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ata_印尼华文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走向预测_宗世海

合集下载

“一带一路”视角下印尼华文教育发展的历史反思

“一带一路”视角下印尼华文教育发展的历史反思

57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0年第16期总第815期No.16,2020Total of 815印尼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处于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前沿地带,拥有优越的地理条件、丰富的海洋资源,是东盟的成员之一,具有重要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

同时,印尼是世界人口第四大国,其中更包括1000余万华人,作为世界上华人华侨最多的国家,印尼华文教育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关于印尼华文教育的研究,黄昆章、温北炎等关注印尼华文教育曲折的发展历史,李秀坤、田慧玲、崔希亮等有关于教师问题、教材问题、教法问题的讨论。

总体而言,这些研究成型较早,在“一带一路”视角下仍缺乏进一步探索。

本文以印尼教育发展历史为基础,对“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印尼华文教育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关建议。

1曲折向前的发展历程印尼作为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

“有文字记载的海外第一间华文学校,就是印度尼西亚华侨在印尼首都巴达维亚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开办的明诚书院[1]。

”若以此为滥觞,印尼的华文教育已有超过三百年的历史。

1.1印尼华文教育的产生“截至1900年,全印尼已有439间私塾和义学,学生有7835人[2]。

”20世纪以前的印尼华文教育处于萌芽阶段,其脱胎于中国私塾教育,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教育人员多为中国落第秀才,不具备现代教育的特征,但逐渐形成的教育氛围,为日后印尼现代华文教育的产生打下的良好的基础。

20世纪初,民主、科学的教育观念的发展萌生了现代教育,中国大陆老一辈近代教育家不断探索科学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深刻影响了印尼华文教育。

1912年更名为中华学校的巴城中华会馆中华学校堂于1901年在印尼首都巴达维亚成立,印度尼西亚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华文教育正式出现。

然而开展新式教育的华文学校强调民主、自由、民族主义等先进思想,逐渐引起了荷兰殖民者的注意,并开始对华文教育进行打压。

iData_论华文教育的定位及其发展趋势_李嘉郁

iData_论华文教育的定位及其发展趋势_李嘉郁

2004年12月第4期华侨华人历史研究Overseas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December 2004No .4论华文教育的定位及其发展趋势李嘉郁(北京华文学院,北京 100037)[关键词]华文教育;定位;发展趋势[摘 要]有关华文教育的定位,历来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

华文教育涉及诸多的学科、政府与民间部门以及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和各国社会状况、教育文化政策等,我们应对以上诸多因素给以全面、充分的重视。

本文据此提出,华文教育应分属海外华人的民族文化教育、政府的侨务工作、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以及华侨华人研究等几个领域。

同时,华文教育自身的这种复杂性,也决定了其在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低龄学生人数增加、华文学校功能进一步扩大、教学中的语言文字更加统一以及华文教育社会化并逐步进入所在国主流教育系统等方面。

[中图分类号]G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162(2004)04-0018-05[收稿日期]2004-05-24[作者简介]李嘉郁,女,历史学博士,北京华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华侨华人问题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

On the Ori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LI Jia -yu(Beijing Chinese Culture and Language College ,Beijing 100037,China )Key words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orientation and tendency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A bstract :The orient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has been an issue of c ontr oversy for a longtime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s r elated to various disciplines ,governmental and non -governmental departments ,complex and chang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ocial conditions andeducational policie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All the above -mentioned factors are worth a full attention .This paper ar gues that Chinese language should be divided into differ ent branches ,such as Chinesecultural education for overseas Chinese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of the government ,overseas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 ,etc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scharacterized of an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younger students ,the expansion of functions of theChinese language school ,the for malization of languages used in teaching ,the socialization of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and its gradual entering into the local mainstream educational system .The complex characteristics have decid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n future .半个世纪前,海外华人的改籍归化浪潮迭起,使得沿历达数百年之久的“华侨教育”开始转向今天的“华文教育”。

印尼华文教育的历史发展与华族身份认同调适基于印尼华文文学作品的视角

印尼华文教育的历史发展与华族身份认同调适基于印尼华文文学作品的视角

在印尼华文教育政策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荷兰殖民统治时期(18001942)
在荷兰殖民统治时期,印尼华文教育政策主要表现为零星的教育活动和社团组 织。荷兰政府允许华族群体自行组织社团举办华文教育活动,但并未将其纳入 官方教育体系。
2、日本占领时期(1942-1945)
二、印尼华族身份认同调适
1、文化传承:华文教育中的传 统文化认同
在印尼华文教育中,传统文化如中华武术、戏曲、舞蹈等得到很好的传承。通 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华人子女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政治地位:华文教育中的身 份认同策略
在印尼华文教育中,学生们不仅学习中华文化知识,还印尼政治局势,积极参 与政治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华人子女能够更好地融入印尼社会,提高自身政 治地位和影响力。
三、印尼华文文学作品的角度
1、反映华族身份认同调适的华 文文学作品
印尼华文文学作品是反映华族身份认同调适的重要载体。这些作品既包括传统 诗词、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又包括现代诗歌、散文诗、小说等文学形式。 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华人作者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印尼社会的和 融入。
2、华文文学作品对华族身份认 同调适的影响和意义
4、多元文化政策的推动
印尼政府正致力于推动多元文化政策的发展。未来,华文教育将可能获得更多 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分配,以促进印尼多元文化的繁荣发展。这将为华文教育提 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结论
印尼华文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表明,华文教育在印尼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历 史文化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印尼华文教育政策将面临新的 机遇和挑战。通过增加教育资金投入、进行教育体制和内容改革、加强教师培 训与资格认证等措

iData_论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及其趋向_唐燕儿

iData_论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及其趋向_唐燕儿

论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及其趋向唐 燕 儿①(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10)摘 要: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形成期、兴盛期、衰弱期、复兴期和高涨期。

根据海外华文教育的历史、现状等方面分析,海外华文教育发展将趋向于学科专业独立化、教育模式多样化、教育资源共享与现代化、师资培养学历化、办学模式合作化以及教材编写本地化,并将呈现出专业、事业与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态势。

关键词:海外华文教育;一体化中图分类号:G648.9;G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09)06-0104-06On the development and tendency of 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TA NG Yan -e r(Col 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J inan Univ ersity ,Guangzhou 510610,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o verseas Chinese educatio n has ex perienced a period o f primary establishment ,pro sperity ,enervatio n ,revival and upsw ing .In terms of analy sis o n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it can be co ncluded that the develo pment of oversea Chi -nese educatio n tends to be :independence in subject and specialty ,diversification in educatio n mo de ,sharing and m odernizatio n in educa tion resources ,deg ree need in teache rs 'cultivatio n ,coope ration in running a school ,and localization in teaching ma terial compiling .Develo p -ment tendency of o verseas Chinese educatio n w ill be integ rative of specialty ,career and in -dustry .Key words :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 n ;integ ration 海外华文教育是指对侨民、外籍华人、华裔和少量非中国血统的外国人进行的汉民族语言文化教育。

印尼华人社团推进华文教育的实践研究

印尼华人社团推进华文教育的实践研究

印尼华人社团推进华文教育的实践研究近年来,印尼华人社团在推进华文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实践研究。

这些举措在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加强印尼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提高华人社群的文化认同感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印尼华人社团在推进华文教育方面的一些具体经验和启示,并探讨其中的成功因素和瓶颈。

