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保存制度
母乳冷藏管理制度
![母乳冷藏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34fd66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ed.png)
母乳冷藏管理制度一、目的为确保母乳的安全和质量,科学有效地管理母乳的冷藏过程,遵循卫生规范和操作规程,保证婴儿能够获得高品质的母乳喂养。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产科医院和母婴保健中心的母乳冷藏管理,包括采集、储存、输送和使用。
三、基本原则1.严格遵守卫生规范和操作规程,保证母乳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2.确保母乳冷藏设备的运行正常,及时维护,保持冰箱内的温度稳定。
3.母乳采集、储存、输送和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细菌感染和交叉污染。
4.对于过期或受污染的母乳要及时丢弃,不能使用。
5.鼓励母乳直接喂养,减少冷藏和加热的次数,保留母乳的营养和生物活性成分。
四、母乳采集1.护士或产妇自主采集母乳,使用无菌容器或母乳袋,避免空气污染和手部细菌污染。
2.标示采集时间、数量和产妇姓名,保证母乳的溯源可查性。
3.采集后立即标注保质期限,遵循母乳冷藏的原则。
五、母乳冷藏1.将采集好的母乳快速放入冰箱中,保持温度在0-4摄氏度。
2.母乳保质期限为24小时,不得超过此期限使用。
3.冰箱内应专门设立母乳专用区域,避免与其他食物混合接触。
4.定期清洁和消毒冰箱,保持卫生干净。
六、母乳输送1.医护人员负责将冷藏好的母乳送到需要的地方,保证温度不高于4摄氏度。
2.使用专门的母乳容器或箱子,避免温度波动和外界污染。
3.输送前必须确认母乳的数量、产妇信息和保质期限,确保输送过程安全。
七、母乳加热1.母乳加热前应将冷藏好的母乳取出,放置在温水中轻轻加温,避免直接加热或微波加热。
2.加热温度不得超过37摄氏度,避免母乳蛋白的变性和营养成分的流失。
3.加热后要及时使用,不得反复加热,避免细菌繁殖和母乳质量的降低。
八、母乳质量控制1.建立母乳冷藏的记录和追踪系统,保证母乳的溯源可查和质量可控。
2.定期对冰箱温度进行监测和记录,保持在0-4摄氏度之间。
3.对于过期、受污染或温度异常的母乳要及时处理,丢弃或修改记录。
九、母乳使用1.确保使用者对母乳的保质期限、储存条件、加热方式有清晰的了解,避免误用和引起不良反应。
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母乳储存冰箱管理制度
![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母乳储存冰箱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f8d763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c.png)
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母乳储存冰箱管理制度第一条目的为了确保母乳储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规范母乳储存冰箱的管理,提高母乳质量,保障婴幼儿的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母乳储存冰箱的管理和操作。
第三条管理原则1. 母乳储存冰箱应专门用于母乳储存,不得用于其他物品的储存。
2. 母乳储存冰箱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
3. 母乳储存冰箱的温度应控制在2℃-8℃之间,并定期进行温度监测和记录。
4. 母乳储存冰箱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污染。
5. 母乳储存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确保母乳的新鲜度。
6. 母乳储存冰箱的钥匙应由专人保管,避免随意开启。
第四条管理职责1. 母乳储存冰箱的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 管理人员应负责母乳储存冰箱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包括温度监测、记录、清洁、消毒等工作。
3. 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母乳储存冰箱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4. 管理人员应做好母乳储存冰箱的钥匙保管工作,不得随意将钥匙交给他人。
第五条母乳储存1. 母乳储存应由母亲在哺乳后6小时内完成,避免污染。
2. 母乳储存前应将奶瓶或储奶袋进行清洁和消毒。
3. 母乳储存时应将奶瓶或储奶袋放入密封袋中,并标明母亲姓名、孩子姓名、储存日期等信息。
4. 母乳储存冰箱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储存,确保母乳的新鲜度。
5. 母乳储存时间一般不超过4个月,特殊情况下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第六条监督检查1. 母乳储存冰箱的管理应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2. 管理人员应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母乳储存情况,包括温度监测记录、清洁消毒记录等。
3. 上级主管部门应定期对母乳储存冰箱的管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七条违规处理1. 违反本制度规定的,由管理人员及时制止,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2. 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母乳管理制度
