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对联
出自红楼梦的对联
出自红楼梦的对联红楼梦,曹雪芹所著的经典长篇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一部巅峰之作。
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中心,描绘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一大批丰满细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衰落与人性的复杂。
这部作品中充满了各种文学手法,包括对联。
下面是几首出自《红楼梦》的对联及其相关内容。
1.若得徐霞客明主之庙柱则神勇之男儿流龙门之剑术这副对联出自《红楼梦》第一回。
其中,“徐霞客明主之庙柱”取材自徐霞客的真实经历,展现了徐霞客智勇过人、学问丰富的形象;“流龙门之剑术”是对贾宝玉的赞美,形容他的剑术高强,风华绝世。
2.岂似金陵闺阁中花园中标致少女如玉之卿阻之颜这副对联表达了对林黛玉的赞美之情。
林黛玉是贾宝玉心中的红颜知己,素有“黛玉葬花”之称,这对联形容了她的美貌以及清高淡泊的性格。
3.一件是骑牛方格印罗衫一件是蹀躞花裙舞带翠这副对联描绘了薛宝钗的儒雅和优美。
薛宝钗是贾府的贵客,以其温柔贤淑,才情出众而闻名,这对联通过描述她的服饰和舞姿,呈现出她的高雅风范。
4.若要见芙蓉洲游冶世人风月无边自在罗敷地这副对联写就了贾宝玉的游艺天性,将其和“芙蓉洲”联系在一起。
这是《红楼梦》中描写贾宝玉的游玩、享乐的一段,平实的日子无法满足贾宝玉的好奇心,因此他常常游走各个花园之间,追求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到处体验人间的风趣乐事。
5.山有时来无人处花有时开无人赏月有时当无人望这副对联表达了贾宝玉的忧伤和孤独。
宝钗的面容、黛玉的聪明才智,都令贾宝玉心动不已,但最后他却孤身一人,无法实现心中的渴望。
以上是几首出自《红楼梦》的对联及其相关内容,这些对联或描绘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或反映了情感纠葛,展示了小说中丰富的文学意境。
每一个对联都通过简洁的文字,巧妙地表达了深刻的情感与思考。
这些对联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极高的价值,也深入人心,成为了人们对《红楼梦》这部经典之作的记忆与追忆。
红楼梦对联大全
红楼梦对联大全张贴新婚对联是中国结婚传统的习俗之一,以下为大家提供农村结婚对联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红楼梦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那么关于里面的对联您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对联大全,欢迎大家阅读。
红楼梦对联大全(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宁府上房联这副对联对仗工整,文辞精美,言简意赅,意味深长。
所讲修身处世之法,如果把它从《红楼梦》这部小说中的具体情节中抽出来,单独予以品味,并把人情世故提升为一门交际学问来研究,则大有文章可做。
这副对联不能不说是千百年来人们凝聚成的处世哲学的形象概括。
由此,我们可见曹雪芹的高明之处。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
——秦氏卧房题画联画上题联,联须紧扣画意。
上联意为春寒轻微,春睡沉沉,锁于梦乡;下联道是人被酒的香气所吸引。
这里将画与对联艺术的有机结合,正是我国对联艺术与绘画艺术的优良传统。
对联与画结合常有烘云托月、画龙点睛之妙。
且着这副题画联与画和室内的陈设是何等的相辅相成。
这副对联不仅对仗工整、平仄合辙,更为重要的是:用在秦氏卧房,起着点明卧室情景的作用,创造了一种不可或缺的艺术情思和氛围,突出和渲染了所描写的特定人物和环境。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沁芳亭联上联写的是波光澄碧,似是借来了岸柳的翠绿;下联道的是水质芬芳,好象这一脉之水,分得了隔岸的花儿香气。
这副对联是写“水”的,但妙在不着一个“水”字,全是借“绕堤”“隔岸”去反衬出溪水;借“三篙”“一脉”反衬出“水深”“溪形”,把水色、水质、四周环境氛围糅合在一起来写,构成一幅柳映溪成碧、花落水流红的极富诗意的画面,怪不得赏景的众文人称赞不已。
读者读到此处,亦可领略“沁芳亭”上的诗情画意。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荣禧堂联这是一副中堂对联,即平常所说的堂联。
堂联多起装饰作用,故也称“装饰联”,多是用来布置、美化客厅、书房、卧室、案头等室内环境的联作。
出自红楼梦的对联
