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金色的鱼钩教案
金色的鱼钩教案-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15金色的鱼钩》一、教材分析《金色的鱼钩》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作为课题,具有深刻意义。
“鱼钩”不仅记录了老班长的英雄历程,还闪耀着其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通过细腻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深刻揭示了老班长崇高的内心世界。
故事背景是红军长征中最为艰难的草地行军,学生们通过这篇课文,不仅能感受到革命军人的崇高精神,还能了解到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
二、设计思路课文的重点在于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难点则是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深层含义。
这句话不仅是对老班长革命精神的赞美,也是对无数革命先烈的缅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范读、讨论、情境模拟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老班长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同时,还要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通过人物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读写“颧骨、两鬓、斑白”等生字词,理解并积累“喜出望外、热气腾腾”等成语。
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金色鱼钩的由来,体会老班长的崇高品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快速阅读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重点词句。
通过情境教学和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深入体会老班长的革命精神,学习作者如何通过人物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反复品读中,能够深刻感受到革命军人的崇高精神,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学生能够树立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价值观,学习老班长忠于党、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实践与创新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写作、演讲等方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敬仰。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金色的鱼钩》是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文章记叙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
透过老班长的神情、动作、语言,映射出老班长闪着金色光芒的崇高的内心世界。
本课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通过不断练习,熟能生巧,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力求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真情,在积累中提高素养。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揭示课题1.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资料。
2.简介长征。
看一段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视频。
3.师:看到雪山草地,你的记忆里,跳动着哪些感人的故事或使你至今难以忘怀的人?(生谈长征故事)4.在长征途中,发生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长征中的特殊英雄。
请认真看老师写课题。
(书题、齐读)二、整体感知、预习交流1.师:课前大家已经充分预习了课文,这篇课文比较长,谁来概括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师:指导员交给老班长什么任务?(出示:一路上……) 3.找重点内容“三天”:这篇课文老师也读了好几遍,每读一遍都深受感动。
那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看看在老班长带领大家走出草地的那么多日子里,作者重点描述了哪几天?最让你感动的是哪几天?(标出所在的自然段) 4.师小结:小梁发现了老班长不喝鱼汤秘密的这一天,秘密泄露后命令大家喝鱼汤的这一天,最后的老班长英勇牺牲的这一天,都深深感动着我们。
5.师: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最让我们感动的三天,请大家好好地读一读相关段落,并找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反复读一读,然后抓住关键的词语,深入体会体会。
三、入情入境、重点赏析(学生汇报最让自己感动的片段,以此为主线,品析全文。
) 1.走进第一天:发现秘密(1)生读受感动的句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第1篇】一、复习导入:1935年的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
我们一行四人,在无边无涯的草地上艰难前行,疾病缠绕着我们,饥饿威胁着我们,为了让我们能熬出这草地,老班长挖野菜,拾干柴,用缝衣针做鱼钩钓鱼来照顾我们,他熬坏了双眼,饿干了身体,最后晕倒在水塘边,牺牲在这草地上。
这就是我们的老班长,一个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英雄。
表达完对老班长的崇敬之情,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课题上——金色的鱼钩。
二、围绕“鱼钩”这一线索,理清文章思路。
1、课文前4个自然段写“做鱼钩”,那后面呢2、学生默读课文,归纳概括。
3、找一找,读一读课文中描写“鱼钩”的句子,并看看它出现在“做鱼钩——用鱼钩——藏鱼钩”的哪个环节?三、回忆下面所学课文,理清文章的线索思路。
1.《花脸》买花脸——戴花脸——演花脸——因花脸惹祸——撕花脸朗读描写“花脸”外形的句子。
2、《一个苹果》捡到苹果——第一次传苹果——第二次传苹果——吃苹果朗读描写“苹果”的句子。
3、《鸡毛信》拿到信——去送信——藏信——丢信——把信送到朗读描写“鸡毛信”样子的句子。
4、归纳一下:对“鱼钩、花脸、苹果、鸡毛信”外形的描写出现在课文的哪个部分。
四、用同样的方法,在练习本上写一写,如果以下列两种事物为作文的题目,我们该怎样理出写作思路1、出示:花灯我的《三国演义》课外书2、学生在作业本上写出出写作思路。
3、交流分享。
4、思考:在你的作文中,对花灯、《三国演义》课外书外形的描写,你会安排在哪里?5、教师准备:(1)花灯做花灯——交花灯——选花灯——挂花灯——赏花灯——保存花灯做花灯环节重点描写花灯的外形。
(2)我的《三国演义》课外书买《三国演义》——读——做《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保存《三国演义》买《三国演义》环节对书进行描写。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训练运用圈划的读书方法,理解在人物刻划中关键词语的作用,体会从多种角度刻划人物的写作方法。
2、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品质,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正确圈划、理解中心是重点。
理解小病号的描写与中心的关系是难点。
三、教时:一教时[第二教时]四、教学过程:[一]回顾第一教时,总结:课文《金色的鱼钩》主要出现了两个人物:老班长、我。
思考:课文中的人物描写与课文中心有什么关系?[二]分段阅读,分析人物:1、默读课文第一大段,完成下列步骤(1)这段文字从哪些内容作了圈划?在对学生个别提问的基础上,老师归纳:课文对老班长的外貌、心情、动作、神态作了圈划。
(2)就圈划内容提问,并体会其作用。
朗读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提问:人物外貌的描写对表达课文中心有什么作用?体会描写老班长心情的句子,提问:人物心情的描写与课文中心有什么联系?圈划出描写老班长动作的词语,提问:圈划词语从哪些角度揭示了老班长的品质?在个别回答或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小结:对老班长的外貌、心情、动作等描写,突出了老班长的有极强的责任心、舍己为人的精神。
