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康复学

合集下载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特点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特点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特点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学科特点包括:1.关注整体健康中医养生康复学强调人的身体、心理、社会三个方面的整体健康,即致力于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和预防疾病。

此外,该学科也关注长寿和幸福的追求,其中各个领域皆可应用。

2.综合运用中医养生和康复技术中医养生康复学是中医医学中应用最广泛的分支之一,其中应用了多种中医学理论和方法,如针灸、按摩、草药疗法等。

同时它要求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适用于常见慢性疾病及其并发症等。

3.强调个性化中医养生康复学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个体的情况进行分析,从个体状态入手,个性化制定调理养生方案,旨在让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最大化的保健效果。

4.重视预防和治疗结合中医养生康复学强调以预防为主,把预防作为最佳疗法,同时也注意治疗与预防相结合,对慢性病的康复也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

5.涉及广泛中医养生康复学涉及广泛,包括六气调摄、运动保健、养生保健、膳食调养、心理调整、防病治病等方面,其中还包括针灸、推拿、起泡、拔罐等物理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在现代医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6.注意阶段性和个人化中医养生康复学旨在维护健康、延年益寿,但同时也强调了阶段性和个人化,包括出生后婴幼儿期和老年人等不同年龄段的人,以及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不同类型疾病的人群,在使用中医养生康复的方法及调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特征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7.药食同源中医养生康复学中强调药食同源,即很多食物本身就含有中药的成分,如鲫鱼、核桃、芝麻等,因此通过饮食调理也能够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8.针对疑难杂症中医养生康复学不仅仅应用于常见的慢性疾病,还针对疑难杂症和罕见病进行研究和探讨,有时候中医养生康复学的方法可以是传统的,但在一些关键性的地方会有创新性的改进。

中医养生康复学

中医养生康复学

1, 养生,是指合理选用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保健方法,通过长期的锻炼和修习,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目的的技术和方法。

2. 康复,是指采用精神调节、合理饮食、体育锻炼、针灸推拿、服用药物以及沐浴、娱乐等各种措施,对先天或后天各种因素造成的机体功能衰退或障碍进行恢复,达到提高或改善病残者生命质量的目的。

3.精,是指构成人体及促进人体发育的基本物质,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气,是推动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也是推动各种生命物质在人体川流不息的动力,是生命活动的根本保证。

血,是滋养人体脏腑、组织、器官,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物质需求,化生精、气、神、乳汁、经血、精液、体液等生命物质的物质源泉。

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运动、知觉等。

4.天人相应:(一)适应季节(二)把握时间(三)顺从地理(四)适应社会5.食物的滋养调整作用:滋养作用:水谷精微滋养脏腑、经脉,乃至筋骨、肌肤、皮毛等,并与人体的真气结合,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和抗御邪气。

调整作用:保持人体阴阳的协调平衡就是养生最重要的法则。

利用饮食的性味对机体阴阳失调进行调整。

阳虚者补阳,阴虚者当清补,偏热体质或热性疾病,可选用性质属寒的食物,偏寒体质或寒性疾病,可选用性质属热的食物。

6起居养生:起居养生的方法是:(一)起居有常(二)劳逸适度(三)合理睡眠7.饮食康复原则:平衡阴阳调整体的原则,协调脏腑重脾肾的原则,辩证辨病相结合的原则,注重三因制宜的原则。

8解表类:生姜、大葱、大蒜、豆豉等,用于风寒感冒。

外感初起,可用生姜红糖饮、葱姜醋粥、薄荷叶健脑益智类:常以核桃仁、芝麻、龙眼、猪脑、猪心、莲子、木耳、大枣、百合等健脑养心的食品为主,或与益智仁、枸杞子、茯神、柏子仁、何首乌等健脑药相配。

9.减肥类:常以冬瓜、黄瓜、赤小豆、薏苡仁、萝卜、山楂、海带等利水消脂的食品为主,或与泽泻、荷叶、茯苓等利水药相配,具有降脂减肥的作用。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
1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是借助草药,结合禁忌、饮食调养、运动调理、心理疏导等方法,保持和恢复机体的健康,使人们实现身心健康而有效地提高生活质量,达到良好平衡。

中医养生康复学倡导守正、戒邪、调和三原则。

守正原则是指,应该遵循自然和尊重中医理论中的相关论述,保持道德行为的正义,本着仁爱的心理准则,回归本respite礼仪,增强养生意识,尊重生命等原则。

戒邪原则是指,让自己免于精神和生理上的恶劣影响,远离恶习和毒品。

调和原则是指,保持自然和社会秩序的平衡;在生活中奉行爱心、宽容和和谐;不以言语、行为伤害他人;修正缺陷,摆脱误区。

中医养生康复学从四面把持起来,有标准地调节自身的情绪、生活习惯和饮食;勤于体育锻炼和运动,使自己的身体健康;加强阅读,多看书、学习,增强知识修养;认真研究和学习中医养生理论,加深对养生观念的了解。

