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表面
地球的表面大部分是海洋
![地球的表面大部分是海洋](https://img.taocdn.com/s3/m/d04ae86a7fd5360cbb1adb02.png)
地球的表面大部分是海洋,陆地只占一少部分。
地表的总面积约51000万平方公里,其中海洋的面积约36000万平方公里,占地表总面积的70.8%;陆地面积约14900万平方公里,占地表总面积的29.2%。
根据地理区域地球划分为七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南极洲、大洋洲。
)和五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截止2017年,世界上共有23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有195个,地区有35个。
世界人口总数截至2013年1月4日,全世界约有70.58亿人。
科学家根据人种的自然体质特征通常将全世界的现代人类划分为四大人种:欧罗巴人种(又称白色人种或高加索人种或欧亚人种)、蒙古人种(又称黄色人种或亚美人种)、尼格罗人种(又称黑色人种或赤道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又称大洋洲人种或棕色人种),俗称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和棕种人。
我们中国人属于黄色人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首都北京,1949年10月1日成立,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由56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汉族占总人口的91.51% 。
截至2004年底,中国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0个地区(州、盟);661个市,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83个;县级市374个;1636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852个市辖区。
全国乡镇总数37334个,其中:镇19883个;乡17451个。
全国共有街道办事处5904个。
全国设有居委会(社区居委会)7.8万个;居民小组129.6万个。
村委会64.4万个;村民小组507.9万个。
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岛屿岸线1.4万多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
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多个,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35798平方千米。
陆地同14国接壤,与6国海上相邻。
根据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数为1,370,536,875人。
地球的表面
![地球的表面](https://img.taocdn.com/s3/m/132f557527284b73f242500b.png)
●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称之为陆地。 包括大陆和岛屿。总面积1.489亿平方公 里,占地球表面积的29.2%。面积广大的 陆地称大陆,全球有亚欧大陆、非洲大陆、 北美洲大陆、南美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和南极洲大陆等六块,总面积为1.391亿 平方公里,约占陆地总面积的93%;四周被 海水包围的小块陆地称岛屿 ,总面积为 980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总面积的7%。 陆地大部分分布于北半球,岛屿多分布于 大陆的东岸。陆地表面起伏不平,有山脉、 高原、平原、盆地等。
地表的形态 地表的变迁 陆地 海洋 地表(图片)
●地表形态是由形成地面形
状所组成的一个地形特征, 所有的地表形态都有海拔 和地势。地表形态相似的 大面积区域叫做球的表面是一片汪洋大海,经过后来的造山 运动后形成了陆地和山脉,然后是生命的出 现,生命在海里诞生,经过进化后才登上陆 地,繁衍演变成诸多的物种,在加上各种自 然力量的作用,如日光,风化等作用后形成 了现在的地表.