圈划词语也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老班长的这一品质。
2.默读课文第二大段,注意从多种角度刻划人物的写法,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1)圈划出表现小病号“我”的心情的词语。
(2)就这些词语从不同角度提问。
(3)分析其表达的作用。
(4)小结:课文对小病号的描写,特别是写出了“我”在知道事情真相前后的心情变化,突出了“我”的感激之情。
圈划词语突出了老班长品质的感人,写小病号是为了从侧面烘托出老班长的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和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的高尚品质。
3.默读课文第三段,找出描写老班长竭尽全力全力不让病号挨饿的神情、语言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1)圈划描写老班长神情、语言的句子。
(2)提问:这些词语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意义?与课文中心有什么关系?(3)小结:这些对老班长神情、语言的描写,将老班长的形象刻划得淋漓尽致,充分表达出他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崇高的品质。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第【1】篇〗《金色的鱼钩》教学方案1课时【教学目标】1.能结合小说的主要情节,体会老班长的人物形象。
2.能找到描写对话和心理的语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找到描写对话和心理的语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结合小说的主要情节,体会老班长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引导学生背诵《七律长征》。
2.同学们,你都读过哪些长征故事呢?(学生自由表达)3.过渡:是的,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伟大奇迹。
同学们可知道,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长征途中一个老班长的故事吧!(板书:金色的鱼钩老班长)4.齐读课题。
5.教师介绍作者和事件简介。
作者介绍:杨旭,生于1932年,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
著有报告文学集《检察官汤铁头》《田野上的风》《流星》,长篇报告文学《三峡之梦》《荣氏兄弟》,短篇小说集《非正式谈判》,长篇小说《半个冒险家》等。
故事背景:故事发生在红军长征过草地期间。
本文的内容是真实的,这枚珍贵的鱼钩现在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
设计意图:通过学过的课文以及学生读过的长征故事引入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在了解事件背景的前提下进入课文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更好地体会老班长的人物形象。
二、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巩固容易读错的字音。
(随文识字、集中识字)kē xié táng ěr liǎn chān yǎn yē zh ān稞胁搪饵敛搀奄噎瞻2.借助关键词,梳理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圈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2)借助时间词将课文分成几部分,并列出小标题。
1935年秋天:________ 一天:_________ 有一次:_________ 第二天:_________ 这天上午:_________ 预设:1935年秋天:接受任务一天:钓鱼补给有一次:发现秘密第二天:坚持让汤这天上午:悲壮牺牲(板书:接受任务钓鱼补给发现秘密坚持让汤悲壮牺牲)3.借助小标题,按时间顺序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优质教案设计三篇
说课稿《金色的鱼钩》说课稿《金色的鱼钩》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
下面我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金色的鱼钩》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本篇课文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难点是体会文章真切、细腻的描写所蕴含的强烈情感。
本篇文章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文章叙述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
表现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二、说目标为了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从思想内容、语言和写作特点等几个方面深入理解课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提高学生由表及里认知事物的水平,根据大纲要求和本课内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2、通过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活动,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复述故事。
三、学情分析本文篇幅较长,故事性强,情节扣人心弦,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面对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本班学生学习语文兴趣高,基础知识扎实,朗读水平较高,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本文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师应重点加以引导突破。
四、说教法学法在教学方法上,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我采用了以下方法: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感悟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2、情景设置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景,使学生很自然地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3、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金色的鱼钩》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学习并理解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和段落。
能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通过情景模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课文中人物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学习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和段落。
教学难点:通过情景模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课文《金色的鱼钩》教材多媒体课件(包含课文朗读、生字新词、课文插图等)角色扮演道具(如鱼钩、鱼竿等)黑板或白板用于板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提问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鱼钩吗?鱼钩是用来做什么的?你们知道鱼钩为什么是金色的吗?2. 展示课件:展示鱼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鱼钩的形状和特点。
3. 激发兴趣:通过提问和展示,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
二、新课呈现(15分钟)1. 朗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2. 讲解生字新词:重点讲解“钩”、“金”等字的读音和写法。
引导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加深理解。
板书生字新词,让学生在黑板上练习书写。
三、课文理解(20分钟)1. 分段讲解: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每段的主要内容。
