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关于人性的观点

合集下载

先秦诸子思想中的人生智慧

先秦诸子思想中的人生智慧

先秦诸子思想中的人生智慧一、诸子百家思想之儒学孔子提出的“礼”虽过分强调君臣等级,已不适应于现代社会,但他要求在家庭关系中应“维护长辈的无上权威”还是有现代意义的。

作为子女,我们的血肉受之父母,成长受之父母,教育受之父母,我们应如何感恩回报暂且不谈,首先应做到的就是尊敬父母。

这同时也和“仁”中“以孝为仁”“入则孝”相互呼应,告诉我们应知孝、为孝。

这也是一个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试想,如果一个人在家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敬重,只知揣着娇惯脾气一味索取,又怎能在外维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在社会立足呢?当然,孔子作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学、思、知、行相统一”这一思想也使我获益匪浅,是值得我们用之于学习的一大智慧。

“学”,包括读书、治学、做人,是增长学识与道德修养的统一。

今天我们所谓的学习,不仅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学习做人,如何做“大写”的人。

如果空有一副浸满“之乎者也”、天文地理的空皮囊,没有道德修养来作支撑,就会像没有航向标的船只,终会在迷雾中迷失方向。

“思”是大脑运用知识进行思维的过程。

孔子认为不加以思考的东西是毫无价值的。

拿吃饭这一最简单的事情来说,有句成语叫做“饥不择食”,在做决定之前若没有经过大脑的理性分析与判断,或许就会误食对身体有害的食物,酿成“饮鸩止渴”的惨痛后果。

因此,只有经过大脑的精雕细琢才会造出好的艺术品,只有给大脑腾出时间,不急于求成,才会有所收获。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所谓“知”,就是知道、智慧、态度明智。

做学问要有聪明的头脑,也要有诚恳的态度。

就像《两小儿辩日》中,孔子实事求是的回答就向我们传达了这一道理。

而不懂装懂只会成为自欺欺人的笑柄罢了。

“行”是指实践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我们从小就懂,有了具体操作,我们才能将书本真正为自己所用。

大学校园是一座象牙塔,有阳光普照,春风微拂。

我们唯有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才会体味到风雨冷暖,才会是自己得到更好的砺练。

先秦诸子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感悟

先秦诸子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感悟

先秦诸子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感悟先秦时期,是我国哲学思想蓬勃发展的阶段,儒家、墨家、道家等诸子百家纷呈,各抒己见,对人生问题展开了深刻的思考和探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先秦诸子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感悟,并共享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

一、儒家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感悟1. 仁义道德:在儒家思想中,仁义道德被视为人生最高的境界。

孔子强调“仁”的重要性,他认为人应该以仁为本,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对人生的最高追求。

在我的看来,仁义道德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它能让人们在人际关系中更加和谐,社会也更加稳定。

2. 教育:儒家注重教育的重要性,提倡“以教为本”,强调通过教育培养人才,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我认为,教育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素质,还能够造福社会,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3. 家庭伦理:儒家思想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我深信,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良好的家庭伦理对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墨家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感悟1. 兼爱:墨家提倡“兼爱”,主张“民为重,君为轻”,认为国家应该以民众的利益为重,君主也应该全心全意为民众谋福祉。

我认同墨家的观点,一个国家只有真正以民为重,才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2. 非攻:墨家反对战争,主张“非攻”,认为战争对于民众来说是灾难。

我深信,和平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唯有和平才能让人们过上安宁的生活。

3. 尚同:墨家提倡尚同,主张“物尽其用”,倡导物质平等。

在我看来,尚同不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人生态度,我们应该珍惜资源,追求物质的平等与公正。

三、道家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感悟1. 道德经中提到“无为而治”,主张无为而治、以无为的态度对待世界。

我深以为然,有时候过度干预会产生负面效果,我们应该学会“以柔克刚”,顺其自然。

2. 鬼神观:道家主张超脱于尘世俗物,追求心灵的净化,倡导“心无杂念”。

先秦至朱子人性论观点发展脉络

先秦至朱子人性论观点发展脉络

先秦至朱子人性论观点发展脉络摘要:关于人性善恶的讨论,一直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此,很多先贤圣哲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有所涉及,相关材料也十分丰富。

本文即希望通过对南宋朱子以前这方面材料之简单梳理,获得对此问题的一个大致认识。

关键词:人性论先秦至朱子同天道问题一样,人性问题也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命题,从先秦开始,很多思想家就已经展开了对人性问题的思索和探讨。

孔子最早提出人性问题,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①对此问题,孔子并没有进一步展开论证,也没有具体说明人的本性是什么。

但是,就是这短短的八个字,已经包含了人性论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那就是“性”与“习”,亦即先天之性与后天养成两个方面,对后世人性论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孔子以后,关于人性的讨论主要围绕着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的问题展开,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一、人性无善无恶论,以告子为代表。

“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

’”②告子的理论主要是通过和孟子辩论表现出来的,其主要内容,大都保存在《孟子·告子上》中。

兹引如下:“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

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告子曰:‘生之谓性。

’“告子曰:‘食色,性也。

……”③从以上引文,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告子的观点主要是建立在“生之谓性”的基础上的,其对“性”的界定,乃是人生来即具有的东西,所以“食色”亦是性。

