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先秦儒家人性观
浅谈先秦儒家人性说
浅谈先秦儒家人性说儒家思想以求任向善的心性,人性论为根本思想。
孔子的性近论在中国哲学史上,最初明确提出人性问题的是孔子。
关于人性问题,孔子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在这里孔子提出了性与习的关系问题。
孔子所说的性是与习相对的。
“性”是指每一个人各自的自然本性,包括性格、秉赋、智力等;“习”则指后天的努力和行为,包括学习、受各自所处环境和外在条件制约的习惯性行为方式等。
孔子不以善恶讲性,只是认为人的天性都是相近的。
但是,关于人的性格为什么有不同,孔子认为,人们各自的性格、秉赋、智力等天生是比较接近的,没有太大的差别,由于后天的学习情况不同、习惯性行为方式不同,从而相异渐远,发生变化,形成不同的性格。
孔子把“性”作为人的本性的思想奠定了其以后人性论的方向。
在中国哲学史上,孟子是第一个比较系统地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
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在于人性,人性既是人的伦理道德生活的根据,又是人施行政治主张的基础。
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性本善”的理论。
孟子是从一个新的与他人不同的角度来讨论人性的。
这个角度就是,人之性的开始、原初和本色。
孟子认为,从人性的最本初、最深层看,每个人都存在着为善的可能。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这里的“性”就是指人性。
所谓人性,就是人最本真的存在。
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
关于心理,孟子强调了两个层面:一个是“四端”之心;一个是“思”之心。
正是通过这两个层面,孟子发现了人性之善。
先秦儒家另一位大师荀子在对以往儒家思想作总结的同时,对人性也作了较为充分的讨论,提出性恶说。
荀子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他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判断人性本恶主要是因为看到了“人生而有欲”的事实。
既然人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这种行为如果不加以限制就会陷入“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的境地。
由于欲望本身不能节制欲望,所以人们为欲望而争而乱的行为就带有“恶”的特点。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儒家和道家是其中两个代表性的学派,这两个学派是中国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两个学派之一。
儒家和道家的哲学思想有很多共同点,但在人性论方面,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阐述。
一、儒家人性论儒家的人性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
儒家认为,人性的本质是天赋的,属于自然属性。
人的天赋本性使得他们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和能力,包括仁爱、公正、智慧等等。
因此,儒家思想高度重视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注重培养人的优良品质和道德行为。
儒家认为,人应该注重自我修养,培养自己的品德,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即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儒家思想主张通过教育和学问进行人的修养,提高人的个人素质和道德水平。
道家的人性论有别于儒家,它认为人的本性是既善又恶的。
道家认为,人性是相互依存的,人无法摆脱自然以及环境的影响,人性的社会性和相互影响保证了社会进步的机会。
这也意味着,人的本性往往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包括天命、缘分等等,人的自然属性具有很大的弹性。
因此,道家思想更加注重自然的流动、随遇而安、不强求和自我解放,主张通过深入观察自然和事物,与之相处和感知,从而达到身心的和谐和感悟。
道家认为,人应该通过对自然的呼吸和摄取,达到身心的平衡和和谐,发展自己的潜力和精神境界。
三、儒道人性论的异同在儒家和道家的人性论中,存在很大的异同。
虽然儒道两家均认为人性是有限制的,但儒家更加注重道德的价值,道家则更加注重探求自己和自然的奥秘。
在教育方面,儒家注重人的道德和修养,道家则注重感性和个人领悟的深刻。
在社会角度上看,儒家的道德价值在很多时候被看做是社会规范和法制建设的基石,而道家在社会角度上注重对自然、艺术、哲学和宗教的研究。
不过,儒家和道家的人性论也存在相通之处。
二者都强调人的自然属性,认为人应该积极地探索自己的天性,注重人类基本的能力和潜能,重视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综上所述,儒家和道家的人性论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并不是相互冲突,更多地是不同视角下的反映,儒道思想对中国的哲学传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让中国的哲学思想有着更加丰富和多样的面貌。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在先秦时期,儒家和道家是两种重要的思想流派,对于人性的看法也有一定的差异和异同之处。
本文将分析儒家和道家人性论的异同之处。
儒家对于人性的看法强调人之性善。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具有天赋的道德本能。
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孟子把人的天性比作“四体皆正,能矫其性”,表明人自然具有善良和道德的倾向。
儒家强调要发扬人之善性,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达到人类完善的目标,提倡以仁义为本的行为准则。
儒家认为如果人们能够按照内心的本能去做事,就能够实现治理的目标。
与此相反,道家对于人性的看法则较为悲观,认为人性本恶。
道家认为人性是一种被各种欲望所诱导的本能,人因为贪婪、欲望等存在而失去了本真的自我。
道家强调要通过放弃欲望,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来达到人类完善的目标。
老子曰:“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强调要遵循柔弱自然的原则,通过无为而治的方式来实现生活的最高境界。
儒家和道家对于修行的方法也存在差异。
儒家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人类完善的途径。
儒家通过修身来达到心性的完善,通过齐家来达到家庭和谐,通过治国来达到社会秩序的安定,最终达到天下的和平。
儒家认为人们应该追求仁义道德,通过实践来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
相反,道家则认为修身养性要通过返璞归真、无为而治的方式。
道家通过舍弃世俗欲望,回归自然来实现心性的完善。
道家认为人们应该超越尘世的物质欲望,通过无为而治的方式,使得自己与自然合而为一。
