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草类中药 3 2
全草入药中药材品种大全

全草入药中药材品种大全中药材是中国传统的宝贵资源,它们来源于天然植物和动物,经过炮制和加工后,用于医药治疗。
中药材主要分为草本药材、矿物药材和动物药材三大类,其中草本药材占据了绝大部分。
以下是全草入药中药材品种大全,分为以下几个大类介绍:一、地上部分草本药材:1.苍术:苍术又名长苍术,为姜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祛湿、疏通经络,治疗腹痛、腹泻等病症。
2.大黄:大黄又名黄麻,为中国四大名草之一,主要用于清热、泻火、通便。
3.甘草:甘草又名甘遂,为豆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解毒、润燥、养阴。
4.金银花:金银花又名忍冬藤,为忍冬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治疗感冒、咽炎等病症。
5.苦参:苦参为豆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二、根茎类草本药材:1.白术:白术又名苍术,为姜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健脾和胃、温中止呕。
2.甘草:甘草又名人参,为豆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益气养阴、清火解毒。
3.何首乌:何首乌又名续断,为蓼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补肝肾、乌发戴发。
4.黄芪:黄芪又名北芪,为豆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益气养血,增强免疫力。
5.当归:当归又名女贞子,为伞形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补血活血,调经养颜。
三、果实类草本药材:1.枸杞:枸杞又名红果,为茄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滋阴补肾、明目养颜。
2.菊花:菊花又名茼蒿,为菊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3.丹参:丹参又名赤术,为唇形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4.红枣:红枣又名枣,为大枣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补血、养心安神。
5.玫瑰果:玫瑰果又名野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润肠通便、降脂抗菌。
以上是部分地上部分、根茎类和果实类草本药材,还有许多种类的草本药材未能一一列举。
它们在中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广泛用于中医药学中的疾病治疗和保健。
然而,应该注意的是,中药材的使用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或误用带来的不良影响。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中药材,如矿物药材和动物药材。
全草类中药

第九章全草类中药学习目标学习目的通过学习仝草类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理化鉴定等内容,会鉴定常用仝草类;中药,为学习中药制剂技术、中药炮制技术等专业课程奠啶基础。
知识要求掌握全草类中药的性状、显微鉴定等内容;熟悉全草类中药的来源、理化鉴定、;主产地等;了解仝草类中药的采收加工、化学成分、功效等。
能力要求能运用中药鉴定的依据、方法,对仝草类中药进行鉴定,能够较准确地描述全1草类中药性状及绘显微特征囵。
第一节全草类中药概述全草类(He’ba)中药是指可供药用的草本植物地上部分,如广藿香、益母草;有的带有花和果实,如荆芥、香薷;少数为带根的全草,如蒲公英、金钱草;或小灌木草质茎的枝梢,如麻黄,均列入全草类药材。
一、性状鉴定全草类药材的性状鉴定,应接它所包含的器官,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分别进行鉴别。
这些器官的鉴别方法,已在前面各章中分别进行了讲述,不再重复。
但对于草本茎尚需注意以下几点。
1.形状及粗细茎通常为圆柱形或方柱形,如益母草、薄荷等。
2.颜色新鲜的茎通常为绿色,但也有带紫色或其他颜色的,如荆芥茎表面淡紫红色,但日久大多变为黄色。
3.表面除色泽外,茎的表面特征也因植物种类而不同,有的光滑无毛,如淫羊藿;有的被毛,如仙鹤草;有的表面有纵棱线和沟纹,如麻黄、石斛。
4.叶序多为互生或对生。
五,花序注意花在花枝或花轴上的排列方式,如荆芥顶生穗状轮伞花序;薄荷腋生轮伞花序。
6.横断面木部多不发达,髓通常疏松,有时形成空洞,如薄荷。
二、显微鉴定草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由外向内分别为:1.表皮草本茎多无周皮,最外方为表皮,可见角质层、毛茸和气孔等,有的有绿皮层。
2.皮层外层有时分化成厚角组织或厚壁组织,内层为薄壁组织。
3.中柱鞘为1列或数列细胞组成,常为厚壁组织,且成不连续的环。
4.维管束排列成环,大多数双子叶植物为外韧维管束,韧皮部由筛管、伴胞及韧皮薄壁细胞及韧皮纤维组成;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组成;可见射线,形成层成环或不成环。
全草类中药(含常用别名)

全草类中药(含常用别名)全草类中药,全指草本植物的全体部分被用于药用的植物。
全草类中药被广泛应用于传统中医药学中,具有丰富的药理活性和治疗功效。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全草类中药,包括其常用别名及其主要药用功效。
