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FoxPro数据库与多表操作

Visual FoxPro数据库与多表操作
Visual FoxPro数据库与多表操作

FoxPro 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

FoxPro 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 1.FoxPro简介 FoxPro2.5是Microsoft公司1993年推出的产品。1993年1月发布了FoxPro2.5for DOS和FoxPro2.5for windows两个版本,成为目前微机上最快、使用最广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FoxPro2.5的新特点: 增强32位产品的特性;跨平台的开发; 新增或增强的命令与函数; 新的生成器命令; 新的系统内存变量。 由于FoxPro for DOS与FoxPro for windows相互兼容,下面就只简单地介绍一下FoxProˉfor windows的一些功能。 FoxPro for windows的常用工具集(菜单生成器、屏幕生成器、报表生成器)充分发挥Winˉdows的图形能力。这些能力包括图象显示、字模使用以及Windows元素与控制的应用,还可以用Bitmaps 作为屏幕的背景。 FoxPro的附属工具传递器(Transporter)支持FoxPro2.5for DOS 和它的DOS环境下的姐妹产品之间的交叉平台上的开发。FoxPro for DOS程序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不必修改而直接在FoxPro for windows 环境下运行。 独特的Rushmore查询优化技术支持复杂的检索并大幅度提高了

运行速度,图形环境并不影响FoxPro底层的速度。 FoxPro加入了Windows的一些动态功能,如OLE(对象连接与嵌入)、DDE(动态数据交换)、DLL(动态链接库)和Windows打印驱动程序等。 FoxPro for windows包括字型字体控制、拖放式编辑和块功能。Windows的全范围的各种字模(Font)在FoxPro2.5中都是有效的,包括True Type字模,这些字模对所有的FoxPro的工具和程序语言都是支持的。 FoxPro提供联机帮助文件。 发行工具箱(Distribution kit)提供流水过程,提供安装和启动例程。FoxPro适用于多用户及网络环境。 2.FoxPro的基本原理 FoxPro数据库是表的集合,这些表协同工作,一起来完成某项任务。这里的表是一种列表,在该表中的每项叫做一个记录,而每个记录又由许多字段组成,字段是数据库的最小数据单位。在FoxPro 中支持八种数据类型的字段。 (1)FoxPro的数据类型①字符型字段。②数字型字段。③日期型字段。④逻辑型字段。⑤备注字段。⑥通用字段。⑦图形类型字段。 ⑧浮点数值字段。 (2)工作区 在FoxPro中,组成某个数据库的各种表可以打开在多达255个工作区中,可以用编号1到255引用工作区,也可按A~J和11~255

实验一ACCESS数据库及表的操作

可编辑可修改 实验一数据库及表的操作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课时:_6_学时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 时间:2013年月日课次:第___________________ 节教学周次:第________ 周 实验分室:_______________ 实验台号:__________ 实验员: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数据库的创建及其它简单操作 2.熟练掌握数据表建立、数据表维护、数据表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1.数据库的创建、打开、关闭 2.数据表的创建:建立表结构、设置字段属性、建立表之间关系、数据的输入 3.数据表维护:打开表、关闭表、调整表外观、修改表结构、编辑表内容 4?数据表的操作:查找替换数据、排序记录、筛选记录 三、实验步骤 案例一:创建数据库 1.创建空数据库 要求:建立“教学管理.accdb ”数据库,并将建好的数据库文件保存在“实验一”文件夹中。 操作步骤:

IS 1 丿小? e 叮亍 Micrtilitil ftfdwvi 口 可审业 a 站 j-t 4审时 OffiCfLC WF gm ■ *陆 (2)单击険'I 按钮,在打开的“新建数据库”对话框中,选择数据库的保存位置,在“ 件夹中,单击“确定”按钮,如图 1-2所示。 (3)这时返回到access 启动界面,显示将要创建的数据库的名称和保存位置,如果用户未提供文件 扩展名,access 将自动添加上。 (4 )在右侧窗格下面,单击“创建”命令按钮,如图 1-1所示。 (5)这时开始创建空白数据库,自动创建了一个名称为表 1的数据表,并以数据表视图方式打开这 个表1,如图1-3所示。 J 曰归 图1-1 创建教学管理数据库 (1 )在Access 2010启动窗口中,在中间窗格的上方,单击“空数据库” ,在右侧窗格的文件名文本 框中,给出一个默认的文件名“” 。把它修改为“教学管理”如图 1-1所示。 实验一”文

