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启示

合集下载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看法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看法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看法问题与主义之争是指人们对于社会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方法上的差异和分歧。

这种分歧常常出现在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中,引发了人们的讨论和辩论。

问题与主义之争既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也可能导致社会的动荡和冲突。

以下是对问题与主义之争的看法和相关参考内容。

首先,问题与主义之争是一种社会进步的动力。

在面对社会问题时,不同的看法和观点的碰撞和辩论能够推动社会思想的发展和进步。

当社会面临困境和挑战时,各种不同的主义被提出并受到关注,例如共产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这些主义的提出和辩论为社会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念。

其次,问题与主义之争可以促进人们的思维和意识形态的多样性。

在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过程中,人们通过不同的思考和观点的讨论,从而增强了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与不同的主义对话和辩论,人们能够更全面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增强对于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形成更合理和可行的解决方法。

另外,问题与主义之争也暴露了人们的偏见和局限性。

不同主义的产生往往是因为人们对于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方法存在不同的偏见和局限。

各种主义的提出和辩论往往源于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和人们的世界观。

这种偏见和局限可能导致人们对问题的认知有限,只关注个体或特定群体的利益,而忽视了问题的整体性和广泛性。

此外,问题与主义之争也可能导致社会的动荡和冲突。

由于不同的问题与主义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方法存在分歧,可能引发不同群体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例如,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曾经引发了社会主义革命和资本主义体制的崩溃;而在当代,具有文化差异的不同主义观点在社会中引发了各种争议和冲突,例如宗教矛盾、种族歧视等。

总而言之,问题与主义之争既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也可能导致社会的动荡和冲突。

问题与主义的辩论和对话是一种必要的社会现象,通过不同群体和个体的思考和观点的碰撞,有助于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在问题与主义的辩论中,人们需保持思想的开放性和批判性,积极倾听和尊重不同的声音,致力于找到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解决方法。

再论问题与主义之争

再论问题与主义之争

再论问题与主义之争“问题”还是“主义”的话题在90多年前已经由陈仲甫与胡适之先生进行过热烈的讨论,我再次思考这个话题缘于一场讲座。

11月5号晚上,甘阳讲座时,一位政管院的研究生发问:“甘阳先生,您在80年代曾是中国自由主义的旗手,后来转向新左派,现在又倾向保守主义,请问您能回答一下为何您的思想会有这么大的转向呢?”(大意)甘阳回答:“关于主义我过去谈的很多,现在当然也还可以谈。

但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我的主要关注点不在这方面,我更多地倾向于就我能达到的条件去干一些具体的事情,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大意)我深以甘阳的回答为然。

必须承认,“主义”在今天的中国有很广阔的可以讨论的空间,但是就目前中国的国情而言,如果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主义”上,在“主义”无法得到有效性进展的条件下便冷落时局与人生(或不问世事或牢骚满腹),则不是一个务实的选择。

