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理解性默写PPT
合集下载
《杜甫诗三首》(共94张PPT)
表达了什么?(情感) 怎么写?(技巧) 四、抓注释:①难理解的词语;
②传递诗歌当中隐含的内容和信息(人物、背景、情 感 ……)。
朗读指导:
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尾 联。 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中间两联须对仗。 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 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 节拍为“二二二一”, 也可根据意义有一些变化, 为“二二一二” “七言诗”为每句三顿,主要是第五个字或第七个字 可以一个字成为一顿 。
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
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 凄凉与冷落,一句话写尽 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青冢
【讨论】
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 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 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 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 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 可言呢?
首联状秋季孤寂肃杀之景,衬作者低沉的心 境。奠定了全诗肃飒哀残的基调。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精析意象
颔联 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
分别有什么特点?给人什么感觉?
江间波涛
巫峡中江水波涛汹涌, 大浪连天涌起
塞上风云
巫山的风云阴沉密布, 仿佛接连着地面
一语双关,暗示着时局的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光景暗淡, 作者心情既翻卷不息又阴沉郁闷
杜甫的人生
• 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 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 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 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名句回顾
1.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2.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3.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4.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5.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6.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②传递诗歌当中隐含的内容和信息(人物、背景、情 感 ……)。
朗读指导:
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尾 联。 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中间两联须对仗。 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 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 节拍为“二二二一”, 也可根据意义有一些变化, 为“二二一二” “七言诗”为每句三顿,主要是第五个字或第七个字 可以一个字成为一顿 。
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
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 凄凉与冷落,一句话写尽 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青冢
【讨论】
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 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 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 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 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 可言呢?
首联状秋季孤寂肃杀之景,衬作者低沉的心 境。奠定了全诗肃飒哀残的基调。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精析意象
颔联 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
分别有什么特点?给人什么感觉?
江间波涛
巫峡中江水波涛汹涌, 大浪连天涌起
塞上风云
巫山的风云阴沉密布, 仿佛接连着地面
一语双关,暗示着时局的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光景暗淡, 作者心情既翻卷不息又阴沉郁闷
杜甫的人生
• 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 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 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 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名句回顾
1.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2.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3.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4.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5.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6.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诗三首》课件(共20张PPT)
找出其中点明感情的词语
一去紫台连朔漠
远嫁异邦
怨 恨
独留青冢向黄昏
环珮空归月夜魂
远葬他乡 月魂空归,思念 故乡的幽怨。
统 治 者 的 昏 庸
画图省识春风面
对画师的无耻行为
怨恨
《咏怀古迹(其三)》题 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 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 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 不符?
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 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 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 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 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千载之怨)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深沉怨恨)
杜甫诗三首
判断律诗的标准
一共八句(每两句一联,共四联),每句五 个字或七个字。 押平声韵。
颔联和颈联要对仗(词性和结构相同)。
要讲究平仄:每联第二句的第二个字与本联 第二个字平仄相反,下一联第二个字的平仄与 上一联第二字的平仄相同。尤其要避免三平调、 三仄调、孤平调。一般讲是一三五不论,二四 六分明。
哪些诗能代表杜甫的风格?
• 现实主义(诗史)的诗: “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 吏》、 《潼关吏》 、《新婚别》 、《无家 别》、 《垂老别》 ) • 体现其思想感情的诗: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等。 • 体现其艺术手法的诗: 《登高》、《春望》、《咏怀古迹》、《蜀 相》等。
悲凉。 使人感到非常 这不是一只快乐 冷。既有身体 的鸟,是一只孤 的,又有心灵 独痛苦的鸟。 的。更主要是 心的。 显得天底下的 人很渺小,很 孤单。
《杜甫》PPT课件
杜甫 诗三首
学 ❖1. 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领 习 会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 2.使自主鉴赏诗歌的能力得
目 到提高 。 标 ❖3. 能熟练背诵这首诗歌。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伟大 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 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变化过程,被称为“诗 史”;由于他的诗真实的反映了所处的时代, 又由于他能忧国忧民,被誉为“诗圣”。风 格沉郁顿挫。代表作品:“三吏”“三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吏”:
《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学习古诗:
1、《望岳》是一首五言律(诗体裁),押 iao 韵, 四联依次是 首联 、 颔联 、 颈联 、 尾联 。
2、鉴赏诗词通常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名内容、 品语言、 研写法、 悟情感 、 析形象 。
3、古诗词中常见的艺术手有:情景结合 、直抒胸臆、 虚实结合 等。
触目惊心的景象。 满目凄然的景象。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国破山河在"中"破"给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 景象?
