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共沉淀实验原理及方法
免疫共沉淀技术原理和操作流程
三、纯化与检测 经蛋白质与DNA 解偶联,DNA片段纯化
等处理后,用PCR等方法检测DNA与蛋白质的结合情况.
注意事项
条 超声波破碎条件的选择
件 选
抗体量的选择
择 PCR反应条件的选择
对 Input对照
通过免疫学方法沉淀此复合体,特异性 地富集目的蛋白结合的DNA片段
对目的片断的纯化与检测
操作步骤
一、固定 在活细胞状态下,用甲醛固定蛋白质-DNA复
合物,然后用化学(微球菌酶)或者机械(超声波)的手 段将其随机切断为一定长度范围内的染色质小片段。
二、免疫沉淀 利用目的蛋白质的特异抗体通过抗原-抗
,得到相应肽列标签 4.搜索数据库分析目的蛋白相关数据进行后续研究
染色质免疫沉淀 (CHIP)
➢ 研究体内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 它不仅可以灵敏地检测目标蛋白与特异DNA 片段的结合情况,还可以用来研究组蛋白与 基因表达的关系。
CHIP原理
在活细胞状态下固定蛋白质-DNA复合 物
将其随机切断为一定长度范围内的染色 质小片段
优点和不足
优点
1.可以分离到天然状态的相互作用蛋白复合物 2.蛋白的相互作用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可以避
免人为影响。
缺点和局限性
1.难以检测蛋白质的低亲和力和短暂的相互作用 2.不能够确定第三种蛋白的桥联作用
应用及实例
应用领域:
免疫共沉淀实验用途非常广泛,但一般主要用 于低丰度蛋白的富集和浓缩,为SDS-PAGE和 MS质谱分析鉴定准备样品。
免疫共沉淀技术
• 定义及原理 • 操作流程 • 优点和不足 • 注意事项 • 应用及实例 • 展望
免疫共沉淀
免疫共沉淀免疫共沉淀(Co- Immunoprecipitation, Co-IP)是利用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以及细菌的Protein A或G特异性地结合到免疫球蛋白的Fc片段的现象开发出来的方法。
1.原理:在细胞裂解液中加入感兴趣蛋白的抗体,孵育后再加入与抗体特异结合的结合于Agarose珠上的Protein A或G,若细胞中有与兴趣蛋白结合的目的蛋白,就可以形成这样一种复合物:“兴趣蛋白—抗性蛋白抗体—Protein A或G—Agarose珠”,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复合物又被分开。
然后经免疫印迹或质谱检测目的蛋白。
2.实验步骤(1)转染后24-48 h 可收获细胞,加入适量细胞裂解缓冲液(含蛋白酶抑制剂),冰上裂解30min, 细胞裂解液于4°C,最大转速离心30 min后取上清;(2)取少量裂解液以备Western blot分析,剩余裂解液加1μg相应的抗体加入到细胞裂解液,4°C缓慢摇晃孵育过夜;(3)取10μl protein A 琼脂糖珠,用适量裂解缓冲液洗3 次,每次3,000 rpm离心3 min;(4)将预处理过的10μl protein A 琼脂糖珠加入到和抗体孵育过夜的细胞裂解液中4°C 缓慢摇晃孵育2-4h,使抗体与protein A琼脂糖珠偶连;(5)免疫沉淀反应后,在4°C 以3,000 rpm 速度离心3 min,将琼脂糖珠离心至管底;将上清小心吸去,琼脂糖珠用1ml裂解缓冲液洗3-4次;最后加入15μl的2×SDS 上样缓冲液,沸水煮5分钟;(6)SDS-PAGE, Western blotting或质谱仪分析。
3.优点(1)相互作用的蛋白质都是经翻译后修饰的,处于天然状态;(2)蛋白的相互作用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可以避免人为的影响;(3)可以分离得到天然状态的相互作用蛋白复合物。
4.缺点(1)可能检测不到低亲和力和瞬间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2)两种蛋白质的结合可能不是直接结合,而可能有第三者在中间起桥梁作用;(3)必须在实验前预测目的蛋白是什么,以选择最后检测的抗体,所以,若预测不正确,实验就得不到结果,方法本身具有冒险性。
免疫共沉淀原理及步骤
免疫共沉淀原理及步骤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 IP)原理IP是利用抗原蛋白质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以及细菌蛋白质的“protein A/G"特异性地结合到抗体(免疫球蛋白)的FC片段的现象开发出来的方法。
目前多用protein A/G预先结合在argarose beads上,使之与含有抗原的溶液及抗体反应后,beads上的prorein A/G就能达到吸附抗原的目的。
通过低速离心,可以从含有目的抗原的溶液中将目的抗原与其它抗原分离。
免疫沉淀实验的操作步骤比较多,同时由于在非变性条件下进行实验,所以要得到一个完美的实验结果,不仅需要高质量的抗体,同时对免疫沉淀体系也需要有严格的控制指标。
免疫沉淀实验从:蛋白样品处理;抗体-agarose beads孵育;抗体-agarose beads复合物洗涤到最后的鉴定,每步都非常关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流程中每个关键步骤的质量,才能最终达到你的实验目的。
IP实验步骤基本实验步骤(1)收获细胞,加入适量细胞IP裂解缓冲液(含蛋白酶抑制剂),冰上或者4℃裂解30min, 12,000g 离心30 min后取上清;(2) 取少量裂解液以备Western blot分析,剩余裂解液将1μg相应的抗体和10-50 μl protein A/G-beads加入到细胞裂解液,4°C缓慢摇晃孵育过夜;(3)免疫沉淀反应后,在4°C 以3,000 g速度离心5 min,将protein A/G-beads离心至管底;将上清小心吸去,protein A/G-beads用1ml裂解缓冲液洗3-4次;最后加入15μl的2×SDS 加样缓冲液,沸水煮10分钟;(4)SDS-PAGE, Western blotting或进行质谱分析。
一、样品处理:免疫沉淀实验成功与否,第一步处理样品非常关键。
免疫沉淀实验本质上是处于天然构象状态的抗原和抗体之间的反应,而样品处理的质量决定了抗原抗体反应中的抗原的质量,浓度以及抗原是否处于天然构象状态。
免疫共沉淀实验原理及方法
免疫共沉淀实验原理及方法免疫共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IP)是一种通过抗体识别和结合特定抗原的方法,将抗原及其相互作用的分子从混合物中沉淀出来的技术手段。
免疫共沉淀主要用于分离和富集靶分子、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及鉴定蛋白质复合物的成员。
免疫共沉淀实验基于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原理。
首先,目标分子会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然后,通过添加一种固定在磁珠、琼脂糖或其他固相支持物上的抗体,将复合物沉淀下来。
最后,经过洗涤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后,目标分子及与其交互作用的分子被纯化出来。
