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之曹操人物性格分析
试析三国志演义中曹操的形象
![试析三国志演义中曹操的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b58d515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8.png)
试析三国志演义中曹操的形象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是一个极具权谋智勇的历史人物。
以下是对他形象的一些分析:
1.雄才大略:曹操被描绘为一个杰出的军事统帅和政治家。
他具有卓越的战略眼光和领导才能,善于制定计谋和应对复杂的局势。
他在战场上的胜利以及在政治斗争中的智慧表明了他的雄才大略。
2.谋略多变:曹操以其出色的谋略而闻名,他善于运用各种策略和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经常使用诈降、离间、分化等手段来瓦解敌对势力,同时也能够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政治立场以谋求最大利益。
3.勇武果决:曹操是一个勇猛果断的将领,他在战场上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和决断力。
无论是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还是汉中之战等重要战役中,曹操都表现出了冷静果断的指挥风格。
4.文治武功:尽管曹操以其军事才能而闻名,但他也是一个重视文化和教育的统治者。
他支持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倡儒家思想,重视人才选拔和培养,力图通过文治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5.多面性格:曹操的形象也展示了他复杂的个性特点。
他既有统治者的威严和权威,又有人情味和幽默感。
他在与刘备、孙权等其他角色的互动中展现了他的智慧、机智和幽默感,使他的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
总的来说,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成了一个矛盾而多面的历史人物,他的形象深受读者喜爱,并成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4ee1ae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8c.png)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曹操作为小说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其形象相当复杂多面。
一方面,曹操被描绘为一个聪明能干、谋略过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才智过人,善于用兵,拥有很高的智慧和决策能力。
他在军事方面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如攻打黎阳、宛城和徐州,平定了一片混乱的战乱。
他还领导了多次成功的北伐战争,统一北方。
在政治方面,曹操善于利用各种手段来稳定统一及巩固政权。
他宽纵得体,反对贪污腐败,并提倡节俭从事。
此外,曹操还鼓励文化发展,打造了一支文人团队,并亲自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
然而,曹操形象中也有诸多负面的一面。
首先,他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物,不满足于统一北方,试图进一步统一全国,称霸天下。
他以权力和个人利益为导向,不择手段地追求扩张,滥用暴力,杀人无数。
他尤其对待政治敌对人士残酷无情,常常以政治手段解决问题。
其次,曹操性格傲慢自大,有时缺乏谦逊和谦虚之心。
他总是以自己的利益为重,对待部下和手下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欺骗和迫使别人服从自己的意志。
此外,曹操也不是一个诚信的人,常常背叛诺言,并使用诡计和奸细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尽管曹操的形象存在这样的负面因素,但他依然是一个受众多人敬佩的人物。
首先,曹操在他的时代被尊为忠诚和正直,并被认为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政治家。
他担任冀州牧和中央团体的领袖时,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稳定了政权并统一了领土。
他对待人民温和公平,不搜刮民财,尽力减轻人民的负担。
此外,曹操在文化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
他对文化振兴的重视,使得魏国成为文化兴盛的时代。
他亲自写诗、作文,鼓励文人创作,激励了许多人追求学问和艺术。
总结起来,曹操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角色。
他的出众才智和军事统帅能力使他成为当时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但他的野心和残暴也使他成为了一个令人敬畏的人物。
尽管如此,曹操对文化发展的奉献和对人民的关心以及对统一国家的努力,也使得他在其中一种程度上成为了一个值得敬佩的人物。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之曹操汇总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之曹操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5b7588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f.png)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之曹操汇总曹操,名字是诸葛亮给的,字孟德,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
他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曾为东汉政权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因其手段残暴而备受争议。
下面将从曹操的人物形象、战略才能和性格特点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首先,曹操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是一个多面的人物。
他是一个政治家,具有出色的组织和领导能力,能够稳定统一后期东汉政权并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为东汉政权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曹操也是一个勇猛的将领,他在战场上多次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可以说是当时最强大的武将之一、此外,曹操还是一个才情出众的诗人,他擅长作词作赋,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其次,曹操的战略才能在《三国演义》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他能够根据局势的变化灵活地调整战略,采取相应的军事行动。
曹操精通兵法,善于兵力调度和谋略部署,旗帜鲜明地实施了“擒贼先擒王”的方略,一方面采取经济封锁和政治手段削弱敌人的实力,另一方面通过军事行动消灭对手,有效地推进了他的统一大业。
然而,曹操的性格特点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他被描绘成一个冰冷残忍、狡诈奸诈的人物。