![母乳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4667d8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c6.png)
母乳管理制度
一、母乳的收集
1、产妇收集母乳前清洁双手,温毛巾清洁乳房、乳头,取舒适体位。
2、每3h定时挤出乳汁,8次/日;每次20--30分钟;
3、每次挤出母乳应标明日期、时间及存放方式;
4、每次挤出乳汁应单独奶瓶存放,不可不同时间挤的母乳混合放置。
5、挤出的母乳会出现脂肪分离,这是正常现象。
使用前轻微的摇晃,使脂肪混合均匀。
二、母乳的储存
1、新鲜母乳室温:25-37℃,可保存4h,15-25℃,可保存8h。
2、冷藏母乳冰箱冷藏室2-4℃的条件下,母乳可保存24h。
要将母乳用母
乳保存袋储存起来,放在冷藏室最冷处。
3、冷冻母乳母乳放在≤-18℃的冷冻室内时,在3个月之内喂哺自己婴
儿是安全的,不需进行消毒。
注意:母乳不能保存在37℃以上的条件下。
在保鲜时间内喂哺自己的婴儿是安全的,不需要进行消毒。
三、母乳的转运
从冰箱取出盛奶容器,放入保温桶内,周围放置冰块,维持冷冻状态。
四、母乳温热方法
喂奶前从冰箱冷冻室取出母乳,置于冰箱冷藏室待其解冻,使用前复温至39-41℃,用低于62.5℃的温水浴,不要使用微波炉或煮沸加热。
每次按照喂养量取出母乳,不要反复加热,如加热后没有吃完则丢弃。
新生儿母乳接收储存配制工作制度
![新生儿母乳接收储存配制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0babc5a4b35eefdc8d333ef.png)
********医院
新生儿母乳接收储存配制工作制度
为了加强新生儿病房的母乳管理,预防经肠道传播的疾病,制订本制度。
一、接收母乳前需与家长签订《母乳喂养知情同意书》。
二、母乳接收处理流程:
1.建议家长送母乳时使用绝缘性好、有冰袋的冷藏箱或冰包。
2.接收母乳时,护士需核对称重、母亲姓名、奶量、送奶人员姓名等相关信息并登记在接收母乳登记本上。
3.接收的护士,需将每个奶袋外表面用含75%酒精擦拭晾干。
4.将袋奶放入巴氏消毒柜中温度调至65℃、30分钟,进行消毒处理。
5.消毒结束后将巴氏消毒柜温度调至0~4℃,确保消毒后的母乳冷藏放置, 24小时内使用。
6.每次喂奶前,将母乳置于60℃以下的温水中复温。
三、母乳处理、配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如果接收的是冰冻母乳,要放在冰箱冷藏室自然解冻,不能放在室温下解冻,以免滋生细菌。
2.如果送来的母乳已解冻或部分解冻,处于半液态∕半固态状态,要在流动水中自然解冻,并在24小时内使用。
3.母乳储存和解冻要遵循的原则。
母乳可以“降级”,但决不能“升级”,即:如果母乳在冷冻室,可以降级移到冷藏室;如母乳在冷藏室,可取出到室温中。
但母乳不能升级从冷藏室再放入冷冻室,或从室温(已取出一段时间)放回冷藏室。
一旦母乳被解冻和加温,就不能再次冷却和加温。
4.严禁母乳交叉喂养。
5.母乳配制严格执行《新生儿配奶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制度》。
第 1 页共1 页。
母乳冰箱的管理制度
![母乳冰箱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3a5179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5.png)
母乳冰箱的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新生儿的饮食安全,提高母乳储存、管理和使用的效率,确保母乳冰箱的卫生和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责任1. 母乳冰箱的管理责任由医院产科部门负责,产科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母乳冰箱的管理工作。
2. 管理人员应对母乳冰箱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定期检查母乳冰箱内母乳的储存情况,确保母乳的新鲜度和卫生安全。
三、母乳储存规定1. 妈妈采集的母乳应存放在干净、密封、耐高温的容器中,并在容器上标注采集时间。
2. 存放母乳的容器应冷藏后放入母乳冰箱中储存,确保母乳的新鲜度。
3. 母乳储存时,应将母乳按照采集日期分区存放,并定期清洁母乳冰箱,避免感染和交叉污染。
4. 妈妈应及时使用储存在母乳冰箱中的母乳,避免过期造成浪费。
四、母乳冰箱的维护与保养1. 母乳冰箱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母乳冰箱的清洁卫生。
2. 母乳冰箱内应保持干燥,避免水汽沉积引起霉菌滋生。
3. 母乳冰箱应定期检查温度,保持恒定的低温,避免母乳的变质。
4. 母乳冰箱内储存母乳的容器应定期清洁,避免细菌滋生。
5. 母乳冰箱应定期检查密封性能,确保母乳的密封度。
五、母乳冰箱的使用规定1. 只有经专业培训并获得产科医生许可的人员,才能使用母乳冰箱。
2. 在使用母乳冰箱前应先清洁双手,戴好手套,避免污染母乳。
3. 储存母乳时,应按照母乳的采集日期和时间进行顺序存放,避免混淆和浪费。
4. 母乳冰箱内不得存放其他物品,以确保母乳的卫生和安全。
5. 母乳冰箱内的母乳不得拿出外放置或交换,确保母乳的新鲜度。
6. 母乳冰箱内的母乳不得用于其他用途,以免感染风险。
六、母乳冰箱的处置规定1. 母乳冰箱若损坏需及时维修或更换,以确保母乳的安全性。
2. 母乳冰箱内的过期母乳需及时清理和处理,以避免感染和浪费。
3. 母乳冰箱若长时间不使用,需定期清洁、消毒并断电保管,以确保母乳冰箱的干净和安全。
七、附则1. 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违反者依据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母乳储存、保存及运送制度【精】
![母乳储存、保存及运送制度【精】](https://img.taocdn.com/s3/m/cae06b6676eeaeaad1f330d7.png)
母乳储存、保存及运送制度一、告知患儿入新生儿科后,向其直系家属告知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储存条件,交代如何收集及运送母乳。
