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描述性分析检验法.ppt

合集下载

3.第四章描述性研究

3.第四章描述性研究

图Ⅰ表示一次简单的同源暴露引起的爆发。 如食物中毒的爆
发,所有病例都集中在 A-B 这段时间内,这段时间即为 有关疾病的常见潜伏期范围。
图Ⅱ为同源暴露感染的病例进一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蔓延, 因有 一定数量的二代病例出现,所以流行曲线可持续
一段时间(B-C)。
图Ⅲ表明同源暴露后,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未能得到控制,或持续 性同源暴露; 图Ⅳ表示非同源性暴露。病例出现缓慢,逐渐积累增多。
调查目的与内容
以单个病例作为调查的“切入点”,目的是查明
病例的“来龙去脉”,查明疾病发生的原因,以采取
措施防止或减少类似病人的发生,控制疫情进一步发
展。 如传染病病例的个案调查,需要查清病例感染的来 源、感染方式、感染后与易感者的接触情况、对外环
境的污染情况等,以查清流行因素,控制疫情的发展。
二、爆发调查(outbreak survey)
但该公式只适用于呈二项分布性质的资料,且现患率 太大太小均不适用。 当调查肿瘤等发病率很低的疾病时,样本大小可参考 普哇松(Poission)分布期望值可信限表
五、现况调查的资料分析
横断面研究资料整理表
———————————————————— 现况暴露 合 计 + ———————————————————— 现 患 + a b n 1=a+b 病 例 c d n0=c+d ———————————————————— 合 计 m1= a+c m0=b+d N=a+b+c+d ———————————————————— (一)描述性指标 1.描述疾病的频率指标 总患病率=n1/N×比率 暴露组患病率=a/m1×比率
及影响因素的分布情况。如疾病监测;

描述性统计分析 ppt课件

描述性统计分析  ppt课件

PPT课件
23
【界面介绍】
⑴ 选 择 菜 单 【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 【Crosstabs】,进入列联表分析界面。
PPT课件
24
【实验案例】
例4-4 调查339名45岁以上吸烟习惯与患肺癌的关系,数 据见4-4-1.sav。试问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患肺癌的概率是 否有所不同。
PPT课件
32
【实验案例】
例4-5 已知有2005年各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数据,数据见45-1.sav。试按地区对各省城乡消费水平之比进行分析,并 比较不同地区城乡消费水平是否有较大差异。
PPT课件
33
PPT课件
8
【实验案例】 例4-1 测量20台液晶显示器的重量,数据见4-1-1.sav,对其进行 描述性统计分析。
PPT课件
9
4.2 频数分布表分析
频数分析统计的是每一组中观测点的个数,而不是 考虑其实际取值。
通过频数分析能够了解变量取值的情况,对于把握 数据的分布特征非常有用。当某变量的自然取值是局限 在有限的几个数值中,则频数分析就是统计该变量在各 个取值点的个数分布情况;如果某变量的取值是在某范 围内的离散值,则需要将其取值区域划分为几个取值区 间,频数分析就是统计该变量在各个取值区间观测点个 数的分布情况。
描述性统计分析
【学习提要】
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是统计分析中最基本的工作。对于 整理好的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挖掘出很多统计 量的特征。SPSS软件中,描述性统计分析功能主要集中在 “Descriptive Statistics”菜单。具体包括5个过程: Frequencies过程、Descriptives过程、Explore过程、 Crosstabs过程和Ratio过程。

第四章 描述性研究

第四章 描述性研究

抽样调查的基本原则:
随机化 样本足够大
三、 现况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一)明确研究目的 (二)选择研究对象 (三)估计样本含量

样本大小:
样本大小的影响因素:
①对调查结果精确性的要求:精确性要求高
则样本大。
②预期的患病率:患病率高则样本小。
确定样本大小的计算:
①前人的经验 ②公式计算:
计量资料样本大小估计公式 2 2 t s n 2 d 计数资料样本大小估计公式
可以是危险的,可以是保护的
(三)目的及用途
1、了解三间分布情况
2、发现病因线索
3、用于检出、发现早期患者,属二级预防 4、评价防疫措施效果 5、 用于疾病监测 6、为研究和决策提供基础性资料
(四)调查方法 访谈式

