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语文北京的春节导学案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第【1】篇〗《北京的春节》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腊月、初旬、展览、蒜瓣、饺子、翡翠、杂拌儿、榛子、栗子、爆竹、风筝、逛庙会、走马灯、零七八碎、万象更新、张灯结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体会节日习俗中蕴含的民族传统文化。
3、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详写略写的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5分钟)同学们,咱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块土地诞生了许许多多的民族,各民族的生活习惯、节日、服饰等等都不同。
这些点点滴滴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本单元,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去欣赏那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画吧!这第一幅画画的是《北京的春节》,咱们天津与北京毗邻,春节的风俗习惯也大同小异,大家能不能说说看,你们是怎么过春节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8分钟)1、默读课文。
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热闹、喜庆、隆重等)2、师生交流生字词和专业词汇。
(1)课件展示生字词,学生轮读,强调“蒜瓣、翡翠、榛、栗、爆”等字词的写法。
(2)通过问答“腊月、初旬”具体指什么日子?让学生发现其他节日并归纳了解春节、小年、元宵等具体指哪些日子。
(3)班级交流、师生共同解决少见词汇,如“空竹、守岁”等。
三、理清课文的整体脉络和春节期间的风俗习惯。
(11分钟)1、快速浏览课文,合作填表。
2、汇报交流表格,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
3、根据表格,分清详略。
四、自由朗读,重点朗读详写的部分,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5分钟)1、自由朗读课文,如果有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读好。
2、展示朗读:将自己着重练读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北京的春节》导学案(精选12篇)
《北京的春节》导学案(精选12篇)《北京的春节》导学案篇1预习目标:1.能够读准课文中生字的读音;2.读熟课文,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
预习内容:一、我会读腊八粥蜜饯掺和黏稠通宵小贩水浒传娴熟毛驴翡翠熬粥榛子二、我会填腊七腊八,。
灯庙七八万象不同三、我知道1.文章按顺序,以人们的活动为线索,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就开始了,到才结束的民风民俗。
2.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元日》中“,春风送暖入屠苏。
”四、我不解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或收获,请写在下面:《北京的春节》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2.了解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二、小组合作探究:1.默读单元导读,了解单元内容,看看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2.默读静思,整体把握《北京的春节》课文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并完成下表:(教师可以画在黑板上,在授课时让学生到黑板板书)时间风俗习惯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的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和同组同学讨论一下。
3.找出课文中描写小孩子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联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感兴趣的,可以简单写一写。
三、深入探究:提出你认为值得讨论的问题,也可以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或者民风民俗的认识。
四、积累提高:你知道哪些关于春节的或者诗词,请写在下面:五、布置作业:你是怎样过春节的?选择你认为最有趣或者印象最深的风俗习惯写一段话。
《北京的春节》板书设计时间风俗习惯热闹隆重祥和注:表格中的内容可以在教师授课时,检查小组探究中适时让学生到黑板上板书。
《北京的春节》课堂检测一、看拼音写汉字:xún cùjiǎo biānzhenɡ初 ( ) 酿 ( ) ( ) ( ) 子 ( ) 炮风 ( )bànɡuànɡsuàn mài杂儿庙会腊八芽糖二、回顾课文,回答问题:1、春节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
1.《北京的春节》任务单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通过生活识字、工具书等方法,自主学习生字词,能正确读写“醋、饺、拌”等15个生字和“热情、自傲、饺子”等词语。
2.能通过表格梳理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同时能结合具体语段分清文章详略,体会并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3.能抓住重点词语,通过朗读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4.能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体验,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春节习俗。