一、华文学校重建和建设许多印尼华人社团致力于重建和建设华文学校。

这些学校不仅提供普通话教学,还开设了涉及各个领域的课程,如才艺、文化、历史等。

其中,以雅加达华文学校的建立尤为突出。

该学校创立于2015年,目前已成为印尼规模较大的华文学校之一。

在课程设置上,雅加达华文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学能力和文化认同,学生在学习普通话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关于中华文化的知识。

二、中文课程推广印尼华人社团通过推广中文学习,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它们通过开设各种中文学习机构和课程,包括华文班、线上中文课程、夏令营等。

华文班是一种小班授课的形式,旨在提供有系统化的、针对性的、专业化的中文教育,并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

夏令营则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快乐、寓教于乐的学习环境。

这些课程的开设,大大拓宽了学生和家长的选择范围,同时也诱发了他们对于中华文化的更多好奇和兴趣。

三、中文师资队伍建设由于印尼本土的中文教育水平有限,中文教师的供给一直面临严重匮乏的情况。

因此,构建具有规模化的中文师资队伍是当前推进华文教育的关键之一。

印尼华人社团通过增加中文教师的收入、改善工作条件等方法来吸引更多的中文教师。

但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社团与政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政府应当加强中文师范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以推进中文教师的专业化和提高中文教育的质量。

四、文化交流与合作印尼华人社团致力于通过文化交流和合作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例如,每年的春节和中秋节,华人社团都会举办各种活动,如歌舞表演、传统美食展示以及文化展览等。

与此同时,印尼华人社团也相继成立了各种文化机构,如印尼华人艺术协会、印尼华人文化交流中心等。

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的历史发展现状

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的历史发展现状

二、发展阶段具体情况
1、私塾教育
新加坡的华文教育在19世纪中后期有一段私 塾兴盛的历史,华文教育由华人自己兴办,自 己出钱,自己管理的格局。 从创办人看,可分作三类:一是华人领袖 出钱出力倡办的,如萃英书院;二是家族创办 的,如1867年由陈金钟和陈明水创办的毓兰书 院;三是教会创办的,如1872年道南学校,集 宗教与教育为一体。
教育的发展,殖民政府的态度渐渐发生了变化。 殖民政府认为“华侨爱国热情如此狂热乃华文 教育的结果”,于是采取行动,于1920年10月 27日颁布了“学校注册条例”,以此来管制华 校。该法令的颁布标志着殖民政府对华文教育 放任自流政策的结束。 法令的要点有: 1)所有学校(凡有10名学生以上)必须注册; 监理员、董事、教员亦然;2)提学司和视学 官,得经常巡视已注册的学校,查是否已根据 法令办理; 3) 取缔学校成为政治宣传的机关,其存在足 以妨碍殖民地公众利益,或教学不利于学生, 或作为非法会党的集合; 4)政府有立法加强管理学校的权力。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民族国家,除华族外,还 有马来族、印度族等,英语是各族的共同语。 最初学校分两种,一种是英语学校,另一种是 各族母语学校,华语学校占大多数。新加坡政 府为了推行英语为第一语言和民族团结政策, 在教育政策上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953年开始实施“双语政策”; 60年代初推广“混合学校制度”,将各母语学 校并到英校,其中华文学校占457所;1979年 实施“浸濡计划”, 1984年起,推行全国统一源流学校计划 80年代也推广讲华语运动。
2、近代学校的兴起 东南亚各国近代华文学校的兴起,无不受 改良派、革命派的影响和推动,两派在各国的 影响有大有小,就新加坡而言,早期的华文教 育受改良派的影响更大。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 1900年康有为到 新加坡避难,大力提倡新学,推动华人兴办学 校。从1905年到1920年间新加坡迅速兴办了华 文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女子教育等。 1905年,新加坡华侨创办两间华侨学校,养 正学堂(后为崇正学校)和广肇学堂(后为养 正学校)。 1918年6月,华人领袖陈嘉庚发起筹办华 侨中学,得到各帮侨领20多人的支持和响应, 并获新加坡总商会召开的第一次侨务大会一致

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的历史沿革

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的历史沿革

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的历史沿革、现状及发展趋势
印度尼西亚被誉为“千岛之国”,陆地面积1,904,569平方公里,人口为2.375亿,有100多个名族,其中华侨华人总数1800多万,占印尼中人口的8%。

大部分华侨华人是从中国的福建、广东移入,约占总数的80%以上,华文教育的创办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

同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华文教育一样,印尼的华文教育经历了兴办、快速发展、受挫、衰落、政策松动等时期。

一、印尼华文教育的兴办期
据资料记载,印尼的华文教育开始于1690年创办的名诚书院。

截至19世纪末,是印尼私塾教育的兴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私塾教育,十分注重中国的传统教育,强调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

1901年,巴城中华会馆中华学校的创办,是印尼近代学校的开端。

在华侨华人团体和个人支持下,印尼华文教育的到了较大发展。

二、华文教育的快速发展期
1911年至20世纪20年代,是印尼华文教育的快速发展事情。

中国辛亥革命的成功、海外大移民以及中国国民政府指派官员到印尼扶持。

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育

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育

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育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育的课件分为:华人移居东南亚简史、印尼的华文教育、新式华文教育的诞生、发展和衰落(1901——1966)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华人移居东南亚简史讲述华人移居东南亚的原因:战争、贸易、交通、谋生等导致华人向东南亚一带迁徙定居。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华侨继续前往东南亚,华侨人数的增加和华侨经济的发展,为华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第二部分印尼的华文教育,中印两国,由于地缘的关系,中印两国人民自古就有友好往来的历史。

印尼是世界上拥有最多华人的国家,印尼的华文教育有过蓬勃发展和令人羡慕的时代,但也曾历尽坎坷,陷入过万劫不复的黑暗时期。

第三部分就讲述了近代华文教育的发展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保皇派和共和派都派人到印尼开展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华文教育的发展。

1900年,巴城华人成立了中华会馆,至诞生便产生了深刻影响,各地中华会馆纷纷开办新式学校。

1908年,荷兰殖民政府为了争夺生源,开始开办荷华学校并迫害华文教师。

1929——1930年,有25所学校的33明教师被以各种理由驱逐出境、拘留或停职,给华文教学造成了极大困难。

1946——1966年,大部分华侨学校过分强调中国民族主义,导致了后来印尼更加激烈的排华情绪和排华事件。

排华事件之后,又有一批学校被取缔,华校逐步走向衰落。

到1966年,终于被悉数取缔,华侨学校从此在印尼国土上消失。

1990年中印复交后,印尼政府开始逐步放宽了抑制华文的政策。

政府不再禁止华裔学生到中国学习华文。

1994年,允许旅游部门开办华语补习班,1995年,允许华裔开办华语辅导中心或补习班;一些大学也开设了中文系。

近年来,印尼的汉语教育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当前印尼华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是合格的华文教师缺乏,二是教材问题,三是生源问题。

浅析印尼华文教育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前景

浅析印尼华文教育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前景

浅析印尼华文教育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前景摘要】印尼华文教育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历史兴衰。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及世界影响力的增强世界“汉语热”逐渐升温,20世纪末开始复苏的印尼华文教育如今又有了新的变化。

本文尝试结合印尼的华文教育发展历史和当今国际国内新形势分析印尼华文教育发展的现状,包括印尼华文教育发展的各方面有利因素和潜藏的某些可能不利因素,并由此展望印尼华文教育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印尼、华文教育引言印尼是世界各国中华人最多的国家,也是华人移居海外较早的国家。