foxpro数据库命令总结

foxpro数据库命令总结 2010-12-13 20:54:50| 分类:软件URL |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数据库和数据表典型及重点操作方式 create datebase <数据库名> 建立数据库 modi datebase <数据库名> 修改数据库 crea <数据表> 建立数据表 modify structure 修改数据表结构 use <数据表名> 打开数据表 append [blank] 追加数据 list stru 显示数据表结构 skip [<数值表达式>] 记录指针的相对定位 insert blank 插入空白记录 delete [<范围>] [for<条件>] 对记录作删除标记 recall [范围>] [for<条件>] 取消删除标记即恢复记录 browse [fields<字段名表>] [nodelete] [nomodify][partition <数值表达式>] 浏览修改数据 replase范围>] <字段名1> with <表达式> [for <条件>] 记录的替换 count [<范围>] [for<条件>] [to <内存变量>] 记录个数计算 sum [<范围>] [<数值型表达式>] [for <条件>] [to <内存变量表>] 库字段的求和 edit for <条件> 纵向编辑或修改 brow noappe noedit 不能向数据库中添加记录 brow nodelete nomodify既不能加上也不能去掉记录的删除标记 brow lock <数值表达式> 数据库中前面的几个字段被锁定 brow partition <数值表达式> [redit ledit]将浏览窗口分成两个窗口 brow font '宋体' ,18 part 30 redit 改变字体大小分割纵横两个窗口 calc sum(数学),sum(foxpro) to a1,a2 统计数学和数据库的总和 (提示:限制性的短语用在命令动词后时,不分前后顺序) ●copy stru to <数据库文件名> [fields <字段名表>] 数据库结构的复制copy to <文件名> sdf for <条件> [fiel <字段名表>] 生成文本 ●移除备注文件的数据 Delete record 4 Pack memo ●appe from <未打开的库文件> [for <条件>] [fiel <字段名表>]合并(链接)到当前数据库的末尾 ●index on <索引表达式> to <索引文件名> [for <条件>] 索引文件的建立 loca [<范围>] [for <条件>] 数据库的查询 ●按钮隐藏与显示: if this.caption="追加记录" https://www.360docs.net/doc/2b6092196.html,mand2.visible=.t. this.caption="继续追加"

VisualFoxPro数据库编程函数大全

大全 数据库函数大全 VisualFoxPro数据库函数 ADATABASES()将所有打开数据库的名称和路径放到内存变量数组中 ADBOBJECTS()把当前数据库中的命名连接名、关系名、表名或sQL视图名放到一个内存变量数组中AFIELDS()把当前表的结构信息存放在一个数组中,并且返回表的字段数 ALIAS()返回当前表或指定工作区衰的别名 ASESSIONS()创建一个已存在的数据工作期ID数组 ATAGINFO()创建一个包含索引和键表达式的名字、数量和类型信息的数组 AUSED()将一个数据工作期中的表别名和工作区存入内存变量数组 BOF()确定当前记录指针是否在表头 CANDIDATE()判断索引是否为候选索引 CDX()根据指定的索引位置编号,返回打开的复合索引(.CDX)文件名称 CPDBP()返回一个打开表所使用的代码页 CREATEOFFLINE()由已存在的视图创建一个游离视图 CURSORGETPROP()返回VisualFoxPro表或临时表的当前属性设置 CURSORSETPROP()指定VisualFoxPro表或临时表的属性设置 CURSORTOXML()转换VisualFoxPro临时表为XML文本 CURVAL()从磁盘上的表或远程数据源中直接返回字段值 DBC()返回当前数据库的名称和路径 DBF()返回指定工作区中打开的表名,或根据表别名返回表名 DBSETPROP()给当前数据库或当前数据库中的字段、命名连接、表或视图设置一个属性 DELETED()返回一个表明当前记录是否标有删除标记的逻辑值 DESCENDING()是否用DESCENDING关键字创建了一个索引标识 DROPOFFLINE()放弃对游离视图的所有修改,并把游离视图放回到数据库中 EOF()确定记录指针位置是否超出当前表或指定表中的最后一个记录 FCOUNT()返回衰中的字段数目 FIELD()根据编号返回表中的字段名 FILTER()返回SETFILTER命令中指定的表筛选表达式 FLDLIST()对于SETmELDS命令指定的字段列表,返回其中的字段和计算结果字段表达式 FLOCK()尝试锁定当前表或指定表 FOR()返回一个己打开的单项索引文件或索引标识的索引筛选表达式 FOUND()如果CONTINUE、FIND、LOCATE或SEEK命令执行成功,函数的返回值为"真" FSIZE()以字节为单位,返回指定字段或文件的大小 GETFLDSTATE()返回一个数值,标明表或临时表中的字段是否已被编辑,或是否有追加的记录,或者记录的删除状态是否已更改 GETNEXTMODIFIED()返回一个记录号,对应于缓冲表或临时表中下一个被修改的记录 HEADER()返回当前或指定表文件的表头所占的字节数 IDXCOLLATE()返回索引或索引标识的排序序列 INDBC()如果指定的数据库对象在当前数据库中,则返回"真"(.T.) INDEXSEEK()在一个索引表中搜索第一次出现的某个记录 ISEXCLUSIVE()判断一个表或数据库是以独占方式打开的 ISFLOCKED()返回表的锁定状态 ISREADONLY()判断是否以只读方式打开表 ISRLOCKED()返回记录的锁定状态 KEY()返回索引标识或索引文件的索引关键字表达式 KEYMATCH()在索引标识或索引文件中搜索一个索引关键字 LOOKUP()在表中搜索字段值与指定表达式匹配的第一个记录 LUPDATE()返回一个表最近一次更新的日期