【课前预习】1.课文朗读:出声朗读至少2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段。
2.词语识记:(1)下列词语读2遍+文中圈画+认真抄写1遍规矩初旬腊七腊八,冻死寒鸦热情熬腊八粥自傲菱角泡腊八蒜高醋饺子翡翠杂拌儿蜜饯掺和万象更新鞭炮焚化眨眼通宵间断万不得已截然不同燃放亲戚小贩摆摊儿白云观彼此贺年无暇顾及轿车赛骆驼娴熟元宵恰好悬灯结彩火炽一律彩绘庸俗独出心裁残灯末庙闲在分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写出它的另外读音并组词。
万象更.新()间.()断白云观.()分.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整体感知:通过预习,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是按什么顺序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内容梳理:圈画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找出春节里人们的活动并填写下表。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6北京的春节导学案
6 北京的春节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二、知识链接三、自学交流定向自学(一)快速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
1、通过自学,我知道了这些字词的意思:2、还有这些生字词我没有理解:3、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合作交流定向自学(一)1、小组合作:建议小组合作1、2定向自学(二)1、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或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3、作者写了哪些天中人们的活动?在书中用笔画出来。
4、围绕春节的热闹,作者都写了哪些重要日子?你能完成下面表格吗?合作交流定向自学(二)1、小组合作:建议小组合作1、22、全班交流:建议全班交流3四、归纳总结五、巩固提升六、学习反思本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我还需要努力的地方: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二、知识链接1、听写词语。
2、围绕春节的热闹,作者都写了哪些重要日子?三、自学交流定向自学(一)1、老北京的春节,节前的年味主要表现在哪里?(重点交流节前都有哪些重要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人们的主要活动、讲究及人们的心态)2、过节时重点写了哪几个日子?过节最大的特点是什么?3、同是热闹,但闹中各有不同,默读思考:除夕、初一、正月十五这三个日子各自的特点是什么?4、这些感受你们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你能有感情的读一读吗?5、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第二篇短文,比较:同是写除夕,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合作交流定向自学(一)1、小组合作:建议小组合作1、2、32、全班交流:建议全班交流3.53、我的疑问:定向自学(二)1、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再读腊八一段,思考:腊八的活动很多,为什么单写腊八粥、腊八蒜,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种抓主要特点描写的方法文中还有很多,你能再举一例吗?3、自主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第一篇短文,比较:同是写过年,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4、假如此时再请你写春节,你打算怎样写?合作交流定向自学(一)1、小组合作:建议小组合作1232、全班交流:建议全班交流1233、我的疑问:四、归纳总结五、巩固提升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六年级语文《北京的春节》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北京的春节》导学
案
教学目标:
1、研读课文,深入了解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感受老北京春节浓浓的年味。
2、对比阅读《过年》《除夕》体会作者在写作方法上的异同,从中受到启发。
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热爱。
重点难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中国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地表达。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北京春节的浓烈的“年味”其实在整个春节的系列....
二、新授
学习第一部分:
1、自读第一部分,把你感到人们忙碌的地方画出来。
(1)人们忙着熬腊八粥。
(2)人们忙着泡腊八蒜。
(3)孩子们忙着买拌儿...
(4)大人忙着买过年吃...
(5)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6)忙着大扫除。
2、指导感情朗读。
|3、从这一部分,你还了解到哪些习俗呢?
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第7自然段,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通过这一自然段的学习,你们又了解了北京春节的哪些习俗?
3、请大家读第9自然段,人们都看什么去了?
4、你知道庙会是怎么回事了吗?你在图.上都看到了什么?
5、请同学们读一-读10~12自然段,你又读懂了什么?
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
年前忙碌
过年热闹喜庆、欢乐
年后平静
课后练习:
1、课文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那几天是详写?那几天是略写?有什么好处?