● 地球表面被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 海洋,其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 表面积的71%,因为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 故有人将地球称为“水球”。海和洋不是一回事, 海洋的中间部分称为洋,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9%, 它的深度大,一般在两三千米以上,海水的温度、 盐度、颜色等不受大陆影响,有独立的潮汐和洋 流系统。全球分四个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 度洋和北冰洋。海洋的边缘部分称为海,深度较 浅,一般在两三千米之内,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1 %。海没有独立的潮汐和海流系统,水温因受大 陆影响而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盐度受附近大陆河 流和气候的影响也较明显,水色以黄绿色较多, 透明度小。海按其所处位置的不同,可分边缘海 和地中海两种类型。
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cab22608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5d.png)
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1. 地球表面的形态:地球表面是以陆地和海洋为特征的地球外表。
陆地区域分布广泛,总面积约为148,940,000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2%;而海洋面积为361,132,000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的70.8%。
地球表面有高原、山脉、平原、盆地、丘陵、河谷等不同的形态特征。
2. 地球表面的构造:地球表面存在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个层次的结构。
其中地壳是最上面的一层,厚度约为5-75公里。
地壳上覆盖着大量的岩石、矿物等,形成了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
地壳下面是地幔,厚度约为2,900公里。
外核是一层比较稀薄的层,厚度约为2,250公里。
内核是地球最内部的一层,直径约为1,220公里。
3. 地球表面的气候:地球表面的气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球自转、太阳辐射、大气运动等。
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北极和南极地区气候寒冷、干燥,而赤道地区气候温暖、潮湿。
4. 地球表面的生物:地球表面存在着多种生物,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它们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适应生存,并形成了各自的生态系统。
地球表面也存在很多生态问题与挑战,如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当然,地球表面还有其他一些基本特征,包括:5. 地球表面的水循环:地球表面存在着各种水体,如海洋、湖泊、河流、冰川等,它们相互联系,构成了地球水循环系统。
太阳辐射使得地球表面的水蒸气升华到大气层中,在那里形成云,再通过降雨、雪等形式回到地面,形成了水循环。
6. 地球表面的矿产资源:地球表面还存在着各种矿产资源,如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和能源矿产等。
这些资源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7. 地球表面的人类活动:地球表面存在着各种人类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
这些活动对地球表面的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一些负面影响对地球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产生威胁。
8. 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地球表面上空存在着大气层,它是地球与外界相连的重要环节。
《地球的表面》课件
![《地球的表面》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416b6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9.png)
探索二:细析中国陆地地形
你能在我国地形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判断出是什么地 形?并词语来描述特点吗?
地形名称
特点
高原
500米以上,外围较陡,内部起伏平缓
山地
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有耸立的山峰
丘陵
200-500米,地势起伏较大
平原
200米以下,平坦广阔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
探索二:细析中国陆地地形
平原
《地球的表面》
探索一:感知地球整体面貌
用肉眼或放大镜来观察,用手来摸一摸地形地球仪的表 面有什么特点?
探索一:感知地球整体面貌
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海拔高度和地势的高低。 在观察地形图的时候,可以利用高度表来帮助你判断、 描述高度。
小结
地球的表面主要指地球表面的形 态,简称为地形,有平原、高原、 山地、丘陵和盆地等,是复杂多 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
华北平原
笔记知识点
地形有平原、高原、山 地、丘陵和盆地等,是 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 变化的。
长白山天池
天池白云缭绕,五色斑斓波光岚影,群峰环抱,很是壮观。天池湖 水清澈碧透,一平如镜;周围16座奇异峻峭的山峰临池耸立,倒映 湖中,波光峦影,蔚为壮观。
敦煌雅丹地貌
敦煌雅丹地貌,土质坚硬,呈浅红色。与青色的戈壁滩形成了强烈 的对比,进入雅丹,遇到风吹,鬼声森森,夜行转而不出,当地人 们俗称雅丹为“魔鬼城”。
高原
丘陵
盆地
山地
推测:观察典型地貌,推测形成原因
煌雅丹地貌 记录卡片
地形特点 1
形成原因 1
5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推测:观察典型地貌,推测形成原因 典型地貌
弯曲的岩层
资料
香港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中国大陆南陲,包括新界东北沉积岩和西贡 东部火山岩两大园区共8大景区。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2《地球的表面》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2《地球的表面》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57c3fc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0e.png)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2《地球的表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2《地球的表面》是本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的形态,掌握地球表面的变化原因,以及人类如何适应地球表面的变化。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形,如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并理解其形成的原因。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地壳运动、气候、河流等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和保护地球资源。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于地球表面的地形、气候等方面有所了解。
但他们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原因及人类如何适应地球表面的变化等方面的认识还较为肤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实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球表面的形态及变化原因,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形,如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并了解其形成的原因。
2.使学生认识到地壳运动、气候、河流等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
3.培养学生适应地球表面变化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形及其形成原因。
2.地壳运动、气候、河流等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
3.人类如何适应地球表面的变化。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球表面的形态及变化原因。
2.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理解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形。
3.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球表面地形的图片、实例等教学资源。
2.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及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形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表面的形态。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地形的名称吗?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2.呈现(10分钟)针对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形,如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分别呈现其形成的原因。
《地球的表面》PPT课件
![《地球的表面》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6e3ea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3.png)
请你在地形图上找找这些奥运健儿的家乡属 于什么地形?这些地形有什么特点呢?
