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职业中毒及预防标准范本
施工中毒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范本(三篇)
施工中毒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范本引言:施工中毒事故是指在建筑施工现场发生的因使用、储存或处理危险化学物品而导致工人中毒的事件。
施工中毒事故不仅会对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还会对整个施工工程的正常进行造成巨大影响。
为预防施工中毒事故的发生,并应对突发事故,本文将重点探讨____年施工中毒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一、施工中毒事故的预防1.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预防施工中毒事故的基础。
施工单位应组织定期的安全培训,包括工人的安全意识、安全操作规程、危险化学物品的识别和处理等内容。
同时,施工单位还应加强对技术工人和监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严格落实防护措施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执行防护措施。
首先,施工单位要为工人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具,如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
其次,施工单位要制定明确的施工操作规程,并确保工人按照规程操作。
在使用危险化学物品时,要保证通风设施的有效工作,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如穿戴防护服、佩戴呼吸器等。
3.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施工单位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
安全检查要面向整个施工过程,重点检查危险化学物品的存储、使用和处理情况。
同时,要加强对设备和机械设施的检修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4.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程操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设置明确的安全警示标识,并进行合理布局,以便工人明确识别危险区域和危险物品。
其次,要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避免危险化学物品过多集中在同一区域而导致事故风险增加。
再次,要建立健全的领导责任制和安全监控制度,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理。
二、施工中毒事故的应急预案1. 应急响应机制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各级责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当发生施工中毒事故时,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通知相关部门和救援力量进行救援。
防中毒安全制度范本
防中毒安全制度范本第一章绪论1.1 目的与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并预防和减少中毒事故的发生。
制定本制度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员工,包括正式员工、合同工、临时工、实习生等。
第二章安全管理责任2.1 公司负责人的责任公司负责人应当高度重视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并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负责人应指定专人负责安全事务,并给予其必要的权力和资源。
2.2 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中毒防护措施。
他们应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的中毒防护意识和能力。
第三章中毒防护措施3.1 化学物品管理3.1.1 确保所有化学品都有明确的标识,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戴手套、戴口罩等。
3.1.2 确保化学品的存放位置固定和有序,并定期检查和清理存放区域。
3.1.3 确保化学品的使用量和存储量合理,避免过量使用或存储。
3.2 通风管理3.2.1 确保所有作业区域都有良好的通风系统,并保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3.2.2 定期检查通风设施的使用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理。
3.2.3 对于需要进行有害气体作业的员工,要配备适当的呼吸防护装备。
3.3 个人防护措施3.3.1 员工在进行有中毒风险的工作时,应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3.3.2 确保员工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进行相应的培训。
3.3.3 定期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更换和维修。
3.4 废物处理3.4.1 确保废物的分类和储存符合相关规定,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废物的泄漏和污染。
3.4.2 对于有中毒风险的废物,要按照规定进行专门处理,并确保处理过程无中毒风险。
第四章应急措施4.1 中毒事故的应急预案制定中毒事故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工作流程,并进行演练和培训。
4.2 中毒事故的报告和记录对发生的中毒事故,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报告,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和调查分析。
职业性中毒预防控制措施
其他防护用品
防护服
主要用于防止酸、碱等对皮肤的刺激或腐蚀作用以及毒物的皮肤吸收。常用的防护服装包括工作服、手套、围裙、长筒靴等。防护服应当经常清洗,必要时进行化学处理,要在固定的存放地点和合理的使用管理制度。禁止穿戴工作服等去食堂或宿舍,以免污染生活环境。
各类个体防护用品共同使用时,彼此之间不能相互干扰。
六、如何预防职业中毒—防护用品选择
01
进入有害环境前,应先佩戴好个体防护用品。对于密合型面罩,使用者应先做佩戴气密性检查,以确认密合。
03
滤毒盒、罐对有毒有害气体或蒸汽的防护时间是有限的,如不及时更换,使用者会超标暴露,非常危险,切忌不能靠感觉味道或刺激性来判断其是否失效,应根据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作业场所的温度、湿度、劳动者作业强度等条件确定使用寿命,并建立更换时间表,及时更换。
一、事故警示
