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技术性贸易措施及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联合应对策略
我国手机出口遭遇技术贸易壁垒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机出⼝遭遇技术贸易壁垒的原因及对策2019-09-04摘要我国⼿机出⼝迅猛发展,成为我国机电产品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却成为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最为严重的产品之⼀。
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限制我国⼿机出⼝的重要因素之⼀。
本⽂研究我国⼿机出⼝现状,分析我国⼿机出⼝遭遇技术贸易壁垒的原因并提供⼀些建议。
关键词⼿机贸易技术贸易壁垒我国国产⼿机品牌近年来在对外贸易上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华为、中兴、⼩⽶等⼿机⼚商逐步扩⼤在海外市场的份额。
由于拥有较⾼的性价⽐,国产⼿机在发展中国家⼤受欢迎,即使是发达国家美国,华为的销量也不断攀升。
⼀、我国⼿机出⼝遭遇技术壁垒的现状我国⼿机出⼝量在2000~2012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7%,出⼝额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3%,保持了稳我定快速的增长势头,也是拉动我国电⼦信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增长的主要⼒量。
⾃2009年开始,我国⼿机⼀般贸易出⼝量在总体出⼝量中的⽐重上升趋势明显,已经从2001年的不⾜1%提升到⽬前的41%。
不过,⼀般贸易出⼝⼿机平均价格仅为35美元,尚不⾜总体价格⽔平的⼀半。
由于3G、LTE、4G⽹络⽇渐普及,市场对基于上述⽹络运⾏的智能⼿机需求⽇益增长,智能⼿机在今后⼏年中的发展仍将⼗分显著,所占市场份额还将不断提升。
⼆、我国⼿机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我国⼿机出⼝低价策略冲击国际市场国产⼿机出⼝⾯临⼀⼤难题:缺乏核⼼技术。
核⼼技术如CPU、摄像头和屏幕基本都掌握在美韩,所以国产⼿机⼚商只能“⾼品质低价位”策略,⽤低价吸引⽤户。
但是低价是把双刃剑,长期的低价竞争最终会导致品牌形象的低端化,曾经的波导、夏新等⼚商的倒下就是前车之鉴。
我国⼿机⽣产企业整体技术⽔平较落后,企业出⼝过多地依赖于成本优势,出⼝产品技术含量低,多数⼿机⽣产⼚商热衷于中低端⼿机的⽣产。
随着全球⼿机⾏业技术⽔平和⼿机质量⽔平的不断提⾼,我国⼿机出⼝将⾯临严峻的挑战。
(⼆)技术性贸易壁垒替代关税壁垒贸易⾃由化打破了原来的⾼关税壁垒,世界⼯业品关税由1947 年的40% 降低到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时发达国家的3.7% 和发展中国家的11%。
阐述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的困境及改进路径
阐述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的困境及改进路径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的重要性 (2)1.2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的现状 (3)二、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的困境 (4)2.1 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 (5)2.1.1 国际贸易摩擦与壁垒 (6)2.1.2 汇率波动风险 (8)2.1.3 国际市场竞争加剧 (9)2.2 内部发展存在的问题 (10)2.2.1 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 (11)2.2.2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12)2.2.3 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13)三、改进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的路径 (14)3.1 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 (15)3.1.1 完善财税政策,减轻企业负担 (16)3.1.2 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企业转型升级 (18)3.1.3 加大对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19)3.2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0)3.2.1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 (21)3.2.2 培育自主品牌,提升品牌形象 (22)3.2.3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24)3.3 拓展国际市场渠道 (26)3.3.1 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展会,拓展客户资源 (27)3.3.2 建立稳定的国际销售渠道 (28)3.3.3 加强与国际合作伙伴的战略合作 (30)3.4 优化外贸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 (31)3.4.1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33)3.4.2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升产品质量 (34)3.4.3 提高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35)四、结论 (37)4.1 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的困境与机遇并存 (38)4.2 只有不断创新和改进,才能实现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9一、内容概括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经济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如市场准入障碍、融资难题、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
国际关系中的中小企业合作
国际关系中的中小企业合作一、引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这些数量庞大、灵活性强、创新力旺盛的企业,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经济、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探讨中小企业在国际关系中的合作模式、面临的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二、中小企业合作模式1.产业合作:中小企业可通过与国外企业或行业协会进行产业合作,共同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2.贸易合作:中小企业可通过开展国际贸易,拓展海外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实现规模效应。
3.投资合作:中小企业可通过对外投资,将产品或服务输出至目标市场,同时获取当地资源,实现全球化发展。
4.文化交流:中小企业可通过举办或参与国际性展览、会议、论坛等活动,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提升企业形象。
三、面临的挑战1.融资难题: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往往面临融资难题。
由于规模较小、信用等级较低,难以获得银行贷款或风险投资。
2.人才短缺: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往往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
由于待遇和发展空间有限,优秀人才往往更倾向于在大企业工作。
3.法规政策不透明:不同国家的法规政策存在差异,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和适应不同国家的法规政策。
4.文化差异: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存在差异,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需要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沟通难题。
四、解决方案1.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包括提供融资渠道、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国际化过程中的难题。
2.人才培养:中小企业应重视人才培养,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机会,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同时,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国际化意识和能力。
3.建立信息平台:政府和行业组织可以建立信息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国际市场动态、政策法规、投资环境等信息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了解和适应国际市场。
4.跨文化沟通:中小企业应重视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通过培训和模拟实践等方式,提高员工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应对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
我国中小企业经营现状与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现状一.中小企业的界定科学合理的界定中小企业,其目的是为了把握不同企业的规模结构,了解不同规模企业情况,为制定和扶持政策提供依据。
因为中小企业虽然数量众多,是创业就业的主渠道和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的主体,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现状是其规模较小,往往又是市场竞争的弱势群体,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政策扶持。
由于经济发展的情况不同,世界各国对于中小企业的具体确认标准和方法也不相同,一般都是选用雇员人数、营业额、资产总额中的一项或几项来划分中小企业。
美国小企业管理局把雇员人数不超过500人及营业额不足500万美元的企业称为小企业。
日本的中小企业则是指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或资本金在1亿日元以下的工矿企业、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下或资本金在3000万日元以下的商业批发企业以及从业人数在50人以下及资本金在1000万以下的零售和服务企业。
然而欧盟则规定雇员在500人以下,固定净资产在7500万欧元以下的企业才称为中小企业。
在社会认同和制定扶持政策的实践中,各界人士对中小企业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中小企业,一般是指除国家确认为大型企业之外的所有企业,包括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
狭义的中小企业则不包括微型企业,通常认为微型企业是指雇员人数在8人以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或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在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人或家庭经济组织等。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由国家经贸委、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劳动人事部等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发布<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的通知》,对工业企业按以实物产量反映的生产能力和固定资产原值划分为四类: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
由于这套企业规模确认标准行政色彩较重,而且划分对象只局限于工业企业,相对比较单一。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出台专门为中小企业政策服务的企业规模确认标准。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划分基本上可以成为当前普遍使用的标准。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国际贸易壁垒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国际贸易壁垒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际贸易壁垒逐渐成为中小企业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贸易壁垒包括关税、非关税壁垒以及其他各种限制措施,对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活动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然而,面对这些障碍,中小企业仍然有一些应对措施可以采取,以保护和拓展自己的国际市场份额。
本文将探讨中小企业如何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策略。
一、寻找新的贸易伙伴中小企业在面对国际贸易壁垒时,可以通过积极寻找新的贸易伙伴来缓解压力。
