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三角形》单元试卷(有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三角形》测试(含答案解析)(2)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三角形》测试(含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 中,AB 边上的高为( )A .CGB .BFC .BED .AD 2.将一副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得到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①13∠=∠; ②180BAE CAD ∠+∠=︒;③若//BC AD ,则230∠=︒;④若150CAD ∠=︒,则4C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如图,AB 和CD 相交于点O ,A C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B D ∠=∠B .1A D ∠=∠+∠C .2D ∠>∠ D .C D ∠=∠4.如图,//AB CD ,40C ∠=︒,60A ∠=︒,则F ∠的度数为( )A .10°B .20°C .30°D .40° 5.如图,ABC 中,55,B D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且130ACD ∠=︒,则A ∠的度数是( )A .50︒B .65︒C .75︒D .85︒ 6.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之比为4:1,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7B .8C .9D .10 7.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3,3,4B .7,4,2C .3,4,8D .2,3,5 8.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1:13:24,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9.如图,,AD CE 分别是ABC 的中线与角平分线,若,40B ACB BAC ∠=∠∠=︒,则ACE ∠的度数是( )A .20︒B .35︒C .40︒D .70︒10.在ABC 中,若一个内角等于另两个内角的差,则( )A .必有一个内角等于30°B .必有一个内角等于45°C .必有一个内角等于60°D .必有一个内角等于90°11.将一个直角三角板和一把直尺如图放置,如果∠α=47°,则∠β的度数是( )A .43°B .47°C .30°D .60°12.下列四个图形中,线段CE 是ABC 的高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13.如图1,ABC 纸片面积为24,G 为ABC 纸片的重心,D 为BC 边上的一个四等分点(BD CD <)连结CG ,DG ,并将纸片剪去GDC ,则剩下纸片(如图2)的面积为__________.14.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8,a ,那么a 的取值范围为__.15.设三角形三内角的度数分别为,,x y z ︒︒︒,如果其中一个角的度数是另一个角的度数的2倍、那我们称数对(,)()y z y z <是x 的和谐数对,当150x =时,对应的和谐数对有一个,它为(10,20);当66x =时,对应的和谐数对有二个,它们是__________.当对应的和谐数对(,)y z 有三个时,请写出此时x 的范围_______.16.如果三角形两条边分别为3和5,则周长L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7.如图,△ABC 的两条中线AD 、BE 相交于点G ,如果S △ABG =2,那么S △ABC =_____.18.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5和7,则第三边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19.如图,∠BAK +∠B +∠C +∠CDE +∠E +∠F +∠MGN +∠H +∠K =________.20.一副分别含有30°和45°的直角三角板,拼成如图,则BFD ∠的度数是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BP 平分ABC ∠,交CD 于点F ,DP 平分ADC ∠交AB 于点E ,AB 与CD 相交于点G ,42A ∠=︒.(1)若60ADC ∠=︒,求AEP ∠的度数;(2)若38C ∠=︒,求P ∠的度数.22.已知AB ∥CD ,CF 平分∠ECD .(1)如图1,若∠DCF =25°,∠E =20°,求∠ABE 的度数.(2)如图2,若∠EBF =2∠ABF ,∠CFB 的2倍与∠CEB 的补角的和为190°,求∠ABE 的度数.23.△ABC 中,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AE 是△ABC 的高.(1)如图1,若∠B =40°,∠C=60°,求∠DAE 的度数;(2)如图2,∠B <∠C ,则DAE 、∠B ,∠C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3)如图3,延长AC 到点F ,∠CAE 和∠BCF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G ,求∠G 的度数.24.如图,∠CBF ,∠ACG 是△ABC 的外角,∠ACG 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分别与∠ABC ,∠CBF 的平分线BD ,BE 交于点D ,E .(1)若∠A=70°,求∠D 的度数;(2)若∠A=a ,求∠E ;(3)连接AD ,若∠ACB=β,则∠ADB= .25.如图,已知1,23180BDE ︒∠=∠∠+∠=.(1)证明://AD EF .(2)若DA 平分BDE ∠,FE AF ⊥于点F ,140∠=︒,求BAC ∠的度数. 26.如图,在ABC 中,AD 是高,AE 、BF 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 ,60BAC ∠=︒,70C ∠=︒.求EAD ∠和∠BOE 的度数.【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分析】在ABC 中,过C 点向AB 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是AB 上的高,由此可得答案.【详解】解:ABC 中,AB 边上的高为:.CG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高的含义,掌握钝角三角形的高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C【分析】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判断①,利用角的和差与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判断②,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先求解CAD ∠,再利用结论②可判断③,由150CAD ∠=︒,先求解230∠=︒, 如图,记,AB DE 交于,G 再求解90AGE ∠=︒,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解4∠, 从而可判断④.【详解】解:90BAC DAE ∠=∠=︒,122390∴∠+∠=∠+∠=︒,13∴∠=∠,故①符合题意, 19090180BAE CAD BAE DAE BAC DAE ∠+∠=∠+∠+∠=∠+∠=︒+︒=︒,故②符合题意;//,BC AD180C CAD ∴∠+∠=︒,45C ∠=︒,135CAD ∴∠=︒,218018013545CAD ∴∠=︒-∠=︒-︒=︒,故③不符合题意; 150180CAD BAE CAD ∠=︒∠+∠=︒,,30BAE ∴∠=︒,如图,记,AB DE 交于,G60E ∠=︒,180306090AGE ∴∠=︒-︒-︒=︒,45,B C ∠=∠=︒4904545.AGE B ∴∠=∠-∠=︒-︒=︒4.C ∴∠=∠ 故④符合题意,综上:符合题意的有①②④.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的和差,余角与补角,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3.D解析:D【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对顶角相等逐一判断即可.【详解】∵∠1=∠2,∠A=∠C ,∠1=∠A+∠D ,∠2=∠B+∠C ,∴∠B=∠D ,∴选项A 、B 正确;∵∠2=∠A+∠D ,∴2D ∠>∠,∴选项C 正确;没有条件说明C D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并运用两条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B解析:B【分析】利用平行线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AB CD ,∴60DEF A ∠=∠=︒.∵DEF C F ∠=∠+∠,∴604020F DEF C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利用其性质找到角的等量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解 .【详解】解: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ACD=∠B+∠A ,∴∠A=∠ACD-∠B=130°-55°=75°,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定理并能灵活运用是解题关键. 6.D解析:D【分析】设多边形有n 条边,则内角和为180°(n ﹣2),再根据内角和等于外角和4倍可得方程180(n ﹣2)=360×4,再解方程即可.【详解】解:设多边形有n 条边,由题意得:180(n ﹣2)=360×4,解得:n =10,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和外角和,关键是掌握内角和为180°(n ﹣2). 7.A解析:A【分析】看哪个选项中两条较小的边的和大于最大的边即可.【详解】解:A 、3+3>4,能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B 、4+2<7,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C 、3+4<8,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D 、2+3=5,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判定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时并不一定要列出三个不等式,只要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判定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8.B解析:B【分析】根据角的度数之比,求得最大角的度数,根据最大角的性质判断即可.【详解】∵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1:13:24,∴最大角的度数为°24180111324⨯++=90°, ∴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B.【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按角的分类,根据度数之比求得最大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 9.B解析:B【分析】由,40B ACB BAC ∠=∠∠=︒,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ACB ∠,结合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定义,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 ,B ACB ∠=∠40BAC ∠=︒,18040702B ACB ︒-︒∴∠=∠==︒, CE 是ABC 角平分线,1352ACE ACB ∴∠=∠=︒,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0.D解析:D【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A+∠B+∠C=180°,把∠C=∠A+∠B代入求出∠C即可判断.【详解】解:∵∠A+∠B+∠C=180°,∠A=∠C-∠B,∴2∠C=180°,∴∠C=90°,∴必有一个内角等于9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能求出三角形最大角的度数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11.A解析:A【分析】延长BC交刻度尺的一边于D点,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将已知角与所求角转化到Rt△CDE中,利用内角和定理求解.【详解】如图,延长BC交刻度尺的一边于D点,∵AB∥DE,∴∠β=∠EDC,又∵∠CED=∠α=47°,∠ECD=90°,∴∠β=∠EDC=90°﹣∠CED=90°﹣47°=4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平行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B解析:B【分析】利用三角形高的定义逐一判断选项,可得答案.【详解】A.CE不垂直AB,故CE不是ABC的高,不符合题意,B.CE是ABC中AB边上的高,符合题意,C.CE不是ABC的高,不符合题意,D.CE不是ABC的高,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高,关键是掌握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作垂线,垂足与顶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二、填空题13.18【分析】连接BG根据重心的性质得到△BGC的面积再根据D点是BC的四等分点得到△GDC的面积故可求解【详解】连接BG∵G为纸片的重心∴S△BGC=S△ABC=8∵D为边上的一个四等分点()∴S△解析:18【分析】连接BG,根据重心的性质得到△BGC的面积,再根据D点是BC的四等分点得到△GDC的面积,故可求解.【详解】连接BG,∵G为ABC纸片的重心,∴S△BGC=1S△ABC=83)∵D为BC边上的一个四等分点(BD CD∴S△DGC=3S△BGC=64∴剪去GDC,则剩下纸片的面积为24-6=18故答案为:18.【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重心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重心的性质及面积的换算关系.14.3<a<13【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答【详解】由题意得:8-5<a<8+5∴3<a<13故答案为:3<a<13【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解析:3<a<13【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答.【详解】由题意得:8-5<a<8+5,∴3<a<13,故答案为:3<a<13.【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5.(3876)(3381)【分析】根据和谐数对的定义求出当x=66时的两组数对;再分当时当时当时三种情况讨论从而得出结论【详解】解:当时180-66=114则114÷3=3838×2=76此时和谐数对解析:(38,76),(33,81) 060x ︒<<︒【分析】根据“和谐数对”的定义求出当x=66时的两组数对;再分当060x ︒<<︒时,当60120x ︒<︒时,当120180x ︒<︒时,三种情况讨论,从而得出结论.【详解】解:当66x =时,180-66=114,则114÷3=38,38×2=76,此时和谐数对为(38,76),或66÷2=33,114-33=81,此时和谐数对为(33,81),若对应的和谐数对(,)y z 有三个,当060x ︒<<︒时,它的和谐数对有(1803,2)x x ︒-,3(,180)22x x ︒-,180(3x ︒-,2(180))3x ︒-; 当60120x ︒<︒时,它的和谐数对有3(,180)22x x ︒-,180(3x ︒-,2(180))3x ︒-, 当120180x ︒<︒时,它的和谐数对有180(3x ︒-,2(180))3x ︒-, ∴对应的和谐数对(,)y z 有三个时,此时x 的范围是060x ︒<<︒,故答案为:(38,76),(33,81);060x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解答问题.16.10<L<16【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确定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再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求出答案【详解】设第三边长为x ∵有两条边分别为3和5∴5-3<x<5+3解得2<x<8∴2+3+5<x+3+5<8+3解析:10<L<16【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确定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再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求出答案.【详解】设第三边长为x,∵有两条边分别为3和5,∴5-3<x<5+3,解得2<x<8,∴2+3+5<x+3+5<8+3+5,∵周长L=x+3+5,∴10<L<16,故答案为: 10<L<16.【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不等式的性质,熟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确定出第三条边长是解题的关键.17.6【分析】根据DE分别是三角形的中点得出G是三角形的重心再利用重心的概念可得:2GD=AG进而得到S△ABG:S△ABD=2:3再根据AD是△ABC 的中线可得S△ABC=2S△ABD进而得到答案【详解析:6【分析】根据D,E分别是三角形的中点,得出G是三角形的重心,再利用重心的概念可得:2GD=AG进而得到S△ABG:S△ABD=2:3,再根据AD是△ABC的中线可得S△ABC=2S△ABD进而得到答案.【详解】解:∵△ABC的两条中线AD、BE相交于点G,∴2GD=AG,∵S△ABG=2,∴S△ABD=3,∵AD是△ABC的中线,∴S△ABC=2S△ABD=6.故答案为:6.【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重心的概念和性质: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且重心到顶点的距离是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的两倍.18.2<a<12【分析】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知: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应该是大于已知两边的差而小于已知两边的和【详解】解: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知:第三边a的取值范围是:(7-5)<a<(解析:2<a<12.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知: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应该是大于已知两边的差而小于已知两边的和.【详解】解: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知:第三边a的取值范围是:(7-5)<a<(7+5),即2<a <12.【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19.540°【分析】连接AGGD先根据∠H+∠K=∠HGA+∠KAG∠E+∠F=∠EDG+∠FGD最后根据多边形的面积公式解答即可【详解】解:连接AGGD∵∠H+∠K+∠HMK=180°∠HGA+∠KA解析:540°【分析】连接AG、GD,先根据∠H+∠K=∠HGA+∠KAG, ∠E+∠F=∠EDG+∠FGD,最后根据多边形的面积公式解答即可.【详解】解:连接AG、GD,∵∠H+∠K+∠HMK=180°,∠HGA+∠KAG +∠AMG=180°,∠HMK=∠AMG∴∠H+∠K=∠HGA+∠KAG;同理:∠E+∠F=∠EDG+∠FGD∴∠BAK+∠B+∠C+∠CDE+∠E+∠F+∠MGN+∠H+∠K=∠BAK+∠B+∠C+∠CDE+∠EDG+∠FGD+∠MGN+∠HGA+∠KAG=五边形的内角和=(5-2)×180°=540°故答案为54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多边形内角和定理,根据题意正确作出辅助线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20.15°【分析】先根据直角三角板的性质得出∠B及∠CDE的度数再由补角的定义得出∠BDF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图中是一副直角三角板∴∠B=45°∠CDE=60°∴∠BDF解析:15°先根据直角三角板的性质得出∠B 及∠CDE 的度数,再由补角的定义得出∠BDF 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图中是一副直角三角板,∴∠B=45°,∠CDE=60°,∴∠BDF=180°-60°=120°,∴∠BFD=180°-45°-120°=15°.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知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72︒;(2)40︒.【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DP=12ADC ∠ ,然后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解;(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DP=∠PDF ,∠CBP=∠PBA ,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A+∠ADP=∠P+∠ABP ,∠C+∠CBP=∠P+∠PDF ,所以∠A+∠C=2∠P ,即可得解.【详解】解:(1)∵DP 平分∠ADC ,∴∠ADP=∠PDF=12ADC ∠, ∵60ADC ∠=︒,∴30ADP ∠=︒,∴304272AEP ADP A ∠=∠+∠=︒+︒=︒;(2)∵BP 平分∠ABC ,DP 平分∠ADC ,∴∠ADP=∠PDF ,∠CBP=∠PBA ,∵∠A+∠ADP=∠P+∠ABP ,∠C+∠CBP=∠P+∠PDF ,∴∠A+∠C=2∠P ,∵∠A=42°,∠C=38°,∴∠P=12(38°+42°)=40°.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定理并理解“8字形”的等式是解题的关键.22.(1)∠ABE=30°;(2)∠ABE=30°(1)假设CE与AB相交于点G,由题意易得∠DCE=50°,则有∠CGA=∠BGE=130°,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可求解;(2)假设CE与AB、BF相交于点M、N,设∠ABF=x,∠DCF=∠FCE=y,则有∠EBF=2x,∠ABE=3x,∠DCE=2y,根据题意可得∠AMC=180°-2y,∠E=2y-3x,2∠CFB-∠CEB=10°,进而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及角的和差关系可求解.【详解】解:(1)假设CE与AB相交于点G,如图所示:∵CF平分∠DCE,∠DCF=25°,∴∠DCE=50°,∵AB∥DC,∴∠DCE+∠AGC=180°,∴∠AGC=130°,∴∠EGB=∠AGC=130°,∵∠E=20°,∴∠ABE=30°;(2)假设CE与AB、BF相交于点M、N,如图所示:设∠ABF=x,∠DCF=y,∵∠EBF=2∠ABF,CF平分∠DCE,∴∠EBF=2x,∠ABE=3x,∠FCE=y,∠DCE=2y,∵AB∥DC,∴∠DCE+∠AMC=180°,∴∠EMB=∠AMC=180°-2y,∵∠E+∠EMB+∠ABE=180°,∴∠E=2y-3x,∵∠E+∠ENB+∠FBE=180°,∴∠ENB=180°+x-2y,∵∠CFB+∠CNF+∠FCE=180°,∴∠CFB=y-x ,∵∠CFB 的2倍与∠CEB 的补角的和为190°,∴2∠CFB-∠CEB=10°,∴()()22310y x y x ---=︒,解得:10x =︒,∴∠ABE=3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是解题的关键.23.(1)10°;(2)∠DAE =12(∠C−∠B);(3)45°. 【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得∠BAC =80°,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CAD 的度数,利用三角形的高线可求∠CAE 得度数,进而求解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1)的推理方法可求解∠DAE 、∠B 、∠C 的数量关系;(3)设∠ACB =α,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CAG =12∠EAC =12(90°−α)=45°−12α,∠FCG =12∠BCF =12(180°−α)=90°−12α,再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得结果.【详解】解:(1)∵∠B =40°,∠C =60°,∠BAC +∠B +∠C =180°,∴∠BAC =80°,∵AD 平分∠BAC ,∴∠CAD =∠BAD =12∠BAC =40°, ∵AE 是△ABC 的高,∴∠AEC =90°,∵∠C =60°,∴∠CAE =90°−60°=30°,∴∠DAE =∠CAD−∠CAE =10°;(2)∵∠BAC +∠B +∠C =180°,∴∠BAC =180°−∠B−∠C ,∵AD 平分∠BAC ,∴∠CAD =∠BAD =12∠BAC , ∵AE 是△ABC 的高,∴∠AEC =90°,∴∠CAE =90°−∠C ,∴∠DAE=∠CAD−∠CAE=12∠BAC−(90°−∠C)=12(180°−∠B−∠C)−90°+∠C=1 2∠C−12∠B,即∠DAE=12(∠C−∠B).故答案为:∠DAE=12(∠C−∠B).(3)设∠ACB=α,∵AE⊥BC,∴∠EAC=90°−α,∠BCF=180°−α,∵∠CAE和∠BCF的角平分线交于点G,∴∠CAG=12∠EAC=12(90°−α)=45°−12α,∠FCG=12∠BCF=12(180°−α)=90°−12α,∵∠FCG=∠G+∠CAG,∴∠G=∠FCG −∠CAG=90°−12α−(45°−12α)=45°.【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高及角平分线等知识,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并能灵活运用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是关键.24.(1)35°;(2)90°-12α;(3)12β【分析】(1)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DCG=12∠ACG,∠DBC=12∠ABC,然后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DBC=12∠ABC,∠CBE=12∠CBF,于是得到∠DBE=90°,由(1)知∠D=12∠A,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E=90°-12α;(3)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D=12∠ABC,∠DAM=12∠MAC,再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求解.【详解】解:(1)∵CD平分∠ACG,BD平分∠ABC,∴∠DCG=12∠ACG,∠DBC=12∠ABC,∵∠ACG=∠A+∠ABC,∴2∠DCG=∠ACG=∠A+∠ABC=∠A+2∠DBC,∵∠DCG=∠D+∠DBC,∴2∠DCG=2∠D+2∠DBC,∴∠A+2∠DBC=2∠D+2∠DBC,∴∠D=12∠A=35°;(2)∵BD平分∠ABC,BE平分∠CBF,∴∠DBC=12∠ABC,∠CBE=12∠CBF,∴∠DBC+∠CBE=12(∠ABC+∠CBF)=90°,∴∠DBE=90°,∵∠D=12∠A,∠A=α,∴∠D=12α,∵∠DBE=90°,∴∠E=90°-12α;(3)如图,∵BD平分∠ABC,CD平分∠ACG,∴AD平分∠MAC,∠ABD=12∠ABC,∴∠DAM=12∠MAC,∵∠DAM=∠ABD+∠ADB,∠MAC=∠ABC+∠ACB,∠ACB=β,∴∠ADB=12∠ACB=12β.故答案为:12β.【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灵活运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5.(1)见解析;(2)70°【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AC//DE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ADE ,求出∠3+∠ADE=180°,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即可;(2)求出∠BDE 的度数,求出∠2的度数,求出∠3的度数,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 ,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详解】(1)证明:∵∠1=∠BDE ,∴AC//DE ,∴∠2=∠ADE ,∵∠2+∠3=180°,∴∠3+∠ADE=180°,∴AD//EF ;(2)∵∠1=∠BDE ,∠1=40°,∴∠BDE=40°,∵DA 平分∠BDE ,∴∠ADE=12∠BDE=20°, ∴∠2=∠ADE=20°,∵∠2+∠3=180°∴∠3=160°,∵FE ⊥AF ,∴∠F=90°,∴∠B=360°-90°-160°-40°=70°,在△ABC 中,∠BAC=180°-∠1-∠B=180°-40°-70°=7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能灵活运用知识点进行推理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26.10EAD ∠=︒,55BOE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C=180°-60°-70°=50°,再由AE 是角平分线,求出∠EAC=12∠BAC=30°,由AD 是高,求出∠CAD=90°-∠C=20°,最后即可求出∠EAD=∠EAC-∠CAD=10°;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OAB=12∠BAC ,∠OBA=12∠ABC ,所以∠BOE=∠OAB+∠OBA=12(∠BAC+∠ABC )=12(180°-∠C )=12×(180°-70°)=55°. 【详解】解:∠B AC =60°,∠C =70°∴∠ABC =180°−∠ABC −∠C =180°−60°-70°=50°,∵AE 是角平分线,∴∠EAC=12∠BAC=12×60°=30°,∵AD是高,∴∠ADC=90°,∴∠CAD=90°−∠C=90°−70°=20°,∴∠DAE=∠EAC−∠CAD=30°−20°=10°;∵AE,BF是角平分线,∴∠OAB=12∠BAC,∠OBA=12∠ABC,∴∠BOE=∠OAB+∠OBA=12(∠BAC+∠ABC)=12(180°−∠C)=12×(180°−70°) =55°.【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三角形》测试卷(有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三角形》测试卷(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四组线段中,不可以构成三角形的是( )A .4,5,6B .1.5,2,2.5C .13,14,15D .1,2,3 2.已知两条线段15cm a =,8cm b =,下列线段能和a ,b 首尾相接组成三角形的是( )A .20cmB .7cmC .5cmD .2cm 3.用若干根等长的小木棍搭建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搭建1个等边三角形最少需要3根小木棍,搭建2个等边三角形最少需要5根小木棍,搭建4个等边三角形最少需要小木棍的根数是( )A .12B .10C .9D .6 4.下列长度(单位:cm )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13,11,12B .3,2,1C .5,12,7D .5,13,5 5.用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首尾相接,能做成三角形框架的是( ) A .2,2,4B .3,4,5C .1,2,3D .2,3,6 6.下列每组数分别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的是( )A .3,4,8cm cm cmB .7,8,15cm cm cmC .12,13,22cm cm cmD .10,10,20cm cm cm 7.将一个直角三角板和一把直尺如图放置,如果∠α=47°,则∠β的度数是( )A .43°B .47°C .30°D .60° 8.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4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A .10B .8C .6D .4 9.如图,已知,,90,//AD BC FG BC BAC DE AC ⊥⊥∠=︒.则结论①//FG AD ;②DE 平分ADB ;③B ADE ∠=∠;④CFG BDE ∠+∠90=︒.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10.以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2cm ,3cm ,6cmB .3cm ,4cm ,8cmC .5cm ,6cm ,10cmD .5cm ,6cm ,11cm 11.如图,小明从点A 出发沿直线前进9米到达点,B 向左转45后又沿直线前进9米到达点C ,再向左转45后沿直线前进9米到达点D ……照这样走下去,小明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 时所走的路程为( )A .72米B .80米C .100米D .64米12.如图,在七边形ABCDEFG 中,AB ,ED 的延长线交于点O .若1,2,3,4∠∠∠∠的外角和于210°,则BOD ∠的度数为( )A .30°B .35°C .40°D .45°二、填空题13.如图,已知//,AB CD E 是直线AB 上方一点,G 为直线AB 下方一点,F 为直线CD 上一点,148EAF ︒∠=,3BAF BAG ∠=∠,3DCE DCG ∠=∠,则E ∠和G ∠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14.如图,C 为∠AOB 的边OA 上一点,过点C 作CD ∥OB 交∠AOB 的平分线OE 于点F ,作CH ⊥OB 交BO 的延长线于点H ,若∠EFD =α,现有以下结论:①∠COF =α;②∠AOH=180°﹣2α;③CH ⊥CD ;④∠OCH =2α﹣90°.其中正确的是__(填序号).15.如图,飞机P 在目标A 的正上方,飞行员测得目标B 的俯角为30°,那么APB ∠的度数为______°.16.如图,∠A +∠B +∠C +∠D +∠E +∠F +∠G +∠H 的度数为___________.17.用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铺满地面,一个结点周围有m 块正三角形,n 块正六边形,则m+n =______.18.如图,将长方形纸片的一角折叠,使顶点A 落在F 处,折痕为BC ,FBD ∠的角平分线为BE ,将FBD ∠沿BF 折叠使BE ,BD 均落在FBC ∠的内部,且BE 交CF 于点M ,BD 交CF 于点N ,若BN 平分CBM ∠,则ABC ∠的度数为_________.19.如图,△ABC 中,D 为BC 边上的一点,BD :DC=2:3,△ABC 的面积为10,则△ABD 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20.如图,线段AD ,BE ,CF 两两相交于点H ,I ,G ,分别连接AB ,CD ,EF .则A B C D E F ∠+∠+∠+∠+∠+∠=____.三、解答题21.如图,ABC 中,AD 平分BAC ∠,P 为AD 延长线上一点,PE BC ⊥于E ,已知80ACB ∠=︒,24B ∠=︒,求P ∠的度数.22.如图,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根据下列条件,求BPC ∠的度数.(1)若40ABC ∠=︒,60ACB ∠=︒,则BPC ∠=______;(2)若110ABC ACB ∠+∠=︒,则BPC ∠=______;(3)若90A ∠=︒,则BPC ∠=______;(4)从以上的计算中,你能发现已知A ∠,求BPC ∠的公式是:BPC ∠=______(提示:用A ∠表示).23.阅读下面内容,并解答问题在学习了平行线的性质后,老师请学们证明命题: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小颖根据命题画出图形并写出如下的已知条件.已知:如图1,//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BEF ∠的平分线与DFE ∠的平分线交于点G .(1)直线EG ,FG 有何关系?请补充结论:求证:“__________”,并写出证明过程; (2)请从下列A 、B 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我选择__________题,并写出解答过程. A .在图1的基础上,分别作BEG ∠的平分线与DFG ∠的平分线交于点M ,得到图2,求EMF ∠的度数.B .如图3,//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点O 在直线AB ,CD 之间,且在直线EF 右侧,BEO ∠的平分线与DFO ∠的平分线交于点P ,请猜想EOF ∠与EPF ∠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它.24.如图,在ABC 中,AD 是高,AE 、BF 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 ,60BAC ∠=︒,70C ∠=︒.求EAD ∠和∠BOE 的度数.25.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还多18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多少. 26.已知在四边形ABCD 中,90A C ∠=∠=︒.(1)如图1,若BE 平分ABC ∠,DF 平分ADC ∠的邻补角,请写出BE 与DF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2)如图2,若BF 、DE 分别平分ABC ∠、ADC ∠的邻补角,判断DE 与BF 位置关系并证明;(3)如图3,若BE 、DE 分别五等分ABC ∠、ADC ∠的邻补角(即11,55CDE CDN CBE CBM ∠=∠∠=∠),求E ∠度数.【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计算较小两边的和,与最大的边比较,大于最大的边时三角形存在,依此判断即可.【详解】∵4+5>6,∴能构成三角形;∵1.5+2>2.5,∴能构成三角形;∵14+15>13, ∴能构成三角形;∵2<1+2=3,∴不能构成三角形;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已知线段长判断三角形的存在,熟记三角形存在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2.A解析:A【分析】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15+8=23>20,能组成三角形,符合题意;B、7+8=15,不能组成三角形,不合题意;C、5+8=13<15,不能组成三角形,不合题意;D、2+8=10<15,不能组成三角形,不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要注意三角形形成的条件: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但通常不需一一验证,其简便方法是将较短两边之和与较长边比较.3.D解析:D【分析】要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通过对图形观察,思考,得出需要小木棍的根数,然后图形对比,选出最少需要小木棍的根数.【详解】图1没有共用部分,要6根小木棍,图2有共用部分,可以减少小木棍根数,仿照图2得到图3,要7根小木棍,同法搭建的图4,要9根小木棍,如按图5摆放,外围大的等边三角形,可以得到5个等边三角形,要9根小木棍,如按图6摆成三棱锥(西面体)就可以得到4个等边三角形,∴搭建4个等边三角形最少需要小木棍6根.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组成图形的边的条数,解答此题需要灵活利用立体空间思维解答.4.A解析:A【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详解】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A、11+12>13,能组成三角形,符合题意;B、1+2=3,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C、5+7=12,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D、5+5<13,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的简便方法是看较小的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第三个数.5.B解析:B【分析】根据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分别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不能构成三角形,故A错误;解:A、224+>,能构成三角形,故B正确;B、345+=,不能构成三角形,故C错误;C、123+<,不能构成三角形,故D错误;D、236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构成三角形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构成三角形的条件进行判断.6.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计算判断即可.【详解】∵3+4<8,∴A选项错误;∵7+8=15,∴B选项错误;∵12+13>22,∴C选项正确;∵10+10=20,∴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存在性,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是解题的关键.7.A解析:A【分析】延长BC交刻度尺的一边于D点,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将已知角与所求角转化到Rt△CDE中,利用内角和定理求解.【详解】如图,延长BC交刻度尺的一边于D点,∵AB∥DE,∴∠β=∠EDC,又∵∠CED=∠α=47°,∠ECD=90°,∴∠β=∠EDC=90°﹣∠CED=90°﹣47°=4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平行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A解析:A【分析】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根据内角和公式以及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即可列出关于n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该多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依题意得:(n-2)×180°=360°×4,解得:n=1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1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得出方程(n-2)×180°=360°×4.9.C解析:C【分析】根据,,AD BC FG BC ⊥⊥得到FG ∥AD ,判断①正确;根据∠ADE+∠BDE=90°,∠B+∠BDE=90°,得到③正确;根据//DE AC , 证明∠BDE=∠C ,进行角的代换证明∠BDE+∠CFG=90°,得到④正确; 证明∠ADE+∠BDE=90°,判断②不正确.【详解】解:∵,,AD BC FG BC ⊥⊥∴∠FGB=∠ADB=90°,∴FG ∥AD ,∠ADE+∠BDE=90°,故①正确;∵DE ∥AC ,∴∠DEB=∠CAB=90°,∴∠B+∠BDE=90°,∴B ADE ∠=∠,∴③正确;∵//DE AC ,∴∠BDE=∠C ,∵∠FGC=90°,∴∠C+∠CFG=90°,∴∠BDE+∠CFG=90°,∴④正确;∵∠ADB=90°,∴∠ADE+∠BDE=90°,∴②不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熟知相关定理是解题关键.10.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解答.【详解】A 、∵2+3<6,∴以此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B 、3+4<8,∴以此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C 、∵5+6>10,∴以此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D 、∵5+6=11,∴以此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1.A解析:A【分析】根据题意,小明走过的路程是正多边形,先用360°除以45°求出边数,然后再乘以9米即可.【详解】解:∵小明每次都是沿直线前进9米后向左转45度,∴他走过的图形是正多边形,∴边数n=360°÷45°=8,∴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时,一共走了8×9=72(m).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的边数的求法,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根据题意判断出小明走过的图形是正多边形是解题的关键.12.A解析:A【分析】由外角和内角的关系可求得∠1、∠2、∠3、∠4的和,由五边形内角和可求得五边形OAGFE的内角和,即可求得∠BOD.【详解】解:∵∠1、∠2、∠3、∠4的外角的角度和为210°,∴∠1+∠2+∠3+∠4+210°=4×180°,∴∠1+∠2+∠3+∠4=510°,∵五边形OAGFE内角和=(5-2)×180°=540°,∴∠1+∠2+∠3+∠4+∠BOD=540°,∴∠BOD=540°-510°=30°.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利用内角和外角的关系求得∠1、∠2、∠3、∠4的和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分析】延长线段BA交CE于点M过点G作AB的平行线GN交CE于点N 根据平行的性质得由得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即可求出和的数量关系【详解】解:如图延长线段BA交CE于点M过点G作AB的平行线GN解析:1483E G ∠=︒-∠【分析】延长线段BA 交CE 于点M ,过点G 作AB 的平行线GN 交CE 于点N ,根据平行的性质得G BAG GCD ∠=∠+∠,由3BAF BAG ∠=∠,3DCE DCG ∠=∠,得333G BAG DCG ∠=∠+∠,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E EMA EAF BAF ∠+∠=∠-∠,即可求出E ∠和G ∠的数量关系.【详解】解:如图,延长线段BA 交CE 于点M ,过点G 作AB 的平行线GN 交CE 于点N ,∵//AB CD ,∴////BH GN CD ,∴BAG AGN ∠=∠,NGC GCD ∠=∠,EMA ECD ∠=∠,∵G AGN NGC ∠=∠+∠,∴G BAG GCD ∠=∠+∠,∵3BAF BAG ∠=∠,3DCE DCG ∠=∠,∴333G BAG DCG ∠=∠+∠,∵EAB E EMA ∠=∠+∠,EAB EAF BAF ∠=∠-∠,∴E EMA EAF BAF ∠+∠=∠-∠,∴E ECD EAF BAF ∠+∠=∠-∠,∴31483E DCG BAG ∠+∠=︒-∠,∴()14833E BAG DCG ∠=︒-∠+∠,∴1483E G ∠=︒-∠.故答案是:1483E G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找到角与角之间的数量关系.14.①②③④【分析】分别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邻补角的定义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CD ∥OB ∠EFD =α∴∠EOB =∠EFD =α∵OE 平分∠AOB ∴∠COF =∠EO解析:①②③④【分析】分别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邻补角的定义,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CD∥OB,∠EFD=α,∴∠EOB=∠EFD=α,∵OE平分∠AOB,∴∠COF=∠EOB=α,故①正确;∠AOB=2α,∵∠AOB+∠AOH=180°,∴∠AOH=180°﹣2α,故②正确;∵CD∥OB,CH⊥OB,∴CH⊥CD,故③正确;∴∠HCO+∠HOC=90°,∠AOB+∠HOC=180°,∴∠OCH=2α﹣90°,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③④.【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邻补角的定义,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等知识,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题关键.15.60【分析】先由题意得到∠A=∠B=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得结果【详解】∵飞机P在目标A的正上方飞行员测得目标B的俯角为30°∴∠A=∠CPB=∵CP∥AB∴∠B=∠CPB=∴=-∠B=故答案为解析:60【分析】先由题意得到∠A=90︒,∠B=30,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得结果.【详解】∵飞机P在目标A的正上方,飞行员测得目标B的俯角为30°,∴∠A=90︒,∠CPB=30,∵CP∥AB,∴∠B=∠CPB=30,∠=90︒-∠B=60︒,∴APB故答案为:60.【点睛】此题考查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理解飞行员测得目标B的俯角为30°得到∠B=30是解题的关键.16.36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以及多边形的内角和即可求解【详解】解:∵∠1=∠A+∠B∠2=∠C+∠D∠3=∠E+∠F∠4=∠G+∠H∴∠A+∠B+∠C+∠D+∠E +∠F+解析:36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以及多边形的内角和即可求解.【详解】解:∵∠1=∠A+∠B,∠2=∠C+∠D,∠3=∠E+∠F,∠4=∠G+∠H,∴∠A+∠B+∠C+∠D+∠E+∠F+∠G+∠H=∠1+∠2+∠3+∠4,又∵∠1+∠2+∠3+∠4=360°,∴∠A+∠B+∠C+∠D+∠E+∠F+∠G+∠H=36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以及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正确转化为多边形的外角和是关键.17.4或5【分析】先求出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大小然后列出关于mn的二元一次方程然后确定mn的值最后求m+n即可【详解】解:∵正三边形和正六边形内角分别为60°120°∴60°m+120°n=360°解析:4或5【分析】先求出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大小,然后列出关于m、n的二元一次方程,然后确定m、n的值,最后求m+n即可.【详解】解:∵正三边形和正六边形内角分别为60°、120°∴60°m+120°n=360°,即m+2n=6∴当n=1时,m=4;当n=2时,m=2;∴m+n=5或m+n=4.故答案为:4或5.【点睛】本主要考查了正多边形的组合能否进行平面镶嵌,掌握位于同一顶点处的几个角之和能否为360°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18.5°【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再根据平分可得进而可得【详解】解:∵的角平分线为∴又∵与关于对称∴∵与关于对称∴又∵平分∴又∵为折痕∴∵∴又∵∴∴又∵∴故答案为:675°【点睛 解析:5°.【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FBE ∠=∠,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1MBF FBE ∠=∠=∠,NBF FBD ∠=∠,CBA CBF ∠=∠, 再根据BN 平分CBM ∠可得CBN NBM ∠=∠,进而可得318067.58ABC ∠=⨯=. 【详解】解:∵FBD ∠的角平分线为BE ,∴1FBE ∠=∠, 又∵BM 与BE 关于BF 对称,∴1MBF FBE ∠=∠=∠, ∵BN 与BD 关于BF 对称,∴NBF FBD ∠=∠FBE EBD =∠+∠11=∠+∠21=∠,又∵BN 平分CBM ∠,∴CBN NBM ∠=∠,又∵BC 为折痕,∴CBA CBF ∠=∠CBN NBF =∠+∠21NBM =∠+∠,∵NBM NBF MBF ∠=∠-∠211=∠=∠1=∠,∴31CBA ∠=∠,又∵180CBA CBF FBD ∠+∠+∠=,∴3112121180∠+∠+∠+∠=,∴81180∠=,又∵31ABC ∠=∠,∴318067.58ABC ∠=⨯=, 故答案为:67.5°.【点睛】 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角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找到31808ABC ∠=⨯. 19.4【分析】利用面积公式可得出△ABD 与△ABC 等高只需求出BD 与BC 的比值即可求出三角形ABD 的面积【详解】解:∵BD :DC=2:3∴BD=BC △ABD 的面积=BD•h =× BC•h=△ABC 的面积解析:4【分析】利用面积公式可得出△ABD 与△ABC 等高,只需求出BD 与BC 的比值即可求出三角形ABD 的面积.【详解】解:∵BD :DC=2:3,∴BD=25BC . △ABD 的面积=12BD•h =12× 25BC•h=25△ABC 的面积=25×10=4.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面积公式以及根据公式计算三角形面积的能力.20.36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即可【详解】解:∵∠BHI=∠A+∠B ∠DIF=∠C+∠D ∠FGH=∠E+∠F ∴∠BHI+∠DIF+∠FGH=∠A+∠B +∠C+∠D+∠E+∠解析:36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即可.【详解】解:∵∠BHI=∠A+∠B ,∠DIF=∠C+∠D ,∠FGH=∠E+∠F ,∴∠BHI+∠DIF+∠FGH=∠A+∠B+∠C+∠D+∠E+∠F ,∵∠BHI+∠DIF+∠FGH=360°,∴∠A+∠B+∠C+∠D+∠E+∠F=360°,故答案为:36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定理进行推理的能力,注意: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三、解答题21.28°【分析】在△ABC 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BAC 的度数,结合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出∠BAD 的度数,在△ABD 中,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可求出∠PDE 的度数,再在△PDE 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P 的度数.【详解】解:在ABC 中,80ACB ∠=︒,24B ∠=︒,18076BAC ACB B ∴∠=︒-∠-∠=︒. AD 平分BAC ∠,1382BAD BAC ∴∠=∠=︒. PDE ∠是ABD △的外角,243862PDE B BAD ∴∠=∠+∠=︒+︒=︒,PE BC ⊥于E ,90PED ∴∠=︒,906228P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对顶角,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DC 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22.(1)130°;(2)125°;(3)135°;(4)1902A ︒+∠. 【分析】(1)依据∠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可得∠2+∠4的度数,依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BPC 的度数;(2)依据∠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可得∠2+∠4的度数,依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BPC 的度数;(3)依据∠A=90°,可得∠ABC+∠ACB 的度数,依据∠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可得∠2+∠4的度数,依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BPC 的度数;(4)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ABC+∠ACB 的度数,依据∠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可得∠2+∠4的度数,依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BPC=90°+12∠A . 【详解】解:如下图所示,(1)∵∠ABC=40°,∠ACB=60°,∠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2+∠4=20°+30°=50°,∴△BCP 中,∠P=180°-50°=130°,故答案为:130°;(2)∵∠ABC+∠ACB=110°,∠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2+∠4=12×110°=55°, ∴△BCP 中,∠P=180°-55°=125°,故答案为:125°;(3)∵∠A=90°,∴∠ABC+∠ACB=90°,∠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2+∠4=12×90°=45°, ∴△BCP 中,∠P=180°-45°=135°,故答案为:135°;(4)∵∠ABC+∠ACB=180°-∠A ,∠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124(180)2A ∠+∠=⨯︒-∠, ∴△BCP 中,11180(180)9022P A A =︒-⨯︒-∠=︒+∠∠. 故答案为:1902A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的运用,解题时注意:三角形内角和是180°.23.(1)EG ⊥FG ,证明见解析;(2)A .45;B .2EOF EPF ∠=∠(在A 、B 两题中任选一题即可)【分析】(1)由AB ∥CD ,可知∠BEF 与∠DFE 互补,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90GEF GFE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G =90︒,则EG FG ⊥;(2)A .由(1)可知90BEG DFG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45MEG MFG ∠+∠=︒,故135MEF MFE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求出EMF ∠=45︒;B .设OEF α∠=,OFE β∠=,故EOF ∠=180αβ︒--,再得到180BEO DFO αβ∠+∠=--︒,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90122PEO PFO αβ︒-∠+∠=-,则119022PEF PFE αβ∠+∠=︒++,再求出EPF ∠,即可比较得到结论.【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求证:“EG ⊥FG”,证明过程如下∵//AB CD∴∠BEF +∠EFD=180° EG 平分BEF ∠,FG 平分DFE ∠,12GEF BEF ∴∠=∠,12GFE DFE ∠=∠, 1111()180902222GEF GFE BEF DFE BEF DFE ∴∠+∠=∠+∠=∠+⨯︒∠==︒. 在EFG 中,180GEF GFE G ∠+∠+∠=︒,180()1809090G GEF GFE ∴∠=-∠+∠=-︒=︒︒︒,EG FG ∴⊥.(2)A .由(1)可知=90BEG DFG GEF GFE ∠+∠=∠+∠︒,∵BEG ∠的平分线与DFG ∠的平分线交于点M∴∠MEG=12∠BEG ,∠MFG=12∠DFG ∴()111190452222MEG MFG BEG DFG BEG DFG ∠+∠=∠+∠=∠+∠=⨯︒=︒ 则4591350MEF MFE ︒+∠︒=+∠=︒, ∴EMF ∠=180135︒-︒=45︒故答案为:A ,45;B.设OEF α∠=,OFE β∠=,∴EOF ∠=180αβ︒--,∵//AB CD∴∠BEF +∠EFD=180°则180BEO DFO αβ∠+∠=--︒∵BEO ∠的平分线与DFO ∠的平分线交于点P ∴190122PEO PFO αβ︒-∠+∠=-,∴111190902222PEF PFE αβαβαβ∠+∠=︒--++=︒++, ∴EPF ∠=111809022αβ⎛⎫︒-︒++ ⎪⎝⎭=121902αβ︒--, ∵EOF ∠=1118029022αβαβ⎛⎫︒--=︒-- ⎪⎝⎭, 故2EOF EPF ∠=∠故答案为:B ,2EOF EPF ∠=∠.(在A 、B 两题中任选一题即可)【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4.10EAD ∠=︒,55BOE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C=180°-60°-70°=50°,再由AE 是角平分线,求出∠EAC=12∠BAC=30°,由AD 是高,求出∠CAD=90°-∠C=20°,最后即可求出∠EAD=∠EAC-∠CAD=10°;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OAB=12∠BAC ,∠OBA=12∠ABC ,所以∠BOE=∠OAB+∠OBA=12(∠BAC+∠ABC )=12(180°-∠C )=12×(180°-70°)=55°. 【详解】解:∠B AC =60°,∠C =70°∴∠ABC =180°−∠ABC −∠C =180°−60°-70°=50°,∵AE 是角平分线,∴∠EAC =12∠BAC =12×60°=30°, ∵AD 是高,∴∠ADC =90°,∴∠CAD =90°−∠C =90°−70°=20°,∴∠DAE =∠EAC −∠CAD =30°−20°=10°;∵AE ,BF 是角平分线,∴∠OAB =12∠BAC ,∠OBA =12∠ABC , ∴∠BOE =∠OAB +∠OBA =12(∠BAC +∠ABC )=12(180°−∠C )=12×(180°−70°) =55°.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25.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9【分析】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外角和的3倍多180°,而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则内角和是1260度.n 边形的内角和可以表示成(n−2)•180°,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n ,就得到方程,从而求出边数.【详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 ,根据题意,得(n−2)•180=360×3+180,解得:n =9.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9.【点睛】此题考查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此题要结合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寻求等量关系,构建方程即可求解.26.(1)BE DF ⊥,证明见解析;(2)//DE BF ,证明见解析;(3)54°【分析】(1)结论:BE ⊥DF ,如图1中,延长BE 交FD 的延长线于H ,证明∠DEG+∠EDG=90°即可;(2)结论:DE//BF ,如图2中,连接BD ,只要证明∠EDB+∠FBD=180°即可;(3)延长DC 交BE 于H .由(1)得:180CDN CBM ∠+∠=︒,利用五等分线的定义可求36CDE CBE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BCD CBE CDE E ∠=∠+∠+∠,代入数值计算即可.【详解】(1)BE DF ⊥.证明:延长BE 、FD 交于G .在四边形ABCD 中,360A ABC C ADC ,90A C ∠=∠=︒,180ABC ADC ∴∠+∠=︒.180ADC CDN ∠+∠=︒,ABC CDN ∴∠=∠. BE 平分ABC ∠,DF 平分CDN ∠, 12ABE ABC ∴∠=∠,12FDN CDN ∠=∠, ABE FDN ∴∠=∠,∵∠ABE+∠AEB=90°,∠AEB=∠DEG ,∠FDN=∠EDG ,∴∠DEG+∠EDG=90°,∴∠EGD=90°,即BE ⊥DF .(2)//DE BF .证明:连接DB .180ABC MBC ∠+∠=︒,180ADC CDN ∠+∠=︒.又180ABC ADC ∠+∠=︒,180MBC CDN ∴∠+∠=︒. BF 、DF 平分ABC ∠、ADC ∠的邻补角, 12CBF MBC ∴∠=∠,12CDE CDN ∠=∠, 90CBF CDE ∴∠+∠=︒.在Rt BDC 中,90CDB DBC ∠+∠=︒,180CDB DBC CBF CDE ∴∠+∠+∠+∠=︒,180EDB DBF ∴∠+∠=︒,//DE BF ∴.(3)延长DC 交BE 于H .由(1)得:180CDN CBM ∠+∠=︒.BE 、DE 分别五等分ABC ∠、ADC ∠的邻补角,1180365CDE CBE ∴∠+∠=⨯︒=︒,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BHD CDE E ∠=∠+∠,BCD BHD CBE ∠=∠+∠,BCD CBE CDE E ∴∠=∠+∠+∠,903654E ∴∠=︒-︒=︒.【点睛】本题考查多边形内角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

(完整版)第十一章《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第十一章《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精品word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数学学科试卷(检测内容:第十一章三角形)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图中三角形的个数为( )A.3个 B.4个 C.5个 D.6个第1题图) ,第5题图) ,第10题图)2.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多边形是( )A.三角形 B.四边形 C.五边形 D.六边形3.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72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4条 B.5条 C.6条 D.7条4.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5,x,则x不可能是( )A.3 B.5 C.7 D.95.如图,在△ABC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ADB=∠1+∠2+∠3 B.∠ADE>∠BC.∠AED=∠1+∠2 D.∠AEC<∠B6.下列长方形中,能使图形不易变形的是( )7.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的线段是(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B.三角形的中线C.三角形的高D.三角形的中位线8.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5°,则其顶角为( )A.45° B.135° C.45°或67.5° D.45°或135°9.一个六边形共有n条对角线,则n的值为( )A.7 B.8 C.9 D.1010.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两点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位置如图所示,点C也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且以点A,B,C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1,则点C的个数有( )A.3个 B.4个 C.5个 D.6个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等腰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6和8,则周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12.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C=180°,∠B∶∠C∶∠D=1∶2∶3,则∠C=__________________.13.如图,∠1+∠2+∠3+∠4=________________.14.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8和10,则它的最短边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它的最长边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5.下列命题:①顺次连接四条线段所得的图形叫做四边形;②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都是锐角;③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可以都是锐角;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都是射线;⑤四边形中有一组对角是直角,则另一组对角必互补,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16.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BE是△ABC的高,∠BAC=40°,则∠AFE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_.第13题图第16题图第17题图第18题图17.如图,小亮从A点出发前进10 m,向右转15°,再前进10 m,又右转15°……这样一直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时,一共走了________________m.18.如图,已知BD为△ABC中∠ABC的平分线,CD为△ABC中的外角∠ACE的平分线,与BD 交于点D,若∠D=∠α,试用∠α表示∠A,∠A=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66分)19.(8分)如图,一个宽度相等的纸条,如图折叠,则∠1的度数是多少?20.(8分)一块三角形的实验田,平均分成四份,由甲、乙、丙、丁四人种植,你有几种方法?(至少要用三种方法)21.(8分)如图,五个半径为2的圆,圆心分别是点A,B,C,D,E,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和是多少?(S扇形=nπR2 360°)22.(8分)如图,在六边形ABCDEF中,AF∥CD,AB∥DE,BC∥EF,且∠A=120°,∠B=80°,求∠C及∠D的度数.精品word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23.(8分)如图,已知△ABC中,∠B>∠C,AD为∠BAC的平分线,AE⊥BC,垂足为E,试说明∠DAE=12(∠B-∠C).24.(8分)有两个各内角相等的多边形,它们的边数之比为1∶2,且第二个多边形的内角比第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大15°,求这两个多边形的边数.25.(8分)如图,∠A=∠C=90°,BE,DF分别为∠ABC与∠ADC的平分线,能判断BE∥DF 吗?试说明理由.26.(10分)(1)如图①,△ABC是锐角三角形,高BD,CE相交于点H.找出∠BHC和∠A之间存在何种等量关系;(2)如图②,若△ABC是钝角三角形,∠A>90°,高BD,CE所在的直线相交于点H,把图②补充完整,并指出此时(1)中的等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参考答案1.C ;2.B ;3.C ;4.D ;5.D ;6.B ;7.C ;8.D ;9.C ;10.D ;11.20或22;12.60;13.360;14.1810,82 b a ≤≤;15.②⑤;16.70;17.240;18.α2; 19.40; 20.21.π6; 22. 分析:连接AC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以求得∠BCD 的度数;连接BD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以求得∠CDE 的度数.解答:解:连接AC .∵AF ∥CD ,∴∠ACD=180°-∠CAF ,又∠ACB=180°-∠B-∠BAC ,∴∠BCD=∠ACD+∠ACB=180°-∠CAF+180°-∠B-∠BAC=360°-120°-80°=160°. 连接BD .∵AB ∥DE ,∴∠BDE=180°-∠ABD .又∵∠BDC=180°-∠BCD-∠CBD ,∴∠CDE=∠BDC+∠BDE=180°-∠ABD+180°-∠BCD-∠CBD=360°-80°-160°=120°. 23解:∵AD 为∠BAC 的平分线∴∠DAC=21∠BAC又∵∠BAC=180°-(∠B+∠C )∴∠DAC=90°-21(∠B+∠C )又∵AE ⊥BC∴∠DAE+∠ADE=90°精品word 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又∵∠ADE=∠DAC+∠C24. 设一个多边形的边数是n ,则另一个多边形的边数是2n ,因而这两个多边形的外角是n360和n 2360 , 第二个多边形的内角比第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大15°,即是第一个多边形的外角比第二个多边形的外角大15°,就得到方程:n 360-n2360=15°, 解得n=12, 故这两个多边形的边数分别为12,24. 25. 能判断BE ∥DF因为BE ,DF 平分∠ABC 和∠ADC ,又因为∠A=∠C=90°,所以∠ABC+∠ADC=180°所以∠ABE+∠AEB=90°所以∠AEB=∠ADF 所以BE//DF 。