出自红楼梦的对联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它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描绘了一个贾府大家族的兴衰史和那些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仅因为其宏大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更因为曹雪芹在小说中通过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对联,巧妙地运用了成语、诗词,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才华和艺术魅力。
以下是一些出自《红楼梦》的相关对联:1. “架空山色临窗丽,控识书声出闺廉。
”(出自第一回)这句对联描绘了黛玉和宝玉在黛玉的房间里欣赏窗外美景,同时听取宝玉朗读书籍的场景。
对联中的“架空山色临窗丽”和“控识书声出闺廉”表现了两人对美景和知识的共同喜爱。
2. “素志从来灵动处,闲情每有雅人提。
”(出自第三回)这对联描绘了黛玉出色的聪明才智和雅致的情趣。
她的志向纯洁而灵动,同时她的情感也常常与有学问和懂得品味的人相关联。
3. “问世间,何处最容年少。
落落大方宜人姿。
”(出自第四回)这句对联描述了林黛玉纯真无邪、落落大方的姿态,以及她在这个世界上最适合年轻人展现出自己的地方。
4. “喜煞人间,怨恨残生。
得恩当报,遭罪当悯。
”(出自第六回)这对联描述了秦可卿上门去道歉的情景。
通过对联的呈现,表明了她对自己的无能为力和遭遇的悔过之情。
5. “漏尽钟声归去,有意伴花将月。
”(出自第十一回)这句对联描绘了黛玉在黄草地边和宝玉享受春天的美景。
它形容了他们的默契和相伴的情感,同时也把读者带入了这种温馨祥和的场景中。
6. “别树一帜来自胆,闲云野鹤挤成团。
”(出自第十八回)这句对联描述了宝玉的与众不同的个性和一群自由自在的鹤的形象。
它揭示了宝玉不同于世俗,有着自己坚持的理想和追求。
7. “悔过麟儿春未老,笑容桃李花千树。
”(出自第二十一回)这句对联凝结了贾母对宝玉的深厚爱意和宝玉欢乐无忧的性格。
它通过描述宝玉高兴的容颜和可爱的外表,展现出贾母和宝玉之间深深的感情联系。
这些对联展示了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独特艺术手法。
红楼梦对联229幅
红楼梦对联229幅001.黄花满地;白柳横波。
【第011回】002.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
【第005回】003.烟霞闲骨骼;泉石野生涯。
【第040回】004.一夜北风紧,开门雪尚飘。
【第050回】005.入泥怜洁白,匝地惜琼瑶。
【第050回】006.有意荣枯草,无心饰萎苕。
【第050回】007.价高村酿熟,年稔府粱饶。
【第050回】008.葭动灰飞管,阳回斗转杓。
【第050回】009.寒山已失翠,冻浦不闻潮。
【第050回】010.易挂疏枝柳,难堆破叶蕉。
【第050回】011.麝煤融宝鼎,绮袖笼金貂。
【第050回】012.光夺窗前镜,香粘壁上椒。
【第050回】013.斜风仍故故,清梦转聊聊。
【第050回】014.何处梅花笛?谁家碧玉箫?【第050回】015.鳌愁坤轴陷,龙斗阵云销。
【第050回】016.野岸回孤棹,吟鞭指灞桥。
【第050回】017.赐裘怜抚戍,加絮念征徭。
【第050回】018.坳垤审夷险,枝柯怕动摇。
【第050回】019.皑皑轻趁步,翦翦舞随腰。
【第050回】020.煮芋成新赏,撒盐是旧谣。
【第050回】021.苇蓑犹泊钓,林斧不闻樵。
【第050回】022.伏象千峰凸,盘蛇一径遥。
【第050回】023.花缘经冷聚,色岂畏霜凋。
【第050回】024.深院惊寒雀,空山泣老鸮。
【第050回】025.阶墀随上下,池水任浮漂。
【第050回】026.照耀临清晓,缤纷入永宵。
【第050回】027.诚忘三尺冷,瑞释九重焦。
【第050回】028.僵卧谁相问,狂游客喜招。
【第050回】029.天机断缟带,海市失鲛绡。
【第050回】030.寂寞对台榭,清贫怀箪瓢。
【第050回】031.烹茶冰渐沸,煮酒叶难烧。
【第050回】032.没帚山僧扫,埋琴稚子挑。
【第050回】033.石楼闲睡鹤,锦罽暖亲猫。
【第050回】034.月窟翻银浪,霞城隐赤标。
【第050回】035.沁梅香可嚼,淋竹醉堪调。
【第050回】036.或湿鸳鸯带,时凝翡翠翘。
《红楼梦》中的对联欣赏
《红楼梦》中的对联欣赏第一回甄士隐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第二回凤姐
可怜无定河边骨,
白骨无马下泥沙。
第三回贾雨村
夜夜漏声到晓,
秋月渐薄江天宽。
第四回林黛玉
今年欢笑复明年,
秋月春风等闲度。
第五回薛蟠
上窗户未半开,
下窗户犹闭半。
第六回李纨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第七回王夫人
春深似海夏深如潭,
秋深犹有渔愁歎。
第八回吴姨前赤壁
喜横七十二弯,
惆怅终无一船。
第九回杜如晦
寸心飞燕一时回,聊胜觞几杯余苦。
第十回尤二姐
空楼重绘舰,
新羅分兵营。
第十一回李嬷嬷
南陌匹马过,
家家朱门空自悲。
第十二回贾母
