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寻找最特别的人--大班社会
2024年寻找身边最美的人幼儿园活动精彩教案

2024年寻找身边最美的人幼儿园活动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寻找身边最美的人”。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四章《我们身边的人们》中的“最美的人在哪里”、“发现美丽的行动”和“向美丽学习”三个部分。
通过本节课,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身边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学会关爱他人,培养美好品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到身边最美的人的特点,学会尊重和关爱他人。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3. 引导幼儿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践行美好品质,成为美丽的小使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观察和发现身边最美的人,体会到他们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尊重、关爱他人的意识,以及合作、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故事书、卡片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身边最美的人的小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关注身边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2. 讲解:展示图片、视频等,让幼儿观察和讨论,了解最美的人的特点,学会尊重和关爱他人。
3. 实践:分组进行“发现美丽的行动”,让幼儿在校园或社区寻找最美的人,用画笔记录下来,并进行分享。
4. 交流: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引导幼儿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践行美好品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寻找身边最美的人2. 板书内容:最美的人特点:善良、无私、奉献、关爱他人幼儿实践:发现美丽的行动美好品质:尊重、关爱、合作、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心中的最美的人答案:幼儿根据自己在活动中的观察和体验,画一幅心中的最美的人,并简单描述原因。
2. 作业题目:践行美好品质,做美丽的小使者答案:幼儿在家庭、学校或社区中,选择一件小事,记录自己践行美好品质的过程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身边最美的人,将美好品质践行到底。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活动《特殊的朋友》教学设计

新修订幼儿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大班社会领域活动《特殊的朋友》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Big class social field activity "Special Friends"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幼儿园编订:FoonShion教育大班社会领域活动《特殊的朋友》活动背景:现代生活条件优越,孩子们丰衣足食,个个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
孩子们不懂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结合大班整合活动课程《到处都有好朋友》,让幼儿了解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特殊人群——盲人。
真正感受盲人的生活、学习,感受盲人克服困难的精神,学会关心、帮助他们,从而让孩子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光明,从小保护视力。
活动目的:1、通过观看课件,感受盲书、盲道,了解盲人生活。
2、感受盲人克服困难的精神。
3、知道10月15日是世界盲人节,学会关心、帮助盲人。
活动准备:1、盲道、盲书、盲杖……2、课件、图片、投影设备。
活动过程:一、知道眼睛对我们很重要。
1、谜语(眼睛)两间房子一样大,上下都把窗帘挂。
房里能容千万人,就是不容一粒沙。
2、通过游戏,了解眼睛的重要性。
(1)画嘴巴(一个幼儿不戴眼罩,一个幼儿不戴眼罩)(2)找座位(全体幼儿戴上眼罩)3、全体幼儿朗诵诗歌——《明亮的眼睛》二、了解并感受盲人的生活,学会关心,帮助他们。
1、提问:“在我们身边还有一些特殊的人,他们的眼睛看不见,他们是谁?”2、请幼儿说一说我们和盲人有什么不同?3、知道10月15日是世界盲人节。
4、请幼儿观看课件,了解盲人的生活。
(观看盲童的学习、生活过程;观看《幸福时光》的片段)。
5、提问:“你们知道盲人是怎么看书的吗?”6、部分幼儿戴上眼罩,感受盲书与普通书的不同之处。
7、提问:“请小朋友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帮助盲人安全的在道路上行走。
”8、部分幼儿戴上眼罩,感受盲道与普通道路的不同,知道盲道的作用。
9、让幼儿观察样板币,知道人民币上有盲点。
10、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的如何去关心、帮助盲人。
大班社会领域活动《特殊的朋友》教学设计

大班社会领域活动《特殊的朋友》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special friend" for large cl ass social activities大班社会领域活动《特殊的朋友》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
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