他在占据权力后,往往会采取残酷手段对待政敌和不从的人,有时甚至不惜杀戮平民百姓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曹操的手段虽然为他带来了权力和地位,但也让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尽管如此,曹操也有一些正面的性格特点。
他有才学和文韬武略,对书法、诗歌都有一定造诣。
他勤奋好学,善于分析问题和思考,并能在危难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
曹操对才能和人才有一定的认同和尊重,他喜欢培养有才华的人,如荀彧、郭嘉等。
同时,曹操也是一个有远见的人,他对局势的判断往往准确且果断,能够快速做出决策。
总的来说,曹操是一个多面的人物,其形象在《三国演义》中具有鲜明独特的特点。
他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使他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同时他的性格特点也使他备受争议。
曹操的形象对于我们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军事、文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给后世的人们提供了有关领导才能和治国之道的思考。
曹操的性格特点
![曹操的性格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1d0a32b7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72.png)
曹操的性格特点
曹操的性格特点是大气洒脱、胆识过人、唯才是举,但生性多疑,也有狡诈狠毒的一面。
他是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在东汉末年崭露头角,统一了北方地区,创建了曹魏,在历史上是一位枭雄。
一、曹操生性多疑、狠毒残忍
曹操是一个天分极高、权谋极高的人,他好忌、缺乏安全感、容易冲动,所以造就了他生性多疑、狠毒残忍的性格。
曹操生性多疑这一性格特征,在忌杀杨修这一事件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曹操重视有才华的人,但是忌才。
杨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后来杨修辅助曹植对抗曹丕,令曹操心生猜忌。
曹操信奉的是“宁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人生准则,所以杨修不得不死。
二、超凡的豁达自信
《三国演义》的第一回里这样写到:汝南许邵,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问曰:“我如何人?,邵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操闻大喜,许邵概括了曹操的最大优点,那就是领导才能。
这也为曹操日后成为真正的帝王之身埋下伏笔。
更是对他的人格的一种肯定。
他的领导气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行事果段、豁达自信、知人善任。
初入仕途,没有纨绔子弟的享乐之气,一心革除弊政,厉行法治。
三、曹操唯才是举、知人善任
怎样使用人才对战争来说非常重要,得天下的战略就是使用人才的战略。
三国中曹操是会用人才的典范。
曹操实在是爱才,因此,唯才是举、知人善任也是曹操性格的一大特征。
以关羽为例。
曹操对关羽算是找个有加,他知道关羽走了之后势必成为心腹大患,所以对关羽十分礼让,这也体现了曹操用才的雄才大略。
曹操的人物性格特点(细读三国志之曹操性格的三大特点)
![曹操的人物性格特点(细读三国志之曹操性格的三大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47d238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18.png)
曹操的人物性格特点(细读三国志之曹操性格的三大特点)曹操之所以能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崛起而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除了他的官宦家世之外,还与他本人独有的性格密切相关。
如袁绍等人也是东汉末年高官的子弟,有着得天独厚的从政条件与背景,但他们在当时的政治与军事等方面的实际表现,都比不上曹操,这就与个人的性格有关。
即同样的高官背景,却因个人性格的差异,而使人们在历史舞台上的表演出现了不可相提并论的差别。
关于曹操的性格,很多研究曹操的人都说他为人狡诈、残忍、狠毒等,全这都是从《三国演义》中强调的所谓“汉贼”的评价出发而形成的说法,并不能准确把握曹操其人的性格。
要了解曹操是怎样一个人,《武帝纪》中有一段人们熟知的记载: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
裴松之注引《曹瞒传》: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
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喎口。
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
”叔父以告嵩。
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
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
”嵩乃疑焉。
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曹瞒传》的记载使人们都说曹操为人狡诈,但对《武帝纪》中所说的“少机警,有权数”一段,却缺乏认真的分析。
《武帝纪》这几句话,字数不多,却要仔细分析,才能准确了解曹操的个人性格特点。
1、曹操“少机警”,即从小就非常机警。
机警,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才能,不是靠学习或训练而培养出来的能力。
所谓机警,是指一个人面对其他人对自己有所不利或有可能危害自己的情况下,能敏锐而迅速且准确地感觉到,并由此形成一种保护自己的警觉性。
这种机警,往往在一个人很小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来,自然而然表现得与众不同。
说曹操“少机警”,就最准确地抓住了少年曹操的独特性格,是他从小就能与其他官宦子弟区别开来的根本特点。
曹操性格特点及主要情节
![曹操性格特点及主要情节](https://img.taocdn.com/s3/m/ca28f6d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c.png)
曹操性格特点及主要情节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建立者。
他的性格特点和主要情节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性格特点1. 聪明机敏: 曹操聪明过人,善于观察和分析。
他能够准确地看清形势并做出相应的决策,这使他在政治和军事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 勇猛果断: 曹操是一个军事天才,他勇猛果断、敢于冒险。
在战场上,他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并采取正确的行动,使自己的军队战无不胜。
3. 谋略高超: 曹操善于谋略,精于心计。
他经常运用计谋和策略来解决问题,通过智慧和巧妙的布局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4. 坚定果断: 曹操有着坚定果断的性格。
无论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他都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决心,从容应对。
