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中必修一文言文单元复习测试卷试题.doc
必修一文言文单元基础知识测试题
必修一文言文单元基础知识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氾.南(fàn)逢.孙(féng)夜缒.而出(zhuì)若不阙.秦(quē)B。
瞋.目(zhēn)忤.视(wǔ)皆为戮.没(lù)切齿拊.心(fǔ)C。
鲰.生(zōu)彘.肩(zhì)目眦.尽裂(cì)按剑而跽.(jì)D。
师箴.(zhēn)瞍.赋(sǒu)川壅.而溃(yōng)并行不悖.(bèi)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弥谤原隰衍沃斟酌流王于彘B。
玉缺交戟之士刀俎不胜杯杓C.偏袒扼腕而进箕踞目眩良久 D.慷概晋军函陵濡缕唯君图之3。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以.其无礼于晋(因为)秦军.南(驻军)B。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就)秦王购.之金千斤(收购)C.将军战河北..(黄河以北)沛公安在..(在哪里)D。
其与能几何..(多少)甚于.防川(比)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B.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遭遇C.秦时与臣游.交往D.晋军.函陵驻军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是.寡人之过也判断词B.既东封.郑疆界。
这里用作动词,“以……为疆界”C.焉用亡郑以.陪邻?介词,表目的D.越国以鄙.远边疆。
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边疆”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义不同其他的一项是()A.吾不能早用子.B.子.亦有不利焉C.子.犯请击之D.子.欲何如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未得..与项羽相见未能B.旦日..飨士卒明天早晨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出进进D.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合力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例:今者出,未辞.也A。
近者奉辞.伐罪B。
何辞.为C。
卮酒安足辞.D。
动以朝廷为辞.9。
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一文言文复习练习卷(学生版)非常实用
要求:1、先将空白处默写完整,不会的在第二轮用红笔修改补充。
2、在文字下面空白处自行翻译,逐字翻译,再借助工具书修改补充完整。
3、标注出关键的实词、虚词和句式,再借助工具书修改补充完整。
※至少用两种颜色的笔迹标注。
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
,,。
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
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也,。
假马者,非利足也,而;假舟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步,无以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
,,,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非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也。
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人非生而知之者,?惑而不从师,。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是故无贵无贱,,,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是故圣圣,愚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惑矣。
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之不解,师焉,,小学而大遗,。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今其乃反不能及,!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皆通习之,,。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之。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第Ⅰ卷(共131分)一、古代诗歌阅读(46分)(一)课内文言文,完成1——6题。
(25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晋军函陵军:军队B、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唯:希望C、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 ,高兴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对待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A、烛之武退秦师B、夜缒而出C、秦伯说,与郑人盟D、顷之未发,太子迟之3.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B、以其无礼于晋C、夫晋,何厌之有?D、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失其所与,不知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D、往而不反者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6.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秋词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7、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之处?(3分)答:8、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3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15分)9.补写下列诗文名句。
(1)怅寥廓,,谁主沉浮?(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粪土当年万户侯。
(3)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4)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语文必修一文言教材复习题(含答案)
语文必修一文言教材复习题(含答案)系统复习和梳理了必修一的文言知识点。
必修一文言文单元复习学案主备:郭丹同备:高三语文组审核:何香菊一、学习目标:1、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要让他们加强朗读和背诵环节。
2、让学生确立文言文学习要重视语言积累的意识,让他们了解新大纲对文言文考点的具体要求。