二、指导产妇如何吸奶。
(一)挤母乳前的准备选择一个消毒过的容器(专用母乳储奶袋或带盖广口玻璃瓶)。
热敷乳房或洗个热水澡,洗净双手,清洁乳头。
(二)挤母乳方法1、用手挤母乳:大拇指放在乳晕上,距乳头根部2cm,食指放在对侧,其余手指轻托乳房下部,向胸壁方向压-挤-松,沿乳头一次挤压所有乳窦,两侧乳房交替,每20-30分钟为宜。
2、用吸奶器挤母乳:吸奶器要在舒服,放松的状态下使用,妈妈要按照循序渐进的步骤慢慢手动使用吸奶器,由慢到快,按照吸奶的顺序正确使用。
告知产妇应每3个小时吸奶一次,吸奶前洗净乳头,每天可在同一时间吸奶,这样可以产生足够的乳汁。
当感觉到乳头疼痛或者吸不出奶时,不要继续使用吸奶器。
吸奶器使用完毕后,必须进行煮沸或消毒。
3、注意:每次吸出的乳汁使用一个储奶容器,不能几次的母乳混装在一个容器内;母乳不可和其他物品放在同一储存空间;收集母乳后应放在母乳储奶袋中保存,放入冰箱冷冻层内冷冻起来。
三、母乳储存:1、新鲜母乳室温:25-37℃,可保存4小时,15-25℃可保存8小时。
2、冷藏母乳冷藏母乳2-4℃的条件下,母乳可保存24小时。
3、冷冻母乳≤-18摄氏度,可保存3个月。
4、保存挤出的母乳要立即放入无菌袋或无菌容器内,然后放入冷藏或冷冻室保存;不得与食物或其他物质同放;解冻后的母乳禁止再次冷冻。
5、接收时间本科室接收母乳时间为:全天24小时。
四、母乳的运送患儿其母、父及家属送母乳,需持有效证件(至少包括探视卡、身份证在内的2种或以上证件)进行交接,在盛放母乳的容器(专用母乳储奶袋)上标明挤奶日期及时间(具体到分钟);按上述要求,院内母乳现挤现送;院外母乳将载有母乳的容器(专用母乳储奶袋)放入清洁防水袋内,防止容器(专用母乳储奶袋)直接接触冰块,在保温盒内加上冰块保存母乳的温度,确保母乳储存于低温,防止在运送中母乳变质或营养成分破坏,同时接收母乳时应检查母乳存储容器有无破损、污染,母乳有无变质等,如存在母乳保存、运输不符合要求或母亲存在不适宜母乳喂养的情况,应拒绝接收。
母乳喂养工作规范及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母乳喂养工作规范及护理技术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177564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0.png)
母乳喂养工作规范及护理技术操作流程母乳喂养是新生儿营养的最佳选择,对于婴儿的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的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母乳喂养的效果和婴儿的健康,有必要制定一份母乳喂养工作规范,并且实施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一、母乳喂养工作规范1.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宣传:护士、医生及相关工作人员应针对新生儿家长,提供有关母乳喂养的信息和指导,包括母乳的优势、正确的喂养姿势、喂养频率和时间等。
2.保证母婴的私密和安全:母乳喂养需要一定的隐私和安全性,医务人员应提供隐私空间,确保母婴间的贴心交流和喂养过程的安全。
3.建立母乳喂养记录:医护人员应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母乳喂养记录系统,包括喂养时间、喂养量、婴儿吸吮方式和排尿排便情况等。
同时鼓励母亲自己记录喂养过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
4.针对不同情况提供个性化指导:对于早产儿、困难哺乳婴儿或母亲乳汁不足等特殊情况,医务人员应针对每个个体制定具体的喂养计划和护理方案,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5.建立母乳保存管理制度:对于产妇采集的母乳,应建立科学的保存管理制度,包括采集方法的规范、保存时间的控制和保存环境的卫生等,确保婴儿喂养的安全和营养价值。
1.前期准备:在进行乳房按摩、消毒母乳器具之前,护士应先洗手,并告知母亲准备好乳房喂养位置,以保证卫生和方便。
2.乳房按摩:护士应利用适量的润滑剂或清水,以温和的方式按摩乳房,帮助母亲激活乳腺,促进乳汁流出。
3.喂养姿势指导:护士应指导母亲选择合适的喂养姿势,包括躺着喂、坐着喂或趴着喂等。
同时还应指导母亲如何正确抱持婴儿,使其能够顺利地吸吮。
4.牵引乳晕: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护士应注意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地牵引住乳晕,以使婴儿更好地咬住乳头,避免乳头破损。
5.保证充分排空:护士应指导母亲让婴儿吸吮足够长的时间,保证乳汁充分排空,同时促进婴儿的吞咽和消化功能。
6.清洗消毒器具:在喂养结束后,护士应帮助母亲清洗并消毒使用过的母乳器具,避免细菌的滋生和交叉感染。
母乳安全管理制度
![母乳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8362f3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7.png)
一、制度目的为保障母乳喂养的安全,提高母乳喂养质量,保障母婴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机构内所有与母乳喂养相关的医护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
三、管理制度内容1. 母乳喂养宣传教育(1)医护人员应向孕产妇提供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提高孕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识。
(2)定期开展母乳喂养知识讲座,提高孕产妇及家属的母乳喂养技能。
2. 母乳喂养支持(1)为孕产妇提供舒适的哺乳环境,确保母婴同室。
(2)提供母婴休息室,方便孕产妇休息。
(3)提供专业的哺乳指导,帮助孕产妇解决哺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母乳采集与储存(1)规范母乳采集流程,确保母乳采集过程无菌。