我们周围充斥着太多由“主义”层面生发的声音。

无论是从哪种“主义”出发,他们都希望从根本上给现实来一个脱胎换骨。

大家都以宏大叙事的语调,以全称判断发语,予现实以疾风暴雨般的抨击。

动辄“现在中国……”、“现在C.C.P……”、“现在中国人……”云云,大有“包举宇内,并吞八荒”之心。

这样的风雨要不要?要。

但是不能全是这些,因为治大国若烹小鲜,根本无法在任何一个体制下能轻易“全盘××”。

更何况,就我所见,这些全称判断所下的结论往往都不能做到完全正确,有时候甚至是大部分错误。

真正有效用的入手处恐怕还就是一个一个具体的问题。

这些问题有不同的层次,完全可以按照各人的条件各自入手。

例如,暴力拆迁问题。

入手之处有立法的层面,有监管执法的层面,有舆论评价的层面,有物质支援层面,有直接的法律援助层面等等,这些东西都有人去做才是真正的解决问题之道。

若果按照某些“主义”者的分析,必须打到“××执政党”才能根除,那么我觉得这将永无解决之期望。

且不说打到“××执政党”不知何时才能变成现实,就算你打倒“××执政党”之后新的“××执政党”就不会再暴力拆迁吗?等到那一天,啥菜都凉了。

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与李大钊的论战

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与李大钊的论战

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与李大钊的论战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原载1919年7月20日《每周评论》第三十一号,后收入《胡适文存》卷二)本报(《每周评论》)第二十八号里,我曾说过:"现在舆论界大危险,就是偏向纸上的学说,不去实地考察中国今日的社会需要究竟是什么东西。

那些提倡尊孔祀天的人,固然是不懂得现时社会的需要。

那些迷信军国民主义或无政府主义的人,就可算是懂得现时社会的需要么?""要知道舆论家的第一天职,就是细心考察社会的实在情形。

一切学理,一切'主义',都是这种考察的工具。

有了学理作参考材料、便可使我们容易懂得所考察的情形,容易明白某神情形有什么意义。

应该用什么救济的方法。

"我这种议论,有许多人一定不愿意听。

但前几天北京《公言报》、《新民国报》、《新民报》(皆安福部的报)和日本文的《新支那报》,都极力恭维安福部首领王揖唐主张民生主义的演说,并且恭维安福部设立"民生主义的研究会"的办法。

有许多人自然嘲笑这种假充时髦的行为。

但是我看了这种消息,发生-种感想。

这种感想是:"安福部也来高谈民生主义了.这不够给我们这班新舆论家-个教训吗?"什么教训呢?这可分三层说:第一,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阿狗都能做到的事,是鹦鹉和留声机器都能做的事。

第二,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

我们不去实地研究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单会高谈某某主义,好比医生单记得许多汤头歌诀、不去研究病人的症侯,如何能有用呢?第三,偏向纸上的"主义",是很危险的。

这种口头禅很容易;被无耻政客利用来做种种害人的事。

欧洲政客和资本家利用国家主义的流毒,都是人所共知的。

现在中国的政客,又要利用某种某主义来欺人。

问题与主义之争

问题与主义之争

主义的定义
01 02
主义的定义
主义是指一种特定的信仰、观点或行为准则,通常代表某种特定的思想 或意识形态。主义可以是个人或团体的信仰体系,也可以是社会运动或 政治纲领。
主义的来源
主义通常源于哲学、宗教、文化传统或社会运动,代表一种特定的价值 观念和行动方向。
03
主义的影响
主义可以影响个人的行为和思想,也可以影响社会和政治的发展和变革。
3
反思历史和未来
问题与主义之争是对历史和未来的反思,有助于 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 借鉴和启示。
PART 03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核心观 点
问题的核心观点
强调实践
问题派主张以实际问题为中心,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理论应 与实践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实用主义
问题派认为理论的价值在于其实 际效用,只有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的理论才是有价值的。
https://
2023 WORK SUMMARY
问题与主义之争
REPORTING
https://
目录
• 问题与主义的定义 •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历史背景 •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核心观点 •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解决方案 •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案例分析 •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启示
PART 01
问题与主义的定义
问题的定义
问题的定义
问题是指需要解决或处理的疑问或矛盾,通常表现为某种困难或挑 战。问题可以是具体的、明确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模糊的。
问题的来源
问题可以来源于实践、理论或现实生活,也可以是个人或集体所面 临的困境或疑问。
问题的解决方式
解决问题需要运用知识、经验和创造力,通过分析、推理和实验等方 式寻找解决方案。

问题和主义之争的简单解释

问题和主义之争的简单解释

问题和主义之争的简单解释问题和主义之争是哲学界流传至今的一场辩论,也被称为“实用主义和科学哲学之争”。

这场争论的核心问题是:在生活和实践中,是否应该追求理论的完美和一般性,还是重视问题的实际解决。

1. 起源问题和主义之争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当时有一批哲学家开始质疑传统哲学的一般性和抽象性是否与生活实际相符合。

