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实施要点(doc 8页)
供应链闭环式管理制度(标准版)
供应链闭环式管理制度(标准版)一、概述供应链闭环式管理制度是一种高效、规范的管理模式,旨在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紧密衔接、信息共享、风险可控,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效率和竞争力。
本制度适用于各类企业,特别是制造业、零售业和物流业等领域。
二、供应链闭环式管理制度的构成1.供应商管理供应商管理是供应链闭环式管理制度的基础,主要包括供应商选择、评估、培训和激励机制。
企业应根据自身需求,制定供应商选择标准,对潜在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确保供应商具备良好的质量、价格、交货和服务能力。
同时,企业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以确保其持续满足企业需求。
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对供应商的培训和沟通,提高供应商的配合度和满意度。
2.生产管理生产管理是供应链闭环式管理制度的核心,主要包括生产计划、生产过程控制、质量管理和库存管理。
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库存情况,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稳定。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应加强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同时,企业应合理控制库存,避免库存过高或过低导致的成本增加和供应中断。
3.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供应链闭环式管理制度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运输、仓储、配送和售后服务。
企业应根据产品特性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确保产品安全、准时到达目的地。
在仓储环节,企业应加强库存管理,提高仓库利用率和作业效率。
在配送环节,企业应优化配送路线,降低配送成本。
此外,企业还应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4.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供应链闭环式管理制度的重要支撑,主要包括信息收集、处理、传递和反馈。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共享,提高供应链的协同效率。
同时,企业应加强对信息的分析和利用,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企业还应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做出及时调整。
5.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供应链闭环式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风险识别、评估、预防和应对。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对供应链各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供应链管理与优化计划三篇
供应链管理与优化计划三篇《篇一》供应链管理与优化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任务,它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采购、生产、库存管理、物流配送等。
为了有效地管理供应链并优化其性能,我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
我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供应链中的各项数据,包括采购记录、库存水平、销售数据等。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能够了解供应链的现状,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2.供应商管理: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定期评估他们的表现。
通过谈判和协商,确保供应商能够高质量的产品和及时的交付。
3.库存管理:优化库存管理流程,确保库存水平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采用先进的库存预测技术,以减少库存积压和缺货情况的发生。
4.物流配送:优化物流配送流程,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和路线。
通过与物流合作伙伴的合作,确保产品能够准时送达客户手中。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工作:1.数据收集与分析:首先收集供应链中的各项数据,并建立数据库。
然后,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了解供应链的现状和问题。
2.供应商管理: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合作,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
定期评估供应商的表现,并与他们一起改进和提升供应链的性能。
3.库存管理:制定库存管理策略,并实施库存预测模型。
监控库存水平,并及时调整库存策略,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减少库存成本。
4.物流配送:与物流合作伙伴合作,优化物流配送流程。
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和路线,并确保产品能够准时送达客户手中。
工作的设想:通过供应链管理与优化工作,我希望能够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供应链的效率:通过数据分析和流程优化,我希望能够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减少浪费和成本。
2.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及时交付和优质的产品,我希望能够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降低库存成本:通过精确的库存管理和优化,我希望能够降低库存积压和缺货的风险,从而降低库存成本。
按照以下计划进行工作:1.第1-2周:收集供应链中的数据,建立数据库,并熟悉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
供应链管理:品类策略的实施要点
供应链管理:品类策略的实施要点在供应链管理中,品类策略的实施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任务。
它要求我们在明确策略目标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高效的供应链团队,并针对采购、库存管理、销售环节和物流配送等关键环节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措施。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持续的监控和改进,以确保品类策略的有效性。
明确品类策略目标是品类策略实施的第一步。
这包括深入了解品类的特点、目标市场、消费者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策略。
通过对品类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策略,以满足市场需求并实现业务目标。
例如,对于快消品,策略重点可能是提高市场占有率;而对于高端产品,则可能侧重于品牌建设和客户满意度提升。
在采购环节,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与其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采购策略应该基于品类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制定,以确保供应的商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在采购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供应商的质量、价格、交货周期和售后服务等方面,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高效。
库存管理是品类策略实施的重要环节。
我们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来制定合理的库存计划,以减少库存积压和缺货情况的发生。
