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主义之争

合集下载

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问题与主义的论战——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读书报告摘要:胡适先生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中主要针对当时人们空谈各种主义,却从未试图解决社会问题进行了批判。

他希望能唤醒大众,鼓励人们实干而不是空谈。

关键词:空谈“主义”,多提问题,纸上学说,主张与主义一五四背景下的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先生1919年7月20日在《每周评论》第三十一号中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文章中反复强调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理应多研究如何解决社会问题而不是整日高谈阔论、纸上谈兵这一想法。

的确,在那时存在相当多的一部分人没有致力于解决社会弊端却还一直打着宣扬“主义”与真理的幌子。

胡适先生认为究其原因,是因为这帮人太懒。

文中这样写道“研究问题是极困难的事,高谈主义是极容易的事。

比如研究安福部如何解散,研究南北和议如何解决,这都要费工夫,挖心血,收集材料,征求意见,考察情形。

还要冒险吃苦,方才可以得一种解决的意见。

又没有成例可援,又没有黄梨洲、柏拉图的话可引,又没有《大英百科全书》可查,全凭研究考察的工夫,这岂不是难事吗?高谈"无政府主义"便不同了。

买一两本实社《自由录》,看一两本西文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再翻一翻《大英百科全书》,便可以高谈无忌:这岂不是极容易的事吗?”在当初的那个年代,救国思潮响彻四海,有大批的热血青年都渴望投身于救国之路中,但有些人往往用错了方法,他们选择了盲目地宣扬自己所信仰的主义,却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

对于胡适先生说的“懒”这个原因,我认为只是一方面,有一部分人不“懒”,他们选择高谈阔论也许不是因为畏难求易,也许是因为他们找不到研究问题的方法,他们渴望解决社会弊端,渴望建立新中国,但却不知如何下手,于是他们只能通过高谈主义吸引人们的注意。

在这一点上我同意李大钊先生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中提到的“一个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靠着社会上多数人共同的运动。

那么我们要想解决一个问题,应该设法使他成了社会上多数人共同的问题。

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与李大钊的论战

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与李大钊的论战

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与李大钊的论战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原载1919年7月20日《每周评论》第三十一号,后收入《胡适文存》卷二)本报(《每周评论》)第二十八号里,我曾说过:"现在舆论界大危险,就是偏向纸上的学说,不去实地考察中国今日的社会需要究竟是什么东西。

那些提倡尊孔祀天的人,固然是不懂得现时社会的需要。

那些迷信军国民主义或无政府主义的人,就可算是懂得现时社会的需要么?""要知道舆论家的第一天职,就是细心考察社会的实在情形。

一切学理,一切'主义',都是这种考察的工具。

有了学理作参考材料、便可使我们容易懂得所考察的情形,容易明白某神情形有什么意义。

应该用什么救济的方法。

"我这种议论,有许多人一定不愿意听。

但前几天北京《公言报》、《新民国报》、《新民报》(皆安福部的报)和日本文的《新支那报》,都极力恭维安福部首领王揖唐主张民生主义的演说,并且恭维安福部设立"民生主义的研究会"的办法。

有许多人自然嘲笑这种假充时髦的行为。

但是我看了这种消息,发生-种感想。

这种感想是:"安福部也来高谈民生主义了.这不够给我们这班新舆论家-个教训吗?"什么教训呢?这可分三层说:第一,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阿狗都能做到的事,是鹦鹉和留声机器都能做的事。

第二,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

我们不去实地研究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单会高谈某某主义,好比医生单记得许多汤头歌诀、不去研究病人的症侯,如何能有用呢?第三,偏向纸上的"主义",是很危险的。

这种口头禅很容易;被无耻政客利用来做种种害人的事。

欧洲政客和资本家利用国家主义的流毒,都是人所共知的。

现在中国的政客,又要利用某种某主义来欺人。

问题与主义之争

问题与主义之争
在"问题"与"主义"之争中,胡适等"问题"派主 张通过具体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来推动中国社会 进步,但忽视了主义的力量和作用。而李大钊 等"主义"派主张通过一个强有力的主义来改造 中国社会,但对中国国情把握不准确。这暴露 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在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性和 不足之处,也促使人们更加深入地思考中国社 会的问题和出路
暴露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 在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性和不 足之处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后续影响
在"问题"与"主义"之争中,胡适等"问题"派主 张通过具体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来推动中国社会 进步,但忽视了主义的力量和作用。而李大钊 等"主义"派主张通过一个强有力的主义来改造 中国社会,但对中国国情把握不准确。这暴露 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在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性和 不足之处,也促使人们更加深入地思考中国社 会的问题和出路
问题与主义之争
-
目录
CONTENTS
1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背景
2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焦点
3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经过
4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结果和影响
5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后续影响
问题与主义之争
"问题"与"主义"之争, 是五四运动前后关于中 国出路的思想探索和争

