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剂设计.ppt

合集下载

植入给药制剂PPT课件

植入给药制剂PPT课件

植入给药的特点
• 作用时间长 • 释放药物经皮下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起
全身作用 • 避开首关效应 • 生物利用度高
植入给药的缺点
• 需要医生进行手术,给使用的病人带来痛 苦
• 植入剂可能移动以致不可能取出 • 植入剂还有可能产生多聚毒性反应
植入给药制剂的类型
• 生物降解性植入剂 • 非生物降解性植入剂 • 眼用药物植入剂 • 其他部位植入剂
微球制备工艺的预试
• 称取适量PLA,超声溶于挥发性溶剂醋酸乙 酯,加入一定比例的5-Fu微晶,超声混匀作 油相,用16号针头缓缓注入到均匀搅拌的5Fu饱和的1%PVA水相中使其乳化,降低转速 至有机溶剂挥尽微球固化完全,用0.45um 微孔滤膜减压过滤,去离子水洗涤3次,真 空干燥48h。结果载药量仅6.65%,包封率 41.4%,未达到满意要求。
• 临床发现,实体瘤的血管结构完全不同于 正常组织,肿瘤里静压中心高、外围低, 形成了所谓的Jain’s屏障,可阻止各种抗癌 药物进入实体瘤内,使瘤细胞内药物打不 到有效治疗浓度,治疗效果远低于液态瘤 甚至完全无效。因此,临床提出制备植入 型抗癌制剂的要求。
药物
• 5-氟尿嘧啶化学名为5-氟-2,4-嘧啶二酮,是 略溶于水的时间效应性抗代谢的肿瘤药物 ,已广泛用于癌症治疗,其局部浓度维持 时间与疗效呈正相关,但5-Fu血浆半衰期短 ,需要频繁给药,毒副作用大,病人顺应 性差。
• 阿片类戒毒者最大的难关是复吸,据各国 统计,戒毒后半年内的复吸率高达95%。纳 曲酮属麻醉药受体拮抗剂,它一方面可以 消除服用海洛因的快感,避免正性强化作 用;另一方面可以预防病人再次对海洛因 产生身体依赖,避免负性强化作用。用药 一段时间后,能够逐渐消除病人对海洛因 的渴求。但目前此药口服无效,需要每天 注射给药一次,或数次,才能维持有效地 血药水平,而且需要连续用药数月或更长

制剂工程--制剂车间工艺设计

制剂工程--制剂车间工艺设计

Q3过程热效应 Q4物料离开设备带出的热量 Q5消耗在加热设备各个部件上的热量 Q6设备向四周散失的热量
一般建议以273 k为基准温度,以液态为基准物态
4、计算方法
(1)Q1、Q4均可用下式计算(有相变化时还要加上相变热 )
Q1(Q4)=ΣGiCPi(t-t0)
(2) Q3包括:化学过程
Qr =1000 qrGA /MA
物理过程 “盖斯定律”
(3) Q5 =ΣMi Cpi (t2-t1)
t1一般情况下可取室温,如t1 =20℃,t2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传热器壁高温侧流体给热系数αn ,低温侧给热系数αi
传热终了,高温侧温度tn , 低温侧ti,则有
αn =α时 αn >>α时 αn <<α时
t2 =( tn + ti)/2 t2 = tn t2 = ti
消耗定额?消耗量?概念 p276
二、热量衡算
1、目的
在物料衡算的基础上对需加热或冷却设备进行热量计算,用以确定 加热或冷却介质的用量,以及设备所需传递的热量。
2、基础: “能量守恒定律”
热量
Q1物料带入设备热量
Q2由加热剂或冷却剂传给设备和物料的
Q1+Q2+Q3=Q4+Q5+Q6 3、基准:以统一起点t。
(10)动物房应设于僻静处,并有专用的排污与空调设施。
(11)洁净厂房周围应绿化,尽量减少厂区的露土面积,一 般 制剂厂的绿化面积在30%以上,铺植草坪,不宜种花。
(12)厂区应设消防通道,医药洁净厂房宜设置环形消防车 道。如有困难可沿厂房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上风侧
下风侧
厂前区 无菌生 产车间
非无菌 原料车间 生产车间