通过精准的库存管理,我们可以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并减少成本。
我们还可以采用先进的库存管理工具和技术,如ERP系统和大数据分析,以提高库存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销售环节是品类策略实施的关键环节之一。
我们需要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以提升品类的销售业绩。
这包括定价策略、促销活动、渠道选择等。
在定价策略方面,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市场行情、成本和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以制定出具有竞争力的价格。
在促销活动方面,我们可以采用各种促销手段,如打折、赠品和捆绑销售等,以吸引消费者购买。
在渠道选择方面,我们应该根据目标市场和消费者需求选择合适的渠道,如线上、线下和电商平台等。
物流配送是品类策略实施的关键环节之一。
我们需要建立高效的物流网络,以确保商品能够及时送达消费者手中。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物流方式和优化配送路线等。
企业供应链管理优化手册
企业供应链管理优化手册第1章供应链管理概述 (3)1.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3)1.2 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环节 (4)1.3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与挑战 (4)第2章供应链战略与设计 (5)2.1 供应链战略制定 (5)2.1.1 供应链战略目标 (5)2.1.2 供应链战略选择 (5)2.1.3 供应链战略实施 (5)2.2 供应链网络设计 (5)2.2.1 供应链节点选择 (5)2.2.2 供应链线路优化 (6)2.3 供应链设施布局 (6)2.3.1 设施布局目标 (6)2.3.2 设施布局方法 (6)2.3.3 设施布局实施 (6)第3章供应商管理 (7)3.1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7)3.1.1 供应商选择原则 (7)3.1.2 供应商评估方法 (7)3.2 供应商关系管理 (7)3.2.1 建立互信机制 (7)3.2.2 共享利益与风险 (8)3.2.3 合作共赢 (8)3.2.4 定期评估与改进 (8)3.3 供应商绩效评价 (8)3.3.1 绩效评价指标 (8)3.3.2 评价方法 (8)第4章生产与库存管理 (8)4.1 生产计划与控制 (8)4.1.1 生产计划编制 (8)4.1.2 生产计划执行与控制 (9)4.2 库存管理策略 (9)4.2.1 库存分类 (9)4.2.2 库存控制策略 (9)4.3 库存分析与优化 (10)4.3.1 库存结构分析 (10)4.3.2 库存绩效评价 (10)4.3.3 库存优化方法 (10)第5章物流与运输管理 (10)5.1 物流管理概述 (10)5.1.2 物流管理目标 (10)5.1.3 物流管理策略 (11)5.2 运输方式与选择 (11)5.2.1 运输方式 (11)5.2.2 运输方式选择因素 (11)5.2.3 运输方式选择策略 (11)5.3 运输成本控制 (11)5.3.1 运输成本构成 (11)5.3.2 运输成本控制方法 (11)5.3.3 运输成本控制策略 (12)第6章供应链风险管理 (12)6.1 供应链风险识别 (12)6.1.1 数据收集与分析 (12)6.1.2 风险分类 (12)6.1.3 风险识别方法 (12)6.2 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13)6.2.1 风险评估 (13)6.2.2 应对策略 (13)6.3 供应链中断管理 (13)6.3.1 中断预警机制 (13)6.3.2 中断应对策略 (14)第7章信息技术与供应链管理 (14)7.1 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 (14)7.1.1 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14)7.1.2 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功能 (14)7.1.3 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策略 (15)7.2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整合 (15)7.2.1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整合的必要性 (15)7.2.2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整合模式 (15)7.2.3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整合实施策略 (15)7.3 大数据与供应链优化 (16)7.3.1 大数据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16)7.3.2 大数据在供应链管理的价值 (16)7.3.3 大数据与供应链优化实施策略 (16)第8章供应链协同与合作关系 (16)8.1 供应链协同管理 (16)8.1.1 概述 (16)8.1.2 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内涵 (17)8.1.3 供应链协同管理方法 (17)8.1.4 我国企业供应链协同管理实践 (17)8.2 合作伙伴关系建立 (17)8.2.1 概述 (17)8.2.2 合作伙伴关系定义与分类 (17)8.2.4 合作伙伴关系建立步骤 (17)8.3 供应链利益共享机制 (17)8.3.1 概述 (18)8.3.2 利益共享机制设计原则 (18)8.3.3 利益共享机制类型 (18)8.3.4 利益共享机制实施要点 (18)第9章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改进 (18)9.1 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 (18)9.1.1 交货期绩效 (18)9.1.2 成本绩效 (18)9.1.3 质量绩效 (18)9.1.4 库存管理绩效 (18)9.1.5 供应链协同效应 (19)9.2 绩效评价方法与工具 (19)9.2.1 比较分析法 (19)9.2.2 指标评价法 (19)9.2.3 供应链平衡计分卡(SCBSC) (19)9.2.4 数据挖掘与分析 (19)9.2.5 模糊综合评价法 (19)9.3 供应链持续改进策略 (19)9.3.1 建立供应链绩效管理体系 (19)9.3.2 强化供应链协同 (19)9.3.3 优化库存管理 (19)9.3.4 引入先进技术 (19)9.3.5 增强供应链柔性 (20)9.3.6 培养供应链人才 (20)第10章供应链管理案例与趋势 (20)10.1 国内外供应链管理案例 (20)10.1.1 国内供应链管理案例 (20)10.1.2 国外供应链管理案例 (20)10.2 供应链管理未来发展趋势 (20)10.2.1 数字化与智能化 (21)10.2.2 绿色可持续发展 (21)10.2.3 网络化协同 (21)10.3 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21)10.3.1 创新策略 (21)10.3.2 可持续发展策略 (21)第1章供应链管理概述1.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SCM)是指企业为了实现产品或服务的有效供应,对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整合、协调和管理的过程。
零售业供应链管理制度
零售业供应链管理制度供应链管理是零售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和执行供应链管理制度,可以帮助零售企业实现高效的物流和库存管理,提高产品的流通效率,降低成本,并最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将从零售业供应链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核心原则以及实施要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供应链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供应链管理制度是零售业实现高效运作的基石。
合理规划和管理供应链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目标:1. 提高供应链的可靠性:通过确立供应链管理制度,企业可以建立可靠的供应链合作关系,减少因供应链环节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或供货延误的风险,并提高供应链的应急响应能力。
2. 增强供应链的协同效应:供应链管理制度能够促进各环节间的协同合作,避免资源浪费和冗余,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3. 降低库存成本:通过供应链管理制度的精细规划和信息共享,企业可以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合理控制库存水平,避免因库存积压而造成的资金浪费。