1.罗布麻(又名乌麻、黑麻)罗布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
它的全草部分被广泛用于制成中药。
罗布麻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感染、肿瘤等疾病。
2.白花蛇舌草(又名南蛇草)白花蛇舌草是一种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它的全草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中。
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湿热病症、瘀血症以及风湿疼痛等疾病。
3.川连(又名天仙藤)川连是一种生长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川连的全草常被用作中药材。
川连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等功效。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热毒症、咳嗽痰多、便血等病症。
4.石斛(又名冰羊角)石斛是一种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多年生兰科植物。
石斛是一种常见的草药,以其鲜花入药。
石斛具有滋补养生、清热祛湿、补肾壮阳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肾虚、阳痿早泄以及热病烦渴等症状。
5.党参(又名太子参)党参是一种生长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党参的地上部分全草被广泛用作中药。
党参具有补气养血、益肺生津、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气虚血瘀、虚劳乏力以及肺病咳嗽等病症。
6.川穹花(又名白花川穹)川穹花是一种生长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多年生花卉。
川穹花的全草常被用于中药制剂中。
川穹花具有祛风散寒、活血凉血、消肿止痛等功效。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痛风等疾病。
7.白花姜(又名冰片姜)白花姜是一种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多年生植物。
白花姜的全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白花姜具有理气祛湿、温中止痛、化痰止咳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湿阻痰滞等症状。
8.华佗草(又名夏枯草)华佗草是一种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中药调剂员4(全草类、动物、矿物中药饮片的识别)

【名称】麻黄 【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切段。 【性状】呈细长圆柱形段。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棱线,触 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上有膜质鳞叶,长1~4mm;质轻,有韧性, 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绿黄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或略呈三角形。气 傲香,味苦涩。以茎粗、色淡绿、中心红棕色、味苦涩者为佳。 【功能】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名称】蜜麻黄 【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切段,蜜炙。 【性状】形同麻黄段。表面深黄色,微显光泽,略粘,有蜜香气,味 甜。 【功能】润肺止咳平喘。
【名称】半枝莲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干燥全草。切段。 【性状】呈不规则的段,根、茎、叶、花、果混合。根纤细。 茎细,方柱形,中空,表面暗紫色或棕绿色。叶片多皱缩,破碎,上表面 暗绿色,下表面灰绿色。花萼裂片钝或较圆。花冠二唇形,棕黄色 或浅蓝紫色,被毛。果实扁球形,浅棕色。气微,味微苦。以色绿、 味苦者为佳。 【功能】清热解毒,化瘀利尿。
中药调剂员4
五 全草类中药饮片的识别 (一)全草类中药饮片的识别要点 全草类饮片:包括带根或根及根茎的全株, 如蒲公英;地上部分的茎叶,如薄荷;带花或果 的地上部分,如荆芥;小灌木的草质茎,如麻黄 等。全草类饮片,段状居多,亦有其他形状。全 草类饮片一般由植物的多个器官组成,有根、茎、 叶、花、果实、种子等,识别时应全面观察,也 可湿润后展开鉴别。并注意各器官的形态特征、 颜色变化、气味差异等等。 (二)全草类中药饮片品种(35种)
【名称】老鹳草 【来源】为牻牛儿苗科植牻牛儿苗、老鹳草或野老鹳草的干燥 地上部分。切段。 【性状】呈不规则的段,节膨大,茎表面灰绿色或带紫色,有纵沟 纹及稀疏茸毛。质脆,切面黄白色,有的中空。叶片卷曲皱缩,多破碎。 果实长圆形,宿存花柱长2.5~4cm,形似鹤喙,有的裂成5瓣,呈嫘旋形 卷曲。气微,味淡。以灰绿色、果实多者为佳。 【功能】祛风湿,通经络,止泻痢。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一一全草类中药细目常用全草类中药的鉴定要点全草类中药鉴别特点(一)性状鉴别全草类中药的鉴别,应按其所包括的器官,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分别进行观察。