重点讲解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理解其深层含义。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课文中的一个段落或一个主题。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评价。
四、角色扮演(15分钟)1. 角色分配:根据课文内容,分配角色给学生,如钓鱼的老人、小孩等。
2. 情景模拟:学生根据角色和情节,进行情景模拟,表演课文中的故事。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评价。
鼓励学生通过表演,理解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和动机。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课文内容:教师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金色的鱼钩 人教部编版教案设计 (7篇)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斑白、严厉、收敛、粗糙、抽噎、红锈、宿营地、青稞面、喜出望外、热气腾腾、无边无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4、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重点语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流程:一、导课激趣,出示目标1、师:昨天我们学习了《再见了,亲人》,了解了抗美援朝时期中朝人民之间一些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今天我们再来了解长征途中红军战士的舍己救人的故事,课文题目就叫《金色的鱼钩》,板题。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二、初读课文,自学目标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鱼钩为什么是金色的?三、品读感悟,导学目标1、这样的鱼钩容易钓到鱼吗?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写了鱼难钓?指导朗读15自然段(语速要慢,读出老班长沉重的语气。
)2、老班长自己喝不喝鱼汤?从哪些句子看出?指导朗读第八自然段,重点指导“哽咽”,表情要皱起眉头,做艰难哽咽动作。
3、当“我”看到老班长吃草根和鱼骨头时,心里有什么感受呢?重点朗读“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体会“我”的难受心情。
(设计意图: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我在理解课文这一重点环节时,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把课文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
4、老班长为什么一点都不吃呢?这样他能熬得住吗?5、学生展示介绍草地的图片资料。
6、读指导员说的话,体会句子的含义:“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去。
”7、“无论多么艰苦”指他们在草地上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设计意图:让学生先观看草地的图片及文字资料,让学生对草地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他们在过草地时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这一环节能填补课文空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金色的鱼钩》教案
《金色的鱼钩》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该课文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具体内容包括:生字词的学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感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感悟。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中的寓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金鱼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金鱼的特点,进而引入本课的主题——《金色的鱼钩》。
2.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
3. 课文内容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提炼关键信息。
4.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分析作者的表达手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6.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板书设计1. 课文《金色的鱼钩》2. 生字词:、、3. 课文主要内容:金鱼的特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4.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爱国情怀的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课后的生字词,每个写5遍。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金鱼的特点。
(3)结合课文,谈谈你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感悟。
2. 答案:(1)略(2)金鱼具有美丽的鳞片、灵活的身姿、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3)作者通过描绘金鱼的生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祖国的热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查漏补缺。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描绘自然景物的文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一. 教材分析《金色的鱼钩》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一位老渔夫和他的孙子钓鱼的故事。
故事中,老渔夫教育孙子要用心钓鱼,孙子最终钓到了一条大鱼,但在拉鱼上船的过程中,鱼钩挂在了岩石上,孙子为了保护鱼钩,不顾一切地拉扯,最终鱼钩断裂,孙子感到非常失望。
然而,当孙子抬起头时,他发现鱼钩上挂着一片金色的鱼鳞,这片鱼鳞让他感受到了钓鱼的美好和爷爷的关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但对于课文中的情感内涵和寓意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可能对钓鱼这一活动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图片展示等方式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内涵,体会爷爷对孙子的关爱。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和创作。
4.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内涵,体会爷爷对孙子的关爱。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和创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和教师讲解,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内涵。
3.任务驱动法:通过设定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课件和图片素材。
2.准备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3.准备课堂活动所需的教学工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老渔夫和孙子钓鱼的场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确保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内涵。
4.巩固(10分钟)学生回答问题,如:“课文讲述了谁和谁钓鱼的故事?”“他们在钓鱼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等,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下11《金色的鱼钩》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下11《金色的鱼钩》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金色的鱼钩》是一篇描写红军长征时期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位红军炊事班长为了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不顾个人安危,去钓鱼给他们熬汤。