解绣行处便教妾,近窗文思量玉琢。
第十三回李渔
一径石铺劝绿尘,梅风残长夜寒春。
第十四回王熙凤
心几多烦恼梦,
月上新庭声歌茂。
第十五回元妃
洛水香秋月,
波上杳杳花。
第十六回晴雯
若教宜恩意思无穷,不知妾颜添增憔悴。
第十七回董贵妃晨开仙子罗衣,春风临桃月又盈。
第十八回宝玉
终日偷闲写芳春,花开餐暖莺声新。
第十九回史湘云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第二十回王夫人补翁曲江惊晨潮,叠叠红烛呕罗劳。
红楼梦对联大全_对联
红楼梦对联大全红楼梦对联大全(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宁府上房联这副对联对仗工整,文辞精美,言简意赅,意味深长。
所讲修身处世之法,如果把它从《红楼梦》这部小说中的具体情节中抽出来,单独予以品味,并把人情世故提升为一门交际学问来研究,则大有文章可做。
这副对联不能不说是千百年来人们凝聚成的处世哲学的形象概括。
由此,我们可见曹雪芹的高明之处。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
——秦氏卧房题画联画上题联,联须紧扣画意。
上联意为春寒轻微,春睡沉沉,锁于梦乡;下联道是人被酒的香气所吸引。
这里将画与对联艺术的有机结合,正是我国对联艺术与绘画艺术的优良传统。
对联与画结合常有烘云托月、画龙点睛之妙。
且着这副题画联与画和室内的陈设是何等的相辅相成。
这副对联不仅对仗工整、平仄合辙,更为重要的是:用在秦氏卧房,起着点明卧室情景的作用,创造了一种不可或缺的艺术情思和氛围,突出和渲染了所描写的特定人物和环境。
1/ 8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沁芳亭联上联写的是波光澄碧,似是借来了岸柳的翠绿;下联道的是水质芬芳,好象这一脉之水,分得了隔岸的花儿香气。
这副对联是写“水”的,但妙在不着一个“水”字,全是借“绕堤”“隔岸”去反衬出溪水;借“三篙”“一脉”反衬出“水深”“溪形”,把水色、水质、四周环境氛围糅合在一起来写,构成一幅柳映溪成碧、花落水流红的极富诗意的画面,怪不得赏景的众文人称赞不已。
读者读到此处,亦可领略“沁芳亭”上的诗情画意。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荣禧堂联这是一副中堂对联,即平常所说的堂联。
堂联多起装饰作用,故也称“装饰联”,多是用来布置、美化客厅、书房、卧室、案头等室内环境的联作。
在形式上,堂联起着装点屋舍、美化环境的作用;在内容上,则体现主人的不同风格、素养、情怀、志趣和爱好,这副“荣禧堂”中堂对联,上联称座中所佩的珠玉,发出的光彩可与日月同辉;下联言堂中人所穿的官服,其色彩如云烟似彩霞,可见贾府的豪华显贵确实到了顶点。
红楼梦八大对联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贾雨村)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智通寺)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荣禧堂) (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世事通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燃藜图》) (第五回《游梦幻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
(《海棠春睡图》) (第五回《游梦幻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孽海情天) (第五回《游梦幻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薄命司) (第五回《游梦幻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幽微灵秀地,无可《红楼梦》中的经典语句之对联、偈语奈何天。
(第五回《游梦幻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绕堤柳借三蒿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贾宝玉题沁芳亭) (第十七回至第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贾宝玉题有凤来仪) (第十七回至第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看护采芹人。
(贾宝玉题茆堂) (第十七回至第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
(兰风薏露) (第十七回至第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三径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