寻找合适的贸易伙伴可以拓宽市场渠道,减少对特定市场的依赖,并降低受到贸易壁垒影响的风险。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参加国际展览会、贸易洽谈会等活动,与潜在合作伙伴建立联系,并进一步开展合作。
二、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中小企业应该加大对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力度,提升其在国际市场上与大型企业的竞争力。
通过持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中小企业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买家,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国际贸易壁垒对其造成的负面影响。
此外,中小企业还可以关注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和服务模式,提供符合国际标准和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三、加强国际贸易合规管理中小企业在开展国际贸易时,必须严格遵守各国的贸易法规和相关合规要求。
建立完善的合规管理体系,包括质量认证、标准化、品牌保护等方面,有助于中小企业规避贸易壁垒带来的法律风险。
同时,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合作,获取及时的政策信息和技术支持,也是中小企业应对贸易壁垒的有效途径。
四、加强国际市场研究与营销策略中小企业应该加强针对不同国际市场的市场研究,了解当地市场需求、竞争状况和贸易政策,有针对性地制定市场推广策略。
通过建立专业的国际市场团队,加强品牌推广和营销活动,中小企业可以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增加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减轻贸易壁垒的影响。
五、寻求政府支持和合作中小企业可以积极寻求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合作,争取政府在贸易谈判、政策制定等方面为其发声和争取利益。
《2024年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范文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TBT)逐渐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
对于我国农产品出口而言,技术性贸易壁垒不仅涉及到产品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标准,还涉及到技术法规、认证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旨在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探讨应对策略。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一)影响农产品出口的规模和结构技术性贸易壁垒使得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更加严格的检验检疫要求,增加了出口成本和时间成本。
这使得一些质量标准不高的农产品无法达到进口国的要求,从而限制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规模和结构。
此外,不同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差异性和复杂性,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出现分化。
(二)影响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竞争力技术性贸易壁垒要求我国农产品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标准,以满足进口国的要求。
这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进行技术研发、质量管理和认证等方面的工作,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同时,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一些中小企业可能无法承担高昂的出口成本,导致其竞争力下降。
(三)影响农产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技术性贸易壁垒强调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要求,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有助于推动我国农产品产业的绿色发展,但同时也给部分企业带来了压力。
一些企业可能因为无法满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而面临转型或退出市场的风险。
三、应对策略研究(一)加强技术研发和质量管理针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要求,我国农产品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和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这包括加强产品研发、改进生产技术、提高检测水平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符合进口国的要求。
(二)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制定,争取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欧盟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024年第4期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欧盟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邱兆十(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00)摘㊀要:近年来,国际贸易的规模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不断扩大,在此种形势之下一种新型的贸易保护方式 绿色贸易壁垒已经形成,这是一种出于保护环境的新兴的贸易保护措施㊂欧盟对我国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巨大影响,为此,本文将重点探索分析欧盟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以及给我国企业产品出口贸易形成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㊂关键词:环保;绿色贸易壁垒;欧盟;出口中图分类号:F7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4.04.014㊀㊀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就逐渐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洪流之中,但是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全球也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比如水土流失㊁温室效应㊁臭氧层破坏等人类一直以来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全球各国开始出台相应措施保护生态环境㊂欧盟为了使得生态资源㊁自然环境受到保护,开始思考如何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出台相关的环保要求与制度㊂欧盟借助这个机会设立了贸易壁垒,其美名曰环保,实际上是欧盟为保护其国内企业的核心利益不受威胁㊂为了达到保护本国进口市场的目的,绿色贸易壁垒成为进口国最为惯用的措施㊂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使我国出口贸易受到了巨大的冲击㊂随着欧盟贸易的迅速发展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再加上世界贸易组织(WTO)基本原则的相关要求,贸易壁垒下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在实施上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使世界各国纷纷开始探索新型的更具有隐蔽性的措施,绿色贸易壁垒应运而生㊂绿色贸易壁垒的扩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很多产品的出口,我国企业的产品出口也受到严重影响㊂对我国当前情况而言,妥善地处理好绿色贸易壁垒问题是当务之急,唯有如此才能有利于推动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㊂在开展欧盟贸易的过程中,我国往往要直面贸易壁垒问题㊂本文在此种情势之下分析了我国经贸活动,因欧盟绿色贸易壁垒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最后针对有关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让我国企业的综合实力获得较大提升,在欧盟的限制下产生更大的竞争力㊂1㊀近年来欧盟绿色贸易壁垒现状及成因分析1.1㊀近年来欧盟对我国的贸易政策在贸易法规方面:欧盟目前主要在用的是20世纪末期(1994)推行的‘关于对某些第三国实施共同进口规则的519/94号法规“以及‘关于对进口实施共同规则的3285/94号法规“㊂前者可以适用于所有与欧盟发生贸易的国家㊂鉴于纺织品和农产品在多边贸易框架中的特殊安排,欧盟又专门制定了对于农产品以及纺织品的管理规定㊂其中包括‘关于对某些第三国纺织品实施共同进口规则的517/94号法规“与‘关于对某些纺织品进口实施共同规则的3030/93号法规“,需要指出的是,前者已经随着国际纺织品贸易一体化的推进而在2005年1月1日终止㊂诸如此类的贸易规定还有很多,不再列举㊂而当前欧盟的进口许可机制大致包括了监控㊁配额㊁保护三类㊂此外,欧盟还将各种技术标准㊁卫生和植物卫生标准作为进口管理手段㊂当前,欧盟仍然在对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㊁鞋帽类和钢铁商品等产品采取严格监控措施㊂1.2㊀我国遭遇欧盟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1.2.1㊀发展水平的不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在近些年来迅速提升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㊂所以我国需要通过对外贸易来获得我国发展的资金,这也恰恰成为欧盟对我国实行贸易压制的借口㊂我国在2021年前8个月与欧盟贸易顺差达到了7519.6亿元,巨大的贸易顺差导致欧盟开始加大了对中国出口产品的贸易壁垒力度㊂这种违反正常经济发展规律的干预性措施,不仅导致双方之间的摩擦升级,同时也使得双方的贸易结构不平衡㊂众所周知,因为发展中国家和欧盟面对的具体情况差异很大,不论是在科技实力还是信息水准上,两者均有很多不同㊂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想对进出口产品做到规范生产,就必须严格按照环保要求来实施,这对大多数企业而言是非常困难的㊂唯有欧盟才能实现限制进口,这是由于他们能够利用更为先进的技术制定更严格的进口商品环保标准,长此以往,必定影响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不利于全球经济的繁荣㊂1.2.2㊀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资源的匮乏以及技术的不够发达,导致地区发展不平衡㊂当代社会,人唯有不再为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问题而发愁㊃14㊃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24年第4期的时候,才有精力去追求更为优雅的生活环境㊂换言之,要求发展中国家制定一个严格的环境标准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因为他们经济实力有限,没有多余资源构建更为健康的生存环境㊂据报道,全球每2秒左右就有一个人因环境污染丧失生命,每年死于环境问题的人数高达1500万;每分钟就有两个人死于致病水源,全球全年有8亿人由于饮用了此种水源而生病㊂以上触目惊心的数字恰恰说明了环保重要性㊂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对环境保护呼吁的声音也越来越强烈,但尚未建立起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机制,还未完善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体系㊂已建成的初步的环境管理体制对违规的企业生产行为并不能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对于违规行为的处罚没有详细的界定,导致很多企业违反环境保护的生产行为,也并未受到应有的处理㊂与此同时,我国产品管理体制内的绿色质量认证与其他国家存在差异,并未制定与国际认证接轨的体系,所以在出口产品的绿色认证上花费巨大㊁认证费用高,也导致我国遭遇绿色贸易壁垒㊂1.3㊀欧盟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影响1.3.1㊀正面影响(1)推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进步㊂随着全球文明程度的普遍提升,人们对环境问题愈发重视㊂在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下,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将会改变,事实证明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在绿色贸易壁垒影响下已经发生了改变㊂目前,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来看,我国也是主要依靠企业规模的扩张和产品数量的增长,同时还依靠产品质量和效益产生根本性转变㊂为实现资源节约型的出口结构,我国实施了一系列强制性的方法来摸索并设置绿色贸易制度,由于大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能够达到对外贸易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共同进步㊂欧盟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产品提出更高的环境要求,鼓励中国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其符合环境友好标准㊂这将推动中国企业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逐步改善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㊂这将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促进绿色经济转型㊂(2)促进了我国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㊂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置,推动各国改进本国企业的技术,改良企业生产线,从而使其产品能够满足绿色标准㊂但从根本上看,环境贸易壁垒本质上就是技术上的壁垒,它需要把各种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运用到产品的原料采购㊁生产㊁仓储㊁物流㊁销售等所有环节,如此便构成了整套的供应链体系㊂绿色贸易壁垒要求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这意味着中国企业需要投资于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以生产出更为环保和可持续的产品㊂这将鼓励中国企业提高技术和科研能力,加大对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㊂我国企业能和政府相互合作,保持 