在艰苦的长征途中,炊事班长始终关心着三个小战士,而三个小战士也在炊事班长的照顾下逐渐康复。
故事展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同时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互助精神。
二. 学情分析本课面向的是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的学生。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故事情节的把握和人物性格的分析有一定的基础。
同时,他们对于历史题材的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然而,由于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可能对长征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红军战士的生活条件缺乏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故事背景的认识,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和人物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和理解《金色的鱼钩》,使学生了解长征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红军战士的敬仰之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关爱和互助。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金色的鱼钩》的故事情节,掌握人物关系,了解长征时期的历史背景。
2.难点:深入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和人物性格,学会关爱和互助。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长征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故事。
2.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感受故事的氛围,培养语感。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和人物关系。
4.写作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进行写作练习,提高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制作课件,展示长征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相关图片。
2.教学视频:准备相关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3.课文朗读录音:准备课文朗读录音,方便学生跟读和模仿。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金色的鱼钩 教学教案(多篇)
15* 金色的鱼钩【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了解长征故事,学习红军战士顾全大局、勇于奉献的品质。
语言运用:运用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通过梳理故事情节,品味老班长外貌、语言、神态、心理描写,感受老班长尽心尽职、舍己为人的形象特点。
思维能力:能在具体情节和典型环境中,关注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的语句,从中感受老班长的崇高。
审美创造:体会阅读小说的乐趣,感受读书的快乐。
【课前解析】关于课文:本文是一篇小说,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感人故事,颂扬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关于草地环境:课文中的草地指的是松潘草地,它位于青藏高原同四川盆地的连接段。
面积约1.52万平方千米。
海拔在3500米以上。
由于排水不良,形成了大片的沼泽。
水草盘根错节,结成片片草甸,覆盖于沼泽之上。
草地气候极为恶劣,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雨雪风雹来去无常。
行军时,稍不小心,偏离道路,就会陷入泥潭,遭受灭顶之灾。
【教学目标】1.能结合小说的主要情节,体会老班长的人物形象。
2.能找到描写对话和心理的语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3.通过品读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重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了解背景1.播放红军长征的图片(出示课件3),导入:你知道长征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小说的故事就发生在长征过草地的途中。
(板书:金色的鱼钩)2.了解长征和松潘草地。
(出示课件4、5)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和情节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6)课文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培养学生理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第【1】篇〗《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金色的鱼钩》是一篇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阅读课文,文中作者通过对老班长外表的描写,和以“我”的言行、神态作烘托,揭示了老班长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的崇高的内心世界。
教学时可打破“顺着课文次序逐段阅读”的陈规,试用“幅集跳跃法”进行教学,从课题入手,先把学生引到课文的最后一段,让学生体会“金色”的含义,抓住文章的中心。
然后再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分别找出描写老班长的外貌、神态、行动和语言的词句,并通过这些词句来分析、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的。
一、从外貌体会中心“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脸上布满皱纹,两鬓斑白,显得十分苍老。
”仅从这过早憔悴衰老的外表,就能体会到他为革命是怎样的操劳。
他“比我们还瘦得厉害呢”。
外表的“瘦”,清晰地反映出他内心为病号的担忧和焦虑。
这正是他对战友、对党的高度忠诚和满腔热爱的写照。
二、从行为体会内心老班长为了钓鱼,“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钓”;为了鱼饵,“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夜寻野草,还须“一棵一棵地摸”。
这一连串感人肺腑的行为,不难让人体会到老班长钓鱼的辛苦、艰难。
他分明是用革命的意志,对党的忠诚在坚持。
三、从神情体会内心“他……嚼着风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那种欲吃不能,欲罢不行的神态,反映了老班长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为病号吃苦,为革命受难的高贵品质。
病号不吃,老班长“皱起眉头”;吃了,“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一丝笑意”。
强烈的对比,鲜明的映衬,把他为谁忧悉、为谁欣喜,为啥痛苦、为啥欢乐表现得一清二楚。
四、从语言体会内心“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告诉别人。
”老班长意在稳定小病号的情绪,保护他们的身体,坚持走出草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第【1】篇〗【教学设想】1、本篇课文内容较长,教学中不能面面俱到,这样内容显得零乱,使学生抓不住课文的重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障碍。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采取抓重点字、找重点句的方法指导他们理解课文内容,以点带面逐步扩展到对全文的理解,同时指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把自己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
