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儒、墨、道、法人性论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先秦时期,儒道两家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儒家注重礼仪道德教化,强调人的修养和人伦关系;道家则强调自然之道,追求自由自在的境界。
两家对于人性的理解和看法有着一些异同之处。
儒家主张人性本善,认为每个人天生都有良好的品质和潜力,只需受到正确教育和良好环境的熏陶,便能实现自己的完善和发展。
儒家思想中的“仁”就是人性中的最高境界,是推动个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
儒家思想强调人的道德修养,通过琢磨和奉行“仁义礼智信”的原则,来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而道家则持有人性本恶的观点,认为人性痴愚、欲望无限,只求享乐,缺乏自我约束和理智控制。
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强调顺其自然,放弃功利的欲望,追求自由自在的心态和境界。
道家认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应该通过放弃个人欲望和努力追求心灵的自由,以达到达到人生的真谛。
儒道两家对待人性的发展方式也有所不同。
儒家认为通过正确的教育和道德规范,人性可以得到完善和发展。
儒家思想提出了“教化”和“礼乐”等重要概念,强调通过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引导,使人明辨是非、行为端正,使人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习惯。
道家则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个体应该将欲望降低到最低限度,寻求个体内心的内在力量,通过修炼内心状态来达到心灵的自由。
道家主张通过养生、修炼、禅悟等方式,达到身心的和谐与协调,实现人性的完善和发展。
儒道两家对于实现人性的境界和目标亦有不同观点。
儒家认为,通过道德修养和实践,人可以达到仁爱众生并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境界。
儒家追求的目标是个人和社会的和谐进步,强调个人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彼此关系的建立实现自身的价值。
而道家则主张摆脱俗务,返璞归真,寻求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境界。
道家追求圆融的境界,强调追求自由自在,达到心与自然的完美统一。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在人性论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人性本善与本恶的观点、发展方式以及目标境界等方面。
儒家主张人性本善,通过教化和修养实现人性的完善;而道家则倾向于认为人性本恶,通过无为而治和返璞归真实现人性的发展和升华。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在先秦时期,儒家和道家是两种重要的思想流派,对于人性的看法也有一定的差异和异同之处。
本文将分析儒家和道家人性论的异同之处。
儒家对于人性的看法强调人之性善。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具有天赋的道德本能。
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孟子把人的天性比作“四体皆正,能矫其性”,表明人自然具有善良和道德的倾向。
儒家强调要发扬人之善性,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达到人类完善的目标,提倡以仁义为本的行为准则。
儒家认为如果人们能够按照内心的本能去做事,就能够实现治理的目标。
与此相反,道家对于人性的看法则较为悲观,认为人性本恶。
道家认为人性是一种被各种欲望所诱导的本能,人因为贪婪、欲望等存在而失去了本真的自我。
道家强调要通过放弃欲望,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来达到人类完善的目标。
老子曰:“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强调要遵循柔弱自然的原则,通过无为而治的方式来实现生活的最高境界。
儒家和道家对于修行的方法也存在差异。
儒家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人类完善的途径。
儒家通过修身来达到心性的完善,通过齐家来达到家庭和谐,通过治国来达到社会秩序的安定,最终达到天下的和平。
儒家认为人们应该追求仁义道德,通过实践来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
相反,道家则认为修身养性要通过返璞归真、无为而治的方式。
道家通过舍弃世俗欲望,回归自然来实现心性的完善。
道家认为人们应该超越尘世的物质欲望,通过无为而治的方式,使得自己与自然合而为一。
儒家和道家对于社会实践的态度也存在差异。
儒家重视社会秩序和规范,强调要通过道德的规范来实现社会和谐。
儒家一直强调强调礼、义、仁等道德规范,讲究顺从、服从裨益等。
儒家认为只有通过社会规范的约束,才能实现社会和谐。
及时儒家的道德倾向是善的,但也强调社会规范的作用。
相反,道家则强调要保持自然与人的和谐。
道家认为过度的社会规范会限制人的自由和个性的发展,建议人们放下社会束缚,回归自然。
道家认为,只有通过放松社会限制,返璞归真,才能够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和谐。
论先秦儒、墨、道、法人性论
非常追求“ 善” , 他说 : “ 上善若水 。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处众 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居善地 , 心善渊, 与善仁 , 言善信 , 正 善治, 事善能 , 动善时。 ” 老子又说 : “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 , 故 无弃人 , 常善救物 , 故无弃物。” 意思是人们依其 自然本性
一
事实上 , 墨家并没有提 出明确的人性论主张 , 但我们 通 过 分 析可 得 知 墨 子对 人 性 大概 有 以 下 两种 观 点 : ( 1 ) 人
、
近也 , 习相远也” 。“ 性” 指的是先天素质 , “ 习” 指的是后天 习染 , 包括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孔丘认为 , 人的先天素 质没有多大差别 , 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 用, 才造成人 的发展有重大的差别。 人 的天赋素质相近, 打
三、 道家 老子 、 庄子 的人 性 论
如此 , 孔子提倡 “ 有教无类 ” 的教学方针 , 广泛吸收学生。 他 实行开放性的“ 有教无类” 方针, 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 的 需求 , 适应 了社会发展需要 , 是顺应历史发展潮 流的进步 思想 。除了“ 性相近也 , 习相远也” 的观点 , 关于人性问题 ,