儒家和道家对于社会实践的态度也存在差异。
儒家重视社会秩序和规范,强调要通过道德的规范来实现社会和谐。
儒家一直强调强调礼、义、仁等道德规范,讲究顺从、服从裨益等。
儒家认为只有通过社会规范的约束,才能实现社会和谐。
及时儒家的道德倾向是善的,但也强调社会规范的作用。
相反,道家则强调要保持自然与人的和谐。
道家认为过度的社会规范会限制人的自由和个性的发展,建议人们放下社会束缚,回归自然。
道家认为,只有通过放松社会限制,返璞归真,才能够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和谐。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先秦时期,儒家和道家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两大学派。
儒家强调社会伦理和人际关系,注重治理国家和塑造人格。
道家则更注重个人修炼和追求自由自在的境界。
在人性论方面,儒家和道家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儒家和道家对人性的看法都认为人性本善。
儒家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来引导人性的善良,强调人的天性是可以被培养和改造的。
儒家学说中的“人性善”的核心概念是“仁”,即以仁爱为出发点,倡导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怀和尊重。
而道家则认为,人性本真,人的本质是纯粹、无欲无求的。
道家追求的是超越凡尘,返璞归真的境界。
儒家和道家对于治理的看法也存在一些差异。
儒家强调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做一个仁者,通过道德感化和道德约束来治理国家。
儒家追求的是通过守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国家的和谐稳定。
而道家则认为,为了达到一种无为而治的境地,领导者应该摒弃个人的欲望和功利心,放下权力和财富的纷争。
儒家和道家对于个人修养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儒家注重个体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重视教育和仪式。
儒家强调学习和修身养性,通过学习经典和尊敬长辈来达到个人修养的目的。
而道家则注重追求虚无和自由,强调“无为而治”的境界。
道家认为,通过摆脱欲望和个人的执着,个人可以达到无我无物的状态。
儒家和道家在人性论方面存在一定的异同。
儒家注重社会伦理和人际关系,追求社会的和谐稳定;而道家则更注重个人修养和追求自由自在的境界。
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认为人性本善,儒家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来引导人性的善良,而道家则更注重个人的自我修养和超越。
儒道两家都在探索人性真理的道路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儒道两家在思想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儒家注重人的修养和在社会中的角色,强调“仁爱”、“孝道”等,而道家强调“自然”、“无为而治”等,重视个体的自由和自我实现。
在人性论方面,儒道两家也存在差异和联系。
下文将从儒、道两家的人性论的基本思想、特点和异同进行分析。
一、儒家人性论儒家的人性论主要是指“性”和“情”的关系。
儒家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与生俱来的“性”。
虽然“性”有某种共性特征,但它同时也有个体化、多样性的特点。
儒家称之为“性与情相生相克”的理论。
性是人生命本质的东西,而情指的是受到社会影响所形成的人内在的习惯和情绪。
情是影响性的负面因素,所以儒家强调要“扬弃”情,以修养和涵养“性”。
儒家提倡“知行合一”、“以情治情”等,旨在培养和弘扬人的“仁爱”、“孝道”等美德,使人的性得以最大限度地体现和实现。
道家的人性论是指人的本质是“道”,“道”是宇宙间最高的存在。
道家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自然”,即回归最初的本性,消除自我意识,无为而治,达到超越生死的境界。
道家倡导的自由、无为、不争等思想,强调发挥自己的本质,以达到自我实现和归一于大道的境界。
在人性的发展和实现方面,道家注重修养内在,以回归本能和本质为主要目的。
儒道两家的人性论在思想上存在差异和联系。
从人的本质和目的来看,儒家和道家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儒家视人的本性为与生俱来的,“仁”是追求的根本目的,要通过涵养“性”达到。
而道家认为人是与“道”相通的,本质上超越“仁”的范畴,其目的是超脱个体逐渐达到对大道的认知。
在人性的发展和实现方面,两家观点也有区别,儒家强调要通过涵养“性”的方法达到虚心慎微、仁爱厚道的境界;而道家倡导的“无为而治”所依据的是个人试图超越经验界限以及放弃个体的硬性努力、宽容、包容和自我否定等。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摘要】先秦时期,儒家和道家是两大思想流派,对人性观持有不同的看法。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强调修身养性,追求仁义礼智信;而道家则主张返璞归真,追求自然无为。
虽然两家在人性观上存在异同,但也有共同点,例如都重视修养道德品德。
儒道两家人性观的差异主要在于对人性本质的理解和修养途径的不同。
这种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的重要性在于为后世思想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对于人类价值观和社会伦理有着重要启示。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虽有异同,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有着重要意义,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和传承。
【关键词】关键词:先秦时期,儒家,道家,人性观,异同,共同点,影响,重要性,启示。
1. 引言1.1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思想的萌芽期,儒家和道家作为两大思想流派在这一时期的思想争鸣中各自提出了对人性的不同看法。
儒家强调人性的善良和伦理规范,认为人性是可以通过修养和教化来完善的;而道家则主张追求自然和无为而治,认为人性本身就是自然的表现,应该随顺自然去发挥自我。
虽然儒家和道家对人性有各自独特的观点,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共同点,比如都强调个体的修养和道德修养,都认为人性具有天赋的善良本性。
不过,在具体的修养方式和达到境界上却有很大的不同,儒家主张通过教育和学习来完善人性,而道家则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儒家和道家的人性观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对世界哲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通过研究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观,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哲学思想的起源和演变,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得对当代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启示和借鉴。