合作博弈 的状态,绿色贸易壁垒便不再是我国产业的阻碍,反而能成为我国企业自我更新的动力㊂绿色贸易壁垒对技术的要求使得国内企业必须改善技术㊁改良生产线㊁配备更为优秀的人才来满足其绿色需求,同国际先进科技同步,因此就加快了我国企业技术的科技创新的步伐㊂1.3.2㊀负面影响国家统计局的相关信息显示,我国企业的市场主要分布在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及欧盟,在这些国家市场的出口额占全球出口总额的80%㊂这些国家基本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与环境委员会,它们均已经设立了绿色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利益,假借环保之名,限制对我国企业产品的进口量,原因则是我们的产品满足不了这些国家的绿色要求㊂面对严峻的环境,我国的出口市场很有可能因此受到影响,呈现一定程度的缩减趋势,很难得以巩固和扩大㊂近年来,欧盟有更为先进的技术和更为科学的管理方式,他们以出台绿色环保政策为名,设立了苛刻的执行标准,保护欧盟国家企业的市场利益,削弱我国企业的全球市场份额,这不失为一种贸易保护主义行为㊂绿色贸易壁垒让欧盟国家以保护本国市场平衡为由,限制他国的进出口贸易,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影响了各国之间的关系,让欧盟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㊂2㊀我国应对欧盟绿色贸易壁垒影响的策略2.1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我国在加强环保方面的良好教育的同时,更要对广大人民群众普及环保理念,努力提高全民环保意识㊂要倡导民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树立更加环保㊁绿色㊁健康的生活理念㊂这不仅体现民众的素质,同时也有利于建设我国生态环境,使环保理念全面快速地深入人心㊂另外,要建立健全企业环保意识并使之予以实践,赋予企业环境保护的历史使命感与时代责任感,达到社会的可持续与和谐发展㊂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对企业和公众的宣传教育,推动绿色贸易理念的推广㊂这可以包括举办绿色贸易论坛㊁研讨会和培训课程,邀请专家学者㊁业界代表等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提高企业和公众对绿色贸易的认知和理解;帮助公民提高环保意识,通过教育系统㊁媒体等渠道,加强对公众的环保意识培养;推动绿色生活方式,倡导低碳㊁环保的消费习惯,提升全社会的环保责任感;加强企业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绿色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推动绿色供应链建设,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和共享,共同应对欧㊃24㊃2024年第4期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盟绿色贸易壁垒;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环保组织和合作机制,加强与欧盟及其他国家的对话和合作,寻求共同解决环境和贸易问题的途径㊂2.2㊀加强环境标准认证工作当我国企业面对欧盟设立的绿色贸易壁垒,需要主动推进环境标准认证工作,比如说绿色标志认证㊂为降低绿色贸易壁垒对出口产品的约束,国家应该成立相关组织机构为国内企业申请认证国际相关权威标准提供支持和帮助㊂这些认证工作会给企业增加一定成本开支,却可以从根本上控制污染环境现象发生,减少企业生产时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处理费用㊂国际上拥有数量众多的环保法规且欧盟一直更新自己的环保标准,我国政府应及时掌握信息,积极借鉴国际上先进经验,加快完善我国的产品检验标准体系,加大对监测设备和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本国的绿色环保标准体系㊂这样不仅能够引领企业有效开展生态规划㊁尽量减少生产中资源和材料的浪费,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能够更好地在技术层面克服绿色贸易壁垒的干扰与影响,达到保护自然资源㊁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多重目的㊂2.3㊀完善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反应预警机制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发展变化的动态特性,因此我国关注欧盟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时变化和发展动向非常必要,比如搜集欧盟环境限制法规和环境标准㊁研究欧盟的技术法规体系和认证体系等,我国应充分利用WTO 发布的贸易信息做好提前防范风险的准备㊂该反应机制应该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反应和资源支持,帮助他们应对绿色贸易壁垒㊂可以包括提供技术支持㊁政策咨询㊁贸易谈判支持,甚至包括提供资金和资源进行产品改进和符合壁垒要求的认证㊂3㊀结论综上所述,当前非关税壁垒已经发展演变出多种形式且更加具有隐蔽性,绿色贸易壁垒就是其中一种,这种新型的壁垒方式对于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副作用,对大多数国家的经贸发展造成了极大障碍㊂毋庸置疑,绿色壁垒的深入推行能够对环境的保护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帮助㊂我们应该重视国际合作,通过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政府㊁企业和贸易组织加强合作与对话,共同应对绿色贸易壁垒㊂可以通过促进技术转让和知识共享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环境标准和质量认证能力,减少他们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㊂绿色贸易壁垒是当前全球贸易中一个新兴的问题,对企业和国家的贸易利益以及环境保护目标产生了重要影响㊂通过建立反应预警机制㊁加强国际合作和合理协调环保标准,以及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绿色贸易壁垒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目标㊂尽管欧盟绿色贸易壁垒具有一定的合法依据,建立了足够明确的规章制度,但是依然不能消除绿色壁垒对于我国对外贸易造成的抵制特性㊂在欧盟贸易壁垒限制下,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出口贸易发展,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㊁建立健全我国环保监管体系和有关法律法规等㊂从而使我国的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绿色贸易壁垒问题,实现企业未来的健康发展㊂参考文献[1]Simon P.Anderson and Nicolas Schmitt㊂The Welfare Impli-cations of Minimum quality standers[J].Americ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15,(4):66-71.[2]Michael J.Ferrantino.Regulatory Barriers in an Integrating World Food Market[J].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es, 2017,(1):91-107.[3]王红梅.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贸易与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2.[4]江虹.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策略 国际绿色营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5]罗蓉.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J].国际经贸,2016,(11):13-18.[6]厉力.防范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下的新型贸易壁垒[J].上海企业,2016,(5):65.[7]占正军,田洪刚,陈静,等.国际商务与技术性贸易壁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8]洪艳媚.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玩具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21-24. [9]顾国达,牛晓婧,张钱江,等.技术壁垒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以中日茶叶贸易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周刊,2017,(8):33-45.[10]牛晓婧,顾国达,张纯,等.世界茶叶生产与贸易格局的演变及现状分析[J].世界农业,2015,(4):25-28. [11]李慧敏,张洁,马月红,等.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与应对措施[J].企业经济,2017,(7): 15-18.㊃34㊃。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1、 抵御风险能力较弱。据统计, 截止到2005 年底, 我国境外投 资企业共七万多家, 90%为中小企业。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 融资 渠道有限, 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在对外投资中预测风险、 管理风险和抵 御风险的能力都较弱。从事国际生产比单纯出口的风险更大, 对小企 业来说一次失败就可能是灭顶之灾。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风险有
[关键词」 小 业分 势 析;措 施
一、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现状 供了最好的解决途径。 但是, 由于受到管理观点、 员工素质等条件的限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 进一步深人,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据统计, 截至 2005 年, 我国共有中小企业约2930 万个, 从业人员 1.74 亿, 中小企业 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我国的GDP 近50%,中小企业占全 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 中小企业的总产值、 销售收人、 实现利税分别 占全部企业总量的60%,60%和40%。中小企业提供了75%的城镇就 业机会。 出口总额的60%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 世纪90 年代以来, 20 无论从工业总产值比例或增加值比 例来看, 中小企业均高于大企业。 中小企业国际化是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要, 是中小 企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而世界经济的日益全球化为中小企业参与 国际竞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下, 中国 的中小企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2005 年, 中国企业的总出口值为 3255.7 亿美元, 其中, 国有企业出口值为 1228.6 亿美元, 外资企业出 口值为 1699.4 亿美元, 集体企业出口值为 188.6 亿美元, 私营企业出 口值为 137.8 亿美元, 其他企业出口 值为 1.3 亿美元。2003 年, 中国出 口总额为4383.7 亿美元, 比上一年增长34.6% , 其中, 国有企业的出口 额为 1380.3 亿美元, 外资企业的出口额为2403.4 亿美元, 集体企业的 出口额为251.3 亿美元, 私营企业的出口额为347.5 亿美元, 其他企业 的出口额为 1.2 亿美元。2004 年, 中国出口总额达5933.7 亿美元, 比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方向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方向(一)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研究1.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2.