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潼阳中学2024年高三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4年高考真题含解析)江苏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4年高考真题含解析)江苏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江苏卷历史试卷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毛家坪遗址是自西周晚期延续到战国晚期的秦文化遗址,在该遗址中发现大量炭化的苜蓿属植物种子和马的骨骼。

有学者依据《史记》中秦人先祖“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的记载,认为上述苜蓿属植物与秦人养马有关。

该学者的研究可以说明()A.西周晚期出现原始农耕和畜牧B.探究历史要重视史料间的联系C.秦人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D.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有价值2.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挑战,但世家大族依然尊奉儒家思想,并以儒家经学为家学的核心内容,形成了以南朝会稽贺氏、北朝范阳卢氏为代表的经学世家。

这一时期经学世家的形成()A.源于北方士族南迁B.影响南北方政权频繁更替C.有利于儒学的复兴D.导致“三教合归儒”的局面3.下表为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常平仓的部分支出情况。

这些支出反映了北宋政府()A.力图发展农业平抑物价B.运用经济手段稳定秩序C.鼓励民间组织救济灾民D.增加军费缓解边防压力4.据广东《博罗县志》记载,明嘉靖、隆庆年间,该县出现源自乡约的“约”字地名,如安山约、大连约等,一约辖一村或数村。

知县往往“慎择乡约之长”,让其宣讲“高皇帝之六训”,负责当地保卫事宜。

这一记载反映出该县()A.乡约与法律合流B.注重对农民的军事训练C.保甲制形同虚设D.重视对基层社会的治理5.如图为唐代至清代扬州城的变迁图。

据此可知()A.城市中心区域不断扩大B.运河漕运影响城市发展C.城市功能分区日趋明显D.内河河道交错密布全城6.1850年,上海出现第一家专营进口棉布的商店,到1858年这类洋布店已有十五六家,以门市零售为主。

江苏省宿迁市三校联考2025届高三8月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江苏省宿迁市三校联考2025届高三8月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江苏省宿迁市三校联考2025届高三8月学情检测历史试题1. 中华文化中“中”的观念由来已久。

史学家唐兰认为“中”最初为氏族时代议事场所居中之徽帜,群众望之而趋附,其所立之地恒为中央,“因更引申为一切之中”。

商周以降,“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立宫,择宫之中立庙”成为重要的政治思想。

这反映出()A.早期政治的中央集权特点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C.古代建都以地理中心为主D.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特征2. 如图为吴王夫差在公元前486年开凿的邗沟人工运河图。

《太平寰宇记》记载:“吴将伐齐,北霸中国,自广陵掘江通淮,运粮之水路也。

”又《水经注》记载:“中渎水(邗沟)自广陵北出武广湖东,陆洋湖西……下注樊良湖,东北出博芝、射阳二湖……乃至山阳矣。

”由此可见,邗沟的开凿()A.旨在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B.促进当时江南农业快速开发C.反映春秋时期历史发展态势D.使吴越地区成为工商业中心3. 公元前59年,汉赋名家王褒在今四川成都附近写下了《僮约》,如“脍鱼炰鳖,烹茶尽具”“武阳买茶,杨氏担荷”“绵亭买席、牵犬贩鹅”“贩于小市、往来市聚”都是其中的名句。

据此可以推知()A.汉赋的描写诙谐没有史料价值B.秦代政府鼓励商品经济发展C.汉代庄园主具有强烈好斗风气D.西汉时期四川饮茶之风兴盛4. 唐宋以来,出现了将“不善”“不正”“不美”三类地名雅化的现象。

福建长乐境内三宝岩之名源自郑和(三宝太监)曾到此游历,明隆庆年间,知县蒋以忠认为其名“不正”,急令更名。

蒋以忠的做法折射出()A.明朝政府厉行海禁政策B.传统士大夫的价值取向C.航海事业缺乏社会基础D.地名雅化服务君主专制5. 有学者的一项研究曾试图从相关文献中清理出各种户籍名称,以勾画出元代户口的行政网络。

他故终列出了83个种类,其中的4个大类是民户、军户、匠户、站户,许多类别还有子目。

令士人感到沮丧的是,儒人竟与道、僧、尼、弥勒教徒并列。

元朝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强化社会控制B.抑制儒学发展C.缓和民族矛盾D.防止社会分化6. 明清时期,“中学西渐”逐渐达到高潮。