1.对抗原进行免疫沉淀:a.准备细胞或组织样品,适当处理样品以保持抗原的完整性;b.用适当的细胞裂解缓冲液击碎细胞或溶解组织样品,释放出蛋白质;c.将抗体与适当的固相支持物结合,如磁珠或琼脂糖;d.将抗体-支持物与样品混合,使抗体与对应抗原特异性结合;e.将混合物经过适当时间的搅拌、孵育,使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f.将复合物与支持物一同沉淀,可通过离心、磁力等方式实现。
2.清洗和纯化免疫沉淀复合物:a.使用适当的缓冲液对复合物进行洗涤,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b.重复洗涤过程多次,以确保复合物的纯化;c.使用适当的洗涤液将复合物从支持物中释放出来;d.将纯化复合物收集起来,以供后续分析或测量。
3.分析和检测免疫沉淀复合物:a. 可通过SDS-、Western blot等方法进行蛋白质分析;b.可通过质谱方法鉴定目标蛋白及其相互作用分子;c.可通过荧光探针标记等方法进行定量测量。
总结:免疫共沉淀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分子分离和富集方法,通过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可从混合物中沉淀出目标分子及其相互作用分子。
这一实验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了解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网络和功能。
免疫共沉淀实验原理及详细步骤
免疫共沉淀实验原理及详细步骤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简称IP)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实验方法,用于检测和分离复合物中的特定蛋白质。
它结合了特异性抗体与蛋白质-抗体相互作用的原理,利用抗体选择性地沉淀出目标蛋白质,并与其相关的复合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免疫共沉淀实验的原理及步骤。
免疫共沉淀实验利用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相互结合的特异性,通过该特异性结合,将目标蛋白质及其相关的复合物选择性地沉淀出来。
该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在实验中,需要选择特异性的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结合。
2.抗体与蛋白质-抗体复合物的沉淀:将抗体结合的蛋白质与复合物从样本中沉淀。
3.洗涤:洗涤沉淀的复合物,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和杂质。
4.释放目标蛋白质:将目标蛋白质从抗体中释放出来,以进行后续的下游分析。
1.细胞预处理:在进行免疫共沉淀实验之前,需要将细胞或组织进行必要的处理,例如刺激剂的刺激或疾病模型的建立。
可以选择不同条件下的实验处理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
同时,还需要对实验样本进行适当的裂解,以确保目标蛋白质的充分释放。
2.抗体选择:选择特异性的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结合。
抗体可以是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也可以是特异性抗体。
此外,需要选择适当的免疫沉淀试剂盒,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3.抗原结合:将适当的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这一步骤可以在实验前进行或将其加入样本中进行。
为确保抗原-抗体结合的充分性,可以进行一定的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
4.免疫沉淀:将抗原-抗体复合物选择性地沉淀出来。
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免疫沉淀,例如蛋白A/G琼脂糖,特效筛选柱等。
通过离心或过滤等方式从沉淀中收集复合物。
5.洗涤:洗涤步骤用于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和杂质。
洗涤液的组成可以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调整。
洗涤步骤需要进行多次,确保洗涤得到干净的复合物。
6.释放目标蛋白质:将目标蛋白质从抗体中释放出来,以进行后续的下游分析。
免疫共沉淀实验原理
免疫共沉淀实验原理免疫共沉淀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
其原理是利用特异性抗体结合目标蛋白质,将其与抗体一起沉淀下来,从而富集目标蛋白质及其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分子。
这种实验方法常用于研究蛋白质的定位、亚细胞定位、蛋白质复合物的组成以及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免疫共沉淀实验的原理及步骤。
免疫共沉淀实验的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1. 抗体结合:首先,选择特异性抗体,该抗体能够与目标蛋白质结合。
抗体可以是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其选择应根据实验需求来确定。
将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2. 免疫复合物的富集:将免疫复合物与磁珠或琼脂糖等固相载体结合,形成免疫磁珠或免疫琼脂糖。
这些固相载体具有良好的亲和力,能够高效地捕获免疫复合物。
3. 样品处理:将待测样品加入到含有免疫磁珠或免疫琼脂糖的溶液中,使样品中的目标蛋白质与免疫复合物结合。
同时,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如细胞裂解、蛋白质交联等,以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并增加结合效率。
4. 免疫共沉淀:将含有样品和免疫复合物的溶液进行充分混合,并进行一定时间的孵育,使目标蛋白质与免疫磁珠或免疫琼脂糖结合。
通过外加磁场或离心的方式,将免疫磁珠沉淀下来,从而富集目标蛋白质及其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分子。
5. 洗涤:对沉淀下来的免疫磁珠或免疫琼脂糖进行洗涤,以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和其他杂质。
洗涤的条件需要根据实验需求进行优化,通常包括洗涤缓冲液的浓度、洗涤次数和洗涤时间等。
6. 析出:将洗涤后的免疫磁珠或免疫琼脂糖进行脱盐或去除洗涤缓冲液,最终得到含有富集的目标蛋白质及其相互作用蛋白质的沉淀物。
7. 分析:对沉淀物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如Western blotting、质谱分析、原位杂交等,以研究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关系、定位及功能等。