观察草本茎时,一般按茎的形状、粗细、颜色、表面特征、叶序、花序、横断面、气、味等顺序进行。
止匕外,鉴别过程中,如有完整的叶、花,可在水中浸泡后展开进行观察。
(二)显微鉴别全草类中药多数为双子叶植物,少数为单子叶植物。
观察时首先应根据维管束类型及排列方式区别是双子叶植物或单子叶植物。
1.双子叶植物草质茎横切面自外向内依次为表皮、皮层、维管柱。
茎一般没有周皮,由表皮行使保护作用。
表皮多由1列扁平长方形、排列整齐、无细胞间隙的细胞组成,常有角质层、气孔、毛茸、蜡被等附属物;皮层主要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靠近表皮部分的细胞常具叶绿体,故嫩茎呈绿色,有时分化成厚角组织,分布在棱角处或呈环排列;维管柱占较大比例,维管束多为无限外韧型,呈环状排列,髓部发达,髓射线较宽。
2.单子叶植物草质茎横切面最外层为表皮,向内是基本薄壁组织,其中散生多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无皮层、髓和髓射线之分。
观察时应注意厚壁组织、结晶体及分泌组织等的有无及其特征。
3.全草类中药粉末显微特征全草类中药粉末显微鉴别时,一般应注意观察茎叶的表皮细胞、非腺毛、叶肉组织、草酸钙或碳酸钙结晶、花粉粒等特征;带有根及根茎者还应注意淀粉粒、导管和厚壁组织等特征。
要点来源(24种)要点性状鉴别1.麻黄(1)草麻黄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2mm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间长2〜6cm节上有膜质鳞叶,裂片2 (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绿黄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气微香,味涩、微苦(2)中麻黄:多分枝,直径1.5〜3mm,有粗糙感节上膜质鳞叶长裂片3 (稀2),先端锐尖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3)木贼麻黄:较多分枝,直径1〜1.5mm,无粗糙感节间长1.5〜3cm。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

医学ppt
5
(二)粉末特征 一般应注意观察茎叶的表皮细胞、非腺
毛、叶肉组织、草酸钙或碳酸钙结晶、花 粉粒等特征。
带有根及根茎者应注意淀粉粒、导管和 厚壁组织等特征。
医学ppt
6
草质茎的组织鉴别特征
医学ppt
7
麻黄
Herba Ephedrae
医学ppt
8
【历史】 麻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次之;中麻黄最少。
医学ppt
14
【采收加工】 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 因不同生长期,其主要成分麻黄碱含量
不同:春季最低,8至9月最高,10月以后逐 渐下降。 因此,8至9月份为麻黄最适采收 期。
医学ppt
15
【性状鉴别】
三种麻黄的共性:
均具有节与节间。表面具纵棱线。叶 退化成膜质鳞叶,基部联合成筒状。折断 时有粉尘飞出。断面髓部红棕色(玫瑰 心)。味苦涩(生物碱、鞣质)。
医学ppt
2
二、全草中药类性状鉴别 运用药用植物分类学、形态解剖学的知识, 综合鉴定。 鉴别方法:应按照其所包括的器官,如茎、 叶、花、果实、种子等分别进行。
医学ppt
3
观察草本茎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形状及大小 2. 颜色 3. 表面特征 4. 叶序 5. 花序 6. 茎横断面
医学ppt
4
医学ppt
草麻黄
11
木贼麻黄 ① 直立灌木,高达1m。 ② 茎分枝较多,黄绿色。 ③ 节间短而纤细,长
1.5cm~3cm。 ④ 叶膜质鞘状,上部仅1/4
分离,裂片2,呈三角形, 不反曲。 ⑤ 雌花序常于节上对生, 苞片内有1朵雌花。 ⑥ 种子通常1粒。
医学ppt
木贼麻黄
中药功效汇总—全草类

凉血,利水,解毒,杀虫。治咳血,吐血,尿血,崩漏,腹水,白 浊,咽喉肿痛,痈肿,痔疮。
祛风湿,解毒。治痢疾,风湿筋骨疼痛,瘫痪,癫痫,疮疥。
利水,清热,明目,祛痰。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黄疸, 水清肿热, 解热 毒肉 ,, 活泄 血泻 ,, 止鼻 血衄 ,, 利目湿赤,肿通痛乳,。喉治痹菌乳痢蛾,,肠咳炎嗽,,咳皮血肤,溃吐疡 血。 , 便血,崩漏,外伤出血,湿热黄疸,乳汁不通,痈肿疔疮,跌打肿痛 。疏风散热,解肌,退翳。治目生云翳,迎风流泪,肠风下血,血痢, 脱肝,疟疾,喉痛,痈肿。(气血虚者慎服) 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 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孕妇及出血过多者忌服) 清心降火,利尿通淋。治淋病,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心烦不 寐,小儿夜啼,喉痹,创伤。 用于 活血,止血,解毒。治吐血,衄血,月经不调,跌扑闪挫,痈肿疮毒 。 补虚,益肾,祛风除湿,活血调经,治虚弱咳嗽,劳伤吐血,风湿关 节清痛热, ,崩 解漏 毒, ,白 活带 血, ,外 消伤 肿出 。血治。疔疮,痈肿,丹毒,跌打扭伤,慢性气 管炎,急性肾炎。 用于疮痈肿毒、皮肤湿疹、小便不利、老年慢性 气清管热炎 利、 湿白 ,带 凉过 血多 止、 血前 ,列 消腺 肿炎解、毒痢。疾治。黄疸型肝炎,肠炎,菌痢,淋 浊,带下,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扁桃体炎,腮腺炎,痈肿疮 毒清,热湿 解疹 毒。 ,( 利虚 尿寒 消证 肿忌 。