江苏省沭阳县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试题

江苏省沭阳县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试题

2024~2024学年度其次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一历史试题本试卷包含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38题,共38题76分)、材料解析题(第39题~第40题,共2题24分)共两部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8题,每题2分,共76分)1.人类在早期区域文明诞生过程中创建了诸多成就,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古代中国的甲骨文、二里头宫殿遗址,古代希腊的字母文字、雅典卫城等。

据此推断,人类走向文明时代的显著特征是A. 文字的出现和国家的产生B. 文字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C. 国家的产生和法律的制定D. 阶级的出现和文明的多元2.人类早期的文明最早诞生在亚非的大河流域。

右图是哪个古代文明的发源地A. 古巴比伦B. 古代埃及C. 古代印度D. 古代中国3.“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

”材料表明古代印度A. 法律地位同等B. 等级贵贱分明C. 普遍信奉佛教D. 形成中心集权4.下列对右图数据的分析,与史实相符的是A.外邦人同样享有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B.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人不足雅典居民一半C.全体自由民可以干脆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D.占据人口半数的奴隶也可以担当政府公职5.在古代世界,充溢着强国与弱国,以及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碰撞。

这个过程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但是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化的沟通与融合。

下列不是人类历史上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的是A.波斯帝国B.罗马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D.俄罗斯帝国6.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但亚历山大的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

这说明A.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B.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斗争C.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D.暴力冲突肯定程度促进文明传播7.最早的字母文字起源于埃及和西亚文明的交汇点,它共有22个字母,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演化,成为古代西亚、埃及、印度、欧洲地区的字母文字的源头。

江苏省宿迁市高一年级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宿迁市高一年级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宿迁市高一年级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表是1976—2015年七国集团(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变化。

由此可以推知A.七国集团经济发展已经严重衰退B.新兴国家经济发展迅速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变化2.谢国桢曾给“野史笔记”下过一个十分宽泛的定义:“凡不是官修的史籍而是由在野的文人学士以及贫士寒儒所写的历史纪闻都可以说是野史笔记,也可以说是稗乘杂家”。

在中国历史上,作为“个人的书面历史记忆”的历史笔记于中唐出现,至两宋时期繁荣昌盛,蔚为大观。

唐宋“野史笔记”兴盛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繁荣B.政治环境相对宽松C.印刷术的发明D.科举制的推行发展3.下表为1965年—1992年高收入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占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变化示意图。

这一变化能够用来说明A.经济全球化的弊端B.两极格局的瓦解C.全球经济重心转移D.经济区域化倾向4.外邦人在自己的墓志铭上面从来不自称为“某城的外邦人”,也不使用“某人居于某城某德莫”的字眼,而只写“某,系某之子,某城人”,只是标明自己原来系何地(即拥有公民权的城邦)人而已。

这说明,在古雅典A.外邦人都无公民权B.外邦人没有归属感C.保护所有公民利益D.强调城邦利益至上5.汉初,丝织品专供贵族消费。

2023-2024学年江苏省高级中学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江苏省高级中学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江苏省高级中学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如表甲、乙二人对史料的不同解读说明A.文献史料具有不确定性B.历史解释要以事实为依据C.人们无法了解事实原貌D.历史解释受价值立场影响2.孔子编订的《春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它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起的近两百多年的历史。

关于这个年份以下表示准确的是A.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B.公元前8世纪上半叶C.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D.公元前8世纪下半叶3.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在于()A.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B.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C.孔子对中国人的影响非常深远D.其它思想不能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4.中世纪欧洲盛行封建制度,维系其封建关系的主要基础是A.国王的权威B.土地与契约C.宗教与习俗D.宗法与血缘5.1493年,哥伦布完成第一次远航以后,带回了他在新大陆采集的“印第安人文明之花”的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并广泛种植,极大地缓解了饥荒对旧大陆人类生存的威胁。

据此理解正确的是A.哥伦布是彻底解决亚欧大陆饥荒问题的有功之臣B.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美洲和欧洲的经济联系C.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D.新航路的开辟证实了地圆学说6.据学者研究,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如下表所示,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由此可知,清代知县的任期状况A.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B.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完善C.确保了地方吏治的清明D.受制于列强的外来压力7.汉武帝以前丞相权重。

