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初中生物七下《人体的神经调节》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初中生物七下《12第2节人体的神经调节》word教案6

苏教初中生物七下《12第2节人体的神经调节》word教案6

《人体的神经调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层次以及脑、脊髓的位置、结构和主要功能。

能力目标通过神经元结构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价值观目标在学习中学会多思考教学重、难点重点1、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神经元的结构特征以及功能。

难点神经元的结构特征。

教学安排一课时,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导入:图片:寒冷环境下人会打颤。

手被烫时会立刻缩回来!想一想人为什么能对外界的环境作出相应的反应?新授:图片:人体的神经系统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图片: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的基本结构讨论:1、与生物体的一般细胞相比较,神经元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神经元细胞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包括轴突和树突,轴突和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组成了神经纤维。

2、神经元的结构特点对信息的传递有什么意义?其结构特点使一个神经元发出的神经冲动可以传递给多个神经元,一个神经元也可以接受多个神经元传来的冲动。

小结: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3、人体神经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大脑、小脑、脑干)、脊髓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图片:人脑剖面图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部分。

大脑:分别具有管理人体不同部位的功能(思考、有意识的移动、推理、语言、记忆、想象)(1)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2)灰质:表层是神经元细胞体密集的部位,色泽灰暗,叫做灰质,又称大脑皮质,大脑皮质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3)白质:大脑皮质内部由许多神经纤维汇集的部位,色泽白亮;(4)左侧大脑半球控制身体右半部的运动和感觉,以及语言、逻辑思维(如演讲、科学分析等);右侧大脑半球控制身体左半部的活动,以及直观思维,(如立体模型、音乐、美术、舞蹈)小脑:大脑的后下方,也分为左右两半球;协调全身肌肉的活动,维持身体平衡;脑干:大脑的下方,下端与脊髓相连。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4.12.2人体的神经调节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4.12.2人体的神经调节

1. 神经元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这三大基本结构吗?(请同学指出。


2. 神经元还有哪些特殊的
结构呢?
请大家指出两位同学的图有何异同。

活动3:动动手——神经元如何构成神经呢?
思考1:将水笔带笔套一端代表细胞体和树突,那
么水笔芯可以比作什么?(轴突)外面的笔管代表什么呢?(髓鞘。

包裹着髓鞘的轴突就构成了神经纤维。


动手:请同学将多支(有笔管和笔芯)水笔用宽胶带包裹在一起。

思考2:组成的更粗结构是什么呢?(神经,宽胶布代表的是一种特殊的结缔组织)
动手:将一组几个同学做的“神经”再用宽胶带包裹在一起。

(形成更粗的神经)
多媒体呈现: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三者关系图
三、观察神经系统的组成
多媒体呈现图片: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模式图
活动5:拼模型,说功能
多媒体呈现图片:脊髓的结构模式图
四、思维拓展
1. 如果某人右侧大脑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会出现什么病症?
2. 想一想,你的左、右侧大脑哪一面更占优势?你能为更好地开发右侧大脑,提出些好的建议吗?
六、教学板书。

苏教版七下生物 12.2人体的神经调节 教案

苏教版七下生物 12.2人体的神经调节  教案

《人体的神经调节---反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人体的神经调节》是苏教版七年级生物第十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人体通过内分泌系统实现的激素调节。

第二部分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实现的神经调节。

第三部分是人体感知信息。

本章特别注重学生科学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神经系统的组成,这为本节内容反射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本节内容不仅承接本教材激素调节的内容,而且学好这个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人体感知信息有一定的帮助,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1.知识状况:七年级学生在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之后,对学习生物的方法已经有所掌握,可以开展一些简单的实验。

2.能力状况:观察能力较强,分析能力和对抽象知识的认知能力有限。

3.心理状况: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求知欲高,好问好动。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够举例说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2、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二)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提高合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激发学生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描述出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学难点:识别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五、教法学法生物是一门培养人实践能力的科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考虑到我校七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组织能力。

