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140”个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中考必背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中考必背知识点总结语文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一些必备的语文知识点对于提高语文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初中语文中考必背的知识点的总结:一、修辞手法1.借代:指用一个词、短语或句子代替所要表达的意思。
2.比喻:用形象生动的方式将两种事物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或感受所谓之物。
3.拟人:将非生物事物拟人化,具有生命特征的感知和行为,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
4.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大处理,以使文章具有夸张的效果。
5.对偶:通过对比对立的方式,使文笔更加优美。
6.排比:将同类语句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以产生强烈的语言感染力。
7.比拟:通过实在的举例子或类比形式来作出解释,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一种事物。
二、古文阅读1.诗词鉴赏:了解古代的诗词体裁和各种修辞手法,能够对古人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识读。
2.辞章拆解:能够通过对古文句子的拆解和理解,找出句子的主要成分和修辞手法。
3.句子衔接:了解古文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够正确理解和解读句子的含义。
4.文章结构:了解古文的整体结构,能够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旨。
三、作文写作1.规范书写:要求字迹工整,格式正确,段落分明,并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
2.论述方法:通过实例、比喻、对比等手法进行论述,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3.丰富词汇:避免使用大量的重复词汇,要善于运用同义词、近义词等词汇来丰富文章。
4.逻辑性:文章的内容要进行组织和布局,逻辑清晰,思路流畅。
5.衔接词语:使用恰当的连词、过渡词等来使文章更加连贯。
6.文章语言修饰:使用修辞手法进行修饰,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四、常识知识1.文学常识:了解一些文学作品和作者,能够进行简单的背景和意义的分析。
2.修辞手法:了解一些典型的修辞手法,能够运用到作文中。
3.传统文化:了解一些传统文化,比如古代诗词、成语等,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
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
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一、文言文阅读1. 常见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之:代词、助词等- 而:连词,表并列、转折、因果等- 以:介词,表示用、因等- 于:介词,表示在、比等2. 古今异义词的识别与理解- 例如“走”古义为“跑”,“汤”古义为“热水”等3. 常见文言文句式结构- 主谓宾结构- 被动句式- 倒装句式4. 翻译技巧- 直译与意译的结合- 保持原句意思的准确性二、现代文阅读1. 文章主旨大意的把握- 抓住文章标题、开头、结尾等关键部分2. 段落大意的提炼- 分析段落结构,识别中心句3. 作者态度和观点的理解- 通过文章的字词选择、句式结构等推断4. 推理判断题的解答技巧- 根据文章信息进行逻辑推理三、写作技巧1. 作文结构的安排- 开头、中间、结尾的逻辑性与完整性2. 论据的选择与运用- 选择有力论据,合理组织论述3. 修辞手法的运用- 比喻、拟人、排比等4.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避免语病四、诗词鉴赏1. 诗词基本知识- 诗词的形式、格律、韵律等2. 诗词内容的理解- 主题、情感、意境等3. 诗词表现手法的识别- 比喻、象征、拟人等4. 诗词鉴赏题的解答技巧- 结合诗词背景、作者生平等进行深入分析五、语言知识运用1. 词语的正确运用- 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 成语的正确使用2. 句子成分分析- 主语、谓语、宾语等的识别3.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逗号、句号、引号等的规范使用4. 语病的识别与修改- 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逻辑混乱等问题的修正六、阅读理解策略1. 快速阅读与精读的结合- 先快速浏览全文,再针对重点部分进行深入阅读2. 关键词的标注与记忆- 划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帮助理解和记忆3. 信息的整合与归纳- 将文章中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形成自己的理解4. 问题解答的技巧- 根据问题类型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七、名著阅读1. 了解名著的基本情节- 故事情节、主要人物、发展脉络等2. 名著中的主题思想- 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人性探讨等3. 名著的艺术特色- 语言风格、结构布局、人物塑造等4. 名著阅读题的解答技巧- 结合作品背景和作者意图进行分析八、综合实践能力1. 信息筛选与整合- 从多个文本中提取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合2.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面对实际问题,运用语文知识和思维能力进行解决3. 创新思维的激发- 鼓励学生在阅读、写作中展现个性和创新4. 跨学科知识的运用- 结合其他学科知识,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结语:掌握上述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对于提高中考语文成绩至关重要。
中考语文”140”个必考知识点总结(DOC)
中考语文”140”个必考知识点总结★52qiuxue★语文系测试:为中考语文量身定做.官方网站:/官方qq群:2014中考家长交流总群——315254213文言诗文知识点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一:多音字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
多音字有以下几种用法:1.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
这种类型的多音字在文言文中叫做“破音异读”,约占到全部多音字的80%。
对这类多音字,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读音加以辨析、记忆。
如“将”:jiāng(可作动词或副词等),动词可作“带领”解,副词可作“将要”解;jiàng(名词),作“将帅”或“大将”解;qiāng(动词),作“愿”“请求”讲,如“将子无怒”(请你别生气)。
2.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
如“薄”:báo,不厚的意思,一般单用,薄饼、薄纸;bï,一般用于合成词,薄礼、厚古薄今;bî,薄荷(专有名词)。
3.语体不同,读音不同,读音有区别语体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等。
如“给”:口语读gěi;书面语读jǐ,给予、给养。
4.方言词汇的存在造成多音。
这类多音字比较少,仅限于部分地区。
如“忒”:tâ,差忒(差错之意);tuī(方言),风忒大、房子忒小(忒:太)等。
5.文言文中的一些通假字延续使用到现在而形成了多音字,普通用法和人名地名等用法不同而造成多音等。
(此部分详见第二节“异读字”。
