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选择题特点和答题技巧
中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中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f66738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7.png)
中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一、选择题的类型历史选择题的类型有:表述型、否认型、因果型、比拟型、组合型、排序型、材料型。
对选择题的解答既要了解题型,还需要掌握科学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二、各种选择题型的解题技巧1.表述型选择题:这是选择题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也称肯定型选择题。
特征是:题干中常用“是〞、“表现在〞、“反映出〞、“标志是〞、“开始于〞、“内容是〞、“性质是〞、“特点有〞等提示语。
这种类型的题是对历史根底知识的实际及再认、再现能力的考查,一般难度不会太大。
【解题技巧】:每一道选择题题干中都会有时间、地点、主语、关键词、限定项等,考生做题时肯定先找出时空的限制项,其次抓住题干中的主语和关键词,最后看限定项的内容,假设能精确找准这三个条件,再结合给出的选项,运用排解法很简单找到正确答案。
2.否认型选择题:又叫逆向选择题,要求学生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这种题型的提示词有“错误〞、“不正确〞、“没有〞、“不是〞、“不包含〞、“无关系〞、“不属于〞等词语。
这种题型是对学生根本功扎实程度的考查,对一般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只要心细,逆向选择就可以。
【解题技巧】:遇到这种类型选择题时,学生在审题时首先将不正确三个字用笔划出来,提示自己这道题是否认型选择题,在找答案时肯定格外小心;其次,在选择做题的方法时,学生可依据自己对历史根底知识掌握的程度来作答。
根底知识好的学生可采纳直选法,建议一般学生采纳排解法较好。
3.因果型选择题:即考查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
题干中常常出现的词语有“原因是〞、“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目的〞、“是为了〞等。
这种类型的题是对学生分析原因问题的考查,有肯定的难度。
【解题技巧】:因果型选择题要求学生要分清原因有: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和根本原因等,考生应学会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开展的各种因素,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用迁移的知识,推断出正确答案。
中考冲刺历史选择题特点及答题技巧+讲解
![中考冲刺历史选择题特点及答题技巧+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3b026cfb9d528ea80c77942.png)
历史选择题特点及答题技巧+讲解中考历史选择题通常是在一组内容相近、相似或相混的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的一种题型,属于客观性试题。
它一般由“题干”和“题肢”(也称选项)两部分组成。
所谓“题干”,就是用提问句式或不完整的陈述句式或否定句式,以创设解题情景,明确解答的要求;所谓“题肢”,就是题内列出的备选项,包括正确项和干扰项或者多项选择,或者单项选择。
01、表述型选择题,也称肯定型选择题(1)特点:两种形式:一在“题干”中提出历史概念,在选项中表述对概念的阐释;二是在“题干”中进行阐释,在选项中列出相关概念。
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实质、含义、目的、标志、特点、表现、反映、性质”等。
(2)解法:关键在于复习备考中正确把握和理解相关历史概念的实质和内涵。
(3)例题: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A. 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B. 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C.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D. 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答案】C02、否定型选择题(又称逆向选择题)。
亦称逆向选择题。
(1)特点:否定型选择题即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也称为逆向选择题。
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属于”等。
(2)解法:在做此类题时,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历史概念,要注意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此类题的主要做题方法有:①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②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③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3)例题:某校几位八年级同学在学习完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观点错误的是()A. 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C.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D.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答案】D03、排序型选择题。
2024年中考历史选择、非选择答题方法指导+课件+
![2024年中考历史选择、非选择答题方法指导+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4949b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7c.png)
问统治者的目的 (统治者的意图) 一般是维护统治 这主要是为了:
关于非选择题的答题:
关于格式,如下:
例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马克思主 义广泛传播的影响,并归纳毛泽东在延安时 期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著作。 (8分)
