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大民居
中国传统民居介绍

中国传统民居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国传统民居:
1. 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国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其基本特点是四面房屋围合成一个院子,院子的入口设在南面或东南面。
北京的四合院是四合院的典型代表,分为单进或多进式,布局规整,中轴对称。
2. 福建土楼:福建土楼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福建的龙岩、漳州等地区。
福建土楼以圆形、方形等形状的土楼建筑为代表,一般由多户人家聚居而成,其建筑风格独特,防风、防火、防盗等方面的功能非常出色。
3. 窑洞:窑洞是中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
窑洞主要建在黄土高原的崖壁上,有靠崖窑和地坑窑两种形式。
窑洞内部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
4. 吊脚楼:吊脚楼是中国南方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其特点是房屋悬于山腰或坡地,采用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5. 江南水乡民居:江南水乡民居是中国南方水乡地区的传统民居,其特点是房屋沿水而建,粉墙黛瓦,绿树掩映,给人以清新、幽静的感觉。
以上是中国传统民居中的一些主要类型,它们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述中国古代民居的主要类型

简述中国古代民居的主要类型
中国古代民居的主要类型包括以下几种:
1. 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国古代传统民居的基本形式之一,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中间有庭院。
四合院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是中国古代住宅的代表之一。
2. 窑洞:窑洞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之一,主要分布在黄土地区。
窑洞利用黄土的特殊地质结构和气候条件,采用洞穴式建筑形式,具有冬暖夏凉、防震防盗等特点。
3. 竹楼:竹楼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等地区。
竹楼采用竹子和木材建造,具有通风凉爽、防潮防虫等特点。
4. 吊脚楼:吊脚楼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等地区。
吊脚楼采用木材和砖石建造,建筑形式为悬山顶,具有通风干燥、防晒防雨等特点。
5. 土楼:土楼是中国东南地区的传统民居之一,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等地区。
土楼采用土、木、砖等材料建造,建筑形式为圆形或方形,具有防御性强、居住舒适等特点。
6. 园林住宅:园林住宅是中国古代园林式住宅的代表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
园林住宅内部布局精美,有花园、假山、水池等园林元素,是古代文人雅士追求自然和谐居住环境的体现。
这些民居类型反映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建
筑风格,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单元-第八课-各具特色的民居

4.陕北居民修建这种窑洞的原因是: 建窑洞可就地取材,施工简便,造价低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容易保养 ,不易毁坏,且隔热保温,冬暖夏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确是高寒的黄土高原最理想的民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
返回
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客家民居特点: (1)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 。 (2)营垒式住宅。 (3)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 (4)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 匀,宏伟壮观。 (5)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6)楼内房间大小一模一样,他们不分贫富、贵 贱,每户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
建窑洞可就地取材,施工简便,造价低 廉,容易保养,不易毁坏,且隔热保温,冬 暖夏凉,的确是高寒的黄土高原最理想的民 居。现在新建的窑洞外壳还包上了砖、石头, 就更结实美观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简便-(简单 )毁坏-( ) 损坏)结实-( 坚固
黄河中上游流域 它 2. 陕北窑洞分布在______________, 石砌 、_____ 砖砌 和 的三种结构形式有_____ 直接在黄土、山崖边挖掘 而成,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壳还包上了砖、 新建的窑洞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 石头 ,就更结实美观了。 _____ 3. 找出文中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的句子。 每孔窑洞,一般长5至7米,宽3至4米,高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米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民居类型及特点相关内容