4. 提升客户满意度:供应链管理制度通过确保产品的及时交付和质量稳定,能够有效提升客户满意度,树立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
二、供应链管理制度的核心原则为了确保供应链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零售企业应当遵循以下核心原则:1. 全流程管理:从供应商到零售端,整个供应链流程应得到全面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各环节的无缝衔接。
2. 信息共享:各环节之间应建立畅通的信息传递机制,及时分享市场需求、库存情况等关键信息,以实现供需的动态平衡。
3. 风险管理:企业应识别和评估供应链中存在的风险,并建立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供应链的稳定运营。
4. 持续改进:供应链管理制度应通过不断的数据分析和绩效评估,找出运作过程中的瓶颈与不足,并进行持续改进,提高运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三、供应链管理制度的实施要点要确保供应链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零售企业应注意以下要点:1. 规划阶段:在制定供应链管理制度之前,企业应先进行全面的供应链规划,明确战略目标,制定合理的供应链战略,并确定实施的重点和阶段目标。
供应链管理的实施要点与运行思考
供应链管理的实施要点与运行思考近几年来,企业管理人员在改进企业整体运行效能的过程中常常引入“供应链管理”这个概念。
通俗地讲,供应链就是指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前各利害相关者的连接或业务的衔接;而供应链管理是企业为寻求在快速多变当中的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对企业所处的供应链中的各种竞争能力和资源进行,并对供应链中的各种运作进行同步化、集成化管理,从而形成高度影响力,为客户提供最大价值。
一言以蔽之,是优化这些供应链业务的经营管理技巧。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供应链管理的经营理念是从消费者的角度,通过企业间的协作,谋求供应链整体的提高效率,是从更的视野来考虑提高整体业务的效率,而不局限于某企业。
供应链管理的这一经营理念,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提高客户进一步提高的满意程度,而满意不满意,看的是提供贷款客户的产品或服务,因此只有努力改进提供产品给客户过程的各种管理行为,才能称得上是优异的供应链管理。
而供应链管理的实践,就是通过扎扎实实地实行遵循信赖关系的系统管理再造(Byn)活动,价格涨幅不仅可以促使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下降,缩短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的时间,为客户为客户提供最大价值,而且可以提高制造商的活动速度,降低商品的周转率,削减整体库存,改善现金流量,最终促使总生产成本的下降和供应链营利的最大化,改善了供应链企业间的协作关系,使之步入民泽,实现开放式的经营。
下面就供应链管理的制订要点与供应链实务予以阐述。
一、明确指出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步骤实施供应链管理时的顺序可分为四个步骤,一是计划与准备;二是合作伙伴的选定;三是计划与实施;四是评价。
供应链由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物流与配送商、零售商及消费者组成,一条富于竞争力的供应链要求组成供应链的各成员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不管每个成员为整个供应链做什么,都假如是专业化的,而规范化就是优势之所在。
(一)计划与准备在计划准备阶段,首先应调整本企业的活动体制,确定企业的营运战略和活动目标。
供应商管理实施要点
供应商管理实施要点供应商管理是确保组织能够从其供应链中获得最大价值的关键过程。
以下是实施供应商管理时的一些重要要点:1.制定供应商管理策略:确定与供应商合作的整体战略,包括目标、期望、风险管理策略等。
明确供应商在组织成功实现业务目标中的角色。
2.风险评估和管理:对供应商进行风险评估,包括财务稳定性、地理位置、法规合规性等。
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确保组织对潜在问题有预警机制。
3.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基于明确的评估标准,选择那些符合组织需求、具有稳定质量和可靠交货能力的供应商。
考虑到价格、质量、可靠性、创新等多个方面。
4.建立合同和协议:确保与供应商之间的合同明确、公平、合法。
协议应包括交货时间、质量标准、价格、支付条件、保密协议等方面的细节。
5.监测和绩效评估: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估体系,监测其在关键方面的表现。
定期评估供应商的绩效,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行动。
6.沟通和合作:与供应商建立积极的沟通渠道,建立互信关系。
分享组织的目标和期望,确保供应商了解其在整个供应链中的角色。
7.技术和创新合作:与供应商进行技术和创新合作,共同推动产品或服务的提升。
鼓励供应商提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以提高整个价值链的效益。
8.合规性和可持续性:确保供应商符合法规和行业标准。
关注供应链的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鼓励供应商采取可持续的商业做法。
9.供应链透明度:建立透明的供应链,确保对整个供应链的可见性。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迅速采取纠正措施。
10.纠纷解决机制:制定明确的纠纷解决机制,确保在供应商关系中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
11.培训和发展:提供供应商培训和发展计划,帮助其提升管理水平、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组织的需求。
12.技术支持和信息共享: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共享市场信息、需求预测等关键信息,以帮助供应商更好地满足组织的需求。
这些要点有助于建立健康、稳定、高效的供应链关系,确保组织能够从供应商合作中获得最大的战略和运营价值。
供应链管理知识点整理
供应链管理知识点整理1.物流领域三个观点:黑大陆物流冰山学说第三利润源2.对物流的认识:产品生产出来后到消费者手中的一段物流一一产品领域的物流产品物流加原材料物流一一综合物流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及下游的分销商到客户一一供应链管理3.企业的核心活动:质量一一立足之本成本一一生存之道时间一一发展之源4.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一体化战略:企业在目前的经营范围的基础上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扩展。
前向后向横向前向一体化:是指企业通过建立、购并或合资经营一个、多个企业,向其产品销售行业发展。
后向一体化:企业通过建立、并购或合资经营一个、多个企业,向其原材料或零部件的供应行业发展。
横向一体化:企业通过并购或合资经营处于同一行业阶段的企业,获得竞争对手的所有权或加强对其的控制。
5.纵向一体化模式:需求环境多变时,其弊端:加快企业投资负担,丧失市场时机迫使企业从事不擅长的业务活动在每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对众多竞争对手6.横向一体化:优点:规模经济、市场份额、竞争压力、资本利用率及市场的重新划分等。
7.传统管理模式的缺陷:当今许多先进制造技术和方法: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制造一一CAD/CAM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物料需求计划——MRP准时生产制——JIT制造资源计划一一MRPII精细生产均是基于企业的满足用户需求响应的方法和措施。
缺点:在企业经营的灵活性、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等方面没有实质性突破8.物流概念:物流是供应链运作中,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产出地和销售地之间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动和存储所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9.四种主要的经济效用:形态(生产)地点(仓储)时间(运输)占用(营销)。
10.物流作用:物流与宏观经济关系:有利于专业化生产;使商品供应丰富多样;降低价格;土地价值升值。