因而,印尼华文教育出现的时间很早也规模也比较大。

二战后,印尼华文学校最多时有1800多所,约有30多万名学生同时在这些学校接受华文教育。

但是,1960 年代中期印尼政府与中国关系恶化 ,并对华人实施全面同化政策,期间华文学校被封闭。

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才印尼政府才允许进行华文教学,因而,重新出现了华文学习热潮。

印尼华文教育经历了30年左右的断层而后才得以复苏,这一重创让印尼的华文教育在近年来的发展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发展的有利因素印尼华人人口众多,华文教育发展历史由来已久。

此外,结合当今社会的现实情况,印尼华文教育的发展还具有诸多有利条件。

首先,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东南亚各国与中国打交道越来越多,中国人越来越多地来到东南亚旅游观光购物等等。

这使得华文的实际使用价值提升,为了跟更好中国人做生意、打交道,印尼掀起了华文学习的新的热潮。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印尼政府也逐步改善了对华人及开展华文教育的环境。

印尼总统佐科维上台以来,重视与中国发展政治与经贸关系,在族群政策方面,他采用公平对待各族裔、各宗教的政策,继续改善包括华人在内的少数族裔的地位,华人的政治参与、经济参与和社会文化权利都有所提升。

这为印尼的华文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据印尼投资协调机构(BKPM)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首次成为印尼最大的投资国,投资额达到277.59万亿盾,占印尼吸收外资的22.96%。

战后印尼华文教育政策:背景与反思

战后印尼华文教育政策:背景与反思

战后印尼华文教育政策:背景与反思【摘要】印尼的华文教育政策是受到其民族主义运动的较大影响。

印尼是华人数量最多的国家,其华文教育政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

本文深入剖析印尼华文教育政策出台的背景,并进行评价与反思。

【关键词】印尼;华文教育;语言政策印尼的华文教育政策是受到其民族主义运动的较大影响。

印尼是华人数量最多的国家,其华文教育政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

本文深入剖析印尼华文教育政策出台的背景,并进行评价与反思。

一、战后印尼华文教育政策出台的背景战后印尼华文教育政策的出台绝非偶然,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它既是各方政治力量博弈的体现,也是各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果将这些因素简单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历史背景——荷兰殖民者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历史上印尼曾被荷兰殖民多年,在此期间,荷兰殖民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对印尼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

即强制要求印尼人和华人分开来居住,又经常进行挑拨离间,导致华、印两族民族关系异常紧张。

殖民者还以华人充当中介商,让他们直接与印尼人接触,造成华人剥削印尼人的假象,进而加深了印尼人民对华人的误解和仇恨。

2.经济背景——经济宣传的误导印尼被殖民期间,华人被荷兰人操控作为中介商大多从事商业活动,积累了部分社会财富。

独立之后,大部分华人在印尼属于中下阶层,有一部分生活比较优越。

而印尼国内原本就贫富悬殊严重,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印尼人视华人为两级分化的根源,印尼政府也听信西方媒体的虚假宣传,把华人看成经济强大的集团,认为他们是富裕阶级的代表,是压榨印尼人民的资本家。

实际上,1978-1980年由官方组织的专项调查已经证明,在国内资本主义经营的企业中,非原住民所占资本仅占26.99%,原住民的资本占11.2%,其他国营企业占58.75%。

但传媒和国家领导人仍然对外大肆宣称华人控制了印尼70%以上的经济,声称华人赚走了大部分的钱,却对印尼社会担负极少的责任,从而增强了印尼民众对华人群体的仇恨心理,只要稍有煽动,便立刻会爆发大规模的排华、反华运动。

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耿红卫
【期刊名称】《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年(卷),期】2007(005)003
【摘要】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开始于1690年创办的名诚书院,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育分为兴办、快速发展、受挫、兴盛、衰落、低谷、政策松动7个时期.进入21世纪后,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育获得了应有的地位和发展,但仍在师资、教材、生源等方面存在困难.
【总页数】4页(P67-70)
【作者】耿红卫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95
【相关文献】
1.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J], 耿红卫
2.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J], 耿红卫
3.印度尼西亚泗水华文教育的历史沿革 [J], 周南京
4.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地区华文教育现状调研及本土化教学资源开发构想 [J], 杨曦;李玮
5."一带一路"背景下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发展探析 [J], 叶晗;陈钧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印尼独立以来的华文教育政策与影响

印尼独立以来的华文教育政策与影响

29 常应用省略三段论,将大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用括号写在结论后面。

教学中应从简单的推理开始,通过例题和定理的证明,通过简单推理的填空练习(填小前提、大前提或结论),让学生逐步熟悉这种推理方法,必须让学生牢固地理解与掌握以下两点:(1)推理的每一步都必须有根据(大前提),这种根据就是已学过的定义、公理、定理、法则及题设条件等。

(2)推理的每一步都是不需置疑的、绝对成立的(这一点对消除学生用反证法的疑虑,相信反证法的“可靠性”是十分重要的)。

这两点,在直接证明时是这样,在用反证法证明时也是这样,只不过用反证法证明时得出了矛盾的结论,以达到“否定反面,肯定正面”的目的。

这两点掌握不好,学生是无法学好反证法的。

例2:已知l,m,n为三条直线,m∥l,n∥l。

求证:直线m∥n。

证明:用反证法,假定m与n不平行,则m与n有交点p,但m∥l,n∥l于是过直线l外一点p同时有两条直线m及n均与l平行,与平行公理矛盾。

所以m∥n例5.3.2中,m与n是平行的,但画成了相交。

学生就容易根据图形印象造成主观判断。

三、深入浅出,逐步渗透引入反证法这种证明方法要深入浅出,例如讲过例1和例2以后,再引人同类例子和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促使学生认识到反证法已非新鲜事物。