江苏省沭阳县2024届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沭阳县2024届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沭阳县2024届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一人物传记有如下目录(部分)。

据此判断该人物A.实现了科学技术领域的大变革B.提出了研究意识形态的新方法C.发展了物种进化的重要理论D.被誉为二十世纪的科学伟人2.下图是某杂志刊登的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示意图,图中用科学家或重要发明作为每个科技中心的象征,但某一国的象征图放错了,如要替换正确的象征图,下列各项可以考虑的是①法拉第②瓦特③内燃机④爱因斯坦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3.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知杭州。

刚上任不久,杭州大旱,随即“湿疫”疫情四起。

他带头并号召富豪捐款修建名为“安乐坊”的医院,“作饘粥,药饵,遣吏挟医,分方治病,活者甚众。

”(《续资治通鉴长编》),可见A.宋代各种疫情灾害频发B.宋皇室对疫情不闻不问C.政府主导抗击湿疫疫情D.宋朝开始中药治疗疫疾4.下图是苏联和东欧国家对不同地区出口数额比例示意图。

这种变化突出反映了1938年1953年A.“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B.二战中苏联、东欧国家损失更为惨重C.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衰退D.斯大林体制阻碍苏联、东欧经济发展5.专制主义制度很容易使皇帝与丞相之间产生矛盾,从汉至明清,历代皇帝曾经采取过的限制相权的措施不包括A.形成“中朝”“外朝”格局,使以丞相为首的中央官不能参与决策B.三省长官同为宰相,相互牵制和监督C.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D.设立宣政院管理宗教、民族等事务6.据《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2024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广宇校中考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4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广宇校中考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4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广宇校中考联考历史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明清时期中国历史的基本特征是()A.民族政权的并存和民族大融合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C.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D.封建社会的全面繁荣2.以下关于改革开放后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A.使就业人员丢掉了“铁饭碗”的旧思想B.就业人员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C.炒鱿鱼、跳槽、公开招聘等新名词层出不穷D.政府根据就业人员的实际情况提供就业岗位3.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理论飞跃是()①左倾教条主义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③毛泽东思想④邓小平理论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④4.顾炎武曾批评明朝一种制度“败坏人才”超过秦始皇焚书坑儒,其矛头指向了A.锦衣卫B.内阁C.六部D.八股文5.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的是()A.建立北宋B.统一蒙古C.八股取士D.闭关锁国6.有人描述20世纪30年代初的情景是“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

”由此可见,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是A.恶化了国际关系B.加重了政治危机C.破坏了社会生产D.损害了人民生活7.玻利瓦尔发誓说:“在没有打碎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枷锁以前,我的手将不停地打击敌人,我的心将不会平静"。

下列不属于玻利瓦尔功绩的是A.打碎了葡萄牙殖民枷锁B.解放黑人奴隶C.成立大哥伦比亚共和国D.分给起义士兵土地8.下图为“1978~2008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柱状图。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潼阳中学2024年高三下第二次月考试题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潼阳中学2024年高三下第二次月考试题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潼阳中学2024年高三下第二次月考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静止在湖面的小船上有两个人分别向相反方向水平抛出质量相同的小球,甲向左抛,乙向右抛,如图所示.甲先抛,乙后抛,抛出后两小球相对岸的速率相等,若不计水的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球抛出后,船往左以一定速度运动,乙球受到的冲量大一些B.两球抛出后,船往右以一定速度运动,甲球受到的冲量大一些C.两球抛出后,船的速度为零,甲球受到的冲量大一些D.两球抛出后,船的速度为零,两球所受的冲量相等2、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所示,大多数恒星内部温度非常高,可进行轻核聚变,核反应方程为A+B→C。