(2)母乳储存采用冷链设备,确保母乳质量。
(3)定期对母乳储存设备进行清洁消毒,防止污染。
4. 母乳喂养监测(1)定期对孕产妇进行母乳喂养评估,了解母乳喂养情况。
(2)对孕产妇进行产后访视,了解母乳喂养问题,及时提供帮助。
(3)建立母乳喂养监测档案,对母乳喂养情况进行跟踪。
5. 母乳代用品管理(1)严禁医疗机构及其人员推销宣传母乳代用品。
(2)医院所需奶粉应从正规渠道购买,不得接受母乳代用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馈赠和赞助。
6. 母乳安全事件处理(1)发现母乳安全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母婴安全。
(2)对涉及母乳安全事件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应对能力。
(3)对母乳安全事件进行调查,查明原因,采取整改措施。
四、责任与考核1. 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本制度,对母乳喂养相关内容进行培训和宣传。
2. 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本制度的实施,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纠正。
3.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母乳喂养知识、技能和制度执行情况。
五、附则1. 本制度由机构母乳喂养管理工作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母婴室使用制度
![母婴室使用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b793f0cf01dc281e53af0fb.png)
母婴室使用制度
1. 为方便来院就诊患者产后持续喂哺母乳,制定本规定。
2. 服务对象:哺喂母乳就诊患者或家属。
3. 需使用者,请于开放时间内妇产科门诊借用钥匙,使用时可将门反锁。
离开时应将个人物品携离、维护环境清洁,关闭电灯、空调,然后锁门离开,归还钥匙。
4. 本室设有沙发、饮水机、冰箱等均为公物,敬请爱惜使用,不得携出及擅自移动,如有损坏应照价赔偿。
其他装备如吸奶器、奶瓶、婴儿用品等,由使用者自备。
5. 本室冰箱为存放母乳之用,除母乳、吸奶装置、与代用之空瓶外,不可放入其他物品。
母乳于本室挤出收集后,离开时时请取走,勿隔夜存放。
冰存之母乳请标示使用者姓名及集乳时间,其余设备亦请标示使用者姓名。
存放过期之母乳或不合规定之物品,将予丢弃以维持冰箱清洁。
6. 本室仅作为哺(集)乳之用,不得挪作他用(如饮食、休息或私人讨论等),非哺乳人员(尤其男性)不得随意进入本室。
7. 使用后请保持室内清洁,方便其他人员使用。
8. 母婴室借用作业流程:
A. 请先至妇产科门诊填写使用登记簿
B. 由医护人员告知使用者母婴室之使用规定后,交接钥匙,使用者自行进入
C. 使用者使用母婴室完毕请告知医护人员
D. 医护人员检查,请清洁人员整理母婴室
大家在使用母婴室时,一定要按照以上的规定去使用,既方便自己,也方便大家。
母乳喂养管理制度
![母乳喂养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bc2a18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24.png)
母乳喂养管理制度引言:母乳喂养是对婴儿最为自然和营养丰富的喂养方式之一。
为了促进母乳喂养的普及和有效管理,制定和实施母乳喂养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母乳喂养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方法,以促进婴儿健康成长。
1. 定义与目的1.1 定义母乳喂养管理制度是指建立在科学且安全的母乳喂养基础上,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指导方针,包括婴儿喂养计划、员工培训、喂养环境管理等,以确保婴儿获得优质的母乳喂养。
1.2 目的母乳喂养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推动母乳喂养的实施,保障婴儿的健康与成长。
通过规范管理和有效指导,提高母乳喂养的覆盖率和质量,减少婴儿的疾病发生率,促进早期父母亲和婴儿的良好亲子关系。
2. 母乳喂养管理制度的内容2.1 婴儿喂养计划2.1.1 婴儿出生后第一次哺乳时间根据母婴情况,在婴儿出生后尽早进行第一次哺乳,通常应在婴儿出生后30分钟内进行,以促进早期乳汁分泌与婴儿的自发吸吮反射。
2.1.2 哺乳频率和时长建议婴儿在出生后的头6个月内进行纯母乳喂养,每天应哺乳8-12次,每次哺乳时间不少于15分钟,保证充分的奶水摄入。
随着婴儿生长发育,逐渐引入辅助性食物,但母乳仍应为主要食物。
2.1.3 婴儿喂养记录建立婴儿喂养记录,记录每次哺乳的时间、时长以及婴儿的喂养行为和反应,有助于了解母乳喂养情况和监测婴儿的生长发育。
2.2 员工培训2.2.1 母乳喂养知识培训对医护人员进行母乳喂养相关的培训,提高其对母乳喂养的认知和指导能力,包括母乳喂养的好处、哺乳技巧、常见问题解答等。
2.2.2 母乳保存和储存培训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母乳保存和储存的培训,确保母乳的安全和卫生,减少细菌污染的风险,同时确保婴儿喂养时的营养价值。
2.3 喂养环境管理2.3.1 创造良好的哺乳环境在医疗机构和公共场所,提供舒适、安全和私密的哺乳环境,以保护女性哺乳的权益,并给予她们足够的支持和尊重。
2.3.2 乳房护理和卫生培训护理人员掌握乳房护理和卫生的知识,包括正确的洗乳头方法、乳头破损的处理和预防、乳腺炎的防治等,减少乳房不适和感染的发生。
NICU相关标准制度
![NICU相关标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6e7cb0c9b89680202d8256c.png)