只有遵循了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才能保持和恢复机体的健康,达到良好的生活平衡,使整个人体始终能够达到健康而稳定的境界。

浅谈中医养生康复的内涵

浅谈中医养生康复的内涵

浅谈中医养生康复的内涵身体健康是人们在自身生命发展过程中普遍追求的目标,并且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人们自身觉悟的不断提高,相应催生了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医药体系的中医养生康复学科。

这门学科专门论述了如何去进行生命的保养,是企图帮助患病者康复并持续性保持健康状态的具有实用性的一门学科。

中医养生康复学具有较为系统的理论,并且遵循着独特的康复方法,成为众多追求健康状态人们的追捧对象。

本文对于中医养生康复的现实意义进行了阐述,希望人们可以对于古代医家就养生康复方面的认知进行深入了解。

基于了解之上,希望人们对于养生能够抱有更加客观正确的态度,积极将养生贯穿于疾病防治的全过程,发挥出中医养生康复的优势。

1中医养生康复的现实意义中医学相较于西医学在养生康复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样的优势也在几千年传统中医发展过程中被不断凸显。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悠久历史是与人类医疗实践活动并驾齐驱的,自从人类开始了医疗活动,则在医治患者的同时,开始积累养生康复知识。

与此同时,医学专家们不断对于养生康复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总结出养生康复对于人们延年益寿、疾病康复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并遵循着其理论对于患者们进行病情康复指导,这是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进入到20世纪之后,医学发展速度飞升,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要求自身的身体不但能够保持在健康的状态,还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生存质量。

按照如今的发展趋势来看,专家们预计21世纪人人都将拥有自我保健意识,形成了以自我保健为主的新世界。

传统的养生康复医学还是我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并持续影响着当今社会,在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调动并树立了中国人民重视养生的观念,并通过日常生活的实践,总结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经验。

2古代医学对于养生康复的认识中医学对于医事具有分阶段性的认知,认为其具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则是患者患病之前的预防工作,即所谓的“治未病”,在人们还没有患上疾病的时候,先对于疾病采取预防工作。

中医养生康复学

中医养生康复学

中医养生康复学1.康复:即恢复、复原或健康重建之意。

是指采用各种措施,对先天或后天各种因素造成的机体功能衰退或障碍进行恢复,达到提高或改善病残者生命质量的目的活动。

2.情志是指“七情五志”。

喜怒忧思悲恐惊为七情,喜怒忧思恐为五志。

3.康复预防观:一、未病先防;二、既病防变;三、瘥后防复。

4.中医心理康复法,传统称之为情志疗法,是康复工作者运用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语言或非语言因素,影响或改善伤残病给患者带来的不良认知和异常情志、行为反应,使形神调和,以减轻功能障碍,促进患者全面康复的一类康复方法。

5.情志相胜法是根据阴阳五行的制约关系,用一种情志纠正其所制约的另一种情志的异常活动,从而改善或消除这种异常情志所导致的身心障碍,又称以情制情疗法,这是中医心理治疗中最系统、最具有特色的心理康复法。

6.顺情疗法是指顺从患者的某些意愿,满足其一定的身心需求,以释却患者心理病因,改善其不良情感状态的一类心理疗法,又称顺情从欲法,相当于现代心理学的支持疗法。

7.移情疗法即转移注意力疗法,是通过语言、行为,或改变所处的环境因素等方法,转移患者对病痛的注意力,改变患者思想焦点的指向性,排遣负性情绪、借以调整气机,使精神内守、疾病痊愈的一种心理疗法。

8.暗示引导法是指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施加影响信息,诱导患者不经过充分的理性思考和判断,无抵抗地接受医生(包括本人)的治疗性意见和信念,并做出相应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心理康复疗法。

本疗法课采用言语,也可通过手势、表情、动作和环境进行。

9.中医行为疗法是指采用中医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消除或建立某些适应性行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康复方法。

10.色彩疗法是根据中医五色配五脏理论,让患者目睹各种相应颜色,从而发挥治愈疾病、康复身心作用的疗法,简称为色疗。

11.熏蒸疗法是利用中药煎煮后所产生的温热药气熏蒸患者身体,以达到康复目的的一种方法。

12.烫洗疗法是指选配某些中草药制成煎剂,乘热进行局部或全身渍洗,以促进患者康复的方法,又称药浴疗法,古称浸渍法。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概念及学科特点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概念及学科特点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概念及学科特点
中医养生康复学是指在中医养生指导下,以康复锻炼为基础,以调节人体生理机能,
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增强健康意识,增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促进对健康概念的了解,让人
们行之有效的保健的一种综合的体育运动科学。

