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审计知识点归纳
注册会计审计知识点总结
注册会计审计知识点总结一、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是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基础。
审计师需要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准确、完整。
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内容包括:1. 资产与负债的结构和变动情况2. 股东权益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3. 利润和损失的构成和来源4. 财务报表之间的内在联系审计师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审计工作的基础。
审计师首先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内部控制环境、业务风险、财务风险进行评估。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经营环境:包括行业发展趋势、市场竞争情况、宏观经济政策等2. 内部控制环境: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程序、内部控制人员等3. 业务风险:包括被审计单位业务的盈利能力、成本控制、战略规划等4. 财务风险:包括被审计单位的资金来源、资产负债结构、财务稳定性等审计师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审计策略和审计程序。
三、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组织内部运作的机制,它包括各种审计控制程序、程序控制、自我检查控制等。
内部控制对于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保障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审计师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估,主要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情况2. 内部控制的运行效果和结果3. 内部控制的缺陷和问题审计师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了解,以确定内部控制的强弱和完善程度,并据此确定审计程序和审计方向。
四、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审计员实施审计工作的方法和步骤。
审计程序主要包括程序性审计、实质性审计和复核审计。
在进行审计程序时,审计员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是否遵循审计准则和审计标准2. 是否符合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3. 是否贯彻审计原则和审计规范4. 是否满足审计规定和审计要求审计员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了解,以确保审计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严谨性,有效保障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CPA考试《审计》重要知识点归纳
CPA考试《审计》重要知识点归纳1、我国*审计的总目标根据我国*审计准则,*审计的总目标是对被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和公允*发表意见。
2、审计具体目标审计具体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它包括一般审计目标和项目审计目标。
一般审计目标是进行所有项目审计均必须达到的目标;项目审计目标则是按每个项目分别确定的目标。
具体审计目标的确定,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据,并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应收集的*据。
一般地说,审计具体目标必须根据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和审计总目标来确定。
3、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1.存在或发生有关“存在或发生”的认定是指: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负债、权益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利润表所列的各项收入和费用在会计期间内是否确实发生。
“存在或发生”认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当局是否把那些不应包括的项目(如不存在的项目或不曾发生的交易结果)挤入了会计报表。
它主要与会计报表组成要素的高估(也称“夸大错误”)有关。
[稍有变化]2.完整*有关“完整*认定”是指:在会计报表中应该列示的所有交易和项目是否都列入了。
“完整*”的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当局是否把应包括的项目给遗漏或省略了,也不涉及所报告的金额是否正确。
可见,“完整*”认定与“存在与发生”认定正好相反,它主要与会计报表的组成要素的低估(也称“缩小错误”)有关。
[稍有变化]3.权利和义务有关“权利和义务”认定是指,在某一特定日期,各项资产是否确属公司的权利,各项负债是否确属公司的义务。
应当指出的是,前二项认定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用“利润表”为宜]的组成要素都有关,而这里的“权利和义务”认定却只与资产负债表的组成要素有关。
4.估价或分摊有关“估价或分摊”认定是指: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要素是否按适当的金额列入会计报表中。
总之,“估价或分摊”认定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总值估价;(2)净值估价;(3)计算精确*。
注册会计师(CPA)考试 - 审计科目笔记
注册会计师(CPA)考试 - 审计科目笔记
第1章:审计基本理论
1.1 审计的定义和基本任务
•定义:审计是通过收集和评估证据,对会计报表进行独立的、客观的评价。