目录1. 重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12. 入房、手室出生制度及流程⋯⋯⋯⋯⋯⋯⋯⋯⋯ 33. 重生儿科医生科房制度⋯⋯⋯⋯⋯⋯⋯⋯⋯⋯⋯⋯⋯ 44. 重生儿科消毒隔绝制度⋯⋯⋯⋯⋯⋯⋯⋯⋯⋯⋯⋯⋯⋯⋯⋯ 5新生儿病房患儿出入院核及告知制度⋯ ⋯ ⋯ ⋯ ⋯ ⋯ 86. 急状况下口医嘱制度与行流程⋯⋯⋯⋯⋯⋯⋯⋯⋯⋯97. 配奶消毒隔绝制度⋯⋯⋯⋯⋯⋯⋯⋯⋯⋯⋯⋯⋯⋯⋯⋯108. 理安全管理制度⋯⋯⋯⋯⋯⋯⋯⋯⋯⋯⋯⋯⋯⋯⋯⋯⋯119. 科室床安全用制度⋯⋯⋯⋯⋯⋯⋯⋯⋯⋯⋯⋯⋯⋯⋯1310. 儿洗浴工作制度⋯⋯⋯⋯⋯⋯⋯⋯⋯⋯⋯⋯⋯⋯⋯1411. 儿科母同室管理制度⋯⋯⋯⋯⋯⋯⋯⋯⋯⋯⋯⋯⋯⋯⋯1512. 儿科母乳饲养工作制度⋯⋯⋯⋯⋯⋯⋯⋯⋯⋯⋯⋯⋯⋯⋯1613. 配奶工作制度⋯⋯⋯⋯⋯⋯⋯⋯⋯⋯⋯⋯⋯⋯⋯⋯⋯⋯1714. 危重患者救制度⋯⋯⋯⋯⋯⋯⋯⋯⋯⋯⋯⋯⋯⋯⋯⋯⋯18入出院知⋯ ⋯ ⋯⋯ ⋯ ⋯ ⋯ ⋯ ⋯ ⋯ ⋯ ⋯ ⋯ ⋯ ⋯ ⋯ ⋯ ⋯ 2 016. 允家眷入 NICU 饲养、触、抱制度⋯⋯⋯⋯⋯⋯⋯⋯2217. 暖箱管理制度⋯⋯⋯⋯⋯⋯⋯⋯⋯⋯⋯⋯⋯⋯⋯⋯⋯⋯⋯2318. 重生儿身份核交接制度⋯⋯⋯⋯⋯⋯⋯⋯⋯⋯⋯⋯2419. 代乳品管理制度⋯⋯⋯⋯⋯⋯⋯⋯⋯⋯⋯⋯⋯⋯⋯⋯⋯⋯2520. 母乳饲养室管理制度⋯⋯⋯⋯⋯⋯⋯⋯⋯⋯⋯⋯⋯⋯⋯⋯26对于母乳的留取、存、运送见告制度⋯⋯⋯⋯⋯⋯27重生儿安全管理制度1.推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科主任、护士长同为本科室重生儿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科室重生儿安全工作,成立健全本科室重生儿安全管理应急方案。
2.科室要增强重生儿安全知识教育,向产妇及家眷见告重生儿安全有关知识,增强安全防备意识。
3.重生儿病房(室)应当严格依照护理级别落实巡视要求,无陪护病房推行全天巡视。
4.严格执行母乳饲养有关规定。
5.如重生儿患病转入儿科,一定在家眷在场的状况下,依照重生儿转运流程,产科医生或护士与重生儿科医生或护士一同核对患儿信息,核对正确后,儿科方可接收患儿。
母乳喂养管理制度
![母乳喂养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55ce950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5.png)
母乳喂养管理制度母乳喂养是对新生儿最自然、最健康的喂养方式之一,它能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抗体,有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的提升。
为了促进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我们制定了以下母乳喂养管理制度。
一、概述本管理制度旨在确保母乳喂养过程的质量和安全,并提供给员工和家长一份操作指南,以保证母乳喂养的最佳效果。
二、责任与义务(1)医疗机构责任:医疗机构应提供必要的场所和设备供女性员工进行母乳喂养,同时鼓励员工继续母乳喂养。
(2)员工责任:女性员工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母乳喂养,确保提供充足的母乳给婴儿。
同时,女性员工应提前向所在部门或上级领导报备,以便制定合理的工作安排。
三、母乳喂养时间(1)新生儿出生后,首次母乳喂养应在1小时内完成,以利于早期乳汁的分泌和婴儿的吸吮反射建立。
(2)新生儿应每天进行8次以上的喂养,包括夜间喂养。
每次喂养时间应适量,一般不超过30分钟。
四、工作安排(1)员工在需要母乳喂养的时候,可向所在部门或上级领导提出申请,请安排相应的休息时间。
(2)员工与所在部门或上级领导可以商议灵活的工作安排,如调整工作时间、安排临时代班等。
五、母乳保存和运输(1)员工在外出期间,应将储存的母乳放置冰袋或保温箱内,保持恒温。
(2)员工在单位内储存母乳时,应存放在指定的冷藏室内,并严格按照日期先后记录,优先使用先储存的母乳。
六、婴儿间接触(1)员工的家属可以带婴儿到医疗机构,提供给女性员工进行母乳喂养。
(2)员工应在喂养前洗手,并确保婴儿的小臂和脸部清洁。
七、培训与宣教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的培训与宣教活动,提高员工的意识和技能。
八、评估与改进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对母乳喂养管理制度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做出必要的改进和调整,以推动母乳喂养工作的不断提升。
通过制定并执行母乳喂养管理制度,我们将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便利条件,使母乳喂养成为一种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的喂养方式,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医院冰箱母乳管理制度
![医院冰箱母乳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938336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42.png)
一、目的为规范医院冰箱母乳管理,保障母乳质量,确保新生儿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使用冰箱储存母乳的科室。
三、管理职责1. 乳腺科负责母乳的采集、储存、分发等工作。
2. 护理部负责监督、检查母乳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3. 质量控制科负责对母乳质量进行检测。
四、母乳采集与储存1. 母乳采集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确保采集过程卫生、安全。
2. 母乳采集后,应立即进行过滤、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3. 母乳储存容器应使用专用母乳储存袋,并标明采集时间、母亲姓名、科室等信息。
4. 母乳储存温度应控制在2-6℃,不得高于6℃。