答题格式是:
影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2 分) 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分) 著作:①《新民主主义论》②《论联合政府》③ 《论持久战》(4分)
关于非选择题的答题:
1.交代清楚你要写什么。题目问原因,答题 也写上原因二字。 2.答题语言一定要具有史实性,精炼。不要 写得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试问自己都不清 不楚,怎么能让人看懂。
3.答题里不要出现文言文等之类难懂的词。
4.根据分值写点,一般是一个点2分。6分的 题是3个点,为了保险,可以多写一个点,加 强保障。但如果是废话,就不必再多写了。
初中中考前答题的指导:
史料
史料的分类:按照资料价值分: 第一手史料(不经任何中转环节直接得来) 原始性:
档案;信函;日记;照片;古迹 遗址(一般是实物) 我们应该选用第一手史料,更接近历史事实
第二手史料:(间接)
后人写的著作(文献小说);口述
史料的分类:按照表现形式分:
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
(a).语言是精炼,简洁的。
(b)如无思路,可用一些动词。
促进……; 积极推动……; 坚持……的原则; 加强……
7.关于评价的回答: (a).先看看有没有性质写,有性质写性质 (b)再写其作用,写几点按照分值。 (c).最后根据题目看看有没有局限性。
8.关于不同的回答:
要进行分点,可以从内容不同;对象不 同;性质不同;影响不同进行思考
中考历史九类选择题答题技巧
![中考历史九类选择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fa6c124af1ffc4ffe47aceb.png)
中考选择题答题技巧一、最佳选择题此类试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准确理解能力。
其特点是选项和题干隐含着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在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其他选项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符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答案。
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能”“最符合”“最准确”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是选择题难度较大的试题。
解题方法:先根据题干(所给的材料和最××)的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在正确的理论的指导下,确定最佳的标准进行判断。
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进行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
特别注意:谨防以偏概全,一点概面,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近三年来我省的中考题:例1(2012·陕西)13.隋朝就其历史地位而言,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以关中为中心统治全国 B.开凿了大运河C.开创了为后世沿用的制度D.为统治者提供了教训(2013·陕西)13.有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是统治者造成的,又成为它得以长存的最好社会条件。
”以下最符合该论断的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闭关锁国政策例2 (2014年) 16.对下面一组图片所拟定的主题最准确...的是30年代的日本毒计中国军队 1945年日本取得台儿庄大捷向中国政府投降A.多行不义必自毙B.蓄谋已久的日本侵华C.国共应合作抗日D.反对战争,呼唤和平例年)17.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会议分赃性质的是【】②对德国的军备实行严格控制③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④阿尔萨斯和洛林归于法国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④二、因果选择题此类试题旨在考察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或结果等。
考察角度有两方面:一是由结果推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
中考历史选择题特点及答题技巧
![中考历史选择题特点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031ee61a26925c52cc5bfaf.png)
中考历史选择题特点及答题技巧中考历史选择题通常是在一组内容相近、相似或相混的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的一种题型,属于客观性试题。
它一般由“题干”和“题肢”(也称选项)两部分组成。
所谓“题干”,就是用提问句式或不完整的陈述句式或否定句式,以创设解题情景,明确解答的要求;所谓“题肢”,就是题内列出的备选项,包括正确项和干扰项或者多项选择,或者单项选择。
一、表述型选择题,也称肯定型选择题(1)特点:两种形式:一在“题干”中提出历史概念,在选项中表述对概念的阐释;二是在“题干”中进行阐释,在选项中列出相关概念。
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实质、含义、目的、标志、特点、表现、反映、性质”等。
(2)解法:关键在于复习备考中正确把握和理解相关历史概念的实质和内涵。
(3)例题: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 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B. 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C.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D. 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答案】C二、否定型选择题(又称逆向选择题)。
亦称逆向选择题。
(1)特点:否定型选择题即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也称为逆向选择题。
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属于”等。
