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湖州中学高一历史教案: 太平天国运动人民版必修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农民起义,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政治运动,其历史背景和影响深远。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源于清朝政治腐败、经济危机、社会矛盾尖锐等多方面的原因。同时,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教案频发,加剧了民众的不满情绪,为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提供了社会基础。
3.通过讨论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启示,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4.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客观评价能力,使学生能够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太平天国运动的得与失。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教师通过播放太平天国运动的纪录片,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历史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氛围。
5.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正确认识,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素养。具体包括:
1.培养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敬意,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2.引导学生关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民族英雄,如洪秀全、杨秀清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教师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和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4.教师注重对学生的长期观察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指导和支持。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通过播放太平天国运动的纪录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经过和结果,引导学生关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重要人物、事件和思想。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2.结合课本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纪录片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影响。
3.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代入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例如:让学生分组探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宗教因素、阶级矛盾等问题。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纪录片等,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和理解。
4.结合课本内容,设计相关实践活动,如编写历史小论文、制作课件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5.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生为中心,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2.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强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正义感。
4.适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5.设计相关实践活动,如编写历史小论文、制作课件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6.注重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重点知识,梳理难点问题,形成知识体系。
7.加强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在课后消化、吸收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4.提高史料阅读与分析能力,学会运用原始资料、文献、图片等资料,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深入研究。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2.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和分析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提高历史思维水平。
3.激发学生的思考,使他们能够客观、全面地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形成独立见解。
4.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农民起义等历史现象,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影响以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是什么?
-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战役、政策制度有哪些?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识。
(四)课堂练习
1.设计选择题、简答题等形式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兴起、发展、失败及其影响,理解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2.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物、重要战役、政策制度等方面的知识。
3.能够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评价其在历史上的意义。
4.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分析和评价能力,提高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探讨难点问题。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4.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进行角色扮演,从而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5.结合现实问题,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现实关怀。
6.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1)运用比较法,将太平天国运动与之前的农民起义进行对比,突出其特点和历史地位。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参赛优秀教学案例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参赛优秀教学案例
3.提出问题:“太平天国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它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哪些影响?”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包括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思想、太平天国军队的征战历程等。
2.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天京事变、杨秀清等,引导学生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本节课的主题是太平天国运动,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第三单元第一节。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学生可以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思考能力。
针对太平天国运动这一主题,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2.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3.深入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4.创设讨论情境,让学生围绕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重要问题展开讨论,如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影响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如:为什么清朝末年会出现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组织学生进行问题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和分析,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2.教师提供相关的研究资料和参考文献,引导学生进行文献查阅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过程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通过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等环节,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深刻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热爱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学案例1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学案例1
2.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他们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结构。
2.强调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让学生深刻理解运动的历史意义。
4.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培养学生客观、理性的历史观,提高其历史素养。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过程,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那个时代的氛围。
2.利用历史资料、图片等,创设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深入了解运动中的各方的矛盾和冲突。
3.设计一些历史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重要事件,培养其历史同理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与革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2.使学生理解太平天国运动中民众的生活困苦和抗争精神,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人文关怀。
3.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和正确的领导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领导能力。
2.采用问题导入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
3.通过邀请历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历史视角,拓宽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历史理解能力。
4.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人文关怀和团队精神。
5.教学目标明确,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部分,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提高其图像识记能力。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3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3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起因、过程、主要领导人物、重要战役和历史意义。
2.难点: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成败的原因,理解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以及运动对社会改革的影响。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2.讨论主题:太平天国运动成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最终失败?它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具有哪些意义?
4.学生讨论: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整理出讨论结果。
5.各组汇报: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文献等,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场景,提高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组织角色扮演、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历史事件,培养其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2.教学策略:
-针对重点内容,设计递进式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形成系统化知识结构。
-对于难点内容,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史实,帮助学生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成败的原因及其历史地位。
4.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推荐一本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书籍,如《天平天国史》。要求学生阅读后撰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以拓宽知识视野。
5.结合课堂所学,布置一道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思考:从太平天国运动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来应对当前的社会问题?要设计一道分析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成败的原因,并谈谈其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启示。此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其学会从历史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3优秀教学案例:3.1太平天国运动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3优秀教学案例:3.1太平天国运动
4.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特点,以及其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5.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社会背景、阶级斗争、历史作用等方面的问题。
6.提高史料分析能力,学会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氛围。
2.创设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历史人物,体验当时的历史情境,从而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3.通过讲述生动的历史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历史场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4.结合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与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的遗址、博物馆等,使学生在实际环境中感受历史,提高对历史的认识。
(二)问题导向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19世纪中叶我国发生了一场重大的农民起义吗?它为什么会产生?它又带来了哪些影响?”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简要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如封建社会的矛盾、民族矛盾的激化等,为新课的学习创设情境。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作业小结
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和感悟的文章,字数在800字左右。
2.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让学生阅读与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的历史书籍、文献,拓宽知识面。
3.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4.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五、案例亮点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4.反思与评价:通过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同时,通过学生的表现和成果,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5.教学内容的深入与全面:本案例涵盖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各个方面,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知识和相关概念。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太平天国运动的社会意义和教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准确地记住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地点、领导者、主要口号和标志事件等基本知识。
2.学生能够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即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农民起义,以及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3.学生能够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包括社会矛盾的激化、自然灾害的影响、民众不满情绪的蔓延等。
3.引导学生关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和经历,引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和思考。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关键因素,如社会矛盾、自然灾害、民众心态等,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2.详细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包括社会矛盾的激化、自然灾害的影响、民众不满情绪的蔓延等。
3.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强调其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农民起义的地位和影响。