中医养生康复学主要研究内容有:
1、康复锻炼方法:综合运动、物理康复疗法、药物康复疗法、按摩疗法、疗效评价等。

2、健康教育:从中医养生理论出发,制定合理的防疗保健措施及锻炼方案,加强营
养健康教育,提高健康知识的全民参与程度,帮助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3、生理机能调节:依据生物变化原理,通过科学合理的锻炼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
促进人体各器官系统共同协调发展,实现强健、主动、和谐的状态。

4、中医养生康复指导:针对不同人群,按中医养生基本原理,采用非药物措施,结
合中医养生疗法,包括体育锻炼,合理膳食等,及时调整生活环境,达到有效保健的目的。

1、以中医养生学为基础:中医养生康复融合了中医养生的基本原理,深入研究其有
效的康复运动动作、技术、方法及护理的专业性学科。

2、综合性:中医养生康复学将医学知识、体育运动知识、健康教育知识、营养知识、心理学等进行综合应用,结合传统中医经典,深入研究其相关准则和法则,系统探讨中医
养生康复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

3、实用性:中医养生康复学关注健康进行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将健康管理贯
穿预防、健康促进、疾病预防与治疗等各个环节,促使人们全面认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
自我保健能力。

中医养生康复学以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加入现代科学技术,综合研究其养生调理原
理及其实现有效康复目的的方法和技术,是一门对未来人类健康有着重要作用的学科。

《中医养生康复学》第五章因人养生 教案

《中医养生康复学》第五章因人养生 教案

《中医养生康复学》第五章“因人养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悉体质的概念、分类以及不同体质的特征。

2.让学生掌握针对不同体质、不同年龄段(如青春期、中老年期)、不同人群(如妇女、儿童、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的养生方法。

3.培养学生因人制宜的养生理念,以及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合理养生计划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体质养生o体质的概念:介绍体质的定义,包括身体素质、形体质量、个体特质等多种含义。

o体质的分类:详细讲解不同体质的特征,如阴阳体质、五行体质等。

o不同体质的养生方法:针对每种体质,提出相应的养生策略,包括饮食、运动、情志调节等方面。

2.特殊人群养生o胎教与儿童养生:讲述胎儿期与儿童期的体质特点,以及相应的养生方法。

o青春期养生:针对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提出合理的养生建议。

o中老年养生:结合中老年人的体质变化,提出养生保健的要点。

o妇女养生:根据妇女的生理特点,讲述经期、孕期、产后的养生方法。

o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保健:分析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体质差异,提出相应的保健措施。

3.残疾人群的养生o讲述残疾人群在养生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如心理调适、康复训练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PPT、板书等形式,系统讲解体质养生和特殊人群养生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不同体质、不同人群的养生方法,加深学生的理解。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根据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养生计划,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授新课:按照教学内容的顺序,逐步讲解体质养生和特殊人群养生的相关知识。

3.案例分析: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不同体质、不同人群的养生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根据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养生计划,并分享讨论成果。

5.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因人制宜的养生理念的重要性。

中医养生康复学课程设计

中医养生康复学课程设计

中医养生康复学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中医养生康复学课程是以中医为基础,运用现代医学和康复学的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培养学生掌握中医养生康复的基础理论、诊断方法,熟悉中医常用养生保健与康复方法,加深学生对中医养生康复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

二、课程目标1. 理论知识•掌握中医养生康复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掌握常见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方法;•掌握中医常用养生保健与康复方法的原理和使用。

2. 实践技能•学习中医养生康复常用的诊断方法;•学习中医养生康复的针灸、推拿、气功等技能;•学习如何设计个人养生保健计划。

3. 研究能力•提高学生对中医养生康复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1.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概述•中医辨证论治方案设计•中医常见疾病的治疗原则2. 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养生保健概述•中医脏腑养生•中医药膳养生3. 中医康复技术•中医康复技术概述•中医针灸•中医推拿•中医气功4. 科研和实践•中医养生康复的实践应用•学生设计个人养生保健计划•学生开展小型研究项目四、教学方法本课程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采用教师授课、学生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式,突出实践操作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中医养生康复诊疗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五、教材和参考书目1. 教材《中医养生康复学》2. 参考书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康复技术》,《中医药膳养生》等。

六、考核方式考核方式主要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和论文的形式进行,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50%,论文占20%。

七、总结与展望中医养生康复学课程是一门涉及面广、内容丰富的课程,既有基础理论又有实践技能,涉及到多种疾病和多种疗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对中医养生康复的理解和认识,还可以提高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医养生康复学