虽然提出反证法的概念并要求学生掌握反证法的证明是九年级的教学要求。

但在教学中(无论几何或代数),逐步渗透反证法是很必要的,只要引入得当,学生是不难接受的。

因此,可以通过教学或课外活动、数学讲座、数学竞赛等,选择一些简单的习题,让学生用反证法证明。

例如:(1)已知:x=3求证:x2-6x+9=0(2)设a2是偶数,求证a也是偶数。

(3)求证:方程ax+b=0(a≠0)有唯一实根。

(4)假设△ABC的内角中有两个钝角,求证:∠A+∠B+∠C≠180°通过以上逐步渗透,逐步过渡的过程,到了九年级教学反证法时,学生掌握、理解反证法就容易多了。

这对于学生充分相信反证法的“可靠性”,加强用反证法证明题目的主动性也是很有必要的。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地区华文教育现状调研及本土化教学资源开发构想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地区华文教育现状调研及本土化教学资源开发构想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地区华文教育现状调研及本土化教学资源开发构想高等教育出版社㊀杨㊀曦㊀李㊀玮摘㊀要㊀印度尼西亚作为一个华文使用者众多㊁华人族群聚集㊁华文教育情况较复杂的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ꎬ其华文教育状况及本土化华文教学资源的开发情况值得关注ꎮ2018年ꎬ笔者亲赴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地区ꎬ对民办中小学㊁华文补习学校㊁教会学校㊁大学学历教育机构四类开设了华文课的学校中有代表性的几所学校进行了走访和调研ꎬ对雅加达地区华文教育的历史㊁现状ꎬ雅加达地区华文学校的基本情况㊁华文教学现状㊁华文教材使用状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ꎮ本文对此次调研结果进行了梳理ꎬ结合调研结果ꎬ就印度尼西亚本土化华文教材开发的复杂性进行了分析ꎬ并就 通用型+本土化 教材的开发提出了几点构想ꎮ关键词㊀印度尼西亚㊀雅加达㊀华文教育㊀华文教材与教学资源一㊀引言教材编写作为汉语传播的重要一环ꎬ得到了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㊁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等机构的支持ꎬ打造 通用型+本土化 教材体系成为华文教材的趋势ꎮ根据外交部㊁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的统计ꎬ印度尼西亚有300多个民族㊁200多种语言ꎬ华人在总人口中占比较高且华文学习需求一直存在ꎮ而当地民族㊁宗教情况复杂ꎬ华文教育政策多变等因素ꎬ决定了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情况也比较复杂ꎮ作为一个华文使用者众多㊁华人族群聚集㊁华文教育情况较复杂的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ꎬ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育状况及本土化华文教学资源的开发情况值得我们关注ꎮ笔者通过国内外学术文献检索平台发现ꎬ与印度尼西亚华文学校教学及教材状况紧密相关的研究不多ꎬ现有文献主要涉及学校发展㊁学校文化环境㊁学校管理㊁华语师资㊁课堂教学等方面ꎮ2018年ꎬ笔者亲赴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地区ꎬ对民办中小学㊁华文补习学校㊁教会学校㊁大学学历教育机构四类开设了华文课的学校中有代表性的五所学校进行了走访和调研ꎬ通过田野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ꎬ了解了雅加达地区华文教育的历史㊁现状ꎬ并对雅加达地区华文学校的基本情况㊁华文教学现状㊁华文教材使用状况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ꎮ二㊀雅加达地区华文学校基本情况雅加达地区华文学校情况较为复杂ꎬ与当地华人组织㊁机构㊁教育部的关系比较复杂ꎮ印度尼西亚开设华文课的学校或机构数量很多ꎬ开办形式也各有不同ꎬ既有华人㊁华人基金会开设的三语学校ꎬ也有个人开设的 补习学校 ꎬ它们的教学目的多种多样ꎬ各个学校具体的华文教学情况都不太一样ꎮ(一)中小学华文学校印度尼西亚华人㊁华族较多ꎬ许多中小学都设有华文课ꎮ随着 一带一路 的发展ꎬ印度尼西亚人对华文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ꎬ中小学华文学校进入加速发展期ꎮ1 以M学校为代表的三语学校印尼三语学校的发展是印尼华人文化适应当地多元文化环境的产物ꎮ 三语学校 是指主要由华人创办与主导的民办教育机构ꎬ学校除了以印尼文为主要教学媒介外ꎬ还设置了华文与英文课程 (施雪琴ꎬ2015)ꎮM学校是雅加达地区一所传统的三语学校ꎬ建校20多年来ꎬ形成了幼儿园㊁小学㊁初中㊁高中这一完备的教学体系ꎬ并设有专门的国际部ꎮM学校在印度尼西亚当地共有三所分校ꎬ由于学校创始人是华人ꎬ所以非常重视华文教学ꎮ从幼儿园到高中ꎬ华文都是必修课ꎬ其中ꎬ初中阶段初一㊁初二每周7节华文课ꎬ初三6节ꎻ高中阶段高一㊁高二每周8节华文课ꎬ高三7节ꎮ学校配置了专门的华文教室ꎬ还会举办书法㊁写字比赛等华文课程及活动ꎮ学校还设有专门的电脑室㊁视听室等ꎬ供学生上华文打字课和书法课使用ꎮ2 以C学校为代表的教会学校印度尼西亚除了伊斯兰教信仰者外ꎬ还有许多印度尼西亚人也信仰基督教新教ꎮ作为一个规定全民必须有宗教信仰的国家ꎬ教会学校在雅加达地区也比较常见ꎮC学校是雅加达当地一所著名的基督教学校ꎬ学生约有2000人ꎬ98%为华裔ꎮ从幼儿园到高中(中专)都设有华文课ꎮC学校的华文教学对中介机构的依赖度较高ꎮ中介机构根据学校华文教学需求设计相应的华文教学大纲ꎬ提供相应的华文教材ꎬ并管理学校的教学进度ꎮC学校共有12位华文老师(部分老师也有中国学习的经历)ꎬ都是通过中介机构聘用的ꎮ此外ꎬ中介机构还为学生提供到中国广西留学的机会ꎬ主要留学院校有柳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㊁南宁民族大学㊁广西师范大学等ꎬ这些留学生学成后多会回到印度尼西亚从事华文教学相关的工作ꎮC学校华文课成绩分为听㊁说㊁读㊁写四部分ꎬ体现在学生的成绩单中ꎬ但不与学生的升学考试挂钩ꎻ学校鼓励双语学生参加HSK考试ꎬ但无强制要求ꎮ3 小结据调研ꎬ印度尼西亚华文教学情况较为复杂ꎬ官方并没有明确文件支持未成年人华文教学工作ꎬ华文也未被列入印度尼西亚大学入学考试必考科目ꎬ目前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还是以普及推广为主ꎬ在大多数学校并不是必修课ꎬ成绩也不计入学生成绩单(即使计入成绩单ꎬ名称也多为 第二外语 或 地方特色 等课程名)ꎮ因此ꎬ印度尼西亚中小学华文教学缺乏明确的目标及统一的教学大纲ꎬ各个学校的教学内容选择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ꎬ中小学生的华文学习动机也不强ꎮ需要特别强调的是ꎬ在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发展过程中ꎬ华人群体的巨大推动力是不可忽视的ꎮ田伟㊁宋兴川(2012)提到在华人心理归属感㊁印尼政府的教育政策以及中国的国际地位等促进和影响华文教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ꎬ 