数据库的创建与表间关系的各种操作

学科实验报告 班级2010级金融姓名陈光伟学科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验名称数据库的创建与表间关系的各种操作 实验工具Visual foxpro 6.0 实验目的1、掌握数据库结构的创建方式 2、表间的关联关系 实验步骤一、建立数据库。 1、在项目管理器中建立数据库。首先选择数据库,然后单击“新建”建立数据库,出现的界面提示用户输入数据库的名称,按要求输入后单击“保存”则完成数据库的建立,并打开i“数据库设计器”。 2、从“新建”对话框建立数据库。单击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或者选择菜单“文件——新建”打开“新建”对话框,首先在“文件类型”组框中选择“数据库”,然后单击“新建文件”建立数据库,后面的操作和步骤与1相同。 3、用命令交互建立数据库。命令是create database【databasename ▏?】 二、表间关系的各种操作。 1、创建索引文件。可以再创建数据表时建立其结构复合索引文件,但是也可以先建立好数据表,以后再创建或修改索引文件。 2、索引的操作。A、打开与关闭。要使用索引,必须先要打开索引。一旦数据表文件关闭所有相应的索引文件也就自动关闭了。B、确定主控索引。可以使用命令确定当前主控索引。命令格式1:set order to 【tag】<索引标识>【ascending| desceding】命令格式2:use<表文件名>order【tag】<索引标识>【ascending | esceding】C、删除索引标识。要删除结构复合索引文件中的索引标识,应当打开数据表文件,并打开其表设计器对话框。在“索引”页面中选定要删除的索引标识后,单击“删除”按钮删除。 3、创建关联。在创建数据表之间的关联时,把当前数据表叫做父表,而把要关联的表叫做子表。必须保证两个要建立关系的数据表中存在能够建立联系的同类字段;同时要求每个数据表事先分别以该字段建立了索引。A、建立表间的一对一的关系。在“数据库设计器”窗口中选择M表中的字段,并按住左键拖到关联表H中对应字段上,放开鼠标左键。这是可以看到在两个表之间的相关字段上产生了一条连线,表明两个表之间已经建立了“一对一”关系。B、建立表间一对多的关系。将M表的名称字段MC设定为主索引,或者候选索引;H表中的JG字段已经设置成普通索引。在“数据库设计器”窗口中将MC字段拖到关联表中对应字段JG上,放开鼠标左键。这时可以看到在两个表之间的相关字段上产生了一条显然与“一对一”关联不同形式的连线,表明两个表之间已经建立了“一对多”关系。 4、调整或删除关联。A、删除关联。在数据库设计器对话框窗口中,首先必须用鼠标左键单击关联线,该连线变粗了说明它已被选中。如果要删除可敲【del】。也可以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对话框窗口中单击“删除关联”选项。B、编辑关联。在数据库设计器对话框窗口中,首先必须用鼠标左键单击关联线,该连线变粗了说明已被选中。在主菜单“数据库”选项的下拉菜单中的“编辑关系”选项,也可以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对话框窗口中单击“编辑关系”选项。 5、设置数据表之间的参照完整性。在对数据库表建立关联关系后,就可以设置两个相关数据表之间操作的有效性原则。这些规则可以控制相关表中的记录的插入、删除或修改。

Access2010_数据库及表的操作

《小型数据库应用与开发》 操作指导 编著:李坤 2014年4月

实验一数据库及表的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数据库的创建及其它简单操作 2.熟练掌握数据表建立、数据表维护、数据表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1.数据库的创建、打开、关闭 2.数据表的创建:建立表结构、设置字段属性、建立表之间关系、数据的输入 3.数据表维护:打开表、关闭表、调整表外观、修改表结构、编辑表内容 4.数据表的操作:查找替换数据、排序记录、筛选记录 三、实验步骤 案例一:创建数据库 1.创建空数据库 要求:建立“教学管理”数据库。 操作步骤: 图1-1创建教学管理数据库 (1)在Access 2010启动窗口中,在中间窗格的上方,单击“空数据库”,在右侧窗格的文件名文本框中,给出一个默认的文件名“Database1.accdb”。把它修改为“教学管理”如图1-1所示。 (2)单击按钮,在打开的“新建数据库”对话框中,选择数据库的保存位置,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2所示。 (3)这时返回到access启动界面,显示将要创建的数据库的名称和保存位置,如果用户未提供文件扩展名,access将自动添加上。 (4)在右侧窗格下面,单击“创建”命令按钮,如图1-1所示。 (5)这时开始创建空白数据库,自动创建了一个名称为表1的数据表,并以数据表视图方式打开这个表1,如图1-3所示。

