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主要地震反射波组的说明

合集下载

塔里木盆地匕寒武统地震相及沉积相分析

塔里木盆地匕寒武统地震相及沉积相分析
r lt b t e n s im i a d e i e t r f ce . c r i g o h c a a trsis f es i r f ci n s c a eai on ew e es c n s dm n a y a isAc o d n t t e h r ce itc o s im c e l to u h s e a pi dec n iui 。 tro tu t r sa de tro h p s7s imi a ieweer c g ie r m es i e e to nt e m l u .o t t n t i e irsr cu e n x ei rs a e , es cf cs r e o nz d fo s im cr f ci ni h yn l
u p rCa ra iqu i g r t n. e ta f r d t e s d me tr a isi t es i a isa on r d t e p e mb in xa il a e f ma i W r nso me h e i na y fce n o 5 s im cf ce nd c f me h t o o i m o e fc r o aeplto m . er s a c h we h tg o y o a b n s u c o k u d b e eo e n t s. d 1o a b n t af r Th e e rh s o d t a o d h dr c r o o r er c swo l ed v l p d i hewe t s u h r n a tr ra f a i . a kt r as o l et ei p ra t a g t e in . o t e n a d e se na e so rm M r i a e h udb h T m o t n r e go s t r Ke ywo d : a i b sn Up e a ra Xiq ui g r ain; es cf ce ; e m e tr ce r sT rm a i ; p rc mb in; a i la ef m to S imi a isS di n a yf is t o a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构造单元划分方案马庆佑;吕海涛;蒋华山;李晓益【摘要】塔里木盆地台盆区的构造单元划分对深入研究台盆区沉积构造演化、指导台盆区下古生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了以往使用多年的塔里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和有关的地质研究报告、相关地震剖面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全盆构造编图的最新成果,提出了台盆区构造单元新的划分方案.根据本方案对构造单元的边界划分依据和命名原则,将台盆区划分为10个一级构造单元,并对其中4个一级构造单元共划分出16个二级构造单元.本方案与以往方案的主要差别体现在:麦盖提斜坡升为一级构造单元,多个一、二级构造单元边界有微调整,对二级构造单元的缓坡作了新的划分.【期刊名称】《海相油气地质》【年(卷),期】2015(020)001【总页数】9页(P1-9)【关键词】区域构造图;地质编图;构造单元划分;划分依据;台盆区;塔里木盆地【作者】马庆佑;吕海涛;蒋华山;李晓益【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1+3构造单元的划分,在含油气盆地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和油气勘探价值,它也是进行盆地沉积构造特征与演化分析、油气成藏规律研究、有利区带预测以及油气勘探部署等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塔里木盆地是由古生界海相克拉通盆地和中—新生界陆相前陆盆地组成的大型叠合盆地,具有古老陆壳基底和多次沉降隆升的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这一特征决定了盆地的构造单元和界线等的多样性。

关于塔里木盆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三十多年来研究者已作过多次研究[1-9],先后提出过多种划分方案,但仍然存在较大争议,其主要焦点是部分构造单元的归属及其界线依据具有多解性。

塔里木盆地经过多年的油气勘探确立了台盆区和前陆区两大油气富集区带,台盆区一般泛指分布有古生代海相地层的地区(也常泛指除库车坳陷、东南隆起和西南坳陷三大前陆区外的地区),目前台盆区的主力油气藏主要赋存于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层系。

塔中中西部地区鹰山组“串珠状”反射地震地质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塔中中西部地区鹰山组“串珠状”反射地震地质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2 0 1 4年 5月
石 油 地 质 与 工 程 P E T R O L E UM G E O L O G Y AN D E N G I NE E R I N G
第2 8卷 第 3期
文章编 号 : 1 6 7 3—8 2 1 7 ( 2 0 1 4 ) 0 3 —0 0 4 1 —0 4
灰岩、 藻粘 结泥 晶 灰 岩 、 细 粉 晶灰 岩 、 泥 粉 晶砂 屑灰 岩和亮 晶粒 屑灰 岩 为主 。鹰 山组 形成 时期 继承 了 晚 震 旦 一寒 武纪 的拉 张 作 用 , 在 拉 张 和 沉 陷 活动 较 中

晚寒 武世 进一 步 加 剧 的 背 景下 , 早 一中奥 陶世 蓬
莱坝 一鹰 山沉 积 期 形 成 了 分 化 的孤 立 台 地 沉 积 体
系, 形 成 了 台 一槽 相 间 的 沉 积 格 局 。
构造 断裂 特征 : 塔 中 中西部 地 区发育 多期 、 多类 型断 裂 , 与塔 里木 盆 地 区域 构 造 背 景 及 应 力 环 境 密
收 稿 日期 : 2 0 1 3—1 2—0 4 ; 改 回 日期 : 2 0 1 4一O 1 —1 4
接 触 。岩性 主要 以浅灰 、 灰、 深灰 色薄 ~厚层 状 泥 晶
围岩性质 差 异较 大 的高孔 隙度 层 以及 富集油 气 的储 集层 都 可能 形成“ 串珠 状” 反射[ 3 ] 。在 塔 中地质 储 层 研究中, 又 可 以将 “ 串珠 状 ” , 两 者 之 间 在 于 地震 反 射 能 量 大 小
塔 中 中 西 部 地 区 鹰 山组 “ 串珠 状 " 反 射 地 震 地 质 特 征 及 主 控 因 素 分 析
陈 智 远 , 孙 德 彬 , 罗 新 生。

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史

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史

塔⾥⽊盆地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史塔⾥⽊盆地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史摘要:塔⾥⽊盆地是在前震旦纪陆壳基底上发展起来的⼤型复合叠合盆地。

盆地的形成经历了震旦纪—中泥盆世、晚泥盆世—三叠纪和侏罗纪—第四纪3个伸展-聚敛旋回演化阶段。

震旦纪到中泥盆世(古亚洲洋阶段或原特提斯洋阶段),盆地经历了陆内裂⾕-被动⼤陆边缘盆地-前陆盆地发展旋回;晚泥盆世到三叠纪(古特提斯洋阶段),塔西南边缘经历了陆内裂⾕/被动⼤陆边缘盆地-弧后伸展盆地-弧后前陆盆地发展旋回;侏罗纪到第四纪(新特提斯洋阶段),盆地经历了陆内裂⾕(坳陷)-挤压调整作⽤-晚期前陆型盆地发展旋回。

陆内裂⾕(坳陷)-挤压调整作⽤出现了3个次级旋回。

伸展期原型盆地地层层序较稳定,聚敛期原型盆地地层侧向变化⼤。

盆地演化与构造体制转换的地球动⼒学过程与⽅式决定了盆地具有复杂的叠加地质结构,制约着油⽓聚集与分布的基本特点。

关键字:塔⾥⽊盆地;叠合盆地;构造特征;演化史1. 区域地质概况塔⾥⽊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治区南部,介于天⼭、昆仑⼭与阿尔⾦⼭之间,⾯积达560000 km2。

盆地腹部为塔克拉玛⼲⼤沙漠.⼈称“死亡之海”,⾯积达330000 km2。

塔电⽊板块北与萨克斯坦板块相邻。

我国境内的伊犁地块(伊犁科克契塔夫微⼤陆的⼀部分)、中天⼭、吐-哈、噶尔地块等均是哈萨克斯地板块的组成部分。

塔⾥⽊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的分界线⼀般置于南天北缘,即沿哈尔克⼭北地-巴仑台—库⽶什—卡卢⽐布拉克⼀线[1]。

该线北侧为伊犁地块、中天⼭地块。

向侧为塔⾥⽊板块北部边缘及库鲁克塔格断裂。

⼀般认为.该线向两延伸与尼占拉耶夫线相连,但车⾃成等(1994)、李向东和李茂松(1996)认为,该界线向两延伸进⼈原苏联境内,与纳伦地块南缘断裂带相连、尼⽅拉耶天线(卡拉套捷尔斯科伊断裂带)延⼊中国境内.相当于狭义中天⼭的北界,即阿登⼱拉克—拉尔墩断裂。