第二章;供应链的基本分析1.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涵盖了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消费者的消费者,自生产至制成品交货的各种工作努力。
供应链知识要点整理
免责声明:本知识点纯属个人整理,难免有误,如感觉不对,请以课本为主. 一、基本概念1供应链:生产及流通过程中,设计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上游和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2战略匹配:是指公司寻求的竞争优势与公司用以获取竞争优势的流程能力与管理政策之间的一致性。
3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 在供应链内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成员之间,形成的一种协调关系,以保证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或效益4客户关系管理: 是一个不断加强与顾客交流,不断了解顾客需求,并不断对产品及服务进行改进和提高以满足顾客的需求的连续的过程。
5业务流程重组: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关心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巨大改善。
6物流: 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7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是市场营销中普遍存在的高风险现象,是销售商与供应商在需求预测修正、订货批量决策、价格波动、短缺博弈、库存责任失衡和应付环境变异等方面博弈的结果,增大了供应商的生产、供应、库存管理和市场营销的不稳定性。
8联合库存管理:是一种在VM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权利责任平衡和风险共担的库存管理模式.9快速响应系统:是指通过零售商和生产厂家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利用EDI等信息技术,进行销售时点以及订货补充等经营信息的交换,用多频度、小数量配送方式连续补充商品.二、小知识1.7R、JIT:将适当数量(right quantity)、适当产品(right product)、适当的时间(right time)、适当的地点(right place)、适当的条件(right condition)、适当的用户(right customer)和适当的成本(right cost)交付给客户。
供应链管理方法
2023/2/9
SCM
20
2023/2/9
SCM
各物料提前期、现有库存量和安全库存
物料名称 提前期 现有库存 安全库存 废品率
百叶窗
1
0
0
0
框架
2
0
0
0
木制部分 1
70
0
0
2023/2/9
SCM
22
周数 需求
百叶窗、框架和木制部分的需求计划 12 3 4 5 6 100
2023/2/9
客户关系管理概述
18
MPS
• 主生产计划 • Master Product Schedule • 是预先建立的一份计划 • 是驱动MRP的一整套计划数据 • 生产什么、生产时间、生产多少
2023/2/9
SCM
19
BOM
• 物料清单 • Bill of material • 产品结构信息,可以理解为配方,是单位产品(或半成
• 2.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 的思想
• 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2023/2/9
SCM
(三)ERP实施要点
• 1.实施ERP是企业全方位变革 • 2.企业领导层要达成共识 • 3.ERP的投入是一个系统工程 • 4.ERP实施需要复合型人才
2023/2/9
SCM
27
物流管理
件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目的是在正确 的时间、正确的数量得到需要的物料 • 以实现减少库存,优化库存的管理目标。
2023/2/9
SCM
16
主生产计划
库存信息
物料需求计划
产品结构信息
建筑行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关键要点和实施方法
建筑行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关键要点和实施方法在建筑行业中,绿色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建筑企业越来越注重在供应链管理中融入环保和可持续性的理念。
本文将讨论建筑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要点和实施方法,以帮助建筑企业更好地落实绿色供应链管理。
1.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绿色供应链管理不仅可以降低环境负担,减少资源消耗,还可以提高企业的形象和竞争力。
建筑行业是资源消耗较大的行业之一,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以优化物流流程,降低能耗和排放,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关键要点(1)供应商选择与管理:选择合规的绿色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制定供应商管理制度,要求供应商提供环保产品和服务。
同时,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对供应商的环境责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估。
(2)物流与运输优化:通过物流优化,减少运输距离和耗能。
建立合理的物流网络,采用节能环保的运输工具,如电动车辆和可再生能源。
优化货物包装,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并鼓励供应商采用可回收材料进行包装。
(3)能源管理:加强对建筑能源消耗的管理,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引进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建立能源监测系统,实时监控建筑能耗情况,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4)废弃物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废弃物管理体系,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鼓励回收利用,对可回收的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和再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降低环境污染。
(5)环境监测与评估:建立环境监测与评估体系,定期对建筑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加强环境监测,对建筑物、土壤、水源等进行检测,确保环境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3. 实施方法(1)制定绿色供应链管理政策和目标:建立明确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政策和目标,并将其纳入企业战略规划中。
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团队,制定实施计划,明确责任和任务分工。
2024版年度《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课程概述与目标•供应链基础概念与原理•采购与供应商管理策略•生产计划与库存控制方法目录•物流配送与运输管理技巧•信息系统在供应链管理中应用•总结回顾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课程概述与目标供应链管理定义及重要性供应链管理定义供应链管理重要性课程目标与学习要求课程目标学习要求学生应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完成课后作业,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教材及参考资料介绍教材参考资料考核方式及评价标准考核方式评价标准供应链基础概念与原理1 2 3组成要素结构类型供应链成员角色与关系供应链组成要素及结构类型供应链运作流程与机制设计运作流程机制设计供应链运作效率评估供应链协同管理与优化策略协同管理优化策略供应链风险管理流程优化、库存优化、物流优化等风险识别、评估、监控与应对战略目标协同、计划协同、执行协同等某电商企业供应链管理与优化实践案例分析一案例分析二案例分析三案例分析四某制造企业供应链协同与风险管理实践某零售企业物流与供应链整合实践某跨国企业全球供应链布局与运作实践案例分析:成功企业供应链实践采购与供应商管理策略需求分析市场调研制定采购计划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与执行采购评估与反馈采购流程规划及实施步骤供应商选择标准供应商评价激励机制设计供应商关系管理供应商选择、评价和激励机制设计采购成本控制与风险防范措施采购成本控制01风险防范措施02采购审计与监控03案例分析:优秀采购团队经验分享团队建设与协作供应商管理与谈判技巧成本控制与风险管理持续改进与创新生产计划与库存控制方法需求驱动原则保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生产能力的浪费。