2. 正文2.1 儒家人性观儒家人性观是先秦时期儒家对人性本质的理论观点。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追求完善。
在儒家看来,人性的本质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良知和道德感,可以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达到道德境界。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
先秦时期,儒家和道家是两个主要的思想流派。
虽然儒家和道家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同的观点,但是它们在人性论上却有一些共同的观点,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儒家和道家都认为人性本善。
儒家强调人性的善良,并认为人天然具有良知,懂得是非。
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认为通过自我修养,人可以达到完善的境界。
道家也认为人性本善,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道,追求无为而治。
儒家和道家都认为,人性本善是可以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的。
儒家和道家都主张追求人的自由和无为而治。
儒家认为人应该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强调人的义务和责任。
儒家强调,人应该遵守礼法,尊敬长辈,注重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与秩序。
道家则认为,追求无为而治是人的最高境界。
道家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道,不要追求名利地位,不要执着于物质欲望,而是要放下执念,顺应自然的法则,达到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儒家和道家在人性论上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儒家认为人的善良和良知是天赋的,而道家则认为人的本性是纯净无为的,人应该追求无为而治。
儒家注重人的积极参与和社会责任,而道家则倡导放下执念,追求自在自由。
儒家强调人的社会化和家族责任,认为人应该遵守礼法,尊敬长辈。
而道家则认为,人应该放下执念,顺应自然的道,不受社会规范和家族责任的束缚。
儒家认为人应该追求完善,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
而道家则认为,人应该放下欲望,顺应自然的道,追求无为而治。
先秦儒家哲学九讲
先秦儒家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仁爱”、“礼义”、“中庸之道”。
以下是先秦儒家哲学的九讲内容:一、天人合一:儒家哲学认为,天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天道与人道相通,天意即人意。
因此,儒家哲学主张通过道德实践来实现天人合一,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人性论:儒家哲学认为,人性是天生而自然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具有仁爱、礼义等美德。
同时,儒家哲学也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应该遵循社会规范,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等。
三、道德观:儒家哲学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是人的本质和最高境界,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必由之路。
儒家哲学主张通过道德实践来培养道德品质,达到仁爱、礼义、中庸之道等美德。
四、仁爱思想:儒家哲学强调仁爱思想,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爱、尊重、理解,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同时,儒家哲学也强调个人内在的修养,认为只有通过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才能真正实现仁爱。
五、礼乐文化:儒家哲学强调礼乐文化的重要性,认为礼乐是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体现。
礼乐文化包括礼仪、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通过这些形式来传达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六、中庸之道:儒家哲学强调中庸之道,认为在处理人际关系和事务时应该保持平衡、适度、适中,避免极端和偏激。
中庸之道是儒家哲学的重要价值观之一,也是其道德实践的重要原则。
七、教育思想:儒家哲学重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培养道德品质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
儒家哲学主张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多种方式来培养人才。
八、治世思想:儒家哲学强调治世思想,认为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应该遵循道德规范和天意,以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繁荣昌盛。
九、家国情怀:儒家哲学强调家国情怀,认为家庭和国家都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和基石,国家则是实现个人价值和家国情怀的舞台。
因此,儒家哲学主张家庭和国家的和谐统一,共同为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类幸福而努力。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儒道两家在这一时期都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儒家强调人性的善良和修身养性,而道家则认为人性本无善恶,应顺应自然而不违逆。
本文将从这两家对人性的观点及其异同进行分析和比较。
儒家对人性的认识主要体现在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中。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强调人的本性是善的,人天生具有仁爱之心,只是在后天的环境影响下才产生恶行。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就是善的,要求人们要不断修身养性,守住本真的善良之心。
他强调了人的教化和修养,提倡“四端五常”,倡导仁义礼智信,提出了“无为而治”、“致君尽礼”等思想,着力弘扬人性中的善良品质。