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中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活动背景:现代生活条件优越,孩子们丰衣足食,个个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
孩子们不懂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结合大班整合活动课程《到处都有好朋友》,让幼儿了解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特殊人群——盲人。
真正感受盲人的生活、学习,感受盲人克服困难的精神,学会关心、帮助他们,从而让孩子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光明,从小保护视力。
活动目的:1、通过观看课件,感受盲书、盲道,了解盲人生活。
2、感受盲人克服困难的精神。
3、知道10月15日是世界盲人节,学会关心、帮助盲人。
活动准备:2、课件、图片、投影设备。
活动过程:一、知道眼睛对我们很重要。
1、谜语(眼睛)两间房子一样大,上下都把窗帘挂。
房里能容千万人,就是不容一粒沙。
2、通过游戏,了解眼睛的重要性。
(1)画嘴巴(一个幼儿不戴眼罩,一个幼儿不戴眼罩)(2)找座位(全体幼儿戴上眼罩)3、全体幼儿朗诵诗歌——《明亮的眼睛》二、了解并感受盲人的生活,学会关心,帮助他们。
1、提问:“在我们身边还有一些特殊的人,他们的眼睛看不见,他们是谁?”2、请幼儿说一说我们和盲人有什么不同?3、知道10月15日是世界盲人节。
4、请幼儿观看课件,了解盲人的生活。
(观看盲童的学习、生活过程;观看《幸福时光》的片段)。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特别的我》及教学反思五篇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特别的我》及教学反思五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特别的我》及教学反思《大班社会教案《特别的我》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社会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社会教案《特别的我》含反思!活动背景每一个“我”,不仅是一个独特的“我”,而且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我”。
为了让幼儿从多元化的角度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及体会“我长大了”是一件神奇和令人高兴的事。
于是我围绕“特别的我”设计了本次的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1.比较自己与同伴体貌特征、习惯、爱好的异同,感受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
2.尝试在同伴面前大胆、夸张地介绍自己的特征和讲述自己特别喜欢的事与物。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要求幼儿清楚地、有重点的回答问题。
难点:画一画“特别的我”及自己的喜好。
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一幅自画像,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物品。
2、图画纸、画笔。
3、自制有关“我”的题卡。
(各题卡的内容是:“我最喜欢玩的玩具”、“我最喜欢的人”、“我最喜欢的动物”……)活动过程一、教师展示自画像和自己最喜欢的物品,然后介绍自己的体貌特征、习惯爱好等等。
二、请幼儿谈谈自己的特点:你觉得你和别人最不一样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三、游戏“闹钟转转”,“特别的我”回答问题。
1、把有关“我”的题目卡背面围成闹钟状,告诉幼儿游戏规则。
2、玩闹钟转转的游戏,指针转到的题目卡翻过来。
3、根据内容回答问题。
四、要求幼儿清楚地、有重点的回答问题。
(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幼儿回答问题时,采取“比手划脚”的方式,让其他人先猜一猜答案,然后才揭晓。
五、请幼儿画一画“特别的我”。
要求幼儿在图画的中间画上自己,然后在边上画上自己的喜好。
绘画的内容可以请小朋友根据“我”的题卡自由选择2-4个方面来作画。
六、请幼儿相互欣赏自己的作品。
寻找身边最美的人幼儿园活动教案

寻找身边最美的人幼儿园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第四章“我们身边的世界”第二节“身边的人”设计。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发现身边人的美好品质,通过观察、交流、分享,学会感恩和尊重他人,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会关注身边人的美好品质,培养感恩和尊重他人的情感。
2. 提高幼儿的观察、交流、分享能力,激发他们与人相处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关注身边人的美好品质,提高观察、交流、分享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发现并表达出身边人的美好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视频、故事书、白板、彩笔。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关于身边最美人的视频,引导幼儿关注身边人的美好品质。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最美的人,鼓励他们大胆表达。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故事书等形式,向幼儿讲解如何发现身边人的美好品质。
结合实例,引导幼儿关注身边人的言行举止,学会感恩和尊重他人。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场景,让幼儿分组讨论,找出其中的美好品质。