药剂学 第七章 药物制剂的设计

药剂学 第七章 药物制剂的设计
1. 溶解度:易溶于水的药物可制成各种剂型(液体、固体); 难溶性药物不宜制成溶液剂、注射剂 2. 油/水分配系数(脂溶性):透过生物膜的转运和吸收;包 含两相溶剂系统的制剂处方设计及制备 3. 稳定性:稳定性较差的药物不宜制成溶液剂,可考虑制成 相对稳定的剂型(固体剂型、包衣)
二、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
6.其他:成本、工艺简化等
剂型选择还要考虑制剂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及生产成本 。一 些抗菌药物在剂型选择时应考虑到尽量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延长药物临床应用周期
三、剂型与药物吸收 (一)固体制剂与药物吸收
固体剂型 崩解 分散 溶出 吸收(药物跨膜转运)
药物吸收的限制因素
1. 药物理化性质: 溶解度、分子量、油水分配系数、浓度
3.可控性(controllability)
制剂设计必须做到质量可控,是药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 要保证。质量控制也是新药审批的基本要求之一。
可控性:制剂质量的可预知性与重现性。
可预知性:按已建立的工艺技术制备的合格制剂,应完全 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
重现性:质量的稳定性,即不同批次生产的制剂应达到质 量标准的要求,不应有大的变异。 一般制剂设计时应选择较成熟的剂型、给药途径与制备工 艺,以确保制剂质量符合标准的规定。
粘膜给药:通过眼、鼻腔、口腔、耳、直肠、阴道 等部位给药,要求剂型容量小、剂量小、刺激性小
(二)根据药物理化性质确定给药途径和剂型
• 药物理化性质是药物制剂设计的基本要素之一。
• 把握药物的理化性质 找出制剂研发的重点 选择适宜的剂型、辅料、制剂技术或工艺
• 充分考虑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尤其是溶解度、脂溶性和稳 定性。
2. 剂型因素:溶出速率包衣片<片剂< 胶囊剂< 散剂

药剂学-第二章药物制剂设计

药剂学-第二章药物制剂设计



(Pharmaceutics)
第二章主要内容
药物制剂的处方前研究内容 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 影响制剂设计的因素 质量源于设计理念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 制剂工艺优化法
§1.创新药物研发中的制剂设计
药物的疗效:不仅取决于原料药自身活性,
也与药物进入人体内的形式、途径和作用
质或辐射的毒性的常用指标。
ED50: 50% effective dose, 半数有效量,在量反应中指能引起 50%最大反应强度的药量,在质反应中指引起50%实验对象出现阳
性反应时的药量。药物的ED50越小, LD50越大说明药物越安全。
治疗窗(Therapeutic Window)
定义:产生治疗效应的药物浓度范围。
溶解度、溶出速度、多晶型、pKa、油水分配系数、物理化学稳定等。 处方设计前工作的内容取决于药物的种类、性质和欲制备的剂型。
处方前设计的基本程序
化学结构 光谱及色谱特征 晶型 光学异构体 溶解性 解离性质
全 新 药 物
稳定性 分配性质 吸收性质 动物药动学 粉体学性质 辅料相互作用
已知药物
资料调研——分析方法选择—— 针对剂型及制剂的特别项目研究
剂型 溶液剂、糖浆、混悬剂、乳剂、凝胶剂、粉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
栓剂、软膏剂、乳膏剂、粉末剂、溶液剂 软膏剂、乳膏剂、糊剂、洗剂、凝胶剂、溶液剂、气雾剂、经皮贴剂 注射剂(溶液型 、混悬型、乳剂型)、植入剂、透析溶液 气雾剂(溶液型 、混悬型、乳剂型、粉末型)、吸入剂、喷雾剂 溶液剂、吸入剂 溶液剂、喷剂 溶液剂、眼膏剂、乳膏剂 溶液剂、混悬剂、软膏剂、乳膏剂
定义:是衡量药物安全度的指标。常用半数致死量(LD50)