人生来之性是无所谓善恶的,正如杞柳生来并不特为桮棬,水自然流淌并不专往东西。

二、性善论,以孟子为代表。

孟子性善论提出之际,首先面临的便是告子“生之谓性”说的挑战,在与告子的辩论中,孟子关于人性本善的理论层层展开。

针对告子所言“性犹杞柳,义犹桮棬”的说法,孟子敏锐地抓住了其中的漏洞,指出告子所言,是站在人的角度来对杞柳桮棬作判断,而对杞柳本身而言,桮棬非但不是一种提升,反而是对其本性的“戕贼”,以此反推,那么告子竟是以“仁义”为对人之戕贼么?从而将告子推到理屈词穷的境地,不得不更换说法,因而有了湍水之喻,孟子乃用搏激之喻予以回击。

论先秦诸子人性论

论先秦诸子人性论

论先秦诸子人性论关于人性论,先秦诸子有比较丰富的论述,但大致可分为三种观点:性善论、性恶论、无善无恶论。

一性善论主张“性善论”的代表人物是战国中期人孟子,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和发展人,是他创造了儒家哲学的唯心主义理论体系。

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的萌芽,这是人异于禽兽、高于禽兽的本质的特征。

因为人心天赋是善的,所以人性也是善的。

他也认识到道德观念的形成与后天的培养有一定关系,人心有与生俱来的善端,但要发展这种善端,就必须存心、养性;存心就是存养这些善端,养性就是培养这种善端,使其不断发挥完善。

所以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的性善论作为儒家的正统思想,传播广泛,影响深远,以至宋代启蒙读物《三字经》开篇就云:“人之初,性本善。

”二性恶论主张“性恶论”的是代表人物战国中期人荀子(荀卿),他认为,人生来性就是恶的,后天教育可以由恶变善。

他认为由于人人都有欲望追求,这是性中自有,这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就决定了人的性恶。

所以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纵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矣。

”荀子的两个著名的门徒李斯、韩非子等,是性恶说的坚定支持者。

尤其韩非子,更是坚定地认为人性本恶,并由此毫不余力的主张用严刑峻法来安民定国。

三无善无恶论主张“无善无恶论”的代表人物是战国中期人告子(告不害)。

先秦主要思想流派的人性论之反思

先秦主要思想流派的人性论之反思

先秦主要思想流派的人性论之反思人性究竟是什么样的,是恶,还是善?这个问题从先秦时期就萦绕在诸子各家仁人雅士的心头,无数有学之士著书立说,阐述自己的观点。

总体看来大可分为一下几类。

性善论:以孟子为代表,他们认为,人性本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的总和。

它决定了人善的本质。

而人善的本质又经常支配着人的行为。

而且孟子认为,人人皆有良知良能,是故仁心为人类共有,“人皆可以为尧舜”,即有发展善德的潜质。

孟子以性命一致界定性善,又以仁义内在证明性善,使德性道德观的确定获得了坚实的基础。

其意义不仅在于肯定了人性有积极向上价值的功能,而且还为人类自身的整理价值取向提供了永不衰竭的动力源泉,为人类整体价值提供永不衰竭的动力之源。

然后,孟子以人性善为出发点,进一步提出施仁政的主张。

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

其中荀子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根植于人地天性,左右着人们的行为,而本性逐利,每个人都计利而行,如果不加以教化,就会导致相互之间的斗争。

但这种自然本性并非不可移易,所以他强调圣人应承担化性起伪的功效。

然而法家韩非看来,好利恶害既然是人的自然本性,就是不可移易、不可改变的。

人的行为都是受其好利的本性支配的,人与人之间不存在仁爱利他的道德关系,如果顺乎人之自然本性,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相贼相残与社会混乱。

由此出发论证严刑峻罚和权势谋术对于维持社会安定的必要性。

自然人性:老子认为自然本身就是一种完美的状态,自然过程和谐而有规律。

这种完美的自然状态对于人类来说亦是其理想的家园。

由此,老子提出“小国寡民”、“见素抱朴”。

老子所欣赏的这种自然状态本质上是一种前文明时代,他坚决反对人类文化的进程认为人应该溶于前文明的自然状态中。

而维护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的仁义道德,也是钳制人性的枷锁与其自然本性相违背,严重侵害了人地心灵和自由。

我认为,无论是性善还是性恶,诸子百家提出各自主张的出发点或为了巩固君主统治,或为了求得一方心灵净土。

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思潮

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思潮

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思潮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儒、道、墨、法等各种思想流派陆续出现,共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系列。

这些思想家们思考了人生、社会、政治、宇宙等各个领域的问题,开创了中国灿烂的哲学传统。

本文将从各个维度探讨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思潮。

一、宇宙观与人性观先秦诸子百家对宇宙的观念有着广泛的讨论和思考。

儒家提出了天人合一、仁爱天下的思想,主张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墨家则强调机械化的宇宙观,认为一切事物都能量化和可计量,人类要遵循“兼爱非攻”的道德规范。

道家则强调自然和谐、自由自在的思想,认为宇宙最基本的东西是道,人应该随性而为、自然发挥。

在人性观方面,儒家提出了“性善说”,认为每个人都有本能的良善之心,只要在适当的环境下得到培养,就能够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墨家认为一切人性都是相同的,主张消灭个人主义,落实公共利益。