而荀子则持有与孟子截然相反的观点,他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之本性是恶的,人是天生自私、贪婪、残暴的。
荀子认为,要想使人行善,就要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的途径,使得人的邪恶本性得到规范和约束。
荀子的观点影响了后世的“厚黑学”思想,他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不可缺”的心性教育,同时也提出了人性恶劣、必须加以约束的观点。
相对于儒家强调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观点,道家则较为特别地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了顺应自然,不抗拒自然的理念。
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强调了人应该顺应自然,顺其自然而不逆反,放下私欲,追求心灵的平静。
老子强调了人性的本然,认为人应当淡泊名利,顺应天道、自然,不施为而治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后世的政治哲学和思想发展。
另一位道家代表性人物庄子,更是深刻地阐述了“自然无为”的思想,并提出了“逍遥游”的人生理想。
他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不要过分的执着于目标与成就,而要放下欲望,顺应自然,达到内心的安宁。
庄子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和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强调了人应该遵循自然,不抗拒自然环境,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超然的境界。
儒家和道家对于人性的认识及其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人性本质的看法。
先秦儒家思想总结及评述
先秦儒家思想总结及评述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重要的时期之一,儒家思想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儒家思想以儒家学派为代表,提出了许多重要理念和价值观,对中国古代乃至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仁”,即对人的关怀和尊重。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怀和尊重,才能够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
儒家强调家庭伦理道德,主张父子之间的亲情、兄弟之间的友爱以及君臣之间的忠诚。
通过这些伦理道德的实践,儒家认为社会会变得更加和谐和稳定。
儒家思想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儒家认为,教育可以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贡献社会。
儒家主张以儒家经典为基础的教育,通过教育来传承和弘扬儒家思想。
儒家还提倡个人修养和自律,认为个人的修养可以使个人的品质得到提升,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儒家思想注重政治伦理。
儒家认为,一个良好的政治制度能够实现天下为公,达到最大程度的公平和公正。
儒家主张君主专政,强调君主应具备仁德、智慧和勇气,以贯彻仁政、保护人民,并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儒家思想中的“君子”理念也提出了对政治精英的要求,认为政治精英应该具备高尚的品质和良好的领导能力。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了中国人民的家庭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稳定和家族观念的基础。
儒家思想对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塑造了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基本框架和价值观。
儒家思想还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产生了重大影响,塑造了中国的长期政治和社会规范。
然而,儒家思想也有其局限性和争议性。
儒家思想过于强调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限制了个体的发展和创造力。
儒家思想对女性地位的限制也受到批评,认为其过于重视男性家族价值观,忽视了女性的权益。
此外,在现代社会,由于儒家思想强调的社会和谐和稳定,也可能对个体的自由和多样性产生一定的压制。
综上所述,先秦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先秦诸子哲学中的人性观与治理思想
先秦诸子哲学中的人性观与治理思想在中国的哲学史上,先秦时期是极为重要的时期,其中的诸子哲学对后来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秦诸子哲学的特点是多样性和开放性,这些哲学家们尝试回答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人性和政治治理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先秦诸子哲学中的人性观与治理思想。
一、儒家的人性观与治理思想儒家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一支思想流派,其历史悠久,渊源流长。
儒家思想家主张以人为本,倡导“仁爱”、“礼治”,认为这是实现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的基础。
在儒家哲学中,人性被理解为善良、有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基础,同时也强调人类天生就具备学习和成长的能力。
儒家注重政治制度、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建设,通过诸如礼制、教育、家庭教育等方式来引导人们行为举止和道德品质的提升。
在儒家治理思想中,重视教育、家庭观念、社会公德、公正等理念,要求从上至下都要遵循礼教,提出了统治者应该以身作则,为人民做好榜样教育的提议。
如论语中有“君子以身训诲人,可以不愧也。
”之语。
二、道家的人性观与治理思想道家思想对中国哲学史贡献重大,其理论基础是道家思想家关注人和自然以及自然和谐的关系。
在道家哲学中,人性被理解为自然而然的状态,强调个人自由和自主意识。
道家思想者认为,社会秩序是由自然规律构成的,人们的行为应该符合自然规律并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治理方面,道家强调依循道的原则,弱化了人为的控制和规律,强调自然的自我调节和平衡,倡导“无为而治”的理念,以谋求最高效率的政府。
三、墨家的人性观与治理思想墨家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民间社会自发形成的教派之一,墨家的人性观体现了他们对社会公正和人道主义的强烈关注。
墨家主张爱和公平,认为善良的人性是内在存在的,目的在于帮助人民,实现和谐、公正的社会秩序。
在治理方面,墨家提出了“以兼爱为体,以报怨为用”的原则,即将爱扩大到所有人,扩大到各个阶层。
