择打车软件的深层次因素图1-7司机与乘客打车软件首选因素分析图1-8乘客与司机打车软件首选因素传播链4司机的品牌忠诚度高于乘客目前,70%以上的司机和乘客愿意安装多款软件。

爱恨网约车

爱恨网约车

11关注·本刊策划爱也网约车根据权威解释,网约车是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的简称。

以上海为例,早在90年代,各大出租车公司就推出了自己的“电调车平台”,就是可以拨打各大出租车公司的热线电话,即可预约到出租车,那么“电调车平台”可以称为网约车的鼻祖。

后来经过出租车市场的整合,上海的电调车平台合并成了大众、强生、海博等少数几个。

但是,由于预约电调车需要支付额外的电调费用,而且电调车车辆有限,在某些高峰时间段更是一车难求,因此“电调车平台”的普及率并不高,乘客往往更喜欢在路上扬招,而非打热线电话。

从出租车司机来讲,他们也更喜欢做路面生意,而不是电调车生意。

之后,上海地区又出现了一个“大黄蜂”打车软件,是一款主要面向上海用户的免费正规出租车打车软件,在上海出租车司机圈子里比较有名。

放眼全球,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网约车平台的先驱——UBER (优步)在2010年于旧金山地区推出,并支持iOS和Android系统的智能型手机。

2012年4月,优步在芝加哥测试了以较低价预约传统出租车的服务,并获得小范围的成功。

同年,北京和杭州的两家科技公司,各自开发了两个名为“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的打车APP ,并取得了多名天使投资人的投资,完成了多轮融资,并分别得到腾讯公司和阿里巴巴公司的巨额注资。

2013年8月,“快的打车”接入支付宝平台,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可以通过支付宝在线支付全部打车费用的打车APP 。

2013年11月,“快的打车”宣布收购“大黄蜂打车”,收购完成后,“快的打车”在上海、广州两个一线城市的市场份额超过80%,全国市场份额超过50%。

2014年1月,“滴滴打车”与微信达成战略合作,开启微信支付打车费“补贴”营销活动。

至此,“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开始了红包大战。

一时间,乘客和司机都乐此不疲,纷纷在APP 上打车抢红包,一些出租车司机更是在出租车上安装了多部手机,在行车过程中还不忘以最快的速度抢单,这成为当时打车软件被诟病的最大焦点之一。

滴滴出行市场分析报告

滴滴出行市场分析报告

滴滴出⾏市场分析报告滴滴出⾏市场分析报告⽬录出⾏巨头:受益于移动互联⽹和资本红利 (1)受益于互联⽹流量红利 (1)资本助⼒,奠定⾏业龙头地位 (1)滴滴:全产品矩阵,领跑⾏业 (2)棋⾄中局:出⾏服务的竞争远未结束 (5)技术变⾰:汽车技术变⾰将成竞争最关键因素之⼀ (7)布局新能源汽车 (8)布局充电桩 (9)布局智能汽车与智能交通 (9)场景之变:国际化与多元化的挑战 (11)风险因素 (12)插图⽬录图1:国内智能机销量在2010年⾄2014年⾼速增长 (1)图2:国内移动消费的规模⾼速增长 (1)图3:滴滴的股权架构 (2)图4:2014、2015、2017年专车市场份额变化 (2)图5:各家约车平台的主要业务 (3)图6:主流打车应⽤的DAU及MAU(2017H2) (3)图7:2017-2018年⽹约专车平台活跃⽤户 (4)图8:滴滴⽤户数的增长趋势 (4)图9:我国居民⼈均出⾏费⽤及占⽐ (5)图10:我国出租车保有量及增长率 (5)图11:我国出租汽车客运量 (5)图12:我国出租汽车运营⾥程 (5)图13:2015-2017年专车市场规模 (6)图14:移动出⾏的预估⽤户 (6)图15:移动出⾏的预估渗透率 (6)图16:我国移动出⾏⽤户规模及增长率 (6)图18:新能源汽车年度销量及渗透率(万辆,包括纯电与插电形式) (7)图19:⼗三五战略规划中,新能源汽车⽬标产销量 (8)图20:北京市的⼩客车牌照发放指标 (8)图21:国内新能源车销量与充电桩数量 (9)图22:滴滴布局⽆⼈驾驶的重要事件 (10)图23:滴滴的⽆⼈驾驶测试车辆 (10)图24:滴滴出⾏交通⼤脑构成 (11)图25:滴滴平台上的出⾏与⽣活服务 (11)图26:⽹约车平台的全⾯业务布局 (12)表格⽬录表1:滴滴出⾏主要业务详情 (3)表2:滴滴出⾏⼤事纪要 (4)表3:各种交通⼯具的适⽤场景 (5)表4:约车平台近期裁罚案例(部分) (7)表5:传统燃油车与换电新能源车的运营成本对⽐ (8)表6:滴滴与快的补贴⼤战 (13)表7:滴滴历次融资与估值 (13)表8:中国超级独⾓兽部分列表(估值百亿美元以上) (13)出⾏巨头:受益于移动互联⽹和资本红利受益于互联⽹流量红利受益于移动互联⽹和资本红利,滴滴在五年间飞速成长为全球出⾏服务巨头。