均衡生产原则柔性生产原则优化资源配置原则01020403合理利用生产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根据市场需求、销售预测和订单情况来制定生产计划。
适应市场变化,能够快速调整生产计划和生产流程。
生产计划编制原则和方法论述库存控制模型介绍及应用场景分析01020304 ABC分类法经济订货量模型定量订货模型定期订货模型库存优化策略探讨减少库存量提高库存周转率引入现代化库存管理技术加强库存风险管理案例分析:成功企业库存管理经验分享京东的库存管理策略华为公司的库存管理模式亚马逊的库存管理方法丰田汽车的零库存管理(准时制)采购和供应链管理等方式来实现零库存目标,降低库存成本和风险。
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型及其实施
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型及其实施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为了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透明度,许多企业开始采用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型。
本文将探讨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型的概念、优势以及实施过程。
一、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型概述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型是一种以协作为核心,通过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重组形成的供应链管理理论和实践。
该模型通过各个环节的紧密协同与合作,实现供应链的优化。
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型注重信息的流通和共享,通过整合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和客户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实现供应链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二、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型的优势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型,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更加及时和准确,生产计划可以更好地参考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从而减少库存,提高生产效率。
2. 降低成本: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型可以帮助企业优化供应链流程,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和不必要的库存,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3. 提升客户满意度:通过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型,企业可以更好地准备和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产品的可用性和响应速度,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
4. 加强供应链风险管理: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型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识别和应对供应链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通过及时的信息共享和协作,减少潜在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三、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型的实施过程1. 分析和设计:企业需要对现有供应链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各个环节的情况和问题。
然后,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型的设计,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协同方式。
2. 技术支持与应用:企业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平台来支持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型的实施。
这包括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ERP系统和CRM系统等,并将其与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集成和共享。
3. 人员培训和沟通: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型需要各个环节的紧密协作和沟通。
因此,企业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协同管理能力和沟通技巧。
4. 监控和评估:企业需要建立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型的监控和评估机制,定期对供应链的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
供应链管理体系的要求
供应链管理体系的要求
首先,供应链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具备供应链的战略意识。
企业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供应链是企业整体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企业需要定期制定供应链战略,并确保该战略与企业的整体战略保持一致。
其次,供应链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具备完善的供应链规划与设计能力。
企业应当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和销售情况,设计合理的供应链网络结构,确保供应链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同时,企业还需要合理规划供应链中的物流和仓储系统,确保商品的快速、准确、安全地流通。
第三,供应链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具备高效的供应链协调与执行能力。
企业应当与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等供应链伙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协调供应链中各环节的工作。
企业应当采取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各环节之间的沟通,减少信息的滞后和失真,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供应链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具备有效的供应链监控与改进能力。
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对供应链运作进行监控和评估。
同时,企业还应当及时分析供应链运作中的问题和短板,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质量。
最后,供应链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具备风险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
企业应当识别和评估供应链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当供应链出现问题或突发事件时,企业应当能够迅速响应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减少对供应链的影响。
综上所述,供应链管理体系的要求主要包括战略意识、规划与设计能力、协调与执行能力、监控与改进能力以及风险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
