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合集下载

地球表面形态知识结构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地球表面形态知识结构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知识结构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来源内力作用:能量主要来自地球,表现为、、等。

外力作用:能量主要来自地球的能,它能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和。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板块构造主要观点:(1)地球表层的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分割成板块、板块、板块、板块、板块、板块等六大板块。

(2)板块之间互相挤压碰撞(边界)和相邻板块的彼此分离(边界)对于宏观地形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大影响。

①在大陆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高峻的和巨大的。

如②在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的地带,常形成深邃的,以及与之相伴的或。

如美洲西岸的和亚洲东部的。

③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如的形成)或海洋(如海的形成)(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概念:由运动留下的“痕迹”。

1.褶皱概念:强烈碰撞和水平挤压,可以使沉积岩发生弯曲,形成褶皱。

基本形态:一般地说,中间向上隆起的叫,中间向下凹陷的叫。

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地区的岩石在褶皱作用下被,比较,抗能力较强,反而形成山地。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形态来识别背斜和向斜,而因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确定背斜和向斜,背斜从中心向两翼岩层越来越,向斜从中心向两翼岩层越来越。

2.断层概念: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强度,发生,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

形式: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的突起的部分叫,常形成陡峻的。

中间部分相对下沉的断层,形成构造,常形成或。

(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岩浆喷出地表即为,其熔岩物质的堆积常常形成、等多种火山地貌。

大地由于而快速震动称为,其结果往往造成地壳和。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和作用。

(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流水侵蚀作用:如山地山高谷深,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流水堆积作用:如许多大河的中下游地区往往形成开阔的和。

风力沉积作用:如干旱地区沙粒沉积形成,埋没村舍、道路、牧场,带来流沙危害。

2.2第二节地球表面的形态

2.2第二节地球表面的形态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二、内力作用 与地表形态
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四、人类活动和地表形态
地 球 表 面 形 态
地 质 作 用
内 力 作 用
板块运动与 -----板块构造学说 宏观地形
地质构造与 (局部)地形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地垒 地堑
外 力 作 用
2、断层(地壳的垂直运动)
岩石产生断裂未必形成断层,关键看是否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 位移。
断裂面 断层线
岩层受力达到一定 的强度,发生断裂, 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 产生显著的位移,成 为断层。
地垒
地堑
在地垒构造上常形成陡峻的山峰。如华山西峰、峨眉山万佛顶等。
在地堑构造上则常形成盆地或谷地。如吐鲁番盆地、渭河谷地等。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自学指导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P36) 2.板块之间的两种基本关系?(P36)
师生互动
1.板块构造学说 近几十年解释 大地构造 和 海陆分布规律 较为盛行的一种学说。
2.主要观点
完整一块 ,而是被断裂带分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不是 割成 六大板块 。这些板块处于相对的 运动 状态。
沙丘--风力沉积地貌
黄土高原----风力沉积
人工修建的梯田
怎样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具有双重性?
海岭
喀斯特地貌(溶洞)---流水溶蚀地貌
风蚀蘑菇----风力侵蚀作用
风蚀城堡----风力侵蚀作用
海蚀崖----海浪侵蚀作用
冰碛地貌----冰川沉积地貌
山前冲积扇---流水沉积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由于流速减慢,导致大 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山河流中下游地区,由于流速减慢, 导致泥沙淤积,从而形成宽广的冲 击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2.2地球表面形态

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2.2地球表面形态

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2.2 地球表面形态教课方案基本信息教材剖析学情剖析教课目的名称地球表面形态所属教材目录湘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二节本节内容是在学习完地球内部结构的基础上理解内力作用,就不难理解板块运动、褶皱和断层的产生动力,从而理解了由此形成的结构地貌。

本节课对后边要学习的旅行地理和自然灾祸中的地质灾祸有着基础作用。

高一的学生在初中时就对地形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这些地形是如何形成的缺乏认识,而地质结构又特别抽象,理解比较困难,其实践意义理解也是有难度的。

