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秦儒学到宋明理学_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发展历程(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卷第1期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3№12001年3月Journal of Shandong U niversity of Science &T echnology(Social Science
Mar.2001
从先秦儒学到宋明理学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发展历程
陈延庆
(聊城师院马列部中国哲学所,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从某种意义,一部从先秦儒学到宋明理学的发展史也就是一部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发展史。本文分析了从先秦儒学到宋明理学的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在人性问题上的主要观点及其理论得失,揭示了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历史发展。
关键词:儒学;理学;人性论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99(200101-0013-04 From Conf ucianism B efore Q in Dynasty to That of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The Chief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CHEN Y an 2qing
(Chinese Philo sophy Research Institute of Marxism -Leninism
Department ,Liaocheng Normal University ,Liaocheng Shandong 252000,China
Abstract :In my opinion ,the history of Confucianism before Qin Dynasty to that of the S ong and Ming Dynasty is also the histo 2ry of the ancient Chines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in some wa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ain ideas of the theory of human na
2ture ,the main representatives of the Confucian school and their significance or disadvantage ,and shows the historical develop 2ment of ancient Chines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K ey w ords :Confucianism ;Confucian school of idealist ;human nature theory
虽然神学是人学的先驱,但两者又是互为消
长的,即人学的诞生是以一定程度的神学没落为前提的。到了孔子生活的年代,中国社会已经经历了从“殷人尊神”到“周人尊礼尚施”,从“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到“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的历史过程。与此同时,人的地位不断提高,“夫民,神之主也”,“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加之社会动荡、“礼崩乐坏”、人无以立的历史背景,使得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学无暇顾及遥远之“天道”,而是急于为自己也为他人寻找安身立命之本,从而铸造了儒学的“人道”品格。儒学由孔子的“仁学”肇其端,到宋明“理学”成其大,虽然期间每一时代、每一阶段各具特点,但究其本,却始终贯穿着对人的关怀,即便是言“天道”,也无不是为了论“人道”。这当然并不是说,中国的人
性理论诞生以后没有经历任何发展。恰恰相反,
在经历了从先秦儒学到宋明理学的长期发展以后,中国古代的人性理论无论在论证的方式方法上,还是在分析的角度与途径上都经历了更新与完善。而众所周知,虽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是由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共同构成的,但因在天人关系上,道家倾向于天的一极,儒家侧重于人的一极,所以,一部从先秦儒学到宋明理学的发展史也可以看作是一部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发展史。
一
(一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人是历史的存在,也是现时的存在。春秋末,“礼崩乐坏”、社会失序、道德失范、个人失控、人心失衡,顺乎变“无道”为“有道”的时代要求,孔子剥
收稿日期:2000-10-16
作者简介:陈延庆(1962-,男,山东冠县人,哲学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思想史,特别是中国人性论及中西比较哲学研究。
取“礼”充实“仁”,从而开出仁学世界,提出自己的人性理论。《说文》中云,“仁,亲也,从人二”,孟子亦说,“亲亲,仁也”,指出仁本一己之德,源于血缘家族。然孔子却由此出发,擢升其为人生大德、人人关系的基本原则。有子“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猜测,“本立而道生”的归纳,均揭示了这样一个秘密:孔子的仁是对人在家中地位的确认,是以此为起点,以国与天下为家,进而对人在国与天下中位置的肯定。因此,仁既是行己、事上、养民、施人等活动的准则,也是这些行为所体现出的恭、敬、义、忠、恕诸德。
但长期浸染于礼乐文化中的孔子对仁的发挥又不可能摆脱“礼”的窠臼,所以,他又说,“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论语・颜渊》,显示出仁与礼的置换以及仁的礼本质。孔子以礼为仁,就是把不属于人的异己的力量看成属人的道德本质,以让人自我定位、自愿承担义务、接受命运的馈赠,这也正是以礼为仁的本义所在。但是,人的自我意识、意志却不具道德属性,现实的我不能自己自动成为应然的我:虽然“我欲仁,斯仁至矣”,但如果我欲不仁,也可以为不仁。即虽然仁于民甚于水火,但民却好色胜于好德,以“生”为人生的本质,追求生命的自然延伸,有时甚至于“生以害人”,从而抛弃“杀身以成仁”的生命精神的提升。这又迫使孔子溯“仁”于“性于天道”,自言“天生德于予”,自问“知我者其天乎”?重弹神学天→人的老调,以期再次沟通天人,搭建儒家天名德实、人道即天道的天人关系框架。之所以主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原因就在于,这样既论及了人性的先天性、统一性,又指出了人的行为千差万别的原因。但遗憾之处是孔子未能真正贯通天人,融合仁、性,接通天道与人道,更未详论“相近”之人性的内涵以及造成后天差别的根源。不过,正是孔子的遗憾促使后人进一步思考与探索,从而为儒学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