(2)解法:在做此类题时,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历史概念,要注意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此类题的主要做题方法有:①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②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③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3)例题:某校几位八年级同学在学习完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观点错误的是()A. 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C.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D.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答案】D三、排序型选择题。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及解题方法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及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688384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c8.png)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及解题方法中考历史答题技巧及解题方法一、时间的分配中考是政史合卷,考试时需要合理利用时间,避免在易题和难题之间浪费太多时间。
拿到试卷后,先快速浏览一遍,标记出难题和易题,尽量不要浪费时间在易题上;对于不确定的题目,可以做个小记号;难题要先思考,如果找不到答案,就放弃,先做后面的题目,待答题完毕后再回来做(选择题控制在10分钟内,最多不能超过15分钟)。
二、历史解题方法一)单项选择题选择题的准确率是得高分的基本前提,也是检查的重点。
如何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呢?1、抓住重点字句,如时间、年代、人物、区域地点、关键字、事件和事件的固定搭配组合等,明确试题要考查的是历史的现象、本质、或是因果关系、影响。
2、注意分析题干和题支的关系,有的题支的内容是对的,但是与题干没有关系,不能选。
对于不确定的题目,多读几遍,找到关键的字句去分析,把明显的错误选项排除掉,选择与重点字句相关的选项。
3、注意反向选择的题目,即选择不正确的或者不符合题意的。
4、不要凭经验答题,考试题目跟以前做过的题目考察的角度可能会不同,做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
5、选择题做完以后,先快速检查一遍,如果没有十分把握先不要修改。
6、答题卡填涂一定要填满涂深。
二)非选择题材料解析题需要带着问题读材料,重视材料出处,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关键字、句),规范做答。
如何分析材料?大致有三种类型:文字型材料题、图文结合型材料题、表格型材料题。
1)文字型:找层次性的标点符号,如句号或者分号,一个材料分成若干句话,总结出每一句话的意思,然后找出每句话之间的关系或联系,最后总结每一个材料的中心意思。
2)图片型:对书本上的所有的图片要熟悉,看到图片应该想到跟图片相关的事件的背景、经过,内容、作用、影响等等相关的内容。
不能只看图片的本身,要看到跟图片相关的所有历史信息。
3)表格型:主要是比较数字的变化,要透过数字看到背后的历史信息。
主要是横比和竖比资料的变化(上升还是下降的趋势,分析其原因)。
中考历史答题规范和技巧(完整版)
![中考历史答题规范和技巧(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f86a92ead51f01dc381f1dd.png)
中考历史答题规范和技巧(完整版)
历史答题规范和技巧
(一)学生在答卷中要规范化
1、字体工整、规范、美观,*好是书法字体,印象分每科增加两分,就是12分。
2、答案要点化:有层次、有条理、有序号。
3、按指定位置答题,不能出框(高考网上阅卷)
4、字体适中,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5、注意卷面整洁,不要乱涂乱划。
先思考,心中有谱,理清思路再答题。
(二)答题的步骤与技巧
1、选择题注意:
一、正选找正确的,要求:非常有把握是正确的。
二、正选不能确定时,采取排除法,选*符合题意的选项。
三、答题卡一定不要涂错位。
2、非选择题注意:从材料中提取答案,答题中学会“抄”的技巧。
除非题中注明不得摘抄原句,一般情况下,凡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即可从材料中摘抄有效信息(意思不变,用词稍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就是要求从课本中迁移知识。
另外:形式上要“段落化”、“提示化”、“序号化”、“整洁化”;答案内容上“面全”、“点齐”、“话简”。
3、按分值多少,确定要点多少。
4、解决未知问题,注意同类知识迁移,空下不答是愚蠢的。
5、全卷答完,注意对选择题进行复核,也许会有新的灵感,但要珍惜第一印象;最后检查以下会不会因为紧张而看错题。
再检查一下有没有漏掉的题目。
答题方法:《历史选择题特点及答题技巧》
![答题方法:《历史选择题特点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a137cfa360cba1aa811da94.png)
历史答题方法:【《历史选择题特点及答题技巧》】中考历史选择题通常是在一组内容相近、相似或相混的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的一种题型,属于客观性试题。
它一般由“题干”和“题肢”(也称选项)两部分组成。
所谓“题干”,就是用提问句式或不完整的陈述句式或否定句式,以创设解题情景,明确解答的要求;所谓“题肢”,就是题内列出的备选项,包括正确项和干扰项或者多项选择,或者单项选择。
一、表述型选择题,也称肯定型选择题(1)特点:两种形式:一在“题干”中提出历史概念,在选项中表述对概念的阐释;二是在“题干”中进行阐释,在选项中列出相关概念。
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实质、含义、目的、标志、特点、表现、反映、性质”等。
(2)解法:关键在于复习备考中正确把握和理解相关历史概念的实质和内涵。
(3)例题: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 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B. 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C.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D. 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答案】C二、否定型选择题(又称逆向选择题)。