这些哲学家主张,哲学只有在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时,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2. 实用主义实用主义是一种以“实用”为核心的哲学思想。

该思想主张,哲学应该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通过经验和实验来确定知识的真假。

实用主义者认为,哲学就是人们对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反思和思考。

3. 科学哲学科学哲学强调的是科学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认为科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

科学哲学倡导的是基于逻辑和理性的思考方式,追求科学一般性和普遍性的理论体系。

4. 问题和主义的发展二战后,问题和主义开始向欧洲和亚洲传播并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不少哲学家开始反思传统哲学的理想主义倾向,重视实质性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在中国,方东美教授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和“现代性价值理念”也与问题和主义的思想紧密相连。

5. 当代争论当代哲学界关于问题和主义的争论仍在持续。

一些哲学家批评实用主义者过于依赖经验和实践,忽略了理论体系的重要性;而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科学逐渐向应用方向发展,科学哲学与问题和主义的思想越来越接近。

总的来说,问题和主义之争的核心问题在于人们如何看待哲学的目的和价值。

在这个问题上,不同的哲学家和学派持有不同的观点,但都强调了哲学的实际应用和现实价值。

浅析“问题与主义”之争中胡适的思想及启示

浅析“问题与主义”之争中胡适的思想及启示
题, 少谈些 “ 主义 ” 》 一文 。 文章发表后 , 引发了蓝公 武 和李大钊 的思考 和反驳 。 其 中, 避居家乡的李大钊致 胡适 的信 被加上 “ 再论 问题 与主义 ”的标题 刊登 在
《 每周 评论 》 上 。随后 , 胡 适 又发 表《 三论 问题 与 主
义》 , 继续 阐明 自己的观点 。 而他撰写的《 四论 问题与 主义 》 还 未及 发表 , 《 每周评论 》 就被查禁 , “ 问题 与主 义” 之争 暂时 中止 , 而新文化运 动阵营 内部 的思 想分 歧 和政治分化则开始加速 。
尔大学 时 , 他不仅有 三分之一 的学 时选修政 治 、 经济
课程 , 对美 国的政治 活动和政治制 度很感兴 趣 , 而且 非常关注国内和国际政治 , 曾为中国的民主共 和政 治 作辩护 0 ” …胡适 1 9 1 7 年 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并加
入《 新青 年》 编辑部 , 撰 文反对封建 主义 , 宣传个 性 自
义 中国化 、 党 的建设 。

7 9 ・
问题的研究 ,也基本上 借鉴 了胡适倡 导 的具 体 问题
具 体解决 的思路 。这对李大钊形成 马克思 主义观并
与 社会 问题 的解决 思 路 和方 法 以及 考虑 因素 是 不
同的。
成 为马克思主义者起着不可估量 的作用 。 时至今 日, 重新 梳理和评析 “ 问题 与主义 ” 之争 中胡适 的思 想就
由、 民主 和科 学 , 积极 提倡 “ 文学 改 良” 和 白话 文学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6 — 1 5
论争结束 后 , 受胡适思想影 响 , 包 括李大钊在 内 的一大批先进 知识分子在一定程度上 更重视对具 体

“问题与主义”之争再思考

“问题与主义”之争再思考

170“问题与主义”之争再思考■邓 灿 姜秀玉/延边大学人文学院摘 要:五四运动时期爆发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新青年》杂志编辑部成员在思想上分裂的标志。

自论战爆发以来,便引起了史学界同仁的广泛关注。

长期以来,受阶级斗争史观的影响,这次论战被定性为“革命与反动之间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对非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胜利”。

随着对胡适研究的深入以及研究视野的不断开阔,这一性质论断未免显得有失偏颇。

对“问题与主义”之争进行公正客观的论断,有利于我们解放思想,同时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问题与主义”之争 马克思主义 实用主义 时代价值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第三十一号上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被看做是“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肇端。