3、巩固文言教材的基础知识,为专题复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烛之武退秦师》检测练习一、选出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两项()和()相同①以乱易整②以其无礼于晋③焉用亡郑以陪邻...④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⑤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二、解释完全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几项。
①敢以烦执事。
(胆敢)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同)..③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为了)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过河;围墙)...⑤共其乏困。
(缺少的东西)⑥吾其还也。
(还是)...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如果没有)⑧失其所与,不知。
(结交;同“智”)...⑨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礼物;主谓之间的助词,不译。
)...⑩何厌之有?(满足).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题。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1.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使(派)烛之武见秦君B.公从(听从,同意)之C.臣之壮也,犹(好像)不如人D.许(答应)之2.下列句子,“言”的意思与“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的“言”不相同的一项是:(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B.察纳雅言C.广故数言欲亡D.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3.下列句子,“之”用法与“臣之壮也”的“之”相同的一组是( )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②公从之③是寡人之过也④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⑤投诸渤海之尾⑥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张良臣耀兵城下击败之获其劲将九人良臣乃不敢复出②时帅麾下数百人跃马冲击敌众引去获其辎重粮畜以归军声大振A. 时乘其懈/帅壮士数人/大呼跃入舟/众大乱/余舟竞进/五太子来援/薛显又败之/五太子等降/遂从大将军平吴/旋师取山东B. 时乘其懈/帅壮士/数人大呼/跃入舟/众大乱/余舟竞进/五太子来援/薛显又败之/五太子等降/遂从大将军平吴/旋师取山东C. 时乘其懈/帅壮士数人/大呼跃入舟/众大乱/余舟竞进/五太子来援薛显/又败之/五太子等降/遂从大将军平吴/旋师取山东D. 时乘其懈/帅壮士/数人大呼/跃入舟/众大乱/余舟竞进/五太子来/援薛显又败之/五太子等降/遂从大将军平吴/旋师取山东【答案】A【解析】(1)“数人”对“壮士”进行补充说明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D两项“薛显”是“又败之”的主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项故选A【答案】B【解析】(2)B项“在中国周代有公、伯、侯、子、男五爵”爵位顺序有误应为“公、侯、伯、子、男”【答案】C【解析】(3)C项“就被任命镇守北方重镇——北平一直到洪武十二年去世”分析有误根据原文“六年从徐达镇北平逾年召还八年复出镇”可知他并不是明朝建立后一直镇守北方重镇——北平【答案】(4)①张良臣在城下炫耀兵力顾时将他击败俘虏他的得力将领九人于是张良臣不敢再出来挑战②顾时率领部下数百人跃马出击敌人退去(顾时)缴获他们的军械、粮食、牲畜而归军威大振【解析】(4)①“耀兵城下” 状语后置句在“兵”后省略了“于” 应是“于城下耀兵” “劲” 得力的“复” 再次②“帅” 通“率” 率领“引去” 退去“获其辎重粮畜以归”省略了主语“顾时”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2)词的下阕运用了哪些抒情方式?请简要分析A. 上阕首句作者以祖逖自励表达立志报国的气概隐含国事堪忧的沉痛B. “依旧一新亭” 语浅而情深表达作者对东晋名士痛感国土沦丧的同情C. 上阕最后三句将嵩山三十六峰比作锋利的宝剑状山势挺拔气冲斗牛D. 这首词抒写作者欲为国效力却终被埋没的慨叹词气雄豪情绪苍凉【答案】B【解析】(1)B项诗中用典或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此处作者运用新亭对泣的典故借古抒怀表达自己对国土沦丧的忧伤【答案】(2)①直抒胸臆下阕前三句作者直言古来幽并之地多出武勇豪侠之士我等却鬓发斑白而一事无成既满怀自信又无比悲愤②用典“一掬钓鱼坛上泪”一句借东汉隐士严子陵的事迹表达自己既然用世无望便只好独善其身隐居屏迹的愤激之情③以景结情“风浩浩雨冥冥”营造出风雨如磐、天地迷冥的悲凉氛围烘托了词人隐逸的万不得已和忧愤悲伤【解析】(2)“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意思是“古来豪侠众多要数幽并为最可是我这个幽并人再也不能像先辈那样杀敌立功了因为我已双鬓斑白还能干什么呢等到将来封侯的时候青史上会留下谁的名字呢” 本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既满怀自信又无比悲愤的心情“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意思是“即使我像严子陵那样在钓鱼坛上垂钓也不会忘记事业未成的痛苦面对浩浩的风冥冥的雨我会泪流满面的” 其中“一掬钓鱼坛上泪”运用典故词人以严子陵自比意谓在这江山易代风雨如晦的末世自己用世无望只能选择隐逸“泪”字直抒胸臆强调词人隐逸的万不得已和忧愤悲伤“风浩浩雨冥冥” 以景结情风雨如磐天地迷冥大自然都为之悲泣表达出词人的年华空老而又壮志难酬的情感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3.(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2)面对兰花豆花的心理有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3.(3)小说对比叙写在“城里”和在“乡下”的生活状态这样处理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A. 小说第二段插叙豆花在乡下经历的情形人们互相送菜是自然而然的事这和结尾处兰花在除夕给豆花送去芹菜的情节前后照应显得叙事严谨B. 豆花和兰花原本关系很好后来她和兰花之间产生隔阂竟然到了看到兰花负重走路而选择躲避的地步小说意在说明钱是造成人情冷暖的根源C. 兰花性格直爽她对豆花说在她这里买菜绝对放心一方面固然有炫耀的成分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从守信承诺和对比衬托来挽住豆花这位老主顾D. 小说善于用修饰语写人物的形象比如分别用“很自然地”和“手忙脚乱”修饰兰花报菜价和豆花掏钱写出兰花习以为常、豆花意外慌乱的情态【答案】B【解析】“小说意在说明钱是造成人情冷暖的根源”错意在说明环境变了身份变了行为方式变了人与人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了解会造成心灵的隔阂故选B【答案】①面对兰花对自己生活的羡慕豆花感到不安不想因自己的优裕让豆花自卑②兰花收豆花菜钱豆花一下子不适应心里不舒服③兰花老远就招呼豆花买菜豆花无法选择又不好意思砍价心里憋屈④看到兰花背个袋子走路费力豆花以疏远排斥冷漠以对不愿帮助⑤兰花除夕送菜还不要钱豆花为自己的言行而羞愧【解析】【答案】①突显人际关系和人物形象豆花和兰花在乡下互相送菜互不要钱不计得失在城里兰花一心想把菜卖给豆花爱自夸豆花则心存芥蒂②突出主题在对比中说明在城里人们的生活因牵涉交易而复杂在乡下更重视人情人际关系比较单纯给读者提供认识价值③结构全篇通过“城里”和“乡下”生活的转换对比构建全文的叙事结构【解析】4.(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4.