药物制剂的设计

药物制剂的设计


(一)固体制剂与药物的吸收
药物剂型 崩解 溶解 扩散 生物膜 吸收
溶出速率 包衣片﹤片剂﹤胶囊剂﹤散剂、颗 粒剂 (二)液体制剂与吸收 静脉注射与肌肉注射 (三)皮肤、粘膜给药与吸收 药物的脂溶性、分子量的大小、生物膜的生 理状态

四、制剂的评价与生物利用度
1、毒理学的评价 急、慢性毒性、刺激性 2、药效学的评价 3、药物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
5 3 1 0 6 12
PVP(%)
1 0.5 0
表. L9(34)
列号
1 试验号 1 2 3 1 1 1 1 2 3 1 2 3 1 2 3 2 3 4
4
5
2
2
1
2
2
3
3
1
6
7 8
2
3 3
3
1 2
1
3 1
2
2 3
9
3
3
2
1
第五节 新药制剂的研究与申报
一、药品注册申请 二、新药的分类


化学药品注册分类 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 (1)通过合成或者半合成的方法制得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2)天然物质中提取或者通过发酵提取的新的有效单体及其制剂 ; (3)用拆分或者合成等方法制得的已知药物中的光学异构体及其 制剂; (4)由已上市销售的多组份药物制备为较少组份的药物; (5)新的复方制剂; (6)已在国内上市销售的制剂增加国内外均未批准的新适应症。 2、改变给药途径且尚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3、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1)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制剂及其原料药,和/或改变该制剂的 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2)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复方制剂,和/或改变该制剂的剂型, 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3)改变给药途径并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4)国内上市销售的制剂增加已在国外批准的新适应症 。 4、改变已上市销售盐类药物的酸根、碱基(或者金属元素),但 不改变其药理作用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5、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6、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

人卫版药剂学第七版制剂设计

人卫版药剂学第七版制剂设计
(根据疾病的性质、临床用药的需要及药物的理化性质) 选择合适的辅料、制备工艺 优化处方和工艺条件 确定包装,最终形成适合于生产和临床应用的制剂产品。
8
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
☆制剂的设计能够提高药物治
① 安全性(safety);
疗的安全性,降低毒副作用
② ③
有可效控性性((ceoffnetcrtoivlleanbeislist)y;);和☆Cr抗刺e稳m癌激应药给药o定药p性增品药物剂h性质物。强o本途剂型是r量紫作药身径型和安源杉增物处全于醇溶治方性设-剂疗-设、计、的计有理丙伊效念二始性,
5
创新药物发现与开发过程中的药剂学相关研究:
发现 靶点
确认 靶点
高通量 优化先导 确定候选 临床前
筛选
化合物 化合物
研究
临床 研究
上市后 研究
化合物库的 先导化合物 候选化合物的 处方和制剂 确定上市 改良制剂/仿
成药性评价 成药性优化 处方前研究
工艺 剂型和处方 制产品研究
开始制剂设计
进入制剂开发后,关键: 根据临床用药的需求设计适宜的给药 途径和剂型。 确定给药途径和剂型后,主要内容: 进一步设计和筛选合理的处方和工艺。 QbD:Quality by Design
用合适的盐,以提高制剂稳定性。 药物的pKa值、环境pH值、药物解离程度及溶解度的关系可
以用Handerson-Hasselbach方程表示 弱酸性药物 pH=pKa + lg[A-]/[HA] 弱碱性药物 pH=pKa + lg[B]/[BH+]
21
2.溶解度 药物必须处于溶解状态才能被吸收。溶解度影响药物的溶
生较大波动。
11
1. 口服给药-剂型设计要求 在胃肠道内吸收良好;固体制剂 避免胃肠道的刺激作用; 克服首过效应; 具有良好的外部特征:如气味、味觉、大小 适于特殊用药人群,如老人、儿童