服 治) 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淋病, 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虚寒症及阴性外疡 忌祛服风) ,散寒,胜湿,去翳,通鼻塞。治感冒,寒哮,喉痹,百日咳, 痧气腹痛,阿米巴痢,疟疾,疳泻,鼻渊,鼻息肉,目翳涩痒,臁 疮清,热疥 ,癣 利, 湿跌 ,打 消。 肿,解毒。治黄疸,水肿,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 石清,热反 ,胃 利噎 湿膈 ,, 解跌 毒打 。损 治伤 肺, 热疔喘疮咳肿,毒扁。桃体炎。咽喉炎,阑尾炎,痢 疾,尿路感染,黄疸,肝炎,盆腔炎,附件炎,痈肿疔疮,毒蛇咬 伤祛,风肿 寒瘤 ,。 辟亦 秽可 浊用 。于 治消 伤化 寒道 、癌感症冒。头(痛孕,妇胸慎腹用胀)满,下利,遗精,鼻 塞,牙痛。 活血,止血,除热,解毒。治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崩漏,创伤 出清血肝, ,痈 散疽 结肿 。毒 治, 瘰喉 疬痹 ,。 瘿瘤,乳痈,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 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血 崩,带下。(脾胃虚弱者慎服)
2021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鉴定的科属口诀(2套)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鉴定的科属口诀:1.伞形科(1)根及根茎类中药:白芷、当归、羌活、前胡、川芎、藁本、防风、柴胡、北沙参。
(2)果实及种子类中药:小茴香、蛇床子口诀是:拉着二胡,小蛇高高挂起,穿过北风,活的很值当!注解:二胡=前胡、柴胡,小=小茴香,蛇=蛇床子,高=藁本,穿=川芎,北=北沙参,风=防风,活=羌活,值=白芷,当=当归。
或者利用钱老师的口诀:北归川,才放松,搞明白以前的,算是白活了。
注解:北=北沙参,归=当归,川=川芎,才=柴胡,放=防风,搞=藁本,白=白芷,前=前胡,活=羌活。
(另还有果实及种子类中药:小茴香,蛇床子)2.毛茛科(1)根及根茎类中药: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白芍、赤芍、黄连、升麻。
(2)皮类中药:牡丹皮口诀是:乌头父子脸皮上为毛有两个勺?注解:乌头=川乌、草乌,父子=附子,脸=黄连,皮=牡丹皮,上=升麻,为=威灵仙,毛=毛茛科,两个勺=白芍、赤芍。
3.豆科(1)根及根茎类中药:苦参、山豆根、葛根、粉葛、甘草、黄芪口诀是:跟哥去山上采草药,太辛苦注解:跟哥=葛根、粉葛,去=黄芪,山=山豆根,草=甘草,苦=苦参。
(2)茎木类中药:苏木、鸡血藤、降香(京酱酥鸡)(3)皮类中药:合欢皮(欢乐豆)(4)叶类中药:番泻叶(翻跟斗)(5)花类中药:槐花(6)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沙苑子、决明子、补骨脂(沙场对决,斗不过)(7)全草类中药:广金钱草(金豆)口诀是:欢乐豆和金豆沙场对决翻跟斗,斗不过,胜者得京酱酥鸡一只。
欢=合欢皮,豆=豆科,金=广金钱草,沙=沙苑子,决=决明子,翻=番泻叶,斗=豆科,不=补骨脂,酱=降香,苏=苏木,鸡=鸡血藤。
另槐花也属于豆科。
4.五加科(1)根及根茎类中药:人参、红参、西洋参、三七(2)茎木类中药:通草。
口诀是:五加三参打气筒。
注解:三参=人参、红参、西洋参,气=三七,筒=通草。
5.百合科(1)根及根茎类中药:川贝母、浙贝母、知母、黄精、玉竹、重楼、土茯苓、天冬、麦冬、山麦冬。
全草及动物中药部分

全草及动物中药部分全草及动物中药部分中草药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传统医学之一,它以自然草本植物及某些动物、矿物为原料,入药制成。
其中,全草及动物中药部分被认为具有特别的功效,它们可以为人们带来健康与幸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全草及动物中药,希望为读者提供参考。
一、全草中药1. 一仙胶:一仙胶是由雷公藤科的一种茎生植物粘兰藤(学名:Mucuna pruriens)的干燥成熟籽毛及胚芽制成的。
它具有壮阳、补肾、活血等功效,并能够提高男性的精力和免疫力。
2. 大蒜:大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其中的单宁和硫化物等成分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抗癌防癌、降血脂和抗衰老等作用,常被用于治疗感冒、肥胖症、高血压以及胃癌等疾病。
3. 甘草:甘草是一种根茎类植物,可以口服或外用。
在中医学上,甘草有调和中药方剂、润肺止咳、补脾胃、解毒和增强免疫等作用,常被用于治疗胃病、肝病等疾病。
二、动物中药1. 鹿茸:鹿茸是雄性鹿角的干燥切片,可以用来“滋阴补肾”、“补中益气”、“养心安神”和“强筋壮骨”等,尤其适用于治疗妇女的月经不调和男性的肾虚阳痿等疾病。
2. 人参:人参是常见的中药之一,具有强身健体、益气安神、滋阴润燥、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且因其营养成分高、成分稳定、使用方法简单等优点受到广泛的医学、保健和食品工业的青睐。
3. 燕窝:燕窝是燕类的唾液制成的,主要成分为胶质,富含营养物质如蛋白质、氨基酸、糖类、微量元素等。
它可以滋阴润燥、养肺止咳,且对皮肤和美容也有良好的效果。
总之,全草及动物中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多种功效,可以为人类带来健康和幸福。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草药的使用应该谨慎,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免因使用不当而造成不良反应。