•基本任务:核实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可靠,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
1.2 审计的基本原则
•真实性原则:审计人员必须采用独立、诚实和专业的态度进行审计工作。
•配比原则:审计工作必须以审计证据的数量和质量来确定审计程序的范围和深度。
第2章:审计程序与方法
2.1 审计程序的设计
•设计步骤:审计程序的设计包括计划阶段、风险评估、控制评估和报告阶段。
•目的:确保审计工作能够有效和高效地完成。
2.2 审计方法的选择
•方法种类:审计方法包括实地检查、文件检查、询问、计算等。
•应用场景:根据不同的审计对象和审计目标选择合适的审计方法。
第3章:内部控制评价
3.1 内部控制的定义和作用
•定义:内部控制是组织对其资产、财务报告的保护和管理的整体体系。
•作用:减少错误、防止欺诈、确保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3.2 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评价标准:内部控制评价按照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与监控五大要素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文件检查、实地考察等方法进行内部控制评价。
第4章:审计报告编制
4.1 审计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结构:审计报告一般包括报告标题、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审计标准、审计结果和意见等。
•内容:根据审计结果提供审计意见,包括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等。
注册会计师《审计》考点汇总
注册会计师《审计》考点汇总
七、财务报告审计
一、审计内容
1、审计任务:审计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对财务状况、财务管理、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等情况进行了审计,以检查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是否真实、准确。
2、审计目的:
(1)确定财务报告中的事实,检验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数额是否准确反映实际经济情况,或是否属于企业的实行情况;
(2)识别和检查企业上报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事项;
(3)为有关当事人和公众提供关于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财务管理的自然发展、合理性和可靠性的信息和意见。
二、审计程序
1、审计准备:
(1)认真阅读审计资料,明确企业的财务报表格式;
(2)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管理特点,特别是重大财务事项;
(3)认真阅读企业政府有关规定,了解会计准则、估计方法;
(4)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审计计划和程序;
(5)准备审计工具和审计文件;
(6)安排审计人员,确定审计责任人等。
2、实施审计:
(1)实地调查:对企业的财务报表的各项数额进行详细检查、核实;。
cpa审计考试重点总结汇总
注册会计师审计考试要点汇总
一、审计概述
1. 审计的基本定义:审计是对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公允性进行独立审查和验证的过程。
2. 审计的目标:确保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合规性以及真实性与公允性,并提供对财务报表是否无重大错报的保证。
3. 审计的独立性: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必须保持独立性,以避免任何可能损害其判断客观性的情况。
二、审计证据与审计风险
1. 审计证据:审计证据是审计师用于支持其审计结论的各种信息和数据。
2. 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师未能发现的可能性。
3. 抽样审计:审计师可以使用抽样技术来选取样本进行测试,以评估财务报表的整体准确性。
三、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
1. 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组织为保障资产安全、确保信息完整、降低错误和舞弊风险而建立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
2. 风险评估:审计师需要对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估,以确定适当的审计程序。
3. 控制测试:控制测试用于评估内部控制在防止、发现和纠正重大错报方面的运行有效性。
四、审计程序与技术
1. 审计程序:包括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等步骤。
2. 实质性程序:实质性程序用于发现重大错报,包括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
3. 审计报告:审计师在完成审计工作后,需要撰写审计报告,对财务报表是否无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
五、财务报表审计实务
1. 利润表审计:重点检查收入、成本和费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资产负债表审计:重点关注资产和负债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所有者权益审计:对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和变动进行审核,确保其合规性和准确性。
注会审计知识点总结