2、联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过春节的?。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体会作者对北京、对生活的热爱。
3.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并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关于童谣的课件;各地区各民族春节习俗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能说说你们家乡过春节的一两件事吗2.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去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请学生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自己不太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交流汇报,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的、断然分开的样子。
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本课指除夕夜的“闹”与元旦的“静”形成鲜明对比。
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
更,变更。
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三、细读课文,了解习俗1.北京的春节从哪天开始,到哪天结束2.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填写下表,主要事例写得详细一点。
时间主要事例腊八腊八粥,腊八蒜腊月十九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意儿二十三祭灶除夕穿新衣,贴对联和年画,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祭祖,守岁元旦男人出门拜年,女人在家待客,逛庙会元宵悬灯结彩,放花炮3.交流填表情况,老师相机在表格中板书关键词。
有不同意见的相互讨论。
4.观察上表,你知道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吗四、朗读体会,感受民俗1.通过阅读填表,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
北京的春节(导学案).doc
6北京的春节 (导学案 )第二单元本单元课文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选编了 3 篇课文。
这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编排上采用了“一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的方式。
文章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俗等各个角度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画。
精读课文《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
两篇略读课文《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分别从戏曲、建筑和生活习俗等方面介绍了不同民族的特点。
这一单元课文以介绍性的语言为主,侧重于谋篇布局及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二”及“回顾·拓展二”,让学生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激发学生探究不同文化的兴趣,并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题内容简说《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再现了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北京的春节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课文讲的是藏戏的形成和其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表藏戏现了藏戏突出的雪域神奇色彩和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
各具特色的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民居展示了我国地方民居的多姿多彩。
1.会写 14 个生字,自主学习掌握本单元的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心感受作者介绍的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3.引导学生学习详写和略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以及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
1.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好句。
2.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6北京的春节 (导学案 ) 3.6. 2 3 7* . 1 2 8* . 1 2 · 3 4 · 1 21.2.3.6.北京的春节“”1.2.21.14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热闹、喜庆的气氛。
《北京的春节导学案》
《北京的春节》导学案
一、导入
在中国,春节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家家户户团聚的时刻。
而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春节的庆祝活动更是热闹非凡。
今天我们就来进修一下《北京的春节》,了解北京人是如何庆祝这个重要节日的。
二、理解
1. 请大家观看视频《北京的春节》,回答以下问题:
- 视频中北京的春节庆祝活动有哪些?
- 北京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 为什么说北京的春节庆祝活动热闹非凡?
2. 请大家阅读文章《北京的春节庆祝活动》,回答以下问题:
- 北京春节庆祝活动的起源是什么?
- 北京春节庆祝活动中的主要活动有哪些?
- 为什么说北京的春节庆祝活动吸引了浩繁游客参与?
三、拓展
1. 请同砚们自行搜索资料,了解一下其他城市的春节庆祝活动,与北京的有何不同的地方?
2. 请同砚们谈谈自己家乡的春节庆祝活动,有哪些特色传统习俗?
四、实践
1. 请同砚们分组,设计一份关于北京春节庆祝活动的海报,展示给全班同砚。
2. 请同砚们撰写一篇关于北京春节庆祝活动的作文,分享自己对这一传统节日的理解和感受。
五、总结
通过进修《北京的春节》,我们不仅了解了北京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和庆祝活动,也增进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希望大家在未来的春节中,能够传承和发扬这些传统,让中国文化的奇特魅力得以传播和传承。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北京的春节》 人教部编版
《北京的春节》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5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鞭炮、间断、骆驼、分外、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二、学习重难点1.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三、课前预习1.搜集关于春节的来历、童谣等。
春节的来历:年兽又称年。
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恶兽。
相传古时候每到年末的午夜,年兽就会进攻村子。
为了防止年兽的再次骚扰,放爆竹、贴春联渐渐成为节日习俗,春节由此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潜移默化地沿袭至今以及影响世界各地。
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2.搜集各地过春节的民风民俗。
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
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
