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师说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师说》教案苏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师说》教案苏教版必修1教学目标1、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2、掌握积累“师、传、从、道、惑、受、贱、孰、贻、圣、愚、群、足、攻、经”等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了解“也、则、于、乎、所以”这些文言虚词;3、掌握文中出现的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字、词,掌握文中出现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等;4、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5、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重点1、理解《师说》中关于从师学习的论述,抓住对比手法分析课文,体会作者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2、背诵全文,掌握文中的语法知识;3、认清本文的层次结构,同时培养阅读语感。
教学方法诵读发、导读法布置预习: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2、初步理解课文;3、参考注释翻译课文,不会译的用红笔把原句抄上。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这一堂课着重掌握课文重点字词句,背诵课文一、导入课文1、同学们,你们觉得教师应该受尊敬吗?说明:从文革中的“臭老九”到今天“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地位一天天升高,可是在教师倍受尊敬的同时,也有很多人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教师已经越来越职业化,跟一般的职业没什么两样,因此不需要特别尊敬。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先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精彩的论说,虽然针对的情况不一样,但有些道理是千古不变的,尊师重教的风气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二、作者简介韩愈(768 —824),字退之,唐代河阳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后人称之为韩昌黎、韩文公,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写作背景本文是韩愈借给学生李蟠赠文的机会,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的士大夫们“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结果文章使他困窘不堪,社会上的人对他指指点点,并且添油加醋地污蔑韩愈。
《师说》教案(苏教版必修一)
80%
在线资源
提供与课文相关的网络资源,引 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阅读。
学生活动设计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 点和难点,促进彼此之间的交 流和合作。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 过表演加深对人物性格和情节 的理解。
写作练习
布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写作任 务,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表达能 力和思维水平。
学生反馈与指导
学生意见收集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 等方式,收集学生对教学 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 的学习需求和困难。
学习指导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 况,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 学习指导,帮助他们解决 学习中的困难。
反馈与改进
将学生意见和学习指导结 果反馈到教学反思中,不 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策略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
个性化教学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 任务和挑战,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教学手段
80%
多媒体辅助
使用PPT展示课文内容、注释、 插图等,提高课堂效率。
100%
实物展示
展示与课文相关的文物或图片, 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直观感受 。
《师说》教案(苏教版必修一)
授课教师:
2023-12-28
目
CONTENCT
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过程 • 教学反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02
01
03
掌握《师说》中的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理解《师说》中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语文《师说》教案高中语文《师说》教案(集锦3篇)下面是本店铺分享的高中语文《师说》教案(集锦3篇)供大家参阅。
(新)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2专题《师说》精品教案
师说● 教学目标1. 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2. 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 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 重点、难点重点:1. 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 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难点:学习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以及部分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 设计思想《师说》是个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正确、优美的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也是深刻品味作者感情的重要途径。
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文章不长,按照学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讲课进程,利用两个课时完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
● 教学资源1.资料辑录。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祖籍河北昌黎县,所以后人称他为“韩昌黎”。
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
他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直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
凡经他教授、指点过的学生,皆自称韩门弟子,足见韩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家。
他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
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
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
高中师说学案及答案教案完整版
高中师说学案及答案教案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12师说阅读体验学习目的1、掌握“传、师、从”等多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也、则、于、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对比说理的方法;2、正确认识文中有关“尊师”与“重道”的观点;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预习检测1.“说”是古代__________中的一种文体,属__________的范围,可以__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__,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我们曾经学过这类文章,如等。
1 。
答案:散文议论文先叙后议夹叙夹议《捕蛇者说》《爱莲说》《少年中国说》2.《师说》的作者是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__________,字__________,祖籍河北昌黎,世称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几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说》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论点。