发达国家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3.欧盟的环境贸易政策及其启示4.论非关税壁垒下的我国农产品出口5.后危机时代非关税壁垒的新形式及中国的对策6.纺织品的绿色关税壁垒与应对方案7.避免国外反补贴调查的策略8.调整我国出口补贴政策应对反补贴摩擦9.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成因分析10.中国家具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及应对策略11.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12.绿色壁垒对我国西部地区出口贸易的影响13.绿色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和生产的影响14.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和生产的影响15.低碳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16.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7.外商在安徽省的投资现状及对策18.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19.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20.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21.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22.国外对华反倾销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23.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问题与对策-24.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25.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26.反倾销(反补贴)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27.国际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28.后配额时代纺织业贸易发展前景分析29.出口退税政策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30.对我国现行外贸政策的反思与重新定位31.中国商品遭遇反倾销现状与原因分析32.试论我国行业协会在应对反倾销中的角色33.试论增强企业应对反倾销诉讼能力的对策建议34.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问题35.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实施现状及我国的对策36.浅谈欧盟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家电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37.论我国农产品绿色贸易发展战略38.中国农产品出口面对国外技术壁垒的挑战39.植物检验检疫与出口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40.WTO补贴与反补贴规则与财政补贴手段的运用41.国外反补贴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42.国际贸易中的反补贴趋势与我国反补贴制度的完善43.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如何应对新贸易壁垒——吴晓芳44.国际环境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影响45.中国进口贸易政策调整与贸易平衡问题研究46.发达国家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47.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应对48.国外反倾销措施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应对49.反倾销对国内产业安全的影响及应对50.绿色贸易壁垒对水产品出口的影响51.低碳经济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52.从外贸依存度看中国外贸面临的结构性风险53.国外对华反倾销发展态势及应对措施54.绿色壁垒对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55.中国企业应对特保措施的对策分析56.美国专利壁垒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企业的因应之道57.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出口退税问题58.出口退税新机制对我国企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59.市场经济地位与我国企业的反倾销应诉60.普惠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61.SPS措施对我国畜产品出口的影响62.国际劳工标准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63.国际市场水果检疫准入与促进我国水果出口的对策(二)国际贸易理论研究64.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述评65.产业内贸易的动因探析66.产业内贸易的动态效应67.产业内贸易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68.产业内贸易与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69.“比较优势陷阱”评析70.区域经济一体化非传统理论评析71.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述评72.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中国的应用73.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创新思考74.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我国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75.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非传统效应探析76.区域经济合作的非传统收益及其对中国的启示77.生产要素禀赋学说在中国的适应性78.幼稚产业的标准79.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在中国的应用80.新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经验研究述评81.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进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82.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对我国开放型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启示83.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其阶段特色84.贸易投资一体化与国际贸易理论创新85.区域经济合作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影响86.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及其在我国的适应性问题87.新增长理论的国际贸易发展观及其启示88.论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89.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研究90.规模报酬递增视角下的国际贸易理论评析91. 论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92.技术进步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影响93.贸易救济制度研究(三)国际服务贸易研究94.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95.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96.中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国际比较97.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研究98.中国服务业市场准入研究99.服务贸易理论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00.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对策101.服务贸易总协定框架下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对策102.论建立中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103.论我国服务贸易开放的策略选择104.完善服务贸易数据统计:国外的实践与我国的对策105.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106.中国服务业的开放度与竞争力分析107.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对策108.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问题的分析与思考109.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的国际比较110.我国服务贸易承诺表中的市场准入与国民待遇研究111.服务贸易中自由化趋势下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112.我国服务业的生产率分析113.中国服务贸易中的政府管理体制研究114.中印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115.生产性服务贸易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以我国沿海地区为例116.“金砖四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研究117.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与贸易竞争力分析118.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及其结构分析119.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120.国际服务贸易的新趋势及我国的对策121.安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122.中国承接服务业外包比较优势分析123.国际服务外包对承接国服务业的促进效应研究124.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战略目标及发展模式分析125.服务外包国家竞争优势分析及对策研究126.中印服务外包产业政策对比分析127.江苏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128.我国发展离岸服务外包SWOT分析与战略对策129.安徽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的SWOT分析与对策130.离岸服务外包的动因与发展趋势分析131.中国出口产品遭遇国外反倾销现状及对策132.(四)国际贸易实务研究133.出口企业外汇风险及对策134.国际海运服务贸易市场与我国海洋运输业135.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结算的风险与防范136.论信用证欺诈例外与第三方欺诈137.信用证独立性的欺诈例外与违法例外138.论信用证交易中严格相符的条件139.如何避免提单“过期”及其收汇风险140.国内信用证为何遭遇冷落141.空运方式下的信用证风险防范142.国际贸易惯例的最新发展143.试论我国海上保险中的委付制度144.海运提单的风险和防范措施145.试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救济方法146.反信用证欺诈的对策研究147.无单放货研究148.无船承运业务若干问题研究149.如何保证EDI中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真实性150.外贸出口谨防商标侵权151.L/C项下的押汇与议付152.对外贸易信用风险预警管理指标探讨153.延期付款信用证的风险154.倒签提单及收货人的权益保护155.浅议企业外汇风险的规避技巧156.货运代理提单对国际货物买卖法律关系的影响157.信用证保证人责任及其免除158.出口商业发票贴现的风险与防范159.信用证项下不符点的产生及其预防160.浅议可转让信用证对第二受益人的保障161.假远期信用证融资及应注意问题162.浅谈进口业务中对卖方风险的规避163.出口报价方法研究164.国际货运代理人的法律地位探析165.论信用证支付方式下单据作假问题166.浅谈违约救济条款在中国企业对外贸易实务中的适用167.FOB术语在中国外贸实务中的应用对策分析168.信用证欺诈及其例外原则的研究169.保险利益原则及海上保险利益的转移170.最新国际贸易术语惯例的发展变化及其应用策略171.企业利用出口信用保险的比较分析和策略探究172.跟单信用证当事人权利义务风险浅析——基于UCP600视角下173.论信用证中的软条款及自我防范措施174.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现状与创新(五)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研究175.我国中小企业进行国际投资的区位因素分析176.跨国公司价值链模块化经营理念实践及其启示177.从新贸易理论看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新主张178.经济全球化中的我国境外直接投资179.全球价值链下的我国区域产业集群战略研究180.国际价值链分工条件下我国制造业发展战略181.全球化制造条件下的价值链优化182.外国在华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及影响183.