)积累卡片:常见多音字例释行xíng①行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②运动天行有常(《荀子·天论》)háng①路遵彼微行(《诗经·七月》)②行列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汉乐府·鸡鸣》)③古代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陈胜、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难nán 困难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nàn 患难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数shǔ ①动词,计算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②数落,列举罪状晏子请数其罪(《贞观政要·纳谏第五》)shù 作数词用,译为“几” 骑千余,卒数万(《陈涉世家》)shuî副词,屡次,多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为wãi①制,造,做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公输》)②充当,当作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③担任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④是中轩敞者为舱(《核舟记》)⑤称为,叫做号为张楚(《陈涉世家》)⑥著,写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⑦以为,认为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⑧“焉”与“为”合用,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夫子何命焉为(《公输》)wâi①介词,为,给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②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③为此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④连词,因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骑qí 动词,骑马其子好骑(《塞翁失马》)jì 名词,一人一马叫一骑翩翩两骑来是谁(《卖炭翁》)少shǎo①名词,少数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②不多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五柳先生传》)③稍微宾客意少舒(《口技》)④少时,一会儿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shào①年轻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②小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陈涉世家》)好hǎo ①容貌美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陌上桑》)②相善,交好外结好孙权(《隆中对》)hào 爱好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舍shě 舍弃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shâ 房屋又渐如高舍(《山市》)号háo 大声喊叫八月秋高风怒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声哭号呼而转徙(《捕蛇者说》)hào ①国号号为张楚(《陈涉世家》)②称号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③命令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间jiān ①中间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晏子春秋》)②表房屋的量词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jiàn ①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②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③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④离间赵王信秦之间(《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二:通假字通假字,汉字的通用和假借的简称。
中考语文常见必背知识点汇总
中考语文常见必背知识点汇总中考语文常见必背知识点(1)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2)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3)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
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4)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5) 弥留之际:病重快要死了的时候。
(6) 媚上欺下:讨好巴结上级,欺负下级。
(7) 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
(8) 恪尽职守:严格遵守,尽职尽责。
(9) 荒凉、冷落的意思。
萧索(10) 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兼发抖。
瑟索(11) 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惘然(12) 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隔膜(13) 看不起。
鄙夷(14)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15)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16)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17)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都做不成。
(18)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19) 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20) 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推敲(21) 创造性的见解或意见。
创意(22) 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模式(23) 还没有经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
素材(24) 格物致知;穷究事物的原理和法则,而总结出理性的知识。
(25)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26)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27)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8) 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29)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
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30)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31) 吹毛求疵:这里指细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32) 狂妄自大:极端的自高自大。
(33) 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刻理解。
不求甚解(24) 一下子弄通了某个道理。
豁然贯通(35) 读书总有好处。
开卷有益(36)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
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一、古代文学知识点总结1. 古代文学流派•唐诗:唐朝盛行的一种文学形式,以五言绝句为主要表现形式,代表作品有《静夜思》等。
•宋词:宋朝盛行的一种文学形式,以其婉约、豪放的表达方式而著名,代表作品有《浣溪沙》等。
•元曲:元朝盛行的一种戏剧体裁,以唱词、板儿曲和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代表作品有《西游记》、《东篱乐府》等。
2. 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清代作家曹雪芹的代表作品,描写了贾、史、王、薛等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和贾宝玉、林黛玉等主要人物的爱情悲剧。
•《水浒传》:宋代作家施耐庵和罗贯中合作创作的长篇小说,描写了108位梁山好汉的英雄事迹和抗金义军的故事。
•《西游记》:明代作家吴承恩的代表作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二、现代文学知识点总结1. 现代文学流派•散文:以日常生活为题材,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小说:以主要描写人物性格和情节的虚构故事为特点,分为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两类。