这些要求可以帮助企业建立一个高效稳定的供应链,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2006年修订)课程编号:英文名: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前置课:管理学原理等后置课:采购与供应、仓储管理等学分:3学分课时:48课时(含实验课8课时)主讲教师:吴志华宫丽等选定教材:马士华等,供应链管理(第2版)[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课程概述:《供应链管理》是研究供应链构建、运作与管理的基本规律、理论、方法及其实践应用的专业主干课。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供应链网络设计、供应链管理战略与策略、供应链物流管理、供应链信息管理与供应链绩效评价等。
本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
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为物流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和基于供应链进行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基于供应链进行物流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物流管理素质。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 、正确理解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2 、掌握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基本理论,能够进行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匹配。
3 、掌握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基本理论,能够初步选择合适的供应链合作伙伴。
4 、掌握供应链业务流程重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初步进行供应链业务流程的重构。
5 、掌握供应链物流管理、供应链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诀窍。
6 、掌握快速反应( QR )、有效客户反应( ECR )、协同规划、预测和连续补货( CPFR )等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并能在物流管理中进行运用。
教学方法:本课程实践性很强,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学习每一章节内容,通过开篇事例、资料快照以及经典案例对各章概念进行最新阐释,并且在教学中要针对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联系我国物流管理的实际情况。
同时要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针对供应链的设计策略、库存策略、物流管理等不同议题进行探讨,并制作个案分析,提供学生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供应链管理知识要点
第一章供应链基本结构供应链:供应链是围绕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运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
它是一个范围更广的结构模式,它包括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
它不仅是一条联结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益。
供应链的基本特征:复杂性、动态性、面向用户需求、交叉性供应链的基本类型:1稳定的供应链和动态的供应链2平衡的供应链和倾斜的供应链3有效性供应链和反应性供应链4推动式供应链和拉动式供应链供应链的设计过程:1建立供应链目标2制定供应链策略3决定供应链结构的候选方式案4评价供应链结构的候选方案5选择供应链结构6决定单个供应链成员的候选企业7评价并选择供应链的绩效8衡量和评价供应链的绩效9当绩效目标未达到或有新的具有吸引力的选择存在时,评价供应链的候选方案供应链考虑的注意事项:1市场覆盖范围目标2产品特性供应链的四大表现形态:1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2企业外部上下游供应链管理3产业供应链或动态联盟供应链管理4全球化供应链管理第二章物流理论物流的功能:1物流网络2运输和储存3包装、配送和流通加工4信息处理和集成物流作业流程:1生产领域的物流作业(1进货物流2生产加工物流3进货物流)2流通领域的物流作业(1批发企业的物流过程2零售领域的物流过程3生活领域的物流过程)物流管理战略的框架:1全局性的战略(用户服务)2结构性的战略(1渠道设计2网络分析)3功能性战略(1物料管理2运输3仓储管理)4基础性的战略(1组织2信息系统3政策与策略4设施)第三章市场营销计划掌握住消费者需求的四方面:1寻找市场上未被满足的需求2倾听客户的意见3持续不断接近客户4品质由客户决定供应链营销的特点:1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相互作用的重点正在从交易转向关系2供应链营销的重点在于有利于客户和客户群自始至终实现价值的最大化3供应链营销战略重视与几个关键“市场”建立和扩展关系4质量、客户服务和市场营销是紧密联系的,然而对它们的管理往往各自单独进行,供应链营销巴这些因素集合起来使之更加联系紧密。
(自考)供应链管理复习要点(全)
供应链管理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供应链绩效评价与管理 (4)第三章供应链战略管理 (5)第四章供应链管理组织结构 (7)第五章供应链物流网络规划 (8)第六章供应链计划管理 (11)第七章供应链信息管理 (13)第八章供应链库存控制 (15)第九章供应链关系管理 (16)第十章全球化供应链管理 (19)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供应链管理的产生21世纪全球竞争环境体系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企业竞争加剧2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资源的利用要求不断提高3产品的创新和研发难度问题日益突出4顾客地位不断上升,对产品个性化、多样化要求越来越高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弊端1增加企业投资负担2承担丧失市场时机的风险3迫使企业从事不擅长的业务活动4在每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临众多竞争对手5增大企业的行业风险横向一体化管理模式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上下游企业的“链条”。
将所有链条上的企业进行整合,同步、协调运行,形成一种战略同盟关系来达到双赢甚至多赢局面,于是便产生了供应链管理(SCM)外包外包是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第二节供应链概念、结构与类型我国《物流术语》对供应链的定义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分别为供应链的三种不同形态,简称为供应链中的“三流"。
之间的关系供应链的类型:推式供应链和拉式供应链有效性供应链(也称效率型供应链)和反应性供应链集成供应链和分散式供应链敏捷供应链第三节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作用与内容供应链管理的作用:1供应链管理能够有效地消除重复、浪费与不确定性,减少库存总量,创造竞争的成本优势。
2供应链管理能优化供应链上成员组合,快速了解客户反应,创造竞争的时间和空间优势。
3供应链管理通过建立成员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链上企业的核心能力,创造竞争的整体优势。
《供应链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供应链管理实务》课程标准课程学时数:54适用的专业范围及层次:全日制专科物流管理专业学分:3考核方式:考查一、课程性质和定位本课程是依据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及物流企业运作管理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
在课程设计上,前导课程有《管理学》,《物流学概论》、《运输管理》、《仓储技术》,后续课程有《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系统仿真》、《系统工程》、《物流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等。
二、课程目标总体目标:以学用合一为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和基于供应链进行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真实企业案例为背景,运用供应链运营厘沙盘模拟对抗教学方式,提升学生供应链管理的实战能力和综合物流管理素质。