事故案例二 2024年7月28日21时30分许,重庆市渝北区农家乐食品有限公司发生一起较大中毒和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该事故发生地车间内的污水池长8.1m、宽3m、深3m,污水池顶部用混凝土预制板进行覆盖,并铺设一层人造草皮。池内用砖砌筑隔断,分隔为1#、2#、3#共3个池,通过孔洞互相联通逐级沉淀,事故发生在1#池。据了解,污水池内污水达到一定高度后抽至污水处理设备净化后排放,企业每季度组织对污水池进行清理。
六、如何预防职业中毒—防护用品选择
隔离式防毒面具
空气式防毒面具
由面罩和用以通入新鲜空气的蛇管连接组成。使用时,将蛇管远端置于远离作业场所的新鲜空气处,依靠使用者自行吸入新鲜空气或用鼓风机送入新鲜空气。自行吸入时,蛇管的长度不应超过10m。蛇管长度超过10m时,必须采用无油空气压缩机送入空气。
职业中毒事故及预防
1.1 应对作业环境有认识城市下水道设施中的窨井、管道和化粪池等是相对封闭不通风的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作业,常存在硫化氢、甲烷(是沼气的主要成分,占80%~90%)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空气中的氧含量不足18%。
硫化氢为无色有恶臭的气体,是强烈的神经毒物,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
急性中毒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症状。
极高浓度时(100mg/m3)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
工作场所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3。
甲烷是沼气的主要成分,为无色无臭气体,对人体基本无毒。
但当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造成对人的窒息。
空气中甲烷达到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动作失调。
若不及时脱离环境,可导致窒息死亡。
我国对工作场所空气中甲烷的含量尚未制定最高容许浓度。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气体,吸入后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组织缺氧。
中毒表现有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皮肤呈樱红色、烦躁、步态不稳;重者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心肌受损等。
若不及时脱离环境进行抢救,将很快死亡。
工作环境空气中一氧化碳平均容许浓度为20mg/m3,高原地区为(15~20)mg/m3。
由上所述,我们应首先了解作业环境的有害气体和氧含量情况。
如果不了解又不佩戴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盲目进入市政建设的窨井、管道和化粪池等场所作业,就有可能造成中毒和窒息死亡事故。
为此,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应制定市政下水管道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在下井作业前必须检测井下环境空气中有害气体和氧含量,只有在正常范围时才能签发动工单。
在抢修时,遇到有毒气体超标氧含量不足时,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如强行通风和个人防护等。
1.2 应选择适宜的个人呼吸保护器1.2.1 自吸式长管呼吸器由面罩、吸气软管、背带、导气管、空气输入口(过滤器)和警示板等组成。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范文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范文在不同的行业中,不同的职业病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危害。
为了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各行业都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行业和主要职业病,以及它们的防护范文。
1. 建筑行业在建筑行业中,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尘肺病、噪声聋、振动病等。
为了预防这些职业病的发生,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的防护工作:首先,要采取有效的尘肺病防护措施。
对于施工现场的尘埃、石棉等有害物质,应该使用有效的防护设施,如防尘面罩、防尘服等,同时也要进行定期清洁和通风,减少尘埃的产生。
其次,要对噪声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建筑现场,噪声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我们应该采用防噪音的设备和措施,如佩戴防噪音耳塞或耳罩,对产生噪音的设备进行隔音处理等,以减少对工人的危害。
此外,还需要针对振动病进行预防。
振动病是由长期受到振动刺激而引起的一类疾病。
在使用振动工具时,应该采取缓冲措施,如使用防震手套、减振垫等,降低对手部的振动刺激。
2. 化工行业在化工行业中,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化学中毒、皮肤疾病等。
为了预防这些职业病的发生,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的防护工作:首先,要做好防护用具的使用。
对于接触有害化学品的工人,应该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具,如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以防止有害物质的接触。
其次,要加强化学品管理。
对于有害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应该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化学品的科学使用,同时加强对工人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职业病问题。
3. 社区服务行业在社区服务行业,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工作性疾病、职业失聪等。
为了预防这些职业病的发生,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的防护工作: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在社区服务行业,工作环境的舒适与否直接关系到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我们应该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良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同时也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减少工作压力对身体的影响。