1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背景

问题与主义之争

问题与主义之争

问题与主义之争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胡适现在舆论界大危险,就是偏向纸上的学说,不去实地考察中国今日的社会需要究竟是什么东西。

那些提倡尊孔祀天的人,固然是不懂得现时社会的需要。

那些迷信军国民主义或无政府主义的人,就可算是懂得现时社会的需要么?”“现在舆论界大危险,就是偏向纸上的学说,不去实地考察中国今日的社会需要究竟是什么东西。

那些提倡尊孔祀天的人,固然是不懂得现时社会的需要。

那些迷信军国民主义或无政府主义的人,就可算是懂得现时社会的需要么?”“要知道舆论家的第一天职,就是细心考察社会的实在情形。

一切学理,一切主义,都是这种考察的工具。

有了学理作参考材料、便可使我们容易懂得所考察的情形,容易明白某神情形有什么意义。

应该用什么救济的方法。

”我这种议论,有许多人一定不愿意听。

但前几天北京《公言报》、《新民国报》、《新民报》(皆安福部的报)和日本文的《新支那报》,都极力恭维安福部首领王揖唐主张民生主义的演说,并且恭维安福部设立“民生主义的研究会”的办法。

有许多人自然嘲笑这种假充时髦的行为。

但是我看了这种消息,发生-种感想。

这种感想是:“安福部也来高谈民生主义了.这不够给我们这班新舆论家一个教训吗?”什么教训呢?这可分三层说:第一,空谈好听的“主义”。

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阿狗都能做到的事,是鹦鹉和留声机器都能做的事。

第二,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

我们不去实地研究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单会高谈某某主义,好比医生单记得许多汤头歌诀、不去研究病人的症侯,如何能有用呢?第三,偏向纸上的“主义”,是很危险的。

这种口头禅很容易;被无耻政客利用来做种种害人的事。

欧洲政客和资本家利用国家主义的流毒,都是人所共知的。

现在中国的政客,又要利用某种某主义来欺人。

罗兰夫人说,“自由自由,天下乡少罪恶,都是借你的名做出的!”一切好听的主义,都有这种危险。

问题与主义之争

问题与主义之争

主义的定义
01 02
主义的定义
主义是指一种特定的信仰、观点或行为准则,通常代表某种特定的思想 或意识形态。主义可以是个人或团体的信仰体系,也可以是社会运动或 政治纲领。
主义的来源
主义通常源于哲学、宗教、文化传统或社会运动,代表一种特定的价值 观念和行动方向。
03
主义的影响
主义可以影响个人的行为和思想,也可以影响社会和政治的发展和变革。
3
反思历史和未来
问题与主义之争是对历史和未来的反思,有助于 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 借鉴和启示。
PART 03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核心观 点
问题的核心观点
强调实践
问题派主张以实际问题为中心,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理论应 与实践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实用主义
问题派认为理论的价值在于其实 际效用,只有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的理论才是有价值的。
https://
2023 WORK SUMMARY
问题与主义之争
REPORTING
https://
目录
• 问题与主义的定义 •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历史背景 •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核心观点 •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解决方案 •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案例分析 •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启示
PART 01
问题与主义的定义
问题的定义
问题的定义
问题是指需要解决或处理的疑问或矛盾,通常表现为某种困难或挑 战。问题可以是具体的、明确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模糊的。
问题的来源
问题可以来源于实践、理论或现实生活,也可以是个人或集体所面 临的困境或疑问。
问题的解决方式
解决问题需要运用知识、经验和创造力,通过分析、推理和实验等方 式寻找解决方案。

问题和主义之争的简单解释

问题和主义之争的简单解释

问题和主义之争的简单解释问题和主义之争是哲学界流传至今的一场辩论,也被称为“实用主义和科学哲学之争”。

这场争论的核心问题是:在生活和实践中,是否应该追求理论的完美和一般性,还是重视问题的实际解决。

1. 起源问题和主义之争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当时有一批哲学家开始质疑传统哲学的一般性和抽象性是否与生活实际相符合。

这些哲学家主张,哲学只有在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时,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2. 实用主义实用主义是一种以“实用”为核心的哲学思想。

该思想主张,哲学应该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通过经验和实验来确定知识的真假。

实用主义者认为,哲学就是人们对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反思和思考。

3. 科学哲学科学哲学强调的是科学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认为科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

科学哲学倡导的是基于逻辑和理性的思考方式,追求科学一般性和普遍性的理论体系。

4. 问题和主义的发展二战后,问题和主义开始向欧洲和亚洲传播并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不少哲学家开始反思传统哲学的理想主义倾向,重视实质性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在中国,方东美教授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和“现代性价值理念”也与问题和主义的思想紧密相连。