2.答案:韩愈退之韩昌黎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古之学者必有师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襄.(xiānɡ)嗟.乎(jiē)或不.焉(bū)B.郯.(tán) 句读.(dòu) 阿谀.(yú)C.聃.(dān) 谄.媚( xiàn)经传.(chuán)D.蟠.( fán) 苌.(chánɡ) 贻.误(yí)3. 答案:B ( A项,“不”是通假字,“不”通“否”,故其音应为“fǒu”;B项,“句读”的“读”不能读作“dú”,因为“句读”的“读”不是读书的意思,而是指“不足一句,读时须稍作停顿的地方”,古音读作“dòu”;C项,“谄”应读作“chǎn”,“经传”的“传”是指古代解释经书的着作,这里应读作“zhuàn”;D项,“蟠”应读作“pán”。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师说》的文言文特点,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课文结构,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对教师的尊重。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原文:韩愈的《师说》全文。
1.2.2 重点词语:解释文中的关键词语,如“师”、“道”、“学者”等。
1.2.3 文言文语法:分析文中的特殊句式和语法结构。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准备2.1.1 教师准备:备课教案、PPT、课文朗读录音等。
2.1.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词典,准备笔记本。
2.2 教学过程2.2.1 导入新课:介绍韩愈及其作品《师说》的背景。
2.2.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节奏和韵律。
2.2.3 解析课文:分析文中的重点词语和语法结构。
2.2.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2.3 教学方法2.3.1 讲授法:教师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词语和语法结构。
2.3.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3.3 实践法:学生朗读、背诵课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章:教学评价与反馈3.1 课堂评价3.1.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3.1.2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1.3 朗读与背诵: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3.2 作业评价3.2.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2.2 作文练习: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尊师重道的作文。
3.3 教学反馈3.3.1 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3.3.2 家长沟通: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四章:教学拓展与延伸4.1 相关阅读材料: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尊师重道的文章或故事。
江苏省沭阳县银河中学高中语文师说(第3课时)教案 苏教版必修1
江苏省沭阳县银河中学高中语文《师说》(第3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1一、检查复习1、背诵2、字词二、分析第三段1、指导朗读2、自译:师,不必古指“不一定”今指“不需要”3、简析:列举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从师的重要性以孔子为例的好处:一石三鸟,典型精当1)阐明了从师的意义;2)也说明了从师的做法;3)与“古之学者……”和“古之圣人……圣益圣……”等呼应4、诵读课文三、积累相关文言知识1、找出本文的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 传授(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不是这样,不然2、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①古之学者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②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③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用来……的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⑤吾从而师之古:从,跟随,而,顺承今:"从而"是连词⑥是故无贵无贱古:无论今:没有⑦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一般人今:许多人⑧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3、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1)师: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作“姓”讲孔子师郯子……师襄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作“学习、效法”讲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作“从师”讲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吾从而师之【一词多义】A、古之学者必有师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C、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D、吾师道也E、不耻相师F、或师焉,或不焉G、师道之不传也久矣(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一词多义】I、吾欲之南海(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么)【一词多义】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C、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E、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F、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4、归纳特殊句式的类型:(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4)师不必贤于弟子(5)学于余(6)而耻学于师(7)不拘于时(8)生乎吾前\生乎吾后(9)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10)爱其子,择师而教之(11)则群聚而笑之(12)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1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1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5、指出下列各句的词类活用现象: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名、形(动)宾=以宾为名、形(动),例如: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相师为耻四、体会语言:整散结合顶真手法(1)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2)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五、作业:1、背诵全文;2、让学生课外搜集名人从师的故事,作为作文素材3、齐白石有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你能不能结合《劝学》《师说》的内容来分析一下?两文都谈到学习的重要,那么正确的学习目的究竟是什么?(《劝学》认为学习的本质其实是“改变自己”;“学不可以已”,永远不停止,也即常言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师说》中认为学习是为了闻道解惑——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作为现代人,黑塞论述得更全面,他认为读书学习是获取教养的途径,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并非是为了提高某种能力或本领(因为那样的学习过于功利),而在于寻找生活的意义,也就是说,学习者需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没有追求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只能满足一般的生存需求。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第2专题《师说》Word版含答案
师说●教学目标1. 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2. 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 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重点、难点重点:1. 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 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难点:学习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以及部分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设计思想《师说》是个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正确、优美的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也是深刻品味作者感情的重要途径。
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文章不长,按照学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讲课进程,利用两个课时完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资源1.资料辑录。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祖籍河北昌黎县,所以后人称他为“韩昌黎”。
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
他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直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