总结起来,免疫共沉淀实验是一种通过特异性抗体结合目标蛋白质,将其与抗体一起沉淀下来,从而富集目标蛋白质及其相互作用蛋白质的实验方法。
免疫共沉淀原理及步骤
免疫共沉淀原理及步骤
第一步:制备抗体或抗原
第二步:交叉链接抗体或抗原
为了增强免疫共沉淀的稳定性,可以通过交叉链接抗体或抗原来使其形成更稳定的复合物。
交叉链接可以通过化学交联剂(如戊二醛)或交叉链接抗体分子的抗体-抗体结合位点实现。
交叉链接后的抗体或抗原会形成二聚体或多聚体结构。
第三步:取样和预处理
目标蛋白所在的细胞、组织或培养上清需要经过取样和预处理来获得纯净的样本。
这通常包括细胞裂解、蛋白质提取、离心、过滤等步骤。
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可能干扰检测结果的其他蛋白质或物质。
第四步:抗体结合和免疫沉淀
将抗体加入预处理样本中,使其与目标蛋白结合。
可以选择直接加入抗体,也可以将抗体固定在固相材料上,如蛋白A/G琼脂糖小柱或磁珠,然后将样本与固相材料接触,使抗体与目标蛋白结合。
第五步:洗涤
为了去除非特异性结合或杂质,需要对固相材料进行洗涤。
洗涤缓冲液的选择和洗涤次数将影响免疫沉淀的特异性和纯度。
第六步:洗脱和分析
将洗涤后的固相材料加入一定体积的洗脱缓冲液,使免疫沉淀物从固相材料上被洗脱下来。
洗脱后的沉淀物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如Western blot、质谱分析、蛋白质定量等。
总结:免疫共沉淀是一种用于检测和分离特定蛋白质复合物的免疫学技术。
该技术基于抗体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通过将目标蛋白与抗体结合并经过洗涤和洗脱步骤,实现对复合物的检测和纯化。
免疫共沉淀步骤包括制备抗体或抗原、交叉链接、取样和预处理、抗体结合、洗涤、洗脱和分析等过程。
这个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可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药物研发和疾病诊断等领域。
免疫共沉淀原理及步骤
免疫共沉淀原理及步骤
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原理:是以抗体和抗原之间的专一性作用为基础的用于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经典方法。
是确定两种蛋白质在完整细胞内生理性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
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步骤:
✧配制100 ml 的modified RIPA buffe:
✧称取790 mg 的Tris-Base,加到75 ml 去离子水中,加入900
mg 的NaCl,搅拌,直到全部溶解,用HCl 调节PH 值到7.4;
✧加10 ml 10% 的NP-40;
✧加2.5 ml 10% 的去氧胆酸钠,搅拌,直到溶液澄清;
✧加1 ml 100 mM 的EDTA,用量筒定容到100 ml,2~8 ℃保
存;
✧理论上,蛋白酶和磷酸酯酶抑制剂应该在使用当天同时加入(抑
蛋白酶肽,亮抑酶肽, 胃蛋白酶抑制剂各100 μl;PMSF,Na3VO4,NaF 各500 μl),但是PMSF 在水溶液中很不稳定,
30 分钟就会降解一半,所以PMSF 应该在使用前现加,其他抑
制剂成分可以在水溶液中稳定 5 天。
免疫共沉淀实验原理及方法
免疫共沉淀实验原理及方法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细胞培养和样品收集:将需要进行免疫共沉淀的细胞株培养至适当的密度,接种到培养皿中。
细胞生长至适当的程度后,进行诱导或处理,然后收集样品。
2.细胞裂解:将收集到的细胞样品进行裂解,以释放细胞内的蛋白质。
可以使用裂解缓冲液来破坏细胞膜,并释放细胞内蛋白质。
可以添加蛋白酶抑制剂来防止蛋白质降解。
3.抗体预处理:将抗体与载体蛋白质混合,形成抗体-载体复合物。
载体蛋白质可使抗体更容易结合,并增强免疫共沉淀的效率。
4.抗体结合:将抗体-载体复合物加入到裂解的细胞提取物中,使其与靶蛋白相互结合。
对于一些低表达或低丰度的蛋白质,可以使用前处理来提高抗原的浓度。
5.免疫沉淀:将抗体结合的蛋白质复合物使用特定的技术进行沉淀,如使用蛋白A/G琼脂糖或磁珠沉淀。
可以通过离心或洗涤的方式分离复合物。
6.溶解复合物:将沉淀得到的复合物进行溶解,以获得蛋白质样品。
可以使用洗脱缓冲液将复合物从沉淀物上释放出来。
7. 分析复合物:使用各种方法对蛋白质样品进行分析,如SDS-、Western blotting、质谱分析等。
这些分析方法可以帮助鉴定免疫共沉淀物中的蛋白质。
1.简便快速:相对于其他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检测方法,免疫共沉淀方法的操作相对简单,减少了操作步骤和时间。
2.高特异性:使用抗体作为识别蛋白质的工具,具有高度特异性,可以用于检测特定的蛋白质交互作用。
3.可定量性:免疫共沉淀方法可以通过改变沉淀条件来进行定量研究,如优化抗体和载体蛋白质的浓度,改变洗涤条件等。
4.多样性:免疫共沉淀可以与其他技术(如质谱分析等)相互结合使用,从而得到更加全面的分析结果。
尽管免疫共沉淀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如需要特异性较好的抗体、样品准备以及沉淀物的纯化等。
因此,在使用免疫共沉淀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实验条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操作,以获得可靠和有意义的结果。
免疫共沉淀原理及实验方法
免疫共沉淀原理及实验方法免疫共沉淀是一种通过使用抗体分子来使特定蛋白质复合物沉淀下来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抗体与蛋白质复合物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共沉淀复合物。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研究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检测特定蛋白质的存在以及分离蛋白质复合物等。
1.细胞裂解:将目标细胞或组织加入裂解缓冲液中,破坏细胞膜,使蛋白质释放到溶液中。
2.抗体结合:将特异性抗体加入裂解液中,与目标蛋白质结合。
3.免疫沉淀:将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免疫沉淀剂(如蛋白A/G琼脂糖或蛋白A/G磁珠)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4.洗涤:通过多次洗涤步骤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物质,以提高免疫复合物的纯度。
5.去除抗原-抗体结合:使用酸性溶液或高盐浓度缓冲液等方式解离免疫复合物,分离出目标蛋白质。
6. 分析:通过Western blot、免疫印迹、质谱等手段对分离出的蛋白质进行分析。