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除夕: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除夕”。
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日子。
由于农历大月有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除夕的日期也就有廿九、三十的不同了。
但是这一天常常不论是二十九还是三十,习惯上都被称为“大年三十”。
《北京的春节》导学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品预习导学案1.北京的春节【学习目标】1.会写“蒜、醋”等15 个生字,理解“热情、自傲”等20个词语。
2.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把握详略安排及其效果。
3.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感受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
4.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体验,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春节风俗。
【走进作者】老舍:(1899—1966)满族,生于北京。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中国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老舍的作品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自主预习】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给下列生字注音并组词。
酸()燃()宵()贩()醋()眨()(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分()间()(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圈起来,读两遍。
腊八蒜陈醋饺子摆摊儿杂拌儿眨眼通宵燃放小贩彼此贺年轿车骆驼恰好(4)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腊月:初旬:小年:庙会:娴熟:2.再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有感情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梳理全文的主要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2)节前准备“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①最后一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A.引用“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则谚语是为了突出腊八的寒冷。
( )B.“这不是粥”意在说明腊八粥熬制方法独特,根本上与“粥”不同。
( ) (3)新年热闹①除夕:除夕这一天的热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_; H______________;②初一:初一大家都在干些什么?连一连。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第【1】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2.学习课文安排有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重点难点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重温过年的热闹气氛。
1.听歌曲《恭喜》,回顾除夕。
2.除夕过后,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节到了。
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当然是赏灯。
正如一首诗中所写的那样: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
真是升平良夜景,万家楼阁月明中。
二、走进元宵节,赏万家灯火。
1.如果说除夕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热闹,那么元宵节的灯会则是全民同庆的狂欢。
认真默读第11、12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灯特别多?(灯的数量多: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
灯的种类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2.想象一下,如果你走进了老北京的元宵灯市,都会看到什么灯?(请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尽可能展开想象,如牛角灯、纱灯、玻璃灯、彩绘灯、走马灯、纸灯、冰灯等,来体会老北京处处张灯结彩、灯市如昼的热闹景象)3.通过朗读,把灯的多和人的高兴表现出来。
三、领悟表达特点。
1.快速浏览课文,从哪儿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引导学生从具体语句中,感受老舍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平易简约而又颇有些幽默的“口语化”语言之中,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等)2.作者是怎样使春节这一民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是按时间顺序有条理地写春节,二是有详有略,对于春节中的高潮部分进行详细描写,而其他部分则简略介绍,使我们对通宵达旦的除夕和张灯结彩的元宵节印象深刻)3.对比写法。
(1)提问:作者写这篇文章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2)引导分析:这篇文章为什么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它在表达手法上有什么特点?(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一是按时间顺序进行有条理地叙述:二是详略得当,详写春节中的高潮部分,略写其他部分;三是语言通俗、简练。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北京的春节》导学案
《北京的春节》导学案
一、本课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二、教师准备
1.留预习作业
2.利用乐教乐学推送微课。
三、学生自学
(一)自主学习要求。
1.先熟悉课本再观看微课(最好边看边做笔记)。
(二)对微课视频内容进行验收。
1.检测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
gēng xīn biān pào là yuè tōng xiāo jiān du àn guāng jǐng
( ) ()()()() ( ) rán fàng zhǎn lǎn jié rán bùtóng zhāng d ēng jié cǎi
( ) ()()()2.按照微课内容进行练习。
阅读《北京的春节》片段,回答问题
四、教师跟进
1.对于学生上传的作业及时批复。
2.根据本班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归纳总结,及时反馈给家长。
3.教师集中解答(可以录屏也可以在群里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个别再有问题可以单独沟通。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北京的春节习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北京的春节习俗。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幻灯片展示北京的风景图片,引出话题:“你们知道北京的春节有什么特别的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观察,激发学生对春节的兴趣。
【探究】1. 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北京市区在春节期间的变化,比如人们张贴的对联、放的烟花爆竹等。
学生可以通过家庭作业和班级调查来获取信息。
2.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春节习俗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北京的春节习俗有哪些,并找到相应的图片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3. 学生进行汇报,进行展示和分享。