4.讲述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包括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重要事件。
5.讨论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果,包括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等。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和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1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1
3.引导学生从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中吸取教训,认识到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理解民主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4.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能力,避免盲目崇拜或全盘否定,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5.通过对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团结、进步、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影响,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史实,如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朝田亩制度》等。
2.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探讨农民起义的历史根源,理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体现。
5.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历史的魅力,激发学习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主要事迹及历史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性质及其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太平天国运动的经验教训。
2.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复杂社会背景及其内在矛盾;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人物评价和历史事件的辩证分析;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2.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趣。
(2)新课内容学习:按照背景、过程、事迹、历史影响的顺序,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知识。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入剖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针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经验教训等方面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二)讲授新知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教学设计
5.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敬畏之心,树立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激发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但在太平天国运动这一章节的学习中,仍存在以下特点与问题:
1.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了解较为有限,容易受到影视剧等非专业资料的影响,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存在误区。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发生、发展及失败的过程,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2.掌握太平天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特点,理解其内在矛盾和局限性。
3.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包括社会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等,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内在矛盾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5)巩固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记忆力。
(6)总结反思:通过课堂小结、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发现不足之处,为后续学习提供指导。
2.运用历史比较法,比较太平天国与之前农民起义的异同,提高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
3.运用历史分析法,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4.通过课堂讨论、辩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5.通过实地考察、参观博物馆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现场感和实证意识。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讲述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故事,引发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预习课本内容,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点内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a.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史料等,生动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地掌握历史知识。
b.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关注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物、政策制度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c.结合课本内容,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4.教学评价:
a.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讨论表现等方面,以此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b.课后作业:布置与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的课后作业,检测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c.期末考试:将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知识纳入期末考试范围,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将运用多媒体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图片和相关史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首先,展示一幅太平天国战争场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场战争发生在哪个时期?有何历史背景?接着,呈现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料,如《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等,让学生初步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政策制度。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5.学生对于多媒体教学资源有较高的兴趣,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6.学生在价值观方面,正处于塑造期,教师应注重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主要领导人物、政策制度以及历史意义。
2.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的分析,以及对其历史作用的客观评价。
4.提高学生对史料的研究和解读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问题,增强历史思维。
(二)过程与方法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参赛说课稿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参赛说课稿
4.结合现实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定期进行学习成果展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通过这些策略和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小组合作法和情境教学法。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清晰、简洁的布局,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标题:太平天国运动
2.时间线: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
3.关键事件:列举重要战役、纲领等
4.影响与失败原因:归纳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及失败原因
5.知识点总结:提炼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板书风格将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以简洁的线条、符号和关键词呈现,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
3.太平天国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4.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及其失败原因。(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发展、主要战役、纲领及其影响;
2.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3.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参赛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章《近现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的第一节。该章节主要介绍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发展、主要战役、纲领及其影响等方面,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上这一重要的农民起义,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方案(4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方案(4页)
6.请学生针对本章节所学内容,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和启示,字数在500字左右。此作业旨在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3)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详细讲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过程、影响等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5)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从不同角度研究太平天国运动,形成研究报告,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6)总结提升:通过对本章节内容的总结,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4.请学生选取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分析其生平事迹、贡献及影响,并以PPT的形式展示出来。此作业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人物,提高他们的信息整理和表达能力。
5.鼓励学生搜集与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的历史资料,如图片、文物、文献等,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小故事,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和史料分析能力。
2.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时代背景,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成败,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4.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人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为未来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
3.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改革措施,如《天朝田亩制度》等。
4.讲述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重要战役,如南京保卫战、天津之战等,以及这些战役对运动的影响。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结合教材内容,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历史事例,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全面了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安排以下活动: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深入分析:引导学生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社会性质、阶级矛盾、失败原因及历史意义,突破难点。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强调太平天国运动在近代中国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3.作业设计:
-布置相关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导入新课之后,我将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纲领性文件、主要战役等进行详细讲解。首先,阐述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包括鸦片战争后的社会矛盾、民族危机等。接着,介绍太平天国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强调洪秀全、杨秀清等领导人的贡献。然后,详细讲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等重要文件,分析其历史意义。在此基础上,讲述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战役,如南京保卫战、天京事变等,突出太平军的英勇斗争精神。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和课堂笔记,整理一份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点总结,包括背景、过程、纲领性文件、主要战役、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等方面。
2.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战役或人物,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能体现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讲授新知之后,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针对以下问题展开探讨:“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原因有哪些?这场运动对近代中国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哪些影响?”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此过程中,我会密切关注各小组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确保讨论的有效性。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一课太平天国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一课太平天国教学设计
6.强化历史思维能力训练。通过分析、综合、评价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能力。
7.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8.实施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6.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至少三个问题,并尝试自己解答。这些问题可以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深入探讨,也可以是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7.课后阅读相关历史资料,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其他方面,如战争策略、民间传说等,拓宽知识面。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并及时给予反馈,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历史素养。同时,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开展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3.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加速了清朝的衰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4.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农民起义,具有里程碑意义。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检验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解程度,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文章,要求不少于800字。文章内容需包括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兴起、发展、失败及影响,以及对其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评价。
2.列出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五个重要事件,并分析这些事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3.选择一个与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的人物,如洪秀全、杨秀清等,介绍其生平事迹,并评价其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4.结合所学,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政治、经济、文化主张,谈谈你对这些主张的看法。
5.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PPT,要求包含以下内容:运动背景、主要事件、历史影响、人物介绍等。每个小组派代表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展示。