图1-2“文件新建数据库”对话框 (6)这时光标将位于“添加新字段”列中的第一个空单元格中,现在就可以输入添加数据,或者从另一数据源粘贴数据。 图1-3表1的数据表视图 2.使用模板创建Web数据库 要求:利用模板创建“联系人Web数据库.accdb”数据库。 操作步骤: (1)启动Access。 (2)在启动窗口中的模板类别窗格中,双击样本模板,打开“可用模板”窗格,可以看到Access提供的12个可用模板分成两组。一组是Web数据库模板,另一组是传统数据库模板——罗斯文数据库。Web 数据库是Access2010新增的功能。这一组Web数据库模板可以让新老用户比较快地掌握Web数据库的创建,如图1-4所示 (3)选中“联系人Web数据库”,则自动生成一个文件名“联系人Web数据库.accdb”,保存位置在默认Window系统所安装时确定的“我的文档”中显示在右侧的窗格中,参见图1-3所示当然用户可以自己指定文件名和文件保存的位置,如果要更改文件名,直接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新的文件名,如要更改数据库的保存位置,单击“浏览”按钮,再打开的“文件新建数据库”对话框中,选择数据库的保存位置。

Visual FoxPro数据库命令大全

Visual FoxPro数据库命令大全 ADATABASES() 将所有打开数据库的名称和路径放到内存变量数组中 ADBOBJECTS() 把当前数据库中的命名连接名、关系名、表名或sQL视图名放到一个内存变量数组中AFIELDS() 把当前表的结构信息存放在一个数组中,并且返回表的字段数 ALIAS() 返回当前表或指定工作区衰的别名 ASESSIONS() 创建一个已存在的数据工作期ID数组 ATAGINFO() 创建一个包含索引和键表达式的名字、数量和类型信息的数组 AUSED() 将一个数据工作期中的表别名和工作区存入内存变量数组 BOF() 确定当前记录指针是否在表头 CANDIDATE() 判断索引是否为候选索引 CDX() 根据指定的索引位置编号,返回打开的复合索引(.CDX)文件名称 CPDBP() 返回一个打开表所使用的代码页 CREATEOFFLINE() 由已存在的视图创建一个游离视图 CURSORGETPROP() 返回VisualFoxPro表或临时表的当前属性设置 CURSORSETPROP() 指定VisualFoxPro表或临时表的属性设置 CURSORTOXML() 转换VisualFoxPro临时表为XML文本 CURVAL() 从磁盘上的表或远程数据源中直接返回字段值 DBC() 返回当前数据库的名称和路径 DBF() 返回指定工作区中打开的表名,或根据表别名返回表名 DBSETPROP() 给当前数据库或当前数据库中的字段、命名连接、表或视图设置一个属性 DELETED() 返回一个表明当前记录是否标有删除标记的逻辑值 DESCENDING() 是否用DESCENDING关键字创建了一个索引标识 DROPOFFLINE() 放弃对游离视图的所有修改,并把游离视图放回到数据库中 EOF() 确定记录指针位置是否超出当前表或指定表中的最后一个记录 FCOUNT() 返回衰中的字段数目 FIELD() 根据编号返回表中的字段名 FILTER() 返回SETFILTER命令中指定的表筛选表达式 FLDLIST() 对于SETmELDS命令指定的字段列表,返回其中的字段和计算结果字段表达式 FLOCK() 尝试锁定当前表或指定表 FOR() 返回一个己打开的单项索引文件或索引标识的索引筛选表达式 FOUND() 如果CONTINUE、FIND、LOCATE或SEEK命令执行成功,函数的返回值为"真" FSIZE() 以字节为单位,返回指定字段或文件的大小 GETFLDSTATE() 返回一个数值,标明表或临时表中的字段是否已被编辑,或是否有追加的记录,或者记录的删除状态是否已更改 GETNEXTMODIFIED() 返回一个记录号,对应于缓冲表或临时表中下一个被修改的记录 HEADER() 返回当前或指定表文件的表头所占的字节数 IDXCOLLATE() 返回索引或索引标识的排序序列 INDBC() 如果指定的数据库对象在当前数据库中,则返回"真"(.T.) INDEXSEEK() 在一个索引表中搜索第一次出现的某个记录

数据库与表的基本操作

第四章数据库与表的基本操作 实验4-1 数据库及表的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创建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方法。 2.熟练掌握创建表结构和输入记录的操作方法。 3.熟练掌握修改表结构、浏览和修改表记录数据的操作。 4.熟练掌握建立索引的操作。 5.掌握创建表间联系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 1.创建数据库 【实例4-1】在实验2-1所建立的“教学管理.pjx”项目中,创建一个“学生成绩.dbc”数据库。 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教学管理.pjx”项目。 (2)在“项目管理器”窗口中,选择“数据库”,然后单击“新建”按钮,打开“新建数据库”对话框,单击其中的“新建数据库”按钮,打开“创建”对话框,如图4-1所示。 图4-1“创建”对话框 (3)在“保存在”文本框中,选择保存数据库的文件夹“程序VX”;在“数据库名”文本框中,输入数据库名称“学生成绩”。 (4)单击“保存”按钮,即在指定位置建立一个“学生成绩.dbc”数据库文件。 此时,在VFP主窗口中弹出一个“数据库设计器”窗口,同时还激活了“数据库设计器”工具栏,如图4-2所示。