邀请幼儿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幼儿进行评价。
4. 分组活动(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身边最美的人,用画纸、彩笔等学具进行创作。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寻找身边最美的人2. 内容:美好品质:善良、乐于助人、无私、勇敢、敬业等。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我们身边的世界。
感恩、尊重、关注、发现、表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身边最美的人,记录他们的美好品质。
2. 答案示例:我的妈妈最美,因为她勤劳、善良、关爱家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发现美好品质的能力,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参与活动,让幼儿学会在家庭中关注和发现美好品质。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起学生对身边有特点的人的关注和兴趣。
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发现他们的特点。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人和他们的故事。
1.3 教学活动开场白: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学生观察: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身边的人,并记录下他们的特点。
分享故事: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观察到的人和他们的故事。
第二章:写作技巧指导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
引导学生如何将人物特点生动地表达出来。
2.2 教学内容介绍写作的基本技巧,如描述、对话、动作等。
引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些技巧来表达人物特点。
2.3 教学活动写作技巧讲解:向学生讲解写作的基本技巧及其运用。
学生练习:让学生练习运用这些技巧来描述一个有特点的人。
分享和讨论: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并进行讨论和修改。
第三章:写作指导与练习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步骤。
引导学生如何将人物特点和故事情节结合起来。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如何将人物特点和故事情节结合起来,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3.3 教学活动写作方法讲解:向学生讲解写作的方法和步骤。
分享和讨论: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并进行讨论和修改。
第四章:评价与反馈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进步。
引导学生如何给予他人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进行评价,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引导学生给予他人积极的反馈和建议,促进共同进步。
4.3 教学活动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进行评价,并给其他学生提出建议。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写作。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写作。
5.3 教学活动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写作的经验和心得。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ppt

状态。
课文知识点
向2.本来文枉写费定的推好是移女力了娲,冒此闹着日钟生中命流,危自险在可炼行是石。补妈天的妈故事怕,他赞扬身了女体娲受勇敢不、善了良,的品影质,响以第及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表达了古代劳动
人(民1)企解盼二释幸词天福语、的:美满工生作活的,情感就。趁他睡着了,偷偷地关掉了闹钟, 举一反三这:一学会下了三可个捅步骤了把陈“述句马变反蜂问句窝后”,你了能用,三第步把二反问天句一变成大陈述早句,吗?爸
1.抓特点。
有的人爱学习、有的人爱帮助别人,有的人爱看书, 有的人爱吃零食,有的人喜欢昆虫,等等。这“爱
学习”“爱帮助别人”“爱看出”“爱吃零 食”“喜欢昆虫”就是这些人的主要特点。写人的 作文就是要抓住这些特点,通过特点反映出这个人 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思想品质,等等。这些 特点抓得越准确,事例写得越具体,给读者留下的 印象就越深刻。如《我不能失信》,就是抓住了 “宋庆龄”不去伯伯见看最喜欢的鸽子而在家大牛 股小珍的事,写出了“宋庆龄”诚实守信性格特点。
陈旧的材料很难激起读者的阅读
兴趣,新颖的材料容易吸引别人。
3.运用描写。
要想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就要运用动作、语言、心理、神态、肖 像等多种描写方法。如《剃头大师》中 “可他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 一样。”这句动作描写,把和糟糕的前 头技术和“小沙”吃惊、害怕写得惟妙 惟肖。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和 职业。对同一个事物,一个小学生说的
4.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例: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唐】王昌龄
(3)抓课后问题。(4)联系生活实际。(5)了解写作背景.