问卷式


信访
电话访问


自填式问卷调查
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二、现况研究类型
(一)普查(census)
特定时间内对某
地或某单位全部对象所 进行的调查或检查。研 究时间范围视病种和对 象多少而定。
目的:
(1)三早,做好二级预防工作 (2)了解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
提问
普查的适用条件?
优点:
(1)理论上能发现被调查人群中全部病例 (2)全面真实了解分布情况,有利探索病因 (3)病例的代表性好(用于病因研究时)
三、描述性研究应用
1.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 及发生发展的规律。 2.提出或初步检验病因学假设。
第二节 个例调查、病例 报告和病例分析
个例调查
病例报告
病例分析
个例调查:又称个案调查或病家调查,是指对个别发生的病例、 病例的家庭及周围环境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一般为传染病 病人。

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第四章

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第四章
研究设计 探索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解释性研究 理论性研究 应用性研究 分析单位 区群谬误 简化论 横向研究 纵向研究 趋势研究 同期群研究 同组研究 研究计划书
思考与实践
1.描述性研究关注的焦点是什么?列举两例常见的描述性研究的例子。(p59-60) 2.试述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三者的特点及其关系。 (p61-62) 3.从社会学刊物中,找出几篇社会研究报告,分析和说明它们各自采用的研究方式是 什么。 (p63-66) 4.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p62-63) 5.分析你所找出的那几篇社会研究报告中所用的分析单位是什么。 (p66-69) 6.确定上一章你所选定的研究课题中的分析单位,并为这一课题设计一套具体方案。 (p66-69) 7.指出下列例题中的分析单位: 例1:女人看电视的时间比男人长,因为女人在家庭之外工作的时间比男人短。 年轻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比老年人平均少30分钟。 例2:独生子女家庭中,子女的消费水平略高于父母;相比之下,非独生子女 家庭中的子女消费水平则与父母相当。 8.同期群研究是如何进行的?这种研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p72)

案例
⇒流动人口比例越高的城市犯罪率越高。 不一定。因为有可能流动人口相对集中而加强管理,致使犯罪率降低。 例2. 干部患神经衰弱的多于农民。 ⇒干部比例越高的地区,神经衰弱的患病率越高。 不一定。因为有可能干部多,减轻了工作压力,而使整个地区的患病率降低。
三、与分析单位有关的错误
3.简化论
目的在于了解现实的社会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
供政策建议 课题来源常常是各级政府机构
第三节 研究方式
一、四种基本的研究方式
调查研究 实验研究 文献研究 实地研究

描述性分析检验法119页PPT

描述性分析检验法119页PPT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描述性分析检验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描述性分析或检验

描述性分析或检验

表8.4 添加了磷酸三钠的火鸡肉馅饼的风味描述词汇、定义及参照物
(3) 呈现的次序——时间方面(感觉顺序的确定)
❖ 样品各特性特征出现的顺序
❖ 余味和滞留度
余味:样品被吞下(或吐出)后,出现的与原来不同的 特性特征。
滞留度:样品已经被吞下(或吐出)后,继续感觉到的 特性特征。
(4) 总体感觉——综合方面(综合印象评估) ① 气味和风味的总强度
② 综合效果(平衡/混合效果,振幅):不作为评 价产品整体质量的指标。
(三) 风味剖析法(Flavor Profile)
20世纪40年代建立,是唯一正式的定性描述分析方 法。
程序:由4-6名受过培训的品评人员组成,对一个产 品的能够被感知到的所有气味和风味,它们的强 度、出现的顺序以及余味进行描述、讨论、达成 一致意见之后,由品评小组长进行总结,并形成 书面报告。
试验步骤: ➢ 使用标度: ) (=阈值;1=轻微;2=中等;3=强烈。
以上标识后面跟+和-表示高于或低于,比如2+表示 高于中等强度,但还达不到强烈的程度。 ➢ 所有品评人员围坐在圆桌旁,先由每个人对所有样 品就存在风味、出现顺序以及风味强度进行评价。 然后大家一起讨论。连续几天重复以上过程,直到 所有品评人员对样品风味、出现顺序以及风味强度 达成一致意见。最后再对样品进行最后一次正式试 验,以确保大家的意见没有出入。 试验结果:大家形成的描述词汇、定义以及参照物见 表8.4,产品最终的风味剖析见表8.5。
2. 分类: (1)一致方法 ❖ 必要条件:评价小组的组织者也参加评价,评价 员对产品特征描述达到一致。 (2) 独立方法 ❖ 必要条件:小组组织者一般不参加评价,评价小 组意见不需要一致。
❖ 应做工作:

品质评价实验报告--描述性检验法

品质评价实验报告--描述性检验法

品质评价实验报告--描述性检验法食品品质评价—描述检验法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定量描述检验法的定义、特点及其应用;初步学会定量描述检验的方法。

本实验是利用定量描述检验法评价两种品牌的西红柿薯条和薯片的总体品质,分析其感官差异。

二、实验方法原理制定具体实验方案、对实验的样品进行准备,组织同学进行品尝并参加样品的品尝,根据人的感觉包括味觉、嗅觉、视觉、听觉和触觉等,用语言、文字、符号或数据进行记录,再运用概率统计原理进行统计分析,画出风味剖面图并对剖面图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对食品的色、香、味、形、质地、口感等各项指标做出评价。

三、样品及器具1. 样品:两种番茄味薯片(可比克,上好佳)2. 器具:被子,托盘,纸条,笔,纸巾四、方法步骤1. 召开信息会,熟悉产品,确定产品特性特征及强度等级,采用GB12313-90标度A (数字); 2. 确定评价方法:独立方法;3. 评价组长按定量描述检验法程序做好样品的‘描述检验问卷’; 4两种薯条/片样品以随机三位数编号,放在托盘内,呈递给评价员; 5. 评价员在熟悉薯条/片产品的各项特性特征,独立品评,并填写问卷表; 5. 数据处理分组:按编号分成两大组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其中:1-22号为第一大组(薯条), 23-44号为第二大组(薯片),结果报告形式:用QDA 图报告总体评价结果;用方差分析报告样品间和评价员差异。

五、心得体会本次实验我对描述检验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初步学会了定量描述检验的方法。

作为实验员,从样品特性特征的鉴定、感觉顺序的确定、采用数字法进行强度评价、余味和滞留度的测定、综合印象的评估,到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及本次实验的内容——利用定量描述检验法评价两种品牌的番茄薯片的总体品质,整个过程我都参与了。

虽然多花了许多时间,但也有很多收获。

我对定量描述检验法的整个流程有了深层理解和深刻印象,同时也交到了很多朋友。

只有亲自动手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践当中。

2024全新统计学ppt课件(2024)

2024全新统计学ppt课件(2024)

非平稳时间序列转换方法
01
02
03
转换后时间序列建模与 预测
对转换后序列进行平稳 性检验
选择合适模型进行建模 与预测
2024/1/29
33
组合预测模型应用
2024/1/29
组合预测模型原理
综合多个单一模型预测结果,提高预测精度和 稳定性。 组合预测模型构建步骤
34
组合预测模型应用
选择合适的单一预测模型
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
介绍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的概 念,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 检验类型。
常见的假设检验方法
列举并介绍常见的Z检验、t检 验、F检验和χ²检验等方法,阐 述其适用条件和计算步骤。
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
讨论假设检验中可能犯的第一 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阐述样
本容量对假设检验的影响。
17
04
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应用举例
数据输入与格式设置
快速输入数据、设置数据格式、使用数据验 证等技巧。
数据可视化
创建图表、修改图表样式、添加数据标签等 可视化操作。
2024/1/29
数据整理与清洗
利用筛选、排序、查找替换等功能进行数据 清洗。
数据分析工具
使用Excel内置的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描述性 统计、回归分析等。
38
SPSS软件操作界面简介
分布函数与概率密度函数
02
定义分布函数,介绍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列及连续型随
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
常见的随机变量分布
03
列举并介绍常见的离散型(如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连续型
(如正态分布、指数分布)随机变量分布。
15
参数估计方法
2024/1/29

食品感官评价4-1

食品感官评价4-1

四. 各种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1. 两个样品的差异: 二点法、三点法、二—三点法、评估法和评 分法等。 2.三个以上样品: 排序法、评分法、成对比较法等。 3. 嗜好性试验: 多采用成对比较法、选择法、排序法和评分 法。
第一节 差别检验
一. 二点检验法(成对比较法) 1.定义:以随机的顺序同时出示两个样品给评价员, 要求评价员对这两个样品进行比较,判定整个 样品或某些特征强度循序的一种检验方法。 2.适用范围:确定两种样品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差别、 差别方向如何,是否偏爱两种产品中的某一种。 可用于选择与培训评价员。
确定哪一个样品更苦(更甜) 确定哪一个产品更受欢迎 样品A≠样品B,而不是A >B 一般情况: 显著水平设定在α=0.05