药物制剂设计PPT课件

药物制剂设计PPT课件
通过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优化制剂的处方组成,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患者的顺应性。
处方组成与优化
工艺流程
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以确保药物制剂的制备效率和产品质量。
设备选择
根据工艺流程和制剂要求,选择适合的设备,如混合机、压片机、灌装机等。
工艺参数控制
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时间等,以确保产品质量和一致性。
药物制剂设计的法规与伦理问题
THANKS FOR
感谢您的观看
WATCHING
制备工艺与设备
制定药物制剂的质量标准,包括性状、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等。
质量标准制定
通过加速实验和长期储存实验,考察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为确定有效期提供依据。
稳定性考察
对不合格的药物制剂进行合理的处理,如退货、销毁或进行返工处理。
不合格品处理
质量控制与稳定性
04
药物制剂的设计实例
总结词
提高生物利用度
总结词
药物制剂是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通过制剂技术制成的适合临床应用的剂型。其目的是使药物在临床使用时具有适当的剂型,以便于给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详细描述
药物制剂的定义与分类
药物制剂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药物制剂设计的目标是确保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便利性,同时满足生产、流通和使用的实际需求。设计时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并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生理和病理状况等因素。
总结词
靶向制剂
缓慢释放、长效作用
缓控释制剂能够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使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从而达到长效作用的目的。常见的缓控释制剂包括缓释片、控释胶囊等。
总结词
详细描述

药物剂型设计PPT课件

药物剂型设计PPT课件
现代药物剂型
现代的药物剂型更加注重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如靶向制剂、纳米制剂等,这些新 型药物剂型的出现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疗效。
02
药物剂型设计的原则与 流程
药物剂型设计的原则
有效性
剂型应能有效地释放药物,以保持适当的血 药浓度,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安全性
剂型应安全,无毒或低毒,不产生严重不良 反应。
意义
药物剂型设计是药物研发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剂型设计可以提高药物的 生物利用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为药物的广 泛应用提供保障。
药物剂型的发展历程
古代药物剂型
古代的药物剂型比较简单,如散剂、丸剂、膏剂等,这些剂型制备工艺简单,但使用不 便,疗效不稳定。
近代药物剂型
随着科技的发展,近代的药物剂型逐渐多样化,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这些剂型 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得到了提高,疗效更加稳定。
靶向药物制剂
靶向药物制剂是指将药物定向传递到 病变部位,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和降 低副作用的药物制剂。这种制剂通常 由药物和靶向配体组成,靶向配体能 够与病变部位的特定受体结合,将药 物引导至病变部位。
VS
靶向药物制剂的靶向方式包括被动靶 向和主动靶向等,常用的靶向配体有 抗体、多肽、糖类等。靶向药物制剂 在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疾病的 治疗中有广泛应用。
注射制剂
01 注射制剂包括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和冻干粉 等。
02 注射制剂的特点是起效迅速,可用于危重病症的 治疗。
03 注射制剂的缺点是使用不便,需要专业人员操作, 且可能引起疼痛和感染等不良反应。
外用制剂
01
外用制剂包括软膏剂、乳膏剂、贴剂、喷雾剂等。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课件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课件

提高措施:加强研 发投入,提高生产 工艺水平,加强质 量管理
复核结果:确保药 物制剂的质量符合 标准要求,提高药 物疗效和安全性
Ppt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口服液体剂
特点:易于吞咽,便于吸收,适 合儿童和老年人
优点:便于携带,易于服用,稳 定性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剂型:糖浆、口服液、滴剂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缺点:易受温度影响,需要冷藏 保存,保质期较短
外用制剂
剂型选择:根据药物性质、给药途径、使用部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剂型 剂型特点:易于涂抹、吸收快、作用持久、使用方便 剂型分类:软膏、乳膏、凝胶、喷雾剂等 剂型设计:考虑药物的稳定性、安全性、有效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基质、辅料和包装材料
质量标准制定与实施
质量标准制定的原则:科学 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质量标准制定的内容:原料 药、辅料、成品药等
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药物 制剂处方设计、生产工艺、 稳定性研究等
质量标准实施的监督:国家 药品监督管理局、省级药品
监督管理局等
质量标准复核与提高
复核方法:采用科 学、合理的方法进 行复核
复核内容:包括药 物的化学成分、物 理性质、生物活性 等
设计药物的处方和生产工艺 评估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验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01
药物制剂处方组成
药物
药物类型:包括化学药物、生物药 物、中药等
药物作用:治疗疾病、预防疾病、 改善症状等
药物剂量: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确 定
药物剂型:包括片剂、胶囊、注射 剂、外用剂等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与药物、食物、 其他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中试放大研究
目的:验证处方工艺的可行性 和稳定性