5. 当代争论当代哲学界关于问题和主义的争论仍在持续。

一些哲学家批评实用主义者过于依赖经验和实践,忽略了理论体系的重要性;而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科学逐渐向应用方向发展,科学哲学与问题和主义的思想越来越接近。

总的来说,问题和主义之争的核心问题在于人们如何看待哲学的目的和价值。

在这个问题上,不同的哲学家和学派持有不同的观点,但都强调了哲学的实际应用和现实价值。

论「问题与主义」之争前后的李大钊思想

论「问题与主义」之争前后的李大钊思想

论「问题与主义」之争前后的李大钊思想作者:董国强文章来源: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网点击数:1672 更新时间:2007年08月20日李良玉教授曾在《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发表过一篇题为〈关于「五四」时期「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历史考辨〉的长篇论文,对长期以来流行于国内学界的对相关问题的解释体系和「几乎铁证如山」的结论1提出质疑。

李文紧密联系新文化运动这一特殊的历史场景,通过对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以及后续的〈三论〉、〈四论〉等文章写作背景的深入考察,和对文章文本的细致剖析,指出:(一)胡适写作〈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主观动机与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没有任何瓜葛;(二)胡适在这篇文章中所批评指责的「过激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而是「无政府主义」(具体的代表人物是黄凌霜。

胡适没有在文章中点明这一点,是鉴于当时无政府主义者正遭到当局的严厉镇压,胡适不愿给人以趁火打劫充当政府帮凶的印象);(三)胡适在这次争论中并未根本反对马克思主义。

2笔者完全赞同李良玉教授的分析和论断。

3 这里,笔者想着重就所谓「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另一位当事人──李大钊──当时的活动和思想作一些分析与说明,以进一步论证和阐述李良玉教授的上述观点。

本文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发表前后的李、胡关系;(二)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的立论主旨和争论的焦点;(三)「问题与主义之争」对李大钊思想发展的后续影响。

一要想确切地判断「问题与主义」之争的性质和意义,首先要了解争论发生前后的李、胡关系。

维系李大钊与胡适关系的重要纽带是《新青年》杂志和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

1915年创刊以后,在它的周围逐渐形成一个数量庞大的新文化运动阵营群体。

李大钊和胡适很早就成为该杂志的热心读者和撰稿人。

1917年初,陈独秀就任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的编辑出版工作由上海迁往北京,成为北大新派知识分子的同人刊物。

问题与主义之争名词解释

问题与主义之争名词解释

"问题与主义之争"(Questioning and certainty)是指人们在认识论和哲学上对于问题和确定性的看法不同而产生的争论。

主义者认为,人们可以通过思考和认识来获得确定的真理。

他们相信,人类可以通过逻辑推理和证明来达到确定的结论,并且这些结论是永恒不变的。

相反,问题主义者认为,人类无法获得绝对的真理。

他们认为,人类的认识是有限的,并且总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悬而未决的问题。

因此,问题主义者强调批判性思考和对结论持怀疑态度。

总的来说,问题与主义之争是关于人类对于知识和真理的认识方式的争论。

“问题与主义”之争再思考

“问题与主义”之争再思考

170“问题与主义”之争再思考■邓 灿 姜秀玉/延边大学人文学院摘 要:五四运动时期爆发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新青年》杂志编辑部成员在思想上分裂的标志。

自论战爆发以来,便引起了史学界同仁的广泛关注。

长期以来,受阶级斗争史观的影响,这次论战被定性为“革命与反动之间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对非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胜利”。

随着对胡适研究的深入以及研究视野的不断开阔,这一性质论断未免显得有失偏颇。

对“问题与主义”之争进行公正客观的论断,有利于我们解放思想,同时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问题与主义”之争 马克思主义 实用主义 时代价值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第三十一号上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被看做是“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肇端。

蓝公武、李大钊等人先后发文与之展开论战。

自论战爆发伊始,对论战性质的讨论就没有停息过。

改革开放以前对胡适的评价大多是消极的、否定的。

这一情况随着思想的解放以及新思潮的涌入有所好转,但这一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如1979年4月出版的《李大钊传》在论述这一问题时,就将“问题与主义”之争看成是革命与反动之间的论战,是马克思主义对敌人的胜利,这一论断未免有失公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胡适研究的深入以及多元史观的涌入,学者们对“问题与主义”之争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如耿云志在《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中较为客观的看待了这次论战,充分肯定了论战的政治意义以及在思想史上的意义。

不过,当今史学界对“问题与主义”之争的看法仍存在着一些争议,本文拟从对性质标准问题的探讨入手,略陈管见,诚望方家指教。

要对“问题与主义”之争进行性质判断,首先必须弄清楚性质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判断事件的性质,应当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事件的起因。