塔⾥⽊盆地即是⼀个典型的长期演化的⼤型叠合复合盆地。

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地震资料处理的几项关键技术

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地震资料处理的几项关键技术

i e a c ef r t n i tra eo ec b n t o k , h f c in i fr t n f m eOr o iin i b i u l mp d n ei t mai ef c f h a o ae r c s t er l t o ma i o t d v ca o vo sy nh o o n t r ee o n o r h s p o . h e e o me t f a s a t r n t es imi r f ed s l y rn f e d , ih i as n f a t t o r o r T ed v lp n r t cu eo es c o l ip a sas go a s wh c i i c n h df ok r f h p i t i b s g i me o
D v l m n- ot et( WG ) P t C ia L n h u7 0 2 , i ) e e p e t r w s N I , er hn , a z o 3 0 0 C n o N h o h a

Abs r c :Or o i in c r o t o ksi rm sn a e tpia a s e e v is ta t d vca a b nae r c n Ta i Ba i r y c lk rtr s r or .Fo he lt e di e e c fwa e r t i l f r n e o v t
S imi a a p o e sn e h i u so a b n t o k n Ta i Ba i es cd t r c s i g t c n q e fc r o a er c si rm sn
W A a — e ' L e , I W e fn Q ES uh i TAN Y ncn NGXiow i2 VL i L U i a g, I h —a , I a —a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八章 西北地区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八章 西北地区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1.出示塔里木盆地地图,读图,描述塔里木盆地的位置。

2.引导学生说出印象中的塔里木盆地景观是这样的?总结:沙漠、戈壁广布,人迹罕至。

3.出示塔里木盆地气候图,分析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征?追问:为什么?4. 合作探究:塔里木盆地干旱的原因?出示图片:5. 我们还能见到这样的塔里木盆地景观6.引导学生合作探究:(1)读教材图8.18,找出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城镇,说出它们的分布特点。

(2)讨论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分布与水源、绿洲分布的关系。

(3)图8.18中有两条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猜测修建这两条公路的原因。

追问:这些公路是不是很快就会被流沙呢?出示塔里木盆地中公路实况图片。

提供图片:1.出示图片,提出问题: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2. 长期以来,塔里木盆地气候严酷,交通不便,丰富的油气资源一直沉睡在地下。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万股荒原开始焕发生机。

塔克拉玛干两条沙漠公路的陆续建成,为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引导学生合租探究:了解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

(1)找一找西气东输一线的起点和终点,经过了我国的哪些省级行政区。

并能读图找出经过的地形区。

(2)找一找西气东输二线的起点和终点,经过了我国的哪些省级行政区。

4. 提出问题:西气东输工程为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总结归纳:对西部: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

对东部: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

A.矿产B.水源C.地形D.交通2.下面所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说明塔里木盆地( )A.油气资源丰富B.是“丝绸走廊”C.降水稀少D.地势平坦读“西气东输线路图”,回答3~4题:3.西气东输线路不经过(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第11页共11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构造解析与油气勘探方向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构造解析与油气勘探方向