新媒体时代“滴滴打车”的营销经验与启示

新媒体时代“滴滴打车”的营销经验与启示

新媒体时代“滴滴打车”的营销经验与启示“滴滴打车”在新媒体时代的营销策略分析摘要当今世界是新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

新媒体最大的改变是扩宽了人们互相联系的途径和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这个时代是一个信息大爆炸和快速传播的时代,在这一信息大环境下许多传统行业开始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来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

以“滴滴”为代表的打车软件的出现成功的将新媒体和传统的出租车行业联系到了一起,推动了出租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和人们新鲜感的降低,滴滴打车的使用人群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

从哲学角度讲,任何事物的内因往往决定了事物的发展状态和发展前景。

因此,为了解决“滴滴打车”软件在当前社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就需要从“滴滴”公司内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又因为软件运营商的营销策略是“滴滴”公司内部影响因素的关键,因此需要对该公司目前存在的营销策略进行分析,发现现行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从改善营销策略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最终实现“滴滴打车”在新媒体环境下更高层次的发展。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与研究,在结合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滴滴打车”的营销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力求为“滴滴打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滴滴打车”;新媒体时代;营销策略分析;理论参考AbstractIn today's world is the new media era of high-speed development, the generation of new media have largely improved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and way of life. The biggest change is the new media broaden the way people contact each other and shortens the distance between people. Thisera is an era of information explosion and rapid spread, in th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for many traditional industries begin to use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ew media to achieve a higher level of development. Represented by "drops" the emergence of a taxi software success of the new media and traditional linked to the taxi industry, promo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axi industry. However, with time and the reducing of the fresh people, drops a taxi the use of the crowd started to decline. Anything from a philosophical point of view, the internal cause of things often determin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Therefore, in order to solve the "drops" taxi softwar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current society, needs to be from the "drops" within the company to find the methods to solve the problem. Again because of software operator marketing strategy is the key factors that affect "drops" within the company, so you need to present the company marketing strategy analysis, fi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marketing strategy, from the Angle of improving marketing strategy, to find the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finally realizes a taxi "drops" in a higher level of development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through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in combination with relevant theory on the basis of a taxi "drops" marketing strategy are analyzed and explore, strive for "drops" taxi provides certain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Key words: "drops a taxi"; The new media era; Marketing strategy analysis; Theoretical reference目录摘要 ..................................................................... . (1)Abstract............................................................ .......................................2 1绪论...................................................................... . (4)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41.2我国打车软件的发展现状 (4)1.3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5)2“滴滴打车”的发展现状 ..................................................................... ......5 3 “滴滴打车”的营销策略分析.. (7)3.1价格策略 ..................................................................... .. (8)2.2产品策略 ..................................................................... .. (9)2.3渠道策略 ..................................................................... .. (9)2.4促销策略 ..................................................................... ............... 10 4 “滴滴打车”营销策略的思考和启示. (10)4.1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进行网络宣传 (10)4.2通过网络营销提高客户服务广度和深度 (11)4.3软件设计照顾老年人的需求 (11)4.4提高电子支付的安全性 (12)4.5规范出租车司机抢单制度 (12)4.6积分等级累计制度 ..................................................................... (12)4.7严惩远规使用 ..................................................................... ......... 12 结语 ..................................................................... ................................ 13 参考文献: .................................................................... ........................ 13 致谢 ..................................................................... .. (14)1绪论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自2012年我国上海诞生第一款移动互联网打车软件以来,受益于强大的市场空间,我国移动打车软件市场发展极为迅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Q1中国打车软件市场监测报告作者:星武发布时间:2014-05-13 17:45:03 来源:中国IT研究中心我要评论快的打车排第一位,市场份额为57 6%,嘀嘀打车用户排在第二位,市场份额为39 8%。

【核心数据】1、2014年Q1打车软件市场呈现双雄格局,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占据累计用户市场份额的97%以上,其中快的打车排第一位,市场份额为57.6%,嘀嘀打车用户排在第二位,市场份额为39.8%,排在第三的为大黄蜂,市场份额为1.9%,其他打车软件占市场份额的0.7%。

2、2014年Q1整体用户关注度方面,快的打车高于嘀嘀打车。

快的打车用户平均用户关注度为36376.8,嘀嘀打车为31239.5。

3、2014年Q1,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用户重叠度较高,双方的用户覆盖率均超过50%。