“破”字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 处处是断壁残垣、破砖碎瓦的破败景象, 使人触目惊心。(残破凄凉的衰败的景象)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 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以乐景写哀情, 突出表现了诗人在国破之时悲痛的心情。
春望 杜甫
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下长安。七月, 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听到消息后去投奔 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春望》 写于次年三月。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 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纵观全诗,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 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 诗深沉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国 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因而千百年来一 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学 ❖1. 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领 习 会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 2.使自主鉴赏诗歌的能力得
目 到提高 。 标 ❖3. 能熟练背诵这首诗歌。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伟大 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 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变化过程,被称为“诗 史”;由于他的诗真实的反映了所处的时代, 又由于他能忧国忧民,被誉为“诗圣”。风 格沉郁顿挫。代表作品:“三吏”“三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吏”:
《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学习古诗:
1、《望岳》是一首五言律(诗体裁),押 iao 韵, 四联依次是 首联 、 颔联 、 颈联 、 尾联 。
2、鉴赏诗词通常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名内容、 品语言、 研写法、 悟情感 、 析形象 。
3、古诗词中常见的艺术手有:情景结合 、直抒胸臆、 虚实结合 等。
触目惊心的景象。 满目凄然的景象。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国破山河在"中"破"给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 景象?
“破”字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 处处是断壁残垣、破砖碎瓦的破败景象, 使人触目惊心。(残破凄凉的衰败的景象)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 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以乐景写哀情, 突出表现了诗人在国破之时悲痛的心情。
春望 杜甫
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下长安。七月, 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听到消息后去投奔 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春望》 写于次年三月。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 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纵观全诗,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 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 诗深沉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国 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因而千百年来一 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高中杜甫诗三首精品PPT课件
创作背景
❖ 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 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 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 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 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 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 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 会背景写成的。
三、抓诗句及玉露 枫树林 巫山巫峡 江间波浪 塞上风云 ❖ 丛菊 他日泪 孤舟 寒衣 刀尺 白帝城
cuī
zhēn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一、抓题目
❖ 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 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 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 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 《秋兴》。
❖ 《秋兴》,即因秋感兴(触景生情),是他 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 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情感…… 四、抓注释:①难理解的词语;②传递诗歌当
中隐含的内容和信息(人物、背景、情 感 ……)。
朗读指导:
律诗
❖ 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依次称首联、颔 联、颈联、尾联。
❖ 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 中间两联须对仗。 ❖ 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
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 韵,一韵到底。
二、抓作者(知人论世)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 陵野老,河南巩县人。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 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 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 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 工部。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 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
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
《杜甫诗三首》课件ppt(上课材料)
5
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 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 界广阔,有强烈的社会现实 意义,后人誉其诗为“诗 史”。
在诗歌艺术上,他能够汲取
和总结前人的成就,融合众
长,兼备诸体,形成反复咏
叹、沉郁顿挫的风格,对后
世影响很大。誉其为“诗
圣”,他的律诗在唐代诗人
中最为出色,他首创的“即
事名篇”的乐府诗,对后世
杜甫(712-770),字子 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 少陵。祖籍襄阳,迁居巩县 (今属河南)。
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
的地主家庭,处在唐朝由兴
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抱
忠君爱国、积极入世的心情,
但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
又历经祸乱,身受深重的时
代苦难,因而能对下层人民
的疾苦寄予诚挚的关怀和同
情。
基础课件
刘备、诸葛亮;
4、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一生漂 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基础课件
24
这首诗写了什么人, 表现什么心情?
(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 主旨的那个词语。)
(怨恨)
基础课件
25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千山万壑随着奔流的江水,奔赴荆门, 那里至今还保留有明妃生长的村子。
雄奇壮丽 气象雄伟
赴,写活山水,引出下文感慨万千
诗人极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
暗示局势动荡, 内心忧思翻腾。