1、知识目标掌握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供应链采购管理、供应链生产管理、供应链销售管理、供应链全程综合管理等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掌握供应链管理下的顾客资产管理、生产与计划管理、库存控制、采购与物流管理,供应链绩效评价和企业激励机制、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用供应链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企业物流管理的实际问题。
3、素质养成目标理解供应链构建、运作与管理的基本规律、理论、方法,并能综合所学的采购、订单、库存、客户关系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知识解决企业日常运作中的相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抗压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设计思路链式思维和分析能力是供应链管理课程培育的核心技能,是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及物流企业运作管理等岗位工作的重要支撑。
本课程基于后续专业教学以及未来就业需要,紧紧围绕职业导向能力本位目标开展教学设计。
1.主要内容说明本书主要包括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供应链采购管理、供应链生产管理、供应链销售管理、供应链全程综合管理等教学内容,这些知识和技能与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物流企业运作管理等职业岗位群要求密切相关,各方面联系紧密,形成一个系统整体。
企业供应链管理审计的关键要点与实施步骤
企业供应链管理审计的关键要点与实施步骤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它涉及到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整个过程。
对于企业来说,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成本,并增强竞争优势。
然而,供应链管理也需要经常进行审计,以确保其有效性和符合法规要求。
本文将介绍企业供应链管理审计的关键要点与实施步骤。
一、审计目标和重点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审计时,需要明确审计的目标和重点。
审计的目标是为了评估供应链管理的有效性、合规性和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
审计的重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供应商合规性审计:审计人员需要评估供应商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合同要求,包括环境、劳工、质量等方面的合规性。
2. 供应链风险评估:审计人员需要评估供应链中的风险,并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是否有效。
风险可以包括供应商倒闭、物流中断、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
3. 信息系统审计:审计人员需要评估企业的信息系统是否能够支持供应链管理的需求,并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4. 绩效评估:审计人员需要评估供应链的绩效,并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以确定改进的空间和机会。
二、实施步骤企业供应链管理审计的实施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规划阶段:在这个阶段,审计团队需要明确审计的目标、范围和重点。
他们还需要制定审计计划,并确定所需的资源和时间表。
2. 数据收集阶段:在这个阶段,审计人员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他们可以通过文件审阅、面谈、实地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
这些数据可能包括供应商合同、采购记录、物流数据、质量报告等。
3. 数据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审计人员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他们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来揭示潜在的问题和趋势。
他们还可以比较不同供应链环节的表现,以确定改进的重点。
4. 发现和建议阶段:在这个阶段,审计人员需要汇总审计结果,并提出相关的发现和建议。
这些发现和建议应该能够帮助企业改进供应链管理,并提高运作效率和降低风险。
5. 报告编制和沟通阶段:在这个阶段,审计人员需要编制审计报告,并与企业管理层进行沟通。
企业供应链管理实施要点
企业供应链管理实施要点【推荐语】供应链涉及的面很广,如何管好供应链,需要广博的知识,宽阔的视野,此文帮助大家梳理一个思路,可以当做checklist。
在过去多年,我有幸教授学生们和实践者们供应链管理知识。
此外,我也有机会在企业里管理来自全世界不同的供应商和不同的供应链团队。
以下是我总结出来的管理供应链的11个要点。
1)供应链事关重要:在产品设计、营销计划和客户会议的过程中,供应链常常是留到最后一分钟考虑的。
但一个公司如果是要赚钱的话,那么别忘了产品也是需要设计、制造并并运输到客户处或者为客户提供服务的。
所以供应链是事关重要的。
2)了解你的客户:供应链专业人士很多时候会忘了客户的需求是什么,把这些问题都留给营销和业务人员去关注。
供应链管理的一个关键部分就是去了解终端客户。
客户想要收到什么样的产品或者服务?是否有必要提供特殊的包装,或者要不要放在商店的柜台上展示?客户是确保高效供应链的关键要素。
3)了解你的产品、服务或技术:我们总是听到人们对于供应链管理的理解主要是关于部件运输的,大家认为这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这其实是不对的。
有些货物需要冷藏,有些需要特别的保护和处理,有些服务是数字化的。
了解你的产品、服务或者技术,是建立一个成功的供应链的关键。
4)走出办公室:不要仅仅在办公桌上管理供应链。
走出去看看,问一问情况。
向管理过供应链的前辈们学习,走进车间看看,拜访一下供应商。
如果有可能,深入了解从原材料、物流到最终客户的整个过程。
你将会学到很多。
5)需要去谈判:谈判是供应链管理的关键。
成本和质量目标,服务水平协议(SLA)和关键绩效指标(KPI)等这些都需要谈判。
如果你要在供应链管理中获得成功,你必须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谈判者。
有些实践者天生就擅长谈判,但是大部分的供应链专业人员仍然需要培训和持续的实践。
6)不仅仅是降本:虽然成本非常重要,但并不仅仅是为了大量的降本。
其他的因素,诸如产品的质量,供应商、买方和最终用户从商业所提供的服务、产品或者技术中所获得的价值,以及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方,确保有适当数量的库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实施要点(doc 8页)供应链管理的实施要点与运行思考近几年来,企业管理人员在改进企业整体运行效能的过程中常常引入“供应链管理”这个概念。
通俗地讲,供应链就是指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前各利害相关者的连接或业务的衔接;而供应链管理是企业为寻求在快速多变的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对企业所处的供应链中的各种竞争能力和资源进行集成,并对供应链中的各种运作进行同步化、集成化管理,从而形成高度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最大价值。
一言以蔽之,是优化这些供应链业务的经营管理技巧。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供应链管理的经营理念是从消费者的角度,通过企业间的协作,谋求供应链整体的最优化,是从更广阔的视野来考虑提高整体业务的效率,而不局限于某企业。
供应链管理的这一经营理念,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而满意不满意,看的是提供客户的产品或服务,因此只有努力改进提供产品给客户过程的各种管理行为,才能称得上是优良的供应链管理。
而供应链管理的实践,就是通过扎扎实实地实行遵循信赖关系的业务流程再造(Byn)活动,不仅可以促使商品的价格下降,缩短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的时间,为客户提供最大价值,而且可以提高制造商的市场营销活动速度,提高商品的周转率,削减整体库存,改善现金流量,最终促使总生产成本的下降和供应链营利的最大化,进一步改善了供应链企业间的协作关系,使之步入良性循环,实现开放式的经营。
下面就供应链管理的实施要点与实务予以阐述。