职业中毒与职业病预防方案及处理预案
职业中毒与职业病预防方案及处理预案1、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为防止现场内突发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时,能保证人身安全,保护国家财产,使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特制定以下应急预案:1)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的现场急性中毒事故应急响应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现场各类化学品的管理工作,检查并负责督促现场在使用、贮存和运输化学品时,必须严格按国家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进行。
2)现场一旦发生化学品爆炸或泄漏,导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时,最先发现人员应立即向项目经理报告,并通知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应急处理,具体急救工作安排如下:(1)事故现场一切听从应急项目经理的统一指挥,每个成员都应积极主动开展抢救工作。
(2)所有应急小组成员必须明确分工,分别负责抢救伤员,引导其他人员迅速撤离事故现场,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切断事故现场内电源,尽可封堵化学品的继续泄漏,拨打救援电话“120”,在指定地点引导救援车辆,向公司及当地相关部门报案,制定紧急措施,控制事故的进一步恶化。
3)积极配合公司和当地政府的相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查明事故原因,根据相关规定对责任人进行处理,并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4)协助公司相关部门对事故的处理工作,妥善做好善后事宜。
2、职业病预防措施1)必须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急救方案。
2)定期进行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和培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3)对长期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要进行上岗前、在岗中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设专人负责并妥善保管好检查档案。
4)凡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不得从事职业危害因素作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及有职业禁忌人员从事职业危害因素作业。
5)对从有毒有害、强光、局部强烈振动作业的人员,必须配备齐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对从事有毒化学品作业人员要戴防毒面具,并时刻注意通风。
6)对高温作业人员,要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对高空作业人员要严格把关,凡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听力或视力不正常的人员,不得安排上岗。
职业中毒及其预防
共创健康中国,共享职业健康职业病危害及防治职业中毒及其预防1 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生产性毒物主要是经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
呼吸道由鼻咽部、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组成,气体(如氯、氨、一氧化碳、甲烷等)、蒸汽(如苯蒸汽等)和气溶胶(如农药雾滴、电焊烟尘等)形态的毒物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呼吸道是毒物进入人体最常见最重要的途径。
皮肤是人体的最大器官,包括毛发、指(趾)甲等。
毒物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经皮肤吸收,引起局部的损害或全身性中毒症状。
消化道也是造成生产性毒物中毒的一种途径,在有生产性毒物的环境中用食,或餐具放在有生产性读物的地方,或工作后未洗手直接接触食物或进餐等,毒物通过消化道产生中毒。
2 职业中毒的类型职业病按其发病的快慢一般分为急性职业中毒和慢性职业中毒两种类型。
急性职业中毒指人体在短时间内受到较高浓度的生产性有害因素的作用,而迅速发生的疾病,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病情重等特点。
急性职业中毒以化学物质中毒最为常见,主要是违反操作规程或意外事故所引起。
慢性职业中毒是作业人员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受到一定浓度(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标准)的生产性有害因素的作用,经过数月、数年或更长时间缓慢发病。
相对于急性职业中毒而言,慢性职业中毒具有潜伏期长、病变进展缓慢、早期临床症状较轻等特点。
3 常见的职业中毒·铅作业及铅中毒·苯作业及苯中毒·窒息性气体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硫化氢中毒二氧化碳中毒4 职业中毒的预防职业中毒是一种人为的疾病,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可使接触毒物的作业人员避免中毒。
首先,根除毒物或降低毒物浓度,如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剧毒物质。
但不是所有毒物都能找到无毒、低毒的代替物,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控制毒物浓度的措施很重要,如采取密闭生产和局部通风排毒的方法,减少接触毒物的机会;合理布局工序,将有害物质发生源布置在下风侧。
其次,做好个体防护,这是重要的辅助措施。
个体防护用品包括防护帽、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服、呼吸防护器、皮肤防护用品等。
工作中常见作业的职业危害模版(三篇)
工作中常见作业的职业危害模版作业安全是在工作过程中保护工人免受伤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不同的行业和工种都存在特定的职业危害,了解并掌握这些危害可以帮助我们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护自己和同事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危害模板,以提供给工作人员参考。
1. 剧毒物质危害模板:剧毒物质是指能够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导致死亡的化学物质。