(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发展经济学研究范畴的一项是()4.(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发展经济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A. 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发展经济学观点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水平不同是因两者产业结构不同B. “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拉美、非洲、南亚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框架均为通过政府直接干预以发展现代化的先进产业C. 20世纪80年代发展经济学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消除各种政府干预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以建立市场经济D. 亚洲“四小龙”、日本和中国大陆的发展不是只靠政府、忽略市场也不是只靠市场、政府退出而是市场和政府有机结合【答案】D【解析】(1)D项“而是市场和政府有机结合”错误根据材料一第四段“亚洲‘四小龙’、日本和中国大陆所采取的发展和转型思路既不是结构主义所主张的只靠政府、忽略市场也不是新自由主义主张的只靠市场、政府退出而是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两者兼而有之有机结合”可知这些国家的发展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而非“市场和政府有机结合”【答案】B【解析】(2)B项“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是建立在发展经济学基础之上的”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一段“发展经济学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许多发展中国家取得政治独立或摆脱半殖民地地位开始追求现代化的背景下从现代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子学科”和第五段“发达国家的理论是在不断变化的发展中国家在采用来自发达国家的理论时必须考虑其具体条件和适用性”可知发展经济学的适用对象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而且发达国家的理论是在不断变化的【答案】D【解析】(3)D项由材料一可知发展经济学研究的范畴主要是宏观上的从政府和市场两大角度出发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中国民众个体储蓄行为研究”属于微观上的研究是从个体研究出发的因此不属于发展经济学的范畴【答案】(4)发展经济学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摆脱贫困、实现现代化的现代经济学的子学科【解析】(4)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了解“下定义”的模式一般为“……是……的……” 然后分析所给的材料从材料中找到有关“发展经济学”的内容筛选出关键信息找到属概念最后按照下定义的模式进行答题即可如材料一第一段中提到“发展经济学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许多发展中国家取得政治独立或摆脱半殖民地地位开始追求现代化的背景下从现代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子学科” 由此可知发展经济学的属概念是现代经济学它产生的时间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得到“发展经济学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现代经济学的子学科” 再将材料二第三段“毫无疑问贫困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重大问题”作为修饰语或种差填入上面的句式适当调整语序即可得到发展经济学的简要定义【答案】(5)首先概括介绍了发展经济学的产生背景及研究目的然后结合实例阐述了发展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的主流观点及其历史局限性最后提出发展经济学的本土化(反思和重构)问题【解析】(5)材料一首段先介绍发展经济学的产生时间及其背景以及为什么会出现发展经济学这一子学科接着第二至第四自然段以时间为界论述了发展经济学的两个阶段结构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结构主义的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为了赶超发达国家必须依靠政府克服市场失灵的弊病直接动员资源、配置资源以发展现代化大产业” 新自由主义的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不断加大的原因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干预过多市场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并介绍了两种观点的局限性结构主义只靠政府忽略市场新自由主义只靠市场政府退出最后第六自然段进行总结指出“必须注重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5.(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5.(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5.(3)下列语录中不符合材料中关于质疑论述的一项是()5.(4)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质疑的意义5.(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述思路A. 追求读者与作者心领神会、情投意合的“共鸣”效果是所有阅读教学所推崇的B. 共鸣与冲突是阅读的两种状态是阅读的最终结果两者有着积极与消极之分C. 读者价值观念的更新与认知结构的升级依靠于对自己阅读中共鸣与冲突的反思D. 阅读的价值在于促进自我反思与自我批判这一切建立在主观理解的基础之上【答案】C【解析】(1)A项“是所有阅读教学所推崇的”错误文章中说的是“一是读者与作者心领神会情投意合可谓之‘共鸣’ 二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隔情意相违则谓之‘冲突’ 传统的阅读教学更推崇前者”B项“是阅读的最终结果两者有着积极与消极之分”错误并非最终结果也无积极与消极之分D项“建立在主观理解的基础之上”错误应是建立在对文本的尊重、理解与批判的基础之上故选C【答案】C【解析】(2)C项“作者的心理操控比读者的先入为主更易产生特定意义上的思维惯性”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对二者进行比较【答案】D【解析】(3)D项强调的是学习的重要性而非质疑的重要性【答案】(4)①更新价值观念的升级认知结构凸显阅读的价值与意义②澄清文本实现文本批判与自我批判的双重掘进达成阅读目的的理解、超越③深化思考和认识继承民族忧患意识有着不可代替的现实意义④更好地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取得更加卓著的文化成果【解析】(4)从材料一“共鸣与冲突并非阅读的终结更非阅读的目的本身并不能带来价值观念的更新与认知结构的升级能达成此结果的是对共鸣与冲突的反思”可总结出“更新价值观念的升级认知结构凸显阅读的价值与意义” 从“在质疑与探究中我们才能澄清文本认识自我实现文本批判与自我批判的双重掘进这样作为阅读目的的理解、超越才能达成”可以总结出“澄清文本实现文本批判与自我批判的双重掘进达成阅读目的的理解、超越” 