既有个性的张扬又有多元化的比较和理解。
2、以设疑的方法一步步的让学生随着这条线索贯穿于全文,以老班长的角度展示了故事的主要内容,使学生沿着这条线逐步挖掘到文章的主旨。
【教学目标】1、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感情变化的语句。
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通过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含的意义。
4、在朗读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鱼钩与老班长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涵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质凝导入出示:他快40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文字,说一说这属于哪种描写方法?师:你知道这句描写的是谁吗?师: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班长”。
他是一位普通的红军战士,他也是一位英雄,他曾经挽救了3位年轻战士的生命。
今天就让我们去认识一下这位老班长。
板书课题:金色的鱼钩。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1、老班长与金色的鱼钩有什么关系?2、为什么说是金色的鱼钩呢?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你们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很长,还记得我们前面学过快速阅读课文的方法吗?2、师:现在,请同学们用学过的速读方法完整地阅读一遍课文,注意不能只图快,还要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资料,透过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皱纹威胁咀嚼保姆勉励蹲下瞻仰”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领会作者透过人物神态,行为,语言,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重点:难点: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光芒。
”重点:体会文章蕴涵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1.请看《长征》片断(运用课件播放)2.长征塑造了一个个动人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你们已经学过了长征中的哪些故事?3.这天我们学习发生在长征中的又一个感人故事:金色的鱼钩(板书)学生读题4.这篇课文为什么叫“金色”的鱼钩呢?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是否有象征好处?还含着一个怎样的感人故事,这天我们就一齐来走进草地学习课文.5.在预习中你有哪不懂的问题?(提出后小组解决,解决不了的在学习过程中大家一齐解决).二、合作交流1、我们一齐回忆一下.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感人故事?(讲一位快四十岁的老班长为了带领三个有病的小战士走出一望无际的草地,无微不致地照顾他们而牺牲的故事)2、老班长为什么要无微不致地照顾三个病号小战士呢?(这是党交给的任务)老班长是怎样用实际行动完成这个任务的?请继续学习课文.(一)老班长一路上无微不致地照顾病号.他们在草地上要走多少天?(四十多天)作者重点写了几天的事情?(四天:钓鱼、不喝鱼汤、命令、牺牲)(二)这四天最能体现老班长是怎样无微不致地照顾三个病号的,认真读课文.在书中画出描述老班长言行的句子.选取自己最受感动的一段.好好地读一读,再深入体会:为什么会受感动.体现了老班长什么品质?.三、品读体验三个病号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路。
一路上,老班长带我们走一阵歇一阵。
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着青稞面给我们做饭。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第【1】篇〗金色的鱼钩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这篇课文用“金色的鱼钩”为题,是因为“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事迹,上面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品质,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内容和“金色的鱼钩”所象征的含义,本课教案设计以毛泽东的《七律·长征》配乐诗朗诵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以学生自学探究为主,在自读自悟中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爱护红军战士的崇高品质。
让学生在初读中把握课文的整体,在细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过自主体会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去理解、感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悟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情感的方法。
整个设计的重点是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理解,同时积累素材和表达方法,通过小练笔逐步提高习作水平。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制作重点句子的PPT。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长征的、文字等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诗词导入,渲染情境1.教师课件出示《七律·长征》,配乐朗诵。
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导入: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迹,无数红军战士历尽了千难万险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长征,走近一位老班长。
板书课题。
3.导思:听了这首诗,你想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设计意图:配乐朗诵诗词渲染情境,从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自然过渡到本文,用探究式的提问激发学生想继续读书的强烈兴趣。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
出示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
(2)读到生字新词或优美的语句,及时用笔把它圈画下来,然后多读几遍。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入情入境阅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间令人震撼的情。
2.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3.收集战争期间令人感动的人或事。
教学重点入情入境地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资料交流,初融情感1.两国人民在战火纷飞中结下深厚的友谊,在列车开动的一刹那,心中的激情喷涌而出,这惜别的场面真让人感慨万千,同学们也收集了相关资料,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人间真情吧。
2.交流资料。
二、入情入境,深悟情感1.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草地深处,翻开发黄的历史,再现当年那不起眼的小小鱼钩吧。
齐读课题。
2.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说说这鱼钩是什么样子?3.齐读句子: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鱼钩。
4.就是这个小小的鱼钩,挽救了三个濒临死亡的生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默读课文,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5.把你感动的句子勾画出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6.多么让人感动的故事啊,在老班长、战士之间,这深深的战友情是他们战胜重重困难的力量,是他们寒冬中看到希望的浓浓暖意,读了这个故事,你能谈谈你的感受吗?7.说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光芒”的理解。
