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人性论对道德教育的积极意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人性论对道德教育的积极意义

摘要:先秦人性学说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基础内容,在中国道德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孔、孟为代表的人性学说比道家更加重视人的德性及教育,主张以人的本质作为出发点,以成就人的德性和理想人格为目的;以荀子为代表的成性学说注重学习、教育和环境的作用,以建构合理的礼法兼具的道德规范为落脚点。从道德哲学视角来看,先秦儒家人性论秉持人道原则,同时兼顾人的天性,表现为人道与自然、德性与德性、人格与修养相统一的特点,具有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包括道德原则、道德理想和成人之道。将先秦儒家人性论的道德内容融入当代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和凝聚社会道德力量,同时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真善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儒家;人性论;道德教育;真善美;理想人格人性论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理论支撑,是对人之为人的本质认识,生发于性与天道的交互过程之中,形成了不同的人性论学说。先秦儒家的不同学者围绕人性善恶及成人之道的核心问题,形成了性善、性恶的不同学说,但都以德性及其培育为落脚点。从道德哲学视域来看,先秦儒家人性论秉持人道原则,

以培育理想人格为指向,而理想人格以真善美的统一为内容,对当代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先秦儒家人性的基本问题

一般而言,日常生活中的“性”是指属性、性质,如物理性、化学性等,是对事物各种运动状态的描述。在先秦人性学说中,“性”是指本性、本质,与情相对,“情”指情感、情态,指人的存在方式和内在规定。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被置于政治失序和道德失序的双重危险之下,引发了众多思想家对诸侯纷争、礼崩乐坏等政治社会现象的探讨,体现在道德领域即人性善恶及成人之道的问题。对此,先秦儒家学021者以天人关系、性习关系为论域,以德性为支撑,以圣贤为理想人格,表现为对人性善恶及成人之道的争辩中。儒家从孔子到子思、孟子,发展了较为系统化的性善学说。何为“性”?孔子认为“性”即人性,与“天道”相对,正所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在孔子看来,人性就是德性,具有先天性,正所谓“天生德于予”。同时,德性表现为仁爱,展开于社会伦理关系之中,正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基于德性的先天性及社会性,孔子强调通过礼乐的教化恢复人先天的德性,从而培育“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和以仁爱为社会规范的大同社会。孟子沿着孔子的进路,明确指出人性本善,同时指出人具有理性能力,能够知善行善。关于人的理性,他指出人

具有大体与小体,即感性与理性,都是“天之所与我者”;人与动物的区别便在于人能够进行理性思考,“心之官则思”,进而确立了理性相对感性处于主导地位。在孟子看来,恢复人的本性便要把握人之德性、德性的良知本体以期因势利导,“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孟子认为人性本善,顺性而为就能成为圣贤。那么,这种善端如何发育为人的德性,成为理想人格?孟子指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充分运用自己的理性,扩展善端,以道义存养浩然之气,达致“上下与天地同流”的理想境界,便能成为君子、大人。合而观之,孔孟的进路本质上是对本性之善的回归。与儒家相对的道家则提出与儒家人性学说相对立的人性学说。庄子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天性而非德性,文化、知识、技巧都是对天性的否定,本质上是破道损德的。在庄子看来,恢复人的自然天性首先要破除是非之界、消除彼我之分,从而实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道德境界。不过,孔孟、老庄的发展方向都是对天赋本性的回归,诸如孟子主张“反之”,庄子主张“反其性情而复其初”。与孔孟、老庄主张恢复人的本性相对,先秦唯物论者提出“习与性成”,主张人的德性是由环境、习惯和教育等造就的。墨子、荀子、韩非等都持这一观点,其中以荀子的观点最具代表性。荀子认为,顺着人的天性

或欲望必然会发生暴乱,故而性本恶,这是因为人的天性或欲望是没有节制的。对于如何节制,荀子进一步提出“化性起伪”和“积善成德”,也就是说,人的天性要通过后天的礼法和教育使天性化为德性,正所谓“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总之,荀子以性恶立论,强调道德原则的必要性,虽说有一定片面性,但通过礼仪教化的积累培育人的德性与理想人格。《易传》提出“继善成性说”,则可视为对孟荀二人的总和,呈现出综合的趋势,即德性与天性、成性与复性互相交融,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二、先秦儒家人性论的德育价值

从道德哲学的视域来看,先秦儒家的“成性说”“复性说”虽然在道德原则及德性培养方式上有所不同,但都以德性为落脚点,以真善美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为道德理想,这就为道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总体来说,先秦儒家人性论内涵人道与自然相统一的道德原则、德性与德性相统一的道德理想、理想与修养相统一的成人之道。(一)人道与自然相统一的道德原则。先秦儒家学者对人性的探讨涉及人的德性与天性。儒家讲仁爱,肯定人的价值、人的尊严,认为人与人之间要建立爱和信任的关系。孔子讲:“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延伸来看,人具有社会性,不能脱离群体

而存在,故而在精神上便需有仁爱之心,行为上便需自觉符合礼乐规范。但孔子讲的人道原则并非近代人道主义,缺乏近代人道主义个性自由的内容,旨在以人的德性为基础培养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与孔子相区别,老子否定道德、文化。“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由于仁义、圣贤、事功等道德思想只会导致社会混乱、使精神迷惘,因此,老子认为只有绝圣弃智,见素抱朴,顺应自然,才能实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理想境界,这就是老子价值观上的自然原则。儒家重人道原则强调人的尊严,道家重自然原则尊重人的天性,但只讲仁义礼教而忽视自然原则便导致礼教的虚伪性,同时只讲尊重自然则流于玄学清谈。先秦人性学说乃至中国传统哲学的总趋势要求统一自然原则和人道原则,这也是天人合一伦理范式的内在要求。(二)德性与德性相统一的道德理想。道德理想体现着人对完善社会理想和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表现为对个体德性与德性的要求与希冀。先秦儒家人性论以培育成圣成贤为指向,将个体的德性与社会道德性为密切结合。先秦儒家德性与德性统一的道德理想,以人性论为切入点,表现为以大同社会为正义、以人道主义为仁爱的道德境界[1]。在德性方面,道德境界具体化为社会规范,表现为人对礼乐、礼法等道德规范的遵循。在孔孟看来,礼乐作为道德规范便能够巩固和发展合理的社会关系,使社会群体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