竞走健儿:切阳什姐 家乡:青海
赛艇冠军:陈云霞 家乡:内蒙古
体操双杠冠军:邹敬园 家乡:四川
举重冠军:侯志慧 家乡:湖南
高原
地形开阔, 海拔高度 在一千米 以上,周 围以明显 陡坡为界。
平原
地势广阔, 起伏很小, 海拔高度 一般在两 百米以下。
五年级 科学学科
2.1地球的表面
-.
一、聚焦
你们对地球了解吗? 地球表面是什么样子的? 地球现在的面貌是本来就有的吗? 是什么力量使地球变成现在的样子的?
二、探索 观察世界地形图,描述地球表面的样子
二、探索 观察我国地形图,了解我国的地形特点
在中国地形图中找到浙江的位置,看看浙江是什么 地形,观察浙江地形的特点。
山地
地势较高, 蜿蜒起伏, 坡度陡峭。
丘陵
起伏不大, 坡度较缓, 由低矮山 丘组成的。
盆地
四周地势 较高,中 间低平。
二、探索
把每幅图的地形地貌特点和你猜测的 形成原因填写在活动手册中。
二、探索
1.弯曲的岩层
它从来就是这样的吗?
二、探索
2.长白山天池
为什么在两千多米的高山 上会有“天池”?
感谢收看!
二、探索 3.敦煌的雅丹地貌
什么原因使这里的 岩石变成这个样子?
二、探索 4.黄土高原的切沟
斜坡有什么特点? 形成这一特点口的沙洲
这里为什么会有 许多泥沙滞留?
三、研讨
你认为哪组同学的 解释更合理?依据 是什么?
综合全班同学的分析, 归纳出影响地形地貌 变化的因素。
《地球的表面》PPT课件
![《地球的表面》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ad88ba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c.png)
1
2
3
4
5
1 弯曲的岩层
(香港地质公园)
编号 1 2 3 4 5
地形地貌特点 弯曲的岩层
对主要形成原因的推测 岩层受到挤压
2 长白山天池
编号 地形地貌特点 对主要形成原因的推测
1
弯曲的岩层
岩层受到挤压
2 伞状,四周山峰围绕
火山口积水
3
4
5
3 敦煌的雅丹地貌
编号 地形地貌特点 对主要形成原因的推测
科学 教科版 五年级 上册
地球表面的变化
1 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常 见的陆地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
2 通过观察、分析图片等资料获得关于地形地貌特点的信息。 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常见地形地貌的特点。对地形地貌变化 的原因进行有依据的猜测。
3 愿意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探究地形地貌变化原因 的兴趣。
4.( A )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人
工运河。
A.京杭大运河 B.长江
C.黄河
5.山脉主要是由( C )构成的。
A.土壤
B.沙
C.岩石
总结
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 不断变化的。
2.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 陵和盆地等。
1
弯曲的岩层
岩层受到挤压
2 伞状,四周山峰围绕
火山口积水
3 柱状,形态Βιβλιοθήκη 异风的长期作用45
4 黄土高原的沟壑
编号 地形地貌特点 对主要形成原因的推测
1
弯曲的岩层
岩层受到挤压
2 伞状,四周山峰围绕 火山口积水
3 柱状,形态各异
风的长期作用
《地球的表面》教学课件
![《地球的表面》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45691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5.png)
1.地球的表面
世界地形图
在中国地形图中找到四川的位置,看看四川是什么地形,观察 四川地形的特点。
请你在地形图上找找这些科学家的家乡属于什么地形?这些地形 有什么特点呢?