在确定二点检验是单边还是双边时,关键的一点是 取代假设是单边还是双边。如果试验目的只关心两 个样品是否不同,则是双边。如果试验目的确定某 项改进措施或处理方法的效果,或想具体知道样品 的特性,比如哪一个更好、更受欢迎,通常使用单 边。
五. 五中取二检验法 1. 定义:同时提供给评价员五个随机顺序排列的样品, 其中两个是一种类型,另外三个是一种类型。要求 评价员将这些样品按类型分成两组的一种检验方法。 2. 适用范围:可识别出两样品间的细微感官差别。当 可找到少量的优选评价员时,可采用此法。 3.品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一般需要10-20人,当样 品之间差异很大,非常容易辨别时,5人也可以。
5. 试验需要进行重复; 6. 呈送顺序要平衡; 7. 差别检验不能作为消费者接受试验的一部分; 8. 有效控制试验环境,尽量减少非产品因素的干扰, 但不要刻意去模拟任何一种环境; 9. 尽量避免或减少产品盛放容器的使用; 10. 差别检验的试验结果用可能性来表示。

食品感官描述性分析检验(食品感官评定课件)

食品感官描述性分析检验(食品感官评定课件)
❖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培训结束后形成大家一致认可的 描述词汇及对词汇的定义,供正式实验使用,正式 评定时,每个评价员单独品尝,最后通过统计分析 得出结果。
❖ 质地剖面分析采用特定的参比物质来固定标准等级标 度上的每个标度值,对标度的定义也进行了修饰和具 体化,降低了品评人员之间的差异,同时也为仪器测 量提供了条件。
❖ 但是风味剖面法最大的优点是方便快捷,在测试人员聚集 之后,品评时间大约为1h,由参评人员对产品的各项性 质进行评定,然后得出综合结论。
❖ 质地剖面法是在风味剖面法之后另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描 述分析法。
❖ 质地剖面法是对食品的质地从其机械、几何、脂肪和水分 特性方面进行感官分析,描述从咬第一口到咀嚼完成的全 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以上特性存在的程度及其呈现的顺序。
❖ 风味剖面法是20世纪40—50年代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多年来经过不断改进,目前,风味剖面法是唯一正式的定 性描述分析方法。
❖ 风味剖面法分析是由4~6名经过筛选和培训的品评人员 组成评定小组,对产品所有感官特性的强度、出现顺序、 滞留度以及综合印象进行描述、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后, 由品评组长总结,形成书面报告。
❖ 品评时,提供给评定员的样品形式与用于消费者的样品相 同。评定员单独品评,按顺序记录样品的特性特征和感觉 顺序,用同一标度去记录强度、滞留度,然后进行综合印 象评估。风味强度的评估由开始的简单标度逐渐向数值标 度发展,滞留度是指样品被吞下后继续感觉到的同一风味, 综合印象是对产品性质的总体评定,是综合考虑产品特性 特征的适应性、强度、相一致的背景风味和气味的混合等。
❖ 质构仪就是对产品的质地进行测量的常用仪器,现在 很多人对产品质地进行测量时,将仪器测得的数据同 感官评定小组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二者的相关 性。

描述性分析检验

描述性分析检验
定性描述所用的食品感官因素: ⑴外观 ⑵气味 ⑶风味 ⑷口感 ⑸质地
2.强度—定量方面
强度表达了每个感官特性的程度大小,它 是通过按一定的尺度对样品评分来表述的。
描述分析中最常用的3种评分标度:
类项标度; 线型标度; 量值估计标度.
定量分析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取决于:
⑴选用的尺度范围应足够宽,能包括参数强 度的所有范围,同时应有足够的离散点,以便描 述样品间强度的微小差异;
⑵全面培训品评人员,熟悉掌握标尺的使 用;
⑶参照标尺的使用应一致,以保持试验结 果的一致性。
3.呈现次序—时间方面
除了考虑样品的属性(定性)和属性的强度 (定量)外,品评员通常还需要感知样品间某 些感官属性表现出来的顺序。
物理特性出现的次序通常和样品被处理的 方式有关;
然而,由于化学感觉(气味和风味),样 品的化学组成和某些物理属性(温度、体积、 浓度)可能会改变某些感官属性检测出来的 顺序。