18 数据库应用学习与实训指导 图4-2“数据库设计器”窗口 2.创建数据表 【实例4-2】在“教学管理.pjx”项目中,创建学生表(Student.dbf)、成绩表(Grade.dbf)、课程表(Course.dbf)、授课表(Teach.dbf)和教师表(Teacher.dbf)。各个表的结构和数据记录如图4-3、图4-4、图4-5、图4-6、图4-7、图4-8、图4-9、图4-10、图4-11和图4-12所示。 图4-3学生表(Student.dbf)的结构 图4-4学生表(Student.dbf)的记录浏览窗口

Foxpro数据库命令汇总

Foxpro数据库命令汇总 说明: 1.格式说明: [ ] 方括号中的项目是任选项,根据不同情况,有时可省略。 …删节号跟在那个项目后面,表示该项目可继续重复多次 2.使用说明: (1)命令动词后面的短语(如范围、条件、字段名表等)可按任意顺序排列,但短语之间至少由一个空格分割 (2)命令短语中可任意使用大小写字母,命令中使用的字符(如逗号,引号,空格等)只能使用英文半角的字符。 (3)每行最多书写一条命令 (4)每条命令可以只使用前面的四个字母。 (5)命令中有用的范围的,[范围]有通用的以下四种情况。 ⑴All:全部记录; ⑵Next n:指从当前记录开始向下的n个记录; ⑶Record n:第n条记录; ⑷Rest:从当前记录开始到最后一条记录为止; 一、第二节: 1、Clear:清除工作区的内容(菜单:Windows→Clear) 2、Quit:退出Foxpro系统(菜单:File→Exit) ======================================================== 二、第二节 3、Creat:建立数据库(菜单:File→New菜单下选择Table/DBF) 格式:Creat 库文件名 说明:文件名的扩展名(.dbf)可省略,默认文件名为Untitled.dbf 4、Use:打开/关闭数据库。 格式:Use 库文件名:打开数据库(菜单:File→Open) Use:关闭数据库。 5、Append :追加记录(菜单:Record→Append) 命令格式:Append [blank] 功能:在数据库尾部添加记录 说明:[blank]的作用是在库尾部添加一空白记录,不进入全屏幕编辑窗口,如果不加blank,添加记录时会出现一个新的编辑窗口,让我们输入记录的数据。 ======================================================== 三、第四节: 6、查看和修改数据库的结构。 格式:List structure:查看结构(菜单:Database→setup) Modify structure:修改结构(菜单:Database→setup下Modyfy按钮) 7、Browse:查看数据库记录的数据(菜单:Database→Browse) 格式:Browse [For 条件>][Fields 字段名表] 功能:全屏幕方式浏览满足条件的数据库记录(会打开一个新的浏览窗口) 说明:[ Fields 字段名表]:显示字段名表中指定的字段,若省略,则显示所有字段。 [For 条件]:显示满足条件的记录,若省略,则显示所有记录。

Visual FoxPro数据库文件及记录命令

Visual FoxPro数据库文件及记录命令 数据库文件及记录命令 ADDTABLE 在当前数据库中添加一个自由表 APPEND 在表的末尾添加一个或多个新记录 APPEND FROM ARRAY 由数组添加记录到表中 APPEND FROM 从一个文件中读入记录,追加到当前表的尾部 APPEND GENERAL 从文件中导入OLE对象并将其放入通用字段中 APPEND MEMO 将文本文件的内容复制到备注字段中 APPEND PROCEDURES 将文本文件中的存储过程追加到当前数据库中 AVERAGE 计算数值表达式或字段的算术平均值 BLANK 清除当前记录中所有字段的数据 BROWSE 打开浏览窗口,显示当前或选定表的记录 CALCULATE 对表中的字段或包含字段的表达式进行财务和统计操作 CHANGE 显示要编辑的字段 CLOSE 关闭各种类型的文件 CLOSE MEMO 关闭一个或多个备注编辑窗口 COMPILE DATABASE 编译数据库中的存储过程 CONTINUE 继续执行先前的LOCATE命令 COPY MEMO 复制当前记录中的指定备注字段的内容到文本文件 COPY PROCEDURES 将当前数据库中’的存储过程复制到文本文件 COPY STRUCTURE 用当前选择的表结构创建一个新的空自由表 COPY STRUCTURE EXTENDED 创建新表,它的字段包含当前选定表的结构信息 COPY TO ARRAY 将当前选定表中的数据复制到数组 COPY TO 用当前选定表的内容创建新文件 COUNT 统计表中记录数目 CREATE 生成一个新的VisualFoxPro表 CREATE CONNECTION 创建一个命名连接并把它存储在当前数据库中