一、明确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步骤实施供应链管理时的顺序大致可分为四个步骤,一是计划与准备;二是合作伙伴的选定;三是计划与实施;四是评价。
供应链由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物流与配送商、零售商及消费者组成,一条富于竞争力的供应链要求组成供应链的各成员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不管每个成员为整个供应链做什么,都应该是专业化的,而专业化就是优势之所在。
(一)计划与准备在计划准备阶段,首先应调整本企业的活动体制,确定企业的经营战略和活动目标。
想4.最高经营者彼此之间志同道合,能构建信赖关系的企业;5.经营管理中活用信息技术的企业;6.经营透明度高,值得信赖的企业;7.有前瞻性的企业;8.目前有交易的实际业绩的企业;9.今后的合作伙伴关系前景良好的企业。
我国企业目前供应链构筑的倾向是,随着企业间的合作伙伴关系进展,活动取得成果后,交易成效好的企业易于被选中;因而,从选择方来看,重视的是将来与哪家企业进行交易,而从被选择方应考虑的是本企业作为合作伙伴是否合适。
总之,合作伙伴的选定,不单单要看交易业绩,还应从供应链的改革成果来选择。
(三)计划与设计的实施共同改革供应链的合作伙伴选定后,首先实施小规模的试验项目,合作伙伴之间通过相互交换信息,了解现状,以此来制定改善的计划,推进业务、人员、组织的变革。
在这一阶段,共同分享利润和风险,转变观念和改变业务模式是计划与设计实施的三个要点。
可以直截了当地说,企业间相互公开信息是相当难的事情,因为公布出准确信息的数字,如实地反映企业的强势和弱势,稍不留意就会流漏到竞争对手企业,或者被合作伙伴企业恶意利用,将招来致命的打击。
但供应链管理的活动始于合作伙伴企业间的信息共享,根据相互间的信赖关系,挖掘共同实现最佳化供应链的信息,并向对方提供正确、迅速的高质量信息,将有助于实现降低供应链的成本和提高对消费者的附加价值。
这就要求合作伙伴企业本着共享利润和风险的同时,相互公开各自经营现状和信息,公开其责任和成果的测定方法,求得认同,共同构建准确把握活动的责任和成果的体制,努力构建双赢关系。
其次,在供应链业务中,要时刻考虑整体的最佳,来决定库存计划、订货计划、需求预测、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等,这就使准备进入供应链的企业的业务目标发生变化。
例如,以前销售人员以扩大销售增加销售额为目标,而现在需要考虑销售客户的库存量,分批适量地销售成为新的目标。
另外,为了提高下游企业的供应链效率,要求供应链上游企业要从事贴商标、分检、信息沟通等不能给本企业带来直接效益的工作,这就要求实行业务的“人”的观念跟上这种变化,使业务的目标适应变化后的业务评价标准。
最后,业务目标的变化和人的观念的转变,势必带来供应链企业的业务模式的改变,使采购管理、生产计划、库存管理、物流、销售管理等业务系列化,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彻底地实施考虑现状而改变业务的“业务流程再造”,则能取得更大的效果。
例如,可省略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票据交换和验货作业等。
总之,计划与设计的实施,会促进业务的改革和业务模式的改变,导致人的观念转变的体制形成,共享供应链利润和风险,抵御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竞争优势。
(四)评价对结束的项目活动进行评估,并将其评估结果用于下一个项目,特别是成功经验的积累,有利于加快下一个项目实施的步伐。
根据情况,对于企业战略和活动目的进行反馈,并重新实施计划。
二、不断完善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当前的供应链系统正面全球化、信息化、一体化发展,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能更好地实现信息共享,加强供应链中的联系。
IBM公司认为,电子商务是一种存在于企业与客户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以及企业内部的联系网络。
在供应链管理中,企业可以运用一元化管理企业活动所有数据的ERP系统,企业间信息流动的EDI/Internet技术,收集零售消费信息的条形码与POS系统,共享数据库等多种电子商务应用技术,来改善对供应、生产、库存、销售的监控,与供应商、分销商和客户建立更,陕捷、更方便、更精确的电子化联络方式,实现信息共享管理决策支持。
可见,要构建一个通畅(迅速、准确)、运营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必须有三种基本技术系统的支撑,一是企业内部的ERP系统,二是企业间的EDI/Internet技术,三是流通和物流活动中的条形码技术和POS系统。
(一)建立支持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业务执行系统ERPERP(企业资源计划),是通过一元化管理企业整体的经营资源,消除业务的浪费,最大限度地利用经营资源的软件系统,具体地讲,就是把采购、生产、销售、会计等企业基础业务统一起来,实现多基础业务流程的密切衔接,最终达到实际处理多基础业务的信息系统。
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前提是供应链上的成员间能够通过实时处理共享信息,以不准确的信息为基础无论制定出怎样精密的计划,最终也会产生纠纷。
例如,假设某产品的库存数量的数据多于实际的库存量,这个数据传给供应链的各成员,各成员都按这个数据制定供货计划,那么一旦到了产品出库阶段,就会发生库存不足的现象。
如果库存数量的数据未实现更新,也同样会发生此类现象。
这样,如果供应链内不能通过实时处理关于订单、库存、生产等准确的共享信息,就不可能获得构筑供应链管理所带来的效果。
(二)搭建支撑供应链上企业间信息流动的EDI将需求信息和库存信息等信息迅速地传播给供应链上的各相关企业,并共享这些信息是供应链管理得以顺利运转的基本保证。
为此,需要使信息电子化,并要构筑一个能进行通信交换的系统EDI(电子数据交换)。
因此企业EDI的搭建就要通过通信线路,采用标准的规定(尽可能得到广泛认同的各种规定),在计算机间交换不同组织间的交易信息。
利用EDI,企业间不仅能迅速地交换信息,而且能通过电子数据储积供应链上各企业的信息,使之达到信息共享:把这个信息活用为企业管理资源,从战略计划制定直至日常业务管理,都能够实现供应链的最佳化。
(三)强化流通和物流活动中的条形码技术和POS系统条形码是用一组数字来表示商品的信息。
按使用的方式分为直接印刷在商品包装上的条形码和印刷在商品标签上的条形码;按使用目的分为商品条形码和物流条形码。
为了能迅速、准确地识别商品,自动读取有关商品的信息,在流通和物流活动中,条形码技术被广泛应用。
条形码是有关生产厂家、批发商、零售商、运输业者等经济主体进行订货和接货、销售、运输、保管、出入库检验等活动的信息源,由于在活动发生时点能即时读取信息,因此便于及时捕捉到消费者的需要,提高商品销售效果,也有利于促进物流系统提高效率。
因此,各相关企业之间要通过网络迅速而高效地交换商品信息,就必须使用通用的条形码。
POS系统(销售时点信息系统),是通过自动读取设备(如收银机)在销售商品时直接读取商品销售信息,如商品名、单价、销售数量、销售时间、销售店铺、购买客户等,并通过通讯网络和计算机系统传至有关部门进行分析加工以提高经营效率的系统。
利用POS 系统,各相关企业都可以活用供应链上的需求数据。
对于零售商,可以把这些信息用于把握哪些是畅销品,哪些是滞销品,并进行最有效地活用卖场空间的商品储备以及提供最佳的商品储备方案上;对于批发商而言,可以把这些信息用于为零售商提供最合适的商品补给上;对于制造商,可以把这些信息用于制定生产计划,通过准确地把握过去的需求,进行今后需求的预测,以及根据预测提出适当的生产计划方案并加以实施,通过分析POS数据能防止因盲目生产而出现的产品库存损耗的发生;另外,这些信息还可广泛用于促销效果测评和产品开发上等。
三、掌握供应链管理的方法目前企业应用较多的供应链管理的方法有:快速响应法(QR),高效客户反映法(ECR)。
ECR主要以食品行业为对象,其主要目标是降低供应链各环节的成本,提高效率;而QR主要集中在一般商品和纺织行业,其主要目标是对客户的需求作出快速反应,并快速补货。
两者共同表现为超越企业之间的界限,通过合作追求效率化。
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贸易伙伴间商业信息的共享。
零售商将原来不公开的POS系统单品管理数据提供给制造商或分销商,制造商或分销商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来实现高精度的商品进货、调达计划,降低产品库存,防止出现次品,进一步使制造商能制定、实施所需对应型的生产计划。
2、商品供应方进一步涉及零售业,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
作为商品供应方的分销商或制造商比以前更接近于流通最后环节的零售商,特别是零售业的店铺,从而保障物流的高效运作。
当然,这一点与零售商销售、库存等信息的公开是紧密相联的,即分销商或制造商所从事的零售补货机能,是在对零售店铺销售、在库情况迅速了解的基础上开展的。
3、企业间订货、发货业务全部通过EDI来进行,实现订货数据或出货数据的传送无纸化。
企业间可以通过积极、灵活运用这种信息通信系统,来促进相互间订货、发货业务的高效化。
计算机辅助订货(CAO),卖方管理库存(rMl)、连续补货(CRP)以及建立产品与促销数据库等策略,打破了传统的各自为政的信息管理、库存管理模式,体现了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思想,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