文章编号:1001-6112(2014)03-0257-1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doi:10.11781/sysydz201403257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构造解析与油气勘探方向黄太柱(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乌鲁木齐㊀830011)摘要:通过塔中北坡三维地震资料的解析,对主要断裂带的变形特征㊁活动期次与控储控藏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区主要发育8排NNE或NEE走向的左行走滑断裂带,主要活动期为加里东中期(中奥陶世末)与海西早期(中泥盆世末)㊂海西早期张扭性走滑断裂是在加里东中期压扭性走滑断裂的基础上继承性发育的,受控于先存基底薄弱带与构造应力的不均衡作用,属于典型的被动型走滑断裂;断裂系统形成的裂缝及后期发生的热液活动,对奥陶系碳酸盐岩溶蚀孔洞-裂缝型储集体发育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㊂该区经历了加里东晚期㊁海西晚期与喜马拉雅期3个主要成藏期,古生代的构造格局与走滑断裂活动控制了本区油气纵向分布的差异与富集,形成了中下奥陶统以干气气藏为主㊁下志留统以油藏为主的成藏特征㊂塔中北坡奥陶系碳酸盐岩是寻找天然气规模储量与产量阵地的现实领域,走滑断裂附近分布的串珠状地震反射异常体是最有利的勘探目标;同时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中段泥岩覆盖下砂体的 甜点 发育区,是柯坪塔格组下段油藏的有利勘探区带㊂关键词:走滑断裂;构造演化;油气运移;油气勘探;塔中北坡;塔里木盆地中图分类号:TE121.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StructuralinterpretationandpetroleumexplorationtargetsinnorthernslopeofmiddleTarimBasinHuangTaizhu(ExplorationandProductionResearchInstituteofSINOPECNorthwestOilfieldCompany,Urumqi,Xinjiang830011,China)Abstract:Basedonthe3DseismicinterpretationofthenorthernslopeofthemiddleTarimBasin,theevolutionfeatures,activityphasesandtheircontrollingonreservoirsofmainfaultswerestudied.Therewere8rowsofNNE-orNEE-trendingsinistralstrike-slipfaultsinthestudyarea,andthefaultswereactivemainlyduringthemiddleCaledonian(theendoftheMiddleOrdovician)andtheearlyHercynian(theendoftheMiddleDevonian).TheearlyHercyniantense-shearingstrike-slipfaultsdevelopedbasedonthemiddleCaledoniancompressive-torsionalfaults,andwerecontrolledbypreviousbasementweakzoneanddisproportiontectonicstress,hencebelongedtotypicalpassivestrike-slipfaults.FracturesandhydrothermalactivitiesplayedimportantrolesinthegenerationoffracturedandvuggyreservoirsinOrdoviciancarbonaterocks.3mainreservoirchargingepisodeswereconclu⁃dedincludingthelateCaledonian,thelateHercynianandtheHimalayan.Paleozoictectonicframeworksandstrike-slipfaultactivitiescontrolledthelongitudinaldistributionandenrichmentofhydrocarbon,featuredbydrygasintheMiddleandLowerOrdovicianandoilintheLowerSilurian.TheOrdoviciancarbonaterocksinnorthernslopeofthemiddleTarimBasinareactualdomainsfortheindustrialproductionofnaturalgas.Thebeadedseis⁃micreflectionanomaliesneartostrike-slipfaultsaremostfavorableexplorationtargets.The desserts insandsundermudstonesinthemiddleKepingtageFormationarealsofavorabletargets.Keywords:strike-slipfault;structuralevolution;hydrocarbonmigration;petroleumexploration;northernslopeofmiddleTarimBasin;TarimBasin㊀㊀塔中北坡具有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目前针对该区不同领域㊁不同类型的油气藏进行了勘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油气成果㊂随着勘探实践经验与实物资料的不断丰富,塔中北坡也不断面临一些新的地质问题,如断裂体系特征与奥陶系储层发育和油气运聚成藏的关系㊁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对塔中北坡勘探领域和方向的控制作用等㊂前人针对塔中北坡的研究,主要包括古城墟隆起奥陶系地层的厘定[1]㊁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分析及预测[2-3]㊁奥陶系油气成藏条件分析[4-6]及顺9井区收稿日期:2013-12-01;修订日期:2014-04-01㊂作者简介:黄太柱(1961 ),男,高级工程师,从事油气勘探综合研究与管理工作㊂E⁃mail:htz41801@sina.com㊂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 计划)项目(2012CB214800)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5-004)资助㊂㊀第36卷第3期2014年5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石㊀油㊀实㊀验㊀地㊀质PETROLEUMGEOLOGY&EXPERIMENT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ol.36,No.3May,2014志留系油气充注史分析[7]等方面,而对塔中北坡断裂体系的空间展布特征㊁构造格局与演化㊁控储控藏特征研究较少[8]㊂随着塔中北坡新三维地震及钻井资料的不断丰富,为精细刻画和认识断裂体系的展布及成因机制㊁区域构造演化过程提供了条件㊂本文通过对塔中北坡近3500km2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构造解析,结合钻测录井等资料恢复了其古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进而从断裂系统对储层发育与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角度,指出了塔中北坡下一步的有利勘探领域和方向㊂1㊀区域地质概况塔中北坡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卡塔克隆起的北部,以塔中Ⅰ号断裂带为界,上盘为卡塔克隆起区,下盘为塔中北坡地区;构造位置上跨于顺托果勒低隆起东南段与古城墟隆起西段之上(图1),位于加里东末期形成㊁海西运动期定型的这两大古(低)隆起的结合部位,北东方向与满加尔坳陷毗邻㊂塔中北坡现今构造形态是一个由东南(高)向西北(低)倾没的单斜,除区域缺失侏罗系外,受古城墟隆起演化的影响,志留系㊁泥盆系不同程度地缺失;志留系主要为滨岸 潮坪相的中细砂岩㊁粉砂岩与泥岩沉积,具有 底超顶剥 特征,剥蚀尖灭线在顺南1井附近(图1),再往东南方向,石炭系巴楚组泥岩直接覆于奥陶系之上㊂塔中北坡与卡塔克隆起区寒武系 中奥陶统岩石地层序列基本一致,主要发育局限台地 半局限台地 开阔台地相的含膏云岩㊁白云岩㊁灰质云岩及灰岩沉积(图2)㊂卡塔克隆起区因受加里东中期Ⅰ幕构造运动影响较强,一间房组(O2yj)全部及鹰山组(O1-2y)上部地层基本剥蚀殆尽[9],而塔中北坡因抬升幅度低,主要剥蚀了一间房组顶部地层[10]㊂受加里东中期Ⅰ幕构造运动后发生 台盆分异 