药物制剂的设计

药物制剂的设计

三、制剂的剂型与药物吸收
1、固体制剂与药物吸收 固体制剂中药物的吸收主要受到溶 固体制剂中药物的吸收主要受到溶 出过程和透过生物膜转运过程的限制 出过程和透过生物膜转运过程的限制 溶出过程包括崩解、分散、溶解等, 溶出过程包括崩解、分散、溶解等, 受药物的溶解度、粒度、 受药物的溶解度、粒度、晶型等因素的 影响 脂溶性、 的药物来说, 对于脂溶性 溶出较慢的药物来说 对于脂溶性、溶出较慢的药物来说, 此过程为限速步骤
2、油/水分配系数
药物的油/ 药物的油 / 水分配系数是药物亲脂性 的指标, 的指标 , 与药物透过生物膜转运的能力 密切相关。 密切相关。 水分配系数( 油/水分配系数(P)代表药物在油相 和水相中的比例 P=药物在油相中的浓度/ P=药物在油相中的浓度/药物在水相中的 药物在油相中的浓度 浓度
2、医学检索引擎
医学目录( Directory) 医学目录(Medical Directory): Medical Matrix ( 医 源 /) (/) 包括4000多个医学网址 包括4000多个医学网址 4000 )
第十五章 药物制剂的设计
§15-1 15药物制剂设计的目的 药物制剂设计的目的
概述
①确定适当的给药途径和给药剂型; 确定适当的给药途径和给药剂型; ②选择合适的辅料,筛选处方 选择合适的辅料, ③制定制备工艺,优化工艺条件 制定制备工艺,
药物制剂设计的主要内容
在处方前, ① 在处方前 , 全面掌握药物的理化 性质、药理作用与药动学特性; 性质、药理作用与药动学特性; ② 确定最佳的给药途径 , 并选择适 确定最佳的给药途径, 当的剂型; 当的剂型; ③选择合适的辅料或添加剂 ④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
处方前研究的主要任务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周建平ppt课件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周建平ppt课件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护理教研室
2. 主要方法
文献检索:光盘、网络、期刊、专利等
(关键词(Keyword Search)检索) (特征编号(Rxlist-ID)检索)
• 分析方法研究:UV、HPLC、TLC、GC、 MS、 HPLC- MS等
• 理化性质的测定(主要对全新化合物)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护理教研室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护理教研室
2)分配系数
☆(P,亲水亲油特征值)→1(最易透过生物膜吸收) P=油相中药物浓度/水相中药物浓度(常见辛醇/水)
• 最方便的测定方法:用一定量有机溶剂萃取饱和水溶液的药物后 测定有机相中的药物量,计算(P=油中药量/水中药量)
但由于不同文献中采用的有机相及测定方法可能不同, 对分配系数的数值影响较大,应科学分析、对待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
周建平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护理教研室
一、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
1.处方前工作(简称)
1)资料收集(化学、物理和生物学性质等) 2)部分前期研究工作(药-药、药-辅料相互作用等) ☆ 意义: 1)为选择最佳剂型、处方工艺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2)是开发安全、有效、稳定的药物制剂的基础
pH=pKa+log(S-S0)/S0=8.59(以上) 因此,调节pH可极大地改变弱酸和弱碱型药物的溶解度,
从而影响到药物剂型和制剂的设计和选择,药物的吸 收,但对药物的稳定性、刺激性及临床应用(如口味) 等应同时考虑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护理教研室
增加溶解度的方法
• 调节pH (成盐) • 复合溶剂(潜溶性) • 助溶(形成络合、复合物) • 增溶(小分子和聚合物胶束) • 固体分散物和包合物(环糊精即CD)等