高原医学开拓者:吴天一 家乡:青海
试管山羊之父:旭日干 家乡:内蒙古
新冠试剂研制者:杨正林 家乡:四川
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 家乡:安徽
结合中国地形图,仔细观察下列地形的特点 并尝试用超轻黏土捏制以下五种不同地形的模型
高原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请根据各地形的特点, 尝试用超轻黏土捏制各种不同地形的模型
高原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你能根据各地形的特点, 画一画这些地形侧面的丘陵
盆地
这些地形地貌有什么特点? 形成这些地形地貌的原因是什么?
1 弯曲的岩层
2 长白山天池
3 敦煌的雅丹地貌
4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5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地球的表面》精品教案
![《地球的表面》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f2b96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1.png)
《地球的表面》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2.认识常见的地形地貌特征。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及其特征。
2.难点:描述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地球的图片或视频,引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问题。
2.新课讲授
1.介绍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如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
等。
2.展示各种地形地貌的图片或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征。
3.讨论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如地壳运动、风化作用、流水侵蚀等。
3.拓展应用
1.讨论地形地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4.总结
1.回顾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及其特征。
2.强调观察和分析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5.布置作业
1.绘制一幅简单的地球表面地形地貌图。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1 《地球的表面》课件PPT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1 《地球的表面》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b048a9ab84ae45c3a358c0d.png)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一个个由河道分割的小岛
风的吹蚀 流水的作用 流水的作用
研讨 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平原——平坦广阔 高原——地面坦荡、边 山地——峰峦起伏、
缘陡峭
坡度陡峻
丘陵——低缓
盆地——四周群山环 绕、中间低平
研讨 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我们的猜测: 风、水、地震、火山
1.地球的表面
问题聚焦
地球表面是什么样子的? 地球现在的面貌是本来就有 的吗? 是什么力量使地球变成现在 的样子的?
新知探索
一、观察世界地形图
观察地球表面的地形图,你们发现我们的地球表面有什么特 点?海洋与大陆的分布、大陆板块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1.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海 洋约占地球表面的71%,陆地约29%。
猜测它们形成的主要原因。
弯曲的岩层
敦煌雅丹地貌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长白山天池
新知探索
地形地貌
香港地质公园弯曲 的岩层
长白山天池
观察到的地形特点 猜测主要形成原因
岩层弯曲、断裂 湖泊被群山环抱
岩层受力发生弯曲 火山喷发后形成的
敦煌地貌
一个个形态多姿的土丘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地面千沟万壑、地形支离 破碎
课堂总结
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 变化的。 2.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 盆地等。
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是比较完整 的大面积隆起地区。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新知探索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 一般海拔在250米以上,550米以下,
小学科学地球的表面(课件)
![小学科学地球的表面(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c7a94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3.png)
小学科学地球的表面(课件)地球是我们居住的蓝色星球,它有着广袤的海洋和浩瀚的陆地。
我们生活在这个神奇的星球上,却对它的奥秘知之甚少。