中医养生康复学
先秦养生实践
1、提倡讲究个人卫生 2、注意饮食调养 3、导引健身 4、敬老养老 5、优生优育与胎教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发展概况
《内经》奠定了养生学理论基础
1. 对生命起源的认识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2. 天人相应,顺应自然
“顺四时而知寒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3. 明确提出养原则和方法
精神调摄,起居养生,饮食养生,房事养生,导 引按跷等。
具体地说,它是一门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综合地运用调摄 情志、娱乐、传统体育、沐浴、饮食、针灸推拿、药物等各 种方法,对病残、伤残、老年病、慢性病等功能障碍患者进 行辩证康复的综合应用学科,其目标在于使患者机体生理、 心理功能上的缺陷得以改善和恢复,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恢 复生活和劳动能力,使病残患者能够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同 健康人一起共同分享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成果。
WHO在医学实践中对健康的概念进行不断地修正与完 善。
最初:无病就是健康 随后:结实的体格,具有完善的功能并充分发挥作用 最新:(同前)
上述有关健康的定义强调了全面的和功能上的健康。 这一概念与现代医学在病因学、病理学和治疗学上 的新模式互相呼应。
健康及现代医学模式
精神上、身体上的良好状态:即我们中医学所说的“形 神合一”
老年养生的确立。陈直《养老奉亲书》问世 药物养生走上正轨。《饮膳正要》是保存至
今比较完好的营养学专著,载有常用食物200 种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子和、李杲、朱震 亨对养生理论的突破
五、发展(明清时期)
脏象学说与养生理论的结合 – 张景岳《景岳全书》“真阴”“真阳”,命门 学说,名门之气为脾胃之母。养生重在命 门,实质是养真阳、元气“阳强则寿,阳衰 则夭”。
健康及现代医学模式

中医养生康复学 重点整理(1) (1)

中医养生康复学   重点整理(1) (1)

中医养生康复学重点整理(1) (1)养生:依照人类生命进展的规律,在整个生命过程,综合协调多种可以保养躯体、防备疾病、延缓衰老的手段或办法,以达到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目的的一种自觉的保健活动。

康复:是指关于伤病、残疾者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尽最大也许以减轻病残的妨碍,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身心功能及日子与工作能力,使其重返社会。

中医康复:是指采纳精神调节、合理饮食、体育锻炼、针灸推拿、服用药物以及沐浴、娱乐等各种措施,对先天或后天各种因素造成的机体功能衰退或障碍举行恢复,以提高或改善病残者的生命质量。

1、康复的要素(挑选+简答)(1)康复的对象(2)康复的领域(3)康复的措施(4)康复的目的(5)康复的提供(1)康复的对象:要紧是残疾病人、慢性病人和老年病人。

(2)康复的领域:包括“医学康复”或称“医疗康复”(利用医疗手段促进康复),“教育康复”(经过特别教育和培训以促进康复),“职业康复”(恢复就业能力,取得就业机遇),“社会康复”(在社会的层次上采取与社会日子有关的措施,促使残疾人重返社会)。

实现以上四个领域的康复也算是“全面康复”。

(3)康复的措施:一切实用的措施。

包括所有能消落或减轻身心功能障碍的措施,以及其他有利于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的措施,别但使用医学科学的技术,而且也使用社会学、心理学、工程学等方面的技术和办法(4)康复的目的:全面康复、重返社会。

实现全面康复,着重在提高日子素养,恢复独立日子、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能在家庭和社会上过故意义的日子,重返社会。

(5)康复的提供:提供康复医疗、训练和服务的别仅有专业的康复工作者,而且也包括社区的力量、残疾人及其家属也参与康复工作的打算和实施。

康复别仅是训练残疾、残障患者,提高其功能,以习惯环境;还需要环境和社会作为一具整体来参与,以利于他们重返社会。

要求残疾、患者本人,其家庭及所在社会均参与康复服务打算的制定和实施。

2、康复的对象(挑选)(1)部分急性伤病患者(2)各类残疾者(3)部分慢性病患者(4)年老体弱者康复是要紧对象:残疾病人3、康复的基本观点(填空)整体康复观——“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功能康复观——加强或恢复脏腑功能组织功能,加强或恢复日子自理能力以及功能补偿。

养生康复重点

养生康复重点

养生康复重点一.名词1.中医康复学: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康复医学一本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2.天年:古人把人类自然寿命称之为天年,意指先天赋予的“寿限”或“寿数”。

3.形:是指人体的有形实体,它包括组织结构、脏腑形体官窍记忆人体生命活性物质等。

4.精神调摄法:又称情志调摄、心理调摄,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主动清静养生、怡情畅神、适时调神、修性治神等方法和手段,一保护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或促进心身康复的一种养生方法。

5.导引调摄法:是指通过形体的运动,来导引气机、畅通经络、调节脏腑机能,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促进身心康复的方法。

6.药物调摄法:是在中医药理论的知道下,针对患者体质特征和证候类型,通过中药内服或外用,以增进将抗,减轻和消除患者的形神功能障碍,从而促使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

7.刮痧调摄法: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刮痧器具施术于体表的一定部位,形成痧痕,从而防止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8.推拿调摄法:是以经络理论为依据,将推拿手法作用于体表经络和腧穴,以疏通经络,调畅气血,调整脏腑,达到防病治病、促进病体康复目的的一种方法。