(必考题)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三角形》测试卷(有答案解析)(2)

(必考题)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三角形》测试卷(有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如图,,,AB AD CB CD AC BD ==、相交于点O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OD OB =;②点O 到CB CD 、的距离相等;③BDA BDC ∠=∠;④BD AC ⊥A .4B .3C .2D .12.MAB ∠为锐角,AB a ,点C 在射线AM 上,点B 到射线AM 的距离为d ,BC x =,若△ABC 的形状、大小是唯一确定的,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d =或x a ≥B .x a ≥C .x d =D .x d =或x a >3.如图,∠ACB=90°,AC=BC ,AD ⊥CE ,BE ⊥CE ,垂足分别是点D 、E ,AD=3,BE=1,则DE 的长是( )A .1.5B .2C .22D .104.如果a 、b 、c 分别是三角形的三条边,那么化简a c b b c a -+++-的结果是( ) A .2c -B .2bC .22a c -D .b c -5.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 .2cm ,3cm ,5cmB .5cm ,6cm ,11cmC .3cm ,4cm ,8cmD .5cm ,6cm ,10cm6.如图,12AB =,CA AB ⊥于A ,DB AB ⊥于B ,且4AC cm =,P 点从B 向A 运动,每分钟走1m ,Q 点从B 向D 运动,每分钟走2m ,P ,Q 两点同时出发,运动______分钟后CAP 与PQB △全等( )A .4或6B .4C .6D .57.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等于( )A .50°B .60°C .70°D .80°8.如图,AE ∥DF ,AE =DF .添加下列的一个选项后.仍然不能证明△ACE ≌△DBF 的是( )A .AB =CD B .EC =BF C .∠E =∠FD .EC ∥BF9.下列各组条件中,不能判定A ABC B C '''≌△△的是( )A .AC A C BCBC C C '''''==∠=∠ B .A A BC B C AC A C '''''∠=∠== C .AC A C AB A B A A '''''==∠=∠D .AC A C A A C C ''''=∠=∠∠=∠10.下列四个图形中,有两个全等的图形,它们是( )A .①和②B .①和③C .②和④D .③和④11.如图,AOB ∠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 ,OB 上分别取OM ON =,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点M ,N 重合,过顶点O 与角尺顶点C 的射线OC 便是AOB ∠的平分线.这样的作法所运用的原理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该判定方法是( )A .SASB .SSSC .ASAD .AAS12.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E ,F 分别是AD 和AD 延长线上的点,且DE DF =,连结BF ,CE .下列说法:①CE =BF ;②△ABD 和△ACD 面积相等;③BF ∥CE ;④△BDF ≌△CDE .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13.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8,a ,那么a 的取值范围为__.14.如图,//AB CD ,点M 为CD 上一点,MF 平分∠CME .若∠1=57°,则∠EMD 的大小为_____度.15.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BC ,AD 的中点,24ABCS cm =,则ABES的值是_______.16.已知: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AB =4,AD =6.延长BC 到点E ,使CE =2,连接DE ,动点P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BC ﹣CD ﹣DA 向终点A 运动,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秒,当t 的值为__秒时,△ABP 和△DCE 全等.17.如图,△ABC 中,点D 在边BC 上,DE ⊥AB 于E ,DH ⊥AC 于H ,且满足DE=DH ,F 为AE 的中点,G 为直线AC 上一动点,满足DG =DF ,若AE=4cm ,则AG= _____cm .18.如图所示,A ,B 在一条河的两侧,若BE DE =,90B D ∠=∠=︒,160CD m =,则河宽AB 等于______m .19.如图,90C D ∠=∠=︒,请添加一个条件,使Rt ABC ∆与Rt ABD ∆全等.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条件即可).20.已知:AD 、AE 分别是ABC 的高,中线,6BE =,4CD =,则DE 的长为_________.三、解答题21.(1)如图1,已知OAB 中,OA OB =,90AOB ∠=︒,直线l 经过点O ,BC ⊥直线l ,AD ⊥ 直线l ,垂足分别为点C ,D .依题意补全图l ,并写出线段BC ,AD ,CD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OAB 中,OA OB =,C ,O ,D 三点都在直线l 上,并且有BCO ODA BOA ∠=∠=∠,请问(1)中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3,在ABC 中,AB AC =,90CAB ∠=︒,点A 的坐标为(0,1),点C 的坐标为()3,2,请直接写出点B 的坐标.22.如图,点A 、F 、C 、D 在一条直线上,,,AB DE BC EF AF CD ===.(1)求证:ABC DEF △≌△; (2)求证://AB DE .23.如图,在△ABC 中,AC =BC ,∠ACB =90°,点D 在边BC 上(不与点B ,C 重合),过点C 作CE ⊥AD ,垂足为点E ,交AB 于点F ,连接DF . (1)请直接写出∠CAD 与∠BCF 的数量关系;(2)若点D 是BC 中点,在图2中画出图形,猜想线段AD ,CF ,F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4.如图,在平面内有三个点、、A B C(1)根据下列语句画图: ①连接AB ; ②作直线BC ;③作射线AC ,在AC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 使得CD CB =,连接BD ; (2)比较,,AB BD AB BC CD AD +++的大小关系.25.如图,点A ,D ,B ,E 依次在同一条直线上,BC DF =,AD BE =,ABC EDF ∠=∠,求证:A E ∠=∠.26.如图,//AB CD ,点E 在CB 的延长线上,A E ∠=∠,AC ED =.(1)求证:BC CD =;(2)连接BD ,求证:ABD EBD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B 解析:B 【分析】先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ACD ≌△ACB ,△ABO ≌△ADO ,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在△ABC 和△ADC 中,∵AB AD BC CD AC AC ⎧⎪⎨⎪⎩===, ∴△ABC ≌△ADC (SSS ), ∴∠BAC=∠DAC , ∠DCA=∠BCA ∴点O 到CB 、CD 的距离相等.故②正确 在△ABO 与△ADO 中AB AD BAC DAC OA OA ⎧⎪∠∠⎨⎪⎩===, ∴△ABO ≌△ADO (SAS ), ∴BO=DO ,∠BOA=∠DOA ∵∠BOA+∠DOA=180°∴∠BOA=∠DOA=90°,即BD AC ⊥ 故①④正确; ∵AD≠CD∴BDA BDC ∠≠∠,故③错误 所以,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④,共3个,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A解析:A 【分析】当x =d 时,BC ⊥AM ,C 点唯一;当x ≥a 时,能构成△ABC 的C 点唯一,可确定取值范围. 【详解】解:若△ABC 的形状、大小是唯一确定的,则C 点唯一即可, 当x =d 时,BC ⊥AM ,C 点唯一;当x >a 时,以B 为圆心,BC 为半径的作弧,与射线AM 只有一个交点,x =a 时,以B 为圆心,BC 为半径的作弧,与射线AM 只有两个交点,一个与A 重合, 所以,当x ≥a 时,能构成△ABC 的C 点唯一, 故选为:A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画法,根据题意准确作图并且能够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3.B解析:B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得出∠E=∠ADC=90︒,进而得出∆CEB ≅∆ADC ,就可以得出BE=DC ,进而求出DE 的值. 【详解】∵BE ⊥CE ,AD ⊥CE , ∴∠E=∠ADC=90︒, ∴∠EBC+∠BCE=90︒, ∵∠BCE+∠ACD=90︒, ∴∠EBC=∠DCA ,在∆CEB 和∆ADC 中,∠E=∠ADC ,∠EBC=∠DCA ,BC=AC , ∴∆CEB ≅∆ADC(AAS), ∴BE=DC=1,CE=AD=3, ∴DE=EC-CD=3-1=2,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B解析:B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a b c +>,b c a +>,从而得出0a c b -+>,0b c a +->,然后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化简即可.【详解】解:∵a 、b 、c 分别是三角形的三条边, ∴a b c +>,b c a +>, ∴0a c b -+>,0b c a +->, ∴a c b b c a -+++- =a c b b c a -+++- =2b 故选B .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和化简绝对值,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绝对值的性质是解题关键.5.D解析:D 【分析】看哪个选项中两条较小的边的和大于最大的边即可. 【详解】解:A 、2+3=5,不能构成三角形;B、5+6=11,不能构成三角形;C、3+4<8,不能构成三角形;D、5+6>10,能构成三角形.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应用.判断是否可以构成三角形,只要判断两个较小的数的和大于最大的数就可以.6.B解析:B【分析】分当△CPA≌△PQB时和当△CPA≌△PQB时,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求得BQ和BP的长,分别求得P和Q运动的时间,若时间相同即可,满足全等,若不等,则不能成立.【详解】解:当△CPA≌△PQB时,BP=AC=4(米),则BQ=AP=AB-BP=12-4=8(米),A的运动时间是:4÷1=4(分钟),Q的运动时间是:8÷2=4(分钟),则当t=4分钟时,两个三角形全等;当△CPA≌△QPB时,BQ=AC=4(米),AP=BP=12AB=6(米),则P运动的时间是:6÷1=6(分钟),Q运动的时间是:4÷2=2(分钟),故不能成立.总之,运动4分钟后,△CPA与△PQB全等,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注意分△CPA≌△PQB和△CPA≌△QPB两种情况讨论是关键.7.C解析:C【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可求得答案.【详解】解:如图,∵两三角形全等,∴∠2=60°,∠1=52°,∴∠α=180°-50°-60°=70°,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8.B解析:B【分析】结合题目条件,依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逐一判断即可.【详解】∵AE∥DF,∴∠A=∠D,A、根据SAS,可以推出△ACE≌△DBF,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SSA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本选项符合题意.C、根据ASA,可以推出△ACE≌△DBF,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根据AAS,可以推出△ACE≌△DBF,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熟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9.B解析:B【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逐一分析即可.【详解】解:A、根据SAS即可判定全等,该项不符合题意;B、根据SSA不能判定全等,该项符合题意;C、根据SAS即可判定全等,该项不符合题意;D 、根据ASA 即可判定全等,该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0.B解析:B【分析】根据全等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可得答案.【详解】解:①和③可以完全重合,因此全等的图形是①和③.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图形,关键是掌握全等图形的概念.11.B解析:B【分析】根据作图过程可得OM=ON ,MC=NC ,再利用SSS 可判定△MCO ≌△NCO .【详解】解:∵在△MCO 和△NCO 中MO NO CO CO MC NC ⎧⎪⎨⎪⎩===,∴△MCO ≌△NCO (SSS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12.C解析:C【分析】根据“SAS ”可证明CDE BDF ∆≅∆,则可对④进行判断;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对①进行判断;由于AE 与DE 不能确定相等,则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对②进行判断;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ECD FBD ∠=∠,则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可对③进行判断.【详解】解:AD 是ABC ∆的中线,CD BD ∴=, DE DF =,CDE BDF ∠=∠,∴∆≅∆,所以④正确;CDE BDF SAS()∴=,所以①正确;CE BF∵与DE不能确定相等,AE∆面积不一定相等,所以②错误;ACE∴∆和CDE∆≅∆,CDE BDF∴∠=∠,ECD FBDBF CE∴,所以③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悉全等三角形的5种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3<a<13【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答【详解】由题意得:8-5<a<8+5∴3<a<13故答案为:3<a<13【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解析:3<a<13【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答.【详解】由题意得:8-5<a<8+5,∴3<a<13,故答案为:3<a<13.【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4.【分析】根据AB∥CD求得∠CMF=∠1=57°利用MF平分∠CME求得∠CME=2∠CMF=114°根据∠EMD=180°-∠CME求出结果【详解】∵AB∥CD∴∠CMF=∠1=57°∵MF平分∠解析:66【分析】根据AB∥CD,求得∠CMF=∠1=57°,利用MF平分∠CME,求得∠CME=2∠CMF=114°,根据∠EMD=180°-∠CME求出结果.【详解】∵AB∥CD,∴∠CMF=∠1=57°,∵MF平分∠CME,∴∠CME=2∠CMF=114°,∴∠EMD=180°-∠CME=66°,故答案为:66.【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有关计算,理解图形中角之间的和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5.【分析】中线AD把△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中线BE又把△ABD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所以△ABE的面积是△ABC的面积的【详解】解:∵DE分别是BCAD的中点∴△ABD是△ABC面积的△A解析:21cm【分析】中线AD把△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中线BE又把△ABD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所以△ABE的面积是△ABC的面积的14.【详解】解:∵D、E分别是BC,AD的中点,∴△ABD是△ABC面积的12,△ABE是△ABD面积的12,∴△ABE的面积=4×12×12=21cm.故答案为:21cm.【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悉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小三角形.16.1或7【分析】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根据题意得出BP=2t=2或AP=16-2t=2即可求得结果【详解】因为AB=CD若∠ABP=∠DCE=90°BP=CE=2根据SAS 证得△ABP≌△DCE由题意得:解析:1或7【分析】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根据题意得出BP=2t=2或AP=16-2t=2即可求得结果.【详解】因为AB=CD,若∠ABP=∠DCE=90°,BP=CE=2,根据SAS证得△ABP≌△DCE,由题意得:BP=2t=2,所以t=1,因为AB=CD,若∠BAP=∠DCE=90°,AP=CE=2,根据SAS证得△BAP≌△DCE,由题意得:AP=16﹣2t=2,解得t=7.所以,当t的值为1或7秒时.△ABP和△DCE全等.故答案为:1或7.【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要注意分类讨论.17.2或6【详解】∵DE ⊥ABDH ⊥AC ∴∠AED=∠AHE=90°在△ADE 和△ADH 中∵AD=ADDE=DH ∴△ADE ≌△ADH(HL)∴AH=AE=4cm ∵F 为AE 的中点∴AF=EF=2cm 在△F解析:2或6.【详解】∵DE ⊥AB ,DH ⊥AC ,∴∠AED=∠AHE=90°.在△ADE 和△ADH 中,∵AD=AD,DE=DH, ∴△ADE ≌△ADH(HL),∴AH=AE=4cm.∵F 为AE 的中点,∴AF=EF=2cm.在△FDE 和△GDH 中,∵DF=DG,DE=DH, ∴△FDE ≌△GDH(HL),∴GH=EF=2cm.当点G 在线段AH 上时,AG=AH-GH=4-2=2cm;当点G 在线段HC 上时,AG=AH+GH=4+2=6cm;故AG 的长为2或6.18.160【分析】首先利用ASA 判定△ABE ≌△CDE 然后可得CD=AB 【详解】解:∵在△ABE 和△CDE 中∴△ABE ≌△CDE (ASA )∴CD=AB=160m 故答案为:160【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解析:160【分析】首先利用ASA 判定△ABE ≌△CDE ,然后可得CD=AB .【详解】解:∵在△ABE 和△CDE 中==B D BE DEAEB CED ∠∠⎧⎪=⎨⎪∠∠⎩∴△ABE ≌△CDE (ASA ),∴CD=AB=160m ,故答案为:160.【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应用,解题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19.AC=AD 或BC=BD 或∠BAC=∠BAD 或∠ABC=∠ABD (只要写出其中一个即可)【分析】现有条件:公共边AB ∠C=∠D=90°可以考虑添加对应边相等(因为是直角三角形全等的问题可以考虑用HL 判解析:AC=AD 或BC=BD 或∠BAC=∠BAD 或∠ABC=∠ABD (只要写出其中一个即可)【分析】现有条件:公共边AB ,∠C=∠D=90°,可以考虑添加对应边相等(因为是直角三角形全等的问题,可以考虑用HL 判定全等),也可以考虑添加角对应相等.【详解】在Rt △ABC 和Rt △ABD 中,已知∠C=∠D=90°,AB=AB ;根据HL 添加AC=AD 或BC=BD ;根据AAS 添加∠BAC=∠BAD 或∠ABC=∠ABD .故答案为:AC=AD 或BC=BD 或∠BAC=∠BAD 或∠ABC=∠ABD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主要看学生对全等三角形几种判断方法的掌握情况,特别是直角三角形的全等,既可以用一般方法,又可以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方法,选择面就更广一些.20.2或10【分析】由已知条件可推导出;再假设D 点所在的不同位置分别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是的中线且∴假设点D 在CB 的延长线上如下图∵是的中线且∴∵∴和图形不符∴该假设不成立;假设点D 在点E 和点B 之 解析:2或10【分析】由已知条件,可推导出6EC BE ==;再假设D 点所在的不同位置,分别计算DE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E 是ABC 的中线,且6BE =∴6EC BE ==假设点D 在CB 的延长线上,如下图∵AE 是ABC 的中线,且6BE =∴212BC BE ==∵4CD =∴CD BC <,和图形不符∴该假设不成立;假设点D 在点E 和点B 之间,如下图∵4CD =,6EC =∴CD EC <,和图形不符∴该假设不成立;假设点D 在点E 和点C 之间,如下图∴642DE EC CD =-=-=;假设点D 在点BC 延长线上,如下图∴6410DE EC CD =+=+=;故答案为:2或10.【点睛】本题考察了三角形中线和三角形高的知识;求解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中线和三角形高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三、解答题21.(1)补全如图所示见解析;CD BC AD =+;(2)成立,证明见解析;(3)点B 的坐标为()1,2-.【分析】(1)依题意补全图,易证△AOD ≌△OBC ,则有AD =CO ,OD =BC ,从而可得CD BC AD =+;(2)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易证23∠∠=,再证明BCO ODA ≌,同(1)即可证明结论;(3)过B 、C 两点作y 轴垂线,构造如(1)图形,即可得三角形全等,再将线段关系即可求出点B 坐标.【详解】(1)补全图1如图所示,CD BC AD =+;证明:∵90AOB ∠=︒,BC ⊥直线l ,AD ⊥ 直线l ,∴∠BCO =∠ODA =90°,∴∠BOC +∠OBC =90°,又∵90AOB ∠=︒,∴∠BOC +∠AOD =90°,∴∠OBC =∠AOD ,在△AOD 和△OBC 中BCO ODA OBC AOD BO AO ∠=∠⎧⎪∠=∠⎨⎪=⎩,∴△AOD ≌△OBC (AAS )∴AD =CO ,OD =BC ,∵CD OD CO =+,∴CD BC AD =+.(2)成立.证明:如图,∵12180BOA ∠+∠=︒-∠,13180BOA ∠+∠=︒-∠,BOA BCO ∠=∠∴23∠∠=在BCO 和ODA 中32BCO ODA BO OA ∠=∠⎧⎪∠=∠⎨⎪=⎩∴BCO ODA ≌(AAS )∴BC OD =,CO AD =∴CD CO OD AD BC =+=+(3)点B 的坐标为()1,2-.过程如下:过B 、C 两点作y 轴垂线,垂足分别为M 、N ,同理(1)可得,CN =AM ,AN =MB ,∵点A 的坐标为(0,1),点C 的坐标为()3,2,∴CN =AM =3,ON =2,OA =1,∴MB =AN =ON -OA =1,OM =AM -OA =2,∵点B 在第四象限,∴点B 坐标为:()1,2-.【点睛】主要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图形与坐标变换,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22.(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1)利用SSS 即可判断△ABC ≌△DEF ;(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详解】证明:(1)∵点A 、F 、C 、D 在一条直线上,AF CD =,∴AC DF =.在ACE △与BDF 中,,.AB DF BC EF AC DF =⎧⎪=⎨⎪=⎩∴ABC DEF △≌△,()SSS(2)∵△ABC ≌△DEF ,∴∠BCA =∠EFD ,∴A D ∠=∠,∴//AB DE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3.(1)∠BCF=∠CAD;(2)AD=CF+DF,证明见解析【分析】(1)由余角的性质可求解;(2)过点B作BG∥AC交CF的延长线于G,由“ASA”可证△ACD≌△CBG,可得CD=BG,AD=CG,由“SAS”可证△BDF≌△BGF,可得DF=GF,可得结论.【详解】解:(1)∠BCF=∠CAD,理由如下:∵CE⊥AD,∴∠CED=∠ACD=90°,∴∠CAD+∠ADC=90°=∠ADC+∠BCF,∴∠CAD=∠BCF;(2)如图所示:猜想:AD=CF+DF,理由如下:过点B作BG∥AC交CF的延长线于G,则∠ACB+∠CBG=180°,∴∠CBG=∠ACD=90°,在△ACD和△CBG中,∵CAD BCF AC BCACD CBG ∠=∠⎧⎪=⎨⎪∠=∠⎩,∴△ACD≌△CBG(ASA),∴CD=BG,AD=CG,∵D是BC的中点,∴CD=BG=BD,∵AC=BC,∠ACB=90°,∴∠CBA=∠CAB,∴∠CBA=45°,∴∠FBG=∠CBG﹣∠CBA=90°﹣45°=45°,∴∠FBG=∠FBD,在△BDF 和△BGF 中,BF BF FBD FBG BD BG =⎧⎪∠=∠⎨⎪=⎩∴△BDF ≌△BGF (SAS ),∴DF =GF ,∵AD =CG =CF +FG ,∴AD =CF +DF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余角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添加合适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4.(1)见解析;(2)AB BC CD AB BD AD ++>+>【分析】(1)①按要求作图;②按要求作图;③按要求作出射线AC ,然后以点C 为圆心,BC 为半径画弧,交射线AC 于点D ,连接BD ;(2)结合图形,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进行分析比较.【详解】解:(1)①如图,线段AB 即为所求;②如图,直线BC 即为所求;③如图,射线AC ,点D ,线段BD 即为所求(2)如图,在△BCD 中,BC+CD >BD∴AB BC CD AB BD ++>+在△ABD 中,AB+BD >AD∴AB BC CD AB BD AD ++>+>【点睛】本题考查基本作图及三角形三边关系,正确理解几何语言并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是解题关键.25.证明见解析.【分析】先根据已知条件得出AB ED =,再利用SAS 证明ABC EDF △≌△,最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证明:∵AD BE =,∴AD DB BE DB +=+,∴AB ED =.在ABC 和EDF 中,AB ED ABC EDF BC DF =⎧⎪∠=∠⎨⎪=⎩,∴()ABC EDF SAS △≌△,∴A E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6.(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BC=∠ECD ,则可利用AAS 证明△ABC ≌△ECD ,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结论;(2)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DBC=∠BDC ,结合∠ABC=∠ECD ,可得∠ABD=∠ABC+∠DBC =∠ECD+∠BDC ,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EBD =∠ECD+∠BDC ,即可证明∠ABD=∠EBD .【详解】证明:(1)∵AB ∥CD ,∴∠ABC=∠ECD ,在△ABC 和△ECD 中,ABC ECD A EAC ED ∠=∠⎧⎪∠=∠⎨⎪=⎩, ∴△ABC ≌△ECD (AAS ),∴BC=CD .(2)证明:如图,∵BC=CD,∴∠DBC=∠BDC,∵∠ABC=∠ECD,∴∠ABD=∠ABC+∠DBC =∠ECD+∠BDC,又∵∠EBD =∠ECD+∠BDC,∴∠ABD=∠EBD.【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三角形》测试题(有答案解析)(2)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三角形》测试题(有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B .在同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D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 2.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两直角重合DFB ∠的度数为( )A .145︒B .155︒C .165︒D .175︒ 3.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不能用它们搭成三角形的是( ) A .1cm ,2cm ,3cmB .2cm ,3cm ,4cmC .3cm ,4cm ,5cmD .5cm ,6cm ,7cm 4.将一个多边形纸片剪去一个内角后得到一个内角和是外角和4倍的新多边形,则原多边形的边数为( )A .9B .10C .11D .以上均有可能 5.下列长度的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2,3,5B .4,6,11C .5,8,10D .4,8,4 6.在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中,能与2m 、5m 长的两根木棒钉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A .2mB .3mC .5mD .7m 7.如图,在ABC ∆中,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C ⊥,若40,60B C ︒︒∠=∠=,则ADE ∠的度数为( )A .30︒B .40︒C .50︒D .60︒8.如图,已知,,90,//AD BC FG BC BAC DE AC ⊥⊥∠=︒.则结论①//FG AD ;②DE 平分ADB ;③B ADE ∠=∠;④CFG BDE ∠+∠90=︒.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9.如图,直线//,65,30AB CD AE ∠=︒∠=︒,则C ∠等于( )A .30°B .35°C .40°D .45°10.如图,小明从点A 出发沿直线前进9米到达点,B 向左转45后又沿直线前进9米到达点C ,再向左转45后沿直线前进9米到达点D ……照这样走下去,小明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 时所走的路程为( )A .72米B .80米C .100米D .64米 1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1,2,3B .2,3,4C .2,5,8D .6,3,3 12.某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其外角和的3倍,则此多边形的边数是( )A .5B .6C .7D .8 二、填空题13.如果一个多边形所有内角和与外角和共为2520°,那么从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共有_________条对角线14.如图,已知ABC 中,90,50ACB B D ︒︒∠=∠=,为AB 上一点,将BCD △沿CD 折叠后,点B 落在点E 处,且//CE AB ,则ACD ∠的度数是___________.15.从一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一共可作9条对角线,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_________度.16.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5和7,则第三边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17.如图所示,△ABC 中,∠BAC 、∠ABC 、∠ACB 的四等分线相交于D 、E 、F (其中∠CAD =3∠BAD ,∠ABE =3∠CBE ,∠BCF =3∠ACF ),且△DFE 的三个内角分别为∠DFE =60°、∠FDE =53°、∠FED =67°,则∠BAC 的度数为_________°.18.鹿鸣社区里有一个五边形的小公园,如图所示,王老师每天晚饭后都要到公园里去散步,已知图中的∠1=95︒,王老师沿公园边由A 点经B→C→D→E ,一直到F 时,他在行程中共转过了_____度.19.如图,已知AE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若8AB cm =,ACE △的周长比AEB △的周长多2cm ,则AC =______cm .20.如图,把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若150,222∠=︒∠=︒,则3∠=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ABC 中,AD 平分BAC ∠,P 为AD 延长线上一点,PE BC ⊥于E ,已知80ACB ∠=︒,24B ∠=︒,求P ∠的度数.22.已知:在RT △ABC 中,∠ACB ═90°,CD ⊥AB ,AE 是∠CAB 的角平分线,AE 与CD 交于点F .(1)如图1,求证:∠CEF =∠CFE .(2)如图2,过点E 作EG ⊥AB 于点G ,请直接写出图中与∠CAE 互余的所有角.23.如图ABC 中,45B ∠=︒,70ACB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F 是AD 上一点EF AD ⊥,交AC 于E ,交BC 的延长线于G .求G ∠的度数.24.如图,已知在ABC 中,90C ∠=︒,BE 平分ABC ∠,且//BE AD ,20BAD ∠=︒,求AEB ∠的度数.25.(1)已知△ABC 中,∠B=5∠A ,∠C-∠B=15°,求∠A ,∠B ,∠C 的度数. (2)在△ABC 中,∠A=50°,BD ,CE 为高,直线BD ,CE 交于点H ,求∠BHC 的度数. 26.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还多18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多少.【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详解】解:A.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正确,是真命题;B. 在同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正确,是真命题;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正确,是真命题;D.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错误,是假命题;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45E ∠=︒,利用补角的定义可求120FBE ∠=︒,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即可求出DFB ∠的度数【详解】解:在DEC ∆中∵90C ∠=︒,45CDE ∠=︒∴45E ∠=︒又∵60ABC ∠=︒∴120FBE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DFB E FBE ∠=∠+∠45120=︒+︒16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互为补角的定义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3.A解析:A【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两短边的和大于最长的边,即可作出判断.【详解】解:A 、1+2=3,故以这三根木棒不能构成三角形,符合题意;B 、2+3>4,故以这三根木棒能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C 、3+4>5,故以这三根木棒可以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D 、5+6>7,故以这三根木棒能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是掌握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的方法是看两个较小的和是否大于第三边.4.D解析:D【分析】将一个多边形纸片剪去一个内角可以多三种情况比原多边形边数少1,不变,多1,利用内角和公式求出内角的和与外角关系即可求出.【详解】如图将一个多边形纸片剪去一个内角∠BCF 后,多边形的边数和原多边形边数相同为n ,()21804360n-⨯︒=⨯︒,n=10,如图将一个多边形纸片剪去一个内角∠BCF后,多边形的边数比原多边形边数少1为n-1,()n--⨯︒=⨯︒,121804360n=11,如图将一个多边形纸片剪去一个内角∠GCF后,多边形的边数比原多边形边数多1为n+1,()n-⨯︒=⨯︒,+121804360n=9,原多边形的边数为9,10,11.故选择:D.【点睛】本题考查多边形剪去一个角问题,掌握剪去一个角后对多边形的边数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5.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详解】解:A 、2+3=5,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B 、4+6<11,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C 、5+8>10,能组成三角形,符合题意;D 、4+4=8,不能够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的简便方法是看较小的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第三个数.6.C解析:C【分析】判定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只要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判定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详解】解:设三角形的第三边为x m ,则5-2<x <5+2即3<x <7,∴当x=5时,能与2m 、5m 长的两根木棒钉成一个三角形,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运用,解题时注意: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7.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180︒求出∠BAC ,再由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求得∠DAC ,最后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求出∠ADE ,问题得到解决.【详解】解:∵40,60B C ︒︒∠=∠=,∴BAC=180B-C=80∠︒-∠∠︒,∵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1DAC=BAC=402∠∠︒, ∵DE AC ⊥,∴90DAC=50ADE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定义,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正确理解三角形中角之间的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8.C解析:C【分析】根据,,AD BC FG BC ⊥⊥得到FG ∥AD ,判断①正确;根据∠ADE+∠BDE=90°,∠B+∠BDE=90°,得到③正确;根据//DE AC , 证明∠BDE=∠C ,进行角的代换证明∠BDE+∠CFG=90°,得到④正确; 证明∠ADE+∠BDE=90°,判断②不正确.【详解】解:∵,,AD BC FG BC ⊥⊥∴∠FGB=∠ADB=90°,∴FG ∥AD ,∠ADE+∠BDE=90°,故①正确;∵DE ∥AC ,∴∠DEB=∠CAB=90°,∴∠B+∠BDE=90°,∴B ADE ∠=∠,∴③正确;∵//DE AC ,∴∠BDE=∠C ,∵∠FGC=90°,∴∠C+∠CFG=90°,∴∠BDE+∠CFG=90°,∴④正确;∵∠ADB=90°,∴∠ADE+∠BDE=90°,∴②不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熟知相关定理是解题关键.9.B解析:B【分析】根据平行线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出C ∠的大小.【详解】如图,设AE 和CD 交于点F ,∵//AB CD ,∴65A DFE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FE ∠是CEF △的外角,∴653035C DFE E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利用两个性质证明和求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A解析:A【分析】根据题意,小明走过的路程是正多边形,先用360°除以45°求出边数,然后再乘以9米即可.【详解】解:∵小明每次都是沿直线前进9米后向左转45度,∴他走过的图形是正多边形,∴边数n=360°÷45°=8,∴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 时,一共走了8×9=72(m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的边数的求法,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根据题意判断出小明走过的图形是正多边形是解题的关键.11.B解析: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两条较短的边的长大于最长的边即可.【详解】A 、1+2=3,不能构成三角形, A 错误;B 、2+3=5>4可以构成三角形,B 正确;C 、2+5=7<8,不能构成三角形, C 错误;D 、3+3=6,不能构成三角形,D 错误.故答案选:B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比较简单,熟记三边关系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D解析:D【分析】利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和外角和定理,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根据题意,得:(n-2)×180=360×3,解得n=8.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和外角和定理,利用方程法求边数.二、填空题13.11【分析】先根据题意求出多边形的边数再根据从n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共有(n-3)条对角线即可解答【详解】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有(n-2)•180+360=2520解得:n=1414-3=11即从这个多解析:11【分析】先根据题意求出多边形的边数,再根据从n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共有(n-3)条对角线即可解答.【详解】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有(n-2)•180+360=2520,解得:n=14,14-3=11,即从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共有11条对角线,故答案为11.【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多边形的对角线,得到多边形的边数是解本题的关键.14.25°【分析】先求出∠A的度数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E的度数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ADE的度数进而即可求解【详解】∵∴∠A=40°∵沿折叠后点B 落在点E处∴∠E=∠B=50°∵∴∠ADE=∠E=50解析:25°【分析】先求出∠A的度数,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E的度数,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ADE的度数,进而即可求解.∵90,50ACB B ︒︒∠=∠=,∴∠A=40°,∵BCD △沿CD 折叠后,点B 落在点E 处,∴∠E=∠B=50°,∵//CE AB ,∴∠ADE=∠E=50°,∴∠BDC=∠EDC=(180°-50°)÷2=65°,∴∠ACD=∠BDC-∠A=65°-40°=25°,故答案是:2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折叠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5.1800【分析】设多边形边数为n 根据n 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n-3)条对角线可得n-3=9计算出n 的值再根据多边形内角和(n-2)•180°可得答案【详解】设多边形边数为n 由题意得:n-3=9n解析:1800【分析】设多边形边数为n ,根据n 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n-3)条对角线可得n-3=9,计算出n 的值,再根据多边形内角和(n-2)•180°可得答案.【详解】设多边形边数为n ,由题意得:n-3=9,n=12,内角和:()1221801800-⨯︒=︒.故答案为:180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对角线,以及多边形内角和,关键是掌握n 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n-3)条对角线,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2)•180°.16.2<a <12【分析】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知: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应该是大于已知两边的差而小于已知两边的和【详解】解: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知:第三边a 的取值范围是:(7-5)<a <(解析:2<a <12.【分析】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知: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应该是大于已知两边的差而小于已知两边的和.【详解】解: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知:第三边a 的取值范围是:(7-5)<a <(7+5),即2<a【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17.72【分析】由∠CAD=3∠BAD∠ABE=3∠CBE∠BCF=3∠ACF易得各角与∠ABC∠ACB∠BAC之间的关系由三角形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列方程组求解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CAD解析:72【分析】由∠CAD=3∠BAD,∠ABE=3∠CBE,∠BCF=3∠ACF易得各角与∠ABC、∠ACB、∠BAC之间的关系,由三角形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列方程组求解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CAD=3∠BAD,∠ABE=3∠CBE,∠BCF=3∠ACF,∴∠CAD=34∠BAC,∠BAD=14∠BAC,∠ABE=34∠ABC,∠CBE=14∠ABC,∠BCF=34∠ACB,∠ACF=14∠ACB.∵∠DFE=60°、∠FDE=53°、∠FED=67°,∴1360 441353441367 44BAC ABCABC ACBACB BAC⎧∠+∠=⎪⎪⎪∠+∠=⎨⎪⎪∠+∠=⎪⎩,解得∠BAC=72°,∠ABC=56°,∠ACB=52°,故答案为:72.【点睛】本题考查了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由外角的性质列出方程组.本题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但在角的变化上稍显繁琐,一不注意就易失分,做形如此类题型时,牢牢把握等量关系是关键.18.275【分析】王老师每次转过的角度之和为该五边形的外角和减去∠1的外角度数由多边形的外角和即可求解【详解】解:王老师每次转过的角度之和为该五边形的外角和减去∠1的外角度数∵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解析:275【分析】王老师每次转过的角度之和为该五边形的外角和减去∠1的外角度数,由多边形的外角和即可求解.【详解】解:王老师每次转过的角度之和为该五边形的外角和减去∠1的外角度数,∵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他在行程中共转过了()36018095275︒-︒-︒=︒,故答案为:275.【点睛】本题考查多边形的外角和,明确王老师每次转过的角度之和为该五边形的外角和减去∠1的外角度数是解题的关键.19.10【分析】依据AE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可得CE=BE 再根据AE=AE △ACE 的周长比△AEB 的周长多2cm 即可得到AC 的长【详解】解:∵AE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CE=BE 又∵AE=A解析:10【分析】依据AE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可得CE=BE ,再根据AE=AE ,△ACE 的周长比△AEB 的周长多2cm ,即可得到AC 的长.【详解】解:∵AE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CE=BE ,又∵AE=AE ,△ACE 的周长比△AEB 的周长多2cm ,∴AC-AB=2cm ,即AC-8=2cm ,∴AC=10cm ,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求出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的差等于两边的差是解题的关键.20.30°【分析】通过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的内角度数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即可;【详解】等边三角形的内角的度数是60°正方形的内角度数是90°正五边形的内角的度数是:(5﹣2)×180°=10解析:30°【分析】通过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的内角度数,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即可;【详解】等边三角形的内角的度数是60°,正方形的内角度数是90°,正五边形的内角的度数是:15(5﹣2)×180°=108°,则∠3=360°﹣60°﹣90°﹣108°﹣∠1﹣∠2==360°﹣60°﹣90°﹣108°﹣50°﹣22°=30°. 故答案是:3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定理的应用,准确分析图形中角的关系式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28°【分析】在△ABC 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BAC 的度数,结合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出∠BAD 的度数,在△ABD 中,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可求出∠PDE 的度数,再在△PDE 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P 的度数.【详解】解:在ABC 中,80ACB ∠=︒,24B ∠=︒,18076BAC ACB B ∴∠=︒-∠-∠=︒. AD 平分BAC ∠,1382BAD BAC ∴∠=∠=︒. PDE ∠是ABD △的外角,243862PDE B BAD ∴∠=∠+∠=︒+︒=︒,PE BC ⊥于E ,90PED ∴∠=︒,906228P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对顶角,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DC 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22.(1)见解析;(2)图中与∠CAE 互余的角有∠CEA ,∠GEA ,∠CFE ,∠DFA .【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DAF =∠CAE ,再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对顶角相等,可得∠CEF =∠CFE ;(2)根据互余的两个角的和为90°求解即可.【详解】(1)证明:∵∠ACB ═90°,CD ⊥AB ,∴∠DAF +∠AFD =90°,∠CAE +∠CEF =90°,又∵AE 是∠CAB 的角平分线,∴∠DAF =∠CAE ,∴∠AFD =∠CEF ,又∵∠AFD =∠CFE ,∴∠CEF =∠CFE ;(2)∵EG ⊥AB 于点G ,∴∠DAF +∠GEA =90°,由(1)可知∠DAF =∠CAE ,∠CAE +∠CEF =90°,∠CEF =∠CFE =∠DFA ,∴图中与∠CAE 互余的角有∠CEA ,∠GEA ,∠CFE ,∠DFA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和余角的定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余角的定义.23.12.5【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ADC的度数,再根据垂直定义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得出∠G的度数.【详解】解:∵∠B=45°,∠ACB=70°,AD是ABC的角平分线,∴∠BAC=2∠CAD=65°,∴∠ADC=180°﹣70°﹣32.5°=77.5°,∵EF⊥AD,∴∠G=180°﹣90°﹣77.5°=12.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难度适中.24.11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BE∥AD,∴∠ABE=∠BAD=20°,∵BE平分∠ABC,∴∠EBC=∠ABE=20°,∵∠C=90°,∴∠AEB=∠C+∠CBE=90°+20°=110°.【点睛】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关键是正确识别图形得出图中角之间的关系.25.(1)∠A=15°,∠B=75°,∠C =90°;(2)130°【分析】(1)将∠C用∠A表示,然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即可求解∠A,然后在依次求出∠B,∠C 即可;(2)根据题意作出示意图,然后根据四边形内角和即可求出∠DHE,根据对顶角相等即可求解∠BHC.【详解】(1)∵∠C-∠B=15°,即∠C =15°+∠B又∵∠B=5∠A∴∠C =15°+5∠A∵∠A+∠B+∠C=180°∴∠A+5∠A +15°+5∠A =180°解得∠A=15°∴∠B=75°,∠C =90°∴∠A=15°,∠B=75°,∠C =90°(2)根据题意作出下图,∵BD AC ⊥,CE AB ⊥∴∠BDA =90°,∠CEA=90°∵在四边形AEHD 中,∠A+∠HDA+∠HEA+∠DHE =360°∴∠DHE=360°-∠A-∠HAD-∠HEA=360°-50°-90°-90°=130°∴∠BHC=∠DHE=130°∴∠BHC =13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和四边形内角和,重点是熟记多边形内角和公式.26.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9【分析】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外角和的3倍多180°,而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则内角和是1260度.n 边形的内角和可以表示成(n−2)•180°,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n ,就得到方程,从而求出边数.【详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 ,根据题意,得(n−2)•180=360×3+180,解得:n =9.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9.【点睛】此题考查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此题要结合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寻求等量关系,构建方程即可求解.。

(典型题)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三角形》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

(典型题)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三角形》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 中,AB=AC ,AB >BC ,点D 在BC 边上,BD=12DC ,∠BED=∠CFD=∠BAC ,若S △ABC =30,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5B .10C .15D .20 2.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7,x ,则x 的值可能是( )A .6B .3C .2D .11 3.用三角尺画角平分线:如图,先在AOB ∠的两边分别取OM ON =,再分别过点M ,N 作OA ,OB 的垂线,交点为P .得到OP 平分AOB ∠的依据是( )A .HLB .SSSC .SASD .ASA 4.根据下列条件,能画出唯一ABC 的是( )A .3AB =,4BC =,7CA =B .4AC =,6BC =,60A ∠=︒ C .45A ∠=︒,60B ∠=︒,75C ∠=︒D .5AB =,4BC =,90C ∠=︒ 5.已知三角形的一边长为8,则它的另两边长分别可以是( ) A .4,4B .17,29C .3,12D .2,9 6.如图,已知AB =AD ,AC =AE ,若要判定△ABC ≌△ADE ,则下列添加的条件中正确的是( )A .∠1=∠DACB .∠B =∠DC .∠1=∠2D .∠C =∠E 7.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90AB BC ABC =∠=︒,点B 在直线l 上,过A 作AD l ⊥于D ,过C 作CE l ⊥于E .下列给出四个结论:①BD CE =;②BAD ∠与BCE ∠互余;③AD CE DE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 8.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 、B 的距离,先过点B 作BF AB ⊥,在BF 上找点D ,过D 作DE BF ⊥,再取BD 的中点C ,连接AC 并延长,与DE 交点为E ,此时测得DE 的长度就是AB 的长度.这里判定ABC 和EDC △全等的依据是( )A .ASAB .SASC .SSSD .AAS 9.若a ,b ,c 为△ABC 的三边长,且满足|a ﹣5|+(b ﹣3)2=0,则c 的值可以为( )A .7B .8C .9D .10 10.如图,ABC ADE ≅,BC 的延长线交DA 于F ,交DE 于G ,∠D =25°,∠E =105°,∠DAC =16°,则∠DGB 的度数为( )A .66°B .56°C .50°D .45° 11.如图,已知AC ⊥BD ,垂足为O ,AO = CO ,AB = CD ,则可得到△AOB ≌△COD ,理由是( )A .HLB .SASC .ASAD .SSS 12.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如图,能得出A O B AOB ∠∠='''的依据是( )A .S .S .SB .S .A .SC .A .S .AD .A .A .S二、填空题13.在非直角三角形ABC 中,∠A =50°,高BD 和高CE 所在的直线相交于点H ,则∠BHC =___.14.如图,点D 在ABC 的边BA 的延长线上,点E 在BC 边上,连接DE 交AC 于点F ,若3117DFC B ∠∠==︒,C D ∠=∠,则BED ∠=________.15.如图,12∠=∠,要使ABE ACE △≌△,还需添加一个条件是:______.(填上你认为适当的一个条件即可)16.如图,在ABC 中,AD BC ⊥,CE AB ⊥,垂足分别为D ,E ,AD ,CE 交于点F .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AEF ≌CEB △.添加的条件是:____.(写出一个即可)17.有两根小棒分别长2厘米和4厘米.要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应该是____厘米.18.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BE 是AC 边上的高,且AD ,BE 交于点F ,若BF AC =,BD=8,3CD =,则线段AF 的长度为______.19.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1+2x ,8,则x 的取值范围是 .20.如图,点E ,F 在线段AD 上,且AE DF =,//AB DC ,AB DC =,连接BE ,BF ,CE ,CF ,则图中共有_____对全等三角形.三、解答题21.如图1,已知AB =AC ,AB ⊥AC .直线m 经过点A ,过点B 作BD ⊥m 于D , CE ⊥m 于E .我们把这种常见图形称为“K”字图.(1)悟空同学对图1进行一番探究后,得出结论:DE =BD +CE ,现请你替悟空同学完成证明过程.(2)悟空同学进一步对类似图形进行探究,在图2中,若AB =AC ,∠BAC =∠BDA =∠AEC ,则结论DE =BD +CE ,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请证明之.22.如图,90B C ∠=∠=︒,BAE CED ∠=∠,且AB CE =.(1)试说明:A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若2CDE BAE ∠=∠,求CDE ∠的度数.23.如图,把两根钢条的中点连在一起,可以做成一个测量工件内槽宽的工具(卡钳)在图中,只要量出CD 的长,就能求出工件内槽的宽AB 的长,依据是____________.24.如图,点A ,E ,F ,B 在直线l 上,AE BF =,//AC BD ,且AC BD =,求证:ACF BDE ≅△△.25.已知:MON α∠=,点P 是MON ∠平分线上一点,点A 在射线OM 上,作180APB α∠=︒-,交直线ON 于点B ,作PC ON ⊥于点C .(1)观察猜想:如图1,当90MON ∠=︒时,PA 和PB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2)探究证明:如图2,当60MON ∠=︒时,(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PA ,PB 之间另外的数量关系.(3)拓展延伸:如图3,当60MON ∠=︒,点B 在射线ON 的反向延长线上时,请直接写出线段OC ,OA 及BC 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26.已知:如图,AB = AD .请添加一个条件使得△ABC ≌△ADC ,然后再加以证明.【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根据△ABE ≌△CAF 得出△ACF 与△ABE 的面积相等,可得S △ABE +S △CDF =S △ACD ,即可得出答案.【详解】∵∠BED=∠CFD=∠BAC ,∠BED=∠BAE+∠ABE ,∠BAC=∠BAE+∠CAF ,∠CFD=∠FCA+∠CAF ,∴∠ABE=∠CAF ,∠BAE=∠FCA ,在△ABE 和△CAF 中,ABE CAF AB AC BAE FCA ∠=∠⎧⎪=⎨⎪∠=∠⎩,∴△ABE ≌△CAF (ASA ),∴S △ABE =S △ACF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 △ABE +S △CDF =S △ACD ,∵S △ABC =30,BD=12DC , ∴S △ACD =20,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2.A解析:A【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列出不等式,即可求出x 的取值范围,得到答案.【详解】解:∵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7,x ,∴7-3<x <7+3,即4<x <10,四个选项中,A 中,4<6<10,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3.A解析:A【分析】利用垂直得到90PMO PNO ∠=∠=,再由OM ON =,OP OP =即可根据HL 证明()HL ≌PMO PNO △△,由此得到答案.【详解】∵PM OA ⊥,PN OB ⊥,∴90PMO PNO ∠=∠=.∵OM ON =,OP OP =,∴()HL ≌PMO PNO △△, ∴POA POB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SSS 、SAS 、ASA 、AAS 、HL ,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确定对应相等的边或角,由此利用以上五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4.D解析:D【分析】利用构成三角形的条件,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解.【详解】解:A ,AB BC CA +=,不满足三边关系,不能画出三角形,故选项错误; B ,不满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不能画出唯一的三角形,故选项错误;C ,不满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不能画出唯一的三角形,故选项错误;D ,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HL 证明三角形全等,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以及构成三角形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5.D解析:D【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三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 、∵4+4=8,∴构不成三角形;B 、29−17=12>8,∴构不成三角形;C 、∵12−3=9>8,∴构不成三角形;D 、9−2=7<8,9+2=11>8,∴能够构成三角形,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练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三边”是解题的关键.6.C解析:C【分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AB AD =,AC AE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判定即可.解:AB AD =,AC AE =,则可通过12∠=∠,得到BAC DAE ∠=∠,利用SAS 证明△ABC ≌△ADE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要熟记判定定理:SSS ,SAS ,AAS ,ASA .7.D解析:D【分析】证△ADB ≌△BEC 即可.【详解】证明:∵AD l ⊥, CE l ⊥,∴∠ADB=∠BEC=90°,∴∠BAD+∠ABD=90°,∠BCE+∠CBE=90°,∵90ABC ∠=︒,∴∠ABD+∠CBE=90°,∴∠BAD=∠CBE ,∴∠BCE+∠BAD=90°,故②正确;∵∠BAD=∠CBE ,∠ADB=∠BEC=90°,,AB BC =∴△ADB ≌△BEC ,∴BD CE =,AD=BE ,故①正确;DE=DB+BE=CE+AD ,故③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是找到并证明全等三角形.8.A解析:A【分析】根据条件可得到BC=CD ,∠ABD=∠EDC ,∠ACB=∠DCE ,可得出所用的判定方法.【详解】解:∵C 为BD 中点,∴BC=CD ,∵AB ⊥BF ,DE ⊥BF ,∴∠ABC=∠CDE=90°,且∠ACB=∠DCE ,∴在△ABC 和△EDC 中,满足ASA 的判定方法,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掌握全等三角形的五种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即SSS 、SAS 、ASA 、AAS 和HL .9.A解析:A【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方程求出a 、b 的值,再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求出c 的取值范围,然后解答即可.【详解】解:∵|a ﹣5|+(b ﹣3)2=0,∴a ﹣5=0,b ﹣3=0,解得a =5,b =3,∵5﹣3=2,5+3=8,∴2<c <8,∴c 的值可以为7.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注意: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10.A解析:A【分析】先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105ACB E ∠=∠=︒,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AFC ∠的度数,然后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DFG ∠的度数,最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详解】ABC ADE ≅,105E ∠=︒,105ACB E ∴∠=∠=︒,ACB DAC AFC ∠=∠+∠,16DAC ∠=︒,10516AFC ︒=︒+∴∠,解得89AFC ∠=︒,89DFG AFC ∴∠=∠=︒,在DFG 中,180GB F D D D G ∠∠=+∠+︒,25D ∠=︒,2518089DGB ∴∠+︒+=︒︒,解得66DGB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对顶角相等,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1.A解析:A【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进行判断.【详解】A. AC⊥BD,垂足为O,AO=CO,AB=CD,所以由HL可得到△AOB≌△COD,所以A正确;B.错误;C.错误;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熟练掌握定理是本题解题的关键.12.A解析:A【分析】利用SSS可证得△OCD≌△O′C′D′,那么∠A′O′B′=∠AOB.【详解】解:易得OC=O C',OD=O′D',CD=C′D',∴△OCD≌△O′C′D′,∴∠A′O′B′=∠AOB,所以利用的条件为SSS,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边边边”的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这个知识点,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50°或130°【分析】①△ABC是锐角三角形时先根据高线的定义求出∠ADB=90°∠BEC=90°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ABD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进行解析:50°或130°.【分析】①△ABC是锐角三角形时,先根据高线的定义求出∠ADB=90°,∠BEC=90°,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ABD,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②△ABC是钝角三角形时,根据直角三角形等角的余角相等求出∠BHC=∠A,从而得解.