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才是影响印尼华文教育兴衰的决定性因素 ꎬ 华文归属中的文化认同则是驱动华文教育发展的最持久最强劲的动力 ꎮ(二)成人华文学历教育雅加达地区成人华文学历教育主要依靠留学㊁少量的华文补习学校以及大学内开设的汉语学历培养机构ꎮ以下将具体介绍华文补习学校与汉语学历培养机构ꎮ1 以Z学院为代表的 华文补习学校华文补习班 是印度尼西亚的华文 补习 机构ꎬ多为私人创办ꎬ教学内容㊁课程安排㊁班级规模㊁教材等都是由学校自己决定的ꎬ学生年龄跨度也很大ꎬ从少儿到成人都有ꎮ本文调研的Z学院在成人华文学历教育方面有比较显著的特色ꎮZ学院是印度尼西亚为数不多的与印度尼西亚教育部合作㊁开设华文专科课程的学校ꎬ学校为私人所有ꎬ但是教育部许可学校开展学历教育课程ꎮ学校校长曾在北京语言大学留学ꎬ并担任印度尼西亚大学老师ꎬ2001年开始与印度尼西亚政府合作ꎬ开设华文专科课程ꎮ目前学校主要有全日制学历生培养及课后华文补习两种模式ꎬ学校教师多为中国老师或有中国留学背景ꎮ学生按照华文水平及年龄段分班ꎬ班级以12人以内的小班为主ꎮ2 以D学院为代表的汉语学历培养机构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合作办学ꎬ开展华文学历教育的形式在印度尼西亚成人学历教育中也比较常见ꎮD学院就是开设在达国大学内的汉语学历培养机构ꎬ目前学生培养上是中国-印度尼西亚合作办学形式ꎬ但行政关系上D学院隶属于其所属大学的基金会ꎮD学院设有大学课程㊁预科课程㊁晚班课程等ꎬ其中ꎬ大学课程分为商贸和师范两个专业ꎮ商贸专业大学生课程设置采用 2+2 模式ꎬ即前两年在D学院学习汉语及专业课ꎬ后两年到华侨大学主修商贸专业课ꎬ并获得华侨大学汉语商贸专业本科学历ꎻ师范专业大学生则采用 3+1 模式ꎬ学生最后一年在福州师范大学学习专业课并获得相应本科学历ꎮ学校汉语课采用的教材主要是«汉语教程»«桥梁»«博雅汉语»及预科班使用的«发展汉语»ꎮ3 小结总体来看ꎬ印度尼西亚在学历培养机构就读的成人汉语学习者的学习目的以留学为主ꎬ学习目标较为明确ꎬ学习动机也比较强烈ꎬ因此学校教学的针对性比较强ꎻ成人学习者华文水平普遍较高ꎬ教学进度很快ꎮ值得注意的是ꎬ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ꎬ培养华文专业的学生ꎬ最终回到国内ꎬ继续从事华文教育的工作ꎮ此外ꎬ印度尼西亚还有很多私立学校ꎬ这里不做分析ꎮ三㊀雅加达地区华文教学现状对当地华文教育从业者进行访谈后ꎬ本文在对雅加达地区四类学校的基本情况进行客观描述的基础上ꎬ梳理了雅加达地区的华文教学基本情况㊁华文教师情况㊁华文课课堂教学情况ꎮ(一)华文教学基本情况据了解ꎬ印度尼西亚官方目前还没有全国通用的华文教学大纲ꎬ教育部仅出台了一个有关华文教学的最低标准ꎮ有的学校有自己编制的华文教学大纲ꎬ有的学校则使用中介机构提供的华文教学大纲ꎮ(二)华文教师情况借助与当地华文教师及中介机构交流的机会ꎬ笔者了解到了当地华文教师的基本情况如下ꎮ第一ꎬ印度尼西亚华文教师总体需求较大ꎬ但华文教师相对匮乏ꎬ数量缺口较大ꎬ主要原因是中国华文教师赴印尼工作签证办理难度较大ꎬ华文教师普遍收入偏低ꎬ等等ꎮ第二ꎬ由于收入原因ꎬ华文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是很高ꎮ第三ꎬ华文教师质量总体不高ꎬ多数缺乏系统的华文教学理论知识与专业背景ꎮ第四ꎬ本土华文教师力量较为薄弱ꎬ即使是华文专业出身的本土教师华文水平也不太高ꎬ且缺乏系统的教学理论ꎮ第五ꎬ由于印度尼西亚青年华文教师数量较少ꎬ因此师资方面也存在明显的断层ꎮ此外ꎬ值得注意的是ꎬ有不少学校通过与中介机构签约的形式聘用华文教师ꎬ规范华文教学的模式及进度ꎮ(三)华文课课堂教学情况笔者以课堂观摩㊁与走访学校任课教师及教务负责人沟通的方式ꎬ对雅加达地区的华文教学状况进行了总结ꎬ具体如下ꎮ第一ꎬ少儿华文教学主要以简单的词语及儿歌教学为主ꎬ课堂形式相对活泼多样ꎮ第二ꎬ华文教学形式总体比较传统机械ꎬ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不多ꎬ这可能与教师本身教学理论较为匮乏㊁教学学时不足等因素限制有关ꎮ第三ꎬ非华裔学生的华文学习动机不强ꎮ四㊀印度尼西亚华文教材现状调研期间ꎬ笔者走访了雅加达地区的华文教材市场与出版社ꎬ以下将从华文教材使用状况㊁本土化华文教材开发的复杂性两个方面ꎬ对印度尼西亚华文教材状况进行梳理与分析ꎮ(一)印度尼西亚华文教材使用状况目前印度尼西亚各学校并没有统一使用的华文教材ꎬ各学校㊁机构多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ꎬ具体的华文教材使用状况如下ꎮ(1)印度尼西亚华文教材需求量较大ꎬ普通学校多根据自己的考虑选择了不同的华文教材ꎬ呈现 百花齐放 的状态ꎮ由于开设基础华文教育的学校数量较多ꎬ少儿华文教材在印度尼西亚华文市场上有较大潜力ꎮ(2)除了中国华文教材以外ꎬ新加坡㊁马来西亚华文教材的市场占有率也很高ꎮ由于华文使用历史背景某种层面的相似性ꎬ雅加达地区不少学校更倾向于选择新加坡华文教材ꎬ常见的有«好儿童»«欢乐伙伴»等ꎮ教师们普遍反映新加坡华文教材在设计上更为灵活ꎬ难度更适合印度尼西亚情况ꎬ也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ꎮ(3)国际学校多采用«轻松学汉语»ꎬ值得一提的是ꎬ目前印度尼西亚并未版权引进«轻松学汉语»ꎬ因此该书价格相对于当地市场上的其他华文教材来说非常高ꎬ这也正是国际学校选择该书作为教材的原因之一ꎮ(4)由于教师本身缺乏对于华文和华文教学法系统的学习ꎬ当地华文教师对教师用书㊁教师发展类图书㊁教具等也有很强烈的需求ꎮ(二)印度尼西亚本土化华文教材开发的复杂性从上文的调研可以发现ꎬ印度尼西亚华文教学情况十分复杂ꎬ各类学校㊁学生的需求也各有不同ꎬ因此ꎬ其本土化华文教材的开发具有极大的复杂性ꎬ具体体现在以下九个方面ꎮ(1)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指导ꎮ由于华文教学目前不是印度尼西亚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ꎬ开展华文教学的学校总体比例不高ꎬ当地并没有官方的华文教学大纲ꎬ也没有指定的教材ꎬ各个学校的教材选择各有不同ꎮ(2)教材需求也比较多样ꎮ印尼的华文学校课程设置㊁教学情况差异性很大ꎬ各个学校设置华文课的原因和目的各不相同ꎬ且普遍缺乏具体的教学目标ꎮ(3)教材的选择随意性较大ꎮ教师和学生是教材的直接使用者ꎬ但从印度尼西亚华文教师的情况来看ꎬ由于教师本身缺乏系统的华文教学理论ꎬ在教材选择上存在较大的主观性与盲目性ꎬ而每个学校的教材选择涉及了学校管理者的喜好㊁与代理商的合作关系㊁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等诸多方面ꎬ教师在教材选择上话语权也不强ꎮ(4)文化㊁民族㊁历史等多种因素的限制ꎬ国内出版机构直接进入当地的学校进行深入调研的难度较大ꎬ而相关研究成果也比较有限ꎬ仅仅依靠国内出版社的力量开发符合当地教学情境的教材的难度很大ꎮ(5)当地出版商由于教育背景的限制ꎬ对华文本体知识缺乏