民居类型及特点相关内容一、传统民居类型及特点1. 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民居的代表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地区。
四合院以四边围合的庭院为中心,四面有房屋围绕,形成四合院的格局。
四合院的特点是布局合理,四通八达,适应北方地区的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
同时,四合院的庭院空间也是家庭生活与社交互动的场所。
2. 木屋:木屋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类型,主要分布在山区和湖区。
木屋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结构简单,适应山区多雨的气候特点。
木屋的特点是环保、耐久、保温性好,同时也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3. 土楼:土楼是中国福建地区的传统民居类型,主要分布在土楼群。
土楼是用土和石块建造的多层建筑,外形宏伟壮观。
土楼的特点是坚固耐用,具有很好的防御功能,同时也体现了福建地区的民族文化。
4. 马踏飞燕:马踏飞燕是中国江南地区的传统民居类型,主要分布在苏浙沪地区。
马踏飞燕的特点是建筑结构精巧、造型优美,屋顶呈马踏飞燕状,能够有效抵御风雨。
二、现代民居类型及特点1. 花园洋房:花园洋房是一种现代化的住宅形式,主要分布在城市郊区。
花园洋房的特点是独立的住宅,周围有私人花园或院落,居住环境优美,居住者可以享受到独立的私密空间。
2. 高层公寓:高层公寓是城市中常见的一种住宅形式,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域。
高层公寓的特点是层高较高,居住面积相对较小,但可以通过共享设施(如游泳池、健身房等)提供便利和舒适的生活。
3. 别墅:别墅是一种高档住宅形式,主要分布在城市的高尚住宅区或郊区。
别墅的特点是独立的住宅,通常有多层,有较大的居住面积和私人花园,居住者可以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
4. 老公寓:老公寓是指建于上世纪初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式公寓楼,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域。
老公寓的特点是结构老旧,居住面积较小,但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具有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氛围。
三、不同民居类型的特点比较1. 建筑结构:传统民居多采用砖木结构,现代民居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加耐久和坚固。
【涨知识】带你看中国五大类古建筑民居

【涨知识】带你看中国五大类古建筑民居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上的基本需求。
在古代,虽然没有现代这样的科技,但华夏子孙们运用他们的智慧,利用周围环境及气候,建造出了各种各式的舒适民居。
今天,小编我就借着这些古建筑效果图,跟大家一起来交谈下中国古代五大民居类型。
1.古建筑效果图——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是北方院落住宅典型。
根据主人的地位及基地情况,有两进院、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几种,大宅除了纵向院落外,横向还有平行跨院。
最常见的是三进四合院,建筑特点是:前院很浅,以倒座为主,主要作门房、客房、客厅;大门在倒座东、住宅的巽位(东南角),大门东边的小房间多用于塾;紧靠大门西边的房间用于门房或男仆房;倒座西面有厕所。
前院属于接待区。
内院属于家庭主要活动场所。
外院和内院之间以中轴线上的垂花门相隔,界分内外。
内院正北是正房,也称上房,为全家地位最高者的住房,正房两边有耳房,是正房的辅助功能区或作他用;内院两侧为厢房,是晚辈居住的房间;由耳房和厢房山墙和院墙围合的窄小空间称为“露地”,当作杂物院,也有布置成小景观的;抄手游廊是连接垂花门、厢房和正房的,方便与雨天和雪天行走。
后院的后罩房在四合院的北部,为仓储、厨房和杂役住房。
如果有后门,位置在院子的西北角;后院内有井,是家庭服务区。
四合院的大门有等级之分,金柱大门、蛮子门、广亮门为官宦、贵族人家门。
如意门为平民门。
前者是屋宇式大门,后者是墙垣式大门。
四合院主要建筑为抬梁加硬山,次要房间也有用平顶的。
房屋对外不开放,朝向内院的一面采光。
室内设炕床取暖,分隔用隔断墙(木框架覆板,外糊纸)或碧纱罩(隔扇轻巧,格心镶裱字画,可摘下)和落地罩。
顶棚由架子与面层组成,架子多用木质方格,有的用秸秆扎成,表面糊纸;地面用砖铺,有方砖和小砖两种。
上等住宅用砖大,磨边,刷桐油,最后打蜡。
室外用普通条砖。
2.古建筑效果图——天井式住宅苏南地区的住宅,大概有以下三种等级:城市官式住宅,乡镇天井式住宅和民间小型住宅。
中国五大特色民居