【详解】解:①如图1,△ABC是锐角三角形时,∵BD、CE是△ABC的高线,∴∠ADB=90°,∠BEC=90°.在△ABD中,∵∠A=50°,∴∠ABD=90°-50°=40°,∴∠BHC=∠ABD+∠BEC=40°+90°=130°;②如图2,△ABC是钝角三角形时,∵BD、CE是△ABC的高线,∴∠A+∠ACE=90°,∠BHC+∠HCD=90°,∵∠ACE=∠HCD(对顶角相等),∴∠BHC=∠A=50°.综上所述,∠BHC的度数是130°或50°.故答案为:50°或13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角的余角性质,三角形的高线,难点在于要分△ABC是锐角三角形与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讨论,作出图形更形象直观.14.102°【分析】首先根据∠DFC=3∠B=117°可以算出∠B=39°然后设∠C=∠D=x°根据外角与内角的关系可得39+x+x=117再解方程即可得到x=39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ED的度解析:102°首先根据∠DFC =3∠B =117°,可以算出∠B =39°,然后设∠C =∠D =x°,根据外角与内角的关系可得39+x +x =117,再解方程即可得到x =39,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ED 的度数.【详解】解:∵∠DFC =3∠B =117°,∴∠B =39°,设∠C =∠D =x°,39+x +x =117,解得:x =39,∴∠D =39°,∴∠BED =180°−39°−39°=102°.故答案为:10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15.或或【分析】由∠1=∠2可得∠AEB=∠AECAD 为公共边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添加条件即可【详解】∵∠1=∠2∴∠AEB=∠AEC ∵AE 为公共边∴根据SAS 得到三角形全等可添加BE=CE ;根据AAS解析:BE CE =或B C ∠=∠或BAE CAE ∠=∠【分析】由∠1=∠2可得∠AEB=∠AEC ,AD 为公共边,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添加条件即可.【详解】∵∠1=∠2,∴∠AEB=∠AEC ,∵AE 为公共边,∴根据“SAS”得到三角形全等,可添加BE=CE ;根据“AAS”可添加∠B=∠C ;根据“ASA”可添加∠BAE=∠CAE ;故答案为:BE=CE 或∠B=∠C 或∠BAE=∠CAE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常用的判定方法有SSS 、SAS 、AAS 、ASA 、HL ,注意:AAA 、SSA 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6.AF=CB 或EF=EB 或AE=CE 【分析】根据垂直关系可以判断△AEF 与△CEB 有两对对应角相等就只需要找它们的一对对应边相等就可以了【详解】∵AD ⊥BCCE ⊥AB 垂足分别为DE ∴∠BEC=∠AEC解析:AF=CB 或EF=EB 或AE=CE根据垂直关系,可以判断△AEF与△CEB有两对对应角相等,就只需要找它们的一对对应边相等就可以了.【详解】∵AD⊥BC,CE⊥AB,垂足分别为D、E,∴∠BEC=∠AEC=∠ADB=∠ADC=90°,∵∠B+∠BAD=90°,∠B+∠BCE =90°,∴∠BAD=∠BCE,所以根据AAS添加AF=CB或EF=EB;根据ASA添加AE=CE.可证△AEF≌△CEB.故答案为:AF=CB或EF=EB或AE=CE.【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添加时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不能添加,根据已知结合图形及判定方法选择条件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4【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要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有两种可能:224和2442+2=4所以224舍掉∴第三根小棒的长度解析:4【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要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有两种可能:2、2、4和2、4、4,2+2=4,所以2、2、4舍掉,∴第三根小棒的长度为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三角形三边关系,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8.5【分析】首先证明△ADC≌△BDF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FD=CDAD=BD根据BD=8即可算出AF的长【详解】解:∵AD是BC边上的高BE 是AC边上的高∴∠ADC=∠FDB=90°∠AEB=解析:5【分析】首先证明△ADC≌△BDF,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FD=CD,AD=BD,根据BD=8,CD ,即可算出AF的长.3解:∵AD 是BC 边上的高,BE 是AC 边上的高,∴∠ADC =∠FDB =90°,∠AEB=90°∴∠1+∠3=90°,∠2+∠4=90°,∵∠3=∠4,∴∠1=∠2,在△ADC 和△BDF 中1=2ADC FDB AC BF ∠∠⎧⎪∠=∠⎨⎪=⎩∴△ADC ≌△BDF (AAS ),∴FD =CD ,AD =BD ,∵CD =3,BD =8,∴FD =3,AD =8,∴AF =AD-DF=8−3=5,故答案为: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掌握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AAS 、SSS 、ASA 、SAS .19.1<x <6【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解:由题意有8﹣5<1+2x <8+5解得:1<x <6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解析:1<x <6【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解:由题意,有8﹣5<1+2x <8+5,解得:1<x <6.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20.3【分析】易证△ABE ≌△DCF 从而可得出△ABF ≌△DCE 进而可得出△BEF ≌△CFE 【详解】∵AB ∥DC ∴∠A=∠D ∵AB=CDAE=DF ∴△ABE ≌△DCF(SAS)∴AE=DFBE=CF ∴A 解析:3【分析】易证△ABE ≌△DCF,从而可得出△ABF ≌△DCE,进而可得出△BEF ≌△CFE .【详解】∵AB ∥DC∴∠A=∠D∵AB=CD,AE=DF∴△ABE ≌△DCF(SAS)∴AE=DF ,BE=CF∴AF=ED∴△ABF ≌△DCE(SAS)∴BF=EC∵EF=EF∴△BEF ≌△CFE(SSS)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证明,需要注意SSA 是不能证明全等的.三、解答题21.(1)见解析;(2)成立,见解析【分析】(1)先证∠ABD=∠EAC ,再证△ABD ≌ △CAE (AAS )即可;(2)先证出∠ABD = ∠EAC ,再证△ABD ≌ △CAE (AAS )即可.【详解】证明:(1)∵AB ⊥AC,BD ⊥DE,CE ⊥DE,∴∠BDA=∠AEC=∠BAC=90°,∴∠DAB+∠ABD=∠EAC+∠DAB=90°,∴∠ABD=∠EAC,在△ABD 和 △CAE 中,ABD EAC BDA AEC AB AC ∠=∠⎧⎪∠=∠⎨⎪=⎩,∴ △ABD ≌ △CAE (AAS ),∴ BD = AE ,AD = CE ,∴ DE = AE + DA ;(2)成立,理由如下:∵ ∠BAC + ∠BAD + ∠EAC = 180° ,∠ADB + ∠BAD + ∠ABD = 180°,∠BAC = ∠BDA ,∴∠ABD = ∠EAC ,在△ABD 和 △CAE 中,ABD EAC BDA AEC AB AC ∠=∠⎧⎪∠=∠⎨⎪=⎩,∴ △ABD ≌ △CAE (AAS ),∴ BD = AE ,AD = CE ,∴ DE = AE + DA = BD + CE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 22.(1)见解析;(2)60°.【分析】(1)利用ASA 证明△BAE ≌△CED ,可证AE=DE ,后利用∠BAE+∠BEA=90°,证明∠BEA+∠CED=90°,问题得证;(2)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求解即可.【详解】(1)∵90B C ∠=∠=︒,BAE CED ∠=∠,且AB CE =,∴△BAE ≌△CED ,∴AE=DE ,∵∠BAE+∠BEA=90°,∴∠BEA+∠CED=90°,∴∠AED=90°,∴△AE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2CDE BAE ∠=∠,BAE CED ∠=∠,∴2CDE CED ∠=∠,∵∠CDE+∠CED=90°,∴∠CDE=6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全等,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互余的性质,根据图形,结合条件选择对应判定方法,根据性质构造基本的计算等式是解题的关键. 2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分析】连接AB ,CD ,可以证△AOB ≌△COD (SAS ),依所据全等三角形对就边相等得CD AB =所以测量CD 的长也就等于测量了工件内槽AB 的长.【详解】解:连接AB ,CD ,如图,∵点O 分别是AC 、BD 的中点,∴OA =OC ,OB =OD .在△AOB 和△COD 中,OA =OC ,∠AOB =∠COD (对顶角相等),OB =OD ,∴△AOB ≌△COD (SAS ).∴CD =AB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故答案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对于难以实地测量的线段,常常通过两个全等三角形,转化需要测量的线段到易测量的边上或者已知边上来,从而求解.24.见解析【分析】先证明AF BE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CAF=∠DBE ,用SAS 即可证明△ACF ≌△BDE .【详解】证明:AE BF =,AE EF BF EF ∴+=+,即AF BE =;//AC BD , CAF DBE ∴∠=∠在ACF 与BDE 中,AC BD CAF DBE AF BE =⎧⎪∠=∠⎨⎪=⎩ACF BDE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SAS 判定、平行线的性质,掌握SAS 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25.(1)PA=PB ;(2)成立证明见解析;(3)OA=BC+OC【分析】(1)作PD ⊥OM 于点D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PC=PD ,证明△APD ≌△BPC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证明;(2)作PD ⊥OM 于点D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PC=PD ,证明△APD ≌△BPC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证明;(3)仿照(2)的解法得出△APD ≌△BPC ,从而得出AD=BC ,再根据HL 得出Rt △OPD ≌△RtOPC ,得出OC=OD ,继而得出结论.【详解】(1)作PD ⊥OM 于点D ,∵点P 在∠MON 的角平分线上,且PC ⊥ON 于C ,∴PC=PD ,∵∠MON=90°,∴∠APB=90°,∠CPD=90°,∴∠APD+∠BPD=90°,∠BPC+∠BPD=90°∴∠APD=∠BPC ,∵∠PDA=∠PCB=90°,在△APD 和△BPC 中,APD BPC PD PCADP BCP ∠=∠⎧⎪=⎨⎪∠=∠⎩∴△APD ≌△BPC (ASA ),∴AP=BP .(2)(1)中的结论还成立理由如下:如图2,作PD ⊥OM 于点D ,∵点P 在∠MON 的角平分线上,且PC ⊥ON 于C ,∴PC=PD ,∵∠MON=60°,∴∠APB=120°,在四边形OCPD 中,∠CPD=360°-90°-90°-60°=120°,∴∠APD+∠BPD=120°,∠BPC+∠BPD=120°∴∠APD=∠BPC ,∵∠PDA=∠PCB=90°,在△APD 和△BPC 中,APD BPC PD PCADP BCP ∠=∠⎧⎪=⎨⎪∠=∠⎩∴△APD ≌△BPC (ASA ),∴AP=BP .(3)OA=2BC-OB .理由如下:如图3,作PD ⊥OM 于点D ,同(2),可证△APD ≌△BPC ,∴AD=BC ,点P 在∠MON 的角平分线上,且PC ⊥ON 于C ,∴PC=PD ,在Rt △OPD 和RtOPC 中,PC PD OP OP=⎧⎨=⎩ ∴Rt △OPD ≌△RtOPC ,∴OC=OD ,∴OA-AD=OD=OC ,∴OA-BC=OC ,∴OA=BC+O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灵活运用类比思想是解题的关键.26.BC=CD,证明见解析(答案不唯一).【分析】已知两组对应边相等,则找另一组边相等或找另一组对应角相等均可证明△ABC ≌△ADC .【详解】解:若添加条件为:BC=CD,证明如下:在△ABC 和△ADC 中AC AC BC CD AB AD =⎧⎪=⎨⎪=⎩∴△ABC ≌△ADC (SSS )(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必考题)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三角形》测试题(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三角形》测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5,6,11B .3,4,8C .5,6,10D .6,6,13 2.根据下列条件,能画出唯一ABC 的是( )A .3AB =,4BC =,7CA =B .4AC =,6BC =,60A ∠=︒ C .45A ∠=︒,60B ∠=︒,75C ∠=︒D .5AB =,4BC =,90C ∠=︒ 3.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AD 是ABC ∆的高的是( )A .B .C .D .4.已知三角形的一边长为8,则它的另两边长分别可以是( )A .4,4B .17,29C .3,12D .2,9 5.如图△ABC ≌△ADE ,若∠B=80°,∠C=30°,∠DAC=25°,则∠EAC 的度数为( )A .45°B .40°C .35°D .25° 6.如图,AB DE =,A D ∠=∠,要说明ABC DEF △≌△,需添加的条件不能是( )A .//AB DE B .//AC DF C .AC DE ⊥D .AC DF = 7.根据下列条件能唯一画出ABC 的是( )A .AB =5,BC =6,AC =11B .AB =5,BC =6,∠C =45° C .AB =5,AC =4,∠C =90°D .AB =5,AC =4,∠C =45°8.下列四个图形中,线段BE 表示△ABC 的高的是( )A .B .C .D .9.如图,△ACB ≌△A′C B′,∠ACB =70°,∠ACB′=100°,则∠BCA′度数是( )A .40°B .35C .30°D .45°10.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DE ,BC=EF ,AC=DF ;②AB=DE ,∠B=∠E ,BC=EF ;③∠B=∠E ,BC=EF ,∠C=∠F ;④AB=DE ,AC=DF ,∠B=∠E .其中,能使△ABC ≌△DEF 的条件共有( )A .1组B .2组C .3组D .4组11.下列四个图形中,有两个全等的图形,它们是( )A .①和②B .①和③C .②和④D .③和④ 12.下列条件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A .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B .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C .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D .两个锐角对应相等二、填空题13.如图,ACE DBF ≌,//AE DF ,8AD =,2BC =,则AB =______.14.如图,已知AD 、AE 分别为ABC 的角平分线、高线,若40B ∠=︒,60C ∠=°,则DAE ∠的度数为__________.15.2016年2月6日凌晨,宝岛高雄发生6.7级地震,得知消息后,中国派出武警部队探测队,探测队探测出某建筑物下面有生命迹象,他们在生命迹象上方建筑物的一侧地面上的,A B 两处,用仪器探测生命迹象C ,已知探测线与地面的夹角分别是30︒和60︒(如图),则C ∠的度数是_________.16.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5和7,则第三边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17.如图,点B 、F 、C 、E 在一条直线上(点F ,C 之间不能直接测量),点A ,D 在BE 的异侧,如果测得AB =DE ,AB ∥DE ,AC ∥DF .若BE =14m ,BF =5m ,则FC 的长度为_____m .18.如图,OA ⊥OB ,∠BOC =30°,OD 平分∠AOC ,则∠BOD =_____度.19.用12根等长的火柴棒拼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火柴棒不允许剩余、重叠、折断,则能摆出不同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_个.20.如图,在长方形网格中,每个小长方形的长为2,宽为1,A ,B 两点在网格格点上,若点C 也在网格格点上,以A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2,则满足条件的点C 有______个.三、解答题21.如图,已知:AD =AB ,AE =AC ,AD ⊥AB ,AE ⊥AC .猜想线段CD 与BE 之间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2.在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的问题中,有一种典型的方法是倍延中线.(1)如图1,AD 是ABC ∆的中线,7,5,AB AC ==求AD 的取值范围.我们可以延长AD 到点M ,使DM AD =,连接BM ,易证ADC MDB ∆≅∆,所以BM AC =.接下来,在ABM ∆中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求得AM 的取值范围,从而得到中线AD 的取值范围是 ;(2)如图2,AD 是ABC 的中线,点E 在边AC 上,BE 交AD 于点,F 且AE EF =,求证:AC BF =;(3)如图3,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点E 是AB 的中点,连接CE ,ED 且CE DE ⊥,试猜想线段,,BC CD AD 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并予以证明.23.已知,ABC 的三边长为4,9,x .(1)求ABC 的周长的取值范围;(2)当ABC 的周长为偶数时,求x .24.如图1,ABC 是等边三角形,,D E 为AC 上两点,且AD CE =,延长BC 至点F ,使CF CD =,连结BD EF ,.(1)如图2,当,D E 两点重合时,求证:BD DF =.(2)如图3,延长FE 交线段BD 于点G .①求证:BD EF =.②求DGE ∠的度数.25.如图,所有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个单位,A 、B 、C 均在格点上.(1)过点A画线段BC的垂线,垂足为E;(2)过点A画线段AB的垂线,交线段CB的延长线于点F;(3)线段BE的长度是点到直线的距离;(4)线段AE、BF、AF的大小关系是.(用“<”连接)26.如图,BC⊥AD于C,EF⊥AD于F,AB∥DE,分别交BC于B,交EF于E,且BC=EF.求证:AF=CD.【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两边和大于第三边解答.【详解】A、5+6=11,故不能构成三角形;B、3+4<8,故不能构成三角形;C、5+6>10,故能构成三角形;D、6+6<13,故不能构成三角形;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记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2.D解析:D【分析】利用构成三角形的条件,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解.【详解】+=,不满足三边关系,不能画出三角形,故选项错误;解:A,AB BC CAB,不满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不能画出唯一的三角形,故选项错误;C,不满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不能画出唯一的三角形,故选项错误;D,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HL证明三角形全等,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以及构成三角形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3.D解析:D【分析】根据三角形高的定义进行判断.【详解】解:线段AD是△ABC的高,则过点A作对边BC的垂线,则垂线段AD为△ABC的高.选项A、B、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是指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作垂线,连接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4.D解析:D【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三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4+4=8,∴构不成三角形;B、29−17=12>8,∴构不成三角形;C、∵12−3=9>8,∴构不成三角形;D、9−2=7<8,9+2=11>8,∴能够构成三角形,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练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三边”是解题的关键.5.A解析:A【解析】∵△ABC≌△ADE,∴∠D=∠B=80°,∠E=∠C=30°,∴∠DAE=180°−∠D−∠E=70°,∴∠EAC=∠EAD−∠DAC=45°,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是解题的关键.6.C解析:C【分析】直接根据三角形证明全等的条件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AB∥DE,∴∠ABC=∠DEC,∴根据ASA即可判定三角形全等,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AC∥DF,∴∠DFE=∠ACB,∴根据AAS即可判定三角形全等,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AC⊥DE,不符合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条件,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AC=DF,∴根据SAS即可判定三角形全等,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证明全等所需添加的条件,正确掌握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7.C解析:C【分析】判断其是否为三角形,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两边夹一角,或两角夹一边可确定三角形的形状,否则三角形并不是唯一存在,可能有多种情况存在.【详解】解:A:AC 与 BC两边之和不大于第三边,所以不能作出三角形;B:∠C 不是 AB,BC 的夹角,故不能唯一画出△ABC ;C:AB=5,AC=4,∠C=90°,所以BC=3,故能唯一画出△ABC ;D:∠C 并不是 AB,AC 的夹角,故可画出多个三角形;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8.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高的画法知,过点B作AC边上的高,垂足为E,其中线段BE是△ABC的高,再结合图形进行判断.【详解】解:线段BE是△ABC的高的图是选项C.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是指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作垂线,连接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熟记定义是解题的关键.9.A解析:A【分析】根据已知ACB≌A′CB′,得到∠A′CB′=∠ACB=70︒,再通过∠ACB′=100︒,继而利用角的和差求得∠BCB′=30︒,进而利用∠BCA′=∠A′CB′-∠BCB′得到结论.【详解】解:∵ACB≌A′CB′,∴∠A′CB′=∠ACB=70︒,∵∠ACB′=100︒,∴∠BCB′=∠ACB′-∠ACB=30︒,∴∠BCA′=∠A′CB′-∠BCB′=4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C解析:C【分析】要使△ABC≌△DEF的条件必须满足SSS、SAS、ASA、AAS,可据此进行判断.【详解】解:第①组满足SSS,能证明△ABC≌△DEF.第②组满足SAS,能证明△ABC≌△DEF.第③组满足ASA,能证明△ABC≌△DEF.第④组只是SSA,不能证明△ABC≌△DEF.所以有3组能证明△ABC≌△DEF.故符合条件的有3组.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添加时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不能添加,根据已知结合图形及判定方法选择条件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B解析:B【分析】根据全等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可得答案.【详解】解:①和③可以完全重合,因此全等的图形是①和③.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图形,关键是掌握全等图形的概念.12.D解析:D【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解:A、可以利用边角边判定两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可以利用角角边判定两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根据斜边直角边定理判定两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三个角对应相等不能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本题主要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运用好有一对相等的直角这一隐含条件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3【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C=BD再求出AB=CD然后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ACE≌△DBF∴AC=DB∴AC-BC=BD-BC 即AB=CD∵AD=8BC=2∴AB=解析:3【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C=BD,再求出AB=CD,然后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ACE≌△DBF,∴AC=DB,∴AC-BC=BD-BC,即AB=CD,∵AD=8,BC=2,∴AB=12(AD-BC)=12×(8-2)=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确定出对应边,然后求出AB=CD是解题的关键.14.【分析】先求出∠BAC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和高求出∠BAE和∠BAD即可【详解】解:∵∴∠BAC=180°-40°-60°=80°∵AD 平分∠BAC ∴∠BAD=∠BAC=40°∵AE ⊥BC ∴∠AEB解析:10︒【分析】先求出∠BAC 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和高求出∠BAE 和∠BAD 即可.【详解】解:∵40B ∠=︒,60C ∠=°,∴∠BAC=180°-40°-60°=80°,∵AD 平分∠BAC ,∴∠BAD=12∠BAC=40°, ∵AE ⊥BC ,∴∠AEB=90°,∴∠BAE=90°-∠B=50°,∠DAE=∠BAE-∠BAD=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的高和角平分线,解题关键是熟练运用角平分线和高的意义求出角的度数.15.【分析】先由题意得CAB=30°∠ABD=60°再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探测线与地面的夹角为30°和60°∴∠CAB=30°∠ABD=60°∵∠ABD=∠CAB+∠C ∴∠C=6解析:30︒【分析】先由题意得CAB=30°,∠ABD=60°,再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探测线与地面的夹角为30°和60°,∴∠CAB=30°,∠ABD=60°,∵∠ABD=∠CAB+∠C ,∴∠C=60°-30°=30°,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对顶角,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比较简单.16.2<a<12【分析】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知: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应该是大于已知两边的差而小于已知两边的和【详解】解: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知:第三边a的取值范围是:(7-5)<a<(解析:2<a<12.【分析】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知: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应该是大于已知两边的差而小于已知两边的和.【详解】解: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知:第三边a的取值范围是:(7-5)<a<(7+5),即2<a <12.【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17.4【分析】证明△ABC≌△DEF(AAS)得到BC=EF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B∥DEAC∥DF∴∠B=∠E∠ACB=∠DFE在△ABC和△DEF中∴△ABC≌△DEF(AAS)∴BC=EF∴解析:4【分析】证明△ABC≌△DEF(AAS),得到BC=EF,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B∥DE,AC∥DF,∴∠B=∠E,∠ACB=∠DFE,在△ABC和△DEF中,B EACB DFE AB DE∠=∠⎧⎪∠=∠⎨⎪=⎩,∴△ABC≌△DEF(AAS),∴BC=EF,∴BC﹣FC=EF﹣FC,即BF=CE=5m,∴FC=BE﹣BF﹣CE=14m﹣5m﹣5m=4m;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正确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8.30【分析】本题首先利用垂直性质以及角分线性质求证2∠BOD与∠BOC 的关系继而将已知代入求解∠BOD【详解】∵OA⊥OB∴∠AOB=90°即∠AOD+BOD=90°;∵OD平分∠AOC∴∠AOD=解析:30本题首先利用垂直性质以及角分线性质求证2∠BOD 与∠BOC 的关系,继而将已知代入求解∠BOD .【详解】∵OA ⊥OB ,∴∠AOB =90°,即∠AOD+BOD =90°;∵OD 平分∠AOC ,∴∠AOD =∠DOC ,即∠BOD+∠BOC+BOD =90°,即2∠BOD+∠BOC =90°∵∠BOC =30°,∴∠BOD =30°.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考查垂直以及角分线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角的互换,其次注意计算仔细即可. 19.2【分析】本题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到不等式组从而求出三边满足的条件再根据三边长是整数进而求解【详解】设摆出的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是x 根则第三边是()根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到:则又因为是整数 解析:2【分析】本题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到不等式组,从而求出三边满足的条件,再根据三边长是整数,进而求解.【详解】设摆出的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是x 根,则第三边是(122x -)根,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到:122122x x x x x x +>-⎧⎨-+>⎩, 则3x >, 6x <,又因为x 是整数,∴x 可以取4或5,因而三边的值可能是:4,4,4或5,5,2;共二种情况,则能摆出不同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为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组合三角形的时候,注意较小的两边之和应大于最大的边,三角形三边之和等于12. 20.4【分析】尝试在网格中寻找符合条件的点总共有16个点可以依次尝试一遍【详解】根据题意遍历网络中的所有点发现符合条件的点C 点如下图: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在格点中找寻符合要求的点此类题型我们需要【分析】尝试在网格中寻找符合条件的点,总共有16个点,可以依次尝试一遍.【详解】根据题意,遍历网络中的所有点,发现符合条件的点C 点如下图: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在格点中找寻符合要求的点,此类题型,我们需要大胆尝试.三、解答题21.CD =BE ,CD ⊥BE ,证明见解析【分析】证明△ACD ≌△AEB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D =BE ,∠ADC =∠ABE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BFD =∠BAD =90°,证明结论.【详解】解:猜想:CD =BE ,CD ⊥BE ,理由如下:∵AD ⊥AB ,AE ⊥AC ,∴∠DAB =∠EAC =90°.∴∠DAB +∠BAC =∠EAC +∠BAC ,即∠CAD =∠EAB ,在△ACD 和△AEB 中,AD AB CAD EAB AC AE =⎧⎪∠=∠⎨⎪=⎩,∴△ACD ≌△AEB (SAS ),∴CD =BE ,∠ADC =∠ABE ,∵∠AGD =∠FGB ,∴∠BFD =∠BAD =90°,即CD ⊥BE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2.(1)16AD <<;(2)见解析;(3)CD BC AD =+,证明见解析【分析】(1)延长AD 到点M ,使DM AD =,连接BM ,即可证明ADC MDB ∆≅∆,则可得BM AC =,在ABM ∆中,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即可得到AM 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到中线AD 的取值范围;(2)延长AD 到点,M 使DM AD =,连接BM ,由(1)知ADC MDB ≅,则可得M CAD BM AC ∠=∠=,,由AE EF =可知,CAD AFE ∠=∠,由角度关系即可推出BMF BFM ∠=∠,故BM BF =,即可得到AC BF =;(3)延长CE 到F ,使EF EC =,连接AF ,即可证明AEF BEC ∆≅∆,则可得EAF B AF BC ∠=∠=,,由//AD BC ,以及角度关系即可证明点,,F A D 在一条直线上,通过证明Rt DEF △≌DEC Rt △,即可得到FD CD =,进而通过线段的和差关系得到CD BC AD =+.【详解】(1)延长AD 到点M ,使DM AD =,连接BM ,∵AD 是ABC ∆的中线,∴DC DB =,在ADC ∆和MDB ∆中,AD MD =,ADC MDB =∠∠,DC DB =,∴ADC MDB ∆≅∆,∴BM AC =,在ABM ∆中,AB BM AM AB BM -+<<,∴7575AM -+<<,即212AM <<,∴16AD <<;(2)证明:延长AD 到点,M 使DM AD =,连接BM ,由(1)知ADC MDB ≅,∴M CAD BM AC ∠=∠=,,AE EF =,CAD AFE ∴∠=∠,MFB AFE ∠=∠,MFB CAD ∴∠=∠,BMF BFM ∴∠=∠,BM BF ∴=,AC BF ∴=,(3)CD BC AD =+,延长CE 到F ,使EF EC =,连接AF ,AE BE AEF BEC =∠=∠,,AEF BEC ∴∆≅∆,EAF B AF BC ∴∠=∠=,,//AD BC ,180BAD B ∴∠+∠=︒,180EAF BAD ∴∠+∠=︒,∴点,,F A D 在一条直线上,CE ED ⊥,∴90DEF DEC ==︒∠∠,∴在Rt DEF △和DEC Rt △中,EF EC =,DEF DEC ∠=∠,DE DE =,∴Rt DEF △≌DEC Rt △,FD CD ∴=,∵FD AD AF AD BC =+=+,CD BC A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线、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和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平角的概念、线段的和差关系等,正确的作出辅助线以及综合运用以上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3.(1)18△<ABC 的周长26<;(2)7,9或11.【分析】(1)直接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轴线为偶数,结合(1)确定周长的值,从而确定x 的值.【详解】解:(1)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4,9,x ,9494∴-<<+x ,即513x <<,945△∴++<ABC 的周长9413<++,即:18△<ABC 的周长26<;(2)ABC 的周长是偶数,由(1)结果得ABC 的周长可以是20,22或24, x 的值为7,9或11.【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4.(1)见解析;(2)①见解析;②60︒.【分析】(1)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60ABC ACB BA BC ∠=∠=︒=,,再由AD CE =,CF CD =,当,D E 两点重合时,可知点D 为等边三角形ABC 边AC 的中点,由三线合一性质,得1302DBC ABC F CDF ∠=∠=︒∠=∠,,由此解得30F ∠=︒,最后根据等角对等边解题即可;(2)①作//DH BC 交AB 于H ,连接BE ,由平行线性质解得6060AHD ABC ADH ACB ∠=∠=︒∠=∠=︒,,继而证明AHD 是等边三角形,从而得到AD DH AH CE ===,接着证明(SAS)BDH FEC ≌,最后由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解题即可;②由①中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HBD F ∠=∠,结合角的和差解题即可.【详解】证明:(1)ABC 是等边三角形,60ABC ACB BA BC ∴∠=∠=︒=,,AD DC CF ==,1302DBC ABC F CDF ∴∠=∠=︒∠=∠,, 60ACB F CDF ∠=∠+∠=︒,30F ∴∠=︒,DBC F ∴∠=∠,BD DF ∴=;(2)①如图,作//DH BC 交AB 于H ,连接BE ,//DH BC , 6060AHD ABC ADH ACB ∴∠=∠=︒∠=∠=︒,,60A ∠=︒,AHD ∴是等边三角形,AD DH AH CE ∴===,AB AC =,BH CD ∴=,CD CF =,BH CF ∴=,120BHD ECF ∠=∠=︒,(SAS)BDH FEC ∴≌,BD EF ∴= ;②BDH FEC ≌HBD F∴∠=∠∴∠=∠+∠=∠+∠=∠=︒DGE GBF F GBF HBD ABC60【点睛】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是重要考点,难度一般,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25.(1)见解析;(2)见解析;(3)B,AE;(4)AE<AF<BF【分析】(1)根据垂线的做法画出图象;(2)根据垂线的做法画出图象;(3)根据点到直线距离的定义填空;(4)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直角边的大小关系,得出结果.【详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3) ∵BE AE⊥,∴线段BE的长度是点B到直线AE的距离,故答案是:B,AE;(4)∵AE是直角三角形AEF的直角边,AF是直角三角形AEF的斜边,<,∴AE AF∵BF是直角三角形ABF的斜边,AF是直角三角形ABF的直角边,∴AF BF<,∴AE AF BF<<,<<.故答案是:AE AF BF【点睛】本题考查作垂线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作垂线的方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的大小关系.26.证明见解析.【分析】由BC⊥AD,EF⊥AD得∠EFD=∠BCA=90°,由AB∥DE,得∠D=∠A,又BC=EF,从而△ABC≌△DEF,则AC=FD, AF=CD.【详解】证明:∵BC⊥AD,EF⊥AD,∴∠EFD=∠BCA=90°∵AB∥DE,∴∠D=∠A∵BC=EF,∴△ABC≌△DEF,∴AC=FD,∴AF=CD.【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三角形》检测题(有答案解析)(4)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三角形》检测题(有答案解析)(4)

一、选择题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的是()A.1,2,4 B.5,6,11 C.3,3,3 D.4,8,122.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这个多边形是()A.四边形B.五边形C.六边形D.不确定3.已知长度分别为3cm,4cm,xcm的三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三角形,则x的值不可能是()A.2.4 B.3 C.5 D.8.5等于()4.如图,1A.40B.50C.60D.705.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个数为()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③在同一平面内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④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⑤两点之间,线段最短.A.2 B.3 C.4 D.56.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3,3,4 B.7,4,2 C.3,4,8 D.2,3,57.做一个三角形的木架,以下四组木棒中,符合条件的是()A.4cm, 5cm,9cm B.4cm, 5cm, 6cmC.5cm,12cm,6cm D.4cm,2cm,2cm8.将一个直角三角板和一把直尺如图放置,如果∠α=47°,则∠β的度数是()A.43°B.47°C.30°D.60°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个①把一个角分成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②连接C 、D 两点的线段叫两点之间的距离;③两点之间直线最短;④射线上点的个数是直线上点的个数的一半;⑤n 边形从其中一个顶点出发连接其余各顶点,可以画出()3n -条对角线,这些对角线把这个n 边形分成了()2n -个三角形.A .3B .2C .1D .010.现有两根木棒,长度分别为5cm 和13cm ,若不改变木棒的长度,要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则应在下列四根木棒中选取( )A .20cm 的木棒B .18cm 的木棒C .12cm 的木棒D .8cm 的木棒 11.如图,直线//,65,30AB CD AE ∠=︒∠=︒,则C ∠等于( )A .30°B .35°C .40°D .45°12.如图,王师傅用六根木条钉成一个六边形木框,要使它不变形,至少还要再钉上________根木条( )A .2B .3C .4D .5二、填空题13.如图,BF 平分∠ABD ,CE 平分∠ACD ,BF 与CE 交于G ,若130,90BDC BGC ∠=︒∠=︒,则∠A 的度数为_________.14.若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3cm 和6cm ,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cm .15.如图,点D ,E ,F 分别是边BC ,AD ,AC 上的中点,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3,则ABC 的面积是________.16.如图,将纸片ABC 沿DE 折叠,点A 落在点P 处,已知12124+∠=∠︒,A ∠=___________.17.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长都是整数,若其中两条高的长分别为4和12,则第三条高的长为_____.18.如图,∠A +∠B +∠C +∠D +∠E +∠F +∠G +∠H 的度数为___________.19.如图所示,△ABC 中,∠BAC 、∠ABC 、∠ACB 的四等分线相交于D 、E 、F (其中∠CAD =3∠BAD ,∠ABE =3∠CBE ,∠BCF =3∠ACF ),且△DFE 的三个内角分别为∠DFE =60°、∠FDE =53°、∠FED =67°,则∠BAC 的度数为_________°.20.如图,已知ABC 的角平分线BD ,CE 相交于点O ,∠A=60°,则∠BOC=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在ABC ∆中,已知3,7AB AC ==,若第三边BC 的长为偶数,求ABC ∆的周长. 22.如图,在ABC 中,90ACB ∠=︒,29A ∠=︒,CD 是边AB 上的高,E 是边AB 延长线上一点.求:(1)CBE ∠的度数;(2)BCD ∠的度数.23.如图,△ABC 中,D 为AC 上一点,且∠ADB=∠ABC=α(0°<α<180°),∠ACB 的角平分线分别交BD 、BA 于点E 、F .(1)若α=90°,判断∠BEF 和∠BFE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2)是否存在α,使∠BEF 大于∠BFE ?如果存在,求出α的范围,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4.如图,直线AB 与直线MN 相交,交点为O ,OC ⊥AB ,OA 平分∠MOD ,若∠BON =20°,求∠COD 的度数.25.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还多18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多少. 26.观察探究及应用.(1)如图,观察图形并填空:一个四边形有_______条对角线;一个五边形有_______条对角线;一个六边形有_______条对角线;(2)分析探究:由凸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作_______条对角线,多边形有n 个顶点,若允许重复计数,共可作_______条对角线;(3)结论:一个凸n边形有_______条对角线;(4)应用:一个凸十二边形有多少条对角线?【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详解】解:A、1+2<4,不能构成三角形;B、5+6=11,不能构成三角形;C、3+3>3,能构成三角形;D、8+4=12,不能构成三角形.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的简便方法是看较小的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最大的数.2.D解析:D【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判定即可.【详解】∵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不能确定.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注意利用多边形的外角和与边数无关,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是解题的关键.3.D解析:D【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求解1<x<7,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长度分别为3cm,4cm,xcm的三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三角形,+,∴-<x<4343∴<x<7,1x的值不可能是8.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掌握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4.D解析:D【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直接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160=130∠+︒︒∴∠=︒-︒=︒1130607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比较简单.5.B解析:B【分析】首先判断所给命题的真假,再选出正确的选项.【详解】解:∵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①错误;∵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②正确;∵在同一平面内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③正确;∵相等的角可以是对顶角,也可以是内错角、同位角等等,∴④错误;∵连接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⑤正确;∴真命题为②③⑤,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一个命题条件成立的情况下,结论是否一定成立来判断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是解题关键.6.A解析:A【分析】看哪个选项中两条较小的边的和大于最大的边即可.【详解】解:A、3+3>4,能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B、4+2<7,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C、3+4<8,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D、2+3=5,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判定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时并不一定要列出三个不等式,只要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判定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7.B解析:B【分析】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就可以求解.【详解】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A中,4+5=9,排除;B中,4+5>6,满足;C中,5+6<12,排除;D中,2+2=4,排除.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判定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时,只要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判定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8.A解析:A【分析】延长BC交刻度尺的一边于D点,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将已知角与所求角转化到Rt△CDE中,利用内角和定理求解.【详解】如图,延长BC交刻度尺的一边于D点,∵AB∥DE,∴∠β=∠EDC,又∵∠CED=∠α=47°,∠ECD=90°,∴∠β=∠EDC=90°﹣∠CED=90°﹣47°=4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平行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C解析:C【分析】分别利用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角的概念和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多边形对角线的求法分析得出即可.【详解】解:①把一个角分成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故原说法错误;②连接C、D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之间的距离,故原说法错误;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原说法错误;④射线上点的个数与直线上点的个数没有关系,故原说法错误;n-条对角线,这些对角线把⑤n边形从其中一个顶点出发连接其余各顶点,可以画出()3n-个三角形,此说法正确.这个n边形分成了()2所以,正确的说法只有1个,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以及角的概念和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10.C解析:C【分析】设选取的木棒长为xcm,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出x的取值范围,选出合适的x的值即可.【详解】解:设选取的木棒长为xcm,∵两根木棒的长度分别为5cm和13cm,∴13cm-5cm<x<13cm+5cm,即8cm<x<18cm,∴12cm的木棒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知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1.B解析:B【分析】根据平行线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出C ∠的大小.【详解】如图,设AE 和CD 交于点F ,∵//AB CD ,∴65A DFE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FE ∠是CEF △的外角,∴653035C DFE E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利用两个性质证明和求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B解析: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要使它不变形,只需每一条边都分别在一个三角形之中即可【详解】解:要使六边形木框不变形,则需每一条边都分别在一个三角形之中,观察图形可得,至少还需要再钉上3根木条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观察图形如何使每一条边都分别在一个三角形之中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50°【分析】连接BC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得∠DBC +∠DCB 的度数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求得∠ABC +∠ACB 的度数即可求得∠A 的度数【详解】解:连接BC ∵∠BDC =130°解析:50°【分析】连接BC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得∠DBC +∠DCB 的度数,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求得∠ABC +∠ACB 的度数,即可求得∠A 的度数.【详解】解:连接BC,∵∠BDC=130°,∴∠DBC+∠DCB=180°−∠BDC=50°,∵∠BGC=90°,∴∠GBC+∠GCB=180°−∠BGC=90°,∴∠GBD+∠GCD=(∠GBC+∠GCB)−(∠DBC+∠DCB)=40°,∵BF平分∠ABD,CE平分∠ACD,∴∠ABD+∠ACD=2∠GBD+2∠GCD=80°,∴∠ABC+∠ACB=(∠ABD+∠ACD)+(∠DBC+∠DCB)=130°,∴∠A=180°−(∠ABC+∠ACB)=180°−130°=50°.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与角平分线有关的三角形内角和问题,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15【分析】题中没有指出哪个底哪个是腰故应该分情况进行分析以3为腰6为底以6为腰3为底;然后应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行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即可【详解】当3cm是腰时3+3=6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故舍去;当解析:15【分析】题中没有指出哪个底哪个是腰,故应该分情况进行分析,以3为腰6为底,以6为腰3为底;然后应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行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即可.【详解】当3cm是腰时,3+3=6,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故舍去;当6cm是腰时,6+6=12>3,6-6=0<3,能组成三角形;∴周长=6+6+3=15cm.故它的周长为15cm.故答案为:1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运用;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15.8【分析】利用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S △ABD=S △ACD=S △ABCS △BDE=S △ABDS △ADF=S △ADC 再得到S △BDE=S △ABCS △DEF=S △ABC 所以S △ABC=解析:8【分析】利用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S △ABD =S △ACD =12S △ABC ,S △BDE =12S △ABD ,S △ADF =12S △ADC ,再得到S △BDE =14S △ABC ,S △DEF =18S △ABC ,所以S △ABC =83S 阴影部分.【详解】解:∵D 为BC 的中点,∴12ABD ACD ABC S S S ==△△△, ∵E ,F 分别是边,AD AC 上的中点, ∴111,,222BDE ABD ADF ADC DEF ADF SS S S S S ===, ∴111,448BDE ABC DEF ADC ABC S S S S S ===, ∵113488BDE DEF ABC ABC ABC S SS S S S =+=+=阴影部分, ∴888333ABC S S ⨯===阴影部分, 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长与高线乘积的一半,即S △=12×底×高.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16.【分析】根据折叠得到由此得到利用计算得出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结果【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折叠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正确理解折叠的性质得到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62︒.【分析】根据折叠得到ADE EDP ∠=∠,AED DEP ∠=∠,由此得到122()360ADE AED ∠+∠+∠+∠=︒,利用12124+∠=∠︒,计算得出118ADE AED ∠+∠=︒,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结果.【详解】解:∵ADE EDP ∠=∠,AED DEP ∠=∠,∴1222180180ADE AED ∠+∠+∠+∠+︒=︒,∴122()360ADE AED ∠+∠+∠+∠=︒,∵12124+∠=∠︒,∴118ADE AED ∠+∠=︒,∴180()62A ADE AED ∠=︒-∠+∠=︒.故答案为:62︒.【点睛】此题考查折叠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正确理解折叠的性质得到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7.5或4【分析】先设长度为412的高分别是ab 边上的边c 上的高为h △ABC 的面积是S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结合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可得关于h 的不等式组解即可【详解】解:设长度为412的高分别是ab 边上解析:5或4.【分析】先设长度为4、12的高分别是a ,b 边上的,边c 上的高为h ,△ABC 的面积是S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222,,412S S S a b c h===,结合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可得关于h 的不等式组,解即可.【详解】解:设长度为4、12的高分别是a ,b 边上的,边c 上的高为h ,△ABC 的面积是S ,那么 222,,412S S S a b c h===, 又∵a-b <c <a+b , ∴2222412412S S S S c -<<+, 即2233S S S h <<, 解得3<h <6,∴h=4或h=5,故答案为:5或4.【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面积、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解不等式组.求出整数值后,能根据三边关系列出不等式组是解题关键.18.36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以及多边形的内角和即可求解【详解】解:∵∠1=∠A+∠B ∠2=∠C+∠D ∠3=∠E+∠F ∠4=∠G+∠H ∴∠A+∠B+∠C+∠D+∠E +∠F+解析:36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以及多边形的内角和即可求解.【详解】解:∵∠1=∠A+∠B,∠2=∠C+∠D,∠3=∠E+∠F,∠4=∠G+∠H,∴∠A+∠B+∠C+∠D+∠E+∠F+∠G+∠H=∠1+∠2+∠3+∠4,又∵∠1+∠2+∠3+∠4=360°,∴∠A+∠B+∠C+∠D+∠E+∠F+∠G+∠H=36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以及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正确转化为多边形的外角和是关键.19.72【分析】由∠CAD=3∠BAD∠ABE=3∠CBE∠BCF=3∠ACF易得各角与∠ABC∠ACB∠BAC之间的关系由三角形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列方程组求解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CAD解析:72【分析】由∠CAD=3∠BAD,∠ABE=3∠CBE,∠BCF=3∠ACF易得各角与∠ABC、∠ACB、∠BAC之间的关系,由三角形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列方程组求解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CAD=3∠BAD,∠ABE=3∠CBE,∠BCF=3∠ACF,∴∠CAD=34∠BAC,∠BAD=14∠BAC,∠ABE=34∠ABC,∠CBE=14∠ABC,∠BCF=34∠ACB,∠ACF=14∠ACB.∵∠DFE=60°、∠FDE=53°、∠FED=67°,∴1360 441353441367 44BAC ABCABC ACBACB BAC⎧∠+∠=⎪⎪⎪∠+∠=⎨⎪⎪∠+∠=⎪⎩,解得∠BAC=72°,∠ABC=56°,∠ACB=52°,故答案为:72.【点睛】本题考查了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由外角的性质列出方程组.本题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但在角的变化上稍显繁琐,一不注意就易失分,做形如此类题型时,牢牢把握等量关系是关键.2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详解】BDCE 是的角平分线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关键解析:12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详解】60A ∠=︒,180120ABC ACB A ∴∠+∠=︒-∠=︒,BD 、CE 是ABC 的角平分线,11,22OBC ABC OCB ACB ∴∠=∠∠=∠, ()1602OBC OCB ABC ACB +=∠+∠∴=∠∠︒, ()180********OBC OCB BOC ∠=︒-︒∴∠+∠=︒=-︒,故答案为:12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21.周长为16或18.【分析】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先确定第三边的范围,再根据第三边BC 的长为偶数求出符合条件的BC 值,即可求出周长.【详解】 解:在ABC ∆中,3,7AB AC ==,∴第三边BC 的取值范围是:410,BC <<∴符合条件的偶数是6或8,∴当6BC =时,ABC ∆的周长为:36716++=;当8BC =时,ABC ∆的周长为:37818++=.ABC ∆∴的周长为16或18.【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要注意三角形形成的条件: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22.(1)119°;(2)29°.【分析】(1)根据外角的性质解答即可;(2)根据90A ACD ∠+∠=︒,90ACD BCD ACB ∠+∠=∠=︒,从而 得到29BCD A ∠=∠=︒即可.【详解】解:(1)∵ 90ACB ∠=︒,29A ∠=︒,CBE ∠是ABC 的外角,∴ 119CBE ACB A ∠=∠+∠=︒;(2)∵ CD 是AB 边上的高,∴ 90ADC ∠=︒.∴ 90A ACD ∠+∠=︒.∵ 90ACB ACD BCD ∠=∠+∠=︒,29A ∠=︒,∴ 29BCD 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性质以及互余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熟练运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以及互余的性质.23.(1)∠BEF=∠BFE ,理由见解析;(2)存在,90°<α<180°【分析】(1)根据余角的定义得到∠DCE+∠DEC=90°,∠BCF+∠BFC=9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DCE=∠BCF ,等量代换得到∠BEF=∠BFC ,于是得到∠BEF=∠BFE ;(2)根据角的和差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BEF=∠BFE ;理由:∵∠ADB=∠ABC=90°,∴∠DCE+∠DEC=90°,∠BCF+∠BFC=90°,∵CF 平分∠ACB ,∴∠DCE=∠BCF ,∴∠DEC=∠BFC ,∵∠DEC=∠BEF ,∴∠BEF=∠BFC ,即∠BEF=∠BFE ;(2)∵∠BEF=∠EBC+∠ECB ,∠BFE=∠A+∠ACF ,∠ECB=∠ACF ,∴∠BEF-∠BFE=(∠EBC+∠ECB)-(∠A+∠ACF)=∠EBC-∠A ,∵∠EBC=∠ABC-∠ABD=α-∠ABD ,∠A=180°-∠ADB-∠ABD=180°-α-∠ABD ,∴∠BEF-∠BFE=(α-∠ABD )-(180°-α-∠ABD )=2α-180°,若∠BEF>∠BFE,则∠BEF﹣∠BFE>0,即2α﹣180°>0,∴α>90°,∴90°<α<180°.【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余角的性质,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24.∠COD=70°【分析】利用对顶角相等可得∠AOM的度数,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垂线定义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BON=20°,∴∠AOM=20°,∵OA平分∠MOD,∴∠AOD=∠MOA=20°,∵OC⊥AB,∴∠AOC=90°,∴∠COD=90°﹣20°=70°.【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线,关键是掌握对顶角相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25.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9【分析】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外角和的3倍多180°,而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则内角和是1260度.n边形的内角和可以表示成(n−2)•180°,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n,就得到方程,从而求出边数.【详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根据题意,得(n−2)•180=360×3+180,解得:n=9.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9.【点睛】此题考查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此题要结合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寻求等量关系,构建方程即可求解.26.(1)2;5;9;(2)(n-3);n(n-3);(3)(3)2n n;(4)54【分析】(1)根据图形数出对角线条数即可;(2)根据所画图形可推导出凸n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n-3)条对角线,进而可得共可作n(n-3)条对角线;(3)由(2)可知,任意凸n边形的对角线有条(3)2n n-,即可解答;(4)把n=12代入(3)计算即可.【详解】解:(1)根据图形数出对角线条数,一个四边形有2条对角线,一个五边形有5条对角线,一个六边形有9对角线;故答案为:2;5;9;(2)∵从凸4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作1条对角线,从凸5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作2条对角线,从凸6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作3条对角线,从凸7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作4条对角线,…∴从凸n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n-3)条对角线,若允许重复计数,共可作n(n-3)条对角线;故答案为:(n-3);n(n-3).(3)由(2)可知,任意凸n边形的对角线有条(3)2n n-,故答案为:(3)2n n-.(4)把n=12代入(3)2n n-计算得:1292⨯=54.故一个凸十二边形有54条对角线.【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对角线,解题关键是n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有(n-3)条.。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三角形》测试(有答案解析)(2)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三角形》测试(有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下列四组线段中,不可以构成三角形的是( )A .4,5,6B .1.5,2,2.5C .13,14,15D .1,2,3 2.如图,AB 和CD 相交于点O ,A C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B D ∠=∠B .1A D ∠=∠+∠C .2D ∠>∠D .C D ∠=∠ 3.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7,x ,则x 的值可能是( ) A .6B .3C .2D .11 4.如图,AD 是ABC 的外角CAE ∠的平分线,35B ∠=︒,60=︒∠DAC ,则ACD∠的度数为( )A .25︒B .85︒C .60︒D .95︒5.