5. 独断专行: 曹操在处理事务时常常独断专行,追求自己的利益和目标。
这一点使他在政治上获得了很大的权力和影响力。
主要情节1. 扬威官渡: 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展开了一场决定胜负的重要战役。
曹操依靠自己的军事才华和谋略,最终取得了胜利并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2. 讨伐吕布: 曹操发现吕布的野心和威胁,决定讨伐他并最终将其击败。
这次军事行动表明了曹操的决心和勇气。
3. 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抓住了袁绍和刘备的弱点,以挟持皇帝为借口,使各方势力臣服于他的统治。
这一行为显示了曹操的智慧和政治手腕。
4. 谋害孙权: 曹操一直试图消灭孙权这个南方的势力,他多次谋划并暗中安排陷害孙权的计划。
尽管未能成功,但显示了曹操对敌对势力的尽力消除。
5. 临终遗诏: 曹操在临终时留下了《曹瞒挟天子降诸侯表》,表达了他对子嗣和曹魏政权的重要指示。
曹操的性格特点和主要情节展示了他作为一个杰出的领导者和统治者的能力。
他的军事才能、智慧和坚定意志使他在中国历史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国人物之曹操人物性格分析
![三国人物之曹操人物性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1f9151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9.png)
三国人物之曹操人物性格分析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及文学家。
作为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个性和才智深受人们的瞩目。
以下是对曹操人物性格的分析。
首先,曹操是一个聪明机智的人物。
他拥有卓越的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快速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三国时期,曹操凭借他独到的眼光,迅速察觉并利用了割据乱世的机会。
他洞察敌人的弱点,采取有效的策略并以少胜多,使他在诸多战争中取得胜利。
曹操的智慧不仅体现在军事上,也在政治上。
他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定了国内局势。
他还注重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
曹操的聪明才智使他成为当时最杰出的统治者之一其次,曹操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
他善于应对复杂的政治局势,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保护自己的权力和利益。
曹操通过收买、利用和排除异己,有效地控制了政治局势。
他洞察到群雄争霸的趋势,积极抓住机会,迅速扩张势力。
曹操还利用权谋策略,巧妙地处理和平时期的外交关系,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他的政治手腕使他在三国时期成为了最具影响力和威望的政治家之一第三,曹操是一个具有决断力和勇气的军事家。
他在军事行动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冷静和果断。
他不害怕冒险,对风险有清晰的认识,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
曹操以精准的计划、迅猛的进攻和灵活的战术著称。
他在赤壁之战中对孙权军施展火攻,最终击败了敌人。
他也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彻底击溃了袁绍军队。
曹操的勇气和智谋使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另外,曹操也有着一些阴暗的个性特点。
他采取残酷和无情的手段,以达到他的目的。
他对待政敌和叛逆者采取了残酷的报复,甚至对自己的部下也毫不留情。
曹操还采取了虚伪的态度,常常以诱骗和威逼来控制人。
曹操对文人的态度也并不友善,他多次召集文人写诗赞美他自己,否则就可能受到迫害。
曹操的阴暗面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也导致了一些人对他的抵触和厌恶。
总体而言,曹操是一个聪明、机智、精明、果断,以及具有决断力和勇气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三国人物之曹操人物性格分析
![三国人物之曹操人物性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e9c5d3a6c30c2258019ecd.png)
由曹操的性格分析其人物形象中文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在书中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
其中曹操就是小说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是作者刻画的最成功的一个人物。
在作者看来,他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统治者。
然而他在《三国演义》中第一次出现,作者就通过许邵的口吻评论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他有着独特的性格特点,一方面他是一个“奸邪、诈伪、阴险、凶残”的绝代奸雄,一个“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将他自私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三国演义》通过一系列事实,即从政治、处世、用人以及军事斗争等多个层面出色地塑造了曹操的奸雄形象和本质。
另一方面他又豁达大度,任用贤才,有着雄才大略和才智,为北方的统一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又是一位大英雄。
正是因为他性格的复杂性和两面性,使曹操成为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少见的富有独创性的艺术形象。
我们应该根据曹操复杂的性格,正确、客观、真实的评价曹操的一生,还原历史的真相。
关键词:英雄奸雄性格人物分析【Abstract】:Three Kingdoms" is the outstanding historical novel in China long masterpiece. Luo Guanzhong in this work of shaping a large number of real historical figures, Cao Cao is one of the pivotal figure, is also the shape typical of the most successful art. Cao Cao Luo Guanzhong to shape the image of a typical feudal rulers. Cao Cao is not only an outstanding statesman, military strategist but also a treacherous cunning, good at Machiavellian crafty, but also a "treacherous, fraud false, treacherous, cruel," the peerless Jianxiong. He also wrote the other character, his desire to have an endless greed and power, but again "I would rather negative people of the world, to teach people of the world bear me off," the soul of selfish cruelty hide it, with thehypocritical, petty favors to win , enlist talent for his own use. In this paper, Cao Cao's main aspects: not only has the ingenious and intelligent, there are endless greed and power like, paranoid, selfish, cruel, enlist personnel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character traits, so that China's Cao Cao Literary History and the world's【Key words】:Cao Cao;statesman;military strategist;Jian Xiong;heroic image.