七年级生物下册12.2人体的神经调节教案(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12.2人体的神经调节教案(新版)苏教版
7.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能够通过课后作业和自主学习,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8.激发对生物学的兴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神经调节这一生物学领域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激发对生物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讨论发言等,评价学生对神经调节基本概念和反射弧结构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神经调节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神经调节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神经调节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学情分析,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应提供更多的辅导和关爱,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同时,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发挥自己的潜能。
5.教学PPT:教师需提前制作完成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PPT,包含课程导入、知识讲解、实例分析、实验操作等环节。PPT内容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以便学生更好地跟随教学节奏。
6.作业布置:教师需提前准备好本节课的作业,作业内容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难度适中,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7.教学反馈表:为了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教师可准备一份教学反馈表,让学生在课后填写。这份反馈表可以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优点和不足,以便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12.2 人体的神经调节10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12.2 人体的神经调节10

《第十二章第二节人体的神经调节(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说出神经系统的组成。

2.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3.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设疑、自学、观察、游戏等方法组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性。

2.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和小组活动式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不同途径获得新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体神经调节的重要性,从而体会到人体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

二、教学重点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难点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四、学法指导:自主探究法、观察、讨论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国乒乓球运动员比赛的画面。

师:他们的精彩表现离不开人体内的某种调节机制,那就是神经调节。

实现这一调节功能的主要是神经系统。

(二)新课学习:版块一:自学、归纳---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分布1. 请学生自学P93,思考下列两个问题:a.人的神经系统由几部分构成?b.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总结(见板书设计)。

2. 课件展示人的神经系统图片。

讲述:神经系统的各组成的位置,并说明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

版块二:合作、动手---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1.比较神经元与其他细胞:图片展示。

2.认识神经元的结构: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并能用大括号的形式进行概括,然后进行板书。

3.设疑:其实人体内的神经元有上千亿个,它们之间是如何连接的呢?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利用两个神经元模型进行拼接。

教师选取两个小组的进行展示。

4.出示图片:相连接的两个神经元。

讲解: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用笔在课件上画出来)。

讲述:人体内这么多的神经元,就是通过这样彼此联系,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这种网络是人体内信息传递和交流的结构基础。

正因如此,人体才能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才能使人体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

苏教版七年级下生物12.2人体的神经调节 教案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下生物12.2人体的神经调节  教案设计

人体的神经调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层次以及脑、脊髓的位置、结构和主要功能。

3、说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以及反射弧的组成。

4、通过看书总结“神经系统的组成”,学生能提高自学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教学难点:神经元的结构特征以及反射弧的结构。

三、教学过程退至乌江,四面楚歌之际,忽然看见在江边有几个大字:“项羽自刎于此”,到近处看个究竟,原来这几个字竟是活生生的蚂蚁密密麻麻聚集而成,英雄项羽不禁大惊失色,对天长叹:“天意如此,吾能奈何?江东父老,永别了!”遂拔剑自刎。

真是蚂蚁自发成字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将揭开其中奥秘。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能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

要求学生举出一些反射的例子。

活动:探究人体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

提问:什么原因导致了有些小组没有产生膝跳反射?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概括:反射活动中,神经冲动所经过的途径就是反射弧。

反射弧的结构组成包括五部分:感受器(韧带)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肌肉)提问:反射活动是在一定的神经结构里进行的,参与膝跳反射的神经结构有哪些?如果缺少某一个环节,反射活动还能进行吗?联系生活实际介绍:医生可通过检测患者的各种反射来诊断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

指导活动:在大脑有意识地控制小腿的情况下,进行膝跳反射的实验,观察膝跳反射能否产生。

引导学生思考: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3、导入:在大脑有意识地控制小腿的情况下,进行膝跳反射的实验,观察膝跳反射能否产生。

些反射活动。

膝跳反射(两人一组)归纳:①受测者搭在上面的一条腿没有放松。

②测验者敲击部位不准。

③测验者敲击力度不够。

边归纳边请一位同学配合演示实验失败的原因。

讨论、回答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产生。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2.2 人体的神经调节 教案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2.2 人体的神经调节  教案

神经调节【教学目标】一、知识: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概述反射和条件反射。

4.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二、能力: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重点】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概述反射和条件反射。

4.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教学难点】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概述反射的类型和特征。

4.举例说出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教学设计】讨论法,探究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请一位学生上讲台来和我一起做拍手的游戏,并提醒这位学生在互相拍手时尽量躲开。