道家则强调“无为而治”,认为人应该遵从自己的本性,不要强求。

二、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先秦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非常丰富。

儒家认为人应该强调孝悌、仁爱,成为受人尊敬的人。

墨家提出了“爱眾”“非攻”等重要理念,提出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和政治原则。

道家则强调“道”的存在,人应该通过修炼来达到自我完善。

在伦理道德方面,儒家以“仁”为核心,提出了孝悌、礼节等涵盖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道德规范。

墨家主张公平、公正、公共福利,同时提倡协作、互助、平等和非攻。

道家则以“无为”为核心思想,主张人应该保持自我、守持自然等为人处事。

三、政治治理与社会建设在政治治理方面,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各有所长。

儒家认为政治是天下之大同,提出了“五行”、“六义”、“齐家治国”等重要的政治治理思想。

墨家则强调公平、公正等思想,主张由一个领袖领导公共政策,以实现社会和谐和公共利益。

道家则主张“无为而治”,主张人民自主。

在社会建设方面,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也各有卓越之处。

儒家认为家庭教育极为重要,强调父母的教育责任。

先秦诸子哲学中的人性观与治理思想

先秦诸子哲学中的人性观与治理思想

先秦诸子哲学中的人性观与治理思想在中国的哲学史上,先秦时期是极为重要的时期,其中的诸子哲学对后来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秦诸子哲学的特点是多样性和开放性,这些哲学家们尝试回答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人性和政治治理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先秦诸子哲学中的人性观与治理思想。

一、儒家的人性观与治理思想儒家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一支思想流派,其历史悠久,渊源流长。

儒家思想家主张以人为本,倡导“仁爱”、“礼治”,认为这是实现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的基础。

在儒家哲学中,人性被理解为善良、有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基础,同时也强调人类天生就具备学习和成长的能力。

儒家注重政治制度、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建设,通过诸如礼制、教育、家庭教育等方式来引导人们行为举止和道德品质的提升。

在儒家治理思想中,重视教育、家庭观念、社会公德、公正等理念,要求从上至下都要遵循礼教,提出了统治者应该以身作则,为人民做好榜样教育的提议。

如论语中有“君子以身训诲人,可以不愧也。

”之语。

二、道家的人性观与治理思想道家思想对中国哲学史贡献重大,其理论基础是道家思想家关注人和自然以及自然和谐的关系。

在道家哲学中,人性被理解为自然而然的状态,强调个人自由和自主意识。

道家思想者认为,社会秩序是由自然规律构成的,人们的行为应该符合自然规律并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治理方面,道家强调依循道的原则,弱化了人为的控制和规律,强调自然的自我调节和平衡,倡导“无为而治”的理念,以谋求最高效率的政府。

三、墨家的人性观与治理思想墨家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民间社会自发形成的教派之一,墨家的人性观体现了他们对社会公正和人道主义的强烈关注。

墨家主张爱和公平,认为善良的人性是内在存在的,目的在于帮助人民,实现和谐、公正的社会秩序。

在治理方面,墨家提出了“以兼爱为体,以报怨为用”的原则,即将爱扩大到所有人,扩大到各个阶层。

墨家主张效率和公平的平衡,通过惩罚不法之徒来保护广大的社会成员。

先秦文化人性探讨

先秦文化人性探讨

先秦文化人性探讨摘要:先秦诸子人性之论,以孟、荀、告、庄最为典型。

四类人性观,于天与人、善与恶、心与生等诸关系上各有见地,各有其所得所失。

对先秦文化中人性论作重新体认,于今理之人性研究当有颇多可借鉴之处。

“性”乃我国传统哲学之重要范畴,先秦诸典籍中所载昔贤“人性”之论,尤为洋洋洒洒,其中以孟、荀、告、庄之性论最为典型。

孟、荀、告、庄之论人性,于人性之诸方面、诸层次指陈发挥备至,将天与人、善与恶、心与生等关系阐发得精辟透彻,为今人研究人性提供多可资借鉴之处,其片面或不足亦可为人性研究者之鉴。

一、“人性”索解(一)“性”与“人性”“性”为先秦哲学乃至整个中国哲学之重要范畴,为先人对宇宙、自然及自身反思所得。

“性”之一字,出现甚早,最早见于金文,《蔡菇簋》作“|”,《齐中子姜》作“┴”。

诸子以前及诸子典籍之中均有不少关于“性”的记载。

“性”的含义甚多,最原始的含义为“生”,即生命、生长和生存。

《说文系传通论》解释道:“人因五方之风、山川之气以生。

古曰:性者,生也。

既生有禀,曰性。

”《说文》中亦指出:“生,进也。

像草木生出土上。

凡生之属皆从生。

”金文中的“性”为此意,“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诗经·大雅·卷阿》)中之“性”也为生命、生长之意。

作为生命内涵规定的性,展现了古人对有生之物与无生之物区别的直接体认,是先人对自身客观观照之反映。

随着认识深入,性的内涵由人自身抽离出来,推广到生而有者的共同特质,即生而有之者为性。

随后,“性”的内涵与本体结合,抽象为天地万物共有之物质,上升为宇宙万物皆具之本质,“性”的含义自此具有了存在的本体与根据的意蕴。

就含义而言,此时的“性”既指人性,又指物性,更及于天地之性。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讲:“乃能协于天地之性,是以长久”,又讲“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