就 是 仁义 礼智 的萌芽 , 是人 真正 的本 性 。 基 于 上 面两 点 , 孟
的气质就是他的德性或完善 , 人们应当由于本身的缘故而 寻求它 。老子 、 庄子所追求的“ 人性” 顺其 自然 , 无所欲 , 无 所求 , 其所要达到的是 自然生命之纯洁 、 朴实 , 精神安 宁 、 恬静的境界 。道家人性论的起点, 在于人的生命 和精神皆
【 专题研讨 】
论先秦儒 、 墨、 道、 法人性论
何
( 福建师范大学
柳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
先秦时期,儒家和道家是两种不同的思想流派。
儒家强调的是人性的改变和塑造,而
道家则强调自然和虚空,认为人性是自然之中一部分的产物,应该尽可能地跟随自然。
因此,两种思想的人性论也有所不同。
儒家最重要的思想家孔子,认为“人性本善”。
这是基于他对人类社会现象的观察和
思考,他相信人性的善良本质是可以通过教育和社会治理来发掘和激发的。
儒家思想还认为,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可以让人性得到更好的发挥和体现。
另一方面,道家则认为“人性本恶”。
道家认为人性的本质是自私和贪婪的,这使得
人们总是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损害别人的权益。
然而,道家并不认为这是一种错,因
为这正是自然的本性,是人们不能逆转的。
其实,尽管儒家和道家的人性论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渴望塑造一个更好的社会。
儒家
认为,社会可以通过教育和治理来改善,而道家则认为,社会应该尽量跟随自然,实现
“无为而治”。
总的来说,儒家和道家在人性论上的主要差别在于他们对人性本质的看法。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通过社会和教育等手段,可以引导人性得到更好的发挥;而道家则认为,人性
本恶,并且认为人类应该向自然一样行动,充分利用人类自身的自然本性。
虽然有所不同,但两种思想都试图探寻一个更好的社会,这也使得两种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先秦思想主要流派
先秦思想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思想特征先秦时期,中国大地出现了一场大变动。
而体现在思想界,则是重要的“士”阶层的发展。
他们著书立说,就各自的理论争辩,出现了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儒、墨、道、法四家。
下面我就简要总结一下这些重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和思想。
一、商周宗教思想商周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思想信仰随之也发生了改变。
以上帝为上神的一元神宗教代替了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的原始宗教,虽然仍保存了浓重的自然的成分,但是却担负了社会与国家政治的许多功能。
“帝”不是以“创世者”的身份获得支配世界的最高权力的而是殷商人将自己的祖先神上升为最高神的。
还有商人的周人的祈天意识与敬德观念以“天”称至上神,显然凸现了至上神被赋予“上”、“大”意义后所获得的超越意义。
天的自然生殖的特点、人格神的身份被淡化了,天被赋予了一种价值理性的品格。
帝向天的转化,隐含着这种品格的转变。
二、春秋时代思想春秋时期,是铁犁牛耕,生产力发展,阶级变动,变法成为潮流的时代。
天作为有灵性、有人格的神的意识进一步消退了,人们的思想进入了理性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人们还是持守着传统中的“德”,持守着对良好秩序(礼)和良好教养的一种理想。
这仍然是超越的,仍然具有宗教性。
其中还出现了孙武为代表的军事思想(《孙武兵法》)。
其中渗透关于战争及其与政治经济方面的各种辩证法思想。
三、儒家儒家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义。
注重伦理道德修身。
社会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以伦理规范作为基础。
还要从个人修身开始——慎独。
提倡“德治”、“仁”,还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等级制度。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孔子1、天命观信奉“天命”,但不信鬼神(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天命思想,孔子给天明赋予的主要是个人命运的含义。
他相信天道是公正的,具终极支配意义的。
天道就被赋予了道德的、价值的品格;作为公正的天道,其终极的支配地位不可逆转,这就是“天命”。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儒道两家在思想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儒家注重人的修养和在社会中的角色,强调“仁爱”、“孝道”等,而道家强调“自然”、“无为而治”等,重视个体的自由和自我实现。
在人性论方面,儒道两家也存在差异和联系。
下文将从儒、道两家的人性论的基本思想、特点和异同进行分析。
一、儒家人性论儒家的人性论主要是指“性”和“情”的关系。
儒家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与生俱来的“性”。
虽然“性”有某种共性特征,但它同时也有个体化、多样性的特点。
儒家称之为“性与情相生相克”的理论。
性是人生命本质的东西,而情指的是受到社会影响所形成的人内在的习惯和情绪。
情是影响性的负面因素,所以儒家强调要“扬弃”情,以修养和涵养“性”。
儒家提倡“知行合一”、“以情治情”等,旨在培养和弘扬人的“仁爱”、“孝道”等美德,使人的性得以最大限度地体现和实现。
道家的人性论是指人的本质是“道”,“道”是宇宙间最高的存在。
道家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自然”,即回归最初的本性,消除自我意识,无为而治,达到超越生死的境界。
道家倡导的自由、无为、不争等思想,强调发挥自己的本质,以达到自我实现和归一于大道的境界。
在人性的发展和实现方面,道家注重修养内在,以回归本能和本质为主要目的。
儒道两家的人性论在思想上存在差异和联系。
从人的本质和目的来看,儒家和道家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儒家视人的本性为与生俱来的,“仁”是追求的根本目的,要通过涵养“性”达到。
而道家认为人是与“道”相通的,本质上超越“仁”的范畴,其目的是超脱个体逐渐达到对大道的认知。
在人性的发展和实现方面,两家观点也有区别,儒家强调要通过涵养“性”的方法达到虚心慎微、仁爱厚道的境界;而道家倡导的“无为而治”所依据的是个人试图超越经验界限以及放弃个体的硬性努力、宽容、包容和自我否定等。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儒家和道家是先秦时期两大流行的思想流派。
在这两家思想中,人性是一个重要的命题。
儒家提倡人性善良,注重修身立德,追求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而道家则强调虚无无为,提倡自然、无为、神秘和超然的生活方式。