的影响,塔中北坡与卡塔克隆起区上奥陶统岩石地层序列差异较大[11],卡塔克隆起区发育良里塔格组(O3l)台地相的含泥灰岩㊁颗粒灰岩沉积,之后大规模的海侵作用使孤立的碳酸盐岩台地淹没而消失,转变为大面积混积陆棚相的桑塔木组(O3s)碎屑岩沉积;而塔中北坡在加里东中期Ⅰ幕运动后快速沉降在海平面之下,一间房组之上超覆了厚约15m的上奥陶统恰尔巴克组(O3q)斜坡相的含泥灰岩㊁瘤状灰岩沉积,之后转为混积陆棚相巨厚的上奥陶统却尔却克组(O3qq)碎屑岩沉积㊂多期构造演化造成了塔中北坡纵向上形成了多套㊁多种类型的储盖组合(图2),满加尔坳陷的烃源供给与良好的储盖组合使该区具备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㊂2㊀塔中北坡断裂的构造解析塔中北坡张性正断裂与逆冲断裂欠发育,自西北向东南主要发育多排NNE㊁NEE走向的左行走滑断裂带(图1),延伸长度在50 150km之间,将整个塔中北坡及卡塔克隆起区分割成东西不同的块体,根据断裂级别划分原则确定为三级断裂㊂由于走滑断裂断距较小,二维地震资料识别与落实较图1㊀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构造位置及走滑断裂分布Fig.1㊀Tectoniclocationandstrike-slipfaultdistributionofnorthernslopeofmiddleTarimBasin㊃852㊃㊀㊀㊀㊀㊀㊀石㊀油㊀实㊀验㊀地㊀质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6卷㊀㊀图2㊀塔中北坡志留 奥陶系地层及储盖组合Fig.2㊀StratafromSiluriantoOrdovicianandreservoir-capcombinationinnorthernslopeofmiddleTarimBasin困难,下文重点利用顺南1井区2000km2三维地震资料的断裂构造解析,来研究整个塔中北坡断裂的特征㊂2.1㊀走滑断裂特征与识别走滑断裂是在扭应力作用下㊁接近直立的断面及其两盘主要沿走向相对水平移动的断裂,由于产生于独特的应力背景下,走滑断裂在平面㊁剖面上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几何学特征,这是判识其是否存在的重要标志[12-13]㊂2.1.1㊀平面特征(1)从顺南三维寒武 奥陶系主要界面的曲率属性图(图3a,b)及塔中北坡断裂分布图(图1)来看,走滑断裂NNE㊁NEE走向的主位移带(PDZ)在平面上均呈线状延伸,所形成的走滑构造组合都只分布在主位移带附近很窄的区域内呈带状展布,这反映了所受应力与断裂走向近于平行,应力集中释放在主位移带附近㊂(2)走滑断裂主位移带一端常常会分化成马尾状断裂,并走向衰亡㊂在顺南1井㊁顺南4井等多条走滑断裂带端部均表现出发散的马尾状断裂组合(图3b,c)㊂(3)扭应力的存在会使走滑断裂显示出雁列构造的痕迹,这是鉴别走滑断裂的另一个有效标志㊂从顺南三维柯坪塔格组顶界面(T36地震反射波)的曲率属性图(图3d)来看,由于张扭应力自深部基底向浅部盖层发散传递,在上奥陶统顶部 中下泥盆统形成了NNW向雁列展布的断层系统(图3c,d),这组破裂表现为与主位移带大角度相交的㊁延伸不长的正断层组㊂2.1.2㊀剖面特征(1)从顺南三维地震剖面来看(图4),走滑断裂带倾角很大,断面上缓下陡,与一般正断层㊁逆冲断层所显示的上陡下缓的产状特征相反,断裂在下奥陶统收敛为一条主断裂直插基底,在中上奥陶统顶部开始呈花状撒开㊂(2)花状构造是走滑断裂中主干断裂和分支断裂在剖面上的特殊组合形态,压扭作用下产生正花状构造,张扭作用下产生负花状构造,是鉴别走滑断裂的重要标志之一㊂塔中北坡多条走滑断裂带在中下奥陶统顶部表现为具有 挤压㊁逆断㊁断垒 特征的正花状构造样式,而在上奥陶统顶部 中下泥盆统表现为具有 拉张㊁正断㊁断堑 特征的负花状构造样式,主干断裂及其伴生的分支断裂构成了 Y 和反 Y 字型的剖面组合样式,表明塔中北坡走滑断裂可能受加里东中期压扭应力场和加里东晚期 海西早期张扭应力场的双重控制㊂2.1.3㊀分段性特征走滑断裂沿走向不同位置的剖面上,常表现出不同的剖面倾向和升降位移特征,海豚效应和丝带效应明显,具有分段性和多期性发育的特点㊂以顺南3井区走滑断裂带为例(图5):剖面A1显示主断裂向下断穿基底,向上断至中下泥盆统,主断裂为NW倾向;分支断裂在中下奥陶统顶部向上撒开背冲形成断垒构造,而在上奥陶统顶部 中下泥盆统形成局部断陷下掉的断堑构造,掉块的垂直断距范围在50 100m㊂主断裂所在的中下奥陶统左侧地层左倾,右侧地层右倾,两侧地层倾角变化大,左㊃952㊃㊀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黄太柱.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构造解析与油气勘探方向㊀㊀㊀㊀㊀图3㊀塔中北坡顺南三维区寒武 志留系主要界面曲率属性Fig.3㊀CurvatureattributealongmaininterfacefromCambriantoSilurianinShunnan3Darea,northernslopeofMiddleTarimBasin图4㊀塔中北坡顺南三维区走滑断裂地震剖面剖面位置见图1㊂Fig.4㊀Seismicsectionofstrike-slipfaultinShunnan3Darea,northernslopeofmiddleTarimBasin侧地层倾角范围在15ʎ 20ʎ,右侧范围在5ʎ 10ʎ㊂剖面A2显示主断裂为SE倾向,分支断裂在中下奥陶统顶部形成断垒构造,在上奥陶统 中下泥盆统形成断堑构造,掉块的垂直断距范围在30 60m,变形强度比剖面A1弱;主断裂所在的中下奥陶统左侧地层左倾,右侧地层右倾,两侧倾角变化不大,倾角范围在5ʎ 15ʎ㊂剖面A3显示主断裂为SE倾向,分支断裂在中下奥陶统顶部形成断堑构造,掉块的垂直断距范围在100 150m㊂可见,走滑断裂不同段表现出不同的花状样式和垂直断距㊂2.2㊀断裂主要活动期次及发育机理顺南三维地震剖面显示,断裂切穿的层位不一,主要表现为4种类型(图4):①断裂只在中下寒武统发育,中寒武统顶面(T18地震反射界面)之上变形基本消失,下盘比上盘厚度增大,可能是早中寒武世拉张背景下形成的同沉积正断裂㊂②断裂只在上寒武统 下奥陶统蓬莱坝组内部发育,地震同相轴有明显错断,表现为层间断裂性质,解释与组合均比较困难㊂③断裂向下断穿了寒武系基底,向上断穿了中奥陶统一间房组顶面(T47),消失在上奥陶统却尔却克组巨厚的以泥岩为主的塑性地层中㊂④断裂断穿层位较多,从基底一直断至中下泥盆统顶面(T06),剖面上表现为明显的花状构造特征,分支断裂在上奥陶统顶部㊁志留系㊁泥盆系内形成反向下掉的小型地堑,地堑内地层沉积明显加厚,类似同沉积正断层㊂除此之外,塔中北坡西㊃062㊃㊀㊀㊀㊀㊀㊀石㊀油㊀实㊀验㊀地㊀质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6卷㊀㊀图5㊀塔中北坡顺南3井区走滑断裂地震与地质剖面剖面位置见图3b㊂Fig.5㊀Seismicandgeologicsectionofstrike-slipfaultinShunnan3wellfield,northernslopeofmiddleTarimBasin北部二叠纪火山岩发育规模和强度比东南部大,顺1井走滑断裂等有向上切入二叠系的迹象,表明走滑断裂海西晚期可能发生过复活,并最终定型[8]㊂从上述断裂断穿层位及发育特征判断,塔中北坡断裂主要有4期活动:加里东早期伸展㊁加里东中期压扭走滑㊁海西早期张扭走滑及海西晚期继承性张扭走滑,其中加里东中期与海西早期是2个主要活动期,多条断裂下部正花状㊁上部负花状的构造样式,表明了海西期张扭性的断裂可能是在加里东中期压扭性断裂的基础上继承性活动的㊂塔中北坡断裂分期差异活动与分布,是经历多期构造变动和构造转换的综合结果,同时还受控于先存基底薄弱带[14]㊁中下寒武统膏盐岩滑脱带以及不同时期的盆山耦合作用㊂加里东中期,塔中隆起及北坡地区处于NE-SW向的压扭主应力场中,对基底NE向构造会产生走滑分量,同时逆冲挤压应力的不均衡会造成不同地块之间几何学上不相容的剪切应变[15],导致产生近NE向的走滑断裂,属于典型的被动型走滑断裂(图6)㊂塔中北坡走滑断裂主要呈左行走滑,局部呈右行走滑,切图6㊀塔中北坡走滑断裂成因示意Fig.6㊀Origincartogramofstrike-slipfaultinnorthernslopeofmiddleTarimBasin割塔中隆起塔中Ⅰ号㊁Ⅱ号等多排NWW走向的逆冲断裂;海西早期,受东南方向阿尔金的强烈斜向挤压作用影响[13],塔中隆起及北坡处于张扭应力场中,加里东中期发育的走滑断裂带继承性活动,形成张扭性质的负花状构造;海西晚期,走滑断裂带局部还有继承性微弱活动,但总体已经最终定型㊂3㊀塔中北坡古生代的构造演化史塔中北坡历经多次构造变动后形成现今的构造格局,结合区域地质[16-17]及塔中北坡近期的研究,通过对区域地质模型的恢复,反演出塔中北坡古生代的构造演化过程(图7)㊂3.1㊀寒武纪 早奥陶世塔里木板块周缘发育北昆仑洋与南天山洋雏形,盆地内呈 东盆西台 的古地理格局,东部满加尔和库鲁克塔格地区表现为欠补偿的深水盆地,塔中北坡则处于盆地中西部统一的浅水碳酸盐台地发育区,具备加里东中期岩溶发育的物质基础(图7a)㊂此期塔中北坡处于克拉通内弱伸展背景,仅局部发育小型张性正断层,断距较小,延伸长度很短㊂3.2㊀早奥陶世末 中奥陶世北昆仑洋㊁北天山洋分别向中昆仑地体㊁中天山地体俯冲消减[16],塔里木板块南缘已转入压扭构造背景(图7b)㊂中奥陶世末发生加里东中期Ⅰ幕构造运动,塔中地区包括北坡处于NE-SW向的压扭应力场中,不仅形成了塔中Ⅰ号㊁塔中南缘等NWW向逆冲断裂,同时由于逆冲挤压应力的不均衡造成不同地块之间的差异运动,发育了多排近NE向的被动型走滑断裂,将卡塔克隆起与塔中北坡东西分块㊂卡塔克隆起区抬升幅度较高,一间房组全部及鹰山组上部地层剥蚀殆尽,而塔中北坡抬升幅度相对较低,仅一间房组顶部被剥蚀,并且自㊃162㊃㊀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黄太柱.