从材料二中“注重政治变迁中的史实批判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忧患性格传统的民族而忧患的意义就表现为对天、人、古、今的认识与思考在认识与思考中中国早期的独立记史行为又是最可宝贵的传统”可总结出“深化思考和认识继承民族忧患意识有着不可代替的现实意义” 从“注重文化交流中的视野开放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开放融合胸襟的民族而开放融合的标志就是对外来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比较与吸收”可总结出“更好地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取得更加卓著的文化成果”【答案】(5)①首先从“读者与作者的关系”这个话题提出质疑与探究在阅读中具有重要作用②接着辩证分析了“共鸣与冲突” 通过举例论证强调了质疑与探究的必要性③最后从方法层面指出摆脱思维惯性才能进行质疑与探究重申意义【解析】(5)材料一第一到三段首先从在阅读状态中“读者与作者的关系”写起简单论述“共鸣”与“冲突”的关系后引出了质疑与探究在阅读中具有重要作用接着四到五段作者举了林冲的例子辩证分析了“共鸣与冲突” 作者通过对比林冲与武松、鲁智深的不同来论证质疑与探究的必要性最后最后一段从方法层面指出摆脱思维惯性才能进行质疑与探究重申意义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为图1的图片新闻拟一个标题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12个字标题6.(2)简要评价图2的创意创意【答案】(1)【示例】收官北斗组网全球/长空利箭网遍全球【解析】(1)①本题考查学生给新闻拟写标题的能力新闻标题的拟写具有极强的概括性要求标题中包含最有价值、最有意义、最能说明问题的信息一般来说拟写标题可以从时间、地点、新闻主体、事件、原因、结果等方面把握有时也要考虑新闻主体的特点、属性等另外注意不要超过规定字数图1下方的字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 通过所给的这些文字考生可以提取以下信息第一新闻主体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简称“北斗” 结果是“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收官再依据“全球卫星导航”与“组网卫星” 可知新闻主体的特征是“网遍全球”或“组网全球” 明确这些信息之后考生再结合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12个字” 作答此题答案示例收官北斗组网全球该答案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既点明了新闻主体“北斗” 又写出了事件的结果“收官” 还写出了新闻主体的特征“组网全球” 非常完美②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评价图标创意的能力作答本题需要考生能够清晰地掌握图标的组成内容并对内容代表的文化内涵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对图标创意进行正确评价图2 从整体上看是一个圆形圆形内部蕴含着太极阴阳鱼图形和长柄勺状的司南图形最上和最下分别标有中英文标识在深蓝色的太极阴阳鱼图形内画有北斗七星司南图形下面有网络化地球图案明确图标的这些组成部分后考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对图2的创意进行评价北斗图标采用圆形构型因为古人讲究天圆地方、团团圆圆圆形更直观地象征了“圆满” 太极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图标中太极阴阳鱼与圆形共同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一目了然北斗七星是自远古时起人们用来辨识方位的依据司南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导航装置两者结合既彰显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也寓意着卫星导航系统星地一体同时还蕴含着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名字“北斗” 网络化地球喻指北斗系统将为全球网络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服务上下的中英文文字说明中国北斗将持续参与国际卫星导航事务推进多系统兼容共用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根据世界民众需求推动北斗海外应用它象征着我国的北斗系统开放兼容、服务全球的愿景【答案】(2)【示例】①北斗图标采用圆形构型直观地象征了“圆满” ②图标中太极阴阳鱼共同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一目了然北斗系统志在建设一个实现全球范围的定位导航系统③图标中的北斗七星蕴含着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名字“北斗” ④司南古代辨别方向的仪器彰显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和北斗七星一起象征着卫星导航系统星地一体古今结合映刻着浓重的中国色彩和民族骄傲感⑤网络化地球喻指北斗系统将为全球网络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服务●上下的中英文文字则形象生动体现了北斗系统开放兼容、服务全球的愿景【解析】7.(1)文段中画线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7.(2)下列各项没有使用文中第二处画横线的句子中包含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7.(3)文中第一处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病因类型并把修改好的正确句子写出来A. 方寸之间B. 雕虫小技C. 炉火纯青D. 履行【答案】D【解析】(1)D项应该为“践行” ①意思不同履行执行、实践执行对他人的承诺并行动践行实践用实际行动去做某些事②侧重点不同履行仅强调完成的结果践行着重完成过程的艰辛行动包含艰难完成的意味【答案】B【解析】(2)文中第二处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A项使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B项使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C项使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D项使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故选B【答案】(3)病因类型搭配不当修改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解析】(3)画线句子中“高树”与“价值原色”动宾不搭配“展现”与“市场风尚”动宾不搭配“擦亮”与“时代精神”动宾不搭配应修改为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
必修一文言文单元检测题
