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七单元《长相思》说课稿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古诗词三首 公开课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古诗词三首 公开课说课稿

《长相思》说课稿一、说教材《长相思》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

这首词的作者是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为了祖国,毅然远赴战场。

由于远离家乡,他不禁产生了思乡之情。

于是,他借助边疆特有的风景,融入自己的思乡情感,写出了这样一首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成为千古绝唱。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这首词的特点,现在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要求学生能字正腔圆、深情地朗读,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作者天涯行役时的相思之苦与情感之深。

三、说教法学法基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学情,下面,我把教法学法融合在一起谈谈本课的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法教学本首诗,我通过音乐渲染情境,导语创设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多种手段,创设各种学生乐于接受,并能享受其间的情境,能使学生在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体会词人绵绵的思乡情。

2、读悟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发展思维,在读中陶冶情操。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反复品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

四、说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五大教学板块:1、激趣导入对于诗歌,学生们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在导入的时候,我根据题目直接导入,这样简洁明了,能激发学生兴趣。

2、读诗文,知词意这个环节我准备分三步:第一步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的形式指导学生把诗读正确;第二步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读得字正腔圆;第三步提升读的要求,从读的实践中要求学生“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不但能读出感觉来,还要能读出作者浓浓的思乡情;第四步,指导学生读懂词意,指导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即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先来读懂词的大意,再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3、悟诗情,想画面在教学过程中,我围绕“征途”与“故园”,引领学生在吟咏中放飞想象,感悟“征途”与“故园”的情景与画面,体味作者“身”“心”分离的情感。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3《长相思》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3《长相思》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3《长相思》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长相思》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古诗,体会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感受古诗语言的美妙。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诗歌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对于一些基本的古诗朗读和理解能力已经初步形成。

但是,对于古诗中所蕴含的深层次情感,还需要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长相思》,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亲情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长相思》,理解诗歌的大意。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感受古诗语言的美妙。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感受思乡之情,引出本节课的内容《长相思》。

2.学习诗歌: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然后教师逐句讲解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大意。

3.体会情感: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诗歌中作者的思乡之情,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

4.品味语言: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中的优美语言,感受古诗语言的魅力。

5.朗读背诵:让学生多次朗读和背诵诗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6.总结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诗歌的标题《长相思》和诗歌的内容。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说课(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说课(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说课(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说课第【1】篇〗【说教学目标】1.会认“榆、畔、聒”三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更”。

2.借助注释,理解《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说教学重难点】借助注释,理解《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说教学准备】PPT课件【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背景1.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

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

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长相思》这首词。

2.简介创作背景。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我用凝练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概括了王安石《泊船瓜洲》和张籍《秋思》中的乡愁。

温故而知新,十分自然地引发学生对纳兰性德《长相思》乡愁的探寻。

二、指导朗读,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读第一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第二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2.交流学习效果。

(1)(课件出示《长相思》这首词。

)谁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当中的一个生字,一个多音字,听他读准了没有。

(2)指名再来读一读《长相思》。

其他同学注意听,他在读词句的中间时是怎么停顿的,是不是读得有板有眼。

3.指导朗读。

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比如《长相思》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有许多种读法,有的读《长相思》(快速而平淡地)有长的味道吗?有相思的感觉吗?比如你这样读,《长相思》(缓慢而深情地),有感觉吗?有味道吗?读词就要读出这样的味道来。

你们试着读一读,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

4.同学们,词读到这儿为止,你的脑海里面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谁来说一说?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长相思》,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诵读是经典诗词教学之根本,首先要求学生仔仔细细读上四遍,由读准生字、多音字开始,再要求读得字正腔圆,读得抑扬顿挫、停顿适当。

21古诗三首《长相思》(说课稿)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21古诗三首《长相思》(说课稿)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21古诗三首《长相思》(说课稿)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理解《长相思》这首古诗;了解作者纳兰性德及其创作背景;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体会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内容:《长相思》是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中的一首古诗,作者是清朝的纳兰性德。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寒冷的冬夜中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全诗共三句,每句七字,形式简洁,意境深远。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理解《长相思》这首古诗;了解作者纳兰性德及其创作背景;难点:深入体会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简介作者纳兰性德及其创作背景。

二、朗读与背诵(10分钟)1. 学生朗读古诗,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2. 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古诗,帮助学生记忆;3. 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三、理解与体会(10分钟)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2.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进行互动交流;四、课堂练习(5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题;2. 教师批改学生的练习,及时给予反馈。