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构造解析与油气勘探方向㊀㊀㊀㊀㊀图7㊀塔中北坡古生代构造演化史剖面位置见图1㊂Fig.7㊀PaleozoicstructuralevolutioninnorthernslopeofmiddleTarimBasin东向西越临近塔中Ⅰ号断裂带,剥蚀程度越严重㊂3.3㊀晚奥陶世晚奥陶世早期良里塔格组沉积初期,塔中北坡临近塔中Ⅰ号台缘坡折带的地区为台缘斜坡相的含泥灰岩㊁泥灰岩沉积,而远离塔中Ⅰ号台缘坡折带区则相变为泥岩沉积(图7c)㊂良里塔格组颗粒灰岩段沉积期,塔中Ⅰ号断裂带继续活动,发生明显的 台盆分异 ,卡塔克隆起区为孤立台地相的大套颗粒灰岩沉积,而塔中北坡发生快速沉降,相变为却尔却克组早期的碎屑岩沉积㊂晚奥陶世晚期,随着挤压冲断作用的加剧,卡塔克隆起区塔中Ⅱ号㊁10号等断裂带背冲形成高陡断垒带,斜坡部位沉积了桑塔木组碎屑岩沉积㊂塔中北坡为塔中前缘隆起的隆后凹陷,构造活动较弱,沉积了巨厚的却尔却克组复理石建造㊂3.4㊀志留纪 中泥盆世北昆仑洋最终闭合,中昆仑地体与塔里木板块南缘碰撞拼贴,引起塔中东南部强烈的逆冲褶皱变形(图7d)㊂同时伴随阿尔金强烈的造山作用,北民丰 罗布庄隆起向盆地内逆冲推覆,古城墟隆起形成并不断抬升㊂塔中北坡志留系从顺托果勒低隆向古城墟隆起西段逐层上超,古城墟隆起高部位志留系遭受严重剥蚀,并缺失整个泥盆系㊂同时东南方向的挤压应力在卡塔克隆起包括塔中北坡地区,叠加产生剪切分量,使早期形成的近NE向走滑断裂重新复活,并卷入了强烈的构造变形,一系列雁列构造㊁羽状构造沿主断裂附近发育㊂3.5㊀晚泥盆世 二叠纪晚泥盆世东河砂岩发生填平补齐的沉积,石炭纪全区再次广泛海侵,塔中北坡整体下降并接受沉积(图7d)㊂早二叠世末期的晚海西运动主要发生于塔中北坡西北部,沿北东向基底断裂产生挤压背景下的伸展作用,造成基性火山岩喷发,沉积了2个旋回的火山岩至火山碎屑岩㊂塔中北坡的构造㊃262㊃㊀㊀㊀㊀㊀㊀石㊀油㊀实㊀验㊀地㊀质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6卷㊀㊀格局最终定型㊂4㊀断裂系统对塔中北坡储层发育的控制塔中北坡已钻井揭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主要发育在一间房组顶部㊁鹰山组内幕㊁蓬莱坝组顶部3个层位,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洞㊁晶间(溶)孔和裂缝,储层类型主要为溶蚀孔洞 裂缝型㊂断裂系统形成的裂缝和后期发生的热液活动,对塔中北坡碳酸盐岩溶蚀孔洞 裂缝型储集体发育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㊂4.1㊀断裂对碳酸盐岩构造裂缝的控制塔中北坡主要为走滑断裂,构造应力变化大,基于碳酸盐岩脆性特征,走滑断裂活动导致断裂带附近碳酸盐岩内部形成破碎带及诱导裂缝带[18]㊂岩心与薄片观察发现,该区奥陶系碳酸盐岩裂缝类型包括构造缝㊁岩溶缝及成岩缝,其中以中 高角度的构造裂缝居多(图版a-h),同时也具有多期性,早期构造裂缝(加里东中期为主)往往被晚期构造裂缝(海西早期㊁喜马拉雅期为主)切割(图版b,e),并且早期构造缝多被方解石等充填为无效缝(图版d),而晚期构造缝多呈开启状态,为现今有效储集空间㊂沿构造裂缝往往会发生溶蚀扩大现象(图版c),多期不同产状裂缝交汇处发育大直径溶蚀孔洞,形成溶蚀孔洞 裂缝型储层㊂已钻井成像测井资料分析表明,塔中北坡裂缝主要为NEE㊁NNE走向,与该区走滑断裂带的走向具有一致性,可见裂缝受断裂的构造破裂作用控制,这从远离断裂带的古隆3井裂缝不发育的情况也可以验证㊂走滑断裂的性质对碳酸盐岩构造裂缝的发育具有控制作用,压扭性走滑断裂比张扭性走滑断裂控制的构造裂缝带宽且更发育[19]㊂塔中北坡加里东中期以压扭性走滑断裂为主,这将大大提高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㊂碳酸盐岩不同岩性的岩石弹性破裂强度不同,导致构造裂缝发育程度也有所不同,白云岩比灰岩坚硬和脆性强,更容易发育构造裂缝[20]㊂塔中北坡古隆1井6250m井段之上岩性主要为泥晶灰岩,6250m井段之下主要为灰质云岩及白云岩,而成像测井显示裂缝主要集中发育于6357 6424m井段[3]㊂4.2㊀断裂对碳酸盐岩埋藏溶蚀的控制塔中北坡走滑断裂向下均断穿了基底,基底之下的热液流体可沿走滑断裂进入上覆地层,并与奥陶系碳酸盐岩发生交代作用,有利于埋藏溶蚀作用的进行㊂古隆1㊁顺南4井鹰山组内幕灰岩中钻遇了灰色或深灰色的硅质岩(图版i-k),原岩为泥晶砂屑灰岩,被硅质交代充填(图版l)㊂硅质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呈半自形粒状 他形板状集合体分布,次要矿物成分方解石呈他形粒状分布在石英粒间(图版m,n)㊂硅质岩中构造裂缝十分发育,部分构造裂缝开启,并且沿裂缝发育大量溶蚀孔洞(图版i,j)㊂部分构造裂缝被石英和方解石半充填,沿裂缝壁常见到粗大的自形石英晶体及由石英晶体组成的石英晶簇,石英晶体大小约1 10mm,石英晶间还见到自形立方体的黄铁矿(图版o),一般认为是热液流体作用下形成的㊂该井石英中流体包裹体有一期均一温度在190ħ以上,也说明了热液流体的活动㊂深部热液流体作用形成的石英晶间溶孔㊁灰质溶蚀孔,对本区碳酸盐岩储层物性改善起着重要作用,顺南4井放空5.48m,漏失泥浆1500m3,表明发育大型的溶蚀孔洞 裂缝型储层㊂在有机质成熟作用过程中以及盆地演化后期阶段的烃类热降解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有机酸㊁CO2和H2S等酸性物质,沿着构造裂缝或缝合线运移,对周围的碳酸盐岩产生溶蚀作用㊂塔中北坡已钻井大部分普通薄片及扫描电镜观察均可见到有机质残留,通常呈干沥青的形式存在于晶间(溶)孔㊁微裂缝及溶蚀孔洞中㊂如古隆1井鹰山组云岩㊁灰云岩薄片观察显示(图版p),溶蚀孔隙几乎被沥青完全充填,孔隙的边缘被溶蚀形成不规则的形态,说明有机酸溶蚀作用发生在烃类运移或聚集的同时或者之前㊂5㊀断裂系统对油气分布与成藏的控制塔中北坡发育的几排走滑断裂带向下均断穿了基底,向上大部分未断至石炭系,只有少量断裂断穿了石炭系,导致目前油气显示与发现都集中在石炭系及以下层系㊂塔中北坡目前在多个层系发现了油气藏,油气具有 上下分层㊁上油下气 的分布特征(图8)㊂巨厚的以泥岩为主的却尔却克组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该组之下的碳酸盐岩层系整体表现为干气藏特征,如蓬莱坝组(顺南5井)㊁鹰山组内幕(古隆1井㊁顺南4井)为正常压力㊁高温的干气藏(干燥系数均大于0.97),一间房组(顺南1井)除干气藏外还发现了少量轻质油(密度0.7911g/cm3)㊂而却尔却克组 黑被子 之上的碎屑岩层系整体表现为油藏特征,如柯坪塔格组下段(顺9井)为轻 中质原油,上段(顺1井㊁塔中31井)为稠油㊂造成这种 上油下气 特征的原因除了受油气源的复杂性和油气充注的多期性影响外,笔者认㊃362㊃㊀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黄太柱.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构造解析与油气勘探方向㊀㊀㊀㊀㊀为最关键因素可能是却尔却克组厚层泥岩及其对走滑断裂带的泥岩涂抹作用,对晚期天然气生成后向上运移起了区域性封盖作用㊂塔中北坡走滑断裂控制了油气纵向分布的差异性,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影响㊂加里东中期Ⅰ幕构造运动时(中奥陶世末),满加尔坳陷中下寒武统烃源岩尚未达到生烃门限[21],此时塔中北坡形成的压扭走滑断裂对油气成藏贡献不大,但对储层发育具有较强改造作用㊂加里东晚期(图8a),随着巨厚的却尔却克组碎屑岩沉积,满加尔坳陷中下寒武统烃源岩快速进入生烃高峰期,此时塔中北坡走滑断裂处于静止期,油气只能在浮力作用下沿断裂破碎带中的裂缝或连通孔隙垂向渗流,故优先就近充注到寒武 奥陶系岩溶缝洞型圈闭中聚集成藏,这是塔中北坡奥陶系碳酸盐岩的第一个重要成藏期㊂该期寒武 奥陶系形成的油气藏由于埋深大,且地温高,大都经历了相态的转变,后期少量以残余油气藏的形式存在,如塔东2井的稠油[22]㊂海西早期,满加尔坳陷中下寒武统烃源岩进入了生干气阶段,同时中上奥陶统烃源岩开始排烃,此时塔中北坡形成的张扭走滑断裂处于活动期,油气在深浅层压力差作用下,沿断裂破碎带向上运移,中下寒武统烃源岩排出的天然气只有少量充注到寒武 奥陶系圈闭中(因圈闭早期大部分已被轻质油充满),其余大部分天然气均散失殆尽㊂中上奥陶统烃源岩排出的油气沿走滑断裂垂向运移到志留系构造 岩性复合型圈闭中,这是塔中北坡图8㊀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油气运移聚集示意Fig.8㊀PetroleummigrationandaccumulationinnorthernslopeofmiddleTarimBasin㊃462㊃㊀㊀㊀㊀㊀㊀石㊀油㊀实㊀验㊀地㊀质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6卷㊀㊀。