9.胎教:广义的胎教实际就是胎儿养护,涵盖了养胎的内容,是指依据胎儿身心特点,采用科学的方法,从精神、饮食、起居等方面,有计划地营造母体内外环境,以促进胎儿智力和体格发育。

狭义的胎教,仅指孕妇精神品德的修养和教育,以期“外感而内应”,促进胎儿的智力发育。

10.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火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

11.偏瘫:为中风常见的后遗症,是指一侧肢体瘫痪不用,又称半身不遂、偏枯、偏废。

12.原发性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一种体循环动脉压持续升高为主的综合征,是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

13.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有遗传倾向的代谢性内分泌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导致高血糖及糖尿。

中医康复学与中医养生

中医康复学与中医养生

中医康复学与中医养生
中医康复学是指运用中医理论、诊断与治疗原则,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对各种疾病进行康复治疗的学科。

中医康复学的目的是通过综合治疗,恢复患者身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达到康复的效果。

中医康复学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药物治疗、气功、饮食调理等多种方法,通过综合治疗,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使患者能够重新获得工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中医养生是中医理论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它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方法,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中医养生的方法包括调节饮食、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预防和治疗一些慢性病。

中医康复学和中医养生是两个密切相关的学科,它们都是通过综合治疗,促进身体的健康。

中医康复学着重于治疗疾病,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而中医养生则注重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两者相辅相成,都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1 -。

《中医养生康复学》习题与答案

《中医养生康复学》习题与答案

《中医养生康复学》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中医养生康复学:是研究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养生康复方法和手段,预防疾病,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学科。

2.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阴阳代表两种对立统一的力量,五行则包括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用于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人体生理病理变化。

3. 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系统。

4. 脏腑功能失调:是指中医理论中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被破坏,导致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状态。

5. 食疗:是利用食物的性味功效,调整人体阴阳平衡,防治疾病,增强体质的一种养生方法。

二、填空题1.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养生保健、疾病预防、病后康复和______(老年养生)。

2. 中医认为,情志过度会影响脏腑功能,其中怒伤______(肝),喜伤心,忧伤______(肺),思伤______(脾),恐伤______(肾)。

3. 中医养生强调“春夏养______(阳),秋冬养______(阴)”的原则。

4. 针灸是中医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主要通过刺激体表的______(穴位)来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

5.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______(病因病机)等。

三、单项选择题1.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核心理念是(A)。

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 以药为本,治病救人C. 手术治疗,快速康复D. 心理疏导,精神治疗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养生原则?(D)A. 动静结合B. 因人制宜C. 调整饮食D. 持续高强度运动3.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依赖于(B)的协调作用。

A. 气血B. 阴阳C. 脏腑D. 经络4. 下列哪种食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C)A. 羊肉B. 牛奶C. 菠菜D. 红薯5. 下列哪种情况适合进行艾灸治疗?(B)A. 实热证B. 虚寒证C. 血热证D. 瘀血证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养生方法?(ABCD)A. 饮食调养B. 运动锻炼C. 情志调适D. 药物调理E. 高强度工作2. 中医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人体生病?(ABCD)A. 六淫邪气B. 七情内伤C. 饮食不节D. 劳逸过度E. 长期睡眠3. 下列哪些是中医康复治疗的方法?(ABCDE)A. 针灸B. 推拿C. 中药D. 气功E. 穴位贴敷4. 下列哪些是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养生原则?(ABCD)A. 天人合一B. 动静结合C. 因时制宜D. 因人制宜E. 持续高强度运动5. 下列哪些是中医对脏腑功能的认识?(ABCD)A. 脾主运化B. 肝主疏泄C. 心主血脉D. 肺主气司呼吸E. 肾主思维五、判断题1. 中医养生康复学主张“治未病”,强调预防为主。

中医养生与康复学

中医养生与康复学

中医养生与康复学
中医养生与康复学是中医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的是通过调整人体的内在环境,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加速康复的目的。

这一学科以中医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康复医学的知识与技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康复体系。

中医养生学注重通过调整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等方面来保持身体健康。

在饮食方面,中医强调“食疗同源”,即食物既是营养的来源,也是药物的一种。

通过合理搭配食物,可以达到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效果。

在起居方面,中医提倡顺应自然,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以适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

运动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手段,适当的运动可以调和气血,增强体质。

康复学则是中医养生学的延伸,它主要针对疾病后的康复过程。

中医康复学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人体阴阳失衡、气血不和的结果,因此康复的过程就是调整阴阳、调和气血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医康复学采用了多种方法,如针灸、推拿、中药等,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的目的。

这些方法在促进患者康复、减轻后遗症、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总之,中医养生与康复学是一门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康复医学知识与技术,旨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加速康复的学科。

它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等原则,注重调整人体的内在环境,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气血和调的状态。

这一学科的发展对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促进康复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简述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