本文将围绕小学科学课件《地球的表面》展开,从地球的构造、陆地和海洋等方面,向同学们介绍地球的表面。
首先,我们来了解地球的构造。
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的。
地壳是我们踏脚的地方,它包裹在地球的表面,分为陆地和海洋两部分。
陆地主要分布在地球的大陆板块上,是我们居住和开展各种活动的地方。
海洋则是地球上巨大的水域,占地球总面积的71%。
地幔位于地壳下面,是地球的厚实层,大部分由熔岩构成。
地核是地球最内层的部分,由铁和镍等金属物质组成,温度极高,是地球内部热能的主要来源。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地球的陆地。
陆地包括大陆和岛屿两部分。
大陆是指地球上较大面积的陆地区域,通常被海洋环抱着。
现在大陆分为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这些大陆板块相互连接,但它们的相对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地球的运动和板块构造活动中不断演变和调整。
除了大陆,地球上还有很多岛屿。
岛屿通常是海洋中突起的陆地,它们环绕在大陆周围或者分散在广阔的海洋中。
岛屿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例如地壳的运动、火山活动、冰川作用等。
这些岛屿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有的小如沙粒、有的大如洲。
然后,我们来了解地球的海洋。
海洋是地球上广袤的水域,它们分布在大陆周围和大洋中。
海洋不仅有着深邃浩渺的表面,还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
海洋占据着地球总面积的71%,大部分地球上的动植物生活在海洋中。
海洋中的生物种类繁多,有小小的浮游生物,也有巨大的鲸鱼和鲨鱼。
此外,海洋还具有调节气候、保持生态平衡等重要功能。
在地球的表面,还有各种地形特征,例如山脉、高原、平原、河流等。
山脉是地球表面突起的地形,由多座山峰连续组成。
山脉的形成通常与地壳的运动和板块碰撞有关。
高原是与山脉相邻的广大平坦地区,海拔较高,土地肥沃。
平原是低洼的地区,通常位于大陆中部或河流两岸,土地广阔,适合进行农业生产。
《地球的表面》教案
![《地球的表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a2054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2.png)
《地球的表面》教案【教材分析】“地球的表面”指的是地球表面的形态,又称地形、地貌。
它是复杂多样,不断变化的,是地球内部运动和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
本课是单元的起始课,属于课标中“地球与宇宙”中“地表及变化”的范畴,为整个单元的学习起到“奠定知识基础,提供思维线索”的作用。
从地球表面本来就是这样的吗?到思考是什么力量使地球变成现在的样子?为后续学习提供概念建构思路和基础。
本课的设计线索体现了从整体到局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过程,学生在观察和描述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的特点的基础上,对地球表面的布局有感性的认识,进而引发学生更深层的思考:对地球全貌的观察(观察地球图片,产生感性认识)——陆地内部主要地形的观察(观察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建立具体的“地形”概念)——每一个典型地貌的观察(观察和分析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并猜测其形成原因,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提供线索)。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
2.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等资料获得关于地形地貌特点的信息。
2.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常见地形地貌的特点。
3.能够对地形地貌变化的原因进行有依据的猜测。
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
2.发展探究地形地貌变化原因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特点。
难点:根据地形的特点,对其形成原因进行有依据的猜测。
【材料准备】地形地球仪、中国地形图、放大镜、典型地形地貌照片、学生记录卡片、马克笔、俯瞰地球视频、班级记录大表。
【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1.聚焦观看从空间站俯瞰地球全貌视频。
教师:地球表面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地球看起来大部分是蓝色的、有很多水、也有一些陆地;地球不是光滑的球;地球表面上有不同的颜色……教师追问:地球的现有面貌是本来就有的吗?还是什么力量使它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板书:地球的表面)学生:不是,是地壳运动形成的;是大自然变化造成的……设计意图:学生对于地球表面是有一定了解的,通过视频呈现,引起学生共鸣,顺理成章揭示本课学习主题。
地球的表面PPT课件
![地球的表面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598427cc7931b765ce1553.png)
返回
小游戏
看图猜地形
平原
盆地
丘陵
山地
高原
颜色 数字 图例
地形图上常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高度地形,比 如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到5000米以 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 六千米以上。深浅不同的绿色表示海拔不同的平原,深 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 。蓝色的封闭图形 是湖泊。蓝色的曲线表示河流。