墨家主张效率和公平的平衡,通过惩罚不法之徒来保护广大的社会成员。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儒家和道家是两大哲学流派,对于人性的认识和看法也有着不同的观点。
本文将就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进行探讨。
儒家对人性的看法主要体现在《论语》和《孟子》等经典中。
孔子提倡“仁”、“义”,认为人性本善,通过修养和教育可以培养出高尚的道德品质。
他强调“性善”,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而恶行是环境和教育的结果。
孟子则进一步强调了人性的善良,倡导“性善说”,强调人的本性是好的,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和发展这种善性。
他认为,人性善良是人生发展的基础,只有发展好人的本性,才能使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更高。
而道家对人性的看法则主要体现在《老子》和《庄子》等经典中。
老子认为,人性是自然的,是一种已经确定好的东西,不需要改变和培养,所以主张“无为”,强调顺乎自然,遵循大道。
而庄子更加强调了自然和自由,他认为人的本性应该追求自由和无为而治,反对儒家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规范,认为这种努力是在违背自然的本性。
儒家和道家对待人性的态度和观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儒家认为人性是可以被教育和培养的,是可以通过修养和正义的道德规范来塑造的。
而道家则认为人性是天然的,是无法改变的,应该追求自然和无为而治。
儒家认为人性是善良的,注重道德和伦理的培养。
而道家则更加注重自由和无为,认为人性应该追求无拘无束的自然状态。
儒家强调社会秩序和规范,注重道德伦理规范。
而道家则强调个体的自由和天然状态,反对规范和秩序。
虽然儒家和道家在人性观上有诸多的不同,但也存在着一些共通之处。
两家都认为人性是重要的,是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根本出发点,都在很大程度上关注人性的塑造和改变。
两家都强调了人性的善良,虽然在具体理解和理论基础上有所不同,但都相信人性是良好的,是可以被发展和提升的。
两家都强调了对待自然和道的态度,儒家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而道家更加强调了追求自由和无为而治。
先秦诸子哲学中的人性观念比较分析
先秦诸子哲学中的人性观念比较分析先秦诸子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它的理论体系中,人性观念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也是各家学派进行深入探讨的焦点之一。
在先秦诸子哲学中,不同的学派对人性的理解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儒家、道家、墨家等几个主要先秦诸子哲学学派对人性的看法进行比较分析。
儒家人性观儒家思想认为人性具有本质的良知,这种良知是天赋的本能,包含了一系列价值观和符合人类道德规范的本质属性。
儒家称之为“仁”,即人的悌、义、礼、智等优秀品质,体现了人的高尚品格和价值意义。
在儒家看来,人性中的仁是一种正义和道义上的准则,是人们进行道德判断的主要依据。
儒家还认为,由于人性具有良知,因而每个人都有能力成为人格完善、道德高尚的人。
在儒家思想中,人性的本能特质及其统摄下的“仁”与外在的环境、社会制度和行为习惯等因素都有一定的联系和作用。
正因为这种联系,儒家认为,人可以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过程来推进人类道德的发展。
在儒家社会中,个人的修身自律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实现人类价值的最终实现。
道家人性观相比于儒家思想的“仁”,道家强调人性的原始状态,认为人性具有本质的自然属性、生命力和道德本能。
道家认为人类天性具有天然的纯真和善良,人性的本能追求的是自我实现,达到人生最大限度的自我完满。
因此,道家的人性观认为,只有在内在平静、无私无欲、静心默想的状态中,才能最大限度地体验到生命和自然的真谛。
与儒家强调个人良知及其与外在世界的关系不同,道家人性观认为,外在社会和制度是困扰人性本质的障碍。
道家所提倡的自由、自然和无为而治,是为了让人性自由展现、自我实现的最佳状态,一旦人性能够恢复到这个状态,就能够完成自身的升华,达到“道”的境界。
墨家人性观墨家人性观则强调普遍平等的人性和公正,即人人平等、公正无私的一种人性观。
在墨家看来,人性不仅是一个个体的现实或内在的实体,它更是一个超个体的、普遍的、世界性的道德范畴。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先秦时期的儒道两家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两大流派,儒家倡导仁爱之道,主张以人为本,强调人类的天赋和人性的善良;道家则主张道法自然,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内在宁静。
双方人性论思想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也存在一些共通点。
儒家人性论强调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弘扬以仁爱为核心的人伦道德,认为教化可以使人的善性得以充分发挥。
在《论语》中,孔子曾提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即人的天性本来是善良的,但因受外界影响习得了不良习惯而失去了自然本性。
他还提出了“君子养贤,而后成其才”、“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等思想,充分体现了在教化的过程中,应积极引导人们去发挥自身的善性。
从理论上讲,儒家人性论强调的是对人性的培养与发扬。
相比之下,道家人性论则更多地强调了人的心性,并认为人要追求心灵自由和内在宁静。
在《庄子》中,庄子提出了“遂心者天矣”、“不得已而为之者”等思想,认为人要追求自我内心的舒畅,避免受到外界的约束和干扰,从中寻找到心灵的自由和内在的宁静。
此外,道家人性论中还强调人的与道的关系。
道家认为,人与道本来就是一体的,人要通过内心的修养才能让自己与道合一,从而达到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在儒道两家人性论之间,还存在一些共通点。
首先,两者都认为人的内在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儒家人性论认为人的天性本来就是善良的,而道家认为人的内心要追求自我内心的舒畅和自由。
其次,儒道两家都认为人应该通过内在的修养和教化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秀品质。
最后,两者都追求人的内在宁静和自由,只是在实现的方式上存在一些不同,儒家强调的是与他人的和谐共处,而道家则是追求与自然、与道的合一。
总的来说,先秦时期的儒道两家人性论虽然存在一些区别,但都在不同程度上探讨了人性的本质和人内心的修养。
这些思想启示我们,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避免外界的干扰和压力,同时也应当积极引导他人发挥自身的优秀品质,共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思想的萌芽期,儒家和道家作为当时的两大主流思想流派,对人性论有着各自独特的见解。
儒家注重人伦道德,重视人的社会角色和处世之道;而道家则强调自然与道法自然,注重个体内心的修养和与自然的和谐。
