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下)
1、“性”所指不同。孟子“性善论”中“性”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性者,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 。尽管他提到过一些人的自然属性,但却不承认这是本性中的性。而荀子“性恶”论中的“性”则主要是指人先天遗传的自然属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荀子所讲的人性,是人的自然机能和性情。
2、对“性”本源的认识不同。孟子将普通的道德属性加在了“天”上,把“天”看成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规范,
天道、人性合一。荀子提出了“天明人之分”的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并从理论上论证了要
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同时,他还用天人之分的观点去论证了“性伪之分”:“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
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
3、孟子强调先验的道德观,荀子强调后天的极伪而成。孟子通过“四端”论,说明了人的本性已经具有仁义礼
智的“善端”,道德观念即是善端的扩充。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来补充“四端”,同样“良能”也是生而
就有的能力。而荀子指出“人之学者其性善” ,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因此,他反复强调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从大方面说,孟子的性善论是站在历史事件已达到的静态成果角度,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站在动态的历史实践的追求过程角度。
1、人性追求目标同一为“善”。孟子不仅认为人生来本善,而且也认识到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导致最重的人性
差异。基于此,他提出了追求善的人性目的论“明人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父,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才会达到善的目的。可见孟子是以善为人性追求的最终目标的。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主张人性是生
来为恶的,但他的性恶论追求的目标也是善而不是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不难看出他不仅提出了
人性善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种追求善的倾向。他指出,“古之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
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是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由于认为人性恶,所以荀子要求通过圣人教化、用礼义法度引导人不断进步,从而达到最高境界——人人为善,合于善也。由此可见,荀子的“礼义之化”同孟子所追求的善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这充分表现了孟荀人性论在追求目标上的一致性。
2、修养人性的方法同样为教育。孟荀在人性最好追求上都归结于善,在达到此目标的途径上,也都选择了通过教育来修养人性。前者是扩充善端,后者是化性为伪。
孟子认为教育首先是要通过反求诸己的自我教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
子上》)孟子要求人们存心养性,
性追求善的作用。他曾明确指出,对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
荀子由于主张人性恶,主要就是指教育,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教育才会使人变善,符合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同时荀子也强调环境教育在人性善恶转化中的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捏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基于此,他强调“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使自己在优良环境中受到熏陶,从而使自己符合圣王之道,以达到善的目的。另外,荀子还提供了积习致善的方法。通过锲而不舍和持之以恒,达到“涂之人可以禹”的境地。
当然,除此之外,二人的人性论在一些细节上亦有相似之处,比如孟子的“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 与荀子“顺是”的类似,孟子寡欲思想同荀子节欲思想的相似等。
第二种观点
相异之处:
1、立论的基础不同。通过前面的探讨,我们知道了孟子是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作为其“性善论”的立论基础,他认为人具有“四心” ,“四心”经过发展壮大又会成为“四端”,“四端”经过环境及个人的主观努力便会成为“善性”。而荀子则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作为立论的基础,以人的本能为性,人因为有这些本能而相互争斗,残杀,最后导致社会秩序遭到破坏,荀子便是因人的本能而得出“性恶”的结论。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产生性善、性恶这两种相对立观点的根本原因,因此,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两种理论的根本区别所在
2、实践的不同。(1)道德实践的目的不同,孟子主张修善的核心是“扩而充之”,找回失去的善端;而荀子则
认为修善是为了除掉人的恶性,人为地去培养善心,即“化性而起伪” (2)“道德实践过程的不同,孟子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回善心,因而主张顺着人性扩充;荀子则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要除掉恶性,建立善性,因此主张逆着人性去修善。”