高三年级一轮复习必修一文言文单元检测题命题人:王峰审核人:王晓燕一、基础知识(每题4分,共48分)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全对的一项是()(4分)A.阙.秦(quē)忤.视(wǔ)以飨.士卒(xiǎng)以药淬.之(cuì)B.卮.酒(zhī)夜缒.而出(zhuì)目眦.尽裂(cì)朝.济而夕设版焉(zhāo)C.玉玦.(jué)参乘.(shèng)共.其乏困(gòng)拔剑切而啖.之(dàn)D.刀俎.(zǔ)戮.力攻秦(lù)瞋.目(chēn)微夫.人之力不及此(fū)2.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4分)A.失其所与,不知夫晋,何厌之有B.秦伯说,与郑人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4分)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之往来..也行李B.为之奈何....人不敢与忤视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微夫人..之意..之力不及此而伤长者4.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4分)A.以其.无礼于晋 B.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C.其.意常在沛公也 D.吾其.还也5.下列句子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4分)A.吾属今为之虏矣——我们很快就会被他俘虏了。
B.持千金之资币物——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
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于是拿起他的匕首给秦王。
D.(沛公)脱身独去,已至军矣——沛公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
6.对下列文言句式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4分)A.竖子不足与谋(省略句,即“竖子不足与之谋”)B.大王来何操(谓语后置,即“大王来操何”)C.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为……”表被动)D.问征夫以前路(介宾结构后置,即“以前路问征夫”)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4分)A.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语文高中必修一文言文单元总结复习测试卷试题.doc
WORD格式语文必修模块一文言文单元测试题(满分: 100 分。
时间: 60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7 分)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B.《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 ,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著作,相传其作者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
(编年体)C.新诗是五四前后才出现的。
新诗“新”在用白话写作,摆脱了古典诗词严整格律的束缚,《再别康桥》《雨巷》都是新诗。
D、《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校的、记载战国策士谋臣的言论与活动的书。
全书33 篇,分 12 策,分记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1专业资料整理WORD格式()A、尝为晋君赐.(恩惠)持千金之资币.物(钱币)(礼物)B、秋毫不敢有所近.(接触,沾染)籍.吏民,封府库(登记户籍)C、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顾.计不知所出耳(不过,只是)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受)素善.留侯张良(友善,交好)3、选出加点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以.乱易整,不武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子犯请击之.C、使毕使于.前燕王拜送于.庭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2 专业资料整理WORD格式吾其.还也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今意相同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沛公居山.东.时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北收要.害.之地5、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A、缓不济急B、同舟共济C、假公济私D、无济于事6 、下列各句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A、太子迟.之B、群臣怪.之C、粪.土.当年万户侯D、以乱易.整7、选出语句形式不同的一项()A、以其无礼于晋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夫晋,何厌之有D、臣之客欲有求于臣3专业资料整理WORD格式8、与“此亡秦之续耳”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B、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C、此天子气也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9、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失其所与,不知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皆白衣冠以送之D、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二、默写 +断句( 13 分)10、根据文意,写出上下句(8 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专题检测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专题检测(满分 91 分,时间 50 分钟)一、基础知识运用( 60 分)1、以下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以下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 君子生非异也。
B.山川相缪。
C.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D.或师焉,或不焉。
3、以下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 举匏尊以相属。
B.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C.须臾成五采。
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4、以下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也。
B.其阴,济水东流。
A. 假舟楫者,非能水..C.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D.顺流而东也。
...5、以下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吾未见其明也。
..飞。
D.上食埃土。
C.月明星稀,乌鹊南..6、与“明烛天南”中“明”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B.不知东方之既白。
..C.始指异之。
D.其曲中规..7、以下各组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 而耻学于师。
/孔子师郯子。
..江陵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方其破荆州,下..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惑而不从师。