05-制剂设计

05-制剂设计
13
注射药效良好 口服生物利用度低 临床急救 重症患者 要求作用迅速

口服药效良好 生物利用度高 临床使用方便 作用安全可靠

临床需要作用于各 患病部位、腔道、 粘膜。大部分起局 部作用,少部分通 过腔道黏膜进入全 身循环
注射剂
使用方便 有利于稳定 剂量准确
口服制剂
稳定性好的药物 作用快 适用特殊人群
21
制剂设计
总结 根据剂型设计的4大原则 按照剂型设计的主要依据 进行充分的处方前研究 通过科学的试验 确定给药途径、剂型 确定最终的处方、制备工艺
22
8
剂型设计
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
Class 1: High Solubility – High Permeability Class 2: Low Solubility – High Permeability Class 3: High Solubility – Low Permeability Class 4: Low Solubility – Low Permeability Amidon, G. L.
P=(C-CW)/CW pKa/电位滴定、分光光度法、溶解度法 吸湿性/吸湿曲线、CRH
17
制剂的处方前研究
2.理化性质的测定 粉体学/粉体物性测定仪 粒度大小、分布、密度、流动性、压缩性、润湿性等 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含量、有关物质(破坏性试验)
3.生物学特性测定:BCS? 对生物膜的通透性 在GI中的吸收是否存在部位物异性 在GI中的稳定性,等等
11
剂型设计
剂型的选择 注射给药: 水溶性好 口服吸收不好 在胃肠道中不稳定 急救、重症、速效(如麻醉) 不能口服的病人 长效(如微球) 特殊情况(如植入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制剂的设计
概述
设计的依据:药物的理化性质,临床用药的要求 意义:是新药研究和开发的起点,决定药品安全性、
有效性、可控性、稳定性和顺应性。 主要内容:
-处方前研究工作:理化性质、药理学、药动学 -选择合适的剂型 -选择适宜的辅料或添加剂 -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
制剂设计的基础
一、临床用药:确定给药途径和剂型 胃肠道吸收、崩解、分散、溶出
注射剂:药物和辅料对氧化、曝光和接触重金属时稳定性 口服制剂:药物与乙醇、甘油、糖浆、防腐剂和缓冲液的配伍
药物制剂处方的优化设计
先预试,后优化
选择可靠的优化设计方案以适应线性或非线性 模型拟合
溶解度 稳定性
难溶性药物:不易制成溶液剂或注射剂 空气、光、热、氧化和金属离子
固体剂型或加隔层(薄膜衣)制剂设计的基础来自二、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
原则
安全性(safety) 有效性(effectiveness) 可控性(controllability) 稳定性(stability) 顺应性(compliance)
制剂设计的基础
三、制剂的剂型与药物吸收 细胞类脂膜疏水区域
透皮制剂
油/水分配系数 分子量 促进剂
制剂设计的基础
三、制剂的剂型与药物吸收 细胞类脂膜疏水区域
透皮制剂
油/水分配系数 分子量 促进剂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
四、制剂的评价与生物利用度
毒理学评价:急、慢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 刺激性、过敏性、溶血试验、热原检查。
口服给药
避免胃肠道的刺激作用 克服肝肠首过效应
具有良好的外部特征
适于特殊用药人群:口腔崩解 片
制剂设计的基础
一、临床用药:确定给药途径和剂型 急救或快速给药
注射给药
皮下、肌肉、血管内注射、腔内注射 顺应性差
溶液剂、混悬剂、乳剂、粉针
制剂设计的基础
一、临床用药:确定给药途径和剂型 全身作用和局部作用
P=C2V2/M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
溶点和多晶型
多晶型(polymorphism):化学成分相同,晶型结构不同, 理化性质不同
亚不稳定型为高能状态,通常熔点低、溶解度大。 亚不稳定性向稳定性转变,需几分钟到几年时间。 晶型决定药物的吸收速度和临床疗效。 多晶型存在?亚稳定型的稳定性?无定型存在?每种晶型
的溶解度? 溶出速度法、X射线衍射法、红外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
法和差示热分析法和热显微镜法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