但对于金、铂等重金属产生,目前科学界有一种理论认为,两颗中子星合成过程中会释放巨大的能量,在能量的作用下能够合成金、铂等重金属,其核反应为D+E→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核F裂变成D和E的过程中,会产生质量亏损B.较轻的核A和B聚合成C的过程中核子平均质量变大C.较重的核D和E聚合成F的过程中,会释放较大能量D.A和B聚合成C的过程中,C的结合能小于A和B的结合能之和3、左手定则中规定大拇指伸直方向代表以下哪个物理量的方向()A.磁感强度B.电流强度C.速度D.安培力4、“儿童蹦极”中,拴在腰问左右两侧的是弹性橡皮绳.质量为m的小明如图所示静止悬挂时,两橡皮绳的拉力大小均恰为mg ,若此时小明左侧橡皮绳断裂,则小明此时的A .加速度为零B .加速度a=g ,沿原断裂橡皮绳的方向斜向下C .加速度a=g ,沿未断裂橡皮绳的方向斜向上D .加速度a=g ,方向竖直向下5、a 、b 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在t =0时,两车间距为s 0,在t =t 1时间内,a 车的位移大小为s ,则( )A .0~t 1时间内a 、b 两车相向而行B .0~t 1时间内a 车平均速度大小是b 车平均速度大小的2倍C .若a 、b 在t 1时刻相遇,则s 0=23s D .若a 、b 在12t 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2t 1 6、某行星的自转周期为T ,赤道半径为R .研究发现,当该行星的自转角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时会导致该行星赤道上的物体恰好对行星表面没有压力,已知引力常量为G .则 A .该行星的质量为B .该行星的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为C .质量为m 的物体对行星赤道地面的压力为D .环绕该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的最大线速度为7.9km/s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024届江苏省决胜新高考高三年级大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4届江苏省决胜新高考高三年级大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决胜新高考——2024届高三年级大联考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后期,吴国自认为其始祖太伯是周族“后稷之苗裔”。

吴王夫差与中原诸国进行会盟时取得盟主地位,周天子称他为“伯父”。

这反映出,吴国A.摆脱了周王室的控制B.通过兼并战争建立霸权C.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D.利用宗法血缘壮大实力2.图1是战国和西汉时期农牧界限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

图中农牧界限的变迁反映出图1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6页,包含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16题,共16题)、非选择题(第17题~第20题,共4题)两部分。

本次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A.土地私有制度不断推广B.南方地区土地大量开垦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文景之治推动经济发展3.金世宗时期,先后创立女真字学、女真国子学和女真太学,学生都使用女真文儒家经典的教材。

在此基础上,又创立了女真进士科,正式确立了女真、汉人分科取士的制度。

世宗特“以女真字《孝经》,分赐护卫亲军”学习。

据此可知,金世宗的改革意在A.推动女真族全面汉化B.确立儒学独尊的地位C.提高女真官员的文化素质D.沿袭北宋的崇文抑武政策4.明清之际,江南地区棉纺织业中从轧棉到织布,一般都以家庭经营为主,但棉布织成之后,农家小户虽可以自己染布,但质量无法保证。

踹布是棉布染色之后的最后一道工序,也非普通农家二三劳力可以操作。

江苏省“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表为1937年至1941年国家资本、民营资本工矿企业新设立的厂家的数量(单位:家)。

据表可知,这一时期A.近代中国工矿业呈发展趋势B.民营工矿企业发展优于国营企业C.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日益改善D.国际局势制约中国近代工业发展2.下表是近代中国棉纱,棉布的进口状况,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项目1872年1881年1.1万匹棉纱5万担棉布2.2万担3.1万匹A.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B.中国沦为列强原料产地C.民族工业在困境中发展D.加速棉纺织业纺织分离3.人们经常用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来论证本国的国际地位及发展方向。

但也有人以1840年中国的GDP是世界的33%,但之后就逐步沦为半殖民地;而1949年中国的GDP虽是世界的6%,却赢得了真正的独立并逐步走向大国这些史实来反对GDP决定论。

据此,下列该现象分析最为合理的是()A.GDP的确能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可以证实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B.决定GDP变化的经济性质才是真正决定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C.GDP的国际地位变化趋势经常与该国国际地位变化趋势成反方向D.GDP只能反映当时经济状况,故不能反映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4.东汉时期的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其生前并无画像传世,也未留存任何与容貌有关的资料,但后世依照个人想象为张仲景绘像者颇多。

下列两幅画像A.源于想象并不具有史料价值B.表明了雕版印刷术技艺高超C.体现文人画注重形似的特点D.反映了中医学的传播与发展5.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