1、认识地质结构形成的动力。

2、理解板块运动和宏观地形知识与能力3、理解地质结构的表现形式及其形成的结构地貌目标4、理解地质结构的实践意义。

5、培育学生读图剖析能力、概括总结能力1、经过图片展现、动画展现理解板块运动、褶皱、断层的过程与方法形成过程。

目标2、经过对地质结构表示图的阅读剖析,学会简单的地质结构种类的判断和结构地貌的剖析。

感情态度与培育学生赏识美鉴赏美的能力;建立物质是处在不停运动中价值观目标的辩证唯心主义看法。

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要点教课重难点 2. 地质结构的种类及其形成的地形。

难点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地质结构与地形教课策略与设计说明图片展现各样地形,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知欲,用动画帮助学生理解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地质结构与结构地貌;学生小组合作研究理解,培育学生的合作研究能力。

教课过程教课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设的时间)1 / 3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2.2 地球表面形态图片展现( 1 用多媒体展现各样地形图片学生带着问题培育学生赏识美、教师提出问题:这些千姿百态的分钟)赏识这些图片鉴赏美的能力。

地形是怎样形成的小组阅读总结形成这些地形学生阅读以后教师 ppt 展现内外学生阅读教材、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地貌的能量来力作用的几组图片让学生判断。

总结知识结构力和知识总结能力源( 5 分钟)1、 Ppt 动画展现板块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这部分知识较难理2、 Ppt 动画演示陆陆板块、陆海观看动画演示并解,动画演示能形象板块运动与宏板块互相挤压的过程及形成小组合作研究喜的展现其原由和过观地形( 15 分的地形。

2024版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表面形态第2节风成地貌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4版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表面形态第2节风成地貌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C.有利于保持水分,增加当地年降水量
D.原料丰富,成本低廉
【答案】B
[解析]扎设麦草方格沙障的主要作用是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
另外还可以截留水分(如雨水),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
活,但对增加当地年降水量作用不大。
课堂 |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风蚀地貌
【情境探究】
沙丘形态特征是风沙地貌研究的重要内容。某科考小队通过野外实
2.防治措施
植树种草
(1)设置障蔽或 __________以降低风速。
石方格
(2)防治风沙灾害,可采取草方格、 __________、高立式沙障、
防护林带
____________等措施。
【名师助学】
新视点:
水上雅丹
水上雅丹是一种奇特的地貌现象。它不仅包含了陆地雅丹的所有特
质,更有与陆地雅丹不同的风韵。我国青海省海西州东台吉乃尔湖就有
C.雅丹地貌—流水堆积作用
D.新月形沙丘—风力堆积作用
【答案】D
[解析]风蚀城堡、戈壁、雅丹地貌都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新
月形沙丘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5.采用扎设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来防沙、治沙,主要是因为麦草
方格沙障
(
)
A.可以增加土层的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
B.能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吹蚀
(1)风力、风向:风力决定着沙丘的移动速度,风向决定着沙丘的移
动方向。一般来说,沙丘的迎风坡缓,背风坡陡。
(2)地面起伏:山岭是风沙流运行的障碍,起伏大,易在其迎风侧大
量堆积沙粒,形成巨大的沙丘。
(3)地表物质(沙源供应):沙粒供应量的多少关系着沙丘发育的规
模。如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沙丘较低矮,原因是地表细沙、中沙较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优质课件(共34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优质课件(共34张ppt)
2020年8月18日星期二3时 2分24秒
褶皱形 成初期:
背斜成山 向斜成谷
外力侵 蚀以后: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背斜和向斜的判断
背斜:岩层两翼新,中间老。
2020年8月18日星期二3时 2分24秒
向斜:岩层两翼老,中间新。
褶皱
构造类型 产生原因 结构特征 地貌形态 外力侵蚀后
背斜 岩层受