在工作中接触到剧毒物质可能导致中毒或其他健康问题。
以下是剧毒物质危害模板的主要部分:- 注意事项:- 遵守操作规程和操作指南;- 在接触剧毒物质的场所戴上防护设备,如手套、面罩、护目镜等;- 避免将剧毒物质带出作业场所,以防止污染其他区域;- 在操作结束后洗手,并且在事后仔细清理工作区域。
- 预防措施:- 在操作过程中减少或最大程度地消除接触剧毒物质的可能性;- 定期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了解剧毒物质的性质和正确操作方法;- 使用专门设计的设备和工具,减少操作中剧毒物质的飞溅或释放;- 储存和处理剧毒物质时,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其不会泄漏或进入环境中。
- 紧急应对措施:- 如果不慎接触到剧毒物质,立即将受伤部位用大量清水冲洗,如眼睛、皮肤或口腔等;- 立即向有关人员报告,并查找专业医疗人员寻求帮助;- 根据剧毒物质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等。
2. 高温作业危害模板:高温作业可能导致中暑、烫伤等危害,尤其是在夏季或高温环境下工作。
以下是高温作业危害模板的主要部分:- 注意事项:- 在高温作业环境中佩戴适宜的工作服,并使用防热手套和防热鞋;- 定期休息,在阴凉处补充水分和营养;-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尽可能减少高温作业的时间;- 注意监测和控制工作场所的温度,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
- 预防措施:- 提供足够的清凉水和饮料,以补充工作人员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 为作业区域增加通风设备,以降低环境温度;- 使用带有附加冷却装置的工具和设备,减少工作人员接触高温表面的可能性;- 在高温环境中安排轮班制度,确保工作人员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恢复。
毒物与职业中毒及预防对策参考文本
毒物与职业中毒及预防对策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毒物与职业中毒及预防对策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生产性毒物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和使用的有毒物质。
由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一、毒物在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形态生产性毒物可以固体、液体、气体、蒸汽、粉尘、烟(尘)、雾的形态存在。
粉尘、烟及雾统称气溶胶。
但就其对人体的危害来说,则以空气污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毒物的分类和职业中毒1、金属及类金属:铅、四乙铅、汞、砷、砷化氢、锰、铍、铬、锌等。
铅为蓝灰色重金属,熔点327℃,加热至400~500℃时有大量铅蒸气逸出。
铅中毒作用于全身各系统和器官,表现有外周神经炎、贫血、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绞痛为最突出症状,严重者为中毒性脑病。
2、刺激性气体:对机体作用的共同特点是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当意外事故时可有急性中毒发生,表现为喉头痉挛和水肿化学性气管、支气管及肺炎、化学性肺水肿,不及时抢救死亡率很高。
慢性中毒表现为慢性结膜炎、鼻炎、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
3、窒息性气体:是指进入人体后,使血液的运氧能力或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造成组织缺氧的有害气体。
常见职业中毒与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01
规定了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责任,保障劳动者权益,预防、
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02
针对有毒物品作业场所的劳动保护进行了规定,保障劳动者健
康和安全。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03
详细列出了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为预防和控制职业病提供指
刺激性气体中毒
氯气中毒
长期接触氯气或含氯的刺激性气体,可能导致氯气在体内积累,引起呼吸系统 、眼睛和皮肤刺激症状,如咳嗽、气喘、胸闷、眼睛刺痛等。
氨气中毒
长期接触氨气或含氨的刺激性气体,可能导致氨气在体内积累,引起呼吸系统 、眼睛和皮肤刺激症状,如咳嗽、气喘、胸闷、眼睛刺痛等。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
导。
职业卫生标准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包括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限 值、工作场所物理因素限值等,为保 障劳动者健康提供技术依据。
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针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特点,制定相应 的职业卫生标准,提高职业卫生管理 水平。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
01
02
03
职业病诊断机构
指定具备职业病诊断资质 的医疗机构承担职业病诊 断工作,确保诊断的科学 性和准确性。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确保各 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定期监测与评价
定期对工作场所的有害物质浓度进行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 存在的职业病隐患。
健康监护与档案管理
对接触有害物质的员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对员工 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管理。
个体防护措施
定期演练
职业中毒事故及预防
04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洗澡、换衣服,避免将污染物带回家
改善工作环境
保持通风:确保工作场所空气流通,减少有毒气体的聚集
01
02
03
04
定期清洁:定期对设备、工具、工作台等进行清洁,减少有毒物质的残留
防护设备:为员工提供适当的防护设备,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培训教育:对员工进行中毒预防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演讲人
职业中毒事故及预防
01.
职业中毒事故
02.
03.