—干用琵—干结琶2典和3《 净 构 :、、论净相弦型真语同乐选选眉的实》或器开材材相,材的眼似用要要笑料感、木典新语料一容受气制五型颖易。一成一,,致,十写的有不不恋出一四写写恋些根具不句弦一陈舍体子,般旧或下一的词部的的张内组为一。。排瓜合容列子起形来的,盘表,达上意部义为密长切柄相,关顶的端内弯容曲,。4洞 发借、以的 读增选强。者语材深的气要。刻深深的深刻材思,料考不能。写引空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优秀课件

02 失败的人物特点往往是由于特点的过度表现或与 现实脱节,需要客观分析其成因和影响。
06
教学总结与展望
教学成果回顾
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 参与到课堂讨论和活动中。
通过各种教学策略,如案例分 析、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等,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 内容。
02 交流法
与人物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其思想、情感和经历 ,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其特点。
03 实践法
通过与人物一起参与实践活动,观察其在特定情 境下的表现和反应,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特点。
特点的描述技巧
01
02
03
具体描述
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述 人物的特点,让读者能够 形象地感知到人物的特点 。
细节描写
通过细节描写,揭示人物 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变化, 增强读者的代入感。
失败的人物特点案例分析
案例一
电影《阿甘正传》中,主角阿甘的过度单纯和天 真导致他在生活中遭受了许多挫折。
案例二
在《小时代》系列中,南湘的过于自私和冷漠导 致她与朋友之间的矛盾重重。
案例三
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政治家,由于过于自负和固执 ,导致政策失败或社会不满。
案例的启示与思考
01 成功的人物特点需要与环境相协调,才能发挥其 积极作用。
朋友的特点
小明
幽默、开朗,总是能够带 给周围的人快乐。
小华
独立、自信、有追求,不 断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小红
热情、大方、真诚,喜欢 帮助别人。
同事或同学的特点
张老师
严谨治学、认真负责,对 学生有着很高的要求和期 望。
王经理
工作效率高、思维敏捷, 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 的决策。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课件(共23张PPT)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猜一猜
不懂就要问的男孩 把手术台当阵地的医生
孙中山 白求恩
冷静砸缸救出朋友的小男孩 司马光
习作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同学、老师
家人、亲戚
注意:
身边
“身边”的人一定是
的人
我们熟悉的人。
朋友、伙伴
社会人物……
小书虫
乐天派 智多星
运动健将 故事大王 幽默王子
表达要求
笔下的人会“说话“ 说话时还有“表情” 笔下的人还会连续地“动”
妙笔生花
人物是否有特点
题目是否表现了人物特点
是否把特点写清楚了,让笔下的人 物“活”了
THANKS
再见!
?
说话快 脾气暴
说话快
小
钢
炮
脾气暴
?
足球强将 老师专属跑腿 干活麻利
黄
足球强将
金
小
老师专属跑腿
马
达
干活麻利
1.一件具体的事表现人物特点 2.平时生活中的日常行为表现人物的特点
成果展示
构思评价表
从别号中能看出特点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选取的事例和别号的特点匹配吗? 哪一个最能体现人物特点?
1.从一件具体的事来介绍。 2.从平时生活中的日常行为来介绍 3 我特殊的介绍方式……
热心肠 小问号 昆虫迷
性情特点
乐天派 幽默王子
人物品质
热心肠 智多星 小问号
兴趣爱好
小书虫 昆虫迷 故事大王 运动健将
飞毛腿 植物迷 小棉袄 军事迷 灵魂歌手 不倒翁
开心果 舞王 机灵鬼 小大人 潜力股 小尾巴
大力士 百灵鸟 及时雨 笑面虎 大哥大 人气派
寻找特别的人社会教案反思

寻找特别的人社会教案反思教案标题:寻找特别的人社会教案反思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于特殊人群的理解和尊重;2. 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能;3.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让他们学会关爱和帮助他人。
教学内容:1. 特殊人群的定义和种类;2. 了解特殊人群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3. 通过故事和案例学习特殊人群的成功经历;4. 分组活动,展示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才能;5.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和帮助特殊人群。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种类的特殊人群,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对特殊人群进行简要定义和解释。