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4.布置课后作业:布置具有思考性和拓展性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请同学们撰写一篇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字数在800-1000字之间。通过论文撰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制作太平天国运动思维导图,梳理运动的过程、纲领性文件、重要战役及影响等方面内容,要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此作业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历史知识的整合能力。
(4)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通过生动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课后作业与评价:
(1)设计具有思考性的课后作业,如撰写历史小论文、制作思维导图等,巩固所学知识。
(2)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5.课堂讨论: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问题,进行课堂讨论。要求每组提出至少3个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此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意识。
6.视频观看:观看与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的历史纪录片,如《太平天国》,并撰写一篇观后感,不少于500字。通过观看纪录片,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提高学生的历史感悟力。
4.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敏感性,增强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2.通过对历史文献、图片等资料的解读,培养学生获取、整理、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提高史料实证意识。
2.练习内容:
a.列举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战役及其影响。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2.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从金田起义到天京事变,太平天国运动经历了一系列的战争和政治斗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了解其主要战役、政治制度、经济政策等。
3.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朝统治产生了沉重打击,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其失败也暴露出农民运动的局限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五、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整体认识,以及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1.学生背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对中国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具备基本的历史知识储备。但在具体的历史事件分析、史料运用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选择题练习:完成与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的选择题,旨在检验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题目设计要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背景、过程、影响等。
2.简答题:请学生简述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要求条理清晰、语言简洁。通过简答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2.知识储备:学生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之前,已经掌握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近代史事件,对清朝晚期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这为学习太平天国运动奠定了基础。
3.学习能力: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在深入挖掘历史事件内涵、辩证分析问题方面,尚需引导和培养。
4.兴趣与动机:学生对历史故事、英雄人物等具有浓厚兴趣,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洪秀全、李秀成等人物,以及相关战役、政策等内容,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2)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宗教、民族、阶级等方面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其历史背景。
(3)通过比较法,将太平天国运动与其他历史事件进行对比,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图片、地图等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教训,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近代史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此外,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太平天国运动有了初步了解,但大多停留在表面,对于运动的深层原因、过程和影响认识不足。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需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各个方面。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包括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状况、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等。
2.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如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广西桂平县金田起义等。
3.详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包括攻克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征等。
4.阐述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果和影响,如天京事变、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等。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结果及其影响,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思考。
(4)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宗教、民族、阶级等方面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其历史背景。
(5)比较学习:将太平天国运动与其他历史事件进行对比,使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其特殊性。
2.练习题包括: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3. 太平天国运动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这些举措为何未能使运动取得最终胜利?
4.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和消极影响?
小组讨论过程中,我会适时给予指导,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四)总结归纳
在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我会邀请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总结归纳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成败原因和历史影响。在此过程中,我会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补充遗漏的重点内容,纠正错误的理解。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培养他们具有历史思维、批判精神和人文素养。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沉浸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氛围中,我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播放相关纪录片、展示历史图片等,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民众的疾苦,从而激发他们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讲述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民族矛盾的尖锐、民生疾苦等因素,引导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并非偶然。
2.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详细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发展阶段、转折点和失败原因,使学生掌握运动的基本脉络。
3. 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及其主张:分析洪秀全、杨秀清等领导人的背景、思想和行动,让学生了解他们的贡献与局限。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等文献资料为辅助,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让他们了解太平天国运动背后的社会矛盾和时代背景。此外,通过对比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起义的异同,引导学生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特殊性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创立和宣传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的北伐、西征、东征和军事上的全盛;天京政变的原因、经过、和影响;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重建;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原因和历史意义。

