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论文 沙利度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

对沙利度胺事件的反思

班级12级化本班

学号20120940011031

学生姓名桑少阳

学院名称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专业名称化学

指导教师李雅

2015年10月7日

对沙利度胺事件的反思

单位:邯郸学院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作者:桑少阳

摘要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德的一家制药厂生产了一种安眠药沙利度胺(也译为“反应停”),对妊娠呕吐有明显的疗效,一时各国争相上市,使用极为广泛。1961年10月,在西德妇产科学术会议上报告了沙利度胺引起的海豹型畸胎,总结了从1956~1961年五年间畸形胎儿6000~8000个。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它给人们敲响了必须重视药品安全性的警钟。后来的研究发现沙利度胺作为一个手性化合物,其R-构型具有抑制妊娠反应活性,而S-构型有致畸性。这也加强了人们对手性或者消旋化合物作为药物的认识。而R-构型和S-构型在体内会消旋化,即无论服用哪一种的光学纯化合物,在血清中都发现是消旋的。也就是说即使服用有效地R-构型沙利度胺,依然无法保证其没有毒性。

关键词沙利度胺反应停致畸手性化合物

一、沙利度胺事件还原

沙利度胺(Thalidomide)是人类药物史上一个著名的案例,其出名不是因为药物疗效,而是毒性。沙利度胺在世界药品发展中曾经臭名昭著!只要学过药的人都知道“海豹胎事件”,同时海豹胎事件也促成了世界药品史上最著名、最重要的法案《科夫沃—哈里斯修正案》。

1953年瑞士诺华制药的前身ciba药厂首先合成了沙利度胺,他们本来打算开发一种新型抗菌药物,但是药理试验显示,沙利度胺没有任何抑菌活性,ciba 便放弃了对它的进一步研究。在Ciba放弃沙利度胺的同时,联邦德国药厂Chemie Grünenhal开始投入人力物力研究沙利度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并且发现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还能够显著抑制孕妇的妊娠反应(止吐等反应),1957年10月反应停(沙利度胺,只要服用了妊娠反应就停了,所以叫做反应停)正式投放欧洲市场,不久进入市场,在此后的不到一年内,反应停风靡欧洲、非洲、澳大利亚和拉丁美洲,作为一种“没有任何副作用的抗妊娠反应药物”,成为“孕妇的理想选择”。

但是在进入美国时,却遇到了麻烦。美国一家小制药公司梅里尔公司获得“反应停”的经销权,于1960年向FDA提出上市销售的申请。当时刚到FDA任职的弗兰西斯·凯尔西负责审批该项申请。她注意到,“反应停”对人有非常好的催眠作用,但是在动物试验中,催眠效果却不明显,这是否意味着人和动物对这种药物有不同的药理反应呢?有关该药的安全性评估几乎都来自动物试验,是

不是靠不住呢?凯尔西注意到,有医学报告说该药有引发神经炎的副作用,有些服用该药的患者会感到手指刺痛。她因此怀疑该药会对孕妇有副作用,影响胎儿发育。梅里尔公司答复说,他们已研究了该药对怀孕大鼠和孕妇的影响,未发现有问题。但是凯尔西坚持要有更多的研究数据,这引起了梅里尔公司的不满,对她横加指责和施加压力。

正当双方扯皮时,澳大利亚产科医生威廉·麦克布里德在英国《柳叶刀》杂志上报告“反应停”能导致婴儿畸形。在麦克布里德接生的产妇中,有许多人产下的婴儿患有一种以前很罕见的畸形症状——海豹肢症,四肢发育不全,短得就像海豹的鳍足。这些产妇都曾经服用过“反应停”。实际上,这时候在欧洲和加拿大已经发现了8000多名海豹肢症婴儿,麦克布里德第一个把他们和“反应停”联系起来,之后的毒理学研究显示,沙利度胺对灵长类动物有很强的致畸性,大鼠和人不一样,体内缺少一种把“反应停”转化成有害异构体的酶,不会引起畸胎。“反应停”的副作用则发生于怀孕初期(怀孕前三个月),即婴儿四肢形成的时期。从1961年11月起,“反应停”在世界各国陆续被强制撤回,梅里尔公司也撤回了申请。经过长时间的法律较量,研发“反应停”的德国公司ChemieGrünenthal支付了1.1亿西德马克的赔偿,被迫倒闭。

