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练习题答案及逻辑知识

合集下载

形式逻辑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形式逻辑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形式逻辑》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1、“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这里的“逻辑”一词是指( 客观事物的规律 )。

2、“说话、写文章要合乎逻辑。

”这里的“逻辑”一词是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3、当SAP 和SEP 同假时,S 和P 之间可能具有的关系是(真包含)关系和(交叉)关系。

4、主谓项分别相同而质和量均不相同的两个性质命题之间的关系是( 矛盾 )关系。

5、根据对当关系,当SAP 真时,SIP 必( 真 );当□P 假时,◇¬P 必( 真 )。

6、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的性质命题是( 全称肯定命题 )。

7、“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甲、乙、丙三人中有且只有一人看过《左传》”这8、“瓜熟蒂落”、“鸟语花香”这两个判断的逻辑形式可分别表示为( p →q ) 、( p ∧q )。

9、具有包含关系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是对之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

10、与“并非如果刮风就下雨”这一命题等值的联言命题是( 虽然刮风,但没有下雨 )。

11、根据逻辑基本规律的( 排中 )律,可由一个判断的假,推出与之相矛盾的另一判断为真。

12、“语言没有阶级性,语言是社会现象,所以社会现象没有阶级性。

”该三段论犯了( 小项不当周延 )的逻辑错误。

13、当 ¬q 和¬p ∨¬q 同假时,p ∧q 为取值为( 真 )。

14、当p ←→q 和p ∨q 皆真时,p ∧q 取值为( 真 )。

15、"有些人是人民警察,所以有些人应该遵守《人民警察法》。

"该省略三段论的中项是( 人民警察 )。

16、根据对当关系,当◇P 假时,□P 必( 假 );当□¬P 真时,◇P 必( 假 )。

17、根据逻辑基本规律的( 不矛盾 )律,可由一个判断的真,推出与之相矛盾的另一判断为假。

18、在概念外延间的真包含、交叉和矛盾关系中,属于传递关系的是(真包含 )关系。

形式逻辑试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试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试题及答案形式逻辑是研究推理形式有效性的学科,它不关心推理内容的真实性,只关心推理结构的正确性。

以下是一套形式逻辑的试题及答案,供学习和练习使用。

试题一:命题逻辑1. 判断下列命题是否为真命题,并给出理由。

- 命题A: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明天是星期二。

- 命题B: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明天是星期三。

2. 给出下列命题的逻辑等价形式。

- 命题C:只有下雨,我才带伞。

- 命题D:下雨了,所以我带伞。

3. 判断下列复合命题的真值。

- 命题E:(A ∧ ¬B)∨ C,其中A为真,B为假,C为真。

答案一:1. 命题A是真命题,因为根据一周的天数排列,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明天必然是星期二。

命题B是假命题,因为星期一的明天是星期二,而不是星期三。

2. 命题C的逻辑等价形式是:如果我带伞,那么下雨了(逆命题)。

命题D的逻辑等价形式是:如果我带伞,那么下雨了(条件命题)。

3. 命题E的真值为真。

因为A为真,¬B也为真(B为假),所以A ∧ ¬B为真,而C也为真,根据逻辑或的规则,任何一个为真,整个复合命题就为真。

试题二:谓词逻辑1. 用谓词逻辑表达下列语句。

- 语句F: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

2. 判断下列谓词逻辑表达式的真值。

- 表达式G:∀x (M(x) → F(x, x)),其中M(x)表示x是母亲,F(x, y)表示x是y的母亲。

3. 转换下列自然语言命题为谓词逻辑表达式,并判断其有效性。

- 命题H:没有动物既会飞又会游泳。

答案二:1. 语句F的谓词逻辑表达式为:∀x ∃y (P(x, y) ∧ M(y)),其中P(x, y)表示x是y的孩子,M(y)表示y是母亲。

2. 表达式G的真值为真,因为根据全称量词的定义,对于所有的x,如果x是母亲,则x是自己孩子的母亲,这是一个逻辑上的必然性。

3. 命题H的谓词逻辑表达式为:¬∃x (F(x) ∧ S(x)),其中F(x)表示x会飞,S(x)表示x会游泳。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第一部分概念一、填空题1、在一个正确的划分中,“母项”与“子项”在外延上具有异关系。