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广东围龙屋、北京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被称为五大特色民居建筑。
广东围龙屋粤东一带客家人常见的传统民居,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客家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客家人聚族而居,以围屋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建好一座完整的围龙屋需要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
围屋有殿堂式、围龙式两种,布局严谨,讲究坐向、主次、对称,外观均衡、堂皇,格调典雅、庄重,表现了儒家正统文化的审美旨趣和高度的建筑水平。
北京四合院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
四合院属砖木结构建筑,房架子檩、柱、梁(柁)、槛、椽以及门窗、隔昆扇等等均为木制,木制房架子周围则以砖砌墙。
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
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
陕北窑洞地穴式。
秦汉后发展为全地穴式,就是现在的土窑。
明朝中叶,开始用石块做窑面墙。
清末民初,当地人仿土窑模式建起了石砌窑洞。
现在也有用彩色瓷砖窑面和分割厅室及上下两层楼房式的新窑洞,住着更加舒适宜人。
大体分四种:土窑、石窑、砖窑、接口窑。
土窑是靠山挖的黄土窑洞。
石窑、砖窑是在平地上用石块和砖块砌成的窑洞。
接口窑是在土窑洞口,再从底到顶用一层石块或砖箍窑面的窑洞。
这种窑洞看起来整洁,结实。
陕北窑洞大多依山而筑,占地少,建造成本低廉。
现在一般农户花2 000元左右就能建一孔较好的石窑。
窑洞隔音,隔热,保温,冬暖夏凉,素有“神仙洞”的美誉,是居家的首选。
广西的“杆栏式”潮湿。
民间多用竹木建居,一般都是一楼一底、四榀三间的木结构楼房。
屋面覆盖小青瓦,四周安装木板壁,或者垒砌土坯墙。
有些侗族民居在正房前二楼下,横腰加建一披檐,此作增加檐下使用空间,形成宽敞前廊,便于小憩纳凉。
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

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中国传统民居类型非常丰富多样,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类型之一。
它是由四个独立的建筑围合而成的,通常有一个中心庭院。
四合院常见于北方地区,如北京的胡同里。
2. 土楼,土楼是福建土族人民居住的特色建筑,也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之一。
土楼通常由土坯、石块和木材组成,外墙厚实,具有防御功能。
土楼呈圆形或方形,内部分为多个层次,每层都有独立的住宅。
3. 水乡民居,水乡民居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如苏州、杭州等地。
这种民居常见于河流和湖泊的岸边,建筑多以木材为主,具有独特的水上特色。
水乡民居一般有两层,底层用于储物和船只停泊,上层为居住空间。
4. 茅草屋,茅草屋是中国农村地区常见的传统民居类型。
它以茅草覆盖的屋顶为特色,墙体多用土坯或砖石建造。
茅草屋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在农村地区广泛使用。
5. 吊脚楼,吊脚楼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居类型,如云南的彝族村落。
吊脚楼通常建在山坡上,楼下用于养殖或储物,楼上为居住空间。
吊脚楼的特点是楼下悬空,支撑于高大的柱子上。
6. 瓦屋,瓦屋是中国传统民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它以瓦片覆盖的屋顶为特色,墙体多用砖石或土坯建造。
瓦屋在中国各地都有分布,风格和结构会有所不同。
以上只是中国传统民居类型的一部分,每个地区还有各自独特的民居风格和特点。
这些传统民居不仅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智慧和追求。
中国十大特色当地民居(中国各地特色民居)

中国十大特色当地民居(中国各地特色民居)一、中国十大特色民居中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值得欣赏的民俗文化,而民俗建筑又各具特色,欣赏起来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1、福建土楼:客家土楼,也称福建圆楼,是中华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
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参见董斌《现代风水精鉴》),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
2、开平碉楼:广东开平碉楼交错,形成中国绝无仅有的乡间景色。
碉楼中西合璧,融会了各种建筑风格的精髓。
开平境内最多的时候共有3000多座碉楼,目前尚存1800多座,分布在开平15个镇、办事处。
这些碉楼是上世纪开平华侨与村民主动把外国建筑文化与当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结晶。
其数量之多,建筑之精美,风格之多样,堪称世界最大的“碉楼博物馆”。
3、王家大院: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
建筑规模宏大,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
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造型,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
现以“中国民居艺术馆”、“中华王氏博物馆”和“力群美术馆”开放的红门堡(龙)、高家崖(凤)、崇宁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 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平方米。
4、乔家大院: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
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中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
中国特色民居 8个,加介绍