全草类中药-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鉴定学》第十一章讲义3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鉴定学》第十一章讲义3第十一章全草类中药薄荷【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
【产地】主产江苏的太仓、南通、海门及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省。
【化学成分】①挥发油,称薄荷油。
油中主含l-薄荷脑,其次为l-薄荷酮、异薄荷酮、胡薄荷酮及薄荷酯类等。
温度稍低时即析出大量无色薄荷脑晶体。
②黄酮类等化合物。
③氨基酸。
【真实性鉴别】1.性状鉴别药材:茎呈方柱形,有对生分枝;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棱角处具茸毛,质脆,断面白色,髓部中空。
叶对生,有短柄;叶片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宽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卵形,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灰绿色,稀被茸毛,有凹点状腺鳞。
轮伞花序腋生,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花冠淡紫色。
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
2.显微鉴别茎横切面:呈四方形。
①表皮上有扁球形腺鳞、单细胞头的腺毛和1~8个细胞的非腺毛。
②皮层在四棱脊处有厚角细胞,内皮层明显。
③维管束于四角处较发达,于相邻两角间具数个小维管束;韧皮部细胞较小,呈狭环状;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在四棱处发达。
④髓部宽广,中心常有空隙。
⑤薄壁细胞中含橙皮苷结晶。
叶的表面观:①腺鳞头部8细胞,直径约至90μm,柄单细胞;小腺毛头部及柄部均为单细胞。
②非腺毛1~8细胞,常弯曲,壁厚,微具疣突。
③下表皮气孔多见,直轴式。
④叶肉及表皮薄壁细胞内有淡黄色针簇状或呈扇状的橙皮苷结晶。
3.理化鉴别微量升华:取叶的粉末少量,经微量升华得油状物,加硫酸2滴及香草醛结晶少量,初显黄色至橙黄色,再加水1滴,即变紫红色。
【质量评价】1.经验鉴别药材以叶多、色深绿、气味浓者为佳。
2.含叶量的检查药材含叶不得少于30%。
常见全草类中药的鉴定

常见全草类中药的鉴定全草类中药是指药用植物的全草或地上部分,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常见全草类中药的鉴定方法,包括植物形态、产地生态环境、采集时间、药用部位、外观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
1.植物形态了解植物的形态特征是鉴定全草类中药的基础。
通过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植物的种类。
例如,薄荷的茎有四棱,叶对生,花淡紫色,果实为卵球形;益母草的茎有节,叶对生,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为瘦果。
2.生态环境全草类中药的生长环境对其品质和药效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植物的生态环境可以帮助鉴定其种类和品质。
例如,金钱草生长在草地、山坡、路旁等处,喜欢光线充足的环境;荆芥生长在路边、草地、灌丛等处,喜欢排水良好的土壤。
3.采集时间不同季节全草类中药的药效成分含量不同,因此采集时间也是鉴定全草类中药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而言,在植物生长旺盛期或开花期采集全草类中药的药效成分较为丰富。
例如,茵陈蒿应在春季幼苗期或秋季开花期采集;金钱草则在生长旺盛期采集。
4.药用部位全草类中药的药用部位主要是植物的全草或地上部分,但也有一些植物的药用部位在其他部位。
了解药用部位可以帮助鉴定全草类中药的种类和药用价值。
例如,薄荷的药用部位为茎叶;益母草的药用部位为地上部分;车前草的药用部位为全草。
5.外观性状观察全草类中药的外观性状也是鉴定其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不同种类的全草类中药在颜色、质地、气味等方面存在差异。
例如,荆芥的茎呈紫色,叶片为绿色或黄绿色;薄荷的茎呈淡紫色或紫色,叶片为绿色或黄绿色;益母草的茎呈淡绿色或紫色,叶片为绿色或黄绿色。
6.显微特征显微特征是鉴定全草类中药的重要指标之一。
不同种类的全草类中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特征存在差异。
例如,薄荷的茎横切面呈圆形或多角形,皮层和韧皮部都有油管分布;荆芥的茎横切面呈方形或菱形,韧皮部外侧有木栓层数列。
7.化学成分化学成分是鉴定全草类中药药效和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全草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
石斛(Herba Dendrobii)
[来源]木品为兰科(Orchidaceae)植物环草石斛
Dendrobium loddigesii Rolfe.、马鞭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 var. oculatum Hook.、黄草石斛D. chrysanthum Wall.、铁皮石斛D. candidum Wall.et Lindl.或金钗石斛D. nobile Lindl.的新鲜或干燥茎。
中药鉴定学
叶粉末:鲜绿色。
①上下表皮:均有增大的晶细 胞,内含大型螺状钟乳体, 直径32~67μm,较大端有脐 样点痕,层纹波状。