..D.泣孤舟之嫠妇 ./ 凌万顷之茫然..8、以下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 吾进而师之。
B.多平方,少圜。
....C.徘徊于斗牛之间。
D.是故弟子不用不如师。
....9、以下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 郦道元所谓环水也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0、与“吾尝成天而思矣”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 目遇之而成色。
B.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C.惑而不从师。
D.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2、以下各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 蚓无帮凶之利,筋骨之强。
必修一文言文部分检测题
必修一文言文部分检测题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跂.锲.镂.槁暴..须臾.舟楫.跬.步蛟.龙庸.卑.谀.欤.蟠.嘉.贻.嗟.乎句读.郯.子苌.弘老聃.经传.壬戌.窈窕..扣舷.桂棹.袅.袅嫠.妇愀.然舳舻..酾.酒渔樵.江渚.匏.尊斫.焚.垤.觞.累.积颢.气冥.合培嵝..攒蹙..岈.然衽.席榛.莽惴.栗仆.人箕踞..土壤.施施..而行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虽.有槁暴声非加疾.也假.舆马者而致.千里而绝.江河风雨兴.焉风雨兴焉.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于其身.也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彼与彼年相若.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道之不复.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圣人无常.师郯子之徒.术业有专攻.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七月既望..水波不兴.白露横.江倚.歌而和.之哀吾生之须臾..不绝.如缕.方.其破荆州固.一世之雄也挟.飞仙以遨游知不可乎骤.得而卒.莫消长也惟.江上之清风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苟.非吾之所有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击空明兮溯.流光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居.是州 恒.惴栗 日与其徒.上高山 披.草而坐 醉则更.相相枕以卧 意有所极. 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因.坐法华寺西亭 缘.染溪 斫.榛莽 箕踞..而遨. 莫得.遁隐 不与培嵝为类. 心凝形释..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輮使之.然也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锲而舍之. 蚓无爪牙之.利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句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跂而.望矣 而.见者远 而.神明自得 锲而.舍之 蟹六跪而.二螯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教版高中水平测试《语文》必修(1)之文言文复习训练题
高中水平测试《语文》必修(1)之文言文复习训练题兰亭集序????? 王羲之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
?????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 写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意思。
? ???答:通假字:???????????????????????? 意思是:2.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虽趣舍万殊??? 万殊:(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兴怀:(3)况修短随化??? 修短:(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虚诞:3.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正确的意思是(??? )?? ??A.人与人相交往,周旋应付度过一生。
?? ??B.那人与人的友谊,是短暂一世的。
??? ?C.夫人与夫人相交往,是短暂一世的。
??? ?D.与夫人一起生活,在一世中终归是短暂的。
?4. 与“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的“以”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赂者以赂者丧。
??? ???B.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 ?C.足以极视听之娱。
??? ???D.引以为流殇曲水。
?5. 比较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 ???及其所之既倦。
???????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 ??A.? 两个“俯仰”相同,两个“之”不同。
(完整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单元重点测试题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周清测试题10语文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一、基础知识题(每小题3分,共33分)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端倪(ní)火钵(bó) 瓦菲(fēi)不可估量(liàng)B、砥砺(dǐ)团箕(ji) 凌侮(wū) 殒身不恤(yǔn)C、参乘(chéng) 玉珏(jué) 憧憬(chōng)目眦尽裂(zī)D、菲薄(fěi) 轧票(gá) 弄堂(lòng)长歌当哭(dàng)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戮没莫明其妙呕歌睡眼惺忪B.嗔目感人肺俯荤腥张灯结采C.迟顿气势磅礴蹲伏沧海桑田D.暮蔼星辉斑斓苍芒夙兴夜寐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 其中的______只有当事人才知道,我们这些人哪能说三道四,乱说一通呢?(2) 书中阐述先锋派文艺观点的文字,条理______,反映了作者浮躁的心态。
(3) (梁启超)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哦!”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_____的话是很难听到的。
(4) 近几年,各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工商企业在工商联手_____市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A. 委曲紊乱自负开拓B. 委曲凌乱自负开辟C. 委屈凌乱自满开辟D. 委屈紊乱自满开拓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这篇文章见识浅陋,属于不刊之论....,总编决定不予发表。