挤压弯 曲变形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2020年8月18日星期二3时 2分24秒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
1、地球表层的岩石圈被断裂带分割成 六大板块 2、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板块内 部地壳活动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 剧烈 3、板块之间的两种关系:相互挤压碰 撞(消亡边界);相邻的板块彼此分离 (生长边界)
乙 甲
1、图中背斜为 A ,向斜为 B , 地垒为 D ,
地堑为 C 。(填代号) 2、甲乙两处,有可能找到石油的是 甲 ,
地下水丰富的是 乙 。
甲处为背斜,结构
3、如果修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稳定,不易储水
处,原因是

2020年8月18日星期二3时2 分25秒
4.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是 C A.① B.② C.③ D.④

向斜
岩层上拱, 两翼新, 中间老
岩层向下 弯曲,两 翼老,中 间新
常形成 山岭
谷地或 盆地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2020年8月18日星期二3时2 分24秒
背斜山
2020年8月18日星期二3时2 分24秒
向斜谷
2020年8月18日星期二3时2 分24秒
向斜山
背斜谷
2020年8月18日星期二3时2 分24秒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案例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案例

日本群岛
喜马拉亚山脉
大西洋
红海
马里亚那海沟
海岭和海沟的区别: 东非大裂海谷岭是大洋的生成处,属生长边界;海沟是属消亡边界。
安第斯山脉
板块移动 对地貌影响 举例 边界类型
板 陆陆 块 相碰
形成巨大的 喜马拉雅山 高原和山脉 阿尔卑斯山 消亡边界
青藏高原
碰 撞 陆海
相碰
大陆板块形成 岛弧和海岸山 脉,大洋板块 形成海沟
隧洞的良好选址
顶部地带适宜建 采石场
地下水储藏区, 常有“自流井”
分布 泉水、湖泊分布 地;河谷发育 铁路、公路、桥 梁、水库等的回
避处
原因或依据
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易于储 油、储气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 裂隙发育,岩石破碎
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
岩隙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 易被侵蚀成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褶皱
断层
1。概念:裸露地表的岩层,它们有的是倾斜弯曲的,有的是断裂 错开的,这些都是地壳运动的“痕迹”,称为地质构造。。 形成的
地貌,称为构造地貌
2、构造类型与地貌
(1)褶皱(flash)(背斜、向斜)与地貌
概念:当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 作用时,便会发生弯曲变形
岩层形态(一般形态)
地貌

山岭

向上拱起 或谷地

向下弯曲 谷地

或山岭
褶皱的形成
初期: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 向斜
褶 皱 ↓ 地 貌
但是在自然界当中我们看到的向斜和背斜往往是 下面图示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
后期:向斜成山, 背斜成谷。

地球表面形态

地球表面形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列表比较,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与表现形式;
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原因;
3、通过动画演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及形成的地表形态;
4、通过动手实践,进一步了解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板块构造学说发展的认识,培养探究科学的精神;
2、通过对一些自然景观图片的学习,培养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看图思考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活动探究
1.教师演示相关地质构造的课件,归纳总结相应知识
2.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组用手中的道具制作出几种地质构造模型
学生分组讨论、制作模型、解释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记忆,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巩固练习
展示练习题
学生回答问题
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表现高大山脉
板块的张裂地区(生长区):海沟、海洋
裂谷、断层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褶皱:背斜与向斜
形式
断层地垒与地堑
本节课的内容总结(知识框架)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学生总结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布置作业
指导学生看一些有关地表形态的图片,思考几个问题:
1.世界的地震主要分布在哪里(结合板块学说)?地震形成的地表形态有哪些?
2.世界的火山主要分布在哪里(结合板块学说)?能形成哪些地貌形态?与地震的分布有何异同?
3、通过一些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团体意识。
教学重点
1、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2、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地球表面形态 ---内力作用

地球表面形态 ---内力作用
2.地震:造成地壳的断裂和错动
研究地质构造有何实践意义? 北 C
A
B
(1) A、 B两处地质构造中有可能发现石油的是哪一处? B处,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和储气构造。
(处方2面开)选 原考凿欲理择虑?在,B处。(此不开)提处易凿示建塌,:一陷因从个,为工东同岩程西时层安向不向全的易上性地积隆、下存起稳隧地符定道下合性,水力及应。学地选下择水A处运还动是等B
③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现象的形成
背斜
1 2 3
一段时间
向斜
后,由于差别侵
蚀,背斜部位反
而低于向斜部位,
形成背斜 成谷,
向斜成山的现象
中间老、两翼新 为背斜