注会《审计》知识点总结(一)抽样风险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依照样本得出的结论 , 和对整体全部项目推行与样真同样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其他可能性 .抽样风险分为以下两各种类:1.相信过分风险(控制测试)和误受风险(细节测试)――影响审计收效相信过分风险是指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本质有效性的风险 .误受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要错报不存在而本质上存在的风险 .2.相信不足风险(控制测试)和误拒风险(细节测试)――影响审计效率相信不足风险是指推断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本质有效性的风险 .误拒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要错报存在而本质上不存在的风险 .注意 : 只要抽样 , 抽样风险就存在 . 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成反方向变动 : 样本规模越小 , 抽样风险越大 : 样本规模越大 , 抽样风险越小 . 既然抽样风险只与被检查项目的数量有关 , 那么控制抽样风险的独一路子就是控制样本规模 . 无论是控制测试还是细节测试 , 注册会计师都能够经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抽样风险 . 若是对整体中的全部项目都推行检查 , 就不存在抽样风险 , 此时审计风险完好由非抽样风险产生 .(二)非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某些与样本规模没关的因素而以致注册会计师得出错误结论的可能性 .在审计过程中 , 可能以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包括以下情况:1.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整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 .2.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合地定义控制误差或错报 , 以致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误差或错报 .3.注册会计师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 . 比方 , 注册会计师依赖应收账款函证来揭示未入账的应收账款 .4.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合地议论审计发现的情况 . 比方 , 注册会计师错误解读审计凭据可能以致没有发现误差 . 注册会计师对所发现误差的重要性的判断有误 , 从而忽略了性质十分重要的误差 , 也可能以致得出不适合的结论 .5.其他原因 .注意 : 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 , 虽不能够量化 , 但能够经过仔细设计其审计程序来降低、除掉或防范 .。
注会审计知识点汇总
1.审计风险含义: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时,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含义: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a.重大错报风险与被审计单位的风险有关,独立于财务报表审计而存在,属于客观存在的风险;b.不应提及注册会计师升高、降低、调节、控制重大错报风险,应提及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包含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两个层次,注册会计师应当从两个层次考虑重大错报风险。
(1)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含义:指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的重大错报风险;A.通常与控制环境和其他因素(如经济萧条)有关B.增加了认定层次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C.需要考虑舞弊引起的的特别风险D.难以界定于具体认定,通常影响不同的多项认定(2)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ABCOTD)含义:指与某类交易、事项,期末账户余额或财务报表披露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
分类:固有风险、控制风险A.固有风险:指在考虑相关的内部控制之前,某一认定发生错报的可能性;固有风险独立于内部控制,是由某一项事项等内在性质、外在环境等所决定的;Eg:复杂的计算比简单计算更容易出错、由于本身的不确定性,会计估计发生错报的可能性比较大;B.控制风险:指某一认定发生错报,但没有被内部控制及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的可能性;a. 控制风险取决于内部控制的设计的合理性和运行的有效性b.由于控制的固有局限性,控制风险始终存在C.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关系:合并称为重大错报风险、既可以单独评估,也可以合并评估;检查风险含义:如果存在某一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者连同其他错报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为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而实施程序后没有发现这种错报的风险;a.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b.检查风险不能为零:由于注册会计师不对所有的ABCOTD进行检查以及其他原因;c.降低检查风险的途径:计划审计工作、恰当职责分配、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监督指导复核项目成员执行的工作;2.在总体复核阶段实施的分析程序主要在于强调并解释财务报表项目自上个会计期间以来发生重大变化,以证实财务报表中列报的所有信息与注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与注师取得的审计证据一致。
注会审计重点归纳