8.这篇文章有什么写作特点?(1)巧妙地点明主题。
(2)典型人物的刻画。
(3)精彩的对话描写。
(4)动人的真情实感。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认识并会写“和、稞”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肠胃病、高颧骨”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来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重点3.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还记得毛泽东《七律长征》吗?请同学们一起来背一遍,记得背出铿锵有力的气势。
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下11《金色的鱼钩》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下11《金色的鱼钩》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金色的鱼钩》是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1课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位红军长征战士在艰苦的环境中,为了完成任务,不顾个人安危,舍己为人的感人事迹。
本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满英雄主义色彩,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德育价值。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坚强意志。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红军长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课文中所表现出的英勇事迹和伟大精神,仍需要通过深入学习和感悟来进一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坚强意志。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
2.教学难点:感受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坚强意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2.情感教学法:以情促知,以情促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坚强意志。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图片等资料。
2.音频:准备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跟随朗读。
3.视频:准备相关纪录片或电影片段,为学生提供更多背景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红军长征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长征的艰苦历程。
然后引入本文,让学生了解课文的背景。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第【1】篇〗学习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资料,能复述课文。
2.抓住描述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3.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
学习重点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收集有关长征的、文字或视频资料,透过课前阅读,熟悉课文。
2.课文重点语段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情境渲染1.背诵毛泽东《长征》诗。
2.同学们,了解长征吗?谁能说一说自己明白的长征故事。
3.是的,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
同学们可明白,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这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吧。
──板书:金色的鱼钩二、整体感知,领悟情感1.看着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自由提问)2.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的时候注意自己的感受和情绪的变化,能够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3.鼓励朗读,并请学生再次快速默读全文,想想课文主要讲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理解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
)三、入情入境,重点赏析能够根据课文学习过程的需要,拟定两条学习主线。
(一)以老班长为主线1.默读,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几次描述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述老班长外貌的语句。
(板书:老班长)2.这几次描述老班长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3篇2024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3篇2024〖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第【1】篇〗《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征途中发生的这个感人的故事。
2、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体会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4、练习运用快速阅读法,简要复述课文故事。
教学重难点:练习快速阅读,透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课题,提出质疑。
师: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
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这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
(板书课题,生读课题)师:你来读课题。
生:金色的鱼钩(重点放在“鱼钩”上)师:为什么这么读?生:我想明白为什么用“鱼钩”做题目?师:加上自己的理解去读书,好习惯。
谁还读?生:金色的鱼钩(重点放在“金色”上)师:你读的和刚才XXX不同阿?生:我想明白为什么这鱼钩是金色的?师:看来同学们的问题真不少,你还想了解什么?预设:生: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课文围绕鱼钩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二、读文章,提纲契领。
师: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到课文中去找一找答案。
请同学们打开书,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看一看谁最先找到答案?(生默读课文,找答案)师:透过这次的阅读,你找到了哪个问题的答案?预设:生:故事发生在长征时期,红军过草地时发生的一个感人的故事。
师:同学们都有预习的习惯,那么你还了解到了故事的哪些资料?预设:出示时代背景师出示课件生: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位红军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伤病员而牺牲的故事。
生:这篇课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理解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自己忍饥挨饿,结果倒在草地边上的故事。
师:故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勾画出课文中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在后面。
歼灭(qiān jiān) 粗糙(zào cāo)
勉强(qiǎng jiàng)和青稞面(huó huò) 抽噎(yī yē)
②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是啊,当生命垂危的时候,老班长竟然想到的还是3个小战士。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真是一个好战士啊!