中间新、两翼老
为乙向斜

特定条件下:地形倒置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2.断层
岩层受力达到一定强度,发生断裂,两侧岩层沿 断裂面产生显著位移,称为断层。
褶皱山脉
海沟、岛弧 海岸山脉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1、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 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为六大板块。
2、板块处于相对运动状态。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 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 地震。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断层受风化 侵蚀,常常发育成沟 谷、河流、泉。
地垒 :相对上升,多形成 高地或断块山,如 庐山、 华山、泰山、峨眉山等
地堑 :相对下降,多形成 盆地或谷地,如吐鲁番 盆地、渭河谷地、汾河 谷地等
3.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①找水
向斜岩层下凹,易汇集水, 是天然储水结构
(一)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1、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 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为六大板块。

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第一组:在陆洋碰撞地带会形成什么样的地形?并举例
探究:
第二组:在陆陆碰撞地带会形成什么样的地形?并举例
第三组:在大陆板块或大洋板块内部张裂地带会形成 什么样的地形?并举例
第一组:在陆洋碰撞地带会形成什么样的地形?并举例 海岸山脉
第二组:在陆陆碰撞地带会形成什么样的地形?并举例
喜马拉雅山 青藏高原
假如你们是地质工作者,图示地区探明含有 油气资源和水资源,应在何处钻井寻找?
A气 B油
C水
精品课件
举一反三: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 隧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呢?为什么? 背斜——天然拱形、结构稳定,利于排水


背 褶斜 皱
向 斜
断层
岩层 形态
新老 关系
地貌
实际应用
有良好的储油、气 内老 背斜山 背斜谷 构造;岩层上隆不
地球地表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高大山脉
1、板块碰撞
海沟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 岛弧
海岸山脉 2、板块张裂—— 海洋、裂谷、海岭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 褶皱与地表形态
背斜:山地、谷地 向斜:谷地、山地
2. 断层与地表形态
地垒:山地 地堑:构造盆地或谷地
断层是如何形成的? 断层有哪两种基本形态? 分别形成什么样的地形? 并用自己的方法演示断层
褶皱与地表形态Βιβλιοθήκη 谷? 背斜山? 向斜
为什么背斜成谷,向 斜反而成山了呢?
如何判断背斜和向斜
背斜
1 2 3 21



岩层的新老关系

优选教育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2章第2节地球表面形态(共64张PPT)

优选教育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2章第2节地球表面形态(共64张PPT)
A、坡面流水使坡面破碎,下切形成沟谷; 如,瀑布。
B、水流汇集,使沟谷加宽加深; 如,峡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C、地下水的侵蚀作用形成岩溶地貌。 (即喀斯特地貌)
(2)流水沉积作用:
流水在搬运途中,由于流速降低,所带的物质 会有规律地沉积下来。
如,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
3.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 交界 处
地壳活动比较活跃,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
板 块 构 造 学 说
探究
试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 解释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
的?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印度洋板块俯 冲到亚欧板块之下使喜马拉雅山脉隆起
探究
试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 解释红海是怎样形成的?
例如:红海
颗粒大小 戈壁 沙漠 黄土
风力沉积
新月形沙丘
移动沙丘的构造
静止沙丘的构造
带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如果遇到灌丛或石块,风沙
受阻堆积下来,就形成沙丘。如果没有植被的滞阻,沙
丘在风力作用下则成为流动沙丘,它会淹没农田村舍,
破坏交通。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
(1)流水侵蚀作用:
A、坡面流水使坡面破碎,下切形成沟谷; 如,瀑布、河谷。
3、如果甲乙两处修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处,原
因是