(3)培养德性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孟子强调培养道德要先自律而后推己及人,鼓
励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而荀子则强调道德修养一方面要自己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以及学时择人择地的重要性,
求其放心”,把失去的善找回来并扩充之。其次,孟子还十分重视教师对人“教人以善,谓之忠”、“夫子教人以正”(《孟子•离娄下》)由此,孟子
故他注重化性为伪,通过教育使人为善。“伪”是人为、加工的意思,在这里
另一方面重视礼仪规范对人的约束, 既体现了道德实践个体在道德修养中的能动性, 束性,即他律性,内因与外因并重的培养体现了荀子的辩证法精神。
3、对后天如何对人进行教育有不同看法,
荀子的思想与法家有些相似,认为对人的教育要行法治,重刑罚,从 而使社会得到治理。而孟子强调的是实行仁政,认为教育人民要以礼仪教之,以助人找回失去的善端,从而维持 社会的稳定。4、论
证方法不同。 孟子提出 性善论”,他主要是以 类”的思想进行论证的, 类”的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 类”相似, 圣人拥有仁义礼智等诸多美德,具有善性,同样是人,圣人所拥有的东西,其他人也同样拥有。二是人与动物不 同,人不同于动物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既然不同,那末,人与动物共有的耳目口鼻之欲的自然属性便不能作为人 的本性,因此道德之性才是人的本性。而荀子则是从人人生而有之这个角度论证,既然是每个人都有的,那么最 浅显的,每个人都知道的便是自然之性。
(二)相同之处:
1、 性善、性恶的总目标是一致的。 虽然孟荀二人的人性观点截然相反,但不管是性善还是性恶,扩而充之也
好,化性起伪也好,两人都希望每个人都向 善”这个目标努力,以圣人为榜样,完善自身,达到 人皆可为尧舜”
的宏伟目标。之所以二人在这一点上会如此相近,主要是因为二人都崇尚孔子,推崇孔子的
仁”学,以劝天下人 为己任。
2、 无论是 性善论”还是 性恶论”,都体现了一种朴素的平等思想。 孟子主张性善,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 人皆可为尧舜;荀子主张性恶,也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途之人可以为禹。虽然两种理论建立在相对的基础上, 但都肯定了无论是达官贵人、正人君子,甚至是贩夫走卒、斗魈小人在道德上人人都是平等的,都可以成为尧舜
禹,这对我们现在的教育事业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每个学生无论资质、出生如何,都应该受到教育者,特别是 教师的平等对待,他们都有受平等教育的权利。
3、 孟子和荀子都十分重视个人后天的主观努力。 性善论”和性恶论”的总目标是相同的,都希望每个人向善的 方向发展,因此,不管是 扩而充之”还是化性起伪”,在发展善性的过程中都必须经过个人的努力,向圣人学习 以获得善”。
先秦儒家发展脉络
一、 中国儒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
二、 中国儒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以董仲舒、《白虎通义》为代表的两汉政治制度化和宗教化的儒学
三、 中国儒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以程、朱、陆、王等为代表的宋、明、清时期的性理之学的儒学
四、 中国儒学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从康有为开始的,与西方近代民主、科学思想交流融通的近现代新儒学
一、 儒家的起源
儒家学派诞生在战火纷飞、群雄争霸的春秋时期,其创始人为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核心思想为 仁”与礼”。
何谓 仁”?仁者爱人”,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任意刑杀和苛政;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 人际关系,稳定社会持续。如何 爱人”?夫子曰:忠恕而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何谓 礼”?克己复礼”,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 礼”的准则。其中的 礼”,专指西周时候的等级名分制度。为了能够 实现 礼”,孔子提出了 正名”的主张,就是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这就体现 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二、 儒家在战国百家争鸣之时 【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 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义后利,舍生取义。孟子要求人民
应该具有 【荀子】如果说儒学在孔孟手中还仅仅停留在关注人的身上, 学发展到了另一种高度。
荀子,名况,赵国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现存《荀子》共三十二篇。其主要思想有如下几点:
1、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荀子认为,
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即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但人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
一一制天命而用之”。 — 2又强调社会环境对个体的约 另外,孔子还提倡 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 德”教化百姓。
邹国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流传于世的著作为《孟子》
在孔子之
仁”的思想上,孟子将 仁”发展成为了一套政治学说。在此基础上,孟子 ”的主张。在人性论方面,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说。在义利观方面,孟子强调先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人格精神。 那么战国时期儒学的另外一位重要代表荀子就将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