②气孔:直轴式,副卫细胞大 小悬殊,少数为不定式。
③腺鳞:头部扁球形,4、6或8 细胞,直径27~33μm,柄仅 3μm。
④非腺毛:圆锥形,1~3细胞, 长至144μm,先端钝圆,基 部直径至40μm,具角质线纹。
[采收]绵茵陈苗高6-10cm时采收,茵陈蒿秋季花 蕾长成时采收。
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
[性状]绵茵陈:
①多收缩卷曲成团块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被灰白茸毛, 绵软如绒。
②茎细小,一般长1.5-2.5cm直径0.1-0.2cm,除去表面白色绒 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
③茎上或由基部着生多数具叶柄的叶,长0.5-2cm,叶柔软,皱 缩并卷曲,多为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线形,全缘。
有纵皱纹,多节, 节上有膜状叶鞘, 叶片有时残存,肉 质,多汁,易折 断,断面绿色, 平坦,气微,味 微苦而回甜,嚼 之带粘性。
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
2.金钗石斛:为金钗石斛 的干燥品,茎直径0.4~ 0.6cm.节间长2.5~3cm, 表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色, 有深纵沟,质硬而脆,断 面较平坦,味苦。
中药鉴定全草类复习题

中药鉴定全草类复习题中药鉴定全草类复习题中药鉴定是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对中药材的鉴别、质量评价、药效研究等方面。
其中,对于全草类中药的鉴定尤为关键,因为全草类中药往往由多种植物组成,具有复杂的成分和药效。
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些关于中药鉴定全草类的题目。
1. 以下哪种中药是全草类药材?A. 人参B. 陈皮C. 甘草D. 当归答案:D. 当归解析:当归是一种常用的全草类中药,它由当归属植物的根、叶、茎等部位组成。
而人参、陈皮和甘草都是单味药材,不属于全草类中药。
2. 鉴别中药材时,以下哪种方法是不可靠的?A. 观察药材的外观特征B. 进行显微镜观察C. 进行化学分析D. 根据药材的气味答案:D. 根据药材的气味解析:鉴别中药材时,可以通过观察药材的外观特征、进行显微镜观察和化学分析等方法来判断。
但是,根据药材的气味来鉴别并不可靠,因为气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受到误导。
3. 鉴定中药材时,以下哪种性状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A. 颜色B. 形状C. 气味D. 味道答案:D. 味道解析:鉴定中药材时,可以通过观察颜色、形状和气味等性状来判断。
但是,味道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需要通过品尝或者化学分析来确定。
4. 以下哪种中药具有全草类中药的特点?A. 人参B. 陈皮C. 甘草D. 石斛答案:B. 陈皮解析:陈皮是一种全草类中药,它由陈皮属植物的果实和果皮组成。
而人参、甘草和石斛都是单味药材,不属于全草类中药。
5. 鉴定中药材时,以下哪种方法是最准确的?A. 观察药材的外观特征B. 进行显微镜观察C. 进行化学分析D. 进行DNA分析答案:D. 进行DNA分析解析:鉴定中药材时,可以通过观察药材的外观特征、进行显微镜观察和化学分析等方法来判断。
但是,最准确的方法是进行DNA分析,因为DNA分析可以准确地确定植物的种属和品种。
通过以上的复习题,我们对中药鉴定全草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药鉴定是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保障中药的质量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几组全草类饮片药材鉴别

几组全草类饮片药材鉴别夏崇才俞明霞下列几组全草类药材经炮制切成饮片晒干以后,在性状方面较为相似。
中药饮片配方及装斗人员在工作时不仔细鉴别,极易发生差错事故。
作者认为要鉴别以下几组全草类药材,首先必须掌握这几组全草类药材的原植物形态特征,包括其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各器官的特征以后,才能很好的掌握饮片药材的鉴别。
下面几组全草类药材在原植物形态上有较大的区别,可以找出其鉴别特征加以区分。
1 泽兰与野马追泽兰与野马追两味草药均为较常用中药,来自不同科属的全草入药。
1.1 泽兰:唇形科植物地笋 Lycopus lucidus Turcz.及其变种毛叶地笋Lycopus lucidus Tarcz.var.hirtus Regel 的全草。
其根梢肥大,呈圆柱形,浅黄白色,具节,节上具鳞叶及须根,茎四棱形,茎节上常带紫红色,无毛。
叶交互对生,具极柄或无柄,先端长锐尖或渐尖,边缘具锐尖粗牙齿状锯齿,上面无毛,略有光泽,下面具凹陷的腺点,轮伞花序腋生,无梗,多花密集,花冠钟形,白色,小坚果扁平,暗褐色。
1.2 野马追:菊科植物轮叶泽兰 Eupatorium lindleyanum DC 的全草。
其根茎短,有须根,茎圆柱形,表面黄绿色至紫褐色,粗糙有纵棱,被灰白色细茸毛,叶对生无柄或几无柄。
线状披针形或3全裂,边缘有粗大锯齿,两面均被白柔毛,叶脉处尤多,下面有众多腺点,头状花序多数聚生枝端,瘦果圆柱形,有5纵棱及多数腺体。
2 鸭跖草与火柴头这组药饮片极相似,有时鸭跖草中混入火柴头,故需注意鉴别。
2.1 鸭跖草:鸭跖草科植物 Commelina Communis L.的全草。