(兰风薏露) (第十七回至第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酴釄梦也香。
(贾宝玉题蘅芷清芬) (第十七回至第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
(藕香榭) (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米襄阳《烟雨图》) (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 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
红楼梦里的对联
红楼梦里的对联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文中的对联更是文雅、清新、深刻。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对联:
1. 清风徐来金窍鸭,轻抚士人慵不归。
这句对联出自《红楼梦》第一回,表现了林黛玉对贾宝玉的情感。
2. 杯觥交错中山鸟,笔砚罗绮倚楼台。
这句对联出自《红楼梦》第三十六回,描写了贾宝玉、薛宝钗等人在
花园小憩的情景。
3. 罗带同心结夫妻,琥珀分离断姻缘。
这句对联出自《红楼梦》第七十二回,表达了宝玉和黛玉的离别之痛。
4. 唯有暗香难识,红颜薄命定何人?
这句对联出自《红楼梦》第三十六回,描绘了薛宝钗的美丑与命运。
5. 鹧鸪天上分枝啼,蜂蝶红桥采蜜归。
这句对联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回,描写了贾宝玉和黛玉的别离之情。
6. 群芳齐放瑶草春,一样芳菲不受衰。
这句对联出自《红楼梦》第九十回,表达了宝钗、黛玉、迎春等人的
美丽和风韵。
7. 玉碎珠沉犹寂寞,不知心恨与何离。
这句对联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回,表现了黛玉对宝玉的惋惜、爱恋
和痴迷。
8. 金窗玉槛琼楼阁,女貌佳人花烬灰。
这句对联出自《红楼梦》第七十三回,表达了作者对女子的态度。
9. 爱恨情仇心已碎,僧侣道士悟应非。
这句对联出自《红楼梦》第七十五回,表达了宝钗等人对尘世的看法。
10. 水流花落两无媒,天意人情难两全。
这句对联出自《红楼梦》第三十回,表达了宝钗和宝玉之间的复杂关系。
《红楼梦》里的对联
《红楼梦》里的对联(一)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赏析:《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记:甄士隐与道人经过大石牌坊,两旁书有此联。
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亦曾见到这副对联。
上联“假”、“真”交织,下联“无”、“有”错综。
佛家的观点认为,世上万事万物,就其现象说似乎是真,是有;就其本质说是假,是无。
前者是世俗人的看法,所以称为“俗谛”;后者才是真理,所以称为“真话”。
这副对联就是本着这种唯心的理论来嘲笑世俗人的。
它隐含的意思是:社会上的人们慕富厌贫,为名为利,劳力劳心,强争苦夺,就是把假的误认为是真的,把真的反而当成了假的;把虚无误认为是实有,把实有反而当成虚无。
(二)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赏析:《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记:贾雨村信步来到智通寺,门旁书有此联。
该联意在规劝人们不要贪得无厌,以免日后走投无路。
它是对贾府乃至所有封建贵族家庭由盛而衰的预言,也是对贾雨村以及一切剥削者横征暴敛警告。
(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赏析:《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记贾宝玉随秦可卿来到上房内间,见到此联。
原意在于规劝人们明了世事,通晓人情,以便明哲保身,青云直上,因而引起宝玉反感。
令人往往剔除其封建性糟粕,赋予其进步性内容,即鼓励人们研究世上诸般事物,通晓人间各种情理。
第五回写荣宁二府女眷赏梅,并举行家宴。
宝玉席间困倦,想睡中觉,被秦可卿领到上房,见房内挂着一幅《燃藜图》,旁边挂着这副对联。
宝玉看后,厌恶得不得了,赶紧走出。
《燃藜图》画的是西汉时代学者刘向的故事。
刘向夜间在天禄阁校对古书,有个穿黄衣服的老者进来,见刘向在暗中读书,就把拐杖的一端吹燃,有了光线刘向才同老者见面。
老者教给刘向很多学问,天明才走,自称是太乙之精(神仙)。
《燃藜图》再配上这副联语,是封建阶级陈腐的说教。
《燃藜图》启示人们像刘向那样寒窗苦读,准备求取功名的资本。
红楼梦最经典的对联