五、板书设计(3分钟)1.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简洁、直观的板书;2. 学生观察板书,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六、作业设计(5分钟)1. 学生回家后,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

1. 自主学习: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深入理解《长相思》这首古诗。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古诗三首长相思》表格式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古诗三首长相思》表格式教学设计
生读。
3.集体感情再读上阕。
四、我是小编剧
1.生读要求。
2.学生自学后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
预设要点:
第一幕
1.扣住人物神态,解读人物内心世界。
2.带着对风雪的厌烦,思乡梦碎的痛苦和对故乡的热爱,读: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3.抓住故园的风雪描写讨论其妙处。
4.如果纳兰性德吃着干硬的军粮,他会说——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身向榆关心向故园的矛盾心理,体会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
教学难点:把握词人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榆、畔”两个字,会认“更、聒”的读音,读准多音字“更”。
2.借助注释,查找资料,联系上下句,读懂诗词大意。
3.抓住“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千帐灯”、“聒碎”等富含画面感的词语感受作者征途之艰辛与思乡之苦闷。
【板书:情景交融】
5.一切景语皆情语,同学们以后再读古诗词的时候,一定要把握藏在景后面深厚的情感啊!
板书设计
长相思
心碎
故园←心‖身→关外
情景交融
教学资源
(课件、教具)
PPT
教学设计
课题
古诗词三首
年级
五年级
课时
第2课时
备课人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长相思》是统编版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作者纳兰性德用细腻的笔触,写了将士们跋山涉水,夜宿帐篷在睡梦中醒来,不禁思念起故乡。通过对边塞和家园对比,“身”与“心”的相背而行等描写,抒发了将士们对家园深深的思念和热爱。选编这首词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词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同时,积累古诗词,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喝着冰冷的水,他会说——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上册古诗三首之《长相思》说课稿及反思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上册古诗三首之《长相思》说课稿及反思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上册古诗三首之《长相思》说课稿及反思古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通过古诗的选读,我们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作为语文老师,我将用这一堂课来引领学生感受古诗《长相思》的美妙意境,并帮助他们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朗读诗歌,并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分析古诗,感受其中的美和哲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华古诗的热爱,并通过欣赏古诗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长相思》诗歌的内容。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难句和生僻词汇,并能够通过合适的表达方式呈现出诗歌的美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发兴趣,激发想象):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思念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思念的情感,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和想象。

2. 阅读诗歌(全班朗读,解读生词):全班齐读《长相思》,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式。

然后,解读生词,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3. 分析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通过对诗歌的字句逐一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引导学生思考句子结构和词语用法,培养他们对诗歌形式的敏感性。

4. 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请两名学生轮流朗读《长相思》,让全班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通过朗读,加深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5. 引导讨论(表达个人对诗歌的理解):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展开思考,并与同学共同交流分享自己的见解。

6. 总结概括(概括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长相思》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通过学生的总结,巩固对诗歌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学生对古诗《长相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得以传达和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1. 学生的朗读力还有待提高。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3《长相思》名师精品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3《长相思》名师精品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3《长相思》名师精品教案一. 教材分析《长相思》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我国著名诗人纳兰性德的佳作。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本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对诗歌的字词理解、句段解析,还包括对诗歌情感的体验和感悟。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理解和解析简单的诗歌。

然而,对于这首情感丰富的《长相思》,他们可能还难以完全体会作者的深情和忧伤。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同时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字词和句段,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析诗歌,学生能够学会欣赏和评价诗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培养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热爱和珍惜。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诗歌的字词理解、句段解析和情感体验。

2.难点:理解作者的深情和忧伤,感悟诗歌的内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体验作者的情感。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诗歌,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播放家乡的风景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家乡,激发他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然后引入本课的主题《长相思》。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味。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析诗歌,理解诗歌的字词和句段。

长相思-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长相思-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长相思-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长相思》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一首抒发思念之情的五言绝句。