”此处的“天地之性”、“因地之性”,指天地的“六气”、“五行”之化,其中的性乃是最为广涵义上的天地之本性。

先秦诸子哲学中的人性观念比较分析

先秦诸子哲学中的人性观念比较分析

先秦诸子哲学中的人性观念比较分析先秦诸子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它的理论体系中,人性观念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也是各家学派进行深入探讨的焦点之一。

在先秦诸子哲学中,不同的学派对人性的理解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儒家、道家、墨家等几个主要先秦诸子哲学学派对人性的看法进行比较分析。

儒家人性观儒家思想认为人性具有本质的良知,这种良知是天赋的本能,包含了一系列价值观和符合人类道德规范的本质属性。

儒家称之为“仁”,即人的悌、义、礼、智等优秀品质,体现了人的高尚品格和价值意义。

在儒家看来,人性中的仁是一种正义和道义上的准则,是人们进行道德判断的主要依据。

儒家还认为,由于人性具有良知,因而每个人都有能力成为人格完善、道德高尚的人。

在儒家思想中,人性的本能特质及其统摄下的“仁”与外在的环境、社会制度和行为习惯等因素都有一定的联系和作用。

正因为这种联系,儒家认为,人可以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过程来推进人类道德的发展。

在儒家社会中,个人的修身自律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实现人类价值的最终实现。

道家人性观相比于儒家思想的“仁”,道家强调人性的原始状态,认为人性具有本质的自然属性、生命力和道德本能。

道家认为人类天性具有天然的纯真和善良,人性的本能追求的是自我实现,达到人生最大限度的自我完满。

因此,道家的人性观认为,只有在内在平静、无私无欲、静心默想的状态中,才能最大限度地体验到生命和自然的真谛。

与儒家强调个人良知及其与外在世界的关系不同,道家人性观认为,外在社会和制度是困扰人性本质的障碍。

道家所提倡的自由、自然和无为而治,是为了让人性自由展现、自我实现的最佳状态,一旦人性能够恢复到这个状态,就能够完成自身的升华,达到“道”的境界。

墨家人性观墨家人性观则强调普遍平等的人性和公正,即人人平等、公正无私的一种人性观。

在墨家看来,人性不仅是一个个体的现实或内在的实体,它更是一个超个体的、普遍的、世界性的道德范畴。

先秦时期儒_道_法家论人性

先秦时期儒_道_法家论人性

春秋战国时代,奴隶制度解体,奴隶主贵族独占文化的局面被打破。

诸侯争霸,社会发生剧变。

各种学说、思想纷纷出现。

春秋后期已出现颇有社会影响的儒、道、法家等不同学派。

人的本性问题受到中国古代思想家的重视,成为他们探求的中心问题。

儒、道、法家分别从不同角度挖掘、探求人的本性。

二千多年前的思想家们对人性的思考为我们正确认知人性,认知自我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一、儒家人性论(孔子、孟子、荀子人性观点)孔子作为儒学开山始祖,一生讲得最多便是仁。

孔子多言仁义,而很少论及人性。

孔子论人性,只限一语,即在《论语・阳货》中“性相近,习相远也”。

然而性何以相近,习何以相远?孔子未予明言。

可见孔子的人性论只限于仁本身,至于如何行仁,在孔子那里,还不是问题的重点。

在孔子看来,行仁完全是人的自觉的行为。

孔子只是简单地说:“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

至于为什么是人的自觉的行为,孔子并没有展开具体的论证。

孟子作为孔子的继承者,对于孔学的发展,主要在于对“为仁之方”的发展,通过对“为仁之方”的论述,进而建立了自己的心性论。

在孟子看来,“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

”这种先天性因素实际上也是人的本能,这在很大意义上是与动物相同的。

但是人之所以为人,并不是因为人与动物相类、相同,而是因为人与动物不同,与动物不同而为人之所专有者,才是人性。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告子》)因此,孟子认为人之本性原本就是善的,突出人之先天因素,这种本原的、先天性的善,正是人为仁向善之基础。

所以,孔孟所宣扬的仁义礼智,并不是外在于人或强加于人的东西,而是根源于人性,并且是由其发育出来的东西,是人性中本有的东西。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浅论先秦诸子教育理论中的人性论——对儒家、道家、法家的人性观点分析