一、审计概述0101、管理层和治理层应承担的责任0102、认定0103、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0104、审计风险——检查风险0105、审计风险——审计固有限制二、审计计划0201、审计业务约定书——基本内容0202、审计业务约定书——连续审计(修改业务约定条款或提醒注意)0203、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三、审计证据0301、审计程序种类0302、函证四、审计抽样0401、审计抽样基本概念——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0402、审计抽样五、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0501、信心技术内部控制审计六、审计工作底稿0601、工作底稿编制要求0602、审计工作底稿事务性变动0603、审计工作底稿归档后的变动0101、管理层和治理层应承担的责任审计工作前提——管理层和治理层认可与财务报表相关的责任。
管理层和治理层应当承担的责任包括:1.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2.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3.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允许其接触与编制财务报表相关的所有信息;提供审计所需的其他信息;允许在获取审计证据时不受限制地接触其认为必要的内部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0102、认定与审计期间各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发生、完整、准确、截止、分类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存在、权利与义务、完整、计价与分摊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完整、分类和可理解性、准确性和计价0103、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的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有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两方面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细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固有风险:假设不存在相关的内部控制之前,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某一认定易于发生错报的可能性控制风险:取决于财务报表编制有关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有效性0104、审计风险——检查风险检查风险:如果存在某一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为了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而实施审计程序后没有发现这种错报的风险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检查风险不能降低为零的原因:1.注册会计师通常并不对所有的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进行检查;2.其他原因(注册会计师可能选择了不恰当的审计程序、审计过程执行不当、错误解读了审计结论)可能的解决的方法:通过适当计划、在项目组成员之间进行恰当的职责分配、保持职业怀疑态度以及监督、指导和复核项目组成员执行的审计工作0105、审计风险——审计固有限制注册会计师不能对财务部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的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绝对保证,这是因为审计存在固有限制,导致注册会计师据以得出结论和形成审计意见的大多数审计证据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
注册会计师审计背诵要点
第一章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特点1、注册会计师审计含义(100%背)审计是一个系统化过程,即通过客瞧地猎取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认定的证据,以证实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并将结果传达给有关使用者。
2.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需要利用内部审计工作的缘故。
(100%掌握)(1)内部审计是被审计单位内部操纵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限;(2)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在工作上具有一致性;(3)利用内部审计工作结果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审计费用。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治理制度1、一般合伙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其债务是合伙人以各自的财产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债务担负无限连带责任。
(背)2、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其债务是以事务因此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担负有限责任。
(背)3、有限责任合伙会计师事务所,也称特别的一般合伙事务所无过失的合伙人关于其他合伙人的过失或不当执业行为以自己在事务所的财产为限担负责任,不担负无限责任,除非该合伙人参与了过失或不当执业行为。
(背)第三章注册会计师责任1、违约:会计师事务所在商定期间内未能履行合同条款的义务。
(背)2、一般过失:注册会计师没有完全遵循专业准因此的要求。
(背)3、重大过失:注册会计师全然没有遵循专业准因此或没有按专业准因此的根基要求执行审计。
(背)4、欺诈:注册会计师为了抵达欺骗他人的目的,明知托付单位的财务报表有重大错报,却加以虚伪的陈述,出具无维持意见的审计报告。
(背)5、“不实报告〞的定义(100%背)会计师事务所违反、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依法拟定并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后施行的执业准因此和规因此以及诚信公允缘故此,出具的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审计业务报告,应认定为不实报告。