2、从“属加种差”的定义的结构看,在定义“负判断是否定某一判断的判断”中,“否定某一判断的”是差,“判断”是属。

二、单选题1、“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 这一判断的主项“犯罪”是。

A 、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集合概念D、负概念2、“安顺位于贵州”这句话中的“安顺”与“贵州” 这两个词项外延之间具有。

A、三段论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B、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C、关系判断分为关系项、关系者项和量项D、定义分为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双选题1、在“新闻报导应该是实事求是的”这个判断中,“新闻”是。

A 、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正概念D、负概念2、下列概念的概括或限制,正确的有A、“牛”限制为“牛郎”B、“月亮”概括为“星体”C、“鲁迅”限制为“文学家”D、“楷书”概括为“书”3、下列限制与概括正确的是))。

A、安顺贵州中国B、楚王楚人人C、安顺学院政法系安顺学院高校D、中国革命战争革命战争战争4、如A与B都是单独概念,则A与B的外延关系可能是关系。

A 、全同关系B、包含关系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5、“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中的“未成年子女”是。

A 、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正概念D、负概念6、若“有的S是P”并且“有S的不是P”,那么S与P的外延关系或者是关系。

A 、全同B、真包含C、真包含于D、交叉7、若“所有S是P”与“所有P是S”均假,则S与P在外延上具有关系。

A 、全同B、S真包含PC、全异D、交叉四、图表题1、张辉是大学生,但不是三好学生。

2、“安顺学院,是安顺地区的高等学校。

”请用欧拉图表示a b c三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3、请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A、法院;B、法官;C、中共党员。

4、请用欧拉力表示下列四个概念外延间的关系:A、审判员B、法院C、司法干部D、党员第二部分直言命题及其推理一、填空题1、由SAP真,可以推知SEP ;SIP2、在“所有犯罪嫌疑人都是罪犯”这一判断中,从项的周延性方面看,“犯罪嫌疑人”是的,“罪犯”是不周延的。

《形式逻辑》练习题答案及逻辑知识

《形式逻辑》练习题答案及逻辑知识

《形式逻辑》练习题答案及逻辑知识《形式逻辑》练习题答案及逻辑知识《形式逻辑》练习题、答案及逻辑知识道成编辑,2012.1.15.第⼀章、绪论【堂上操练】⼀、填空: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___________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叫_______,指具有不同思维内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__________。

4.思维的形式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__________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__________。

⼆、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1.这个学⽣是三好学⽣。

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是⾏动的指南。

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

4.如果不努⼒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

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1.所有S是P2.p←q3.有S不是P4.(p∧q)→r【课后作业】⼀、查阅词典,指出下列各句"逻辑"⼀词的含义:1.正义终究战胜邪恶,这是社会发展的逻辑。

2."贫穷才是社会主义",这是什么逻辑?3.普及逻辑是提⾼中华民族⽂化素质的重要⽅⾯。

4.要善于逻辑地思维和明确地表达思想。

5.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

6.任何脱离现实⽣活逻辑的⽂学作品都是没有⽣命⼒的。

7."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这⼀逻辑不能成⽴。

8.这⼏句话不合逻辑。

⼆、请⽤公式表⽰下列命题或推理,并指出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1.只有坚持改⾰开放,中国才有出路。

2.⽩求恩同志是⼀个⾼尚的⼈。

3.所有科学理论都具有客观性,形式逻辑是科学理论,所以,形式逻辑具有客观性。

形式逻辑习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习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习题及答案形式逻辑是研究推理形式有效性的学科,它主要关注命题和推理结构的正确性。