提及曹操,多数人会以《三国演义》依据,称其为奸雄,京剧里也把他刻画为“白脸”人物,曹操的“人缘”远没有刘备、孙权好。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92caa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9.png)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以其聪明才智、政治手腕和强大的军事实力在三国的乱世中崭露头角,成为了一个极具争议性和复杂性的人物形象。
本文将从曹操的政治手腕、军事才能、人性弱点以及艺术形象四个方面对曹操的形象进行分析。
首先,曹操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手腕。
曹操出身豪门,他具备出众的智慧和头脑,善于用计谋和策略来达成自己的政治目标。
他通过利用朝廷的权力,在各方势力之间巧妙地协调,一步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最终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曹操还善于用英才,并以所用人才非常有眼光而著名,如荀彧、郭嘉等都是他的重要谋士。
在处理政治问题上,曹操往往能够准确把握时机,善于权衡利弊,尤其擅长对敌人用计,令敌人无从应对。
其次,曹操展现了过人的军事才能。
作为一个军事家,曹操善于统帅和调度军队,通过灵活多变的战术取得了众多胜利。
他精通兵法,擅长诱敌深入、分化瓦解敌军的战术。
曹操在合肥之战中以少战多,成功阻挡了孙权的进攻;在官渡之战中精心设计,击败了袁绍的强大军队;最终又在赤壁之战中,破坏了孙刘联军的合作,使得自己的势力更加稳固。
他还创新性地组织和训练军队,提高了士兵的战斗力,建立了许多军事制度,为他的军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然而,曹操也有他的人性弱点。
曹操在政治上以权谋著称,不择手段地追求个人利益和权力,并以铲除异己为手段。
他对待手下亦善变,既能以德报德,也能出尔反尔,因此他在部下之间留下了不信任的阴影。
曹操一生中也犯过错误,其中最为人诟病的就是他对于董卓之乱的态度。
他先后担任过董卓的部下和将领,却未能抵制董卓之暴政,使得汉献帝被迫迁徙,引发了更大的混乱。
最后,曹操在艺术形象方面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被塑造成一个具有冷酷威严形象的人物。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以黑色为主色调的服饰以及浓密的胡须的形象成为了他的标志。
他坚毅而不轻易显示情感,骨子里的野心和冷酷感使得他的形象更加立体和深入人心。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之曹操汇总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之曹操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6124cf46f1aff00bed51e2a.png)
一、天资聪慧、谋略过人《三国演义》第一回讲到“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
”曹操的叔父看不惯他放任无度,便屡次向他父亲告状,曹操也因此受到责备。
于是有一次,曹操在路上碰见叔父,便假装中风之状。
他叔父惊慌跑去找他父亲,可当他父亲到来时却见他完好如初。
从那以后,叔父再说曹操的坏话,他父亲都不相信了。
作者罗贯中采用此种方式向世人介绍幼年的曹操,就是想告诉人们曹操的奸诈是天性,与生俱来的,然而世人也就这么认为。
一个小孩子见了自己讨厌的人,不是躲藏,而是想办法不与其谋面,这不是一般小儿所为,仅凭这一行为就说其“奸诈”,未免太过牵强了些,充其量只能说明其顽皮,从另一层面看又恰恰说明了曹操幼年时的天资聪慧。
曹操征战张绣的途中,天气炎热,道上严重缺水,将士们都口渴难耐,军心涣散。
此时曹操心生一计,用鞭策指前方说:“前面有梅林,可取来解渴。
”军士们听了无不口内生津,便不知渴了, “望梅止渴”之事更是表现出了曹操的聪明才智,他能在大军断绝水源、士卒渴难忍的危急情况下,提及甘酸的梅子,不仅使士卒引起条件反射、暂解干渴之苦,而且也鼓舞了士气。
再比如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他却来个跪地献刀,瞒过董卓,潜逃乡里,保全性命,反应如此机敏足以证明其聪慧过人。
正如鲁迅所说“作者所表现的和作者所想象的,不能一致。
如他要写曹操的奸,而结果倒好象是豪爽多智。
”二、胸怀大志、勇于进取董卓作乱,公卿大臣们措手无策、只得抱头痛哭,此时曹操站出来说:“从早哭到晚,从夜哭到明,就能将董卓哭死吗?”群臣异样,曹操便提出了刺杀董卓的主意,并由他自己去执行。
不料行刺失败,后来在逃回乡里的途中,被中牟县令陈宫所擒。
陈宫问到:“我听说丞相非常器重你,你怎能行刺与丞相?”曹操回答说:“‘燕雀安知鸿鹄志哉!’你既然已捉到我了,就应该去丞相那里领赏。
问这么多有什么意义啊!”又说:“我曹氏祖宗世受皇恩,而今董卓篡权,祸害朝廷,如果不杀贼报国,不就是禽兽了吗?”曹操这一番说辞表达了其远大的志向,令陈宫深受感动,弃官追随曹操而去。
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研究分析论文
![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研究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dc1311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5.png)
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研究分析论文《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研究与分析引言《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上一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史书,讲述的是三国时期各个势力之间的权力争夺与战斗。
其中,曹操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
本文旨在对《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进行研究与分析,探讨他的性格、行为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一、曹操形象的塑造《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鲜明而复杂。
在小说中,曹操被描绘成一个既能武功出众,又能政治谋略高超的统治者。
他勇猛善战,在多次战役中展现出强大的军事实力。
同时,他还秉持“专权统治”的理念,建立了聚敛大量财富的政权。
这种形象塑造使曹操成为《三国演义》中最受争议的人物之一二、曹操的性格及行为曹操是一个有着复杂性格的人物。