•诗歌:以抒发情感和思想为主要目的,常采用押韵和节奏变化的手法。
2. 现代文学作品•《围城》:当代作家钱钟书的代表作品,以讽刺的手法描绘了上海社会的物欲横流和人际关系的虚伪。
•《活着》:当代作家余华的代表作品,描述了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许三观卖血记》:当代作家余华的另一部代表作品,以讽刺的手法揭露了中国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三、语文知识点归纳1. 文学常识•文学体裁:包括散文、小说、诗歌等,各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文学流派:古代文学流派有唐诗、宋词、元曲等,现代文学流派有散文、小说、诗歌等。
•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现代文学作品有《围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
2. 语言文字•词语辨析:包括同音字、同义词、反义词等的辨析和使用。
•词语搭配:正确使用常用词语的搭配,避免搭配错误或歧义的表达。
中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
中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中考语文重点知识1.小说三要素:A人物B情节C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B论据C论证3.比喻三要素:A本体B喻体C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过how 何果what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偶尾同韵C中联对偶D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A叙述B议论C抒情D说明E描写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举例子B列数字C打比方(喻)D作比较E分类别F下定义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总分总结构B总分结构C分总结构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按时间顺序B按空间顺序C按逻辑顺序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第一部分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第三部分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中考语文重点知识梳理成语题常见错误类型(1)望文生义。
中考语文考点知识点整理归纳
中考语文考点知识点整理归纳一、词语辨析1.同音异形词:如夏天和炎热、寒冷和冰冷等。
2.同义词、近义词:如爱、喜欢、宠、钟情等。
3.反义词、对义词:如高和低、大和小等。
4.省略句中的词语:如“人多会乱。
”中省略了“说”。
二、词义理解1.根据上下文理解词义:如“他的言行举止充满了自信。
”中的“言行举止”的意思是行为表现。
2.根据常识、文化背景理解词义:如“日暮归途远。
”中的“归途”是指回家的路程。
三、短语搭配1.动宾短语:如做作业、看电视等。
2.表示时间的短语:如昨天晚上、每天早晨等。
3.表示地点的短语:如在教室里、在家里等。
四、句子结构分析1.主谓结构:如小明学习认真。
2.主谓宾结构:如他们每天晚上看电视。
3.定语从句:如那个戴红帽子的人是我的哥哥。
4.状语从句:如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游泳了。
五、修辞手法1.比喻:如他的笑容像太阳一样明亮。
2.排比: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3.比拟:如她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4.夸张:如我等了一个世纪那么长时间。
六、文言文阅读1.阅读诗词:提醒注意韵律和意境的表达。
2.理解文言文句子的结构和语法:如定语后置、句末反问等。
3.理解文言文中的典故和成语:如卧薪尝胆、飞黄腾达等。
七、文学常识1.了解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和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2.了解一些古代诗人、作家的作品和代表作:如李白、杜甫等。
八、阅读理解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根据短文内容进行推理判断。
3.根据短文内容填写表格、完成句子等。
九、写作技巧1.写作基本要求:如开头、结尾等。
2.描述人物、场景和心情的技巧。
3.运用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初三必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初三必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初三学生在准备中考时,语文科目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包括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文学常识等。
以下是一些初三必考的语文知识点归纳:一、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包括诗歌的格律、韵律、对仗等。
- 古诗词的鉴赏技巧: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意象等。
- 古诗词的背诵:掌握必背的古诗词,能够熟练背诵并理解其含义。
二、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包括句式结构、虚词用法、古今异义词等。
- 文言文的翻译技巧:能够准确翻译文言文,理解其含义。
-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够分析文言文的主旨、作者观点和写作手法。
三、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的基本知识:包括文章结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
- 现代文的阅读理解:能够分析文章的主旨、作者观点、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
- 现代文的鉴赏:能够评价文章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
四、作文写作- 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发展、转折、结尾等。
- 作文的写作技巧:包括选材、构思、表达、语言运用等。
- 作文的类型: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掌握不同类型作文的写作方法。
五、文学常识- 重要作家及其作品:了解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生平和代表作品。
- 文学流派和文学运动: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流派和文学运动的特点。
- 文学作品的基本知识:包括作品的体裁、主题、风格等。
六、语言文字运用- 汉字的基本知识:包括汉字的构造、笔画、笔顺等。
- 成语和谚语的运用:能够正确使用成语和谚语,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 语言的规范性:能够遵循语言的规范,避免语病。
七、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礼仪等。
- 外国文化常识:了解一些外国的文化特点和习俗。
八、名著阅读- 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包括精读和泛读,能够深入理解名著的内涵。
- 名著的分析和鉴赏:能够分析名著的人物形象、情节构造、主题思想等。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复习这些知识点,初三学生可以更好地准备中考语文科目,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应试能力。
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
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
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
一、语言文字知识
1.汉字知识:汉字的结构和形声、部首、读音、书写、繁体字改革等。
2.符号知识:汉语标点符号的使用和用法,及常用符号的含义。
3.文言文:古诗词、四大类典籍中的文言文的理解、填空和解释。
二、文学知识
1.文学常识:文学史、文学分类、文体特点等概念的理解。
2.文学熟悉:诗词、说明文、记叙文、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的文学特点。
三、古诗词知识
1.古诗词分类:五言古诗、七言古诗、词牌、联句、绝句及其特点。
2.古诗词解读:传统古代文学的鉴赏、分析及理解。
四、语言表达能力