地球表面的地形
1、我国地形主要有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 盆地 。 其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是 山地 。
2、我国的地形 西 高 东 低,西部多 高原 ,东部多平原, 呈 阶梯 状分布。
3、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深浅不同的海洋,深蓝色表示海 很 深 ,浅蓝色则表示海比较 浅 。
地球表面的地形
1、通过观察世界地形图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4、被称为“世界屋脊”的是( B )。 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地球表面的地形
判断
1、地球是大部分是陆地,小部分是海洋。( ×) 2、从地图上看,面积最大的是欧亚大陆,面积最小的是澳大利亚大陆.( √ ) 3、我国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 ) 4、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地方,号称“世界屋脊” 。( √ ) 5、在地球的不同地形上,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和植物。(√ ) 6、在地形图上,海洋的颜色也是不同的,不同的颜色代表海洋的深浅不同(√) 7、我国的地形主要以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为主。( √ ) 8、地球表面的地形在不断变化。( √ )
返回
丘陵 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地球的表面
![地球的表面](https://img.taocdn.com/s3/m/2ef13590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11.png)
地球的表面
一、地球表面形态概述
地球表面形态多样性:地球表面形态丰富多样,包括高山、峡谷、平原、河流、湖泊、海洋等。
这些形态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球内部和外部的作用力。
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地球表面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最外层,主要由岩石构成,包括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两种类型。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由硅酸盐矿物组成,而地核位于最深处,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二、地球表面形态的成因
构造运动:构造运动是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它包括地震、火山活动、山脉形成等。
这些活动主要由地球内部热能和外部物理作用力引起。
外力作用:地球表面的外力作用也是形态变化的重要因素。
这些作用力包括水流、风、冰等自然力。
例如,河流侵蚀和沉积作用可以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等自然水域,而风侵蚀作用可以形成沙丘和岩石等自然景观。
岩石类型:不同类型的岩石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也有影响。
例如,
熔岩可以形成火山和火山口,而花岗岩可以形成山脉和丘陵。
时间因素: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还需要时间的漫长作用。
例如,河流需要几百年才能侵蚀出峡谷和峰峦,而冰川需要几千年才能形成湖泊和山谷。
三、总结
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相互作用。
构造运动、外力作用、岩石类型以及时间因素等都对其产生影响。
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造成了地球表面形态的多样性。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地球表面的变化过程,并对未来的变化做出预测和应对。
五上2-1《地球的表面》
![五上2-1《地球的表面》](https://img.taocdn.com/s3/m/332e3f1b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e.png)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地球表面的地形: 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画一画: 一条连贯的曲线
找一找:
• 小组合作,阅读资料 • 把每个地形最具画面感的特点“ ”出来 • 找到相应的特点,举手示意 • 轻声讨论,听到音乐后马上坐端正
高原
面积广大、地形开阔, 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北
图例
西高东低 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我们家乡是什么地形?依据?
这些地形地貌有什么特点? 形成这些地形地貌的原因是什么?
1 弯曲的岩层
2 长白山天池
3 敦煌的雅丹地貌
4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5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地形是一成不变的吗?