浅论先秦诸子教育理论中的人性论——对儒家、道家、法家的人性观点分析
好 利论和 法 治思 想 , 虽各存 异议 , 但其 理论 认识 和社 会 实践 为建立现 代扣 谐社 会提 供 了有 益 的启 示 。 关键 词 人性 论 性 近论 性 善论 性 恶论
中图分 类号 : 4-9 G0 0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0 9 5 220 )4 0-2 10. 9 (0 90- 4 0 3 0
造 成 的
道 家 不 赞 同 儒 家 以 仁 、 、 、 为准 则 的善 恶 观 , 时 也提 出 了 义 礼 智 同 另一 套 善 恶标 准 , 认 为其 道 德 追求 超 越 了 儒 家 的道 德 , 出所 谓“ 并 提 上
德 ”“ 仁 ” “ 义 ” 上 礼 ” 概 念0 人类 的 善就 是 按 照 其 本 性 生活 。 、上 、上 “ 的 。
格、 秉赋 、 力 等 ; 习” 指 后天 的努 力 和 行 为 , 括 学 习 、 各 自所 处 于 道 。 善地 , 智 “ 则 包 受 居 心善 渊 , 与善仁 , 言善 信 , 正善 治 , 事善 能 , 善 时。 老 子 动 环 境 和 外 在 条 件 制 约 的 习惯 性 行 为 方 式 等 。孔 子 把 “ ” 为 人 的 本 又 说 :是 以圣 人 常 善 救人 , 无 弃人 , 善 救 物 , 无 弃物 。意 思 是人 性 作 “ 故 常 故 ” 性 的 思 想 奠 定 了 其 以 后 人性 论 的方 向 。 子 的人 性 论 没 有 展 开 , 我 们 依 其 自然 本 性 活 动 便 是 “ ” 毋须 讲求 儒 家 仁 义 道 德 那 一套 。 孔 但 善 , 们 也 明确 看 出 , 子 认 为 人 之所 以 有差 别 , 由于 后 天 习 俗 的不 同 所 孔 是
不 是 内心 的和 谐 了 。 子 也 不 是 把 性 恶 论推 向 极端 , 为 应 由懂 礼仪 苟 认 泫度 的有 道 德 的人 来 治 理天 下 , 改 善个 体 转 恶 为善 的人 性根 据 依 旧 而 是 仁 、 之说 。苟 子 的性 恶 论 只 是 在 表 面 上 反 对 了性 善 论 , 在 深层 礼 但 的 价 值追 求上 却 与性 善 论 一 脉 相 通 。 孔 子 、 子 到苟 子 都 是 一 脉相 从 孟

先秦百家思想之爱与人性的探讨

先秦百家思想之爱与人性的探讨

先秦百家思想之爱与人性的探讨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井喷时期,被称为“诸子百家”的时代。

而这“百家”之中,就包含有许多思考人性与爱的思想家。

本文将探讨先秦百家思想对于人性与爱的探讨,以及它们所蕴含的价值。

一、老子的“无为而治”与人性在先秦时期,老子的《道德经》被视为道家思想的经典之一。

在其学说中,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让万物自然而然地发展,将一切都归于自然规律。

而在老子看来,这种“无为而治”的状态,是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然人性”的境界。

在此基础上,老子进一步强调了人的“柔弱胜刚强”的思想。

在老子看来,人的本性是柔弱而不刚强,而只有通过“无为而治”的方式,才能真正实现“胜刚强”。

这种人性的思想,正是对于人性较为深刻的认识,也对于爱情的诠释,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二、荀子的“性恶论”与人性荀子则是先秦百家思想之中的另一位重要人物,因其提出的“性恶论”而被称为儒家“表里参同”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荀子看来,人的本性是恶的,而只有通过文化的教化才能让人慢慢地变得好。

但是,在荀子的学说中,他也提到了“博爱”的观念。

在他看来,如果一个人完全地放弃了自己的个人利益,去追求全社会的利益,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被视为“君子”了。

因此,荀子的“性恶论”与“博爱”观念,互相呼应,并没有完全排斥爱这一情感。

三、墨子与“兼爱”观念墨子的思想体系,强调“兼爱”观念,即要对全人类进行爱护。

在其学说中,墨子坚信为了达到人间的和平与共荣,必须推崇爱与利的彻底平衡。

他认为,如果没有了兼爱平衡的道德,就会造成人们之间的矛盾和战乱。

墨子在提出“兼爱”观念的同时,也反对了爱的片面化和偏执化。

他强调了爱的平等和普及,并将其作为人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使得《墨子》中的爱情,也呈现出了一种超越既有羁绊的美好面貌。

四、庄子的无我与自由恋爱庄周则是道家思想派系中的代表性人物,他强调的是人的自由与无我精神。

在爱情方面,庄子的观念为“自由恋爱”。

先秦诸子哲学中的人性论与政治实践

先秦诸子哲学中的人性论与政治实践

先秦诸子哲学中的人性论与政治实践在早期的中国哲学中,先秦诸子给出了许多不同的人性观,这些观点也成为了他们不同政治实践的基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先秦诸子的人性观,并考察它们在政治实践中的应用。

道家道家的人性观源于老子的主张,认为人性本善,而德性的滥觞则来自人对名利和自我的追求。

在政治上,道家主张贤者治理和以德治国,倡导彻底反对暴力和战争。

老子曾经说过:“不以虑远者,必有殃。

”因此,政治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改善当下的生活和预防未来的危机。

礼家与道家截然不同的是,礼家相信人性的本质是善恶并存的,以及人类的行为可以用教育和规范来影响。

同时,礼家强调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因此,他们通常利用仪式、礼仪和宗教来规范社会秩序,并且认为能够为人类创造更公正的生活。

在政治实践中,他们的方法是以德治国,依靠社会的参与来构建更好的社区。

儒家儒家的人性观认为人性本质善良,但是存在恶习和拜物主义的倾向。

他们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人们以品德、忠诚和责任感来行事。

儒家通常认为教育是影响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并强调社会的和谐和正义。

在政治方面,儒家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和谐、安稳、公正的社会,使所有个人都能够获得发展机会和尊严。