蓝公武、李大钊等人先后发文与之展开论战。

自论战爆发伊始,对论战性质的讨论就没有停息过。

改革开放以前对胡适的评价大多是消极的、否定的。

这一情况随着思想的解放以及新思潮的涌入有所好转,但这一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如1979年4月出版的《李大钊传》在论述这一问题时,就将“问题与主义”之争看成是革命与反动之间的论战,是马克思主义对敌人的胜利,这一论断未免有失公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胡适研究的深入以及多元史观的涌入,学者们对“问题与主义”之争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如耿云志在《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中较为客观的看待了这次论战,充分肯定了论战的政治意义以及在思想史上的意义。

不过,当今史学界对“问题与主义”之争的看法仍存在着一些争议,本文拟从对性质标准问题的探讨入手,略陈管见,诚望方家指教。

要对“问题与主义”之争进行性质判断,首先必须弄清楚性质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判断事件的性质,应当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事件的起因。

在探究事件的性质时,我们首先得弄清楚事件为什么会发生?事件发生在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下以及发动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二是事件的经过。

关于“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反思

关于“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反思

g i s h eo mim h t HU h u o wa d “ akn r b u r b e an tt e r f r s t a S i tf r r tl ig mo e a o tp o lm,tl i g la ta u o ti e ” p ak n e s b td c r s ,whl IDa o n i L - e z a x o n e h ea in b u p o lm”a d“ o ti e ” c re t .a pyn h ilcia ma eil m fM a xs h o e p u d d t er lt sa o t“ r b e o n d crn s o rc l y p li g t e dae t l tr i o r im. c aMa x s wiey o ti t d al ismia i r m d l.Of o r e h se p a a ins p l si o tn ni h e me t o u b o t n i u s , i x ln t u p i c o e mp ra t l t n n s f r r e g o
第2 卷 8
20 1 1年
第 1 期
1 月
安 徽 _业 大 学 学 报 ( 【 社会 科 学 版 )
J u n l fAn u Un v ri fT c n lg . ca S in e ) o r a o h i ie s y o e h oo y( o il ce c s t S
Ab ta t Thea gu n f“p o lrm n d c rn s sr c : r me to r b er a d o tie ”, whc a p ne i ey y ar g . I hs p lmi ・ dr c ig a ih h p e d n n t e s a o n t i oe c ie tn —

“问题”与“主义”之争

“问题”与“主义”之争

“问题”与“主义”之争
作者:
来源:《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3年第03期
马克思主义能够被中国社会所接受,在众多学说和方案中脱颖而出,除了其自身的真理性、科学性与中国社会的实际需要高度契合之外,先驱者有意的推动、宣介和斗争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使得五四新文化運动初期处于调和状态的各种派别的立场和主张更加清晰化了,胡适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公开表达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和攻讦,不愿意看到新文化运动发展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运动。

1919年7月,五四爱国运动刚刚落幕,胡适就在《每周评论》第三十一号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劝说人们“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这种主义如何新奇,那种主义如何奥妙”,并攻击马克思主义者关于中国问题要作“根本解决”的主张是“自欺欺人”的梦话,是“中国思想界破产的铁证”,攻击阶级斗争学说会“使历史上演出许多本不须有的惨剧”。

针对胡适的观点,李大钊于1919年8月撰写《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进行批驳。

他声明“我是喜欢谈谈布尔什维主义的”,“布尔什维主义的流行,实在是世界文化上的一大变动。

我们应该研究他,介绍他”。

宣传理想的主义与研究实际的问题“是交相为用的”,“并行不悖的”。

针对胡适反对“根本解决”的主张,指出:“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根本解决。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没有生机的社会,“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