作业
• 1.下列关于地形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出,地球表面陆地少、
海拔高度一般在500米以上, 大部分的高原在2000米以上。
盆地
四周高(山地或高原) 中部低(平原或丘陵)
山地
起伏很大,坡度陡峻,峰峦高耸。 大部分海拔高度在500米—1500米。
丘陵
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 的矮山丘组成,山顶浑圆。 海拔高度多在200米—500米
平原
地势宽广平坦、起伏小。 海拔高度多在200米以下 大部分平原在50米以下。
海洋多 • B.地形图上不同颜色表示不同海拔高度 • C.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 • D.地球表面的地形一旦形成后就不会再改变
了
• 2.我们家乡的主要地形是( )。 • A.山地 B.平原 C.丘陵 D.高原 E.盆地
• 3.用直线把地形和与其对应的特点连起来。
• 平原
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
《地球的表面》课件
![《地球的表面》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042d9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a.png)
厚度
外核的厚度约为2280公里。
特点
外核因为高温而处于中心部分,由固态铁和镍构成,因为极高的压力和温度 而呈现固态。
厚度
内核的厚度约为1220公里。
特点
内核是地球构造中温度最高的部分,同时也是地球最稳定的部分。
详细描述
寒带气候地区的生态系统和物种独特,如北极熊 、企鹅等,是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对于了 解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 要意义。
04
地球的资源
矿产资源
总结词
地球表面的矿产资源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的生 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矿产资源是指在地壳内聚集的天然资源,包括金属矿 产、非金属矿产和化石燃料等。这些资源经过亿万年 的地质作用形成,具有不可再生性。矿产资源的开采 和利用对人类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涉及到工业、农业 、交通运输、建筑等多个领域。然而,过度开采和不 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会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因此 ,合理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
《地球的表面》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地球的构造 • 地球的地形地貌 • 地球的气候 • 地球的资源 • 地球的环境问题
01
地球的构造
地壳
01
02
03
定义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硬壳 ,由岩石构成,是地球表 面最主要的保护层。
厚度
地壳的厚度在海洋下平均 为5-7公里,而在陆地上 平均为30-50公里。
05
地球的环境问题
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的定义
空气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 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导致大气质 量恶化,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气 候产生负面影响。
小学科学 五年级科学上册2.1课 地球的表面(课件)(共25张PPT)
![小学科学 五年级科学上册2.1课 地球的表面(课件)(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f9c538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f.png)
探索
探索
探索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探索
我们来比赛描述一下。
探索
(3)把每幅图的地形特点及对主要形成 原因的猜测填写在记录表中。
探索
观察到到地形特点 猜测主要形成原因
弯曲的岩层(位于香港地质公园内) 岩层弯曲、断裂 岩层受力发生弯曲
长白山天池 敦煌雅丹地貌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
聚焦
地球的表面是什么样子的?地球现有的面貌是 本来就有的吗?是什么力量使地球变成了现在的样 子?
聚焦
水蓝色,还想有 变化,不知道为
何会改变。
探索
1.观察世界地形图,描述地球表面的样子。
探索
地球表面并不是平坦光滑的,主要分 为陆地和海洋,它的一部分被水淹没 着,成为海洋,世界海洋面积约为 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71%; 另一部分露出水面,形成陆地,地球 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 面积29%。
探索
我居住在平原地区。 小伙伴们,你们住在 哪里呢?
探索
我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 大,因此地形地貌复杂。 在中国 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 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 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 的大小盆地。
探索
(2)观察下面几幅图片呈现出的地形地 貌,描述它们的特点。
A.地球的内部是静止的 B.河流的沉积填平了地表的一些低洼地方 C.地球内部的运动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剧烈变化
2.C )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表面千沟万壑,支离
破碎。 A.云贵高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
3(A)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
小学科学39《地球的表面》(教案及反思)
![小学科学39《地球的表面》(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6985e52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f.png)
小学科学39《地球的表面》(教案及反思)教案及反思:小学科学39《地球的表面》一、教案1. 教学目标:- 了解地球的表面是由陆地和水域组成的。
- 掌握地球的陆地和水域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情况。
- 理解地球的表面特征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2. 教学内容:- 地球的表面组成:陆地和水域。
- 陆地的分布情况:大陆、岛屿、高山、平原、沙漠等。
- 水域的分布情况:大洋、海洋、湖泊、河流等。
- 地球的表面特征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地球的陆地和水域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情况。