简述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

简述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康复学是研究和实践中医养生学理论,以健脾养胃,补益气血,调整气血,健肾壮阳,清淤祛湿,宣肺化痰,活血止痛,温润肌肤,清心安神,疏导气血,调节脏腑,活血化瘀,清热润肠,清火健脾,益气健肾,滋阴补肾,强健体质,抵御疾病,改善生活等理念,综合运用药物、饮食、运动、保健、心理等多种方法进行防治和治疗,以提高人体健康水平为宗旨。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包括:
一、调节脏腑,治标治本,把握养生的重点。

中医认为,健康的身体需要脏腑的和谐,因此,要把握调节脏腑的重要性,以治标治本,使身体回归健康。

二、治病不可过度,养生要慎重。

中医认为,治病不可过度,避免过度的治疗对身体的损害,而且要注意养生的节制,避免不必要的损害。

三、日常保养要注意。

日常保养是中医养生康复学的重要内容,日常保养要注意休息、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以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四、以自然为本,积极防治。

科学养生要以自然为本,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积极预防各种疾病,以增强身体抵抗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中医养生康复学是一门涵盖理论、实践、自然、心理和身体等多方面的学科,按照上述原则,可以健康有效地改善身体健康水平,促进身体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养生康复学名词解释

中医养生康复学名词解释

中医养生康复学名词解释
中医养生康复学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旨在探索和应用中医药理论和方法,促进个体的健康、养生和康复。

以下是几个与中医养生康复学相关的名词解释:
1.中医养生:中医养生指根据中医理论和方法,采取预防措施和
调理方法,以维持人体平衡和健康。

中医养生注重个体的整体健康,包括调节饮食、锻炼身体、保持情绪平衡等方面。

2.中医康复:中医康复是指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方法来帮助患者康
复和恢复功能。

中医康复常用于各种慢性病、运动损伤、中风后遗症等康复治疗中,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推拿、中药熏蒸等方法。

3.中医药:中医药是中国传统的医药学体系,通过中草药、针灸、
推拿、气功等方法来治疗疾病和调理身体。

中医药强调人体的整体平衡,注重个体的阴阳调节和气血平衡,倡导“治未病”的理念。

4.调理:中医养生康复学中的调理是指通过调整个体的饮食、生
活习惯、情绪等方面,以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或促进康复的目的。

中医调理强调个体的整体平衡和适应性,注重个体的体质辨识和个体化的调理方法。

5.经络:中医养生康复学中的经络指人体内部运行着气血的通道
系统。

经络系统与器官、组织、解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相关,中医药通过调理经络以促进气血循环、调节身体功能。

中医养生康复学通过综合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探索个体的养生和康复方式,强调的是平衡和整体性,注重个体差异,并鼓励个体的主动参与和责任感。

这种学科的发展有助于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医学结合,为人们的健康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中医养生康复学(全套课件465P)

中医养生康复学(全套课件465P)

英语中的健康“health”一词的含义 为安全的、完美的、结实的。
汉语中,“健”是身体强壮有力; “康”为平安、安乐。从词义上看,汉语 对健康的定义更为全面,包含了体格强健、 心理安乐、适应社会三个方面的内容。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健康乃是一种在 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1947年)。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0 岁的国家就是长寿国家。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长寿国家:瑞典、挪威、 荷兰、日本、冰岛、丹麦、法国、美国、波多黎 各、加拿大、瑞士等。 目前(2002年)中国百岁老人共有一万七千 多位,80岁以上的老人近一千万人。
一、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命观
中医学认为,人生活在宇宙之间,生命活动必然会 受到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的影响,因此,人体的所有活 动必然与自然息息相关。 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必须是和谐 有序的,反之,会对健康不利。这就是“天人相应”、 “形神合一”的思想。 因此,中医养生学和中医康复学特别强调人与自然 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协调。
目前公认世界上有五大长寿地区:前苏联高加索、 巴基斯坦罕萨、厄瓜多尔卡班、中国新疆的南疆和广西 的巴马。 按中国的标准确定有六个长寿地区:广西巴马县、 新疆玛依地区、四川乐山市、辽宁兴隆村、湖北钟样市、 江苏如皋市。其中如皋全市145万人口中,有172位百 岁老人(2002年),远远超过联合国确定的每百万人口 75位百岁老人的长寿地区标准。
中医养生康复学
美国著名健康营养专家加利· 纽尔说:“一 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健康的身心。”
课程内容: ※ 中医养生康复学理论基础 ※ 养生、康复的自然方法 ※ 养生、康复的医学技术 ※ 养生、康复禁忌

中医养生康复学精选全文

中医养生康复学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基本概念养生:保养生命,使之不息,提供所需,防止伤害(身体内外)一词首见于《庄子养生主》养:抚养(扶持、保护、培养、生养),提供生命所需,防止不良伤害生:生命运动不息老年人之养生称为寿老(使老年人长寿)、寿世(使老年人在世时间长)、养老、寿亲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制以及养生原则和养生方法的一门学科(实用性学科)最终目标:健康长寿、享尽天年康复医学(复权医学):利用医学的、工学的、社会的、教育的、职业的等综合手段,使障碍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经济上等各方面最大程度的改善,使之回归社会。