本文将分别从儒家和道家的角度,探讨两家对人性的看法及其异同。
儒家对人性的看法主要体现在孔子、孟子以及后来的儒家学者的著作中。
儒家认为,人性本质上是善良的。
《论语》中有“人之初,性本善”一语,这是儒家关于人性的核心观点。
儒家认为,人天生具有良善的本性,但在社会生活中会受到各种恶习、不良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人性的恶化。
儒家提倡通过教育、仁爱、礼乐等方式来培养和挖掘人性的善良一面,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孟子在其著作中进一步强调人性的善。
他认为,人的本性善良,所有的恶行都是受外界因素影响所致。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性具有良善的天赋属性,这种善性来源于自然而非后天教化。
儒家还提出了“不忍人之受教而进之”的观点,认为每个人的学习能力是相同的,只是教育不当导致了不同的学习成绩。
这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人性的本质善良,对社会的教育、培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与儒家不同,道家对人性的看法则更为超然和虚无。
道家认为,人性本质上是游离于世俗界限之外的。
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治”等观点,主张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这一观点与儒家强调的积极主动的教化培养对人性的看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老子认为,人性本身就是虚无的,要达到无为的境界,不执着于功利的追求,而是要顺应自然,真诚面对自然界的变化。
道家强调自然界的无常和反复,主张顺应自然,顺道而行,不要过分干涉、干预自然规律。
道家不太关注人性的善恶,而是更加关注个体如何顺应自然,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超脱尘世的纷扰。
从儒家和道家两家对人性的看法来看,可以看出两种不同思想之间的根本差异。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强调通过道德修养、教育培养来发掘和挖掘人性的善良一面,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道家则认为,人性本身就是遵循自然的无为之道,追求自然、无为、虚无等境界,超然于纷扰之外。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儒家和道家是两大哲学流派,对于人性的认识和看法也有着不同的观点。
本文将就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进行探讨。
儒家对人性的看法主要体现在《论语》和《孟子》等经典中。
孔子提倡“仁”、“义”,认为人性本善,通过修养和教育可以培养出高尚的道德品质。
他强调“性善”,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而恶行是环境和教育的结果。
孟子则进一步强调了人性的善良,倡导“性善说”,强调人的本性是好的,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和发展这种善性。
他认为,人性善良是人生发展的基础,只有发展好人的本性,才能使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更高。
而道家对人性的看法则主要体现在《老子》和《庄子》等经典中。
老子认为,人性是自然的,是一种已经确定好的东西,不需要改变和培养,所以主张“无为”,强调顺乎自然,遵循大道。
而庄子更加强调了自然和自由,他认为人的本性应该追求自由和无为而治,反对儒家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规范,认为这种努力是在违背自然的本性。
儒家和道家对待人性的态度和观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儒家认为人性是可以被教育和培养的,是可以通过修养和正义的道德规范来塑造的。
而道家则认为人性是天然的,是无法改变的,应该追求自然和无为而治。
儒家认为人性是善良的,注重道德和伦理的培养。
而道家则更加注重自由和无为,认为人性应该追求无拘无束的自然状态。
儒家强调社会秩序和规范,注重道德伦理规范。
而道家则强调个体的自由和天然状态,反对规范和秩序。
虽然儒家和道家在人性观上有诸多的不同,但也存在着一些共通之处。
两家都认为人性是重要的,是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根本出发点,都在很大程度上关注人性的塑造和改变。
两家都强调了人性的善良,虽然在具体理解和理论基础上有所不同,但都相信人性是良好的,是可以被发展和提升的。
两家都强调了对待自然和道的态度,儒家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而道家更加强调了追求自由和无为而治。
先秦诸子哲学中的人性观念比较分析
先秦诸子哲学中的人性观念比较分析先秦诸子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它的理论体系中,人性观念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也是各家学派进行深入探讨的焦点之一。
在先秦诸子哲学中,不同的学派对人性的理解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儒家、道家、墨家等几个主要先秦诸子哲学学派对人性的看法进行比较分析。
儒家人性观儒家思想认为人性具有本质的良知,这种良知是天赋的本能,包含了一系列价值观和符合人类道德规范的本质属性。
儒家称之为“仁”,即人的悌、义、礼、智等优秀品质,体现了人的高尚品格和价值意义。
在儒家看来,人性中的仁是一种正义和道义上的准则,是人们进行道德判断的主要依据。
儒家还认为,由于人性具有良知,因而每个人都有能力成为人格完善、道德高尚的人。
在儒家思想中,人性的本能特质及其统摄下的“仁”与外在的环境、社会制度和行为习惯等因素都有一定的联系和作用。
正因为这种联系,儒家认为,人可以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过程来推进人类道德的发展。
在儒家社会中,个人的修身自律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实现人类价值的最终实现。
道家人性观相比于儒家思想的“仁”,道家强调人性的原始状态,认为人性具有本质的自然属性、生命力和道德本能。
道家认为人类天性具有天然的纯真和善良,人性的本能追求的是自我实现,达到人生最大限度的自我完满。
因此,道家的人性观认为,只有在内在平静、无私无欲、静心默想的状态中,才能最大限度地体验到生命和自然的真谛。
与儒家强调个人良知及其与外在世界的关系不同,道家人性观认为,外在社会和制度是困扰人性本质的障碍。
道家所提倡的自由、自然和无为而治,是为了让人性自由展现、自我实现的最佳状态,一旦人性能够恢复到这个状态,就能够完成自身的升华,达到“道”的境界。
墨家人性观墨家人性观则强调普遍平等的人性和公正,即人人平等、公正无私的一种人性观。