江苏省两校2024年高三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两校2024年高三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两校2024年高三最后一卷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公卿的族属是商周政治建构的重要因素。

下列商周异、同姓公卿的比例差异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家国同构B.等级森严C.君主专制D.官僚政治2.上海地区在三国并立时期处于哪一政权的辖地?A.魏B.蜀C.吴D.北魏3.下表是1951—1957年我国国防费支出情况表:单位:亿元(人民币)年份国家财政总支出国防费支出国防费占国家财政支出比例(%)1951 1.49 2.64 3.971953 4.12 5.38 6.91911 7.29 8.00 9.141957 10.21 11.11 12.12数据的变化反映了A.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战略适时调整B.国民经济形势发生根本性好转C.国防现代化与工业化建设进展缓慢D.工作重心取决于国际局势变化4.1861年,英国驻华公使馆参赞巴夏礼照会天国政府,以维护英国在华商务利益为由,要求太平军不得进入上海、九江等地一百里之内,对此,天国声明:“我军肩负重任,为上帝光复全国,不能弃寸土于不顾。

”这说明太平天国A.具有强烈的国家主权意识B.坚守闭关锁国政策C.渴求国家统一与民主政治D.缺乏近代外交观念5.1909年,各省进行了第一届咨议局议员的正式选举,当选的议长、副议长共63人,其身份见下表此表反映出A.科举制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进程B.辛亥革命存在着对封建势力的妥协性C.传统士人在社会上仍然有较大影响力D.传统士人彻底实现了自身角色的转换6.一五计划完成后,苏联基本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参与集体农庄的农户已占65%,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播种面积约占全国播种面积的83%,社会主义工业已占全国工业的99%,成了工业中占绝对统治地位的领导力量。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谈及罗马人的法律,有学者认为,罗马人民一方面使用它自己的法律,另一方面使用一切人所共有的法。

“自己的法律”指的是A.习惯法B.公民法C.自然法D.万民法2.《雅典的胜利》中写到:多达两万名雅典公民,可以拿到国家发放的不同形式的津贴。

约占雅典公民人口的1/2,甚至更多。

这有利于A.改变雅典公民参政的政治结构B.提高雅典公民的文化素质C.实现雅典公民政治地位的平等D.消除雅典公民之间的矛盾3.洋务派是域外文明的感知者,同时扮演着清王朝掘墓人的角色。

故有论者讥讽洋务派实质上是“种豆得瓜”。

下列对洋务派所得的“瓜”的最准确理解是A.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D.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4.历史是复杂的。

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

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5.孟子提出“定于一”思想,针对的社会现实是A.百家争鸣,莫衷一是B.春秋战国,长期战乱C.各国变法,律令混乱D.经济发展,行业多元6.有学者指出,在古代雅典,“个人实际上不受保护,并且任由集体摆布。

精品解析:2024届江苏省高三下学期决战新高考(大联考)历史试卷(原卷版)

精品解析:2024届江苏省高三下学期决战新高考(大联考)历史试卷(原卷版)

决胜新高考——2024届高三年级大联考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 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历史文献中关于禹的描述,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大戴礼记·五帝德》孔子曰:(禹)敏给克济,其德不回(违背),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墨子·节葬下》禹东教乎九夷,道死,葬会稽之山。

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用葛藤把棺材捆住),绞之不合,通之不坎……《韩非子·饰邪》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

……故先王以道为常,以法为本A. 各学派借古代权威阐明主张B. 均为二手史料缺乏参考价值C. 新兴地主阶级诉求得到反映D. 客观呈现禹的道德模范形象2. 延康元年,九品中正制正式颁行,中正评议包括“品”“状”“簿阀”三项。

西晋时,“簿阀”(祖、父两代本朝官爵)成为定品的主要依据。

经过魏晋两代九品中正制的运行,在汉魏、魏晋政权更迭中立有功勋的家族居于高品,原本在东汉时同质性的世家大族出现了分化。

这表明九品中正制()A. 提高了世家大族的政治地位B. 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C. 适应了魏晋政局变动的需要D. 确保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3. 唐太宗曾经想要征未满十八岁的中男当兵,魏征坚决不同意,四次拒绝在敕书上签字。