一、儒家人性论儒家以“仁”为核心,主张人性本善,倡导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提倡人伦贤德,追求社会和谐。
儒家经典《孟子》中提出了“性善论”,主张人性本善,人之所以会犯罪犯过,是因为环境的影响,而非本性之恶。
这一观点对后世的儒家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大学》中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君子”应该以修身为本,以此来治家、治国,最终达到治天下的境界。
儒家强调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
儒家人性之善并不是指人天生的品性完美,而是指人具有潜在的善良和正直的本性。
正如《论语》中所言:“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儒家对人性的看法。
儒家提倡通过教育、礼仪来使人性得到锻炼和修养,达到人伦和谐的目的。
儒家对人性的看法体现了对人性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强调人的改善和进步。
相对于儒家强调社会伦理和人伦关系,道家则更加注重个体内心修养和与自然的和谐。
道家以“道”为核心,主张人性本性,追求自然、无为和自我完善。
《道德经》中提出了“无为而治”、“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零落有余,而充实有余,人之所以不足,故有余。
”等著名的观点,道家强调自然与道相合,追求心性的宁静、超脱和自我完善。
道家对人性的看法具有相对的悲观色彩,认为人性本为非善非恶,在社会道德的制约下才会出现恶和罪。
《庄子》中提出了“人皆有不善之性”、“不善之性,原自道也”等论点,认为人性本身并无善恶之分,而是受到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所造成的。
面对人性的现实,道家主张顺应自然,追求超然的心态,放下功利和欲望的执着,以达到心性的平和与超脱。
虽然儒家和道家在人性论上有着不同的立场和观点,但二者不可否认地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宝贵时期,儒道两家思想的兴盛也为后世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和道家在对人性的理解上存在一些异同之处。
儒家强调人的道德修养,他们认为人性本善,主张通过教育和礼仪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
儒家思想中的“仁”是核心概念,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以及社会和谐。
孔子认为人性是善的,但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而变坏,因此需要通过教育和礼仪来规范和改造人的行为。
他提出了“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认为通过培养这些品质可以达到人的修养。
而孟子则更加强调人性的善,他认为人性的善是与生俱来的,只是受到外界的干扰。
他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性的善是与生俱来的,通过自我修养可以使这种善得以发扬光大。
道家则对人性持有不同的看法。
他们认为人性是自然而然的,没有善恶之分。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无为而治”的观念,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他强调“道”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只有顺应道才能达到真正的境界。
而庄子则更进一步,他认为人应该追求自由自在的心态,不受外界的束缚,通过“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来达到真正的自由。
可以看出,儒家和道家对人性的理解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儒家强调人性的善,注重道德的培养和修养,认为人应该努力追求道德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而道家则认为人性是自然的,没有善恶之分,注重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强调“无为而治”和“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儒家和道家对人性的理解也存在一些共同之处。
他们都认为人性是可以通过修养来改进的,都注重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平和。
两家思想都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追求功名利禄,追求真正的境界。
儒家和道家对人性的理解存在一些异同之处。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注重道德的培养和修养;而道家则认为人性是自然的,注重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平和。
儒道两家思想也存在一些共同之处,他们都认为人性是可以通过修养来改进的,都注重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平和。
这些不同和相同之处为儒道两家思想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为后世的哲学思考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的萌芽阶段,儒家和道家作为两大重要的哲学流派,在人性论方面有着各自独特的观点。
儒家强调人性的善良本性,注重个体的修养和教化;道家则强调人性的自然本性,主张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
本文将从人性的本源、人性的发展与实践、人性的目标三个方面来分析比较儒家和道家关于人性的看法,探讨两家在人性论上的异同之处。
儒家以孔子为代表,强调人性的善良本性。
孟子曾说:“人之性善。
”他认为人性与天性相随,性善是人天生就具备的本性。
儒家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只是在后天的影响下才会产生恶习和恶习。
正如《孟子》所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获心意”。
可见,孟子认为,人的善性是固有的,但在后天的实践过程中需要经历锻炼和教化。
而道家则认为人性的本源在于自然本性,主张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
道家强调个体的内在本性,主张个体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天道。
《道德经》中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可见,道家认为,个体应当顺应自然的变化,追求真实而无为的人生态度。
人性的发展与实践是儒家和道家关于人性的另一个核心问题。
儒家认为,人性的发展需要通过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教化,才能达到完善。
孔子曾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耻而后人,不耻耻之;知耻近乎勇。