国际投资对东道国的效应分析184.国际投资中市场进入策略的选择185.跨国经营中的转移定价分析186.国际投资结构调整取向与我国的利用外资方略187.国际投资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分析188.外国制造企业在我国的国际投资分析189.外国服务企业在我国的国际投资分析190.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现状与发展趋势191.外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影响及对策---以沿海地区为例192.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现状及前景展望193.外资对其在华合资企业的控制研究194.经济全球化中的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研究195.跨国公司在中国研究与开发(R&D)的现状、影响与对策196.跨国公司在华“企业公民”行为研究197.我国企业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策略研究198.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及对策199.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问题及对策200.跨国联盟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及对策201.我国企业国际化中营销渠道的构建202.国际营销的定价策略研究203.中外企业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研究204.美、日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研究205.知识产权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及对策206.我国报关行业的发展研究207.我国出口加工制造业面临的困境与对策208.安徽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209.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210.我国企业国外并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11.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212.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与国际贸易213.延长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探析214.论国际贸易中的售后服务215.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的实施与研究216.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的现状分析217.BOT投资与西部地区引进外资218.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分布的非均衡增长研究219.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经济影响分析220.FDI的区位分布、路径依赖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221.FDI 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用研究222.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农业的影响研究22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研究224.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管理体制225.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226.金融危机后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情况227.经济全球化中的我国境外直接投资228.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229.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研究230.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区域差异性研究231.安徽跨国公司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232.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区位选择分析233.贸易转型对贸易竞争优势影响探析234.中国企业国际品牌培育模式分析235.中国承接国际外包的机遇与挑战分析236.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绩效237.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绩效分析238.中国动漫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239.我国利用FDI的负面影响与对策分析240.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分析241.长三角地区外贸竞争力的现状分析与对策242.外国直接投资对服务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243.跨国公司R&D投资对东道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影响244.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产业集群的影响245.浅析中国驰名商标的国际保护246.外商投资在中国不均衡分布的分析247.安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探析248.在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及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与对策研究249.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出口竞争力提升研究250.国外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感知与评价及对中国企业的启示与建议251.FDI对泛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的影响252.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考253.安徽省汽车产业出口竞争力研究(六)WTO与区域经济一体化254.WTO后过渡期国外零售企业投资战略研究255.区域经济一体化与WTO多边贸易体制256.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257.WTO框架下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研究258.WTO背景下政府管理职能的战略转变259.中国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研究260.产业集群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261.WTO框架下中国应对环境贸易壁垒研究26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263.WTO贸易政策评审机制及其存在问题探讨264.WTO争端解决机制及其存在问题研究265.试论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与完善266.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267.自由贸易区与我国保税区的功能比较研究。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原因及对策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原因及对策作者:高文睿来源:《科学与管理》2006年第06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藩篱在不断的拆除。
同时以技术壁垒为主要表象形式的新型非关税壁垒日益兴起。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或一个区域组织以维护国家或区域安全,保障人民健康,保护动植物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商品质量等为由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或法规。
它通过技术标准、认证制度、卫生检验检疫制度等方式,对进口商品制定严格标准,从而产生主观或客观的障碍,最终达到限制其他国家或区域组织的商品、服务和投资自由进入该国或该区域市场的目的。
我国是个出口大国,对于外贸依存度高达60%的中国而言,技术性贸易壁垒正在严重削弱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竞争优势。
所以,了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征是非常必要的。
在这方面大致可以分为三点:1.以法律为表现形式。
技术性贸易壁垒表现为政府或非政府组织制定的一些法律、法规,它客观上是为了规范市场交易,但主观上却起到了限制贸易的作用。
2.保护方式的隐蔽性。
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实行贸易保护方面有很强的隐蔽性:一是技术型贸易壁垒措施在理论上对所有国家一视同仁,并没有设置对某个专门国家的贸易限制;二是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总是以一定的法律、法规为其表现形式,并以安全、卫生及环境作为限制进口的武器,很容易把人们的视线从贸易保护转移到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上,具有更大的隐蔽性。
3.内容的双重性。
构成技术性贸易壁垒实体内容的技术性措施或法规本身具有双重性,在合理的限度内,对达不到技术标准的商品进行限制,是有利于贸易正常进行的;但是,政府出于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借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贸易限制,则是对国家施加了障碍,有损于该国的福利水平。
现在,各类媒体关于我国某些出口产品遭遇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报道、消息很多,成为了企业甚至公众的关注。
我国政府和企业在面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时,也从1997年的“麻木”,到2001年开始“觉醒”,到时至今日部分企业的“主动”。
我国中小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
验 手续 不 仅使 菜 质 下 降 , 使 检 验 费 用增 加 , 我 还 使
11 7
维普资讯
国蔬菜企 业 的 出 口严 重 受 阻 。 ( )一些 国家 通 过 3
目前我 国 中小 企 业 遭 遇 到 的此类 壁 垒具 体 表 现 在 以下三 方 面 : 1 一 些 发 达 国家 采取 了非 常严 () 格 的甚 至 高于 国 际标 准 的技 术 规 定 。如 欧 盟 茶 叶
委员 会从 2 0 0 2年 7月 起 对 进 人 欧 盟 地 区 的 茶 叶 ,
纺织 企业 出 口严 重 受 阻 ; 盟 “ 绿 指 令 ” 直 接 欧 双 将
利益 、 保护环境、 保护人民和动植物的生命及健康。 合 法 的技术 性 贸 易壁 垒是 纯 科 学 技术 范 畴 内 的贸易措施 , 有其合理性。如为了保护儿童在使用 儿童珠宝饰 品时的健康与安全 , 加拿大规定禁止销
国的 出 口产 品 , 心 设 计 技 术 标 准 。如 日本 从 精
wT 《 B O T T协议》 原则 和国际标 准的技术法规 、 标
准 和合 格 评 定 程 序 。此 类 技术 性 贸易 措施 虽 然 也
会给贸易带来一定的障碍, 但这种障碍是必要的, 且 2 0 0 2年 1月起 , 来 自中 国 的蔬 菜 , 对 检测 指 标 从 过 从 长远来 看有利 于 推 动 国际 贸 易 的健康 发 展 、 提高 去的 6项增 加 到 4 0多项 , 每 批 检 查 。烦 琐 的检 且
一
易壁 垒 是指 以技 术性 贸易 措施 为名 , 以阻碍 商 品进 口、 保护 国内市 场为实 的限制性 贸易 措施 。非法 的
浅谈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随着全球经济化进程的加快,技术性贸易壁垒(简称TBT)的影响和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成为影响我国出口企业对外贸易的主要因素。
虽然TBT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出口企业技术进步和自身素质提高,但相较于其负面影响微乎其微。
TBT使得我国出口受阻,削弱了外贸企业出口商品的价格比较优势,削弱了我国企业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针对这些情况,我国必须从政府机构、企业本身和国际规则方面寻求应对策略,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以促进我国出口企业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
一、浅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随着关税税率不断下降,各国为了保护本国市场不受外国商品的冲击,保护本土企业和资源,非关税壁垒逐渐形成。
作为非关税壁垒主要形式的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由于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一定的合理性、可变性、广泛性以及长期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青睐,尤其成为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商品出口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和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最有效手段。