了解ꎬ也不了解华文教材的研发过程ꎬ自主开发科学㊁系统的华文教材的难度较大ꎮ(6)国内华文教材定价偏高ꎬ在印度尼西亚不具有市场优势ꎮ就普通学校而言ꎬ国内华文图书对于印度尼西亚师生来说定价普遍偏高ꎬ由于学生家庭背景㊁学习动机不同ꎬ中小学生的华文学习动机不强ꎬ家长也不愿意花太多费用购买华文教材ꎮ而国内教材通过海外销售渠道进入印度尼西亚ꎬ大大增加了图书成本ꎬ会进一步提高教材的价格㊁进而影响教材的销量ꎮ(7)目前市面上缺乏真正融合印尼当地文化元素㊁适合当地文化教学情境㊁符合当地学生特点与需求的华文教材ꎮ(8)从教材发行角度来看ꎬ学校与教育部㊁出版商㊁图书代理的关系比较复杂ꎬ国内华文教材直接进入印度尼西亚市场的难度较大ꎮ(9)受印度尼西亚当地网络条件的限制ꎬ印度尼西亚本土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率较低ꎬ需求不高ꎬ但是由于教师本身教学方法比较单一ꎬ教师对于实物教学卡片㊁教具等有很大的需求ꎮ五㊀印度尼西亚本土化教材开发构想基于上述教学情况及教材使用情况的调研结果ꎬ本文对印度尼西亚本土化华文教材开发提出以下八点构想ꎮ(1)充分利用国内华文教材研发的成果ꎬ结合当地教学情况ꎬ开发适合印度尼西亚教学情况的基础华文教学大纲ꎬ填补市场空白ꎮ(2)求同存异ꎬ设计满足当地华文学习普遍需求㊁适合当地一般学时的普适性教材ꎮ(3)充分利用本土教师对当地教学情境㊁文化背景的了解ꎬ以及当地出版社对文化背景㊁教学情况的了解ꎬ有针对性地设计满足当地需求的通用型本土化教材ꎮ(4)少儿华文教材以学生年龄及语言难度为依据ꎬ降低现有教材的难度ꎬ提高教学活动的可操作性ꎬ在教材中增加对教师的指导ꎬ帮助教师掌握教学方法与技巧ꎮ(5)结合国内汉语言文学㊁商务汉语㊁语文教学相关教材的内容ꎬ设计衔接性成人学历生教材ꎬ帮助华文学历生打好赴中国学习汉语的语言基础ꎮ(6)结合印度尼西亚教学实际ꎬ为教师提供更多方便㊁实用的配套教学资源ꎬ如教学挂图㊁词语卡片㊁教具等ꎮ(7)借助当地出版机构的力量ꎬ探索中国国内研发㊁印度尼西亚本土发行㊁国内-印度尼西亚联动推广的教材发行模式ꎬ通过与当地出版社的版权输出合作等形式ꎬ发行本土化教材ꎮ(8)重视教材使用培训ꎮ借助当地学校㊁出版机构的力量ꎬ组织教材使用培训ꎬ弥补本土教师教学方法单一㊁教学理论欠缺的不足ꎮ六㊀结语由于印度尼西亚岛屿㊁民族㊁语言众多ꎬ不同地区的华文教育情况也不尽相同ꎬ为免以偏概全ꎬ本文仅对调研的雅加达地区的华文教育情况进行了梳理ꎬ也仅针对调研的情况提出了本土化教学资源开发的一些构想ꎬ供关心印度尼西亚华文教学状况ꎬ尤其是雅加达地区华文教学状况的同仁参考ꎮ由于调研时间有限ꎬ走访的学校和收集到的样本十分不足ꎬ调研报告中也存在诸多不深入㊁不具体的问题ꎬ难免遗憾ꎬ关于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学及教材状况ꎬ还有诸如教师断层㊁教学方法等诸多问题ꎬ亟待关注与进一步研究ꎮ参考文献蔡丽ꎬ2011ꎬ«印尼正规小学华文教材使用及本土华文教材编写现状研究»ꎬ«华文教学与研究»第3期ꎮ蔡仁龙ꎬ2001ꎬ«印尼华文教育刍议(下)»ꎬ«海外华文教育»第1期ꎮ林奕高ꎬ2011ꎬ«印尼华文教师现状调查研究»ꎬ«华文教学与研究»第2期ꎮ施雪琴ꎬ2015ꎬ«印尼华文教学的发展现状:基于雅加达三语学校的调研分析»ꎬ«八桂侨刊»第6期ꎮ田伟㊁宋兴川ꎬ2012ꎬ«二战后印尼华文教育发展的潜在动力 论华人文化认同对印尼华文教育的促进»ꎬ«陕西教育学院学报»第12期ꎮ汪敏锋ꎬ2012ꎬ«印度尼西亚华文补习班(学校)现状之调查与分析»ꎬ«东南亚纵横»第7期ꎮ郑通涛㊁蒋有经㊁陈荣岚ꎬ2014ꎬ«东南亚汉语教学年度报告之二»ꎬ«海外华文教育»第2期ꎮ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ꎬ2014ꎬ«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 印度尼西亚»ꎬ商务出版社ꎮ卓宥佑㊁梁宇ꎬ2019ꎬ«印尼三语学校华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ꎬ«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第2期ꎮ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nCurrentSituationofChineseTeachingandChineseTextbooksinJakartaꎬIndonesiaAbstract:Indonesiaisoneofthe OneBeltAndOneRoad countrieswithalargenumberofChineselanguageusersandethnicgroupsꎬaswellascomplexsituationofChineselanguageeducation ThesituationofChineselanguageeduca ̄tioninIndonesiaandthedevelopmentoflocalizedChineselanguageteachingre ̄sourcesdeserveattention In2018ꎬwevisitedJakartaꎬIndonesiatoinvestigatethehistoryandcurrentsituationoflocalChineselanguageeducationꎬthebasicinfor ̄mationofChineselanguageschoolsinJakartaꎬthecurrentsituationofChineselan ̄guageteachingandtheuseofChineselanguageteachingmaterials Tomakeanin ̄depthresearchꎬwevisitedsomedistinctiveandrepresentativeChineseinstitutionsinJakartaꎬincludingprivate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sꎬChinesecramschoolsꎬchurchschoolsꎬanduniversitydegreeeducationinstitutions Thispapersummarizestheresearchresultsꎬanalyzesthecomplexityofthedevelopmentofin ̄digenizedChinesetextbooksinIndonesiaꎬandputsforwardsomeideasonthede ̄velopmentof generic&indigenized textbooksKeyWords:IndonesiaꎻJakartaRegionꎻChineseEducationꎻChineseText ̄booksandTeachingResources作者简介杨曦㊀高等教育出版社ꎬ编辑ꎬ研究兴趣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及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开发ꎮ[yangxi1@hep com cn]李玮㊀高等教育出版社ꎬ编辑ꎬ研究兴趣为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开发及国际汉语教师培养ꎮ[liwei1@hep com cn]。