如图,在ABC 中,B C ∠=∠,D 为BC 边上的一点,点E 在AC 边上,ADE AED ∠=∠,若10CDE ∠=︒,则BAD ∠的度数为( )A .20°B .15°C .10°D .30° 6.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之比为4:1,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7B .8C .9D .10 7.三角形的两条边长为3和7,那么第三边长可能是( )A .1B .4C .7D .10 8.正十边形每个外角等于( )A .36°B .72°C .108°D .150°9.如图,直线//,65,30AB CD A E ∠=︒∠=︒,则C ∠等于( )A .30°B .35°C .40°D .45° 10.以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2cm ,3cm ,6cmB .3cm ,4cm ,8cmC .5cm ,6cm ,10cmD .5cm ,6cm ,11cm 1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3,5,6B .3,2,1C .2,2,4D .3,6,10 12.如图,在ABC 中,70B ∠=,D 为BC 上的一点,若ADC x ∠=,则x 的度数可能为( )A .30°B .60°C .70°D .80°二、填空题13.2016年2月6日凌晨,宝岛高雄发生6.7级地震,得知消息后,中国派出武警部队探测队,探测队探测出某建筑物下面有生命迹象,他们在生命迹象上方建筑物的一侧地面上的,A B 两处,用仪器探测生命迹象C ,已知探测线与地面的夹角分别是30︒和60︒(如图),则C ∠的度数是_________.14.如图,C 为∠AOB 的边OA 上一点,过点C 作CD ∥OB 交∠AOB 的平分线OE 于点F ,作CH ⊥OB 交BO 的延长线于点H ,若∠EFD =α,现有以下结论:①∠COF =α;②∠AOH =180°﹣2α;③CH ⊥CD ;④∠OCH =2α﹣90°.其中正确的是__(填序号).15.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m ,n ,k ,且m 、n 满足2|9|(5)0n m -+-=,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6.如图,将纸片ABC 沿DE 折叠,点A 落在点P 处,已知12124+∠=∠︒,A ∠=___________.17.如图,△ABC 的两条中线AD 、BE 相交于点G ,如果S △ABG =2,那么S △ABC =_____.18.如图,已知∠A =47°,∠B =38°,∠C =25°,则∠BDC 的度数是______.19.若线段AM ,AN 分别是ABC ∆的高线和中线,则线段AM ,AN 的大小关系是AM _______AN (用“≤”,“≥”或“=”填空).20.一副分别含有30°和45°的直角三角板,拼成如图,则BFD ∠的度数是______.三、解答题21.图①、图②、图③都是5×5的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在图①、图②、图③给定网格中,仅用无刻度的直尺,按下列要求完成画图,并保留作图痕迹.(1)在图①中边AB 上找到格点D ,并连接CD ,使CD 将△ABC 面积两等分; (2)在图②中△ABC 的内部找到格点E ,并连接BE 、CE ,使△BCE 是△ABC 面积的14. (3)在图③中△外部画一条直线l ,使直线l 上任意一点与B 、C 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ABC 的18.22.如图,已知在ABC 中,CE 是外角ACD ∠的平分线,BE 是ABC ∠的平分线.(1)求证:2A E ∠=∠.(2)若A ABC ∠=∠,求证://AB CE .23.如图,已知点D ,E 分别在ABC 的边AB ,AC 上,//DE BC .(1若80ABC ∠=︒,40AED ∠=︒,求A ∠的度数:(2)若180BFD CEF ∠+∠=︒,求证:EDF C ∠=∠.24.如图,AF ,AD 分别是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且34B ∠=︒,76C ∠=︒,求DAF ∠的度数.25.已知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CE 是AB 边上的高,AD ,CE 相交于点P ,BCE 40,APC 123∠∠=︒=︒,求ADC ∠和ACB ∠的度数.26.如图,已知1,23180BDE ︒∠=∠∠+∠=.(1)证明://AD EF .(2)若DA 平分BDE ∠,FE AF ⊥于点F ,140∠=︒,求BAC ∠的度数.【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计算较小两边的和,与最大的边比较,大于最大的边时三角形存在,依此判断即可.【详解】∵4+5>6,∴能构成三角形;∵1.5+2>2.5,∴能构成三角形;∵14+15>13,∴能构成三角形;∵<1+2=3,∴不能构成三角形;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已知线段长判断三角形的存在,熟记三角形存在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2.D解析:D【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对顶角相等逐一判断即可.【详解】∵∠1=∠2,∠A=∠C,∠1=∠A+∠D,∠2=∠B+∠C,∴∠B=∠D,∴选项A、B正确;∵∠2=∠A+∠D,∴2D∠>∠,∴选项C正确;没有条件说明C D∠=∠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并运用两条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A解析:A【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列出不等式,即可求出x的取值范围,得到答案.【详解】解:∵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7,x,∴7-3<x<7+3,即4<x<10,四个选项中,A中,4<6<10,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4.D解析:D【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DAC =∠DAE ,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D ,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AD 是∠CAE 的平分线,60=︒∠DAC ,∴∠DAC =∠DAE =60°,又∵35B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D =∠DAE−∠B =60°−35°=25°,∴在△ACD 中,∠ACD =180°−∠DAC -∠D =180°−60°−25°=95°.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理清图中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5.A解析:A【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ADC=∠B+∠BAD ,∠AED=∠C+∠EDC ,再根据∠B=∠C ,∠ADE=∠AED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DC 是△ABD 的外角,∴∠ADC=∠B+∠BAD ,∴∠ADE=∠ADC-∠CDE=∠B+∠BAD-∠CDE∵∠AED 是△CDE 的外角,∴∠AED=∠C+∠EDC ,∵∠ADE=∠AED ,∴∠B+∠BAD-∠CDE=∠C+∠EDC ,∵∠B=∠C ,∴∠BAD=2∠EDC ,∵10CDE ∠=︒∴∠BAD=2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知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之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D解析:D【分析】设多边形有n条边,则内角和为180°(n﹣2),再根据内角和等于外角和4倍可得方程180(n﹣2)=360×4,再解方程即可.【详解】解:设多边形有n条边,由题意得:180(n﹣2)=360×4,解得:n=10,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和外角和,关键是掌握内角和为180°(n﹣2).7.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确定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解:三角形的两条边长为3和7,设第三边为x,则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7-3<x<7+3,解得,4<x<1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根据两边长确定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解题关键.8.A解析:A【分析】根据正十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每一个外角等于多边形的外角和除以边数,即可得解.【详解】︒÷=︒,3601036∴正五边形的每个外角等于36︒,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的外角和、边数、外角度数之间的关系,熟记正多边形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9.B解析:B【分析】∠的大小.根据平行线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出C【详解】如图,设AE和CD交于点F,∵//AB CD ,∴65A DFE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FE ∠是CEF △的外角,∴653035C DFE E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利用两个性质证明和求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解答.【详解】A 、∵2+3<6,∴以此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B 、3+4<8,∴以此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C 、∵5+6>10,∴以此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D 、∵5+6=11,∴以此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1.A解析:A【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长关系,逐一判断选项,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 ∵3+5>6,∴长度为3,5,6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故该选项符合题意,B. ∵1+2=3,∴长度为3,2,1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 ∵2+2=4,∴长度为2,2,4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 ∵3+6<10,∴长度为3,6,10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三边长的关系,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12.D解析:D【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到∠ADC=∠B+∠BAD,得到x>70°,根据平角的概念得到x<180°,计算后进行判断得到答案.【详解】解:∵∠ADC=∠B+∠BAD,∴x>70°,又x<180°,∴x的度数可能为8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掌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分析】先由题意得CAB=30°∠ABD=60°再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探测线与地面的夹角为30°和60°∴∠CAB=30°∠ABD=60°∵∠ABD=∠CAB+∠C∴∠C=6解析:30【分析】先由题意得CAB=30°,∠ABD=60°,再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探测线与地面的夹角为30°和60°,∴∠CAB=30°,∠ABD=60°,∵∠ABD=∠CAB+∠C,∴∠C=60°-30°=30°,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对顶角,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比较简单.14.①②③④【分析】分别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邻补角的定义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CD∥OB∠EFD=α∴∠EOB=∠EFD=α∵OE平分∠AOB∴∠COF=∠EO解析:①②③④【分析】分别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邻补角的定义,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CD ∥OB ,∠EFD =α,∴∠EOB =∠EFD =α,∵OE 平分∠AOB ,∴∠COF =∠EOB =α,故①正确;∠AOB =2α,∵∠AOB +∠AOH =180°,∴∠AOH =180°﹣2α,故②正确;∵CD ∥OB ,CH ⊥OB ,∴CH ⊥CD ,故③正确;∴∠HCO +∠HOC =90°,∠AOB +∠HOC =180°,∴∠OCH =2α﹣90°,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③④.【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邻补角的定义,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等知识,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题关键.15.【分析】根据求出mn 的长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求出k 的取值范围再根据k 为最长边进一步即可确定k 的取值【详解】解:由题意得n-9=0m-5=0解得m=5n=9∵mnk 为三角形的三边长∴∵k 为三角形的最长边解析:914k ≤<【分析】根据2|9|(5)0n m -+-=求出m 、n 的长,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求出k 的取值范围,再根据k 为最长边进一步即可确定k 的取值.【详解】解:由题意得n-9=0,m-5=0,解得 m=5,n=9,∵m ,n ,k ,为三角形的三边长,∴414k ≤<,∵k 为三角形的最长边,∴914k ≤<.故答案为:914k ≤<【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偶次方的非负性,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根据题意求出m 、n 的长是解题关键,确定k 的取值范围时要注意k 为最长边这一条件. 16.【分析】根据折叠得到由此得到利用计算得出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结果【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折叠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正确理解折叠的性质得到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62︒.【分析】根据折叠得到ADE EDP ∠=∠,AED DEP ∠=∠,由此得到122()360ADE AED ∠+∠+∠+∠=︒,利用12124+∠=∠︒,计算得出118ADE AED ∠+∠=︒,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结果.【详解】解:∵ADE EDP ∠=∠,AED DEP ∠=∠,∴1222180180ADE AED ∠+∠+∠+∠+︒=︒,∴122()360ADE AED ∠+∠+∠+∠=︒,∵12124+∠=∠︒,∴118ADE AED ∠+∠=︒,∴180()62A ADE AED ∠=︒-∠+∠=︒.故答案为:62︒.【点睛】此题考查折叠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正确理解折叠的性质得到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7.6【分析】根据DE 分别是三角形的中点得出G 是三角形的重心再利用重心的概念可得:2GD =AG 进而得到S △ABG :S △ABD =2:3再根据AD 是△ABC 的中线可得S △ABC =2S △ABD 进而得到答案【详解析:6【分析】根据D ,E 分别是三角形的中点,得出G 是三角形的重心,再利用重心的概念可得:2GD =AG 进而得到S △ABG :S △ABD =2:3,再根据AD 是△ABC 的中线可得S △ABC =2S △ABD 进而得到答案.【详解】解:∵△ABC 的两条中线AD 、BE 相交于点G ,∴2GD =AG ,∵S △ABG =2,∴S △ABD =3,∵AD 是△ABC 的中线,∴S △ABC =2S △ABD =6.故答案为:6.【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重心的概念和性质: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且重心到顶点的距离是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的两倍.18.110°【分析】连接AD 并延长根据三角殂的外角性质分别表示出∠3和∠4因为∠BDC是∠3和∠4的和从而不难求得∠BDC的度数【详解】解:连接AD 并延长∵∠3=∠1+∠B∠4=∠2+∠C∴∠BDC=∠解析:110°【分析】连接AD,并延长,根据三角殂的外角性质分别表示出∠3和∠4,因为∠BDC是∠3和∠4的和,从而不难求得∠BDC的度数.【详解】解:连接AD,并延长.∵∠3=∠1+∠B,∠4=∠2+∠C.∴∠BDC=∠3+∠4=(∠1+∠B)+(∠2+∠C)=∠B+∠BAC+∠C.∵∠A=47°,∠B=38°,∠C=25°.∴∠BDC=47°+38°+25°=110°,故答案为:11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19.;【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得到AM⊥BC根据垂线段最短判断【详解】解:如图∵线段AM是△ABC边BC上的高∴AM⊥BC由垂线段最短可知AN≥AM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中线和高的概念掌握垂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得到AM⊥BC,根据垂线段最短判断.【详解】解:如图,∵线段AM是△ABC边BC上的高,∴AM⊥BC,由垂线段最短可知,AN≥A M,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中线和高的概念,掌握垂线段最短是解题的关键.20.15°【分析】先根据直角三角板的性质得出∠B及∠CDE的度数再由补角的定义得出∠BDF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图中是一副直角三角板∴∠B=45°∠CDE=60°∴∠BDF解析:15°【分析】先根据直角三角板的性质得出∠B及∠CDE的度数,再由补角的定义得出∠BDF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图中是一副直角三角板,∴∠B=45°,∠CDE=60°,∴∠BDF=180°-60°=120°,∴∠BFD=180°-45°-120°=15°.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知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见解析图;(2)见解析图;(3)见解析图【分析】(1)根据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可知,当CD为△ABC在AB边上的中线时,可将其面积平分,即找到AB的中点,连接AE即可;(2)可按照△BCE与△ABC都以BC为底边进行分析,当都以BC为底边时,△ABC 的高为4,从而使得△BCE的高为1即可;(3)延续(2)的解题思路,都以BC为底边,要使得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ABC的1 8,则让构成的三角形的高为12即可,则在BC下方12个单位处作平行于BC的直线即为所求.【详解】如图所示:(1)D在格点上,也为AB的中点,故CD即为所求;(2)当点E在直线m上,且三角形内部时,均满足题意,如图△BCE,此时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3)如图,直线l即为所求.【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充分理解三角形中线的性质,以及灵活运用底相等时,面积之比等于高之比进行图形构造是解题关键.22.(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求证;(2)由∠A=2∠E ,∠A=∠ABC ,∠ABC=2∠ABE 得∠ABE=∠E ,从而AB ∥CE .【详解】证明:(1)∵ACD ∠是ABC 的一个外角,2∠是BCE 的一个外角,∴ACD ABC A ∠=∠+∠,21E ∠=∠+∠,∴A ACD ABC ∠=∠-∠,21E ∠=∠-∠.∵CE 是外角ACD ∠的平分线,BE 是ABC ∠的平分线,∴22ACD ∠=∠,21ABC ∠=∠,∴2221A ∠=∠-∠2(21)=∠-∠2E =∠.(2)由(1)可知2A E ∠=∠.∵A ABC ∠=∠,2ABC ABE ∠=∠,∴22E ABE ∠=∠,即E ABE ∠=∠,∴//AB CE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综合问题,涉及平行线的判定,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3.(1)60A ∠=︒;(2)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80ADE ABC ∠=∠=︒,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A ∠的度数;(2)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BFD EDF DEF ∠=∠+∠,再结合180BFD CEF ∠+∠=︒可得180EDF DEC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证明结论.【详解】解:(1)∵//DE BC ,80ABC ∠=︒,∴80ADE ABC ∠=∠=︒,∵40AED ∠=︒,∴18060AE A ADE D ∠=︒-∠=∠-︒;(2)∵BFD EDF DEF ∠=∠+∠,180BFD CEF ∠+∠=︒,∴180EDF DEF CEF ∠+∠+∠=︒,即180EDF DEC ∠+∠=︒,∵//DE BC ,∴180C DEC ∠+∠=︒,∴EDF C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能正确理解定理,根据图形得出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24.21︒【分析】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BAC 的度数;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推论以及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即可求出∠FAC 的度数,再由DAF DAC FAC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F 是ABC 的高,∴90AFC ∠=︒,∴90907614FAC C ∠=︒-∠=︒-︒=︒,∵180BAC B C ∠+∠+∠=︒,∴180180763470BAC B C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11703522DAC BAC ==⨯︒=∠∠︒, ∴21DAF DAC FA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知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ADC 83=︒,∠ACB 64=︒.【分析】由CE 是AB 边上的高,可得∠AEC=90︒,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ADC ,∠EAP ,∠B 的度数,再根据AD 是ABC 的平分线,可得∠BAC 的度数,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ACB 的度数.【详解】∵CE 是AB 边上的高,∴CE ⊥AB ,即∠AEC=90︒,∵∠APC=∠BCE+∠ADC=123︒,∠BCE=40︒,∴∠ADC=123︒-4083︒=︒,∵∠APC=∠AEP+∠EAP=123︒,∴∠EAP=1239033︒-︒=︒,∵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BAC=2∠EAP=23366⨯︒=︒,∵∠ADC=∠BAD+∠B ,∴∠B=833350︒-︒=︒,∵∠B+∠BAC+∠ACB=180︒,∴∠ACB=180665064︒-︒-︒=︒,即∠ADC 83=︒,∠ACB 64=︒.【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线,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26.(1)见解析;(2)70°【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AC//DE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ADE ,求出∠3+∠ADE=180°,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即可;(2)求出∠BDE 的度数,求出∠2的度数,求出∠3的度数,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 ,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详解】(1)证明:∵∠1=∠BDE ,∴AC//DE ,∴∠2=∠ADE ,∵∠2+∠3=180°,∴∠3+∠ADE=180°,∴AD//EF ;(2)∵∠1=∠BDE ,∠1=40°,∴∠BDE=40°,∵DA 平分∠BDE ,∴∠ADE=12∠BDE=20°, ∴∠2=∠ADE=20°,∵∠2+∠3=180°∴∠3=160°,∵FE ⊥AF ,∴∠F=90°,∴∠B=360°-90°-160°-40°=70°,在△ABC 中,∠BAC=180°-∠1-∠B=180°-40°-70°=7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能灵活运用知识点进行推理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

(必考题)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三角形》测试卷(有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三角形》测试卷(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AB AD CB CD AC BD ==、相交于点O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OD OB =;②点O 到CB CD 、的距离相等;③BDA BDC ∠=∠;④BD AC ⊥A .4B .3C .2D .1 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和4,则第三边长可能是( )A .3B .4C .5D .6 3.已知,D 是ABC ∠的边BC 上一点,//DE BA ,CBE ∠和CDE ∠的平分线交于点F ,若F α∠=,则ABE ∠的大小为( )A .αB .52α C .2α D .32α 4.如图,ABD △与AEC 都是等边三角形,AB AC ≠.下列结论中,①BE CD =;②60BOD ∠=︒;③BDO CEO ∠=∠.其中正确的有(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5.根据下列条件,能画出唯一ABC 的是( )A .3AB =,4BC =,7CA =B .4AC =,6BC =,60A ∠=︒ C .45A ∠=︒,60B ∠=︒,75C ∠=︒D .5AB =,4BC =,90C ∠=︒ 6.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 和8cm ,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 A .13cmB .6cmC .5cmD .4cm 7.能把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平均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这条线一定是这个三角形的一条( )A .角平分线B .高C .中线D .一条边的垂直平分线8.如图,两座建筑物AB ,CD 相距160km ,小月从点B 沿BC 走向点C ,行走ts 后她到达点E ,此时她仰望两座建筑物的顶点A 和D ,两条视线的夹角正好为90︒,且EA ED =.已知建筑物AB 的高为60m ,小月行走的速度为1/m s ,则小月行走的时间t 的值为( )A .100B .80C .60D .509.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E ,F 分别是AD 和AD 延长线上的点,且DE DF =,连接BF ,CE ,下列说法:①ABD △和ACD △面积相等;②BAD CAD ∠=∠; ③BDF ≌CDE △;④//BF CE ;⑤CE AE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①③C .①③④D .①④⑤10.下列四个图形中,有两个全等的图形,它们是( )A .①和②B .①和③C .②和④D .③和④ 11.如图,已知AC ⊥BD ,垂足为O ,AO = CO ,AB = CD ,则可得到△AOB ≌△COD ,理由是( )A .HLB .SASC .ASAD .SSS 12.如图,已知ABC ADE △≌△,若70E ∠=︒,30D ∠=︒,则BAC ∠的度数是( )A .80︒B .70︒C .40︒D .30二、填空题13.如图,ACE DBF ≌,//AE DF ,8AD =,2BC =,则AB =______.14.如图,已知AD 、AE 分别为ABC 的角平分线、高线,若40B ∠=︒,60C ∠=°,则DAE ∠的度数为__________.15.如图,在△ABC 中E 是BC 上的一点,BC =3BE ,点D 是AC 的中点,设△ABC ,△ADF ,△BEF 的面积分别为S △ABC ,S △ADF ,S △BEF ,且S △ABC =12,则S △ADF ﹣S △BEF =____.16.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则a b c b c a c a b --+--+-+=______.17.如图,已知在ABC ∆和ADC ∆中,,ACB ACD ∠=∠请你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_,使ABC ADC ∆≅∆(只添一个即可).18.如图,点D 在BC 上,DE ⊥AB 于点E ,DF ⊥BC 交AC 于点F ,BD =CF ,BE =CD .若∠AFD =145°,则∠EDF =_____.19.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5和7,则第三边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20.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BC ,AD 的中点,24ABC Scm =,则ABE S 的值是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在△ABC 和△DEF 中,B ,E ,C ,F 在同一条直线上,AB // DE ,AB = DE ,∠A = ∠D .(1)求证:ABC DEF ≌;(2)若BF = 11,EC = 5,求BE 的长.22.如图:已知AD BE =,BC EF =且//BC EF ,求证:ABC DEF ≌△△.23.如图,将两块含45°角的大小不同的直角三角板△COD 和△AOB 如图①摆放,连结AC ,BD .(1)如图①,猜想线段AC 与BD 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写出结论并证明; (2)将图①中的△COD 绕点O 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如图②),连结AC ,BD ,其他条件不变,线段AC 与BD 还存在(1)中的关系吗?请写出结论并说明理由.(3)将图①中的△COD 绕点O 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如图③),连结AC ,BD ,其他条件不变,线段AC 与BD 存在怎样的关系?请直接写出结论.24.如图,在AOB 和COD △中,OA OB =,OC OD =,若60AOB COD ∠=∠=︒,(1)求证:AC BD =.(2)求APB ∠的度数.25.已知:如图90MON ∠=︒,与点O 不重合的两点A 、B 分别在OM 、ON 上,BE 平分ABN ∠,BE 所在的直线与OAB ∠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相交于点C .(1)当点A 、B 分别在射线OM 、ON 上,且45BAO ∠=︒时,求ACB ∠的度数; (2)当点A 、B 分别在射线OM 、ON 上运动时,ACB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给出证明;若发生变化,请求出ACB ∠的范围.26.如图,点A ,E ,F ,B 在直线l 上,AE BF =,//AC BD ,且AC BD =,求证:ACF BDE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先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ACD ≌△ACB ,△ABO ≌△ADO ,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在△ABC 和△ADC 中,∵AB AD BC CD AC AC ⎧⎪⎨⎪⎩===,∴△ABC ≌△ADC (SSS ),∴∠BAC=∠DAC , ∠DCA=∠BCA∴点O 到CB 、CD 的距离相等.故②正确在△ABO 与△ADO 中AB AD BAC DAC OA OA ⎧⎪∠∠⎨⎪⎩===,∴△ABO ≌△ADO (SAS ),∴BO=DO ,∠BOA=∠DOA∵∠BOA+∠DOA=180°∴∠BOA=∠DOA=90°,即BD AC ⊥故①④正确;∵AD≠CD∴BDA BDC ∠≠∠,故③错误所以,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④,共3个,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B解析: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第三边大于两边之差,而小于两边之和”,求得第三边的取值范围.【详解】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设第三边的长为x ,∵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1和4,∴4-1<x <4+1,即3<x <5.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是正确确定第三边的取值范围.3.C解析:C【分析】先利用角平分线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2BED α∠=,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即可得出ABE ∠的大小.【详解】解:如下图所示,∵CBE ∠和CDE ∠的平分线交于点F ,∴21,22C CBE DE ∠∠==∠∠,∵12F ∠+∠=∠,F α∠=,∴21α∠-∠=,∵EBD BED EDC ∠+∠=∠,∴22212ED D C BE EBD α∠∠-∠=∠-==∠,∵//DE BA ,∴2ABE BED α∠==∠,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与角平分线有关的计算.正确理解三角形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是解题关键.4.C解析:C【分析】利用SAS 证明△DAC ≌△BAE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BOD 的大小即可.【详解】∵ABD △与AEC 都是等边三角形,∴AD=AB ,AC=AE ,∠DAB=∠EAC=60°,∴∠DAB+∠CAB =∠EAC+∠CAB ,∴∠DAC =∠BAE ,∴△DAC ≌△BAE ,∴BE=CD ,∴结论①正确;∵△DAC ≌△BAE ,∴∠ADC =∠ABE ,∴∠BOD=180°-(∠BDO+∠DBO),∵∠BDO+∠DBO=60°-∠ADC +60°+∠ABE=120°,∴∠BOD=180°-120°=60°,∴结论②正确;无法证明BDO CEO ∠=∠,∴结论③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和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熟练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的全等是解题的关键.5.D解析:D【分析】利用构成三角形的条件,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解.【详解】解:A ,AB BC CA +=,不满足三边关系,不能画出三角形,故选项错误; B ,不满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不能画出唯一的三角形,故选项错误;C ,不满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不能画出唯一的三角形,故选项错误;D ,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HL 证明三角形全等,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以及构成三角形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6.B解析:B【分析】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求解.【详解】解:第三边长x 的范围是:8383x -<<+,即5cm 11cm x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掌握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7.C解析:C【分析】根据中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三角形的一条中线将三角形的面积平均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线的性质,正确的掌握中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A解析:A【分析】首先证明∠A=∠DEC ,然后可利用AAS 判定△ABE ≌△ECD ,进而可得EC=AB=60m ,再求出BE 的长,然后利用路程除以速度可得时间.【详解】解:∵∠AED=90°,∴∠AEB+∠DEC=90°,∵∠ABE=90°,∴∠A+∠AEB=90°,∴∠A=∠DEC ,在△ABE 和△DCE 中B C A DEC AE DE ∠=∠⎧⎪∠=∠⎨⎪=⎩,∴△ABE ≌△ECD (AAS ),∴EC=AB=60m ,∵BC=160m ,∴BE=100m ,∴小华走的时间是100÷1=100(s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关键是正确判定△ABE ≌△ECD .9.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可得BD=CD ,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判断出①正确,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BDF 和△CDE 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CE=BF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F=∠CED ,再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BF ∥CE .【详解】解:∵AD 是△ABC 的中线,∴BD=CD ,∴△ABD 和△ACD 面积相等,故①正确;∵AD 为△ABC 的中线,∴BD=CD ,∠BAD 和∠CAD 不一定相等,故②错误;在△BDF和△CDE中,BD CDBDF CDE DF DE=⎧⎪∠=∠⎨⎪=⎩,∴△BDF≌△CDE(SAS),故③正确;∴∠F=∠DEC,∴BF∥CE,故④正确;∵△BDF≌△CDE,∴CE=BF,故⑤错误,正确的结论为:①③④,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10.B解析:B【分析】根据全等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可得答案.【详解】解:①和③可以完全重合,因此全等的图形是①和③.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图形,关键是掌握全等图形的概念.11.A解析:A【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进行判断.【详解】A. AC⊥BD,垂足为O,AO=CO,AB=CD,所以由HL可得到△AOB≌△COD,所以A正确;B.错误;C.错误;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熟练掌握定理是本题解题的关键.12.A解析:A【分析】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BAC=∠EAD,在△ADE中可求得∠EAD,则可求得∠BAC.【详解】解:∵∠E=70°,∠D=30°,∴∠EAD=180°-∠E-∠D=180°-70°-30°=80°,∵△ABC ≌△ADE ,∴∠BAC=∠EAD=80°,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3【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C=BD 再求出AB=CD 然后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ACE ≌△DBF ∴AC=DB ∴AC-BC=BD-BC 即AB=CD ∵AD=8BC=2∴AB=解析:3【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C=BD ,再求出AB=CD ,然后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ACE ≌△DBF ,∴AC=DB ,∴AC-BC=BD-BC ,即AB=CD ,∵AD=8,BC=2,∴AB=12(AD-BC )=12×(8-2)=3.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确定出对应边,然后求出AB=CD 是解题的关键.14.【分析】先求出∠BAC 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和高求出∠BAE 和∠BAD 即可【详解】解:∵∴∠BAC=180°-40°-60°=80°∵AD 平分∠BAC ∴∠BAD=∠BAC=40°∵AE ⊥BC ∴∠AEB解析:10︒【分析】先求出∠BAC 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和高求出∠BAE 和∠BAD 即可.【详解】解:∵40B ∠=︒,60C ∠=°,∴∠BAC=180°-40°-60°=80°,∵AD 平分∠BAC ,∴∠BAD=12∠BAC=40°,∵AE⊥BC,∴∠AEB=90°,∴∠BAE=90°-∠B=50°,∠DAE=∠BAE-∠BAD=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的高和角平分线,解题关键是熟练运用角平分线和高的意义求出角的度数.15.2【分析】S△ADF-S△BEF=S△ABD-S△ABE所以求出三角形ABD的面积和三角形ABE的面积即可因为BC=3BE点D是AC的中点且S△ABC=12就可以求出三角形ABD的面积和三角形ABE解析:2【分析】S△ADF-S△BEF=S△ABD-S△ABE,所以求出三角形ABD的面积和三角形ABE的面积即可,因为BC=3BE,点D是AC的中点,且S△ABC=12,就可以求出三角形ABD的面积和三角形ABE的面积.【详解】解:∵点D是AC的中点,∴AD=12AC,∵S△ABC=12,∴S△ABD=12S△ABC=12×12=6.∵BC=3BE,∴S△ABE=13S△ABC=13×12=4,∵S△ABD-S△ABE=(S△ADF+S△ABF)-(S△ABF+S△BEF)=S△ADF-S△BEF,即S△ADF-S△BEF=S△ABD-S△ABE=6-4=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面积,解题的关键是要能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并对要求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差进行变化.16.【分析】三角形三边满足的条件是:两边和大于第三边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根据此条件来确定绝对值内的式子的正负从而化简计算即可【详解】解:∵△ABC的三边长分别是abc∴必须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的差小解析:3c b a+-【分析】三角形三边满足的条件是:两边和大于第三边,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根据此条件来确定绝对值内的式子的正负,从而化简计算即可.【详解】解:∵△ABC 的三边长分别是a 、b 、c ,∴必须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0,0,0a b c b c a c a b --<--<-+>, ∴a b c b c a c a b --+--+-+=()()()a b c b c a c a b ------+-+=++++a b c b c a c a b --+-+=3c b a +-故答案为:3c b a +-.【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此题的关键是先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来判定绝对值内式子的正负.17.或或【分析】要判定△ABC ≌△ADC 已知AC 是公共边具备了一组边和一组角对应相等故添加CB=CD ∠BAC=∠DAC ∠B=∠D 后可分别根据SASASAAAS 能判定△ABC ≌△ADC 【详解】解:添加CB解析: BC DC =或CAB CAD ∠=∠或B D ∠=∠【分析】要判定△ABC ≌△ADC ,已知ACB ACD ∠=∠,AC 是公共边,具备了一组边和一组角对应相等,故添加CB=CD 、∠BAC=∠DAC 、∠B=∠D 后可分别根据SAS 、ASA 、AAS 能判定△ABC ≌△ADC .【详解】解:添加CB=CD ,结合ACB ACD ∠=∠,AC=AC ,根据SAS ,能判定△ABC ≌△ADC ; 添加∠BAC=∠DAC ,结合ACB ACD ∠=∠,AC=AC ,根据ASA ,能判定△ABC ≌△ADC ; 添加∠B=∠D ,结合ACB ACD ∠=∠,AC=AC ,根据AAS ,能判定△ABC ≌△ADC ; 故添加的条件是 BC DC =或CAB CAD ∠=∠或B D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 、SAS 、ASA 、AAS 、HL .注意:AAA 、SSA 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18.55°【分析】由∠AFD =145°可求得∠CFD=35°证明Rt △BDE ≌△Rt △CFD 根据对应角相等推知∠BDE=∠CFD=35°进而可求出∠EDF 的值【详解】解:∵∠DFC+∠AFD=180°∠解析:55°【分析】由∠AFD =145°可求得∠CFD=35°,证明Rt △BDE ≌△Rt △CFD ,根据对应角相等推知∠BDE=∠CFD=35°,进而可求出∠EDF 的值.【详解】解:∵∠DFC+∠AFD=180°,∠AFD=145°,∴∠CFD=35°.又∵DE ⊥AB ,DF ⊥BC ,∴∠BED=∠CDF=90°,在Rt △BDE 与△Rt △CFD 中,BE CD BD CF =⎧⎨=⎩, ∴Rt △BDE ≌△Rt △CFD (HL ),∴∠BDE=∠CFD=35°,∴∠EDF =180°-90°-35°=55°.故答案是:55°.【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重要工具.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判定条件. 19.2<a <12【分析】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知: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应该是大于已知两边的差而小于已知两边的和【详解】解: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知:第三边a 的取值范围是:(7-5)<a <(解析:2<a <12.【分析】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知: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应该是大于已知两边的差而小于已知两边的和.【详解】解: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知:第三边a 的取值范围是:(7-5)<a <(7+5),即2<a <12.【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20.【分析】中线AD 把△ABC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中线BE 又把△ABD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所以△ABE 的面积是△ABC 的面积的【详解】解:∵DE 分别是BCAD 的中点∴△ABD 是△ABC 面积的△A解析:21cm【分析】中线AD 把△ABC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中线BE 又把△ABD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所以△ABE 的面积是△ABC 的面积的14. 【详解】解:∵D 、E 分别是BC ,AD 的中点,∴△ABD 是△ABC 面积的12,△ABE 是△ABD 面积的12, ∴△ABE 的面积=4×12×12=21cm . 故答案为:21cm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悉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小三角形.三、解答题21.(1)见解析;(2)BE =3.【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由AB ∥DE 得到∠ABC =∠DEF ,然后根据“ASA”可判断△ABC ≌△DEF ;(2)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可得BC =EF ,由此可求出BE =CF ,则利用线段的和差关系求出BE .【详解】(1)证明:∵AB ∥DE ,∴∠ABC =∠DEF ,在△ABC 和△DEF 中A D AB DEABC DEF ∠=∠⎧⎪=⎨⎪∠=∠⎩∴△ABC ≌△DEF (ASA );(2)解:∵△ABC ≌△DEF ,∴BC =EF ,∴BC -EC =EF -EC ,即BE =CF ,∵BF =11,EC =5,∴BF -EC =6.∴BE +CF =6.∴BE =3.【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见解析【分析】由AD=BE 可求得AB=DE ,再结合条件可证明△ABC ≌△DEF .【详解】证明:∵AD BE =∴AD BD BE BD +=+∴AB DE =又∵//BC EF∴ABC DEF ∠=∠在ABC 和DEF 中AB DE ABC DEF BC EF =⎧⎪∠=∠⎨⎪=⎩∴ABC DEF △≌△(SAS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即SSS 、SAS 、ASA 、AAS 和HL .23.(1)AC=BD ,AC ⊥BD ,证明见解析;(2)存在,AC=BD ,AC ⊥BD ,证明见解析;(3)AC=BD ,AC ⊥BD【分析】(1)延长BD 交AC 于点E .易证△AOC ≌△BOD (SAS ),可得AC=BD ,∠OAC=∠OBD ,由∠ADE=∠BDO ,可证∠AED=∠BOD=90º即可;(2)延长BD 交AC 于点F ,交AO 于点G .易证△AOC ≌△BOD (SAS ),可得AC=BD ,∠OAC=∠OBD ,由∠AGF=∠BGO ,可得∠AFG=∠BOG=90º即可;(3)BD 交AC 于点H ,AO 于M ,可证△AOC ≌△BOD (SAS ),可得AC=BD ,∠OAC=∠OBD ,由∠AMH=∠BMO ,可得∠AHM=∠BOH=90º即可.【详解】(1)AC=BD ,AC ⊥BD ,证明:延长BD 交AC 于点E .∵△COD 和△AOB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C=OD ,OA=OB ,∠COA=∠BOD=90º,∴△AOC ≌△BOD (SAS ),∴AC=BD,∴∠OAC=∠OBD,∵∠ADE=∠BDO,∴∠AED=∠BOD=90º,∴AC⊥BD;(2)存在,证明:延长BD交AC于点F,交AO于点G.∵△COD和△AOB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C=OD,OA=OB,∠DOC=BOA=90º,∵∠AOC=∠DOC-∠DOA,∠BOD=∠BOA-∠DOA,∴∠AOC=∠BOD,∴△AOC≌△BOD(SAS),∴AC=BD,∠OAC=∠OBD,∵∠AGF=∠BGO,∴∠AFG=∠BOG=90º,∴AC⊥BD;(3)AC=BD,AC⊥BD.证明:BD交AC于点H,AO于M,∵△COD和△AOB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C=OD,OA=OB,∠DOC=BOA=90º,∵∠AOC=∠DOC+∠DOA,∠BOD=∠BOA+∠DOA,∴∠AOC=∠BOD,∴△AOC≌△BOD(SAS),∴AC=BD,∠OAC=∠OBD,∵∠AMH=∠BMO,∴∠AHM=∠BOH=90º,∴AC⊥BD.【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旋转变换中对应相等的位置与数量关系,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方法,及其角度计算是解题关键.24.(1)见解析;(2)60°【分析】(1)利用“SAS”证明AOC BOD ≅,即可得到结论;(2)由AOC BOD ≅得OAC OBD ∠=∠,再根据OAC AOB OBD APB ∠+∠=∠+∠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1)证明:∵60AOB COD ∠=∠=︒,∴AOB BOC COD BOC ∠+∠=∠+∠,∴AOC BOD ∠=∠,在AOC △和BOD 中,AO BO AOC BOD CO DO =⎧⎪∠=∠⎨⎪=⎩,∴()AOC BOD SAS ≅△△,∴AC BD =;(2)∵AOC BOD ≅,∴OAC OBD ∠=∠,∵OAC AOB OBD APB ∠+∠=∠+∠,∴60OAC OBD APB ∠+︒=∠+∠,∴60APB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25.(1)45°;(2)不变,45°【分析】(1)由题意,先求出135ABN ∠=︒,由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67.5ABE ∠=︒,22.5∠︒=BAC ,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2)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ACB ABE BAC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1)∵90MON ∠=︒,即90AOB ∠=︒,45BAO ∠=︒,∴135ABN AOB BAO ∠=∠+∠=︒,∵BE 平分ABN ∠,AC 平分BAO ∠, ∴167.52ABE ABN ∠=∠=︒,122.52BAC BAO ∠=∠=︒, ∴67.522.545ACB ABE BAC ∠=∠-∠=︒-︒=︒.(2)ACB ∠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理由如下: ∵BE 平分ABN ∠,AC 平分BAO ∠, ∴12ABE ABN ∠=∠,12BAC BAO ∠=∠, ∴ACB ABE BAC ∠=∠-∠1122ABN BAO =∠-∠ ()12ABN BAO =∠-∠12AOB =∠190452=⨯︒=︒.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正确的得到角的关系.26.见解析【分析】先证明AF BE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CAF=∠DBE ,用SAS 即可证明△ACF ≌△BDE .【详解】证明:AE BF =,AE EF BF EF ∴+=+,即AF BE =; //AC BD ,CAF DBE ∴∠=∠在ACF 与BDE 中,AC BD CAF DBE AF BE =⎧⎪∠=∠⎨⎪=⎩ACF BDE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SAS 判定、平行线的性质,掌握SAS 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必考题)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三角形》测试(包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三角形》测试(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用三角尺画角平分线:如图,先在AOB ∠的两边分别取OM ON =,再分别过点M ,N 作OA ,OB 的垂线,交点为P .得到OP 平分AOB ∠的依据是( )A .HLB .SSSC .SASD .ASA 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 和8cm ,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 A .13cmB .6cmC .5cmD .4cm 3.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2cm ,3cm ,4cmB .1cm ,4cm ,2cmC .1cm ,2cm ,3cmD .6cm ,2cm ,3cm 4.如图,已知AB =AD ,AC =AE ,若要判定△ABC ≌△ADE ,则下列添加的条件中正确的是( )A .∠1=∠DACB .∠B =∠DC .∠1=∠2D .∠C =∠E 5.已知如图,△OAD ≌△OBC ,且∠O=70°,∠C=25°,则∠OAD=( )A .95°B .85°C .75°D .65°6.如图,,AD BC ⊥垂足为,D BF AC ⊥,垂足为,F AD 与BF 交于点,5,2E AD BD DC ===,则AE 的长为( )A.2B.5C.3D.77.如图,△ACB≌△A′C B′,∠ACB=70°,∠ACB′=100°,则∠BCA′度数是()A.40°B.35 C.30°D.45°≌,则点Q可能是图中的()8.图中的小正方形边长都相等,若MNP MFQA.点D B.点C C.点B D.点A9.在自习课上,小红为了检测同学们的学习效果,提出如下四种说法:①三角形有且只有一条中线;②三角形的高一定在三角形内部;③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大于第三边;④三角形按边分类可分为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其中错误的说法是()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10.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A.带①去B.带②去C.带③去D.带①②去1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3,8,x,则x的值可以是()A.6 B.5 C.4 D.312.下列四个图形中,有两个全等的图形,它们是()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二、填空题13.如图,∠A=∠B=90°,AB=100,E,F分别为线段AB和射线BD上的一点,若点E从点B 出发向点A 运动,同时点F 从点B 出发向点D 运动,二者速度之比为2:3,运动到某时刻同时停止,在射线AC 上取一点G ,使△AEG 与△BEF 全等,则AG 的长为_____.14.如图所示,在等腰Rt ABC 中,90ACB ∠=︒,点D 为射线CB 上的动点,AE AD =,且,AE AD BE ⊥与AC 所在的直线交于点P ,若3AC PC =,则BD CD=_______.15.如图,四边形ABCD 中,AC BC =,90ACB ADC ∠=∠=︒,10CD =,则BCD ∆的面积为______.16.如图,ACD ∠是ABC 的外角,ABC ∠的平分线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1A ,1A BC ∠的平分线与1A CD ∠的平分线交于点2A ,…,1n A BC -∠的平分线与1n A CD -∠的平分线交于点n A ,设=A θ∠,则2=A ∠___________,=n A ∠___________.17.如图,在△ABC 和△DBC 中,∠ACB=∠DBC=90°,E 是BC 的中点,DE ⊥AB ,垂足为F ,AB=DE .若BD=8cm ,则AC 的长为_________.18.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1+2x ,8,则x 的取值范围是 .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2,0)B (0,4),作△BOC ,使△BOC 和△ABO 全等,则点C 坐标为________20.已知:AD 、AE 分别是ABC 的高,中线,6BE =,4CD =,则DE 的长为_________.三、解答题21.已知ABC 的周长为37cm ,AD 是BC 边上的中线,23AC BC =.(1)如图,当15AB cm =时,求BD 的长.(2)若14AC cm =,能否求出DC 的长?为什么?22.如图:已知AD CB =,CE BD ⊥,AF BD ⊥,垂足分别为点E 、F ,若DE BF =,求证://AD BC .23.如图,90B C ∠=∠=︒,BAE CED ∠=∠,且AB CE =.(1)试说明:A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若2CDE BAE ∠=∠,求CDE ∠的度数.24.如图,在ABC 中,AB AC =,AB BC >,点D 在边BC 上,点E ,F 在线段AD 上,且2DF AF =,12BAC ∠=∠=∠.若BE 的长为5,求AD 的长.25.如图,点B 、E 、C 、F 四点在一条直线上,∠A =∠D ,AB //DE ,老师说:再添加一个条件就可以使△ABC ≌△DEF .下面是课堂上三个同学的发言,甲说:添加AB =DE ;乙说:添加AC //DF ;丙说:添加BE =CF .(1)甲、乙、丙三个同学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2)请你从正确的说法中选择一种,给出你的证明.26.已知:AB BD ⊥,ED BD ⊥,AC CE =,BC DE =.(1)试猜想线段AC 与CE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若将CD 沿CB 方向平移至图2情形,其余条件不变,结论12AC C E ⊥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3)若将CD 沿CB 方向平移至图3情形,其余条件不变,结论12AC C E ⊥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分析】利用垂直得到90PMO PNO ∠=∠=,再由OM ON =,OP OP =即可根据HL 证明()HL ≌PMO PNO △△,由此得到答案.【详解】∵PM OA ⊥,PN OB ⊥,∴90PMO PNO ∠=∠=.∵OM ON =,OP OP =,∴()HL ≌PMO PNO △△, ∴POA POB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SSS 、SAS 、ASA 、AAS 、HL ,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确定对应相等的边或角,由此利用以上五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2.B解析:B【分析】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求解.【详解】解:第三边长x 的范围是:8383x -<<+,即5cm 11cm x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掌握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3.A解析:A【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之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详解】A 、2+3>4,能围成三角形;B 、1+2<4,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C 、1+2=3,不能围成三角形;D 、2+3<6,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应用,在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判定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时并不一定要列出三个不等式,只要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判定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4.C解析:C【分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AB AD =,AC AE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判定即可.【详解】解:AB AD =,AC AE =,则可通过12∠=∠,得到BAC DAE ∠=∠,利用SAS 证明△ABC ≌△ADE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要熟记判定定理:SSS ,SAS ,AAS ,ASA .5.B解析:B【分析】根据△OAD ≌△OBC 得∠OAD=∠OBC ,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OBC 的度数即可.【详解】∵△OAD ≌△OBC ,∴∠OAD=∠OBC ,∵∠O=70°,∠C=25°,∴∠OBC=180°-70°-25°=85°,∴∠OAD=85°故选B .考点: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第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6.C解析:C【分析】先证明△ACD ≌△BED ,得到CD=ED=2,即可求出AE 的长度.【详解】解:∵AD BC ⊥,BF AC ⊥,∴90AFE BDE ADC ∠=∠=∠=︒,∵AEF BED ∠=∠,∴EAF EBD ∠=∠,∵5AD BD ==,∴△ACD ≌△BED ,∴CD=ED=2,∴523AE AD ED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余角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从而进行解题.7.A解析:A【分析】 根据已知ACB ≌A′CB′,得到∠A′CB′=∠ACB=70︒,再通过∠ACB′=100︒,继而利用角的和差求得∠BCB′=30︒,进而利用∠BCA′=∠A′CB′-∠BCB′得到结论.【详解】解:∵ACB ≌A′CB′,∴∠A′CB′=∠ACB=70︒,∵∠ACB′=100︒,∴∠BCB′=∠ACB′-∠ACB=30︒,∴∠BCA′=∠A′CB′-∠BCB′=40︒,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8.A解析:A【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观察图象可知△MNP ≌△MFD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9.C解析:C【分析】三角形有三条中线对①进行判断;钝角三角形三条高,有两条在三角形外部,对②进行判断;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对③进行判断;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对④进行判断.【详解】①三角形有三条中线,故①错误;②钝角三角形三条高,有两条在三角形外部,故②错误;③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故③错误;④三角形按边分类可分为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故④正确;综上,选项①②③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属于基础题型.要注意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两个概念的区别.10.C解析:C【分析】已知三角形破损部分的边角,得到原来三角形的边角,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即可求解.【详解】解:第一块和第二块只保留了原三角形的一个角和部分边,根据这两块中的任一块均不能配一块与原来完全一样的;第三块不仅保留了原来三角形的两个角还保留了一边,则可以根据ASA来配一块一样的玻璃.应带③去.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要求对常用的几种方法熟练掌握.11.A解析:A【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①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②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得出第三边的取值范围.【详解】解:∵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8,x,∴8-3<x<8+3,即5<x<1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12.B解析:B【分析】根据全等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可得答案.【详解】解:①和③可以完全重合,因此全等的图形是①和③.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图形,关键是掌握全等图形的概念.二、填空题13.40或75【分析】设BE=2t则BF=3t使△AEG与△BEF全等由∠A=∠B=90°可知分两种情况:情况一:当BE=AGBF=AE时列方程解得t可得AG;情况二:当BE=AEBF=AG时列方程解得解析:40或75.【分析】设BE=2t,则BF=3t,,使△AEG 与△BEF全等,由∠A=∠B=90°可知,分两种情况:情况一:当 BE = AG ,BF = AE 时,列方程解得t ,可得 AG;情况二:当 BE = AE ,BF = AG时,列方程解得 t ,可得AG.【详解】设BE=2t,则BF=3t,因为∠A=∠B=90°,使△AEG与△BEF全等,可分两种情况:情况一:当BE=AG,BF=AE时,∵BF=AE,AB=100,∴3t=100﹣2t,解得:t=20,∴AG=BE=2t=2×20=40;情况二:当BE=AE,BF=AG时,∵BE=AE,AB=100,∴2t=100﹣2t,解得:t=25,∴AG=BF=3t=3×25=75,综上所述,AG=40或AG=75.故答案为:40或7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或2【分析】分两种情况:(1)当点D位于CB延长线上时如图:过点E作AP延长线的垂线于点M可证可得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BC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可证的结论;(2)当点D位于CB之间时如图过点E作解析:25或2【分析】分两种情况:(1)当点D位于CB延长线上时,如图:过点E作AP延长线的垂线于点M,可证ADC△AEM≌△,EMP△BCP≌△,可得,AM CD PC PM==,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BC,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可证的结论;(2)当点D位于CB之间时,如图过点E作AP的垂线于点N,可证ADC△AEN≌△,ENP△BCP ≌△,可得,AN CD PC PN==,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BC,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可证的结论;【详解】(1)当点D位于CB延长线上时,如图:过点E作AP延长线的垂线于点M,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 BC∴=90BCP ACD AME∴∠=∠=∠=︒90ADC DAC∴∠+∠=︒AE AD⊥90DAE∴∠=︒90DAC EAM∴∠+∠=︒ADC EAM∴∠=∠AD AE=∴在ADC和AEM△中ADC EAMACD AMEAD AE∠=∠⎧⎪∠=∠⎨⎪=⎩∴△ADC≌△EAM∴CD MA=,AC EM=EM BC∴=BPC EPM∠=∠∴在BCP 和EMP 中BCP EMP BPC EPM BC EM ∠=∠⎧⎪∠=∠⎨⎪=⎩∴EMP △BCP ≌△PC PM ∴=CD AM =,3AC PC =,AC BC =∴设PC PM x ==3AC BC x ∴==5CD AM x ∴==CD BD BC =+2BD x ∴= 2255BD x CD x ∴== (2)当点D 位于CB 之间时,如图:过点E 作AP 的垂线于点N ,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 BC ∴=90ACD ANE ∴∠=∠=︒90ADC DAC ∴∠+∠=︒AE AD ⊥90DAE ∴∠=︒90DAC EAN ∴∠+∠=︒ADC EAN ∴∠=∠AD AE =∴在ADC 和AEN △中ADC EAN ACD ANE AD AE ∠=∠⎧⎪∠=∠⎨⎪=⎩∴△ADC ≌△EAN∴CD NA =,AC EN =EN BC ∴=BPC EPN ∠=∠∴在BCP 和ENP 中BCP ENP BPC EPN BC EN ∠=∠⎧⎪∠=∠⎨⎪=⎩∴ENP △BCP ≌△PC PN ∴=CD AN =,3AC PC =,AC BC =∴设PC PN x ==3AC BC x ∴==CD AN x ∴==CD BC BD =-2BD x ∴=22BD x CD x∴== 故答案为:25或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关键是利用三角形全等和线段的和差得出所求线段之间的关系,同时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15.50【分析】过点B 作BE ⊥DC 交DC 的延长线于点E 先证明∠CBE=∠ACD 从而证明∆ACD ≅∆CBE 进而即可求解【详解】过点B 作BE ⊥DC 交DC 的延长线于点E ∵BE ⊥CE ∴∠BEC=∠CDA=90°解析:50【分析】过点B 作BE ⊥DC 交DC 的延长线于点E ,先证明∠CBE=∠ACD ,从而证明∆ ACD ≅∆ CBE ,进而即可求解.