找水:向斜储水,如大自流盆地
大自流盆地是什么构造?
试一试
读图回答
甲 乙
1、图中背斜为 A ,向斜为 B , 地垒为 D , 地堑为 C 。(填字母)
2、甲乙两处,有可能找到石油的 是 甲 ,地下水 丰富的是 乙 。
3、如果甲乙两处修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处,原
思考:地球上为什么

第2节 地球表面形态

第2节 地球表面形态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 褶皱与地表形态 2. 断层与地表形态
1.比较褶皱和断层、背斜和向斜、 地垒和地堑。
褶皱
成因
思考:1.褶皱的形成一般受到什么力的作用?(挤压、拉张) 2.岩层受力后,向上隆起和向下凹陷分别会形成什么地质构造?
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
断层
成因
思考:1.断层的形成受到什么力的作用?(拉张力、挤压力) 断层的形成受到什么力的作用? 断层的形成受到什么力的作用
流 水 侵 蚀 地 貌
黄土高原
深厚黄土来 源——风力 风力 沉积作用 沟壑纵横— 沟壑纵横— 流水侵蚀地 貌
成因: 成因:风力沉积 地表形态: 地表形态:流水侵蚀
侵蚀地貌: 侵蚀地貌:
峡谷 瀑布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冲积扇
长江三角洲
流 水 堆 积 地 貌
流水沉积地貌
冲(洪)积扇
河口三角洲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 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 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 的各种地表形态。 的各种地表形态。
预习自测:
• 1.读下面“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
• (1) 板块构造学说把 岩石圈分成六大板 软流层 块,这些板块“漂浮”在 上, 至今仍在运动。 • (2)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 比较 稳定 ;板块交界处比较活跃 ,多 火山、地震。 • (3) 写出下列数码代表的板块名称: ① 板块 ② 板块 ③ 板块 ④ 板块 ⑤ 板块 ⑥ 板块
形成侵蚀-堆积地 形
(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1. 流水作用 2. 风力作用
1. 流水作用
(1)、流水作用最为明显的地区是: (1)、流水作用最为明显的地区是: 湿润、半湿润地区。 湿润、半湿润地区。 (2)、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 (2)、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 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 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2)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2)