这首诗描写了出塞将军的形象和他思念远方的故乡和亲人的感情。

诗歌朴素而感人,表达了中国古代士人对亲情和家国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

2. 重点难点•理解长相思的词义,懂得将军为何对远方亲友如此思念•掌握国学经典《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等名言•分析描写将军和他的形象语言,了解古代士人在精神层面的追求和态度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长相思》的意义,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能够谈论出自己对将军的理解和感受•熟练运用“如”、“似”等比喻手法,理解并能够简单运用•能够背诵课文,掌握其中生词和重点词汇2. 技能目标•能够合理运用语言来表达对将军思念之情的理解和感受•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其他文本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思念之情的理解和感受•学生能够从古代诗文中汲取情感营养,培养对中华文化的感情认同三、教学安排1. 教学过程1.引入:先让学生欣赏整篇《长相思》诗歌的朗诵或试着找一些相关的图片,以引起他们的兴趣。

2.阅读:让学生阅读《长相思》诗文,帮助学生理解整首诗的意义和每句话的修辞手法。

3.朗诵:请几个学生把诗词朗诵出来,增加他们的朗诵技巧。

4.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练习自己说话和沟通的能力,让他们说清楚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他们分析诗歌内涵。

5.抽象:讲解学习国学经典《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等名言的意义,引导学生从精神成长的角度理解王之涣诗歌中的内涵。

6.模仿:请学生模仿将军的写法,写一个对亲人思念之情的情诗。

先让学生练习写一个段落来体会写作过程中的难处,并让他们相互交流以改进自己的作品。

7.总结: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让学生领悟到《长相思》的内涵和意义,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进行适当发言。

2. 教学步骤1.学生通过朗读和阅读理解课文2.学生分组小组讨论,交流自己所理解的诗文内容3.介绍国学经典《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等名言,并体现到诗文中的价值4.学生模仿将军的写法,想象一个亲人离自己远去,通过诗歌表达思念之情5.整合学生的表达,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结论四、教学评估1. 评价标准•能够理解《长相思》的意义,并讲述自己对将军思念远方亲友的感受和领悟•能够运用模仿手法,写出具有较强情感表达能力的诗歌•相互交流沟通有效,学生能够重合作意识,共同完成任务2. 评价方式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通过观察、听取、交流等方式获得信息,然后根据学生表现的好坏给予反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诵读《长相思》,并积累有关乡愁的诗句。

2.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向榆关、心系故园的思乡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重点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思乡之深。

教学难点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长相思》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初读感知,了解词意(一)导入古往今来,有许多诗人词人饱含深情地写下他们的故园,请同学说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故园又是怎样牵动着他的愁绪呢?(二)根据要求,读准《长相思》1.自由朗读。

课件出示朗读要求。

2.检查:谁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词当中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板有眼。

3、读出味道: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注意把握朗读的节奏。

(三)联系背景,读懂《长相思》1.长相思,思的是什么呢?(故乡)找出相关的词句,课件出示这句――(课件: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2.你能根据注释说说这句词的意思吗?3.由此可以看出,词人的心,在哪儿?(板书:心系故园)词人这么思念故乡,那他一定是远离了故乡的。

他人在哪儿呢?身向何处?到词中找到相关的句子。

4.在康熙二十年,三番之乱平定,国泰民安。

第二年三月,康熙出山海关到盛京,也就是现在的沈阳告祭祖陵,祭祀祖先。

纳兰性德作为御前侍卫随行。

这首词就是纳兰性德从北京到沈阳途中写下的。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3《长相思》获奖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3《长相思》获奖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3《长相思》获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长相思》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写了作者离开故乡后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本节课的生字词和句型结构较为简单,但文章表达的情感深刻,需要学生深入理解。

文章的语言优美,词语搭配恰当,富有诗意,很适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和写作技巧,能够理解和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思想。

但是,对于一些深刻的情感表达和文学性的语言,学生可能还不够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和表达。

三. 说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和句型结构。

2.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3.通过对文章语言的品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学会运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和句型结构的掌握。

2.对作者深刻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文学性语言的品味和表达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课文中所描述的景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合作,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和播放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

2.阅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和句型结构。

3.讲解课文: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表达作者的情感。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5.品味语言:让学生品味课文中的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6.课堂小结: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利用关键词和图示,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案第【1】篇〗教学目的1、学会“榆、畔、帐”三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词的大意。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1、感知词的大意,懂得诗句的意思。

2、引导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

1、师:同学们,在李白的眼中,乡愁是疑是地上霜的皎洁月光,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两岸的徐徐春风。

那么,在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词,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师简介,长相思既是这首词的题目,也是词牌名。

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呢?长相思分为上阙和下阙两个部分,内容多为思念家乡或者思念亲人。

4、简介纳兰性德。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①(指名读)谁来读一读?榆关、那畔,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②齐读2、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再读,解决诗歌节奏。