二、定量描述性检验法
评价员对构成样品质量特征的各个指标的强度, 进行完整、准确的评价。
可在简单描述性检验中所确定的词汇中选择适当 的词汇,可单独或结合地用于鉴评气味、风味、 外观和质地。此方法对质量控制、质量分析、确 定产品之间差异的性质、新产品研制、产品品质 的改良等最为有效,并且可以提供与仪器检验数 据对比的感官参考数据。
(1)由评价员用任意的词汇,对样品的特性进行描述。 (2)提供指标评价表,评价员按评价表中所列出描述各种质量 特征的词汇进行评价。比如: 外观:色泽深、浅、有杂色、有光泽、苍白、饱满; 口感:黏稠、粗糙、细腻、油腻、润滑、酥、脆; 组织结构:致密、松散、厚重、不规则、蜂窝状、层状、疏 松等。 评价员完成评价后进行统计,根据每一描述性词汇使用的频 数,得出评价结果。

5. 感官评定方法-描述性分析

5. 感官评定方法-描述性分析

描述性分析定义应用描述性分析发展史 基本原理评价员表现描述性分析方法定义描述性检验是食品感官领域中测定食品质量特征的主要方法,也是最复杂、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要求经过训练的评价员对食品的各个感官属性进行定性描述和定量检测。

1)检测(区分);2)产品的感官属性描述(定性);3)以上感官属性的强度值(定量);由5-20名经培训的评价员完成感官评定和描述性分析感官评定喜好度检验分析型检验差别检验描述性检验风味剖面喜好度检验质构剖面自由选择剖面蛛网图分析定量描述性分析(QDA)描述性分析应用描述性分析方法主要是用来获得食品、饮料等的外观、气味、风味和质构的细节特征描述、个人护理用品的质感、织布的手感等等,即各类产品的感官特征。

定义目标产品的感官特性和为新产品开发提供理想产品特性的依据追踪产品的感官特性在货架期内的变化将产品的感官属性与仪器分析的理化特性结合分析•颜色•质构•风味在进行消费者测试之前,结合产品的感官属性,来设计问卷及更有效地理解消费者测试数据;描述性分析发展史第一个正式地、系统地描述性分析过程被称为:风味剖面分析1949年,由Cairncross和Sjostrom建立的在风味剖面分析之前,一些不系统地、不正式地描述性分析方法包括:•早期的化学家常使用他们的嗅觉去定义一些化学物质的感官特性•专业闻香师等长期建立和使用描述词。

红酒、茶、咖啡等其他传统行业的专家长期使用描述性语言去定义他们的产品而普通消费者,每天都在使用不正式的描述性分析描述性分析中的里程碑:●定量描述性分析(QDA)1974年H. Stone, J.Sidel等人建立1970s US和UK的酿酒●啤酒风味轮的建立1970s US和UK的酿酒科学家专家决定红酒品质好坏到描述性分析1960s-1970s,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M.Amerine戴维斯分校&加州红酒行业A.Noble描述性分析基本原理描述性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或组成:•描述性语言 = 定性方面•强度标尺 = 定量方面大部分描述性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骤:•筛选评价员及基础培训•建立属性术语•建立属性的定义及参照样•形成评分表(属性的顺序、评价过程和标度)•培训评价员(小组培训、个人培训)•考核评价员•产品描述性分析(产品的实际评价)建立属性术语描述性术语:产品中可识别的感官属性,也被称为:感官特征、描述性词汇、描述词、属性、描述性专业术语等描述性术语初建来源:•词汇库•文献•评价员自己形成术语建立:•实验人员向评价员提供一系列有代表性的产品(从待评价的产品中挑选)•评价员对这些产品进行描述(主要集中在能区分样品的属性上)术语建立方法:•筛选频率较高的属性(外观、气味、风味、基本味及质构),保留频次 > 30% •合并有充分定义的属性;更换或删除较难理解的属性•确定初步描述词描述性术语确定的规则:•客观的•独有的(无重复)•易理解的•可被译成其他语言•其参照样易准备风味或香气轮的建立:•威士忌行业(UK)•酿造行业(UK和US)•红酒行业(US)强度评分标尺:•有些方法让评价员按照自己的方式使用标尺,只要能区分产品及与其他评价员保持一致即可);•其他方法校准评价员使用标尺的方式完全一样,即需大量培训,对于指定样品给出相同的分值概念一致化:评价员对于属性术语的理解是一致的:•认真定义术语及其评价方式•针对大部分属性,准备参照样/标样定义及评价方式:•弹性:样品第一次压缩后能够再恢复的程度;对于粽子,可用手指压缩一次能够回复的程度;•粘性:米粒对嘴唇的黏附程度;•咀嚼性:样品在吞咽前所需咀嚼的次数;•残留固形物含量:吞咽后口腔残留的松散的颗粒物含量。