目录
中毒预防措施
中毒急救措施
1
职业中毒事故
职业中毒的定义
职业中毒是指在工作场所中,由于接触有毒物质而引起的中毒现象。
01
职业中毒通常表现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亚急性中毒三种类型。
02
职业中毒的原因包括:工作环境中的有毒物质浓度过高、防护措施不足、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不当等。
提供中毒者中毒原因、症状等信息,以便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
3
2
1
4
5
心理辅导与康复
心理辅导:对中毒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
01
康复训练:进行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03
康复计划:制定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02
社会支持:提供社会支持,帮助患者适应社会生活
04
感谢您的观看
1
某矿工因长期接触有毒物质,导致慢性中毒,影响身体健康
2
某实验室工作人员因操作不当,导致有毒物质泄漏,造成多人中毒
3
某工厂工人因误食有毒物质,导致急性中毒,造成生命危险
4
2
中毒预防措施
加强个人防护
职业中毒的综合防治措施
职业中毒是指由于工作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引起的健康损害,这不仅给受害者带来身心痛苦,也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工人在工作中尽量少受毒物的危害,本文将总结以下几种方式综合防治措施来预防职业中毒:一、组织管理措施:企业的各级领导必须十分重视预防职业中毒工作,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预防职业中毒的法规和政策,结合企业内部接触毒物的性质,制定预防措施及安全操作规程,并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
二、严格遵循“三级预防”原则:1、一级预防旨在消除或减少毒物的存在,例如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使用无害或低毒替代品来降低工作场所毒物浓度。
2、二级预防涉及早期检测与监测,比如定期进行空气质量检测以及为员工提供体检以发现潜在的职业性疾患。
3、三级预防则是在疾病发生后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防止病情恶化,并减少残疾。
三、严格进行环境、生物材料监测与健康检查:要定期监测作业场所空气中毒物浓度,将其控制在最高容许浓度以下。
实施就业前对工人要进行健康检查,排除职业禁忌症者参加接触毒物的作业。
工作后也要坚持定期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情况并妥善处理。
四、降低毒物浓度:降低空气中毒物含量使之达到乃至低于最高容许浓度,是预防职业中毒的中心环节。
为此,首先要使毒物不能逸散到空气中,或消除工人接触毒物的机会。
其次,对逸出的毒物要设法控制其飞扬、扩散,对散落地面的毒物应及时消除。
另外,缩小毒物接触的范围,以便于控制,并减少受毒物危害人数。
降低毒物浓度的方法包括:1、改革工艺: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过程,避免开放式生产,消除毒物逸散的条件;采用远距离程序控制,最大程度减少工人接触毒物的机会;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等等。
如用真空灌装代替热灌法生产水银温度计;用四氯乙烯代替四氯化碳干洗衣物;用静电喷漆代替人工喷漆等。
2、通风排毒:应用局部抽风式通风装置将产生的毒物尽快收集起来,防止毒物逸散。
常用的装置有通风柜、排气罩、槽边吸气罩等,排出的毒物要经过净化装置,或回收利用或净化处理后排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方案编号:LX-FS-A11587 常见职业中毒及预防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常见职业中毒及预防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职业中毒: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所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职业中毒,根据接触毒物时间长短,发病缓急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有毒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
生产性毒物常以粉尘、烟、雾、或气体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
因此,职业中毒大多是由于呼吸道吸入空气中的毒物所致。
有些毒物易通过皮肤吸收,故经皮肤进入体内而引起中毒也较常见。
目前世界上的化学物多达200余万种,常用的有及7万余种。
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到成品,每个环节都有可能接触到毒物。
生产性毒物按其致病作用可分为刺激性、窒息性、麻醉性、溶血性、致敏性、致癌性等毒物。
按毒物所损害的主要器官或系统则可分为神经毒、血液毒、肝脏毒、肾脏毒等。