【拓展】1.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汇报内容,指导学生观察和归纳。
比如:北京人喜欢贴年画、挂红灯笼,这两个习俗有什么寓意呢?2. 让学生体会到这些习俗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习俗。
3. 教师可以讲述一些有趣的事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北京的春节习俗。
【巩固】1.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回答以下问题:你对春节有什么新的了解?你觉得最有趣的春节习俗是什么?3. 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强调学生要热爱家乡和传统文化,珍惜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
四、课后作业:1. 布置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乡的春节习俗,并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春节的小作文。
2. 学生可以组织班级春节文化展览,展示各地春节习俗和特色风味,增加互动和了解的机会。
五、板书设计:《北京的春节》六、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思考,了解了北京的春节习俗,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图片展示,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1 北京的春节 导学案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答案。
(2)默读课文,合作填写学生活动卡。
2.全班交流,理清顺序,说说对北京春节的总体印象。(年前——繁忙;过年——热闹;结束——祥和。)
3.朗读,体会。
1.浏览课文,找出重点词语,梳理顺序。
2.在合作中对答案进行归纳,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注重朗读的指导,在读中悟,在读中有所收获。
1《北京的春节》导学案
课题
北京的春节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写“蒜、醋”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热情、自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春节热 闹、喜庆的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春节图片和视频。(教师)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用时:3分钟)
1.概括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
(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畅谈本课所得。
2.完成作业。
关注学习所得,学后有归纳、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认知。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7.品读课文,交流体会。
1.围绕问题,读书思考,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思维碰撞,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分组学习,在小组内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收获。
3.研读课文,领悟写法,体会详略结合的写法的好处,为自己写作做准备。
《北京的春节》导学案
《北京的春节》导学案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你们几个课外知识怎么样?1.一日之计在于晨,(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4.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2、你们真棒!这些名句都是关于读书的,说明读书确实很重要。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最重要的节日之一,那么,你们对北京的春节了解多少呢?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相信学完这篇课文,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听读,纠正字音后练习读熟。
3、默读课文分段,看看课文是分几个部分写的,每个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1—7自然段,写春节的开始和腊月的景象;第二部分8—11自然段,写春节中传统的风俗和到处的热闹情景;第三部分12—13自然段,写春节中花灯和人们的彩结,还有儿童买各种玩具;第四部分14自然段,写守岁和拜年。
)三、细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1、自由读第一部分,思考:作者笔下的腊月给你什么印象?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2、指名读,齐读第7自然段。
讨论:这部分重点写了什么?起到什么作用?(重点写过年时的热闹情景和“我”的“欢喜”心情。
为下文作铺垫。
)3、春节中这么多的习俗,作者重点写了什么?(腊月、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4、默读全文,找一找全文的中心句。
(北京的春节是……)四、学习腊月部分。
1、快速浏览第一部分,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理解“腊七腊八,冻死寒鸦”的意思。
你仿佛看到什么?说一说。
2、作者除了写腊月的天气,还写了什么?(人们的活动)你能用成语概括吗?(忙碌)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第二自然段)男女老少都在为过年而忙碌着。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第二自然段)你能用几个成语概括吗?(第二自然段)五、指导写字:1、同桌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及书写要点。
2、集体反馈。
教师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蒜”字中的“示”不能写成“衣”。
六下语文北京的春节导学案
《北京的春节》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用心读文。
我已经读了遍课文,最快一次用时分钟。
二、了解作者。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搜集到关于他的资料有
三、读准字音,选择正确的画“√”。
1. 这不是粥.(zhōu zōu),而是小型的农业博览会。
2. 新年时显出万象更.(gēng gèng)新的气象。
3. 北京虽然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fèn fēn)外热闹。
4. 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chì zhì )而美丽。
四、词语积累。
我从课文中学习到了以下带有“年味”的词语:
带有京腔京韵的词语有:
借助资料,我理解了以下词语:
:
:
:
五、按顺序排列节日活动。
()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
()泡腊八蒜过年吃饺子用。
()买杂拌儿、爆竹、各种玩意儿,准备过年。
()孩子们逛庙会、看野景、骑毛驴,还能买到新年特有的玩具。
()大扫除一次,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
1。
北京的春节导学案
北京的春节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独特的民俗文化。
2、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3、品味老舍先生“京味儿”语言的特点,体会语言的魅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了解北京春节的时间顺序和风俗习惯。
(2)品味老舍先生语言的特点,感受其表达效果。
2、难点(1)体会作者有详有略安排内容的好处。
(2)理解一些民俗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老舍(1899 年 2 月 3 日—1966 年 8 月 24 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