(帮助各种残疾患者,使其最大限度恢复健康,回归社会)研究对象:养生学:所有健康的个体和亚健康人群康复医学:病体: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急性病的恢复期(体虚之人)中医养生康复学发展的六个阶段:1.知识积累于商周2.理论奠基于春秋战国3.体系形成于秦汉至晋唐4.发展于宋元5.成熟于明清6.确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养生康复理论与方法的涌现:老子:静心、节欲孔子:强调修身、养性、三戒(戒色、戒斗、戒得)子华子:动以养生(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不韦:杂家《吕氏春秋》养生思想集中有三:1.强调节欲养心,“谨养知到,养心为贵“2.强调顺应自然,趋利避害(此为不同于他人之处)3.动形以达郁《内经》赋予养生康复学以中医特色:1.提出了生命得本源,强调精气神为人之三宝2.划分了人体生长、发育、衰老的不同时期,阐述了生命的规律及衰老机制3.明确了人类的寿限,度百岁乃去,提出了较系统的养生原则和方法4.确立了“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并成为中医康复学的理论核心5.创立了经络学说,为针灸、气功、导引、按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6.总结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的康复治疗原则男女之间生命规律的差异:1.女性发育早,生长发育期比男性短2.女性在形态方面的衰老比男性出现得早3.女性衰老以阳明脉衰老明显,男性衰老以肾气衰明显,女性衰老进程比男性较为缓慢相关著作:《养性延命录》南朝陶弘景,第一部养生学专著《养老奉亲书》宋代陈直,现存最早的一部养老专著《饮膳正要》元代忽思慧,最早一部营养学专著《万病回春》明代龚廷贤,首见“康复“一词,作恢复健康之义《养病庸言》清代沈子复,专论康复得专著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生命形成期(生):指从胚胎形成到发育完成离开母体得全过程,即生命在母体中孕育的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养生康复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养生康复学专业介绍中医养生康复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生命发生发展规律,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益寿延年基础理论、方法以及身体康复的一门实用学科。

招生基本情况招生人数:2人最低分数线:260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介绍本学科主要研究人体各种营养素及其与疾病的关系;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污染及其预防;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

学科目的是运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理论和技术,提高居民营养水平。

保证食品质量良好,以促进健康。

招生基本情况招生人数:30 最低录取分数: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介绍本书是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和卫生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的第六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材,供预防医学五年制本科及三年制大专等预防医学类专业教学使用。

该次修订的指导思想是在严格遵循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密切结合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中提出的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求,在内容上既突出重点,又详略得当,同时将该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及时补充到教材中。

为使该教材的适用性更加广泛,本教材吸纳了国内多个医学院校从事该领域研究的老师参加编写。

招生基本情况本学院共招45人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招生基本情况招生人数:最低录取分数:复试:吴坤主编,《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版复试备注复试: 1、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笔试)2、综合(面试)第四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科介绍此学科包括两部分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

营养学是一门研究机体与食物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食品卫生学是研究食品卫生质量,防止食品中可能出现的有害因素损害人体健康的科学。

招生基本情况备考招生基本信息招生人数:2最低录取分数: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介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一个重要的二级学科,创建于1949年。

经过五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形成了具有独立的科学理论体系、完整的课程教材与实验教材、稳定的培养方向的一门科学。

本学科分为两个部分:即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

营养学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食品卫生学是研究可能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以提高食品的卫生质量、保护食用者饮食安全的科学。

同时又逐步建成了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的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的一整套教学和科学研究体制。

招生基本情况招生人数:16最低录取分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介绍食品营养与安全系成立于2002年5月,是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最年轻的系,其主要教学和研究内容是营养学、食品安全和功能食品。

现有教师19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副研究员1人,高级实验师2人。

营养学方向主要研究食品营养、公共营养、人类营养三个方面,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食品营养价值及其评价检测技术、食品中功能成分的分离提取、纯化、结构及对食品感官及营养品质的影响、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开发利用、平衡膳食设计及营养强化技术、食物与营养政策和效益分析、营养、功能成分与慢性疾病的关系等。

食品安全方向主要研究食品中危害或潜在危害人体健康因素的控制与预防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食品卫生质量控制、食品加工过程中有害因素的消长规律、食品安全性评价,食品有害因素检验检测技术,以及危害分析与评估技术等。

本系设有"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专门培养掌握营养与食品安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食品生产的基础知识,能在食品企业、商检、卫生防疫、科研院所等领域,从事和营养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技术、管理、策划及食品生产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包括:营养学、食品卫生学、食品化学、食品分析、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食品质量检验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功能食品等。