“丝毫不去用这个学理作工具,为工人联合的实际运动,那经济的革命,恐怕永远不能实现,就能实现,也不知迟了多少时期。


(摘自《先驱者遗产重温李大钊的光辉篇章》北京日报客户端2021-04-07)。

“问题与主义”之争九十年回顾与思考

“问题与主义”之争九十年回顾与思考

摘要 :o年前五 四运动后不久由胡适发起 的“ 9 问题与主义 ” 论争 影响深 远 , 由于对发起 的复杂 背景缺乏 疏理也 但
产生了文本误读 , 或因政治意识形态 原因而有所误解 。本文在查 阅大量原始文献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 , 重新考查
了论争发起 原因 、 论辩 内容及后 人评 价。认 为论争是从学术 角度谈 论政 治 , 旨在破除“ 、 、 , 假 大 空” 注重实践 , 其思 想解放的警示 意义至今仍 在。 关键词 : 胡适 ; 五四运动; 问题 与主义之 争; 实验 主义 中图分类号 :0 /2 K 5B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0 6— 2 x 2o )3 05— 8 10 7 3 (0 9( —0 8 0 )
作者简介 : 袁
刚(93 15一
)男 , , 江西南昌人 ,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 历史学博 士, 博士生 导师 , 主要从事 政治学 与行政管理 )女 , , 北京人 ,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学生 ; )男 , , 湖北洪湖人 , 北京大学政府 管理学院学生。
收 稿 日期 :0 9—0 20 4—0 3
胡 适 是 喝过洋 墨 水 的 “ 博 士 ” 与安 徽 同乡 洋 , 陈独 秀 同为五 四新 文 化 运 动 的旗 手 , 他 回 国后 但 及 至北 大任 教 时 的心 态 是 只 专 注于 文 化 学 术 , 而 不想 参 与 政 治 讨 论 , 曾许 诺 “ 十 年 不 谈 政 治 ” 二 。 他甚 至 认为 五 四运 动 因为 “ 治 干扰 ”而 不 幸脱 政 , 离 了新 文化 运动 的轨 道 。 当然 , 统 “ 大夫 ” 传 士 精 神的传承使新型知识分 子不能完全摆脱其源 自 本. 的 政 治 诉 求 , 且 五 四是 中 国 的 “ 艺 复 眭 况 文 兴” 思想 开 放 活跃 , 年 来 的 经 世 济 民 、 国天 , 千 家 下情 怀 , 任何 一 个 思想 者 对 内忧外 患 的 中 国现 使 状及 其 出路 , 不 能 不有 所 思 考 和 有 所 表 态 。 当 都 时西方 各种 主 义 已在 中 国大肆 宣 传 流 行 , 关 乎 而 国计 民生大 大小 小 的现 实 问题 , 很 少 有 人 深 入 却

论“问题与主义”之争中胡适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论“问题与主义”之争中胡适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论“问题与主义”之争中胡适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作者:思媚来源:《世纪桥·纪实版》2013年第06期摘要:胡适发起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掀起了一场持续时间长、范围遍及全国的思想争论运动,并成为了日后中国思想界的一桩历史“公案”。

本文通过分析“问题与主义”之争的社会背景、争论概况,以及胡适个人成长经历及思想背景,进而客观地分析评价胡适关于问题与主义的关系,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其与李大钊的“志同,道不同”的真友情,他的学理思想和思维范式以及问题意识等,力求还原胡适在争论中的思想以及挖掘其中蕴含的学术思想文化价值。

关键词:问题;主义;胡适;思想胡适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1919年7月20日,他在进步刊物《每周评论》上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引起了“问题与主义”之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这一争论成为一桩历史公案,建国前后,史学界对此次争论都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下了定论,对于胡适在争论中的思想观点更是引来各种争议,尤其在文革时期,他备受国内学者“青睐”,批评他的文章不在少数。

长期以来,史学界将该争论定义为胡适向马克思主义发动的“猖狂进攻”,其实质是以李大钊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和以胡适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两大敌对思想体系的尖锐斗争。

[1]然而近些年来,不少学者力求重新认识“问题与主义”之争,以更加理性的态度看待胡适在这场论战中提出的一些有价值的思想以及他的不足。

本文力求还原胡适先生在争论中思想的真实面目,挖掘其思想包含的深远的学术思想文化价值。

一、重回“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历史情境(一)社会背景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之境,传统的封建专制和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统治、政治渗透及改良和反抗封建专制、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统治构成了当时中国政治社会的主流。