其根多分枝,具纵棱,微被毛,下部光滑无毛,节梢膨大,其上生根,单叶互生,无柄或近无柄,叶片披针形或阔披针形,顶端渐尖,全缘,基部下延成膜质鞘,包茎,有白色缘毛,聚伞花序有花2~3朵,着生于扁压摺叠状的总苞片内,总苞片心状卵形,长1~2 cm,边缘不相连,具柄与叶对生,萼片3,阔披针形,膜质花瓣3,深蓝色,具长爪,瓣片近阔卵形,蒴果椭圆形。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

第十一章全草类中药药用部位为草本植物新鲜或干燥的全体、地上部分或地上某一部分的一类中药称为“全草类中药”。
药用部位为草本植物全体的如紫花地丁、蒲公英等;药用部位为地上部分的如淫羊藿、益母草等;有的药用部位为地上茎,如肉苁蓉等;有的药用部位为草质茎,如麻黄等。
麻黄【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产地】草麻黄主产于河北、山西、新疆、内蒙古等省区。
中麻黄主产于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等省区。
木贼麻黄主产于河北、山西、甘肃、陕西等省。
、【采收加工】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
【化学成分】三种麻黄均含生物碱,主要是l-麻黄碱,其次是d-伪麻黄碱;另含微量的l-N-甲基麻黄碱、d-N-甲基伪麻黄碱、2-去甲基麻黄碱、d-去甲基伪麻黄碱等。
麻黄碱是主要有效成分,伪麻黄碱有抗炎作用。
三种麻黄中生物碱的含量以木贼麻黄最高,草麻黄次之,中麻黄最低。
但草麻黄产量大,木贼麻黄产量少。
生物碱主要存在于麻黄草质茎节间的髓部,节部含量为节间的1/3~1/2左右。
【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药材草麻黄: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
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
节明显,节上有膜质鳞叶;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
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绿黄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
气微香,味涩、微苦。
中麻黄:多分枝。
节上膜质鳞叶裂片3(稀2),先端锐尖。
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
木贼麻黄:较多分枝,无粗糙感。
膜质鳞叶裂片2(稀3),上部为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
饮片麻黄:呈圆柱形的段。
外表面淡黄绿色至黄绿色,粗糙,有细纵脊线,节上有细小鳞叶。
切面中心显红黄色。
气微香,味涩、微苦。
蜜麻黄:形如麻黄段。
表面深黄色,微有光泽,略具黏性。
有蜜香气,味甜。
2.显微鉴别茎横切面草麻黄:①表皮细胞外被厚的角质层;脊线较密,有蜡质疣状突起,两脊线间有下陷气孔。
全草类中药的鉴定

全草类中药的鉴定
全草类中药是指以植物的全草为药材的中药,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各部分。
由于全草类中药的药材来源广泛,形态特点各异,因此鉴定全草类中药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
1. 外观特征鉴定
全草类中药的外观特征是最基本的鉴定方法。
需要观察草本植物的整体外形、茎、叶、花、果实的形态、颜色、纹路等特征,同时可以辅助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2. 气味鉴定
全草类中药的气味也是鉴定的一个重要指标。
不同的草本植物具有独特的气味,例如草姬芎的气味清香,柴胡的气味较浓烈。
通过嗅闻全草类中药的气味,可以初步判断其品种。
3. 理化性质鉴定
全草类中药的理化性质也是鉴定的重要指标之一。
例如芦荟的多糖含量、马齿苋的脂肪酸含量、夜交藤的水分含量等。
通过对全草类中药的理化性质进行测试,可以进一步确定其品种。
4. 微型特征鉴定
全草类中药的微型特征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的药材结构。
不同的草本植物具有独特的微型特征,例如马蹄草的细胞壁形态、藜芦的细胞排列方式等。
通过对全草类中药的微型特征进行观察,可以确定其品种。
鉴定全草类中药需要综合运用以上方法,特别是在微型特征鉴定
方面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需要注意,由于全草类中药的种类繁多,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也可能很小,因此鉴定过程需要谨慎,避免误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蒲公英
?菊科植物蒲公英 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 Mazz. 、碱地蒲公英 Taraxacum sinicum Kitag. 或同属数种植物 的干燥全草。
16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 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 肺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束花石斛 24
鼓槌石斛 25
兜唇石斛 26
流苏石斛 27
翅萼石斛 28
流苏石斛 29
齿瓣石斛 30
黑毛石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
华石斛 32
石斛 33
玫瑰石斛 34
报春石斛 35
疏花石斛 36
翅梗石斛 37
苏瓣石斛 38
美花石斛 39