以下是一些形式逻辑的习题及答案。

# 习题一:命题逻辑问题:判断以下命题是否为真命题,如果是,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是,请说明原因。

- 命题1: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明天是星期二。

- 命题2:如果今天是星期天,那么明天是星期一。

答案:- 命题1是真命题。

根据逻辑学中的条件命题,如果条件(今天是星期一)成立,那么结论(明天是星期二)也必然成立。

这是一个有效的逻辑结构。

- 命题2也是真命题。

同样地,如果条件(今天是星期天)成立,结论(明天是星期一)也必然成立。

# 习题二:推理规则问题:使用以下前提,推导出结论。

- 前提1:所有人都是动物。

- 前提2:苏格拉底是人。

- 结论:苏格拉底是动物。

答案:根据前提1和前提2,我们可以应用演绎推理的规则。

首先,根据前提1,我们知道“所有人都是动物”,这意味着如果某个个体是人,那么这个个体也是动物。

然后,根据前提2,我们知道苏格拉底是人。

结合这两个前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苏格拉底是动物。

这是一个有效的演绎推理。

# 习题三:谬误识别问题:判断以下推理是否为谬误,并说明原因。

- 推理1:因为所有的狗都有四条腿,所以所有有四条腿的动物都是狗。

- 推理2:如果下雨,地面就会湿。

今天地面湿了,所以今天下雨了。

答案:- 推理1是一个谬误,称为“倒置条件”或“逆谬误”。

虽然所有的狗都有四条腿,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有四条腿的动物都是狗。

例如,猫也有四条腿,但它们不是狗。

- 推理2是一个有效的推理,因为它遵循了条件命题的逻辑结构。

如果条件(下雨)导致结果(地面湿),并且结果已经发生(地面湿了),那么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断条件也发生了(今天下雨了)。

# 结尾形式逻辑习题的解答需要对逻辑结构有清晰的理解,包括命题的真假、推理的有效性以及谬误的识别。

通过练习这些习题,可以提高逻辑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希望这些习题和答案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练习答案

《形式逻辑》练习答案

第一章引论二、练习题(一)1.这里的“逻辑”是人们思维的规则、规律。

2.这里的“逻辑”是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3.这里的“逻辑”指的是一门学问,即逻辑学。

4.这里的“逻辑”指的是客观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二)、分析1.逻辑常项是“所有……都不是……。

”逻辑变项是“p”、“q”。

2.逻辑常项是“只有……才,非……所以非……,”逻辑变项是“p”、“q”。

第二章概念一、练习题1.这是从内涵方面来说明的,揭示了“国民素质”的含义。

2.括号中所说的是“经”的内涵,而下文所列举的《尔雅》、《公羊传》……《孟子》是从外延方面来说明的。

3.括号中关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说明是从外延方面来说。

4.第一个括号是从内涵方面说明的,下面的列举是从外延方面来说的。

二、指出句中标横线的语词表达的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是正概念还是负概念。

1.是单独概念,也是正概念。

2.是普遍概念,也是负概念。

(和“非党员相对的正概念是“党员”)3.是普遍概念,也是正概念。

(形容词表达普遍概念)4.是普遍概念(单独概念所包含的观念性对象不止一个。

如,地中海、日本、《红与黑》等),也是正概念5.是普遍概念,也是正概念。

三、指出下列语句标有横线的语词表达的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

1.第一句是集合概念;句二是非集合概念。

2.一是集合概念;二是非集合概念。

3.一是集合概念;二是非集合概念。

4.一是非集合概念;二是集合概念。

四、指出下列句中括号的概念间的关系,并用欧拉图表示出来。

1.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是矛盾关系(全异关系),非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义是真包含关系,设马克思主义为A,非马克思主义为B,反马克思主义为C,它们的欧拉图为:2.“矛盾法则”、“对立统一法规”和“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彼此都是全同关系。

分别设这三者为A、B、C,则欧拉图为:3.设“有穷的”为A,“无穷的”为B,这二者是矛盾关系(论域是类的分子)欧拉图为:4.设“文学家”为A,“思想家”为B,“政治家”为C,“军事家”为D,这四者是相互交叉的关系,欧拉图为:五、按要求写出概念。

形式逻辑试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试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形式逻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思维的形式结构B. 思维的内容C. 思维的规律D. 思维的形式和内容答案:A2. 命题逻辑中,复合命题的真值表是()。