通过引导学生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革命性和局限性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得失。

(2)组织学生讨论《天朝田亩制度》并作出评价。

(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2)通过对天京变乱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三、教学过程:(一)设计思路本节课为高一新授课,学生对教材并不太了解,所以首先要注重知识梳理和本节课的框架结构的构建,依据教学大纲和历史考试说明,确定本课突破的教学重点是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以及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

着力解决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若能恰当的选择切入点,突破难点,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特别是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分析,理论难度较大,若能以通俗的语言使学生接受,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站在理论高度看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形成一种思维模式,为以后知识的迁移打下基础。

(二)教具准备多媒体(三)教学流程1.新课导入复习提问导入本课【问】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革命任务和革命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

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问】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揭开序幕的是什么运动?为什么?【答】是太平天国运动。

因为这场运动担负着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总结过度】对,尽管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起义,但是它兴起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历史赋予它特殊的使命——反侵略反封建,它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揭开序幕。

这节课我们去深入学习了解太平天国运动。

2.目标导航用CAT课件演示下表:本课教学目标的三个层次――“了解――理解――体会”,教师简要说明本课教学目标三个层次的具体指向。

3.讲授新课指导学生快速阅读,首先从宏观上对课本有个大致了解,并构建知识结构,再提炼要点,快速记住主要历史事件。

在学生快速阅读和记忆的基础上,用谈话方式解决并用课件演示出问题及答案要点。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主观原因:洪秀全及其拜上帝教的推动【设问】: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如何理解?”【答】:鸦片战争后,一方面,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

加上清政府和地主的压榨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另一方面,西方基督教传到中国洪秀全深受影响,创立了拜上帝教。

【探究】: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目的和特点是什么呢?拜上帝教与基督教之间的关系?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指出: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

特点: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的结合起来。

关系:是一种改造和利用的关系,它根本不同于基督教,它是农民起义的工具。

说明:拜上帝教的宗教理论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平等的思想,是洪秀全号召人民群众参加反清斗争的理论武器。

但它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不是科学的革命理论,不可能引导农民革命走向成功。

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二、太平天国运动过程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引导学生看“太平天国形势图”,教师并给予适当的解读:要求准确记住金田(起义地点)、永安(初步建立政权)、天京(正式建立政权)的位置;掌握拜上帝教活动的地区和太平天国主要活动地区。

【讨论】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推翻清政府就急于定都天京是否正确?要点:肯定说:南京是江南重镇,六朝古都,南京附近的东南一带,又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是清朝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地。

因此,定都天京无论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给清朝封建统治势力是一个沉重打击,对各地人民反清起义是一个极大鼓舞和推动。

同时,有了比较稳定的后方,避免了以往农民战争中常见的流寇主义现象。

否定说:过早建都,助长了起义队伍内部封建等级思想、保守思想、享乐思想的滋长,为后来天京变乱埋下了祸根;匆忙建都,同时进行北伐和西征,分散了兵力,导致北伐失败,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最终陷入被动并很快失败。