SQL 数据库多表连接详细讲解

SQL多表连接 应用背景 数据库是由多张表组成的存储结构,并通过多张表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完整的有效的数据存储形式,形成关系型数据库。作为数据查询语言SQL,提供了功能强大的数据表连接查询功能,使多张表格之间形成有效的数据联系,使得关系数据库在大型数据库应用中占据了主角地位。 一个普通的大型数据库应用程序所使用的数据库中,有多达几百张表的数据,那么如何将这些表高效的有机的联系起来,就成为设计关系数据库的一个重要指标。优良的数据库设计指标包括: 1.减少数据冗余,去除掉多余的数据冗余,可以通过建立表之间的连接关系完成。 2.数据更新正确,不能因为表之间存在关系后,使得更新记录出现不正常的数据。 3.添加数据正常,添加数据过程中,应该保持数据表之间的关系,确定表之间的连接。 4.查询简便灵活,在建立数据连接的查询过程中,连接清晰简便,操作灵活准确。 数据库设计是应用软件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标志。设计数据库,除与系统分析结果,设计员的水平等有关外,还可以参考一些规范的设计范式,下面简单介绍数据库的2个基本设计范式: 1.第一范式:要求表的每列都是不可再分的简单数据项,所以1对N 关系就必须用多表表示,而不能用一张表表示。 2.第二范式:表中的每一个非主键列必须完全函数依赖于主键,就是说表中除主键之外的其他列,都必须通过主键能够唯一确定。 数据库的设计非常复杂,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需要就地取材,解决问题,简单化问题。 知识要点 (1) 传统连接 连接就是将多个表中的数据连接到一起的查询,即连接操作可以在一个Select语句中完成从多个表中查找和处理数据,使用连接时可以使用名字相同的不同表的列,也可以不同,但要求连接的列不需可连接,即数据类型相同。 传统的连接语法如下: Select * from Tblname1 T1,Tblname2 T2 where T1.column=T2.column 连接SQL语句的明显标志为在From子句后边,有多个表Tblname1,

实验二 SQL Server 数据表的基本操作与查询

实验二SQL Server数据表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创建数据库和表的操作。 2.熟悉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环境。 3.掌握基本的SELECT查询及其相关子句的使用。 4.掌握复杂的SELECT查询,如多表查询、子查询、连接和联合查询。 二、实验内容 1.创建XSCJ数据库。 2.在XSCJ数据库中创建学生情况表XSQK,课程表KC,学生成绩表XS_KC。 3.在XSQK、KC、XS_KC表中输入数据。 4.启动SQL Server 2000 查询分析器环境。 5.涉及多表的简单查询。 6.涉及多表的复杂查询。 三、实验步骤 1.创建SQL SERVER数据库与数据表 1) 创建XSCJ数据库。 2) 打开创建的 XSCJ数据库,并在“SQL Server Enterprise Mananger” 窗口的右边窗口中选择“表”对象。 3) 选择“操作”菜单中的“新建表”命令,打开SQL Server的表编辑器 窗口。 4) 根据表2-1所示的表结构增加新列。 5) 点击快捷工具栏上的保存快捷按钮,在弹出的“选择名称”对话框中 输入表名XSQK,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关闭表编辑器窗口,完成新 表的创建。 6) 打开“表”对象,在“SQL Server Enterprise Manager”窗口的右边 窗口中选择刚才创建的“XSQK”表。 7) 选择“操作”菜单中的“打开表”子菜单下的“返回所有行”命令, 打开表的数据记录窗口。

8) 输入的学生情况数据记录见表2-2。 表2-2 学生情况记录 9) 用同样方法创建课程表KC,表的结构见表2-3所示,表的内容见表2-4 所示。 表2-4 课程表记录 10)创建成绩表XS_KC,表的结构见表2-5所示,表的内容见表2-6所 示。

FoxPro数据库练习题

一、FoxPro数据库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FoxPro中,修改已打开的数据库结构,应在Setup对话框中单击 A、Structure框中的Modify按钮 B、Index框中的Modify按钮 C、Selection框中的Fields按钮 D、Index框中的Add按钮 (2)下列操作中,能够向已打开的数据库kt1.dbf中追加数据记录的是(前面是菜单,后面是选择的命令) A、Record/Appen d B.Record/Locate C.Database/copy to… D.Database/Browse (3)在FoxPro环境下,要执行命令文件test.prg,可以在命令窗口中输入命令 A.do test B.test.prg C.tesst.exe D.do test.exe (4)SET RELATION命令中ADDITIVE选项的意义是 A.取消以前的关联 B.保留以前的关联 C.取消当前的关联,以先前的关联为主 D.以上都不对 (5)下列命令添加或插入记录时, CREATE命令执行时记录的输入格式不同的是 A.APPEND B.INSERT C.APPE ND BLANK D.INSERT BEFORE (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PACK只对已逻辑删除的记录进行物理删除 B.物理删除某些记录之前,一定要进行逻辑删除 C.使用ZAP命令后,在进行删除前一般有一次再确认的机会 D.一般进行了若干次逻辑删除后必须进行一次物理删除 (7)在FoxPro中,可以使用索引文件的命令有多条,下面各条命令错误的是 https://www.360docs.net/doc/2b6092196.html,E<表文件名> INDE X TO<索引文件名> https://www.360docs.net/doc/2b6092196.html,E<表文件名> INDEX <索引文件名> C.INDEX ON 职工号 TO <索引文件名> D.SET INDEX TO <索引文件名> (8)在FoxPro中,设职工数据表和按“工作日期”索引的索引文件已经打开,要把记录指针定位到工作刚好满30天的职工,应当使用命令 A.FIND DATE()-30 B.SEEK DATE()+30 C.FIND DATE()+30 D.SEEK DAT E()-30 (9)在FoxPro中,顺序执行下面命令之后,屏幕显示的结果是 INPUT TO XX .T. ?XX .AND. XX=XX A..T. B..F. C.0 D.错误信息 (10)在FoxPro中,?MAX(ROUND(9.89,1),9)的值是 A.8 B.9.9 C.9 D.9.8 (11)在下面四个FoxPro函数中,不返回逻辑值的函数是 A.DELETE( ) B.VAL( ) C.FILE( ) D.FOUND( ) (12)在FoxPro中,命令?SELECT()>225的显示结果为 A.I B..F. C..T. D.错误信息 (13)在FoxPro中,工资数据表文件GZ.DBF和相应的索引文件已经打开,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 SET INDEX TO B. COPY TO NEW1 FOR 基本工资>=1000 C. COPY STRUCTURE TO NEW2