墨家墨家的人性观认为人性本质是平等的,批判有利于地位和财富的特权制度。

他们主张普惠的社会福利政策和公共工程,认为政府应该为所有人提供教育和基本医疗设施。

在政治方面,墨家强调公正和平等,并提出了重视普通民众利益的政治制度。

黄老道黄老道的人性观强调自然,并强烈反对社会的成见和任何形式的歧视。

他们主张自由自在,并要求人们在行为和思想方面遵循自然法则。

在政治实践中,黄老道主张不官僚化,反对君主制度,并认为自然规律能够创造出一个平等、和谐的社会。

结论虽然先秦诸子的人性观存在许多不同,但它们都着重关注人类本质和社会关系。

在政治实践上,所有的派别都有其独特的贡献,无论是通过德治、社会规范、公共工程或者自由创新。

人皆可以成尧舜?看先秦诸子如何辩论“性善与恶”

人皆可以成尧舜?看先秦诸子如何辩论“性善与恶”

人皆可以成尧舜?看先秦诸子如何辩论“性善与恶”加载更多孔子■孟子所说的人性是指人先天固有的、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共性。

标准有三:一是人类皆有;二是他类皆无;三是先天固有。

所谓人类皆有,就是人人都有,而不是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

所谓他类皆无,就是只有人类才有,其他动物都没有,否则人性与兽性就没有区别了。

所谓先天固有,就是天生就有的,没有后天的成分,更不是后天所加■孟子说的“人性皆善”是指人人都有善端。

譬如,人人都有成为能工巧匠的双手,但不等于人人都是能工巧匠,因为还有后天学习训练等诸多因素。

“人皆可以为尧舜”,但要真正成为具有圣德的人还有很多后天的条件。

每个人天性都是善良的,但并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样“每个人都有觉悟”,更不可能“满街都是圣人”我国古代思想家对人性的认识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告子的“无善无不善”论,公都子的“有性善有性不善”,荀子的性恶论,世硕的善恶兼具论等。

从表面上看,各家所论似乎都有道理,因而两千余年迄无定论。

究其原因,主要是各家都在说现象、举例子、打比方,缺乏逻辑的思辨,遂使这一哲学命题争论不休,永无终结。

孟子人性论遵循三大标准孟子孟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位提出系统人性理论的思想家。

综合《孟子》一书的相关论述,孟子所说的人性是指人先天固有的、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共性。

标准有三:一是人类皆有;二是他类皆无;三是先天固有。

所谓人类皆有,就是人人都有,而不是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否则就是以偏概全。

所谓他类皆无,就是只有人类才有,其他动物都没有,否则人性与兽性就没有区别了,也就违背了人性定义的区别性(特性)原则。

所谓先天固有,就是天生就有的,没有后天的成分,更不是后天所加,亦即《礼记》所说的“天命之谓性”。

这与孔子的人性观是一脉相承的。

孟子性善论的“善”,指的是仁义礼智的心理倾向。

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先秦诸子对于人性本善或本恶的不同观点

先秦诸子对于人性本善或本恶的不同观点

先秦诸子对于人性本善或本恶的不同观点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先秦时期的诸子对于人性本善或本恶的观点有着广泛而独特的看法。

这些观点的差异可以追溯到他们对人类本质的理解以及对社会和道德价值的看法上。

本文将探讨孔子、孟子、荀子和墨子这四位思想家的不同观点,并来探究他们对于人性的理解和社会道德的影响。

1. 孔子的人性本善观点孔子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他的观点对于后来的哲学和社会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认为人性本善,他相信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内在的道德本能。

在孔子看来,确保社会和个人的和谐与稳定的关键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通过正确的教育和道德规范,人们的善性就能够被引导出来。

他注重培养人的仁爱之心和道德觉悟,通过问学和进修来提高个人修养。

他相信通过塑造良好的个人品德和培养社会的和谐关系,人们可以实现自我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2. 孟子的人性本善观点孟子是孔子的学生和继承者,他也是中国先秦时期另一位重要的思想家。

与孔子相似,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他进一步强调了人性的活动性和实践性。

他认为,人性的本善是与自然的道德和天理相一致的。

孟子主张积极干预人性,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和谐。

他认为人们必须通过教育和修行来培养内在的德行,进而实现个人的完美和社会的进步。

他也强调人们应该关注他人的利益,通过善行和仁爱来建立社会的秩序和和谐。

3. 荀子的人性本恶观点与孔子和孟子的人性本善观点不同,荀子持有人性本恶的观点。

他认为人性本质上是自私的、邪恶的。

荀子相信人性的恶劣是由于人的欲望和私心使然。

他认为,如果没有政府的约束和道德规范的约束,人们会陷入混乱和争斗中。

荀子认为,要想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必须依靠道德教育和优秀的领导者。

他主张通过严格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来限制人的欲望,以实现社会的秩序和团结。

他强调了社会制度和规范的重要性,以控制人性中的邪恶倾向。

4. 墨子的人性本善观点墨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之一,他的观点与孔子和孟子有所不同。