1.语言运用: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的辨析、构成及使用。
2.写作能力:根据材料要求写出短文,具备表达能力。
五、文学创作
1.文体:日记、散文、书信、小说等写作技巧。
2. 诗歌:古诗的拟写和诗意表达。
史上最全的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
史上最全的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为了帮助你更好地复习中考语文,我将史上最全的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如下:
一、文章鉴赏
1.识别文体和语义特点:散文、诗歌、小说等;
2.情感、思想表达:主题、观点、态度等;
3.识别修辞和表达手法:比喻、夸张、反问等。
二、诗歌鉴赏
1.背诵和解析名诗: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登鹳雀楼》等;
2.词语和句式翻译:理解古代诗歌的意义;
3.表达主题和意境:如何通过韵律、节奏等手法表达感情和意境。
三、文言文阅读
1.识别文言文的特点: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区别;
2.理解古文的意义和结构:文句间的逻辑关系、修辞手法等;
3.解析文言文的问题和备注:词语、句子、段落的含义等。
四、现代文阅读
1.掌握现代文的解题技巧:借助语境和上下文进行理解;
2.深入理解文章的结构和要点:开头、结尾和主题等;
3.识别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比喻、夸张、对比等。
五、古代诗词鉴赏
1.背诵和解析古代诗词:如《鹅》、《夜泊牛渚怀古》等;
2.理解古代诗词的意境和修辞手法:押韵、对仗、意象等;
六、写作技巧
1.作文的基本要素:标题、段落、结构和语言表达;
2.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记叙文、描写文、议论文等;
3.发现思想和素材:观察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
以上只是史上最全的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的一部分,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需要更多的知识点或解析,请告诉我。
史上最全的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
史上最全的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如下:一、词语辨析1.同音词、近义词的辨析:如便、笨、贫等。
2.词语用法:如“便”、“便是”、“便于”等的用法。
3.熟语辨析:如“一无所有”和“全无”之间的区别。
二、诗歌鉴赏与文学常识1.能理解古代诗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2.能理解古代诗词的基本格律,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3.了解古代文学作品和文人的基本信息,如《红楼梦》、苏轼等。
三、修辞手法1.了解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修辞手法,如借代、夸张、拟人等。
2.能根据具体语境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
四、阅读理解与写作1.能理解文文章节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3.能理解文中引用的典故、名言或自然现象的含义。
4.能根据文中的信息,完成与文中内容相关的问题。
五、写作技巧与修辞手法1.能理解常见的写作技巧,如列举、对比、设问等。
2.能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排比、比喻、拟人等,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六、古代诗词鉴赏1.能理解古代诗词的基本意境和思想感情。
2.能理解古代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能根据诗词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分析诗词的主题。
七、现代散文鉴赏1.能理解现代散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能理解现代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能分析现代散文的感情表达和修辞手法,理解其写作意图。
八、写作技巧与文言文鉴赏1.能运用写作技巧,使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晰。
2.能理解文言文的意境和中心思想。
3.能理解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4.能根据文言文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分析文言文的主题。
九、文化常识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如封建礼教、儒家思想等。
2.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名人及其代表作品,如孔子、《论语》等。
初三中考语文重要必背知识点归纳
初三中考语文重要必背知识点归纳初中语文中考必备知识点总结【知识点储备】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扬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肖像)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二、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三、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四、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十五、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六、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七、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八、论证方法:举例论证(例证法)、道理论证(引证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喻证法) 【答题技巧】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作铺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 (议论文、记叙文)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6、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
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中考对于每一位初中生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挑战,而语文作为主要科目之一,其知识点的掌握至关重要。
以下为大家梳理一些中考语文的必考知识点。
一、字词积累字词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包括常见的易错字、多音字、形似字等。
例如“粗犷(guǎng)”不要读成“粗旷(kuàng)”;“强(qiǎng)迫”“倔强(jiàng)”“强(qiáng)大”中“强”字的不同读音;“戊(wù)戌(xū)”“戍(shù)边”“戎(róng)装”这些形似字的区分。
对于字词,需要平时多积累、多记忆,通过阅读、写作来不断巩固。
二、成语运用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中考中也经常出现。
要准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避免望文生义。
比如“文不加点”,不是指写文章不加标点,而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首当其冲”不是首先冲在前面,而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同时,还要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如“处心积虑”是贬义词,“殚精竭虑”是褒义词。
三、病句修改病句是中考的一个重点。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序不当、句式杂糅等。
例如“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水平”与“改进”搭配不当,应改为“提高”;“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这句话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四、古代诗文背诵古代诗文的背诵是必考内容。