他具有果断、自信和坚毅的特质,善于判断形势,采取有利的措施。
然而,他也有独断专行的一面,以至于经常忽视他人的建议。
此外,曹操还被描绘为一个极富政治智慧的人物。
他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官僚体制,推行了一系列政策以增加自身权力和财富。
但是这也导致他被视为一个强权统治者,甚至被视为一个暴君。
三、曹操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他的治国理念和战略思维对后来的统治者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他的政权被西晋继承,奠定了中国政权演变的基础。
最后,曹操在文化领域的影响也非常深远,他培养了许多文人学者,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结论通过对《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进行研究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曹操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人物。
他的勇武和政治智慧成就了他的成就,但他的专权和冷酷也使他备受争议。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对政治、文化和军事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对他进行全面的评价,既肯定他的贡献,也对他的一些行为进行批评和反思。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78426b6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5c.png)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一、引言《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中塑造了许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
其中,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其形象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曹操的性格特点、才华智慧、政治手腕等方面展开分析,深入探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曹操人物的形象。
二、人物形象分析1. 贪财冷酷的形象曹操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被塑造成一个贪财且冷酷无情的形象。
他在小说中经常以剥削、压榨手段谋取金钱,对待敌人更是毫不留情。
这种形象给人留下了一个铁血军阀的印象,同时也表现出曹操的政治手腕和决断力。
2. 才华横溢的形象除了冷酷的形象外,曹操在小说中也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他善于用兵,善于用人,对待部下宽厚大度,因此在战斗中也得到了部下们的忠诚。
这种形象展现了曹操的领袖魅力和战略眼光。
3. 政治手腕高超的形象曹操在政治上展现出高超的手腕和智慧。
他善于运用权谋、排除异己,稳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他也善于与各方势力周旋,虽然表面上对各方求和,但实际上却暗中谋划着将其他势力一一吞并。
这种形象展现了曹操政治手腕的高超和权谋的精湛。
4. 人性化的形象尽管曹操在小说中被塑造成了一个冷酷的形象,但也有许多人性化的一面。
他对待部下宽容大度,对待敌人公平公正,这也使得他在小说中不乏忠臣良将。
他对待自己的亲人也十分仁慈,对待儿子曹丕更是寄予厚望,这展现了曹操的家国情怀之一面。
三、曹操形象对后世的影响《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塑造的曹操形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铁血军阀的形象深深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人们对于曹操的一个普遍印象。
曹操的才华和智慧也给后世政治家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勉励后人勤奋好学,谋定而后动。
再次,曹操政治手腕的高超也成为后世政治家学习的对象,他的谋略、权谋被引为典范。
曹操在小说中展现的人性化形象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四、结语《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塑造的曹操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展现了一个复杂多面的历史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568a7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d.png)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一、本文概述《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其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吸引了无数读者。
其中,曹操作为该作品的核心人物之一,其形象复杂多面,深入人心。
本文旨在分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探讨其性格特征、行为方式以及历史背景,以期更全面地理解这一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本文首先概述了《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基本情况和历史背景,包括其家族背景、政治经历以及在小说中的角色定位。
接着,文章从性格特征、行为方式、政治智慧、军事才能等多个方面对曹操的形象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此基础上,文章还探讨了曹操形象在历史上的变迁和演变,以及《三国演义》对曹操形象的塑造和影响。
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从而更好地理解《三国演义》这一文学经典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
本文也旨在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考空间,推动对《三国演义》和曹操形象的研究进一步深入。
二、曹操的政治才能与战略眼光曹操作为《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不仅以武勇著称,更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远的战略眼光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
曹操的政治才能,主要体现在他对国家大事的精准判断和对人才的高度重视上。
他善于运用各种手段,无论是威逼利诱,还是软硬兼施,都能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他能够审时度势,见微知著,因此总能立于不败之地。
曹操的战略眼光,更是他成就霸业的关键。
他能够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天下大势,预见到未来的发展趋势。
例如,在官渡之战中,他顶住压力,坚持与袁绍决战,最终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赢得了这场决定性的战役。