下面,我们全班一起,把这首词有节奏地读一读。

三、学习诗句(一)默读请大家默读这首词,联系书上的插图和注解,想想这首词主要在讲什么。

(二)学习上阙请一个同学读词的上阙。

1、谁来说说,作者身向何方?(板书:身)在榆关(简单介绍山海关)2、那山海关是他们最终的目的地吗?你是从哪个词语知道的?(那畔)是的,……(简介背景)。

3、山一程,水一程,是啊,山一程,水一程,你从“一程一程”体会到了什么?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万水千山,跋山涉水,山高水长,……)在这万水千山的长途跋涉中,他们可能遇到什么困难?(路陡,山高,水深……)4、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词的上阙的意思?5、指导朗读。

指名读,读出行军的艰难来。

从你的朗读中,老师体会到了将士们“山一程”的爬山之难,谁还能通过朗读体现“水一程“的涉水之难呢?齐读。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长相思》说课稿·部编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长相思》说课稿·部编人教版
重点是想象意境,领会词情,品读词句,背诵积累语言。
难点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词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感悟词的魅力,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
三、说教法、学法
基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针对我班学生的学情,下面,我把教法学法融合在一起谈谈本课时采取的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法
教学本首词,我通过音乐渲染情境,创设各种学生乐于接受,并能享受其间的情境,能使学生在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生成,体会词人绵绵的思乡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围绕“征途”与“故园”,引领学生在吟咏中放飞想象,感悟“征途”与“故园”的情景与画面,体味作者“身”“心”分离的情感。
3.在学生充分讨论、理解、感悟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在《琵琶语》的伴奏声中朗读,让学生在《琵琶语》舒缓、动听、悠远的乐曲中冥想,从而推动学生的想象,在想象中,在两种画面的对比中学生感悟到词人跋山涉水、辗转反侧、抬头仰望、孤独沉思等等画面,感悟到了家乡的美丽、温馨,安宁、祥和。从而深切地感受到词人那深深的思乡之情。教学就在学生的朗读声中落下帷幕,让学生久久回味。并且也能够达到背诵的目的。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长相思》说课稿·部编人教版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一篇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词,表达了羁旅怀乡的主题。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住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2.读悟教学法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发展思维,在读中陶冶情操。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反复的品读,配乐朗读,使学生读出词的节奏,词的韵味和对词的感悟。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3《长相思》优秀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3《长相思》优秀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3《长相思》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长相思》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作者是纳兰性德。

这首诗以“长相思”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抒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真挚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代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词阅读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自学和教师的指导理解诗句的意义。

然而,对于一些深刻的意象和抒情的表达,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解读。

此外,学生可能对古代诗人的生活背景和创作动机有一定的好奇,教师可以借此机会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信息,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长相思》的诗意,把握诗句的意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手段,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长相思》的诗意,把握诗句的意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难点:学生能够深入解读诗中的意象和抒情的语言,理解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和写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表达。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古诗词朗诵音频和相关的背景资料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纳兰性德的背景信息,激发学生对《长相思》的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长相思》,理解诗句的意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读诗中的意象和抒情的语言。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深入解读诗中的意象和抒情的语言。

5.朗读与欣赏:学生朗读《长相思》,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并进行欣赏和评价。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长相思》教案(公开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长相思》教案(公开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长相思》教案(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长相思》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是我国著名诗人纳兰性德的词作。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人们在不同地域间流转时对亲人的牵挂和无尽的思念。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朗读课文、理解词意、品味词句、体会作者情感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和理解能力,对古诗词也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其语言的精炼、意境的深远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词句,理解词意,体会作者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词意,品味词句,体会作者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品味等方法,提高学生对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词意,品味词句,体会作者情感。

2.教学难点:对词的语言特点、意境的理解和欣赏。

五. 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熟悉课文,感受词的意境。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品味词句,理解词意。

3.品味法: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词中的关键字词,分析其表达效果。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辅助学生理解。

2.资料: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便于学生拓展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谈话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古诗词,激发学生对词的兴趣,然后引入今天要学习的《长相思》。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词中的关键字词,如“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等,分析其表达效果。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关键字词,讨论其在课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讨论结束后,各组向全班汇报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提问和讲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词意。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0.3《长相思》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0.3《长相思》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0.3《长相思》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长相思》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长相思》,理解诗文内容,感受诗人情感,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文阅读基础,对于一些基本的诗歌意象和表达技巧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这首诗的深层含义和情感表达可能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长相思》,理解诗文内容,掌握一些诗歌的基本意象和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人文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长相思》,理解诗文内容,掌握一些诗歌的基本意象和表达技巧。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感。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创设情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图片中的情景,引出诗人王之涣和他的诗作《长相思》。