红楼梦最经典的对联1.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像生活这本书,你得看透世事,玩转人情,才能读懂它!比如在人际交往中,懂得察言观色不就是一种洞明世事吗?2.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多像一场真假难辨的游戏啊!好比魔术表演,你以为是真的,说不定只是虚幻呢!3.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哎呀呀,这不就是春天有点冷让人做梦都不踏实,那香气原来是酒香呀!就像你在一个有点冷的早晨闻到一阵诱人的酒香。
4.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这古今的情啊怎么也说不完,那些痴男怨女的情债可真难还啊!不就像现实中那些纠缠不清的感情纠葛吗?5.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自己招来那些愁绪,长得那么漂亮又是为了谁呢!就好像有些人总是自寻烦恼,却不知道为了啥。
6.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那座位上的珠玑都能跟日月比光辉了,堂前的服饰也像烟霞一样绚丽,哇,这是多么华丽的场景啊!好比一场盛大的宴会。
7.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柳树借着水的翠绿,对岸的花也分来香气,这画面好美呀!就像走在湖边闻到阵阵花香。
8.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茶喝完了烟还是绿的,棋下完了手指还是凉的,这感觉多奇妙啊!仿佛能感受到那份闲适与清凉。
9. “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新涨的水增添了浣葛的地方,好云保护着采芹的人,真有意境啊!就像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劳作的人们。
10.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玉在盒子里等待好价钱,钗在匣子里等待腾飞的时机,这多像等待机会的人们啊!好比那些努力准备等待机遇的人。
我觉得《红楼梦》里的这些对联真的是太经典了,每一副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美妙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啊!。
红楼梦中对联大全
红楼梦中对联大全一、太虚幻境对联。
1.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2.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二、荣国府正堂对联。
1.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 这副对联挂在荣国府正堂荣禧堂。
从字面意义上看,“座上珠玑昭日月”形容座上之人的言辞如珠宝般闪耀,可以与日月争辉,表明荣国府中往来的宾客都是有身份、有才华之人。
“堂前黼黻焕烟霞”描绘了堂前的服饰华丽,如同烟霞般绚烂,这也显示出荣国府的富贵和奢华。
从小说的情节来看,荣国府是一个贵族世家,经常有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前来拜访,他们在堂中高谈阔论,身上穿着华丽的服饰,这副对联很好地烘托出荣国府的显赫地位。
2.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三、其他地方的对联。
1.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 这是大观园沁芳亭的对联。
从写景的角度看,它描绘了沁芳亭周围的优美景色。
“绕堤柳借三篙翠”形象地写出了柳树环绕着堤岸,那翠绿的颜色仿佛是从水中的竹篙借来的一样,富有诗意地表现了柳树的翠绿和生机。
“隔岸花分一脉香”则描绘了对岸的花朵散发着香气,这香气似乎是从一脉水流中传来的,将视觉和嗅觉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
在大观园这个充满诗意和美感的地方,这副对联很好地融入了整体的园林意境。
2.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 这是潇湘馆的对联。
潇湘馆是林黛玉的住所,这副对联非常符合潇湘馆的气质。
“宝鼎茶闲烟尚绿”描绘了在宝鼎中煮茶之后,那袅袅的烟雾似乎还带着绿色,暗示了潇湘馆周围翠竹环绕,烟雾也染上了翠竹的颜色。
“幽窗棋罢指犹凉”则写出了在幽静的窗前下完棋后,手指仍然感觉凉意,这不仅体现了潇湘馆的幽静清冷,也暗示了林黛玉孤独、清冷的性格特点。
3. “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 这是稻香村的对联。
稻香村是李纨的住所,有一种田园的质朴气息。
“新涨绿添浣葛处”描绘了新涨的绿水增添了浣洗葛布之处的生机,让人联想到乡村溪边浣洗的场景。
红楼梦中的对联100副
红楼梦中的对联
1.
上联:假作真时真亦假下联:无为有处有还无。
2.
上联:玉在椟中求善价下联:钗于奁内待时飞。
3.
上联:闲处光阴易过
下联:倏忽元宵佳节
4.