因为老舍生于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
2、北京春节的背景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
北京作为古都,其春节的习俗更是丰富多彩,反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传统。
四、课文解读1、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北京的春节从哪天开始,到哪天结束?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到正月十九结束。
(2)按照时间顺序,课文依次写了哪些重要的日子?课文依次写了腊月初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六、正月十五、正月十九等重要的日子。
2、详细分析(1)腊月初八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八粥用各种米、豆、干果熬成,是一种农业丰收的象征。
腊八蒜在腊八这天泡制,到了过年时,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辣味,吃饺子时就着腊八蒜,别有一番风味。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要祭灶王。
传说灶王在这一天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的情况,人们为了让灶王多说好话,就用糖瓜等供品来祭祀他,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北京的春节-人教新课标
18、《北京的春节》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学习重、难点]1、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2、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内容导航]老舍本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终年67岁。
老舍一生共写了计800万字的作品,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主要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航:课文导读“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中国的传统节日数春节最热闹了,但在我国,各地过春节的习俗也不一样。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重温那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那独特的民俗文化。
同学们,一提到预习,我们首先想到把课文读熟,这是理解课文的前提,重要的是同学们在读书时要学会思考,并留下思考的痕迹,也就是会批注——文中列举哪些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作者运用哪些方法写出这些民俗特点的?【预习检测】:1、读准字音,选择正确的画√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博览会。
(zhōu zōu)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gēng gèng)北京虽然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fēn fèn)2、读拼音,写词语jiǎo zi fěi cuì biān pào zhēn zi lì zi sì yuàn( ) ( ) ( ) ( ) ( ) ( )zhāng dēng jií cǎi wàng xiàng gēng xīn fēng zhēng( ) ( ) ( )3、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写在()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式各样( ABAC)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 3. 找出文中表示“全部、都”意思的词语:
4. 给文中缺少标点的地方补上合适的标点。
5.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请你联系上下文,想想春 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说元宵是“又一个高潮”?
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 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
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 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1. 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 2. 照样子再写三个词语。
6. 作者在这段话中着力描写灯的 ___________ 多, ___________ 多,为的是突 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参考答案】 一、 1. 指春节快要结束了。
2. 清闲自在。 二、 1. 寓意来年的日子蒸蒸日上。
2. 寓意新的一年有新的开始,从里到外都是新气象。 3. 寓意新的一年全家幸福。 三、 1. zh ē nɡ ji é pù zhuà n 2. 半遮半掩 绘声绘色 载歌载舞 糊里糊涂(格式一致即可) 3. 一律 清一色 通通 4. ,,,,;《 》 《 》 , 5. 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除夕、初一、十五。因为家家户户吃元宵,处处张 灯结彩,灯的数量多、种类多,观者多,非常热闹。 6. 数量,种类,“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或“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 子”
我从课文中学习到了以下带有“年味”的词语:
带有京腔京韵的词语有:ຫໍສະໝຸດ 借助资料,我理解了以下词语: : : :
五、按顺序排列节日活动。 ( )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 ( )泡腊八蒜过年吃饺子用。 ( )买杂拌儿、爆竹、各种玩意儿,准备过年。 ( )孩子们逛庙会、看野景、骑毛驴,还能买到新年特有的玩具。 ( )大扫除一次,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
2. 过年的时候穿新衣: 3. 过年的时候吃豆腐:
二、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
zhēnɡ zhènɡ)月十
五,处处张灯结 (ji ēji é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
(p ù pū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 □有的一律是玻璃的 □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 □有的 都是纱灯 □有的通通彩绘全部 □红楼梦 □或 □水浒传 □(zhu ànchuán)故事 □有的
一、用心读文。 我已经读了
二、了解作者。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北京的春节》导学案
第一课时
遍课文,最快一次用时
分钟。
,我搜集到关于他的资料有
三、读准字音,选择正确的画“√” 。 1. 这不是粥.(zhōu zōu),而是小型的农业博览会。 2. 新年时显出万象更.( gēng gèn)g 新的气象。 3. 北京虽然是城市, 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 而且过得分.(f è n f ē n外) 热闹。 4. 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 .(chì zhì) 而美丽。 四、词语积累。
1
《北京的春节》学案二
一、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春节在正
月十九结束了。
残灯末庙:
2.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闲在:
二、春节有许多有意思的习俗,你知道它们的寓意吗?
1. 过年的时候蒸包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