5. 母乳储存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特殊情况需经护士长批准。
五、母乳分发与使用1. 母乳分发由乳腺科护士负责,根据新生儿需求进行调配。
2. 分发母乳时,应核对新生儿信息,确保分发准确。
3. 母乳使用前,需进行温度检测,确保在适宜温度下使用。
4. 使用后,将剩余母乳放回冰箱储存,并注明使用时间。
六、母乳质量检测1. 质量控制科每月对母乳进行一次质量检测,确保母乳安全。
2. 检测内容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3. 检测结果不合格的母乳,立即停止使用,并查找原因。
七、监督检查1. 护理部定期对母乳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护理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母乳区管理制度
![母乳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4318f7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1.png)
母乳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保护母婴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母乳区所有相关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助产士等。
第三条母乳区是指专门存放、管理母乳的工作区域,包括母乳存放室、母乳喂养室等。
第四条母乳区的管理宗旨是以母婴健康为中心,保障母乳的安全、卫生、营养以及利用,促进母乳喂养的普及和推广。
第二章母乳采集第五条母乳采集必须由护士或助产士进行,采集前必须进行手部消毒。
第六条采集母乳时必须穿戴口罩,避免口鼻直接接触母乳。
第七条母乳采集要选择干净、无污染的容器,并且要在容器上标注采集时间等信息。
第八条采集后的母乳应尽快放入冰箱冷藏,存放在专用的母乳存放室内。
第九条母乳采集后,护士或助产士要及时将相关信息录入母乳采集登记簿。
第三章母乳存放第十条母乳存放室必须保持干净整洁,严禁吸烟、食品等不相关物品进入。
第十一条母乳存放室内必须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工作,保持室内卫生。
第十二条母乳存放室内应配备足够的冷藏设备,确保母乳的存放温度符合要求。
第十三条母乳存放室内必须设置好标注、分类等管理制度,确保母乳的安全与卫生。
第十四条母乳存放室内严禁私自存放其他物品,确保母乳的纯净性。
第四章母乳喂养第十五条母乳喂养室必须保持安静、温暖、舒适的环境,提供给产妇进行母乳喂养。
第十六条母乳喂养室内必须设置好安全设备,确保母婴喂养过程中的安全。
第十七条母乳喂养室内必须配备专业人员协助产妇进行母乳喂养,解决产妇在喂养过程中的问题。
第十八条母乳喂养室内必须进行定期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第十九条产妇在喂养室内进行母乳喂养时,需配合护士或助产士的管理和指导。
第五章相关记录第二十条对母乳采集、存放、喂养等工作都必须进行详细的记录,确保工作的规范和有据可查。
第二十一条母乳采集登记簿必须及时、清楚地记录母乳的采集量、采集时间等信息。
第二十二条母乳存放室内必须有存放登记簿,记录母乳的存放情况及使用情况。
托育园母乳喂养管理制度
![托育园母乳喂养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d37626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9.png)
托育园母乳喂养管理制度一、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喂养是宝宝最健康的喂养方式之一,不仅可以提供宝宝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可以增强宝宝的免疫力,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
因此,托育园母乳喂养管理制度旨在保障宝宝获得充分的母乳喂养,使宝宝健康成长。
二、母乳喂养的原则1. 尊重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母亲天然的选择,托育园会尊重母亲的决定,并提供支持和帮助,以便母亲能够愉快地在托育园中喂养宝宝。
2. 提供舒适的环境托育园将为母亲提供一个安静、私密、舒适的环境,以确保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
3. 保护母乳喂养权益托育园将积极推动母乳喂养,保护母乳喂养的合法权益,同时拒绝任何形式的歧视母乳喂养。
三、母乳喂养的操作流程与管理制度1. 接待环节母亲来托育园时,可以自行选择是否进行母乳喂养。
若选择母乳喂养,托育园工作人员应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并指引母亲到专门的母乳喂养区。
2. 储存和保鲜托育园会为母亲提供完善的储存设施,以保障母乳的储存和保鲜。
工作人员会在储存和保鲜环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母乳的质量和安全。
3. 喂养程序母亲可以根据宝宝的喂养时间或需求,自行选择是否进行母乳喂养。
母亲需提前通知托育园工作人员,以便安排合适的喂养时间和地点。
4. 工作人员的培训托育园会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培训,以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母乳喂养管理制度,为母亲提供专业的支持和协助。
5. 定期检查托育园会定期检查存储的母乳,以确保母乳的质量和安全。