塔里木盆地下奥陶统蓬莱坝组沉积相特征

塔里木盆地下奥陶统蓬莱坝组沉积相特征
主 要集 中在寒 武 系和 中一 上 奥 陶统 , 下 奥 陶统 蓬 晰, 关于 可在地震剖面上进行区域追踪对 比.
莱 坝 组沉 积 相 方 面 综合 研 究 不 多【. 1陈新 军 等认 为早 】 奥 陶 世塔 中地 区 主要 发 育 开 阔 台地 相 【, 志 前等 认 2高 J
2 沉积相特征及类型
1 地质 背景
塔 里 木 盆 地 奥 陶纪 沉 积 演 化 受控 于 盆 地 构造 演 过 多次 小 的海 进 海退 . 1 蓬 莱坝组 岩 性 以中一 方 井 巨厚 化 . 寒 武 世 末 至 早 奥 陶世 初 , 里 木 盆 地 断 块 差 异 层 状 云岩 、含 灰质 云岩 为主 , 薄. 晚 塔 间夹 中层状 含 燧石 结 活 动 加 强 , 升 断块 形 成 水 下 隆起 , 陷断 块 沦 为 半 核云 岩 、含 燧石 结 核灰 质 云岩 , 部夹 泥质 灰 岩和 含 上 下 局 深 海 一 海 盆 地 , 开 了奥 陶纪 发 生 大 规 模 海 侵 的序 云泥 质灰 岩 . 4井岩 性 主要 是一 套较 纯 白云岩 , 深 揭 和 间夹
图 2 塔 里 木 盆 地 下 奥 陶 统 蓬 莱 坝 组 各 沉 积 相 地 震 反 射 特 征
F g2 i. Th e e tv h r c e it f c h s f a i er f c i e c a a t rs i o h p a e o r m l c Ea t
结构 . 盆地相 一般 沉积 薄层 灰泥 , 向厚度 变化 不大 , 横 地 剖面 显 示该 区 由北 向南地 层 厚度 减 薄, 断 巴麦 地 区 推 震剖面 上一般有一个 或几个反射轴 。 幅强、 续 性好 . 由北 向南依 次发育局 限 台地 相 、台地边 缘 相 、斜 坡相 振 连 32 蓬 莱坝 组地 震相 特 征 .

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史

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史

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史摘要:塔里木盆地是在前震旦纪陆壳基底上发展起来的大型复合叠合盆地。

盆地的形成经历了震旦纪—中泥盆世、晚泥盆世—三叠纪和侏罗纪—第四纪3个伸展-聚敛旋回演化阶段。

震旦纪到中泥盆世(古亚洲洋阶段或原特提斯洋阶段),盆地经历了陆内裂谷-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前陆盆地发展旋回;晚泥盆世到三叠纪(古特提斯洋阶段),塔西南边缘经历了陆内裂谷/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弧后伸展盆地-弧后前陆盆地发展旋回;侏罗纪到第四纪(新特提斯洋阶段),盆地经历了陆内裂谷(坳陷)-挤压调整作用-晚期前陆型盆地发展旋回。

陆内裂谷(坳陷)-挤压调整作用出现了3个次级旋回。

伸展期原型盆地地层层序较稳定,聚敛期原型盆地地层侧向变化大。

盆地演化与构造体制转换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与方式决定了盆地具有复杂的叠加地质结构,制约着油气聚集与分布的基本特点。

关键字:塔里木盆地;叠合盆地;构造特征;演化史1. 区域地质概况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介于天山、昆仑山与阿尔金山之间,面积达560000 km2。

盆地腹部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人称“死亡之海”,面积达330000 km2。

塔电木板块北与萨克斯坦板块相邻。

我国境内的伊犁地块(伊犁科克契塔夫微大陆的一部分)、中天山、吐-哈、噶尔地块等均是哈萨克斯地板块的组成部分。

塔里木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的分界线一般置于南天北缘,即沿哈尔克山北地-巴仑台—库米什—卡卢比布拉克一线[1]。

该线北侧为伊犁地块、中天山地块。

向侧为塔里木板块北部边缘及库鲁克塔格断裂。

一般认为.该线向两延伸与尼占拉耶夫线相连,但车自成等(1994)、李向东和李茂松(1996)认为,该界线向两延伸进人原苏联境内,与纳伦地块南缘断裂带相连、尼方拉耶天线(卡拉套捷尔斯科伊断裂带)延入中国境内.相当于狭义中天山的北界,即阿登巾拉克—拉尔墩断裂。

塔里木盆地即是一个典型的长期演化的大型叠合复合盆地。

它发育在太古代—早中元古代的结晶基底与变质褶皱基底之上,震旦系构成了盆地的第一套沉积盖层。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坳陷及周缘晚奥陶世古地震记录及其地质意义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坳陷及周缘晚奥陶世古地震记录及其地质意义

多种 类 型 的震 积 岩 , 尤其 是 发 现 了在 上 奥 陶统 存 在
的具 有拉 张性 质 的古地震 记 录—— 软沉 积物 布 丁和
潮坪、 三角 洲或 河 口平原 , 泊和海 湾 头/ 泽环 境 , 湖 沼 其 中粉 沙质 、 土质 沉积 物发 育且 富含 大量 的水 , 粘 易
于形 成 软 沉 积 物 变 形 构 造 ( e d e a. 1 8 ; S地 震 作 用 所 产 生 的 、 si e) mi 具 有 震 积构 造 和震 积岩 序 列 的灾 变 事 件沉 积 体 , 于 属 事件 性 沉 积 范 畴 。其 最 早 是 S i c e ( 9 9 在 研 eahr 16 ) l 究 中新 统 Mo try页岩 中粒 序 断 层 时 提 出 的地 震 n ee
内 容 提 要 : 过 对 钻 井 岩 芯 的 详 细 观 察 和 描 述 , 现 在 塔 里 木 盆 地 满 加 尔 坳 陷 晚奥 陶 世 开 阔 陆 棚 相 一 盆 地 相 通 发 沉 积 地 层 中 , 在 各 种 各 样 的 、 杂 的软 沉 积 物 变 形 构 造 , 要 有 液 化 流 动 构 造 , 括 液 化 砂 岩 脉 、 化 角 砾 岩 、 存 复 主 包 液 底 劈 构造 及水 性 卷 曲 变 形 与 震 积 不 整 合 等 。特 别 是 在 满 加 尔坳 陷 与 卡 塔 克 隆 起 结 合 部 塔 中 I号 断 层 的 下 降 盘 , 发 现存在米级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 以软 沉积 物 布 丁 变 形 构 造 为 主 , 形 构 造 的 上 、 均 发 育 不 等 厚 的 未 变 形 沉 积 层 。 变 下
1 )中国地质 科学 院地 质研 究所 , 国土资 源部 大 陆动力 学重 点实 验室 , 北京 ,0 0 7 103 ;

塔里木盆地沙漠区超深层碳酸盐岩地震资料精细处理技术

塔里木盆地沙漠区超深层碳酸盐岩地震资料精细处理技术

第45卷 第6期2023年11月物探化探计算技术COMPUTINGTECHNIQUESFORGEOPHYSICALANDGEOCHEMICALEXPLORATIONVol.45 No.6Nov.2023收稿日期:2022 10 09第一作者:赵锐锐(1982-),男,硕士,副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E mail:zhaoruirui-tlm@petrochina.com.cn。

文章编号:1001 1749(2023)06 0717 09塔里木盆地沙漠区超深层碳酸盐岩地震资料精细处理技术赵锐锐1,周 强2,彭更新1,胡晓亚2,孙海军1,陈 立2,李 忠2,王 珑2,王玉华2(1.中国石油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库尔勒 841000;2.东方地球物理公司 物探技术研究中心,成都 610213)摘 要:塔里木盆地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资源丰富,但勘探面临诸多挑战:其地表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出露巨厚沙丘,静校正和吸收衰减严重;上覆火成岩,多次波发育,信噪分离困难;埋藏超深,大于6000m,深层分辨率低;受二叠系火成岩影响,速度变化大,深度域精准建模难度大。

通过十余年不懈攻关,逐步形成了沙漠区超深层碳酸盐岩地震资料精细处理技术,其中,微测井约束层析反演沙漠区近地表结构,可以有效解决时间一致性问题;多信息综合识别长程及短程层间多次波,能够针对性压制提供优质的预处理道集;采用波动方程近地表犙补偿,可以解决沙漠吸收衰减问题,提高深层分辨率且目的层主频能够提高5Hz;VSP井控和火成岩小网格层析提高深度域建模精度,可以确保碳酸盐岩高精度成像。

大沙漠区超深层碳酸盐岩地震资料高精度成像技术,可精准刻画出走滑断层和缝洞,有效支撑了塔里木盆地1×109t级富满油田的勘探发现。

关键词:沙漠;超深层碳酸盐;Q补偿;多次波压制;建模;地震资料处理中图分类号:P631.4 文献标志码:A 犇犗犐:10.3969/j.issn.1001 1749.2023.06.040 引言碳酸盐岩油气总量约占全球油气总量的70%,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储层是塔里木油田原油上产的重要战略要地。