一氧化碳中毒凡是含碳的物质如煤、木材等在燃烧不完全时都可产生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很快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而且不易解离。
一氧化碳的浓度高时还可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铁结合,抑制细胞呼吸而中毒。
有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环境,如燃烧、浓烟等,且缺乏良好的通风设备都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症状: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全身乏力、昏厥等症状体征,重者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根据一氧化碳中毒的程度可分为三度:①轻度:有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全身乏力或短暂昏厥,脱离环境可迅速消除。
②中度:除上述症状加重外,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脉快,烦躁,常有昏迷或虚脱,及时抢救的日后可完全恢复。
③重度:病人可突然昏倒,继而昏迷。
常伴有心肌损害,高热惊厥、肺水肿、脑水肿等,一般可产生后遗症。
处理:立即将病人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松解衣服,但要注意保暖。
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并肌注呼吸兴奋剂,山梗菜硷或回苏灵等,同时给氧。
昏迷者针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
病人自主呼吸、心跳恢复后方可送医院。
硫化氢中毒硫化氢,是含硫有机物分解或金属硫化物与酸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气体。
无色,具有臭鸡蛋味,易挥发,燃烧时可产生蓝色火焰。
它是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
目前,有70多种职业有机会接触硫化氢,如采矿、石油开采、提炼、皮革鞣制、橡胶合成、煤气制取、人造纤维、造纸、染料、制糖、食品加工以及清理垃圾、阴沟、粪池、菜窖、鱼舱等作业。
全世界硫化氢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在我国,硫化氢中毒占职业性急性中毒的第二位,仅次于一氧化碳中毒。
危害: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可导致急性中毒,主要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心脏。
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流泪、畏光、咳嗽、全身乏力、出现喉头水肿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慌,颜面青紫,高度兴奋,狂躁不安,甚至引起抽风,意识模糊,最后陷人昏迷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吸入高浓度硫化氢(>1500mg/m3)时,患者会迅速倒地,失去知觉,伴剧烈抽搐、瞬间呼吸停止,继而心跳停止,被称为“闪电型”死亡。
处理:迅速让患者脱离现场,送到有新鲜空气处并进行吸氧,如有条件应尽早使用高压氧舱治疗,同时要积极防治脑水肿和肺水肿。
如中毒者发生猝死,应立即对其施行人工心肺复苏术,10%硫代硫酸钠20毫升~40毫升静注,维生素C加入高渗葡萄糖中静注。
预防:可能产生硫化氢的设施和环境应密闭,生产场所要有通风排毒装置。
在矿坑、井底、阴沟、等工作场所作业时,应先通风排气,戴供氧防毒面具,身上要系救护带,危险区外要有人监护。
正己烷中毒正己烷,是石油馏分与天然气分离过程中得到的六碳化合物。
常态下为液体,主要用做溶剂。
20世纪60年代,意大利、日本等国曾有大量职业性正己烷中毒的病例报道。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未曾报道过一例。
但近10年来,我国在工业粘胶配制、制鞋、制球、印刷、家具制造及电器制造等领域中广泛应用正己烷。
近年来慢性职业性正己烷中毒急剧增多。
危害:正己烷经呼吸道及皮肤进入人体,其代谢产物具有周围神经毒性,可引起以感觉运动型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中毒。
慢性中毒性神经病一般于接触正己烷1至数月后发病,起病隐匿,患者常先感觉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继而出现四肢对称性的感觉异常,如发麻、刺痛,并出现感觉迟钝。
患者四肢的触觉、痛觉、震动觉和位置觉等均减退,并且以远端为重,可出现垂腕和垂足、站立和行走困难以及肌肉萎缩、手足皮肤温度降低、跟腱反射消失。
患者在脱离接触正己烷后3个月内病情仍可继续恶化。
一般病程为6~30个月,恢复缓慢。
处理:迄今,慢性正己烷中毒性神经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
诊断一经确立,患者应立即停止接触具有神经毒性的化学物质,并给予对症处理。
治疗上可应用神经生长因子促进患者周围神经功能的恢复。
预防:在生产中尽可能用无毒或低毒的物质取代正己烷,工作环境应加强通风排毒。
对接触者要严加防护,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氯气中毒毒理:氯是一种黄绿色具有强烈刺激性味的气体,并有窒息臭味,用途广泛。