在探究事件的性质时,我们首先得弄清楚事件为什么会发生?事件发生在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下以及发动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二是事件的经过。

对经济法中问题与主义之争的研究

对经济法中问题与主义之争的研究
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济法是根植于市场经济 的, 经 以整体社会利 益 控 法 。
为本位 , 法律关系中一方是国家, 一方是各种 市场主体 , 对两方主体界
定是比较清楚的, 而在早期由于对调整对象 问题 的研究 不够 明确 , 对
经济法存在的价值产 生怀疑 , 而笔者认为问题与主义这两个概念与经
文 章编 号 :090 9(090.7.1 10.522 0)73 6O
经济法立足于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民法与行政法都
有无法调整 的部分, 以可 以认定经济法有独立的调整对象 , 所 即市场

争论 之基 点: 念的明晰 概
经 济法是一个独立 的法律部 门, 有其独立 的调整对象 , 对这一 问 就 是指 调整在 市场经济运行过程 中,国家为 了实现经济 的可持续发
如何界定, 但其实问题就可引申为制度 , 而主义可 引申为学 说、 点。 观 对于经济法中所指的“ 问题” 既是在经济法产生过程 中, , 人们 在
么沿着 既定 的路径 ,经济和政治制度 的变迁可能进入 良性循环的轨
社会生产活动中遇到的各种法律上 的困难 , 了解 决这些 困难 , 生 道 , 为 产 并迅速优化之 : 反之则可能顺着最初选择 的错误路径走下去 , 造成 了各种法律制度, 严格意义上说是各种经济法 中的基本制度 。 比如反 制度被锁 定在某种无效率状态 中, 除非借助强有力的外力, 否则想改 垄断法律制度、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 这些基 本的制 度构成了经 变十分 困难。 济法的体系 。而此处的“主义 是指学说 , 在经济法 各种理论的发展
调。 后, 最 经济法 照比民商法而言在制度变迁 中成本更高 。 这种成本
的降低可减少不必要的制度 上的负担, 从而推动经济法体制 的创新 。

“问题与主义”之争中的胡适形象

“问题与主义”之争中的胡适形象

纪念五$运动100周年“问题与主义'之争中的胡适形象!林建刚内容提要:20世纪50年代,胡适因为“问题与主义”之争,成为被批判的对象。

本文通过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着重指出两点:第一,胡适与李大钊的这场争论,乃是朋友之间很正常的意见分歧,这场论争并没有损害两人的友谊。

第二,在当时的问题与主义之争中,以陈独秀、钱玄同、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的思想领袖,其实也是胡适的,,就是当时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年学生,在这一问题上,也是胡适的。

因,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与李大钊的这一论争,并未损害胡适为新文化运动思想领袖的正面形象。

关键词:“五四”问题主义胡适形象1919年,胡适与李大钊就“问题与主义”展开过一次论争。

这次论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胡适形象。

尤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场论争被认作“胡适与马克思主义者冲突的第一回合”。

①不仅如此,胡适认为这也是他被中共批判的导火索。

在口述自传中,他说: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却认为我这篇文章十分乖谬,而对我难忘旧恨。

三十多年过去了,中国共产党也在大陆当权了,乃重翻旧案,发动了大规模运动来清算我的思想。

②实际上,现在学界大都已经认定,胡适与李大钊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争,属于朋}”。

这场论争,不,旧是好朋。

当胡适起草《争自由的宣言界,李钊也是一者。

不过,如一下“问题与主义”争}主义”的度,一定程度上当中的胡适,当胡适一“五四”思想领袖在“问题与主义之争”中的态度1919年720日,《论31胡适的《问题,主义起了很的讨论。

此后,李大钊也了争论,“五”,在“问题与主义”上出现了其实,早在1919年年初,《新青年》编辑部同仁就“主义”问题就产生了分歧。

1月27日,钱玄同*重庆文理学院校级人才引进项目“胡适人际交往研究”(项目编号:R2016WC18)的阶段性成果。

①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90页。

②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第194页。

问题与主义之争新青年分道扬镳

问题与主义之争新青年分道扬镳

/1919年6月3日,北京城内的基督教青年会学生正在向民众发表讲演,由美国社会学家甘博(S.D.Gamble)拍摄。

当时不少精英分子认识到,如果没有大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就不可能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状况,因而“思想启蒙”成为五四运动中一项重要内容问题与主义之争新青年分道扬熊文丨孙贝贝亡图存是近代中国尤其是M/A720世纪上半叶中国历史勺、入发展的脉络,改革和革命构成几代国人救亡图存的两条主要线索。

不论改革还是革命,都是以救亡图存为终途,就此而言,改革与革命实谓殊途同归。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脉络中,启蒙正是救亡图存的思想铺垫,不论改革还是革命都不可能是蒙昧的产儿。