2. 知识讲解(10分钟):- 分别介绍不同种类的特殊人群,如视觉障碍者、听力障碍者、智力障碍者等;- 讲解特殊人群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以及他们的特长和才能。
3. 案例学习(15分钟):- 通过故事和案例学习特殊人群的成功经历,如聋哑人士成为画家、视力障碍者成为音乐家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是如何克服困难的,激发学生对特殊人群的尊重和欣赏。
4. 分组活动(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特长或才能来展示;- 每个小组准备展示材料,并在班级中进行展示;- 其他同学们给予评价和鼓励。
5. 总结反思(10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特殊人群的特点和困境;-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和帮助特殊人群,鼓励他们提出具体的行动计划。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对特殊人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故事和案例的分享,学生感受到特殊人群的能力和潜力,促使他们对特殊人群有更多的尊重和包容。
通过分组活动,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最后,学生通过总结反思,思考如何关爱和帮助特殊人群,促进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的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特殊人群的教育需求,设计更多的教学活动和案例,激发学生对特殊人群的关注和关心,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发现他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2 教学方法:讨论法、提问法1.3 教学内容:1.3.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身边的人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的特点。
1.3.2 教师分享一些自己身边的有趣人物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1.3.3 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人和他们的特点。
第二章:写作指导2.1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如何写出一个有特点的人的习作。
2.2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2.3 教学内容:2.3.1 教师讲解如何选择一个有特点的人进行写作。
2.3.2 教师示范如何描述一个有特点的人的外貌、性格、行为等。
2.3.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如何写出一个有特点的人的习作。
第三章:写作练习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写出一个有特点的人的习作技巧。
3.2 教学方法:练习法、指导法3.3 教学内容:3.3.1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写出一个有特点的人的习作。
3.3.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写作上的帮助和建议。
3.3.3 学生完成写作后,进行分享和评价。
第四章:评价与反思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4.2 教学方法:自评法、互评法、师评法4.3 教学内容:4.3.1 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优点和不足。
4.3.2 学生互相评价,给予对方建议和鼓励。
4.3.3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给予指导和反馈。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5.2 教学方法:总结法、拓展法5.3 教学内容:5.3.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5.3.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观察身边的人,写出一个有特点的人的习作。
5.3.3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写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第六章:案例分析6.1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大班社会:特别的我

大班社会活动:我们不一样一、活动目标1. 运用观察、比较、访问调查等方式发现自己和别人在声音、外形、爱好几方面的不同,感受自己的独特。
2.愿意在集体中大胆交流和表达,喜欢独特的自己。
二、活动准备1.一块黑板方便幼儿躲藏。
2.幼儿操作:人手一张小人图、一支彩笔;人手一张爱好调差表,一支彩笔。
3.教师演示:一张大梳理图表。