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巩固了他在北方的地位,也为他后来统一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曹操还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他明白,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人才的支持。
因此,他大力推行“唯才是举”的政策,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
这使得他的帐下聚集了众多杰出的谋士和将领,如荀彧、郭嘉、程昱、夏侯惇等,他们的存在,为曹操的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三国人物之曹操人物性格分析
![三国人物之曹操人物性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8ee52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8.png)
三国人物之曹操人物性格分析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一名吉利,沛国谯县人。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也是魏国的奠基人。
曹操兼具睿智、勇猛和机智的特质,被誉为“奸雄”,被孔融称为当世之雄才。
首先,曹操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物。
曹操聪明机智,思维敏捷,善于思考和推理。
他作为军事家,善于制定战略策略,充分利用敌人的弱点和自己的优势。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利用风助火攻,成功击败孙刘联军,显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
在政治上,曹操善于利用官僚制度,倡导容纳人才,推崇法治,受人景仰。
他从不对手下百官悬崖勒马,但对逆反者严惩不贷。
当他在位时,他的领地治理得井井有条,令人瞩目。
其次,曹操是一个权谋家。
他善于察言观色,善于分析政治局势,懂得利用人心,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曹操曾多次斩草除根,避免政治对手对他的威胁。
他还设法通过大量的政治联姻,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曹操聪明地利用了吕布和刘备之间的矛盾,分化他们的势力,最终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此外,曹操也是一个知书达理、博古通今的文化名将。
他驰骋沙场、运筹决胜之余,亦能懂得文化之美。
他著有《短歌行》、《龟虽寿》等诗词作品,展示了他多才多艺的一面。
他也深受才子佳人们的喜爱,与杨修、曹丕等文人交好,广泛涉猎古代文献,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文化修养。
然而,曹操也有一些负面的一面。
曹操手段毒辣,心狠手辣。
他在政治上常以镇压异见的方式处理政敌,因此“史称‘三遗恨’是与人不容;世称‘切齿仇’同类敌友”。
曹操的权谋手段和冷酷无情的一面,使他招致了许多敌人和批评者。
他的残暴行径也导致了一些刺杀和叛乱的阴谋。
总结来说,曹操是一个极具魅力和复杂性的历史人物。
他通过智勇双全的才华,成功地建立了魏国,并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他的权谋手段、勇武胆略以及文化艺术涉猎,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备受赞赏和争议的人物之一、对于曹操的分析,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他定性为正义或邪恶的人物,因为他的个性包含了许多复杂和矛盾的元素。
曹操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曹操的性格特点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f901de6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62.png)
曹操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是中国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之一。
他以其卓越的智勇和强大的统治能力而闻名于世。
曹操的性格特点是复杂而多面的,以下将从几个方面来描述他的性格特点。
1. 聪明智慧曹操的聪明智慧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善于观察和分析问题,善于运筹帷幄,善于制定战略和策略。
他在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智慧。
在政治方面,曹操勤政爱民,善于招贤纳士,并以独特的谋略和手段迅速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在军事方面,曹操善于用兵,善于运用火攻、计谋等战术,屡次获得战争的胜利。
在文化方面,曹操精通文学,他的《青囊书》、《三略》等作品影响深远,显示出他才智过人的一面。
2. 果断坚决曹操的性格特点之一是果断坚决。
无论是在政治决策还是在军事行动中,曹操总是果断地做出决策并迅速行动。
他不拖泥带水,一旦下定决心,就会全力以赴地实施,不畏困难和压力。
曹操在对陶谦、袁绍等势力的作战中,都表现出果断坚决的行事风格,以迅猛的攻势击溃对手。
这种果断坚决的性格特点使得曹操能够在战乱的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
3. 谋略多变曹操的性格特点之一是谋略多变。
他善于运用各种策略和手段解决问题,常常出奇制胜,以小搏大,以弱击强。
曹操在对抗吕布、刘备等诸侯时,经常运用连环计、声东击西等谋略,使敌人防不胜防。
他还善于分析敌人的心理,抓住对方的弱点,从而取得了许多胜利。
曹操的谋略多变使得他在政治和军事中都有着非凡的成就。
4. 善于纳谏曹操的性格特点之一是善于纳谏。
他以开明的态度接受各种意见和建议,并善于将之融入自己的决策中。
曹操在担任官职时,时常听取各方意见,并不以个人意志为重。
他能够听从贾诩、郭嘉等智囊的建议,并加以采纳,这种开明的态度帮助他做出了许多明智的决策。
曹操善于纳谏使得他的决策更加科学和稳定。
5. 仁爱之心曹操的性格特点之一是有着仁爱之心。
尽管曹操在政治和军事中有着强硬的一面,但他对待普通百姓和下属却表现出仁爱的态度。
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
![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88fbba3e240c844768eaee89.png)
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将相的风云故事,刻画出了各种鲜明的人物形象,体现着多向的意义。
而小说中最能引起人们讨论的人物应该就是曹操了。
学术界对曹操形象的评价众说纷纭;有用“奸雄”概之的;有用“英雄”概之的;有用“奸贼”概之的;有用“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概之的……评价很多, 争论十分激烈,说明了曹操这个形象是罗贯中刻画得非常成功的形象。
作者认为不能单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就能把曹操的形象概括完整,因为曹操是一个性格多样化的人物,他亦奸亦雄、智慧卓越、品质优秀,是封建政治文化的代表人物。
一、曹操人物形象中的性格特征1、奸诈。
提到曹操,首先让我们想到的就是曹操的奸诈形象。
为什么一提到曹操,人们就觉得他是一个奸诈的人呢?当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最大的原因应该就是曹操本人的性格就比较奸诈吧。
在三国演义的很多回合中都能看出曹操的奸诈。