然而,改革与革命这一启蒙的挛生子,志虽同,却因道不合,最终只能分道扬熊,渐行渐远。

问题与主义之争便是此种意象之呈现。

主义的登场中国自19世纪以来渐渐落后于西方,并成为西方掠夺的对象。

鸦片战争后,中国先后在器物和制度上学习西方,但似乎丝毫无助于“救亡图存”,却一步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以新文化运动为内容的思想启蒙,构成20世纪中国史的重要转折点。

五四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次高潮。

经过60年的中西碰撞,以1900年的庚子年为界限,20世纪的中国已经融为世界的一部分。

在世界大潮流中,中国处处在被动中挨打,挨打后更为被动。

统治者的裹足不前,更加剧了中国的落后与被动。

改革成为中国文化字典里的悲剧性概念,最终被淹没在革命的洪流中。

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政府的统治,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清末以来的乱局,反而形成了军阀割据的乱象,北洋政府羸弱无力,内交外困。

国内外的困局和中西的碰撞,为中国思想界的争鸣与活跃提供了空间一新文化运动成为这一时代的结晶。

国内的一批思想精英把东西方文明和文化的差异视为东西方的差距,认为东方文化中有太多的奴隶哲学和愚昧思想。

没有思想的启蒙和解放,就不可能建立起新的制度和社会。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树起“民主”“科学”的大旗,拉幵了新文化运动的帷幕。

大学中国现代史复习重点(名词解释 主观题)(DOC)

大学中国现代史复习重点(名词解释 主观题)(DOC)

中国现代史(黄珍德老师重点)一、名词解释1.问题与主义之争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得到传播,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的呼声日益高涨,这引起资产阶级改良者的反对。

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他主张“少谈些主义”,是反对宣传马克思主义,否认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作用,胡适主张“多研究些问题”是反对根本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主张一点一滴地进行改良。

同年8月,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指出问题与主义是不可分割的关系,他针对胡适反对“根本解决”的观点,指出“必须有一个根本的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

”“问题与主义”之争,标志着新文化运动中统一战线的内部马克思主义与改良主义的公开分裂,通过论战,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进一步阐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关系,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2.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出席会议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推荐的12名代表和陈独秀的代表包惠僧,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科尔斯基出席了会议。

大会讨论了当时的政治形势。

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等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从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

确定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大会还确定党成立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了党的领导机关——中央局,陈独秀书记,李达任宣传主任,张国焘任组织主任,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直皖战争直皖战争,发生于1920年7月14日,是直系曹锟与皖系段祺瑞为争夺北京政府统治权,在京津地区的对抗。

当时曹锟为地方军区负责人,段祺瑞为民国政府“边防督办”,从法律上来说,直皖战争是一场地方军人抗拒中央政府的军事政变。

五四时期的三次论战及其影响

五四时期的三次论战及其影响

五四时期的三次论战及其影响[摘要] 在中国现代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有三次思想论战影响颇大,分别是“问题与主义”之争、社会主义之争和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这三次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了重要作用,它们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不成熟性。

[关键字] 三次论战马克思主义影响五四时期,在中国出现了一个思想异常活跃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为了挽救中国和寻找思想武器,中国各阶级、阶层都根据自身的需要吸收欧洲、美国、日本、俄国近百年来流行的各种思潮和学说,几乎所有的外国流派都一齐涌上了中国的政治思想舞台。

此时马克思主义也处在刚刚传入中国之际,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关于“问题与主义”“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三次论战,不但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促使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一、关于三次论战的概述(一)问题与主义之争以胡适为代表的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曾在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中起到过一定作用,但他们不愿意看到新文化运动发展为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运动。

胡适在1922年所写的《我的歧路》一文中说:“一九一九年六月中,陈独秀被捕,我接办《每周评论》方才有不能不谈政治的感觉。

那时……国内的新分子闭口不谈具体的政治问题,却高谈什么无政府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我在《每周评论》第三十一号里提出我的政论导言,叫做《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1]李大钊读到该文后写了《再论问题与主义》,接着胡适又连续发表了三论和四论问题与主义的文章。

正当争论要深入进行之际,《每周评论》在8月底被封闭,于是论战被迫中止。

1920年1月李大钊又发表了《由经济上解释近代中国思想变化的原因》,表达了和胡适鲜明对立的观点。

论争主要围绕两个问题进行。

一是要不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

主义与问题之争

主义与问题之争

主义与问题之争
今天发现一个问题,最近的困惑,之前公众号就有涉及,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但没有解决问题,会不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想起了胡适与李大钊的“主义”与“问题”的论战。

简单介绍一下,或许有所启发:
五四运动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深入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日益扩大,引起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仇视,也引起了新文化统一战线的分化。