免疫共沉淀的原理是利用抗体与特定目标蛋白质的结合来将其沉淀下来。
抗体通常是由动物制备得到的,可以选择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
在实验中,抗体可以特异性地结合到目标蛋白质的表位上,形成稳定的免疫复合物。
随后,通过与免疫沉淀剂结合,可以使免疫复合物沉淀下来。
免疫共沉淀这种实验方法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检测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鉴定细胞中的蛋白质复合物、研究信号转导通路等。
通过免疫共沉淀可以揭示蛋白质的功能和相互作用网络,深入理解生物学过程中蛋白质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然而,免疫共沉淀实验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抗体需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亲合力,以保证免疫复合物的选择性。
其次,免疫共沉淀依赖于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的免疫反应,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出现低表达的蛋白质无法被充分沉淀的问题。
此外,非特异性结合和高背景信号也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免疫共沉淀是一种基于抗体-抗原相互作用原理的实验方法,可用于研究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和分离特定蛋白质复合物等。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对于揭示蛋白质功能和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共沉淀实验原理及方法
免疫共沉淀实验原理及方法免疫共沉淀(CoIP)概述及原理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是研究蛋白-蛋白间相互作用的经典方法,属于免疫沉淀技术的一类,常被用于鉴定特定蛋白复合物的中未知蛋白组分。
免疫共沉淀的设计理念是,假设一种已知蛋白是某个大的蛋白复合物的组成成员,那么利用这种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就可能将整个蛋白复合物从溶液中“拉”下来(常说的“pull-down”),进而可以用于鉴定这个蛋白复合物中的其他未知成员。
免疫共沉淀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是天然状态,第二是蛋白复合物。
免疫共沉淀的优势:与其他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技术(如GST-Pull down、酵母双杂交等)相比,免疫共沉淀鉴定的相互作用蛋白是在细胞内与目的蛋白发生的天然结合,避免了人为的影响,因此符合体内实际情况,得到的蛋白可信度更高。
免疫共沉淀的局限性和注意事项:1. 免疫共沉淀是建立在蛋白复合物成员间彼此紧密结合的基础上,意味着松散结合的蛋白组分很可能检测不到;2. 由于蛋白质形成复合物以后,某些表位就会被掩盖,因此可能导致使用某一种pull-down抗体,无论怎么增加抗体浓度,也极少能将不到一半的目标蛋白复合物沉淀出来,如有必要最好使用多种不同抗体分别进行CoIP;3. 由于检测的是天然状态,因此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处理下,CoIP拉下来的蛋白复合物都可能是不同的,当然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得到的蛋白复合物成员也会越来越庞大;4. 如果使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的蛋白复合物中的目标蛋白,则需要在试验前进行预测,具有一定的冒险性;当然如果将蛋白复合物直接进行质谱分析就不存在上述问题,但需要得到较高纯度和浓度的蛋白复合物样品也非易事,并且成本较高;5. CoIP鉴定得到的蛋白间相互作用可能是直接作用也可能是间接作用,进一步区分还需要进行GST-Pull down等实验检测;6. 为了保证CoIP实验的可靠性和严谨性,需要使用复合物的不同成员分别独立进行CoIP实验,并且结果应该能够彼此验证,因为原则上使用复合物的任一成员进行CoIP都会得到其他所有成员[1]免疫共沉淀的一般操作流程(中英文对照):1.用预冷的PBS洗涤细胞两次;Carefully wash cultured cells with pre-chilled PBS for 2 times.2. 加入预冷的RIPA裂解缓冲液(107细胞加入1ml);Add in cold RIPA lysis buffer (1ml for 107cells).3. 用预冷的细胞刮将细胞从培养介质上刮离,并转移到干净的1.5EP管中。
免疫共沉淀原理及步骤
免疫共沉淀原理及步骤免疫共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是一种用于分离和富集特定蛋白质的常见实验技术。
它利用抗体的特异性和高亲和力,将目标蛋白与其所结合的抗体共同沉淀下来。
该技术常用于研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鉴定修饰的蛋白质以及分析蛋白质的上调或下调。
免疫共沉淀的原理基于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特异结合。
通常,首先需要用目标蛋白免疫动物制备抗体,或者使用商业提供的针对该目标蛋白的抗体。
然后,抗体与经过适当处理的细胞或组织提取物一起反应,使抗体能够与目标蛋白结合。
接下来,将抗体和目标蛋白的免疫复合物与可沉淀的载体(如蛋白A或蛋白G)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最后,通过沉淀,将复合物从其他非特异性蛋白质中分离出来。
1.细胞或组织的处理:将目标细胞或组织用合适的缓冲液裂解,以释放细胞内的蛋白质。
裂解液添加蛋白酶抑制剂和磷酸酯酶抑制剂,以避免蛋白质降解。
2.抗体与样品的孵育:将抗体加入到裂解液中,使抗体与目标蛋白相互结合。
孵育时间和温度根据具体实验需要而定。
3. 添加载体:添加蛋白A或蛋白G等具有高亲和力的载体,以结合与抗体结合的蛋白质。
蛋白A主要结合IgG的Fab区域,而蛋白G则能结合多种类别的抗体。
4.免疫复合物的沉淀:通过加入沉淀剂(比如蛋白质A/A洗涤缓冲液、蛋白G洗涤缓冲液等)将免疫复合物与载体结合,使其沉淀下来。
通常,将混合物在低温条件下(4℃)离心沉淀,使复合物完全分离。
5.沉淀物的洗涤:将沉淀物洗涤,以去除非特异性的蛋白质和污染物。
洗涤使用的缓冲液通常包括含盐的洗涤缓冲液。
6.沉淀物的溶解:将沉淀物溶解在适当的缓冲液中,以获得目标蛋白。
根据后续的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缓冲液进行溶解。
在免疫共沉淀实验过程中,为了增加结果的可靠性,常常需要进行对照组实验。
控制实验组通常为使用无关的非特异性抗体和样品进行操作,以检验沉淀结果是否为特异性。
总结来说,免疫共沉淀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蛋白质识别和富集方法。