生1:老班长的牺牲让我们很难过,很伤心。
生2:老班长在生命垂危之时,还想着别人,心系他人,心系革命。
(板书:忠于革命)
四、品味“金色”,读透主题
1.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擦干了眼泪——
草地课文中的草地指的是松潘草地,它位于青藏高原同四川盆地的连接段。面积约1.52万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由于排水不良,形成大片的沼泽。水草盘根错节,结成片片草甸,覆盖于沼泽之上。草地气候极为恶劣,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雨雪风雹来去无常。过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艰难的行军。行军时,稍不小心,偏离道路,就会陷入泥潭,遭受灭顶之灾。红军战士凭着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钢铁般坚强的意志,战胜千难万险,走出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
3、【出示课件9】回味质疑:现在你能理解为什么说这是“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的鱼钩”?(板书:金色)
鱼钩上凝结了老红军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贵品质;鱼钩体现了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鱼钩见证了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一心北上的艰苦历程,表现了战友之间伟大的爱。
自主学习本课的字词,阅读并概括主要内容。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还可以加上动作再次感受一下老班长此时此刻的状态。(生再读)
2、老班长严厉劝“我”吃鱼汤(第21、22自然段)【出示课件7】
①当时“我”已经发现了秘密,能喝下这碗鱼汤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我”端起鱼汤,觉得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里。实在喝不下这碗鱼汤。
②老班长又是怎么劝“我”的?
生:老班长鼓励我们为了革命,必须吃下去。否则就走不出茫茫草地。
二、外貌主线,感受人物。
(一)抓住老班长的外貌变化,体会老班长的形象
1.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在文中作标记。【出示课件5】
2.第一处:“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子挺高,背有点儿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
3.第二处:“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
4.第三处:“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课题
13*金色的鱼钩
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理解“威胁、弥漫、衰弱、喜出望外、瞻仰、奄奄一息、收敛”等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相互交流最感动的地方。
3.运用学习方法,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体会红军战士团结友爱、勇于献身的精神。
干粮早就吃完了,皮带也煮着吃了。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背上的枪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儿也好啊!
一、图片导入,引出课文。
1.【出示课件1、2】长征系列图片,思考: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事情?
长征,当我们感叹红军创造的这一奇迹时,也应该去看看这伟大奇迹背后那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让我们来认识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他,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2.这是属于哪一种描写方法?这描写的是谁?
③“我”明白老班长的苦心,即便是“我”喝下鱼汤“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千斤重”是什么意思?你能把这千斤重的心情读出来吗?