2000数据表的基本操作

实验二SQL Server 2000数据表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创建数据库和表的操作。 2.熟悉SQL Server 2000查询分析器环境。 3.掌握基本的SELECT查询及其相关子句的使用。 4.掌握复杂的SELECT查询,如多表查询、子查询、连接和联合查询。 二、实验内容 1.创建XSCJ数据库。 2.在XSCJ数据库中创建学生情况表XSQK,课程表KC,学生成绩表XS_KC。 3.在XSQK、KC、XS_KC表中输入数据。 4.启动SQL Server 2000 查询分析器环境。 5.涉及多表的简单查询。 6.涉及多表的复杂查询。 三、实验步骤 1.创建SQL SERVER数据库与数据表 1) 创建XSCJ数据库。 2) 打开创建的 XSCJ数据库,并在“SQL Server Enterprise Mananger” 窗口的右边窗口中选择“表”对象。 3) 选择“操作”菜单中的“新建表”命令,打开SQL Server的表编辑器 窗口。 4) 根据表2-1所示的表结构增加新列。 5) 点击快捷工具栏上的保存快捷按钮,在弹出的“选择名称”对话框中 输入表名XSQK,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关闭表编辑器窗口,完成新 表的创建。 6) 打开“表”对象,在“SQL Server Enterprise Manager”窗口的右边 窗口中选择刚才创建的“XSQK”表。 7) 选择“操作”菜单中的“打开表”子菜单下的“返回所有行”命令, 打开表的数据记录窗口。

8) 输入的学生情况数据记录见表2-2。 表2-2 学生情况记录 9) 用同样方法创建课程表KC,表的结构见表2-3所示,表的内容见表2-4 所示。 表2-4 课程表记录 10)创建成绩表XS_KC,表的结构见表2-5所示,表的内容见表2-6所 示。

数据库的多表操作

实验二数据库定义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实验类型:综合型 实验名称数据库定义学时2学时 实验目的: (1)使学生掌握E_R图的设计方法,并能将E_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 (2)熟悉SQL DDL和DML语言,能够完成基本的表结构的定义、修改; (3)掌握数据库完整性约束定义 实验原理: 1.将E_R图转换为关系的方法: ?一个实体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 码 ?一个1: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任意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一个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n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三个或三个以上实体间的一个多元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关 实验内容: 假设某公司的业务规则如下: (1)公司下设几个部门,如技术部、财务部、市场部等。 (2)每个部门承担多个工程项目,每个工程项目属于一个部门。 (3)每个部门有多名职工,每一名职工只能属于一个部门。 (4)一个部门可能参与多个工程项目,且每个工程项目有多名职工参与施工,一个职工可以参与多个项目。根据职工在工程项目中完成的情况发放酬金。 (5)工程项目有工程号、工程名两个属性;部门有部门号、部门名称、办公电话和办公地点等属性;职工有职工号、姓名、性别属性,出生日期; 问题: 1.根据上述规则设计E-R模型;

2.将E-R模型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 部门(部门号,部门名称,办公地点,办公电话) 项目(工程号,工程名,部门号) 员工(职工号,姓名,性别,出生年龄,部门号) 承担(项目号,职工号,工资) 3.利用SQL语句定义上述关系,要求: (1)为每个关系定义主码和外码; (2)职工姓名、部门名称不能取空值,并且部门名称是唯一的; (3)职工的性别只能取“男”和“女”,默认值为“男”; (4)部门号具有类似“B01”的形式,即每个部门号的首字符为“B”,其余两个字符为数字。 (5)酬金不低于2000元。 4.修改部门号的约束,改为“B001”的形式,每个部门号的首字符为“B”,其余三个字符为数字。 create database company; create table a (ano char(6) check(ano between'B001'and'B999') primary key, aname varchar(8) not null, age smallint, aphone char(6), aaddress char(10) ) create table b (bno char(6) primary key, bname varchar(20), ano char(6), foreign key(ano) references a on delete cascade ) create table employees (employeeID char(6) primary key, employeename char(6) not null, sex char(2) check(sex='男' or sex='女') default('男'), brithday char(10), ano char(6), foreign key(ano) references a on delete cascade ) create table cheng (employeeID char(6), bno char(6), salary int check(salary>=2000), primary key(bno,employeeID), foreign key(bno)