[2]无数仁人志士都奋发图强,力争寻求改变陈旧体制、救国救民。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各种新思想、新思潮以及外来“主义”纷纷传入中国。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看法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看法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看法问题与主义之争是指在社会和政治领域中,人们对于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的不同观点所引发的争议。

这种争议通常围绕着不同的主义或意识形态展开,例如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等。

在许多国家,问题与主义之争是政治辩论和民意分歧的核心议题。

对于问题与主义之争,我认为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问题与主义之争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通过不同主义观点的交锋和辩论,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思考社会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不同主义的观点可以激发创新思维,促进社会变革,从而使社会更加公正、平等和繁荣。

其次,问题与主义之争有助于激发公众参与和民主辩论。

在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背后,是不同的观点和理念的较量。

这种争议促使公众更加关注政治和社会事务,并参与到决策过程中。

这种公共参与和民主辩论是我们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然而,问题与主义之争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过分强调主义和意识形态的争论可能导致对话被偏见和敌对态度所主导。

当问题变成无休止的意识形态之争时,我们可能失去对问题本身的关注,而陷入无意义的争斗。

此外,问题与主义之争也可能加剧社会分裂和对立,使协商、妥协和共识变得更加困难。

面对问题与主义之争,我认为我们需要寻求一种平衡和建设性的方式来处理不同观点的冲突。

这需要基于事实和数据,保持理性和开放的态度。

我们应该尽量摒弃偏见和情绪,促进理性辩论,推动可行的解决方案。

此外,重要的是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培养相互尊重和理解的文化。

总的来说,问题与主义之争是社会和政治领域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尽管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一些挑战,但我们可以通过理性辩论和建设性的对话来处理这种争议,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历史反思与现实启示的开题报告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历史反思与现实启示的开题报告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历史反思与现实启示的开题
报告
题目: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历史反思与现实启示
背景与意义:
问题与主义之争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件重要事件,指的是20世纪初期中国知识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应当改革与革新的争论。

问题派主张反对儒家传统文化,主张进行改革,以适应现代的需要,提出了许多批判性的观点和提案。

主义派则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有价值的,坚持保留儒家传统文化的核心并进行改良。

问题与主义之争反映出了中国知识分子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这场思想斗争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带来了一些许多重要启示。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中,问题与主义之争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当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目标与方法: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历史反思,探讨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启示。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对当代社会的实地调研。

预期结果:
通过对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历史反思,研究将得出以下预期结果:
1.认识当代社会面临的问题
2.揭示问题产生的根源
3.提出解决问题的启示
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当代社会的探索,找到社会问题的根源,提出应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萌发的先声 ——“问题与主义”之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萌发的先声  ——“问题与主义”之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萌发的先声——“问题与主义”之争摘要: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从一开始就被“问题”与“主义”的两难选择所困扰,最初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和改良主义分子之间展开了“问题与主义”之争,代表人物就是李大钊和胡适。

在这战场论战中,马克思主义经受住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逐渐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掀起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主义的热潮。

“问题与主义”之争,不仅是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之间一次对中国未来之路的碰撞式的争论,而且也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脉络。

关键词:问题;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一、“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背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成为全中国人共同关心的话题,一些先进人士纷纷把希望放在了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上,随着洋务运动的失败,继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把希望放在了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上,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是继维新变法失败后的探索之士,而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人不得不继续进行艰辛的探索。

在此期间,西方的各种思想也纷纷传入中国,“主义”这词语开始出现各个报刊,梁启超在1901年10月作的《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中曾多次使用“主义”这一舶来词,在1902年5月的《论自山》中,梁启超又多次使用这个词语。

毋庸置疑,西方的各种近现代“主义”对于促进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是功不可没的。