师:为什么在拍手时能够躲开?(二)新课学习:脑和脊髓小组互助讨论学习1.神经元讨论:神经元的分类师生交流:神经元的类型很多,按照生理机能可分为三类:(1)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把感受器接受的信息传到中枢(脑和脊髓);(2)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把中枢产生的命令传向效应器;(3)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把其他神经元传来的信息,传到另一个神经元,起联络作用。

师讲解: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叫做兴奋性。

组织在受刺激时,由相对的静息状态转入活动状态,或由较弱的活动状态转入较强的活动状态,叫做兴奋。

另一方面,活组织或细胞由显著的活动状态转化为相对的静息状态,或由较强的活动状态转入较弱的活动状态,叫做抑制。

刺激要引起组织发生兴奋,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

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刺激阈。

高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

低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

当阈上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产生兴奋,并传导到其他部位。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人体的神经调节》第1课时 教案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人体的神经调节》第1课时 教案

第二节人体的神经调节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概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学重点】
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准备神经元的玻片标本;脊髓横切面标本;脊髓模型、脑的模型。

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内容】
[引言]:想一想你做任何一件事情时,身体各个部位是如何协调一致、默契配合的?
[讲述]:神经系统为什么有那么完善的调节作用呢?这与神经系统的组成有关。

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元
1.概念: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神经元模式图
3.神经元的组成
4.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冲动并传导冲动
脊髓的结构和功能
观看PPT演示
脑的结构和功能
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是控制人身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左脑
控制身体右半部的活动
语言逻辑思维等
右脑
控制身体左半部的活动
形象思维等
小脑:协调身体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
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
受伤会导致人立即死亡
观看PPT练习题。

苏教版生物七下12.2《人体的神经调节-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教案设计

苏教版生物七下12.2《人体的神经调节-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教案设计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3、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4、反射弧的定义
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
5、反射弧的组成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理解反射的概念,掌握反射弧的结构。
3、区分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4、识别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并能描述反射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合作能力也得到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膝跳反射实验中,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健康生活、珍爱生命的良好习惯。
练习:出示缩手反射图,描叙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
学生思考后回答
出示小组讨论内容
学生交流讨论
提高学生交流能力
小结(观看视频)
小结
归纳本课主要内容
出示练习题
学生作答
巩固本节课所学
七、板书设计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
1、反射的概念
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叫反射。
2、反射的类型
加深对反射概念的理解
学习反射的类型
自学课本
提问:反射是通过什么来完成的?
……
引出反射弧的概念
提问:反射弧是什么?哪几部分组成
阅读课本后回答
出示膝跳反射过程示意图
提问: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怎样的?
思考识图后: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引导学生得出膝跳反射中,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提高他们识图能力。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
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结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的类型

2024秋七年级生物下册12.2人体的神经调节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

2024秋七年级生物下册12.2人体的神经调节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阅读资料并尝试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原理。
-思考预习问题:对预习问题进行思考,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自己的笔记、疑问通过平台提交,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进度监控。
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后续教学中引入更多生活化的案例,鼓励学生观察和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神经调节现象。同时,我会布置一些开放式的作业,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例子,并用自己的话解释其神经调节过程。
再者,我在课堂上的提问和解答环节中发现,学生的提问积极性不高,可能是由于我对课堂氛围的把控不够到位,也可能是学生对提问环节缺乏信心。
-突触的结构与功能: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神经递质
-反射弧的组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神经调节实例
-膝跳反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体温调节:冷感受器、热感受器、下丘脑、皮肤血管、汗腺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本次关于神经调节的教学中,我意识到有几个方面需要深入反思和改进。首先,学生在理解神经信号传递过程时遇到了一些困难,特别是突触的工作原理和神经递质的作用。我观察到他们在小组讨论时对这部分内容有较多疑问,说明我在讲解这一部分时可能没有做到足够清晰和生动。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发布关于神经调节的预习资料,包括PPT和教学视频,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神经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如“神经元是如何传递信号的?”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12.2人体的神经调节(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教版)