在墨家看来,人性不仅是一个个体的现实或内在的实体,它更是一个超个体的、普遍的、世界性的道德范畴。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先秦时期的儒道两家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两大流派,儒家倡导仁爱之道,主张以人为本,强调人类的天赋和人性的善良;道家则主张道法自然,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内在宁静。
双方人性论思想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也存在一些共通点。
儒家人性论强调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弘扬以仁爱为核心的人伦道德,认为教化可以使人的善性得以充分发挥。
在《论语》中,孔子曾提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即人的天性本来是善良的,但因受外界影响习得了不良习惯而失去了自然本性。
他还提出了“君子养贤,而后成其才”、“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等思想,充分体现了在教化的过程中,应积极引导人们去发挥自身的善性。
从理论上讲,儒家人性论强调的是对人性的培养与发扬。
相比之下,道家人性论则更多地强调了人的心性,并认为人要追求心灵自由和内在宁静。
在《庄子》中,庄子提出了“遂心者天矣”、“不得已而为之者”等思想,认为人要追求自我内心的舒畅,避免受到外界的约束和干扰,从中寻找到心灵的自由和内在的宁静。
此外,道家人性论中还强调人的与道的关系。
道家认为,人与道本来就是一体的,人要通过内心的修养才能让自己与道合一,从而达到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在儒道两家人性论之间,还存在一些共通点。
首先,两者都认为人的内在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儒家人性论认为人的天性本来就是善良的,而道家认为人的内心要追求自我内心的舒畅和自由。
其次,儒道两家都认为人应该通过内在的修养和教化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秀品质。
最后,两者都追求人的内在宁静和自由,只是在实现的方式上存在一些不同,儒家强调的是与他人的和谐共处,而道家则是追求与自然、与道的合一。
总的来说,先秦时期的儒道两家人性论虽然存在一些区别,但都在不同程度上探讨了人性的本质和人内心的修养。
这些思想启示我们,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避免外界的干扰和压力,同时也应当积极引导他人发挥自身的优秀品质,共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先秦时期儒_道_法家论人性
春秋战国时代,奴隶制度解体,奴隶主贵族独占文化的局面被打破。
诸侯争霸,社会发生剧变。
各种学说、思想纷纷出现。
春秋后期已出现颇有社会影响的儒、道、法家等不同学派。
人的本性问题受到中国古代思想家的重视,成为他们探求的中心问题。
儒、道、法家分别从不同角度挖掘、探求人的本性。
二千多年前的思想家们对人性的思考为我们正确认知人性,认知自我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一、儒家人性论(孔子、孟子、荀子人性观点)孔子作为儒学开山始祖,一生讲得最多便是仁。
孔子多言仁义,而很少论及人性。
孔子论人性,只限一语,即在《论语・阳货》中“性相近,习相远也”。
然而性何以相近,习何以相远?孔子未予明言。
可见孔子的人性论只限于仁本身,至于如何行仁,在孔子那里,还不是问题的重点。
在孔子看来,行仁完全是人的自觉的行为。
孔子只是简单地说:“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
至于为什么是人的自觉的行为,孔子并没有展开具体的论证。
孟子作为孔子的继承者,对于孔学的发展,主要在于对“为仁之方”的发展,通过对“为仁之方”的论述,进而建立了自己的心性论。
在孟子看来,“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
”这种先天性因素实际上也是人的本能,这在很大意义上是与动物相同的。
但是人之所以为人,并不是因为人与动物相类、相同,而是因为人与动物不同,与动物不同而为人之所专有者,才是人性。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告子》)因此,孟子认为人之本性原本就是善的,突出人之先天因素,这种本原的、先天性的善,正是人为仁向善之基础。
所以,孔孟所宣扬的仁义礼智,并不是外在于人或强加于人的东西,而是根源于人性,并且是由其发育出来的东西,是人性中本有的东西。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浅论先秦诸子教育理论中的人性论——对儒家、道家、法家的人性观点分析
中图分 类号 : 4-9 G0 0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0 9 5 220 )4 0-2 10. 9 (0 90- 4 0 3 0
造 成 的
道 家 不 赞 同 儒 家 以 仁 、 、 、 为准 则 的善 恶 观 , 时 也提 出 了 义 礼 智 同 另一 套 善 恶标 准 , 认 为其 道 德 追求 超 越 了 儒 家 的道 德 , 出所 谓“ 并 提 上
德 ”“ 仁 ” “ 义 ” 上 礼 ” 概 念0 人类 的 善就 是 按 照 其 本 性 生活 。 、上 、上 “ 的 。
格、 秉赋 、 力 等 ; 习” 指 后天 的努 力 和 行 为 , 括 学 习 、 各 自所 处 于 道 。 善地 , 智 “ 则 包 受 居 心善 渊 , 与善仁 , 言善 信 , 正善 治 , 事善 能 , 善 时。 老 子 动 环 境 和 外 在 条 件 制 约 的 习惯 性 行 为 方 式 等 。孔 子 把 “ ” 为 人 的 本 又 说 :是 以圣 人 常 善 救人 , 无 弃人 , 善 救 物 , 无 弃物 。意 思 是人 性 作 “ 故 常 故 ” 性 的 思 想 奠 定 了 其 以 后 人性 论 的方 向 。 子 的人 性 论 没 有 展 开 , 我 们 依 其 自然 本 性 活 动 便 是 “ ” 毋须 讲求 儒 家 仁 义 道 德 那 一套 。 孔 但 善 , 们 也 明确 看 出 , 子 认 为 人 之所 以 有差 别 , 由于 后 天 习 俗 的不 同 所 孔 是
不 是 内心 的和 谐 了 。 子 也 不 是 把 性 恶 论推 向 极端 , 为 应 由懂 礼仪 苟 认 泫度 的有 道 德 的人 来 治 理天 下 , 改 善个 体 转 恶 为善 的人 性根 据 依 旧 而 是 仁 、 之说 。苟 子 的性 恶 论 只 是 在 表 面 上 反 对 了性 善 论 , 在 深层 礼 但 的 价 值追 求上 却 与性 善 论 一 脉 相 通 。 孔 子 、 子 到苟 子 都 是 一 脉相 从 孟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思想的萌芽期,儒家和道家作为当时的两大主流思想流派,对人性论有着各自独特的见解。
儒家注重人伦道德,重视人的社会角色和处世之道;而道家则强调自然与道法自然,注重个体内心的修养和与自然的和谐。
一、儒家人性论儒家以“仁”为核心,主张人性本善,倡导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提倡人伦贤德,追求社会和谐。
儒家经典《孟子》中提出了“性善论”,主张人性本善,人之所以会犯罪犯过,是因为环境的影响,而非本性之恶。