尤其是在“五四运动”前后,这段中国现代思想史上最活跃的时期,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纷纷涌入中国,接受新思想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在新旧思潮激烈的交锋中,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十月革命的胜利,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曙光。

俄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经济文化较其他国家比较落后,革命前长期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这和当时的中国国情有些类似。

1917年俄国革命取得了成功,建立苏维埃政权,又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先进分子看清了十月革命后的俄国与帝国主义国家的本质区别,因此,俄国革命就成为中国革命所追求的目标。

《问题与主义之争》课件

《问题与主义之争》课件
西方传教士的影响
清末民初,大量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带来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对当时的 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
文化背景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发起了一场以“科学”和“民主” 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强调批判传统、引进西方文 化,为问题与主义之争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文化氛围。
问题学派倾向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调整和改进解决方案;而主义学派倾向于 从理论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和理论分析找到解决方案。
03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影响
对社会的影响
促进社会进步
问题与主义之争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 注和讨论,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变革。
推动思想交流
问题与主义之争促进了不同思想流派之间 的交流和碰撞,有助于推动思想进步。
增强社会凝聚力
通过问题与主义之争,人们更加关注社会 问题,增强了社会凝聚力。
对思想界的影响
拓宽思想视野
问题与主义之争让人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 题,拓宽了思想视野。
促进思想创新
问题与主义之争激发了思想界的创新活力 ,推动了思想创新。
提高思想品质
通过问题与主义之争,人们更加注重思想 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思想品质。
知识分子的分化与组合
在问题与主义之争中,中国知识分子分化为不同的派别和团体,他们就如何解决 中国面临的问题、发展道路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和辩论。这种分化与组合也 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02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主要观点
问题的观点
强调实践和经验
问题学派认为实践和经验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 通过实际操作和经验积累
《问题与主义之争》ppt课件
CONTENTS

“问题与主义”之争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问题与主义”之争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Contention over "
Problems or Doctrines" to Our Building of
Modernization
作者: 程敬恭;梁建秀
作者机构: 山西大学,山西太原030006
出版物刊名: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页码: 5-8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6期
主题词: 问题与主义;背案;内容;中国现代化;启示
摘要:“问题与主义”之争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一次重大论争。

在这次论争中,李大钊有力地驳击了胡适的改良主义主张,指明了“问题与主义”的辩证统一关系。

这场论争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在现代化建设中我党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工作方针,切实解决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启示
发生在上个世纪初的“问题与主义”之争,不仅仅是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之间的一次对于中国未来之路的碰撞式的争论,而且也一直影响到了并将继续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脉络。

时值今日,“问题与主义”依然是需要国人深深思考的难题。

胡适曾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劝说人们“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这种主义如何新奇,那种主义如何奥妙”,因为“‘主义’的大危险,就是能使人心满意足,自以为寻着包医百病的‘根本解决’,从此用不着费心力去研究这个那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法了”。

而李大钊则针对胡适“少谈些主义”的主张表态了,他说:“我是喜欢谈谈布尔扎维主义的”,“布尔扎维主义的流行,实在是世界文化上的一大变动。

我们应该研究他,介绍他,把他的实象昭布在人类社会”。

接着他又指出:宣传理想的主义与研究实际的问题是交相为用、并行不悖的,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社会上多数人的共同运动,而要有多数人的共同运动,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主义作为准则,所以谈主义是必要的,如果不宣传主义,没有多数人参加,不管你怎样研究,社会问题永远也没有解决的希望。

问题与主义之争由此展开.......
想要深入了解问题与主义之争,就需要了解它的背景需要把它放在当时中国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中进行分析。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还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间。

政治上, 各派军阀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操纵下, 为争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穷兵默武, 弄得民不聊生, 中国实际上处于四分五裂的封建割据状态; 经济上, 各派军阀为了争取外国列强的支持, 大量出卖国家主权, 同时, 各帝国主义国家
也加大了商品与资本的输出和经济掠夺, 中国的社会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文化上, 封建军阀们的目标则相为一致, 即利用自己的统治地位, 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尊孔读经的复古主义逆流, 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面对当时的黑暗状况, 中国何去何从成为先进分子们共同苦苦探索的间题。