凡经他教授、指点过的学生,皆自称韩门弟子,足见韩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家。
他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
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
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
2021师说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2021师说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
此作主要阐述了为人师的道理,以及为师和学习的关系。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师说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师说》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所论述的老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掌握积累“师、传、从”等实词的含义;掌握虚词“之、其、所以”等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了解词性活用的词语,掌握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3.学习正反对比论证方法,学会反复论证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4.训练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找出作者的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2.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感受作者在行文过程中的情感起伏。
既读准句读,又读出情感。
3.了解对比论证在论说作者观点时所起到的作用。
4.认识到本文的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从而逐步培养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能力。
课时安排 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诵读文本 (读准字音,读懂文句,读清句读)一、导入新课大家都听说过“推敲”的故事,讲的是韩愈帮贾岛琢磨一个字的故事,这个故事一直被传为美谈,韩愈对后生晚辈一直持勉励提携的态度,他还为名不经传的李蟠写了一篇传世之作《师说》。
二、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
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师说》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师说》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师说》章节。
文章通过对“师”的定义、作用的描述,强调了尊师重道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虚心学习,尊重老师。
详细内容包括:对“师”字的解释、师的分类、师的作用、尊师重道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章中关于“师”的定义、分类、作用,认识到尊师重道的重要性。
2. 通过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中关于“师”的分类、作用以及尊师重道的理解。
教学重点:文章的主旨、文言文阅读技巧、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尊师重道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对“师”的定义、分类、作用有初步的认识。
3. 课文解析:a. 对“师”字的解释,分析其内涵。
b. 介绍师的分类,分析各类师的特点。
c. 阐述师的作用,强调尊师重道的重要性。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题目,进行讲解,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反馈、解答。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的主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师说》2. 内容:a. 师的定义:传道、授业、解惑之人。
b. 师的分类:传道师、授业师、解惑师。
c. 师的作用:传道、授业、解惑,成就人才。
d. 尊师重道:明理、尚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尊师重道的理解。
2. 答案要点:尊师重道的意义、如何尊师重道、尊师重道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的改进。
苏教版-语文-高一 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师说附答案
师说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句读.()或不.焉()近谀.()郯.子() 苌.弘() 师襄.()老聃.() 李蟠.() 经传.()贻.之()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3)或师焉,或不焉()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6)六艺经传皆通.习之()4.区别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吾从而..师之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今之众人..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学..而大遗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说明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1)吾师.道也()(2)而耻.学于师()(3)或师.焉,或不焉()(4)小.学而大.遗()6.请说明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高一语文教案:第二专题 师说苏教版必修1
师说韩愈教学目的1 理解: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
2 鉴赏:认识本文中反映的作者的封建思想,从而逐步培养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能力。
(难点)3 本文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反复论证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4积累:学习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以及部分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重点)第一课时教学步骤讲读新课1、导入先秦散文(言文一致、古文)──汉赋、散文──魏晋骈文──唐宋古文运动(代表作)〖板书课题〗师说(谈谈从师的道理。
说,一种文体。
)2、关于作者(见注及提示)古文运动的主张: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那样憙言之有物憘,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丽文章;②语言要新颖。
“言贵创新,词必己出。
”“憙唯陈言之务去。
”憘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经过韩、柳等人的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
3、讲读课文①译②分层③概括层意板书┌传道受业解惑┐┌必要性“古之学者必有师”│(因果论证)│一、阐述从师的道理│(为什么)└否则惑之不解┘(中心论点)└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怎么样)(以什么人为师)4、背诵第一段。
第二课时教学步骤1、齐背第一段,点名解词。
2、讲读第二段①生读②生译③分层④说层意板书结果┌今昔对比圣益圣,愚益愚(错误态度)二、批判不从师的坏风气│父子对比小学而大遗(错误认识)└贵践对比其智反不能及(错误行为)(对比论证·反证)小结本段根据第一段的论述,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从批判反面现象中阐发第一段提出的论点。
在这段里,作者运用三个事实对比,一个比一个深刻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之族”、“君子”。
本段中有哪些句子与第一段中的文句前后呼应?“古之圣人……”──“古之学者必有师”“彼童子之师……”──“传道受业解惑”“位卑则足羞……”──“无贵无践,无长无少……”3、背诵本段4、抽查小测解释加点的字:耻学于师圣益圣从师师之第三课时教学过程1、复习旧课,背诵一、二段。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专题二 师说(第一课时)
【问题二】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
【明确】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
①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问题三】那么,古人从师的道理是什么呢?课文中的原文是怎样说的?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三两段,相互讨论完成答案,教师总结明确)
【明确】古人从师之道——“古之学者必有师”且“无常师”
【点拨分析】课文的一、三两段中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可以总结它的核心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同时古代的圣人不仅向老师学习,还“无常师”,向各种人甚至一些远不如他的人请教和学习,自然让我们想到了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且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同学们,你现在有何感想?毛泽东成为伟人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我们要成为跨世纪人才同样需要老师的帮助!