武则天当权时期,宰相刘祎之受诬告后拒认不经中书门下的皇帝敕书,结果被赐死。

这两则事例说明()A. 唐朝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B. 制度运行效果离不开特定政治环境C.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发生重大变革D. 皇权相权之争是封建社会主要矛盾4. 根据南宋《楮币谱》的记载,交子使用多块铜版套色印刷而成,“敕字”铜版,中间是宋政府发行交子诏令,为黑色图案,“年限”铜版刻有交子发行年代、使用期限及界分等文字,为黑色图案,“红团”铜版有孟子见梁惠王等红色图案。

据此可知,宋代交子()A. 是宋代高超印刷技术的见证B. 得益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的C. 反映政府严格管理纸币印制D. 具有劝诫民众的教化功能5. 李卫任云南盐驿道时,雍正帝要求云南永北镇总兵马会伯上密折调查李卫,而李卫任浙江巡抚时,雍正帝在他的奏折上批示说:“对新任黄岩镇总兵董一隆的优劣所知不多,于伊莅任后,其细加察访,密奏以闻”。

江苏省沭阳县2020届高三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江苏省沭阳县2020届高三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5月联考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24、25小题各10分,共计60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13分)(1)问题:察举制异化,沦为地方豪强的工具;基层治理日益沦入地方豪强之手;中央集权、国家统一严重动摇。

(3分)根源:强宗大族崛起。

(1分)(2)特点:严格限制考官和士子的私人关系;强化皇权对选官的控制;实行封弥、誊录,规范考试程序。

(3分)作用:打击了地方世家大族势力,加强了君主权力;徇私舞弊现象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止,增强了官吏选拔的公平性,有利于北宋政治的稳定;有利于吸纳社会精英,形成高素质的官僚队伍;有利于文人政治的形成;封弥等方法沿用至今,对后世仍有借鉴。

(3分,任答3点即可)(3)国家治理要通过改革形成相对成熟的制度系统(选官等);协调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要重视基层社会治理;要调动最广泛的国民参与治理之积极性;治理效果要追求高效益、低成本等。

(3分)22.(14分)(1)认识:旨在救亡图存;利于培养和扩大人才范围;具备一定的政治功能;可以凝聚人心。

(4分)(2)特点:数量多,分布广,种类丰富;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以救国图存为目的;以讲求学术为活动方式。

(3分)背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分,任答3点即可)(3)影响:推动政治运动的进行;利于近代科学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风气的改变;活跃了人们的民主思想。

(4分)22.(13分)(1)理由:传播宗教;扩大商品市场;刺激英国工业发展;增加政府收入;争夺殖民霸权。

(4分)24.(10分)(1)认识:农奴制限制人民自由,削弱社会劳动生产率;阻碍经济发展,导致经济危机出现;激化社会矛盾,引发人民起义。

(3分)体现: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农民可以赎买份地。

(2分)(2)影响:推动了农业生产各要素的商品化;促进农村人口的流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潼阳中学2024年高三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唐)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高宗时“徙政事堂于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兵、户、刑礼等五房分理有关政务。

根据上述材料,唐代前期的“政事堂”A.始终都是三省议事机关B.促使三省体制走向完备C.成为尚书省的替代机构D.发展成为中央决策机构2.1890年,江南制造总局总办刘麒祥指出,军需工业所需钢材“必须购自外洋,其价值运费已不合算,且平时购运往来虽尚称便,诚恐一旦海上有事,海程梗阻,则轮船不能抵埠,而内地又无处采买,势必停工待料,贻误军需”。

这反映出A.民族资本主义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B.甲午战争后,中国海权进一步丧失C.中国建设独立的工业体系的必要性D.外国资本垄断了中国的钢铁生产3.中世纪的意大利艺术喜欢用黄金装饰画面,其目的是为绘制的神圣人物创作一种神圣的氛围。

14世纪,画家们开始改用建筑或者自然风景图案的衬底,这样就创作出更多令人信服的空间,人物看上去似乎真实地生活在这样的空间里。

这一改变A.受到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追求C.推动了思想解放潮流的进展D.反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4.苏格拉底在民主的雅典度过了一生,在战争中为雅典而战,至死服从雅典法律……他坚持认为,民主的目的不是引导非哲学家尽可能行善,而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或高尚或卑贱地生活。