这一观点对后世的儒家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大学》中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君子”应该以修身为本,以此来治家、治国,最终达到治天下的境界。
儒家强调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
儒家人性之善并不是指人天生的品性完美,而是指人具有潜在的善良和正直的本性。
正如《论语》中所言:“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儒家对人性的看法。
儒家提倡通过教育、礼仪来使人性得到锻炼和修养,达到人伦和谐的目的。
儒家对人性的看法体现了对人性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强调人的改善和进步。
相对于儒家强调社会伦理和人伦关系,道家则更加注重个体内心修养和与自然的和谐。
道家以“道”为核心,主张人性本性,追求自然、无为和自我完善。
《道德经》中提出了“无为而治”、“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零落有余,而充实有余,人之所以不足,故有余。
”等著名的观点,道家强调自然与道相合,追求心性的宁静、超脱和自我完善。
道家对人性的看法具有相对的悲观色彩,认为人性本为非善非恶,在社会道德的制约下才会出现恶和罪。
《庄子》中提出了“人皆有不善之性”、“不善之性,原自道也”等论点,认为人性本身并无善恶之分,而是受到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所造成的。
面对人性的现实,道家主张顺应自然,追求超然的心态,放下功利和欲望的执着,以达到心性的平和与超脱。
虽然儒家和道家在人性论上有着不同的立场和观点,但二者不可否认地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秦诸子论文
先秦诸子论文【先秦诸子】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先秦时期是一个思想繁荣的时代。
众多的思想家们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和观点,被后人尊称为“先秦诸子”。
本文将会从儒、道、墨、法等方面分析先秦诸子的思想,探讨其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的重要影响。
【儒家思想】先秦时期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是儒家。
儒家主张以仁爱和道德来治理国家和社会。
孔子被认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倡“仁”,即以博爱之心对待他人。
孔子的弟子们根据他的教诲整理出《论语》,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论语》强调了个人品德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另一位儒家思想家是孟子,他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通过学习和修养可以实现自己的人格完成。
他还主张君主应当以仁爱和慈善来治理国家,为后来的帝王进行了道德建议。
【道家思想】道家是先秦时期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流派。
道家思想以道家经典《道德经》为代表,该经典主要由道家思想家老子所著。
《道德经》中强调了返璞归真之道,主张通过隐逸和无为而治。
道家强调个人修养和内在的自然。
道家思想家认为人们应该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遵从天道自然的原则。
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哲学发展,同时也与儒家的思想形成了鲜明对比。
【墨家思想】墨家是先秦时期崛起的一个独特的思想流派。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和节约。
墨家思想家们认为社会应当实行公平正义,消除战争和争斗。
他们强调爱和友爱的重要性,提出“兼爱”之说,主张人们应该彼此关心和帮助,避免争斗和冲突。
墨家的哲学思想也对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们提倡节俭和克己奉公,这些价值观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推崇。
【法家思想】在先秦时期,法家思想也逐渐崛起并产生了重要影响。
法家思想家们认为,国家应当以法律和秩序来治理,以确保社会稳定和公正。
法家强调君主的绝对权威和对民众的严格管控。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强大的法律和权威,国家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法家的这种思想对中国的政治和法律体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先秦儒、墨、道、法家君臣关系理论浅析
之臣群 �也 害 之 子 天 � 大 博 之 侯 诸 故是 “ 。权夺臣重止
�(� ” 。位主易必 �贵 防 �臣宠远疏要必势主君 � 》臣爱 《 �
太臣人 �身 其 危 必 �亲 太 臣 爱 “ 。位 之 主 君 夺 想在刻
�(� 刻时时们他 �信 可 不 子 臣 � 》内备 《 � ” 。 也 主 弑 君劫
有以所世此 �上 其 处 傲 怠 主 人 而 �休 之臾须无 �也心君 其觇窥者臣人为故 �也 事 不 得 不 而 势 于 缚 �亲之肉骨 有非 �君 其 于 之 臣 人 “ 。系 关 力 权 、系关害利的裸裸赤 是 只 系 关 臣 君 为 认 子 非 韩— — —者 成 大 集 之 家法 � 》体
�(� ” 。也 者 �权君 � 重轻 之周 、亡 之 纣 者 昔 “ � 》主人 《 �
自 们 人 于 在 因 原 本 根 的 乱 混 种 这 成 造 为 认 子墨 �代 年乱混的 ”贼相人与人 �篡 相 家 与 家 �攻 相国与国 “ 个 一 是 代 年 的 活 生 子 墨 。的 开 展 说 学 此 绕围是则想思 的他其 � ”爱兼 “ 是心核想思的中其 �面方个十 ”鬼明 “ 、 ”志天 “ 、 ”葬 节 “ 、 ”用 节 “ 、 ”乐 非 “ 、 ” 命非 “ 、 ”同尚 “ 、 ”贤尚 “ 、 ”攻 非 “ 、 ”爱兼 “ 有 要 主 想 思 的 子墨。想思 要主的子墨了现体书一 》子墨 《 — — —作 表代家墨 识 认 的 系 关 臣 君 对 家 墨 #" � 》苟
。究研论理学法 、史律法事从要主 �师讲院学法政学大峡三 �人桃仙北湖 �女 � � $ )(’& � 平秀陈 �介简者作 #! $ %" $ #""� ! 期日稿收
如墨道法有关人性的分析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有关人性的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最为鼎盛的时期,诸子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其中一儒墨道法影响力最大,对人性的分析也最为深刻。
儒家以孔子孟子荀子的人性说为主,孔子提出了人性理论的基本原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论语阳货》记:“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里所说的“性”指的是人性,意思是不论是圣人还是普通人,人的本性都是相近的,不相上下,由于后天的习染不同和坏境的影响而相差甚远。