免疫共沉淀原理及步骤
免疫共沉淀原理及步骤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 IP)原理IP是利用抗原蛋白质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以及细菌蛋白质的“protein A/G"特异性地结合到抗体(免疫球蛋白)的FC片段的现象开发出来的方法。
目前多用protein A/G预先结合在argarose beads上,使之与含有抗原的溶液及抗体反应后,beads上的prorein A/G就能达到吸附抗原的目的。
通过低速离心,可以从含有目的抗原的溶液中将目的抗原与其它抗原分离。
免疫沉淀实验的操作步骤比较多,同时由于在非变性条件下进行实验,所以要得到一个完美的实验结果,不仅需要高质量的抗体,同时对免疫沉淀体系也需要有严格的控制指标。
免疫沉淀实验从:蛋白样品处理;抗体-agarose beads孵育;抗体-agarose beads复合物洗涤到最后的鉴定,每步都非常关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流程中每个关键步骤的质量,才能最终达到你的实验目的。
IP实验步骤基本实验步骤(1)收获细胞,加入适量细胞IP裂解缓冲液(含蛋白酶抑制剂),冰上或者4℃裂解30min, 12,000g 离心30 min后取上清;(2) 取少量裂解液以备Western blot分析,剩余裂解液将1μg相应的抗体和10-50 μl protein A/G-beads加入到细胞裂解液,4°C缓慢摇晃孵育过夜;(3)免疫沉淀反应后,在4°C 以3,000 g速度离心5 min,将protein A/G-beads离心至管底;将上清小心吸去,protein A/G-beads用1ml裂解缓冲液洗3-4次;最后加入15μl的2×SDS 加样缓冲液,沸水煮10分钟;(4)SDS-PAGE, Western blotting或进行质谱分析。
一、样品处理:免疫沉淀实验成功与否,第一步处理样品非常关键。
免疫沉淀实验本质上是处于天然构象状态的抗原和抗体之间的反应,而样品处理的质量决定了抗原抗体反应中的抗原的质量,浓度以及抗原是否处于天然构象状态。
免疫共沉淀实验原理及详细步骤
免疫共沉淀实验原理及详细步骤研究蛋白之间相互作用必不可少的实验是免疫共沉淀(CoIP),常被用于鉴定特定蛋白复合物的中未知蛋白组分,因其具有可信度高的优点,在现在基础医学研究中广泛应用,本文将为您详解CoIP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实验刚入门的同学必看哦。
一、实验目的1)检测两种目标蛋白是否在体内相互作用;2)找到与目标蛋白在体内存在相互作用的新蛋白。
运用这项技术,说不定你会有新的发现哦!二、实验原理CoIP是利用抗原蛋白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以及“Protein A/G"特异性地结合抗体(免疫球蛋白)FC段的现象开发出来的方法。
目前多用Protein A/G预先结合在Argarose Beads上,使之与含有抗原蛋白的溶液(如细胞裂解液)及抗体(诱饵蛋白X抗体)反应后,Beads上的Prorein A/G就能通过抗体吸附诱饵蛋白X,诱饵蛋白X通过与靶蛋白Y相互作用将其从细胞裂解液中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免疫共沉淀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细胞、RIPA缓冲液(RIPA buffer)、偶联有Protein A/G的免疫磁珠(Protein A/G Beads)、诱饵蛋白X与靶蛋白Y的抗体、IgG对照抗体、移液枪、4度冰箱以及低温离心机等。
四、实验步骤(不同实验室略有差异)1) 制备细胞裂解液:收集4x107细胞,用PBS洗涤后,加入1 ml RIPA buffer(含蛋白酶抑制剂),充分混匀,冰上裂解30 min;4℃,12000 rpm离心10 min,收集上清液。
2) 免疫共沉淀:在细胞裂解液中加入50 μl 50% Protein A/G Beads,4℃翻转混合孵育1 h进行预清除,离心后取0.5 ml上清液,加入3 μg诱饵蛋白X抗体,另取0.5 ml上清液加入等量同源的IgG抗体作为对照,4℃摇晃结合过夜;第二天每管加入50 μl 50% ProteinA/G Beads,4℃摇晃结合3 h;用RIPA Buffer洗涤5次,每次5 min。
免疫共沉淀实验原理及方法
免疫共沉淀实验原理及方法免疫共沉淀实验(immunoprecipitation)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用于检测免疫反应的可视化。
该实验基于免疫学反应的原理,通过特异性抗体与目标分子结合,将目标分子从复杂的混合物中沉淀出来,以便进一步分析。
免疫共沉淀实验的原理是基于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特异性结合。
首先,需要选择与目标分子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并对抗体进行纯化和标记,常用的标记物有酶、放射性同位素、荧光素等。
然后,将标记的抗体与样品中的目标分子充分混合,在适当的条件下,使抗体与目标分子发生结合反应。
接下来,通过添加沉淀剂,例如蛋白A/G磁珠、蛋白G琼脂糖或亲和素等,将抗体/目标复合物与其他组分一起沉淀下来。
通过离心将沉淀物分离出来,然后用缓冲液洗涤,以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最后,将洗涤后的沉淀物进行破碎、蛋白质酶解等处理,并使用电泳、免疫印迹、质谱等技术对目标分子进行分析和鉴定。
在免疫共沉淀实验中,关键步骤包括抗体的选择和标记、样品的制备与处理、抗体与目标分子的结合、沉淀物的分离与洗涤以及沉淀物的分析和鉴定。
1.抗体的选择和标记:选择特异性结合目标分子的抗体,并对抗体进行纯化和标记。
例如,使用蛋白A/G或蛋白G将抗体结合于磁珠或琼脂糖上,再通过标记物的共价偶联(如酶、放射性同位素、荧光素等)对抗体进行标记。
2.样品的制备与处理: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样品组织或细胞,将其裂解并得到包含目标分子的混合物。
裂解缓冲液的组成需要根据目标分子的特性进行优化,以保持目标分子的稳定性和活性。
可以加入适量的蛋白酶抑制剂、磷酸酯酶抑制剂和甲基化酶抑制剂等保护目标分子。
3.抗体与目标分子的结合:将标记的抗体加入到样品中,与目标分子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
可以在低温(4℃)下进行反应,以减少非特异性结合。
4.沉淀物的分离和洗涤:通过添加适当的沉淀剂,将抗体/目标复合物与其他组分一起沉淀下来。
常用的沉淀剂有通过蛋白A/G磁珠、蛋白G琼脂糖或亲和素等。
免疫共沉淀原理及步骤
免疫共沉淀原理及步骤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 IP)原理IP是利用抗原蛋白质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以及细菌蛋白质的“protein A/G"特异性地结合到抗体(免疫球蛋白)的FC片段的现象开发出来的方法。
目前多用protein A/G预先结合在argarose beads上,使之与含有抗原的溶液及抗体反应后,beads上的prorein A/G就能达到吸附抗原的目的。