第五讲_描述性检验法

第五讲_描述性检验法

语词汇中选择的词汇,描述样品整个感官印象
的定量分析。
• 这种方法可单独或结合地用于品评气味、风味
、外观和质地。
• 该法是20 世纪70 年代发展起来的,其 特点是其数据不是通过一致性讨论而产
生的, 使用非线性结构的标度来描述评
估特性的强度,通常称之为QDA图或蜘 蛛网图,并利用该图的形态变化定量描 述试样的品质变化。
分 类
• 定量描述和感官剖面检验法依照检验方法 的不同可分为一致方法和独立方法两大类型。
定量描述和感官剖面检验法
一致方法 在检验中所有的评价员(包括评价小 组组长)都是一个集体的一部分,目的是获得一 个评价小组赞同的综合结论,使对被评价的产品 风味特点达到一致的认识。最后由评价小组组织 者报告和说明结果。 独立方法 小组组织者一般不参加评价,评价小 组意见不需要一致。由评价员先在小组内讨论产 品的风味,然后由每个评价员单独工作,记录对 食品感觉的评价成绩,最后由评价小组组织者汇 总和分析这些单一结果,用统计的平均值,作为 评价的结果。
例3
项目 色清透明、晶亮
玉冰烧型米酒评分标准
标准 最高分 10 扣分
色泽
色清透明,有微黄感
1-2
3分以上 25 1-2 4-7 50 2-6 5-9 8-13 15 1-2 2分以上
色清微昏浊,有悬浮物
豉香独特、协调、浓陈、柔和、有幽雅感、杯底留香长 香气 豉香纯正、沉实、杯底留香尚长、无异香 豉香略淡薄,放香欠长、杯底留香短,无异杂味 入口醇和,绵甜细腻,酒体丰满,余口甘爽,滋味协调, 苦不留口 入口醇净,绵甜甘爽,略微涩 入口醇甜,微涩,苦味不留口。尚爽净,后苦短 入口尚醇甜,有微涩、苦,或有杂 具有该酒的典型风格,色香味协调 风格 色香味尚协调,风格尚典型者 风格典型性不足,色香味欠协调

第四章 描述性分析检验法 PPT

第四章  描述性分析检验法 PPT
除对定义一种产品感官特征质量、数量和时间因 素的觉察和描述外,评价员应具有对产品性质的 某些综合评价的能力。 综合因素常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气味或风味的总强度 (2)平衡/混合(幅度) (3)总体差别 (4)快感评分
三、描述分析使用语言(术语)
对于大多数种类的描述分析技术,在培训阶段要 求评价小组成员对特定产品类项建立自己的“术 语”。这种行为要参考评价员的喜好和经验。
b.全面培训品评人员,使品评人员对所用描述性 词汇的理解和应用是一致的;
c.合理使用参照词汇表,保证试验的一致性。
2、 强度—定量 描述分析的强度或定量性表达了每个感官特性(词 汇/定性因素)的程度,这种程度通过一些测量尺 度的数值来表示。常用标度: a.类别标度:0→9 b.线型标度: c.量值估计标度
碎裂性 :与粘聚性和粉碎产品所需力量有关的机 械质地特性。 可通过在门齿间(前门牙)或手指 间的快速挤压来评价。
与不同程度碎裂性相关的主要形容词有:
易碎的 crumbly(低度),例如玉米脆皮松饼蛋 糕。
易裂的 crunchy(中度),例如苹果生胡萝卜
脆的 brittle(高度),例如松脆花生薄片糖、带 白兰地酒味的薄脆饼。
(4)口感、质地 机械参数:硬、粘、韧、脆 几何参数:粒、片、条 脂肪/水分参数:油的、腻的、多汁、潮的、 湿的
(5)皮肤感觉特征
A 机械参数,产品对应力的反应(稠度、易于扩散、滑溜、 密度) B 几何参数,例如,使用后产品中或皮肤上粒子的大小、 形状和定向(沙粒质的、泡沫状、片状的) C 脂肪/水分参数,例如,脂肪、油和水的存在和吸收(油 脂状的、油状的、干燥、潮湿) D 外观参数,在产品使用期间视觉的变化(表面光滑、发 白、耸起)