塔里木盆地南华纪_震旦纪盆地类型及早期成盆构造背景

塔里木盆地南华纪_震旦纪盆地类型及早期成盆构造背景
12 12 1 1 1 , , , , I J I W ZHOU X i a o b e i i a n h a i H o n h a o e n s h a n Y a l i n L WANG L CHENG g g , ,
E b o r a t o r o e n i c l t s d u s t a l o l u t i o n, h o o l r t h d e i e n c e 1.MO K e L a o O r B e a n C r E v S c o E a a n S a c S c e U n e y g g y,B j g y f f p
1 C 0 8 7 1, i n a 0 h , 2.M L K e L a o T e C o M i a n O i R e C h U n o T e C h 1 C h R b o r a t o r c t o n i c n t r o l l e d n e r a l i z a t i o n d l s e r v o i r, e n d u i v e r s i t c h n o l o e n d u6 0 0 5 9 i n a y f f y g y g y, g
南华系 — 震 旦 系 为 塔 里 木 盆 地 较 早 的 沉 积 盖 层, 以角度不整合覆盖于变质基底之上 , 其构造格局
; 收稿日期 : 修回日期 : 0 3 0 3 0 9 0 6 1 4 1 4 2 0 2 0 - - - -
控制了塔里木盆地之后的沉积 - 构造演化历史 。 前 人 对 塔 里 木 盆 地 周 边 露 头 区 震 旦 系 —寒 武 系 剖 面
V o l . 2 2N o . 3 2 M a 1 5 0 y

塔里木盆地中东部地区寒武系-奥陶系地震相分析与解释

塔里木盆地中东部地区寒武系-奥陶系地震相分析与解释
图 l 研 究工 区 构 造 略 图 ( 罗 俊 成 ,0 6修 改 ) 据 20
反 射特 征如 下 。
收 稿 日期 :0 6 l — O 20一 O 2
第一作者 : 季丽丹( 9 l ) 女 , 苏常熟 , 18 一 , 江 长安大 学资源学院硕 士研 究生, 构造 地质 学专 业, 究方 向造 山带与盆 地构 研
图 2 。
图 2是塔 东 2井 V P 标 定 , 认 了 T 、 。 。 S 确 。 T 一 和 Ts。 一 反射 层及 下部 的 Tg Tg Tg 反射 层 。 s、 s、 e
2 2 地 震相 带 划分及 各反 射相 特 征样 版 的 建立 .
根 据 分 析 , 东 地 区寒 武 系 一下 奥 陶 统 海相 碳 塔 酸 盐 沉 积基 本 可 以 划 分 为 8个 不 同的 地 震 相 带 , 其
的 。 引 研 究 区 奥陶系 以 Tg 或 Tg 3 5为 顶界 反 射面 ,以
T 6为底 界 反射 面 。T 3和 T 5分 别是 中上 奥 陶统 g g g 与上 覆 泥盆 系和 志 留系之 间 的不 整合 面 。研 究 区 中 南 部 中上 奥 陶统 高 角度 终 止 于 T 3界 面 , 失 志 g 缺 留系 , 部 则 与 Tg 北 5呈 低 角 度 不 整 合 接 触 特 征 。 Tg 上 奥 陶统 与 下 奥 陶 统 的 反射 界面 , 6为 下 5是 Tg 奥 陶统 与 下伏 寒 武 系 之 间 的反 射 分 界 面 , 界 面 上 该 下 , 震反 射 同相 轴基 本平 行 , 地 为一 个 整合 面或 假 整 合面 [ 。
1 1 区域 地 质 概 况 .
本 区地 震 资料 以二 维 为 主 , 次研 究选 定 了 可 此 用于 地震 地 层学 解释 的剖 面 20余 条 , 100 m, 0 约 60 k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断裂系统解析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断裂系统解析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断裂系统解析黄太柱【摘要】通过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钻井资料和地质资料综合对比分析,认为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断裂系统主体表现为逆冲断裂。

断裂主要在两个层次发育:一是发育在基底,构成基底断裂带或基底软弱带;二是发育在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中的断裂带。

玉北地区断裂系统由一系列呈北东东走向的断裂带组成,主要包括玉北7断裂带、玉北1断裂带、玉东1断裂带、玉东2断裂带、玉东3断裂带、玉东4断裂带等。

单个断裂带往往由一条主断裂及其伴生的一组次级断裂组成。

主断裂断面倾角上陡下缓,往深层在中-下寒武统盐岩层系中发生滑脱。

主断裂和次级断裂常形成背冲型断裂组合,在剖面上构成“断垒”形态。

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断裂带主要形成于加里东中期,经历了加里东中期早幕(早奥陶世蓬莱坝期)、Ⅰ幕(早-中奥陶世鹰山期)和Ⅲ幕(晚奥陶世)3个幕次的活动,海西晚期断裂活动非常微弱。

断裂带具有明显的分段变形特点,断裂系统和主不整合共同制约垂向构造分层。

%Based on accurate 3-D seismicinterpretati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drilling and geologicaldata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fault systems of the Yubei region in Tarim Basin are dominated by thrust faults .These thrust faults occur in two horizons .One is the basement where the thrusts consist basement fault zone ( or basement weak zones ) .The other is the Cambrian-Ordovician carbonates where a thrust zone occurs .The Yubei fault system consists of a series of NEE-trending thrust zones including Yubei No .7,YubeiNo.1,Yudong No.1,Yu-dong No.2,Yudong No.3 and Yudong No.4.Each single thrust belt is often composed of one main thrust and a set ofassociated secondary thrust faults .The fault plane of the main fault dips steeply at the upper part and flattens towards the deeper part ,and detaches in the Mid-Lower Cambrian salt la-yers.The main thrust and its associated secondary back-thrusts commonly form pop-up fault assemblage showing “fault-horse” geometry on profile .These fault zones in the Cambrian-Ordovician carbonate rocks were mainly formed in the mid-Caledonian ,experiencing movement of the early-epoch ( the Early Ordovician Penglaiba stage ) ,Ⅰ-epoch ( the Mid-Early-Ordovician Yingshan stage ) , and Ⅲ-epoch ( the Late-Ordovician ) of the mid-Caledonian .The fault movement was very weak in the Hercynian .The fault zones are characterized by significant segmented deformation .The fault system and ma-jor unconformities jointly control the vertical structural layering .【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9页(P98-106)【关键词】逆冲作用;滑脱作用;断裂系统;玉北地区;塔里木盆地【作者】黄太柱【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2玉北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区麦盖提斜坡东段(图1),中石化探区包括麦盖提1、麦盖提2和麦盖提3三个油气勘查区块,勘探面积12 978 km2。

色力布亚地区T8波组及地震异常体的地质解释

色力布亚地区T8波组及地震异常体的地质解释

色力布亚地区T8波组及地震异常体的地质解释
杨品
【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
【年(卷),期】1995(016)002
【摘要】T8反射波组是塔里木盆地色力布亚地区最显著和最稳定的地震反射层序之一。

可分为强振幅高连续多相位、强振幅高连续双相位和中振幅中连续减薄尖灭三种地震相类型,地质层位归属下第三系,反映了一套以泻湖相石膏及膏泥岩为主的沉积,色力布来西南部则可能发育正常的海相灰岩。

【总页数】8页(P127-134)
【作者】杨品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0.8
【相关文献】
1.地震勘探技术在解释地质异常体的应用分析 [J], 张向鹏;聂荣花
2.浅谈少数民族地区乡镇经济发展思路--以喀什地区巴楚县色力布亚镇为例 [J], 李蓓
3.三维地震勘探解释煤层地质异常体的应用 [J], 庄益明;吴奕峰
4.地震勘探在解释煤层中地质异常体的应用 [J], 张义才;丁海虹;禹凤林;刘凤荣
5.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在地质异常体解释中的应用 [J], 程彦;赵镨;林建东;张兴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泥岩形成的前积反射