? 于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除去老茎、 根及杂质,阴干或晒干(三月茵陈四月 蒿,五月六月当柴烧)。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产安徽、 浙江、江苏、陕西、山西等省。
4
? 滨蒿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 茎直立,高0.5-1 m,基部木 质化,表面有纵条纹,多分枝; 幼苗密被白色柔毛,成长后近 无毛。叶二回羽状分裂,下部 叶裂片较宽短,常被短绢毛; 中部以上叶长达2-3cm,裂片 线形,近无毛,上部叶羽状分 裂,三裂或不裂。头状花序小 而多,在枝端密集成复总状, 有短梗及线形苞片;花黄绿色, 外层雌性,6-10个,能育,内 层较少,不育。瘦果矩圆形, 长约0.8mm,无毛。
黄花蒿
青蒿
10
? 茎呈圆柱形,上部多分枝,长 30-80cm,直径0.2-0.6cm。表面黄绿色或棕 黄色,具纵棱线。质略硬、折断面黄白色,中部有髓,白色。叶互生,暗 绿色或棕绿色,多皱缩或破碎不全,完整者展平后为 三回羽状深裂,裂片 及小裂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两面被短毛,香气特异,味微苦,有清凉感。
? 区别:叶为二回羽状深裂,裂片矩圆状条形,二次裂片条形,两面无毛 。 ? 一般以色绿、叶多、香气浓者为佳。
性 状 鉴 别
11
?为菊科植物蓟Cirsium japonicumDC. 的干燥 地上部分或根
蓟
大 蓟
蓟 12
药材性状: ?全草:茎直立,圆柱形,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有数条纵橉, 被丝状毛;质硬而脆,折断面髓部中空或疏松。完整叶展平后 呈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边缘具不等长的针刺; 上表面灰绿色或黄棕色,下表面色较浅,两面均具灰白色丝状 毛。头状花序顶生,球形或椭圆形,总苞黄褐色, 4~6列,苞 片披针形。花冠管状,通常已脱落,露出羽状冠毛,灰白色。 气微,味淡。
19
?石 斛
?兰科,金钗石斛 Dendrobium nobile Lindl. 、环草 石斛D. loddigesii Rolfe. 、黄草石斛D. chrysanthum Wall. 、马鞭石斛D. fimbriatum Hook. var. oculatum Hook. 、或铁皮石斛 D. candidum Wall. ex Lindl. 的新鲜或干燥茎 。
13
小蓟
?为菊科植物刺儿菜 Cirsium setosum (Willd.) MB. 的干 燥地上部分。
14
? [药材性状] 茎呈圆柱形,有的上部分枝,长15~30cm,直径 2~5mm 。表面灰绿色或带紫色,具纵棱及白色柔毛,质脆, 易折断。叶互生,无柄或有短柄;叶片完整者呈长椭圆形或 长圆状披针形,全缘或微齿裂至羽状深裂,齿尖具针刺;上 表面绿褐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均具白色柔毛。头状花序 单个或数个顶生;花苞钟状,苞片 5~8层,花紫红色。气微, 味微苦。
肉苁蓉
?列当科植物肉苁蓉 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 的干燥带鳞 叶的肉质茎。
?多年生寄生草本 , 高80~150cm,茎肉 质肥厚扁平,不分 支,宽 5~10cm ,厚 2~5cm 。叶肉质鳞 片状,螺旋排列。
1
?春、秋季均可采收。于3-5月采挖后,置沙 土中半埋半露晒干,为甜大芸(淡大芸), 质量好;于秋季采收者因水分多,须移入盐 水中腌1-2年后晒干,为盐大芸,质较次, 入药时须洗去其盐分。现主要用甜大芸。
2
[药材性状 ] 肉质茎呈扁圆柱形,稍弯曲。或切成短 段。长 10 ~30cm ,直径 3~ 6cm。表面灰棕色或褐色, 密被肥厚的肉质鳞片,呈覆瓦状排列。质实而韧,肉 性,断面棕黑色,有淡棕色点状维管束或裂隙。气微 弱,味微甜微苦。
3
茵陈
?菊科,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或茵陈蒿A. capillaris Thunb.的幼苗。
7
青蒿
?菊科(Compositae)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 (习用品青蒿A. apiacea Hance ) 的干燥地上部分。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
?夏季开花前枝叶茂盛时期割取地上部分,除出 老茎,阴干。
?主产于湖北、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全国各 地均产。
8
青蒿 黄花蒿 9
17
淡竹叶
?禾本科植物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 的干燥茎叶。
18
?[药材性状 ] 长25~75cm。茎呈圆柱形,有节,表 面淡黄绿色,断面中空。叶鞘开裂。叶片铍针形, 有的皱缩卷曲,长 5~20cm,宽1~3.5cm ;表面浅 绿色或黄绿色。叶脉平行,具横行小脉,形成长 方形的网格状,下表面尤为明显。体轻,质柔韧。 气微,味淡。
? 全年均可采收,鲜用者除去根及泥沙;干用者用开 水略烫或烘软,再边搓边烘晒,除去叶鞘,干燥; 铁皮石斛等常边炒边扭成螺旋状或弹簧状,烘干, 习称耳环石斛或枫斗。
? 金钗石斛、环草石斛、黄草石斛、马鞭石斛主产于 广西、贵州、云南;铁皮石斛主产贵州、广西、云 南。
20
钩状石斛 21
滇桂石斛 22
剑叶石斛 23
?植物形态
5
?茵陈蒿 半灌木状多年生草本。根分枝,常斜生。茎 丛生,基部木质化。头状花序外层雌花 4-12个。瘦 果长达1 mm。
6
?性状鉴别
? 幼苗, 灰绿色,全体密 被白色柔毛,绵软如绒 。 茎细小,直径 1-2mm, 叶有柄,叶片皱缩,二 回羽状深裂,小裂片卵 形或条形,长 2-6mm, 全缘;质软。气微香, 味微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