中国特色民居8个,加介绍中国特色民居8个,介绍如下:1、福建土楼福建土楼,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
中华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2、开平碉楼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中西合璧的民居,中国华侨文化的纪念丰碑,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多种风格。
碉楼分布的并不密集,反而到处都是,呈现连绵不断的景象。
这里可以说是十分特色的民居,甚至可以说是特别的博物馆,因为它见证了历史的变革,还折射出更多的东西来,是十分带有艺术美感的。
3、湘西吊脚楼湘西吊脚楼,属于古代干阑式建筑的范畴。
这种建筑形式主要分布在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地区,以及山区。
因这些地域多水多雨,空气和地层湿度大,由于干阑式建筑是底层架空,对防潮和通风极为有利。
土家族大都居住在山坡陡岭,由于这地势关系,住房多采用吊脚楼形式。
在住宅两端立四根木柱,沿着山坡的走向搭成木架,在与正屋地面平齐的高度上搭横木,盖上木板,三面装半装台的板壁或木走廊,以草或杉皮作天盖,楼下四面皆空,可用作堆积肥料,也可以临时拴牲口,楼上一般是闺女儿做鞋、绣花或乘凉的地方。
4、北京四合院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一种中国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
一般都是按照中国审美来建筑的,比如对称,还有四四方方的外形。
四合院一般建立自明朝,外形古朴,十分具有价值,不仅可以住更是可以收藏。
5、乔家大院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1756年,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
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中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
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于民国初年建成一座宏伟的建筑群体,并集中体现了中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
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分别有什么特点?

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分别有什么特点?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分别是:客家围龙屋、北京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那么这五大特色传统民居建筑有什么特点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那吧。
客家围龙屋客家围龙屋是客家民居经典的三大样式(客家围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楼)之一,客家围屋是客家民居中最常见、保存最多的一种。
客家围龙屋是中国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筑。
围屋始建于唐宋,兴盛于明清。
围屋结合了客家古朴遗风以及南方文化的地域特色,是中国五大民居特色建筑之一。
只要在客家人聚居之处,都能见到围屋的踪迹,包括中国大陆南部的广东、江西、福建省、香港新界以及台湾的屏东、云林、台中东势等。
客家围龙屋的样式繁多,分别有:围龙式围楼、圆形围楼、方形围楼和椭圆形围楼等。
北京四合院四合院是一种中国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
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
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内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以东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式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
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
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
陕西窑洞陕西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传统民居形式,分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多种。
由于高原上的黄土粘、硬,不易塌陷。
窑洞都是依山而建,在天然土壁上水平向里凿土挖洞,施工简便、便于自建、造价低廉,而且住在里面冬暖夏凉。
窑洞一般高3米多,宽3米左右,最深的可达20米。
洞口都朝阳,这样便于阳光照射。
最简便的窑洞就是直接挖土形成的窑洞土窑洞;将土窑洞用石头加固,就成石窑洞了。
中国传统民居

———西南民居
一、中国传统民居:
中国疆域辽阔,历史悠远,各地自然和人文环境不尽相同, 因而中国民居的多样性在世界建筑史也较为鲜见。
朝鲜族满屋炕
陕西窑洞
北 京 四 合 院
客 家 围 垄 屋
皖南民居
四川民居特点:
(1)注重环境,巧妙利用自然地形,做到人、环境、艺术的有机结合。 (2)平面布局灵活,空间变化有序。 (3)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简洁朴实的建筑外貌。 注重装饰的彝族民居 (4)采用石、砖、木、竹等材料
四合五天井
四合五天井为丽江民居中另一种常见的型式。由四栋房屋组 成,有四个院落,中间的院落最大,每两房子相交各有一个 漏角天井,房子都为三间两层楼房。
土掌房
土掌房是一种以粘土筑顶的平顶房。一般以石块为墙基,土坯砌 墙或者夯土为墙。墙上以木为梁,铺上柴草和稀泥,用细粘土锤 紧抹平, 形成平坦光滑的屋顶。多为平房。特点是冬暖夏凉,屋 顶可以储存物作晒场。
傣族竹楼
傣族多居住于山间、河谷的坝子,土地肥沃,气候炎热,干 湿季分明,雨量充沛。长期以来,形成了架空楼居的习俗, 即干栏建筑,多以竹、草为建筑材料,俗称“竹楼”。干栏 式竹楼适应当地环境,防潮湿、避虫兽、利于通风散热。
文化遗产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是依托三山而建的古城,与大自然产生了有机的统一, 古城瓦屋,四周苍翠的青山,把紧连成片的古城紧紧环抱。城中民 居朴实生动的造型、精美雅致的装饰是纳西族文化与技术的结晶。
主要形式为吊脚楼。
建在江边的吊脚楼
山腰的建筑
侗族村寨的特色建筑
鼓楼是侗乡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鼓楼主要 采用杠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鼓楼通体全是本质结构,不用一 钉一铆,由于结构严密坚固,可达数百年不朽不斜。这充分表现 了侗族人民中能工巧匠建筑技艺的高超。
中国传统民居