先秦诸子语录读后感

先秦诸子语录读后感

先秦诸子语录读后感先秦诸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代表,其语录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智慧和人生哲理。

通过阅读他们的语录,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还可以从中汲取到许多启迪人心的智慧。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先秦诸子语录读后的感悟。

孔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们常常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但更应该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只有真正了解别人,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孟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双方的目标和追求不同,就不可能合作共事。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的选择,不强求别人与自己一样。

荀子曰:“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生中总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此放弃。

面对挫折和困难,我们要学会坚强和乐观,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墨子曰:“兼爱无私,兼利无私。

”这句话告诉我们,爱和利益不应该只局限于自己,而应该包容所有人。

只有心怀善意,才能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和力量来自于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

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才能在人生道路上取得真正的胜利。

庄子曰:“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是淡泊的,不被功名利禄所迷惑。

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我们要学会淡定和超脱,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

韩非子曰:“安知非福,福之为福,祸之为祸。

”这句话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以为的福气可能是祸患,而看似的祸患却可能是福气。

人生充满了变数,我们要学会接受命运的安排,不要轻易下结论。

这些先秦诸子的语录,虽然言简意赅,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通过阅读他们的语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到许多启迪人心的智慧。

希望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将这些智慧融入到自己的行为和处世之道中,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先秦诸子的人性论及其对古代法制的影响

先秦诸子的人性论及其对古代法制的影响

先秦诸子的人性论及其对古代法制的影响摘要:文章梳理了先秦诸子的人性论观点,无善无恶说,性善说,性恶说,绝对性恶说。

论证了人性论对中国传统法制的影响:“性善论”导致对皇权刚性约束规范的缺失,“性恶论”--重典治吏的逻辑起点。

“性善”与“性恶”这两种矛盾的人性论,被后世的王朝统治者们交替采纳,当辩护君权独大,不需要法制层面的刚性约束时,“性善”论是人君的有力武器,当论证重典治吏,严酷处罚违法官吏时,“性恶”论是不二之选。

对于人性的矛盾认识,使得中国古代约束君权和约束官吏走向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关键词:性善;性恶;约束君权;重典治吏;有关人性问题历来是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所热衷探讨的重要理论问题,“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确切的说就是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

”[1]人性论不仅是作为一种思想,而居于中国哲学思想史中的主干地位,并且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原理、动力。

[2]先秦诸子们对于人性的认识基本是按照“善、恶”的框架来展开的,先秦诸子对人性善恶的激烈争论,深深的影响了后世的传统法制。

一、先秦诸子的人性论观点从夏代起,统治者便利用“天命”来进行统治,所谓“有夏服天命”. (《尚书·召诰》)认定夏王“受命于天”.一切万物都是由天或上帝来主宰。

一切权威由天或上帝来承载。

人事是渺小和卑微的,对人性的讨论淹没在对天帝的崇拜之中。

先秦诸子思想 (1)

先秦诸子思想  (1)

文献选读(一)孟子与告子关于人性的论辩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桊1也。

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桊。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桊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桮桊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桊,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告子上》)(二)“仁内义外”的论辩告子曰:“食色,性也。

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

”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

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

”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

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1桮(bēi)棬(juàn):桮,同“杯”;棬,曲木做的飲器。

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

”“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

”“酌则谁先?”曰:“先酌乡人。

”“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

”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

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

’曰:‘弟为尸2,则谁敬?’彼将曰:‘敬弟。

’子曰:‘恶在其敬叔父也?’彼将曰:‘在位故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诸子关于人性的观点
古今中外对人性的讨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各种观点是百家争鸣,竞相争妍。

但又都不能让人完全信服,而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尤为重视对人性的探索,诸子的人性思想,内容极其丰富,蕴义极其深刻,观点各异。

但就其主要思想观点而论,先秦时期各家都是想通过对人性的认识,使人有规律、有秩序、有道德、有理想、有目的的生活,去恶存善、改恶为善;孜孜以求,积极进取,最终实现人生理想,完善人生价值,达到人生目的,追求幸福的、愉悦的、完美的人生。

如果进行认真分析,诸子百家其主要人性探
讨是从以下诸问题所出发的:1)什么是人性?也就是人性的定义是什么?2)人性是什么?善?恶?无善无恶还是有善有恶?3)人性具不具有变易性?也就是说人性可不可变?4)如果可变,那么其改变趋向和途径又是什么?
一、诸子对人性的定义
孔子最早谈到了人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不过,他没给人性下什么定义,也没有明确回答人性是善是恶,只是强调了人性基本平等和可塑。

孔子对人性这个很复杂的问题,他明智之处就是少谈、不武断下结论。

正如他的弟子子贡所言:“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告子认为:“生之谓性”;庄子认为:“性者,生之质也”;荀子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科学,不可事”;韩非子认为“夫智,性也;寿,命也,性命者,非能以学于人也”;孟子认为“人之异于禽兽者”。

先秦诸子所讲的“性”、“人性”的基本涵义可以说都是一致的,即“性”一般指人或物天然的、自有的东西、特点、特征或资质;“人性”是指人具有的天然的、自有的东西、特点、特征或资质,即指人的天生资质或天赋素质。