第4章 数据预处理和描述性分析(含SPSS)

第4章 数据预处理和描述性分析(含SPSS)
种方法只有当观测的样本数据量足够或数据缺失时, 不会因删除导致参数的有效估计时,才可采用。

(2)配对删除法,是只在需要用缺失或遗漏值
进行分析时,才被删除,其他信息仍然被使用的方
法。

配对删除法相对于表列删除法,观测样本数量不
会因删除而减少过多,同时信息利用较为充分。但
同时也带来以下方面的问题:一是不一致性;二是





1、探究分析的作用 (1)考察数据的奇异性。过大或过小的数据均有 可能是异常值、影响点或是错误输入的数据。对于 这样的数据第一要找出,第二要分析原因,第三要 决定是否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 (2)检查数据分布特征。许多分析方法对数据的 分布有一定要求,例如要求样本来自正态分布总体, 从实验或实际测量得到的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的 规律,决定了它们是否可以选用只对正态分布数据 适用的分析方法。 (3)考查方差齐性。另外对若干组数据均值差异 性的分析需要根据其方差是否相等,选择进行检验 的计算公式。

(4)方差齐性检验 在进行均值多组间比较时,要求各组的方差相同,
所以要进行方差齐性检验,例如常用的方差分析就
要求分组样本的数据来自方差相同的正态总体。另
外,在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之前也要事先进行方差
齐性检验。具体内容请见第六章。

3、探索分析过程在SPSS中的实现 (1)建立或打开了数据文件后,按从“Analyze” → “Descriptive Statistics”→“Explore”,进入 Explore对话框。见图4-1所示。
②M-estimators复选项,要求输入集中趋势最大 似然比的稳健估计。