从2008年11月在华盛顿召开的20国集团金融峰会到去年12月初,许多国家政府已经累计推出了297项贸易保护措施。
目前,中国出口企业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所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逐渐增多。
中国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最大的受害国。
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技术性贸易壁垒”,又称“技术性贸易措施”,或“技术壁垒”,简称TBT。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虽然1979年3月东京回合谈判形成的《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草案》和1995年乌拉圭回合谈判签署的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给予了界定,但国内外学者对其定义众说不一。
据笔者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以夏友富教授的表述为例:“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国或区域组织以维护国家或区域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形成保证产品质量为由而采取一系列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措施,这些措施对其他国家或区域组织的商品、服务和投资进人该国或该区域市场产生影响。
浅析中国与欧盟经济贸易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浅析中国与欧盟经济贸易关系及其发展趋势作者:吴思思来源:《致富时代·下半月》2011年第03期摘要:2010年是中欧建交的第35个年头,从经济外交视角考察双边经贸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欧盟的经济政策已经对世界经济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一直为世界各国所关注。
本文通过对中国与欧盟近十年经济贸易方面的研究,以静态的方式,从贸易历史到发展现状,再浅析了中国与欧盟经济贸易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我们能做到的是从政策上改善中欧贸易发展的环境,使其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欧盟;经济贸易;反倾销政策;经贸合作一.中国对外贸易的整体情况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是很有利的。
世界经济贸易开始持续温和复苏,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低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增速较快,远远快于发达国家。
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增长,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结构的升级不断加快,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上升二、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发展问题1.技术性贸易壁垒.欧盟各国经济、技术实力普遍较强,因而欧盟国家是最先意识并研究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以下简称TBT)的国家,同时也是设置TBT最严重的国家。
调查表明TBT已成为阻碍我国出口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首要的非关税壁垒。
2.歧视性的反倾销政策。
欧盟是最早发起对华反倾销的地区,也是外国对我国实施反倾销案诉讼最多的国家。
截止2003年底,欧盟已发动98起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申诉。
进入2004年,这一势头有增无减,年度立案数量大幅度增加到9起,涉及产品包括手动叉车、铸铁井盖、碳酸钡、聚酯长纤维面料、三氯异氰尿酸、镁砖、不锈钢紧固件、颗粒状聚四氟乙烯树脂、酒石酸等,这些产品均属中国出口欧盟的重要产品。
3.取消普惠制待遇。
从1995年开始,欧盟分两阶段(1995—1998年和1998—2004年)逐渐了削减对中国产品的普惠制待遇。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案例及应对措施
世界贸易组织概论自学研究报告第9 周题目 _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案例及应对措施学生姓名马思远学生学号 2010013546 专业班级国贸2010级101班摘要:所谓技术贸易壁垒,是指一国或一个区域组织以维护国家安全或区域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这些措施对其他国家或区域组织的商品、服务和投资进入该国或该区域市场产生影响。
TBT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TBT 主要是指WTO《TBT协议》规定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
广义的TBT还包括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验和检疫标准(SPS)及其它任何对贸易产生影响的技术性措施。
归纳起来,TBT具有以下特点。
关键词:技术贸易壁垒,影响,安全,贸易一、案例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加剧7成中国出口企业遭限线国际商报讯商务部的最新调查表明,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日益加剧。
2002年,我国有71%的出口企业遭遇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不同程度的限制,有39%的出口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的损失逾170亿美元,这相当于去年出口总额的5.2%。
而2000年相关数字分别为66%、25%和110亿美元。
商务部科技司王晖司长表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关税壁垒开始逐步弱化,一些发达国家在享受贸易自由化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凭借其科技、管理、环保等方面的优势,不断设置以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近年来,我国相当数量的传统优势产品频繁碰壁,出口纷纷受阻,有的甚至被迫退出了市场。
据了解,商务部此次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2002年出口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情况,范围涉及食品土畜、轻工、纺织、五矿化工、医保等6个进出口行业,21大类出口产品(按海关税则分类)。
调查显示,欧盟、美国、日本是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其对我出口企业造成的损失占比达95%,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有“提高标准”、“增加检验检疫项目”和“技术法规变化”等,并有不断调高和提高技术要求的趋势。
境外投资补贴的规制动因、审查框架与中国应对——以欧盟《外国补贴条例草案》为切入点
境外投资补贴的规制动因㊁审查框架与中国应对 以欧盟‘外国补贴条例草案“为切入点李㊀本㊀㊀徐欢颜内容摘要:欧盟发布的‘外国补贴条例草案“确立了一种全新的审查模式,即针对投资与政府采购的事前监管与依职权审查的事后监管㊂如果说通过监管措施实现 竞争中性 ,致力于提供市场主体平等的地位,那么如何使这种监管行为本身纳入国际法框架,体现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指引更应成为前置考量㊂我国应对此进行纠偏申明,并进一步在监管技术层面和欧美国家展开对话,构建磋商机制,逐步发掘 竞争中性 的内涵,扩大共识;同时,继续深化国内改革,构建对竞争中性国际规制风险的管控制衡机制,在国内立法中对境外投资补贴进行对等监管㊂关键词:投资补贴㊀欧盟㊀外国补贴条例草案㊀㊀自中美经贸摩擦以来,全球经贸体系发生重大变化,加之新冠疫情的叠加影响,国际经贸规则重构问题日益凸显㊂同时基于美国等国的单边主义不断抬头,对他国的经济制裁和长臂管辖也随之肆虐㊂中美第一阶段协议达成只是部分解决了涉及知识产权和汇率等的问题, 国有企业 补贴 等更艰巨的问题将留待其后㊂基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对 非商业援助 的详细规制以及WTO改革的缓慢推进,补贴的国际立法将由以往WTO框架下‘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SCM协议)统领各国国内相应立法的态势逐渐演变为多边条约㊁区域性条约以及双边协定并举的局面,各国国内补贴与反补贴相应立法也可能面临调整,其中关于补贴主体㊁涵盖领域问题,特别是投资领域补贴问题将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㊂相较于美国将国有企业补贴中的主体认定问题作为打压中国的武器,欧盟将策略放在拓展补贴到投资领域并辅之以全新审查方式,以所谓 市场扭曲 作为补贴结果的认定标准,从而形成了各自根据己方利益,针对性扩展补贴规制范畴的态势㊂2021年5月,欧盟出台了‘外国补贴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主要针对并购投资㊁政府采购等领域的外国补贴,宣称旨在填补监管的 立法鸿沟 ㊂本文以欧盟‘草案“为切入点,分析其对境外投资补贴的规制动因和审查框架,进一步探讨对补贴监管的国际法合法性问题,以及未来全球协调的基本原则,并就此提出中国的应对思路㊂一㊁欧盟‘草案“的规制动因一直以来,补贴问题因常与 公平的营商环境 挂钩,而成为欧盟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中的一大议题㊂以往对于欧盟成员国产生的国家援助(stateaid)补贴问题,主要由‘欧盟运行条约“(TreatyontheFunctioningoftheEuropeanUnion,TFEU)第107㊁108条调整,而对于非成员国提供的外国补贴,并没有进入立法视野㊂但各种动因使欧盟开始发生转变,意欲发起对域外国家在欧盟投资或政府采购中补贴的法律规制㊂欧盟委员会(以下简称 欧委会 )遂在2020年6月17日发布试探性的‘域外补贴白皮书“,并在此基础上于2021年5月上旬发布了‘草案“,宣称主要目的是用立法手段解决来自非欧盟国家的企业在欧洲的并购㊁收购活动中所接受的[课题信息]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境外投资立法重大问题研究 (20JZD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㊂[作者信息]李本,上海大学法学院教授㊁博士生导师;徐欢颜,上海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㊂通讯作者:李本,电子邮箱:liben@shu edu cn㊂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外国补贴对欧盟市场产生的扭曲性影响,旨在用‘草案“建立起对投资收购与政府采购中的境外补贴的全面监管体系㊂‘草案“的形成动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欧盟认为国际法与现存欧盟法在投资补贴规定上存在 鸿沟目前规制补贴的国际法体系主要是WTO框架下的SCM协议,允许WTO成员就国际补贴争端向WTO提起诉讼,但是SCM协议的适用范围局限于货物贸易㊂‘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也并未对投资补贴问题给出详细规定,仅包含一项内在的指令,即关于服务补贴需要进一步谈判的申明㊂欧盟认为现存欧盟法也难以解决境外投资补贴的扭曲性影响㊂目前,欧洲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有欧盟反补贴规则(EUanti-subsidyrules)㊁国家援助规则(stateaidrules)㊁欧盟反垄断规则(EUantitrustrules)㊁欧洲兼并法规(EUmergerregulation)与欧盟外资审查法规(EUFDIscreeningregulation)㊂然而,欧盟反补贴规则虽然有 补贴 内容,但其制定基于SCM协议,限于贸易补贴,不解决投资补贴问题㊂欧盟外资审查法规的审查对象则限于影响国家安全与公共秩序的外国直接投资㊂欧盟反垄断规则与欧洲兼并法规都是欧洲竞争法的一部分,主要在于保护自由竞争环境,排除企业市场滥用地位㊂诚然,欧盟的国家援助规则调整引起市场扭曲的补贴问题,但适用对象主要为成员国㊂欧盟对非成员国的投资补贴尚未存在专门的欧盟法规进行监管㊂基于此,欧洲议会在2020年2月的竞争政策报告中,呼吁欧委会 研究新的方案作为欧盟竞争法的补充,以赋予欧委会合适的调查权,使其能够在接受外国政府补贴的公司具有扭曲欧盟市场的情形或者基于其母国的支配市场地位获取超额利润时介入 ㊂(二)政治动因:欧盟内外双重因素叠加影响国际上,在中国经济持续强势发展㊁中美经贸关系遇冷的大背景下,美国联合欧日,一直致力于以补贴问题为突破口,增强其对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话语权㊂从2017年开始,欧盟就开始积极与美国㊁日本举行三方会谈,意欲加大三者在核心区域的合作,通过不断发表美欧日联合部长声明作为谈判的筹码和遏制中国的手段,为其境外长臂管辖提供政治支撑㊂而从内部来看,欧盟认为在缺乏统一的针对外国补贴扭曲性影响的立法时,欧盟成员国容易 各自为政 ,从而对欧盟的政治统一性和团结性造成威胁㊂同时,欧盟也担心外国投资补贴会引发欧盟内部成员间的无序竞争,从而降低并购投资审查标准㊂(三)经济政策:欧盟意欲提升全球战略地位的新产业政策当前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新局面正在给欧洲产业带来深远的影响,全球竞争㊁保护主义㊁市场扭曲以及贸易冲突问题叠加下的经济不确定性给欧洲产业带来了新挑战㊂欧盟在2021年5月出台针对外国补贴的‘草案“同一天,公布了新的产业政策报告,欧委会把‘草案“视为实现新产业政策的一大关键因素: 通过补贴的立法确保欧盟单一市场的公平与竞争力,为欧洲产业的繁荣创造合适的条件㊂ 