通过低速离心,可以从含有目的抗原的溶液中将目的抗原与其它抗原分离。
免疫沉淀实验的操作步骤比较多,同时由于在非变性条件下进行实验,所以要得到一个完美的实验结果,不仅需要高质量的抗体,同时对免疫沉淀体系也需要有严格的控制指标。
免疫沉淀实验从:蛋白样品处理;抗体-agarose beads孵育;抗体-agarose beads复合物洗涤到最后的鉴定,每步都非常关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流程中每个关键步骤的质量,才能最终达到你的实验目的。
IP实验步骤基本实验步骤(1)收获细胞,加入适量细胞IP裂解缓冲液(含蛋白酶抑制剂),冰上或者4℃裂解30min, 12,000g 离心30 min后取上清;(2) 取少量裂解液以备Western blot分析,剩余裂解液将1μg相应的抗体和10-50 μl protein A/G-beads加入到细胞裂解液,4°C缓慢摇晃孵育过夜;(3)免疫沉淀反应后,在4°C 以3,000 g速度离心5 min,将protein A/G-beads离心至管底;将上清小心吸去,protein A/G-beads用1ml裂解缓冲液洗3-4次;最后加入15μl的2×SDS 加样缓冲液,沸水煮10分钟;(4)SDS-PAGE, Western blotting或进行质谱分析。
一、样品处理:免疫沉淀实验成功与否,第一步处理样品非常关键。
免疫沉淀实验本质上是处于天然构象状态的抗原和抗体之间的反应,而样品处理的质量决定了抗原抗体反应中的抗原的质量,浓度以及抗原是否处于天然构象状态。
免疫共沉淀原理及实验方法
免疫共沉淀原理及实验方法1.利用抗体的高度特异性与抗原结合,将抗原特异性地富集。
2.抗原-抗体复合物与磁珠或珠标记结合,通过磁力或离心作用将复合物分离沉淀下来。
1.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细胞或组织样品,以及抗体、磁珠或珠标记等实验试剂。
2.细胞或组织提取:将细胞或组织样品裂解,并用适当的缓冲液重悬,获得蛋白质提取液。
3.抗体结合:将蛋白质提取液与所需的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4.沉淀:将磁珠或珠标记加入抗原-抗体复合物中,使其结合,再利用磁力或离心作用将复合物沉淀下来。
5.洗涤:用适当的缓冲液洗涤沉淀物,去除非特异性的蛋白质。
6. 分离与检测:将沉淀物分离出来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检测,如Western blotting、质谱分析等。
1.高特异性:通过使用特异性抗体,可以选择性地沉淀目标蛋白质,减少非特异性的干扰。
2.高灵敏度:沉淀后的蛋白质富集度高,有利于进一步的鉴定和分析。
3.可用于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通过免疫共沉淀技术,可以研究蛋白质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机体内蛋白质功能和信号传导的调控机制。
免疫共沉淀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通过免疫共沉淀可以研究蛋白质与DNA、RNA或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了解基因调控、信号传导和代谢途径等重要生物学过程的调控机制。
此外,免疫共沉淀还可以用于筛选靶蛋白质、鉴定疾病标志物,以及评估一些药物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影响。
综上所述,免疫共沉淀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通过利用特异性抗体与所要研究的蛋白质结合,实现蛋白质的富集、分离和鉴定。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疾病研究等领域,对揭示分子相互作用、信号传导机制和疾病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共沉淀的原理及应用
免疫共沉淀的原理及应用1. 原理免疫共沉淀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技术,用于检测蛋白质与其他蛋白质或分子的相互作用关系。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结合,然后将抗体与结合的蛋白质一起沉淀下来。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分离出与目标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其他蛋白质或分子。
免疫共沉淀的步骤如下:1.样品制备:将待测的细胞或组织样品裂解,释放出蛋白质。
2.抗体结合:加入特异性抗体,将其与目标蛋白质结合。
3.免疫共沉淀:加入沉淀剂,使抗体与结合的蛋白质形成复合物,并沉淀下来。
4.洗涤:洗涤复合物,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
5.蛋白质释放:将目标蛋白质与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从复合物中释放出来。
6.分析:通过Western blot、质谱等技术对释放出的蛋白质进行分析。
2. 应用免疫共沉淀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2.1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研究免疫共沉淀技术可以用于分离和鉴定与目标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其他蛋白质,从而帮助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这对于研究细胞信号传导、蛋白质功能和疾病机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2 蛋白质纯化和鉴定免疫共沉淀技术可以用于纯化目标蛋白质,特别是与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复合物。
通过免疫共沉淀,可以去除其他干扰蛋白质,从而提高目标蛋白质的纯度。
此外,通过鉴定与目标蛋白质共沉淀的蛋白质,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目标蛋白质的生物功能。
2.3 药物研发免疫共沉淀技术可以用于筛选与目标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化合物,作为药物研发的候选。
通过免疫共沉淀,可以鉴定与目标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并评估其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
这为新药物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4 信号转导途径研究免疫共沉淀技术可以帮助研究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关键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关系。