12.2人体的神经调节(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教版)
2.引导学生关注神经科学的发展,了解其在人类健康、疾病防治等方面的意义,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观,使他们认识到神经调节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展他们的自信心、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为未来的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三、教学策略
2.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对他们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既要关注知识的掌握,也要关注技能的培养和情感态度的形成。
3.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自评、互评和师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整学习策略,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与神经调节相关的图片,如运动员起跑、学生听课、驾驶员紧急刹车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场景中神经系统的运作。
(二)问题导向
1.以问题为导向,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和探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2.鼓励学生提问,关注他们的疑问,针对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3.通过问题链的设计,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三)小组合作
2.帮助学生了解人体主要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如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等。
3.使学生掌握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了解两者在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稳定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神经调节相关现象的能力,如睡眠、疼痛、反射等。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究神经调节的原理和作用。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概括神经调节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12.2人体的神经调节(第1课时)说课稿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教版)

12.2人体的神经调节(第1课时)说课稿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教版)
2.在实验前明确操作规范,分组进行管理,确保实验过程有序;
3.创设有趣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课后作业和测验,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学生访谈,了解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体验和意见建议;
3.同行听课反馈,获取教学改进的建议。
反思和改进措施:
1.分析学生作业和测验成绩,针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辅导;
(三)互动方式
我将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1.师生互动:提问、解答、示范等环节,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教师给予及时反馈,帮助学生解决疑惑。
2.生生互动:小组讨论、实验合作、观点辩论等,促使学生相互交流、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3.课堂游戏:设计神经调节相关的课堂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课堂氛围。
2.同伴评价:组织学生相互评价,从同伴的角度发现问题和不足,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教师评价: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书面作业:布置一些关于神经调节的基础知识题目,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
2.实践作业:让学生观察并记录生活中与神经调节相关的现象,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包括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元的基本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递、反射弧的构成及功能等。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原理,为后续学习神经系统的具体功能打下基础。
在课程体系中,本节课是连接神经系统与生理功能之间的桥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为学习其他生物学知识提供支持。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人体的神经调节 教案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人体的神经调节 教案

人体的神经调节第一课时一、设计理念人体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和激素等的共同调节,特别是神经的调节。

依据本节内容特点,设计有游戏、自主学习、观察、讨论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思考、活动,来理解神经的结构、原理、功能等知识。

二、教材内容分析(一)本节具体内容分析本节教学内容包括:脊髓和脑,反射和反射的类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以及睡眠四个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预备两节课完成,本节教学设计主要展示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情况,主要完成“脊髓和脑”这部分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会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学会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神经系统的组成图、神经元模式图、脊髓横切面图、脑的纵剖面图、大脑皮层的主要功能区域图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识图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养成科学用脑的习惯。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一学生,学生在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三章第三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一节中学到“人体的神经组织由许多神经细胞组成,具有接收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等功能。

例如脑和脊髓的主要结构是神经组织”。

学生虽然对脑和脊髓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却对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等知之甚少。

尤其是对构成脑和脊髓的灰质和白质的区别,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末梢和神经等名词概念,更是一头雾水,难以弄清。

五、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脑和脊髓的模型等;六、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游戏:看谁反应快(1)先出示游戏规则:同桌完成比赛游戏。

以身体各种动作为基础,当老师说出某一动作时,身体必须做出相反动作。

如“坐”--“站”,“左”--“右”,“上”--“下”等。

12.2人体的神经调节(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教版)

12.2人体的神经调节(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教版)
3.理解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掌握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
4.能够运用所学的神经调节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对科学现象的敏感性。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分析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异同,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神经调节的理解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实施小组合作实验,让学生在合作中观察、分析神经调节现象,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反思与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监控和评价能力反思,概括神经调节的基本原理和作用,巩固所学内容。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以夜间突然听到响声的不适感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神经调节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实验教学:设计神经冲动传导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神经调节的原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与神经调节相关的实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教学策略:采用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讲解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让学生了解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
(三)学生小组讨论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神经调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学习、运动等。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体的神经调节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体的神经调节教案

《人体的神经调节》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结构基础。

(2)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3)应用兴奋传导原理,辨别传导方向,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兴奋传导的动态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利用电学原理分析膜电位变化,提高学生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科学发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