从《论语》到古诗词,再到文言文,都需要熟练背诵并理解其含义。
不仅要能默写出来,还要能理解诗歌的意境、作者的情感以及文言文的重点字词和句子翻译。
五、文言文实词、虚词文言文实词如“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汤”是“热水”的意思;虚词如“之”“而”“以”等,它们的用法多样,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理解和掌握。
例如“之”可以作代词、助词、动词等。
六、文学常识要了解重要的作家、作品、朝代、文学流派等。
比如李白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
中考语文必考的知识点总结大全
中考语文必考的知识点总结大全中考语文必考的知识点总结11.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2.中间感觉压抑:情绪积累在心里不允许发泄。
3.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罕,希少。
4.声音大:意思是声音大。
5.精致的花朵:比喻美丽。
6.死不瞑目:形容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7.稍纵即逝: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8.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9.枕戈待旦: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10.无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11.互相帮助:比喻同处困境,互相帮助。
12.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13.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
益,更。
8.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9.消失:消失,隐藏。
10.服从你的头:形容它非常驯服和顺从。
11.文盲:形容不识字的人。
12.饱学之士:指学识丰富的人。
13.不胜枚举:例子很多,无法一一列出。
胜,能够承担或承受。
14.雅俗共赏: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赏。
15.无稽之谈:毫无根据的陈述。
检查,检查。
16.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17.凡事从两面来:比喻做事得心应手,事事顺利。
中考语文必考的知识点总结2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必备知识点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必备知识点初中语文中考必备知识点:1.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
2.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和反语。
3.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记叙文的顺序可以是顺叙、倒叙或插叙。
4.描写角度可以是正面描写或侧面描写。
描写人物的方法包括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和外貌。
描写景物的角度可以是视觉、听觉、味觉和触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可以是动静结合、概括与具体相结合,或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5.描写(或抒情)方式可以是正面(又叫直接)或反面(又叫间接)。
6.叙述方式可以是概括叙述或细节描写。
7.小说描写的方法包括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小说情节包括开端、发展、和结局。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8.议论文分类包括立论和驳论。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据可以是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引论、本论和结论。
文章的结构可以是总分总、总分或分总。
常见的论证方法包括摆事实、讲道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
9.说明文分类包括实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科技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说明顺序可以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包括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和引用。
说明文的语言有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两种方式。
说明文的语言特征是生动(趣味性)和准确(科学性)。
10.散文的分类包括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十五、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破折号的用法包括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和插说。
其他方面,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可以是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承上启下、总结上文、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中考语文复习必背知识点归纳最新版-可打印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资料一.常用成语1、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2、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
3、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4、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5、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6、繁弦急管: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7、灯红酒绿: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
8、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小而已。
9、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的心情。
10、获益匪浅:得到很多益处。
11、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12、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13、弱肉强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14、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
15、踉踉跄跄中:走路不稳的样子。
二.古诗词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
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高屋见瓴的分析。
如: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伟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
王维诗含蓄生动,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柳永词缠绵悱恻,苏轼词雄健豪放,李清照词婉约凄切,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二、掌握几类常用的赏析术语1、常见的意境:恬静优美、清幽明净、明丽清新、雄浑壮丽、壮阔苍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清冷幽静等。
2、常见的表现技巧:(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双关、设问、反问等。