B. 从洞口入内,你会看到一幅气势恢宏的洞中峡谷雄奇画卷,峡谷深近百米,两壁如削,宽处百余米,窄处仅可容身,成具体而微....的地下三峡。
C. 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些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D. 他做起事来总是顾此失彼,目无全牛....,缺乏通盘考虑,所以免不了要出错。
高一语文 文言文单元检测(附答案)
文言文单元检测一、选择题(共22题,每题两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哂(shěn) 丧命(sàng) 弱冠(guàn) 锲而不舍(qiè)B、数学(shù) 与会(yù) 舞雩(yú) 瑕瑜互见(yú)C、愉快(yú) 曾皙(xī) 蓄养(chù) 涂有饿殍(piǎo)D、须臾(yú) 舟楫(jí) 孵化(fú) 千乘之国(shèng)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冠状动脉参省驽马大相经庭B、百战不殆曝晒骐骥贻然自得C、锲而不舍数罟槁暴不胫而走D、坚贞不渝懈怠孝悌弥天大罪3、找出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张良出,要项伯。
B、距关,毋内诸侯。
C、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D、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4、指出下列句中加横线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A、忠之属也,可以一战B、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C、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5、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学不可以已(完毕)B、木直中绳(符合)C、虽有槁暴(晒)D、輮使之然也(这样)6、对下列句中加横线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青,取之于蓝③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②而青于蓝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7.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差别最大的一组是:()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②然谋臣与爪牙之士……③唯君左右之④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⑤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⑥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⑦明日,徐公来⑧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⑨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⑩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A.①③⑤⑦B.④⑥⑧⑩C.①②⑥⑨D.③⑦⑧⑩。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必修模块一文言文单元测试题(满分: 100 分。
时间: 60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7 分)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B.《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 ,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著作,相传其作者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
(编年体)C.新诗是五四前后才出现的。
新诗“新”在用白话写作,摆脱了古典诗词严整格律的束缚,《再别康桥》《雨巷》都是新诗。
D、《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校的、记载战国策士谋臣的言论与活动的书。
全书33 篇,分 12 策,分记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尝为晋君赐(恩惠).持千金之资币物(钱币)(礼物).B、秋毫不敢有所近.(接触,沾染)籍吏民,封府库(登记户籍).C、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顾计不知所出耳(不过,只是).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受)素善留侯张良(友善,交好).3、选出加点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以乱易整,不武.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子犯请击之.C、使毕使于前.燕王拜送于庭.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吾其还也.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今意相同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沛公居山东时..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北收要害之地..5、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A、缓不济急B、同舟共济C、假公济私D、无济于事6 、下列各句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A、太子迟之.B 、群臣怪之.C、粪土当年万户侯..D、以乱易整.7、选出语句形式不同的一项()A、以其无礼于晋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夫晋,何厌之有D、臣之客欲有求于臣8、与“此亡秦之续耳”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B、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C、此天子气也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9、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失其所与,不知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皆白衣冠以送之D、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二、默写 +断句( 13 分)10、根据文意,写出上下句( 8 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2 )且君瑕,,。
;许君焦、,君之所知也。
( 3 )高渐离击筑,歌曰:“ ,!”11、用“”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5 分)大家之作 \ 其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 \\ 必豁人耳目 \ 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 所知者深也\ 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 可无大误矣。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文言文语段阅读分析(30 分)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18 分)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A.私见张良,具告以事私:私下,暗.地里。