这期间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J.杜威来中国讲学,大肆宣扬实用主义,抵制马克思主义。

胡适于1919年7月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文章,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

胡适的文章一发表就遭到革命者的批判。

同年8月中旬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进行了严正的驳斥。

以后胡适接连发表三论、四论问题与主义等文章,继续向马克思主义进攻,挑起了“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萌发的先声 ——“问题与主义”之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萌发的先声  ——“问题与主义”之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萌发的先声——“问题与主义”之争摘要: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从一开始就被“问题”与“主义”的两难选择所困扰,最初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和改良主义分子之间展开了“问题与主义”之争,代表人物就是李大钊和胡适。

在这战场论战中,马克思主义经受住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逐渐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掀起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主义的热潮。

“问题与主义”之争,不仅是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之间一次对中国未来之路的碰撞式的争论,而且也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脉络。

关键词:问题;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一、“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背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成为全中国人共同关心的话题,一些先进人士纷纷把希望放在了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上,随着洋务运动的失败,继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把希望放在了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上,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是继维新变法失败后的探索之士,而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人不得不继续进行艰辛的探索。

在此期间,西方的各种思想也纷纷传入中国,“主义”这词语开始出现各个报刊,梁启超在1901年10月作的《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中曾多次使用“主义”这一舶来词,在1902年5月的《论自山》中,梁启超又多次使用这个词语。

毋庸置疑,西方的各种近现代“主义”对于促进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是功不可没的。

尤其是在“五四运动”前后,这段中国现代思想史上最活跃的时期,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纷纷涌入中国,接受新思想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在新旧思潮激烈的交锋中,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十月革命的胜利,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曙光。

俄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经济文化较其他国家比较落后,革命前长期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这和当时的中国国情有些类似。

1917年俄国革命取得了成功,建立苏维埃政权,又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先进分子看清了十月革命后的俄国与帝国主义国家的本质区别,因此,俄国革命就成为中国革命所追求的目标。

问题与主义之争

问题与主义之争

争论起因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得到传播,从 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的呼声日益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这引起资 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的反对。
1919年7月20日,胡适先生发表了一篇《多研究 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短文,引发了“问 题与主义”的论争。
胡适的立论很快有蓝公武、李大钊发文驳难,后 又有严复、梁启超、陈独秀、鲁迅、毛泽东、张 东荪、戴季陶等人参与讨论,各述己见,很快形 成一场很有意义的思想论争。
谢谢大家!
第12组小组成员:
事件背景
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荡,中国人民有了 新的觉醒,特别是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以救国救民、 改造社会为己任,不断探求改造中国社会的新方 案。在这一过程中,各种新思潮纷纷涌现、竞相 斗胜。但与此同时,新文化运动的阵营也逐渐发 生分化,出现了以什么主义改造中国社会的激烈 论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开始热衷于 对社会主义学说和苏俄布尔甚维主义实践的引介。
事件主要人物
李大钊(1889—1927)
字守常,河北乐亭人, 中国共产党主要创立人之一,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 共产主义者之一,是中国国 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 委员之一,是北伐时期推动 颠覆中国政府的重要人物之 一,同时为共产国际的成员 及其在中国的代理人。新文 化运动的一员主将,积极领 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 展,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 驱、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 义的人。
总结:
回首九十多年前的那场短暂而充满争议的“问题 与主义”之争,我们可以发现,论战的源起于思 想的潮涌和碰撞,是基于学术的平等的和谐的讨 论。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政治背景,论战在很长 的一段时间被曲解和拔高了。这场论战使得新文 化阵营内部开始分化,启迪了一代知识分子选择 了改变中国命运、实现救亡图存的道路。正是一 次次思想上的碰撞,让革命家的头脑更加清晰, 更明确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让中国革命道路走 向成熟,塑造了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

经济法的“问题”与“主义”之争

经济法的“问题”与“主义”之争
te l" e A ds c| . e b m n a i婶 e  ̄
2 9. 00 7(下 )
{占 I 缸会 } I
经 济法的 “ 问题" ‘ 与‘ 主义" 之争
常佳 明
摘 要 经济法作为一 门新兴的现代学科, 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然而发展迅速 的经济法也存在诸多
经 济法理念
现实的与精神层面的不足, 就此, 本文从 “ 问题 主义 之争的角度对经济法的发展试作研究. 与“
关键 词 体 系构 建 合作 共赢 中图分 类号 : 9 2 9 D 1. 2
文 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90 9(090 -8-1 10.5220)73 00
经济法 理论 体系 的 构建 。经济 法 的理论 体系有 深厚 又广泛
辩 论 的结果 , 中国 的马克 思主 义者 , 立 了一个重 要 的思想原 的理论基 础 : 先, 为 确 首 辩证 唯物主 义和历 史唯物 主义是经 济法 、 经济
法权利的哲学基础; 其次, 在学科互动中, 社会科学范畴的经济 历史 总是有 相似 处并值得借 鉴 的, 当年马克 思主义面 临的争 学、 治学 、 政 伦理 学 、 法理 学 以及 相关 自然 学科 的基本 原理 , 通过 辩, 也可 以推及我 们经济 法领域 , 我国 的经 济法研 究也面 临着“ 揭 示社会经 济活动 的规律 性 , 不 同程度 上为 经济法提供 操作操 问 在 题” 主 义” 争 。 与“ 之 作层 面 的理论基 础 。