如发现母乳异常,工作人员会及时通知母亲和相关部门,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6. 沟通和反馈托育园会与母亲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收集母亲的反馈意见,并在必要时对母乳喂养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母乳喂养的宣传和推广1. 托育园将定期举办母乳喂养知识宣传活动,向母亲宣传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并提供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2. 托育园将积极推动母乳喂养,通过举办母乳喂养宣传展览、科普讲座等形式,向公众宣传母乳喂养的益处,促进母乳喂养的普及和推广。
母乳库标准
![母乳库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382a3d0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4.png)
母乳库标准一、设施设备1. 母乳库应具备符合国家标准的独立建筑,确保良好的环境条件和清洁卫生。
2. 母乳库应配备先进的储奶设备、储存设备、消毒设备等,确保母乳的储存、运输和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母乳库应具备完善的冷链系统,确保母乳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二、人员资质1. 母乳库的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医学、护理、营养等专业知识,并经过相关培训和考核。
2. 母乳库的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确保母乳的安全和卫生。
3. 母乳库的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无传染病等可能影响母乳安全的疾病。
三、储存运输1. 母乳的储存应遵循严格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母乳的质量和安全。
2. 母乳的运输应使用专用的冷藏车或保温箱,确保母乳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3. 母乳的储存和运输过程应记录详细的信息,包括时间、温度、设备使用情况等,以便进行追溯和质量控制。
四、检测评估1. 母乳库应建立完善的检测评估制度,对每批次的母乳进行全面的检测评估,确保其质量和安全。
2. 检测评估的内容应包括母乳的成分、微生物含量、营养成分等,以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
3. 检测评估的结果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置和反馈。
五、质量控制1. 母乳库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母乳的质量和安全。
2. 质量控制的内容应包括设施设备、人员资质、储存运输、检测评估等方面,并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3.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纠正,以确保母乳的质量和安全。
4. 母乳库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信息追溯系统,对每批次的母乳进行全面的信息追溯和管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爱心妈妈小屋使用管理制度
![爱心妈妈小屋使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c51993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3.png)
爱心妈妈小屋使用管理制度为切实做好关爱女职工工作,为女职工(女性) 度过女性特殊生理阶段提供一个舒适、私密、贴心的休息场所,特制定爱心妈妈小屋使用管理规定如下:一、爱心妈妈小屋仅供经期、备孕期、产期、孕期女职工休息和哺乳期女职工哺乳使用,不得随意占用,男士严禁入内。
二、机关工会统一配备“爱心妈妈小屋”内的沙发、桌子、冰箱、消毒柜、爱心妈妈礼包(包括:湿巾、纸巾、防溢乳垫、奶瓶奶嘴清洁刷、奶瓶洗涤剂等常用物品)等设施设备,并定期进行设备或物品的保养维修及更换。
三、爱心妈妈小屋实行自助、自给的方式,吸奶器、奶瓶等物品请自备。
四、爱心妈妈小屋内所有设施设备的管理和日常接待管理工作由机关工会负责, 管理人员在开放时间内定期 /不定期巡检及必要保洁;定期了解“爱心妈妈小屋”的使用情况。
五、女职工在使用过程中请做好登记, 要爱惜爱心妈妈小屋内的物品,不得带走、擅自移动或者调正, 非一次性物品使用后必须放回原处,如造成损坏需照价赔偿。
如产生垃圾要投入垃圾筐,离开时需将个人物品携离本爱心妈妈小屋。
六、本屋冰箱为存放母乳之用,除母乳、吸奶装置、与代用之空瓶外,不可放入其他物品。
母乳于本室挤出收集后,下班时请取回,勿隔夜存放。
如冰箱存放母乳请标示使用者姓名及采乳时间,其余设备亦请标示使用者姓名。
存放过期之母乳或不合规定之品,将予丢弃以维持冰箱清洁。
七、爱心妈妈小屋要保持空气清新,无异味,无积水,干净整洁。
保洁人员每天8:30前需对爱心妈妈小屋进行全面保洁垃圾箱内垃圾超过三分之二时立即清除,如没超过每天清理一次,每周清洁消毒卫生不少于三次。
清洁维护由后勤保洁部门负责,机关工会监督。
八、如使用者过多时,爱心妈妈小屋将采用“共同使用”的方式,如超过容纳上限,请排队使用。
九、使用本“爱心妈妈小屋”如有任何疑问或需协助者,可与机关工会联系。
母乳库管理制度
![母乳库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7a2669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e.png)
母乳库管理制度一、母乳库的管理目标母乳库是一个为了弱势群体提供健康母乳的专业机构,母乳库的管理目标是为了保障母乳的质量和安全,同时为需要的婴儿和母亲提供最好的服务。
二、母乳库的管理体系1. 组织结构母乳库的组织结构分为领导机构、管理机构、技术保障机构和质量监管机构四大部分。