二、诸子百家的人性的善恶之论
先秦时期关于人性善恶,众说纷纭,各执一端。

主要有:
1.性善论——主要代表人物孟子
孟子力倡人性善论,人性之所以是善,是因为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先天的道德萌芽,认为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仁义礼智四个善端,这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生固有的,“善端”代表人的善,人心有善端,就表现为人性之善,所以人性是善的
2.性无善无恶论------主要代表人物告子
在告子看来“性无善无不善也”,善与恶都不是性,而是后天教育培养性的改变,由于教育和环境的不同而使性或变为善、或变为恶。

3.性恶论——主要代表人物荀子
荀子认为,人生来的本
性是恶,人的本性都是好利求欲的,人人都是“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由于人人都有物质欲望追求,是性中自有,不待学而自然的,正是这种物质欲望的追求,决定了人性的恶。

4.性有善有恶说——主要代表人物世硕
世硕认为,人生来具有“善”与“恶”这两种不同的自然属性,是先天具有的,与
生俱来的。

这如同气有阴阳一样,阳气表现为善,阴气表现为恶,因此人有善有恶。

5.性自然说——主要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道家认为人性即人的自然性。

自然性最明显的特点是原生性,《老子》“善之与恶,相去若何”、“见素抱朴”用原生之“朴”来形容人的本性。

庄子则是进一步发展了性“朴”之说。

6.性自利自爱说——主要代表人物墨子
墨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男女”和“生利”,是“自利”和“自爱”
7.性好利说——主要代表人物法家诸子
法家多用“情”和“欲”来描述人性,其核心是“利”。

《管子》说“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天下”,《商君书》说“民之性,度而取长,称而取重,权而所利”、“民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8.人性“为我”说——主要代表人物杨朱
杨朱“为我”之说,是由儒道墨人性论主流思想中涌出的一股异流,杨朱将人性从偏颇之处加以解说,但却恰好触及了人性的本真,即人的自私性。

杨朱主张“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利己而不损人。

三、人性的变易性
在人性是否具有变易性、可不可以改变这个问题上,先秦诸子可以说是达成了共识——皆认为可变可易。

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告子认为“性,犹湍水也”,孟子也承认人性不但变易不定,而且善端可得可失,“人之所以异欲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亦,君子存在”。

荀子认为人“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

”明确
肯定了人性的多种可能性和变易性。

墨子主张人性如染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认为人性具有可塑性。

在管子看来“民之从利如水之走下,于四方无择也”。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世硕认为“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善恶在所养焉。


四、人性扬善去恶的途径
先秦诸子探讨人性,从根本上说来,是人类怎样认识自己,人应该有什么样的价值,怎样扬善去恶。

由于诸子对人的关系及其地位认识不同,因此在扬善去恶的途径上也不尽相同。

道家认为人生在世要以出世的态度来应世间万事万物,讲究的是“无为”,强调的是“寡欲”和“绝圣弃智”。

主张不尚礼仪,不论是非,不辨美恶,不染尘世,追求的是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与世绝缘,回归自然的境界。

儒家以仁义为纽带把人与人连接在一起,追求的是“仁者爱人”,寻觅的是“泛爱众而亲仁”,孔子主张推己及人,以礼待人,克级复礼,重“忠恕“之道”。

孟子极为重视养心知性“养吾浩然之气”,强调要完善本心,发扬善端,崇尚仁义。

荀子想通过“化性起伪”来改造人的性恶,通过只礼仪、立法度、化师法来“隆礼”。

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认为通过爱一切人和为天下人牟利来扬善去恶。

在他看来,爱人如爱己,利人则利己,人应该通过兼爱达到善。

法家则强调应该通过法治来去恶扬善。

要“厚爱利,明智礼,上身服,审度量,乡置师,中先令,劝庆赏,振刑罚”,以利来鼓励人们行善,以法制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刑罚来遏制人们的恶。

先秦人性学说的中心问题是人性善恶问题,由于各家关于人性的界定不同,因而人性善恶的学说或是或非。

如果所谓性指生而具有无须学习的本能,强调其本能的话,那么应该说性是无善无恶的。

在这个意义上,告子之说存在一定合理之处。

但如果说性具有变易性,那么所人性有善有恶更为恰当的,在这个层次上,世硕之学说可以解释。

但在当时孟子关于人性的四善端和荀子的性恶论处于主流地位,俩者皆有合理之处,但又有着偏颇的地方。

整个先秦时期的人性学说总的说来是想通过围绕“善”和“恶”为中心进行揭示人的本质所在,孔子重仁,孟子重义,荀子重礼到后来的韩非重法,有儒家
的形而上的仁学思想到韩非形而下的法术势结合,表明了先哲在对人性的颓败所流露的无可奈何的情感。

由于人的七情六欲和追求生存的本能,对资源怀有一种执着的寻觅,但资源的有限和分配的不合理的存在。

容易导致人性的贪婪和虚伪,也使得对人性问题的难以理解和解剖。

不管是墨子积极地寻求“兼爱”的拯救人心的情怀,还是杨朱和道家的消极“保全存真”的心境,但都无法解决人的生存发展和资源的矛盾,也就无法解决物质需要和精神追求的两难选择。

先秦诸子从不同层面和侧面来解剖人性,但最终都无法摆脱人性难以改善的局面。

所有的意义最后只是给后人留下丰富的学术精神和关注人生的情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