基础课件
12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停留此处的时间很久了,再一次看到这 里的菊花开放, 往日流过的泪水禁不住又流下来了。 孤独的小船一直系在岸边,也系着我对 故园长久的思念。
触景生情 故园之思 暗示停留时间久,思念之苦之久。
杜甫诗三首理解性默写课件
人道主义关怀
杜甫对士兵和人民的痛苦给予了深刻的关注和同情,表现出了强烈的人道主义关 怀。
THANK YOU
写作背景
时代背景
唐朝自建立以来不断进行扩张,但在唐玄宗时期达到鼎盛,然而盛极而衰,安 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转衰。
个人背景
杜甫在长安为官时,亲眼目睹了唐玄宗对吐蕃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因此 写下了这首《兵车行》。
诗句解析
句1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 行频。”:描述了人们在路旁围 观士兵行军的场景,表现出人们
杜甫诗三首理解性默写课件
• 《登高》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兵车行》
01
《登高》
写作背景
时代背景
唐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后,杜 甫流离失所、四海飘零,面对万 里悲秋、百年多病之境,感慨万 千。
个人背景
杜甫此时已患肺病多年,战争带 来的动荡和贫困让他倍感忧虑。
诗句解析
诗句1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 鸟飞回。
对战争的关注和担忧。
句2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 田。”:用数字对比的手法,揭示 了兵役的严重和战争的残酷。
句3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 收。”: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和士兵 的牺牲,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对战争 的恐惧和反感。
思想感情
反对战争
杜甫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强烈反对和痛惜,他呼吁人们不要为了短暂的荣 耀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解析
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秋景,表 现了诗人孤独、无助的情感 。猿啸哀,鸟飞回,暗示着
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
诗句2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解析
用落木、长江为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秋 天的景象和时光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岁 月流转的感慨和无奈。
杜甫对士兵和人民的痛苦给予了深刻的关注和同情,表现出了强烈的人道主义关 怀。
THANK YOU
写作背景
时代背景
唐朝自建立以来不断进行扩张,但在唐玄宗时期达到鼎盛,然而盛极而衰,安 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转衰。
个人背景
杜甫在长安为官时,亲眼目睹了唐玄宗对吐蕃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因此 写下了这首《兵车行》。
诗句解析
句1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 行频。”:描述了人们在路旁围 观士兵行军的场景,表现出人们
杜甫诗三首理解性默写课件
• 《登高》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兵车行》
01
《登高》
写作背景
时代背景
唐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后,杜 甫流离失所、四海飘零,面对万 里悲秋、百年多病之境,感慨万 千。
个人背景
杜甫此时已患肺病多年,战争带 来的动荡和贫困让他倍感忧虑。
诗句解析
诗句1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 鸟飞回。
对战争的关注和担忧。
句2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 田。”:用数字对比的手法,揭示 了兵役的严重和战争的残酷。
句3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 收。”: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和士兵 的牺牲,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对战争 的恐惧和反感。
思想感情
反对战争
杜甫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强烈反对和痛惜,他呼吁人们不要为了短暂的荣 耀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解析
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秋景,表 现了诗人孤独、无助的情感 。猿啸哀,鸟飞回,暗示着
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
诗句2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解析
用落木、长江为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秋 天的景象和时光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岁 月流转的感慨和无奈。
杜甫诗三首复习课件详解精选课件PPT
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3、《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齐鲁
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岱地宗而夫起如、何参天齐耸鲁立青的未形了象。
2021/3/2
19
理解性默写(三)
1.孔子有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中意
思相近的诗句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春望》中作者移情于物、抒发感时伤世的情感
战争的残酷
•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含蓄写 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对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
2021/3/2
8
赏析诗句: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泰山
什么特点?并从炼字角度进行赏析。
• 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高大雄伟。
• “钟”,聚集,运用拟人的手法,将 大自然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 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昂扬向上、积极进 取的远大抱负。
2021/3/2
5
整体把握《春望》
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诗人忧国伤时, 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2021/3/2
6
整体把握《石壕吏》
诗中有几个人物形象?各有什么特点?
• “抵万金”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 了作者对妻子儿女的强烈的思念。
2021/3/2
14
赏析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满头白发越搔越短,简直
连簪子也插不上了,“白头”而又
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
之态可以想见,表现了忧国思家的
思想感情。
2021/3/2
15
你还知道哪些杜甫诗的名句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岱地宗而夫起如、何参天齐耸鲁立青的未形了象。
2021/3/2
19
理解性默写(三)
1.孔子有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中意
思相近的诗句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春望》中作者移情于物、抒发感时伤世的情感
战争的残酷
•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含蓄写 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对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
2021/3/2
8
赏析诗句: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泰山
什么特点?并从炼字角度进行赏析。
• 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高大雄伟。
• “钟”,聚集,运用拟人的手法,将 大自然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 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昂扬向上、积极进 取的远大抱负。
2021/3/2
5
整体把握《春望》
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诗人忧国伤时, 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2021/3/2
6
整体把握《石壕吏》
诗中有几个人物形象?各有什么特点?