(2)透过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揭示事物普遍联系,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认识生命本质,渗透协调美和思想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难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今天!在学习新知识以前,我们一起做一个非常简单的小游戏——打手(规则是彼此伸出手掌,手心上下相向而对,先一方打,另一方躲,谁打到对方算谁赢,五次之后再交换),来回忆一下我们初中曾经学过的相关知识。

教师:在刚才的活动中胜利方举手。

祝贺大家!请同学们思考:刚才我们做的这个活动,主要是在你们的什么系统的参与调节下完成的?该游戏在速度上有什么要求?机体主要通过什么调节来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动作?学生:神经系统;基本方式是反射。

下面我们一起回顾相关知识。

【环节二】、温故知新,强化认知1、课件展示人的神经系统图片。

请学生根据该图片思考下列两个问题。

人的神经系统由几部分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神经元的结构:(课件展示神经元的结构):请学生根据神经元的结构图简述神经元的结构(手掌和胳膊的类比)根据情况,鼓励相关同学。

总结:一个神经元就是一个完整的高度特化的细胞。

细胞体适合综合处理信息和作为代谢中心;突起适合接受和传递信息;髓鞘则起着保护的作用,使许多神经纤维可以同时传导而互不干扰,从而保证神经调节的精确性。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课件展示问题: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是反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正确概述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2、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理解在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中发生地变化。

3、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组织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能力。

2、通过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通过多媒体的辅助,训练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有关知识,认识到生命的奇妙,树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
1)直尺、水彩笔、课本。

2)阅读科学家的故事血液循环的发现。

教师:
1)血液循环教学光盘。

2)一杯凝固的血液。

3)血液循环中各结构头饰。

4)代表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气球。

5) 《血液循环》学案。

(二)导入新课:(大约5分钟)
“疑,思之始,学之端。

”先请同学们看扁鹊切脉图片(进行爱国思想教育)→学习测量脉搏(亲身体验中华医学传统)→提出疑问“心脏为什么在不停地跳动?”→导出新课→探究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这样置学生于知与不知的矛盾中,使学生注意力开始集中,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新问题的解决过程。


(三)突出重点: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大约10分钟)
教学光盘展示体循环途径和和肺循环途径(必要时多放几遍,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总结两条循环的路线图→设置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问题1:两条循环途径的交汇点在哪里?
问题2:两条循环途径的相同点和区别点?→学生仔细观察总结出的循环途径→思考,寻找规律→找出规律后进行实战演练,亲手绘制循环图→课堂游戏《找朋友》→思维升华,突出重点。

(四)突破难点:在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大约13分钟)
观察课前准备的一杯凝固的血液→学生探究思考→得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定义→再观察血液循环图片→学生寻找出循环途经中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发生变化关键部位→设置悬疑,“为什么在这些部位血液成分会发生改变?”→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血液的变化”的教学光盘→完成活动“锦上添花”和课堂游戏《小小旅行家》→设置探究问题“探究血液循环的意义”。

(五)重点和难点的延伸:血液循环的意义。

(大约5分钟)
学生归纳总结→探究“血液循环的意义”→实现重点和难点的延伸。

(六)课堂拓展延伸:冠脉循环,为心脏提供营养,发生障碍时容易引起冠心病和心肌梗塞。

(2分钟)
(七)课堂知识反馈(大约3分钟)
1、下列血管中流静脉血的是(B)
A 肺静脉
B 上腔静脉
C 主动脉
D 肺动脉
2、小明得了支气管炎,医生给他输液,消炎药从手部静脉打入,怎样到达支气管的发炎部位?
答:消炎药各级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参与肺循环—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支气管发炎部位。

设置依据以习题反馈知识要点,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八)课外活动(大约2分钟):
1、小组探究活动:血压受什么因素影响?
2、关爱家人活动:了解自己和家人的血型。

(为下节课作准备)。

三、板书设计
标题:人体的血液循环
(一)血液循环途径:
1、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血液变化: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血液颜色由鲜红变为暗红。

2、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血液变化: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血液颜色由暗红变为鲜红。

(二)血液循环的意义:为全身各部分的细胞带来氧气和养料,带走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