亦称逆向选择题。
(1)特点:否定型选择题即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也称为逆向选择题。
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属于”等。
(2)解法:在做此类题时,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历史概念,要注意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此类题的主要做题方法有:①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②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③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3)例题:某校几位八年级同学在学习完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观点错误的是()A. 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C.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D.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答案】D三、排序型选择题。
中考历史选择题9个技巧
![中考历史选择题9个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cef8e0ea58da0116d174991.png)
如何迅速准确的完成历史选择题,是现阶段学生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下面小编和大家交流一下“秒杀”历史选择题的几个方法。
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
1.优先关注“阿拉伯数字”(关注历史年代和数据)
2.“穿衣戴帽”是重点(关注标点符号括号引号书名号的作用)
3.绝对化的选项一般错误
4.省略号后有答案,否则也会被省略
5.抓大放小抓主流,有全集时不选子集
6.矛盾的互补选项中必有一个是答案
7.答案一般是主流,陌生选项不靠谱
8.看见什么选什么(题目考察的是历史现象)
9.看见什么不选什么(题目考察历史本质、规律、特点)
提高选择题准确性的有效途径
1.反复读熟教材,落实教材。
很多同学做完题后大发感慨,历史花时间很多,也不少书,但就是做不出题目,一副很委屈的样子。
但我要提醒大家的是书不等于熟悉了教材,就像我们只吃了一碗饭一样,我吃了饭为什么还肚子饿呢?因为你只吃了一碗饭,你还没吃饱啊。
所以千万不要有书就会做好,我们一定要脚踏实地落实教材。
2.注意平时做题后的反思、总结。
我们做题经常做完就渴望对答案,对完答案就没事了。
其实我们应该去思考和总结,错误的问题,我们应该去反思错的原因,是思维、还是心态、还是基本的知识不到位。
对于做对了的我们应该好好研究好的习题,因为我们知道知识的考察点一般是不变,变的是考察的角度不同而已。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答历史选择题的一些方法、技巧,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aa7010c964bcf84b9d57bfa.png)
2、否定型选择题
否定型选择题也叫逆向选择题。此中题型在试题中有3 个备选项是符合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要求将另 一个不符合要求的选出来。主要特点是:从题干结构上 看题干中有表达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词,如“不 是”“不包括”“没有”“不正确”“错误的”“无 关”“不符合”“不属于”“表述错误的”等。 【例】(2010年南宁)1949年的开国大典宣告了新中
表格、数轴类
下表中两种所有制经济百分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解题技巧: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在题干和表格中找到关键词“所有制”、“公 D. 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私经济成分”,确定本题考查对象
•发现表格中相关数字的变化 •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考前准备: (1)按要求把所有知识点在考前看一遍 (2)看以前做错的题,确保会的不失分 (3)必带书籍:考场用书(《新奇典》)、八
上、八下、九上、九下
“四冷”:遇到难题时,要冷静。 一定要稳定住情绪,切勿庸人自扰,抱定 “我难别人也难”的思想,如果真的一时答 不上来,可先做别的题, “五冷”:检查时要冷静。 做完题后,要冷静一、二分钟,让思维尽 量发散开,同时,冷静地想想自己平时考试 易出错的地方,做到“ 有的放矢 ” 地检查。 而且,检查时要做到全面检查,冷静、细心、 迅速。 “六冷”:修改时,要冷静。
总统的人。下列事件与他有关的是①起草《独立宣言》 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③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 参加雅尔塔会议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② ④
【分析】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解题时可以用排除法, ①属于华盛顿,②属于林肯。所以选C 【方法小结】解答组合型选择题最有效的是选基法+排 除法,即认真审读主题材料、题干和备选项,结合知 识,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 再运用排除法,将备选项中明显错误或明显正确的选 项从备选项中排除,以缩小范围。再对其余选项进行 比较分析,确定正确选项。
初三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
![初三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03d170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14.png)
初三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在初三历史考试中,选择题通常是占据大部分分数的一部分。