【详解】过点B 作BE ⊥DC 交DC 的延长线于点E ,∵BE ⊥CE ,∴∠BEC=∠CDA=90°,∴∠CBE+∠BCE=90°,又∵∠ACB=90°,∴∠BCE+∠ACD=90°,∴∠CBE=∠ACD ,在∆ ACD 与∆ CBE 中,∵CBE ACD CEB ADC BC AC ∠=∠⎧⎪∠=∠⎨⎪=⎩,∴∆ ACD ≅∆ CBE (AAS ),∴BE=CD=10,∴BCD ∆的面积=12CD∙BE=12×10×10=50, 故答案是5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添加辅助线,构造“一线三垂直”模型,是解题的关键. 16.【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ACD=∠A+∠ABC ∠A1CD=∠A1+∠A1BC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1BC=∠ABC ∠A1CD=∠ACD 整理得到∠A1=∠A 同理可得∠A2=∠A1从而判断 解析:4θ 2nθ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ACD=∠A+∠ABC ,∠A 1CD=∠A 1+∠A 1BC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 1BC=12∠ABC ,∠A 1CD=12∠ACD ,整理得到∠A 1=12∠A ,同理可得∠A 2=12∠A 1,从而判断出后一个角是前一个角的12,然后表示出∠A n 即可得答案. 【详解】∵ACD ∠是ABC 的外角,∠A 1CD 是△A 1BC 的外角,∴∠ACD=∠A+∠ABC ,∠A 1CD=∠A 1+∠A 1BC ,∵ABC ∠的平分线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1A ,∴∠A 1BC=12∠ABC ,∠A 1CD=12∠ACD , ∴∠A 1=12∠A , 同理可得∠A 2=12∠A 1=14∠A , ∵∠A=θ,∴∠A 2=4θ, 同理:∠A 3=12∠A 2=382θθ=, ∠A 4=12∠A 3=4162θθ= ……∴∠A n =2n θ. 故答案为:4θ,2nθ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求出后一个角是前一个角的12是解题的关键. 17.4cm 【分析】由DE ⊥AB 可得∠BFE=90°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ABC+∠DEB=90°由∠ACB=90°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ABC+∠A=90°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A=∠DE解析:4cm .【分析】由DE ⊥AB ,可得∠BFE=90°,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ABC+∠DEB=90°,由∠ACB=90°,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ABC+∠A=90°,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A=∠DEB ,然后根据AAS 判断△ABC ≌△EDB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得到BD=BC ,AC=BE ,由E 是BC 的中点,得到BE=12BC=12BD=4. 【详解】解:∵DE ⊥AB ,可得∠BFE=90°,∴∠ABC+∠DEB=90°,∵∠ACB=90°,∴∠ABC+∠A=90°,∴∠A=∠DEB ,在△ABC 和△EDB 中,ACB DBC A DEBAB DE ∠∠⎧⎪∠∠⎨⎪⎩===, ∴△ABC ≌△EDB (AAS ),∴BD=BC ,AC=BE ,∵E 是BC 的中点,BD=8cm ,∴BE=12BC=12BD=4cm , ∴AC=4cm .故答案为:4cm .【点睛】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普通两个三角形全等共有四个定理,即AAS 、ASA 、SAS 、SSS ,直角三角形可用HL 定理,但AAA 、SSA ,无法证明三角形全等,本题是一道较为简单的题目,找准全等的三角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8.1<x <6【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解:由题意有8﹣5<1+2x <8+5解得:1<x <6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解析:1<x <6【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解:由题意,有8﹣5<1+2x <8+5,解得:1<x <6.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19.(-20)或(24)或(-24)【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已知点的坐标画出图形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如图所示:有三个点符合∵点A (20)B (04)∴OB=4OA=2∵△BOC 与△AOB 全等∴OB=解析:(-2,0)或(2,4)或(-2,4)【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已知点的坐标画出图形,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如图所示:有三个点符合,∵点A (2,0),B (0,4),∴OB=4,OA=2,∵△BOC 与△AOB 全等,∴OB=OB=4,OA=OC=2,∴C 1(-2,0),C 2(-2,4),C 3(2,4).故答案为(2,4)或(-2,0)或(-2,4).【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难点在于根据点C 的位置分情况讨论.20.2或10【分析】由已知条件可推导出;再假设D 点所在的不同位置分别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是的中线且∴假设点D 在CB 的延长线上如下图∵是的中线且∴∵∴和图形不符∴该假设不成立;假设点D 在点E 和点B 之 解析:2或10【分析】由已知条件,可推导出6EC BE ==;再假设D 点所在的不同位置,分别计算DE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E 是ABC 的中线,且6BE =∴6EC BE ==假设点D 在CB 的延长线上,如下图∵AE 是ABC 的中线,且6BE =∴212BC BE ==∵4CD =∴CD BC <,和图形不符∴该假设不成立;假设点D 在点E 和点B 之间,如下图∵4CD =,6EC =∴CD EC <,和图形不符∴该假设不成立;假设点D 在点E 和点C 之间,如下图∴642DE EC CD =-=-=;假设点D 在点BC 延长线上,如下图∴6410DE EC CD =+=+=;故答案为:2或10.【点睛】本题考察了三角形中线和三角形高的知识;求解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中线和三角形高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三、解答题21.(1)6cm ;(2)不能求出DC 的长,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23AC AB =,15AB cm =及ABC 的周长为37cm ,可求得BC ,再根据三角形中线的性质解答即可;(2)利用(1)中的方法,求得BC 的长度,然后根据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可判断出△ABC不存在,进而可知没法求DC 的长.【详解】解:(1)∵23AC AB =,15AB cm =, ∴215103AC cm =⨯=, 又∵ABC 的周长为37cm ,∴37AB AC BC ++=, ∴()3737151012BC AB AC cm =--=--=,又∵AD 是BC 边上的中线, ∴()1112622BD BC cm ==⨯=; (2)不能,理由如下: ∵23AC AB =,14AC cm =, ∴()314212AB cm =⨯=, 又∵ABC 的周长为37cm ,∴37AB AC BC ++=, ∴()373721142BC AB AC cm =--=--=,∴BC+AC=16<AB=21,∴不能构成三角形,故不能求出DC 的长.【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周长、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关键是根据三角形中线的性质解答.22.见解析【分析】利用已知条件证明△ADF ≌△CBE ,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B=∠D ,进而得出结论.【详解】证明:∵DE=BF ,∴DE+EF=BF+EF ;∴DF=BE ;在Rt △ADF 和Rt △BCE 中DF BE AD CB =⎧⎨=⎩, ∴Rt △ADF ≌Rt △CBE (HL ),∴∠B=∠D ,∴//AD BC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质;由DE=BF 通过等量加等量和相等得DF=BE 在三角形全等的证明中经常用到,应注意掌握应用.23.(1)见解析;(2)60°.【分析】(1)利用ASA 证明△BAE ≌△CED ,可证AE=DE ,后利用∠BAE+∠BEA=90°,证明∠BEA+∠CED=90°,问题得证;(2)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求解即可.【详解】(1)∵90B C ∠=∠=︒,BAE CED ∠=∠,且AB CE =,∴△BAE ≌△CED ,∴AE=DE ,∵∠BAE+∠BEA=90°,∴∠BEA+∠CED=90°,∴∠AED=90°,∴△AE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2CDE BAE ∠=∠,BAE CED ∠=∠,∴2CDE CED ∠=∠,∵∠CDE+∠CED=90°,∴∠CDE=6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全等,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互余的性质,根据图形,结合条件选择对应判定方法,根据性质构造基本的计算等式是解题的关键. 24.【分析】解:由∠1=∠2=∠BAC ,得到∠BAE=∠ACF ,∠ABE=∠CAF 从而证明△ABE ≌△CAF(ASA).得到AF=BE ,再根据DF=2AF ,BE 的长为5,求得AD 的长.【详解】解:∵12BAC ∠=∠=∠,且1BAE ABE ∠=∠+∠,2CAF ACF ∠=∠+∠, ∠BAC=∠BAE+∠CAF ,∴∠BAE=∠ACF ,∠ABE=∠CAF .在ABE △和CAF 中,BAE ACF AB CA ABE CAF ∠=∠⎧⎪=⎨⎪∠=∠⎩∴()ABE CAF ASA ≌△△.∴AF BE =∵2DF AF =,BE 的长为5,∴10DF =,5AF BE ==,∴51015AD AF DF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证明. 25.(1)甲、丙;(2)见详解【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由AB ∥DE 可得∠B =∠DEC ,再加上条件∠A =∠D ,只需要添加一个能得出对应边相等的条件,即可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添加AC //DF 不能证明△ABC ≌△DEF ;(2)添加AB =DE ,再由条件AB ∥DE 可得∠B =∠DEC ,然后再利用ASA 判定△ABC ≌△DEF 即可.【详解】(1)解:∵AB //DE ,∴∠B =∠DEC ,又∵∠A =∠D ,∴添加AB =DE ,可得△ABC ≌△DEF (ASA );添加BE =CF ,可得BC=EF ,可得△ABC ≌△DEF (AAS )∴说法正确的是:甲、丙,故答案为:甲、丙;(2)选“甲”,理由如下:证明:∵AB ∥DE ,∴∠B =∠DEC ,在△ABC 和△DEF 中A DB DEF AB DE ∠∠⎧⎪∠∠⎨⎪⎩=== ∴△ABC ≌△DEF (ASA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 、SAS 、ASA 、AAS 、HL .注意:AAA 、SSA 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26.(1)AC CE ⊥,见解析;(2)成立,理由见解析;(3)成立,理由见解析【分析】(1)先用HL 判断出Rt Rt ABC CDE ≌△△,得出A DCE ∠=∠,进而判断出90DCE ACB ∠+∠=︒,即可得出结论;(2)同(1)的方法,即可得出结论;(3)同(1)的方法,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AC CE ⊥理由如下:∵AB BD ⊥,ED BD ⊥,∴90B D ∠=∠=︒在Rt ABC △和Rt CDE △中AC CE BC DE =⎧⎨=⎩∴()Rt Rt HL ABC CDE △△≌, ∴A DCE ∠=∠∵90B ∠=︒,∴90A ACB ∠+∠=︒,∴()18090ACE DCE ACB ∠=︒-∠+∠=︒,∴AC CE ⊥;(2)成立,理由如下:∵AB BD ⊥,ED BD ⊥,∴90B D ∠=∠=︒,在1Rt ABC 和2Rt C DE △中121AC C E BC DE =⎧⎨=⎩, ∴()12Rt Rt HL ABC C DE ≌△△,∴2A C E D ∠=∠,∵90B ∠=︒,∴190B A AC ∠+∠=︒,∴2190DC E AC B ∠+∠=︒,在12C FC 中,()122118090C FC DC E AC B ∠=︒-∠+∠=︒,∴12AC C E ⊥;(3)成立,理由如下:∵AB BD ⊥,ED BD ⊥,∴190ABC D ∠=∠=︒在1Rt ABC 和2Rt C DE △中121AC C E BC DE =⎧⎨=⎩, ∴()12Rt Rt HL ABC C DE ≌△△,∴2A C E D ∠=∠,∵190ABC ∠=︒,∴190B A AC ∠+∠=︒,在12C FC 中,()2112180=90C FC DC E AC B ∠=︒-∠+∠︒,∴12AC C E .【点睛】此题是几何变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判断出12Rt Rt ABC C DE ≌△△是解本题的关键.。

新人教数学七年级下第7章(三角形)单元测试试卷(有答案)

新人教数学七年级下第7章(三角形)单元测试试卷(有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自主学习达标检测A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共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1.撑上支撑后的自行车能稳稳地停在地上,是因为三角形具有______性.2.在△ABC中,AD是中线,则△ABD的面积______△ACD的面积.(填“>”,“<”或“=”)3.在△ABC中,若∠A=30°,∠B=60°,则这个三角形为三角形;若∠A:∠B:∠C=1:3:5,这个三角形为三角形.(按角的分类填写)4.一木工师傅有两根长分别为5cm、8cm的木条,他要找第三根木条,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框架,现有3cm、10cm、20cm三根木条,他可以选择长为cm的木条.5.如图所示的图形中x的值是__ ____.6.过n边形的一个顶点的对角线可以把n边形分成______个三角形.(用含n的式子表示)7边上的高是;(2)在△AEC中,AE边上的高是.8.如图,△ABC≌△AED,∠C=400,∠EAC=300,∠B=300,则∠D= ,∠EAD= .9.如图,已知∠1=∠2,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BC≌△BAD,你的添加条件是(填一个即可).10.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 cm和5 cm,则它的周长是____ _ cm.11.图所示的图案是由全等的图形拼成的,其中AD=0.5cm,BC=1cm,则AF= .第5题第14题A.B.C.D.12.在△ABC 中,AB =6,AC =10,那么BC 边的取值范围是 .13.如图所示,A 、B 在一水池的两侧,若BE =DE ,∠B =∠D =90°,CD =8 m ,则水池宽AB =m .14.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度AC 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 相等,若∠CBA =320,则∠FED = ,∠EFD = . 二、选择题(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 15.如图所示,其中三角形的个数是( )A.2个B.3个C.4个D.5个16.下列各组中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3,4,8 B.5,6,11 C.5,6,10D.4,4,817.下列图形不具有稳定性的是( )18.一个三角形中直角的个数最多有( )A.3 B.1 C.2 D.0 三、解答题(共60分) 19.(5分)如图,(1)过点A 画高AD ; (2)过点B 画中线BE ;(3)过点C 画角平分线CF .第13题第11题第15题20.(5分)若四边形的两个内角是直角,另外两个内角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2倍少30°,求这两个内角的度数.21.(5分)小颖要制作一个三角形木架,现有两根长度为8m和5m的木棒.如果要求第三根木棒的长度是整数,小颖有几种选法?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可以是多少?22.(6分)如图,在△ABC中,∠A=70°,∠B=50°,CD平分∠ACB.求∠ACD的度数.23.(6分)如图所示,∠BAC=90°,BF平分∠ABC交AC于点F,∠BFC=100°,求∠C的度数.24.(6分)如图所示,已知DF⊥AB于F,∠A=40°,∠D=50°,求∠ACB的度数.25(7分).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三角形的周长分为9cm和15cm两部分,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和腰长.26.(7分)如图,已知△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BD、CE相交于点O,且∠A=60°,求∠BOC的度数.27.(7分)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D⊥DC,BC⊥AB,AE平分∠BAD,CF平分∠DCB,AE交CD于E,CF交AB于F,问AE与CF是否平行?为什么?28.(1)某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总和为2 160°,求此多边形的边数;(2)某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50°,求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七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自主学习达标检测B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共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1.用7根火柴棒首尾顺次连接摆成一个三角形,能摆成的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为 .2.工人师傅在安装木制门框时,为防止变形常常像图中所示,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条,这样做的原理是根据三角形的 性.3.如图,三角形纸片ABC 中,∠A =65°,∠B =75°,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 落在△ABC 内,若∠1=20°,则∠2的度数为______.4.如图,已知AB ∥CD ,∠A =55°,∠C =20°,则∠P =___________.5.如图,在△ABC 中,AB =AC ,∠A =50°,BD 为∠ABC 的平分线,则∠BDC = °.6.如图,小亮从A 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向左转30°,再沿直线前进10米,又向左转30°,……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 点时,一共走了 米. 7.如用同一种正多边形地砖镶嵌成平整的地面,那么这种正多边形地砖的形状可以是(写出两种即可) .8.如图所示,∠A +∠B +∠C +∠D +∠E +∠F +∠G 的度数为 . 9.如图,△ABC 中,BD 平分∠ABC ,CD 平分∠ACE ,请你写出∠A 与∠D 的关系: .10.一个多边形,除了一个内角外,其余各角的和为2750°,则这一内角为 . 11.在△ABC 中,∠A =55°,高BE 、CF 交于点O ,则∠BOC =______. 12.如图所示,∠1+∠2+∠3+∠4+∠5+∠6=______.第6题30°30°30°A 第8题GEDCBA第5题DCBA第2题 第3题 第4题第15题第16题13.如图所示,已知点D 是AB 上的一点,点E 是AC 上的一点,BE ,CD 相交于点F ,∠A =50°,∠ACD =40°,∠ABE =28°,则∠CFE 的度数为______.14.任何一个凸多边形的内角中,能否有3个以上的锐角?______(填“能”或“不能”). 二、选择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5.如图,AC ⊥BC ,CD ⊥AB ,DE ⊥BC ,分别交BC ,AB ,BC 于点C ,D ,E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C 是△ABC 和△ABE 的高 B .DE ,DC 都是 △BCD 的高 C .DE 是△DBE 和△ABE 的高 D .AD ,CD 都是 △ACD 的高 16.如图所示,x 的值为( )A .45°B .50°C .55°D .70°17.边长相等的下列两种正多边形的组合,不能作平面镶嵌的是( ) A .正方形与正三角形 B .正五边形与正三角形 C .正六边形与正三角形 D .正八边形与正方形18.如果某多边形的外角分别是10°,20°,3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6B .7C .8D .9 三、解答题(共60分) 19.(4分)△ABC 中,∠A =2∠B =3∠C ,则这个三角形中最小的角是多少度?第9题 第12题 第13题EDC BA20.(4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中,∠A =∠D ,∠B =∠C ,试判断AD 与BC 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1.(4分)如图,△ABC 的外角∠CBD 、∠BC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 ,若∠A =68°,求∠F 的度数.22.(6分)在△ABC 中,AB =AC ,AC 上的中线BD 把三角形的周长分为24㎝和30㎝的两个部分,求三角形的三边长.23.(6分)如图所示,某农场有一块三角形土地,准备分成面积相等的4块,分别承包给4位农户,请你设计两种不同的分配方案(在已给的图形中直接画图,保留画图痕迹,不写画法) .24.(6分)如果一个凸多边形的所有内角从小到大排列起来,恰好依次增加的度数相同,设最小角为100°,最大角为14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多少?C B A C B A25.(6分)一个大型模板如图所示,设计要求BA 与CD 相交成30°角,DA 与CB 相交成20°,怎样通过测量∠A ,∠B ,∠C ,∠D 的度数,来检验模板是否合格?26.(8分)如图所示,小明欲从A 地去B 地,有三条路可走:①A →B ;②A →D →B ;③A→C →B .(1)在没有其它因素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肯定小明是走①,理由是______.(2)小明绝对不会走③,因为③路程最长,即AC +BC >AD +DB ,你能说明其原因吗?27.(8分)如图1,有一个五角星ABCDE ,你能说明∠A +∠B +∠C +∠D +∠E =180吗? 如图2、图3,如果点B 向右移到AC 上,或AC 的另一侧时,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吗?请分别说明理由.D C B A28.(8分)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各种建筑物的地板,你就能发现地板常用各种正多边形地砖铺砌成美丽的图案,也就是说,使用给定的某些正多边形,能够拼成一个平面图形,既不留下一丝空白,又不互相重叠(在几何里叫做平面镶嵌),这显然与正多边形的内角大小有关,当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多边形的内角加在一起恰好组成一个周角(360°)时,就拼成了一个平面图形.(1)如图,请根据下列图形,填写表中空格:(3)从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中选一种,再在其它正多边形中选一种,请画出用这两种不同的正多边形镶嵌成一个平面图,并探索这两种正多边形共能镶嵌成几种不同的平面图形?说明你的理由.。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三角形》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三角形》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玩手机成为一种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手机很方便携带,但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固定的支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某工厂研制生产了一种如图所示的手机支架.把手机放在上面就可以方便地使用手机,这是利用了三角形的哪一个性质()A.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B.三角形具有稳定性C.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D.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2.如图,在ABC中,AB边上的高为()A.CG B.BF C.BE D.AD3.内角和为720°的多边形是().A.三角形B.四边形C.五边形D.六边形4.在多边形的一边上任取一点(不是顶点),将这个点与多边形的各顶点连接起来,可以将多边形分割成8个三角形,则该多边形的边数为()A.8 B.9 C.10 D.11等于()5.如图,1A .40B .50C .60D .706.已知,D 是ABC ∠的边BC 上一点,//DE BA ,CBE ∠和CDE ∠的平分线交于点F ,若F α∠=,则ABE ∠的大小为( )A .αB .52αC .2αD .32α 7.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1:13:24,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8.长度分别为2,3,4,5的四根细木棒首尾相连,围成一个三角形(木棒允许连接,但不允许折断),得到的三角形的最长边长为( )A .8B .5C .6D .79.如图,已知,,90,//AD BC FG BC BAC DE AC ⊥⊥∠=︒.则结论①//FG AD ;②DE 平分ADB ;③B ADE ∠=∠;④CFG BDE ∠+∠90=︒.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10.如图,直线//,65,30AB CD AE ∠=︒∠=︒,则C ∠等于( )A .30°B .35°C .40°D .45° 11.某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其外角和的3倍,则此多边形的边数是( )A .5B .6C .7D .8 12.具备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A B C ∠+∠=∠B .12A BC ∠=∠=∠ C .3A B C ∠=∠=∠D .1123A B C ∠=∠=∠ 二、填空题13.在一个三角形中,若其中一个内角的度数是另一个内角的2倍,则我们称这个三角形为“倍角三角形”.已知某“倍角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为60°,则其它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_______.14.如图,在ABC 中,点,,D E F 分别在三边上,点E 是AC 的中点,,,AD BE CF 交于一点,283BGD AGE G BD DC S S ===,,,则ABC 的面积是________.15.AD 为ABC 的中线,AE 为ABC 的高,ABD △的面积为14,7,2AE CE ==则DE 的长为_________.1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11cm ,一边长等于5cm ,它的周长为______. 17.如图,ABC 中,40A ∠=︒,72B ∠=︒,CE 平分ACB ∠,CD AB ⊥于D ,DF CE ⊥交CE 于F ,则CDF ∠=______.18.如图,ABC 面积为1,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AB BC CA 至点111,,A B C 使111,,A B AB B C BC C A CA ===顺次结111,,A B C ,得到111A B C △,第二次操作:分别延长111111,,A B B C C A 至点222A B C ,使211121112111,,A B A B B C B C C A C A ===,顺次连结222,,A B C ,得到222A B C △…,按此规律,则333A B C △的面积为_______.19.如图,已知ABC 的角平分线BD ,CE 相交于点O ,∠A=60°,则∠BOC=__________.20.如图,ABC ∆的面积是2,AD 是BC 边上的中线,13AE AD =,12BF EF =.则DEF ∆的面积为__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在ABC ∆中,48,A CE ∠=︒是ACB ∠的平分线, B C D 、、在同一直线上,,40.BEC BFD D ∠=∠∠=︒(1)求BCE ∠的度数;(2)求B 的度数.22.如图1,△ABC 中,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AE ⊥BC 于点E .(1)若∠C=80°,∠B=40°,求∠DAE 的度数;(2)若∠C >∠B ,试说明∠DAE=12(∠C-∠B); (3)如图2,若将点A 在AD 上移动到A′处,A′E ⊥BC 于点E .此时∠DAE 变成∠DA′E ,请直接回答:(2)中的结论还正确吗?23.如果一个n 边形的内角都相等,且它的每一个外角与内角的比为2:5,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n .24.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C ∠和BCD ∠的平分线交于点O .(1)如果130A ∠=︒,110D ∠=︒,求BOC ∠的度数;(2)请直接写出BOC ∠与A D ∠+∠的数量关系.25.如图,//AE DF ,BE DF ⊥于点G ,190B ∠+∠=︒.(1)判断CD 与AB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50A ∠=︒,求出DEG ∠的度数.26.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还多18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多少.【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解决.【详解】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手机支架与桌面形成了一个三角形,所以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熟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是解题的关键.2.A解析:A【分析】在ABC 中,过C 点向AB 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是AB 上的高,由此可得答案.【详解】CG解:ABC中,AB边上的高为:.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高的含义,掌握钝角三角形的高是解题的关键.3.D解析:D【分析】根据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n-2)•180°,即可求出边数.【详解】解:依题意有(n-2)•180°=720°,解得n=6.该多边形为六边形,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计算公式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4.B解析:B【分析】逐一探究在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一边上任取一点(不是顶点),将这个点与多边形的各顶点连接起来,得到分割成的三角形的数量,再总结规律,运用规律列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探究规律:在三角形的一边上任取一点(不是顶点),将这个点与三角形的各顶点连接起来,可以将三角形分割成2个三角形,在四边形的一边上任取一点(不是顶点),将这个点与四边形的各顶点连接起来,可以将四边形分割成3个三角形,在五边形的一边上任取一点(不是顶点),将这个点与五边形的各顶点连接起来,可以将五边形分割成4个三角形,总结规律:在n边形的一边上任取一点(不是顶点),将这个点与n边形的各顶点连接起来,可以将n 边形分割成()1n -个三角形,应用规律:由题意得:18,n -=9.n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规律探究及规律运用,探究“在n 边形的一边上任取一点(不是顶点),将这个点与n 边形的各顶点连接起来,把n 边形分割成的三角形的数量”是解题的关键. 5.D解析:D【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直接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160=130∠+︒︒11306070∴∠=︒-︒=︒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比较简单.6.C解析:C【分析】先利用角平分线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2BED α∠=,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即可得出ABE ∠的大小.【详解】解:如下图所示,∵CBE ∠和CDE ∠的平分线交于点F ,∴21,22C CBE DE ∠∠==∠∠,∵12F ∠+∠=∠,F α∠=,∴21α∠-∠=,∵EBD BED EDC ∠+∠=∠,∴22212ED D C BE EBD α∠∠-∠=∠-==∠,∵//DE BA ,∴2ABE BED α∠==∠,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与角平分线有关的计算.正确理解三角形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是解题关键.7.B解析:B【分析】根据角的度数之比,求得最大角的度数,根据最大角的性质判断即可.【详解】∵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1:13:24,∴最大角的度数为°24180111324⨯++=90°, ∴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B.【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按角的分类,根据度数之比求得最大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 8.C解析:C【分析】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列举出所围成三角形的不同情况,通过比较得到结论.【详解】解:①长度分别为5、4、5,能构成三角形,且最长边为5;②长度分别为2、7、5,不能构成三角形;③长度分别为2、3、9,不能构成三角形;④长度分别为7、3、4,不能构成三角形;⑤长度分别为3、5、6,能构成三角形,且最长边为6;⑥长度分别为2、4、8,不能构成三角形;综上所述,得到三角形的最长边长为6.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利用了三角形中三边的关系求解.注意分类讨论,不重不漏.9.C解析:C【分析】根据,,AD BC FG BC ⊥⊥得到FG ∥AD ,判断①正确;根据∠ADE+∠BDE=90°,∠B+∠BDE=90°,得到③正确;根据//DE AC , 证明∠BDE=∠C ,进行角的代换证明∠BDE+∠CFG=90°,得到④正确; 证明∠ADE+∠BDE=90°,判断②不正确.【详解】解:∵,,AD BC FG BC ⊥⊥∴∠FGB=∠ADB=90°,∴FG ∥AD ,∠ADE+∠BDE=90°,故①正确;∵DE ∥AC ,∴∠DEB=∠CAB=90°,∴∠B+∠BDE=90°,∴B ADE ∠=∠,∴③正确;∵//DE AC ,∴∠BDE=∠C ,∵∠FGC=90°,∴∠C+∠CFG=90°,∴∠BDE+∠CFG=90°,∴④正确;∵∠ADB=90°,∴∠ADE+∠BDE=90°,∴②不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熟知相关定理是解题关键.10.B解析:B【分析】根据平行线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出C ∠的大小.【详解】如图,设AE 和CD 交于点F ,∵//AB CD ,∴65A DFE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FE ∠是CEF △的外角,∴653035C DFE E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利用两个性质证明和求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D解析:D【分析】利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和外角和定理,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根据题意,得:(n-2)×180=360×3,解得n=8.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和外角和定理,利用方程法求边数.12.C解析:C【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代入已知条件求出角的度数,逐一判断是否有直角即可.【详解】A :ABC ∠+∠=∠,代入+=180A B C ∠+∠∠︒得:2=180C ︒∠⇒=90C ∠︒,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12A B C ∠=∠=∠,代入+=180A B C ∠+∠∠︒得:11++=2=18022C C C C ︒∠∠∠∠⇒=90C ∠︒,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3A B C ∠=∠=∠,代入+=180A B C ∠+∠∠︒得:3+3+=180C C C ︒∠∠∠⇒26C ≈︒∠,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 :1123A B C ∠=∠=∠代入+=180A B C ∠+∠∠︒得:12++=18033C C C ︒∠∠∠⇒=90C ∠︒,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熟悉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运算方式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30°90°或40°80°【分析】根据倍角三角形的定义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分三种情况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在△ABC 中不妨设∠A=60①若∠A=2∠C 则∠C=30∴∠B=;②若∠C=2∠A 则∠C=1解析:30°,90°或40°,80°【分析】根据“倍角三角形”的定义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分三种情况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在△ABC 中,不妨设∠A=60︒,①若∠A=2∠C ,则∠C=30︒,∴∠B=180603090︒-︒-︒=︒;②若∠C=2∠A ,则∠C=120︒,∴∠B=180601200︒-︒-︒=︒(不合题意,舍去);③若∠B=2∠C ,则3∠C 18060=︒-︒=120︒,∴∠C 4=0︒,∠B=180604080︒-︒-︒=︒;综上所述,其它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30︒,90︒或40︒,80︒.【点睛】本题考查了“倍角三角形”的定义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问题.14.30【分析】根据部分三角形的高相等由这些三角形面积与底边的比例关系可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详解】解:在和中∵∴∴∵点是的中点∴∴∴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中由于部分三角形的高相等可根据这些三角形面积的 解析:30【分析】根据部分三角形的高相等,由这些三角形面积与底边的比例关系可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详解】解:在BDG 和GDC 中,∵2BD DC =,∴2BDG GDC SS =,8BGD S =△, ∴4GDC S =,∵点E 是AC 的中点,3AGE S = ∴ 3.GEC AGE SS == ∴84315BEC BDG GDC GEC SS S S =++=++=, ∴230.ABC BEC S S ==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中由于部分三角形的高相等,可根据这些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底边的比例关系来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是解题关键.15.2或6【分析】利用面积法求出BD 即可求得CD 再分AE 在内部和外部求出DE 即可【详解】解:为的高△ABD 的面积为14AE=7∴∵为的中线∴CD=BD=4当AE 在内部时∵CE=2∴DE=CD-CE=2当解析:2或6【分析】利用面积法求出BD ,即可求得CD ,再分AE 在ABC 内部和外部,求出DE 即可.【详解】解:AE 为ABC 的高,△ABD 的面积为14,AE=7, 1142∴⋅⋅=BD AE , ∴2828=4,B 7D ==AE ∵AD 为ABC 的中线,∴CD=BD=4, 当AE 在ABC 内部时∵CE=2,∴DE=CD-CE=2,当AE 在ABC 外部时∵CE=2,∴DE=CD+CE=6,故答案为:2或6【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高、中线和面积,注意高可在三角形的内部和外部是解题的关键. 16.【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11和5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详解】分两种情况:当腰为11时11+11>511-11<5所以能构成三解析:27cm【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11和5,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详解】分两种情况:当腰为11时,11+11>5,11-11<5,所以能构成三角形,周长是:11+11+5=27cm;当腰为5时,5+5<11,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答案为:27cm.【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17.74°【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得∠ACB的度数再根据CE平分∠ACB求得∠ACE的度数则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就可求得∠CED=∠A+∠ACE再结合CD⊥ABDF⊥CE就可求解【详解】解:解析:74°【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得∠ACB的度数,再根据CE平分∠ACB求得∠ACE的度数,则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就可求得∠CED=∠A+∠ACE,再结合CD⊥AB,DF⊥CE就可求解.【详解】解:∵∠A=40°,∠B=72°,∴∠ACB=180°﹣40°﹣72°=68°,∵CE平分∠ACB,∴∠ACE=∠BCE=34°,∴∠CED=∠A+∠ACE=74°,∵CD⊥AB,DF⊥CE,∴∠CDF+∠ECD=∠ECD+∠CED=90°,∴∠CDF=∠CED=74°,故答案为:7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定义和垂直定义.18.343【分析】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A1B1C1及△A2B2C2的面积再根据两三角形的倍数关系求解即可【详解】△ABC与△A1BB1底相等(AB=A1B)高为1:2(BB1=2BC)故面积比为1:2∵解析:343【分析】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A 1B 1C 1及△A 2B 2C 2的面积,再根据两三角形的倍数关系求解即可.【详解】△ABC 与△A 1BB 1底相等(AB =A 1B ),高为1:2(BB 1=2BC ),故面积比为1:2, ∵△ABC 面积为1,∴112A BB S =△,同理可得11112C B C A C A S S ==△△, ∴1112317A B C S =⨯+=△;同理可证222111749A B C A B C S S ==△△,所以333749343A B C S =⨯=△,故答案为:343.【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面积的规律探究,准确找到每变化一次之后图形面积的变化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9.【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详解】BDCE 是的角平分线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关键解析:12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详解】60A ∠=︒,180120ABC ACB A ∴∠+∠=︒-∠=︒,BD 、CE 是ABC 的角平分线,11,22OBC ABC OCB ACB ∴∠=∠∠=∠, ()1602OBC OCB ABC ACB +=∠+∠∴=∠∠︒, ()180********OBC OCB BOC ∠=︒-︒∴∠+∠=︒=-︒,故答案为:12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关键.20.【分析】直接根据高相等的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底之比【详解】解:∵是边上的中线∴BD=DC 又∵的面积是2和的高相等∴∵和的高相等∴∴又∴同理: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根据高相等的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解析:49【分析】直接根据高相等的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底之比.【详解】解:∵AD 是BC 边上的中线∴BD=DC又∵ABC ∆的面积是2,D AB ∆和D A C ∆的高相等∴D DC S =S =1AB A ∆∆ ∵13AE AD =E AB ∆和BDE ∆的高相等 ∴E BDE ABD 11S =S =S 23AB ∆∆∆ ∴BDE 2S =3∆ 又12BF EF =,∴1B 3BF E =,同理: DEF BFD BDE 24S =2S =S =39∆∆∆ 故答案为:49.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根据高相等的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底之比求三角形的面积,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高相等的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三、解答题21.(1)40∠=︒ECB ;(2)52B ︒∠=【分析】(1)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DF CE ,然后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解; (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80ACB ︒∠=,然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求解.【详解】解:(1)BEC BFD ∠=∠,//DF CE ∴,ECB D ∴∠=∠. 40D ︒∠=,40ECB ∴∠=︒.(2)CE 是ACB ∠的平分线.40ECB ACE ︒∴∠=∠=,80ACB ︒∴∠=.180A B ACB ︒∠+∠+∠=,180180488052B A ACB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掌握相关性质定理正确推理计算是解题关键.22.(1)∠DAE=15°;(2)见解析;(3)正确.【分析】(1)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C 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BAD 的度数,在△ABE 中,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AE 的度数,从而可得∠DAE 的度数. (2)结合第(1)小题的计算过程进行证明即可.(3)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先用∠B 和∠C 表示出∠A′DE ,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证明∠DA′E=12(∠C-∠B). 【详解】(1)∵∠C=80°,∠B=40°,∴∠BAC=180°-∠B-∠C =180°-40°-80°=60°,∵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BAD=∠CAD=12∠BAC=30°, ∵AE ⊥BC ,∴∠AEC=90°,∴∠BAE=50°,∴∠DAE=∠BAE-∠BAD =20°;(2)理由:∵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BAD=∠CAD=12∠BAC=12(180°-∠B-∠C)= 90°-12∠B-12∠C , ∵AE ⊥BC ,∴∠AEC=90°,∴∠BAE=90°-∠B ,∴∠DAE=∠BAE-∠BAD=(90°-∠B) -(90°-12∠B-12∠C ) =12∠C-12∠B =12(∠C-∠B); (3)(2)中的结论仍正确.∵∠A′DE=∠B+∠BAD=∠B+12∠BAC=∠B+12(180°-∠B-∠C) = 90°+12∠B-12∠C;在△DA′E中,∠DA′E=180°-∠A′ED-∠A′DE=180°-90°-(90°+12∠B-12∠C)=12(∠C-∠B).【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高,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注意综合运用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是解题关键.23.7【分析】先根据外角与内角的比为2:5,求出每个外角度数,再依据外角和360°求边数n.【详解】解:因为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与内角之和为180°,所以每个外角度数为180°2 7⨯=(3607)°.又n边形每个内角度数相等,则每个外角度数也相等,根据多边形外角和360°,可得n=3603607÷=7.答:这个多边形的边数n是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关系以及多边形外角和,运用外角计算边数是这一类题的通用方法.24.(1)120°;(2)1()2BOC A D ∠=∠+∠【分析】(1)先由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C+∠DCB=120°,再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出∠OBC+∠OCB=60°,最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O=120°即可;(2)方法同(1)【详解】解:(1)∵∠A+∠ABC+∠BCD+∠D=360°,且∠A+∠D=130°+110°=240°,∴∠ABC+∠BCD=360°-(∠A+∠D)=360°-240°=120°,∵OB,OC分别是∠ABC和∠BCD的平分线,∴∠OBC+∠OCB=111(221)1206 220 ABABC DC C BCDB∠+∠=⨯+∠︒=∠=︒,∴∠O=180°-(∠OBC+∠OCB)=180°-60°=120°;(2)1()2BOC A D ∠=∠+∠ 证明:在四边形ABCD 中,360A B C D ∠+∠+∠+∠=︒∴360()ABC DCB A D ∠+∠=︒-∠+∠∵OB ,OC 分别是∠ABC 和∠BCD 的平分线,∴∠OBC+∠OCB=1111((222)180)2ABC BCD AB D A C D CB ∠+∠=︒-∠∠=+∠∠+ ∴180(1)()2O BOC BC OCB A D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四边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一个角的角平分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大小相等的角.25.(1)//CD AB ,证明见解析;(2)40°【分析】(1)先求证D DFB ∠=∠,再根据平行线判定得到//CD AB ;(2)先求出B 的度数,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DEG ∠的度数.【详解】(1)//CD AB ;理由如下:∵BE DF ⊥,∴90FGB ∠=︒,∴18090DFB B FGB ∠+∠=︒-∠=︒,∵190B ∠+∠=︒,∴1DFB ∠=∠,∵//AE DF ,∴1D ∠=∠,∴D DFB ∠=∠,∴//CD AB .(2)∵//AE DF ,50A ∠=︒,∴50DFB A ∠=∠=︒,∵90DFB B ∠+∠=︒,∴40B ∠=︒,∵//CD AB ,∴40DEG B ∠=∠=︒.【点睛】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即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④a ∥b ,b ∥c ⇒a ∥c .26.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9【分析】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外角和的3倍多180°,而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则内角和是1260度.n边形的内角和可以表示成(n−2)•180°,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n,就得到方程,从而求出边数.【详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根据题意,得(n−2)•180=360×3+180,解得:n=9.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9.【点睛】此题考查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此题要结合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寻求等量关系,构建方程即可求解.。

(必考题)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三角形》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三角形》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ABC 的面积为9cm 2,BP 平分∠ABC ,AP ⊥BP 于P ,连接PC ,则△PBC 的面积为( )A .3cm 2B .4.5cm 2C .5cm 2D .6cm 22.如图,AB 与CD 相交于点E ,AD=CB ,要使△ADE ≌△CBE ,需添加一个条件,则添加的条件以及相应的判定定理正确的是( )A .AE=CE ;SASB .DE=BE ;SASC .∠D=∠B ;AASD .∠A=∠C ;ASA3.如图,CD AB ⊥,BE AC ⊥,垂足分别为点D ,点E ,BE 、CD 相交于点O ,12∠=∠,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A .2对B .3对C .4对D .5对4.已知如图,AB=AE ,只需再加一个条件就能证明△ABC ≌△AED ,下列选项是所加条件,请判断哪一个不能判断△ABC ≌△AED ( )A .∠B=∠EB .AC=ADC .∠ADE=∠ACBD .BC=DE 5.如图,已知∠ABC =∠DEF ,AB =DE ,添加以下条件,不能判定△ABC ≌△DEF 的是( )A .∠A =∠DB .∠ACB =∠DFEC .AC =DFD .BE =CF 6.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中,有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3cm,4cm,9cm B .8cm,7cm,15cmC .12cm,13cm,24cmD .2cm,2cm,6cm 7.如图,AB AC =,AD AE =,55A ︒∠=,35C ︒∠=,则DOE ∠的度数是( )A .105︒B .115︒C .125︒D .130︒8.已知:如图,BD 为△ABC 的角平分线,且BD=BC ,E 为BD 延长线上的一点,BE=BA ,过E 作EF ⊥AB ,F 为垂足,下列结论:①△ABD ≌△EBC②∠BCE+∠BCD=180°③AD=AE=EC ④ BA+BC=2BF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 9.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3,8,x ,则x 的值可以是( )A .6B .5C .4D .3 10.如图,已知AE=CF ,∠AFD=∠CEB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DF ≌△CBE 的是( )A .∠B=∠DB .BE=DFC .AD=CBD .AD ∥BC 11.若a ,b ,c 为△ABC 的三边长,且满足|a ﹣5|+(b ﹣3)2=0,则c 的值可以为( )A .7B .8C .9D .1012.如图,点D ,E 在△ABC 的边BC 上,△ABD ≌△ACE ,其中B ,C 为对应顶点,D ,E 为对应顶点,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A .AC=CDB .BE=CDC .∠ADE=∠AED D .∠BAE=∠CAD二、填空题13.如图,已知AC DB =,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可以得到ABC DCB △≌△.14.如图,已知∠A =47°,∠B =38°,∠C =25°,则∠BDC 的度数是______.15.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BC ,AD 的中点,24ABC Scm =,则ABE S 的值是_______.16.如图10,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三片,现在他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形状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________去配,这样做的数学依据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1+2x ,8,则x 的取值范围是 .18.已知:如图,ACB DBC ∠∠=,要使△ABC ≌△DCB ,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只需填写一个你认为适合的条件).19.用12根等长的火柴棒拼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火柴棒不允许剩余、重叠、折断,则能摆出不同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_个.20.如图,点E ,F 在线段AD 上,且AE DF =,//AB DC ,AB DC =,连接BE ,BF ,CE ,CF ,则图中共有_____对全等三角形.三、解答题21.我们知道: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类似地,我们定义:至少有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等对边四边形.(1)请写出一个你学过的特殊四边形中是等对边四边形的图形的名称;(2)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设CD BE ,相交于点O ,若60A ∠=︒,12DCB EBC A ∠=∠=∠.请你写出图中一个与A ∠相等的角,并猜想图中哪个四边形是等对边四边形;(3)在ABC 中,如果A ∠是不等于60︒的锐角,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且12DCB EBC A ∠=∠=∠.探究:满足上述条件的图形中是否存在等对边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22.(问题情境)(1)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90B D ︒∠=∠=,120BAD ︒∠=.点E ,F 分别是BC 和CD 上的点,且60EAF ︒∠=,试探究线段BE ,EF ,DF 之间的关系.小明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 到点G ,使DG BE =,连接AG .先证明ADG ABE ≅△△,再证明AEF AGF ≅△△,进而得出EF BE DF =+.你认为他的做法 ;(填“正确”或“错误”).(探索延伸)(2)如图2,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70B ︒∠=,110D ︒∠=,100BAD ︒∠=,点E ,F 分别是BC 和CD 上的点,且50EAF ︒∠=,上题中的结论依然成立吗?请说明理由.(思维提升)(3)小明通过对前面两题的认真思考后得出:如图3,在四边形ABCD 中,若AB AD =,180B D ︒∠+∠=,12EAF BAD ∠=∠,那么EF BE DF =+.你认为正确吗?请说明理由.23.(1)如图1,已知OAB 中,OA OB =,90AOB ∠=︒,直线l 经过点O ,BC ⊥直线l ,AD ⊥ 直线l ,垂足分别为点C ,D .依题意补全图l ,并写出线段BC ,AD ,CD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OAB 中,OA OB =,C ,O ,D 三点都在直线l 上,并且有BCO ODA BOA ∠=∠=∠,请问(1)中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3,在ABC 中,AB AC =,90CAB ∠=︒,点A 的坐标为(0,1),点C 的坐标为()3,2,请直接写出点B 的坐标.24.如图,90ACB ∠=︒,AC BC =,AD CE ⊥,BE CE ⊥,垂足分别为D ,E , 2.5cm AD =,求1cm BE =,求DE 的长.25.如图,点A 、D 、B 、E 在一条直线上,BC 与DF 交于点G ,AD BE =,//BC EF ,BC EF =.求证:ABC DEF △≌△.26.已知22a m n =+,2b m =,c mn =,且m >n >0.(1)比较a ,b ,c 的大小;(2)请说明以a ,b ,c 为边长的三角形一定存在.【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根据已知条件证得△ABP ≌△EBP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P=PE ,得出S △ABP =S △EBP ,S △ACP =S △ECP ,推出S △PBC=12S △ABC ,代入求出即可. 【详解】解:延长AP 交BC 于E ,∵BP 平分∠ABC ,∴∠ABP=∠EBP ,∵AP ⊥BP ,∴∠APB=∠EPB=90°,在△ABP 和△EBP 中,ABP EBP PB PBAPB EPB ∠∠⎧⎪⎨⎪∠∠⎩===,∴AP=PE,∴S△ABP=S△EBP,S△ACP=S△ECP,∴S△PBC=12S△ABC=12×9cm2=4.5cm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面积的应用,注意: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2.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结合全等的判定方法逐一进行来判断.【详解】解:A.添加AE=CE后,根据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不符合题意;B.添加DE=BE后,根据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不符合题意;C.添加∠D=∠B,根据AAS可证明△ADE≌△CBE,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添加∠A=∠C,根据AAS可证明△ADE≌△CBE,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AS、ASA.关键在于应根据所给的条件判断应证明哪两个三角形全等.3.C解析:C【分析】共有四对.分别为ADO≌AEO,ADC≌AEB,ABO≌ACO,BOD≌COE.做题时要从已知条件开始结合图形利用全等的判定方法由易到难逐个寻找.【详解】解:∵CD⊥AB,BE⊥AC,∴∠ADO=∠AEO=90°,又∵∠1=∠2,AO=AO,∴ADO≌AEO;(AAS)∴OD=OE,AD=AE,∵∠DOB=∠EOC,∠ODB=∠OEC=90°,OD=OE,∴BOD≌COE;(ASA)∴BD=CE,OB=OC,∠B=∠C,∵AE=AD,∠DAC=∠CAB,∠ADC=∠AEB=90°∵AD=AE,BD=CE,∴AB=AC,∵OB=OC,AO=AO,∴ABO≌ACO.(SSS)所以共有四对全等三角形.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4.D解析:D【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结合AE=AB、∠A=∠A逐项判定即可.【详解】解:∵AE=AB、∠A=∠A∴A、补充∠B=∠E,根据ASA可证明△ABC≌△AED,不符合题意;B、补充AC=AD,根据SAS可证明△ABC≌△AED,不符合题意;C、补充∠ADE=∠ACB,根据AAS可证明△ABC≌△AED,不符合题意;D、补充BC=DE,为SSA不能证明△ABC≌△AE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掌握AAA、SSA不能判定普通三角形全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C解析:C【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一一判断即可;【详解】A、根据ASA,可以推出△ABC≌△DEF,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根据AAS,可以推出△ABC≌△DEF,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SSA,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本选项符合题意.D、根据SAS,可以推出△ABC≌△DEF,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6.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详解】解:A 、∵3+4=7<9,∴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8+7=15,∴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12+13=25>24,∴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 、∵2+2=4<6,∴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的简便方法是看较小的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第三个数.7.C解析:C【分析】先判定△ABE ≌△ACD ,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C=35︒,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在△ABE 和△ACD 中,AB AC BAE CAD AE AD =⎧⎪∠=∠⎨⎪=⎩,∴△ABE ≌△ACD (SAS ),∴∠B=∠C ,∵∠C=35︒,∴∠B=35︒,∴∠OEC=∠B+∠A=355590︒+︒=︒,∴∠DOE=∠C+∠OEC=3590125︒+︒=︒,故选:C .【点睛】本题考察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8.D解析:D【分析】易证ABD EBC ∆∆≌,可得BCE BDA ∠=∠,AD=EC 可得①②正确;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得DAE DCE ∠=∠ ,即③正确,根据③可判断④正确;【详解】∵ BD 为∠ABC 的角平分线,∴ ∠ABD=∠CBD ,∴在△ABD 和△EBD 中,BD=BC ,∠ABD=∠CDB ,BE=BA ,∴△ABD EBC ∆∆≌(SAS),故①正确;∵ BD 平分∠ABC ,BD=BC ,BE=BA ,∴ ∠BCD=∠BDC=∠BAE=∠BEA ,∵△ABD ≌△EBC ,∴∠BCE=∠BDA ,∴∠BCE+∠BCD=∠BDA+∠BDC=180°,故②正确;∵∠BCE=∠BDA ,∠BCE=∠BCD+∠DCE ,∠BDA=∠DAE+∠BEA ,∠BCD=∠BEA ,∴∠DCE=∠DAE ,∴△ACE 是等腰三角形,∴AE=EC ,∵△ABD ≌△EBC ,∴AD=EC ,∴AD=AE=EC ,故③正确;作EG ⊥BC ,垂足为G ,如图所示:∵ E 是BD 上的点,∴EF=EG ,在△BEG 和△BEF 中BE BE EF EG =⎧⎨=⎩∴ △BEG ≌△BEF ,∴BG=BF ,在△CEG 和△AFE 中EF EG AE CE =⎧⎨=⎩∴△CEG ≌△AFE ,∴ AF=CG ,∴BA+BC=BF+FA+BG-CG=BF+BG=2BF ,故④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本题中熟练求证三角形全等和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A解析:A【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①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②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得出第三边的取值范围.【详解】解:∵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8,x,∴8-3<x<8+3,即5<x<1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10.C解析:C【分析】求出AF=CE,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判断即可.【详解】解:∵AE=CF,∴AE+EF=CF+EF,∴AF=CE,A、∠B=∠D,∠AFD=∠CEB,AF=CE,满足AAS,能判定△ADF≌△CBE;B、BE=DF,∠AFD=∠CEB,AF=CE,满足SAS,能判定△ADF≌△CBE;C、AD=CB,AF=CE,∠AFD=∠CEB,满足SSA,不能判定△ADF≌△CBE;D、AD∥BC,则∠A=∠C,又AF=CE,∠AFD=∠CEB,满足ASA,能判定△ADF≌△CBE;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11.A解析:A【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方程求出a、b的值,再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求出c的取值范围,然后解答即可.【详解】解:∵|a﹣5|+(b﹣3)2=0,∴a﹣5=0,b﹣3=0,解得a=5,b=3,∵5﹣3=2,5+3=8,∴2<c<8,∴c的值可以为7.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注意: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12.A解析:A【详解】∵△ABD≌△ACE,∴∠ADB=∠AEC,∠BAD=∠CAE,BD=CE,∴180°-∠ADB=180°-∠AEC,∠BAD+∠DAE=∠CAE+∠DAE,BD+DE=CE+DE,即∠ADE=∠AED,∠BAE=∠CAD,BE=CD,故B、C、D选项成立,不符合题意;无法证明AC=CD,故A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13.