B.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语:告诉。
C.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事:侍奉,对待。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感谢。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良曰:“长于臣。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C.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D.具以沛公言报项王.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6 分)第一句: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第二句:秦时 ( ) 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4)请你从给出的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上面选段的内容,分析其性格特点。
(不少于100 字)(6 分)人物:项伯张良刘邦13、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2分)陈东,字少阳,镇江丹阳人也。
早有隽声,不戚戚于贫贱。
蔡京、王黼方用事,人莫敢指言,独东无所隐讳。
钦宗即位,率其徒伏阙上书,论:“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创开边隙。
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
”言极愤切。
明年春,贯等挟徽宗东行,东独上书请追贯还,正典刑,别选忠信之人往侍左右。
金人迫京师,李邦彦议与金和,李纲及种师道主战,邦彦因小失利罢纲而割三镇。
东复率诸生伏宣德门下上书曰:“在廷之臣,奋勇不顾,心身任天下之重者,李纲是也,所谓社稷之臣也。
其庸缪不才,忌疾贤能,动为身谋,不恤国计者,李邦彦之徒是也,所谓社稷之贼也。
”军民从者数万。
书闻,传旨慰谕,众莫肯去,喧呼震地。
有中人①出,众脔而磔之,于是亟诏纲入,复领行营,遣抚谕,乃稍引去。
金人既解去,学官观望,时宰议摒伏阙之士,先自东始。
高宗即位五日,相李纲,又五日召东还。
未得对,会纲去,乃上书乞留纲而罢黄潜善、汪伯彦。
不报。
会布衣欧阳澈亦上书言事,潜善遽以语激怒高宗,言不亟诛,将复鼓众伏阙。
书独下潜善所,府尹孟庾召东议事,东请食而行,手书区处家事,字画如平时,已乃授其从者曰:“我死,尔归致此于吾亲。
”食已如厕,吏有难色,东笑曰:“我陈东也,畏死即不敢言,已言肯逃死乎?”吏曰:“吾亦知公,安敢相迫?”顷之,东具冠带出,乃与澈同斩于市。
四明李猷瘗②之,东初未识纲,特以国故,至为之死,识与不识,皆为流涕。
时年四十有二。
【(取材于《宋史 ?忠义传》)注:①中人:这里指宦官。
②瘗( yì):埋葬。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创开边隙.边:边境B. 传首四方首:首先.C. 不恤国计者恤:担忧.D. 于是亟诏纲入亟:急忙.(2)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众脔而磔之B.顷之,东具冠带出C.四明李猷赎其尸瘗之D.特以国故,至为之死(3)对下列语句在文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别选忠信之人往侍左右——另外选派忠诚讲信用的人去陪侍皇帝左右B.传旨慰谕,众莫肯去——皇帝传圣旨安抚慰问百姓,官员们都不愿意前去C.手书区处家事,字画如平时——陈东亲手写下分别处理的家事,笔迹和平时一样D.吾亦知公,安敢相迫——我也了解您,怎么敢逼迫您呢(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蔡京、王黼等六人执掌大权的时候,无人敢指责他们,只有陈东无所畏惧。
B.陈东为素不相识的爱国将领李纲鸣不平,最终使皇帝恢复了李刚的职务。
C.皇帝听信谗言,担心陈东鼓动百姓聚集闹事,于是下令抓捕陈东并处死他。
D.陈东预感朝廷要杀害自己,他镇定自若,平静地安排好家事,慷慨赴死。
四、古诗鉴赏( 16 分)1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①—②题。
江楼旧感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①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6分)A.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
B .第三句说约好同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人的遗憾。
C.“同来”与“独上”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
D.三四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的情景关联起来,点明题旨,深化了意境。
E .全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
②唐朝诗人崔护有一首著名的诗篇《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请指出这首诗与赵嘏的诗在体裁、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答:(体裁)(2 分)(内容)(4 分)(写法)(4 分)五、阅读下面文章 , 完成 15—16 题。
(14 分)在人们的印象中,孔子是一位浓眉长髯的老者,就像相传为唐代吴道子所绘《先师孔子行教像》上的孔子一样。
然而,事实很可能正好相反。
20年前,《齐鲁学刊》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孔子体态、相貌考》。
这篇文章有两点使人印象深刻:一是孔子身高超过米,二是孔子可能没有胡须。
说孔子身材高大没有问题,史书中众口一词的说他“长九尺有六寸” ,应当可信。
这些典籍所记尺度为周制,周制一尺合今厘米,照此计算,九尺六寸约等于今 191 厘米。
即使在今天,他也称得上“山东大汉”了。
除了身材高大,孔子上身长下身短、微微驼背、胳膊稍长、天庭饱满。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孔子可能胖瘦不同,但总体上略瘦。
他一生坎坷而操劳,《韩诗外传》说他“自东自西,自南自北,匍匐救之”,以挽救“百姓靡安,莫之纪纲,礼义废坏,人伦不理”的危局。
周游列国时,有人说他“累累若丧家之狗”。
“累累”就是劳累、操劳的样子。
孔颖达疏说:“丧容瘦瘠,累累然。
”孔子人生的绝大多数时期,其身材可能都相对较瘦。
没有须眉更是他的奇特之处。
有一本署名孔鲋所著的《孔丛子》,这是一部相当于“孔氏杂记” 的书。
在该书的《居卫》篇中,记有子思与齐君的对话,论述人之贤圣在德不在貌。
子思说:“吾先君①,而天下王侯不以此损其敬” 。
子思所谓“先君”就是孔子,子思明确说孔子“ ② ”。
所以,孔子天生没有浓密的眉毛,更不会有修长的胡须。
据记载,当时在场的有齐君的宠臣,那人的特点正是“ ③ ”,所以齐君对子思说:“假如相貌可以交换,我可以将他的须眉送给你。
”子思则说只是担心不能继承前人的美德,并不担心“毛须之不茂” 。
可见,不仅孔子“ ④ ”,他的孙子子思也“ ⑤ ”。
以前,人们往往以《孔丛子》为伪书而将这些材料置之不理,现在看来事情并不这么简单。
该书虽然不可都当作“真正的史实”,但像孔子祖孙有无须眉这样的重要事项,恐怕不会没有依据。
人们通常看到的“孔子行教像” ,最早出于唐朝著名的宫廷画家吴道子之手,但他似乎并没有认真查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