其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上呼吸道粘膜的强烈刺激,可引起呼吸道烧伤,急性肺水肿等,从而引发肺和心脏功能急性衰竭。
症状:吸入高浓度的氯气(>3毫克/升)时,即可出现严重症状:呼吸困难、紫绀、心力衰竭,病人很快因呼吸中枢麻痹而致死,过程仅需数分钟,称为“闪电样死亡”。
较重度之中毒,病人首先出现明显的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剧烈的咳嗽、吐痰、咽喉疼痛发辣、呼吸急促困难、颜面青紫、气喘。
中毒继续加重,造成肺泡水肿,引起急性肺水肿,全身情况也趋衰竭。
急救:迅速将伤员脱离现场,移至通风良好处,脱下中毒时所着衣服鞋袜,注意给病人保暖,并让其安静休息。
为解除病人呼吸困难,可给其吸入2%~3%的温湿小苏打溶液或1%硫酸钠溶液。
鼻部可滴入l%~2%麻黄素。
抢救中应当注意,氯中毒病人有呼吸困难时,不应采用徒手式的压胸等人工呼吸方法。
这是因为氯对上呼吸道粘膜具有强烈刺激,引起支气管肺炎甚至肺水肿,这种压式的人工呼吸方法会使炎症、肺水肿加重,有害无益。
苯中毒苯属芳香烃类化合物,是煤焦油蒸馏或石油裂解的产物,在常温下为带特殊芳香味的无色液体,极易挥发。
苯是染料、农药和香料生产的原料,苯又作为溶剂和粘合剂用于造漆、喷漆、制药、鞋革箱包及家具制造等。
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苯蒸气可引起急性中毒。
急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轻者表现为兴奋、欣快感,步态不稳,以及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酒醉状态,重者意识模糊,由浅昏迷进入深昏迷,最终导致呼吸、心跳停止;长期反复接触低浓度的苯可引起慢性中毒,主要是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的损害,表现为头痛、头昏、失眠,白血球持续减少、血小板减少而出现出血倾向(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点或紫癜,女性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重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
皮肤可因脱脂而变干燥,脱屑以至皲裂,也可出现过敏性湿疹。
留在体内的苯,主要分布在骨髓、脑及神经系统等含脂肪组织多的组织内。
苯可引起各种类型的白血病,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确认苯为人类致癌物。
预防:(1)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苯;(2)改革生产工艺;(3)加强通风排毒;(4)做好个人防护。
(5)确实落实职业性体检。
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是我国目前使用最广、用量最大的农业杀虫剂。
我国每年都有数万人发生急性有机磷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不仅危害农药生产和销售人员的健康,而且已成为我国农村最重要的职业卫生问题。
危害:由于有机磷系胆硷能神经毒剂,短期内接触后,可引起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急性中毒,出现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多汗、胸闷、视物模糊、瞳孔缩小大量出汗及流涎,肺水肿;呼吸困难,血压上升和肌束震颤。
严重者会出现昏迷、肺水肿、呼吸衰竭和脑水肿,如果不及时抢救,中毒者可很快死亡。
少数患者在1~4天内出现“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
救治:呼吸道吸入者,应立即离开现场,至空气新鲜流通的地方;有条件者可吸入氧气;如系皮肤粘膜沾染,应立即脱去衣服,并用肥皂或其他硷性溶液充分洗净;如毒物已经消化道进入者,应立即用硷性溶液(小苏打水、淡肥皂水)洗胃、催吐等。
应用阿托品,同时使用解磷定、氯磷定、双复磷等。
预防:加强安全使用有机磷农药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特别是从业人员的个人防护知识水平。
改进生产工艺及施药器械,生产过程应尽可能密闭化、自动化,并加强通风排毒措施,杜绝跑、冒、滴、漏。
施药时要严格执行相关的规定和法规,穿长袖衣、长裤和胶靴,戴胶皮手套,合理配制施药浓度。
要在上风向侧喷洒农药,同时要隔行喷药。
喷药时不吃东西,不吸烟。
施药结束后要及时换洗衣服,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和头发。
地下建筑内窒息地下室、防空洞、贮藏室等由于通风条件差,其空气成分与外界大气成分有很大差别。
基本上表现为三个方面:①氧气含量显著降低;②二氧化碳含量增高;③其他有毒气体的产生。
中毒症状主要是缺氧窒息。
一般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四肢软弱无力,相继有恶心、呕吐、心慌、气短。
随着缺氧的加重,意识逐渐模糊,全身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意识模糊,最后因呼吸困难缺氧窒息而死亡。
首先使患者脱离中毒环境,转到地面上或通风良好的地方,然后再做其他有关处理。
要深入到地下建筑以前,最好先测试一下其中的空气成分,可取一蜡烛点着,用绳索慢慢地吊人下面,从火着、火灭来判断情况,循情进入。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