(答案不唯一)【分析】要使△ABC≌△DCB由于BC是公共边若补充一组边相等则可用SSS判定其全等;【详解】解:添加AB=DC∵AC=BDBC=BCAB=DC∴△ABC≌△DCB(SSS)∴加一个适(答案不唯一)解析:AB DC【分析】要使△ABC≌△DCB,由于BC是公共边,若补充一组边相等,则可用SSS判定其全等;【详解】解:添加AB=DC,∵ AC=BD,BC=BC,AB=DC,∴△ABC≌△DCB(SSS),∴加一个适当的条件是AB=DC,故答案为:AB=D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根据已知图形以及判定方法选择添加的条件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110°【分析】连接AD并延长根据三角殂的外角性质分别表示出∠3和∠4因为∠BDC是∠3和∠4的和从而不难求得∠BDC的度数【详解】解:连接AD 并延长∵∠3=∠1+∠B∠4=∠2+∠C∴∠BDC=∠解析:110°【分析】连接AD,并延长,根据三角殂的外角性质分别表示出∠3和∠4,因为∠BDC是∠3和∠4的和,从而不难求得∠BDC的度数.【详解】解:连接AD,并延长.∵∠3=∠1+∠B,∠4=∠2+∠C.∴∠BDC=∠3+∠4=(∠1+∠B)+(∠2+∠C)=∠B+∠BAC+∠C.∵∠A=47°,∠B=38°,∠C=25°.∴∠BDC=47°+38°+25°=110°,故答案为:11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15.【分析】中线AD把△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中线BE又把△ABD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所以△ABE的面积是△ABC的面积的【详解】解:∵DE分别是BCAD的中点∴△ABD是△ABC面积的△A解析:21cm【分析】中线AD把△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中线BE又把△ABD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所以△ABE的面积是△ABC的面积的14.【详解】解:∵D、E分别是BC,AD的中点,∴△ABD是△ABC面积的12,△ABE是△ABD面积的12,∴△ABE的面积=4×12×12=21cm.故答案为:21cm.【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悉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小三角形.16.③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分析】已知三角形破损部分的边角得到原来三角形的边角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即可求解【详解】第一块和第二块只保留了原三角形的一个角和部分边根据这两块中的任一解析:③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分析】已知三角形破损部分的边角,得到原来三角形的边角,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即可求解.【详解】第一块和第二块只保留了原三角形的一个角和部分边,根据这两块中的任一块均不能配一块与原来完全一样的;第三块不仅保留了原来三角形的两个角还保留了一边,则可以根据ASA来配一块一样的玻璃.故答案为③;两个角及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要认真观察图形,根据已知选择判定方法.17.1<x<6【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解:由题意有8﹣5<1+2x<8+5解得:1<x<6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解析:1<x<6【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解:由题意,有8﹣5<1+2x<8+5,解得:1<x<6.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18.∠A=∠D或∠ABC=∠DCB或BD=AC【分析】已知一条公共边和一个角有角边角或角角边定理再补充一组对边相等或一组对角相等即可【详解】解:添加∠A=∠D∠ABC=∠DCBBD=AC后可分别根据AA解析:∠A=∠D或∠ABC=∠DCB或BD=AC【分析】已知一条公共边和一个角,有角边角或角角边定理,再补充一组对边相等或一组对角相等即可.【详解】解:添加∠A=∠D,∠ABC=∠DCB,BD=AC后可分别根据AAS、SAS、SAS判定△ABC≌△ADC.故答案为:∠A=∠D或∠ABC=∠DCB或BD=AC.【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添加时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不能添加,根据已知结合图形及判定方法选择条件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9.2【分析】本题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到不等式组从而求出三边满足的条件再根据三边长是整数进而求解【详解】设摆出的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是x根则第三边是()根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到:则又因为是整数解析:2【分析】本题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到不等式组,从而求出三边满足的条件,再根据三边长是整数,进而求解.【详解】设摆出的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是x 根,则第三边是(122x -)根,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到:122122x x x x x x +>-⎧⎨-+>⎩, 则3x >, 6x <,又因为x 是整数,∴x 可以取4或5,因而三边的值可能是:4,4,4或5,5,2;共二种情况,则能摆出不同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为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组合三角形的时候,注意较小的两边之和应大于最大的边,三角形三边之和等于12.20.3【分析】易证△ABE ≌△DCF 从而可得出△ABF ≌△DCE 进而可得出△BEF ≌△CFE 【详解】∵AB ∥DC ∴∠A=∠D ∵AB=CDAE=DF ∴△ABE ≌△DCF(SAS)∴AE=DFBE=CF ∴A 解析:3【分析】易证△ABE ≌△DCF,从而可得出△ABF ≌△DCE,进而可得出△BEF ≌△CFE .【详解】∵AB ∥DC∴∠A=∠D∵AB=CD,AE=DF∴△ABE ≌△DCF(SAS)∴AE=DF ,BE=CF∴AF=ED∴△ABF ≌△DCE(SAS)∴BF=EC∵EF=EF∴△BEF ≌△CFE(SSS)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证明,需要注意SSA 是不能证明全等的.三、解答题21.(1)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矩形等;(2)与A ∠相等的角是∠DOB (或∠EOC );猜想四边形BDEC 是等对边四边形;(3)存在等对边四边形,是四边形BDEC ,见解析.【分析】(1)本题理解等对边四边形的图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矩形就是; (2)与∠A 相等的角是∠BOD (或∠COE ),四边形DBCE 是等对边四边形;(3)作CG ⊥BE 于G 点,作BF ⊥CD 交CD 延长线于F 点,易证△BCF ≌△CBG ,进而证明△BDF ≌△CEG ,所以BD =CE ,所以四边形DBCE 是等对边四边形.【详解】解:(1)如: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矩形等.(2)与A ∠相等的角是∠BOD (或∠COE ),∵∠A =60°,12DCB EBC A ∠=∠=∠, ∴∠OBC =∠OCB =30°,∴∠BOD =∠EOC =∠OBC +∠OCB =60°,∴与∠A 相等的角是∠BOD (或∠EOC ),猜想:四边形BDEC 是等对边四边形,(3)存在等对边四边形,是四边形BDEC ,证明:如图作CG ⊥BE 于G ,BF ⊥CD 交CD 的延长线于F ,在△BCF 和△CBG 中,DCB EBC BFC CGB BC BC ∠=∠⎧⎪∠=∠⎨⎪=⎩∴△BCF ≌△CBG (AAS ),∴BF =CG ,∵BDF ABE EBC DCB ∠=∠+∠+∠,BEC ABE A ∠=∠+∠,∴BDF BEC ∠=∠,在△BDF 和△CEG 中,90BDF CEB BFC CGE BF CG ∠∠⎧⎪∠∠=︒⎨⎪⎩=== ∴△BDF ≌△CEG (AAS ),∴BD =CE∴四边形BDEC 是等对边四边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等对边四边形的定义,把证明BD =CE 的问题转化为证明三角形全等的问题.22.(1)正确;(2)成立,理由见解析;(3)正确,理由见解析.【分析】(1)延长FD 到点G ,使DG BE =,连接AG .先证明ADG ABE ≅△△,可得AE=AG ,再证明AEF AGF ≅△△,可得EF=GF ,进而得出EF BE DF =+.即可解题; (2)成立,证明方法同(1):延长FD 到点G ,使DG BE =,连接AG .先证明ADG ABE ≅△△,可得AE=AG ,再证明AEF AGF ≅△△,可得EF=GF ,进而得出EF BE DF =+.即可解题;(3)正确,证明方法同(2):延长FD 到点G ,使DG BE =,连接AG .先证明ADG ABE ≅△△,可得AE=AG ,再证明AEF AGF ≅△△,可得EF=GF ,进而得出EF BE DF =+.即可解题.【详解】解:(1)正确.理由:如图1,延长FD 到点G ,使DG BE =,连接AG .∵90B ADF ︒∠=∠=,∴90ADG ADF B ∠=∠=∠=︒,在△ABE 和△ADG 中,∵DG BE AB AD =⎧⎪=⎨⎪=⎩∠B ∠ADG , ∴△ABE ≌△ADG (SAS ),∴AE=AG ,∠BAE=∠DAG ,∵120BAD ︒∠=,60EAF ︒∠=,∴∠EAF =12∠BAD , ∴∠GAF=∠DAG+∠DAF=∠BAE+∠DAF=∠BAD-∠EAF=∠EAF , ∴∠EAF=∠GAF ,在△AEF 和△AGF 中,∵AE AG EAF GAF AF AF =⎧⎪=⎨⎪=⎩∠∠, ∴△AEF ≌△AGF (SAS ),∴EF=GF ,∵GF=DG+DF=BE+DF ,∴EF BE DF =+;(2)(1)题中的结论依然成立;理由:如图2,延长FD 到点G ,使DG BE =,连接AG .∵110ADF ︒∠=,70B ︒∠=,∴18011070ADG B ∠=︒-︒=︒=∠,在△ABE 和△ADG 中,∵DG BE AB AD =⎧⎪=⎨⎪=⎩∠B ∠ADG , ∴△ABE ≌△ADG (SAS ),∴AE=AG ,∠BAE=∠DAG ,∵100BAD ∠=︒,50EAF ∠=︒,∴∠EAF =12∠BAD , ∴∠GAF=∠DAG+∠DAF=∠BAE+∠DAF=∠BAD-∠EAF=∠EAF , ∴∠EAF=∠GAF ,在△AEF 和△AGF 中,∵AE AG EAF GAF AF AF =⎧⎪=⎨⎪=⎩∠∠, ∴△AEF ≌△AGF (SAS ),∴EF=GF ,∵GF=DG+DF=BE+DF ,∴EF BE DF =+;(3)正确,理由:如图3,延长FD 到点G ,使DG BE =,连接AG .∵180B ADF ︒∠+∠=,180ADG ADF ∠+∠=︒, ∴ADG B ∠=∠,在△ABE 和△ADG 中,∵DG BE AB AD =⎧⎪=⎨⎪=⎩∠B ∠ADG , ∴△ABE ≌△ADG (SAS ),∴AE=AG ,∠BAE=∠DAG ,∵∠EAF =12∠BAD , ∴∠GAF=∠DAG+∠DAF=∠BAE+∠DAF=∠BAD-∠EAF=∠EAF , ∴∠EAF=∠GAF ,在△AEF 和△AGF 中,∵AE AG EAF GAF AF AF =⎧⎪=⎨⎪=⎩∠∠, ∴△AEF ≌△AGF (SAS ),∴EF=GF ,∵GF=DG+DF=BE+DF ,∴EF BE DF =+.【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的综合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添加恰当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本题的关键.23.(1)补全如图所示见解析;CD BC AD =+;(2)成立,证明见解析;(3)点B 的坐标为()1,2-.【分析】(1)依题意补全图,易证△AOD ≌△OBC ,则有AD =CO ,OD =BC ,从而可得CD BC AD =+;(2)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易证23∠∠=,再证明BCO ODA ≌,同(1)即可证明结论;(3)过B 、C 两点作y 轴垂线,构造如(1)图形,即可得三角形全等,再将线段关系即可求出点B 坐标.【详解】(1)补全图1如图所示,CD BC AD =+;证明:∵90AOB ∠=︒,BC ⊥直线l ,AD ⊥ 直线l ,∴∠BCO =∠ODA =90°,∴∠BOC +∠OBC =90°,又∵90AOB ∠=︒,∴∠BOC +∠AOD =90°,∴∠OBC =∠AOD ,在△AOD 和△OBC 中BCO ODA OBC AOD BO AO ∠=∠⎧⎪∠=∠⎨⎪=⎩,∴△AOD ≌△OBC (AAS )∴AD =CO ,OD =BC ,∵CD OD CO =+,∴CD BC AD =+.(2)成立.证明:如图,∵12180BOA ∠+∠=︒-∠,13180BOA ∠+∠=︒-∠,BOA BCO ∠=∠ ∴23∠∠=在BCO 和ODA 中32BCO ODA BO OA ∠=∠⎧⎪∠=∠⎨⎪=⎩∴BCO ODA ≌(AAS )∴BC OD =,CO AD =∴CD CO OD AD BC =+=+(3)点B 的坐标为()1,2-.过程如下:过B 、C 两点作y 轴垂线,垂足分别为M 、N ,同理(1)可得,CN =AM ,AN =MB ,∵点A 的坐标为(0,1),点C 的坐标为()3,2,∴CN =AM =3,ON =2,OA =1,∴MB =AN =ON -OA =1,OM =AM -OA =2,∵点B 在第四象限,∴点B 坐标为:()1,2-.【点睛】主要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图形与坐标变换,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24. 1.5cm DE =.【分析】根据垂直定义求出∠BEC =∠ACB =∠ADC ,根据等式性质求出∠ACD =∠CBE ,根据AAS 证明△BCE ≌△CAD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到AD =CE ,BE =CD ,利用DE =CE−CD ,即可解答.【详解】AD CE ⊥,BE CE ⊥90ADC CEB ∴∠=∠=︒90BCE CBE ∴∠+∠=︒又90ACB ∠=︒90BCE ACD ∴∠+∠=︒CBE ACD ∴=∠在ACD △和CBE △中ADC CEB ACD CBE AC BC ∠=∠⎧⎪∠=∠⎨⎪=⎩()AAS ACD CBE ∴△≌△CD BE ∴=,AD CE =又 2.5cm AD =,1cm BE =2.5cm CE ∴=,1cm =CD2.51 1.5cm DE CE C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垂线的定义等知识点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推出证明ACD CBE ∴≌的三个条件.25.见解析【分析】由AD BE =,得AB=DE ,由//BC EF ,得ABC E ∠=∠,根据SAS 可证.【详解】证明:∵AD BE =,∴AD BD BE BD +=+,∴AB DE =,∵//BC EF ,∴ABC E ∠=∠,在ABC 和DEF 中,AB DE ABC E BC EF =⎧⎪∠=∠⎨⎪=⎩,∴()ABC DEF SAS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边角边”定理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解题关键是挖掘题目隐含的全等条件,根据判定定理证明.26.(1)a>b>c;(2)见解析【分析】(1)a、b、c两两作差可得出a、b、c之间的大小关系;(2)对于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边a,b,c,满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详解】(1)∵a-b=m2+n2-m2=n2>0;a-c=m2+n2-mn=(m-n)2+mn>0;b-c= m2-mn=m(m-n)>0∴a>b>c;(2)由(1)a>b>c可得,a+b>c∵a-b= m2+n2-m2=n2<mn∴a-b<c∴以a、b、c为边长的三角形一定存在.【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差比法比较代数式的大小和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证明三角形的存在.。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3章《三角形》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3)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3章《三角形》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3)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 3 章《三角形》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3)一、填空题(共 10 小题)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 3cm 和 7cm ,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 cm .△2.若∠A=∠B=2∠C ,则 ABC 是 _________ 三角形.(填“钝角”、“锐角”或“直 角”)△3.如图, ABC≌△DEF ,△ABC 的周长为 25cm AB=6cm ,CA=8cm ,则 DE= _________ , DF= _________ ,EF= _________ .4.如图,AB=AD ,BC=DC ,要证∠B=∠D ,则需要连接 _________ ,从而可证 _________和 _________ 全等.5.如图,AD ,AE 分别是△ABC 的角平分线和高线,且∠B=50°,∠C=70°,则∠EAD= _________ .△6.如图,CA⊥BE ,且 ABC≌△ADE ,则 BC 与 DE 的关系是 _________ .7.如图,有一块边长为 4 的正方形塑料模板 ABCD ,将一块足够大的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 点落在 A 点,两条直角边分别与 CD 交于点 F ,与 CB 延长线交于点 E .则四边形 AECF 的 面积是 _________ .8.如图,BA∥CD,∠A=90°,AB=CE,BC=ED,则△CED≌_________,根据是_________.△9.如图,ABC中,AB=AC,BC=8,BD是AC边上的中线,△ABD与△BDC的周长的差是2,则AB=_________.10.如图,对面积为1的△ABC逐次进行以下操作: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AB,BC,CA,得到A B C,至点A,B,C,使得A B=2AB,B C=2BC,C A=2CA,顺次连接A,B,C△1 11111111111记其面积为S;第二次操作,分别延长A B,B C,C A至点A,B,C,使得A B=2A B,11111112222111,得到A B C,记其面积为S;…;按B C=2B C,C A=2C A,顺次连接A,B,C△221112111222222B C,则其面积S=_________.此规律继续下去,可得到A△5555二、选择题(共8小题)11.在下列四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2,2,5B.3,7,10C.3,5,9D.4,5,7△12.(2011•宿迁)如图,已知∠1=∠2,则不一定能使ABD≌△ACD的条件是()A.AB=AC B.BD=CD C.∠B=∠C D.∠BDA=∠CDA 13.如图,∠ACB=90°,CD⊥AB,垂足为D,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图中有三个直角三角形B.∠1=∠2C.∠1和∠B都是∠A的余角D.∠2=∠A14.如图,AC⊥BC,CD⊥AB,DE⊥BC,分别交B C,AB,BC于点C,D,E,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C是△ABC和△ABE的高B.DE,DC都是△BCD的高C.DE是△DBE和△ABE的高D.AD,CD都是△ACD的高15.角α和β互补,α>β,则β的余角为()A.α﹣βB.180°﹣α﹣βC.D.△16.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唯一画出ABC的是()A.AB=3,BC=4,AC=8B.AB=4,BC=3,∠A=30°C.∠A=60°,∠B=45°,AB=4D.∠C=90°,AB=6△17.下列各组条件中,能判定ABC≌△DEF的是()A.AB=DE,BC=EF,∠A=∠DB.∠A=∠D,∠C=∠F,AC=EFC.AB=DE,BC=EF,△ABC的周长=△DEF的周长D.∠A=∠D,∠B=∠E,∠C=∠F△18.如图,DAC和△EBC均是等边三角形,AE、BD分别与CD、CE交于点M、N,有如下结论:①△ACE≌△DCB;②CM=CN;③AC=DN.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3个B.2个C.1个D.0个三、解答题(共7小题)19.如图,在小河的同侧有A,B,C,D四个村庄,图中线段表示道路.邮递员从A村送信到B村,总是走经过C村的道路,不走经过D村的道路,这是为什么呢?请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20.如图,AB=AD,BC=DC,AC与BD相交于点E,由这些条件你能推出哪些结论?(不再添加辅助线,不再标注其它字母.不写推理过程,只要求写出四个你认为正确的结论即可)21.如图是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其中AB=AD,BC=DC,将点A放在角的顶点,AB和AD 沿着角的两边放正,沿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角平分线,请说明它的道理.22.如图,A、B两个建筑物分别位于河的两岸,为了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沿河岸作射线BF,且使BF⊥AB,在BF上截取BC=CD,过D点作DE⊥BF,使E、C、A在一条直线上,则DE的长就是A、B之间的距离,请说明理由..23.如图,公园有一条“Z”字形道路 ABCD ,其中 AB∥CD ,在 E 、M 、F 处各有一个小 石凳,且 BE=CF ,M 为 BC 的中点,请问三个小石凳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说出你推断的理 由.△24.如图, ABC 中,AB=BC=CA ,∠A=∠ABC=∠ACB ,在△ABC 的顶点 A ,C 处各有 一只小蚂蚁,它们同时出发,分别以相同速度由 A 向 B 和由 C 向 A 爬行,经过 t (s )后, 它们分别爬行到了 D ,E 处,设 DC 与 BE 的交点为 F .(△1)证明 ACD≌△CBE ;(2)小蚂蚁在爬行过程中,DC 与 BE 所成的∠BFC 的大小有无变化?请说明理由.25.我们知道,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在什 么情况下,它们会全等? (1)阅读与证明: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显然它们全等.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钝角三角形,可证它们全等(证明略)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锐角三角形,它们也全等,可证明如下:已知: ABC 、 A △1B C 均为锐角三角形,AB=A B ,BC=B C ,∠C=∠C .1 1 1 1 1 l l求证:ABC≌ A △1B C .1 1(请你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证明:分别过点 B ,B 作 BD⊥CA 于 D , 1B D ⊥C A 于D .1 11 11 则∠BDC=∠B D C =90°, 1 1 1∵BC=B C ,∠C=∠C , 1 11∴ BCD≌ B △1C D ,1 1∴BD=B D .1 1(2)归纳与叙述:由(1)可得到一个正确结论,请你写出这个结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10小题)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和7cm,则它的周长是17cm.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分类讨论.分析: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为3cm和7cm,具体哪条是底边,哪条是腰没有明确说明,因此要分两种情况讨论.解答:解:①当腰是3cm,底边是7cm时:不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因此舍去.②当底边是3cm,腰长是7cm时,能构成三角形,则其周长=3+7+7=17cm.故答案为:17.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2.若∠A=∠B=2∠C,则ABC是锐角三角形.(填“钝角”、“锐角”或“直角”)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和已知条件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再判断形状.解答:解:设三角分别是∠A=a°,∵∠A=2∠B=3∠C,∴∠B=a°,∠B=a°,则a+a+a=180°,解a≈98°.所以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故答案为钝角.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正确的设出一个角并表示出其他角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如图,ABC≌△DEF,△ABC的周长为25cm,AB=6cm,CA=8cm,则DE=6cm,DF=8cm,EF=11cm.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ABC的周长求出BC,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解答即可.解答:解:∵△ABC的周长为25cm,AB=6cm,CA=8cm,∴BC=25﹣6﹣8=11cm,∵△ABC≌△DEF,∴DE=AB=6cm,DF=AC=8cm,EF=BC=11cm.故答案为:6cm;8cm;11cm.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找出对应边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AB=AD,BC=DC,要证∠B=∠D,则需要连接AC,从而可证△ABC和△ADC全等.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连接AC,根据AB=AD,BC=DC,AC=AC即可证明△ABC≌△ADC,于是得到∠B=∠D.解答:解:连接AC,在△ABC和△ADC中,∵,∴△ABC≌△ADC(SSS),∴∠B=∠D.故答案为△AC,ABC,△AD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其判定定理,此题基础题,比较简单.5.如图,AD,AE分别是△ABC的角平分线和高线,且∠B=50°,∠C=70°,则∠EAD= 1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求出∠BAC,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AD,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B AE,然后根据∠EAD=∠BAE﹣∠BAD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B=50°,∠C=70°,∴∠BAC=180°﹣∠B﹣∠C=180°﹣50°﹣70°=60°,∵AD是△ABC的角平分线,∴∠BAD=∠BAC=×60°=30°,∵AE是△ABC的高线,∴∠BAE=90°﹣∠B=90°﹣50°=40°,∴∠EAD=∠BAE﹣∠BAD=40°﹣30°=10°.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线的定义,是基础题,准确识图找出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CA⊥BE,且ABC≌△ADE,则BC与DE的关系是相等且垂直.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BC=DE,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C=∠E,根据垂直的定义求出∠BAC=90°,然后求出∠B+∠E=90°,从而得到∠BFE=90°,即BC⊥DE.解答:解:∵△ABC≌△ADE,∴BC=DE,∠C=∠E,∵CA⊥BE,∴∠BAC=90°,∵∠B+∠C=180°﹣∠BAC=180°﹣90°=90°,∴∠B+∠E=90°,∴∠BFE=180°﹣(∠B+∠E)=180°﹣90°=90°,∴BC⊥DE,故BC与DE的关系是相等且垂直.故答案为:相等且垂直.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主要利用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垂直的定义,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有一块边长为4的正方形塑料模板ABCD,将一块足够大的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A点,两条直角边分别与CD交于点F,与CB延长线交于点E.则四边形AECF的面积是16.△S AEB =S△=S△ , 考点: 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 由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可以得到∠D=∠B=90°,AD=AB ,又∠ABE=∠D=90°,而∠EAF=90°由此可以推出∠DAF+∠BAF=90°,∠BAE+∠BAF=90°,进一步得到∠DAF=∠BAE ,所以可以证明△AEB≌△AFD ,所以 AFD ,那么它们 都加上四边形 ABCF 的面积,即可四边形 AECF 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从而求出 其面积.解答: 解:∵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D=∠ABC=90°,AD=AB , ∴∠ABE=∠D=90°, ∵∠EAF=90°,∴∠DAF+∠BAF=90°,∠BAE+∠BAF=90°, ∴∠DAF=∠BAE , ∴△AEB≌△AFD ,△∴S AEB AFD∴它们都加上四边形 ABCF 的面积,可得到四边形 AECF 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16.故答案为:16.点评: 本题需注意:在旋转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全等三角形,应根据所给条件找到.8.如图,BA∥CD ,∠A=90°,AB=CE ,BC=ED ,则△CED≌ △ABC ,根据是HL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DCE=90°,然后利用“HL”证明△CED 和△ABC 全等.解答: 解:∵BA∥CD ,∠A=90°,∴∠DCE=180°﹣∠A=180°﹣90°=90°, ∵在 Rt△CED 和 Rt△ABC 中,,∴ CED≌ ABC (△HL ). 故答案为: ABC ,△HL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求出∠DCE=90°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 ABC 中,AB=AC ,BC=8,BD 是 AC 边上的中线,△ABD 与△BDC 的周长的 差是 2,则 AB= 10 .考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 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可得 AD=CD ,然后求出△ABD 与△BDC 的周长的差=AB﹣BC ,再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 解:∵BD 是 AC 边上的中线,∴AD=CD ,∴△ABD 与△BDC 的周长的差=(AB+AD+BD )﹣(BC+CD+BD )=AB ﹣BC , ∵△ABD 与△BDC 的周长的差是 2,BC=8, ∴AB ﹣8=2, ∴AB=10.故答案为:10.点评: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腰上的中线的定义,求出△ABD 与△BDC 的周长的差=AB﹣BC 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10.如图,对面积为 1 的△ABC 逐次进行以下操作: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 AB ,BC ,CA 至点 A ,B ,C ,使得 A B=2AB ,B C=2BC ,C A=2CA ,顺次连接 A ,B ,C △1,得到 A B C ,111111111 1 1记其面积为 S ;第二次操作,分别延长 A B ,B C ,C A 至点 A ,B ,C ,使得 A B =2A B , 11 11 11 12222 1 1 1B C =2B C ,C A =2C A ,顺次连接 A ,B ,C △2,得到 A B C ,记其面积为 S ;…;按 2 11 12 11 1222 2 22此规律继续下去,可得到A △5BC ,则其面积 S = 195 .5 5 5考点: 三角形的面积. 专题: 压轴题;操作型.分析: 根据高的比等于面积比推理出A △1BC 的面积是 A △1BC 面积的 2 倍,则 A △1B B 的11面积是A △1BC 面积的 3 倍…,以此类推,得出 A △2BC 的面积.2 2解答: 解:连接 A C ,根据 A B=2AB ,得到:AB :A A=1:3,111因而若过点 B ,A 作△ABC 与 AA △1C 的 AC 边上的高,则高线的比是 1:3, 1因而面积的比是 1:△3,则 A BC 的面积是△ABC 的面积的 2 倍,1设△ABC 的面积是 △a ,则 A BC 的面积是 2a , 1同理可以得到A △1BC 的面积是 A △1BC 面积的 2 倍,是 4a ,1则 A △1B B 的面积是 6a ,1同理B △1C C 和 A △1C A 的面积都是 6a ,11△A B C 的面积是 19a ,1 1 1即 A △1B C 的面积是△ABC 的面积的 19 倍, 1 1同理A △2BC 的面积是 A △1B C 的面积的 19 倍,2 21 1即 A △1B C 的面积是 △19, A B C 的面积 192,1 12 2 2依此类推,AB C的面积是S=195=2476099.△5555点评:正确判断相邻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本题的难度较大.二、选择题(共8小题)11.在下列四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2,2,5B.3,7,10C.3,5,9D.4,5,7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2+2=4<5,∴2,2,5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3+7=10,∴3,7,10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C、∵3+5=8<9,∴3,5,9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4,5,7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记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12.(2011•宿迁)如图,已知∠1=∠2,则不一定能使ABD≌△ACD的条件是()A.AB=AC B.BD=CD C.∠B=∠C D.∠BDA=∠CDA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压轴题.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ASA,SAS,AAS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1=∠2,AD为公共边,若AB=AC,则△ABD≌△ACD(SAS);故本选项正确,不合题意.B、∵∠1=∠2,AD为公共边,若BD=CD,不符合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不能判定△ABD≌△ACD;故本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1=∠2,AD为公共边,若∠B=∠C,则△ABD≌△ACD(AAS);故本选项正确,不合题意.D、∵∠1=∠2,AD为公共边,若∠BDA=∠CDA,则△ABD≌△ACD(ASA);故本选项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的理解和掌握,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3.如图,∠ACB=90°,CD⊥AB,垂足为D,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图中有三个直角三角形C.∠1和∠B都是∠A的余角B.∠1=∠2 D.∠2=∠A考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在△ABC中,∠ACB=90°,CD⊥AB,因而△ACD∽△CBD∽△AB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就可以证明各个选项.解答:解:∵∠ACB=90°,CD⊥AB,垂足为D,∴△ACD∽△CBD∽△ABC.A、∴图中有三个直角三角形Rt△ACD、Rt△CBD、Rt△ABC;故本选项正确;B、应为∠1=∠B、∠2=∠A;故本选项错误;C、∴∠1=∠B、∠2=∠A,而∠B是∠A的余角,∴∠1和∠B都是∠A的余角;故本选项正确;D、∴∠2=∠A;故本选项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把这个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14.如图,AC⊥BC,CD⊥AB,DE⊥BC,分别交B C,AB,BC于点C,D,E,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C是△ABC和△ABE的高C.DE是△DBE和△ABE的高B.DE,DC都是△BCD的高D.AD,CD都是△ACD的高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分析:三角形的高即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引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根据概念可知.解答:解:A、AC是△ABC和△ABE的高,正确;B、DE,DC都是△BCD的高,正确;C、DE不是△ABE的高,错误;D、AD,CD都是△ACD的高,正确.故选C.点评: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的概念.15.角α和β互补,α>β,则β的余角为()A.α﹣βB.180°﹣α﹣βC.D.考点:余角和补角.分析:根据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180°表示出α+β,再根据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90°列式整理即可得解.解答:解:∵角α和β互补,∴α+β=180°,∴β的余角为:90°﹣β=(α+β)﹣β=(α﹣β).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利用90°和180°的倍数关系消掉常数是解题的关键.△16.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唯一画出ABC的是()A.AB=3,BC=4,AC=8C.∠A=60°,∠B=45°,AB=4B.AB=4,BC=3,∠A=30°D.∠C=90°,AB=6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作图题;压轴题.分析:要满足唯一画出△ABC,就要求选项给出的条件符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不符合判定方法的画出的图形不一样,也就是三角形不唯一,而各选项中只有C选项符合ASA,是满足题目要求的,于是答案可得.解答:解:A、因为AB+BC<AC,所以这三边不能构成三角形;B、因为∠A不是已知两边的夹角,无法确定其他角的度数与边的长度;C、已知两角可得到第三个角的度数,已知一边,则可以根据ASA来画一个三角形;D、只有一个角和一个边无法根据此作出一个三角形.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三角形的作图方法等知识点;能画出唯一三角形的条件一定要满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不符合判定方法的画出的三角形不确定,当然不唯一.△17.下列各组条件中,能判定ABC≌△DEF的是()A.AB=DE,BC=EF,∠A=∠DB.∠A=∠D,∠C=∠F,AC=EFC.AB=DE,BC=EF,△ABC的周长=△DEF的周长D.∠A=∠D,∠B=∠E,∠C=∠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SSS))可得当AB=DE,BC=EF,AC=DF可判定△ABC≌△DEF,做题时要对选项逐个验证.解答:解:A、满足SSA,不能判定全等;B、AC=EF不是对应边,不能判定全等;C、符合SSS,能判定全等;D、满足AAA,不能判定全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在应用判定方法做题时找准对应关系,对选项逐一验证,而AAA,SSA不能作为全等的判定方法.△18.如图,DAC和△EBC均是等边三角形,AE、BD分别与CD、CE交于点M、N,有如下结论:①△ACE≌△DCB;②CM=CN;③AC=DN.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3个B.2个C.1个D.0个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得出AC=CD,BC=CE,∠ACD=∠BCE=60°,求出∠ACE=∠BCD,根据SAS证△ACE≌△BCD,推出∠NDC=∠CAM,求出∠DCE=∠ACD,证△ACM≌△DCN,推出CM=CN,AM=DN,即可判断各个结论.解答:解:∵△DAC和△EBC均是等边三角形,∴AC=CD,BC=CE,∠ACD=∠BCE=60°,∴∠ACD+∠DCE=∠BCE+∠DCE,∴∠ACE=∠BCD,在△ACE和△BCD中∴△ACE≌△BCD(SAS);∴①正确;∵∠ACD=∠BCE=60°,∴∠DCE=180°﹣60°﹣60°=60°=∠ACD,∵△ACE≌△BCD,∴∠NDC=∠CAM,在△ACM和△DCN中∴△ACM≌△DCN(ASA),∴CM=CN,AM=DN,∴②正确;∵△ADC是等边三角形,∴AC=AD,∠ADC=∠ACD,∵∠AMC>∠ADC,∴∠AMC>∠ACD,∴AC>AM,即AC>DN,∴③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辨析能力.三、解答题(共7小题)19.如图,在小河的同侧有A,B,C,D四个村庄,图中线段表示道路.邮递员从A村送信到B村,总是走经过C村的道路,不走经过D村的道路,这是为什么呢?请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延长AC交BD于E,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得AD+DE>AC+CE,CE+BE>BC,然后整理得到AD+BD>AC+BC,从而得解.解答:解:如图,延长AC交BD于E,在△ADE中,AD+DE>AC+CE,在△CBE中,CE+BE>BC,∴AD+DE+CE+BE>AC+CE+BC,∴AD+BD>AC+BC,因此,邮递员由A村到B村送信,经过C村路程近些,所以,他总是走经过C村的道路,不走经过D村的道路.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记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20.如图,AB=AD,BC=DC,AC与BD相交于点E,由这些条件你能推出哪些结论?(不再添加辅助线,不再标注其它字母.不写推理过程,只要求写出四个你认为正确的结论即可)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开放型.分析:由AB=AD,BC=DC知,AC是BD的中垂线,∴DE⊥AC,可由SSS证得△ABC≌△ADC及AC平分∠BAD等.解答:解:由已知得,AC垂直平分BD,即直线AC为四边形ABCD的对称轴,由对称性可知:DE=BE,DE⊥AC于△E,ABC≌ADC,△AC平分∠BAD等.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做题时要从已知开始思考,结合全等的判定方法进行取舍.21.如图是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其中AB=AD,BC=DC,将点A放在角的顶点,AB和AD 沿着角的两边放正,沿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角平分线,请说明它的道理.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专题:证明题.分析:AC为公共边,其中AB=AD,BC=DC,利用SSS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题.解答:证明:△ABC与△ADC中,∵AB=AD,BC=DC,AC=AC,∴△ABC≌△ADC(SSS),∴∠BAC=∠DAC.即AE平分∠BAD.不论∠DAB是大还是小,始终有AE平分∠BA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这种设计,用SSS判断全等,再运用性质,是全等三角形判定及性质的综合运用,做题时要认真读题,充分理解题意.22.如图,A、B两个建筑物分别位于河的两岸,为了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沿河岸作射线BF,且使BF⊥AB,在BF上截取BC=CD,过D点作DE⊥BF,使E、C、A在一条直线上,则DE的长就是A、B之间的距离,请说明理由.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分析:可以沿河岸作射线BF,且使BF⊥AB,在BF上截取BC=CD,过D点作DE⊥BF,使E、C、A在一条直线上,证明出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从而可得到结论.解答:解:∵∠ACB=∠DCE,BC=CD,∠B=∠EDC=90°,∴△ACB≌△ECD,∴AB=DE.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关键是证明三角形全等,从而得到线段相等,得到结论.23.如图,公园有一条“Z”字形道路ABCD,其中AB∥CD,在E、M、F处各有一个小石凳,且BE=CF,M为BC的中点,请问三个小石凳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说出你推断的理由.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分析:首先连接EM、△MF,再证明BEM≌△CFM可得∠BME=∠FMC,再根据∠BME+∠EMC=180°,可得∠FMC+∠EMC=180,进而得到三个小石凳在一条直线上.解答:解:连接EM、MF,∵AB∥CD,∴∠B=∠C,又∵M为BC中点,∴BM=MC.,∴在△BEM和△CFM中∴△BEM≌△CFM(SAS),∴∠BME=∠FMC,∵∠BME+∠EMC=180°,∴∠FMC+∠EMC=180°,∴三个小石凳在一条直线上.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证明△BEM≌△CFM,证明出∠FMC+∠EMC=180°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4.如图,ABC中,AB=BC=CA,∠A=∠ABC=∠ACB,在△ABC的顶点A,C处各有一只小蚂蚁,它们同时出发,分别以相同速度由A向B和由C向A爬行,经过t(s)后,它们分别爬行到了D,E处,设DC与BE的交点为F.(△1)证明ACD≌△CBE;(2)小蚂蚁在爬行过程中,DC与BE所成的∠BFC的大小有无变化?请说明理由.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分析:(1)根据小蚂蚁的速度相同求出AD=CE,再利用“边角边”证明△ACD和△CBE 全等即可;(2)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EBC=∠ACD,然后表示出∠BFC,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CB,从而得到∠BFC.解答:(1)证明:∵小蚂蚁同时从A、C出发,速度相同,∴t(s)后两只小蚂蚁爬行的路程AD=CE,∵在△ACD和△CBE中,,∴△ACD≌△CBE(SAS);(△2)解:∵ACD≌△CBE,∴∠EBC=∠ACD,∵∠BFC=180°﹣∠EBC﹣∠BCD,∴∠BFC=180°﹣∠ACD﹣∠BCD,=180°﹣∠ACB,∵∠A=∠ABC=∠ACB,∴∠ACB=60°,∴∠BFC=180°﹣60°=120°,∴∠BFC无变化.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主要利用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小蚂蚁的速度相同求出AD=CE是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关键.25.(2006•绍兴)我们知道,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它们会全等?.△1B △1(1)阅读与证明: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显然它们全等.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钝角三角形,可证它们全等(证明略)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锐角三角形,它们也全等,可证明如下:已知: ABC 、 A △1B C 均为锐角三角形,AB=A B ,BC=B C ,∠C=∠C .1 1 1 1 1 l l 求证:ABC≌ A △1B C . 1 1 (请你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证明:分别过点 B ,B 作 BD⊥CA 于 D ,1 B D ⊥C A 于 D . 1 1 1 1 1则∠BDC=∠B D C =90°,1 1 1 ∵BC=B C ,∠C=∠C ,1 1 1 ∴ BCD≌ B △1C D ,1 1 ∴BD=B D . 1 1 (2)归纳与叙述:由(1)可得到一个正确结论,请你写出这个结论.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 压轴题;阅读型.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首先易证得 ADB≌ A △1B C 然后易证出 1 1 ABC≌ A C .1 1解答: 证明:(1)证明:分别过点 B ,B 作 BD⊥CA 于 D ,1 B D ⊥C A 于 D . 1 1 1 1 1 则∠BDC=∠B D C =90°,1 1 1∵BC=B C ,∠C=∠C ,1 1 1 ∴ BCD≌ B △1C D ,1 1 ∴BD=B D . 1 1 补充:∵AB=A B ,∠ADB=∠A D B =90°.1 1 1 1 1 ∴ ADB≌ A △1D B (HL ),1 1 ∴∠A=∠A , 1又∵∠C=∠C ,BC=B C ,1 1 1 在△ABC 与 A △1B C 中,1 1∵,∴ ABC≌ A △1B C (AAS );1 1(△2)解:若两三角形( ABC 、 AB C )均为锐角三角形或均为直角三角形或均 1 1为钝角三角形,则它们全等(AB=A B,BC=B C,∠C=∠C△1,则ABC≌A△1B C).111111点评:命题立意: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阅读理解能力及分析归纳能力.做题时要认真读题,明白题意,然后按要求答题.。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三角形》测试卷(答案解析)(2)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三角形》测试卷(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两直角重合DFB ∠的度数为( )A .145︒B .155︒C .165︒D .175︒ 2.将一副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得到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①13∠=∠; ②180BAE CAD ∠+∠=︒;③若//BC AD ,则230∠=︒;④若150CAD ∠=︒,则4C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下列四组线段中,不可以构成三角形的是( )A .4,5,6B .1.5,2,2.5C .13,14,15D .12,3 4.已知两条线段15cm a =,8cm b =,下列线段能和a ,b 首尾相接组成三角形的是( )A .20cmB .7cmC .5cmD .2cm 5.用若干根等长的小木棍搭建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搭建1个等边三角形最少需要3根小木棍,搭建2个等边三角形最少需要5根小木棍,搭建4个等边三角形最少需要小木棍的根数是( )A .12B .10C .9D .6 6.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8,a .那么a 的值可能是( ) A .2B .9C .13D .15 7.如图,ABC 中,55,B D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且130ACD ∠=︒,则A ∠的度数是( )A .50︒B .65︒C .75︒D .85︒8.如图,在ABC 中,B C ∠=∠,D 为BC 边上的一点,点E 在AC 边上,ADE AED ∠=∠,若10CDE ∠=︒,则BAD ∠的度数为( )A .20°B .15°C .10°D .30°9.如图,线段BE 是ABC 的高的是( )A .B .C .D .10.长度分别为2,3,4,5的四根细木棒首尾相连,围成一个三角形(木棒允许连接,但不允许折断),得到的三角形的最长边长为( )A .8B .5C .6D .711.如图,已知,,90,//AD BC FG BC BAC DE AC ⊥⊥∠=︒.则结论①//FG AD ;②DE 平分ADB ;③B ADE ∠=∠;④CFG BDE ∠+∠90=︒.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12.某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其外角和的3倍,则此多边形的边数是( )A .5B .6C .7D .8 二、填空题13.如图,在Rt ACB ∆中,90ACB ∠=︒,25A ∠=︒,D 是AB 上一点,将Rt ABC ∆沿CD 折叠,使点B 落在AC 边上的B '处,则ADB '∠等于_______.14.过n 边形的一个顶点有9条对角线,则n 边形的内角和为______.15.如图,点P 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若∠BPC=100︒,则∠BAC=_________.16.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7,且第三边长为奇数,这样的三角形的周长最大值是___________,最小值是___________.17.ABC 中,,AB AC 边上的高,CE BD 相交于点F ,,ABC ACB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G ,若=125CGB ∠︒,则CFB ∠=______.18.如图中,36B ∠=︒,76C ∠=︒,AD 、AF 分别是ABC 的角平分线和高,DAF ∠=________.19.一块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其中,直线//a b ,185∠=︒,则2∠=______度.20.如图,在△ABC 中,∠A=64°,∠ABC 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1,∠A 1BC 与∠A 1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 2,得∠A 2;…;∠A n-1BC 与∠A n-1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 n ,要使∠A n 的度数为整数,则n 的值最大为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BP 平分ABC ∠,交CD 于点F ,DP 平分ADC ∠交AB 于点E ,AB 与CD 相交于点G ,42A ∠=︒.(1)若60ADC ∠=︒,求AEP ∠的度数;(2)若38C ∠=︒,求P ∠的度数.22.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的方格纸中,△ABC 的顶点都在方格纸格点上.将△ABC 向左平移2格,再向上平移4格.(1)请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A ′B ′C ′;(2)在图中画出△ABC 的高CD ,中线BE ;(3)在图中能使S △ABC =S △PBC 的格点P 的个数有 个(点P 异于点A ).23.如图①,ABC 中,BD 平分ABC ∠,且与ABC 的外角ACE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D .(1)若75ABC ∠=︒,45ACB ∠=︒,求D ∠的度数;(2)若把A ∠截去,得到四边形MNCB ,如图②,猜想D ∠、M ∠、N ∠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4.()1若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外角和的3倍,求边数n .()2已知a ,b ,c 为三角形三边的长,化简:a b c b c a --+--.25.如图,ABC 中,AD 是高,,AE BF 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80O CAB ∠=︒,60C ∠=°,求DAE ∠和BOA ∠的度数.26.如图,AD ,AE 分别是△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1)已知∠B =40°,∠C =60°,求∠DAE 的度数;(2)设∠B =α,∠C =β(α<β).请直接写出用α、β表示∠DAE 的关系式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45E ∠=︒,利用补角的定义可求120FBE ∠=︒,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即可求出DFB ∠的度数【详解】解:在DEC ∆中∵90C ∠=︒,45CDE ∠=︒∴45E ∠=︒又∵60ABC ∠=︒∴120FBE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DFB E FBE ∠=∠+∠45120=︒+︒16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互为补角的定义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2.C解析:C【分析】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判断①,利用角的和差与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判断②,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先求解CAD ∠,再利用结论②可判断③,由150CAD ∠=︒,先求解230∠=︒, 如图,记,AB DE 交于,G 再求解90AGE ∠=︒,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解4∠, 从而可判断④.【详解】解:90BAC DAE ∠=∠=︒,122390∴∠+∠=∠+∠=︒,13∴∠=∠,故①符合题意, 19090180BAE CAD BAE DAE BAC DAE ∠+∠=∠+∠+∠=∠+∠=︒+︒=︒,故②符合题意;//,BC AD180C CAD ∴∠+∠=︒,45C ∠=︒,135CAD ∴∠=︒,218018013545CAD ∴∠=︒-∠=︒-︒=︒,故③不符合题意; 150180CAD BAE CAD ∠=︒∠+∠=︒,,30BAE ∴∠=︒,如图,记,AB DE 交于,G60E ∠=︒,180306090AGE ∴∠=︒-︒-︒=︒,45,B C ∠=∠=︒4904545.AGE B ∴∠=∠-∠=︒-︒=︒4.C ∴∠=∠ 故④符合题意,综上:符合题意的有①②④.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的和差,余角与补角,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3.D解析:D【分析】计算较小两边的和,与最大的边比较,大于最大的边时三角形存在,依此判断即可.【详解】∵4+5>6,∴能构成三角形;∵1.5+2>2.5,∴能构成三角形;∵14+15>13,∴能构成三角形;∵1+2<1+2=3,∴不能构成三角形;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已知线段长判断三角形的存在,熟记三角形存在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4.A解析:A【分析】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15+8=23>20,能组成三角形,符合题意;B、7+8=15,不能组成三角形,不合题意;C、5+8=13<15,不能组成三角形,不合题意;D、2+8=10<15,不能组成三角形,不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要注意三角形形成的条件: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但通常不需一一验证,其简便方法是将较短两边之和与较长边比较.5.D解析:D【分析】要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通过对图形观察,思考,得出需要小木棍的根数,然后图形对比,选出最少需要小木棍的根数.【详解】图1没有共用部分,要6根小木棍,图2有共用部分,可以减少小木棍根数,仿照图2得到图3,要7根小木棍,同法搭建的图4,要9根小木棍,如按图5摆放,外围大的等边三角形,可以得到5个等边三角形,要9根小木棍,如按图6摆成三棱锥(西面体)就可以得到4个等边三角形,∴搭建4个等边三角形最少需要小木棍6根.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组成图形的边的条数,解答此题需要灵活利用立体空间思维解答.6.B解析:B【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得出a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8-5<a<8+53<a<13,故a的值可能是9,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7.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解.【详解】解: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ACD=∠B+∠A,∴∠A=∠ACD-∠B=130°-55°=7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定理并能灵活运用是解题关键.8.A解析:A【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ADC=∠B+∠BAD,∠AED=∠C+∠EDC,再根据∠B=∠C,∠ADE=∠AED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DC 是△ABD 的外角,∴∠ADC=∠B+∠BAD ,∴∠ADE=∠ADC-∠CDE=∠B+∠BAD-∠CDE∵∠AED 是△CDE 的外角,∴∠AED=∠C+∠EDC ,∵∠ADE=∠AED ,∴∠B+∠BAD-∠CDE=∠C+∠EDC ,∵∠B=∠C ,∴∠BAD=2∠EDC ,∵10CDE ∠=︒∴∠BAD=2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知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之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D解析:D【分析】根据高的画法知,过点B 作AC 边上的高,垂足为E ,其中线段BE 是△ABC 的高,再结合图形进行判断.【详解】A 选项中,BE ⊥BC ,BE 与AC 不垂直,此选项错误;B 选项中,BE ⊥AB ,BE 与AC 不垂直,此选项错误;C 选项中,BE ⊥AB ,BE 与AC 不垂直,此选项错误;D 选项中,BE ⊥AC ,∴线段BE 是△ABC 的高,此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是指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作垂线,连接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10.C解析:C【分析】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列举出所围成三角形的不同情况,通过比较得到结论.【详解】解:①长度分别为5、4、5,能构成三角形,且最长边为5;②长度分别为2、7、5,不能构成三角形;③长度分别为2、3、9,不能构成三角形;④长度分别为7、3、4,不能构成三角形;⑤长度分别为3、5、6,能构成三角形,且最长边为6;⑥长度分别为2、4、8,不能构成三角形;综上所述,得到三角形的最长边长为6.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利用了三角形中三边的关系求解.注意分类讨论,不重不漏.11.C解析:C【分析】根据,,AD BC FG BC ⊥⊥得到FG ∥AD ,判断①正确;根据∠ADE+∠BDE=90°,∠B+∠BDE=90°,得到③正确;根据//DE AC , 证明∠BDE=∠C ,进行角的代换证明∠BDE+∠CFG=90°,得到④正确; 证明∠ADE+∠BDE=90°,判断②不正确.【详解】解:∵,,AD BC FG BC ⊥⊥∴∠FGB=∠ADB=90°,∴FG ∥AD ,∠ADE+∠BDE=90°,故①正确;∵DE ∥AC ,∴∠DEB=∠CAB=90°,∴∠B+∠BDE=90°,∴B ADE ∠=∠,∴③正确;∵//DE AC ,∴∠BDE=∠C ,∵∠FGC=90°,∴∠C+∠CFG=90°,∴∠BDE+∠CFG=90°,∴④正确;∵∠ADB=90°,∴∠ADE+∠BDE=90°,∴②不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熟知相关定理是解题关键.12.D解析:D【分析】利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和外角和定理,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根据题意,得:(n-2)×180=360×3,解得n=8.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和外角和定理,利用方程法求边数.二、填空题13.【分析】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ACD=∠BCD∠CDB=∠CDB′进而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BDC=∠B′DC再利用平角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将Rt△ABC沿CD折叠使点B落在AC边解析:40【分析】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ACD=∠BCD,∠CDB=∠CDB′,进而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BDC=∠B′DC,再利用平角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将Rt△ABC沿CD折叠,使点B落在AC边上的B′处,∴∠ACD=∠BCD,∠CDB=∠CDB′,∵∠ACB=90°,∠A=25°,∴∠ACD=∠BCD=45°,∠B=90°-25°=65°,∴∠BDC=∠B′DC=180°-45°-65°=70°,∴∠ADB′=180°-70°-70°=40°.故答案为:4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BDC和∠B′DC的度数是解题关键.14.1800°【分析】根据n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n-3)条对角线可得n-3=9求出n的值最后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可得结论【详解】解:由题意得:n-3=9解得n=12则该n边形的内角和是:(12-2解析:1800°【分析】根据n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n-3)条对角线,可得n-3=9,求出n的值,最后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可得结论.【详解】解:由题意得:n-3=9,解得n=12,则该n 边形的内角和是:(12-2)×180°=1800°,故答案为:1800°.【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对角线和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掌握n 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n-3)条对角线是解题的关键.15.【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PBC+∠PCB=故可得到∠ABC+∠ACB=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在△BPC 中∠BPC=∴∠PBC+∠PCB=∵P 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ABC=2∠PBC ∠解析:20︒【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PBC+∠PCB=80︒,故可得到∠ABC+∠ACB=160︒,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在△BPC 中,∠BPC=100︒,∴∠PBC+∠PCB=80︒,∵P 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ABC=2∠PBC ,∠ACB=2∠PCB ,∴∠ABC+∠ACB=2∠PBC+2∠PCB=160︒,∴∠BAC=180()20ABC ACB ︒-∠+∠=︒,故答案为:20︒.【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有关计算,熟练应用定理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16.15【分析】记三角形的第三边为c 先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确定c 的取值范围进而可得三角形第三边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进一步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记三角形的第三边为c 则7-3<c <7+3即4<c <10因为第三解析:15【分析】记三角形的第三边为c ,先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确定c 的取值范围,进而可得三角形第三边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进一步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记三角形的第三边为c ,则7-3<c <7+3,即4<c <10,因为第三边长为奇数,所以三角形第三边长的最大值是9,最小值是5,所以三角形的周长最大值是3+7+9=19;最小值是3+7+5=15;故答案为:19,15.【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与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属于基础题型,正确理解题意、掌握解答的方法是关键.17.11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GBC +∠GCB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BC +∠ACB 从而求出∠A 根据三角形高的定义可得∠AEC=∠FDC=90°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CE解析:11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GBC +∠GCB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BC +∠ACB ,从而求出∠A ,根据三角形高的定义可得∠AEC=∠FDC=90°,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CE ,最后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125CGB ∠︒∴∠GBC +∠GCB=180°-∠CGB=55°∵,ABC ACB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G ,∴∠ABC=2∠GBC ,∠ACB=2∠GCB∴∠ABC +∠ACB=2∠GBC +2∠GCB=2(∠GBC +∠GCB )=110°∴∠A=180°-(∠ABC +∠ACB )=70°∵,AB AC 边上的高,CE BD 相交于点F ,∴∠AEC=∠FDC=90°,∴∠ACE=180°-∠AEC -∠A=20°∴CFB ∠=∠FDC +∠ACE=110°故答案为:110°.【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高和角平分线,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18.【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BAD 度数再由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性质可求出∠ADF 的度数由AF ⊥BC 可求出∠AFD=90°再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解答【详解】∵AF 是的高∴在中∴解析:20︒【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BAD 度数,再由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性质可求出∠ADF 的度数,由AF ⊥BC 可求出∠AFD=90°,再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解答.