(2)描写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像、正侧面结合、比较衬托、乐景写哀、欲扬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等。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4)语言风格: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华美绚丽、委婉含蓄、简练生动、雄浑豪放、沉郁顿挫。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中考语文必备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中考语文必备一、基础知识。
(一)字词。
1. 字音字形。
- 常考多音字,如“行(xíng、háng)”“处(chǔ、chù)”等。
要根据不同的词语语境确定读音。
- 易错字形,如“眼花缭乱”的“缭”容易写成“潦”,要注意字形的准确书写,多通过练习和记忆易错字表来加强。
2. 词语理解与运用。
- 近义词辨析,像“必须”和“必需”,“必须”强调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般用来修饰动词;“必需”侧重于表示不可缺少,一般用来修饰名词。
- 成语的正确使用,要注意成语的本义、引申义以及适用对象等。
例如“莘莘学子”中的“莘莘”不能误写,且该词用来形容众多的学生。
(二)语法知识。
1. 词性。
-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和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的区分。
例如“美丽”是形容词,“在”是介词。
2. 句子成分。
-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如“小明(主语)高兴地(状语)吃(谓语)苹果(宾语)”。
3. 病句类型及修改。
- 搭配不当,如“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应将“改进”改为“提高”。
- 语序不当,例如“我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应改为“我们听取并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 成分残缺,像“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应删去“通过”或者“使”。
- 语义重复,如“大约”和“左右”不能同时使用。
(三)标点符号。
1. 句号、问号、叹号。
- 句号用于陈述句末尾;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叹号用于感叹句、祈使句表示强烈感情的末尾。
2. 逗号、顿号、分号。
- 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如“红的、白的、蓝的花朵”;分号用于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比分号停顿时间长,如“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3. 冒号、引号。
- 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引号表示引用、特定称谓、着重指出、讽刺或否定等。
初中语文中考必背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中考必背知识点总结一、古代文学知识点1. 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可分为先秦文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元明清文学等不同时期。
•先秦文学的代表作品有《诗经》、《楚辞》等,其中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
2. 古诗词知识点•《唐诗三百首》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中包含了唐代诗人的精华作品。
•诗歌的格律是指诗句的音韵形式,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不同的格律形式。
•古诗词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3. 古文阅读知识点•古文阅读需要注意词义的理解,尤其是古代汉语中一些生僻的词语。
•典型的古文阅读题目常常要求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语言的用意。
二、现当代文学知识点1. 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围城》、《茶馆》等。
•《红高粱家族》是著名作家莫言的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2. 现代散文知识点•现代散文是以散文形式表达作家的思想、感情和意境的一种文学体裁。
•现代散文常常以短小精悍的段落和鲜明的个人风格为特点。
3. 小说阅读技巧•阅读小说时需要注意角色的塑造,包括形象、性格、命运等方面的描述。
•故事情节是小说的骨架,要理解故事发展的线索和逻辑关系。
•分析小说的主题和寓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三、修辞手法知识点1. 比喻•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来突出某种特征或表达某种意义。
•例如:“他的笑声如同春风般温暖。
”2. 拟人•拟人是将非人的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行为,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树叶在风中轻轻地跳舞。
”3. 夸张•夸张是为了加强语言的表现力,通过夸大事物的特征或程度来达到修辞的目的。
•例如:“他跑得飞快,像一只疯狂的兔子。
”4. 排比•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同类事物或句子排列在一起,来增加修辞效果。
•例如:“我要的不是你的承诺,不是你的爱情,我要的只是你的陪伴。
语文中考的必考知识点归纳
语文中考的必考知识点归纳
语文中考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考察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以下是语文中考的必考知识点归纳:
1. 文学常识:包括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著名作家及其作品,以及文学体裁和流派等。
2. 古诗词鉴赏: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如韵律、格律,能够鉴赏和理解古诗词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
3. 文言文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词汇、句式和语法特点,能够翻译和解释文言文中的句子和段落。
4. 现代文阅读: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阅读,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
5. 写作能力: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能够根据题目要求,合理组织材料,清晰表达思想。
6. 语言知识:包括词汇、成语、反义词、近义词、词语搭配等,能够正确使用和辨析。
7. 修辞手法: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并能够识别和运用。
8.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理解不同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
9. 句子成分分析:能够分析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功能。
10. 逻辑推理:在阅读和写作中,能够运用逻辑推理,使文章条理清晰,论证有力。
11. 文化素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能够结合文化背景理解文学作品。
12. 阅读理解策略: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概括、推理、评价等,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深度。
结束语:语文中考的知识点广泛而深入,学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积累和练习,形成扎实的语文基础。
通过系统地复习和针对性的训练,相信每位学生都能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中语文中考会考知识点
初中语文中考会考知识点初中语文中考会考知识点出师表一、重点字词崩殂(cú)恢弘(hóng)陟(zhì)罚臧否(pǐ)裨(bì)补阙(quē)驽(nú)钝猥(wěi)自枉屈以彰(zhāng)其咎(jiù)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引喻失义义:适宜,恰当。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遗:给予。
(3)性行淑均淑:善。
(4)以彰其咎彰:表明、显扬。