iData_新时期海外华文教育面临的形势及主要变化_吴勇毅

iData_新时期海外华文教育面临的形势及主要变化_吴勇毅

2010年第2期第35卷(总第167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O FZ H E J I A N G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N o .2,2010G e n e r a l N o .167V o l .35新时期海外华文教育面临的形势及主要变化*吴勇毅(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200062)摘 要:21世纪的海外华文教学与华文教育呈现出一个由复苏、复兴到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机遇与挑战并存。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培养目标、华人的语言观和文化观等方面讨论了新时期海外华文教学与华文教育的形势及主要变化,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契机。

目前的海外华文教学和华文教育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祖(籍)国应该为此作出自己的努力与贡献。

关键词:海外华文教育;形势和变化;语言观;文化观中图分类号:H 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35(2010)02-0013-10一、引言二十一世纪的海外华文教学与华文教育出现了一个由复苏、复兴到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

改革开放三十年(1978-2008)来,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中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角色。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日益加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世界范围内的“华文热/汉语热”也在不断升温。

海外的华侨华人抓住了这一前所未有的机遇,大力开展华文教学和华文教育,因为他们看到了,中华文化不仅是他们保持和维系与祖(籍)国联系和感情的纽带,而且华文在升学、就业和经贸往来中还有其巨大的实用价值。

由于种种原因,历史上,尤其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不少国家都对本国华文教育采取过各种限制、打压、排挤,甚至扼杀/灭绝的措施。

21世纪以来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变化研究

21世纪以来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变化研究

21世纪以来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变化研究【摘要】21世纪以来,中国-印度尼西亚政府在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的往来不断升温。

探究印度尼西亚最近发展变化、掌握印尼华文教育最新动态、增强华文教育往来、推进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建设、促进海外华文教育大发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之一。

本文力图描述21世纪以来,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发展的最新变化、展望华文教育发展趋势、争取为华文教育事业发展添砖献瓦。

【关键词】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变化1. 当代印尼华人概况印度尼西亚(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简称印尼,素有千岛之国的美称,位于亚洲东南部,是亚洲与大洋洲交通的桥梁,也是东西方往来的要道,占据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

印尼国土主要由18110个大小的岛屿组成,国土面积达到196万平方公里,是东盟十国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目前,印尼有2.5亿人口,其中华人约有1000万,约占印尼国家人口的5%,主要聚居于首都雅加达以及万隆、泗水、三宝垄和棉兰。

[1]印尼华人中约有 170 位拥有大财团或集团企业;约 5000 多位为中型以上企业老板,还有近30万经营商贸的小企业主。

华人在参政方面,印尼已经有了“华人市长”、“华人副省长”,与此同时,“融合”各民族也成了印尼总统和官员在一些外交公共场合时常提出的新思路,“族群标识”正逐渐淡化。

2.印尼华文教育历史回顾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产生于1690年荷属东印度首府巴达维亚华侨兴办的义学,迄今已有两个世纪的历史,期间华文教育历经了兴办、发展、奴化、恢复、禁控的五个时期。

[2]兴办时期,华文教育主要以巴成中华会馆为基地办学、聘用中国教育者为校长,以汉语普通话为教学语言、使用《三字经》、《孟子》、《大学》、《中庸》、《大学》、《论语》作为教材,这一时期,华文教育受到荷兰殖民者的严格控制。

发展时期、荷印政府作出系列规定,华侨私人可以设立荷华学校;荷华学校的毕业生可以既可以进入荷文中学学习、也可以选择进入政府创办的职业学校、荷兰师范学校以及荷兰大学,荷印政府的一系列的规定促进了当地华文教育萌发与发展。

第六讲 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的历史、发展、现状

第六讲 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的历史、发展、现状

虽然实施有困难,但对在海外推动国语教学、 淡化帮派观念仍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综观这一时期的华文教育,有如下特点: 1)近代学校教育蓬勃兴起并为华文教育的进 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原来的私塾教育有的停 办,有的转为学校; 2)学校教育已初具规模,小学、中学教育同 时发展; 3)华文教育的发展使华侨更加认同中国。
在一个华人占绝对多数的国家,华文教育
为什么会一衰而不可收拾呢?这与新加坡的微 妙处境和统治者对国家前途的总体设计有直接 关系。新加坡的领导人认为:“我们可以说是 处在一种孤立的环境中,这是很危险的。我们
必须努力使我们自己在文化艺术上,以及在政 治经济各方面,跟整个东南亚的大家庭融合在 一起。如果我们继续宣扬和强调中国文化在本 地的发展,那么,无疑我们新加坡会变成为一 个中国色彩非常浓厚的城市,成为中国文化的 海外堡垒。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就会成为东 南亚各国的排华运动中的华侨避难所,这就违 反了我们的建国原则,也使我们新加坡在东南 亚的局势中更加孤立,更加富于危险性。”
4、日军对华文教育的摧残
日本疯狂地发动太平洋战争,使东南亚各 国都蒙受了深重灾难,1942-1945年,目军占领 了新加坡。由于新加坡是东南亚华侨支援祖国 抗日的中心,所以日军对新加坡华侨分外仇恨, 对华侨进行报复性的大屠杀。华文教育遭受了 空前的摧残:
1)校舍被破坏,几乎所有的华校校舍都遭到 了破坏;
1905年,新加坡华侨创办两间华侨学校,养 正学堂(后为崇正学校)和广肇学堂(后为养 正学校)。
1918年6月,华人领袖陈嘉庚发起筹办华 侨中学,得到各帮侨领20多人的支持和响应, 并获新加坡总商会召开的第一次侨务大会一致
通过成立了董事会,于1919年3月21日开学。 南洋华侨中学的创办是华文教育史上的一件大 事:它是新马的第一间华文中学,它标志着新 马华文教育成功地从初等教育跨入了中等教育 的阶段;

印尼华文教育的历史现状与发展环境

印尼华文教育的历史现状与发展环境

印尼华文教育的历史现状与发展环境摘要:自18世纪至20世纪,印尼华文教育经历了四个不同发展阶段。

21世纪华文教育重新复苏后,华文教育的发展表现在私人补习学校的出现、大专院校华文专业的设立和印、中、英三语学校的兴起。

目前印尼官方积极推动华文教育的发展,把华文教育纳入到政府的掌控之中,视华文教育为印尼华族的第二语言教育;印尼华人社会由于产生了文化断层,在不同区域、不同年龄阶段对华文教育发展反应不一;印尼其他籍民对华文教育的态度有所保留,仍担心中国通过华文教育对华人社会渗透,华文教育发展仍不容乐观。

关键词:印尼;华文教育;现状;发展环境印尼是世界上华人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尼本国拥有700多个部落,主要民族有爪哇、马达、亚齐等,华人在印尼本国是第30个少数民族,属于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

华人的教育起步较早,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在现阶段,通过对华文教育的考察,能够对今后印尼华文教育的发展提供做好充分准备。

一、印尼华文教育的历史分期印尼是华文教育最早出现的地方,自18世纪以来至20世纪,印尼的华文教育发展历史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华文教育的萌发期、快速发展期、华文极盛期、衰落沉寂期。

(一)华文教育的萌发期:(18世纪至19世纪末)爪哇是印尼华人教育最早出现的地方。

早在17世纪随着华商在爪哇逐渐定居与土著女子结婚,华人社会出现一定规模的华裔混血儿。

当时中国处于清政府专制统治之下,海外的华人被视为弃民,华人回到中国接受教育既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又被清政府鄙视,华裔子弟教育的问题在早期华人社会中出现。

为此,一批华人创办了义学性质的学校,教授华裔子弟识字,华文学校由此诞生。

据许云樵先生的观点,最早出现的华文教育是18世纪出现的明诚书院、南江书院。

这种义学仿照中国的私塾教育,聘请落魄文人担任私塾教师,由于教师、学子、教室不固定,这类学校数量稀少,存在时间短暂,并且时断时续,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华文教育才迈入新的发展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印尼华文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走向预测宗世海,刘文辉(暨南大学华文教育系、华文教育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10)[关键词]印尼华文教育;汉语教学;政策[摘 要]本文以文献研究为主,结合作者多次前往印尼考察所获,研究了印尼政府华文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并对其未来华文教育政策走向做出预测:(1)印尼政府会从发展经济、培养人才和促进民族和谐的高度看待华文教育及汉语教学;(2)印尼政府官员中及民间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限华、仇华意识,这是印尼华文教育的阻力,也是印尼华族危险仍在的根源;(3)印尼政府会把重点放在正规教育和培养印尼族汉语教师上,校外华文补习班、家庭补习和华人华文教师只是必要的补充;(4)印尼政府财力有限、人力有限,拟采取私企办学、有限度利用华人财力、人力的措施;(5)印尼政府会借助中国政府和中国高校的力量,优先培养正规学校的汉语师资。