A. 一个B. 两个C. 多个D. 无数个答案:C3. 在三段论中,中项是()。

A. 大前提B. 小前提C. 结论D. 大前提和小前提共有的项答案:D4. 形式逻辑中的“排中律”是指()。

A. 一个命题要么真,要么假B. 一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和假C.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D.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也可以既非真也非假答案:A5. 形式逻辑中的“矛盾律”是指()。

A. 一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和假B.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C.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也可以既非真也非假D. 一个命题要么真,要么假答案:A6. 形式逻辑中的“同一律”是指()。

A. 一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和假B.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C.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也可以既非真也非假D. 一个命题要么真,要么假答案:A7. 形式逻辑中的“充足理由律”是指()。

A. 一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和假B.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C.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也可以既非真也非假D. 一个命题要么真,要么假答案:A8. 形式逻辑中,推理的结论是()。

A. 必然的B. 可能的C. 不确定的D. 任意的答案:A9. 形式逻辑中,演绎推理的特点是()。

A. 从一般到特殊B. 从特殊到一般C. 从特殊到特殊D. 从一般到一般答案:A10. 形式逻辑中,归纳推理的特点是()。

A. 从一般到特殊B. 从特殊到一般C. 从特殊到特殊D. 从一般到一般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形式逻辑中,以下哪些是推理的形式()。

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因果推理答案:ABC2. 形式逻辑中,以下哪些是命题的形式()。

A. 简单命题B. 复合命题C. 条件命题D. 否定命题答案:ABCD3. 形式逻辑中,以下哪些是推理的规则()。

形式逻辑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形式逻辑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形式逻辑课后练习参考答案《形式逻辑》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p.13练习题一、请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的“逻辑”一词的涵义。

1.表示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表示客观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以及反映这种规律性的思维发展的规律性。

2.表示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学科。

3.表示客观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4.表示看事物的观点。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p.43练习题一、在下列句子中,哪些语词或语句是标有横线的概念的涵或外延?(1)“艺术”的涵: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一定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的外延:表演艺术,造型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

(2)“宇宙”的涵:无比众多的运动着的物质,存在于无限的空间、时间之中。

“宇宙中的物质”的外延:分散的物质,即星际物质,和集中的物质,即天体。

(3)“国家”的涵: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的外延: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

(4)“生产资料”的涵: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时所必须具有的物质资料。

“生产资料”的外延:土地、森林、水流、生产工具、生产建筑物、交通工具等。

(5)“科学”的涵: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概念、定义、公理等逻辑思维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的。

“科学”的外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6)“宪法”的涵: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是实现其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

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阶级性质、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宪法”的外延:资本主义宪法,社会主义宪法。

二、下列句子中标有横线的语词表达何种概念(单独概念或普遍概念、集合概念或非集合)?(1)集合概念。

(2)集合概念。

发展中国家亚洲国家印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1)(2)政党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先锋队(3)亚洲小学生中学生三好学生工人(4)直接经验知识间接经验知识(5)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脑力劳动者劳动者(6)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革命家鲁迅(7)小说戏剧文学作品(8)(3)集合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式逻辑》练习题答案及逻辑知识《形式逻辑》练习题、答案及逻辑知识道成编辑,2012.1.15.第一章、绪论【堂上操练】一、填空: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___________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又叫_______,指具有不同思维内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__________。

4.思维的形式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__________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__________。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1.这个学生是三好学生。

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

4.如果不努力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

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1.所有S是P2.p←q3.有S不是P4.(p∧q)→r【课后作业】一、查阅词典,指出下列各句"逻辑"一词的含义:1.正义终究战胜邪恶,这是社会发展的逻辑。

2."贫穷才是社会主义",这是什么逻辑?3.普及逻辑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

4.要善于逻辑地思维和明确地表达思想。

5.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

6.任何脱离现实生活逻辑的文学作品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7."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这一逻辑不能成立。

8.这几句话不合逻辑。

二、请用公式表示下列命题或推理,并指出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1.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才有出路。