(5)猥自枉屈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6)咨诹善道诹:询问。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1)诚宜开张圣听古义:开放、扩大;今义: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痛心和遗憾;今义:深切地憎恨。
(3)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品质恶劣。
(4)由是感激古义:感动、激动;今义:由衷感谢。
(5)先帝知臣谨慎古义:认真、慎重;今义:做事小心。
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至少三个),并解释其现在的意思。
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形容自卑。
作_犯科:指为非作歹,违犯法律。
计日而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作者开始分析形势,指出不利的客观条件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2)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利禄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表现作者临危受命的句子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诸葛亮出师北伐的目标是(用原文四个短语来回答):北定中原、攘除_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1、《出师表》的作者是诸葛亮,三国时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
2、历有“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是指魏国、蜀国、吴国。
初中语文中重点知识点《外国诗两首》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虔qián信镶嵌xiāngqiàn深邃suì晨曦xī瞰kàn望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140”个必考知识点总结★52qiuxue★语文系测试:为中考语文量身定做.官方网站:/官方qq群:2014中考家长交流总群——315254213文言诗文知识点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一:多音字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
多音字有以下几种用法:1.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
这种类型的多音字在文言文中叫做“破音异读”,约占到全部多音字的80%。
对这类多音字,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读音加以辨析、记忆。
如“将”:jiāng(可作动词或副词等),动词可作“带领”解,副词可作“将要”解;jiàng(名词),作“将帅”或“大将”解;qiāng(动词),作“愿”“请求”讲,如“将子无怒”(请你别生气)。
2.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
如“薄”:báo,不厚的意思,一般单用,薄饼、薄纸;bï,一般用于合成词,薄礼、厚古薄今;bî,薄荷(专有名词)。
3.语体不同,读音不同,读音有区别语体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等。
如“给”:口语读gěi;书面语读jǐ,给予、给养。
4.方言词汇的存在造成多音。
这类多音字比较少,仅限于部分地区。
如“忒”:tâ,差忒(差错之意);tuī(方言),风忒大、房子忒小(忒:太)等。
5.文言文中的一些通假字延续使用到现在而形成了多音字,普通用法和人名地名等用法不同而造成多音等。
(此部分详见第二节“异读字”。
)积累卡片:常见多音字例释行xíng①行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②运动天行有常(《荀子·天论》)háng①路遵彼微行(《诗经·七月》)②行列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汉乐府·鸡鸣》)③古代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陈胜、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难nán 困难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nàn 患难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数shǔ ①动词,计算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②数落,列举罪状晏子请数其罪(《贞观政要·纳谏第五》)shù 作数词用,译为“几” 骑千余,卒数万(《陈涉世家》)shuî副词,屡次,多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为wãi①制,造,做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公输》)②充当,当作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③担任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④是中轩敞者为舱(《核舟记》)⑤称为,叫做号为张楚(《陈涉世家》)⑥著,写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⑦以为,认为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⑧“焉”与“为”合用,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夫子何命焉为(《公输》)wâi①介词,为,给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②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③为此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④连词,因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骑qí 动词,骑马其子好骑(《塞翁失马》)jì 名词,一人一马叫一骑翩翩两骑来是谁(《卖炭翁》)少shǎo①名词,少数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②不多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五柳先生传》)③稍微宾客意少舒(《口技》)④少时,一会儿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shào①年轻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②小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陈涉世家》)好hǎo ①容貌美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陌上桑》)②相善,交好外结好孙权(《隆中对》)hào 爱好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舍shě 舍弃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shâ 房屋又渐如高舍(《山市》)号háo 大声喊叫八月秋高风怒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声哭号呼而转徙(《捕蛇者说》)hào ①国号号为张楚(《陈涉世家》)②称号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③命令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间jiān ①中间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晏子春秋》)②表房屋的量词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jiàn ①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②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③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④离间赵王信秦之间(《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二:通假字通假字,汉字的通用和假借的简称。
所谓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或者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它们之间语音相同或相近,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所以又称同音通假或同音假借。