1.昆明“一颗印”
“一颗印”民居以天井为中心,由正房、东西厢房(俗称耳房)及 入口门廊组成封闭的四合院。“一颗印”民居均为穿斗木构架,土 筑或土坯外墙,内隔断均为木板壁,形成灵巧,内向,封闭的外观 特点,适合于人口稠密、用地紧张而且气候较为温和的地方。 “一颗印”民居分布在昆明附近及滇中、滇南等地区,为汉族、彝 族、白族等采用。“一颗印”民居的平面空间布局反映了地区的自 然条件,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内向型、封闭型、宗法制的家庭结构和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形态。
2.四川民居特点:
四川民居由于受地形、气候、材料、文化和经济的影 响,融汇南北的基础上自成一体,独具鲜明的地方特色。民居建 筑中,在使用多功能的天井、檐廊和巧妙设置的望楼、碉楼等方 面有独到的处理手法,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堪称四川民居一 绝。 (1)注重环境,巧妙利用自然地形,做到人、环境、艺术的 有机结合。 (2)平面布局灵活,空间变化有序。 (3)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简洁朴实的建筑外貌。 (4)采用石、砖、木、竹等材料
山水环绕的傣族竹楼
6.文化遗产丽江古城
云南省的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 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 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 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 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丽江古城是古城风貌整体保存完好的典范。依托三山而建的 古城,与大自然产生了有机的统一,古城瓦屋,鳞次栉比,四 周苍翠的青山,把紧连成片的古城紧紧环抱。城中民居朴实生 动的造型、精美雅致的装饰是纳西族文化与技术的结晶。古城 所包涵的艺术来源于纳西人民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体现人民群 众的聪明智慧,是地方民族文化技术交流融汇的产物,是中华 民族宝贵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五大建筑住宅

中国古代五大建筑住宅中国易学堪舆风水师--罗发宁中国古代五大住宅建筑:客家围龙屋,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广西杆栏式,云南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
1 : 客家围龙屋:围龙屋;不论大小,大门前必有一块禾坪和一个半月形池塘,禾坪用于晒谷、乘凉和其它活动,池塘具有蓄水、养鱼、防火、防旱等作用。
大门之内,分上中下三个大厅,左右分两厢或厢,俗称横屋,一直向后延伸,在左右横屋的尽头,筑起围墙形的房屋,把正屋包围起来,小的十几间,大的二十几间,正中一间为龙厅,故名“围龙”屋。
小围龙屋一般只有一至二条围龙,大型围龙屋则有四条五条甚至六条围龙,在兴宁花螺墩罗屋就有一座6围的围龙屋。
在建筑上围屋的共同特点是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两边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坐落有序,布局规整,以屋前的池塘和正堂后的“龙”组合成一个整体,里面以厅堂、天井为中心设立几十个或上百个生活单元,适合几十个人、一百多人或数百人同居一屋,讲究的还设有书房和练武厅等。
九厅即指门楼、下、中、上、楼上、楼下、左花、右花、天厅等,九个正向大厅,十八井包括五进厅的五井、横屋两直各五井、楼背厅三井。
九和十八,只是一个表多数的词,不一定就只是九个厅十八个天井,往往很多民居都有超过九厅十八井的格局。
其厅、井布局科学合理,各厅各有功用。
上厅供祭祀、族长议事,中厅接官议政,偏厅接客会友,楼厅藏书课子,厢房横屋起居炊沐,家族聚居,集政、经、居、教于一体。
2 :北京四合院四合院:即合院建筑之一种,所谓合院,即是一个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四合房屋,中心为院,这就是合院。
一户一宅,一宅有几个院。
合院以中轴线贯穿,北房为正房,东西两方向的房屋为厢房,南房门向北开,所以叫作倒座。
合院小者,房屋13间,大者一院30间。
二院25间到40间,房屋都是单层。
厢房的后墙为院墙,拐角处再砌砖墙,大四合院从外边用墙包围,都做高大的墙壁,不开窗子,表现出一种防御性。
汉族的传统民居类型