”这说明,儒家认为人性的发展离不开个体的修养和学习,只有不断地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才能实现真正的人性完善。
儒家也强调外在的教化和规范,通过礼、乐和教化,塑造人的品德。
《中庸》中说:“君子务与人居,无怨。
”可见,儒家认为,人性的实践需要通过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教化,才能达到完美的状态。
而道家则主张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
《道德经》中说:“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道家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律动,不应该过度地干预和改变自然的运行方式。
《道德经》中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浅论先秦儒家的人性观
浅论先秦儒家的人性观
先秦儒家的人性观可以说是整个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其伦理道德的基础。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是指人天生具有一种善良、正直的本性。
儒家认为,人天生就具有良知(即“知”),能够辨别是非善恶,能够产生内省心理,有自我评价的能力,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人性本善还体现在人之间具有亲和力、同情心、善良心等积极的情感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具有互助、合作的性格特点。
儒家人性本善的观点与其他思想流派不同,如道家认为人性无善无恶,墨家则认为人性本善本恶都有,只是在不同的环境下表现出来。
而儒家强调人性本善,意味着人是可以通过教育、修养等方式培养自己的良知,从而达到充分发挥自己潜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一点也可以从儒家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来看出来,他们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将人的本性引导向善,使人真正成为一名品德高尚、有利于社会的人。
儒家对人性的看法也反映在他们对社会的期望和治理思想中。
儒家重视家庭和社会的道德教育,认为家庭是人性培养的第一课堂,通过家庭的规范和教化,可以使人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而在社会层面上,儒家强调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仁爱、礼义、和谐等价值观,以实现社会的安定和人的幸福。
先秦儒家的人性观认为人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但同时也强调人性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培养和发展。
人性本善的观点对于
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为后来的儒家思想奠定了基础。
浅论先秦儒家的人性观
浅论先秦儒家的人性观【摘要】儒学是关于“人”的学说。
儒学不是旨在成就专业人才,而是成就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学问之道在于成德、成圣,而成德、成圣便必然是在人性中完成。
由此人性论乃成为整个儒家系统的基础。
先秦儒家人性观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和“性无善无恶论”,而最早提出人性问题并对人性问题进行阐述的思想家就是孔子,但孔子并没有明确指出人性善恶,孔子不是用一成不变的模式去确定人性以及善,他只说“性相近”而不说“性相同”。
孟子在继承孔子等的人性论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人性善的理论。
而荀子则是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性恶论”的主张。
【关键词】先秦儒家人性观孔子孟子荀子人性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思想文化中十分关注的重要方面之一,对人性问题的探讨是人类自我觉醒、自我认识的开始。
千百年来,对“人性是什么”的问题,不同时期的思想家都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讨。
西方哲学在研究人和人性的问题的时候,习于采取一种逻辑的方式,把人或人性作为一个客观的对象予以分析。
从内容上说,人性首先是被分解为不同的要素、属性如社会性、生物性、诸种心理要素、宗教性的企向等。
然后抽出所谓的本质属性来构成人性的概念。
从语言的形式上看,它仍采取主谓结构的定义方式。
儒学理解人和人性的方式与此大为不同。
从内容上讲,它不把人看做一个静态的、客观的、现成设定的分析对象;从表述形式上讲,它亦不采取抽象定义的方式来表达人性的内涵。
孔子论性,有三句话概括了儒家理解人、人性的基本方式,一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一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曰“成之者性”。
第一句是落实于自然个体生命以论性;“性相近”则是从个体性中体现着“类”的共性的意义上言性;但此个体性体现着共性,不是静态的说法,“成之者性”,即着眼于过程性、活动性以显性之本真意义。
在动态的、历时性的展开、生成中显现其整体性内涵,以确立人的存在的形上基础。
儒家理解人性的方式有其独特性,而先秦儒家的人性思想为儒家的哲学伦理提供了理论上的基础,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孔子的人性观关于孔子的人性论,历来学界有各种争论,或从善、恶的方面来理解;或从自然性、社会性方面来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先秦儒家人性观
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是中国哲学发展史的一条主线。
儒家思想是中国的正统思想,儒家各个时期的代表者也都纷纷就人性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按照张岱年先生的观点,儒家人性论可以分为几个时期,即:“先秦是各种性论并起而纷纭无定说的时代;前汉则是性有善有恶论占优势的时代;后汉至唐是性三品论占势的时代;北宋至明中叶是性两元论占势的时代;明末至清是性一元论占势的时代。
”笔者在此文中,仅是浅析一下先秦时期的儒家人性观。
一
什么是人性?先秦儒家各派对人性的界定是否一致?
在这两个问题上,笔者较为认同西南师范大学廖其发教授的观点。
他指出,古代儒家各派所持观点虽有所异,但对一个命题都是认同的,即“生之谓性。
”并且“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即人性是天然的、自有的东西、特征、特性或资质,即人的天赋素质或天生资质。
廖其发教授在研读了大量的文献典籍,借鉴甄别了古今学者的研究后所得出的结论,即:“中国古人对‘人性’本义的界定在文字表述上有一定分歧,但其抽象意义是基本一致的,其所代表的认识对象是基本同一的,中国古代人性论所要争论的问题也是基本同一的。
”
中国古人何以会提出人性论并有如此持久而激烈的纷争?争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还是其他怎样,到底目的何在?