孔子并没有给人性下明确的定义,他对人性的看法可能是中性的,存在君子和小人,因此需要巩固君子的品行已达到“治天下”高度,同时以“仁”、“礼”教化和规范小人以合乎基本的社会准则。
他还明确了人性随后天习染而有所改变,这也为教化他人改善人性提供了可能。
孟子的性善说是大家所熟知的。
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性善说是先验论,事实上,孟子的性善说也是以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关系作为立论起点的。
孟子为我们设置了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一个人突然发现一个行将落井的小孩,他不加思索立刻前去搭救。
这人之所以有如此之举,“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而是出于“不忍人之心”1。
这并不是孟子编造的一个神话故事,而应视为一个典型事实关于人性善的根源,孟子认为是先天的良知良能,而不是来自人的后天习得,同时人与人之间在良知良能上是没有差别的,表现为敬长和爱亲。
孟子的人性论显然揭开了人性的一个侧面,但也有明显的不足。
第一,人性本善,天性使然,但是后天的影响更为重要,而孟子显然忽视了一点。
第二,人性的内容过于狭隘。
敬长和爱亲只是人性的自然属性,而主要部分应为社会属性。
同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荀子则提出了性恶论,他说:“今人之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
”他认为人充满了欲望,最明显的就是感官欲望和权势欲望。
人的本性都是好利的,每个人都是计利而行的。
和孟子的相同点就是,荀子也认为人性天生的,“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先秦儒家、道家、法家君道论研究
先秦儒家、道家、法家君道论研究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思想的高峰期之一,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哲学流派,其中以儒家、道家和法家最为著名。
这三个流派在对君道的论述上,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理念。
本文将从先秦儒家、道家、法家的角度出发,对君道论研究进行探讨,并通过五个例子阐述它们各自对君道的理解和实践。
一、先秦儒家君道论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核心思想在于“仁爱”、“礼治”和“中庸”,而君子德行就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构成之一。
在儒家看来,君子应该具备的德行包括中正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宽容温和、尊重上级、敬畏天地等等。
而君子的行为和对待人民的态度,也应当符合这些德行的要求。
君子之道就是用这些德行来丰富自己、尊重他人、治理国家,又称“仁政”。
1. 仁爱为天下之大道孔子在“论语”中曾说过:“仁者爱人,施于人则温,怀德于人则信,得人之心则备矣。
”的确,仁爱是儒家君道理念的核心,它要求君子有着广阔的胸怀和深厚的爱心,能够爱人如己,体谅他人,慷慨助人,善待下属,以德治国。
2. 大义兴天下儒家认为,君子必须站在道义的高度去审视一切事物和行为,脚踏实地、明察秋毫。
以大义为前提,以理论为准绳,才能构建一个充满道德和规范的政治秩序。
3. 中庸之道中庸是一种处事态度,不偏不倚,大体平衡。
在君子的标准中,中庸就是指矫枉过正或者是过于偏颇都是不妥的,应该追求平衡,以人性为本,既能解决问题,也能得到周围人的认同。
4. 人治政治儒家认为,在一个国家中,要实现和谐稳定的政治秩序,必须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政治体系,强化君王的德行,使其真正体现民心。
儒家从君子个人的德行和榜样入手,培养和推广一群特别的人,即“君子”,让“君子”成为治国的主体。
这种治国方式,被儒家称为“人治”。
5. 行以明道对于君子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洁身自好,以身作则,遵循德行,行出道理,从而将良好的德行和行为评判标准,传递给子后代。
二、先秦道家君道论道家是先秦时期的另一种思想流派,道家强调“道”这个概念,认为这个世界上观察到的所有事情都有相应的“道”,而人们的任务就是通过观察“道”的规律,追求并实践这些规律以达到某种境界。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的萌芽阶段,儒家和道家作为两大重要的哲学流派,在人性论方面有着各自独特的观点。
儒家强调人性的善良本性,注重个体的修养和教化;道家则强调人性的自然本性,主张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
本文将从人性的本源、人性的发展与实践、人性的目标三个方面来分析比较儒家和道家关于人性的看法,探讨两家在人性论上的异同之处。
儒家以孔子为代表,强调人性的善良本性。
孟子曾说:“人之性善。
”他认为人性与天性相随,性善是人天生就具备的本性。
儒家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只是在后天的影响下才会产生恶习和恶习。
正如《孟子》所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获心意”。
可见,孟子认为,人的善性是固有的,但在后天的实践过程中需要经历锻炼和教化。
而道家则认为人性的本源在于自然本性,主张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
道家强调个体的内在本性,主张个体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天道。
《道德经》中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可见,道家认为,个体应当顺应自然的变化,追求真实而无为的人生态度。
人性的发展与实践是儒家和道家关于人性的另一个核心问题。
儒家认为,人性的发展需要通过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教化,才能达到完善。
孔子曾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耻而后人,不耻耻之;知耻近乎勇。
”这说明,儒家认为人性的发展离不开个体的修养和学习,只有不断地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才能实现真正的人性完善。
儒家也强调外在的教化和规范,通过礼、乐和教化,塑造人的品德。
《中庸》中说:“君子务与人居,无怨。
”可见,儒家认为,人性的实践需要通过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教化,才能达到完美的状态。
而道家则主张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
《道德经》中说:“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道家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律动,不应该过度地干预和改变自然的运行方式。