6、利害关系人的含义(100%背)因合理信赖或者使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不实报告〞,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交易或者从事与被审计单位的股票、债券等有关的交易活动而遭受损失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认定为?注册会计师法? 的利害关系人。
注会审计基础重点知识点总结
注会审计基础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审计概述1.审计的定义和目的2.审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3.审计报告的要素和类型4.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二、内部控制1.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目标2.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措施3.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和程序4.内部控制意见的表达三、审计准备与计划1.了解被审计单位2.制定审计计划和编制工作程序3.审计风险和风险应对措施的评估4.设计对策性程序四、会计核算与审计证据1.会计凭证的形式和特点2.企业会计核算的程序与要求4.审计证据的合规性和充分性5.审计证据的采集和评价方法五、重大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变更的审计1.重大会计估计的确定、评价和披露要求2.重大会计估计的审计程序3.会计政策变更的确定、评价和披露要求4.会计政策变更的审计程序六、关联交易和非货币交易的审计1.关联交易的审计程序和审计风险评估2.非货币交易的审计程序和审计风险评估3.相关方披露的评价和审计程序七、程序性审计1.程序性审计的方法和程序2.程序性审计的审计目标和要点3.程序性审计的程序和工作纪律4.程序性审计的材料和报告八、整体性和风险分析1.业务活动的风险评估2.高风险领域和相关风险响应程序3.审计风险和风险响应策略的评价九、资产负债表和收支表的审计1.资产负债表的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2.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审计程序和审计风险评估3.收支表的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4.收支表项目的审计程序和审计风险评估十、现金与银行存款的审计1.现金与银行存款的审计程序和风险评估2.现金与银行存款的双管制审计程序3.现金与银行存款的期末分析和调节十一、应收和应付账款的审计1.应收账款的审计程序和风险评估2.应收账款的账龄段划分和坏账准备计提3.应收账款的催收、核销和调节4.应付账款的审计程序和风险评估5.应付账款的应付账户调节和往来余额调节总体来说,注会审计基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需要考生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题库和真题进行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顺利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
CPA审计-重点
第一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特点【考点一】审计含义和作用(教材 P7)1.根据美国会计学会 1973 年的定义:“审计”是一个系统化过程,即通过客观地获取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与 经济事项认定的证据,以证实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并将 结果传达给有关使用者。
2.注册会计师审计通过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度、 降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风险而提供一种保证服务。
【考点二】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工作的关系(教材 P12) 1.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了解内部审计工作; 2.注册会计师可以利用内部审计工作成果;3.注册会计师利用内部审计工作成果 有助于评估重大错报风险(x) 。
4.注册会计师应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审计进行了解并可以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的 原因。
第二章 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考点一】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教材 P14-17,以下图表有修订)注 册 会 计 师 的 业 务 范 围【考点二】不同形式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债务的责任(教材 P17-18,请准确掌握以下观点)1.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ies , LLCs)由注册会计师认购会计师事务所股份,并 以其所认购股份对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有限责任。
会计师事务 所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2.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是由 两位或两位以上的合伙人组成的组织。
合伙人以各自财产对事务所的债务承担 无 限连带责任。
3.有限责任合伙会计师事务所( Limited Liability Partnerships , LLPs)在我国又称特殊的普通合伙会计师 事务所。
无过失的合伙人对于其他合伙人的过失或不当执业行为 以自己在事务所的财产为限承担责任,不承担无限 责任, 除非该合伙人参与了过失或不当执业行为。