上联:身后有余忘缩手下联:眼前无路想回头。
5.
上联:身后有馀忘缩手下联:眼前无路想回头
6.
上联:运生世治
下联:劫生世危
7.
上联:大仁者,修治天下下联:大恶者,挠乱天下
8.
上联:座上珠玑昭日月
下联:堂前黼黻焕烟霞。
——荣禧堂
9.
上联:面若中秋之月
下联:色如春晓之花
10.
上联: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下联: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11.
上联: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
下联: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12.
上联:态生两靥之愁
下联:娇袭一身之病
13.
上联:泪光点点
下联:娇喘微微
14.
上联:闲静时如姣花照水
下联: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红楼梦对联大全
红楼梦对联大全红楼梦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那么关于里面的对联您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红楼梦对联大全(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宁府上房联这副对联对仗工整,文辞精美,言简意赅,意味深长。
所讲修身处世之法,如果把它从《红楼梦》这部小说中的具体情节中抽出来,单独予以品味,并把人情世故提升为一门交际学问来研究,则大有文章可做。
这副对联不能不说是千百年来人们凝聚成的处世的形象概括。
由此,我们可见曹雪芹的高明之处。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
——秦氏卧房题画联画上题联,联须紧扣画意。
上联意为春寒轻微,春睡沉沉,锁于梦乡;下联道是人被酒的香气所吸引。
这里将画与对联艺术的有机结合,正是我国对联艺术与绘画艺术的优良传统。
对联与画结合常有烘云托月、画龙点睛之妙。
且着这副题画联与画和室内的陈设是何等的相辅相成。
这副对联不仅对仗工整、平仄合辙,更为重要的是:用在秦氏卧房,起着点明卧室情景的作用,创造了一种不可或缺的艺术情思和氛围,突出和渲染了所描写的特定人物和环境。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沁芳亭联上联写的是波光澄碧,似是借来了岸柳的翠绿;下联道的是水质芬芳,好象这一脉之水,分得了隔岸的花儿香气。
这副对联是写“水”的,但妙在不着一个“水”字,全是借“绕堤”“隔岸”去反衬出溪水;借“三篙”“一脉”反衬出“水深”“溪形”,把水色、水质、四周环境氛围糅合在一起来写,构成一幅柳映溪成碧、花落水流红的极富诗意的画面,怪不得赏景的众文人称赞不已。
读者读到此处,亦可领略“沁芳亭”上的诗情画意。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荣禧堂联这是一副中堂对联,即平常所说的堂联。
堂联多起装饰作用,故也称“装饰联”,多是用来布置、美化客厅、书房、卧室、案头等室内环境的联作。
在形式上,堂联起着装点屋舍、美化环境的作用;在内容上,则体现主人的不同风格、素养、情怀、志趣和爱好,这副“荣禧堂”中堂对联,上联称座中所佩的珠玉,发出的光彩可与日月同辉;下联言堂中人所穿的官服,其色彩如云烟似彩霞,可见贾府的豪华显贵确实到了顶点。
红楼梦诗词和楹联大全
红楼梦诗词和楹联大全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诗词和楹联。
以下是一些《红楼梦》中的著名诗词和楹联:
1. 贾宝玉《西江月》:
水秀山明近觉赊,天高地迥觉空赊。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 林黛玉《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3. 薛宝钗《临江仙》: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4. 王熙凤《秋窗风雨夕》: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相聚。
山涧清流石上流,溪头卧剥莲蓬实。
5. 贾元春《恨无常》: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 贾探春《南柯子》: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
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风。
7. 贾迎春《浣溪沙》:
绣帘闲挂小银钩,窗外梧桐风拂袖。
莫怨东风当自嗟,花开花落人空瘦。
8. 贾惜春《如梦令》:
遥夜难成眠,纷纷旧事入梦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深肠断人。
楹联:
1. 贾府正门联: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2. 贾宝玉房联:
无材补天,幻形入世;
蒙养大体,参赞化机。
3. 贾母卧室联:
萱草无言,当春乃发;
桃花含笑,为暖而开。
4. 薛宝钗闺房联: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5. 林黛玉闺房联:
风刀霜剑严相逼,负尽春心悄自知。
这些诗词和楹联代表了《红楼梦》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世界,展示了丰富的文学内涵。
红楼梦楹联
红楼梦楹联
1. “假作真时真亦假”,就像生活中有时候我们分不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比如善意的谎言,那到底算真还是假呢?