《道德经》中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论先秦儒、墨、道、法人性论
人性,即人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
关于人性的问题,自古以来便一直是学术上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直至目前仍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
早在几千年前,先秦诸子百家中最具代表性的儒、墨、道、法遵循不同的思维路线,形成了其各自完整的人性论。
一、儒家代表孔子、孟子、荀子的人性论孔子关于人性论的论述中,最著名的一句话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习染,包括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孔丘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的差别。
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
这一理论的提出,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重大的突破。
也正因为如此,孔子提倡“有教无类”的教学方针,广泛吸收学生。
他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需求,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
除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观点,关于人性问题,孔子还提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他把人性分为三等,一等是“生而知之者”,属于上智;二等是“学而知之者”与“困而学之”,属于中人;三等是“困而不学”,属于下愚。
他把人性分成等级,并断言有不移的上智和下愚,是不科学的,是他人性论的一个缺憾。
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尽其心也,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矣。
”进而逐层展开了他的内涵精微的性善说。
首先,孟子认为人的天性中有“大体”、“小体”之分。
认为人皆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这“四心”实际上就是仁义礼智的萌芽,是人真正的本性。
基于上面两点,孟子提出“人性本善”。
孟子认为,人自身就具有可以使他成为君子、圣人的“善”的本能,因此“修身”不须外求,人只需要对自身的善性加以存养扩充就足够了。
从教育学的角度,儒家提出了人向善的原始根据,为封建道德教育取得成效提供了可能性。
先秦儒道墨法四家的学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先秦儒道墨法四家的学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儒、道、墨、法四家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四个思想家学派,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那么这四个学派的学说分别有什么特点和异同呢?居士我慢慢为你分析。
我们可以依据他们在政治思想上的不同,将这四个学派大致分为两类,儒、道、法三家都提倡“无为”,可以算作一类,而墨家提倡有为,单独算作一类。
是的,很多人可能想不到,儒家和法家也都是提倡无为的。
首先我们来看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虽然现在我们提起道家就说“老庄”,但是老子和庄子其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而且直到魏晋时期人们才将老子和庄子放在一块儿说,在此之前人们说的是“黄老道家”。
老子的身份是周王室守藏室之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加上国家档案馆馆长。
因此他能看到历朝历代的文件、史书、档案等等,自然在总结历朝盛衰兴亡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论,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
老子的身份背景决定了这本书注定是一本写给君主看的政治书籍。
抛开《道德经》中形而上学的内容,可以将其精髓总结为四个字:无为而治。
《道德经》中经常提到“无为”,如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
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
老子说的“无为”是什么意思呢?无为不是指什么都不做,而是说不要妄为,不要肆意扩张自己的欲望,要顺应自然规律,辅助百姓自我发展而不加制约。
这样百姓就能安居乐业,国家也就不会混乱了。
老子的“无为而治”与西方十八世纪流行的一句口号暗合:“最懒惰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
”而老子早于西方一两千年就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真的是十分伟大。
不过老子并没有具体地说到底怎样才能“无为而治”,一切全靠人自己去体悟,因此就给儒家与法家留下了发挥的空间。
庄子是一位看管漆园的小吏,所以古书上说到漆园吏便是指庄子,也有种说法认为漆园是个地名。
但是不管怎么说,庄子都是个小吏,没有显赫的身份,不像老子那样在中央任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先秦儒、墨、道、法人性论
摘要:在人性问题上,儒、墨、道、法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形成了各自完善的人性论思想体系。
先秦儒家孔子的“性相近”说、孟子的“性善”说、荀子的“性恶”说、墨家“素丝说”、道家老庄的人性顺应自然说和法家的人性好利说,虽各有千秋,但还是为其教育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体系的根基。
关键词:儒;道;法;人性论;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158-02
人性,即人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
关于人性的问题,自古以来便一直是学术上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直至目前仍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
早在几千年前,先秦诸子百家中最具代表性的儒、墨、道、法遵循不同的思维路线,形成了其各自完整的人性论。
一、儒家代表孔子、孟子、荀子的人性论