师:我们反对否定教师的观点我们也不赞成过分夸大教师作用的主张有些学生和家长错误地认为老师有“点石成金”的本事,只要分进“好班”,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从而放松了主观努力刚才我们讨论了,主观努力是成才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教师只是外部的一个条件,外因要通内因起作用你明明是一块石头,我怎么把你变成小鸡崽儿呀?就算你是个鸡蛋,可你不愿意变成小鸡崽儿,我这老母鸡一趴上去,你就滚得远远的,宁可“淌黄儿”也不转世,我也没有一点办法嘛!
(现在的老师还是在做“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所不同的是“道”的含义、“业”的内容都发生了变化韩愈所说的“道”指的是儒家之道)
《师说》教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整理_1
《师说》教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整理设计理念:《师说》一文属于“问题探讨”的课型,教学中要让同学在阅读、表达、争论、沟通的过程中发觉问题,分析问题,寻求问题的答案,从而培育理性思维。
而对于文言课文,还存在着文言学问积累的问题。
如何找一个突破点,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本课教学时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为此,我以“读”为本课教学的主线,立足于诵读和研读,诵读要读准字音、读懂文句、读准句读,研读要读懂文意,读出情感,读出思索。
在诵读中让同学把握本课重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在研读中让同学走进的内心世界,与文本绽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了解的教育观点,尤其是对从师问题的论述。
这样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阅读,让同学从文本中发觉新的意义,获得对经典名篇常读常新的体验。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把握有关的几个文言句式。
2.探究理清课文的规律层次,体会论证的严密性,理解的“师道观”。
3.训练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的力量。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育虚心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字词,把握有关的几个文言句式。
2.探究理清课文的规律层次,体会论证的严密性,理解的“师道观”。
教学难点:把握“道”的内涵课时支配: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疏通词句,诵读文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要想从蒙昧走向才智,从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成为有教养的人,只有读书学习,充分利用前人的学问积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应当具有终身学习的追求,这就要求我们从师而学。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唐代文学家韩愈倡言师道的千古名篇《师说》。
二、解题(见《赢在课堂》36页)三、了解,检查预习案第一题。
四、诵读课文(一)、读准字音。
(检查预习案其次题的第一小题,指导同学在正确发音的基础上初读课文)(二)、读懂文句。
(检查同学对课文中重要字词和文句的预习状况,指导同学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再读课文,相关字词句见预习案其次题2-7小题)1.疏通第一节词句(1)同学默读第一节,结合解释,疏通词句。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理解《师说》的文意和作者观点。
1.1.2 分析并欣赏韩愈的论证方法及语言特色。
1.1.3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1.4 培养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朗读与翻译。
1.2.2 作者韩愈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1.2.3 《师说》的论证结构及修辞手法分析。
1.2.4 课堂讨论与思考: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师说》的主要观点和思想。
2.1.2 韩愈的文言文写作风格。
2.1.3 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2.2 教学难点2.2.1 文言词汇的理解和应用。
2.2.2 对韩愈论证逻辑的深入理解。
2.2.3 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作者背景和修辞手法。
3.1.2 互动式教学: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1.3 案例分析:分析现代社会中的师生关系。
3.2 教学手段3.2.1 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原文、作者图片和相关视频资料。
3.2.2 白板:记录重点内容和学生提问。
3.2.3 在线讨论平台:促进学生课下交流。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4.1.1 朗读课文,引起学生兴趣。
4.1.2 简单介绍韩愈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4.2 讲解课文4.2.1 逐段讲解课文,解释重点词汇。
4.2.2 分析课文结构,阐述作者观点。
4.3 案例分析4.3.1 提供现代师生关系的案例,让学生讨论。
4.3.2 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关联。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布置5.1.1 翻译课文并写一篇读后感。
5.1.2 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观点。
5.2 评价方式5.2.1 课堂表现:参与讨论积极性和发言质量。
5.2.2 作业完成质量:翻译准确性和读后感深度。
5.2.3 小组讨论: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6.1 教学拓展6.1.1 与《师说》主题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阅读与讨论。
《师说》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师说》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中的《师说》一文。
该文出自《韩愈文选》,主要论述了师者的地位、作用以及择师的标准,强调了师道的重要性。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韩愈的生平。
2. 分析文章的结构,掌握各段落的主题思想。