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到以曾国蕃、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 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到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历史已经证明了他们都无法解决中国的出路问题。

恰逢此时, 一九一九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 它给中国的解放带来了新的曙光, 对中国的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人民从此开始走上效仿俄国的革命之路。

回顾历史, 我们发现:首先, 俄国的国情和当时的中国相类似, 地大物博, 人口众多, 经济文化落后, 革命前长期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

同时, 两国又是邻邦。

既然俄国革命能取得成功, 建立苏维埃政权, 为什么中国不能效而仿之呢? 其次, 俄国革命胜利后的对外政策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有所不同。

十月革命胜利后, 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宣布废除同各帝国主义国家业已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并对中国革命表示声援和支持。

因此, 中国的先进分子看清了十月革命后的俄国与帝国主义国家是有区别的, 是中国的友好邻邦, 是中国革命的榜样与目标。

再次,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庶民的胜利, 建立的政府是真正的劳农政府。

俄国十月革命是在推翻沙皇统治的“二月革命”以后, 又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 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广大工人、农民、士兵翻身成了主人, 这是中国先进分子们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

正是由于以上的因素使得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对苦苦探索国家出路, 又屡屡遭受挫折的先进分子们看到了国家的希望。

众所周知, 俄国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所取得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因此, 宣传马克思主义、倡导社会主
义革命成为一种社会潮流。

然而, 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当时的中国仍有相当的市场和影响, 他们不甘心失去自己的舆论阵地,于是, 他们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对立面, 挑起了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问题与主义”的大论战。

应当说, 只有把这次论战置于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之下, 才能看清这次论战的实质。

毫无疑问, “问题与主义”之争尽管由于《每周评论》的被查封而没有一直延续, 但在当时的思想界却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

谈史是为了鉴今, 这场论战为今天的我们启示:
1 . 我们应该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这是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 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然而, 在新形势下,我们又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忽视了对自己思想的改造; 人们越来越淡漠思想政治的功能和价值, 放松了对社会主义信念的坚定;加之“多研究些问题, 少谈些主义”的论调在当今社会仍拥有一定的市场。

因此, 严峻的现实情势迫使我们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中绝不能轻易忽视政治思想的教育。

2 . 思想政治教育当然也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坚持马克思主义不言而喻, 但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空谈主义”、讲大道理,而要把理论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 人们的思想意识归根结底是由物质基础决定的。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同时, 还需要解决教育客体的具体问题, 关心他们的切实利益, 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3 .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思想政治教育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即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以此促进“根本解决”,于是才有具体问题的解决。

“经济的解决是
根本的解决”, 对此, 我们应该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二十世纪二十代, 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当中, “经济的解决”受到反动统治的阻碍, 因此, 要想实现“根本解决”, 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武器, 采用革命的暴力推翻反革命的统治, 为“根本解决”创造社会条件。

因此, 在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 宣传马克思主义, 启发广大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觉悟, 让他们用革命的暴力推翻反革命的暴力成为当时第一要务。

如今, 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 已经具备了“根本解决”的社会条件。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 以达到“根本解决”。

历史上, 我国既有“多研究些问题, 少谈些主义”的教训, 如张东荪主张实业救国, 陶行知倡导平民教育运动等, 尽管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历史积极意义, 但最终都失败了, 因为他们没有达到改造旧中国的目的, 更不用说“根本解决”了。

当然又有“多研究些主义,少谈些问题”的惨痛教训, 如文革中“以阶级斗争为纲”, 忽视了具体工作的有效开展, 忽视了经济建设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虽然当时既无外债又无内债, 但国家经济发展较慢。

今天, 我国已经步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因此, 正确处理“问题与主义”的关系, 把握二者关系的“度”,避免走向两个极端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