2.朗读诗文:让学生反复朗读《长相思》,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解析诗文:引导学生分析诗文内容,解释一些生僻词语,解释诗歌的基本意象和表达技巧。

4.品味诗歌:通过讨论和品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体会诗歌的美感。

5.朗读背诵:让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巩固学习成果。

6.总结拓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长相思》说课稿(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长相思》说课稿(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长相思》说课稿(部编版)一、说教材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

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逆雪之声的。

二、说教学目标1、学生能借助看注释、查字典,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2、通过反复诵读,在紧贴诗句的想象中,走进诗词描写的意境。

3、运用互动反馈技术,通过三个按点的选择,逐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4、体会诗人通过写景叙事抒发思乡之情的写作方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准确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的意境。

教学难点:从文字中读出画面,实现诗情画意的融合。

四、说学情五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的古诗词的方法,能够通过看注释、查资料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大致知道诗词写了哪些景和事,知道表达思乡的情感。

但是不能走进作者描绘的情境,见到景见到事,不能入景就不能入境,更不能入心,就不能真正感悟到思乡之情。

需要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引导他们边读边想象。

五、说教法学法教师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诗词描写的画面,逐渐走进词的情境,词人的心境。

运用互动反馈技术设计,梳理、归纳学生的生成,转化为有效的学习资源,促进深入学习,从而深入感悟诗人的感情,揣摩诗人抒情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步骤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学习《枫桥夜泊》,我们感受到了张继那浓浓的思乡之情。

那么,在风雪交加的夜晚,纳兰性德又将流露出一份怎样的感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相思》。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步骤二.检查预习1.同学们,昨天已经布置预习课文了,谁来说说自己是怎样预习的?(通过结合注释、查阅相关资料、反复诵读等方法,试着来理解古诗词的意思)2.介绍作者纳兰性德(1655一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说课稿(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说课稿第【1】篇〗《长相思》说课稿一、说教材《长相思》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这首词的作者是纳兰性德.纳兰性德为了祖国,毅然远赴战场.由于远离家乡,他不禁产生了思乡之情.于是,他借助边疆特有的风景,融入自己的思乡情感,写出了这样一首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成为千古绝唱.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这首词的特点,现在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要求学生能字正腔圆、深情地朗读,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2、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作者天涯行役时的相思之苦与情感之深.三、说教法学法基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学情,下面,我把教法学法融合在一起谈谈本课的教学策略.1、情境教学法教学本首诗,我通过音乐渲染情境,导语创设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多种手段,创设各种学生乐于接受,并能享受其间的情境,能使学生在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体会词人绵绵的思乡情.2、读悟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发展思维,在读中陶冶情操.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反复品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四、说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五大教学板块:1、激趣导入对于诗歌,学生们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导入的时候,我根据题目直接导入,这样简洁明了,能激发学生兴趣.2、读诗文,知词意这个环节我准备分三步:第一步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的形式指导学生把诗读正确;第二步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读得字正腔圆;第三步提升读的要求,从读的实践中要求学生“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不但能读出感觉来,还要能读出作者浓浓的思乡情;第四步,指导学生读懂词意,指导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即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先来读懂词的大意,再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3、悟诗情,想画面在教学过程中,我围绕“征途”与“故园”,引领学生在吟咏中放飞想象,感悟“征途”与“故园”的情景与画面,体味作者“身”“心”分离的情感.4、拓展相思内涵,在情感对话中体验.为了深入展开“词人为什么身在征途,心系故园?”这个话题的讨论,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文本的拓展,将纳兰性德《菩萨蛮》引入课堂.直面词人的心灵深处,感悟词人的“理想”与“壮志”, 体悟到词人因何事离别——是为了保家卫国.5、布置作业.让学生课下搜集有关思乡的诗词或歌曲,将其背一背或唱一唱,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五、板书设计:身在征途长相思心眷故园心系祖国板书用导图的形式体现出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清楚明了,让人一目了然,同时对学生理解课文很有帮助.六、预设教学效果.由于在课前备课中,我对文本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因此备课非常充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参与度,因此,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说课稿第【2】篇〗一、说教材《长相思》编排在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统编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相思》说课稿