- 理解地球的表面特征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4. 教学准备:- 地球模型- 图表、图片等教具- PPT或黑板和彩色粉笔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观察地球模型,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表面是由什么组成的。
(2)呈现:使用图片或PPT展示地球的陆地和水域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情况,并让学生观察。
(3)讲解:通过讲解,介绍地球的陆地和水域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情况,包括大陆、岛屿、高山、平原、沙漠等陆地特征,以及大洋、海洋、湖泊、河流等水域特征。
(4)实践: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调查附近的地理环境,观察并记录自己所处地区的陆地和水域特征,然后向全班呈现。
(5)总结:通过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让他们总结地球的表面特征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6)拓展:邀请地理相关专业的家长或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地球表面的知识。
6. 巩固练习:请学生根据自己对地球表面的理解,设计一幅地球表面的插图,并附上简单的说明。
7. 作业布置:请学生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你身边有哪些陆地和水域特征?- 这些地球的表面特征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二、反思这次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具,使学生在观察、实践和思考中主动学习。
通过地球模型的呈现和图片的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地球的表面组成。
小组调查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并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绘制地图时,我们一般用蓝色表示水 ,用绿色表示平原,用黄色、棕色表示山地 、沙漠等。 2、我们家乡的地形是_山地__。 3、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 平 原 )、( 丘陵 ) 、( 盆地 )、 ( 山地 )、( 高原)、( 峡谷 )。 4、沧海变桑田指的是地表发生的变化,引 起地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地壳运动 )、(风化和侵蚀 )等。
楚雄地 形简介
中国地 形简介
1:平原 2:丘陵 3:盆地 4:高山 5:高原
地质变化
• 在地质历史时期,华北平原是一片 浅海,山东丘陵是海中岛屿。黄河、 淮河及从太行山流出的一些小河流 都注入这个浅海。它们带来的大量 泥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逐渐沉积而生成陆地。长江 三角洲也是沧海变桑田的杰作。
课后活动
收集有关地形地貌发生变化,
地球表面(包括地表以上一 定高度和地表以下一定深度的范 围),生活着150多万种动物、 30多万种植物。所有生物相互 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建 立了一个称为“生物圈”的大系 统。人类在生物圈内繁衍生息, 发展了灿烂的文明,但也给这个 系统内的平衡带来了威胁。
平
原
盆
地
山
地
高
原
丘
陵
峡
谷
平 原:低平而宽广
颜色
数字
图例
地形图上常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高度地形,比如深浅不 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到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 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六千米以上。深浅不同的绿 色表示海拔不同的平原,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 。 蓝色的封闭图形是湖泊。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既有巍峨高耸的大山,也有大小不等的盆地;既有起伏不平的高 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 原、丘陵,也有坦荡肥沃的平原。 跨东经100°43′~102°30′,北 从高空俯瞰中国大地,地势像四级阶梯,自西向东,逐级下降。 纬 24°13′~26°30′之间,属云贵 最高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分 高原西部,滇中高原的主体部位。 布着许多高山冰川,主要有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等。喜马拉雅山主峰—— 东靠昆明市,西接大理白族自治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州,南连普洱市和玉溪市,北临 第二级阶梯由内蒙古高原、黄土黄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 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 地构成,平均海拔 1000米至2000米。 州,西北隔金沙江与丽江市相望。 跨过第二级阶梯东缘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向东直达海岸是第三级 阶梯, 地势下降到海拔500米至1000米以下。这里自北向南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 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些平原的边缘镶嵌着低山和丘陵。 再向东是中国大陆架浅海 区,也就是第四级阶梯,水深大都不足200米。
山地:地势高而崎岖,峰峦高耸
丘陵: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盆地:周围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
典 型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丘陵起伏。
峡谷: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峻的谷地
雅鲁藏布大峡谷
蓝色表示河流,湖泊,海洋,颜色的深浅,表示海水的深浅 绿色表示平原 黄色、棕色表示高原和山地,不同深浅的颜色,表示不同 的高度。
地球的表面
看过地图我们就知道,在 地球上海洋占了地球表面积的 70%以上,在剩下的不到30% 的陆地上也分布着纵横交错的 江河湖泊,地表以下的土壤和 岩层间还有连续不断的地下水。
海水、地表水和地下 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圈。 在太阳的控制下,大气水和 地表水永不停息地循环,创 造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地球 上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几 乎占地球整个水面面积的一 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