会 计 服 务管理 咨 询税 务 服 务代 编 信 息对 财 务 信息执行商定 程 序企业内部 控 制 审 计特殊目的 审 计合并 ︑分 立 ︑清 算 事 宜 审计验 资其他鉴证业务 相 关 服 务鉴 证 业 务 审计业务 审阅业务 财 务 报 表 审 计第三章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考点一】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认定(教材 P40 倒数第 2 段)1.注册会计师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的关键在于注册会计师是否有过失或欺诈(故意) 行为。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点总结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点总结(一)审计的总体目标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第二十五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总体目标是:(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二)审计准则审计准则作为一个整体,为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工作以实现审计的总体目标提供了标准。
1.审计准则的内容每项审计准则通常由总则、定义、目标、要求和附则五章构成。
2.目标(通常是审计准则的第三章,解决“What”)每项审计准则的目标将审计准则的要求与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联系起来。
每项审计准则规定目标的作用在于,使注册会计师关注每项审计准则预期实现的'结果。
这些目标足够具体,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1)理解所需完成的工作,以及在必要时为完成这些工作使用的恰当手段;(2)确定在审计业务的具体情况下是否需要完成更多的工作以实现目标。
3.要求(通常是审计准则的第四章,解决“How”)(1)每项准则中都单设一章“要求”,“要求”是注册会计师实现目标的规定动作,统一以“注册会计师应当(shall)”表述。
(2)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是否根据审计业务的具体情况还需执行更多的工作以实现审计准则规定的目标的评价。
(三)运用审计准则评价审计证据在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下,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审计准则规定的目标以评价是否已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如果根据评价的结果认为没有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那么注册会计师可以采取下列一项或多项措施:(1)评价通过遵守(其他)审计准则是否已经获取或将会获取进一步的相关审计证据;(2)在执行一项或多项审计准则的要求时,扩大审计工作的范围;(3)实施注册会计师根据具体情况认为必要的其他程序。
cpa审计各章知识点总结
cpa审计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审计基本概念审计的定义:审计是对一个实体的财务报表、交易、会计记录进行的有计划的、系统的检查。
目的是确认报表是否真实、准确的反映了实体的财务状况,还有确保实体的财务报表符合规定的报告标准。
审计的目的:确认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审计的特点:系统性、计划性、确认性、证据性审计与会计的关系:审计是会计的延伸,会计为审计提供了审计对象审计的类型: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审计的特征:法律性、独立性、专业性、社会性审计的价值:增加了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增加了对实体的信任第二章:审计规范和法律法规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中国公司法、中国财政会计法、中国审计法、中国证券法审计规范:审计准则、审计规范、审计职业道德准则、审计证据准则审计监督和管理机构:中国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察管理委员会审计委托人的权利与义务:和审计师之间的职责划分,如何提供审计材料,审计费用支付准则审计机构的首页:独立性、谨慎原则、审计工作程序准则审计工作文件的准则:审计证据、工作程序、技术准则审计的基本原则:独立性、专业性、审慎性、机密性第三章:审计的程序审计程序的计划:审计的基础,审计计划和审计控制表的编制审计程序的实施:准备工作、分工合作、程序执行、审计文档记录审计程序的总结:结论与报告审计程序的管理:项目管理、人员分配、项目控制、质量保证审计程序的监督:审计师、管理、审计部门、审计员自治承担责任审计程序的落实:审计目标的划定,审计程序的执行、审计工作的监督和信息披露第四章:审计的方法审计的基本方法:实地观察、询问、计算、比较、全面,审计工作中的解释审计程序的设计:审核总结和最终结果审计程序的实施:程序的编制、执行程序、文件的记录、工作的落实,审计工作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审计程序的分层设置:审计部门及审计员义务、审计文件为审计程序、审计工作程序检查程序的安排审计程序的改进:审计程序的常规、检查结果的使用、审计程序管理的设计、监督及检验程序第五章:审计的技术审计的程序:审计工作的技术程序,程序设计的依据、作业程序的制定,审计文件组织和审计程序文件的保管审计的技术应用:审计管理工作、审计依据、审计程序的设计、审计程序的执行、审计的所有工作程序审计的技术规定:审计文件编制、审计工作程序的设置,审计程序文件的流转、审计程序的论证审计的技术规范:审计程序的设置及行釣,受托方的审计、文档的控制、审计工作凭证的设计审计的技术验收:审计工作程序的验收,审计报告的审核,审计工作的总结,审计报告的编制第六章:审计的组织和管理审计工作的组织:内部审计部的设置,内部审计部的职责分工审计机构的管理:审计部机构管理,审计处的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编审计基本原理接受业务委托→计划审计工作→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应对重大错报风险→编制审计报告。
第一章审计概述5【掌握】审计的定义和保证程度(相关服务不保证)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积极方式提出意见,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的程度。