泥岩形成的前积反射

泥岩形成的前积反射
蒲仁海;苏江玉;俞仁连
【期刊名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年(卷),期】2012(047)004
【摘要】在塔里木盆地于奇地区上三叠统的大套泥岩中发现了一个由低速泥岩形成的自东向西的叠瓦状前积地震反射,它本身由三个朵叶体组成,每个朵叶的面积约为30-45km^2,厚度为15-20m。

如今有三口钻井揭示该前积反射为较低速深灰色纯泥岩所形成,发育于较高速的深灰、暗褐灰色含钙质泥岩背景中。

前积体反映的古沉积斜坡坡度约为2.1°。

因沉积背景为半深一深湖相,故该前积体可能为湖底泥质重力流沉积。

在该区北部靠近轮南断裂附近下降盘相同层位还存在一个白北向南的前积反射,YQ2井揭示该前积体也由低速泥岩构成。

【总页数】5页(P624-628)
【作者】蒲仁海;苏江玉;俞仁连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地质系·大陆动力学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中国石化西北分公司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石化西北分公司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
【相关文献】
1.莫东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一段叠瓦状前积地震反射特征的地质意义 [J], 周路;关旭;雷德文;沈金龙;李先艳;吴勇
2.松辽盆地十屋断陷前积反射特征及意义 [J], 刘朋波;蒲仁海;刘娟霞
3.前积反射的地质解释 [J], 蒲仁海
4.镜面反射——大套泥岩地震强反射的一种成因 [J], 沈章洪
5.利用地震反射前积结构确定古水流体系 [J], 朱筱敏;信荃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塔里木盆地地震剖面地质解释及其构造演化

塔里木盆地地震剖面地质解释及其构造演化

塔里木盆地地震剖面地质解释及其构造演化
戴福贵;杨克绳;刘东燕
【期刊名称】《中国地质》
【年(卷),期】2009(036)004
【摘要】从地震剖面显示塔里木盆地发育为手风琴式演化史,大体上形成三层"断-坳"结构:(1)震旦系的"断",古生界-三叠系的"坳";(2)侏罗系的"断",白垩系的"坳";(3)古近系的"断",新近系的"坳".断陷与坳陷分别由拉张与挤压应力场所致,这种应力场的变化是由相邻洋壳板块俯冲倾角由小到大的变化所引起的.由于地壳的多旋回运动,多次发生构造沉积演变,构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多领域、多种圈闭类型的油气藏,从震旦系-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各断陷-坳陷结构的盆地都具有可能形成油气藏的地质条件.
【总页数】14页(P747-760)
【作者】戴福贵;杨克绳;刘东燕
【作者单位】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河北,涿州,072751;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河北,涿州,072751;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河北,涿州,0727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42
【相关文献】
1.地震剖面的地质解释 [J], 程梦洁
2.地震剖面的地质解释 [J], 程梦洁
3.华北盆地地震剖面地质解释及其构造演化 [J], 戴福贵;刘宝睿;杨克绳
4.大别山黄石-六安反射地震剖面新的地质解释 [J], 徐树桐;袁学诚;吴维平;刘贻灿
5.地震剖面的地质解释 [J], 程梦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震反射波的名词解释

地震反射波的名词解释

地震反射波的名词解释地震反射波是地球科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在地震勘探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反射波是指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遇到不同密度或性质的界面时发生的一种现象。

在地震勘探中,我们通常使用震源产生的地震波辐射到地下,然后通过地下不同介质的反射来获取地层信息。

地震反射波的产生与传播地震反射波的产生源自地震波的辐射。

当地震波通过地下介质传播时,如果遇到介质的密度或岩性发生变化,就会发生反射现象。

当地震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介质的特性发生变化,导致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改变,引起波前形态的畸变,从而产生反射波。

地震反射波的传播路径是从震源开始,经过地表、地下不同介质的反射,最终到达地震仪或接收器。

地震反射波穿过地下介质时会发生多次反射,这些反射波被接收器记录下来,并通过对反射波进行分析与解释,我们可以了解地下的地层构造、岩性分布、油气资源等。

地震反射波的特征与解释地震反射波具有一些特征,通过对这些特征的解释,可以获取地下结构的信息。

首先,反射波的振幅与地下界面的反射系数有关,反射系数是指地震波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的传播时能量的变化。

反射波的振幅越大,说明反射系数越大,反之亦然。

通过测量反射波的振幅变化,我们可以推测地下介质的变化情况。

其次,反射波的到时与地下界面的深度有关,到时是指地震波从震源到达接收器所经历的时间。

通过测量不同地层的到时,我们可以推断地下界面的深度分布。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是多次反射,当地下存在多个界面时,反射波会经过多次反射。

多次反射波的振幅逐渐减小,到达接收器的时间延迟。

通过分析多次反射波的振幅衰减和时间延迟,我们可以确定多层地下介质的存在。

地震反射波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地震反射波在地质勘探中有广泛的应用。

地震勘探是通过分析地震反射波的振幅、到时和频率等信息,确定地下的地层构造、岩性分布、油气资源等。

这对于石油、矿产等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地震反射波还可用于识别地下构造,例如地下断层、构造圈闭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里木盆地主要地震反射波组的地质属性说明
0反射波组:为第四系底,新近系上新统库车组顶;
T
1
0反射波组:为库车组底,中新统康村组顶;
T
2
1反射波组:为康村组底,中新统吉迪克组顶;
T
2
2反射波组:为中新统吉迪克组底,古近系渐新统苏维依组顶;
T
2
3反射波组:为苏维依组底砂岩顶;
T
2
0反射波组:为古近系底;
T
3
1反射波组:为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顶;
T
3
1-1反射波组:为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第三段(砂岩,产油)顶;
T
3
2反射波组:为下白垩统卡普沙良群巴西盖组顶;
T
3
3反射波组:为下白垩统卡普沙良群舒善河组顶;
T
3
4反射波组:为下白垩统卡普沙良群亚格列木组顶;
T
3
0反射波组:为侏罗系顶;
T
4
1反射波组:为中(或下)侏罗统煤层顶;
T
4
6反射波组:为三叠系顶;
T
4
6s反射波组:为上三叠统哈拉哈塘组砂岩(第三油组)顶;
T
4
6z反射波组:为中三叠统阿克库勒组上砂岩(第二油组)顶;
T
4
6x反射波组:为中三叠统阿克库勒组下砂岩(第一油组)顶;
T
4
0反射波组:为二叠系顶;
T
5
1反射波组:为二叠系火山岩顶;
T
5
4反射波组:为下二叠统南闸组(或石炭系小海子组)顶;
T
5
6反射波组:为石炭系标准灰岩(双峰灰岩)顶;
T
5
7反射波组:为东河塘组(含砾砂岩段或东河砂岩)顶;
T
5
0反射波组:为海西早期构造运动造成的不整合面,在大部分地区为东河塘组底或中下泥盆统—上志留统克孜尔塔格组顶;
T
6
1反射波组:为中志留统依木干他乌组顶;
T
6
2反射波组:为下志留统塔塔埃尔塔格组下段(红色泥岩段)顶;
T
6
3反射波组:为下志留统柯坪塔格组中段(灰色泥岩段)顶;
T
6
0反射波组:为奥陶系顶;
T
7
2反射波组: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顶;
T
7
4反射波组:为加里东中期Ⅰ幕构造运动造成的不整合面,在隆起区可能为下奥陶统蓬莱坝组或中下奥陶统鹰山组顶;在T
7
斜坡区可能为鹰山组或中奥陶统一间房组顶;在盆地相区为上奥陶统恰尔巴克组底;
0反射波组:为寒武系顶;
T
8
1反射波组:为中寒武统盐膏岩顶;
T
8
0反射波组:为震旦系顶;
T
9
反射波组:为前震旦系顶;
T
D
1-1反射波组:为中寒武统盐间碳酸盐岩顶;
预留:T
8
0反射波组:为南华系顶;
T
10
0现暂为奥陶系顶,只是生产上使用的界线,即柯坪塔格组下段(底砂岩段)的底,其下为桑塔木组泥岩;而特别说明:T
7
从生物地层角度分析,志留系与奥陶系的界线应置于柯坪塔格组中段(灰色泥岩段)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