2.白求恩同志是一个高尚的人。

3.所有科学理论都具有客观性,形式逻辑是科学理论,所以,形式逻辑具有客观性。

4.除非你去请他,他才来。

6.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5.某案犯逃跑要么从水路。

要么从陆路,据查不是从水路,所以,某案犯是从陆路逃跑。

7.凡优秀电影都具感人的力量,《刘三姐》是优秀的电影,所以,《刘三姐》具有感人的力量。

8.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者半途而废,或者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所以,只能坚持下去。

三、各举一例说明下列逻辑形式:1.有的S不是P2.当且仅当p,才q3.p并且q,所以,p4.所有P是M,所有S不是M,所以,所有S不是P 四、下列各组命题中,哪些不同的逻辑形式表达了相同的思维内容?试写出其公式:1.①所有教授都是知识分子②所有知识分子都是教授。

2.①所有科学规律都是不能凭空臆造的。

②所有科学规律都不是能凭空臆造的。

3.①如果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②或者是鱼死,或者是网破。

4.①只有一个人有知识,他才有能力。

②如果一个人有能力,他就有知识。

参考答案【堂上操练】一、填空:1.思维形式思维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方法2.抽象思维3.思维的形式结构4.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结合而成5.逻辑常项,逻辑变项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1.这个S是P2.非p,但q3.或p,或q4.如果非p,那么,非q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1.逻辑常项:所有,是。

逻辑变项:S,P2.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p,q3.逻辑常项:有,不是。

逻辑变项:S,P4.逻辑常项:∧,→逻辑变项:p,q,r【课后作业】一、查阅词典,指出下列各句"逻辑"一词的含义:1.规律,定律2.观点,论调3.逻辑学4.思维的规律、规则5.前者指逻辑学,后两者指思维方法6.规律7.理论,论点8.思维规律二、请用公式表示下列命题或推理,哪些是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1.只有p,才q2.这个S是P3.所有M都是P,所有S是M,所以,所有S是P;4.只有p,才q5.要么p,要么q,非p,所以,q6.这个S是P7.所有M都是P,所有S是M,所以,所有S 是P8.要么p,要么q,非p,所以,q在以上命题或推理中,1与4、2与6、3与7、5与8具有共有的逻辑形式。

三、各举一例说明下列逻辑形式:1.有的战争不是正义战争。

2.当且仅当阶级存在,国家才存在。

3.他有优点,也有缺点;所以,他有优点。

4.凡恒星都是自身发光的,金星不是自身发光的;所以,金星不是恒星。

四、下列各组命题中,哪些不同的逻辑形式表达了相同思维内容?为什么?1.①和②没有表达相同的思维内容,因为所有S是P与所有P是S不等值。

2.①和②表达了相同的思维内容,因为所有S是非P与所有S不是P等值。

3.①和②表达了相同的思维内容,因为如果非p那么q 与p或者q等值。

4.①和②表达了相同的思维内容,因为只有p才q与如果q那么p等值。

第二章、概念【堂上操练】一、填空:1.概念是_______的思维形式。

2._____和_______是概念的两个最显著的逻辑特征。

3.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存在着___关系。

4.概念间的相容关系包括____关系、__关系、___关系和___关系;不相容关系亦称____关系,包括_______关系和_____关系。

5.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限制、概括、划分都必须在概念间的_____关系中进行。

7.定义的最常用方法是_____。

8.____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划分方法。

9.概念的________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确定的,不能任意改变。

二、指出下列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1.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2.《鲁迅全集》3.比尔·盖茨4.《普通形式逻辑》课本5.电脑6.那张纸7.共产党8.中国共产党9.国庆节10.中国人三、指出下列加横线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政府官员要关心爱护人民群众。

3.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青年必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4.《祝福》是鲁迅的小说,鲁迅的小说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四、指出下列概念是正概念还是负概念:1.无济于事2.败诉3.不料4.不作为五、指出下列各题加横线概念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并用图形表示出来:1.句子由短语和词组成,按结构句子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