统编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相思》说课稿

统编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相思》说课稿教材分析《长相思》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本单元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这首词的上阙写出了长途跋涉,远离故乡的情状。

下阕描绘了行程中的夜景,风雪之声将梦境打断。

词中静动结合使得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根据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准确认读“榆、畔、聒“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更”,会写“榆、畔”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长相思》。

3.借助注释,体会词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

4.能说出《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其中,第三个目标指向本课的教学难点,第四个目标指向本课的教学重点。

学习活动设计任务一:知作者,明心声1.引导学生课前通过查阅资料,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作者,了解创作背景。

2.播放视频,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景之中,初步感受作者浓浓的思乡之任务二:读诗文,知词意(一)自主识字,读准字音结合预习清单找出易错音、易错字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

学习多音字“更”。

(二)结合注释,疏通词意1.找出注释以外的,不理解的字词意思。

2.解决难懂词义后结合注释和插图,小组讨论疏通词的大意。

任务三:悟诗情,想画面1.想象“山一程,水一程”描述的画面。

直观感受北京到山海关的地图距离,感受将士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的情景与艰辛。

3.提问行军路上既然这么艰难,为什么到了晚上营帐里的灯还亮着?风雪交加让人辗转难眠,以前的美好画面又浮现在眼前……4.词中只写到“身向榆关”,提问作者的心留在了哪?5.通过圈画的方法找出上阙描写的静态景物,体会作者孤独的内心。

6.下阕中一个“碎”字,给人怎样的感受。

7.提问难道作者的故园真的没有风雪声吗?8.通过圈画的方法找出下阕描写的动态景物,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任务四:拓相思,谈体验。

1.古人喜欢用同一词牌写出不同的词作。

(I)引导学生先看形式,体会写作特点。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相思》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相思》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相思》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长相思》是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首词。

本单元以“四时景物皆成趣”为主题,通过描写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展现了大自然的美《长相思》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丽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词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这首词描写了词人在羁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词的上阕通过描写山水、风雪等自然景观,营造出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词的下阕则直接抒发了词人的思乡之情,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整首词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二、整体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以“诵读感悟、品味意境、体会情感”为主要教学思路,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的内容和情感,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朗读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人的思乡之情。

(3)学习词的表达方法,感受词的意境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词的内容和情感。

(3)通过拓展阅读,了解纳兰性德的其他作品,感受其词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2)体会词人的思乡之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人的思乡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教学难点(1)体会词的意境美,感受词人的情感变化。

(2)学习词的表达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教学策略诵读感悟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感受词人的情感变化。

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词的内容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1小学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

1小学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

《长相思》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认识并正确朗读课文《长相思》中的生字生词。

2. 理解并背诵《长相思》全文。

3. 掌握边塞诗的基本特点和纳兰性德的文学风格。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活动,提高学生对诗歌节奏和韵律的感知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诗歌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一)课文原文的理解和背诵1. 课文《长相思》的全文内容。

2. 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二)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1. 诗歌中描绘的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

2. 将士们思乡之情的表达。

三、教学难点(一)边塞诗特点的理解1. 诗歌中“更”字的古代计时单位含义。

2. “榆关”即山海关的历史地位。

(二)诗歌情感的深入体会1. 理解将士们在风雪交加的夜晚无法入睡的思乡之情。

2. 对比故乡的宁静与边塞的艰苦,深化思乡主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与背景介绍(1)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边塞诗是什么吗?它和我们平时读的诗有什么不同?”(2)简要介绍边塞诗的背景:“边塞诗,是古代诗人描写边疆风光和将士生活的诗歌,它通常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感慨。

”2. 诗歌与诗人介绍(1)介绍纳兰性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以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著称。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能想象纳兰性德笔下的边塞将士生活是怎样的吗?”3. 课文内容概览(1)展示《长相思》全文:“让我们先来朗读一遍这首诗,感受一下诗人的情感。

”(2)简述课文内容:“这首诗通过描写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4. 诗歌结构分析(1)分析诗歌结构:“《长相思》分为上下两阕,每阕四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重复和对比的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长相思》说课稿
一、说教材
《长相思》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
一首词。

本单元的课文,不论诗词还是散文,可以说都是游子们思乡怀
乡的绝唱。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也是这样一首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
思乡诗词,表达了羁旅怀乡的主题。