吸湿性(hygroscopicity)
吸收环境中水分 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 RH) 水溶性药物在大于其临界RH的环境中吸湿量突然增加,
而水不溶性药物随空气中RH的增加缓缓吸湿 RH30-45%为平衡状态 贮存条件为50%。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
Handerson-Hasselbach公式-pKa和pH的关系
pH=pKa+log[A-]/[HA] pH=pKa+log[B]/[BH+]
1)测定pKa 2) 预测在任意pH条件下的药物溶解度 3) 指导选择药物的合适盐 4) 预测盐的溶解度和pH的关系。
1)pKa通常采用滴定法测定 2) pKa即为50%的酸被中和时的pH值 3) 胺类药物,游离碱常难溶,pKa在有机溶剂中测定 4) 5%,10%,15%,20%,然后外推至0%
粉体学性质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体内动力学参数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
稳定性研究
新药的理化稳定性 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因素 热、光、氧、水分、pH及辅料 有效期
1、稳定 2、处理正确稳定 3、中等不稳定 4、很不稳定
处方组成、制备工艺、辅料和稳定性附加剂
包装
1、HPLC 2、热分析法_熔融吸热的变化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
溶解度测定
一般测定平衡溶解度和pH-溶解度曲线 水、0.9%NaCl、0.1mol/L盐酸和pH为7.4的缓冲液 60-72小时平衡 离子效应对溶解度的影响 pH-溶解度曲线时,加过量药物于溶剂中溶解,测定低pH值和
高pH值下的溶解度。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
药效学评价:药理学评价-有效性 药物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评价:生物等效性、体内
行为和命运。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
Handerson-Hasselbach公式-pKa和pH的关系
pH=pKa+log[A-]/[HA] pH=pKa+log[B]/[BH+]
1)测定pKa 2) 预测在任意pH条件下的药物溶解度 3) 指导选择药物的合适盐 4) 预测盐的溶解度和pH的关系。
皮肤或粘 膜给药
亲和性、铺展性和粘着性 无皮肤刺激、不影响皮肤功能
伸缩性:巴布剂
制剂设计的基础
一、临床用药:确定给药途径和剂型 全身作用和局部作用
皮肤或粘 膜给药
亲和性、铺展性和粘着性 无皮肤刺激、不影响皮肤功能
伸缩性:巴布剂
制剂设计的基础
二、药物的理化性质:确定给药途径和剂型 易溶于水:固体或液体剂型
分配系数(partition coefficient, P)
生物膜为类脂屏障,与被运分子的亲脂性有关 油/水分配系数(辛醇/水、氯仿/水)是分子亲脂性的度量
在油相中药物的质量浓度
P=
在水相中药物的质量浓度 V2 ml有机溶剂提取V1 ml的药物饱和水溶液,测得平衡时V2的浓度为C2,
水相中剩余药量M=C1V1-C2V2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
固体制剂的配伍研究
药物与辅料的相互作用 室温或55C 结块、液化、变色、臭味 纯度检查 热分析方法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
液体制剂的配伍研究
pH-反应速度图 选择最稳定的pH值和缓冲液
酸性、碱性、高氧、高氮环境以及加入螯合剂和稳定剂时,不 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
制剂设计的基础
三、制剂的剂型与药物吸收
固体制剂
崩解、分散、溶出和被生物膜吸收 吸收速度受溶出过程和跨膜转运过程限制
溶解大、分子量小的药物易于溶出或释放,吸收快
包衣片<片<胶囊<散剂<混悬液<缓控制剂
辅料和新技术能加快溶出
制剂设计的基础
三、制剂的剂型与药物吸收
液体制剂
不存在崩解、分散和溶出过程,吸收快 iv>im>ip>op 溶液>乳剂>混悬液 粒径越小,吸收越快 粘度越大、吸收越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