2.他是一名教师,对文学很有兴趣,写了很多小说,是当地有名气的作家。

3.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4.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六、下列限制是否正确?为什么?①把"森林"限制为"树"。

②把"概念"限制为"概念的内涵。

③把"欧洲"限制为"法国"。

④把"颜色"限制为"红色"。

⑤把"犯罪"限制为"杀人罪"。

七、下列概括是否正确?为什么?①"等边三角形"概括为"等角三角形"。

②把"广东省"概括为"中国"。

③把"概念"概括为"思维形式"。

④把"党员"概括为"干部"。

⑤把"天安门"概括为"单独概念"。

八、指出下列定义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①概念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②主观主义就是主观地思考和处理问题。

③整数就是带正号的自然数和带负号的自然数。

④合同就是契约。

⑤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九、指出下列划分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①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

②概念间的关系可分为相容关系、反对关系、矛盾关系。

③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

④近亲属包括夫、妻、父、母、祖父、祖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⑤这次歌手大奖赛获奖的歌手有专业的、业余的,还有不少军旅歌手。

【课后作业】一、用图形表示下列各组概念之间的关系:1.a. 知识分子 b. 教授2.a. 红色b. 非红色3.a. 一个星期 b.一个月4.a. 贪污罪 b. 盗窃罪 c. 抢劫罪d. 犯罪5.a. 贪污犯b. 盗窃犯 c. 抢劫犯 d. 罪犯二、各写出一组具有下列各图所示关系的概念(略):三、下列概念的限制和概括是否正确,为什么?1.法人限制:企业法人概括:人2.天鹅限制:白天鹅概括:白羽毛的鸟3.散文限制:《荔枝蜜》概括:概括:文学体裁4.树木限制:白杨树概括:森林5.北京师范大学限制: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概括:全国重点大学6.马克思限制:青年马克思概括:马克思主义四、从概念的限制和概括方面指出下边语句中的错误:1.饭店门口站着一位女的身材苗条的姑娘。

2.我校今年新生的入学录取分高于任何一年。

3.这些塘里养着鲤鱼、草鱼、大头鱼、金钱龟、鳖等许多种鱼。

4.引进外资就是崇洋媚外,中外合资就是引狼入室。

五、用定义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据说,有一次某人请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给"人"下定义,苏格拉底随口说:"人是两条腿的动物。

"此人抓来一只鸡问:"这是人吗?"苏格拉底立刻改说:"人是没有羽毛的两条腿的动物。

"此人当即把鸡毛拔光,说:"这该是人了吧?"苏格拉底一时语塞。

请说说语塞的原因。

2.广西三月三国际民歌节又到了,小李在公园里看了半天山歌表演,越听越觉得有味。

突然身边一小孩问:"大哥哥,什么是山歌呀?"小李说:"山歌就是山上唱的歌。

"小孩又问:"那现在在公园唱的歌该叫什么歌呀?"小李开始觉得自己对山歌的定义有点问题,可又讲不出道理,请你帮小李一个忙,说清问题在哪里。

3.下列对"新闻"这一概念所下的定义都是不正确的,试指出它们各违反了定义的哪条规则:①新闻就是关于东西南北所发生事情的报道。

②新闻就是关于离奇的、非同一般的、出乎意外的事件的报道。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③新闻就是关于多数人感到兴趣而带有刺激性的事件的报道。

如战争、犯罪。

④新闻不是过去发生的事情的报道,过去发生的事情的报道就是历史而不是新闻了。

4.某酒楼推出一道名叫"包二奶"的菜,因为好奇,点这道菜的人特别多。

据服务员解释,这道菜原来叫"炸奶",后来改为"包二奶",是因为这道菜的主要原料是牛奶和炼奶。

请问,这种改名应不应该?为什么?六、按指定的根据划分下列概念:1."国家"按经济发展状况可以分为?2."战争"按使用武器的特征可以分为?3."系统"按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分为?4."法律"按内容和效力可以分为?七、用划分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王师傅带孩子回老家探亲,一上火车,列车员让孩子量车门边的一米线,说:"这孩子要买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