由此可见,苏格拉底以死捍卫的是A.自由B.民主C.法治D.平等5.1787年,美国宪法的批准程序发生了变革,由《邦联条例》规定的所有州议会的一致批准,改为在州议会的建议下召开专门的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和批准新宪法,9个州批准就能生效。

材料中的“变革”表明美国A.州权和人民主权相结合B.联邦制与直接民主相结合C.三权分立由理论到实践D.代议制与政党政治相结合6.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帝王将相等,但梁启超的“新史学” ,以国民群体为历史重心,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

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A.文明史观B.社会史观C.全球史观D.近代化史观7.1853年太平天国正式开科取士,规定:“人人都可考,凡应试者皆及第”,考试内容为拜上帝教的教义,考试还打造出科举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

据此判断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A.实现了男女平等的主张B.表达了对封建正统的反叛C.争取到士人的广泛支持D.向民众普及了天主教教义8.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普遍主张,人就应该公开地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只要能实现幸福的目标,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都无所谓。

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A.人文主义成为社会主流B.是欧洲人文主义的中心C.肯定了人的价值和欲望D.促进了理性主义的传播9.谢国桢曾给“野史笔记”下过一个十分宽泛的定义:“凡不是官修的史籍而是由在野的文人学士以及贫士寒儒所写的历史纪闻都可以说是野史笔记,也可以说是稗乘杂家”。

在中国历史上,作为“个人的书面历史记忆”的历史笔记于中唐出现,至两宋时期繁荣昌盛,蔚为大观。

唐宋“野史笔记”兴盛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繁荣B.政治环境相对宽松C.印刷术的发明D.科举制的推行发展10.下列选项中,完整准确的体现了二战后初期西欧经济发展主题的是①恢复②改革③秩序④繁荣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1.如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苏联的漫画《华盛顿的“和平鸽”》,下列关于此漫画寓意的叙述,最确切的是A.提醒苏联警惕美国的阴谋B.讽刺美国冷战政策的实质C.揭露美国积极进行军备竞赛D.提倡美苏之间的和平共处12.郑观应强调,在与外国协定税率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在外交交涉中,“异邦客商,一切章程,均南各国主权自定。

实与公法吻合”。

郑观应的这一观点A.体现了近代国家观念B.接受了西方民主政治理论C.已突破“中体西用”的观念D.开启了外交观念的近代化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材料汉武帝末年,由于长期兴师动众和严刑峻法,导致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

汉武帝不得不下轮台罪已之诏,宣布:“当今务在禁苛暴,止(废除)擅赋,力本农”。

汉武帝死后,昭帝、宣帝相继当政。

昭、宣二帝七次颁布减免田租、口赋及其他杂税的诏令,六次颁布贩贷种、食和“勿收责(债)”的诏令。

宣帝还下令“勿行苛政”,减盐价,禁止官吏“擅兴徭役”。

宣帝时,谷价降到每石5钱,边远的金城、湟中地区,每石不过8钱,创造了西汉以来最低的谷价价记录。

宣帝十分重视地方官吏的选举,补刺史、守、相,必由大臣推举,他亲自召见,询问治安之术。

刘向评论汉宣帝时称赞他“治过于太宗(文帝)之时”——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宣帝的主要政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宣帝得以“治过于太宗”的原因。

14.(20分)材料元明两代对西藏都行使了统辖权,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加之西藏各地方势力关系错综复杂,中央政府的方针政策往往收不到预期效果。

康熙十二年准噶尔部内乱,噶尔丹雄据南疆,威令于西藏。

后突袭拉萨,杀死拉藏汗。

康熙帝命清军平乱,虽取得大胜,但准噶尔部对西藏的威胁并未解除,到雍正初年更为严重。

经过康熙一代数十年的治藏实践,坚定了雍正皇帝改革治藏方略的决心。

雍正五年,西藏发生了上层统治集团的内讧,清政府平息这一事件后,正式任命内阁侍读学士僧格和副都统玛拉往西藏办事,设立了驻藏大臣衙门,定时间、定人员、定职责地派大臣到西藏行使国家主权,后来又规定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共同领导并处理西藏地方政务。