3、每天只吃草根和鱼骨头,老班长的身体又怎么熬得住?好景不长,就在我们要走出草地时意外发生了。【出示课件8】(第28自然段)
①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
教学
重点
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能力。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
难点
通过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能力。
2.通过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斑白的 声音整夜整夜地 不合眼
惊人的 鱼汤 目不转睛地 菜汤
低沉的 毅力无边无涯的 看着
二、读一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哪些是打比方的句子。
(1)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 )
(2)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 )
(3)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 )
(4)我们的精神显得特别好,四处去找野菜,拾干柴,好像过节似的。( )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学习兴致很高,讨论的也很热烈,与平常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合作展示。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派一名代表上台来展示本组自主学习的成果,老师给予适当的评价。这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在课堂上,学生有了展示自我的欲望,迸发出了创造的火花,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事实证明,学生的表现出奇地好,他们的发言简直可以用“妙语连珠”来形容。
三、提升小结。这个环节既是老师对课堂情况的总评,也是课堂的延伸。当学生谈了自己在这堂课中的收获时,我适时地总结了一下,并提了一个要求。我是这样说的:在长征途中,还有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请同学们课后去搜集,我们准备组织一次长征故事会。几天后,这个故事会开得很成功,同学们都踊跃上台,争着讲述自己搜集到的故事。
衰弱 脆弱 虚弱
5.别看他气势汹汹的,其实他内心很()。
6.由于过度的劳累,苗老师的身体越来越()了。
7.她的感情很( ),你不要把实情全告诉她,以后慢慢地讲。
四、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这个闪烁着金色光芒的鱼钩。
这“金色的光芒”指的是。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认真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草地夜行
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
每个学生都参与,小组体验,人人都是这节课的主人。
是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读中体会,在思考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在小组互助合作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
力。
孩子们自由朗读、体会情感,再次通过文字描述体会老班长的高尚的情操和高度的革命热情让情感教育深入学生心中。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教学中,我们不仅把课堂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以前我上这类课文时,要么叫学生自己读课文自己解决课后习题,要么直接将课后习题的答案告诉学生。这两种做法都存在许多弊端,前者是一味的放,让学生在读课文和做习题时增加了难度,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到位,往往不能准确地回答问题,一遍,两遍……老是不对,结果搓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后者则没有充分地给学生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只是被动地接受答案,并不知道课文里讲了些什么,问题的意思是什么?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依靠老师说答案的懒惰思想,不再主动地朗读课文、思考课后习题。而运用“自主式五步”教学模式避免了这个弊端。
另外,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那就是在课堂上,没有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去质疑。这样,就使得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还不是那么主动。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如果学生无所疑,无所惑、无所求,那么,老师的启发是不会生效的。所以,我觉得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作为主导的老师还应该给他们质疑的机会。
备课素材
二、写反义词。
沉重—( ) 粗糙—( ) 挽救—( )
鼓舞—( ) 脆弱—( )
三、选词填空。
严肃 严厉 严格 严峻
1.老班长忽然( )地说:“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
2.张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但同学们却很敬佩他。
3.升国旗的时候,同学们立正敬礼,显得很()。
4.望着他那十分()的脸,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竟扑倒在他怀里哭了。
五、读长征诗,总结全文
1.这不是一枚普通的鱼钩,万分沉重。这鱼钩,是一种深深地怀念,还是一份革命的力量,更是对一代代享受着美好生活的人们的教育呀!在长征途中有多少这样可歌可泣的英雄,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我们现在美好的今天,让我们用一首我们学过的毛主席的诗《七律长征》一起来缅怀他们!【出示课件10】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在我们解开鱼钩与老班长之间的谜底之前,先来将这些词语读准确:【出示课件4】
颧骨、两鬓、斑白、搪瓷、严厉、收敛、疙瘩、粗糙、抽噎、宿营地、青稞面、喜出望外、热气腾腾、无边无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
3.交流课文各要素,并将六要素连起来。概括就是去繁就简,这是略读课文重要的学习方法。我们大家一起把它们连成一句话,就成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预设以下几个方面:1、【出示课件6】
老班长吃鱼骨头的画面(6、7、8自然段)
师:为什么让你感动?
生:我从捧着、嚼着、紧锁眉头、哽咽等词语感受到老班长的舍己为人。
(板书:舍己为人)是啊,我们和你一样体会到了老班长为别人着想的可贵品质。你能用通过朗读把“我”的心情和感受表达出来吗?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感动。
5.第四处:这鱼汤,他自己有没有喝过一口?我们来看看,老班长最后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出示:“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6.小结:从老班长外貌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红军战士?(板书:尽职尽责)
(二)感受其他描写,加深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