①在第一回中就有写曹操小时候不务正业,又不满叔父管束,于是就用欺诈的手段挑拨父亲和叔叔的关系,只为了达到自己放荡的意图,这充分说明他天生狡猾,善于阴谋,从小就具有政治家的资质。
曹操一出场,就给人一个狡诈的形象,尽显了他奸诈的本色。
②在第二十回中中描写到:“话说曹操举剑欲杀张辽,玄德攀住臂膊,云长跪于面前。
玄德曰,“此等赤心之人,正当留用。
”云长曰:“关某素知文远忠义之士,愿以性命保之。
”操掷剑笑曰“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
”“乃亲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辽感其意,遂降。
”这回说的是当曹操擒住张辽之后,张辽不肯投降,曹操大怒要杀了张辽,经刘备、关羽等苦苦求情,他听了之后又马上掷剑换上一副笑脸说:“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并亲自给张辽松了绑,还解衣衣之,延之上坐。
这就是曹操,用他的“巧诈”成就了自己的功名。
③在“借头压军心”中也尽显曹操狡猾与奸诈。
话说曹操的十七万大军在外而粮草将绝,曹操面临着一个军事家最大的忌讳他是如何解决的呢?他首先用了第一个欺诈手段就是用小斛来发粮,如果不用小斛发粮的话,根本就闯不过当前的难关。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浅析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2e08e2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15.png)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浅析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家很熟悉的人物,大家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毁誉掺半。
在我看来,曹操有“雄”的一面,他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曹操也有“奸”的一面,他是一位奸邪诡诈、善于玩弄权术的奸诈之徒。
本文从曹操的正反两个方面入手,对其人物形在我国众多历史小说中,《三国演义》绝对称得上是一部出类拔萃的长篇巨著。
小说中,曹操是一位有胆有谋的政治家和才能卓越的军事家,他统帅千军万马南征北战,结束了北方诸侯割据的局面。
同时另一方面,曹操身上有着无穷无尽的贪欲和权势欲,是一个权谋机诈、无比凶残的人物,常常用假仁假义、小恩小惠去笼络人心、收罗人才,为自己所用。
一、曹操生平简介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生于公元155年,死于公元220年。
年幼时,曹操“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当时即流露出非凡的才能。
公元174年,曹操被举为孝廉,入洛阳为郎,开始了仕途,当年他才刚满二十岁。
后来,曹操当上了洛阳北部尉,暗地收编农民起义军,不断壮大自己的队伍,而后加入了反董大军,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将北方牢牢控制,力图统一天下。
公元210年,曹操大宴铜雀台,一大批贤才志士皆投奔于他,随后实施恰当的农业政策,安定了民生,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公元219年,曹操与孙权联合打败了关羽。
公元220年,曹操回到洛阳,病死于此,终年六十六岁。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二、曹操正面形象——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一)深谋远虑的政治家1.抱负远大,胆识过人生于“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战乱时期,曹操揭竿而起,力争实现“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伟大理想。
董卓作乱,大家都束手无策,全都抱头痛哭,只有曹操勇敢地站出来,决定刺杀董卓,并且亲自前往。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性格特征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性格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4a4e9fd3482fb4daa48d4b01.png)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性格特征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性格多元复杂。
论人英才许劭评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作为奸雄,曹操的性格内涵是丰富多彩的。
我们既要看到他的雄才大略,也要看到他的奸邪伪诈。
一、曹操的多元性格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亦正亦邪之人,性格多元复杂,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一)曹操的雄才大略:曹操的雄才大略体现在广纳人才、仁德宽厚等方面。
当然,这几个方面都是曹操性格整体性中所显示的不同侧面。
我们来看看雄才大略的曹操。
1. 有仁德关羽降曹后,曹操待之甚厚。
关羽不辞而别,“诸将皆不平”,意欲“赶上诛之”。
曹操坚持守信不追,“使归其主,以全其义”。
实事求是的评论说:“可见的曹操有宽仁大德之心,可作中原之主。
”之后关羽在华容道义释曹操,回想“不追关公”一事,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2. 爱将惜才:爱将惜才是曹操多重性格中最为光彩夺目之处。
其着眼点,在于吸引一大批忠于自己的有为之士,以完成独霸天下之大业。
司马光曾赞扬历史的曹操“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
这里道出了曹操能够囊揽各方奇才的博大胸怀,而真诚地、慷慨地爱将惜才则是其主要原因,《三国演义》对此作了较好的描述。
他两祭典韦,厚爱徐晃、蔡文姬的情景就让人感动至深。
才女蔡文姬被匈奴兵掳去做了左贤王夫人,曹操不惜重金将其赎回,并把都尉董祀配其为夫。
鲁迅在《南腔北调集?沙》中所说:“他们都是自私自利的沙,可以肥己时就肥己,而且每一粒都是皇帝,可以称尊处就称尊。
”(二)曹操的奸险诈伪:曹操性格的整体就是由正、负两个系列中那些看来是水火不相容的多种元素组成的,事实上曹操还存在着欺君、诡诈、残暴、利己等元素。
我们来一一探究:1. 利己从中国传统伦理观来说,唯己是欲,是曹操伦理观的核心,也是他意图追求的根本。
曹操杀吕伯奢全家后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三国演义》第四回),毛宗岗的评语指出,此二语说出奸雄心事。
疑虑和凶残是利己欲本性的两方面,利己则必是损人,骗人,害人,杀人,这就表现为残暴狠毒;损人者则必畏人,损己,欺己,害己,这就导致猜忌。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之曹操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之曹操](https://img.taocdn.com/s3/m/8d6cfe0014791711cc791791.png)
一、天资聪慧、谋略过人《三国演义》第一回讲到“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
”曹操的叔父看不惯他放任无度,便屡次向他父亲告状,曹操也因此受到责备。
于是有一次,曹操在路上碰见叔父,便假装中风之状。
他叔父惊慌跑去找他父亲,可当他父亲到来时却见他完好如初。
从那以后,叔父再说曹操的坏话,他父亲都不相信了。
作者罗贯中采用此种方式向世人介绍幼年的曹操,就是想告诉人们曹操的奸诈是天性,与生俱来的,然而世人也就这么认为。