(1)通假字的形式①“本无其字”的假借字。
古代文字少而所记事物多,文字常常不够用,想记一事而无其字,只有借一同音字来代替。
②“本有其字”的通假字。
古人写作时,不用原字或仓促间想不起原字,而写成了另外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这就是“本有其字”的通假字。
(2)通假字的种类①“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坐——座)②“形声字”代替“声旁字”。
例: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庭——廷)③同声旁的字互相代替。
例: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陇——垄)④音同或音近的字相互代替。
例: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慧)积累卡片:常见通假字例释以下内容按照通假字、本字、释义、例句及出处顺序整理:说悦愉快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女汝你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论语·为政》)知智智慧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还旋回转,掉转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汤烫用热水焐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剂汤药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止只仅仅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阴荫树荫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屏摒舍去屏弃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帖贴粘对镜帖花黄(《木兰诗》)火伙同伴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竦耸高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争怎怎样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见现出现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要邀邀请便要还家(《桃花源记》)指直一直指通豫南(《愚公移山》)亡无没有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厝措放置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那哪怎么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阙缺①中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②缺点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出师表》)强僵僵硬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童趣》)道导引导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春秋》)曷何什么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春秋》)辑缉连缀饰以玫瑰,辑以翡翠(《买椟还珠》)熙嬉开玩笑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春秋》)零丁伶仃孤苦无依零丁洋里叹零丁(《过零丁洋》)距拒抵挡,抵抗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圉御抵挡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诎屈①理屈公输盘诎(《公输》)②弯曲卧右膝,诎右臂支船(《核舟记》)有又还有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衡横①横放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②不顺,梗塞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甫父男子美称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简拣挑选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適谪被罚流放,强迫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唱倡倡导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陈涉世家》)以已已经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被披穿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食饲喂养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材才才能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邪耶吗其真无马邪(《马说》)畔叛背叛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曾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具俱全,皆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属嘱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直值价值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注:句中“羞”同“馐”)辟避躲避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辩辨辨别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得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与欤语气词,相当于“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乡向从前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信伸伸张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已以常与“来”“前后”组合,表示时间、方位自董卓已来(《隆中对》)遍遍及、普遍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2009中考考点2009中考考点梳理七:句子排序句子排序是中考语文命题的一项常考内容。
句子顺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说话和写作的水平。
2008年全国中考语文句子排序试题主要涉及这样几个方面:①理解长句的基本结构;②理解语段中关键句子的意思;③为上下文衔接选用恰当的句子;④用序号重新排列句子顺序使其通顺并前后衔接一致;⑤在语段空白处插入与上下文相衔接的句子等。
考查的重点是句子顺序问题,试题载体主要来自各种媒体。
题型分析:2008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中的句子排序试题,在题型上主要有两种:①选择题:选出所给句子句意表达准确的一项;选出所给句子内容前后不连贯的一项;选出宣传语中四字短语之间衔接不恰当的一项;选出填入横线中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选出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②填写题:用序号调整句子顺序;在横线上填写恰当内容使语意连贯、句式整齐。
解题方略:句子排序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
对于句子顺序,平时在阅读中要注意典型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对于句意理解,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意思。
典型例题透视:例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②⑤④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②③①(2008年云南省中考试题)答案:C。
透视:这是一道选择题,试题把语段的五个句子打乱了顺序,然后用序号重新组合要求考生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正确答案是C。
第⑤句点出对象"种子",指出种子正身处逆境;第③句紧接第⑤句,写种子在逆境中不懈地努力;第④句承接第③句,写种子在逆境中顽强抗争;第②句承接第④句,写种子在逆境中努力的结果;第①句承接第②句,写走出逆境的种子进一步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