对于这一问题,张岱年与廖其发两先生都持有相类的看法。
张岱年指出,“自来论性者,并非专为研究性而研究性,而是为讨论修养、教育、政治,不得不讨论性。
”较为相似地,廖其发也指出,“关于‘人性’的讨论既是教育问题,也是政治、哲学、伦理、法律、宗教等领域的基本问题,但主要还是教育哲学的问题。
”笔者以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在著书立说的过程中,总是以其人性观为前提和基础的。
也就是说,他们所阐述的思想与教育观点都是深深建立在其对人性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二
先秦时期儒家的主要代表者有孔子、孟子和荀子。
接下来,笔者就分别来介绍一下这三位儒学大家的人性观。
孔子对于人性言之不多,论语中关于人性的表述共有两处。
一是“夫子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之”。
对于天道的理解,孔子明确指出天即道德之天,是道德的最终依据。
而人性,则是由天命来赋予人的。
论语中的第二处提及性是在:“性相近,习相远也”。
笔者对此处出现的性有如下理解:此处的性是否可以理解为上天赋予每一个人的道德是相近、平等的,也就是“人皆可以为尧舜之意”。
还有,笔者认为其实孔子真正在此处更多关注
的是“习”。
是什么造成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性呢?既然性相近,那么我们就只能从“习”上出发,来寻找答案了。
此处之“习”,笔者以为不外乎两层含义:一是环境,二是教育,这也是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的根源。
正是因为孔子对人性和环境以及教育有如此的理解,才给教育以存在的可能和必要性,同时肯定教育在人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孟子对于人性问题的相关阐述则要多得多了。
在孟子看来,“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人与动物之间是有相同性的:“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
”人与动物相同的因素是“人之性”,但却不是人之所以为人者,不是“人性”。
“人之性”所表征的是人的先天性的因素,这种先天性的因素实际上亦是人的本能、人的本性,人的本能和本性在很大意义上是与动物相类、相通,以至相同的。
“人性”所表征的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因素。
人之所以为人,并不是因为人与动物相类、相同,而是因为人与动物不同,与动物不同而为人之所专有者,才是人性。
孟子认为,人异于动物之根本所在,正在于人先天地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
这才是人之所以为人者,才是所谓的人性。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因此,人之本性就其本原意义而言,原本就是善的。
与孟子不同,荀子并不认为人天生就具有为仁向善的倾向。
为仁向善,在荀子看来,完全出于人之有意作为,即出于人之“伪”,特别是出于“圣人之伪”。
“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固生于人之性也”;“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虽然荀子也像孟子一样,认为人性是人秉受于天的,是先天的,是天赋的。
但是与孟子不同,荀子将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好利恶害的自然本性,当作基本的人性。
如果顺乎人的自然本性,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相贼相残和社会的混乱。
所以,在荀子看来,人之本性为恶。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君子小人就其天性而言,并没有什么不同。
“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
人之实际的不同,完全在于后天的力量,完全在于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和个人的主观努力。
三
作为儒学之开山始祖,孔子一生讲得最多的是仁。
儒家对于人性之论证与说明,目的在于要为其所张扬的仁义之道确立一根基与现实之出路。
儒家之人性论,根基于其仁义之道。
孔子多言仁义,而很少论及人性。
然孔子之论仁,主要局限于仁本身,即何为仁,为什么行仁的层面上。
在孔子看来,行仁完全是人的自觉的行为。
至于为什么是人的自觉的行为,孔子并没有展开具体的论证。
孟子认为,为仁不过是使人性之中本有之善端得以发扬广大而已。
孟子这种心性论的确立,就为儒家所倡导的仁义之道,寻找到了理论上的根据。
孟子指出的这种本原的、先天性的善,正是人为仁向善之基础;人本身原有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正是人为仁向善之发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所以,儒家所宣扬的仁义礼智,并不是外在于人或强加于人的东西,而是根源于人性,并且是由其发育出来的东西,是人性中本有的东西。
孟子和荀子均承认人有好利恶害的本能,荀子将这一本能称为“人之性”,而这一“人之性”是人与动物相共的。
孟子虽也承认人与动物这一相共的本能,他却不认为这是人之所以为人者,人异于动物之根本所在,在于人先天地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
这才是人之所以为人者,才是所谓的“人性”。
荀子论性,只承认人与动物相共的因素,承认“人之性”,而没有孟子之所谓人之所以为人者,亦即“人性”的概念。
虽然荀子亦曾论及人与动物之区别。
“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人之有辨,是指人具有明辨是非然否的能力。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之有别于动物者,为人有义、有辨。
但荀子并未将这一区别当作基本的人性。
孟子之性善论突出人之先天因素,荀子之性恶论强调人之后天作为。
人之为仁,既不能不根于先天,但亦不能忽视后天之努力。
所以,《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性为天、为诚,强调的是人的先天性的因素;教为人、为明,强调的是人的后天性的因素。
先天性的因素突出的是人的先天根据,亦即后儒之所谓本体;后天性因素突出的是人的后天的功夫。
只强调先天,而不注重后天,只有根据而无功夫;只注重后天,而不承认先天,则只有功夫而无根据。
因此,为仁须先天与后天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2、廖其发著:《先秦两汉人性论与教育思想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
3、徐克谦著:《先秦儒学及其现代阐释》,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