合理保证业务是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将审计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以此作为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有限保证业务是注册会计师主要运用询问、分析程序等方法将审阅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以此作为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一、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2014注册会计师对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负责的财务报表(鉴证对象信息)发表审计意见(提出结论),以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任程度。
如不存在除责任方之外的其他预期使用者,那么该业务不构成鉴证业务。
二、鉴证对象:历史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鉴证对象信息:财务报表三、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相关性、完整性、可靠性、中立性、可理解性。
通用目的编制基础,主要是指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特殊目的编制基础,是指旨在满足财务报表特定使用者对财务信息需求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包括计税核算基础、监管机构的报告要求和合同的约定等。
分为公允列报编制基础和遵循性编制基础。
四、审计证据。
信息缺乏也构成证据。
五、审计报告【掌握】审计目标总目标:1 不存在重大错报;2出具报告并沟通。
一、遵守审计准则、职业道德守则二、保持职业怀疑一种态度,采取质疑的思维方式,对可能导致错报的迹象保持警觉,进行审慎评价证据。
相互矛盾的证据;对文件记录和询问的答复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信息;可能存在舞弊的情况;需要实施除审计准则规定外的其他审计程序的情形;三、合理运用职业判断(1)确定重要性和评估审计风险;(2)确定所需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围;(3)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4)评价管理层在应用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时作出的判断;(5)根据已获取的审计证据得出结论。
【掌握】审计风险一、重大错报风险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
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进一步分为:固有风险是指假设不存在相关的部控制之前,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某一认定易于发生错报的可能性,无论该错报单独考虑,还是连同其他错报构成重大错报。
控制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发生错报,而被企业的部控制没有及时防止、发现和纠正的可能性。
控制风险取决于财务报表编制有关的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
二、检查风险是指如果存在某一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为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而实施程序后没有发现这种错报的风险。
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检查风险不可能降低为零)。
三、审计风险(可控,已知)=重大错报风险(认定层次,不可控)*检查风险(程序,可控)四、审计的固有限制(不能提供绝对保证)20111 财务报告性质2 审计程序性质3 及时性和成本的权衡。
第二章审计计划5-6【掌握】初步业务活动1.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2.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3.不存在误解。
二、容(其他审计工作之前)1.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2.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的情况;3.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二、审计的前提条件2011/2013/2014管理层在编制报表时采用可接受的编制基础;对注会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的认同。
管理层责任:1)财务报告公允反映(如适用);2)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部控制,确保不存在重大错报;3)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部信息,人员,提供书面声明)。
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管理层理解并认可其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三、审计业务约定书1目标与围;2注会、管理层责任;4财务报告编制基础;5审计报告形式和容。
变更业务的原因:①环境变化;②存在误解;③审计围受到限制(通常不合理)。
1.同意变更前,还需要评估变更业务对法律责任或业务约定的影响;2.需要执行的工作和出具的报告会适用于变更后业务,但不提及原有程序防止误解。
3.只更为执行商定程序业务,注册会计师才可在报告中提及已执行的程序。
【掌握】总体审计策略1.围;2.时间;3.方向;4.资源。
【掌握】具体审计计划(贯穿于整个审计业务的始终)总体方案包括实际性方案和综合性方案;具体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围(核心)【掌握】审计重要性不考虑错报对个别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目的:决定风险评估、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围;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考虑: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审计的目标,包括特定报告要求;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一)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通常使用替代性基准确定的重要性不宜超过上年度的重要性。