我们不一样其他……三、活动过程(一)“猜一猜”——游戏引题,感受每个人的声音不一样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5位小朋友上来站在黑板的后面,上来的小朋友每人说一句话“请你猜猜我是谁?”请在座的每位小朋友听声音来猜一猜他是谁呢?(二)“比一比”——两两合作,寻找每个人的身体不一样1.教师过渡:除了每个人的声音不一样,还有什么不一样呢?请你和旁边的朋友两两结对,拿着这张小人图来找一找,找到一个和你的朋友不一样的地方就用彩笔把这个地方圈出来,并和你的朋友说一说你们俩个什么地方不一样。
2.两两合作寻找不同并画标记记录下来3.交流小结交流:大家有什么发现呀?请你们来说一说小结:原来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不一样,有的手臂长,有的手臂短,有的腿粗,有的腿细,有的头发长,有的头发短,有的眼睛大,有的眼睛小,有的换牙了,有的还没换牙等等,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
(三)“找一找”——同伴调查,了解每个人的爱好不一样1. 教师过渡:除了每个人身体不一样,还有我们喜欢的东西一样吗?喜欢吃的、喜欢玩的、喜欢的人有什么不一样?请你们来相互采访一下你的好朋友,把好朋友喜欢的食物、玩具、人物等用简单的图画在这张爱心卡上。
2.自由走动,找好朋友说一说并记录下来。
3.交流小结:教师在黑板用大图标进行梳理交流:你发现你的好朋友喜欢的食物、喜欢的玩具、喜欢的人物和你有什么不一样吗?小结:我们发现自己和好朋友喜欢的东西也不一样,有的喜欢吃甜的、有的喜欢吃酸的,有的喜欢玩毛绒玩具、有的喜欢玩奥特曼,有的喜欢爱莎公主、有的喜欢钢铁侠等等。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课件

分享与交流习作成果
分享习作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 自己的习作,让其他同 学了解所写人物的特点 和故事。
互相点评
引导学生互相点评习作 ,从内容、语言、结构 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意见 ,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 平。
修改完善
根据同学和老师的建议 ,对习作进行修改和完 善,使人物形象更加鲜 明,故事情节更加有趣 。
记录观察结果
记录方式
可以采用笔记、录音、拍照等方 式记录观察结果,以便后续整理
和分析。
记录内容
详细记录观察对象的言行举止、外 貌特征、性格特点等方面的表现。
分析总结
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归纳 出观察对象的独特之处和突出特点 ,为后续写作提供素材和灵感。
03
CHAPTER
描写技巧:如何生动地描绘 人物
引发共鸣
通过挖掘人物情感的普遍性,引发读者的共鸣,让读者在阅读过程 中产生情感共鸣和认同。
情感升华
在传递和引发共鸣的基础上,引导读者对人物情感进行深入思考和感 悟,达到情感升华的效果。
05
CHAPTER
案例分析:优秀习作欣赏与 点评
案例一:《我的邻居大爷》
01
写作特点
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塑造了一个和蔼可亲、富有生活智慧的邻居大爷
能力目标
能够独立完成一篇有关身 边有特点的人的习作,做 到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身边人的关注 和关爱,懂得欣赏他人的 美好品质。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时间:共2课时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将完成的作文进行 修改和完善,并在下节课进行展示和交 流。
第2课时:指导学生进行习作练习,完成 一篇有关身边有特点的人的作文。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课件
大班社会《关爱特别的人》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设计

大班社会《关爱特别的人》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设计课程分析在《符号会说话》主题开展过程中,孩子们带来了残疾人标志。
面对这一标志,大部分孩子不是很了解。
特别的人离他们的生活较远,有些孩子还会害怕、排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大班社会领域指出:能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要,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我们就“特别的人”作为关爱对象,设计和开展《关爱特别的人》。
希望孩子们通过体验“做三分钟特别的人”了解社会上“特别的人”,知道他们的不便与困难,萌发同情心。
同时为那些努力奋斗的“特别的人”的特别之举感到震惊,激发尊敬之情。
最后,从自身出发落到力所能及的帮助行为。
环节推进如下:第一,话题导入,发现和体验特别——通过观察图片和情境体验,走近“特别的人”,为情感激发做铺垫。
第二,特别的人有特别之处——结合问题情境“失去双臂就不能学习和写字了吗?”引发孩子们的讨论,了解“特别的人”也能很好地生活、学习。
进而过渡到梦想实现,通过播放失去双臂的游泳运动员许庆夺冠的视频,引发孩子们表达感受,激发尊重的情感。
第三,关爱特别的人——以情感为先,后行为跟进。
组织孩子们分组讨论两幅公共设施的不同之处,从而了解社会给予“特别的人”的关爱之处。
最后,从自身出发落到力所能及的行为。
课程目标:1.了解身边“特别的人”,体验他们的不便与困难,萌发同情心。