2.太平天国运动军事上的全盛【设问】:定都天京后所面临军事形势怎样?为此洪秀全、杨秀清采取那些军事措施?结果如何?【答】形势: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了江南、江北大营以围困天京。

措施:为了巩固政权,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又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结果:1北伐军进行了两年浴血奋战,终未取得成功,最后失败,但沉重打击了清政府在北方的统治。

2西征的胜利,使太平天国控制了安徽、江西和湖北的大部分地区,为太平天国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

3天京突围的战斗,打垮了威胁天京的清江北、江南大营,从而巩固了天京。

至此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用多媒体投放图表(一)让学生填表投放图表(一)【过度】俗话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就在1856年太平天国进入军事全盛的时候,一场大规模的内乱即将来临,这就是天京内讧,使太平天国运动的由胜转衰。

3.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和失败(1)天京变乱——由胜而衰的转折点(1856年)1.原因: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腐朽思想开始滋生。

(教师简述并投影)在天京,诸王模仿封建统治者大兴土木、建筑王宫。

〖投影:《天王府》、《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从《天王府》画面上可以看出天王府的威严和等级的森严;从《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画面上可以反映出天王的享乐生活。

各王还通过家族、部下等关系结成派系集团,分别控制军队、争权夺势,分裂的危机愈演愈烈。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终于在1856年秋演化为一场大变乱)2天京变乱的经过:(教师简述天京变乱的经过,让学生简单了解,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历史兴趣)3天京变乱的影响: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

【过度】(教师简单的陈述并用多媒体投出)经过这场变乱,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

敌人得到了喘息之机,重建江北、江南大营,再次围困天京,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开始转入防御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重建领导核心——英王、忠王、干王,指挥军事防御A.再破江北大营, B.三河镇大捷C.再破江南大营D.李秀成;东征苏南与进攻上海E.安庆陷落与陈玉成就义。

1864年天京失守,标志着天平天国的失败.(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2原因:主观: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3教训: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投影图表(二)三、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前期)与《资政新篇》(后期)1.《天朝田亩制度》(1853)(1)根源:【设问】天朝田亩制度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根源:鸦片战争后,人民受双重压迫,土地高度集中,是产生的社会根源;明末农民起义已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是产生的历史根源;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其自身局限是其阶级根源;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是根本因素。

(2)内容:【设问】:《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是什么?【答】以土地问题为核心。

(从字面上理解是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但实际上它不仅涉及土地问题,同时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司法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改革措施。

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因为以土地问题为核心,所以称为《天朝田亩制度》。

)【过度】那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均分配土地的原则和分配方式又是怎样的。

①土地分配问题: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探究】这里“天下田”是谁的?反映了农民阶级的什么要求?从中得到的认识是什么?【答】“天下田”:包括地主阶级的土地拿来收归公有,分给天下所有的人,包括占大多数人口的农民来耕种。

要求:反映了农民阶级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摆脱封建剥削,获得土地的迫切要求。

认识:像《天朝田亩制度》这样,把农民的斗争目标提出的如此明确,这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他把农民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因此《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鲜明的反封建革命性。

【过渡】:(教师简述)《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平均分配土地,一是依据人口,不论男女,以户为单位,人多就多分,人少就少分;二是依据地力,把好坏田搭配着分;三是依据丰荒情况,由荒处迁丰处以赈济荒处;四是依据年龄,凡十六岁以上的人都可得到土地,十五岁以下就减半。

如此细致的规定,真可谓是“平均了”。

太平天国除了平均分配土地以外,还平均分配产品。

2产品分配问题: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3目标: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过渡】: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能否实现呢?(3)评价:【设问】:请同学们从《天朝田亩制度》分配土地的原则和方法入手,并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来思考这一问题。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其中两组讨论原则,两组讨论方法,两组讨论环境条件)教法探讨:可以设计几个小问题,采取层层剥笋的办法,由浅入深、由表入里,循循善诱,使学生学会使用辨证唯物主义方法评价历史现象。

问题一:在封建社会最基本的土地制度是什么?(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最大特征是?(土地是私有财产,地主占有广大土地)问题二:《天朝田亩制度》在土地分配方面提出的主张对该制度有何影响?(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它的积极意义在于?(具有强烈的反封建色彩)问题三:中国历史上所爆发的农民起义举不胜举,与以往历次农民起义所提出的口号相比,《天朝田亩制度》意义在于?(是几千年农民反封思想结晶;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

也是使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最高峰的重要标志之一)【过渡】:从这里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鲜明的反封建革命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