一个小孩子见了自己讨厌的人,不是躲藏,而是想办法不与其谋面,这不是一般小儿所为,仅凭这一行为就说其“奸诈”,未免太过牵强了些,充其量只能说明其顽皮,从另一层面看又恰恰说明了曹操幼年时的天资聪慧。
曹操征战张绣的途中,天气炎热,道上严重缺水,将士们都口渴难耐,军心涣散。
此时曹操心生一计,用鞭策指前方说:“前面有梅林,可取来解渴。
”军士们听了无不口内生津,便不知渴了, “望梅止渴”之事更是表现出了曹操的聪明才智,他能在大军断绝水源、士卒渴难忍的危急情况下,提及甘酸的梅子,不仅使士卒引起条件反射、暂解干渴之苦,而且也鼓舞了士气。
再比如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他却来个跪地献刀,瞒过董卓,潜逃乡里,保全性命,反应如此机敏足以证明其聪慧过人。
正如鲁迅所说“作者所表现的和作者所想象的,不能一致。
如他要写曹操的奸,而结果倒好象是豪爽多智。
”二、胸怀大志、勇于进取董卓作乱,公卿大臣们措手无策、只得抱头痛哭,此时曹操站出来说:“从早哭到晚,从夜哭到明,就能将董卓哭死吗?”群臣异样,曹操便提出了刺杀董卓的主意,并由他自己去执行。
不料行刺失败,后来在逃回乡里的途中,被中牟县令陈宫所擒。
陈宫问到:“我听说丞相非常器重你,你怎能行刺与丞相?”曹操回答说:“‘燕雀安知鸿鹄志哉!’你既然已捉到我了,就应该去丞相那里领赏。
问这么多有什么意义啊!”又说:“我曹氏祖宗世受皇恩,而今董卓篡权,祸害朝廷,如果不杀贼报国,不就是禽兽了吗?”曹操这一番说辞表达了其远大的志向,令陈宫深受感动,弃官追随曹操而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才华出众、善用人才、胸怀大志的曹操.ﻫ曹操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望梅止渴”充分展示了曹操的聪明才智。曹操征战张绣的途中,天气炎热,道上严重缺水,将士们都口渴难耐,军心涣散。此时曹操心生一计,用鞭策指前方说:“前面有梅林,可取来解渴。”军士们听了无不口内生津,便不知渴了,征战得以胜利。这一事例同时又体现了他性格的狡诈。
1、“英雄形象”曹操的性格特点
易中天教授曾说过曹操:“聪明透顶、愚不可及、狡猾奸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心胸狭窄”。然而毫无疑问在群雄割据的三国时代,曹操作为一个英雄人物他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他豁达大度、心胸宽广、乐观向上、慷慨多情。正是因为他的这些性格特点,使他拥有成为一个“治世之能臣”的条件。才能够统一北方,成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作者:
———————————————————————————————— 日期:
由曹操的性格分析其人物形象
中文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在书中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其中曹操就是小说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是作者刻画的最成功的一个人物。在作者看来,他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统治者。然而他在《三国演义》中第一次出现,作者就通过许邵的口吻评论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有着独特的性格特点,一方面他是一个“奸邪、诈伪、阴险、凶残”的绝代奸雄,一个“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将他自私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三国演义》通过一系列事实,即从政治、处世、用人以及军事斗争等多个层面出色地塑造了曹操的奸雄形象和本质。另一方面他又豁达大度,任用贤才,有着雄才大略和才智,为北方的统一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又是一位大英雄。正是因为他性格的复杂性和两面性,使曹操成为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少见的富有独创性的艺术形象。我们应该根据曹操复杂的性格,正确、客观、真实的评价曹操的一生,还原历史的真相。
关键词:英雄 奸雄 性格 人物分析
【Abstract】:Three Kingdoms"is theoutstandinghistoricalnovelin China long masterpiece.LuoGuanzhong in thiswork of shapingalargenumberof real historical figures, Cao Cao is one ofthe pivotal figure, isalsothe shapetypical ofthemostsuccessful art.Cao Cao LuoGuanzhongtoshapetheimage of a typical feudalrulers. CaoCaoisnot onlyanoutstandingstatesman, military strategist butalso a treacherous cunning,goodat Machiavellian crafty,butalsoa"treacherous, fraudfalse, treacherous, cruel,"thepeerlessJianxiong.He alsowrote the other character, hisdesire to have anendlessgreed andpower, butagain"I wouldrathernegativepeopleof theworld,to teach peopleof theworldbear me off,"thesoul ofselfishcruelty hideit, withthehypocritical,pettyfavorsto win, enlist talent forhisown use.In this paper, Cao Cao's main aspects: notonly has theingeniousandintelligent,there areendless greedandpower like, paranoid,selfish,cruel, enlist personnel and otheraspectsofthe character traits, so that China's CaoCaoLiteraryHistory andthe world's
【Keywords】:CaoCao;statesman;militarystrategist; Jian Xiong;
heroic image.
提及曹操,多数人会以《三国演义》依据,称其为奸雄,京剧里也把他刻画为“白脸”人物,曹操的“人缘”远没有刘备、孙权好。罗贯中用“美恶并举,有贬有褒”、“主次变换,重心转移”、“善恶难辨,亦美亦丑”三部分,详细论证了曹操性格的二重性、流动性、模糊性。一方面作为奸雄,他假仁假义、狡诈善变、生性多疑;另一方面作为英雄,他豁达大度、乐观向上、慷慨多情。曹操是真正的英雄,无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都有极高的造诣,他一生的成就是用血汗拼搏而来,曹操指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曹尔”, 吓得刘备魂飞魄散。《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受正统思想的影响,在书中,从始至终都有扬刘抑曹的观念,不能够让读者看到一个公平的、真实的曹操。人们只看到了曹操的性格方面阴险狡诈、假仁假义的一面,却没有给他一个整体全面的评价,其实他是一个除残去秽、定乱扶衰的英雄,他有着叱咤风云的英姿、指挥若定的才能,勇谋兼备、百折不挠的政治家风貌,他有着积极乐观的英雄情怀和任人唯才、随能任使的博大胸襟。曹操的性格决定了他的一生,有人说他是一个英雄,有人说他是一个奸雄,褒贬不一,下面我将根据他的“奸与雄”两方面性格特点,还原一个真正的曹操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