[中图分类号]G5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306(2007)03-0001-09O n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C h i n e s e E d u c a t i o nP o l i c y i nI n d o n e s i aa n dI t s F u t u r e D i r e c t i o nZ O N GS h i-h a i,L I UW e n-h u i(T h e C o l l e g e o f C h i n e s e L a n g u a g e a n d C u l t u r e o f J i n a nU n i v e r s i t y,G u a n g z h o u,G u a n g d o n g510610,C h i n a)K e yw o r d s:C h i n e s e e d u c a t i o ni nI n d o n e s i a;C h i n e s e t e a c h i n g;p o l i c yA b s t r a c t: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C h i n e s e e d u c a t i o n p o l i c y i n I n d o n e s i a a n di t s f u t u r e d i r e c t i o n,o n t h eb a s i s o f p r e v i o u s r e f e r e n c e s a n d t h e a u t h o r s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s i nI n d o n e s i a.T h e m a i n p o i n t s i n c l u d e:(1)I n d o n e s i a n g o v e r n m e n t w i l l r e g a r d C h i n e s e e d u c a t i o na s a ni m p o r t a n t f a c t o r f o r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t a l e n t s t r a i n i n ga n dn a-t i o n a l i t yh a r m o n y.(2)T h e r ee x i s t e dab a d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o f e x c l u d i n gC h i n e s ea m o n gs o m eo f f i c i a l sa n dp e o p l e, w h i c hb l o c k e d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C h i n e s e e d u c a t i o n i n I n d o n e s i a.(3)T h e g o v e r n m e n t w i l l l a y e m p h a s i s o n t r a i n i n g C h i n e s e t e a c h e r s i nI n d o n e s i a,a n di t w i l l s u p p l e m e n t t h e s t a f f w i t h o t h e r t e a c h e r s f r o m a f t e r-s c h o o l c l a s s e s a n d m a i n-l a n d C h i n a.(4)T h e g o v e r n m e n t w i l l t a k e s u c h s t e p s a s p r o m o t i n g s c h o o l s r u n b y e n t e r p r i s e s a n d m a k i n g u s e o f p o w-e r f r o m C h i n e s e f i n a n c i a l r e s o u r c e s a n dm a n p o w e r,b e c a u s e o f i t s l i m i t e d p o w e r.(5)T h e g o v e r n m e n t w i l l t r a i n f i r s t t h e C h i n e s e t e a c h e r s o f r e g u l a r s c h o o l s,w i t h t h e h e l po f C h i n e s e g o v e r n m e n t a n du n i v e r s i t i e s.0.引言印尼是中国移民最早的国家,也是现有华人华侨最多的国家(一般估计有800万到[收稿日期]2007-07-05[作者简介]宗世海,男,陕西吴起人,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系、华文教育研究所教授,语言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刘文辉,男,河南鹤壁人,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系、华文教育研究所助教。

印尼华文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走向预测1000万,甚至更多)。

印尼华文教育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

据记载,1957年印尼有华校近2000所,学生42.5万余人。

(廖建裕,1978)[1]与东南亚很多国家一样,印尼华文教育也曾遭受过摧残,而且程度最深,持续最久。

20世纪90年代中以来,印尼华文教育开始复苏、发展,出现了重要转折。

目前,印尼华文教育发展很快,不但有几千名华文教师从事着各种形式的华文教育(以家庭补习和在正规补习班执教为主),而且有约300家由华社、宗教团体兴办的正规补习班,并且出现了与国民教育接轨的三语学校;有100多家正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汉语教学(其中多为选修),有约40间大学开展了汉语教学,其中设有中文系的约有10家。

此外还有华人已经创办和即将兴办的大学,例如泗水智星大学、万隆国际外语学院、雅加达新雅学院、玛琅玛中大学等。

(宗世海、李静,2004)[2]印尼华文教育机遇很好,但风险犹存,对印尼华文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和未来走向进行研究,做出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文献研究和笔者宗世海5次前往印尼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印尼政府有关华文教育、汉语教学政策的演变及未来走向,以求给中国政府、高校有关人士以及给印尼华人、华社和华文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为了深刻认识印尼目前有关政策的演变,下文将先简述1945年印尼独立以来印尼政府有关华人基本权益、华文教育的一些主要法律、政令,因为这些法律、政令是互相关联的,有必要一起简述;但叙述的重点在华文教育方面。

严格来说,所谓“印尼华文教育”应区分为“华侨教育”、“华文教育”、“华文教学”和“汉语教学”几个分支,其中“汉语教学”指政府主办的、在正规学校开展的、以非华族子弟为教学对象的汉语教学。

但为了叙述简便,本文一般统称“华文教育”。

1.印尼历史上限制华人基本权益以及限制、扼杀华文教育的主要法律、政令1966年9月30日,印尼军人苏哈托通过政变上台。

“九·三〇”事件完全是一场由美英情报机构和苏哈托共同实施的政治阴谋,其目的就是打倒苏加诺政府,铲除印共亲中国势力,进行反共反华;把中国和印共摆在一起搞臭搞垮,把所有在印尼的华人社团、学校一起封闭;把华文丑化为社会主义语言。

所以印尼华人和华文、华文教育遭受摧残绝非偶然。

(李卓辉,2005)[3]“九·三〇”事件后,印尼中断了与中国的外交关系,苏哈托军人政权实施了种种强迫同化印尼华人,限制、扼杀印尼华文教育的政策。

1.1 关于华人国籍证及姓名等方面的歧视性法令首先,在华人国籍问题上,尽管中国政府解放后及时调整政策,不承认双重国籍,鼓励印尼华人面向当地,加入印尼国籍,效忠印度尼西亚,但印尼政府仍然对华人入籍设置了很多限制。

1958年政府第62号法令规定已入籍的华人必须在需要的场合出示国籍证,这种国籍证上清楚地标明了华人的特殊记号,持有和出示都是对华人的歧视。

(莫非,2002)[4] 1945年宪法第6条、第26条规定,当选总统的条件之一必须是“印尼原住民”。

这一条不但限制了印尼华人竞选总统的资格(印尼历史上曾出现过西加里曼丹的华人罗芳伯王朝),而且此后长期被以非原住民的名义加以区别、歧视。

[4]第3个有关法令是对华人的称呼。

苏哈托上台前,不论是印尼华侨还是华人,都被称为“T i o n g h o a”(华人),只有在骂人的时候才出口“支那”(C I N A)。

1966年,印尼陆军部召开了一个讨论会,决定以“支那”一词代替“中华”和“中国”,理由是这一更改可以消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除华人的优越感,也可以消除原住民的自卑感。

苏哈托据此在1967年由国务秘书拟定的内阁主席团决定书中,正式以“支那”一词代替“中华”和“中国”。

[4]第4个有关华人的法令是1968年第127号内阁主席团有关换名的决定书。

它规定印尼华人不得使用华文姓名,而最好另取印尼文姓名。

[4]1.2 关于华人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方面的歧视性法令1978年,苏哈托政权内政部曾发出第477号决定书,规定只承认5种流派的宗教信仰,即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和印度教,不再承认孔教为合法宗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