招生基本情况学院公招:135人最低分数:290 政治40 外语:40 业务课1:75 业务课2:75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介绍所属一级学科 100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所属学科门类 10医学学位授权级别硕士授予学位类别 310医学硕士学科专业分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院共招:135人最低分数:290 政治40 外语:40 业务课1:75 业务课2:75青岛大学/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介绍青岛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科始建于50年代,1987年建立医学营养学本科专业,1990年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92年成为山东省首批建设的"八五"医学营养学重点实验室。

2005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

目前,本学科拥有专职教师和研究人员25名,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

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十一五”强化建设学科1个。

本学科现有国家一级学会常务理事一名,理事三名,国家二级学会副理事长二名,理事三名。

我学科于60年代在国内率先创建了电离辐射营养学,80年代对辐照食品的卫生及营养成分保存进行了研究,并于86年被评为卫生部甲等成果奖和87年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近20年来,本学科先后获得国际基金资助和国际合作课题,开展了“孕妇热能需要量和正常孕妇乳母热能及人体测量指标的研究”、中-美合作课题“锌和微量营养素对儿童智力发育和行为影响的研究”、由瑞士NESTLE FOUNDATION国际科学研究基金会资助的“中国孕妇营养状况及其营养干预的研究”,经费达25.45万美元。

在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先后开展了“葡萄多酚(GPC)的制取与生物活性研究”,“葡萄籽油的加工和利用研究”,“扇贝裙边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功能分析”,以及牛磺酸、异黄酮、二萜类化合物的营养功能研究等项目。

招生基本情况招生人数:16最低录取分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基础)/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介绍研究课题涉及营养与食品卫生领域,方法屡有创新。

其中,霉菌与霉菌毒素,孕妇营养,乳腺癌与营养,铁、核黄素与贫血关系,辐照食品的营养与卫生研究等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承担科研项目6项。

招生基本情况招生人数:4最低录取分数: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介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角度研究从预防医学角度研究营养和食物(饮食)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的一门学科,营养和食物(饮食)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是预防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预防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密切,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密切,在增进我国人民体质、在增进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预防疾病、保护和提高健康水平、保护和提高健康水平、提高劳动效率、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延长寿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009 招生目录(本专业招生 6 人)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介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领域的二级学科。

本学科主要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密切。

2006年12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独立招收本专业硕生研究生。

学科点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实验师2人。

主要研究方向有妇幼营养、公共营养、微营养素营养、营养毒理学、营养流行病学等。

目前在研项目包括国家863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中国营养学会科研基金项目、甘肃省科研基金项目等,主要有:《VA和Zn联合补充适宜摄入量研究》、《甘肃会宁地区幼儿、学生膳食营养与智力发育关系探讨》、《深海鱼油预防早产的研究》、《亚健康诊治标准及干预措施研究》、《锁阳质量标准的研究》、《锁阳质量标准的研究》、《公共卫生模块设置分析研究》、《基于HPLC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筛选中药青龙衣抗癌活性物质》、《HACCP技术及计算机控制软件在饮食服务单位卫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等十多项。

目前在读研究生有20多名。

已毕业的优秀研究生在国家、省级、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相关教学科研单位承担重要的岗位和工作。

学生遍布北京、西安、兰州等地。

近年来,学科点在Asia Pacific J Clin Nut、J Natr Sci Vitaminol、卫生研究、中国公共卫生、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国学校卫生、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现代预防医学杂志、中国行为医学杂志、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了50多篇学术论文。

主编和参编专著8部,鉴定科研成果 6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宋庆龄儿科医学成果奖一项、兰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甘肃医学科技二等奖一项、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科技二等奖一项。

招生基本情况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介绍严格遵循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的基础,密切结合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中提出的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求招生基本情况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各专业列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招生基本情况招生人数:8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介绍食品卫生是为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危害人体健康而采取的综合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对食品卫生的定义是:在食品的培育、生产、制造直至被人摄食为止的各个阶段中,为保证其安全性、有益性和完好性而采取的全部措施。

食品卫生是公共卫生的组成部分,也是食品科学的内容之一。

因食品的营养素不足或过量以及因消化吸收关系而引起人体的健康障碍等,属于食品营养的问题,一般来说,不属于食品卫生研究的范畴。

招生基本情况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介绍营养学是一门研究机体与食物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通过对营养学的历史、起源、发展、特征、层次等方面的描述,可以知道营养学的发展脉略。

营养学对社会、行业、健康、政策具有深远影响。

美国属于分解领域的营养学代表,中国是整体营养学的代表,而日本兼备了两者的特点。

研究食品卫生质量,防止食品中可能出现的有害因素损害人体健康的科学。

食品卫生学应用食品化学分析、微生物学、毒理学和流行病学方法研究食品中可能出现的有害物质及作用机理,为提高食品卫生质量,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及制定食品卫少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招生基本情况招生人数:公共卫生学院共80人最低录取分数: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介绍学科介绍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和卫生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的第六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材,供预防医学五年制本科及三年制大专等预防医学类专业教学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