Access实验- 数据库创建及表的操作

ACCESS实验数据库及表的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数据库的创建及其它简单操作 2.熟练掌握数据表建立、数据表维护、数据表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1.数据库的创建、打开、关闭 2.数据表的创建:建立表结构、设置字段属性、建立表之间关系、数据的输入 3.数据表维护:打开表、关闭表、调整表外观、修改表结构、编辑表内容 4.数据表的操作:查找替换数据、排序记录、筛选记录 三、实验步骤 案例一:创建数据库 1.创建空数据库 要求:在移动盘上建立“\experiment\ACCESS\实验一”文件夹,并在其下建立“教学管理.accdb”数据库。 创建数据库文件操作步骤: 图1-1创建教学管理数据库 (1)在Access 2010启动窗口中,在中间窗格的上方,单击“空数据库”,在右侧窗格的文件名文本框中,给出一个默认的文件名“Database1.accdb”。把它修改为“教学管理”如图1-1所示。 (2)单击按钮,在打开的“新建数据库”对话框中,选择数据库的保存位置,在“\ experiment\ACCESS\实验一”文件夹中,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2所示。 (3)这时返回到access启动界面,显示将要创建的数据库的名称和保存位置,如果用户未提供文件扩展名,access将自动添加上。 (4)在右侧窗格下面,单击“创建”命令按钮,如图1-1所示。 (5)这时开始创建空白数据库,自动创建了一个名称为表1的数据表,并以数据表视

图方式打开这个表1,如图1-3所示。 图1-2“文件新建数据库”对话框 (6)这时光标将位于“添加新字段”列中的第一个空单元格中,现在就可以输入添加数据,或者从另一数据源粘贴数据。 图1-3表1的数据表视图 2.使用模板创建Web数据库 要求:利用模板创建“联系人Web数据库.accdb”数据库,保存在“\ experiment\ACCESS\实验一”文件夹中。 操作步骤: (1)启动Access。 (2)在启动窗口中的模板类别窗格中,双击样本模板,打开“可用模板”窗格,可以看到Access提供的12个可用模板分成两组。一组是Web数据库模板,另一组是传统数据库模板——罗斯文数据库。Web数据库是Access2010新增的功能。这一组Web数据库模板可以让新老用户比较快地掌握Web数据库的创建,如图1-4所示 (3)选中“联系人Web数据库”,则自动生成一个文件名“联系人Web数据库.accdb”,保存位置在默认Window系统所安装时确定的“我的文档”中显示在右侧的窗格中,参见图1-3所示

VF第3章 Visual FoxPro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填空题 1. 254个字符。 2. 4 ,数值型、浮点型、整形、双精度型。 3..DBF ,.DBC 。 4..CDX 。 5.wyb.DBC,wyb.DCT,wyb.DCX 。 6.任何数据库。 7.一对多、多对一,一对多 8. 备注文件。 9..T.。 10.填写下列各小题中的Visual FoxPro命令。 ①USE STUDENT ②DISP STRUCTURE ③MODIFY STRUCTRUE ④DISP ALL FOR 总分>200 .AND. 性别=”女” ⑤DISP OFF ALL FIELDS 姓名, 性别 ⑥DISP ALL FOR 性别=”男” .AND. (“张”$姓名) ⑦DELETE ALL FOR 总分< 200 ⑧RECALL ALL FOR 出生日期<= CTOD(“2/12/77”) 11. 16 ,文件结束标识。 12. DISP ALL FOR YEAR(出生日期) >= 1993 .AND. 性别=”女”。 13. DELETE ALL FOR LIKE(分类号,”A*”)。 14. Ctrl + PgDn,Ctrl + W 15. REPLACE 合格否WITH .T. FOR笔试成绩>= 60 .AND. 上机成绩>= 60 USE HG APPEND FROM STD FOR合格否= .T. LIST USE 16.物理,逻辑。 17.数值型、字符型、日期型、逻辑型。 18.数据表文件。 19.源表。 20. INDEX ON 职称+ STR(基本工资, 6, 2) TO ZS 。 21. SORT TO 工资.dbf ON 工资/D, 出生年月/D FOR 学历=”硕士”。 22. 李中明、郭天才、蔡阳、凌光。 23.两个表的主关键字和外关键字数据对应一致(当插入、删除、修改一个表中的数据时,通过参照引用相互关联的另一个表中的数据,来检查对表操作是否正确。 24. 在一个表中不允许有重复的记录。 25. 正确性。 26.不为空且唯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