为了在历史选择题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初三历史选择题答题过程中常用的技巧:1. 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在答题之前,要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确保理解题目的要求。
有时候选项中会有干扰性的信息,需要排除这些干扰项,选择正确的答案。
2. 排除错误选项有些选项可能是明显错误的,可以通过排除这些错误选项来增加选择正确答案的几率。
通常可以通过对题目进行逻辑推理,排除与历史事实或概念相违背的选项。
3. 注意关键词在选择题中,关键词往往能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答案。
关注题目中的关键词,比如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定位正确答案。
4. 多做历年真题通过做历年真题,可以熟悉历史选择题的出题规律和考点,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做题时要注意总结错题经验,反复练习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5. 理解历史概念要想在历史选择题中取得好成绩,必须理解历史概念。
熟悉历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事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答选择题。
6. 注意题目结构有些选择题可能会带有一些特定的结构,比如“以上哪项说法正确”的题型。
在遇到这类题目时,要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7. 深入思考在答题过程中,要多思考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影响,善于进行历史思辨。
通过深入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结果,可以更加准确地选择正确答案。
以上是初三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的一些建议,希望考生在备考历史时可以加以应用,取得优异的成绩。
历史是一门有趣且充满智慧的学科,通过努力学习和提高答题技巧,相信大家都能在历史学科上获得不错的成绩。
中考历史大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中考历史大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052306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60.png)
中考历史大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中考历史大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可以参照以下内容:一、选择题:1. 确定时间限制:选择题一般会提供较为明确的时间信息,但有的题目其时间要素不是显性的,而是包含在题目的题干、材料或材料出处甚至是题目的释文当中,这就要求考生明察秋毫。
2. 确定空间因素:只有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作纵向和横向的观察比较,才能明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空间概念。
3. 把握历史现象的性质或立场:每道选择题均涉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性质,只有明确了其性质立场,才能迅速区分题目中的主要和次要、现象和本质等因素,才能迅速确定正确选项。
二、主观题:1. 快找中心,明确意图:命题人在选取和组织材料时必定有一个主题,所有问题的设置和要求的答案都是围绕这个主题的,所以找到主题并体会命题者的意图是成功作答的关键。
2. 审读设问,挂靠教材:明确设问要求,围绕出题人的命题意图抓取有效信息,如设问的中心词、时空限制词、题型提示语和答题项,然后按照设问考查的方向细读材料,是尽快获取有效信息、规范答案的捷径。
3. 精读材料,理性分析:借助标点符号来把握材料的阶层和逻辑关系,如句号、分号、省略号、问号等等。
阅读材料时,除读懂材料正文外,还要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作者、背景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
4. 史论结合发散思维材料题:对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语言能力、历史基础掌握能力要求很高。
这类题概括观点是核心,学生做题时,一个论题要找材料中的核心词语,或者出现的高频词语作为主语,通常情况下是以该主语进行造句,包括其自身特点、趋势、原因、作用及影响。
论题阐述部分要结合材料提示的时间阶段分别举例并阐述原因或影响;论题总结部分不要照抄材料观点而是要就阐述史实做总体概况。
以上就是中考历史大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初中历史考试答题技巧
![初中历史考试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f3a55b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6.png)
历史考试答题技巧,创造佳绩
初中历史考试答题技巧如下:
1.时间的分配:中考历史时间是56分钟(约60分钟),时间分配要合理。
利用好有限答题时间,以免顾此失彼。
2.单项选择题:保证选择题的准确率,这是得高分的基本前提。
提高选择题
的正确率,需要抓住重点。
3.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
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二是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是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是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4.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
有确定性。
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比较。
5.文字表达:文字表达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文句通顺、平实、
语言准确;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以上是初中历史考试的一些答题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考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中考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fabe07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f.png)