则 , 就是 :主义 ” 问题 ” 这 “ 与“ 并重 , 理论 与实践 结合 。

经 济法 的“ 问题”
三、 共赢 的交锋
经 济法 的“ 问题 ”即把经 济法应用 于社会 实践中所 需要解 决 ,

从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浅析“问题与主义论争

从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浅析“问题与主义论争

从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浅析“问题与主义论争摘要:近代中国,先进的中国人把目光投向西方文明寻求救国真理的历史演进中,“问题与主义”论争具有历史性转向的重要地位。

它不仅是过往聚焦资产阶级文明目光的最高点总结,而且开启了追寻社会主义文明新目光的起点。

从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确立新视角探讨“问题与主义”论争,可以清晰地展现李大钊作为那时先进中国人的突出代表,在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交汇期,顺应时代开展潮流,探究马克思主义学说,提出根本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为实现这一历史性目光转向、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而深入的传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问题与主义一、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确实立李大钊是1919年8月参与“问题与主义”论争,9月成长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

前后相隔一个月,那么究竟是这场争论推进了李大钊确立马克思主义观?还是李大钊已有马克思主义观积极参与这场争论?因此,弄清李大钊确立马克思主义观,对于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先决性意义。

〔一〕确立的历史背景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一方面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灾难深重,另一方面使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觉醒,竭力向西方文明寻求救国真理。

自林那么徐开眼看世界,经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

虽然结束了帝制、建立了民国,但自始至终没有给中国带来民族独立与富强、人民自由与民主,而是陷入帝国主义长期操纵的新旧军阀混战。

各系军阀以出卖民族利益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支持,他们与外国势力相互勾结实施残酷统治,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无法估量的灾祸。

直到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新前途,从此纷纷去了解社会主义革命,研究马克思主义,促使新文化运动开展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从而掀起了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浪潮。

李大钊在先进的中国人这一历史演进中,从《晨钟之使命》到《法俄革命之比较观》,祈盼“青春中国之投胎复活”[3],深入研究并认知俄国革命及其主义的杰出代表,代表着这一时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文明寻求救国真理的历史目光的实践转向。

是对立,还是统一:“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启示

是对立,还是统一:“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启示

是对立,还是统一:“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启示摘要:八十多年前发生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一次重大论战。

在这次论战中,针对胡适提出的“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改良主义主张,李大钊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正确阐述了“问题”与“主义”两者之间的关系,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标签:胡适;李大钊;问题与主义“五·四运动”前后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最活跃的时期,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纷纷涌入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互助主义、新村主义、合作主义、泛劳动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等,他们借社会主义之名,创办刊物,发表文章,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扩大自己的影响。

新旧思潮在当时的中国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宇宙的进化全仗新旧两种思潮互相挽进,互相推演,仿佛像两个轮子运着一辆车一样;又像一个鸟仗着两翼向天空飞翔一般。

”正是在各种思潮的相互论战中,马克思主义经历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为中国先进分子所接受,并在他们的宣传下,掀起了传播和研究社会主义的热潮。

在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论战中,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和以胡适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分子之间展开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大的论战。

这次论战有力地回击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扩大了社会主义的影响,对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历史背景要想深入了解“问题与主义”之争,需要把它放在当时中国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中进行分析。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还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间。