其中,快的打车用户覆盖率为72.8%,嘀嘀打车用户覆盖率为63.1%。

4、截至2014年Q1,快的打车已覆盖全国261个城市,每天完成623万个订单。

嘀嘀打车覆盖178座城市,每天完成521万次订单出行服务。

5、在打车软件用户集中的十大城市中,快的打车活跃用户数整体高于嘀嘀打车。

快的打车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青岛、沈阳、武汉、哈尔滨八大城市占据优势,尤其在上海、杭州和哈尔滨优势明显,而嘀嘀打车则在深圳、成都两大城市占据优势。

6、上海打车软件用户周活跃度最高,占比高达71.2%。

其次是北京和广东,每周至少使用一次打车软件的用户占比分别为69.7%、67.8%。

7、用户通常使用打车软件后到上车的时间分布上,有47.5%的用户表示需等车时间为5-10分钟,27.7%的用户表示等待时间在5分钟内,而24.8%的用户表示等车时间在10分钟以上。

一、Q1打车软件用户数飙升本章节中涉及的用户关注度是由中国IT研究中心根据百度指数、微博出现频次及部分论坛出现频次等综合指标去重后的研究分析得出的最终数据。

1、2月份打车软件用户关注度最高中国IT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Q1季度用户对打车软件的用户关注度较前一季度大幅上升。

2013年12月用户平均关注度仅为8654.3点,到今年1月份,用户平均关注度突破两万点达28125.2点,而2月份用户关注度急剧增长,平均用户关注度高达162094.8点,3月份用户关注度尽管有所下降,但用户平均关注度仍保持在129462.7点。

2、Q1快的打车、嘀嘀打车用户关注情况(1)移动用户月度平均关注度移动用户作为打车软件的主要使用群体,其在Q1季度对不同打车软件的关注度也出现转变。

据中国IT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1月份,嘀嘀打车移动用户平均关注度为8186.4,而快的打车为6796.3,嘀嘀打车移动用户关注度高于快的打车。

到了2月份,双方移动用户关注度同时飙升,嘀嘀打车移动用户平均关注度为34598.1,快的打车为49687.6,快的打车反超嘀嘀打车。

3月1日,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同时迎来移动用户关注度最高值,随后双方移动用户关注度开始下降。

具体数据如下图所示:从监测数据来看,在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双方补贴战不断升温的同时,快的打车获得了更多的移动用户关注。

(2)Q1打车软件用户平均关注度在Q1季度整体用户平均关注度和移动用户平均关注度方面,快的打车均要高于嘀嘀打车。

中国IT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Q1快的打车整体用户平均关注度为36376.8,嘀嘀打车为31239.5;移动用户平均关注度上,Q1快的打车关注度为29494.6,嘀嘀打车为22683.5。

3、Q1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补贴情况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在Q1期间爆发式增长,主要得力于双方的补贴大战。

自2014年1月份起,双方开始交锋,从用户使用打车软件并进行支付宝支付和嘀嘀支付补贴10元开始,到补贴下降至5元又涨到13元和最高20元等,双方进行一段长时间的烧钱大战。

在这个过程中,用户获益较大,从而使得用户关注度不断上升,用户规模不断扩大。

二、Q1打车软件市场格局1、2014年Q1中国打车软件产品累计用户市场份额中国IT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Q1打车软件市场呈现双雄格局,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占总体累计用户市场份额97%以上,具体市场份额如下图所示:(注:累计用户将用户同时安装并使用多个打车软件时按多个用户计算)数据显示,2014年Q1中国打车软件累计市场份额中,快的打车排第一位,市场份额为57.6%,嘀嘀打车用户排在第二位,市场份额为39.8%,排在第三的为大黄蜂,市场份额为1.9%,而其他打车软件仅占市场份额的0.7%。

Q1开始打车软件市场格局较为稳定,短期来看,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都很难远远甩开对手,接下来双方将进入用户服务、关联应用等多方面的比拼阶段。

2、Q1快的打车用户覆盖率最高超过70%中国IT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Q1,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用户重叠度较高,双方的用户覆盖率均超过50%。

其中,快的打车用户覆盖率为72.8%,嘀嘀打车用户覆盖率为63.1%。

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用户覆盖率整体较高,主要是受Q1期间双方持续的补贴活动,吸引大量的用户安装使用,其次支付宝支付和微信支付较为普及,从而使得用户同时安装且使用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情况较为普遍。

而快的打车用户覆盖率的领先,主要在于截至Q1快的打车覆盖城市要远多于嘀嘀打车,这使得一些城市用户只有选择快的打车。

通常来说,这种用户覆盖率的领先优势保质期很长,就算后者在覆盖城市方面进行跟进,也很难实现反超。

而且从用户使用习惯来看,对于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通常情况下用户不会弃用当前所使用的打车软件而选择另外一款,更多的选择是同时使用两款打车软件或者仍使用旧款产品。