背斜: 中间 老两 翼新
向斜: 中间新 两翼老
褶皱
形态
岩层新老 未侵蚀前 被侵蚀后
岩层向 中间老 背斜 背斜 上隆起 两翼新 成山
岩层向 中间新 向斜 向斜 下凹陷 两翼老 成谷
背斜 成谷
向斜 成山
2.断层与地表形态
(1)断层的成因与形态
★成因:岩层受力达到一定强度,发生断裂形成。
★形态:包括两种基本形态—地垒和地堑
褶皱形成示意图
背斜
向斜
(2)褶皱与地表形态
★未侵蚀前: 以内力作用为主
背斜成山
向斜成谷
(2)褶皱与地表形态
★被侵蚀后: 以外力作用为主
背斜成谷
背斜成谷原因:背斜顶部受张 力,岩性疏松,容易被侵蚀。
向斜成山
向斜成山原因:向斜 槽部受挤压力,岩性 坚硬,不易被侵蚀。
(3)判断背斜、向斜主要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
断层
铁路、公路、桥 梁、水库等的回 避处
(三)火山、地震与地表形态
火 山 ↓ 地 表 形 态ຫໍສະໝຸດ (三)火山、地震与地表形态
地 震 ↓ 地 表 形 态
洞口九中
1 2 3
谭东
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4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湖南邵阳 洞口九中 谭东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地壳运动留下的“痕迹”叫地质构造。 常见的地质构造:褶皱、断层 1.褶皱与地表形态 (1)褶皱的成因与形态 ★成因:强烈碰撞和水平挤压 ★形态:包括两种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 背斜:中间向上隆起 向斜:中间向下凹陷
陡峭的断层面: 悬崖
(3)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垒 :相对上升,多形 地垒
成山峰。如庐山、华山、 泰山、峨眉山等
地堑 :相对下降,多
地堑
形成盆地或谷地。如吐
鲁番盆地、渭河谷地、
汾河谷地等
油气的形成及地质构造:背斜
背斜:良好的储油、气构造;铁路隧道;采石等。 向斜:利于储藏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水库坝址选择点
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 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 沟谷、河流、泉。
环太平洋火山带
地震、火山多集中在 消亡边界 地区。
1、为什么我国的台湾省、云南省多发地震? 2、它们分别位于哪些板块交接处?分别属于哪个地 震带?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相互关系:
裸露岩石
侵蚀作用
侵蚀物
固结成岩
风化作用
泉水、湖泊分布地
岩隙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岩石 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河流, 利于地表水汇集
铁路、公路、桥梁、 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 水库等的回避处 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
例题: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断层 E A B
C D
(1)图中A、B、C、D、E五处,属背斜的是___D______。 (2)从地形上看,C处是__山___岭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
地 球 表 面 形 态
丘陵
山地
平原 高原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地质作用:自然界中引起地球的表面形态、内 部结构、组成物质发生变化的作用。
分类
能量 来源
表现 形式
对地表形态 的影响
内力 地球内部 作用 (热能)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地震
使地表变得高低 起伏
外力 作用
大陆漂移学说
魏格纳(1880~1930)
2.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相对运动 3. 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 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此。
4.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 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宏观地貌)。
思考: 1)阿拉伯半岛属于什么板块? 2)红海是怎样形成的?
1)板块张裂 :形成 裂谷、海洋、海岭 。 如:东非裂谷、红海、大西洋
B、水流汇集,使沟谷加宽加深; 如,峡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V形谷——流水侵蚀
黄土高原——流水侵蚀
丹霞地貌: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 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沉。积岩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
(1)流水侵蚀作用:
A、坡面流水使坡面破碎,下切形成沟谷; 如,瀑布。
B、水流汇集,使沟谷加宽加深; 如,峡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气候决定了风化作用的类型
冰冻气候带--冰劈作用,基本无化学风化; 干旱、半干旱区--温差风化为主,化学风化作用微弱; 温暖潮湿区---化学风化显著,生物风化发育; 炎热潮湿区---化学风化、生物风化强烈、彻底。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
(1)流水侵蚀作用:
A、坡面流水使坡面破碎,下切形成沟谷; 如,瀑布。
消亡边界 生长边界
1.印度半岛位于亚欧板块
(× )
2.澳大利亚位于印度洋板块
(√ )
3.东非大裂谷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分界线( × )
4.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分界线 ( √ )
5.东亚岛弧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形成的 ( × )
6.白令海峡是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分界线 ( × )
1)板块张裂 :形成裂谷或海洋 。如:东非裂谷、红海、大西洋 2)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 巨大的山脉 。 如:喜马拉雅山脉( 亚欧 板块与 印度洋 板块相撞)
阿尔卑斯山脉( 亚欧 板块与 非洲 板块相撞)
3)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形成 海沟或岛屿、海岸山脉 。 如:东亚岛弧、台湾山脉( 亚欧 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撞)
(1)风力侵蚀作用:
在干旱地区,风扬起沙石,吹蚀地表 (风蚀**)
风力侵蚀: 风蚀城堡、风蚀柱、 风蚀蘑菇、风蚀洼地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雅丹”在维 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
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风力侵蚀作用:
在干旱地区,风扬起沙石,吹蚀地表 (风蚀**)
(2) 风力沉积作用:
修建水库、绿化沙漠。 不利的影响——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破坏地表
形态。 如:滥牧、滥伐,造成草原退化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环境恶化。
探究活动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是合理 的还是不合理的?