二、沙利度胺事件后果

反应停事件是药物史上的悲剧,因服用反应停而导致的畸形婴儿据保守估计大约有8000人,还导致大约5000到7000个婴儿在出生前就已经因畸形死亡。而美国,因为FDA尤其是负责对反应停审评的凯尔西医生的坚持,美国免受其害。肯尼迪总统给凯尔西颁发了“杰出联邦公民服务奖章”。因为反应停,公众要求国会加强立法。1962年10月10日,国会通过了《科夫沃—哈里斯修正案》。FDA 由此也逐渐成为世界食品药品检验最权威的机构。

三、沙利度胺事件调查结果

后来的研究发现沙利度胺作为一个手性化合物,其R-构型具有抑制妊娠反应活性,而S-构型有致畸性。这也加强了人们对手性或者消旋化合物作为药物的认识。而R-构型和S-构型在体内会消旋化,即无论服用哪一种的光学纯化合物,在血清中都发现是消旋的。也就是说即使服用有效地R-构型沙利度胺,依然无法保证其没有毒性。

2010年3月《Science》杂志发表了一篇东京工业大学综合研究所的Takumi Ito等对沙利度胺(反应停)的致畸分子机制的研究论文(Science 2010;327:1345-1350)。

研究人员发现与沙利度胺结合的蛋白是cereblon(CRBN,127-KD)。在体内CRBN与破坏DNA结合蛋白(damaged DNA binding protein,DDB1,55-KD)以及Cul4A结合,形成E3泛素连接酶复合体。该复合体对四肢的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斑马鱼和鸡体内,该复合体与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Fgt8的表达有关。利用一系列点突变,研究者发现8.5nm的沙利度胺能与CRBN相结合,从而抑制E3泛素连接酶复合体的功能。在模式生物斑马鱼体内也存在CRBN的同源基因zCrbn,沙利度胺对CRBN(zCrbn)的抑制导致了斑马鱼鳍(四肢)的缺失或短小。应用各种删除突变,研究者确定了与沙利度胺结合的氨基酸的序列。

为了证明CRBN参与的泛素连接酶E3复合体是否是沙利度胺致畸的分子原因,研究者进一步敲除Cullin 4 基因与斑马鱼zCrbn基因。结果发现,两组动物均出现了胎儿畸形。为了排除偶然因素,研究者将沙利度胺与CRBN突变的细胞共同孵育,发现沙利度胺不与CRBN突变体结合。

该研究的结论认为,CRBN组成的E3复合体是沙利度胺致畸的主要分子机制。阻止CRBN与沙利度胺的结合后,实验动物胚胎发育正常,研究者据此提出,有可能设计出可避免这种效应的沙利度胺的衍生物。

注:CRBN一开始发现时被认为是常染色体隐性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候选基因,此蛋白在进化中高度保守。最近的研究证明了CRBN与DDB1蛋白相互作用,但二者相互作用的含义还不明确。二者一般共存于细胞核中,但有时也存在于细胞质中。DDB1是泛素E3复合体的成员之一,该复合体成员包括Cullin 4 (Cul4A 或Cul4B),cullins 1 受体(Roc1)和基底受体。研究发现CRBN与Roc1或Cul4存在相互作用,并且由CRBN、DDB1、Cul4A形成的复合物的确有E3酶的活性。这说明CRBN与DDB1的结合是有功能含义的。

四、沙利度胺后世今生

后来因发现沙利度胺对麻风结节性红斑患者有快速的抗炎作用以及疗效,此结论也随之被证实对90%麻风结节性红斑患者有效。1998年7月16日,FDA批准沙利度胺治疗骨髓瘤(myeloma),但是因为其胎儿致畸性,孕期或者准备怀孕的妇女用药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在2006年,美国FDA又审查并且通过了沙利度胺可以治疗Multiple myeloma(简称MM,又叫多发性骨髓瘤或骨髓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