通过分析与信号转导途径相关的蛋白质复合物,可以揭示信号传递的分子机制,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3. 结论免疫共沉淀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生物化学技术,通过特异性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结合,可以分离和鉴定与目标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其他蛋白质或分子。
免疫共沉淀实验原理及详细步骤
免疫共沉淀实验原理及详细步骤免疫共沉淀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确定蛋白质与其他分子(例如核酸,蛋白质和脂类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该方法利用抗体与目标蛋白结合的特异性,将其与蛋白质一起纯化或检测。
下面将详细介绍免疫共沉淀的实验原理及步骤。
实验原理:在免疫共沉淀实验中,首先需要利用对目标蛋白高度特异性的抗体经抗原抵结的方式将目标蛋白与抗体结合。
然后将这种特异性抗体抵结的蛋白(复合体)与抗体相结合的固相支架接触,利用固相支架上特异抗体识别结合复合体,并通过洗脱和沉淀步骤将目标蛋白纯化或检测。
实验步骤:1.目标蛋白和抗原抵结:首先需要纯化目标蛋白或从合适的细胞系或动物模型中提取目标蛋白。
将目标蛋白与对其高度特异性的抗体一起孵育,使抗体能够特异性地与目标蛋白结合。
2.制备固相支架:在实验管中加入含有特异抗体的磁珠或琼脂糖等固相支架。
特异抗体可以是直接专一抗体,也可以是经过交联的间接专一抗体。
3.孵育复合体与固相支架:将目标蛋白与抗原抵结后的复合物加入到含有固相支架的实验管中,并进行充分的振荡孵育,使复合物能够与固相支架上的抗体结合。
4.洗脱非特异结合物质:通过连续洗涤步骤,将非特异性结合的杂质分子从固相支架上洗脱。
一般可以使用高盐浓度或化学物质(例如尿素或磺酸盐)来打破非特异结合以保留特异性结合复合体。
5.纯化或检测目标蛋白:通过洗脱步骤,从固相支架上将目标蛋白的特异性抵结复合物分离出来。
这些分离物可以用于进一步的纯化、分析或检测。
6.质谱分析或其他分析方法:将纯化后的目标蛋白样品进行质谱分析,确定目标蛋白自身和与其相互作用的分子。
总结:免疫共沉淀实验是一种利用抗体与目标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纯化或检测蛋白质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用于确定蛋白质与其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揭示生物学过程中的重要调节机制。
免疫共沉淀实验步骤繁多,需要注意实验操作的细节,但也是一个非常有价值和实用的技术。
免疫共沉淀实验原理及详细步骤
免疫共沉淀实验原理及详细步骤研究蛋白之间相互作用必不可少的实验是免疫共沉淀(CoIP),常被用于鉴定特定蛋白复合物的中未知蛋白组分,因其具有可信度高的优点,在现在基础医学研究中广泛应用,本文将为您详解CoIP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实验刚入门的同学必看哦。
一、实验目的1)检测两种目标蛋白是否在体内相互作用;2)找到与目标蛋白在体内存在相互作用的新蛋白。
运用这项技术,说不定你会有新的发现哦!二、实验原理CoIP是利用抗原蛋白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以及“Protein A/G"特异性地结合抗体(免疫球蛋白)FC段的现象开发出来的方法。
目前多用Protein A/G预先结合在Argarose Beads上,使之与含有抗原蛋白的溶液(如细胞裂解液)及抗体(诱饵蛋白X抗体)反应后,Beads上的Prorein A/G就能通过抗体吸附诱饵蛋白X,诱饵蛋白X通过与靶蛋白Y相互作用将其从细胞裂解液中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免疫共沉淀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细胞、RIPA缓冲液(RIPA buffer)、偶联有Protein A/G的免疫磁珠(Protein A/G Beads)、诱饵蛋白X与靶蛋白Y的抗体、IgG对照抗体、移液枪、4度冰箱以及低温离心机等。
四、实验步骤(不同实验室略有差异)1) 制备细胞裂解液:收集4x107细胞,用PBS洗涤后,加入1 ml RIPA buffer(含蛋白酶抑制剂),充分混匀,冰上裂解30 min;4℃,12000 rpm离心10 min,收集上清液。
2) 免疫共沉淀:在细胞裂解液中加入50 μl 50% Protein A/G Beads,4℃翻转混合孵育1 h进行预清除,离心后取0.5 ml上清液,加入3 μg诱饵蛋白X抗体,另取0.5 ml上清液加入等量同源的IgG抗体作为对照,4℃摇晃结合过夜;第二天每管加入50 μl 50% ProteinA/G Beads,4℃摇晃结合3 h;用RIPA Buffer洗涤5次,每次5 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共沉淀实验原理及方法免疫共沉淀(CoIP)概述及原理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是研究蛋白-蛋白间相互作用的经典方法,属于免疫沉淀技术的一类,常被用于鉴定特定蛋白复合物的中未知蛋白组分。
免疫共沉淀的设计理念是,假设一种已知蛋白是某个大的蛋白复合物的组成成员,那么利用这种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就可能将整个蛋白复合物从溶液中“拉”下来(常说的“pull-down”),进而可以用于鉴定这个蛋白复合物中的其他未知成员。
免疫共沉淀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是天然状态,第二是蛋白复合物。
免疫共沉淀的优势:与其他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技术(如GST-Pull down、酵母双杂交等)相比,免疫共沉淀鉴定的相互作用蛋白是在细胞内与目的蛋白发生的天然结合,避免了人为的影响,因此符合体内实际情况,得到的蛋白可信度更高。
免疫共沉淀的局限性和注意事项:1. 免疫共沉淀是建立在蛋白复合物成员间彼此紧密结合的基础上,意味着松散结合的蛋白组分很可能检测不到;2. 由于蛋白质形成复合物以后,某些表位就会被掩盖,因此可能导致使用某一种pull-down抗体,无论怎么增加抗体浓度,也极少能将不到一半的目标蛋白复合物沉淀出来,如有必要最好使用多种不同抗体分别进行CoIP;3. 由于检测的是天然状态,因此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处理下,CoIP拉下来的蛋白复合物都可能是不同的,当然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得到的蛋白复合物成员也会越来越庞大;4. 如果使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的蛋白复合物中的目标蛋白,则需要在试验前进行预测,具有一定的冒险性;当然如果将蛋白复合物直接进行质谱分析就不存在上述问题,但需要得到较高纯度和浓度的蛋白复合物样品也非易事,并且成本较高;5. CoIP鉴定得到的蛋白间相互作用可能是直接作用也可能是间接作用,进一步区分还需要进行GST-Pull down等实验检测;6. 为了保证CoIP实验的可靠性和严谨性,需要使用复合物的不同成员分别独立进行CoIP实验,并且结果应该能够彼此验证,因为原则上使用复合物的任一成员进行CoIP都会得到其他所有成员[1]免疫共沉淀的一般操作流程(中英文对照):1.用预冷的PBS洗涤细胞两次;2.Carefully wash cultured cells with pre-chilled PBS for 2 times.3.4. 2. 加入预冷的RIPA裂解缓冲液(107细胞加入1ml);5.Add in cold RIPA lysis buffer (1ml for 107cells).6.7. 3. 用预冷的细胞刮将细胞从培养介质上刮离,并转移到干净的管中。