缓坡梯田


陡坡梯田

修建水库
封山育林

毁林开荒

围湖造田

填海造陆

1.下列地质作用比较缓慢的是( )
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火山地貌
火山喷发是地下深 处的高温岩浆及气 体、等形成的地貌。
2、火山形成的地貌
日本富士山
火山喷发的熔岩物质的堆积 常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多种火山地貌。
火山类型
日本富士山(活火山)
长白山天池(休眠火山)
夏威夷某火山(死火山)
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
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部以地震
冰川地貌:冰蚀地貌(冰斗、U型谷、峡湾等) 冰碛地貌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训练6:
我国山区多梯田。想一想,在梯田上进行 耕作,与在坡地上进行耕作,哪一种方式更有 利于农业生产?为什么?
扩大了耕地面积;有利于蓄水保土,防 止水土流失。
人类对地表的影响:包括正反二方面。
有利影响——人类遵循自然规律,塑造新的地 表形态。 如:填海造陆、开挖河道、
①风沙堆积,形成沙丘、 沙垄②沙漠外缘黄土堆积, 如黄土高原。
都有沉积分选现象:颗粒较大、比重较大的物质先沉积, 颗粒较小、比重较小的物质后沉积。
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表现为风力的作用;我国西部
湿润、半湿润地区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作用。
我国东部 季风区
思考:外力作用除了流水作用和风力 作用外,还有没有其他类型的外力作 用?
侵蚀 作用
沉积 作用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 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①冲刷坡面,例如造成黄土高 原千沟万壑的地貌;
②流水使谷底加宽加深,形成 瀑布、峡谷等;
③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石林、 石芽、溶蚀洼地等地表形态。
风力侵蚀可形成风蚀洼地、 风蚀蘑菇、风蚀柱等地表 形态。
①形成山前冲积扇;
②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 河口三角洲。
高山冰川的源头通常都 是一个半圆形的洼地,这 种被冰川切割出来的地形, 称为冰斗。
挪威的峡湾
如果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冰斗,向源头发育且互相接近时,陡峭的後壁便会相交 而形成尖锐的山峰,这种突出的山峰称为角峰。
冰蚀湖
冰碛湖
海岸地貌:海蚀地貌(如海蚀崖、海蚀柱、 海蚀穴等)
海积地貌(如沙滩等)
向__斜__槽__部__受__挤__压__,__岩__性__坚__硬__,__不__易__侵。蚀
(3)泰山的成因类型与图中__A__一致。 (4)图中CD两处宜修建地下隧道的是_D__,良好的储油构造是_D__。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
A.①
7.红海是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分界线
(× )
8.安第斯山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 × )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的变形、 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褶皱 断层↓
背斜
新--老--新
中老翼新
老--------新--------老
中新翼老
背斜顶部 受张力,岩 性疏松,易 侵蚀;
证据一: 大陆轮廓线的吻合
证据二: 地质构造
证据三:古生物化石 其他证据:古气候、古冰川、古地磁、岩石等。
海底扩张学说
岩浆
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六大板块示意图
板块构造学说
1. 全球的岩石圈(被构造带)分为六大板块
板块的边界有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消亡边界是板 块相向运动形成的,表现为海沟或造山带;生长边界是 板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形成的,表现为海岭或断层。
向斜槽部受 挤压,岩性 坚硬,不易侵 蚀。
所以,我们无法用地形特征来准确判定是背斜还是向斜。
背斜 谷地
A
向斜
山岭
B
指出AB处的地质构造名称和
C
地形名称.
C处地质构造是什么?
背斜
背斜、向斜构造的判断:
形式 背斜 向斜
从形态 上看
向上 拱起
向下 弯曲
从岩层新老 关系上看
岩层中心 老、两翼新 岩层中心 新、两翼老
风化物
搬运
沉积
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 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 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 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根据风化作 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 风化作用。
气候带对风化作用的影响
气温和降雨量
气温的高低---化学风化 昼夜温差大小---物理风化 降雨量---水的多少和化学风化作用的强弱。
安第斯山脉( 美洲 板块与 南极洲 板块相撞)
板块移动 对地貌影响 举例 边界类型
板 陆陆 块 相碰 碰 撞 陆海
相碰
板块张裂
形成巨大的 山脉
喜马拉雅山 阿尔卑斯山 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形成 安第斯山
岛弧和海岸山 脉,太平
脉,大洋板块 洋西部岛
形成海沟
屿
形成裂谷和 海洋、海岭
东非大裂 谷,大西 洋和红海
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
起一定范围内地Leabharlann 震动的现象.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