孔子关于人性论的论述中,最著名的一句话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习染,包括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孔丘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的差别。
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
这一理论的提出,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重大的突破。
也正因为如此,孔子提倡“有教无类”的教学方针,广泛吸收学生。
他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需求,
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
除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观点,关于人性问题,孔子还提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他把人性分为三等,一等是“生而知之者”,属于上智;二等是“学而知之者”与“困而学之”,属于中人;三等是“困而不学”,属于下愚。
他把人性分成等级,并断言有不移的上智和下愚,是不科学的,是他人性论的一个缺憾。
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尽其心也,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矣。
”进而逐层展开了他的内涵精微的性善说。
首先,孟子认为人的天性中有“大体”、“小体”之分。
认为人皆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这“四心”实际上就是仁义礼智的萌芽,是人真正的本性。
基于上面两点,孟子提出“人性本善”。
孟子认为,人自身就具有可以使他成为君子、圣人的“善”的本能,因此“修身”不须外求,人只需要对自身的善性加以存养扩充就足够了。
从教育学的角度,儒家提出了人向善的原始根据,为封建道德教育取得成效提供了可能性。
但如果说人性都是善的,并且是与生俱来的,那么所有的教育就逻辑地成了多余的,这是一种从根本否定教育的观点。
与孔孟不同,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则提出了“性恶论”。
荀子在《性恶》篇中专门论述了人性。
他认为,人之所以想为善,正是因为人的本性是恶的。
“好利、疾恶、耳目之欲、好声色”等,都是人生来就固有的,这是人的本性。
如果顺着
人的这些本性发展下去,必然要发生“争夺、残贼、淫乱”这样的局面。
所以说,恶才是人的本性。
二、墨家墨子的人性论
事实上,墨家并没有提出明确的人性论主张,但我们通过分析可得知墨子对人性大概有以下两种观点:(1)人性不是先天所成。
生来的人性如同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造就什么样的人。
(2)性恶论。
他认为自人类出现开始,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想法与欲望,造成社会中矛盾四起,人们之间不能和睦相处,“天下之乱,若禽兽焉”。
但不论人性是一种待染的素丝还是本来就有一种恶的倾向,墨子十分肯定教育的作用。
同时,墨子要求自己的学生必须是刻苦、坚毅、积极、诚信、热情的,并且是一位兼相爱交相利的兼士。
墨子这一思想较之孔丘的人性论,在社会意义方面显得进步了,因为它从人性平等的立场出发认识和阐述了教育的作用。
三、道家老子、庄子的人性论
道家认为,人的本性“素朴”而美好,而人的异化是社会生活使然,使人“复归于朴”就是道家对人发展的根本要求。
在道家看来,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就应是蒙昧时代,那时人们无知无欲、无争无斗、相安无事。
道家的人性说虽然不像儒家把人性的善恶问题专门地提出,但道家也有其系统的人性论,是不同于儒家性善论的另一种性善论。
老子非常追求“善”,他说:“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老子又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
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意思是人们依其自然本性活动便是“善”。
人类的善就是按照其本性生活。
个人本性的气质就是他的德性或完善,人们应当由于本身的缘故而寻求它。
老子、庄子所追求的“人性”顺其自然,无所欲,无所求,其所要达到的是自然生命之纯洁、朴实,精神安宁、恬静的境界。
道家人性论的起点,在于人的生命和精神皆回归顺应自然,不为外物所为。
四、法家的人性论
法家的人性论与儒家针锋相对,法家代表人物韩非说:“好利恶害,人之情也。
”(《韩非子?难二》)“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
”(《韩非子?奸劫弑臣》)就是说,好利恶害是人的本性,人们受利己心的驱使,在行为上总是表现出趋利避害的特点,个人利害是人们思考问题和行事之出发点和归宿点。
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纯粹的利益关系,每个人都是自我中心主义者,自私自利是人之本性,就连君臣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都是相互算计的利益关系,一般人的关系更是如此。
法家认为人性是恶的,只有“化性起伪”才能使人向善。
从教育学角度,法家提出了人向善必须经过客观教育过程,为封建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提供了人性根据。
但如果说人性是恶的,并且是与生俱来的,虽然解决了教育的必要性,但本质上是恶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成为善人,因为永远有恶根存在。
这样就必然得出矛盾的结论:任何教育虽然是必要的,但也是多余的,因为人的本质中缺乏善,没有向善的依据。
基于这样绝对的“性恶论”,法家强调治理国家必须靠高压政治、法制手
段,虽然法家的不少主张适应了完成统一的需要,但对教育持否定态度,不仅摧残了教育本身,更窒息思想和文化的发展,开创了文化专制主义的先河。
总的来讲,儒、墨、道、法的人性论是其教育思想坚固的哲学基础,在人性论的基础上,他们的教育思想才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各具特色的人性论观点使得他们的教育思想各具特性、丰富多彩。
通过对儒、墨、道、法人性论的了解,我体会到一个学派完整的思想体系必定是有坚固的理论基础,正是由于他们人性论的差异,进一步导致了他们的教育目的、教育方法等的不同,才会形成先秦百家争鸣、中国学术蓬勃发展的时期。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隋晓明.墨家的智慧[m].金城出版社,2011.
[3]武树臣,李力.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4]郭婧,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比较[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6,(6).
作者简介:何柳(1992-),女,山西省人,现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大学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