欧盟宣布制定新的产业政策旨在帮助提升其全球竞争力和战略自主性,自主性表现在扶持欧洲本土重要产业(包括核心材料和技术㊁粮食㊁基础设施㊁安全和其他战略资源)的发展,而减少对域外公司的依赖性,因此作为建立对域外投资的新审查框架的一部分的‘草案“应运而生㊂(四)国家安全:加大域外基础设施及核心产业投资的审查力度欧盟将欧洲基础设施的建设视为其未来安全战略中的重要环节㊂欧委会在2020年提交给欧洲议会的‘欧盟安委会战略交流书“中指出,全球化㊁自由贸易以及数字化转型将会持续给欧盟内部市场带来繁荣,促进创新与经济增长㊂但欧委会认为,这些福利背后具有内在的风险与成本,将更为注意核心产品㊁服务㊁基础建设与技术方面的供应链审查㊂自从2017年以来,外国投资者对欧洲低技术性产业的收购与并购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对欧洲高技术行业的收购与并购平稳上升,这一现象增加了欧盟寻求新的法律工具㊁保护欧洲高技术核心技术安全的决心㊂中国是继美国㊁英国㊁瑞士之后的第四大欧洲收购来源国,中国对欧洲的直接投资大部分由收购活动组成,收购活动近年达到了中国在欧洲总投资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的95%㊂在欧盟看来,直接的政府财政资助构成了中国对欧洲收购活动的一大特点㊂在欧洲奉行的完全竞争理念下,所有企业应当以平等的身份在市场中竞争㊂欧委会认为,中国在欧洲的收购活动大多受到政府的资助㊂一方面,这容易扭曲欧盟内部市场的公平性,破坏 竞争中性 (competitiveneutrality)环境,造成对欧洲中小企业的不良挤压;另一方面,欧委会认为这种来自外国政府的补贴投资活动会威胁到欧洲基础设施行业与核心产业的安全性㊂总体而言,欧盟认为来自外国政府的补贴一方面可能具有侵蚀欧洲核心产业㊁产生威胁欧洲国家安全的风险;另一方面,来自外国政府的补贴通常以低于市场利率的贷款的形式提供,其低价格策略易对欧盟优质民营企业产生 挤压效应 ,并导致无效率的 外国补贴竞赛 ,最终对欧盟产生 扭曲 影响,使其偏离竞争中性的竞争环境㊂因此,欧盟需要寻求新的立法作为一种新的监查工具,以便加大公权力的介入,让欧委会通过更全面㊁自主的监查权去监管企业接受的域外政府补贴㊂二㊁欧盟‘草案“审查框架的解析对于欧盟的这种域内法扩张,在‘草案“的审查框架中体现得尤为鲜明,对其审查框架的解析是我国应对方略的出发点,该框架是否具有国际法的合法性问题尤其应该得到审视㊂‘草案“一共分为七章,一大创新之处在于不再运用SCM协议下以补贴主体身份认定审查对象的传统方法,而是在 竞争中性 理念下,以外国补贴是否会对欧盟市场造成有害的 扭曲性 影响进行定义㊂‘草案“延续了欧盟外资审查新框架下对核心产业的严格监管模式,赋予了欧委会事前与事后相结合的全面的监管权,对域外投资树立了更严格的事先申报与信息通知义务㊂(一)监管法律依据:‘欧盟运行条约“第207条与第114条‘里斯本条约“(TreatyofLisbon)在2007年12月13日由欧盟成员国签署,2009年12月1日,欧盟以‘里斯本条约“为依据修订了‘欧盟条约“(TreatyonEuropeanUnion,TEU)与‘欧盟运行条约“,赋予其欧盟宪法的效力㊂在SCM协议没有规制服务补贴的情况下,‘欧盟运行条约“第207条第一款规定了欧盟针对补贴㊁外国直接投资与服务货物贸易的商业政策,第207条第二款提供了采用具体方法执行第207条第一款确定的普适商业政策的框架,规制外国补贴以及外国投资的立法都基于第207条第二款的规定㊂‘欧盟运行条约“第114条主要提供了协调欧盟成员国国内立法冲突的法律依据㊂在处理外国补贴扭曲性问题的初期,成员国可能会由于欧盟没有出台相应的欧盟法而制定相应的国内立法,但这样可能会引起成员国之间的冲突,破坏欧盟市场内部的统一性㊂因此,根据第114条,针对外国补贴,欧盟有权制定统一适用的欧盟法而更有效率地解决这一问题㊂但值得审视的是,针对非成员国的外国补贴问题,特别是投资并购补贴,涉及的补贴主体往往是 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 ,因此很有可能造成对他国经济主权的冒犯,这在一定意义上具有长臂管辖性质㊂是否具有国际法的法律依据,欧盟并没有做出回答㊂(二)监管方式:事前强制性申报与事后全面 兜底 审查并举通过区分审查对象,以赋予欧委会全面的监管权为核心,‘草案“主要确立了事先申报与事后依职权审查相结合的新的审查工具,这种全新的审查方式赋予了欧委会更大㊁更灵活的介入权㊂1 事前审查:聚焦于控制权集中情形事前审查,又被称为一种基于通知的调查工具,在于建立对来自外国政府补贴的事先强制性申报义务㊂事先申报帮助欧委会聚焦于并购投资与政府采购此两项最具有经济利益的模块,并遵循‘草案“的比例性(proportionality)原则,设置触发交易前向欧委会进行申报的强制性义务的最低金额:对于并购投资导致的控制权集中情形,欧盟标的公司的营业额超过5亿欧元并且外国财政捐助超过了5000万欧元;公共招标合同的价值超过2 5亿欧元㊂这种模式来自欧盟兼并规则(EUmergerrules),通过事先通知和批准的方法来保护欧盟内部市场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从而防止欧盟重要产业 易主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于外国企业;同时体现了欧盟反垄断规则下 禁止企业滥用支配地位,通过达成协议或采取协调一致方法而扭曲欧盟内部市场的竞争 理念对投资补贴领域的涵盖㊂2 事后审查:赋予欧委会全面 兜底 的审查权‘草案“第二章专章规定事后依职权审查的内容,适用于所有在欧盟内部市场发生的,未达到事前申报最低金额要求的其他小型并购投资和政府采购㊂此阶段的审查程序为初步审查与深入调查㊂在初步调查阶段,欧委会可以自行搜集必要的信息,就所审查的外国补贴是否具有扭曲欧盟市场的可能性进行初步评估,主要是就外国补贴的存在和扭曲性进行认定㊂若结果显示存在前述情形的可能性,欧委会将会开启深入调查,根据第三条至第五条对外国补贴扭曲性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进行比较权衡,并允许企业施加补救措施:既可以是来自企业弥补这种扭曲性的具有约束性的承诺,也可以是企业的金钱赔偿㊂此外,欧委会还有广泛的类似于反垄断调查的权力,如对调查企业实行实体调查,要求其提供相关信息,若企业不配合将会被欧委会施加罚金和定期罚款㊂欧盟的这种审查模式加罚款规定很显然具有 峻法 色彩,而对于一直以市场经济为标榜的监管体系而言,扩张公权力的方式显然很容易侵扰和破坏市场的正常交易行为㊂另外,‘草案“中针对并购投资集中和政府采购的事先强行申报要求,也无疑给外国企业在投资与政府采购领域进入欧盟市场设置起一道硬性的门槛,违背了国际经贸多边体系中被广泛认可的国民待遇原则㊂同时,欧盟还通过‘一般集体豁免条例“(GeneralBlockExemptionRegulation,GBER),广泛地赋予成员国免于履行国家援助规则下的通知义务,而‘草案“中对非成员国的通知义务并无规定此类豁免,这也说明了欧盟‘草案“对于通知义务的设置具有市场准入的歧视性㊂(三)要求终止审查:企业对修复行动的举证困难‘草案“框架下,被调查公司若想要主动终止欧委会的审查,只能主动提供证据证明其不属于‘草案“约束的主体㊁对欧盟市场不存在扭曲性或者扭曲的积极影响超过了消极影响,不然欧委会就可以自行根据各个途径获得的信息认定外国补贴的存在,要求企业做出行动修复这种扭曲带来的影响㊂从实践的层面,要完成这一目标相当困难,在被欧委会认定外国补贴存在后,大多数企业最终只能面临金钱上的赔偿或者惩罚㊂而在SCM协议中,补贴的认定责任主要由调查方承担㊂‘草案“将补贴的举证责任倒置,不仅加大了未来外国企业与欧盟进行贸易的负担,也违背了WTO在SCM协议中确立的责任认定原则㊂欧盟对补贴的新监管框架从逻辑起点来说是基于对竞争中性的考量㊂欧盟意图将 竞争中性 内化于欧盟法,主要采取以补贴的后果来确定审查的补贴范围,旨在消除投资补贴的 扭曲性 影响㊂事实上 竞争中性 正在演变为国际经贸新规则,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2年发布的‘竞争中性:维护公共机构与私人企业的公平竞争市场“描述, 当在经济市场经营的企业,没有任何一家有不当的竞争优势或者劣势时,就实现了竞争中性 ㊂但目前竞争中性在国际实践中存在不同阐释,欧美双方就此也存在对垒㊂如果说通过监管措施体现 竞争中性 ,致力于提供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那么如何使这种监管行为本身纳入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公平公正原则㊁非歧视原则和平等互利原则更应成为前置因素㊂三㊁欧美不同语境下 竞争中性 的不同阐释及其滥用可能总体而言,各国通常认为竞争中性就是提供一种公平的竞争环境,不因企业是公共机构还是私有企业的地位而有所差别㊂但是,在国际实践层面上,美国语境下的 竞争中性 的内涵与欧洲国家内化于欧盟竞争法中的 竞争中性 内涵有所不同:美国致力于通过TPP(即‘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㊁USMCA(即‘美国 墨西哥 加拿大协定“)等国际区域性条约,将 竞争中性 发展成其主导话语权的国际硬法;而欧盟则采取 务实 做法,意图将 竞争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中性 内化于欧盟法的相关监管框架,旨在消除投资补贴的 扭曲性 影响,使公共企业不具有优于私有企业的主体优势,从而打造符合欧盟 公平 标准的竞争环境㊂两者虽然对 竞争中性 阐释的动机和方式不同,但都具有对 竞争中性 原则的滥用可能,甚或导致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挑战㊂(一)美国语境下的 竞争中性 :针对国有企业的 竞争限制长期以来由于SCM协议规定的模糊性,关于补贴主体的范围和对象在国际上一直争论不休㊂WTO上诉机构通过DS379案和DS437案阐明了 公共机构 是指负有某些政府责任或行使某些政府权力的实体,其核心特征是被赋予并行使政府职能和权力;而美国一直致力于通过与他国的自由贸易协定,主张股权控制理论,扩大WTO补贴对象的范围,将中国的国有企业纳入 公共机构 中㊂从2011年开始,美国就意欲以 竞争中性 为武器打压中国㊂2012年4月,美国和欧盟联合发布了‘欧盟与美国就国际投资共同原则的声明“,达成了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这一核心价值观㊂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国务院将国有企业问题与 竞争中性 原则纳入TPP,被认为是针对中国的一次 市场围堵 ㊂美国在WTO上诉DS379案 遇冷 后更致力于将 竞争中性 引入其主导的国际区域性条约,如TPP㊁USMCA,甚或将其变为国际硬法㊂在美国主导的TPP第17章中,避开了以往在SCM协议框架下对 补贴 主体及其认定中包括 公共机构 认定等争议焦点,而致力于对可能接受 补贴 的国有企业的强制性规定:符合其定义的国有企业不得接受任何 非商业援助 ㊂TPP对国有企业做了宽泛定义: 主要从事商业活动的企业,并且需要满足下述三种条件之一:政府直接拥有50%以上股权;政府通过所有者权益控制50%以上的投票权;政府拥有董事会或其他同等管理机构的多数任命权 ㊂USMCA在TPP的基础上,从中央政府所持有的股权㊁投票权㊁任命权和决策权四个方面进行认定,符合四者之一就会被认定为在 竞争中性 下应受约束的国有企业㊂与此同时,根据TPP国有企业条款,作为补贴 受方 的国有企业还面临义务上的设定:透明度规则要求将国有企业非商业援助信息进行披露,非歧视原则与商业考虑原则要求国有企业具备与私有企业类似的商业回报率㊂美国语境下的 竞争中性 的政治性色彩浓厚,体现了贸易保护主义下对中国国有企业的明确针对性,意在通过多边条约,针对中国国有企业实施国际 竞争限制 ㊂在某种意义上,TPP对非商业援助的规制实质涉及对竞争中性规则内涵的扩张适用,从而对拥有大量国有企业的国家构成一种制度或规则本身的 非中性 ,即 制度非中性 ㊂这种 制度非中性 在一定意义上对国际法基本原则,包括WTO框架体系都进行了冲破㊂(二)欧盟‘草案“中的 竞争中性 :可能导致被滥用的 扭曲性评估与SCM协议以及TPP不同,‘草案“的审查对象不再以主体为约束条件,而看外国补贴是否对欧盟市场具有扭曲性影响㊂此处的扭曲性内涵就是当外国补贴使得接受补贴的企业具有相较于其他企业的不当竞争优势时,那么就视为扭曲了公平的竞争环境,构成‘草案“的审查对象㊂但对于外国补贴在什么条件下构成扭曲效应,‘草案“并未给出明确定义,仅在第三条第一款给出了五项概括性参考指标:补贴的数量;补贴的特性;补贴存在的公司和市场情形;公司在欧盟市场的经济活动水平;补贴的目的㊁条件及在欧盟市场的使用情形㊂总体来说,关于 扭曲性 的具体内涵很难界定,这意味着被滥用的危险㊂综上所述,欧盟和美国对补贴的法律规制,不管是单边内部立法,还是区域性协定,尽管打着遵循竞争中性的旗号,但都存在滥用或异化嫌疑㊂特别是对国际法中国家主权原则和无歧视原则㊁公平公正原则和平等互利原则等基本原则,均有不同程度的背离㊂这些原则均体现在‘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等联合国基本法律文件中,无歧视原则在WTO协定中被作为基本原则,目前已谈判完成的‘中欧投资协定“更有对无歧视原则的反复强调㊂针对美欧规制补贴的新动向,包括对境外投资补贴规制中不符合国际法基本原则的举措,中国必须做出纠偏申明,同时也须做出全面系统的应对㊂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四、应对投资补贴规制问题的中国方案为了深化国内经济体制改革㊁重塑经济全球化新格局,我国明确表示 积极考虑加入CPTPP 并开始逐步推进㊂其中对投资补贴的规制,CPTPP竞争中性原则已有明确条款,和其他针对国有企业的章节内容一起,对我国境外投资体系构成了相应挑战㊂欧盟‘草案“目前来看虽尚在审批阶段,为期至少一年以上,需要欧洲议会与理事会的一致同意才能生效成为法律,但其对投资补贴的规制更具有技术上的完备性和实际操作性,甚或对未来规制投资补贴的多层级立法具有指向效应㊂2021年6月30日,英国商业㊁能源和产业战略部向英国议会提交了‘补贴管制法“(SubsidyControlBill)立法提案,这份提案同样涉及对投资补贴的规制㊂面对多层次多方位剑指中国境外投资的境况,我国应及时采取相应策略加以防范和应对,在国际与国内两个维度进行准备㊂(一)在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中秉持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指引,对投资补贴规制中如何体现 竞争中性 进行纠偏申明,并进一步在监管技术层面展开对话,构建磋商机制从国际法渊源角度审视,针对竞争中性原则的法律定性,虽然其实质上仅具有软约束和隐性约束的功能,但无疑对于政府行为和国有企业改革具有指向性作用㊂而从目前国际实践来看,竞争中性原则开始逐渐呈现向正式规则㊁显性规则和硬规则演变的趋势㊂实际上,竞争中性原则作为一项原则,其弹性幅度非常大,对于其合理的内涵和外延仍未有一个具体的标准㊂如前文所述,欧美国家在以竞争中性为逻辑起点的对境外投资补贴的立法设计中,所启用的新的监管框架多处存在与国际法基本原则相背离的情形㊂中国可以在联合国框架下,利用联合国大会讨论等形式进行指正纠偏;可以在G20峰会等国际经贸规则议定平台上,阐明对竞争中性原则内涵的全面理解;可以在加入CPTPP的相关推进工作中通过对话机制来细化相关章节,提议出台附件性质的澄清方案;也可以在我国正在谈判的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中,考虑纳入竞争中性争端磋商条款,在国际实践中对竞争中性原则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进一步完善㊂此外,欧盟‘草案“中相关监管框架下的条款还涉嫌违反无歧视原则㊁公平公正原则等㊂例如,欧盟先前立法通过‘一般集体豁免条例“,广泛赋予成员国免于履行国家援助规则下的通知义务,而‘草案“中对非成员国的通知义务并无规定此类豁免㊂这也说明了欧盟‘草案“中通知义务的设置具有市场准入的歧视性㊂我国可以在监管技术层面展开对话,构建磋商机制,逐步发掘 竞争中性 的内涵,扩大共识㊂(二)促成‘中欧投资协定“生效,全面贯彻该协定中的无歧视原则和透明度原则中欧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与利益交汇点,这也是‘中欧投资协定“能够完成谈判的基础,该协定对双方都具有巨大价值,但目前欧盟‘草案“的出台与‘中欧投资协定“的 冷置 都受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㊂我国应多加强与欧洲的沟通,通过‘中欧投资协定“的签署推进,以该协定中的无歧视原则和透明度原则为宗旨,就欧盟‘草案“中针对域外投资补贴的歧视性条款进行对话,打造促进双方良性投资往来的 双赢 局面㊂首先,全面贯彻‘中欧投资协定“下的无歧视原则和透明度原则㊂例如,中国可以指出‘草案“中针对外国企业设置的强行申报义务和国家援助中的豁免原则违反了‘中欧投资协定“中的非歧视原则㊂就欧盟规制成员国补贴问题的国家援助法案来看,并无像‘草案“中针对并购投资集中和政府采购的强行申报要求的规定,这无疑给外国企业在投资与政府采购领域进入欧盟市场设置起一道硬性的门槛,违背了国民待遇原则㊂其次,就技术性细节,通过援引先例等方式澄明曲直㊂例如,关于扭曲性定义的问题,什么才构成 扭曲性 ,‘草案“并没有详细规定,而且欧洲内部评估成员国补贴扭曲性的国家援助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争议,欧盟对于 扭曲性 的定义并无统一的认定解释标准㊂大多数调查案件最后以和解告终,甚至相关公司可能会不认可欧委会的最终调查决定,而上诉到欧盟普通法院(GeneralCourtoftheEuropean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欧盟对华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欧盟对华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欧盟采取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减少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欧盟采取反倾销措施会导致中