汉族的传统民居类型
1. 四合院:四合院是汉族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山西等地。
它由四个房屋围成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院落,中间是一个露天的庭院。
四合院通常采用砖石结构,建筑风格严谨、庄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观念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2. 窑洞:窑洞是汉族传统民居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的黄土高原地区,如陕西、山西、河南等地。
窑洞是在黄土坡上开凿而成的,呈拱形,内部空间较大,可以容纳多个房间。
窑洞具有冬暖夏凉、节能环保等优点,是当地居民的主要居住形式。
3. 客家土楼:客家土楼是汉族传统民居的一种独特类型,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江西等地。
它是用土坯或砖石建成的圆形或方形建筑,通常有多层,每层有多个房间。
土楼具有防御性能强、通风采光好等特点,是客家人民居文化的重要代表。
4. 水乡民居:水乡民居是汉族传统民居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分布在江南水乡地区,如江苏、浙江、上海等地。
它是一种临水而建的建筑,通常有两层或三层,底层是架空的,用于停放船只和储物,上层是居住空间。
水乡民居以白色的墙壁、黑色的屋顶和精巧的木雕、石雕等装饰为特色,体现了江南地区独特的水乡文化。
总之,汉族的传统民居类型丰富多彩,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反映了汉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最新)4中国传统建筑之民居

有三个院子 需要进三个门 在前院,内院的基础上 加了一个后院 因此叫 三进四合院
后院主要是给女眷使用 (女眷指男主人的母亲,爱人、姐妹和女儿 等女性家庭成员) 三进四合院是最典型的四合院模式
SZM
能住多进四合院的 一般都得是大户人家 比如《红楼梦》中地位崇高的贾母 住的就是 五进四合院
SZM
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
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
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SZM
安徽宏村
西递、宏村古民居群 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 表,现存完好的明清 民居四百四十多幢, 其布局之工、结构之 巧、装饰之美、营造 之精为世所罕见。
SZM
广东建筑之民居:骑楼风雨情
所谓骑楼,描述的是其沿街部分二层以上出 挑至街道处,用立柱支撑,形成内部的人行 道。立面形态上建筑骑跨人行道因而取名骑 楼。
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 子,富贵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几座四合院 并列组成的。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 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 他房屋的规模大,是 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两边建有 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
S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M
常听人说北京四合院繁多 那这熟悉的北京四合院有多少种呢? 首先得明白这两个字——“进”与“跨”。 前后方向院子的个数不叫“个”,叫“进”, 你进几个门,就叫几进院。
中国我传们统建毕筑业之啦民居
其实是答辩的标题地方
SZM
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民居包含住宅以及由其延伸的居住环境。由于 中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生产和生活 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万别,使中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从南方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寨吊脚楼
小结: (一)四合院 (二)“一颗印”住宅 (三)陕北窑洞住宅 (四)客家土楼 (五)吊脚楼
作业: 1、每个小组搜集两种奇特住宅,并做简单介 绍 2、预习第七节:镂塔桥
谢谢大家!
四合院
一颗印
窑洞
土楼
吊脚楼Leabharlann 陕北窑洞(四)客家土楼
分布:江西、福建、粤北地区 成因:土围子---方形土楼、圆形土楼---半月楼-围龙屋 布局:风水塘、禾坪、三厅、围龙
梅州围龙屋
(五)吊脚楼
分布:广西、贵州、云南少数民族 成因:多属山区,气候炎热多雨 布局:半干栏式,下层空,用来堆放杂物、养牲 畜,上层用作生活起居。
五大民居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1115班
五大民居
(一)四合院 (二)“一颗印”住宅 (三)陕北窑洞住宅 (四)客家土楼 (五)吊脚楼
(一)四合院
分布:陕西、山西、华北、东北 北京、天津仍大量存在 成因:受封建宗法礼教的制约,承接了三千年庭 院式住宅的传统 布局:大门、影壁、前院、倒座、垂花门、庭院、 正房、东西厢房、后院、后罩房
二、“一颗印”住宅
分布:湘西、云贵高原 成因:由中原院落式住宅演化而来,与四合院大 体相同 布局:三房两耳倒八尺
思考
北方四合院与南方“一颗印”住宅的异同?
(三)陕北窑洞住宅
分布:黄土高原区 成因:因地制宜、气候冬寒夏热、气候干燥、降 水少、风沙大 分类:1.靠崖窑 2.地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