领导机构负责整体规划和决策,管理机构负责日常运作和人员管理,技术保障机构负责母乳采集和处理技术的研发和维护,质量监管机构负责对母乳库的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测。
2. 人员队伍母乳库的人员队伍包括医师、护士、营养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
他们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才能够从事母乳库工作。
3. 母乳采集和处理流程母乳库的母乳采集和处理流程必须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确保母乳的质量和安全。
母乳采集人员需要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母乳处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经验。
4. 母乳库设施和设备母乳库必须具备适宜的设施和设备,保证母乳的储存和处理环境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母乳处理设备必须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正常运转和高效工作。
5. 母乳库的质量监管母乳库的质量监管涉及母乳采集、贮存、处理和输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采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设施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母乳的贮存和运输条件的控制等。
质量监管部门必须定期对母乳库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母乳的质量和安全。
6. 母乳库的安全管理母乳库的安全管理涉及到母乳的来源和去向的追踪和记录、母乳采集和处理人员的健康监测和意外情况的应急处理等。
母乳库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母乳的来源和去向可追溯和记录,确保母乳采集和处理过程安全可靠。
7. 母乳库的信息化建设母乳库必须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包括母乳采集和处理的追踪系统、质量和安全的管理系统、人员队伍的管理系统等。
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母乳库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确保母乳的质量和安全。
8. 母乳库的宣传和服务母乳库需要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对母乳库的认识和信任,同时加强对母乳库服务对象的宣传和教育,鼓励更多母亲捐献母乳,同时为需要的婴儿提供更好的服务。
新生儿母乳接收储存配制工作制度
![新生儿母乳接收储存配制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3eab9d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6.png)
新生儿母乳接收储存配制工作制度
为了加强新生儿病房的母乳管理,预防经肠道传播的疾病,我们制订了新生儿母乳接收储存配制工作制度。
在此制度下,我们规定了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首先,接收母乳前需与家长签订《母乳喂养知情同意书》。
其次,在接收母乳时,我们建议家长使用绝缘性好、有冰袋的冷藏箱或冰包。
同时,护士需核对称重、母亲姓名、奶量、送奶人员姓名等相关信息并登记在接收母乳登记本上。
接收的护士还需将每个奶袋外表面用含75%酒精擦拭晾干。
接下来,
将袋奶放入巴氏消毒柜中温度调至65℃、30分钟,进行消毒
处理。
消毒结束后将巴氏消毒柜温度调至0~4℃,确保消毒后
的母乳冷藏放置,24小时内使用。
每次喂奶前,将母乳置于60℃以下的温水中复温。
在母乳处理、配制过程中,我们还需要遵循以下注意事项:如果接收的是冰冻母乳,要放在冰箱冷藏室自然解冻,不能放在室温下解冻,以免滋生细菌。
如果送来的母乳已解冻或部分解冻,处于半液态∕半固态状态,要在流动水中自然解冻,并
在24小时内使用。
母乳可以“降级”,但决不能“升级”,即:如果母乳在冷冻室,可以降级移到冷藏室;如母乳在冷藏室,可取出到室温中。
但母乳不能升级从冷藏室再放入冷冻室,或从室温(已取出一段时间)放回冷藏室。
一旦母乳被解冻和加温,就不能再次冷却和加温。
严禁母乳交叉喂养。
最后,母乳配制严格执行《新生儿配奶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制度》。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能够更好地管理新生儿病房的母乳,预防疾病的传播,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乳保存制度
1.因母婴分离,需要提供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由婴儿母亲挤奶后提供相
关科室。
2.产妇采用洁净的容器贮存母乳,避免母乳污染。
3.产妇在挤奶结束后半小时内送到科室。
4.护士与家属做好母乳交接登记,包括家属姓名、挤奶时间、送奶时间、
奶量。
在接奶容器上注明婴儿床号、姓名、住院号、挤奶时间、有效期等信息。
双方确认签名。
5.母乳常规保存于母乳保存专用冰箱内,冰箱保存温度:2—8℃,有效
时间24小时。
6.冷藏后的母乳在使用用前,由责任护士先将盛奶的容器放在温水中快
速解冻。
使奶温达38-39℃方可喂养。
7.喂养剩余的母乳不可再放回冰箱,应立即丢弃。
8.责任护士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喂养奶量。
9.母乳保存冰箱专人管理,每天早上8点对冰箱内的存在进行查看,检
查母乳有效期。
10.管理者每天对冰箱进行清洁一次。
临高县人民医院
2015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