【详解】∵AF 是ABC 的高,∴90AFB ∠=︒,在Rt ABF 中,36B ∠=︒,∴90BAF B ∠=︒-∠9036=︒-︒54=︒.又∵在ABC 中,36B ∠=︒,76C ∠=︒,∴18068BAC B C ∠=︒-∠-∠=︒,又∵AD 平分BAC ∠, ∴11683422BAD CAD BAC ∠=∠=∠=⨯=︒, ∴DAF BAF BAD ∠=∠-∠5434=︒-︒ 20=︒.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高线、及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等知识,难度中等. 19.40【分析】如图(见解析)先根据直角三角板的定义可得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最后根据对顶角相等即可得【详解】如图由题意得:由对顶角相等得: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 解析:40【分析】如图(见解析),先根据直角三角板的定义可得445∠=︒,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585=∠∠=︒,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340∠=︒,最后根据对顶角相等即可得.【详解】如图,由题意得:445∠=︒,//a b ,185∠=︒,1855∴∠∠==︒,35440∴∠=∠-∠=︒,由对顶角相等得:2340∠=∠=︒,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相等、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是解题关键.20.6【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得到∠A=2∠A1同理可得∠A1=2∠A2即∠A=22∠A2因此找出规律【详解】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ACD=∠A+∠ABC∠A1CD=∠A解析:6【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得到∠A=2∠A1,同理可得∠A1=2∠A2,即∠A=22∠A2,因此找出规律.【详解】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ACD=∠A+∠ABC,∠A1CD=∠A1+∠A1BC,∵∠ABC的平分线与∠ACD的平分线交于点A1,∴∠A1BC=12∠ABC,∠A1CD=12∠ACD,∴∠A1+∠A1BC=12(∠A+∠ABC)=12∠A+∠A1BC,∵A1B、A1C分别平分∠ABC和∠ACD,∴∠ACD=2∠A1CD,∠ABC=2∠A1BC,而∠A1CD=∠A1+∠A1BC,∠ACD=∠ABC+∠A,∴∠A=2∠A1,∴∠A1=12∠A,同理可得∠A1=2∠A2,∴∠A2=14∠A,∴∠A=2n∠A n,∴∠A n=(12)n∠A=642n︒,∵∠A n的度数为整数,∴n=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然后求出后一个角是前一个角的12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72︒;(2)40︒.【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DP=12ADC∠,然后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解;(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DP=∠PDF ,∠CBP=∠PBA ,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A+∠ADP=∠P+∠ABP ,∠C+∠CBP=∠P+∠PDF ,所以∠A+∠C=2∠P ,即可得解.【详解】解:(1)∵DP 平分∠ADC ,∴∠ADP=∠PDF=12ADC ∠, ∵60ADC ∠=︒,∴30ADP ∠=︒,∴304272AEP ADP A ∠=∠+∠=︒+︒=︒;(2)∵BP 平分∠ABC ,DP 平分∠ADC ,∴∠ADP=∠PDF ,∠CBP=∠PBA ,∵∠A+∠ADP=∠P+∠ABP ,∠C+∠CBP=∠P+∠PDF ,∴∠A+∠C=2∠P ,∵∠A=42°,∠C=38°,∴∠P=12(38°+42°)=40°.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定理并理解“8字形”的等式是解题的关键.22.(1)见解析;(2)见解析;(3)4.【分析】(1)利用网格特点和平移的性质,分别画出点A 、B 、C 的对应点A '、B '、C '即可; (2)利用网格特点,作CD ⊥AB 于D ,找出AC 的中点可得到BE ;(3)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过点A 作出BC 的平行线进而得出符合题意的点.【详解】(1)如图所示:△A ′B ′C ′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CD 即为所求;(3)如图所示:能使S △PBC =S △ABC 的格点P 的个数有4个.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变换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高,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P 点位置是解题关键.23.(1)30D ∠=︒;(2)()11802D M N ∠=∠+∠-︒,理由见解析 【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角平分线定义,先求出∠D 、∠A 的等式,推出∠A=2∠D ,最后代入求出即可;(2)根据(1)中的结论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ACE A ABC ∠=∠+∠, ACD ECD A ABD DBE ∴∠+∠=∠+∠+∠,DCE D DBC ∠=∠+∠,又∵BD 平分ABC ∠,CD 平分ACE ∠,ABD DBE ∴∠=∠,ACD ECD ∠=∠,()2A DCE DBC ∴∠=∠-∠,D DCE DBC ∠=∠-∠,2A D ∴∠=∠,75ABC ∠=︒,45ACB ∠=︒,60A ∴∠=︒,30D ∴∠=︒;(2)()11802D M N ∠=∠+∠-︒; 理由:延长BM 、CN 交于点A ,则180A BMN CNM ∠=∠+∠-︒,由(1)知,12D A ∠=∠, ()11802D M N ∴∠=∠+∠-︒.【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的综合运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A=2∠D .24.()18;()22c .【分析】(1)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列出方程即可求解;(2)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a c b +>,b c a +>,再根据化简绝对值的方法即可求解.【详解】解:()1由题意得:()18023603n ︒-=︒⨯,解得:8n =.()2∵a ,b ,c 为三角形三边的长,∴a c b +>,b c a +>, ∴a b c b c a --+--()()2a b c b c a b c a a c b 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多边形的性质及去绝对值的方法.25.10DAE ∠=︒,120BOA ∠=︒【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计算即可.【详解】解:80,CAB ∠=︒且AE 平分,CAB ∠1402CAE CAB ∴∠=∠=︒, 又60,C AD BC ∠=︒⊥,9030,CAD C ∴∠=︒-∠=︒10DAE CAE CAD ∴∠=∠-∠=︒;60,40C CAE ∠=︒∠=︒,100BEO C CAE ∴∠=∠+∠=︒,又180,ABC C CAB ∠+∠+∠=︒40,ABC ∴∠=︒ BF 平分,ABC ∠120,2OBE ABC ∴∠=∠=︒ 120BOA OBE BEO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高和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是解题的关键.26.(1)10︒;(2)1122βα- 【分析】 (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BAC 的度数,得到∠BAE 的度数,求出∠AED 的度数,根据AD 是高线,求得答案;(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BAC 的度数,得到∠BAE 的度数,求出∠AED 的度数,根据AD 是高线,求得答案.【详解】(1)∵∠B =40°,∠C =60°,∴∠BAC=18080B C ︒-∠-∠=︒,∵AE 平分∠BAC ,∴∠BAE=1402BAC ∠=︒, ∴∠AED=∠B+∠BAE=80︒,∵AD 是高线,∴AD ⊥BC ,∴∠DAE=9010AED ︒-∠=︒;(2)∵∠B =α,∠C =β,∴∠180180BAC B C αβ=︒-∠-∠=︒--,∵AE 平分∠BAC ,∴∠BAE=121902B C ︒-∠-∠=121902αβ︒-- ∴∠AED=∠B+∠BAE=121902B C ︒+∠-∠=121902αβ︒+- ∵AD 是高线,∴AD ⊥BC , ∴∠DAE=190212AED C B ︒-∠=∠-∠=1122βα-, 故答案为:1122βα-. 【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基础知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高线,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熟练掌握各知识点并应用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三角形》检测(有答案解析)(1)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三角形》检测(有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两直角重合DFB ∠的度数为( )A .145︒B .155︒C .165︒D .175︒2.将一副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得到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①13∠=∠;②180BAE CAD ∠+∠=︒; ③若//BC AD ,则230∠=︒; ④若150CAD ∠=︒,则4C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3.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7,x ,则x 的值可能是( )A .6B .3C .2D .114.已知两条线段15cm a =,8cm b =,下列线段能和a ,b 首尾相接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20cm B .7cmC .5cmD .2cm5.如图,AD 是ABC 的外角CAE ∠的平分线,35B ∠=︒,60=︒∠DAC ,则ACD∠的度数为( )A .25︒B .85︒C .60︒D .95︒6.如图,在ABC 中,B C ∠=∠,D 为BC 边上的一点,点E 在AC 边上,ADE AED ∠=∠,若10CDE ∠=︒,则BAD ∠的度数为( )A .20°B .15°C .10°D .30° 7.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之比为4:1,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 .7B .8C .9D .108.已知,D 是ABC ∠的边BC 上一点,//DE BA ,CBE ∠和CDE ∠的平分线交于点F ,若F α∠=,则ABE ∠的大小为( )A .αB .52α C .2αD .32α9.如图,在ABC ∆中,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C ⊥,若40,60B C ︒︒∠=∠=,则ADE ∠的度数为( )A .30︒B .40︒C .50︒D .60︒ 10.设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a 五边形的外角和等于,b 则a 与b 的关系是( )A .a b =B .120a b =+C .180b a =+︒D .360b a =+︒ 1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1,2,3B .2,3,4C .2,5,8D .6,3,312.如图,105DBA ∠=︒,125ECA ∠=︒,则A ∠的度数是( )A .75°B .60°C .55°D .50°二、填空题13.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则a b c b c a c a b --+--+-+=______.14.如图1,ABC 纸片面积为24,G 为ABC 纸片的重心,D 为BC 边上的一个四等分点(BD CD <)连结CG ,DG ,并将纸片剪去GDC ,则剩下纸片(如图2)的面积为__________.15.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长都是整数,若其中两条高的长分别为4和12,则第三条高的长为_____.16.如图,∠A +∠B +∠C +∠D +∠E +∠F +∠G +∠H 的度数为___________.17.如图,,AE AD 分别是△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且6B 3︒∠=,6C 7︒∠=则DAE ∠的度数为__.18.如图,已知AE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若8AB cm =,ACE △的周长比AEB △的周长多2cm ,则AC =______cm .19.如图,已知∠A =47°,∠B =38°,∠C =25°,则∠BDC 的度数是______.20.如图,△ABC 中,D 为BC 边上的一点,BD :DC=2:3,△ABC 的面积为10,则△ABD 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已知长方形ABCD 中,10cm AD =,6cm DC =,点F 是DC 的中点,点E 从A 点出发在AD 上以每秒1cm 的速度向D 点运动,运动时间设为t 秒.(假定0t 10<<)(1)当5t =秒时,求阴影部分(即三角形BEF )的面积;(2)用含t 的式子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并求出当三角形EDF 的面积等于3时,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3)过点E 作//EG AB 交BF 于点G ,过点F 作//FH BC 交BE 于点H ,请直接写出在E 点运动过程中,EG 和FH 的数量关系. 22.阅读下面内容,并解答问题在学习了平行线的性质后,老师请学们证明命题: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小颖根据命题画出图形并写出如下的已知条件. 已知:如图1,//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BEF ∠的平分线与DFE ∠的平分线交于点G .(1)直线EG ,FG 有何关系?请补充结论:求证:“__________”,并写出证明过程; (2)请从下列A 、B 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我选择__________题,并写出解答过程. A .在图1的基础上,分别作BEG ∠的平分线与DFG ∠的平分线交于点M ,得到图2,求EMF ∠的度数.B .如图3,//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点O 在直线AB ,CD 之间,且在直线EF 右侧,BEO ∠的平分线与DFO ∠的平分线交于点P ,请猜想EOF ∠与EPF ∠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它.23.如果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比它相邻的外角的4倍多30°. (1)它是几边形?(2)这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3)求这个正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24.(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度,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2)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是108°,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25.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板XYZ 置在ABC 上,恰好三角板XYZ 的两条直角边XY 、XZ 分别经过点B 、C .ABC 中,30A ∠=︒.(1)ABC ACB ∠+∠=________.(2)ABX ACX ∠+∠=________.(说明理由)26.如图,在ABC 中,D 是AB 上一点,E 是AC 上一点,BE 、CD 相交于点F ,62A ∠=︒,35ACD ∠=︒,20ABE ∠=︒.求:(1)BDC ∠的度数;(2)BFD ∠的度数.对于上述问题,在以下解答过程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理由或数学公式)解:(1)∵BDC A ACD ∠=∠+∠( ) ∴623597BDC ∠=︒+︒=︒(等量代换) (2)∵BFD BDC ABE ∠+∠+∠=______( ) ∴180BFD BDC ABE ∠=︒-∠-∠(等式的性质)1809720=︒-︒-︒(等量代换) 63=︒【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45E ∠=︒,利用补角的定义可求120FBE ∠=︒,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即可求出DFB ∠的度数 【详解】 解:在DEC ∆中∵90C ∠=︒,45CDE ∠=︒ ∴45E ∠=︒ 又∵60ABC ∠=︒ ∴120FBE ∠=︒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DFB E FBE ∠=∠+∠ 45120=︒+︒165=︒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互为补角的定义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2.C解析:C 【分析】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判断①,利用角的和差与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判断②,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先求解CAD ∠,再利用结论②可判断③,由150CAD ∠=︒,先求解230∠=︒, 如图,记,AB DE 交于,G 再求解90AGE ∠=︒, 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解4∠, 从而可判断④. 【详解】 解:90BAC DAE ∠=∠=︒, 122390∴∠+∠=∠+∠=︒,13∴∠=∠,故①符合题意, 19090180BAE CAD BAE DAE BAC DAE ∠+∠=∠+∠+∠=∠+∠=︒+︒=︒,故②符合题意; //,BC AD180C CAD ∴∠+∠=︒, 45C ∠=︒, 135CAD ∴∠=︒,218018013545CAD ∴∠=︒-∠=︒-︒=︒, 故③不符合题意; 150180CAD BAE CAD ∠=︒∠+∠=︒,, 30BAE ∴∠=︒, 如图,记,AB DE 交于,G60E ∠=︒,180306090AGE ∴∠=︒-︒-︒=︒,45,B C ∠=∠=︒4904545.AGE B ∴∠=∠-∠=︒-︒=︒ 4.C ∴∠=∠ 故④符合题意,综上:符合题意的有①②④.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的和差,余角与补角,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3.A解析:A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列出不等式,即可求出x 的取值范围,得到答案. 【详解】解:∵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7,x , ∴7-3<x <7+3, 即4<x <10,四个选项中,A 中,4<6<10,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4.A解析:A 【分析】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 、15+8=23>20,能组成三角形,符合题意;B 、7+8=15,不能组成三角形,不合题意;C 、5+8=13<15,不能组成三角形,不合题意;D 、2+8=10<15,不能组成三角形,不合题意. 故选:A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要注意三角形形成的条件: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但通常不需一一验证,其简便方法是将较短两边之和与较长边比较.5.D解析:D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DAC =∠DAE ,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D ,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解:∵AD 是∠CAE 的平分线,60=︒∠DAC , ∴∠DAC =∠DAE =60°, 又∵35B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D =∠DAE−∠B =60°−35°=25°, ∴在△ACD 中,∠ACD =180°−∠DAC -∠D =180°−60°−25°=95°.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理清图中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6.A解析:A 【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ADC=∠B+∠BAD ,∠AED=∠C+∠EDC ,再根据∠B=∠C ,∠ADE=∠AED 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ADC 是△ABD 的外角, ∴∠ADC=∠B+∠BAD ,∴∠ADE=∠ADC-∠CDE=∠B+∠BAD-∠CDE ∵∠AED 是△CDE 的外角, ∴∠AED=∠C+∠EDC , ∵∠ADE=∠AED ,∴∠B+∠BAD-∠CDE=∠C+∠EDC , ∵∠B=∠C , ∴∠BAD=2∠EDC , ∵10CDE ∠=︒ ∴∠BAD=20°;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知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之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D解析:D 【分析】设多边形有n 条边,则内角和为180°(n ﹣2),再根据内角和等于外角和4倍可得方程180(n ﹣2)=360×4,再解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多边形有n 条边,由题意得: 180(n ﹣2)=360×4, 解得:n =10, 故选:D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和外角和,关键是掌握内角和为180°(n ﹣2).8.C解析:C 【分析】先利用角平分线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2BED α∠=,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即可得出ABE ∠的大小. 【详解】 解:如下图所示,∵CBE ∠和CDE ∠的平分线交于点F , ∴21,22C CBE DE ∠∠==∠∠, ∵12F ∠+∠=∠,F α∠=, ∴21α∠-∠=,∵EBD BED EDC ∠+∠=∠,∴22212ED D C BE EBD α∠∠-∠=∠-==∠, ∵//DE BA ,∴2ABE BED α∠==∠,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与角平分线有关的计算.正确理解三角形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是解题关键.9.C解析:C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180︒求出∠BAC ,再由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求得∠DAC ,最后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求出∠ADE ,问题得到解决. 【详解】解:∵40,60B C ︒︒∠=∠=,∴BAC=180B-C=80∠︒-∠∠︒,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1DAC=BAC=402∠∠︒, ∵DE AC ⊥,∴90DAC=50ADE ∠=︒-∠︒,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定义,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正确理解三角形中角之间的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10.A解析:A【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与多边形外角和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a ,∴a=(4-2)•180°=360°.∵五边形的外角和等于b ,∴b=360°,∴a=b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熟知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B解析: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两条较短的边的长大于最长的边即可.【详解】A 、1+2=3,不能构成三角形, A 错误;B 、2+3=5>4可以构成三角形,B 正确;C 、2+5=7<8,不能构成三角形, C 错误;D 、3+3=6,不能构成三角形,D 错误.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比较简单,熟记三边关系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2.D解析:D【分析】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可求得ABC ∠和ACB ∠,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即可求出A ∠.【详解】解:105DBA ∠=︒,125ECA ∠=︒,18010575ABC ∴∠=︒-︒=︒,18012555ACB ∠=︒-︒=︒.180755550A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邻补角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识记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分析】三角形三边满足的条件是:两边和大于第三边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根据此条件来确定绝对值内的式子的正负从而化简计算即可【详解】解:∵△ABC 的三边长分别是abc ∴必须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的差小 解析:3c b a +-【分析】三角形三边满足的条件是:两边和大于第三边,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根据此条件来确定绝对值内的式子的正负,从而化简计算即可.【详解】解:∵△ABC 的三边长分别是a 、b 、c ,∴必须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0,0,0a b c b c a c a b --<--<-+>, ∴a b c b c a c a b --+--+-+=()()()a b c b c a c a b ------+-+=++++a b c b c a c a b --+-+=3c b a +-故答案为:3c b a +-.【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此题的关键是先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来判定绝对值内式子的正负.14.18【分析】连接BG 根据重心的性质得到△BGC 的面积再根据D 点是BC 的四等分点得到△GDC 的面积故可求解【详解】连接BG ∵G 为纸片的重心∴S △BGC=S △ABC=8∵D 为边上的一个四等分点()∴S △解析:18【分析】连接BG ,根据重心的性质得到△BGC 的面积,再根据D 点是BC 的四等分点得到△GDC 的面积,故可求解.【详解】连接BG ,∵G 为ABC 纸片的重心,∴S △BGC =13S △ABC =8 ∵D 为BC 边上的一个四等分点(BD CD <) ∴S △DGC =34S △BGC =6 ∴剪去GDC ,则剩下纸片的面积为24-6=18 故答案为:18.【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重心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重心的性质及面积的换算关系. 15.5或4【分析】先设长度为412的高分别是ab 边上的边c 上的高为h △ABC 的面积是S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结合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可得关于h 的不等式组解即可【详解】解:设长度为412的高分别是ab 边上解析:5或4.【分析】先设长度为4、12的高分别是a ,b 边上的,边c 上的高为h ,△ABC 的面积是S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222,,412S S S a b c h===,结合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可得关于h 的不等式组,解即可.【详解】解:设长度为4、12的高分别是a ,b 边上的,边c 上的高为h ,△ABC 的面积是S ,那么 222,,412S S S a b c h===, 又∵a-b <c <a+b , ∴2222412412S S S S c -<<+, 即2233S S S h <<, 解得3<h <6,∴h=4或h=5,故答案为:5或4.【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面积、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解不等式组.求出整数值后,能根据三边关系列出不等式组是解题关键.16.36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以及多边形的内角和即可求解【详解】解:∵∠1=∠A+∠B ∠2=∠C+∠D ∠3=∠E+∠F ∠4=∠G+∠H ∴∠A+∠B+∠C+∠D+∠E +∠F+解析:36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以及多边形的内角和即可求解.【详解】解:∵∠1=∠A+∠B ,∠2=∠C+∠D ,∠3=∠E+∠F ,∠4=∠G+∠H ,∴∠A+∠B+∠C+∠D+∠E+∠F+∠G+∠H=∠1+∠2+∠3+∠4,又∵∠1+∠2+∠3+∠4=360°,∴∠A+∠B+∠C+∠D+∠E+∠F+∠G+∠H=360°.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以及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正确转化为多边形的外角和是关键.17.20°【分析】根据高线的定义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分别得出∠CAD=34°进而得出∠CAE 的度数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且∴∵平分∴∵是的高∴∴∴∴故答案为:20°【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解析:20°【分析】根据高线的定义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分别得出68BAC ︒∠=,∠CAD =34°,进而得出∠CAE 的度数,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180B BAC C ︒∠+∠+∠=,且6B 3︒∠=,6C 7︒∠=,∴180180367668BAC B C ︒︒︒︒︒∠=-∠-∠=--=,∵AD 平分BAC ∠, ∴11683422CAD BAC ︒︒∠=∠=⨯=, ∵AE 是ABC ∆的高, ∴90AEC ︒∠=,∴90C CAE ︒∠+∠=,∴90907614CAE C ︒︒︒︒∠=-∠=-=,∴341420DAE CAD CAE ︒︒︒∠=∠-∠=-=,故答案为:20°.【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各性质定义.18.10【分析】依据AE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可得CE=BE再根据AE=AE△ACE的周长比△AEB的周长多2cm即可得到AC的长【详解】解:∵AE 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CE=BE又∵AE=A解析:10【分析】依据AE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可得CE=BE,再根据AE=AE,△ACE的周长比△AEB的周长多2cm,即可得到AC的长.【详解】解:∵AE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CE=BE,又∵AE=AE,△ACE的周长比△AEB的周长多2cm,∴AC-AB=2cm,即AC-8=2cm,∴AC=10cm,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求出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的差等于两边的差是解题的关键.19.110°【分析】连接AD并延长根据三角殂的外角性质分别表示出∠3和∠4因为∠BDC是∠3和∠4的和从而不难求得∠BDC的度数【详解】解:连接AD 并延长∵∠3=∠1+∠B∠4=∠2+∠C∴∠BDC=∠解析:110°【分析】连接AD,并延长,根据三角殂的外角性质分别表示出∠3和∠4,因为∠BDC是∠3和∠4的和,从而不难求得∠BDC的度数.【详解】解:连接AD,并延长.∵∠3=∠1+∠B,∠4=∠2+∠C.∴∠BDC=∠3+∠4=(∠1+∠B)+(∠2+∠C)=∠B+∠BAC+∠C.∵∠A=47°,∠B=38°,∠C=25°.∴∠BDC=47°+38°+25°=110°,故答案为:11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4【分析】利用面积公式可得出△ABD 与△ABC 等高只需求出BD 与BC 的比值即可求出三角形ABD 的面积【详解】解:∵BD :DC=2:3∴BD=BC △ABD 的面积=BD•h =× BC•h=△ABC 的面积解析:4【分析】利用面积公式可得出△ABD 与△ABC 等高,只需求出BD 与BC 的比值即可求出三角形ABD 的面积.【详解】解:∵BD :DC=2:3,∴BD=25BC . △ABD 的面积=12BD•h =12× 25BC•h=25△ABC 的面积=25×10=4.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面积公式以及根据公式计算三角形面积的能力.三、解答题21.(1)4522cm ;(2)23302t cm ⎛⎫- ⎪⎝⎭;218cm ;(3)53EG FH = 【分析】(1)由长方形的性质得出10cm BC AD ==,6cm AB DC ==,由5t =得AE=5,DE=10-5=5,根据ABCD BEF BE BCF DEF S S S S S =---△△A △△长方形即可求解;(2)由题意得AE=t ,DE=10-t ,根据ABCD BEF BE BCF DEF S S S S S =---△△A △△长方形表示出阴影部分的面积;由12EDF S DE DF =⋅△求出t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3)由长方形ABCD 得AD CD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EG HF ⊥,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可得DE ,AE ,DF ,CF 分别等于,,,EGF EGB EHF BHF △△△△的高,由BEF S的面积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长方形ABCD 中,10cm AD =,6cm DC =,∴10cm BC AD ==,6cm AB DC ==,∵点F 是DC 的中点,∴3cm DF CF ==,当5t =秒时,AE=5cm ,DE=10-5=5 cm ,∵ABCD BEF BE BCF DEF S S S S S =---△△A △△长方形=()()()1111066510353222⨯-⨯-⨯-⨯ =156015152--- =4522cm ; (2)由题意得AE=t ,DE=10-t ,∵ABCD BEF BE BCF DEF S S S S S =---△△A △△长方形 =()()1111066103310222t t ⨯-⨯-⨯-⨯⨯- =360315152t t ---+ =3302t -, ∴用含t 的式子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3302t cm ⎛⎫-⎪⎝⎭; 当三角形EDF 的面积等于3时,12EDF S DE DF =⋅△=()13102t ⨯⨯-=3, 解得:8t =, 8t =时,38=30=182S ⨯-阴影2cm ; (3)∵长方形ABCD ∴AD CD ⊥,//,//AB CD AD BC ,∵//EG AB ,//FH BC ,∴EG HF ⊥,,AD EG CD HF ⊥⊥,∴DE ,AE 分别等于,EGF EGB △△的EG 边上的高,DF ,CF 分别等于,EHF BHF △△的FH 边上的高, ∴11112222BEF S EG DE EG AE HF DF HF CF =⋅+⋅=⋅+⋅△, ∴()()1122EG DE AE HF DF CF +=+,即EG AD HF CD ⋅=⋅, ∵10cm AD =,6cm DC =,∴106EG HF =,即53EG FH =.【点睛】本题是一个动点问题,考查了平行线间的距离,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2.(1)EG ⊥FG ,证明见解析;(2)A .45;B .2EOF EPF ∠=∠(在A 、B 两题中任选一题即可)【分析】(1)由AB ∥CD ,可知∠BEF 与∠DFE 互补,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90GEF GFE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G =90︒,则EG FG ⊥; (2)A .由(1)可知90BEG DFG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45MEG MFG ∠+∠=︒,故135MEF MFE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求出EMF ∠=45︒;B .设OEF α∠=,OFE β∠=,故EOF ∠=180αβ︒--,再得到180BEO DFO αβ∠+∠=--︒,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90122PEO PFO αβ︒-∠+∠=-,则119022PEF PFE αβ∠+∠=︒++,再求出EPF ∠,即可比较得到结论.【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求证:“EG ⊥FG”,证明过程如下∵//AB CD∴∠BEF +∠EFD=180° EG 平分BEF ∠,FG 平分DFE ∠,12GEF BEF ∴∠=∠,12GFE DFE ∠=∠, 1111()180902222GEF GFE BEF DFE BEF DFE ∴∠+∠=∠+∠=∠+⨯︒∠==︒. 在EFG 中,180GEF GFE G ∠+∠+∠=︒,180()1809090G GEF GFE ∴∠=-∠+∠=-︒=︒︒︒,EG FG ∴⊥.(2)A .由(1)可知=90BEG DFG GEF GFE ∠+∠=∠+∠︒,∵BEG ∠的平分线与DFG ∠的平分线交于点M∴∠MEG=12∠BEG ,∠MFG=12∠DFG ∴()111190452222MEG MFG BEG DFG BEG DFG ∠+∠=∠+∠=∠+∠=⨯︒=︒ 则4591350MEF MFE ︒+∠︒=+∠=︒, ∴EMF ∠=180135︒-︒=45︒故答案为:A ,45;B.设OEF α∠=,OFE β∠=,∴EOF ∠=180αβ︒--,∵//AB CD∴∠BEF +∠EFD=180°则180BEO DFO αβ∠+∠=--︒∵BEO ∠的平分线与DFO ∠的平分线交于点P∴190122PEO PFO αβ︒-∠+∠=-, ∴111190902222PEF PFE αβαβαβ∠+∠=︒--++=︒++, ∴EPF ∠=111809022αβ⎛⎫︒-︒++ ⎪⎝⎭=121902αβ︒--, ∵EOF ∠=1118029022αβαβ⎛⎫︒--=︒-- ⎪⎝⎭, 故2EOF EPF ∠=∠故答案为:B ,2EOF EPF ∠=∠.(在A 、B 两题中任选一题即可)【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3.(1)十二边形;(2)这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800︒;(3)对角线的总条数为54 条.【分析】(1)设一个外角为x°,则内角为(4x+30)°,根据内角与相邻的外角是互补关系可得x+4x+30=180,解方程可得x 的值,再利用外角和360°÷外角的度数可得边数; (2)利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即可得到答案;(3)根据n 边形有()32n n -条对角线,即可解答. 【详解】(1)设这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x ︒,依题意有430180x x ++=,解得30x =, 3603012︒÷︒=∴这个正多边形是十二边形.(2)这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22)1801800-⨯︒=︒;(3)对角线的总条数为()12312542⨯=-(条)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内角与外角的知识点,此题要结合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寻求等量关系,构建方程求解即可.另外还要注意从n 边形一个顶点可以引(n-3)条对角线. 24.(1)十二边形;(2)五边形【分析】(1)n 边形的内角和可以表示成(n−2)•180°,设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n ,就得到方程,从而求出边数;(2)根据多边形外角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1)设这个多边形是n 边形,根据题意得:2180(10)80n ⨯︒=︒﹣,解得:12n =.故这个多边形是十二边形;(2)18010872︒-︒=︒,多边形的边数是:360725÷=.则这个多边形是五边形.故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5.【点睛】此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多边形外角和,注意多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25.(1)150︒ (2)60︒;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答案;(2)先求得XBC XCB ∠+∠=90°,再根据ABX ACX ∠+∠()()ABC ACB XBC XCB =∠+∠-∠+∠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1)∵180ABC ACB A ∠+∠+∠=︒,30A ∠=︒,∴180ABC ACB A ∠+∠=︒-∠18030=︒-︒150=︒,故答案为:150°;(2)60ABX ACX ∠+∠=︒,理由如下:∵180XBC XCB X ∠+∠+∠=︒,90X ∠=︒,∴180XBC XCB X ∠+∠=︒-∠18090=︒-︒90=︒,∴ABX ACX ∠+∠ABC XBC ACB XCB =∠-∠+∠-∠()()ABC ACB XBC XCB =∠+∠-∠+∠15090=︒-︒60=︒,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6.(1)三角形的外角性质;(2)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1)在△ACD 中,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计算即可;(2)在△BFD中,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详解】(1)∵∠BDC=∠A+∠ACD(三角形的外角性质),∴∠BDC=62°+35°=97°(等量代换),故答案为:三角形的外角性质;(2)∵∠BFD+∠BDC+∠ABE=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BFD=180°-∠BDC-∠ABE(等式的性质),=180°-97°-20°(等量代换)=63°;故答案为: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记性质与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三角形》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4)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三角形》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4)

一、选择题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的是( )A .1,2,4B .5,6,11C .3,3,3D .4,8,12 2.如图,在ABC 中,AB 边上的高为( )A .CGB .BFC .BED .AD3.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两直角重合DFB ∠的度数为( )A .145︒B .155︒C .165︒D .175︒ 4.如图,//,40,50,AB CD B C ∠=︒∠=︒则E ∠的度数为( )A .70︒B .80︒C .90︒D .100︒ 5.若过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画n 条对角线,则n 的值是( )A .1B .2C .3D .4 6.如图,线段BE 是ABC 的高的是( )A .B .C .D .7.在△ABC 中,∠A =x °,∠B =(2x +10)°,∠C 的外角大小(x +40)°,则x 的值等于( ) A .15 B .20 C .30 D .408.在ABC 中,若一个内角等于另两个内角的差,则( )A .必有一个内角等于30°B .必有一个内角等于45°C .必有一个内角等于60°D .必有一个内角等于90°9.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使等腰直角三角板DEF 的锐角顶点D 放在另一块直角三角板(60B ∠=)的斜边AB 上,两块三角板的直角边交于点M .如果75BDE ∠=,那么AMD ∠的度数是( )A .75°B .80°C .85°D .90° 10.以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2cm ,3cm ,6cmB .3cm ,4cm ,8cmC .5cm ,6cm ,10cmD .5cm ,6cm ,11cm 11.下列四个图形中,线段CE 是ABC 的高的是( )A .B .C .D . 12.如图,在ABC ∆中,80,BAC ∠=︒点D 在BC 边上,将ABD △沿AD 折叠,点B 恰好落在AC 边上的点'B 处,若'20B DC ∠=.则C ∠的度数为( )A .20B .25C .35D .40二、填空题13.如图是一块正多边形的碎瓷片,经测得30ACB ∠=︒,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__.14.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连接其余各顶点,可以将这个n 边形分割成17个三角形,则n =______.15.如图1,△ABC 中,有一块直角三角板PMN 放置在△ABC 上(P 点在△ABC 内),使三角板PMN 的两条直角边PM 、PN 恰好分别经过点B 和点C .若∠A =52°,则∠1+∠2=__________;16.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长都是整数,若其中两条高的长分别为4和12,则第三条高的长为_____.17.对于一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下面四个结论中,①可以四个角都是锐角;②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③至少有一个角是钝角;④最多有三个角是钝角;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18.七边形的外角和为________.19.如图:70B ∠=︒,60A ∠=︒,将ABC 沿一条直线MN 折叠,使点C 落到1C 位置,则12∠-∠=______.20.ABC 中,,AB AC 边上的高,CE BD 相交于点F ,,ABC ACB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G ,若=125CGB ∠︒,则CFB ∠=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已知△ABC 中,∠B =60°,AD 是BC 边上的高,AE 是∠BAC 的平分线,且∠DAE=10°,求∠C 的度数.22.如图,已知点D ,E 分别在ABC 的边AB ,AC 上,//DE BC .(1若80ABC ∠=︒,40AED ∠=︒,求A ∠的度数:(2)若180BFD CEF ∠+∠=︒,求证:EDF C ∠=∠.23.阅读下面内容,并解答问题在学习了平行线的性质后,老师请学们证明命题: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小颖根据命题画出图形并写出如下的已知条件.已知:如图1,//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BEF ∠的平分线与DFE ∠的平分线交于点G .(1)直线EG ,FG 有何关系?请补充结论:求证:“__________”,并写出证明过程; (2)请从下列A 、B 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我选择__________题,并写出解答过程. A .在图1的基础上,分别作BEG ∠的平分线与DFG ∠的平分线交于点M ,得到图2,求EMF ∠的度数.B .如图3,//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点O 在直线AB ,CD 之间,且在直线EF 右侧,BEO ∠的平分线与DFO ∠的平分线交于点P ,请猜想EOF ∠与EPF ∠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它.24.如图,在ABC 中,A ACB ∠=∠,CD 为ABC 的角平分线,CE 是ABC 的高.(1)若15DCB ∠=︒,求CBD ∠的度数;(2)若36DCE ∠=︒,求ACB ∠的度数.25.如图BC 平分∠ABE ,DC 平分∠ADE ,求证:∠E+∠A=2∠C26.如图,已知直线//AB CD ,直线EF 分别交直线AB ,CD 于点E ,F ,BEF ∠的平分线与DFE ∠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P .试说明:90P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详解】解:A 、1+2<4,不能构成三角形;B 、5+6=11,不能构成三角形;C 、3+3>3,能构成三角形;D 、8+4=12,不能构成三角形.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的简便方法是看较小的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最大的数.2.A解析:A【分析】在ABC 中,过C 点向AB 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是AB 上的高,由此可得答案.【详解】解:ABC 中,AB 边上的高为:.CG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高的含义,掌握钝角三角形的高是解题的关键.3.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45E ∠=︒,利用补角的定义可求120FBE ∠=︒,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即可求出DFB ∠的度数【详解】解:在DEC ∆中∵90C ∠=︒,45CDE ∠=︒∴45E ∠=︒又∵60ABC ∠=︒∴120FBE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DFB E FBE ∠=∠+∠45120=︒+︒165=︒【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互为补角的定义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4.C解析:C【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14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得到答案.【详解】解:∵//AB CD ,40B ∠=︒,50C ∠=︒,∴140B ∠=∠=︒,∴ 1801180405090E C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C【分析】根据从一个n 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可以连的对角线的条数是n-3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6-3=3(条).答:从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可引出3条对角线.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对角线,解答此类题目可以直接记忆:一个n 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可以连的对角线的条数是n-3.6.D解析:D【分析】根据高的画法知,过点B 作AC 边上的高,垂足为E ,其中线段BE 是△ABC 的高,再结合图形进行判断.【详解】A 选项中,BE ⊥BC ,BE 与AC 不垂直,此选项错误;B选项中,BE⊥AB,BE与AC不垂直,此选项错误;C选项中,BE⊥AB,BE与AC不垂直,此选项错误;D选项中,BE⊥AC,∴线段BE是△ABC的高,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是指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作垂线,连接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7.A解析:A【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C的外角=∠A+∠B,∴x+40=2x+10+x,解得x=1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熟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解题的关键.8.D解析:D【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A+∠B+∠C=180°,把∠C=∠A+∠B代入求出∠C即可判断.【详解】解:∵∠A+∠B+∠C=180°,∠A=∠C-∠B,∴2∠C=180°,∴∠C=90°,∴必有一个内角等于9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能求出三角形最大角的度数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9.D解析:D【分析】由题意得:∠A=30°,∠FDE=45°,利用平角等于180°,可得到∠ADF的度数,在△AMD 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可以求出∠AMD的度数.【详解】解:∵∠B=60°,∴∠A=30°,∵∠BDE=75°,∠FDE=45°,∴∠ADF=180°-75°-45°=60°,∴∠AMD=180°-30°-60°=90°,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题目比较简单,关键是要注意角之间的关系.10.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解答.【详解】A 、∵2+3<6,∴以此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B 、3+4<8,∴以此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C 、∵5+6>10,∴以此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D 、∵5+6=11,∴以此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1.B解析:B【分析】利用三角形高的定义逐一判断选项,可得答案.【详解】A .CE 不垂直AB ,故CE 不是ABC 的高,不符合题意,B .CE 是ABC 中AB 边上的高,符合题意,C .CE 不是ABC 的高,不符合题意,D .CE 不是ABC 的高,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高,关键是掌握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作垂线,垂足与顶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12.D解析:D【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求得'B AB D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及外角的性质列方程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可得'B AB D ∠=∠∵80,BAC ∠=︒∴∠B+∠C=100°又∵'='=20B AB D C B DC C ∠=∠+∠+∠∠,∴∠C+20°+∠C=100°解得:∠C=40°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及外角的性质,找准角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3.12【分析】根据瓷片为正多边形及可知正多边形的外角为进而可求得正多边形的边数【详解】如图延长BC 可知∠1为正多边形的外角∵瓷片为正多边形∴AD=DB=BC ∠ADB=∠DBC ∴四边形ACBD 为等腰梯形解析:12【分析】根据瓷片为正多边形及=30ACB ∠︒,可知正多边形的外角为30︒,进而可求得正多边形的边数.【详解】如图,延长BC ,可知∠1为正多边形的外角,∵瓷片为正多边形,∴AD=DB=BC ,∠ADB=∠DBC ,∴四边形ACBD 为等腰梯形,∴BD ∥AC ,∴∠1==30ACB ∠︒,∴正多边形的边数为:360=1230︒︒, 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正多边形的外角和,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14.19【分析】根据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连接这个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一个n 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的规律作答【详解】解:∵一个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连接其余各顶点可以把多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解析:19【分析】根据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连接这个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一个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的规律作答.【详解】解:∵一个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连接其余各顶点,可以把多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n-2=17,n .∴19故答案为:1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熟记多边形顶点数与分割成的三角形个数的关系.15.38°【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易求∠ABC+∠ACB的度数已知∠P=9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易求∠PBC+∠PCB的度数进而得到∠1+∠2的度数【详解】∵∠A=52°∴∠ABC+∠ACB=18解析:38°【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易求∠ABC+∠ACB的度数.已知∠P=9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易求∠PBC+∠PCB的度数,进而得到∠1+∠2的度数.【详解】∵∠A=52°,∴∠ABC+∠ACB=180°−52°=128°,∵∠P=90°,∴∠PBC+∠PCB=90°,∴∠ABP+∠ACP=128°−90°=38°,即∠1+∠2=38°.故答案为:38°.【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注意运用整体法计算,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求出∠ABC+∠ACB,∠PBC+∠PCB的度数.16.5或4【分析】先设长度为412的高分别是ab边上的边c上的高为h△ABC 的面积是S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结合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可得关于h的不等式组解即可【详解】解:设长度为412的高分别是ab边上解析:5或4.【分析】先设长度为4、12的高分别是a,b边上的,边c上的高为h,△ABC的面积是S,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222,,412S S S a b c h===,结合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可得关于h 的不等式组,解即可.【详解】 解:设长度为4、12的高分别是a ,b 边上的,边c 上的高为h ,△ABC 的面积是S ,那么222,,412S S S a b c h===, 又∵a-b <c <a+b , ∴2222412412S S S S c -<<+, 即2233S S S h <<, 解得3<h <6,∴h=4或h=5,故答案为:5或4.【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面积、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解不等式组.求出整数值后,能根据三边关系列出不等式组是解题关键.17.④【分析】四边形的内角和是根据四边形内角的性质选出正确选项【详解】解:①错误如果四个角都是锐角那么内角和就会小于;②错误可以是四个直角;③错误可以是四个直角;④正确故选:④【点睛】本题考查四边形内角解析:④【分析】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根据四边形内角的性质选出正确选项.【详解】解:①错误,如果四个角都是锐角,那么内角和就会小于360︒;②错误,可以是四个直角;③错误,可以是四个直角;④正确.故选:④.【点睛】本题考查四边形内角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四边形内角的性质.18.360°【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即可求解;【详解】∵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七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故答案为:360°【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的性质掌握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解析:360°【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即可求解;【详解】∵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七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故答案为:360°.【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的性质,掌握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是解题的关键;19.100°【分析】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得∠C的度数又由折叠的性质求得∠C1的度数然后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得答案【详解】解:如图∵∠B=70°∠A=60°∴∠C=180°﹣∠B﹣∠C=50°由折叠可知解析:100°【分析】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得∠C的度数,又由折叠的性质,求得∠C1的度数,然后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得答案.【详解】解:如图,∵∠B=70°,∠A=60°,∴∠C=180°﹣∠B﹣∠C=50°,由折叠可知:∠C1=∠C=50°,∵∠3=∠2+∠C1∠1=∠3+∠C,∴∠1=∠2+∠C1+∠C,∴∠1﹣∠2=2∠C =100°.故答案为:100°.【点睛】此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的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折叠中的对应关系,注意掌握转化思想的应用.20.11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GBC+∠GCB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BC+∠ACB从而求出∠A根据三角形高的定义可得∠AEC=∠FDC=90°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CE解析:11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GBC+∠GCB,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BC+∠ACB,从而求出∠A ,根据三角形高的定义可得∠AEC=∠FDC=90°,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CE ,最后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125CGB ∠︒∴∠GBC +∠GCB=180°-∠CGB=55°∵,ABC ACB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G ,∴∠ABC=2∠GBC ,∠ACB=2∠GCB∴∠ABC +∠ACB=2∠GBC +2∠GCB=2(∠GBC +∠GCB )=110°∴∠A=180°-(∠ABC +∠ACB )=70°∵,AB AC 边上的高,CE BD 相交于点F ,∴∠AEC=∠FDC=90°,∴∠ACE=180°-∠AEC -∠A=20°∴CFB ∠=∠FDC +∠ACE=110°故答案为:110°.【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高和角平分线,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21.∠C =40°【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C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AD ⊥BC ,∴∠ADB=90°,∵∠B=60°,∴∠BAD=30°,∵∠DAE=10°,∴∠BAE=40°,∵AE 平分∠BAC ,∴∠BAE=∠CAE=40°,∠BAC=80°,∴∠C=180°-∠B -∠BAE=40°.【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高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学会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2.(1)60A ∠=︒;(2)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80ADE ABC ∠=∠=︒,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A ∠的度数;(2)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BFD EDF DEF ∠=∠+∠,再结合180BFD CEF ∠+∠=︒可得180EDF DEC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证明结论.【详解】解:(1)∵//DE BC ,80ABC ∠=︒,∴80ADE ABC ∠=∠=︒,∵40AED ∠=︒,∴18060AE A ADE D ∠=︒-∠=∠-︒;(2)∵BFD EDF DEF ∠=∠+∠,180BFD CEF ∠+∠=︒,∴180EDF DEF CEF ∠+∠+∠=︒,即180EDF DEC ∠+∠=︒,∵//DE BC ,∴180C DEC ∠+∠=︒,∴EDF C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能正确理解定理,根据图形得出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23.(1)EG ⊥FG ,证明见解析;(2)A .45;B .2EOF EPF ∠=∠(在A 、B 两题中任选一题即可)【分析】(1)由AB ∥CD ,可知∠BEF 与∠DFE 互补,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90GEF GFE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G =90︒,则EG FG ⊥; (2)A .由(1)可知90BEG DFG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45MEG MFG ∠+∠=︒,故135MEF MFE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求出EMF ∠=45︒;B .设OEF α∠=,OFE β∠=,故EOF ∠=180αβ︒--,再得到180BEO DFO αβ∠+∠=--︒,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90122PEO PFO αβ︒-∠+∠=-,则119022PEF PFE αβ∠+∠=︒++,再求出EPF ∠,即可比较得到结论.【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求证:“EG ⊥FG”,证明过程如下∵//AB CD∴∠BEF +∠EFD=180° EG 平分BEF ∠,FG 平分DFE ∠,12GEF BEF ∴∠=∠,12GFE DFE ∠=∠, 1111()180902222GEF GFE BEF DFE BEF DFE ∴∠+∠=∠+∠=∠+⨯︒∠==︒. 在EFG 中,180GEF GFE G ∠+∠+∠=︒,180()1809090G GEF GFE ∴∠=-∠+∠=-︒=︒︒︒,EG FG ∴⊥.(2)A .由(1)可知=90BEG DFG GEF GFE ∠+∠=∠+∠︒,∵BEG ∠的平分线与DFG ∠的平分线交于点M∴∠MEG=12∠BEG ,∠MFG=12∠DFG ∴()111190452222MEG MFG BEG DFG BEG DFG ∠+∠=∠+∠=∠+∠=⨯︒=︒ 则4591350MEF MFE ︒+∠︒=+∠=︒, ∴EMF ∠=180135︒-︒=45︒故答案为:A ,45;B.设OEF α∠=,OFE β∠=,∴EOF ∠=180αβ︒--,∵//AB CD∴∠BEF +∠EFD=180°则180BEO DFO αβ∠+∠=--︒∵BEO ∠的平分线与DFO ∠的平分线交于点P ∴190122PEO PFO αβ︒-∠+∠=-, ∴111190902222PEF PFE αβαβαβ∠+∠=︒--++=︒++, ∴EPF ∠=111809022αβ⎛⎫︒-︒++ ⎪⎝⎭=121902αβ︒--, ∵EOF ∠=1118029022αβαβ⎛⎫︒--=︒-- ⎪⎝⎭, 故2EOF EPF ∠=∠故答案为:B ,2EOF EPF ∠=∠.(在A 、B 两题中任选一题即可)【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4.(1)120°;(2)36°.【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CB ,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2)设∠A=∠ACB=x ,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CDE ,然后利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1)∵CD 为△ABC 的角平分线,∴∠ACB=2∠DCB=2×15°=30°,∵∠A=∠ACB ,∴∠CBD=180°-∠A-∠ACB=180°-30°-30°=120°;(2)设∠A=∠ACB=x ,∵CE 是△ABC 的高,∠DCE=36°,∴∠CDE=90°-36°=54°,∵CD 为△ABC 的角平分线,∴∠ACD=12∠ACB=12x ,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CDE=∠A+∠ACD , ∴1542x x +=︒, 解得x =36°,即∠ACB=36°.