除被审计单位是否为上市公司或公众利益实体外,其他因素(不限于):(1)财务报表是否分发给广大围的使用者;(2)被审计单位是否由集团关联方提供融资或是否有大额对外融资(如债券或银行贷款);(3)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对基准数据特别敏感(如特殊目的财务报表的使用者)。
第一,注册会计师在评价未更正错报是否重要时,不仅要考虑金额,还有考虑性质;第二,对于上市公司及其他公众利益实体,注册会计师会使用较低的百分比;第三,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不需考虑与具体项目计量相关的固有不确定性。
(二)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2011/2012(应该了解治理层管理层的看法和预期)(三)实际执行的重要性(50%-75%)将未更正和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
50%:1)非连续审计;2)以前审计调整较多;3)总体风险较高;4)存在部控制缺陷。
75%:1)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少;2)总体风险较低;3)经验表明部控制运行有效。
2.审计中实际执行重要性的运用(2015修改)考了简答题在审计抽样时、分析程序时,运用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错报。
(四)审计过程中修改重要性(什么都能改)1)过程中情况发生重大变化;2)获取新信息;3)对被审计单位了解发生变化。
三、错报(①事实错报②判断错报③推断错报。
)在确定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3-5%)时,可能考虑的因素有:A.以前错报B.管理层期望C.财务指标是否勉强D.重大错报风险第三章审计证据5【理解】审计证据性质(一)充分性(数量够)——样本量、重大错报风险、证据质量有关。
(二)适当性(质量好)——相关性和可靠性。
1)外部独立2)控有效3)直接获取4)文件记录5)原件都比较可靠但未必正确特殊情况:不知情者提供的外部证据!注册会计师不具备专业能力取得的直接证据!(三)特殊考虑1)部文件记录考虑完整性和准确性2)充分、适当的前提下可以考虑成本;【掌握】审计程序用于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未必一定做)和实质性程序。
1)检查2)观察3)询问4)函证5)重新计算6)重新执行7)分析程序。
【掌握】函证2014/2015(一)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看人下菜)(二)函证程序所审计的认定(不是什么可以)(三)实施函证以外的其他审计程序(找帮手)(四)被询证者对函证事项的了解;2015新增(五)预期被询证者回复询证函的能力或意愿;2015新增(六)预期被询证者的客观性。
2015新增二、函证容1.金额较大的项目;执行重要度账龄较长的项目;一年3.交易频繁但期末余额较小的项目;4.重大关联方交易;5.重大或异常的交易;6.可能存在争议、舞弊或错误的交易。
(三)函证的时间(资产负债表日后适当时间)风险低,可选择资产负债表日前,并对剩余期间发生的变动实施实质性程序。
(四)管理层要求不实施函证时的处理1.管理层是否诚信;2.是否可能存在重大的舞弊或错误;3.替代审计程序能否提供与这些账户余额或其他信息相关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三、询证函的设计2015考简答存在性认定应在询证函中列明相关信息,要求对方核对确认。
完整性认定需要改变询证函的容设计或者采用其他审计程序。
2.消极的函证方式只有四个都满足才可以:1)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低水平;2)涉及大量余额较小的账户;3)预期不存在大量的错误;4)没有理由相信被询证者不认真对待函证。
3.以往回函率很低,应考虑从其他途径获取审计证据。
4.了解被审计单位与第三方之间交易的实质,以确定哪些信息需要进行函证。
5.向对所询证信息知情的第三方发送询证函。
证据的可靠性受到被询证者的能力、独立性、客观性、回函者是否有权回函等影响。
6.询证函所函证信息是否便于被询证者回答。
询证函通常应包含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授权,授权被询证者提供有关信息。
四、函证的实施与评价(一进场就开始实施)(一)对函证过程的控制—全过程保持控制(二)积极式函证未收到回函时应要求对方作出回应。
未得到回应应实施替代审计程序。
(三)积极式函证回函是必要程序,则替代程序不能提供注册会计师所需要的审计证据。
(四)评价函证的可靠性2015新增1.对询证函的设计、发出及收回的控制情况;2.被询证者的胜任能力、独立性、授权回函情况、对函证项目的了解及其客观性;3.被审计单位施加的限制或回函中的限制。
在验证回函的可靠性时,注册会计师需要保持职业怀疑1.通过邮寄方式收到的回函可以验证以下信息:(1)是否是原件;(2)是否直接寄给注册会计师;(3)发件方名称、地址是否一致;(4)发出城市是否一致;(5)印章以及签名是否一致。
2.通过跟函方式收到的回函可以实施以下审计程序:1)了解处理流程和人员; 2)确认人员身份和处理权限;3)观察是否认真处理。
3.电子函证。
存有疑虑时,可以与被询证者联系以核实回函的来源及容。
必要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要求被询证者提供回函原件。
4.对询证函的口头回复,可以要求被询证者提供直接书面回复。
如果仍未收到书面回函,需要通过实施替代程序,寻找其他审计证据以支持口头回复中的信息。
(五)限制性条款对询证函可靠性的影响2015新增“本信息是从电子数据库中取得,可能不包括被询证方所拥有的全部信息”;“本信息既不保证准确也不保证是最新的,其他方可能会持有不同意见”;“接收人不能依赖函证中的信息”。
(六)对不符事项的处理2015新增①分析原因②实施程序验证影响③将结果形成审计工作记录。
【掌握】分析程序(控制测试不用)2010/2014/2015二、用作风险评估程序(强制但无需每一方面),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与询问、检查和观察程序结合运用,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应重点关注关键的账户余额、趋势和财务比率关系等方面,形成一个合理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