③Outliers复选项,要求输出5个最大值与最小值, 在输出窗口中它们被标明为极端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对于统一特征,个体差异或文化背景对形 成的概念具有重要影响。
在训练描述分析评价小组成员时,为评价小组提 供尽可能多的标准参照物,有助于形成具有普遍 适用性意义的概念。
描述分析术语集术语选择标准
首先,用于描述分析的标准术语应该有统一的标 准或指向。
如风味描述,所有的感官评价人员都能使用相同 的概念(确切描述风味的词语),并且能以此与 其他评价员进行准确地交流。
除对定义一种产品感官特征质量、数量和时间因 素的觉察和描述外,评价员应具有对产品性质的 某些综合评价的能力。 综合因素常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气味或风味的总强度 (2)平衡/混合(幅度) (3)总体差别 (4)快感评分
三、描述分析使用语言(术语)
对于大多数种类的描述分析技术,在培训阶段要 求评价小组成员对特定产品类项建立自己的“术 语”。这种行为要参考评价员的喜好和经验。
第四章 描述性分析检验法
一、定义
描述性分析检验方法,是根据感官所能感 知到的食品的各项感官特征,用专业术语 形成对产品的客观描述。
描述评定是对一种制品感官特征的描述过 程。当评价制品的时候要考虑所有能被感 知的感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这种评价可以是总体的也可以集中在某一 方面。
描述分析试验可用于一个或多个样品,以便同时 定性和定量地表示一个或多个感官指标。
(6)纺织品和非纺织品的质地结构/手感 A 机械特征,对应力的反应(韧性、压或拉、 弹力)
B 几何特征,例如,粒子的大小、形状和定向 (沙粒质的、凹凸不平的、颗粒状的、带状的、 细毛状的)
C 水分特征,水分的存在和吸收(干燥、潮湿、 油状的)
描述分析试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取决于:
a.恰当选择词汇,一定做到对风味、质地、外观 等感官特性产生的原理有全面的理解,正确选择进 行描述的词汇;
描述分析强度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取决于:
a.选用的尺度的范围要足够宽,可以包括该感 官性质的所有范围的强度,同时精确度要足够高, 可以表达两个样品之间的细小差别;
b.对品评人员进行全面培训,熟悉掌握标尺的 使用;
c.参照标尺的使用,不同的品评人员在不同的 品评中,参照标尺的使用要一致,才能保证结果 的一致性。
(3)风味 嗅觉感应:花香、果香、臭鼬味、酸败味 味觉感应:甜、酸、苦、咸 口腔感觉:凉、热、焦糊、涩、金属味
(4)口感、质地 机械参数:硬、粘、韧、脆 几何参数:粒、片、条 脂肪/水分参数:油的、腻的、多汁、潮的、 湿的
(5)皮肤感觉特征
A 机械参数,产品对应力的反应(稠度、易于扩散、滑溜、 密度) B 几何参数,例如,使用后产品中或皮肤上粒子的大小、 形状和定向(沙粒质的、泡沫状、片状的) C 脂肪/水分参数,例如,脂肪、油和水的存在和吸收(油 脂状的、油状的、干燥、潮湿) D 外观参数,在产品使用期间视觉的变化(表面光滑、发 白、耸起)
受欢迎,但不适于感官研究。 术语应当被分成元素性的、可分析的和基本的部
分。
对于术语适用性的检验(是否合理)
评价员可以精确地、可靠地使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评价员对某一特定术语含义易于达成一致理解; 对术语原型事例达成一致意见(例如用“酥脆”
3、 外观顺序--时间
除了说明一个样品的特征(质量的)和每个特征 的强度(数量的)外,评价小组常常在一个顺序 上察觉样品的差异。
后味或后感包括产品或样品被使用后或消费后仍 能感觉到的那些特征。需要完整的描述一个产品 的所有感觉特征,在产品使用后,应对各个特征 进行描绘,对强度进行评分。
4、 总体印象--综合
b.全面培训品评人员,使品评人员对所用描述性 词汇的理解和应用是一致的;
c.合理使用参照词汇表,保证试验的一致性。
2、 强度—定量 描述分析的强度或定量性表达了每个感官特性(词 汇/定性因素)的程度,这种程度通过一些测量尺 度的数值来表示。常用标度: a.类别标度:0→9 b.线型标度: c.量值估计标度
如何利用描述分析得到的数据
通常可以利用描述分析试验数据分析结论解释不 同消费者对相同样品的快感反应。
如果选择的术语能与影响消费者接受性的结论性 概念相关,那么这些术语是非常有用的。
同时,理想的术语能与产品本质的、对整体特征 有决定性影响作用的因素相关。
尽可能使用单一的术语,避免使用组合的术语。 组合术语可用于产品广告,这种做法在商业上很
对评价员的要求比较高: ➢ 具备描述食品品质特性和次序的能力; ➢ 具备描述食品品质特性的专有名词的定义与其在
食品中的实质含义的能力; ➢ 具备对食品的总体印象、总体风味强度和总体差
异的分析能力。
二、描述分析的组成
1、感官特性(感官参数)--定性 (1)外观
颜色:色彩、纯度、均匀一致性 表面质地:光泽度、平滑度 大小和形状:尺寸和几何形状 整体性:松散性、黏结性 (2)气味 嗅觉感应:花香、果香、臭鼬味 鼻腔感觉:凉的、刺激的
对评价员应该注意培养这种意识,并在工作中进 行验证、检查。
描述分析术语的选择方法
必要性:每个被选择的术语对于整个系统来说,是 必需的,不多余的。
正交性:术语之间没有相关性。与同时使用的术语 在含义上很少或没有重叠,应该是“正交”的。
在某些情况下,某些属于在某种产品中具有相关性, 而在另一类产品中就没有。在训练期间,应该有意 识的帮助评价小组成员建立去除术语相关性能力。
描述分析要求使用具有精确的而且特定概念的, 并经过仔细筛选过的科学语言,来清楚地把评价 (感受)表达出来。
其次,选择的术语应当能反映对象的特征。
选择的术语(描述符)应能表示出样品之间可感 知的差异,能区别出不同的样品来。但选择术语 (描述符)来描述产品的感官特征时,必须在头 脑中保留描述符的一些适当特征。
例如外观、嗅闻的气味特征、口中的风味特征 (味觉、嗅觉及口腔的冷、热、收敛等知觉和余 味)、组织特性和几何特性等。
组织特性及质地特性,包括机械特性—硬度、凝 聚度、粘度、附着度和弹性五个基本特性及碎裂 度、固体食物咀嚼度、半固体食物胶密度三个从 属特性 。
几何特性——产品颗粒、形态及方向物性,有平 滑感、层状感、丝状感、粗粒感等,以及油、水 含量感,如油感、湿润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