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
山海关那边进发。

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入夜,又
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
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词的上下两阕
开头对仗,“一”字的运用,有连续不绝的含义,使词风缠绵。

“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情;“夜深千丈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烈烈壮怀情。

这情感的三级跳,既反映出词
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下阕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细致描写将士的心理。

夜的静谧更显出
了风雪的声音之聒耳,睡梦被无情地打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睡意全无。

听着帐外的风声雪声,感受着袭来的阵阵寒意,更加怀念故园的温暖、宁静和祥和。

“故园无此声”虽寥寥几个字,却把将士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思乡之意自然酣畅地流淌出来。

二、说教学目标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是第三次接触词这种文体了,可以说对词这种文
体并不陌生。

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能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并背诵。

2、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

3、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想象意境,领会诗情,品读诗句,背诵积累语言。

难点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词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
的表达方法。

三、说教法学法
基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学情,下面,我把教法
学法融合在一起谈谈本课时采取的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法
教学本首诗,我通过音乐渲染情境,导语创设情境,语言描绘情境
等多种手段,创设各种学生乐于接受,并能享受其间的情境,能使学生
在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体会词人绵绵的思乡情。

2、读悟教学法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发展思维,在读中陶冶情操。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反复
品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

3、想象法:挖掘教材的空白处,让学生开启想象的闸门,抒发内心的情怀,发表独立的见解,揣摩人物的内心,产生情感的共鸣。

四、说教学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五大教学板块:
(一)、学生对诗,创设诗韵课堂
因为五年级的学生已积累了很多古诗,所以我用以“思乡”为主题的诗句进行生生对话的形式引入,让学生快速地进入诗的课堂。

之后就导
入课题,介绍作者资料。

(二)、读诗文知词意
这个环节我准备分三步:第一步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形式指导学生
把诗读正确。

第二步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读得字正腔圆;第三步提升读的要求,从读的实践中要求学生“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

读出感觉来,读出作者浓浓的思乡情。

第四步,指导学生读懂词意。

指导
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即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来读懂词的大意
再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三)悟诗情,想画面
在教学过程中,我围绕“征途”与“故园”,引领学生在吟咏中放飞想象,感悟“征途”与“故园”的情景与画面,体味作者“身”“心”分离的情感。

通过播放背景音乐,引领学生走进词的境界,走近词人的生活。


生们在音乐和语言的感召下,展开想象,通过形象再现,让学生自己走
进纳兰性德的世界,走进他的“征途”。

学生们在“征途”的画面中舒展着所思所想。

然后话锋一转,让学生展开想象,把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
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学生又在《琵琶语》的伴奏声中展开对“故园”的想象。

写话时,我用舒缓的语调提示词人在家乡的生活有多种可
能性,借以拓展学生的思路。

纳兰性德的“聒碎乡心”丰富和激活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构成了“长相思”的精神主题——思乡与卫国、壮志与理想。

学生对文本的感悟,通过言语实践,积淀为语言、语感能力的培养。

在《长相思》教学中我通过想象进行了言语实践的两次设计,对“征途”的想象采用“说”来展示,对“故园”的想象则采用诉诸文字“写”的方式。

学生的想象极其丰富,在想象中,学生们感悟到词人跋山涉水、辗转反侧、抬头仰望、孤独沉思等等画面,感悟到了家乡的美丽、温馨,安宁、祥和。

学生用言语和文字释放着“故园”二字所承载着的无穷韵味。

两次想象的对比更使学生感受到征途的艰辛,倍感家乡的美好,亲人的温暖!
(四)拓展相思内涵,在情感对话中体验。

为了深入展开“词人为什么身在征途,心系故园?”这个话题的讨论,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文本的拓展,将纳兰性德《菩萨蛮》中的一句词——“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引入课堂。

直面词人的心灵深处,感悟词人的“理想”与“壮志”,体悟到词人何事离别,是为了保家卫国。

(五)布置作业。

让学生课下搜集有关思乡的诗词或歌曲背一背或唱
一唱,以丰富学而生的语言积累。

上完了这节课,觉得还有不少缺憾,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在整个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我愈发感觉
到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语文教学基本功还不够扎实,对文本的解读
还不够细致深刻,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工作在实小这个团结奋
进的大家庭中,对我来说,是一种鞭策,也是一种动力。

今后,我唯有
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无愧于学校对我们的培养。

我的说课内容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