2.愿意为“特别的人”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课程准备教学ppt;眼罩、耳塞、橘子、职业图片若干;背景音乐;公共设施对比图片课程过程一、说说聊聊“特别”——提问:今天我们来聊聊“特别”,什么是特别?哪些人特别?为什么?——小结:有的人有特别的本领,有的人长得特别漂亮,有的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特别了不起,他们都很特别。
二、发现和体验“特别”1.观察图片,发现“特别”——提问:他们哪里特别?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小结:他没有双腿,坐在轮椅上;他手上拿着拐杖,戴着墨镜,眼睛看不见;他的耳朵上戴了助听器,有听力障碍;他在用手和别人交流,可能不会讲话。
大班关爱特别的人说课搞

大班关爱特别的人说课搞说目标:本次活动制定了三条目标:1.乐于参与体验游戏,,能表达出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2.初步认识到特别的人的生活生活困难,萌发同情心,愿意关心,帮助特别的人的情感3.学习特别的人克服困难的精神,增强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在这三条目标中,重点是第一条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情景化、体验式的教育形式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愿望,从而促使孩子们去关注了解他们。
通过表达游戏中的感受切身体会到特别的人的生活不便,萌发同情心,愿意关心帮助特别的人。
说准备:准备中的眼罩是用于体验盲人的不便,了解他们生活存在的困难。
彩色卡纸用于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和表达自己的心愿图片的出示应用是通过正面的呈现了解这些特别的人为什么需要帮助,是因为他们身体有缺陷需要帮助。
说环节:第一个环节:体验游戏,感受特别的人的困难和切身需要体验式,是整个活动的主线,也是帮助孩子深入理解,深切感受的切入口和关键策略。
通过两个体验式游戏让孩子们感受到同样是生活中最简单的事情,身体残疾的人是多么的不方便和痛苦,从而萌发对特别的人的同情之心和关爱之情。
这个活动连点呈线围绕“对比体验式”展开把整个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贯穿起来,如第一个游戏“瞎子”找椅子,当孩子们戴上眼罩毫无方向感的时候,并努力需要想办法的时候找到椅子坐下来,可能孩子会选择放弃或寻求帮助,这时如果老师伸出援助帮助他找到椅子,他的内心一定是充满了安全感,也能感受到被帮助的迫切感,他们可能会体会到拥有一双健康的眼睛是多么的重要,这种情感不需要太多的语言说教他们就能从游戏中体会到。
第二个游戏环节“穿袜子”这是一个层层递进式的对比体验“单手穿袜子””不用手穿袜子”当老师把这些任务布置下去的时候刚开始孩子觉得这个游戏很好,但是在进行后他们能够感受其他这些看起来来简单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并不容易,从内心引起共鸣。
第二个大环节“观看图片,了解生活中的各种特别的人,激发幼儿的同情心。
通过各种图片的呈现,了解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生活中各种不方便需要得到帮助。
大班社会: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人公开课教案含课件PPT下载

大班社会: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人公开课教案含课件PPT下载!【活动目标】1、具有亲社会行为的儿童可以从对他人的帮忙中获得满意感和成就感;2、亲社会行为可以成为儿童学习的范例,促进儿童对自己行为的调整;3、亲社会行为可以帮忙儿童形成乐观的群体意识。
大班下学期,学校开展了“爱在春暖花开”的玩具义卖活动。
孩子们从自己家中带来玩具,通过义卖的方式筹得善款去帮忙董李凤美康建学校的孩子们。
该活动旨在激发孩子们的怜悯心,能通过力所能及的行为去帮忙、关爱身边的人。
虽然义卖活动中孩子们全情投入,也知道自己的一份爱心为的是那些特殊的同龄人,但她们对这些特殊人并不是很了解,也不是很在意。
特殊的人离她们的生活还是比拟远,存在着生疏感。
有些孩子还会消失可怕、拒绝、排斥等状况。
这一现象,引起了教师的思索。
亲社会行为的培育中,有着“怜悯心”的内容。
怜悯心,是一种与身俱来的力量,但是怜悯谁,如何怜悯,怜悯之后又能做什么?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思索的。
借于大班的年龄特点与理解力量,怜悯心进展的水平。
我们就“特殊的人”作为怜悯对象,设计和开展一节集体教学活动《特殊的爱给特殊的人》。
盼望孩子们通过走近、了解社会上“特殊的人”,萌发怜悯心,同时也要为那些努力奋斗的特殊的人的特殊之举,感到震动,从而激发敬重之情。
最终,从自身动身,落到力所能及的帮忙行为。
环节推动如下:第一,话题导入,体验特殊——通过观看图片和情境体验的方式,帮忙孩子们走近“特殊的人”,为情感谢发做好预备。
其次,特殊的人有特殊之处——在这一环节中,我通过调动孩子们的已有经验引发生生互动,结合问题情境“眼睛看不见还能看书吗?”、“不能说话就交不到朋友了吗?”等引发他们的争论,了解到“特殊的人”也能很好地生活。
从日常生活过渡到幻想实现,通过播放达人秀中失去双臂的刘伟演奏钢琴曲的视频,引发孩子表达感受,从而激发出孩子们内心怜悯、敬重的情感。
第三,关爱特殊的人——遵从情感为先、行为跟进的原则,这一环节中组织孩子们分组自主解读设施,从而了解社会上已经努力地为“特殊的人”的生活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