2. “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多像我们的梦想啊,有时候看似没有,努力之后却又有了,反之亦然。
3. “世事洞明皆学问”,可不是嘛,你看那些会为人处世的人,不就像掌握了一门高深的学问!
4. “人情练达即文章”,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久了,这不就是一篇篇精彩的文章嘛!
5. “嫩寒锁梦因春冷”,哎呀,那种初春的微寒让人懒懒不想动的感觉,不就像被锁住了梦一样嘛。
6. “芳气笼人是酒香”,闻到那迷人的酒香,就像被温柔的气息笼罩着,让人陶醉。
7. “宝鼎茶闲烟尚绿”,想想那安静的宝鼎,旁边茶都喝完了,烟还绿着呢,多有意境呀。
8. “幽窗棋罢指犹凉”,下完棋后那手指还带着凉意,这画面感太强啦。
9. “绕堤柳借三篙翠”,那堤边的柳树啊,可不就是借着水的翠色才那么美。
10. “隔岸花分一脉香”,对岸的花把香气分过来,就像跟我们分享美好一样呢。
我觉得这些红楼梦楹联真的是太有韵味了,短短几个字就能蕴含那么多的情感和意境,让人回味无穷啊。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红楼梦的经典对联
红楼梦的经典对联有关红楼梦的经典对联〈秦可卿房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秦可卿房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宝玉梦中听人作歌〉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 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赋证〉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 影度回廊.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蛾眉颦笑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羡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爱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菊被霜.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龙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应惭西子,实愧王嫱.奇矣哉,生于孰地,来自何方,信矣乎,瑶池不二,紫府无双.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太虚幻境"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孽海情天"对联〉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薄命司"对联〉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煞尾诗证〉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僧道赠甄士隐〉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 便是烟消火灭时.〈贾雨村五言律诗〉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贾雨村对月寓怀〉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曰曰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甄士隐注解好了歌〉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曰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曰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开篇诗云〉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荣国府"荣禧堂"对联〉座上珠玑昭曰月, 堂前黼黻焕烟霞.〈西江月批宝玉二词〉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红楼梦中的对联及出处
红楼梦中的对联及出处
红楼梦,清代著名小说,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描绘,展示了封建社会的衰败和人性的沉沦。
其中,对联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在小说中发挥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以下列举了红楼梦中的一些著名对联及其出处。
1. 荣禧堂对联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此联出现在《红楼梦》第三回,是荣禧堂上的对联。
上联“座上珠玑昭日月”,是说坐在这个堂屋里,好像明亮的珍珠和日月之光在照耀着,璀璨耀眼。
下联“堂前黼黻焕烟霞”,是说堂前的丝织品(古代大臣朝服、礼服用以区别等级,青红白黑乡绣纹皆右为西乡,左为东乡)像璀璨的烟霞一样,焕发出绚烂的光彩。
联语采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贾府的豪华和富丽。
2. 荣府正厅对联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此联出现在《红楼梦》第五回,是荣府正厅的对联。
上联“世事洞明皆学问”,意思是说看透了世间上的事情,就等于掌握了一定的学问知识。
下联“人情练达即文章”,意思是说熟悉了人情世故,就等于写好了人生文章。
联语表现了贾府作为官宦世家,在人情世故方面非常精通,同时也反映了贾母对贾宝玉的教育理念:要学好为人处世的道理,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3. 潇湘馆对联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此联出现在《红楼梦》第十七回,是潇湘馆的对联。
上联“宝鼎茶闲烟尚绿”,意思是说在闲暇之余品尝着香茶,烟雾中还透着淡淡的绿色。
下联“幽窗棋罢指犹凉”,意思是说在幽静的窗户下棋子已停,但手指仍感凉意。
红楼梦比较经典的十幅对联
红楼梦比较经典的十幅对联
红楼梦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古典小说的集大成者。
鄙人精心选择十幅最为经典的对联,以供文人雅士细细品味慢慢咀嚼。
1,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2,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3,玉在椟中求善价,
钗于奁内待时飞。
4,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5,喜笑悲哀都是假,
贪求思慕总因痴。
6,三径香风飘玉蕙,
一庭明月照金兰。
7,纵有千金铁门槛,
终须一个土馒头。
8,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
9,一念不生,万缘俱寂。
10,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