这一特性也注定了抢先覆盖城市对打车软件占领市场至关重要。

三、打车软件区域市场分析1、打车软件覆盖地区截至2014年Q1,嘀嘀打车覆盖178座城市,每天完成521万次订单出行服务,快的打车已覆盖全国261个城市,每天完成623万个订单。

随着市场不断发展,打车软件由主流城市向全国范围扩散将是今后打车软件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打车软件最主要的新增市场。

而对于一些二、三线乃至四线城市来说,消费者打车需求有限,在没有高额补贴的情况下,通常先入为主的打车软件能够占领。

这也使得先一步布局的优势凸显,覆盖城市的量以及速度将成为未来取得市场领先地位的关键。

2、打车软件用户城市分布情况中国IT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打车软件用户有超过七成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青岛、沈阳、武汉、哈尔滨、成都十大城市中,占比高达74.3%。

其中,北京打车软件用户最多,占比达18.5%,其次为上海、杭州,分别占18.1%和7.9%。

整体来看,2014年Q1打车软件用户在十大城市中分布呈现阶梯分布,第一阵营为北京、上海,用户占比都逼近20%。

其次为杭州、广州、深圳,用户占比在5%-8%之间,其余城市用户占比均在5%以下。

3、十大城市两大打车软件活跃用户对比对于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的活跃用户对比情况,中国IT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在打车软件用户集中的十大城市中,不同的城市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活跃用户数均有一定的差别。

其中,快的打车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青岛、沈阳、武汉、哈尔滨八大城市占据优势,而嘀嘀打车则在深圳、成都两大城市占据优势。

具体数据如下图所示:(注:由于其它打车软件所占份额太小,中国IT 研究中心在监测打车软件在各城市活跃用户数时仅将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作为样本对象)从具体城市来看,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在北京、广州、深圳、武汉、成都五大城市竞争较为胶着,双方的累计用户数占比相差均不超过5%,而上海、杭州、青岛、沈阳、哈尔滨五大城市双方优劣情况则较为显著,活跃用户占比差距均超过5%,尤其是上海、杭州、哈尔滨三大城市,两者活跃用户占比相差分别为 33.8%、26.8%和42.4%,而在这五大城市中,均是快的打车活跃用户市场份额明显领先。

整体看来,在中国十大城市市场中,快的打车在活跃用户市场份额要高于嘀嘀打车,而同时由于快的打车覆盖的城市更广,因此在累计用户数市场份额中要明显高于嘀嘀打车。

四、打车软件用户行为分析1、打车软件用户使用频率如上图,中国IT研究中心数据显示, Q1期间,上海打车软件用户周活跃度最高,占比高达71.2%。

其次是北京和广东,每周至少使用一次打车软件的用户占比分比为69.7%、67.8%。

而山东、江苏的活跃度较低,周活跃用户均不足60%。

2、用户通常在地理位置偏僻等情况下使用打车软件中国IT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用户一般在“地理位置较偏僻”、“上下班高峰”、“较晚或较早时间”等情况下更多的使用打车软件,用户占比分别为50.3%、47.4%、46.6%。

3、近五成用户使用打车软件需等车5-10分钟通常用户在使用打车软件时,当司机接单后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等待司机时间的长短已成为影响用户体验的主要因素。

据中国IT研究中心针对用户通常使用打车软件后到上车的时间监测数据显示,有47.5%的用户表示需等车时间为5-10分钟,27.7%的用户表示等待时间在5分钟内,24.8%的用户表示等车时间在10分钟以上。

【CNIT观点】1、随着快的打车、嘀嘀打车补贴幅度下降,打车软件市场用户使用与产品发展回归理性,市场正在从发展阶段向成熟期迈进。

今后如何针对用户需求、司机需求提升打车软件用户体验将至关重要,如在夜间时刻、偏僻地方等难以打车的情况下,以及希望提前预约时,如何通过打车软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用户和司机的精准对接,将是未来打车软件的发展方向之一。

2、对于打车软件行业来说,通过Q1季度的长时间补贴策略,在用户使用打车软件习惯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用户对于某一款打车软件的用户粘性并不高,如何提高打车软件用户粘性亟待相关企业加强。

3、现阶段用户使用叫车软件后,通常等待时间较长。

此外,用户往往无法预估需要等待的具体时间,从而导致了用户和司机多次沟通、等不急乘坐其他出租车等情况发生。

如何缩短用户等待时间,并告知用户大概需要等待时间是打车软件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

报告说明:本报告的相关数据及结论是根据中国IT研究中心手机APP监测系统数据、市场调查、企业公开数据及相关市场参考数据的综合分析结果。

本报告受调研样本的影响及调查资料收集范围的限制,部分数据不能完全反映真实市场情况。

本报告仅作为市场参考资料,中国IT研究中心对该报告的数据准确性不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