政治上,各派军阀在其主子即帝国主义列强的操纵下,为争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穷兵黩武,连年混战,弄得民不聊生,中国实际上处于四分五裂的封建割据状态;经济上,各派军阀为了争取外国列强的支持,大量出卖国家主权,同时,各帝国主义国家也加大了商品与资本的输出和经济掠夺,中国的社会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文化上,封建军阀们的目标则相为一致,即利用自己的统治地位,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尊孔读经的复古主义逆流,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件经过
胡适提出多研究问题:
7月20 日,他在第31 号发表《多研究些问题, 少谈些“主义”!》一文,劝说人们“多多研究这个 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这种主 义如何新奇,那种主义如何奥妙”,因为“‘主义’ 的大危险,就是能使人心满意足,自以为寻着包医百 病的‘根本解决’,从此用不着费心力去研究这个那 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法了”。在该文中,胡适还嘲讽说: “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阿狗 都能做的:
《每周评论》发表的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胡适先生的观 点是偏向于“问题”的;而李大钊的思 想里认为问题和主义密不可分。
事件结果
传统看法:以往,学界在谈到“问题与主义”之 争的结果时,一般都认为是马克思主义获胜,促 进了其在中国的传播,而胡适“当然被明确当成 这场争论的失败者” 。
事件主要人物
胡适(1891—1962)
汉族,徽州绩溪人。原 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 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 天风、藏晖等。现代著名学 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 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改 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之一,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 话文、新诗的学者,为五四 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 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问题与主义”之争
—From12小组
Contents
前言 事件人物 事件背景、起因、经过、结果 如何正确看待事件 对于事件的评价与总结
前言:
“问题与主义”自上个世纪以来就是一 个备受争议的问题,发生在上个世纪初的 “问题与主义”之争,不仅仅是自由主义 与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之间的一次对于中 国未来之路的碰撞式的争论,而且也一直 影响到了并将继续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脉络。 时值今日,“问题与主义”依然是需要国 人深深思考的难解的习题。
争论起因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得到传播,从 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的呼声日益高涨。这引起资 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的反对。
1919年7月20日,胡适先生发表了一篇《多研究 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短文,引发了“问 题与主义”的论争。
胡适的立论很快有蓝公武、李大钊发文驳难,后 又有严复、梁启超、陈独秀、鲁迅、毛泽东、张 东荪、戴季陶等人参与讨论,各述己见,很快形 成一场很有意义的思想论争。
《每周评论》发表的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李大钊提出唯物主义观:
李大钊首先针对胡适“少谈些主义”的主张明确 声明:“我是喜欢谈谈布尔扎维主义的”,“布尔 扎维主义的流行,实在是世界文化上 的一大变动。 我们应该研究他,介绍他,把他的实象昭布在人类 社会”。接着又指出:宣传理想的主义与研究实际 的问题是交相为用、并行不悖的,社会问题的解决 必须依靠社会上多数人的共同运动,而要有多数人 的共同运动,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主义作为 准则,所以谈主义是必要的,如果不宣传主义,没 有多数人参 加,不管你怎样研究,社会问题永远也 没有解决的希望。
非传统看法:从上世纪80 年代开始,一些不同看 法开始出现。1982 年,有学者提出:“一九一九 年‘问题与主义’之争,究竟谁胜谁负,很难用 当时的社会影响来判断”。但在当时,实验主义 和改良主义的影响,明显地胜过马克思主义的社 会革命论”。这种观点显然与传统说法不同。
如何正确看待“问题与主义之争”
事件主要人物
李大钊(1889—1927)
字守常,河北乐亭人, 中国共产党主要创立人之一,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 共产主义者之一,是中国国 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 委员之一,是北伐时期推动 颠覆中国政府的重要人物之 一,同时为共产国际的成员 及其在中国的代理人。新文 化运动的一员主将,积极领 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 展,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 驱、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 义的人。
总结:
回首九十多年前的那场短暂而充满争议的“问题 与主义”之争,我们可以发现,论战的源起于思 想的潮涌和碰撞,是基于学术的平等的和谐的讨 论。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政治背景,论战在很长 的一段时间被曲解和拔高了。这场论战使得新文 化阵营内部开始分化,启迪了一代知识分子选择 了改变中国命运、实现救亡图存的道路。正是一 次次思想上的碰撞,让革命家的头脑更加清晰, 更明确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让中国革命道路走 向成熟,塑造了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
对“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评价
这种以善意的态度交换意见、讨论问题的精神, 也 就是五四时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 至今 仍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问题与主义”之争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 实际相结合是起到积极作用的。
这次论战也使过去片面强调“主义”的主义者认 识到偏向纸上的危险,开始着手研究实际的问题, 从点滴做起变革社会。
事件背景
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荡,中国人民有了 新的觉醒,特别是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以救国救民、 改造社会为己任,不断探求改造中国社会的新方 案。在这一过程中,各种新思潮纷纷涌现、竞相 斗胜。但与此同时,新文化运动的阵营也逐渐发 生分化,出现了以什么主义改造中国社会的激烈 论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开始热衷于 对社会主义学说和苏俄布尔甚维主义实践的引介。
“问题与主义”之争是一场发生在新文化阵营内 部的、具有学术辩论形式但在内容上又带有浓厚 政治色彩的争论。它事关如何解决中国社会政治 问题的根本方法,反映了二者指导思想上的分歧。
胡适的文章应该是针对一切主义的,并非专门针 对或主要不是针对马克思主义的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应该把这场论战视作一场马 克思主义传播和马克思主义者成长过程中马克思 主义者参加的一场重要论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