中考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中考历史选择题是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重要部分。
下面是一些答题方法和技巧供参考:一、审题准确在答题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包括考察的内容、要求和限制条件。
特别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例如“最重要的是”、“主要原因是”等。
这些关键词可以问清楚我们应该从哪个方面入手来回答问题。
二、梳理知识点对于每个选择题,我们需要梳理相关的历史知识点。
可以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标注出相应的知识点,并与其他可能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构建起知识框架。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题目,也能更快地找到答案。
三、利用选项在选择题中,有时候选项中会包含一些错误或干扰性的内容。
我们可以通过排除法来确定正确答案。
先将明显错误或干扰性的选项排除,然后再从剩下的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
选项中可能包含一些常见的历史知识点或者事件,通过对比选项和自己的知识点,可以更好地判断正确答案。
四、注意形容词和副词有时候题目中会有一些形容词或副词,例如“明确”、“明显”、“可能”等。
这些词语往往会对答案产生影响。
在回答题目时,我们要根据题目中的形容词和副词,选择正确的答案。
如果题干中出现了否定词,也要注意题目的反向思考,避免陷入误区。
五、紧密结合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历史选择题常常与历史的背景和特点相关联。
我们应该基于自己对历史的整体了解,结合历史的背景和文化信息,对题目进行分析,并推导出正确答案。
例如,对于某个时代的问题,我们可以了解该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以及该时代的主要事件、人物和重要变革。
通过这些了解,在面对选择题时,可以更准确地找到答案。
六、培养历史思维历史选择题是需要我们具备历史思维能力的题目,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培养历史思维。
历史思维是指运用历史知识和历史方法对历史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和评判的能力。
在解答历史选择题时,我们要灵活运用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归纳和推理,找到正确答案。
中考历史选择题答题规律汇总
![中考历史选择题答题规律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e74a80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d.png)
中考历史选择题答题规律汇总审题方法一审l 明确选择范围——审时、空、角度等限制条件二审l 明确中心内容及其内涵和外延——审关键词三审l 明确考察意图——审整体一辨:是否符合历史史实二辨:是否符合题干主体内容三辨: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1选择题分类【命题特点】史料主旨类选择题是以历史典籍碑刻类以及最新的考古发现报告等截取的文字材料作为载体而设计的考题,具有史料来源广、原始性强、命题思路新、考查能力强、历史主旨鲜明的特点。
【解题方法】解答一般运用“读、找、联、析”四步法解答。
“读”就是阅读题干文字史料,明确题目立意及考查的角度,解读史料信息及反映的主旨内涵;“找”是确定解答的关键词,即求答项,明确求答的方向;“联”是根据解读史料,确定题目考查的主干考点,关联所学知识,分析思考史料有效信息;“析”是据题干信息,迁移历史知识和结论,分析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史料和题意要求,最后确定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注意:有时材料太长,观点隐藏在后半部分,需要完整阅读;有时设问为否定式,需要标记设问关键词;常见的名词在材料中有特定含义;注意材料中时空限制和材料出处。
【试手环节】“盖以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若不从此严起,彼正欲卖烟者为之源源接济,安肯破获以断来路?是以开馆应拟绞罪,律例早有明条,而历年未闻绞过一人,办过一案,几使例同虚设,其为包庇可知”(1838年9月林则徐奏折)。
由此可见,林则徐认为禁烟的关键是A.整顿吏治 B.禁止吸食C.严惩贩卖 D.断绝外贸【解析】“律例早有明条,而历年未闻绞过一人,办过一案,几使例同虚设,其为包庇可知“说明林则徐认为鸦片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在于吏治腐败,官员纵容鸦片走私,因此选A。
(吏治:官吏的作风和治绩)【答案】A【命题特点】文字材料情境型选择题一般是依托教材主干知识或重要历史现象,运用文字材料叙述历史现象或历史结论,具有情境新、结论新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历史选择题特点和答题技巧
中考历史选择题通常是在一组内容相近、相似或相混的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的一种题型,属于客观性试题。
它一般由“题干”和“题肢”(也称选项)两部分组成。
所谓“题干”,就是用提问句式或不完整的陈述句式或否定句式,以创设解题情景,明确解答的要求;所谓“题肢”,就是题内列出的备选项,包括正确项和干扰项或者多项选择,或者单项选择。
历史选择题的特点分类与解题技巧
一表述型选择题,也称肯定型选择题。
(1)特点:两种形式:一在“题干”中提出历史概念,在选项中表述对概念的阐释;二是在“题干”中进行阐释,在选项中列出相关概念。
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实质、含义、目的、标志、特点、表现、反映、性质”等。
(2)解法:关键在于复习备考中正确把握和理解相关历史概念的实质和内涵。
二否定型选择题(又称逆向选择题)。
亦称逆向选择题。
(1)特点:否定型选择题即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也称为逆向选择题。
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属于”等。
(2)解法:在做此类题时,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历史概念,要注意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此类题的主要做题方法有:
①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②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
③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三排序型选择题。
(1)特点:即把打乱了顺序的事件按一定的要求(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排列出正确的顺序。
(2)解法:首先可采用逐个序号判断法解答,以时间先后,人物、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其次还可采用首尾判断法解答,找出最先(早、快)、最后(晚、慢),确定正确答案。
四比较型选择题。
(1)特点:题干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相同”、“不同”、“新特点”、“新变化”、“继承了……”、“发展了……”等。
(2)解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组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
五因果型选择题。
(1)特点: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列出的是原因,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是为了”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
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
(2)审题方法:一是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及根本原因等。
二是要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
三是在做题时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谁是因谁是果。
(3)解答方法:
①采取时间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在前者一定是因。
②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识是果。
③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
六时空型选择题。
(1)特点:它是在题干中设置一定的条件,要求选择出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重要历史人物活动的时间和地点等。
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时间的推算,包括公元纪年的推算和世纪的推算的识记,再现认知历史事件能力。
(2)解法:
一般注重平时熟练掌握,对重要历史年代、历史地图等时空概念的记忆,加强强化训练。
七材料型选择题。
(1)特点:有两种形式,一是在选择题的题干上引入一些材料,根据材料创设新情境,并根据材料设置备选项。
二是题干中没有材料,而是以不同材料作为备选项,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
(2)解法:
①文字型材料选择题
文字型材料选择题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这些材料包括历史文献、历史人物的言论、诗词等,它的选择方法和其他材料性试题一样,必须首先读懂材料,即理解材料的本来意思,然后将材料所涉及到的知识与教材“挂钩”,借助教材知识进行选择。
②表格型材料选择题
对于表格型的材料选择题,首先要读懂表格,理解表格中数字反映的问题,再按照题目要求,结合所学内容,确定正确的选项。
③图片型材料选择题
图片型材料选择题以历史文物、人物、事件的图片为依托,综合性地考查了多项能力,既有图片的处理能力,也有原因分析的历史阐释的能力,对考生认识历史发展特征和逻辑推理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
解答这类选择题,对图片要“三看”:一看图片的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图片反映的问题实质,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图片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外延。
对被选项要“三思”:一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排除不符合图片反映的史实的选项;二思考是否符合题干要求,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三思考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紧要的。
八程度型选择题。
(1)特点:程度型选择题中的四个备选项有部分符合、有的基本符合、有的全部符合题干要求的标准,但这些备选择的内容与题干要求的标准之间,“不同于一般选择题的正、误关系”,而是一种“质、量关系,或者说是程度关系”。
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主要”、“重要”、“最主要”、“最重大”、“最……”等。
(2)解法:
程度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和学习方法有:
①史论结合分析法。
应用于以具体的历史事件设计的命题,如某重大事件的主要目的、根本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重大影响等,根据试题的内容,联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分析,通过将具体的史实同基本理论相结合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最佳选项,即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②具体特征分析法。
应用于考查基本历史理论的命题,或者某一阶段、历史时期社会特征的命题,在做题时要联系具体的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得出能体现历史发展趋势的规律性内容,即用史实证明理论。
做好程度型选择题不仅应掌握上述方法,在平时复习时还要注意对教材中隐性问题的挖掘,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加强历史理论的学习,并将史论结合,形成自己的历史思维方法,形成正确的历史思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