• “抵万金”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 了作者对妻子儿女的强烈的思念。
2021/3/2
14
赏析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满头白发越搔越短,简直
连簪子也插不上了,“白头”而又
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
之态可以想见,表现了忧国思家的
思想感情。
2021/3/2
15
你还知道哪些杜甫诗的名句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诗三首情境默写课件
《登高》情境默写练习
1. “风急天高猿啸 哀,渚清沙白鸟飞 回。”
3. “万里悲秋常作 客,百年多病独登 台。”
请根据《登高》的 情境,默写以下诗 句
2. “无边落木萧萧 下,不尽长江滚滚 来。”
4. “艰难苦恨繁霜 鬓,潦倒新停浊酒 杯。”
01
杜甫诗三首情境默 写答案及解析
《春望》答案及解析
杜甫诗三首情境默写 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目录CONTENTS
• 杜甫简介 • 《春望》情境默写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情境默写 • 《登高》情境默写 • 杜甫诗三首情境默写答案及解析
01
杜甫简介
杜甫生平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 白合称“李杜”。
《春望》内容解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描述了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虽然山河依旧,但已是草木丛生的景象,表达了 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通过花、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家人的思念。
《春望》情境默写练习
默写全诗,注意字词的准确性和 规范性。
结合创作背景和内容解析,深入 理解诗歌内涵,并尝试用自己的 语言描述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
当时正值重阳节,诗人触景生情,感叹自己年老体衰,漂泊无依,表达了对国家 前途和自身命运的深深忧虑。
《登高》内容解析
诗中描绘了瞿塘峡的秋景,通过描写飞鸟、落木、长江等 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飞鸟”象征自由 ,“落木”象征衰老,“长江”象征无尽的忧愁。
答案 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诗三首》默写课件
• 21、《秋兴八首(其一)》中“玉露凋伤枫树林,巫 山巫峡气萧森”两句,在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 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了全诗的感情 基调。 • 22、杜甫的《登高》中面对秋景,独自登高,抒写自 己一生颠沛流离的生活,抒发了诗人常年漂泊异乡的 羁旅之愁、年老体衰的孤独之感,含八重悲哀的句子 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23、《咏怀古迹(其三)》中运用比拟、对比的手法, 借用山水景象蓄势,以烘托昭君形象的句子是:“群 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 24、《秋兴八首(其一)》中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 托思乡之情的句子:“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 暮砧。”
• 9、《秋兴八首(其一)》中描写露冷丹枫、万物萧 森的诗句是:“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 10、《秋兴八首(其一)》借秋天长江与塞上风景为 喻,暗示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黯淡的句子是: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 11、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借眼前具体的景物,抒写羁旅 情思,生悲情于从前,托相思于万里。 • 12、《秋兴八首(其一)》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 更见客子羁旅之情艰难的诗句是:“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 5、《咏怀古迹》(其三)中“群山万壑赴荆门,生 长明妃尚有村”一联气象宏伟,似写英雄,实则借高 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的不同凡响。 • 6、《咏怀古迹(其三)》中杜甫用高度概括的语言 叙写王昭君远嫁异域荒漠的悲凉的诗句是:“一去紫 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 7、在《咏怀古迹》(其三)中,杜甫用“画图省识 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来表现对汉元帝昏庸的讽 刺和对昭君远嫁悲剧的同情。 • 8、《咏怀古迹(其三)》中杜甫借王昭君在琵琶曲 中传达出的哀怨,寄托自己身世家国之情的句子是: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诗三首》优秀101页PPT
《杜甫诗三首》优秀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 4、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 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 5、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 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 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6、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 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 杯。
5
6
• 7、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 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 8、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 型特征的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 白鸟飞回。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 的“句中化境”。
• 9、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漂泊异 地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句 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也 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咏怀古迹》其三
• 1、诗中介绍昭君家乡环境的两句是:群山 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 2、诗中将昭君生前与死后联在一起写尽她 一生悲剧的两句是:一去紫台连朔漠,独 留青冢向黄昏。
• 3、诗中抒写昭君悲剧根源和她魂梦落空的 两句是: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 魂。
• 4、诗中表现昭君之恨的两句是:千载琵琶
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3
《登高》
• 1、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 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 2、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 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 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3、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 酬的感伤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诗三首》 理解性默写
1
《秋兴八首》其一
• 1、诗中描写山林山峡一片衰败萧瑟的 两句是: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
森。
• 2、诗中写出天地间景色交融在一起的 两句是: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 3、诗中写作者睹物而生乡情的两句是: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4、诗中渲染城内外忙碌紧张气氛的两 句是: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2。
• 4、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 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 5、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 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 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6、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 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 杯。
5
6
• 7、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 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 8、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 型特征的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 白鸟飞回。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 的“句中化境”。
• 9、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漂泊异 地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句 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也 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咏怀古迹》其三
• 1、诗中介绍昭君家乡环境的两句是:群山 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 2、诗中将昭君生前与死后联在一起写尽她 一生悲剧的两句是:一去紫台连朔漠,独 留青冢向黄昏。
• 3、诗中抒写昭君悲剧根源和她魂梦落空的 两句是: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 魂。
• 4、诗中表现昭君之恨的两句是:千载琵琶
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3
《登高》
• 1、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 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 2、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 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 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3、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 酬的感伤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诗三首》 理解性默写
1
《秋兴八首》其一
• 1、诗中描写山林山峡一片衰败萧瑟的 两句是: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
森。
• 2、诗中写出天地间景色交融在一起的 两句是: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 3、诗中写作者睹物而生乡情的两句是: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4、诗中渲染城内外忙碌紧张气氛的两 句是: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