并置于低速摇床,4℃缓慢晃动15min;8.Scrap cells off to clean eppendorf tubes with a clean, cold scraper. Put themon a low-speed rotating shaker for 15 mi n at 4°C.9.10.4. 4℃,14000g离心15min,立即将上清转移到一个新的离心管中11.Centrifuge at 14,000 g 4°C for 15min, transfer the supernatant to new tubesimmediately.12.13.5. 将Protein A/G-agarose微球用PBS 洗两遍,用PBS配制成50%的proteinA/G-agarose工作液;14.Wash protein A/G-agarose beads for 2 times with PBS and make a 50% protein A/Gagarose working solution (in PBS)15.16.6. 在样品中以每1ml中加100μl的比例,加入50%的Protein A/G agarose工作液。
水平摇床4℃摇动10min(该步骤的目的是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蛋白)17.Add in 50% protein A/G agarose with ratio of 100μl for a 1ml sample solution.Shake on horizontal shaker for 10min, 4°C (This step aims to eliminate non-specific binding proteins)18.19.7. 4℃,14000g离心15min,将上清转移到一个新的离心管中,去除protein A/G-agraose微球;20.Centrifuge 14,000g at 4°C for 15min, transfer the supernatant to new tubes anddiscard protein A/G-agraose beads21.22.8. 使用BCA法或者其他方法测定总蛋白的浓度23.Quantify total protein with BCA assay or other methods.24.25.9. 用PBS将总蛋白稀释到1 μg/μl以降低裂解液中去垢剂的浓度。
如果你觉得你的目的蛋白的浓度低了,你可以将总蛋白浓度提高到10 μg/μl(假设浓度够的话)26.Dilute the total protein to 1μg/μl with PBS to decline the concentrations ofdetergents. If you feel the concentration of your target protein is low, you can dilute the total protein to 10μg/μl. (if it’s high enough)27.28.10. 加入一定体积的一抗,至总体积约为500μl;29.Add in appropriate amount of primary antibody to approximately 500μl totalvolume.30.31.11. 用摇床缓慢摇动抗原抗体混合物,4℃过夜32.Slowly shake antigen-antibody complex on rotating shaker at 4°C for overnight.33.34.注意:如果如果下游用于激酶或磷酸酶的酶活测定,则最好将11步改为室温孵育2h;35.Note: if downstream experiment is enzyme activity assay for kinase or phosphatase,it’s better to change step 11 to a 2h incubation at roo m temperature.36.37.12. 14000g离心5s,收集沉淀,并且用预冷的洗涤缓冲液(或者预冷的PBS)洗涤3遍(每次加入800μl)38.Centrifuge 14,000g for 5s, keep the pellet and wash with pre-chilled washingbuffer (or cold PBS) for 3 times. (800μl each)39.40.13. (用合适体积的上样缓冲液重悬)收集上清,用于进一步的下游SDS-PAGE,western-blot或者质谱分析41.Collect the supernatant to proceed to SDS-PAGE, western-blot, or mass spectraanalysis.42.43.注意:该CoIP操作步骤是将抗体先结合到Protein A/G-argarose微球上,然后再与抗原混合。
相对其他方法,最终的得率较低,但避免了抗体共洗脱的问题。
如果你希望获得高纯度的目的蛋白,而不考虑非特异性结合的话,你可以将抗体和蛋白样品在加入Protein A/G-argarose微球之前进行混合,这样最后抗体也会和目的蛋白一同被洗脱下来,从而可能会对western blot检测造成干扰。
44.Note: This Co-IP protocol is to bind antibody to the Protein A/G-argarose beadsand then mix with the antigen. It gives lesser yield than the other one and avoids the problem of co-elution of antibodies. If you want to yield high purity of target protein regardless of non-specific binding, you can mix antibody with protein sample prior to addition of Protein A/G-agarose beads, thus in the end the antibodies are also co-eluted with target protein and interference might occurs in western blot detection.[2]参考资料:1. 1. Immunoprecipitation-wikipedia;2. 2. Co-Immunoprecipitation (Co-IP) Background&Protoc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