【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熟记各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25.证明见解析.【分析】如图(见解析),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2,34∠=∠∠=∠,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13,42A C E C ∠+∠=∠+∠∠+∠=∠+∠,然后两式相加化简即可得.【详解】 如图,BC 平分ABE ∠,DC 平分ADE ∠,12,34∴∠=∠∠=∠,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153462A C E C ∠+∠=∠=∠+∠⎧⎨∠+∠=∠=∠+∠⎩, 即1342A C E C ∠+∠=∠+∠⎧⎨∠+∠=∠+∠⎩, 两式相加得:14223A E C ∠+∠+∠+∠=∠+∠+∠,14214A E C ∴∠+∠+∠+∠=∠+∠+∠,2E A 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是解题关键.26.证明见解析【分析】由AB∥CD,可知∠BEF与∠DFE互补,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PEF+∠PFE=90°,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出结论.【详解】∵AB∥CD,∴∠BEF+∠DFE=180°.又∵∠BEF的平分线与∠DF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PEF=12∠BEF,∠PFE=12∠DFE,∴∠PEF+∠PFE=12(∠BEF+∠DFE)=90°.∵∠PEF+∠PFE+∠P=180°,∴∠P=9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等知识,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三角形》测试卷(有答案解析)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三角形》测试卷(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40,50,AB CD B C ∠=︒∠=︒则E ∠的度数为( )A .70︒B .80︒C .90︒D .100︒2.已知长度分别为3cm ,4cm ,xcm 的三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三角形,则x 的值不可能是( ) A .2.4 B .3C .5D .8.53.如图,ABC 中,55,B D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且130ACD ∠=︒,则A ∠的度数是( )A .50︒B .65︒C .75︒D .85︒4.如图,1∠等于( )A .40B .50C .60D .70 5.在ABC 中,若B 与C ∠互余,则ABC 是( )三角形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 6.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1:13:24,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7.在ABC 中,若一个内角等于另两个内角的差,则( ) A .必有一个内角等于30° B .必有一个内角等于45° C .必有一个内角等于60° D .必有一个内角等于90° 8.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能与3cm ,7cm 长的两根木棒钉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 A .3cmB .10cmC .4cmD .6cm9.如图,已知,,90,//AD BC FG BC BAC DE AC ⊥⊥∠=︒.则结论①//FG AD ;②DE 平分ADB ;③B ADE ∠=∠;④CFG BDE ∠+∠90=︒.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10.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1,2,3B .2,3,4C .2,5,8D .6,3,3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③若ax ay =,则x y =;④若A 、B 、C 三点共线且AB BC =,则B 为AC 中点;⑤各边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 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①④⑤D .②④⑤12.具备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A B C ∠+∠=∠ B .12A B C ∠=∠=∠ C .3A B C ∠=∠=∠D .1123A B C ∠=∠=∠ 二、填空题13.如图,已知//,AB CD E 是直线AB 上方一点,G 为直线AB 下方一点,F 为直线CD 上一点,148EAF ︒∠=,3BAF BAG ∠=∠,3DCE DCG ∠=∠,则E ∠和G ∠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14.如图,五边形ABCDE 中,//AE BC ,则C D E ∠+∠+∠的度数为__________.15.如图1,△ABC 中,有一块直角三角板PMN 放置在△ABC 上(P 点在△ABC 内),使三角板PMN 的两条直角边PM 、PN 恰好分别经过点B 和点C .若∠A =52°,则∠1+∠2=__________;16.将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如果147∠=︒,220∠=︒,那么3∠= __________.17.如图,在ABC 中,CE AB ⊥于点E ,AD BC ⊥于点D ,且3AB =,6BC =,5CE =,则AD =_________.18.如图,在ABC 中,点D 、E 、F 分别是边BC 、AD 、CE 上的中点,则6ABCS=,则BEF S =△______.19.一副直角,三角板有一个角的顶点如图所示重合,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①如图 1,若 AB⊥AE,则∠BFC=75°;②图 2 中 BD过点C,则有∠DAE+∠DCE=45°;③图 3中∠DAE+∠DFC等于 135°;④保持重合的顶点不变,改变三角板BAD的摆放位置,使得D在边AC上,则∠BAE=105°.20.如图,∠BAK+∠B+∠C+∠CDE+∠E+∠F+∠MGN+∠H+∠K=________.三、解答题21.已知AB∥CD,CF平分∠ECD.(1)如图1,若∠DCF=25°,∠E=20°,求∠ABE的度数.(2)如图2,若∠EBF=2∠ABF,∠CFB的2倍与∠CEB的补角的和为190°,求∠ABE的度数.22.如图,所有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个单位,A、B、C均在格点上.(1)过点A画线段BC的垂线,垂足为E;(2)过点A画线段AB的垂线,交线段CB的延长线于点F;(3)线段BE的长度是点到直线的距离;(4)线段AE、BF、AF的大小关系是.(用“<”连接)23.如图,在平面内有三个点、、A B C(1)根据下列语句画图: ①连接AB ; ②作直线BC ;③作射线AC ,在AC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 使得CD CB =,连接BD ; (2)比较,,AB BD AB BC CD AD +++的大小关系.24.如图,在ABC 中,AD 为高,AE 为BAC ∠的平分线,若28B ∠=︒,52ACD ∠=°,求EAD ∠的度数.25.如果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比它相邻的外角的4倍多30°. (1)它是几边形?(2)这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3)求这个正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26.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板XYZ 置在ABC 上,恰好三角板XYZ 的两条直角边XY 、XZ 分别经过点B 、C .ABC 中,30A ∠=︒.(1)ABC ACB ∠+∠=________.(2)ABX ACX ∠+∠=________.(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1.C 解析:C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14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得到答案. 【详解】解:∵//AB CD ,40B ∠=︒,50C ∠=︒, ∴140B ∠=∠=︒,∴ 1801180405090E C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2.D解析:D 【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求解1<x <7,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 解:长度分别为3cm ,4cm ,xcm 的三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三角形,43∴-<x <43+, 1∴<x <7,x 的值不可能是8.5.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掌握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3.C解析:C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解 . 【详解】解: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 ∠ACD=∠B+∠A ,∴∠A=∠ACD-∠B=130°-55°=75°,【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定理并能灵活运用是解题关键.4.D解析:D 【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直接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160=130∠+︒︒11306070∴∠=︒-︒=︒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比较简单.5.B解析:B 【分析】由B 与C ∠互余,结合180A B C ∠+∠+∠=︒,求解A ∠,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 解:B 与C ∠互余,90B C ∴∠+∠=︒, 180A B C ∠+∠+∠=︒, 90A ∴∠=︒,ABC ∴是直角三角形,故A 、C 、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两个角互余的概念,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6.B解析:B 【分析】根据角的度数之比,求得最大角的度数,根据最大角的性质判断即可. 【详解】∵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1:13:24,∴最大角的度数为°24180111324⨯++=90°,∴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按角的分类,根据度数之比求得最大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7.D解析:D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A+∠B+∠C=180°,把∠C=∠A+∠B 代入求出∠C 即可判断. 【详解】解:∵∠A+∠B+∠C=180°,∠A=∠C-∠B , ∴2∠C=180°, ∴∠C=90°,∴必有一个内角等于90°,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能求出三角形最大角的度数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8.D解析:D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答. 【详解】解:∵三角形的两边为3cm ,7cm , ∴第三边长的取值范围为7-3<x <7+3, 即4<x <10, 只有D 符合题意,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要知道,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9.C解析:C 【分析】根据,,AD BC FG BC ⊥⊥得到FG ∥AD ,判断①正确; 根据∠ADE+∠BDE=90°,∠B+∠BDE=90°,得到③正确;根据//DE AC , 证明∠BDE=∠C ,进行角的代换证明∠BDE+∠CFG=90°,得到④正确; 证明∠ADE+∠BDE=90°,判断②不正确. 【详解】解:∵,,AD BC FG BC ⊥⊥ ∴∠FGB=∠ADB=90°,∴FG∥AD,∠ADE+∠BDE=90°,故①正确;∵DE∥AC,∴∠DEB=∠CAB=90°,∴∠B+∠BDE=90°,∠=∠,∴B ADE∴③正确;DE AC,∵//∴∠BDE=∠C,∵∠FGC=90°,∴∠C+∠CFG=90°,∴∠BDE+∠CFG=90°,∴④正确;∵∠ADB=90°,∴∠ADE+∠BDE=90°,∴②不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熟知相关定理是解题关键.10.B解析: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两条较短的边的长大于最长的边即可.【详解】A、1+2=3,不能构成三角形,A错误;B、2+3=5>4可以构成三角形,B正确;C、2+5=7<8,不能构成三角形,C错误;D、3+3=6,不能构成三角形,D错误.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比较简单,熟记三边关系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1.A解析:A【分析】根据直线的性质、两点间的距离、等式的性质、线段中点定义、多边形的定义依次判断.【详解】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故①正确;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②正确;③若ax ay =,当0a =时,x 不一定等于y ,故③错误;④若A ,B ,C 三点共线且AB BC =,则B 为AC 中点,故④正确; ⑤各角都相等且各边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故⑤错误. ∴正确的有①②④, 故选:A . 【点睛】此题考查理解能力,正确掌握直线的性质、两点间的距离、等式的性质、线段中点定义、正多边形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2.C解析:C 【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代入已知条件求出角的度数,逐一判断是否有直角即可. 【详解】A :ABC ∠+∠=∠,代入+=180A B C ∠+∠∠︒得:2=180C ︒∠⇒=90C ∠︒,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12A B C ∠=∠=∠,代入+=180A B C ∠+∠∠︒得:11++=2=18022C C C C ︒∠∠∠∠⇒=90C ∠︒,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3A B C ∠=∠=∠,代入+=180A B C ∠+∠∠︒得:3+3+=180C C C ︒∠∠∠⇒26C ≈︒∠,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 :1123A B C ∠=∠=∠代入+=180A B C ∠+∠∠︒得:12++=18033C C C ︒∠∠∠⇒=90C ∠︒,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熟悉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运算方式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分析】延长线段BA 交CE 于点M 过点G 作AB 的平行线GN 交CE 于点N 根据平行的性质得由得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即可求出和的数量关系【详解】解:如图延长线段BA 交CE 于点M 过点G 作AB 的平行线GN 解析:1483E G ∠=︒-∠【分析】延长线段BA 交CE 于点M ,过点G 作AB 的平行线GN 交CE 于点N ,根据平行的性质得G BAG GCD ∠=∠+∠,由3BAF BAG ∠=∠,3DCE DCG ∠=∠,得333G BAG DCG ∠=∠+∠,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E EMA EAF BAF ∠+∠=∠-∠,即可求出E ∠和G ∠的数量关系.【详解】解:如图,延长线段BA 交CE 于点M ,过点G 作AB 的平行线GN 交CE 于点N ,∵//AB CD ,∴////BH GN CD ,∴BAG AGN ∠=∠,NGC GCD ∠=∠,EMA ECD ∠=∠,∵G AGN NGC ∠=∠+∠,∴G BAG GCD ∠=∠+∠,∵3BAF BAG ∠=∠,3DCE DCG ∠=∠,∴333G BAG DCG ∠=∠+∠,∵EAB E EMA ∠=∠+∠,EAB EAF BAF ∠=∠-∠,∴E EMA EAF BAF ∠+∠=∠-∠,∴E ECD EAF BAF ∠+∠=∠-∠,∴31483E DCG BAG ∠+∠=︒-∠,∴()14833E BAG DCG ∠=︒-∠+∠,∴1483E G ∠=︒-∠.故答案是:1483E G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找到角与角之间的数量关系.14.【分析】根据求出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求出五边形的内角和即可得到答案【详解】∵∴∵五边形内角和=∴==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熟记多边形内角和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360︒【分析】根据//AE BC 求出180A B ∠+∠=︒,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求出五边形ABCDE 的内角和,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E BC ,∴180A B ∠+∠=︒,∵五边形内角和=5218540(0)-⨯︒=︒,∴C D E ∠+∠+∠=540180︒-︒=360︒,故答案为:360︒.【点睛】此题考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熟记多边形内角和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5.38°【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易求∠ABC +∠ACB 的度数已知∠P =9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易求∠PBC +∠PCB 的度数进而得到∠1+∠2的度数【详解】∵∠A =52°∴∠ABC +∠ACB =18解析:38°【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易求∠ABC +∠ACB 的度数.已知∠P =9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易求∠PBC +∠PCB 的度数,进而得到∠1+∠2的度数.【详解】∵∠A =52°,∴∠ABC +∠ACB =180°−52°=128°,∵∠P =90°,∴∠PBC +∠PCB =90°,∴∠ABP +∠ACP =128°−90°=38°,即∠1+∠2=38°.故答案为:38°.【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注意运用整体法计算,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求出∠ABC +∠ACB ,∠PBC +∠PCB 的度数.16.35°【分析】先求出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的内角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即可求解【详解】∵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度数是60°正方形的度数是90°正五边形的度数是∴∠3=360°-60°-90°解析:35°【分析】先求出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的内角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即可求解.【详解】∵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度数是60°,正方形的度数是90°,正五边形的度数是(52)1801085-⨯︒=︒,∴∠3=360°-60°-90°-108°-∠1-∠2=360°-60°-90°-108°-47°-20°=35°,故答案是:3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以及外角和定理,准确分析图形中角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7.【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AB=3BC=6CE=5∴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以及三角形的面积熟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解析:2.5【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1122ABCS AB CE BC AD =⨯=⨯,∵AB=3,BC=6,CE=5,∴11356 22AD⨯⨯=⨯⨯,解得 2.5AD=.故答案为:2.5.【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以及三角形的面积,熟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8.【分析】利用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解决问题即可【详解】解:∵BD=DC∴S△ABD=S△ADC=×6=3(cm2)∵AE=DE∴S△AEB=S△AEC=×3=(cm2)∴S△BEC解析:3 2【分析】利用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解决问题即可.【详解】解:∵BD=DC,∴S△ABD=S△ADC=12×6=3(cm2),∵AE=DE,∴S△AEB=S△AEC=12×3=32(cm2),∴S△BEC=6-3=3(cm2),∵EF=FC,∴S △BEF =12×3=32(cm 2), 故答案为32.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中线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9.①②③④【分析】由可得:再结合:从而可求解于是可得可判断①;由可得:再利用:求解可判断②;由再利用角的和差可得:可判断③;由图4可得:可判断④【详解】解:如图1故①正确;如图2故②正确;如图3故③正解析:①②③④.【分析】由,AB AE ⊥可得:90BAC CAD DAE ∠+∠+∠=︒,再结合:2105BAC CAD DAE ∠+∠+∠=︒,从而可求解CAD ∠,于是可得BFC ∠,可判断①;由90ADB ,∠=︒可得:90DAC ACD ∠+∠=︒,再利用:180CAE E ACE ∠+∠+∠=︒, 45E ∠=°,求解DAE DCE ∠+∠,可判断②;由,DFC D DAF ∠=∠+∠再利用角的和差可得:135DFC DAE D CAE ∠+∠=∠+∠=︒,可判断③;由图4可得:105BAE BAC CAE ∠=∠+∠=︒,可判断④. 【详解】解:如图1,,AB AE ⊥90BAC CAD DAE ∴∠+∠+∠=︒,60BAD BAC CAD ∠=∠+∠=︒,45CAE CAD DAE ∠=∠+∠=︒,2105BAC CAD DAE ∴∠+∠+∠=︒,15CAD ∴∠=︒,90ADB ∠=︒,901575BFC AFD ∴∠=∠=︒-︒=︒,故①正确; 如图2,90ADB ∠=︒,90DAC ACD ∴∠+∠=︒,180CAE E ACE ∠+∠+∠=︒, 45E ∠=°,90ACE ∠=︒, 180CAD DAE ACD DCE E ∴∠+∠+∠+∠+∠=︒,()()180180904545DAE DCE CAD ACD E ∴∠+∠=︒-∠+∠+∠=︒-︒+︒=︒, 故②正确;如图3,,DFC D DAF ∠=∠+∠9045135DFC DAE D DAF DAE D CAE ∴∠+∠=∠+∠+∠=∠+∠=︒+︒=︒,故③正确;如图4,6045BAD CAE ∠=︒∠=︒,,6045105BAE ∴∠=︒+︒=︒,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③④.【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角的和差,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0.540°【分析】连接AGGD 先根据∠H+∠K=∠HGA+∠KAG ∠E+∠F=∠EDG+∠FGD 最后根据多边形的面积公式解答即可【详解】解:连接AGGD ∵∠H+∠K+∠HMK=180°∠HGA+∠KA解析:540°【分析】连接AG 、GD ,先根据∠H+∠K=∠HGA+∠KAG, ∠E+∠F=∠EDG+∠FGD,最后根据多边形的面积公式解答即可.【详解】解:连接AG 、GD ,∵∠H+∠K+∠HMK=180°,∠HGA+∠KAG +∠AMG=180°,∠HMK=∠AMG∴∠H+∠K=∠HGA+∠KAG ;同理:∠E+∠F=∠EDG+∠FGD∴∠BAK +∠B +∠C +∠CDE +∠E +∠F +∠MGN +∠H +∠K=∠BAK +∠B +∠C +∠CDE +∠EDG+∠FGD +∠MGN +∠HGA+∠KAG=五边形的内角和=(5-2)×180°=540°故答案为54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多边形内角和定理,根据题意正确作出辅助线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ABE=30°;(2)∠ABE=30°【分析】(1)假设CE与AB相交于点G,由题意易得∠DCE=50°,则有∠CGA=∠BGE=130°,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可求解;(2)假设CE与AB、BF相交于点M、N,设∠ABF=x,∠DCF=∠FCE=y,则有∠EBF=2x,∠ABE=3x,∠DCE=2y,根据题意可得∠AMC=180°-2y,∠E=2y-3x,2∠CFB-∠CEB=10°,进而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及角的和差关系可求解.【详解】解:(1)假设CE与AB相交于点G,如图所示:∵CF平分∠DCE,∠DCF=25°,∴∠DCE=50°,∵AB∥DC,∴∠DCE+∠AGC=180°,∴∠AGC=130°,∴∠EGB=∠AGC=130°,∵∠E=20°,∴∠ABE=30°;(2)假设CE与AB、BF相交于点M、N,如图所示:设∠ABF=x,∠DCF=y,∵∠EBF=2∠ABF,CF平分∠DCE,∴∠EBF=2x,∠ABE=3x,∠FCE=y,∠DCE=2y,∵AB∥DC,∴∠DCE+∠AMC=180°,∴∠EMB=∠AMC=180°-2y,∵∠E+∠EMB+∠ABE=180°,∴∠E=2y-3x ,∵∠E+∠ENB+∠FBE=180°,∴∠ENB=180°+x-2y ,∵∠CFB+∠CNF+∠FCE=180°,∴∠CFB=y-x ,∵∠CFB 的2倍与∠CEB 的补角的和为190°,∴2∠CFB-∠CEB=10°,∴()()22310y x y x ---=︒,解得:10x =︒,∴∠ABE=3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是解题的关键.22.(1)见解析;(2)见解析;(3)B ,AE ;(4)AE <AF <BF【分析】(1)根据垂线的做法画出图象;(2)根据垂线的做法画出图象;(3)根据点到直线距离的定义填空;(4)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直角边的大小关系,得出结果.【详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3) ∵BE AE ⊥,∴线段BE 的长度是点B 到直线AE 的距离,故答案是:B ,AE ;(4)∵AE 是直角三角形AEF 的直角边,AF 是直角三角形AEF 的斜边,∴AE AF <,∵BF 是直角三角形ABF 的斜边,AF 是直角三角形ABF 的直角边,∴AF BF <,∴AE AF BF <<,故答案是:AE AF BF <<.【点睛】本题考查作垂线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作垂线的方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的大小关系.23.(1)见解析;(2)AB BC CD AB BD AD ++>+>【分析】(1)①按要求作图;②按要求作图;③按要求作出射线AC ,然后以点C 为圆心,BC 为半径画弧,交射线AC 于点D ,连接BD ;(2)结合图形,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进行分析比较.【详解】解:(1)①如图,线段AB 即为所求;②如图,直线BC 即为所求;③如图,射线AC ,点D ,线段BD 即为所求(2)如图,在△BCD 中,BC+CD >BD∴AB BC CD AB BD ++>+在△ABD 中,AB+BD >AD∴AB BC CD AB BD AD ++>+>【点睛】本题考查基本作图及三角形三边关系,正确理解几何语言并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是解题关键.24.50°【分析】由AD 为高,28B ∠=︒,求出52ACD ∠=°,利用外角性质求出24BAC ACD B ∠∠∠=-=︒,根据AE 是角平分线,求出1122BAE BAC ∠∠==︒,即可求出EAD ∠的度数.【详解】解:∵AD 为高,28B ∠=︒,∴62BAD ∠=︒.∵52ACD ∠=°,∴24BAC ACD B ∠∠∠=-=︒.∵AE 是角平分线, ∴1122BAE BAC ∠∠==︒, ∴50EAD BAD BAE ∠=∠-∠=︒.此题考查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5.(1)十二边形;(2)这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800︒;(3)对角线的总条数为54 条.【分析】(1)设一个外角为x°,则内角为(4x+30)°,根据内角与相邻的外角是互补关系可得x+4x+30=180,解方程可得x 的值,再利用外角和360°÷外角的度数可得边数; (2)利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即可得到答案;(3)根据n 边形有()32n n -条对角线,即可解答. 【详解】(1)设这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x ︒,依题意有430180x x ++=,解得30x =, 3603012︒÷︒=∴这个正多边形是十二边形.(2)这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22)1801800-⨯︒=︒;(3)对角线的总条数为()12312542⨯=-(条)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内角与外角的知识点,此题要结合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寻求等量关系,构建方程求解即可.另外还要注意从n 边形一个顶点可以引(n-3)条对角线. 26.(1)150︒ (2)60︒;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答案;(2)先求得XBC XCB ∠+∠=90°,再根据ABX ACX ∠+∠()()ABC ACB XBC XCB =∠+∠-∠+∠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1)∵180ABC ACB A ∠+∠+∠=︒,30A ∠=︒,∴180ABC ACB A ∠+∠=︒-∠18030=︒-︒150=︒,故答案为:150°;(2)60ABX ACX ∠+∠=︒,理由如下:∵180XBC XCB X ∠+∠+∠=︒,90X ∠=︒,∴180XBC XCB X ∠+∠=︒-∠18090=︒-︒∠+∠∴ABX ACX=∠-∠+∠-∠ABC XBC ACB XCB()()=∠+∠-∠+∠ABC ACB XBC XCB=︒-︒15090=︒,60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好题)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三角形》测试题(有答案解析)(3)

(好题)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三角形》测试题(有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 中,AB=AC ,AB >BC ,点D 在BC 边上,BD=12DC ,∠BED=∠CFD=∠BAC ,若S △ABC =30,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5B .10C .15D .202.将一副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得到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①13∠=∠;②180BAE CAD ∠+∠=︒; ③若//BC AD ,则230∠=︒; ④若150CAD ∠=︒,则4C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3.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和4,则第三边长可能是( )A .3B .4C .5D .6 4.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3和5,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不可能是( ). A .3B .5C .7D .115.如图,AB =AC ,点D 、E 分别是AB 、AC 上一点,AD =AE ,BE 、CD 相交于点M .若∠BAC =70°,∠C =30°,则∠BMD 的大小为( )A .50°B .65°C .70°D .80° 6.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3、1、4 B .3、5、9C .5、6、7D .3、6、107.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2cm ,3cm ,4cmB .1cm ,4cm ,2cmC .1cm ,2cm ,3cmD .6cm ,2cm ,3cm8.如图,两座建筑物AB ,CD 相距160km ,小月从点B 沿BC 走向点C ,行走ts 后她到达点E ,此时她仰望两座建筑物的顶点A 和D ,两条视线的夹角正好为90︒,且EA ED =.已知建筑物AB 的高为60m ,小月行走的速度为1/m s ,则小月行走的时间t 的值为( )A .100B .80C .60D .509.如图,四边形ABCD 是长方形,点F 是DA 长线上一点,G 是CF 上一点,并且ACG AGC ∠=∠,GAF F ∠=∠.若15ECB ∠=︒,则ACF ∠的度数是( )A .15︒B .20︒C .30D .45︒10.如图,AE ∥DF ,AE =DF .添加下列的一个选项后.仍然不能证明△ACE ≌△DBF 的是( )A .AB =CD B .EC =BF C .∠E =∠FD .EC ∥BF11.下列条件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 A .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B .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 C .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D .两个锐角对应相等12.如图,AOB ∠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 ,OB 上分别取OM ON =,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点M ,N 重合,过顶点O 与角尺顶点C 的射线OC 便是AOB ∠的平分线.这样的作法所运用的原理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该判定方法是( )A .SASB .SSSC .ASAD .AAS二、填空题13.如图,ACE DBF ≌,//AE DF ,8AD =,2BC =,则AB =______.14.如图,已知AC DB =,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可以得到ABC DCB △≌△.15.如图,AC=BC ,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E=BD .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16.如图,BF 平分∠ABD ,CE 平分∠ACD ,BF 与CE 交于G ,若130,90BDC BGC ∠=︒∠=︒,则∠A 的度数为_________.17.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尺按图③放置,使三角尺①的长直角边与三角尺②的某直角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图③中的∠1=______°.18.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8,a ,那么a 的取值范围为__.19.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BE 是AC 边上的高,且AD ,BE 交于点F ,若BF AC =,BD=8,3CD =,则线段AF 的长度为______.20.如图,OA ⊥OB ,∠BOC =30°,OD 平分∠AOC ,则∠BOD =_____度.三、解答题21.如图,在△ABC 中,∠ACB =70 °,∠B =65°,AD ⊥BC ,CE ⊥AB ,垂足分别为D ,E . (1)求证:AE =CE . (2)求证:△AEF ≌△CEB .22.如图(1),已知ABC 中,90BAC ∠=︒,AB AC =;AE 是过A 的一条直线,且B ,C 在AE 的异侧,BD AE ⊥于D ,CE AE ⊥于E . (1)求证:BD DE CE =+;(2)若直线AE 绕A 点旋转到图(2)位置时(BD CE <),其余条件不变,问BD 与DE ,CE 的数量关系如何?请给予证明.(3)若直线AE 绕A 点旋转到图(3)位置时(BD CE >),其余条件不变,问BD 与DE ,CE 的数量关系如何?请直接写出结果,不需证明;(4)根据以上的讨论,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直线AE 在不同位置时BD 与DE ,CE 的位置关系.23.如图,,,,AC BC DC EC AC BC DC EC ⊥⊥==, 求证:(1)ACE BCD ∆≅∆; (2)AE BD ⊥.24.如图,所有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个单位,A 、B 、C 均在格点上.(1)过点A 画线段BC 的垂线,垂足为E ;(2)过点A 画线段AB 的垂线,交线段CB 的延长线于点F ; (3)线段BE 的长度是点 到直线 的距离;(4)线段AE 、BF 、AF 的大小关系是 .(用“<”连接)25.如图,,AD BF 相交于点,//,O AB DF AB DF =,点E 与点C 在BF 上,且BE CF =.(1)求证:ABC DFE∆≅∆;(2)求证:点О为BF的中点.26.△ABC中,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点O作OD⊥OB,交边BC于点D.(1)如图1,猜想∠AOC与∠ODC的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2)如图2,作∠ABC外角∠ABE的平分线交CO的延长线于点F.①求证:BF∥OD;②若∠F=35°,求∠BAC的度数.【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根据△ABE≌△CAF得出△ACF与△ABE的面积相等,可得S△ABE+S△CDF=S△ACD,即可得出答案.【详解】∵∠BED=∠CFD=∠BAC,∠BED=∠BAE+∠ABE,∠BAC=∠BAE+∠CAF,∠CFD=∠FCA+∠CAF,∴∠ABE=∠CAF,∠BAE=∠FCA,在△ABE和△CAF中,ABE CAFAB ACBAE FCA ∠=∠⎧⎪=⎨⎪∠=∠⎩,∴△ABE≌△CAF(ASA),∴S△ABE=S△ACF,∴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 △ABE +S △CDF =S △ACD , ∵S △ABC =30,BD=12DC , ∴S △ACD =20,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2.C解析:C 【分析】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判断①,利用角的和差与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判断②,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先求解CAD ∠,再利用结论②可判断③,由150CAD ∠=︒,先求解230∠=︒, 如图,记,AB DE 交于,G 再求解90AGE ∠=︒, 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解4∠, 从而可判断④. 【详解】 解:90BAC DAE ∠=∠=︒, 122390∴∠+∠=∠+∠=︒,13∴∠=∠,故①符合题意, 19090180BAE CAD BAE DAE BAC DAE ∠+∠=∠+∠+∠=∠+∠=︒+︒=︒,故②符合题意; //,BC AD180C CAD ∴∠+∠=︒, 45C ∠=︒, 135CAD ∴∠=︒,218018013545CAD ∴∠=︒-∠=︒-︒=︒, 故③不符合题意; 150180CAD BAE CAD ∠=︒∠+∠=︒,, 30BAE ∴∠=︒, 如图,记,AB DE 交于,G60E ∠=︒,180306090AGE ∴∠=︒-︒-︒=︒,45,B C ∠=∠=︒4904545.AGE B ∴∠=∠-∠=︒-︒=︒ 4.C ∴∠=∠ 故④符合题意,综上:符合题意的有①②④.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的和差,余角与补角,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3.B解析:B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第三边大于两边之差,而小于两边之和”,求得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详解】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设第三边的长为x , ∵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1和4, ∴4-1<x <4+1,即3<x <5. 故选:B . 【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是正确确定第三边的取值范围.4.D解析:D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答. 【详解】设三角形的第三边为x ,则5-3<x<5+3, 2<x<8, 故选:D . 【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熟记关系是解题的关键.5.A解析:A 【分析】根据题意可证明ABE ACD ≅,即得到B C ∠=∠.再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求出DME ∠,继而求出BMD ∠. 【详解】根据题意ABE ACD ≅(SAS ), ∴30B C ∠=∠=︒∵DME B BDC ∠=∠+∠,BDC C A ∠=∠+∠ ∴307030130DME B A C ∠=∠+∠+∠=︒+︒+︒=︒ ∴180********BMD DME ∠=︒-∠=︒-︒=︒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DME B A C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C解析:C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 、1+3=4,不能组成三角形;B 、3+5=8<9,不能组成三角形;C 、5+6=11>7,能够组成三角形;D 、3+6=9<10,不能组成三角形.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能够组成三角形三边的条件:用两条较短的线段相加,如果大于最长的那条线段就能够组成三角形.7.A解析:A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之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A 、2+3>4,能围成三角形;B 、1+2<4,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C 、1+2=3,不能围成三角形;D 、2+3<6,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故选:A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应用,在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判定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时并不一定要列出三个不等式,只要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判定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8.A解析:A 【分析】首先证明∠A=∠DEC ,然后可利用AAS 判定△ABE ≌△ECD ,进而可得EC=AB=60m ,再求出BE 的长,然后利用路程除以速度可得时间. 【详解】 解:∵∠AED=90°, ∴∠AEB+∠DEC=90°, ∵∠ABE=90°, ∴∠A+∠AEB=90°, ∴∠A=∠DEC , 在△ABE 和△DCE 中B C A DEC AE DE ∠=∠⎧⎪∠=∠⎨⎪=⎩, ∴△ABE ≌△ECD (AAS ), ∴EC=AB=60m , ∵BC=160m , ∴BE=100m ,∴小华走的时间是100÷1=100(s ), 故选:A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关键是正确判定△ABE ≌△ECD .9.C解析:C 【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AD ∥BC ,∠DCB =9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F =∠ECB =15°,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到∠ACF =∠AGC =∠GAF +∠F =2∠F ,于是得到结论. 【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 ∴AD ∥BC ,∠DCB =90°, ∴∠F =∠ECB =15°, ∴∠GAF =∠F =15°,∴∠ACF =∠AGC =∠GAF +∠F =2∠F =30°,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矩形的对边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10.B解析:B 【分析】结合题目条件,依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逐一判断即可.【详解】∵AE ∥DF ,∴∠A =∠D ,A 、根据SAS ,可以推出△ACE ≌△DBF ,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SSA 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本选项符合题意.C 、根据ASA ,可以推出△ACE ≌△DBF ,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根据AAS ,可以推出△ACE ≌△DBF ,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熟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1.D解析:D【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解:A 、可以利用边角边判定两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 、可以利用角角边判定两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 、根据斜边直角边定理判定两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 、三个角对应相等不能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本题主要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运用好有一对相等的直角这一隐含条件是解题的关键.12.B解析:B【分析】根据作图过程可得OM=ON ,MC=NC ,再利用SSS 可判定△MCO ≌△NCO .【详解】解:∵在△MCO 和△NCO 中MO NO CO CO MC NC ⎧⎪⎨⎪⎩===,∴△MCO≌△NCO(SSS),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二、填空题13.3【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C=BD再求出AB=CD然后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ACE≌△DBF∴AC=DB∴AC-BC=BD-BC 即AB=CD∵AD=8BC=2∴AB=解析:3【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C=BD,再求出AB=CD,然后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ACE≌△DBF,∴AC=DB,∴AC-BC=BD-BC,即AB=CD,∵AD=8,BC=2,∴AB=12(AD-BC)=12×(8-2)=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确定出对应边,然后求出AB=CD是解题的关键.14.(答案不唯一)【分析】要使△ABC≌△DCB由于BC是公共边若补充一组边相等则可用SSS判定其全等;【详解】解:添加AB=DC∵AC=BDBC=BCAB=DC∴△ABC≌△DCB(SSS)∴加一个适解析:AB DC(答案不唯一)【分析】要使△ABC≌△DCB,由于BC是公共边,若补充一组边相等,则可用SSS判定其全等;【详解】解:添加AB=DC,∵ AC=BD,BC=BC,AB=DC,∴△ABC≌△DCB(SSS),∴加一个适当的条件是AB=DC,故答案为:AB=D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根据已知图形以及判定方法选择添加的条件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A=∠B或CD=CEAD=BE∠AEC=∠BDC等【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答即可【详解】解:因为AC=BC∠C=∠C所以添加∠A=∠B或CD=CEAD=BE∠AEC=∠BDC可得△ADC与△解析:∠A=∠B或CD=CE、AD=BE、∠AEC=∠BDC等【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答即可.【详解】解:因为AC=BC,∠C=∠C,所以添加∠A=∠B或CD=CE、AD=BE、∠AEC=∠BDC,可得△ADC与△BEC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BE,故答案为:∠A=∠B或CD=CE、AD=BE、∠AEC=∠BDC.【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16.50°【分析】连接B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得∠DBC+∠DCB的度数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求得∠ABC+∠ACB的度数即可求得∠A的度数【详解】解:连接BC∵∠BDC=130°解析:50°【分析】连接B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得∠DBC+∠DCB的度数,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求得∠ABC+∠ACB的度数,即可求得∠A的度数.【详解】解:连接BC,∵∠BDC=130°,∴∠DBC+∠DCB=180°−∠BDC=50°,∵∠BGC=90°,∴∠GBC+∠GCB=180°−∠BGC=90°,∴∠GBD+∠GCD=(∠GBC+∠GCB)−(∠DBC+∠DCB)=40°,∵BF平分∠ABD,CE平分∠ACD,∴∠ABD+∠ACD=2∠GBD+2∠GCD=80°,∴∠ABC+∠ACB=(∠ABD+∠ACD)+(∠DBC+∠DCB)=130°,∴∠A=180°−(∠ABC+∠ACB)=180°−130°=50°.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与角平分线有关的三角形内角和问题,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105【分析】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求解【详解】如图∵∠2=∠3=∴∠4=∠2+∠3=∴∠1=故答案为:105【点睛】此题考查三角板的角度计算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观察图形掌握各角度之间的位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解析:105【分析】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求解.【详解】如图,∵∠2=30,∠3=45︒,∴∠4=∠2+∠3=75︒,︒-∠=︒,∴∠1=1804105故答案为:105..【点睛】此题考查三角板的角度计算,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观察图形掌握各角度之间的位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8.3<a<13【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答【详解】由题意得:8-5<a<8+5∴3<a<13故答案为:3<a<13【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解析:3<a<13【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答.【详解】由题意得:8-5<a<8+5,∴3<a<13,故答案为:3<a<13.【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9.5【分析】首先证明△ADC ≌△BDF 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FD =CDAD =BD 根据BD =8即可算出AF 的长【详解】解:∵AD 是BC 边上的高BE 是AC 边上的高∴∠ADC =∠FDB =90°∠AEB=解析:5【分析】首先证明△ADC ≌△BDF ,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FD =CD ,AD =BD ,根据BD =8,3CD =,即可算出AF 的长.【详解】解:∵AD 是BC 边上的高,BE 是AC 边上的高,∴∠ADC =∠FDB =90°,∠AEB=90°∴∠1+∠3=90°,∠2+∠4=90°,∵∠3=∠4,∴∠1=∠2,在△ADC 和△BDF 中1=2ADC FDB AC BF ∠∠⎧⎪∠=∠⎨⎪=⎩∴△ADC ≌△BDF (AAS ),∴FD =CD ,AD =BD ,∵CD =3,BD =8,∴FD =3,AD =8,∴AF =AD-DF=8−3=5,故答案为: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掌握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AAS 、SSS 、ASA 、SAS .20.30【分析】本题首先利用垂直性质以及角分线性质求证2∠BOD 与∠BOC 的关系继而将已知代入求解∠BOD 【详解】∵OA ⊥OB ∴∠AOB =90°即∠AOD+BOD =90°;∵OD 平分∠AOC ∴∠AOD =解析:30【分析】本题首先利用垂直性质以及角分线性质求证2∠BOD 与∠BOC 的关系,继而将已知代入求解∠BOD .【详解】∵OA ⊥OB ,∴∠AOB =90°,即∠AOD+BOD =90°;∵OD 平分∠AOC ,∴∠AOD =∠DOC ,即∠BOD+∠BOC+BOD =90°,即2∠BOD+∠BOC =90°∵∠BOC =30°,∴∠BOD =30°.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考查垂直以及角分线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角的互换,其次注意计算仔细即可.三、解答题21.(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得到∠EAC =45 °,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垂直即可得解; (2)由于AD ⊥BC ,CE ⊥AB ,所以∠BAD =∠ECB =90°- ∠B ,根据已知条件证明即可;【详解】(1)∠ACB =70 °,∠B =65°,得∠EAC =45 °,又CE ⊥AB ,得∠ECA =45 °,所以AE =CE ;(2)由于AD ⊥BC ,CE ⊥AB ,所以∠BAD =∠ECB =90°- ∠B ,在△AEF 和△CEB 中,AEC BEC AE ECBAD ECB ∠=∠⎧⎪=⎨⎪∠=∠⎩, 所以△AEF ≌△CE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证明是解题的关键.22.(1)见解析;(2)BD DE CE =-,见解析;(3)BD DE CE =-;(4)当B ,C 在AE 的同测时,BD DE CE =-;当B ,C 在AE 的异侧时,若BD CE >,则BD DE CE =+,若BD CE <,则BD CE DE =-【分析】(1)在直角三角形中,由题中条件可得∠ABD=EAC ,又有AB=AC ,则有一个角及斜边相等,则可判定△BAD ≌△AEC ,由三角形全等可得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进而通过线段之间的转化,可得出结论;(2)由题中条件同样可得出△BAD ≌△AEC ,得出对应线段相等,进而可得线段之间的关系;(3)同(2)的方法即可得出结论.(4)利用(1)(2)(3)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BD ⊥AE ,CE ⊥AE∴∠ADB=∠CEA=90°∴∠ABD+∠BAD=90°又∵∠BAC=90°∴∠EAC+∠BAD=90°∴∠ABD=∠CAE在△ABD 与△ACE 中ADB CEA ABD CAE AB AC ∠=∠⎧⎪∠=∠⎨⎪=⎩∴△ABD ≌△ACE∴BD=AE ,AD=EC ,∴BD=DE+CE(2)∵BD ⊥AE ,CE ⊥AE∴∠ADB=∠CEA=90°∴∠ABD+∠BAD=90°又∵∠BAC=90°∴∠EAC+∠BAD=90°∴∠ABD=∠CAE在△ABD 与△ACE 中ADB CEA ABD CAE AB AC ∠=∠⎧⎪∠=∠⎨⎪=⎩∴△ABD ≌△ACE∴BD=AE ,AD=EC∴BD=DE-CE ,(3)∵∠BAC=90°,∴∠BAD+∠EAC=90°,又∵BD ⊥AE ,CE ⊥AE ,∴∠BDA=∠AEC=90°,∠BAD+∠ABD=90°,∴∠ABD=∠EAC ,在△ABD 与△CAE 中,BDA AEC ABD EAC AB AC ∠=∠⎧⎪∠=∠⎨⎪=⎩∴△ABD ≌△CAE ,∴BD=AE ,AD=CE ,∵DE=AD+AE=BD+CE ,∴BD=DE-CE .(4)归纳:由(1)(2)(3)可知:当B ,C 在AE 的同侧时,若BD> CE,则BD= DE +CE,若BD> CE,则BD= DE +CE,若BD< CE,则BD= CE- DE.【点睛】此题是几何变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余角的性质,线段的和差,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3.(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根据垂直得到90ACB DCE ∠=∠=︒,求出DCB ECA ∠=∠,即可得到结果; (2)设AC 交BD 于N ,AE 交BD 于O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 B ∠=∠,再根据已知条件转换即可;【详解】证明:()1AC BC ⊥,DC EC ⊥,90ACB DCE ∴∠=∠=︒,ACB ACD DCE ACD ∴∠+∠=∠+∠,∴∠=∠DCB ECA ,在DCB ∆和ECA ∆中,AC BC DCB ECA CD CE =⎧⎪∠=∠⎨⎪=⎩,()DCB ECA SAS ∴∆≅∆;()2如图,设AC 交BD 于N ,AE 交BD 于O ,∆≅∆DCB ECA ,A B ∴∠=∠,∠=∠B BNC,∠+∠=︒AND BNC,90A AND,90∴∠+∠=︒AON,90∴∠=︒∴⊥.AE B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准确证明是解题的关键.24.(1)见解析;(2)见解析;(3)B,AE;(4)AE<AF<BF【分析】(1)根据垂线的做法画出图象;(2)根据垂线的做法画出图象;(3)根据点到直线距离的定义填空;(4)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直角边的大小关系,得出结果.【详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3) ∵BE AE⊥,∴线段BE的长度是点B到直线AE的距离,故答案是:B,AE;(4)∵AE是直角三角形AEF的直角边,AF是直角三角形AEF的斜边,<,∴AE AF∵BF是直角三角形ABF的斜边,AF是直角三角形ABF的直角边,∴AF BF<,∴AE AF BF<<,<<.故答案是:AE AF BF【点睛】本题考查作垂线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作垂线的方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的大小关系.25.(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由已知可证∠B=∠F,BC=EF,然后根据SAS可以得到结论;(2)同(1)有∠B=∠F,再结合已知条件和对顶角相等可以证得ΔABO≅ΔDFO,从而得到OB=OF,所以点O为BF中点.【详解】证明:(1)∵AB//DF,∴∠B=∠F,∵BE=CF,∴BE+CE=CF+CE,即BC=EF,∴在ΔABC和ΔDFE 中,AB DFB F BC EF=⎧⎪∠=∠⎨⎪=⎩,∴ΔABC≅ΔDFE (SAS);(2)与(1)同理有∠B=∠F,∴在ΔABO和ΔDFO 中,AOB DOFB FAB DF∠=∠⎧⎪∠=∠⎨⎪=⎩,∴ΔABO≅ΔDFO(AAS),∴OB=OF,∴点O为BF中点.【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应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并灵活应用是解题关键.26.(1)∠AOC=∠ODC,理由见解析;(2)①见解析;②70°【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OAC+∠OCA=12(180°−∠ABC),∠OBC=12∠ABC,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AOC=90°+∠OBC,∠ODC=90°+∠OBD,于是得到结论;(2)①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BF=90°−∠DBO,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ODB=90°−∠OBD,于是得到结论;②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FBE=12(∠BAC+∠ACB),∠FCB=12ACB,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AOC=∠ODC,理由:∵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点O,∴∠OAC+∠OCA=12(∠BAC+∠BCA)=12(180°﹣∠ABC),∵∠OBC=12∠ABC,∴∠AOC=180°﹣(∠OAC+∠OCA)=90°+12∠ABC=90°+∠OBC,∵OD⊥OB,∴∠BOD=90°,∴∠ODC=90°+∠OBD,∴∠AOC=∠ODC;(2)①∵BF平分∠ABE,∴∠EBF=12∠ABE=12(180°﹣∠ABC)=90°﹣∠DBO,∵∠ODB=90°﹣∠OBD,∴∠FBE=∠ODB,∴BF∥OD;②∵BF平分∠ABE,∴∠FBE=12∠ABE=12(∠BAC+∠ACB),∵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点O,∴∠FCB=12∠ACB,∵∠F=∠FBE﹣∠BCF=12(∠BAC+∠ACB)﹣12∠ACB=12∠BAC,∵∠F=35°,∴∠BAC=2∠F=7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三角形》单元试卷(有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cm,3cm,5cm B.5cm,6cm,10cm
C.1cm,1cm,3cm D.3cm,4cm,9cm
2.如图,图中∠1的度数为( )
A.40° B.50°
C.60° D.70°
第2题图
3.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B.若|a|=-a,则a>0
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D.只有锐角才有余角
4.已知△ABC的六个元素,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标出了某些元素,则与△ABC全等的三角形是( )
A.只有乙 B.只有丙
C.甲和乙 D.乙和丙
5.如图,△ABC≌△ADE,∠B=80°,∠C=30°,∠DAC=30°,则∠EAC的度数是( ) A.35° B.40° C.25° D.30°
第5题图第6题图6.如图,在△ABC中,DE垂直平分AC,若BC=20cm,AB=12cm,则△ABD的周长为( ) A.20cm B.22cm C.26cm D.32cm
7.如图,已知AB∥CD,AB=CD,AE=FD,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有(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第7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8.如图,在△ABC中,AD⊥BC,CE⊥AB,垂足分别为D,E,AD,CE交于点H,已知EH=EB=1,AE =2,则CH的长是( )
A.1 B.2 C.3 D.4
9.如图,△ABC中,以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AB于D,E两点,并连接BD,DE.若∠A=30°,AB=AC,则∠BDE的度数为( )
A.45° B.52.5° C.67.5° D.75°
10.在等腰△ABC中,AB=AC,边AC上的中线BD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12两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
A.7 B.11
C.7或10 D.7或11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图,把手机放在一个支架上面,就可以非常方便地使用,这是因为手机支架利用了三角形的_________性.
第11题图
12.把“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已知∠1=∠2,要得到△ABD≌△ACD,还需补充一个条件,则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__.
第13题图第14题图
14.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BE是△ABC的高,∠BAC=40°,则∠AFE的度数为_________.
15.如图,AD、BE是△ABC的两条中线,则S△EDC∶S△ABD=________.
第15题图第16题图16.如图,在△ABC中,BE平分∠ABC,过点E作DE∥BC交AB于点D,若AE=3cm,△ADE的周长为10cm,则AB=________.
17.如图,已知AB∥CF,E为AC的中点,若FC=6cm,DB=3cm,则AB=_________cm.
第17题图第18题图
18.如图,△ABC、△ADE与△EFG都是等边三角形,D和G分别为AC和AE的中点,若AB=4,则图形ABCDEFG外围的周长是15.
三、解答题(共66分)
19.(8分)如图:
(1)在△ABC中,BC边上的高是;
(2)在△AEC中,AE边上的高是;
(3)若AB=CD=2cm,AE=3cm,求△AEC的面积及CE的长.
20.(8分)如图,已知AB∥DE,AB=DE,BE=CF,求证:AC∥DF.
21.(8分)如图,∠ABC=50°,AD垂直平分线段BC交BC于D,∠ABD的平分线BE交AD于E,连接EC,求∠AEC的度数.
22.(10分)如图,已知点D、E是△ABC的边BC上两点,且BD=CE,∠1=∠2.求证:△ABC 是等腰三角形.
23.(10分)如图,△ABC中,AD⊥BC,EF垂直平分AC,交AC于点F,交BC于点E,且BD=DE,连接AE.
(1)若∠BAE=40°,求∠C的度数;
(2)若△ABC的周长为14cm,AC=6cm,求DC长.
24.(10分)如图,在△AEC和△DFB中,∠E=∠F,点A,B,C,D在同一直线上,有如下三个关系式:①AE∥DF,②AB=CD,③CE=BF.
(1)请用其中两个关系式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所有命题(用序号写出命题书写形式:“如果⊗⊗,那么⊗”);
(2)选择(1)中你写出的一个命题,说明它正确的理由.
25.(12分)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板按如图①所示放置,图②是由它抽象出的几何图形,B,C,E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DC.
(1)请找出图②中的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说明(说明:结论中不得含有未标识的字母);
(2)试说明:DC⊥BE.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 2.D 3.B 4.D 5.B 6.D 7.C 8.A
9.C 解析:由题意知BC=BD=BE,∠A=30°,所以∠BDE=∠BED,∠ABC=∠ACB=∠BDC
=75°,所以∠CBD=30°,所以∠DBE=45°,所以∠BDE=1
2
×(180°-45°)=67.5°.故选C.
10.D 解析:如图,设AB =AC =x ,BC =y ,则AD =CD =1
2x .依题意可分两种情况:①
⎩⎪⎨⎪⎧x +12x =15,y +1
2x =12,解得⎩⎨⎧x =10,y =7;②⎩⎪⎨⎪⎧x +12x =12,y +12x =15,解得⎩⎨⎧x =8,
y =11.
两种情况都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7或11.故选D.
11.稳定
12.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它的两个底角相等 13.AB =AC (答案不唯一)
14.70° 15.1∶2 16.7cm 17.9
18.15 解析:由题意知AB =BC =4,CD =DE =2,EF =FG =GA =1,故其外围周长为4+4+2+2+1+1+1=15.
19.解:(1)AB (2分) (2)CD (4分)
(3)∵AE =3cm,CD =2cm,∴S △AEC =12AE ·CD =12×3×2=3(cm 2).(6分)∵S △AEC =1
2CE ·AB =
3cm 2,AB =2cm,∴CE =3cm.(8分)
20.证明:∵AB ∥DE ,∴∠ABC =∠DEF .(2分)又∵BE =CF ,∴BE +EC =CF +EC ,即BC =EF .(4
分)在△ABC 和△DEF 中,⎩⎨⎧AB =DE ,
∠ABC =∠DEF ,BC =EF ,
∴△ABC ≌△DEF (SAS),(7分)∴∠ACB =∠DFE ,∴AC
∥DF .(8分)
21.解:∵AD 垂直且平分BC ,∴∠EDC =90°,BE =EC ,∴∠DBE =∠DCE .(3分)又∵∠ABC =50°,BE 为∠ABC 的平分线,∴∠C =∠EBC =1
2×50°=25°,∴∠AEC =∠C +∠EDC =90°+
25°=115°.(8分)
22.证明:∵∠1=∠2,∴AD =AE ,∠ADB =∠AEC .(2分)在△ABD 和△ACE
中,⎩⎨⎧AD =AE ,
∠ADB =∠AEC ,BD =CE ,
∴△ABD ≌△ACE (SAS),(7分)∴AB =AC ,∴△ABC 是等腰三角形.(10分)
23.解:(1)∵AD 垂直平分BE ,EF 垂直平分AC ,∴AB =AE =EC ,∴∠AED =∠B ,∠C =∠CAE .∵∠BAE =40°,∴∠AED =70°,(3分)∴∠C =1
2
∠AED =35°.(5分)
(2)∵△ABC 的周长为14cm,AC =6cm,∴AB +BE +EC =8cm,(8分)即2DE +2EC =8cm,∴DC =DE +EC =4cm.(10分)
24.解:(1)如果①②,那么③.(2分)如果①③,那么②.(4分)
(2)选择如果①②,那么③.证明如下:∵AE ∥DF ,∴∠A =∠D .∵AB =CD ,∴AB +BC =BC +CD ,
即AC =DB .(7分)在△ACE 和△DBF 中,⎩⎨⎧∠E =∠F ,
∠A =∠D ,AC =DB ,
∴△ACE ≌△DBF (AAS),∴CE =BF .(10分)
25.解:(1)△BAE ≌△CAD .(2分)理由如下:∵△ABC ,△DA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 =
AC ,AD =AE ,∠BAC =∠DAE =90°,∴∠BAE =∠CAD .(4分)在△BAE 和△CAD
中,⎩⎨⎧AB =AC ,
∠BAE =∠CAD ,AE =AD ,
∴△BAE ≌△CAD (SAS).(7分)
(2)由(1)得△BAE ≌△CAD .∴∠DCA =∠B =45°.(9分)∵∠BCA =45°,∴∠BCD =∠BCA +∠DCA =90°,∴DC ⊥BE .(1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