国出口商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降低,由此减少对中国商品的需求。
这可能导致中国出口减缓或减少,并进一步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
2. 增加企业成本: 为了避免反倾销措施对商品的影响,中国企
业需要进行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增加生产成本。
此外,由于反倾
销调查的成本增加,企业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时间来应对这些
措施,这可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负面影响。
对策方面,中国政府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1. 与欧盟开展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在反倾销调查期间,中
国可以与欧盟当局开展对话和协商,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避免贸易争端升级。
2. 提高企业竞争力: 中国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研发创新、提高产品品质、优化整个供应链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等措施,以提高
企业的竞争力。
3. 利用自由贸易协定: 中国可以利用自由贸易协定(FTA)等
贸易协定中包含的规定和条款,以保护和增加对欧盟市场的出口。
同时,中国还可以推动在欧盟和其他地区签署更多的FTA,以减少
或避免欧盟的反倾销措施对经济的影响。
最新国际贸易摩擦新形势及对策建议擦态势仍在加剧
国际贸易摩擦新形势及对策建议擦态势仍在加剧国际贸易摩擦新形势及对策建议擦态势仍在加剧(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摘要]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增长,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比以往有了明显的增加,并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新的形势。
面对日益频繁、复杂的贸易摩擦,本文提出15条新对策以供业内同仁探讨。
[关键词]国际贸易摩擦形势新对策一、国际贸易摩擦形势的新特点当前的国际贸易摩擦形势呈现两个新特点:(1)正在上台阶;(2)日趋激烈化。
上台阶是指正在上第三个台阶。
第一个台阶是关税壁垒、行政保护措施;第二个台阶是世贸组织允许各成员国采取上到新的第三个台阶,即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是一国(地区)为维护本国(地区)公民、动植物、环境安全、防欺诈、保证产品质量和贸易秩序而采取的强制性的或自愿性的技术措施。
这些措施将对其他国家(地区)的商品、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进入该国(地区)市场产生影响。
运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手段有两种作用,一种是正确使用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维护本国产业的合法权益;另一种是过度使用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
两种目的使用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使技术性贸易摩擦形势复杂化。
使用其他贸易壁垒手段也同样存在不同的目的。
不同的国家、地区,不同的利益集团,不同的目的,使用不同的贸易壁垒措施,就使得当前国际贸易摩擦更加频繁化、复杂化、尖锐化。
这将成为今后较长时期内的一个总趋势、总特点。
二、国际贸易摩擦新形势1.与我国有关的贸易摩擦的总体情况(1)运用贸易救济措施情况面对激烈的国际贸易摩擦形势,贸易救济手段也成为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手段之一。
截至目前,中国对进口产品共发起反倾销调查44起,保障措施调查1起。
案件涉及化工、钢铁、轻工、纺织、电子五大行业的42类产品,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案件集中在化工行业。
国内参与案件申请的企业已近200家,遍布全国25个省(市、区)。
欧盟对华经济贸易政策
欧盟对华经济贸易政策一、利益诉求与任何国家的对外经贸政策一样,欧盟对华经贸政策的变迁也反映了欧盟对发展中欧经贸关系的利益诉求以及这种利益诉求的动态变化,此外,欧盟1995年后的对华经贸政策中的一个重大变化是欧盟试图促进中国与欧盟的制度趋同,这在发展政策中体现得极为明显;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欧盟对华总体政策越来越积极,而指导经贸实践的具体政策措施则越来越苛刻。
出于欧盟经济利益需求从既得的经贸利益来看,欧盟对华经贸政策与经贸关系实绩形成了相互促动的良性循环。
1985年中欧贸易协定之后,欧盟与中国的贸易突飞猛进,1984年-2000年间,中欧贸易额增长了近12倍。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1年,中欧贸易额达766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1%,其中欧盟进口409亿美元,同比增长%,欧盟对华出口357亿美元,同比增长%.按照中方统计,2001年,中欧占我外贸总值15%,欧盟是居日本、美国之后的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欧盟对华直接投资自1985年以来也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特别进入20世纪90年代,欧盟已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主要对象,欧盟企业对华投资稳步增长。
2001年,欧盟来华直接投资项目数为1217个,实际投入40亿美元。
到2001年底,欧盟来华投资项目数达12583个,实际投入303亿美元。
欧盟对华投资的增长快于我国全部直接投资的平均水平。
1986年-2000年期间,欧盟对华直接投资项目、合同金额和实际投资金额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和%,均高于我国全部外商直接投资的年均增长水平;欧盟对华投资的资金密集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地区的对华投资,2000年欧盟投资合同的项目平均规模超过800万美元,远远高于全部外商直接投资280万美元的平均水平。
在技术出口方面,欧盟国家是中国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的最大供应者。
2000年-2001年,欧盟成员国向中国出口技术分别为2317项与1050项,合同总金额为130亿美元。
截至2001年底,中国从欧盟成员国引进技术共13495项,合同总金额约672亿美元,占我国引进技术总额的一半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盟技术性贸易措施及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联合应对策略
摘要
欧盟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使用较为广泛。
这些措施对进口商品的技术要求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对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而言。
本文旨在分析欧盟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影响,并提出联合应对策略,以帮助企业应对挑战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1. 引言
技术性贸易措施是指在进出口商品领域中,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安全、环境保护、技术标准等为目的制定的贸易壁垒措施。
欧盟在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方面具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这对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出口业务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 欧盟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影响
2.1 技术要求的提升欧盟在不同领域设定了严格的技术要求,例如食品安全标准、产品质量认证等。
这些要求使得我国民营中小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来满足欧盟市场的需求,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和负担。
2.2 产品准入壁垒的提高欧盟对进口产品的准入要求越来越严格,这给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准入壁垒。
企业需要在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满足欧盟市场的要求,这对于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3 市场准入门槛的提高由于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限制,欧盟市场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
民营中小企业需要通过获得欧盟的认证和认可来证明其产品的合规性和质量水平。
这给企业带来了额外的成本和时间压力,使得中小企业进入欧盟市场的难度增加。
3. 民营中小企业联合应对策略
为了应对欧盟技术性贸易措施带来的挑战,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可以采取以下联合应对策略:
3.1 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
中小企业可以结合行业协会或商会等组织,共同制定技术标准和规范,以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标准。
行业协会可以协调企业共同应对欧盟技术要求的挑战,并为企业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和咨询。
3.2 提升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满足欧盟市场的技术要求,中小企业需要加强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企业可以增加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同时,与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共享资源和知识,提升企业的科技水平。
3.3 寻找新的市场机会
除了面对欧盟市场的挑战,中小企业可以寻找其他市场的机会,减少对欧盟市场的依赖。
企业可以开拓新的国内市场,寻找发展潜力更大的地区和国家,以降低对欧盟市场的风险。
3.4 建立品牌和质量口碑
为了满足欧盟市场的要求,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自身品牌和质量口碑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企业可以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并通过客户的反馈和认可来提升品牌形象。
3.5 加强合规管理和贸易往来的透明度
中小企业应加强对欧盟技术要求和贸易措施的了解,制定并执行相应的合规管理措施。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贸易往来记录和档案,确保所有贸易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透明度的提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风险。
4. 结论
欧盟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企业需要加强自身能力的提升和合作,通过联合应对策略来应对挑战,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强行业组织的作用、提升研发和创新能力、寻找新的市场机会、建立品牌和质量口碑以及加强合规管理和透明度,中小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欧盟技术性贸易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