乾隆年间,西藏发生内乱,驻藏大臣傅清等协助达赖喇嘛迅速平定叛乱。

后在驱逐廓尔喀入侵中,驻藏大臣及时向清政府奏呈战争进展情况,并协调西藏地方与入藏清军的关系,督办粮饷。

战争结束后,驻藏大臣协助清政府制定了《藏内善后章程》,对西藏的宗教事务、外事、军事、行政和司法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摘编自陈柏萍《清代驻藏大臣的设置及其历史作用》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实行驻藏大臣制度的原因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实行驻藏大臣制度的作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D【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

材料中列举了三个时期政事堂的地位,从原来的附属性机构,到后来成为能够统领五房的决策机构,故D项表述正确;其它三项都与材料意思无关。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2、C【解析】据材料军需工业所需钢材“必须购自外洋,其价值运费已不合算,且平时购运往来虽尚称便,诚恐一旦海上有事,海程梗阻,则轮船不能抵埠,而内地又无处采买,势必停工待料,贻误军需”可知,洋务运动所需钢材必须购自外洋,但一旦海上有事,海程梗阻,内地又无处采买,势必停工待料,贻误军需,这说明了中国建设独立的工业体系的必要性,C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洋务运动的军事工业对外国钢材的依赖,而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A错误;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与材料不符,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外国钢材的依赖,没有涉及“外国资本垄断了中国的钢铁生产”,D错误。

3、C【解析】这一改变反映了14世纪的画家们不再以神为中心而是以人为中心,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推动了思想解放,故选C项;14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尚未兴起,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画家创作内容的改变,并非资产阶级的政治追求,排除B项;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是古希腊时期的人文主义,排除D项。

4、A【解析】苏格拉底主张“根据自己的爱好或高尚或卑贱地生活”,强调个人的自由,苏格拉底以死捍卫的也是个人言论的自由,故A项正确;苏格拉底死于过度直接民主制的弊端,他批评而非捍卫直接民主制,故B项错误;材料主旨与法治和平等无关,故C、D两项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苏格拉底,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或高尚或卑贱地生活”。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苏格拉底,重视道德,反对追求功利,“美德即知识”。

5、A【解析】材料“在州议会的建议下召开专门的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和批准新宪法,9个州批准就能生效”反映了人民主权与各州的权力的结合,A正确;美国是间接民主,排除B;材料未涉及三权分立,排除C;材料未涉及代议制与政党政治结合,排除D。

6、B【解析】根据材料“以国民群体为历史重心,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可知,梁启超的史学方法是社会史观,选项B正确;文明史观指的是工业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对比,梁启超的新史观未体现,排除A;全球史观强调的是整个世界是密切联系的整体,梁启超的新史观未体现,排除C;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梁启超的新史观未体现,排除D。

7、B【解析】根据题干“人人都可考,凡应试者皆及第”“…打造出科举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可知太平天国时期,传统科举规则与内容被打破,突破了封建礼教束缚,故B项符合题意。

“实现了男女平等的主张“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

C项,材料未体现士人对太平天国科举政策的支持,排除。

D项,题干不能反映天主教教义通过科举考试实现普及,排除。

8、C【解析】“人就应该公开地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说明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价值和欲望的肯定,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人文主义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故A项错误;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中心,但这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故D项错误。

9、D【解析】“野史”是“笔记”,写作者的目的并非出版发表,给其他人看,它与世俗文学的兴起,缘于市民读者群体的扩大不同,因此和商品经济的繁荣无关,A项排除;专制统治整体呈加强趋势,政治环境宽松缺乏史实依据,B项排除;由于“野史笔记”不出版,与印刷术发明关系也不大,C项排除;材料明确表示,“野史”的作者是文人学士与贫士寒儒,这些人哪里来的呢?科举促进了全民向学风气的形成,但科举考试即使考了,也不一定能够做官,落选者及中举没能做官者的一部分,便成为材料中的文人学士、贫士寒儒,这个阶层在科举制之前虽不能说不存在,但其队伍肯定与唐宋时是没法比的,所以,D项正确。

10、C【解析】二战后的欧洲由于受到战火的破坏,因此当时欧洲面临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改革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秩序,①②③符合题意,C正确,AB排除;二战后初期的欧洲经济凋敝,④错误,D排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