3. 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学习其中的修辞手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师说》一文的篇章结构,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述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和思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教师,树立正确的师道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作者关于师道的观点和论述方法。
2.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色,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师生故事,引发学生对师道的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师说》,了解文章大意,把握各段落的主题思想。
3. 课堂讲解:分析文章的结构、论证方法、修辞手法等,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6. 随堂练习:设计一道关于文章结构和观点的题目,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文章结构图:展示文章的总体结构,标注各段落的主题思想。
2. 核心观点:突出作者关于师道的观点,用彩色粉笔标出。
3. 修辞手法:列出文章中出现的修辞手法,举例说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师道的理解。
2. 答案示例:从尊重教师、正确对待师道等方面阐述,言之成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接受程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韩愈的其他文章,深入了解其思想观念,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师说公开课教案
《师说》第一课时教案潼阳中学高一语文组顾显教材分析韩愈的《师说》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的第一板块“求学之道”的第二篇文章。
本专题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尊师重教、尊重知识、获得教养。
《师说》是一篇议论文,论证严谨,气势夺人,不仅扭转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而且对后世的学风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学习这篇文章,一定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结合有关背景资料,指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的思想内涵,反复品味文本的论证技巧和语言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鉴赏能力。
学生分析首先是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部分文言文,具备了继续学习文言文的条件。
同时,对韩愈的文章也并不陌生,如同学们在初中已学过的《马说》。
其次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学生所掌握的文言基础知识有限,阅读时会遇到许多的语言障碍,对文言词语或句子常常会望文生义,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常常会出现偏差或错误。
再次本班学生基础一般,因此教学是重点突出对文言知识的积累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及写作背景,识记文学常识;2、扫除生字词读音,能正确流利朗读全文;3、掌握第一段重点词语,能正确翻译第一段;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作家及写作背景,识记文学常识;2、扫除生字词读音,能正确流利朗读全文;3、掌握第一段重点词语,能正确翻译第一段;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录音辅助。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并解题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初中学过的《爱莲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
二、作家作品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师说练习Word版含答案
《师说》练习班级 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 1.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完整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郯子 (tán)苌弘 (ch ánɡ)老聃 (d ā n)李蟠 (p án) B.句读 (d ú)渎职 (d ú)穷兵黩武 (d ú)买椟还珠 (d ú)C.六艺经传D.贻之 (y í)(chu án)列传(zhuàn)传说(chuán)传宗接代(chuán)春风骀荡 (y í)神清气爽(yí)甘之如饴(yí)2.选出加点的词古今意义同样的一项()A.古之学者必有师B.今之大家,其下贤人也亦远矣C.吾进而师之D.闻道有先后3.以下各句中的“之”字用法与其余三项不一样的一句是()A.辍耕之垄上B.郯子之徒C.及其所之既倦,事过境迁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4.选出加点的词古今意义同样的一项()A.贤人之因此为圣B.余嘉其能行古道C.小学而大遗D.爱其子,择师而教之5.作者对老师的职责与为何要从师的道理,作了精粹阐述,写出了千古名句。
①作者界定的老师的职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句式特色审察,这是个________ 句。
②人一定从师的原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指出了“从师”的对象。
①这个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选择从师对象时,为何不考虑年纪要素,作者揭露的原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案
科目:语文主备人:王力备课日期:
课题《师说》
第 1
课时
计划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及写作背景,识记文学常识;
2、扫除生字词读音,能正确流利朗读全文;
3、掌握第一段重点词语,能正确翻译第一段;
教学
重难点
同教学目标
教学流程\内容\板书关键
点拨
加工
润色【教学流程】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
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
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